中国家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20:32:26

点击下载

作者:左岸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家风

中国家风试读:

前言

在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家风便是其中之一。关于家风的最早记载,《礼记·大学》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的句子,大意为“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打理好自己的家;要打理好自己的家庭,必须要提高自身修养。”由此可见,一个家庭要想拥有良好的家风,个人修养至关重要,特别是一家之长,一言一行均影响着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应该起到表率作用。

相信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只是有些家庭或因时代变迁,对家风不加以重视罢了。而家风的形成基础通常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中有威望的人定下的规矩,一般有家规、家矩、家训等叫法。不同的家庭,家规也有所不同,有的家风中注重教育、有的家风中注重仁义、有的家风中注重诚信、有的家风中注重孝悌,凡此种种,教人向善,做“仁、义、礼、智、信”实施者,从而懂得在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这便是家风存在于家庭中的魅力,它犹若阳光照亮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

可以说,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源于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会因分摊而最终罄尽,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员分享,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所有家族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核心的价值。

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许多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本家族或家庭的家风有所淡忘,甚至有所违背,长此以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当加强精神建设,更应该把家风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翻开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有所作为的帝王将相或圣贤伟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被后人敬仰,无不与家风有直接关系。例如孟子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就与他的母亲仉氏把家风执行到位密不可分。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搬家,勉励儿子用心读书。正是在孟母的教导下,孟子成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本书从教子有方、孝道长存、勤俭节约、美德流传等九个方面介绍历史上一些名人的家风故事,通过他们的言行及处世方式,可以从中感悟到家风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言行举止的制约,更为重要的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相信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与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获取正能量;另一方面让您的灵魂真正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与真谛!

一、教子有方:中华文明的美丽传承

教育在中国家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动力之源。可以说,一个人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幼,一生都是接受教育的过程。特别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风时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良好的家风,对人性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敬姜教子勤俭

春秋时期有一位女性名为敬姜,敬姜是鲁国公父文伯的母亲。在公父文伯很小的时候,她就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因此,公父文伯从小就养成了做人必备的美德,加上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长大后终于成为鲁国的贤臣,位居大夫之职。

有一次,公父文伯从朝中回来,就去拜见母亲,他的母亲正在纺麻。公父文伯说:“凭着我们这样的家庭,而主母还要亲自纺麻,我担心会引起季康子的不满,他会认为我公父文伯不能侍奉母亲呢!”

敬姜闻听此言,非常生气,叹息着说:“鲁国大概要灭亡了吧!让不懂事的人在朝做官,连这个道理还都没听说过吗?”

她让儿子坐下,然后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过去圣明的君主安置人民,偏选择贫瘠的土地安置他们,为的是使人民勤劳而后任用他们,因此能长久地统治天下。”

这时,公父文伯听了母亲的一番言语,略有所悟,就对母亲说:“孩儿愿听母亲赐教。”

敬姜见儿子的态度有所改变,就继续说:“人民勤劳就会想到节俭,能知道节俭就会产生好的思想;安逸就会惑乱多欲,惑乱多欲就会忘记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忘记了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就会产生坏思想。生活在肥沃土地上的人民往往不成才,就是因为惑乱多欲的缘故;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人民,没有不向合乎礼仪的路上走的,就是由于他们经常辛勤劳动。”

公父文伯听了母亲的教诲后,说:“孩儿一定将母亲的话语铭记在心里。”

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关键在于教育的成果。只要能将教育者的思想、品质、处世规范、生存之道等有效地传授给被教育者,达到了教育者的目的,这种教育方式也就是成功的。敬姜没有讲太多、太大的道理,只是从勤俭入手,由浅入深,效果很好。

孔子谆谆训子贡

子贡拜孔子为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的缘故,他感到学习过于辛苦,何况该学的知识也学得差不多了,便对孔子说:“老师,我对学习实在有些厌烦了,您所教的我都学会了,我想把学习停下来,去辅佐君王,就此休息一下。”

孔子见子贡对学业有些懈怠、自满了,此时若不及时勉励,势必半途而废,于是便耐心地开导他说:“端木赐啊,你可不能就此停止学习呀。诗中说的,‘每天和悦恭敬,做事小心谨慎。’你可以做到吗?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你以为是很容易的事情吗?辅佐君王的学问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怎么能用这种方式休息呢?”

子贡非常聪明,反应也很快。当他听到老师说伴君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心中暗想:父母总不同于君王,当个好儿子谁不会呢?想到这里便问道:“既然陪伴君王学问大,那么我把侍奉父母作为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

孔子听到子贡这样说,就说:“诗中有,‘孝子做任何事情都细致周到,永远感人肺腑。’你可以做到吗?侍奉父母不仅要嘘寒问暖、三茶六饭,还要与修养、礼仪完美地结合起来,你以为很容易吗?所以侍奉父母的学问同样很大,怎么可以轻易地把它当作休息的方式呢?”

子贡一听,侍奉父母原来也不容易呀!心想:君王和父母都是需要尊敬的长辈,对待他们不能疏忽大意,而对待自己的妻子总不至于这么紧张吧。想到这里,就说道:“我把和妻子相处当作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

孔子又说:“没见诗中说吗,‘给妻子做个好榜样,给哥哥、弟弟起表率作用,这与治家、治国几乎没有区别。’你可以做到吗?要想让他人佩服自己,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你以为是件容易的事吗?所以和妻子相处的学问也深着呢,怎么可以找这样的借口来休息呢?”

听孔子这么一说,子贡心想:君王、父母的身份太尊贵,和妻子相处需要时刻亲近对方,这样的分寸不太好把握。交朋友应该容易些,只要我为人仗义、以诚待人,就什么都有了。于是对孔子说:“我干脆把交友当作休息的方式,这样总可以吧。”

孔子想让子贡彻底醒悟,决定顺着他的提问,一劝到底。便说:“诗中说得非常好,‘朋友之间要想维护好友谊,需要经常关怀和呵护,同时也不能偏离法度和礼仪。’你可以做得到吗?交友的目的不是结党营私,加深友谊但不能丧失人格,规劝朋友时不能损害对方的自尊,你以为是件容易的事情吗?所以交朋友的学问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能把它当作休息的方式。”

子贡以为这些都是自己擅长的,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深奥的道理。自己问了半天,一件事也没问到点子上。他平素喜欢和人辩论,一向不服输,今天的事,显然是自己一错再错,子贡真的有些沮丧了。人生无论怎么过还不都是一辈子吗?那些种田人多数是不识字的,不也生活得很舒心么?何况我满腹诗书,做个隐士也不错啊。子贡这样想着,便对孔子说:“看来,只有种田能让我得以休息了,我要去种田。”

见子贡这态度,孔子便说:“没见诗中说吗,‘白天去割草,夜晚拧草绳,及时盖新房,当春秋种杂粮。’你能做到吗?吃苦耐劳,顺天应时,你以为就那么容易吗?种田怎么能使你休息呢?”

子贡心想,有这一星半点的学问,算是骑虎难下了。他仍不死心,又焦急地问道:“照老师的说法,我连歇一会儿的地方也没有了吗?”

孔子郑重而不失幽默地说道:“有的,当人们发现有一座新坟孤零零地立在那儿,像个小山,又像一只鼎,就知道你是在里面歇着呢。”“天啊!这不是死了吗?”子贡心里猛地一震。他恍然大悟,惭愧地说:“老师,您的话多么深刻啊!我终于懂了,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只有当走进坟墓的时候,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休息,而不学无术的人,他的一生也就永远断送了。”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他幼年丧父,于是,对孟子的教育就落在了母亲仉氏一人的肩上。

孟子家的附近有一片松林,那里有一块墓地,各家各户出殡、送葬的队伍都从他家门口经过。送葬时,死者的家属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在旁边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年幼的孟子善于模仿,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他看到这情景,便一会儿假装孝子贤孙,哭哭啼啼,一会儿把手放在嘴边,模仿吹鼓手的样子。他看到人们掘土刨坑,把棺木放下去,他就和左邻右舍的孩子模仿起来,挖一个小坑,然后放进一把草,当作死人,再用泥沙堆成一个土堆,当成坟地,玩得津津有味。

孟母看见儿子这样,便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不久就把家搬进城里。邹城的街市十分热闹。孟子居住的那条街上,有卖布的,有卖杂货的,还有做陶器的、榨油的。孟子的西邻是打铁的,东邻是杀猪的。打铁声和杀猪的惨叫声,不断传入孟子的耳朵,孟子便跟着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本事。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这一次孟母带着孟子是搬到了城东的学宫对面。学宫里面书声朗朗,这下子可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他看到一群学生安静地坐在下面,老师坐在上面,老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念一段之后,就叫学生背诵;老师有时还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就是周代传下来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孟子心里十分羡慕,经常看得入神,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模仿起来。

慢慢地,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后来,孟子努力攻读《诗》、《书》,认真演习礼、乐。随着日月的流逝,孟子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他还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被后人尊奉为“亚圣”。

孟子论教子

孟子在包括家教在内的教育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孟子认为“教亦多术矣”。他自己总结了五种教育方法:“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像及时的雨水那样滋润,成全品德,培养才能,解答疑问,让学生自己去向以往的榜样学习,都是教育的方式。他甚至认为,自己不屑于去教诲某人,也是一种教诲。

具体到对儿子的教育,孟子的主张却出人意料:不要亲自去教育。他的学生公孙丑弄不明白,就问他:“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回答说:“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孟子认为,教育儿子要用正道正理,如果没效果,父亲就会愤怒。而一愤怒,就会伤感情。儿子还会说:“您拿正理正道来教我,您的所作所为却不出于正道正理。”这样,感情一伤,父子间就会产生隔阂。而隔阂存在于父子之间,那是最为不好的事。

孟子的这一意见是与他对整个社会的看法一致的。他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亲爱和谐的气氛,“人人亲其亲,长其长”,才会“天下平”。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亲”是其基本原则,“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亲自去教育儿子,容易造成感情的破裂,甚至会破坏社会的稳定。

所以说,亲自教育儿子而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应当说是对我国家教理论的一大贡献。

田母教子退金

有一次,齐国相田稷子悄悄接受了下级贿赂的黄金两千两。他把钱带回家去交给母亲,本以为母亲见了会非常高兴。

谁知,母亲一见这么多钱,竟疑惑不解地问:“儿啊,这么多钱是从哪儿来的?是不是有愧于做一个正直君子的德行?”

开始田稷子还想遮掩,可母亲紧追不放,“儿啊!你虽然身为一国之相,可你在我面前永远是晚辈。母亲我在世上活一天,就一天也不能放松对你的教育,我绝不能眼看着你走上邪道!”

田稷子看实在瞒不过母亲了,就老老实实承认道:“儿不敢欺蒙母亲,这些钱是一个下级官吏送给我的。这钱,我立即退……”

母亲还没等他说完,大声呵斥道:“做大臣不忠,和做儿子不孝一样。这钱对你来说是不义之财,不义之财,我不能要。不孝的儿子,哪怕你是再大的官,我也不能认这个儿子!”

田稷子听了母亲的教训,惭愧得无地自容。他很快地把那两千两黄金全部退还那人,并且亲自到齐王那里去请罪。

齐宣王对田母大加赞赏,他上朝颁诏,赦免了田稷子的罪行,并且对他的母亲进行了奖励。

孙叔敖母勉子立德

孙叔敖,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春秋时楚国令尹。

孙叔敖小时候外出游玩,看见一条两头蛇,便“杀而埋之”。回家后,孙叔敖见到母亲,哭着说:“我听人说,‘见两头蛇者死’,今天外出游玩,我就看到一条两头蛇。”接着大哭不止。孙叔敖的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问:“蛇现在在哪儿?”孙叔敖擦干眼泪,说:“我担心别人再看到它,就把它杀了,然后埋了。”母亲听后,安慰道:“孩子,你不会死的。人们说:‘有阴德者,阳报之。’德能够战胜不祥,仁能消除百祸。《尚书》上也讲:‘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孩子,你一定能在楚国有所作为!”孙叔敖这才破涕为笑。

孙叔敖长大后,楚令尹虞丘把他推荐给楚庄王,后来他做了令尹,施教导民,自奉极俭,使吏无邪奸,盗贼不起,成为楚庄王信赖倚重的大臣。

孙叔敖杀两头蛇的故事流传很广,叔敖母勉子立德的故事也历来为人称颂。古人说:“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孙叔敖母从小教育孙叔敖为他人着想,使他从小就胸怀广大,这对孙叔敖的成长是一个促进。传说孙叔敖“未治而国人信其仁”,这同他母亲的教导关系很大。

子发母闭门拒子

子发是战国时期楚宣王手下的一员大将,他的母亲是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老人。有一次,儿子正在率兵与秦国交战,她见前线来了使者,忙问:“前线的兵士们都很好吗?”

使者摇摇头,回答说:“大家苦极了!我这次回来,就是奉了将军之命,向君王告急的,请求君王快快运些粮草支援前线。军队里眼下只有一点点豆子,兵士们只能一粒一粒地分着吃。”

子发的母亲听了使者的一番陈述,不由流露出焦虑的神情。她停顿了一会儿,忽然又问:“你们将军的身体好吗?”

使者一听,心想:哪个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将军的母亲也担心自己的儿子受苦哩!于是,忙解释道:“老人家且请放心,兵士们虽苦可是苦不着将军,将军每顿都能吃上肉食和米饭,他的身体很好。”

子发的母亲听了这话,脸立即沉了下来,使者见老人露出不高兴的样子,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可又不便再说什么,便告辞了。

后来,子发率领的军队打败了秦军,胜利回朝。回家来探望母亲,他本以为母亲会十分高兴地迎接他。不料来到家门口,母亲却把大门紧闭,不让他进门。他感到莫名其妙,自言自语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一会儿,母亲派了个人出来见子发,对他说:“你听说过越王勾践伐吴的事吗?有人献给越王勾践一罐酒,他就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兵士们一起饮下游的水。虽然大家并没有尝到酒味,可每个人的战斗力却提高了五倍。过了几天,又有人献给越王勾践一口袋干粮,他又把这些干粮分给兵士们。虽然大家并没有吃饱肚子,可每个人的战斗力却提高了十倍。”

子发听了这番话,不解地问:“您跟我讲这些事是什么意思呀?”“这还不明白吗?现在,你作为将军,领兵到前线打仗,粮食不够,兵士们只能分一点豆粒吃,你自己却每顿都能吃上肉食和米饭,这是什么道理?”

子发被说得低下头,显出很惭愧的样子。

那人接着说:“以上的话,都是你的老母亲派我说给你听的。她老人家还说,你这样做,还能算是她的儿子吗?你不要进她的门了!”

子发听了母亲的严厉批评,觉得很有道理,当下向母亲谢罪,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下定决心要改正。母亲听后,才让他进入家门。

赵括父母不护子短

战国时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赵与秦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对阵。当时赵国的名将赵奢已经去世了,上卿蔺相如病重,带兵的是大将廉颇。廉颇采用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消耗秦军。秦为攻,赵为守,秦军强,赵军弱,秦欲速战速决,于是派奸细散布流言说:“对赵国,秦国谁都不怕,就恐惧赵奢的儿子赵括为将。”赵王对廉颇坚守不战本就不满,一听此言,就立即召回廉颇,让赵括去担任赵军统帅。这一决定,引起了包括赵括母亲在内的许多人的反对。

赵括身为名将之子,自幼跟父亲读了不少兵书,踌躇满志。确实,在理论上他很有一套,但赵奢深知自己儿子的不足和致命弱点,并不认为赵括是带兵打仗的将才。为了国家的利益,赵奢还将赵括的弱点告诉过他的同僚。所以,当赵孝成王任命赵括去接替廉颇时,首先遭到了病中的蔺相如的反对,赵王不听。

赵括自负其才能,不管众人的异议,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前去接任。他的母亲又赶紧上书赵王说:“赵括不能领兵打仗。”赵王迷惑不解,于是请赵括的母亲前去询问。赵括的母亲说:“他虽然在谈论兵法时,很有一套,但是致命的是,他没有一点实战的经验。”但赵王坚持自己的意见,赵括的母亲只好请求赵王:“赵括打败了,不要治我们的罪。”赵王答应了。

赵括接替廉颇后,更换将领,改变部署,与秦军大战于长平。秦军利用赵括高傲轻敌、不应变化的弱点,屡败赵军。最后赵括被困,突围身死。

常言道:“知子莫如父。”了解子女的不足,这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但知其子短而不护短,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

司马谈教子承父业

汉朝史学家司马谈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迁便子承父业,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由于李陵事件的牵连,司马迁被捕入狱,遭受宫刑。他忍着奇耻大辱,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和自己的大志,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奋斗,终于完成了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这便是被后人称颂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传记体的,具有极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巨著——《史记》。

司马迁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父亲的影响和教育是分不开的。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不仅忠实记载史实,履行史官的职责,而且希望他的儿子司马迁也能继承他的事业。为此,司马谈在儿子小时候就经常向他讲一些历史故事,培养了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并且,司马谈还常常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做一个史官最要紧的是忠实地记载历史。

司马迁长大后,司马谈就把他送到当时著名的大家孔安国、董仲舒那儿就学。司马迁20岁时,司马谈又让他南游江淮,登临会稽,探察禹穴,窥伺九嶷,浮游沅水、湘江,北涉山东汶水、泗水,讲业山东都城,考察孔子遗风,还到今山东滕县和江苏徐州一带考察。经过刻苦学习和广泛游历,司马迁终于成为一个“涉猎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的大家。

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谈病危,司马迁正巧返回家乡。父子相见,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流着眼泪说:“我们家从周朝起世世代代当史官,我死后,你一定要继续做太史。等你做太史了,千万不要忘记我想做的事业。自孔子以来已经四百多年,由于诸侯兼并,历史的记载也放松甚至中断了,现在海内已经统一,正是可以续这段史书的时候。我作为太史令没有对这段历史做完备的记载,心中很是不安,你要记住我的遗愿,完成我没有完成的事业。”

父亲的临终嘱咐更坚定了司马迁写史书的决心,他哭着回答父亲:“儿子虽不聪敏,但一定要继续编写先人所搜集的逸闻轶事,评论历史,决不会忘记父亲的嘱托。”

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齐高帝训子

南齐皇帝萧道成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国家治理好,让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治国方法与刘宋王朝的历代皇帝都不一样。

他特别重节俭,常对臣下说:“皇帝不节俭,大肆铺张浪费,就会有人也跟着我学,讲排场,求享乐。我们吃的、穿的、喝的、戴的都是老百姓用血汗换来的,大家必须珍惜。当我们大摆酒宴的时候,要看看民间有没有吃不上饭的,当我们住在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的时候,听听百姓草房里有没有漏雨的声音。我们从皇帝到臣下,都靠百姓养活着,我们必须为百姓着想,不能凡事都只为自己打算。”

大臣们听得非常认真,都为皇帝的一席话所折服,于是大臣们都按皇帝所说的行事。他们从吃的到住的都很简朴,从不摆阔气,不修豪宅大院;他们上朝时,不穿绫罗绸缎。皇帝见了高兴地说:“让我治天下十年,要让黄金与泥土同价。”而他本身更是以身作则。他反对皇帝佩戴玉制的装饰品,以象征高雅、富贵和权威,他以为它是诱惑人们追求奢侈享乐的根源,叫人们禁止使用。同时皇帝座驾上华盖也不用镶金装饰品,他还下令人们不要用金铜制的器皿和装饰品,认为这是浪费财物。他这种简朴的生活作风,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

萧道成是南齐最有作为的皇帝,可惜的是,他只做了四年皇帝就过世了。临终前,他嘱咐太子萧赜:“三国时期,为什么曹丕的后代没能保住魏国,反而让司马炎篡夺了王位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曹丕及其后人对手足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造成朝中没有曹家自己的人,大权落在异姓人手里,致使司马炎夺取了曹家天下。同样,刘宋皇室若不手足相残,我当时能建立齐国,取代刘宋吗?我死后,你千万要保护好萧家的人,不要为皇权大开杀戒,重蹈覆辙,连自己的骨肉亲情都不顾的人,他当上皇帝能为天下百姓造福吗?”

齐武帝萧赜遵从了萧道成的遗训,在治理国家和爱护同室兄弟方面都做得很好,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很快。

唐太宗教诲太子李治

晋王李治被任命为太子后,李世民唯恐他不能继承自己的皇位,因此一有机会就对李治进行教诲。吃饭的时候,对他说:“你只有知道农民种庄稼的艰难,不去占用他们劳作的时间,才能吃上这样的饭。”骑马的时候,又对他说:“你只有安排好它的劳役和休息,它才能供你骑坐。”

有一次,李世民和太子乘船渡过正在汛期的渭水。船到河心,上下颠簸。李世民看着滚滚的河水,对太子说:“你知道吗,水可以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百姓就像河水,帝王就像船。百姓可以服从帝王,也可以把帝王推翻。所以作为一个帝王,要当心啊!”过了河,大家上岸。太子信步走到一棵树下休息。李世民走了过去,抬头看了看树,说:“真是一株好树啊!”然后又对太子说:“木材要经过木匠的尺量斧砍才能端正,帝王要听从臣子的规劝才能英明。你可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啊!”

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李世民自己觉得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预感到在人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于是作了《帝范》12篇赐给太子。他说:“修身立德,治理国家的事情,已经全在里面了。我一旦有不测,这就是我的遗言。除此以外,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太子接《帝范》,悲不自胜,泪如雨下,说:“儿臣当朝夕捧读,身体力行,永志不忘。”李世民说:“你应当更以古代的圣人们作为自己的老师,像我这样,还不值得效法。古文说,效法上等,仅能学到中等;而效法中等,必然要成为下等;你若只学我,就连我也赶不上了。”在一旁的大臣都说:“古今帝王,臣等也听过不少,但能超过陛下的,还未见到一个。”李世民说:“那是你们过誉了。我居大位以来,不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锦绣绸缎、珍宝珠玉不绝于前,宫室楼台屡有兴建,好狗骏马,再远的地方我也要弄来,又经常外出巡游,劳费和麻烦百姓。这些都是我的过失,你可千万不要以为是对的而加以学习。”太子说道:“陛下曾叫儿臣到各地视察,了解民间疾苦。所到之处,百姓都无不歌颂陛下宽仁爱民,怎么还说有过失呢?”李世民说道:“我不过度使用民力,给百姓的益处很多,又开创了大唐的天下,功劳很大。因为给百姓的益处多损害少,所以百姓还不抱怨;又因为功劳大而过失小,所以事业才没有垮掉。但比起尽善尽美来,还差得远呢!”又告诫太子说:“你没有我的功劳而要继承我的富贵,只有好好干,才仅仅能保住国家平安,若骄纵懒惰,奢侈淫逸,那么,恐怕连你自己都保不住。况且,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很慢很难,而要败亡,那是很快的事;天子的地位,得到它很难而失掉它却很容易。所以,一定得爱惜,一定得谨慎啊!”

太子李治叩着头说:“陛下的教诲,金口玉言,一字一言,儿臣当铭刻在心,决不叫陛下失望。”李世民说:“你能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韩亿宴客杖子

以忠正廉直教子者虽为人之常情,但是能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一丝不苟者,也并非人人皆能,有时这种言传身教的所为似乎又往往在常情之外。北宋韩亿就是这样一位常情之外的人,他宴客索杖之事,足以为后世言传身教之范例。

韩亿,字宗魏,祖籍真定灵寿,事宋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参知政事。为人忠正强干,深为范仲淹等人所重。他不仅施政有力,品行正直,而且性格端方稳重,治家严整,即使赋闲在家,也从不懈怠。遇到孤苦贫困的亲友,常给他们婚嫁和丧葬的资助。他教子以忠直廉勤为本,约束诸子极严。

韩亿担任亳州(今安徽亳州)知州时,二儿子韩综在河南府任职,从西京(今河南洛阳)前来看望他,报告侄子韩宗彦中进士甲科。韩亿非常高兴,摆设酒宴,请来亲友僚属祝贺。酒过三巡,主客畅叙正酣,韩亿在席间突然问韩综说:“西京治狱有些什么疑难案例?”韩综支支吾吾地没有直接回答,韩亿又问了一次,仍然未得到答案。韩亿大怒,推案而起,找来一根木棍对着韩综高高举起,众人都惊得目瞪口呆。韩亿大骂说:“汝食朝廷厚禄,倅贰一府事,事无巨细,皆当究心,大辟奏案,尚不能记,则细番不举可知。吾在千里之外,无所干预,犹能知之,尔叨冒廪禄,何颜报国。”一边骂,一边用木棍击打韩综。众位僚属极力劝解,他的怒气才稍减,众子虽在外居官,可在父亲面前,“皆股栗”。可见其家法之严。

韩亿共有八个儿子,在他的严格教育下,有两个儿子官至宰相,其余的也都身居高位。

戚景通对戚继光的教诲

我国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为保卫祖国,抗击外来侵略,他南征北战,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历代爱国志士尊为楷模。戚继光的成才,与他的父亲对他从小施行严格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戚继光的父亲名叫戚景通,是一位武艺精湛、治军严明的著名将领,他在56岁那年才生下戚继光,老来得子,自然十分高兴,对儿子的疼爱也自然格外深,格外厚。但是戚景通并没有因爱废教,而是爱得越切,教得越严。

孩子很小的时候,戚景通就注意引导他树立宏伟志向。有一次,他问小继光:“你有什么志向?”小继光回答说:“志在读书。”父亲因势利导,教育孩子说:“读书的目的是要提高道德观念,长大了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克己奉公,讲求气节。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书读得再多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戚景通还命人把自己对儿子的要求写在墙壁上,让儿子时时都能看到,以坚定孩子的志向,增加孩子上进的动力。

戚景通还十分注意培养孩子俭朴务实,不追求奢华虚荣的美德。他年迈告老还乡,不得不对年久失修的旧屋略事修缮,工匠们觉得过于简陋、寒碜的住宅与戚家地位名分太不相称,但又深知戚景通是不计较这些的,不好向他进言。于是,暗地里对小继光说:“戚家是将门之家,住宅过于简陋,有失戚家身份,你向老爷说说去,把住宅修得略为讲究点。”小继光照此向父亲说了,被父亲严肃地教育了一通:“你若讲虚荣,讲排场,那么我传给你的这点家业也保不住,更不要说创业了。”还有一次,外祖父家为小继光制作了一双十分考究的锦丝鞋子,他高高兴兴地把这双丝鞋穿在脚上,得意地在院子内走来走去。戚景通发现后,抓住机会,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他把孩子叫到跟前说:“小小年纪,就喜欢穿这样讲究的好鞋子,长大了就会提出更高的生活要求,追求穿好、吃好、住好、用好。一时有个一官半职,奢华的欲望将会更加膨胀,俸禄满足不了需要,就会贪污受贿……这样不就把自己彻底毁了吗?”他越说越激动,最后让小继光将丝鞋脱下,亲手用剪刀把它剪碎,并说:“你要记住这双剪碎的丝鞋,永远力戒奢侈!”

71岁时,戚景通身患重病,仍然不忘教诲儿子,他指着晚年撰写的有关加强国家边防方策的著作说:“继光呀,有人说我没有给你留下什么财富。的确,物质上的财富我是没有留下,但是我却给你留下了这些军事方策,对于保卫祖国来说,它是比金银更为贵重的东西。”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戚继光可以袭职,戚景通临终前反复告诫儿子,做了官后要不畏劳苦,不贪私利,忠于国家,献身边防。

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戚继光19岁袭职做官,廉洁奉公,态度诚恳。在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被提拔为参将、总兵,直至镇北大帅。他所训练和统率的戚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强,所向披靡,使敌人闻风丧胆。

刘尚书规诫门生

明朝时,江西安仁人刘麟流落江东,后来在长兴定居。刘麟早年以讲学为业,在文坛上颇负盛名,当时与顾璘、徐祯卿并称江东三才子。考中进士以后累任工部尚书。史书中说他为官清廉,加上生性淡泊,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他喜欢在阁楼上居住,因无力建楼,便将一个大吊篮悬挂在房梁上,自己躺在里面,戏称之为“神楼”。画家文徵明还为此作了一幅画送给他。明代郑瑄辑录的《昨非庵日纂》记载了刘麟教育门生的故事。

当时有位直指使(官职的名称),对饮食颇为讲究。手下的人一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饭菜稍有不合口味的地方,必定要遭到他的责罚。郡县官员为了宴请他,常常提心吊胆,唯恐一不小心引起不愉快。

这时的刘麟已经告老还乡,正巧那位直指使就在刘麟的家乡任职。刘麟听到郡县官员向他诉苦,就说:“这事好办,此人正是我的门生,我有责任开导他。”

等到直指使前来拜见老师的时候,刘麟热情地接待他,并说:“你我难得一见,今天你能来看我,我很高兴。本来应该设宴款待你,又怕误了你的公事,就留下来吃顿便饭吧。只是老妻不在家,没有人手整治酒菜,家常便饭,能吃得下吗?”因为师命难违,直指使不敢推辞,只得点头应允。

谁知从早晨到下午,饭菜一直没有做好,直指使渐渐感到腹中空空,饥饿难忍。后来,饭菜终于端上来了,却是脱壳粗米饭、一盆豆腐,仅此而已。若在平时,像这样粗淡的饭菜直指使是绝对不会入口的,可是此时他已经饥饿难耐,哪还有心思挑拣。他一口气吃下三碗粗米饭、三碗豆腐,最后感到肚子实在撑不下了,这才放下碗筷。他笑着对老师说:“没想到这粗饭、豆腐还有这么好的味道,我从未吃得这么饱过。”刘麟告诉他:“这只是暂时打点一下,过一会儿还要正式开宴呢。”

不一会儿,筵席摆开,美酒佳肴,芳香扑鼻,山珍海味,堆满桌案。直指使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刘麟一再殷勤地劝他喝酒吃菜,他只好苦着脸说:“已经吃得太饱了,实在不能再吃了。”

刘麟微笑着,意味深长地说:“看来,饮食并没有精粗之分,只是给饥饿的人做吃的,相对来说容易些,因为饥饿的时候,吃什么都觉得香甜。但若给饱食的人做吃的,可就难了,因为饱着的时候吃什么都没味道。难道你饥饿时吃的东西就是美味,饱食之后难以下咽的东西真的就那么差吗?粗饭不会变成佳肴,美味也不会突然变得难以下咽,是你的食欲随着饥饱变化了啊!”

直指使听到这里,才明白老师是在教诲自己,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因为饭菜味道的优劣去责骂别人了。

入学涉世第一师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一位高风亮节的爱国志士,也是开清朝一代学风、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

顾炎武出生之后便被过继给叔祖顾绍芾的守寡儿媳王氏为子。顾绍芾很有才能,诗文写得很好,又擅长书法。他品性端直,不和庸俗的官吏文人交往,一生也没有出仕为官。顾绍芾的独子17岁早夭,儿媳王氏终生守寡。顾炎武在王氏的抚育下,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王氏性格刚强,心灵手巧,十分勤劳,又有很高的文化教养。她十分注重对顾炎武的教育。在炎武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读书写字。后来,顾炎武进了家塾,散学之后,王氏常常停下手中的活计,认真地考问他一天学到的功课。她期望自己的儿子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有用之材,因此,她常给孩子讲历史上和本朝的一些杰出人物的故事。

顾炎武13岁时考入本县官学,18岁那年,顾炎武在科考中得了一等,他兴致勃勃地赶回家去向祖父汇报。

祖父正伏在桌上抄录通报国家政治新闻的“邸报”。顾炎武恭恭敬敬地叫了声“爷爷”,他才抬起头来。“爷爷,这次学里考试,我是一等,受了褒奖。这是我的文稿,请您老人家过目。”顾炎武说着,将文稿双手递给祖父。

老人淡淡地应了一声,接过文稿,看也没看,便放在书案上了。这使顾炎武很有些失望。

老人发现孙子神色的变化,笑了一笑,让炎武坐下,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不是常对你说吗,读书人要学些切实有用的学问,天文、地理、军事、农政、水利、建筑以及历代兴亡的道理,都须认真研究。更要讲究文行出处,培养正直高尚的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至于个人的功名利禄,是不应看得太重的!”

顾炎武认真地听完祖父的话,连声答应:“是!是!”“况且现在,国家已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可朝廷中依然是朋党相争。做官的贪赃枉法,将领们拥兵自重;读书人仍在清谈那些无用的‘性理’之学。照这样下去,国家哪能不亡?”

说到此处,老人泪流满面。顾炎武的心也被深深地打动了。清军入侵中原,顾炎武牢记长辈的教诲,坚持抗清复明斗争。

一次,死里逃生的顾炎武赶回昆山看望母亲。他一迈进家门,人们就告诉他,老人在昆山陷落以后便愤而绝食,如今已经十几天了。

听到人们的述说,顾炎武的泪水涌了出来,他快步走进母亲的卧房,双膝跪在母亲床前,哭喊道:“母亲,母亲,孩儿回来了!孩儿回来了!”

老人已是奄奄一息。顾炎武的喊声把她从昏迷中唤醒。她睁开双目,伸出手来,顾炎武忙用双手捧住,轻声说:“娘,您老人家不能这样……”

一阵扎心的疼痛,使他说不下去了。

老人脸色十分平静,她用微弱但十分坚定的声音说:“炎武,你不必为我难过。我年纪大了,不能为国家民族做什么事情了。这国破家亡的惨景,我也不愿再看下去了。只有以死殉国,也算是留一点正气在人间!”

老人吃力地说完这些话,轻轻地咳嗽了两声,闭上了眼睛,那气息越发微弱了。

突然,老人又睁开眼睛,盯住儿子的脸,断断续续地说:“炎武,你,你是个血性男儿,要,要保住——气节,不能降顺——清人!”

顾炎武用力地点着头,止不住的泪水掉在母亲的脸上,他用手给老人拭去,大声说:“您老人家放心,儿子不会做对不起列祖列宗的事情!”

老人听见了,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意,随后,又从胸中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绝食第14天,老人的生命结束了!

忧国忧民的祖父,以身殉国的寡母,使顾炎武刻骨铭心。这对顾炎武后来的成长起了极大作用。

二、孝道长存:中国家风中的温暖亲情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体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极为重视孝的。

郑庄公凿隧见母

春秋时期郑国郑武公去世,他的长子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虽然是郑武公的长子,但因为在出生的时候是难产,差点要了他的母亲武姜的命,所以,武姜不喜欢寤生,一心想废了寤生,立共叔段为太子,因郑武公反对而作罢。

郑庄公即位之后,武姜又逼迫着郑庄公将京城(今河南新郑附近)封给共叔段,郑庄公虽然十分不愿意,可也没有办法,只好从命。而共叔段到了京城之后,便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把京城的规模建得比郑国国都还大,这在国民中引起了议论。

大臣祭仲进言郑庄公说:“共叔段使京城的规模大于国都的规模,这将会引起国家的动乱。”

郑庄公表现得十分无可奈何,说道:“您认为我愿意这样做吗?可是,武姜要这么做,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郑庄公知道弟弟共叔段是不会甘心于只占有京城一带的,也知道母亲早就想让弟弟当国君,可毕竟现在母亲和弟弟还没有付诸实施,自己作为儿子和哥哥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迎击的准备,时刻密切注意京城方面的动静,加强防备,以防不测。

共叔段在京城进行了长期的准备之后,觉得已经有力量和哥哥抗衡了,于是便举兵袭击郑国国都。武姜在国都内做内应,把所能得到的情报想方设法地送到共叔段的手里,希望共叔段能够打败郑庄公,取得胜利。

可是,这么多年,弟弟和母亲的一举一动都在郑庄公的监视之中。这里共叔段刚刚起兵,那里郑庄公已经准备好了迎击。结果,没过多久,共叔段的军队便被击败,共叔段自己勉强逃出保了一条性命。

郑庄公又带领军队乘胜追击,率兵包围了京城。

共叔段看到确实抵抗不了哥哥的进攻,只好放弃京城,只身逃到了鄢,又从鄢逃到了共国,才算保住了一条命。

郑庄公大胜而归,遂即将自己的母亲武姜逐出国都,安置在城颍,并当着众人的面发誓说:“自今以后,不到黄泉,绝不再见面。”

可是,郑庄公虽然是因为母亲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才决定和她断绝关系的,但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啊。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庄公开始后悔自己当时的做法有些过火了。但是,后悔也晚了。因为作为君王要讲信誉,当众说出的话,又怎好收回呢?郑庄公为此事特别伤脑筋。

这天,颍谷的颍考叔来见郑庄公,说是有一点礼物要送给庄公。

郑庄公设宴招待了他。吃饭的时候,颍考叔把好吃的都留下不吃。郑庄公感到很奇怪,便问他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菜做得不合口味。

颍考叔连忙解释说:“不是菜做得不好吃,而是太好吃了。臣下这是舍不得自己一个人都吃完了。想带回去给老母亲尝尝鲜,希望大王恩准。”

郑庄公一听,不觉眼圈有点红了,连忙下令再上一份菜,以备颍考叔带回去给母亲吃。

郑庄公看着颍考叔把菜收拾好,叹了口气说:“你有老母亲可以孝敬,真是福气呀。可惜我虽然有母亲,恐怕今生今世再也不能见面了。我是真想她老人家啊。”

颍考叔接上话说:“大王想见母亲呀,这还不好办吗?”

郑庄公说:“好办?当初我说过,不到黄泉,不再见面。我怎么可以失言呢?”

颍考叔乘机说道:“国君不必忧虑,如果掘地见水,就算是到了黄泉,在地道里和母亲相见,岂不是个好主意,有谁能说不对呢!”郑庄公听罢大喜,马上点头答应了。

母子相见那天,郑庄公沐浴换衣,兴致勃勃。当他进入地道时,赋了一首诗:“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意谓在地道里能见到母亲,自己的心情和洽又快活。母子终于相见了。当母亲携着儿子庄公走出地道时,也高兴地赋了一首诗:“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是说在地道的外面,我是多么快乐和舒畅啊!从此,母子之间的疙瘩解开了,过上了和谐幸福的生活。各国的人民听说这件事后,都夸郑庄公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好儿子。

江革孝母

江革,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江革是当地有名的孝子,他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那时,天下大乱,盗贼蜂起,社会动荡不安,江革带上老母亲到处逃难。一路上,凡是能够充饥的东西,像野菜、树叶,甚至树皮草根,他都设法去采集,采来了先让母亲吃饱。有时自己甚至几天吃不到一点东西,常常饿得几乎要昏过去。只要能找到水,他就喝得饱饱的,又继续带着母亲逃难。

一次,他们遇上了一伙盗贼,盗贼们让江革跟他们一起去当强盗。眼看逃不掉了,江革十分悲伤地向这些盗贼哭诉说:“求求你们放过我吧,老母就只有我这一个儿子,我们母子相依为命。我如果走了,那么我的老母怎么办呢?”他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盗贼看到他们母子也确实可怜,就将他们放走了。

后来,江革带着母亲逃到下邳,他靠给人家打工来养活母亲。他对母亲更加孝顺,有时母亲要到别的地方去看病,他怕牛拉的车子颠簸,就自己驾辕拉车,方圆几十里都知道江革的孝行。所以,他被乡亲们称为“江巨孝”。太守多次厚礼征召他任职,他都因为放心不下老母亲而拒绝了。母亲去世以后,他哭得死去活来。由于过分伤心而吐血,身体十分衰弱。他在母亲的坟墓旁搭了一间茅草房,守孝整整三年,三年孝满,他还是不忍离开母亲的坟墓。郡守再次派人去征召他,不得已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母亲的坟墓,来到官府担任郡吏。

黄香温席扇枕

黄香生于东汉时期,字文疆,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他刻苦自励,博学经典,善诗能文。初为郎中,屡迁至尚书令,是一位清廉自守、众口称誉的大臣。《后汉纪》和《东观汉记》均有传。

黄香的父亲,本是个贫穷的读书人,虽然后来被举为孝廉,做过小吏,但在黄香还年幼时候,却是家徒四壁,食无隔宿之粮。黄香年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日夜悲哭,水浆不进,以至在给母亲送葬的时候,双脚疲软无力行走,只好爬着去送终。乡人们见他如此孝心,都感动得号啕痛哭。从此,他与父亲相依为命,过着十分贫困的日子。

黄香是一位心地纯善的孝子。他不辜负父亲厚望,帮助料理家务,抢着下地耕耘收割。在劳动之余,他从不浪费每一寸光阴,苦读诗书。于是,人们称赞他说:“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他年龄虽然还小,但懂得要尽心孝敬父亲。在严寒的冬天,家中棉被短缺,他便先躺到床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床席,最后才让父亲在温暖的床上睡觉。待到夏天时,暑热难当,他就用扇子把床和枕头都扇凉,使劳苦一天的父亲得以舒服地休息。

在他12岁那年,他的孝行被传到江夏太守刘护那里。刘护特意召见他,在他的名字上面加署了“门下孝子”四个大字,以资奖励。于是,乡邻们奔走相告,都说黄香必定大有出息。果然,黄香后来成为学问品行兼优的朝廷大臣。“温席扇枕”,从表面上看不过是生活小事,但它体现了虔诚的奉孝精神。对后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后人诗文中,每多用“温席”、“扇枕”、“江夏枕”、“黄香扇”等词去形容事亲至孝。如岑参《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诗:“昏定须温席,寒多未绶衣。”又如苏轼《轼始于文登海上得白石数升如芡实可作枕闻梅》诗:“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麾扇自宁亲。”再如黄庭坚《次韵答和甫庐泉水三首》:“事亲温席扇枕凉”,于是,“温席扇枕”遂成为常用的典故了。

王祥卧冰求鲤

中国是个有着尊敬老人传统的国家,又是一个礼仪之邦,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孝子故事,便是这两者结合的产物。在诸多孝子故事中,王祥卧冰是影响颇大,流传较广的一个故事,被选入二十四孝,成为孝顺长辈的典范。

王祥(公元184—268年),字休征,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在他幼年时,母亲薛氏去世,父亲王融又娶朱氏,朱氏遂成为王祥的后母。继母朱氏待王祥很不好,常在王融面前说他的坏话,又总让他去打扫牛棚,清除牛棚杂物。王祥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对继母更加恭敬。继母有病时,他昼夜守护,汤药煎好后,都是自己亲自尝过再给继母喝。继母在冬天想吃活鱼,王祥就砸冰捉鱼(一说卧在冰上使冰融化,这即是“卧冰求鲤”这一典故的由来)来满足继母的要求。

继母的儿子王览与王祥关系很好。每次见到王祥挨打,他都哭着阻拦母亲朱氏。朱氏如果让王祥去干累活、脏活,他就和哥哥一起去。二人长大后,都娶了妻子。朱氏又虐待王祥的妻子,而王览的妻子又主动与王祥的妻子同甘共苦。

王祥孝敬父母,又与兄弟友爱,得到乡邻的称赞。继母朱氏对此十分愤恨,想用毒酒毒死王祥。王览知道此事后,抢过毒酒要自己喝,王祥不肯给他,兄弟二人争夺不已,朱氏只好作罢。此后,每次朱氏让王祥吃东西,王览都抢先尝过,再让哥哥吃。朱氏怕误毒死王览,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并叹道:“孝心感天,老身有你这样的儿子,是三生之福啊!”此后,朱氏待王祥如亲子。

陆绩怀橘报亲恩

汉末天下大乱,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军阀豪强纷纷割据称雄,诸如刘表据荆州,刘焉据益州,曹操据兖、豫二州,袁绍据冀、青、幽、并四州,公孙度据辽东,韩遂、马腾据凉州,以及孙策据江东和袁术独占淮南,等等。如何重新一统中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时江东有个少年,也曾为此发表宏论。这位少年,便是以孝义知名的陆绩。

陆绩(公元188—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以孝廉、茂才出仕,后拜庐江太守。陆绩六岁时,曾随父亲去九江郡(今安徽寿县)。当时,袁术已在寿春(即寿县)称帝,号仲家。他为了拉拢人才,大会宾客,宴请邻近的州官郡守。陆绩随父亲出席宴会。宴会上摆着许多橘子,陆绩一边吃着,一边偷偷地把三个橘子揣入怀中。等到陆康父子准备离开时,小小年纪的陆绩也走过去向袁术告辞。可是,当他跪拜时,不小心把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看见后,忍不住笑问道:“陆郎来我这里做客,怎么还把橘子带走呢?”陆绩回答说:“我只是想带回去给母亲吃。母亲身体不好,我心里很惦念她。”袁术和宾客们听后,都暗暗称奇。从此,“陆绩怀橘”的佳话便传扬开了。

花木兰替父从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因代父从军抗击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其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亳郡谯县的一位农家姑娘,她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两个幼小的弟妹,一家五口勤勤恳恳,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花木兰没有上过学,跟着父亲学习写字、读书,平日在家织布、煮饭、洗衣、种菜,样样都做得又快又好。邻居们都竖起大拇指,夸赞她是一个能干的姑娘。花木兰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有一天,花木兰正在家里织布,突然,朝廷里的差役送来征兵的通知,要征花木兰的父亲去当兵。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怎么能去从军打仗?花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而朝廷的命令又不能违抗。怎么办呢?花木兰愁得连布也没有心思织,饭也吃不下了。她想,要是有个人能代替父亲去当兵,那该有多好!谁能代替父亲呢?看来只有自己了。可是当时女子是不能参军的。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女扮男装。

花木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虽然担心女儿受不了行军作战的艰苦,舍不得她走,可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同意了。

花木兰刚入伍,队伍就火速向边境开去。晚上部队宿营在黄河岸边,夜深人静之时,花木兰听到黄河里的流水哗哗作响,听到塞外战马的嘶鸣声,她却再也听不到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了,十分想念远方的亲人。

行军打仗非常艰苦姑且不说,花木兰害怕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她处处小心谨慎。白天行军,她紧紧跟上,从不掉队。夜晚宿营,她和衣而睡,从不敢脱衣服。

打仗的时候,花木兰非常勇敢,总是冲在最前面。花木兰从军期间,参加过多次战斗,立下了不少战功。长官和士兵都赞扬她是个有志气的好男儿。

战争终于结束了,队伍胜利归来。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分别给予嘉奖:有的升了官,有的得到了珍宝财物。皇帝问花木兰要什么,花木兰说,她只想要一匹快马,好让她尽快回到家乡。皇帝满足了花木兰的要求,并且指派她的同伴护送她回家。

花木兰胜利归来的消息传到了她的家乡。她的父亲听说了,十分高兴,赶忙到村外去迎接。妹妹听说了,赶忙收拾好房子,烧好开水沏好茶。弟弟听说了,赶紧磨刀,杀猪宰羊,准备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

花木兰回到自己房里,脱下战袍,换上少女的服装,梳好头发,细细地梳妆打扮,然后出来向护送她的同伴道谢。同伴们见花木兰一身女装,吃惊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以前冲锋在前、作战勇敢的“好男儿”,竟然变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英雄事迹,在当时就传开了。

荀灌娘救父

晋朝,襄阳太守荀崧刚到宛城接任不久,就遭到杜曾军队的包围。

宛城虽是一个大城,因遭到战争破坏,城墙倾圮,居民稀少,粮食缺乏,兵力不足5000人。杜曾围城的军队则有两万之众,而且杜曾从小练就一身武艺,臂力惊人,一只手能举起二三百斤的石磨,凌厉凶狠,总是冲在阵前,哪里会把宛城一个孤城放在眼里。

荀崧虽是文职出身,倒也临危不惧,率领士兵打退了杜曾一次次的进攻。然而毕竟寡不敌众,时间一长,宛城终难逃一劫。

襄阳太守石览原是荀崧的下属,军势颇壮,荀崧就修书一封,派人去向石览求援,可是宛城被围得水泄不通,派谁冲出城去呢?将领们没有一个人请命,这可把荀崧急坏了。

正在这时,从后堂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跑出来一个梳着辫子的小姑娘,向荀崧请命:“爹爹,女儿愿杀出重围去讨救兵。”

小姑娘时年13岁,名叫荀灌娘,是荀崧的掌上明珠。荀崧看了看她天真的模样,不由苦笑了一下,说:“女孩儿家,说话不知轻重,这里不是开玩笑的地方,快回家陪你娘去吧!”

荀灌娘一脸严肃,回答说:“女儿绝不是玩笑之言,想我从六岁开始跟少林惠明长老学得一身武艺,现在已逾七载,空有武功,恨无报国之门。我知道突围求援,实在危险,但突围也绝非无计可施,倘若能够成功,则城池可保,百姓得以安宁;倘若不成功,也只一死罢了,与其城破而死,不如与敌人一拼,我倒很有信心。”

荀灌娘这一番话可谓大义凛然,但那些萎靡不振的将军们听了,认为荀灌娘是小孩说大话,突围求援实无可能。然而荀灌娘的父亲荀菘却很了解女儿,知道女儿的性格颇为坚决,说一不二,难以阻挡。况且女儿所说也是实话,因处于乱世,荀崧自己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担心妻女安危。有一次遇到少林长老惠明,不免谈及此事。惠明就将荀灌娘破格收在门下,教授武艺以作防身之用。荀灌娘胸怀大志,艰苦学艺,终于学成一身本领,现在荀崧见女儿请缨突围,内心很是不舍,但别无他法,只好答应了。

荀灌娘挑选了几十名战士,对他们说:“我虽是弱女子,但发誓为国家和百姓捐躯,诸君都是血性男儿,想必亦不愿苟且偷生,立功报国在此一遭!”

众士卒齐声回答:“愿与女公子同生死!”

当夜,荀灌娘身穿铁甲,足蹬蛮靴,佩三尺青虹,握两把鸾刀,向父亲告别。荀崧见女儿一身英武之气,俨然是一位女侠,然而荀灌娘毕竟年少,英气总是遮不住稚气。但事已如此,他不忍多看,只说了声:“我儿要当心!”就将头别了过去。

荀灌娘到了襄阳,石览接到求援信,立即亲率一万人马驰援宛城。杜曾见大队人马来解宛城之围,难以取胜,就此撤围而去。

一个13岁的女孩最终拯救了宛城全城百姓,荀灌娘的名字顿时家喻户晓。

吉翂代父请命

吉翂,字彦霄,南朝梁代冯翊莲勺(今陕西大荔)人,祖父辈时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吉翂幼时十分孝顺父母。他在11岁时,生母病故,吉翂哀痛至极,连续数日不吃不喝,以致骨瘦如柴,邻里们纷纷跑来安慰他。

吉翂父亲出任为吴兴郡的原乡令。由于为人正直,上不奉承州官郡守,下不交结地主豪强,因而遭到贪官污吏的怨恨,不但官职遭到罢免,还被锁送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打入大牢。吉翂当时只有15岁,他哭喊着赶到京城,见到过路的官员们便跪倒在地,请求他们主持正义,替父申冤。百姓们见此情景,都被他的孝行感动得流下泪来。他父亲呢?虽然清白无辜,遭人暗算,但自知昭雪无望。于是,他被屈打成招,定了杀头之罪。吉翂得知后,捶胸顿足,不顾一切冲入朝堂,擂起登闻鼓,表示愿意代父请命,万死不辞。

吉翂擂登闻鼓的事,传到梁武帝萧衍耳中,萧衍对廷尉卿蔡法度说:“吉翂请死赎父,行为义诚可嘉,只是他年纪轻轻,便如此大胆,背后肯定有人教唆,混淆黑白,你要严加审讯,务必要查出教唆犯来。”于是,蔡法度回到衙门,把各种各样的刑具都摆在大厅里,厉声呵斥道:“你请求替父抵命,皇上已经恩准,只是刀斧无情,不知道你真的愿意吗?你还是个孩子,倘若是背后有人指使,只要说出那人姓名,就允许你悔改回家去。”吉翂回答道:“我虽然年幼愚钝,岂不知道死是可畏可怕!但家中还有几个小弟弟,数我行大。我不忍看到父亲含冤而死,所以惊动朝廷,请求替代,这可不是小事情,怎么能受他人教唆呢!再说,皇上既然答应我的请求,那无异于是同意我登入仙境,岂有再后悔的。”

蔡法度见吉翂如此,又和颜悦色地引诱他说:“皇上知道你父亲无罪,马上就要释放他。看你眉清目朗,是个聪明孝顺的孩子,只要你改变主意,你们父子可以一同回家去。你年纪轻轻,何必非得要受皮肉之苦和刀斧之灾呢?”吉翂镇静地回答说:“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但父亲被判处死刑,这是公文上写的。我只有闭上眼睛,伸长脖子,等待受刑,别的我再也不想说了。”于是,他站起身来,走到刑具面前,然后闭着眼睛,只求一死。

狱吏们开始动刑了。吉翂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就是不吭声。蔡法度可怜他年龄还小,吩咐狱吏改用小的刑具。吉翂听罢,反而高声说道:“我代父请命,已是要死的人,只有加刑快快死去,怎能减刑受折磨呢?”蔡法度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如实地面奏梁武帝。梁武帝被他的行为所感动,终于赦免了他的父亲,并派人送他们父子回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