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病证治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0:15:44

点击下载

作者:张艳,杨关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心病证治录

中医心病证治录试读:

前言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一部分,有着完整的学术体系,其内容包括中医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心脏的阴阳失调,心与其他脏腑关联所导致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规律、诊疗方案、用药特点、护理康复、预防调摄及保健养生等,是一门极富中医特色和疗效优势的学科。

中医学认为,心的功能是主血,推动血液的循环;主神志,主司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在对心进行系统认识的同时,中医对于心病的治疗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心病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疗效较好,不仅可以长期用药,还可以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全面平衡机体功能。为此,我们将中医对“心病”的古今认识进行归纳整理。尤其对心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和古代有效的名方、验方、常用方、常用治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及说明,系统整理了中医对心病的认识,希望能对同道以帮助,给心脏病人带来福音。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书刊,由于篇幅所限,参考文献未能一一列入,对此深表歉意。张 艳2008年10月

内容提要

本书以研究中医心病为切入点,从古代论述到现代中医认识,系统论述了中医心病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常用治法方药、特殊治疗及养生调摄的古今沿革与发展。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阐述了中医心病的概念、生理与病理、症状与治法、预防护理与康复、近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心病的认识与诊治等。中篇阐述了中医心病的现代医学认识。下篇收载了从晋汉时期到现代心病治疗的名方、验方,书中所载的现代常用方药均为作者临床经验方。

本书以“在继承中求发展”为原则,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认识和防治心病的特色与优势,既是一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科专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临床参考书,也是一部科学、实用的中医心病学专著。上 篇 中医心病概述第一章 中医心病的概念

中医学以脏象学说为基础,确定了以心、肝、脾、肺、肾为中心的五脏功能系统,建立了脏腑辨证体系。心与人体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以脏腑为本,以经络为体,手少阴心经通过经络的循行把心与体表、内部沟通起来。心经起于心中,出心系,下膈,络小肠。心有分支,从心系分出,上夹食道,连于目系;心有直行的经络,从心系上肺,出腋下(极泉),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经掌后锐骨,至小指内侧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所以心与小肠相表里。1.心的概念

中医学认为,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1)五脏之一。心位于胸腔之内,尖长而圆,形似倒垂未开莲花,外有心包护卫,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司血液循环。心是全身血管的总枢纽,全身的血脉起始于心脏,心脏通过所联系的血脉,将气血送至全身各个脏腑和组织器官,并循环不息,周而复始,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中医学所指的这种心——“血肉之心”,与现代解剖学的心脏一致。二是“主神志”,为“君主之官”。心具有主管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动作等作用。它是意识思维活动的中心,在人体内处于主导地位,调节一切生理活动。中医学所指的这种心——“神明之心”,相当于人体内大脑的主要功能。《医学入门·脏腑》云:“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主宰万物万事。”(2)推拿部位名。其出自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心、心火、心主,位于中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能退热发汗、通利小便,治疗火眼、口疮、惊搐等。(3)耳穴名。位于耳甲腔中央,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症、口舌生疮等。2.心的功能与病理变化

从心的功能来看,中医学的心虽与现代医学心脏的某些生理功能有相似之处,但又超出了现代医学中心脏的功能认识。多年来,人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心的本质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予以初步揭示,其中以证的研究为主体。因为证是脏腑病理及形态变化的综合反映,通过对某一脏腑证候的病理、生理及形态外观变化的研究可以推知相应脏腑功能的变化,从而认识脏腑病证的本质。根据中医理论,脏腑病证有虚、实两大类。就心脏病证来说,主要有心气(阳)虚、心阴(血)虚和心血瘀阻等。

心脏的各种病证多由病邪内侵,或痰迷心窍、水饮凌心,或气滞血瘀,或心气心血不足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云:“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本病,诸热瞀瘛惊惑、谵语狂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胛肘臂。”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诸病源候论·心病候》云:“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是为心气之虚也。”《太平圣惠方·心脏论》云:“夫心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盛则血脉虚少。而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寐飞飏,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其候也。”“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痛,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心病的治疗有清心泻火、清心开窍、清心豁痰、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益气补血及活血化瘀等。

一旦心的生理功能紊乱,便会导致心病。研究血脉、神明、舌窍病变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辨证论治、转归预后以及预防护理的学科,称之为中医心病学。3.心病学的概念

中医心病学是中医内科学的一部分,有着完整的学术体系,它是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临床学科,是一门研究“心主血脉”、“心藏神明”、“开窍于舌”、“合于小肠”等心的生理功能紊乱,及与其他脏腑的病理关联所致的病理变化的规律、诊疗方案、用药特点和护理调摄、康复预防和保健养生的新学科。

中医心病病证的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种。“四诊”是收集临证资料、获得病情信息的手段,是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综合、作出病证性质判断的基础。对“四诊”

方法的掌握程度,关系到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在运用诊法时,应注意“四诊合参”。因为“四诊”能从不同角度了解病情,且“四诊”之间可相互取代,只有“四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揭示证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称为“心系”。《十四经发挥》认为:“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心系病证的辨证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六经辨证等。在临床中这些辨证方法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应用。八纲辨证是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对于辨识病证的表里、寒热、虚实具有重要意义。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常用于心系内伤疾病,以揭示疾病的病位、病机、病势等。六经辨证多用于心系病证之有外感病证,它也可以指导内伤心病的辨识,对于病证传变过程的动态观察有一定意义。

心系病证的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的治疗原则,治法为具体的治疗方法。心系病证的治则主要有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气血、区分标本缓急,因时、因人制宜。心系病证的治法以心系各个阶段出现的主要证候表现为依据,将汗、吐、下、和、温、补、消、清八法和外治法,以及其他诸法的活用包罗其中。在确定治则和选择治法时,首先要全面衡量病人的病情、体质、四时、气候、病势等方面,其次需要分清主症、兼症、次症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掌握各种治法的适应范围和禁忌,做到“法中有法”和常法与变法的有机结合。

对心系病证方剂的运用,需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药物为基础,其组成原则必须符合治法,尤其应掌握方剂中药物或剂量的加减变化。此外,对中药的气味、功能、剂量、炮制、配伍、归经等基本知识,以及药物的特殊功能和药物间特殊固定的配伍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掌握。第二章 中医心的生理学特性一、中医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心居于胸腔之内,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形如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称其为“君主之官”。中医学认为,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血脉,二是藏神。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根据五行学说,心通于夏气,属南方,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可见,心与自然界的五音、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心主血脉

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从而濡润、滋养全身。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1.心主血

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血液的生成源于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为水谷精微,然后通过脾气升清散精。上输于肺脉,经心阳化赤为血。《侣山堂类辨》曰:“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医碥·血》曰:“血色独红者。血为心之火化。”《血证论》曰:“火者,心之所主,化生为血液,以濡周身。”《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心生血。”可见,血为中焦之汁,但与心相关。《医学入门》又曰:“人心动,则血行诸经……是心主血也”,说明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运行周身。2.心主脉

脉称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中焦之汁化赤为血,必须通过经脉运载,才能营运于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器官的作用。故《灵枢·五味》曰:“血脉者,中焦之道也。”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和脉的相互合作,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心气的推动。《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脉者,血之府也。”脉道把血液输送至全身,由心气的推动来维持。心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其充在血脉。”心气旺盛,血脉充盈;气血运行通畅,则脉象和缓,节律整齐;心气不足,推动乏力,则脉象虚弱;心血不足,血脉不充,则脉来细小;心气虚衰,气行不匀,或心血瘀阻,血运不畅,则脉律不整而促、结、代。心之合脉是切脉的理论根据之一。(二)心藏神

心藏神又称心主神明,或心主神志,是指心具有主宰脏腑组织和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神是生命力的体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其具体表现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人的形象、表情、眼神、语言、动作等,它们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情况,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素问·移精变气论》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指的就是这种广义的神。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即指狭义的神。《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必须以血液为物质基础。正因为心主血脉,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灵枢·本神》亦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这指的就是心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如果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则意识清楚,思维敏捷,情志正常,精神饱满。反之,如心藏神之功能异常,则可出现精神思维活动障碍,如失眠、多梦、健忘、精神不振,甚则癫狂和意识模糊、不省人事等。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这在《内经》中已有论述。所以说,心与脑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为心所主,但脑髓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脑为精气汇聚之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藏脑髓。如《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但髓者精生,而精血同源,心血不仅充养脑髓,亦可化精生髓,可见,心与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后世医家对脑的生理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说:“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心主神明、心脑密切相关已为现代科学逐渐认识。人们常说“谈谈心”,这是指互相之间精神、意识、思维的交流,而没有说“谈谈脑”,说明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三)其合小肠

小肠者,受盛之官。心合小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主血与小肠主受盛和化物的关系;二是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小肠接受经胃腑初步消化传送下来的饮食物,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将水谷化生的精微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于肺,再输布全身;并分别糟粕,通过阑门,传注大肠。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所以小肠的功能在水谷化生气血精微的过程中亦属重要的环节。而心所主之血,全赖水谷精微所化生。只有小肠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脉道充盈,心才有所主。若小肠功能失常,则饮食物不能化生为谷气津液,清浊不分便会引起多种病证。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心火循经敷布小肠,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才能正常进行。如心有实火,移热于小肠,可引起尿少、尿热、尿赤、尿痛等症。反之如果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四)开窍于舌

心开窍于舌,是指舌为心之外候,舌又称为“心之苗。”舌的功能是主司味觉和言语。《灵枢·忧恚无言》曰:“舌者,音声之机也。”舌的味觉功能正常和正确的语言表达,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如果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反之则可导致味觉的改变和舌强语謇等病理现象。故《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由于舌面无表皮覆盖,血脉又极其丰富,因此,根据舌体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盛衰和心主血脉功能的强弱。心开窍于舌,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对其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而得出的理论。《灵枢·脉度》云:“手少阴之别……循经入心中,系舌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心主舌”……“在窍为舌”。心有病变,可以从舌上反映出来。若心之阳气虚衰,则舌质淡白胖嫩;心之阴血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舌上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等;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可表现舌强、舌卷、语謇或失语等。所以心开窍于舌是望舌的理论根据之一。

舌为心之苗主要体现在生理、病理两个方面。从生理上看,舌体分布着丰富的脉络和旺盛的血液循环,能够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舌体的运动,执行神明之心的意志,具有协助完成发声的功能。在病理上,心血的失常,如心气虚弱、心血失荣则舌质浅淡;心火上炎、血热壅盛则舌肿糜烂;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则舌暗或有瘀斑。心神失常,如痰迷心窍,则舌强语謇;热闭心包,舌卷不语;心情不畅,又常舌不知味。可见,舌既能表现出“心主血脉”,又能反映“心主神明”的生理、病理变化,故《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心开窍于舌。”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舌为心之苗”。

关于舌的生理、病理功能,古代医籍多有所论。《中藏经》云:“心脉搏坚而长,主舌强不能语一作言;软而散,当慑怯不食也。又急甚则心疝,脐下有病形,烦闷少气,大热上煎。”《针灸甲乙经》云:“心脉搏坚而长,病舌卷不能言;喉痹舌卷,口干烦心,心痛,臂表痛不可及头取关冲。”《诸病源候论》云:“心候舌,养于血,劳伤血虚,为热气所乘;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备急千金要方》云:“赤为心,心合脉赤如鸡冠者吉,心主舌,舌是心之余;少阴之厥,舌干溺赤,腹满心痛。”《圣济总录》云:“心主血,在窍为舌。若心脏蕴热,则血得热而妄行,或溢于心之窍,故有舌上出血之症。甚者出如涌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舌者,心之官,主尝五味,以荣养于身。故心之本脉,系于舌根。心热,则破裂生疮。”《儒门事亲》云:“心窍舌,舌无穷,心与肾合而寄窍于耳,故耳与舌俱为心之外候。俗工只知目病归之肝,口病归之脾,耳病归之肾,舌病归之心,更无改张。”《察病指南》云:“心实则胸胁背臂尽痛,喜笑不休,口舌干燥,宜泻之;虚则少颜色,惊悸忧悲,舌根强,腰背痛,宜补之。”《世医得效方》云:“舌为心之官,主尝五味,以布五脏焉。”《医林绳墨》云:“夫舌者心之苗,心灵出于舌也。心无舌则不能通其声,舌无心则不能转达其理,此心通乎舌,而舌乃心之苗也。”(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是指血脉。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㿠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血瘀则面色青紫等。《素问·五脏生成》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六)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的“喜”有关。藏象学说将喜、怒、忧、思、恐称作五志,分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脏为心……在志为喜。”就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之志。喜一般说来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益于心的生理功能。《素问·举痛论》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但是喜乐过度又可使心神涣散不收,注意力难以集中。《灵枢·本神》曰:“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心主神志的功能亦有太过和不及的变化。太过使人喜笑不休;不及则使人易悲。《素问·调经论》云:“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七)在液为汗

汗液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孔)排出之液体。《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之阴谓之汗。”吴瑭《温病条辨·杂说·汗论》曰:“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汗液的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开阖有节,则汗液排泄有度。由于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故有“汗血同源”之说。血液又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即心主汗液。《医宗必读·汗》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八)其应在虚里

虚里是心脏投射在体表的部位,位于左乳下方,心尖搏动之处。《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说明触诊虚里以候宗气之盛衰,可以诊察心搏的情况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若虚里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是宗气内守、心搏正常的表现;若按之动微而不应手是宗气内虚、心搏减弱的表现;若不用手按,即可望见其动应衣,是宗气外泄、心搏太过的表现;若搏动特快,则多为胸腹内有积聚而宗气受逼;若虚里搏动绝而不至,是宗气已绝,心搏停止,主死。(九)心为阳中之太阳

心属阳,以“阳气”为用,五行属性为火,故心阳有温煦、推动作用,用以维持整体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它像天空中的太阳,放出光和热温暖整个宇宙一样,故被喻为人之“日”。《灵枢·阴阳系日月》曰:“心为阳中之太阳。”《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医学真传》曰:“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火之阳,日也。”《血证论》亦曰:“心为火脏,烛照事物。”心阳的上述生理作用,反映了心为阳脏的生理特征。温热病邪最易影响心脏,热甚则心血受伤,心神被扰,所以《素问·宜明五气》曰:“心恶热。”在生理上,心脏必须保持其阳气旺盛,方能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四肢百骸。在脾胃的腐熟运化、肾阳的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生理过程中,心阳均起着重要作用。心阳衰弱可导致血脉凝涩、神志委顿、水谷运化障碍及水液代谢失常。二、心与其他脏腑经络的关系(一)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和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具有促进心行血的作用,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符合于“气为血帅”的一般规律。只有血液循环正常,方能维持肺的呼吸功能正常,故又有“呼出心与肺”之说。使心与肺相连的是积于胸中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从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瘀之病理表现。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而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从而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这即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二)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的关系甚为密切。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溢出于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可致血液妄行,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以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三)心与肝

心行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化生于脾,储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四),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为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这是从宇宙的范围来说明阴阳、水火升降。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下泄,则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衡,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心肾不交”、“火水未济”。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多属“心肾不交”。

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故心或肾发生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肾的阳虚水泛,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证候;心的阴虚下及肾阴,而致阴虚火旺之证候。(五)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上两者相互联系,心阳对小肠有温煦作用,使其能分清泌浊,小肠吸收的水谷精微,以滋血液化生之源,助心血化生,使心有所主,神有所归。在病理方面,如心有火热,可向下移于小肠,可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如小肠有热,可循经上炎于心,而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小肠虚寒,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之病证。(六)心与三焦

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心属少阴,三焦属少阳。少阴之上,热气主之,乃君火之位。少阳之上,相火主之。二者虽同属火热之气,但存在君相尊卑之关系。

在结构上,三焦乃“腑脏之外,躯体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府也”,根据部位不同而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心脏位居上焦。从经络循行来看,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沿上肢外侧上行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依次历属上、下、中三焦。虽然心与三焦无直接的联系,但这种脏腑经络的包容关系必然影响其生理功能的协调互用性。

心与三焦的功能联系主要体现在气血生成与运行两方面:中焦的生理功能包括了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泌糟粕而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中焦生化正常,心方有所主;上焦的开发、宣化若雾露之溉,包括了心肺行气血的基本功能。三焦气化正常,气机升降出入有序,气血运行才能调畅。由此可见,三焦对心脏功能的协调作用是明显的,但心为一身之主,若其功能失常,亦会影响三焦的气化功能。

心与三焦的病理联系主要见于水液代谢失常。若三焦气化失司,水湿停蓄,溢于肌表则水肿,上凌心肺而为喘满心悸,甚则水瘀血瘀,表现为水血同病,如水肿病之“颈脉动”、鼓胀病之“腹筋起”等。若心主血之功能失常,血运迟滞,亦易引起水湿停留。《内经》提出的“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和张仲景提出的水血标本分治,均体现了三焦与心主水与血的生理、病理关系。

现代医学并无三焦的概念,其功能分别体现于呼吸、消化、循环及泌尿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的生理功能联系密切,病理影响也十分明显。如肾病水肿之高血压、营养不良之贫血、肺动脉高压而致心脏功能减退等均间接证实了中医学心与三焦的关系。(七)心与胆

胆属少阳,其与心少阳之关系除同于心与三焦的君相关系外,尚可从五行角度加以分析。胆为阳木,心为阴火,其间存在木火相生的关系。

在结构上,胆附于肝,位居膈下;而心居阳位,其位在膈之上。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转折循环往复而入缺盆,散于胸腔,过膈络肝属胆。其经别与足厥阴经别相合后,归属于胆,散布而上达肝脏,通过心脏。

心与胆的功能关系主要体现于共同调节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藏神,而胆主决断,二者相互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另一方面,胆应春长升之气,为生气之首,主升发,故有“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因此,胆腑功能亦可影响心及其他脏腑的所有生理功能。

胆与心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表现为神志异常。少阳胆火内炽常可上扰心神,而致心烦多梦、默然不乐或急躁易怒等。心血不足而胆气虚怯者,又可表现为惊恐不安、多寐眠差等。

现代医学认为,胆囊病变常可成为心血管病变的诱发因素,如胆囊炎诱发心绞痛等。说明中医学胆心相关理论有其一定的客观基础。(八)心与胃

胃属阳明,阳明之上,燥气主之。火之与燥,其性相类。另一方面,胃为阳土,心为阴火,其五行联系亦属火土相生关系。

在结构上,胃居中焦,位在心下;心居上焦,位在膈上。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迎香穴,循行于口鼻附近。分支下行到人迎穴,入缺盆,深入胸腔,穿膈,属胃络脾。其经别散布于脾而上通心脏;而脾经之分支亦从胃中出而交注于心。

心与胃的生理功能联系主要体现于气血生成与气血运行的关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中焦受气取汁而生成气血;气血之源旺盛,则心有所主,血运调畅;心君健则四方安宁,心脏功能正常,才可保证中焦脾胃功能正常。

在病理上,中医学认为,心以通为顺,胃以降为和,心气通则胃气降,胃气滞则心气逆。阳明燥结,腑气不通,浊气上扰,心窍闭塞而见神昏、谵语、狂躁等症。少阴阴涸火化而燥,转出阳明,出现“下利清水、色纯青”,“腹满痛”(《伤寒论》) 等症。此皆为心胃同病。

有研究表明,以炙甘草汤合平胃散加减,心胃同治,对溃疡病并发心律失常及心绞痛发作的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心电图复查结果正常。这从另一侧面证实了心胃相关的客观性。(九)心与脑

中医学对于脑的认识是逐渐完善的。《内经》曾提出,脑为“精明之府”、脑之“不满”可导致耳鸣、目眩、精神委顿等,认为视觉、听觉和精神状态的病理变化与脑有关。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有关,称其为“元神之府”。对其认识最全面的当推清代王清任,其曰:“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则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心与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精神、意识方面。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很长一段时间,根据中医藏象理论,脑之生理和病理统属于心而分属于五脏,脑府之重要性难以得到重视。部分医家曾力图理顺心、脑之间的关系。张志聪认为,“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类证治裁》曰:“人之神藏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这些论述初步明确了心肾、精髓、神志与脑府的生理关系,故而有人认为神在脑而不在心。他们认为,脑主神明,为神、魂、魄、意、志汇聚之所,是生命之枢。五脏六腑之精华皆上奉于脑,温养诸窍,产生精神、意志和思维活动。(十)心与脉

脉府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和营气循行于内,故曰脉为血府。脉府之生理功能一是约束营血,不致外溢;二是通畅,以保证心脏运血之畅通顺达。

从脉府之生理特性可以看出,心与脉府之功能联系非常密切,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血液的运输转送,以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的需要。

在正常状态下,心气充足,推动血液沿脉道运行不休。若心气不足,运行无力,则血脉瘀滞。若脉府受损,血不得约,则溢之脉外,瘀积阻塞;或阳气不足,外寒复侵,经脉拘挛而致心主血之功能难以正常进行。(十一)心之经络循行与腧穴

凡心之病变或他脏之病累及于心所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可以从经络角度诊断,称之为心之经络诊断。1.心经的循行

提到心的经络诊断我们又不得不说心经的循行。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心之经络循行与腧穴的描述。《灵枢·邪客》云:“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足臂十一脉灸经》曰:“臂少阴脉,循筋廉,出臑内下廉,出腋,凑胁。”《阴阳十一脉灸经》曰:“臂少阴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内阴。”《灵枢·经脉》云:“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行入于心中,系舌本,数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腕后一寸,别走太阳也。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灵枢》曰:“少阴者,心脉也,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则伤心,心伤则神去而死。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心包。心包者,心主之脉也,故少阴无腧。”又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即神门也。”《甲乙经》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手,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2.腧穴定位与主治《圣济总录》进一步描述了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腧穴定位及主治。(1)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

极泉二穴,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目黄胁下满痛,可灸七壮,针入三分。

青灵二穴,在肘上三寸,举臂取之,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阵寒,目黄胁痛,可灸七壮。

少海二穴,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针入三分,可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入五分。

灵道二穴,金也。去掌后一寸五分或一寸,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引彻肘,暴暗不能言。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通里二穴,在腕后一寸。治热病猝心中懊,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臂臑痛。实则肢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阴郄二穴,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治失喑不能言,洒浙阵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神门二穴,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腧。治疟,心烦甚欲得冷饮,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上气遗溺,大小人五痫。可灸七壮,炷如小麦大,针入三分,留七呼。

少府二穴,火也。在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挛不伸。针入二分,可灸七壮。

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凡此手少阴之脉,常少血多气,刺之当出气恶血。其经从脏走手,审其逆顺而迎随之,有余则泻,不足则补,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少阴之法也。(2)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二穴,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著胁直腋撅肋间。一名天会,手心主足少阳之会。治寒热胸膈,烦满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声喉中鸣。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天泉二穴,一名天湿。在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治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针入六分,可灸三壮。

曲泽二穴,水也。在肘内廉陷中,屈肘取之。手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血,风疹臂肘手腕善动摇。可灸三壮,针入三分,留七呼。

郄门二穴,去腕五寸,手厥阴郄。治心痛,衄血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间使二穴,金也。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心呕吐,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喑不得语,咽中如梗。可灸五壮,针入三分。岐伯云:“可灸鬼邪。”

内关二穴,在掌后去腕二寸,别走少阳。治目赤支满,中风肘挛。实则心暴痛,虚则心烦惕惕。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太陵二穴,土也。在掌后两筋间陷中,手厥阴脉之所注也,为腧。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劳宫二穴,火也。在掌中央动脉中,屈无名指取之。手厥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口中腥臭,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可灸三壮。

中冲二穴,木也。在手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陷中。手厥阴心主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针入一分。

凡此手心主之脉,多血少气。刺之当出血恶气,其经从脏走手。审而迎随,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厥阴之法也。第三章 中医心病常见病理变化

心之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其在病理条件下反映在临床上的症状多与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活动的异常有关。

心病的常见病理变化有脉象变化、舌象变化、面色变化和情志变化等。第一节 脉象变化

心主血脉,心病在脉象的典型表现是脉来不整。中医典籍《内经》中有数篇为脉学专论。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云:“脉叁伍不调者病”、“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乘,加也,可引申为至的意思。所谓‘日乘四季死’,指死于一日中的辰、戌、丑、未之时)。”此乃论述脉象对疾病预后的判断。《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此为论述迟、数之脉对疾病预后的判断。《灵枢·根结》云:“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脉经·卷四》‘代’作‘止’)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衰败的征象);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五脏无气,予之短期(即死期)。”此为论述代脉的病理及预后。《伤寒论》云:“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乃论述结脉、代脉或结代脉之治疗方法。《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云:“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此后,历代医家对脉象从理论及临床均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有不少脉学专著问世,形成了中医诊治疾病一大诊法及特色。

脉象不整的脉象变化有迟、缓、数、疾、结、促、代、涩、叁伍不调等。脉来不整的鉴别要点如下:1,迟脉、缓脉

迟脉、缓脉都是指心率较慢之脉。脉搏在50~60次/分,称之为“缓”脉;脉搏在50 次/分以下者,称之为“迟”脉。迟缓之脉常见于西医学的窦性心动过缓。2.数脉、疾脉

数脉、疾脉都是指心率较快之脉。脉搏在100~160次/分,称之为“数”脉,如西医学的窦性心动过速;脉搏在160次/分以上者,称之为“疾”脉,如西医学的室上性心动过速。3.结脉、促脉

结脉是指脉搏较慢,时而一止;促脉是指脉搏较快,时而一止,止无定数。结脉与促脉如西医学所述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4.代脉

代脉是指脉搏时而歇止,且止有定数。代脉即西医学的心脏早搏而有规律者,如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5.涩脉、叁伍不调脉

涩脉、叁伍不调脉都是指脉搏失去正常的节律而呈现复杂的脉象。如西医学的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传导阻滞、预激证候群等。6.其他脉

中医脉学还有对“怪脉”等特殊、少见脉象的论述,有的亦表现为心律失常。凡脉无谓神根的,便是怪脉,又称真脏脉、败脉、死脉、绝脉,多见于疾病的后期,脏腑之气衰竭、胃气败绝的病证。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列了怪脉十种,称为“十怪脉”。后世医家在十怪脉中除去偃刀、转豆、麻促,改称“七绝脉”。七绝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如下:(1)釜沸脉:脉在皮肤,浮数至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此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主脉绝,多是临死前的脉象。(2)鱼翔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此为三阴寒极、阳亡于外之候。(3)虾游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其急促躁动之象仍如前。此为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之候,主大肠气绝。(4)屋漏脉: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即脉搏极迟慢,溅起无力。此为胃气营卫将绝之候。(5)雀啄脉: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此为脾无谷气已绝于内。(6)解锁脉: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这是一种时快时慢、散乱无序的脉象,为肾与命门之气皆亡。(7)弹石脉: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辟辟凑指,毫无柔和软缓之象。此为肾气竭绝之脉象。第二节 舌象变化

诊脉、望舌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两大特色。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故心与舌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心病常常表现出舌象上的变化。一、心病在舌象上的变化及辨证意义1.舌疮

舌疮即舌体表面出现一个或多个溃疡点。《证治准绳·口疮》云:“心脉布舌上,若心火上炎,熏蒸于口,则为口舌生疮。”舌疮有红、白之分,需结合四诊详辨。2.舌痛、舌肿《医学摘粹·杂病要法》云:“舌之疼痛热肿,专则君火之升炎。”3.舌裂

舌裂即舌上出现各种形状的裂纹。唐·孙思邈称之为“舌破”。《千金方心脏脉论》云:“心脏实……内热口开舌破。”4.舌纵

舌纵即舌体深长吐出舌外,难以收缩。《辨舌指南观舌总纲》云:“舌出不能收,不能语者,心绝也。”5.舌卷

舌卷即舌头卷曲回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6.舌 强

舌强即舌体强硬,活动不灵,谈吐不利。《张氏医通·中风门》云:“肥人舌根强硬,作痰湿治;瘦人舌根强硬,作心火治。”7.舌颤

舌颤即伸舌时舌体颤动不定,不能控制。《四诊抉微·望诊》云:“舌红而颤动难言者,此心脾虚也,汗多亡阳者有之。”8.弄舌

弄舌即舌频频伸出口外,又立即收回。《中医临证备要》云:“小儿时时伸舌,上下左右,有如蛇舔,多因心胃蕴热,夹有肝风。”9.舌生芒刺

舌上出现粗糙如尖刺,抚之碍手者。《辨舌指南》云:“舌起红紫刺,心经热极,又受疫邪熏蒸而发也。”10.舌红绛《辨舌指南》云:“凡邪热传营,舌色必绛。绛,深红色也。心主营,主血,舌绛燥,邪已入营血。”

此外,还有舌萎、舌歪、舌麻、舌衄、舌生瘀斑、舌色青紫等,这些舌象皆可成为心病症状之一。

上述舌象不仅仅见于心病,亦可见于其他脏腑病变。临症当四诊合参,综合分析,方能正确诊断。二、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舌体的色泽可以直接察知气血的盛衰和心主血脉功能的强弱。疾病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人体的病理变化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性变化。中医学认为,体内有病必反映于外。舌质与舌苔相连,注意舌质与舌苔的相互关系,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有利于临床疾病诊断。尤其是心脏病在舌质、舌苔上反映较明显,临床上心病常见的舌质与舌苔有以下几种:1.淡白舌兼各色舌苔(1)淡白舌透明苔:舌色浅淡,苔薄白而透明,淡白湿亮,似苔非苔。此因中阳不运、水湿之气上滋所致,主脾胃虚寒。(2)淡白舌白干苔:舌淡白,苔干而板硬,或苔糙如砂石。前者为阳虚津亏、邪热滞于中焦所致,主脾胃热滞;后者为津液枯竭、邪热内结之故,主热结津伤。(3)淡白舌黄裂苔:舌淡而满布浅黄色苔,或厚或薄,有裂纹,津液微干,偶见滑润。前者为素体衰弱、气津双亏、浮热上扰所致,主气虚津少;后者为气虚夹湿、湿浊上溢之故,主气虚津少夹湿。(4)淡白舌黑燥苔:舌淡白而苔灰黑,干燥如刺,刮之即净。此为阳虚不能输布津液所致,主阳虚寒甚。2.淡红舌兼各色舌苔(1)淡红光莹舌:舌淡红而嫩,光莹无苔,干湿适中。此乃胃之气阴不足,常见于胃肾阴虚或气血两亏。(2)淡红舌偏白滑苔:舌质淡红,左有白滑苔一条,余处光洁无苔。此因肝胆湿热化燥伤阴所致,主病邪入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湿浊化燥伤阴,或阴虚而胃停宿垢。(3)淡红点舌白腻干苔:舌淡红而边尖有红点,苔白腻而干。此因血热内蕴、外受风寒侵袭所致,其主病为风寒外束,热蕴营血,或热盛伤津,脾胃湿滞。(4)淡红舌根白尖黄苔:舌淡红,满布薄白苔,尖部淡黄色。此为热在上焦,或外感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将欲传里。(5)淡红舌黄黑苔:舌质淡红,外周为黄燥苔,中心为厚腻之黑褐苔。此为痰湿郁热,有化燥伤阴之势,或为脾胃湿热蕴结。3.红绛舌兼各色舌苔(1)红舌浮垢苔:舌质红,有晦暗之浮垢苔。若见热病后期,为邪热虽渐退,然脾胃之气尚未恢复,以致秽浊湿邪随余热上升而成,主正气虚,湿热未净。(2)红舌白滑苔:舌鲜红,苔白滑润,津液甚多。若舌质苍老为热在里,有水湿之邪,主里热夹湿。若舌质娇嫩浮胖为虚阳上浮、水湿内停之故,主阳虚湿盛。(3)红舌黑(灰)滑苔:舌红,质浮胖,苔灰黑带白,滑润易脱落。此乃寒极之时,虚阳上越,而舌红娇艳,非有形寒湿郁积,而苔滑易剥,主虚寒证。(4)边红中黑润苔:舌边尖鲜红,中心有黑润苔。舌边尖红为热象,中部黑润为寒象,多见于寒热兼夹的病变。其主病有三:①里寒外热;②外感暑热,内停生冷;③肝胆热而胃肠寒。(5)绛舌黄白苔:舌初起绛色,上有白黄苔,此为邪在气分,未尽入营,但已开始入营,主气营两燔。(6)绛舌黄润苔:舌深红,苔色黄,滑而光亮。此因热中夹湿、热逼水湿上潮之故。其主病有四:①阴虚夹湿,阴虚火旺而胃肠积有湿热;②血热夹湿,嗜酒成性,积久生湿,湿郁化热,蕴于血分;③营热湿重,外感邪热入营,胃肠湿重于热;④热初入营,乃外感热病,热邪由气分初入营分。(7)绛舌黄黏腻苔:舌深红,上铺一层黄黏液,颇似鸡子黄。此为阴虚营热,又有痰饮停积,胶结难分,主阴虚营热兼痰饮。(8)红绛舌黄瓣苔:舌鲜红,黄苔满布,干涩而厚,分裂成若干小块,裂缝可见红底,称为“黄瓣苔”。此因胃肠燥热内结所致,主胃肠热结。唇舌色绛有瓣苔为胃肠热结,且热已入营。

4.青紫舌兼各色舌苔(1)紫舌白腻苔:舌紫,苔白厚腻,此多见于嗜酒成性,或外感表邪入里,或酒积化生湿热,上熏而成厚腻苔。其主病有二:①酒毒内积,风寒入里;②湿热内盛。(2)青紫舌黄滑苔:舌色紫中带青,苔黄厚润滑。此因寒滞血瘀,故舌见青紫;饮食内停,热犹未盛,故苔虽黄而润滑。主病有二:①寒凝血脉;②食滞脾胃。(3)淡紫舌灰苔:舌淡紫,苔色灰。或边尖淡紫,中铺灰苔;或中心淡紫,边有灰苔。此淡紫舌由淡白舌转化而来,因素体虚弱,又染瘟疫热病,以致湿中生热,热伤血分,主虚弱病体,热入血分。(4)青舌黄苔:舌淡白带青,上布淡黄苔。此因夏日感受暑热,又恣食生冷,以致中寒吐泻;或因阴盛于内,逼热上浮,而成真寒假热之象,故黄苔不作热论,而是寒湿蕴积,深陷于血分。主病寒湿内盛。三、危重舌象诊察

病至危重,阴阳失衡,气血津液枯竭,则舌质和舌苔也有特殊的形色表现。阴气将绝的舌象有以下几种:(1)舌上没有苔,好像去了膜的猪肾样,或如镜面,多见于热病伤阴,或胃气将绝(危候)。(2)舌粗糙有刺,象沙皮鱼,又干涸燥裂,多见于津液枯竭(危候)。(3)舌头敛缩有如荔枝干肉,完全没有津液,多见于热极津涸(危候)。(4)舌本干晦如猪肝色,或舌红如柿色,多见于气血败坏(危候)。(5)舌质短而阴囊缩,多见于肝气将绝(危候)。(6)舌质色精带黑,多见于肾气将绝(危候)。(7)舌起白色如雪花片,多见于脾阳将绝(危候)。

以上危候多难治,需四诊合参,以免误治。第三节 面色变化

人体五脏气血精华皆上荣于面,面部血管丰富,心主血脉,面色能反映气血的变化。望面色对于身体的状态、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尤其是心脏病在面部反映明显。根据阴阳五行和脏象学说,五脏应五色,即青—肝、赤—心、黄—脾、白—肺、黑—肾。一、常色

常色是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气血津液的充盈和脏腑功能的正常。由于精气内含,容光外发,正常人的面色应是光明润泽。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是有胃气、有神气的常色。由于体质禀赋不同,有人可能偏红、偏黑或偏白;由于生理活动的变化,有时可能偏青、偏白、偏红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论何色,只要有神气、有胃气,便是常色。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

由于时间、气候、环境等变化,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心其华在面。“华”通“花”,引申为光彩、精彩。面部实为人体之华表,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面部的色

泽变化表现出来。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则面色无华、㿠白或晦滞;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等。1.主色

每个人的面色是不一致的,属于个体特征,其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按五行理论,木形之人青,土形之人黄,火形之人赤,金形之人白,水形之人黑,这是独胜的缘故。2.客色

人与自然是相应的,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发生相应变化,这就叫做客色。按五行理论,春应稍青,夏应稍红,长夏应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四季皆黄。这些变化均不明显,要细心观察才会发现。

主色和客色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此外,如饮酒、跑步、七情等一时的影响,或因职业、工作关系少见阳光,或久经日晒,以及风土、种族等而有所变化也不是病色,诊断时必须注意。二、病色

病色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除常色外,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不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由于病情轻重不同,光泽也有不同变化,病色又有善恶之分。1.五色善恶顺逆

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但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此称为“气至”,多预后良好。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说明脏腑或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此称为“气不至”,多预后不佳。

面色变化对临床诊断大有帮助,由善色转恶,是病情加重; 由恶色转善,是病有转机,可能痊愈。2.五色主病

五色主病若结合部位与十法,则相当复杂,若得要领,则可举一反三,灵活应变。五色主病要领:(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凝则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故面色发青,甚至青紫;经脉瘀阻,不通则痛;血不养筋,肝风内动则惊风抽搐。

阴寒内盛,经脉拘急,气血瘀阻,以致脘腹剧痛,可见面色苍白、淡青或青黑。

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心血瘀阻,以致心胸刺痛,可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

小儿惊风或欲作惊风,多在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现青色。

妇女面青必肝强脾弱,少食多怒,或月经不调。

面青颊赤为寒热往来之少阳病;面青耳赤多为肝火;青赤而晦暗多为郁火。

脾病见青色多属难治。(2)赤色:主热证,赤甚属实热,微赤为虚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