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21:21:22

点击下载

作者:杨明,王菲,张战友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试读:

前言

理论界和企业界已经形成的共识是: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财务管理在企业(公司)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

企业(公司)基本活动可以分为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活动,筹资可以分为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投资也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同时短期筹资、短期投资和营业现金流管理有密切的关系,通常称为营运资金管理。从财务管理角度,筹资是基础,离开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筹措,企业就不能生存发展;与此同时,筹资数量还制约着企业的投资规模。企业所筹措的资金只有有效地投放出去,才能实现筹资的目的,并不断增值和发展;而且投资还决定了企业筹资的规模和时间。筹资和投资的成果都需要依赖资金的运营来实现,筹资和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企业日常活动还需要对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管控,努力提高营运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收入分配影响着筹资、投资和营运资金的各方面,收入分配的来源是企业上述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对上述各方面产生反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以上各环节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必要条件,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内容。

基于以上规律,考虑到财务管理课程是高校经济管理类本专科相关专业通开课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编写理念,本教材作了如下探索:

从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原理(1~3章)入手,重点突出通用各环节活动(4~9章),适当加入特殊业务内容(10~11章)。力求扎实基本原理,掌握财务管理通用业务活动,适时了解特殊业务,语言清晰易懂,知识难易程度适中。这样既保证了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又兼顾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还设计了大量练习题,方便学生巩固课后知识。

本书由杨明、王菲、张战友任主编,张彦明、姜志松、齐星辰任副主编,参编人员有臧泽华、杨琛、曾平华、吴晓丹和李媛媛。本书编写人员均是一线任课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参编单位有东北农业大学、大庆师范学院、绥化学院、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吉林化工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全书由主编负责大纲编写、内容设计及全书的统稿,具体的编写分工如下:第一章由杨明编写,第二章由杨明和王菲编写,第三章由张战友编写,第四章由齐星辰编写,第五章由齐星辰和姜志松编写,第六章由姜志松编写,第七章由王菲和李媛媛编写,第八章由王菲编写,第九章由臧泽华编写,第十章由张彦明编写,第十一章由张战友和曾平华编写,习题及附录由齐星辰、姜志松、臧泽华、杨琛和吴晓丹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教材和资料,同时燕山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高校同仁给予了许多的支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相关领导和编辑也给予鼎力相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和时间紧迫,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此,恳请业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斧正。编者2013年10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概念一、财务的概念

现代汉字中,“财”字由“贝”和“才”组成,“贝”指“钱币”,“才”意为“储备待用的”,“贝”与“才”联合起来表示“储备待用的钱币”,本义为储备金,引申义是一切有价值的物品;“务”字,本义指致力、从事。因此,“财务”是指组织在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按照组织的性质可以分为:营利组织(即企业)财务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两部分。这里我们主要研究企业财务。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价值的货币表现。资金的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所以,资金不能离开再生产过程,离开了再生产过程,既不存在价值的转移,也不存在价值的增值。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要了解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首先要从理解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入手。二、企业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的核心是资金运动,资金的收支形成了各种财务活动。从建厂生产筹集资金和营运资金,销售后获得利润分红,企业的每一项资金运动都完成了它的一个运转周期。企业资金运动流程如图1-1所示。

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推动资金做正常运动的是不同环节的各种收支活动,这些收支活动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筹资活动

筹集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是资金筹集过程中产生的资金收支,即企业通过吸收投资人投入资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表现为资金的收入;企业偿还债权人的借款和利息、支付股东股利以及付出其他筹资费用等,则表现为资金的支出。企业无论是正常经营还是扩大再生产,都难免会遇到资金不充足、周转不佳的情况。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就必须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考虑,需要根据战略发展的要求和投资规划来确定各个时期企业总体的筹资规模,以保证进行投资所需的足够资金;另一方面要考虑,慎重选择筹资形式、筹资工具与筹资渠道,合理确定筹资结构,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图1-1 企业资金运动

2.投资活动

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其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资金难以得到增值。因此投资活动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与核心内容。

投资是指企业将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的过程,企业的投资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广义的投资既包括对外投资又包括对内投资,对外投资包括购买其他企业债券、股票等,对内投资包括购置各种资产、改善企业经营条件、扩大生产能力等。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

投资的结果是企业中一定资金的流出,并由此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同样,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考虑投资规模是否符合自身的财务能力,尽量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效率,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

3.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首先,企业进行生产运作,采购原材料或商品,支付职工工资和相关费用;其次,企业把产成品售出并取得收入,收回资金;再次,如果企业现有资金不能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还要采取向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所需资金。上述各方面都会产生企业资金的收支,即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这种为满足企业日常经营需要而垫支的资金,称为“营运资金”。资金营运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有效进行资金的日常调度和调剂,合理地配置资金,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和提高偿债能力。

4.利润及其分配活动

分配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种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利润的分配尤其是净利润的分配。

利润分配的对象是股东和债权人,对股东分配股利(企业税后净利润),对债权人支付利息(企业税前净利润)。这里讲的利润分配主要是指对股东的分配。给股东分配多少,企业留存多少,这就是利润分配的范畴。在进行利润分配决策时,股东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是一对需要权衡的矛盾。股利分派水平过低,会使股东的近期利益得不到满足;而股利分派水平过高,从而保留盈余过少,则会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利润,或因对外投资而分得利润,这表明企业有了资金的增值或取得了投资报酬。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以后,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及企业收益分配政策对利润进行分配。这种因利润分配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属于由利润分配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上述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但又有一定区别,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财务活动。对它们的管理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即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三、企业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指企业的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所有者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所有者主要有以下四类:国家;法人单位;个人;外商。企业的所有者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利用资本金进行经营,实现利润后,应按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分配利润。企业同其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反映着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关系。

2.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同其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债券持有人;贷款机构;商业信用提供者;其他出借资金给企业的单位或个人。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后,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3.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

企业同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参与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关系,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4.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

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企业同其债务人的财务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的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财务关系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实行内部经济核算制的条件下,企业供、产、销各部门以及各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要进行计价结算。这种在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要用自身的产品销售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等,按照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这种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了职工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7.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要按税法的规定依法纳税而与国家税务机关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任何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税法的规定缴纳各种税款,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及时、足额地纳税是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因此,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依法纳税和依法征税的权利义务关系。四、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是互相联系、紧密配合的,同时又有科学的分工,具有各自的特点。财务管理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涉及面广

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受到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财务管理部门本身为企业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人力物资管理等活动提供及时、准确、完整、连续的基础资料。其次,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涉及企业外部的各种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融资、投资以及收益分配的过程中与各种利益主体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要包括:企业与其股东之间,企业与其债权人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企业与其内部职工之间等等。

2.综合性强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通过资金的收付及流动的价值形态,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商品物资运行状况,并可以通过价值管理形态进行商品管理。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之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每个环节和人、财、物各个要素,所以抓企业内部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通过价值管理来协调、促进、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灵敏度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经营管理目标为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是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投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所决定的。因为,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能以收抵支、到期偿债;企业要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因此,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和中心。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也可以称为“公司理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地说,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五、财务管理的历史演进

财务管理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15、16世纪,那时,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中出现了邀请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这种组织由官方设立并监督其业务,股份不能转让,但投资者可以收回投资。虽然这些股份制企业都是原始意义上的,但它们向公众筹集资金并按股分红,证明财务管理已经萌芽。17、18世纪,随着资本的原始积累,金融业的兴起,生产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态。尤其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国家产业革命的完成,股份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1.融资财务管理时期(1900-1950年)

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公司普遍存在如何为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筹措资金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为适应当时的情况,各个公司纷纷成立新的管理职能部门——财务管理部门,独立的公司理财活动应运而生。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重点也主要是融资问题。20世纪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直到40年代末,公司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仍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因此筹资财务管理时期长达50年。

2.资产财务管理时期(1950-1964年)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做好资金利用的决策。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这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投资财务管理时期(1964-1979年)

这一时期,由于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丰富成果,财务管理进一步发展成为集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于一身,以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并在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1972年,法玛(Fama)和米勒(Miller)出版了《财务管理》一书,这部集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之大成的著作,标志着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熟。

4.财务管理深化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财务管理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并朝着国际化、精确化、电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1)通货膨胀财务管理一度成为热点问题。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西方世界普遍遭遇了旷日持久的通货膨胀。价格不断上涨,严重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活动。严酷的经济现实迫使企业财务政策日趋保守,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对付通货膨胀。(2)国际财务管理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分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出口贸易融资、外汇风险管理、国际转移价格问题、国际投资分析、跨国公司财务业绩评估等,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热点,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的财务学分支——国际财务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财务管理将更加得到重视和发展。(3)财务风险问题与财务预测、决策数量化受到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拉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陷入沉重的债务危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政局动荡、经济濒临崩溃,美国经历了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贸易保护主义一度盛行。这一系列事件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企业面临的投融资环境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其财务决策中日益重视财务风险的评估和规避,其结果,效用理论、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分布、模拟技术等数量方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日俱增。(4)网络财务管理是21世纪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数学方法、应用统计、优化理论与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方法和手段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使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发生了一场“革命”。财务分析向精确方向飞速发展。80年代诞生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迅猛,财务管理的一场伟大革命——网络财务管理,已经悄然到来。第二节财务管理的目标一、企业目标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营利。企业一旦成立,就会面临竞争,并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企业必须生存下去才能有活力,只有不断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因此,企业目标可以具体细分为生存、发展和获利。

1.生存

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企业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是以收抵支。企业一方面支付货币资金,从市场上取得所需的实物资产;另一方面提供市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从市场上换回货币。企业从市场上获得的货币至少要等于付出的货币,才能维持经营,这是企业长期存续的基本条件。

企业生存的另一个基本条件是到期偿债。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或满足经营周转的临时需要,可以对外举债。企业到期必须偿还本金和利息;否则,无法偿债的企业就可能被债权人接管或被法院判定破产。

2.发展

企业是在发展中求得生存的。企业的生产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企业只有不断推出更好、更新、更受顾客欢迎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立足。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持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不能发展,就有可能导致生存危机,甚至可能被其他企业排挤出去。

3.获利

企业只有能够获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建立企业的目的是营利,营利不但体现企业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且可以反映企业其他目标的实现程度,并有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二、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的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利润最大化

假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人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用利润这个价值指标来衡量;(2)在自由竞争的资本市场中,资本的使用权最终属于获利最多的企业;(3)只有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实现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如下缺点:(1)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2)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的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的比较;(3)没有考虑风险因素,高额利润往往要承担过大的风险;(4)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开发、人才培养与引进、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及生活福利设施、履行社会责任等。

2.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

资本利润率是利润额与资本额的比率。每股利润是利润额与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这里的利润额是税后净利润。具体表现为税后净利润与出资额或股份数(普通股)的对比关系。以资本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是:把企业实现的利润额同投入的资本额或股本数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企业的盈利水平;可以在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之间进行比较,揭示其盈利水平的差异。但该目标仍然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也不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3.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其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1)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则很难适用;(2)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3)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4.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原理进行了计量;(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3)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所以,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5.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集合体,财务管理目标应从更广泛、更长远的角度来找到一个更为合适的理财目标,这就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基本思想就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在企业价值增值中满足以股东为首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不仅考虑债权人、股东等相关方的利益,也考虑企业员工、顾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等因素,力求使各方利益达到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图1-2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这一目标本身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这一目标可以使企业各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并在使企业利益、股东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也就是将企业财富这块“蛋糕”做到最大的同时,保证每个利益主体所得的“蛋糕”更多。(4)体现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比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有其一套评价指标,如未来企业报酬贴现值;股东的评价指标可以使用股票市价;债权人可以寻求风险最小、利息最大;工人可以确保工资福利;政府可考虑社会效益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各自的指标,只要合理合法、互利互惠、相互协调,就可以实现所有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不足之处表现在:(1)企业在特定的经营时期,几乎不可能使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协调化;(2)所设计的计量指标中销售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的经营指标,已超出了财务管理自身的范畴。第三节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的原则也称“理财原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财务管理的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风险—报酬权衡原则表明风险和报酬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投资者必须对风险和报酬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的报酬需承担较大的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所谓“对等关系”,是指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必然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风险小的投资机会必然只有较低的收益。

在财务活动中,当其他一切条件相同时,人们倾向于高报酬和低风险。如果两个投资机会除了报酬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包括风险)都相同,人们会选择报酬较高的投资机会,这是自利行为原则所决定的。如果两个投资机会除了风险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包括报酬)都相同,人们会选择风险较小的投资机会,这是风险反感决定的。

如果人们想有一个获得巨大收益的机会,就必须冒可能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不断地在其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权衡。有的人偏好高风险、高报酬,有的人偏好低风险、低报酬,但是每个人都要求风险与报酬对等,都不会去冒没有价值的风险。

应当注意的是,贯彻风险—报酬权衡原则必须考虑企业适应环境的盈利能力、风险损失事件出现的概率与防范能力及企业承担风险的胆略和能力等因素。

2.价值创造原则

价值创造原则要求一切财务活动都必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财务决策,只要能够提高企业价值,就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决策,而降低企业价值的决策则被认为是差的决策。财务管理的价值创造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1)筹资管理原则要求以较低的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获取较多的筹资额,以满足投资的需要。不同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需要付出不同的代价,承担不同的筹资风险。企业筹资种类的选择应尽量与投资的资产配合,使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与偿还债务所需的现金流量相配比,从而实现筹资风险最小化;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筹资结构即合理安排负债和权益筹资的比例,降低筹资成本,使得项目投资可接受收益率最小化,选择使投资项目价值最大化并与资产相匹配的筹资组合。(2)投资管理原则要求筹集的资金应当投资于超过最低可接受收益率的项目。所谓最低可接受收益率,是指一个项目中投入资源的可接受的最低回报率。企业只有通过投资活动才能创造更多价值。企业可利用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证有限资源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需要事先确定投资可接受的最低收益率,即投资必要报酬率,在此基础上来优选投资方案。(3)分配管理原则要求选择合理的分配方式,来提高企业价值。分配决策意味着管理者需要在企业收益留存于企业还是分配给股东两者间进行选择。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如果公司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并创造更大价值,最好的办法是将企业收益分配给股东,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最大化于自身价值的投资项目;反之,对于成长期的企业,如果存在可产生超过最低必要报酬率的投资机会,则股东和经营者都愿意或希望将收益留存于企业,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3.现金流转平衡原则

现金流转平衡原则是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管理的过程就是追求现金流转平衡的过程。现金流转动态的平衡公式可简化为:

目前现金余额+预计现金收入-预计现金流出=预计现金余额

如果预计的现金余额低于理想的现金余额,则应积极筹措资金,以弥补现金不足;如果预计现金余额大于理想现金余额,应积极组织还款或进行投资,以保持现金流入流出的动态平衡,确保企业经营上各种现金收支平衡。只有实现现金的动态平衡,才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分配决策以及日常经营现金收支计划,都必须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进行。

4.利益协调原则

利益协调原则要求企业相关利益者间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应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企业的财务收益就是企业创造的可供企业相关利益者分配的利润。企业分配其收益给相关利益者,就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必要的回报,这种回报是维持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必要手段。要保证企业顺利发展,就要求企业收益的分配不仅在分配数额上而且在时间上保持协调平衡。如果相关利益者中某一方得不到公正的待遇,会导致在企业利益分配方面的冲突加剧,代理成本上升,最终会导致企业破产。在财务管理中,要力求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均衡,也就是减少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因利益冲突而使企业总价值下降。第四节财务管理的方法

财务管理的方法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进行理财活动时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一般程序,即财务管理环节为标准,财务管理的具体方法分为:

1.财务预测方法

财务预测是财务人员根据历史资料,依据现实条件,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所作出的科学预计和测算。常用的预测方法如下:(1)定性预测法。定性预测法主要是利用直观材料,依靠个人经验的主观判断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事物未来的状况和趋势做出预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企业缺乏完备、准确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采用的。其预测过程是:首先由熟悉企业财务情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专家,根据过去所积累的经验进行分析判断,提出预测的初步意见;然后,再通过召开座谈会或发出各种表格等形式,对上述预测的初步意见进行修正补充。这样经过几次反复后,得出预测的最终结果。(2)定量预测法。定量预测法是根据变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如时间关系、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定量预测法又可分为趋势预测法和因果预测法。

•趋势预测法。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历史资料,根据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因为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历史资料,所以又称“时间序列预测法”。这类方法又可细分为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回归趋势法、曲线回归趋势法等。

•因果预测法。它是根据历史资料,并通过足够的分析,找出要预测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明确的因果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因果预测法中的因果关系可能是简单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复杂因果关系。只有合理地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科学地进行预测。

定性预测法和定量预测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工作中可把两者结合起来应用,既进行定性分析,又进行定量分析。

2.财务决策方法

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从若干个可以选择的财务活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常见的决策方法有:(1)优选对比法。是把各种不同方案排列在一起,按其经济效益的好坏进行优选对比,进而作出决策的方法。优选对比法是财务决策的基本方法。优选对比法按其对比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总量对比法、差量对比法、指标对比法等。

•总量对比法。是将不同方案的总收入、总成本或总利润进行对比,以确定最佳方案的一种方法。

•差量对比法。是将不同方案的预期收入之间的差额与预期成本之间的差额进行比较,求出差量利润,进而作出决策的方法。

•指标对比法。是把反映不同方案经济效益的指标进行对比,以确定最优方案的方法。例如,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可把不同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现值指数等指标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优方案。(2)数学微分法。数学微分法是根据边际分析原理,运用数学上的微分方法,对具有曲线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进而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用数学微分法进行决策时,凡以成本为判别标准时,一般是求极小值;凡以收入或利润为判别标准时,一般是求极大值。在财务决策中,最优资本结构决策、现金最佳余额决策、存货的经济批量决策等都要用到数学微分法。(3)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根据运筹学原理,用来对具有线性联系的极值问题进行求解,进而确定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在有若干个约束条件(如资金供应、人工工时数量、产品销售数量)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能帮助管理人员对如何合理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作出最优决策。(4)概率决策法。这是进行风险决策的一种主要方法。所谓风险决策,是指未来情况虽不十分明了,但各有关因素的未来状况及其概率是可以预知的决策。现代财务决策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风险性,因而在决策时,必须用概率法来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和标准离差,进而作出决策。这种方法往往把各个概率分枝用树形图表示出来,故有时也称之为“决策树法”。(5)损益决策法。这是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决策的一种方法。所谓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在未来情况很不明了的情况下,只能预测有关因素可能出现的状况,但其概率是不可预知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是十分困难的。财务管理中常采用最大最小收益值法或最小最大后悔值法来进行决策,统称为“损益决策法”。最大最小收益值法又称“小中取大法”,是把各个方案的最小收益值都计算出来,然后取其最大者。最小最大后悔值法又叫“大中取小法”,是把各方案的最大损失值都计算出来,然后取最小值。

3.财务计划方法

财务计划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平衡法。平衡法是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利用有关指标客观存在的内在平衡关系计算确定计划指标的方法。例如,在确定一定时期现金期末余额时,便可利用如下公式:

期末现金余额=期初余额+计划期增加额-计划期减少额

平衡法的优点是便于分析计算,且工作量不大,结果比较准确明了,适用于那些具有平衡关系的计划指标的确定。但在运用平衡法时要注意,具有平衡关系的每一个指标因素不能发生重复或遗漏,并且计算口径要一致。(2)因素法。因素法也称“因素推算法”,是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根据影响某项指标的各种因素,来推算该指标计划数的方法。因素法计算出的结果一般比较准确,但计算过程较复杂。(3)比例法。比例法又称“比例计算法”,是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根据企业历史已经形成而又比较稳定的各项指标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计算计划指标的方法。例如,在推算一定时期的资金占用量时,便可根据历史上的资金占用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计划期销售收入进行计算确定。比例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但所使用的比例必须恰当,否则会出现偏差。(4)定额法。定额法是指在编制财务计划时,以定额作为计划指标的一种方法。在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的企业,采用定额法确定的计划指标不仅切合实际,而且有利于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相结合。但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定额,使定额切实可行。

4.财务控制方法

财务控制是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便实现计划所规定的财务目标。财务控制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最常见的几种:(1)防护性控制又称“排除干扰控制”,是指在财务活动发生前,先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定,把可能产生的差异予以排除的一种控制方法。例如,为了保证现金的安全和完整,就要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制定好内部牵制制度;为了节约各种费用开支,则可事先规定开支标准等。排除干扰是最彻底的控制方法,但排除干扰要求对被控制对象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在财务管理中,各种事先制定的标准、制度、规定都可以看做排除干扰的方法。(2)前馈性控制又称“补偿干扰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财务系统运行的监视,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可能出现的偏差,采取一定措施,使差异得以消除的一种控制方法。例如,在控制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要密切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关系,预测这一比例的发展趋势。当预测到这一比率将变得不合理时,就要采用一定方法对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进行调整,使它们的对比关系保持在合理水平。补偿干扰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控制方法,但要求掌握大量的信息,并要进行准确的预测,只有这样,补偿干扰才能达到目的。(3)反馈控制又称“平衡偏差控制”。是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确定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实际财务活动或调整财务计划,使差异得以消除或避免今后出现类似差异的一种控制方法。平衡偏差控制所平衡的总是实际产生的偏差。在平衡偏差的过程中,由于时滞的存在,还可能会造成新的偏差。但平衡偏差运用起来比较方便,一般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因为它是根据实际偏差随时调节的。当干扰不能预计或发生很频繁时,平衡偏差是进行控制的常用的方法。

5.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财务分析的方法有许多,以下是常用的分析方法:(1)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把有关指标进行比较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要对同一指标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从数量上确定差异,为进一步查找差异原因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同计划数的比较,可以查明该项指标完成计划的程度;通过同历史时期有关数字的比较,可以发现有关财务指标的变动趋势;通过与同类企业之间有关指标的比较,可以发现先进和落后之间的差距。比较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分析方法,它具有适应面广、分析过程简单、揭示问题清楚等特点。但在运用比较分析法时,须注意各种指标之间的可比性。(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用比率来反映有关指标之间的对比关系,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可以计算各种不同的比率进行对比。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具有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点,很受各种分析人员的欢迎。(3)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是把有关财务指标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种因素有序地排列在一起,综合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对任何单一指标、单一因素进行分析,都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发展变动趋势,必须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全面、系统的评价。综合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它对全面、系统、综合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综合分析法一般都比较复杂,所需资料很多,工作量比较大。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向投资者出售金融资产,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从而取得资本的活动,属于( )。

A.分配活动

B.投资活动

C.决策活动

D.筹资活动

2.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和( )。

A.创新

B.获利

C.创造价值

D.流通

3.企业向国家交纳税金的财务关系,在性质上属于( )关系。

A.资金结算

B.资金融通

C.资金分配

D.资金借贷

4.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 )和财务关系。

A.商品运动

B.财务活动

C.货币收支运动

D.投资活动

5.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其优点在于( )。

A.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B.考虑了资本时间价值因素

C.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考虑了风险价值因素

6.企业支付股利属于由( )引起的财务活动。

A.投资

B.分配

C.筹资

D.资金营运

7.下列不属于财务管理方法的是( )。

A.财务预算

B.财务报告

C.财务决策

D.财务分析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资金运动过程的各阶段总是与一定的财务活动相对应,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 )。

A.筹资活动

B.营运活动

C.投资活动

D.分配活动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财务关系的有( )。

A.企业与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B.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C.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D.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财务关系

3.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观点各异,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般有( )。

A.公司价值最大化

B.每股收益最大化

C.利润最大化

D.投资额最大化

E.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4.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其缺陷是( )。

A.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风险因素

C.只考虑自身收益而没有考虑社会效益

D.没有考虑投入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

5.财务管理的原则包括( )。

A.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B.价值创造原则

C.现金流转平衡原则

D.利益协调原则

6.以下各项活动属于筹资活动的有( )。

A.确定资本需求规模

B.合理使用筹集资本

C.选择资本取得方式

D.发行公司股票

E.确定最佳资本结构

7.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点有( )。

A.有利于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B.考虑了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C.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D.便于客观、准确地计量

E.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三、判断题

1.每股收益最大化目标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其优点是考虑了收益和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

2.利润最大化目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但考虑了风险因素。( )

3.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 )

4.企业的目标就是财务管理的目标。( )

5.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指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所有者、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利益最大化。( )

6.财务管理的利益协调原则指的是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平均分配利润。( )

7.与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比较,企业财务管理侧重于使用价值和劳动的管理。(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企业财务?什么是企业财务管理?

2.什么是企业财务活动?企业的财务活动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3.什么是企业财务关系?企业的财务关系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4.财务管理的方法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 财务管理观念第一节时间价值观念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的。货币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为此,财务人员必须了解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一、货币时间价值概述

1.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如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将资金运用于公司的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利润,将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可以获得投资收益,这种由于资金运用实现的利息、利润或投资收益表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由此可见,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可以用绝对数来表示,如利息额,也可以用相对数来表示,即利息率。

今天将100元存入银行,在银行利率10%的情况下,一年以后会得到110元,多出的10元利息就是100元经过一年时间的投资所增加了的价值,即货币的时间价值。显然,今天的100元与一年后的110元相等。由于不同时间的资金价值不同,所以,在进行价值大小对比时,必须将不同时间的资金折算为同一时间后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

货币时间价值从量的规定上看,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货币时间价值应用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筹资管理中,货币时间价值让我们意识到资金的获取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筹资决策需要考虑的一个首要问题;在投资管理中,企业的投资项目至少要取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否则,就会投资于其他项目。因此,货币时间价值是评价投资项目的基本指标。

2.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的术语和符号

在计算货币时间价值时,通常使用下面的术语和符号:(1)现值(P),从现在时点看的价值,也称“本金”或“期初金额”。(2)终值(F),从将来时点看的价值,是本金与利息之和。(3)利率(i),利息与本金之比,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是指年利率。(4)利息(I),本金与利率之积。(5)计息期数(n),期数可以是天、月、年等,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是以年为单位,应该与利率相匹配。二、单利终值与现值

1.单利终值

单利终值是本金与未来利息之和。其计算公式为:【例2-1】 将1000元存入银行,假设利率为5%,一年后、两年后、三年后的终值各是多少?

解:一年后的终值F=P(1+i×n)=1000×(1+5%×1)=1050(元)

两年后的终值F=P(1+i×n)=1000×(1+5%×2)=1100(元)

三年后的终值F=P(1+i×n)=1000×(1+5%×3)=1150(元)

2.单利现值

单利现值是资金现在的价值。单利现值的计算就是确定未来终值的现在价值。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例2-2】 假设银行存款利率为5%,张红要想在3年后获得1000元现金,其现在应存入银行多少钱?

解:现在应存银行P=1000/(1+5%×3)=869.57(元)三、复利终值与现值

复利,就是不仅本金要计算利息,本金所生的利息在下期也要加入本金一起计算利息,即通常所说的“利滚利”。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是指一定数量的本金在一定利率下,按照复利计算出的若干时期以后的本利和。其计算公式如下:n

公式中(1+i)称为复利终值系数,用符号(F/P,i,n)表示。因此,复利终值计算公式也可写为:F=P(F/P,i,n)

例如(F/P,8%,5),表示利率为8%、5期的复利终值系数。

复利终值系数可以通过查书后附表1“复利终值系数表”获得。【例2-3】 某人现在存入银行1000元,若存款利率为5%,每年复利一次,3年后他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即为取得未来一定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例如,将n年后的一笔资金F,按年利率i折算为现在的价值,这就是复利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由终值求现值,称为“折现”,折算时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n率”。公式中(1+i)称为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P/F,i,n)表示。例如(P/F,5%,4),表示利率为5%、4期的复利现值系数。在实际计算中,复利现值系数(P/F,i,n)可以通过查书后附表2“复利现值系数表”求得。【例2-4】 某企业计划4年后进行技术改造,需要资金100万元,当银行利率为5%时,企业现在应存入银行的资金为多少?

货币时间价值是时间的函数,复利计息更为准确。在财务价值判断中,不作特殊说明,均指复利计息情形。四、年金的终值与现值

年金是指间隔期限相等的等额收付款项。年金按照收付时间不同分为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等。

在年金的计算中,设定以下符号:

A——每年收付的金额;

i——利率;A

F——年金终值;A

P——年金现值;

n——期数。

1.普通年金

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收付等额款项的年金。(1)普通年金终值,是指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通常被称为年金终值系数,用A符号(F/A,i,n)表示。因此,年金终值计算公式也可写为:AA

F=A(F/A,i,n)A

在实际计算中,年金终值系数(F/A,i,n)可以通过查书后附表3“年金终值系数表”求得。【例2-5】 某人在10年里,每年年末存入银行1000元,若存款利率为4%,则第10年年末他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AA

解:F=1000×(F/A,4%,10)=1000×12.006=12006(元)(2)偿债基金,是指为在未来某一时期偿还一定数额的债务,现在分次等额储存的金额,它是年金终值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通常被称为偿债基金系数,用A符号(A/F,i,n)表示。因此,偿债基金计算公式也可写为:AA

A=F(A/F,i,n)A

在实际计算中,偿债基金系数(A/F,i,n)可以通过年金终值系数的倒数求得。【例2-6】 某人希望在4年后有10000元旅游费,于是从现在起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款项,若存款利率为5%,则每年年末他应存入银行多少钱?(3)普通年金现值,是指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称为年金现值系数,用符A号(P/A,i,n)表示。因此,年金现值计算公式也可写为:AA

P=A(P/A,i,n)A

在实际计算中,年金现值系数(P/A,i,n)可以通过查书后附表4“年金现值系数表”求得。【例2-7】 某企业向银行借款购入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5年内每年可创造利润1000万元,若银行借款利率为10%,求该设备新创利润的总现值。AA

解:P=1000×(P/A,10%,5)=1000×3.7908=3790.8(万元)(4)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给定的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的资金,它是年金现值的逆运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称为资本回收系数,用符A号(A/P,i,n)表示。因此,资本回收额计算公式也可写为:AA

A=P(A/P,i,n)A

在实际计算中,资本回收系数(A/P,i,n)可以通过计算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求得。【例2-8】 某人准备买一套房子,总计房款为100万元,首付20万元,从银行贷款80万元。贷款利率8%,贷款期限20年,则每年应付贷款多少钱?AAA

解:A=P(A/P,i,n)=80×(A/P,8%,20)=80/9.8181=8.1482(万元)

2.先付年金

先付年金又称“预付年金”,是指每期期初收付等额款项的年金。先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仅在于收付款时间不同。(1)先付年金终值,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将n期先付年金终值与n期普通年金终值进行比较,如图2-2所示。图2-1 n期普通年金图2-2 n期先付年金

其计算公式如下:

n期先付年金与n+1期普通年金的计息期数相同,但比n+1期普通年金少付款一次,因此,其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为:AA

F=A[(F/A,i,n+1)-1]【例2-9】 某人在10年里,每年年初存入银行1000元,若存款利率为4%,则第10年年末他可以从银行取出多少钱?(2)先付年金现值,是指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将n期先付年金现值与n期普通年金现值进行比较:

其计算公式如下:

n期先付年金与n-1期普通年金的贴现期数相同,但比n-1期普通年金多付款一次,因此,其计算公式还可以表示为:AA

P=A[(P/A,i,n-1)+1]【例2-10】 某企业租用一台设备,在10年里每年年初要支付租金1000元,若年利率为8%,则这些租金的现值是多少?

3.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的时间不是在第一期期末,而是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等额系列收付款项。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1)递延年金终值,是指自若干期后开始每期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递延年金终值与递延期无关,所以计算方法和普通年金终值相同。(2)递延年金现值,是指自若干期后开始每期等额系列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其计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把递延年金视为n期普通年金,先计算出递延年金在递延期m期末的现值,然后再把它折现到第1期期初。

递延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