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23:33:08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捷克

捷克试读:

文前辅文

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

地址:Pelléova 18,16000 Praha 6-Bubene,Czech Republic

领事保护热线:00420-728939951

网址:www.chinaembassy.cz

注:其他领事馆信息详见附录二序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向全世界宣告了亿万中国人民谋求和平发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合作、共建繁荣的美好愿景。“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无疑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系统性工程,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道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中华民族金融业的旗帜,中国银行早已将“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求富强”的信念植入血脉。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不断顺应历史潮流,持续经营、稳健发展,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机遇期,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己任,以“做最好的银行”为目标的中国银行,依托百年发展铸就的品牌价值和全球服务网络,利用海外资金优势,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护航“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融业是经贸往来的“发动机”和“导流渠”,是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化、多元化、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截至2015年底,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未来,将持续完善全球布局,增加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构覆盖。可以肯定地讲,中国银行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与使命,为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规模大、周期长,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金融需求跨地区、跨文化差异明显,这对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跟上国家对外投资的步伐,如何为“走出去”企业铺路搭桥,如何入乡随俗、实现文化融合,成为我行海外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手册》从文化角度出发,全面介绍了我行已设和筹设分支机构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环境、金融发展业态、民俗宗教文化等,为海外机构研究发展策略、规避经营风险、解决文化冲突、融入当地社会提供实用性、前瞻性的指导和依据。对我行实现跨文化管理,服务“走出去”企业,指导海外业务发展,发挥文化影响力,实现集团战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最好的银行离不开最好的文化。有胸怀、有格局的中行人,以行大道、成大业的气魄,一手拿服务,一手拿文化,奔走在崭新又古老的“丝路”上。我们期待《手册》在承载我行价值理念,共建区域繁荣的道路上占有重要一席,这也正是我们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2015年12月第一篇国情纵览一 人文地理1 地理概况

捷克共和国(以下简称捷克)地处欧洲大陆的中部,是一个内陆国家,位于北纬48°33′~51°03′、东经12°05′~ 18°51′。

捷克是欧洲东西、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北面与波兰接壤,两国边境线长达761.8公里;东面与斯洛伐克为邻,边境线长为251.8公里;南面与奥地利毗邻,边境线长为466.3公里;西南和南部与德国相连,与其边境线最长,为810.3公里。捷克共和国地理位置

捷克是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为78866平方公里,在欧洲居第21位,比重庆直辖市都小。2 历史沿革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1939年3月15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次日,捷克地区被纳粹德国占领,成立“捷克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恢复捷克斯洛伐克国家。1948年“二月事件”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执政。1960年7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8月20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5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镇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1969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实行联邦制。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局发生剧变,随后开始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捷克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1995年捷克在中东欧国家中率先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2006年,捷克被世界银行列入发达国家行列。2007年12月21日捷克加入申根协定。3 人口综述

2013年底,捷克人口为1051.2万。捷克的人口变革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世纪前这一时期,由于传染病、战乱和定期的庄稼歉收,尽管出生率很高,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第二阶段为19世纪,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卫生条件的改善,从18世纪下半叶起,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保持不变,因此19世纪时,捷克人口成倍增长;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开始至70年代末结束,这一时期,捷克人口的发展受到两次世界大战和两次大的政治事件的影响(1948年“二月事件”和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出生率出现了波动;第四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口自然增长很少甚至发生了人口减少。4 语言文字

捷克官方语言为捷克语,其与波兰语、斯洛伐克语、卢齐支塞尔维亚语、索布语等同属于斯拉夫语系的西支,发展自古斯拉夫语。

18世纪下半期,德语是捷克唯一的官方语言。捷克民族复兴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起初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民众对捷克语的兴趣,因此出版了有趣的捷克古代文学作品、语言入门教材、历史题材作品和报纸,并开始上演捷克戏剧。为了使捷克语能与其他欧洲语言相比并使其成为更高层次的文学语言,人们开始固定和规范书面语。旧的德国哥特体字母为拉丁字母代替,捷克语的字形逐渐简化为目前的形状。词汇也得到补充,创造了医学、人类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的专业术语。新词语主要来自古捷克语以及相近的斯拉夫语言,最多来自波兰语和俄语,当然,也有通过派生和组合创造出的新词语。

此外,捷克境内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己的语言。特别提示

★ 捷克首都布拉格位于东2时区,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 捷克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靠斯洛伐克,南邻奥地利,西接德国,北毗波兰。

★ 在捷克生活的华人只有5000多人,据称在欧盟国家中捷克是华人最少的国家之一。二 气候状况

捷克地处北温带,位于西欧海洋性气候和东欧平原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性气候区域上,既无严寒,又无酷暑,四季变化稳定,冬季温和,夏季雨量充沛。但由于捷克地处欧洲中部,受到来自不同气候区的空气的影响,各种冷、暖气团之间的不断搏斗引起了温暖、冷湿和干燥的不规则变化,因此,很少有连续几个星期的稳定天气。

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捷克各地区的气温不尽相同。最暖和的地区是南摩拉维亚和拉贝河中下游地区,南摩拉维亚的霍多宁和布拉格的年平均气温最高,分别是9.5℃和9.4℃;最寒冷的地区是以下山区:克尔科诺谢山脉、舒马瓦山、耶塞尼基山脉和摩拉维亚西里西亚贝斯基迪山脉,全国最高山峰—斯涅什卡峰的年平均温度最低,为0.2℃。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的不同,捷克分为四大气候区:外喀尔巴阡低地、捷克平地属于温暖区;捷克山地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较温暖区;海拔800米以上的山脉都属于低温区;高大山脉的顶部属于寒冷区。特别提示

★ 捷克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34%,在欧盟居第12位,主要树种有云杉、松树、冷杉、榉木和橡木等。

★ 捷克褐煤和硬煤蕴藏丰富,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砂的储量则较少,主要依赖进口。其他矿物资源有铀、锰、铅、锌、锡、石墨和高岭土等。

★ 主要环境问题:捷克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问题。三 文化国情1 民族

捷克的民族构成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如今,捷克人为捷克共和国的主体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4.2%。捷克民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为三个分支: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波希米亚分支占人口总数的90.4%,摩拉维亚分支占人口总数的3.7%,西里西亚分支占人口总数的0.1%。斯洛伐克人占人口总数的1.9%,波兰人占0.5%,德意志人占0.4%,匈牙利人占0.1%,罗姆人占0.1%,其他少数民族占2.8%。“二战”后,为了国家的稳定,捷克斯洛伐克当局开始处理种族杂居的问题,采取了清除非斯拉夫少数民族的措施:200多万德意志人被驱逐出境;捷克斯洛伐克与匈牙利之间也进行了一次人口互换,约73000斯族人从匈牙利迁回到斯洛伐克,大约74000人从斯洛伐克迁出到匈牙利。结果,捷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少数民族问题也随之弱化,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如现居住在德国的德意志族被驱逐者及其后代不断地向捷克当局提出抗议,关于遣返德意志人的“贝奈斯总统令”至今仍然是影响捷德关系的敏感问题。

目前,在捷克拥有永久或长期居留权的外国人超过10万人,半数以上是斯洛伐克人、乌克兰人和越南人,其他还有波兰人、俄罗斯人、德国人和美国人等。捷克民间服饰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扩展阅读:“罗姆人问题”“罗姆人问题”是捷克独立后一个突出的少数民族问题。罗姆人源自印度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分散在全国各地,大部分罗姆人集中在捷克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与众不同,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失业率高,至今生活在与其他民族相隔绝的状态中。在捷克,申报的罗姆人不足12000人,而实际生活在捷克境内的罗姆人数目远远不止这些。尽管只有少数捷克人愿意宽容地对待罗姆人,愿意与他们为邻或进行合作,但大部分公民谴责“光头党”成员对罗姆人采取的侵略性攻击活动。东欧剧变后,罗姆人自己成立了一些政治组织,但影响不大。捷克政府至今未通过任何一项将罗姆人融入社会的政策。2 宗教

20世纪90年代初,捷克居民对宗教的兴趣有所复活,31.7%的捷克居民信仰某一种宗教,其中,83%的教徒信仰天主教,其次是新教(主要是捷克斯洛伐克胡斯教和捷克兄弟福音教),然后是东正教,还有少部分居民信仰犹太教、伊斯兰教。此外,捷克境内还活动着一些在社会主义制度时期被禁止的新教派,主要是一些年轻人成为这些教派的追随者,如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圣维特大教堂(St Vitus Cathedral)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目前,在捷克境内的罗马天主教教会组织有布拉格和奥洛莫茨两大主教区以及利托姆涅日采、赫拉德茨克拉洛维、布尔诺和捷克布杰约维采等四个主教区。二战前,在捷克大约有36万犹太教教徒,现在只有约1.1万名犹太教徒,他们集中在布拉格。国家在逐渐归还犹太教徒的财产、教堂和墓地。据估计,捷克现有2万~3万穆斯林教徒,伊斯兰教还没有被国家正式认可(未注册),但在布拉格和布尔诺有清真寺。3 风俗与禁忌(1)服饰

如今,捷克人的穿着打扮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相似,认为服饰能显示出尊重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装和其他休闲服,女士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流行趋势选择裙装或裤装,男士普遍穿西服或夹克。仿古骑士游行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捷克人根据社交活动的性质及时间来选择不同的社交礼服。晚上去剧院看戏、去听音乐会或者参加舞会时,女士穿长款的夜礼服,颜色以深色为主,还会化素雅的淡妆和佩戴一些首饰;如果参加白天的社交活动,则通常穿裙子,以优雅的衬衣配裙子或裙式、裤式套装,颜色比较明快。参加社交活动时,男士一般着西服,系领带或领结,衬衣是一色的。上衣和裤子的颜色、衣料一样。晚间,男士着深色服装。黑色和深蓝色是男女都适合的显示庄重的颜色。(2)饮食

传统的捷克菜肴是:烤猪肉配馒头片和煮洋白菜、辣炖肉块(通常是猪肉或牛肉,炖时加辣椒粉和洋葱)、肉排、烤里脊、烤鸭和其他野味。面包、土豆丸子和洋白菜常作为配菜。喝啤酒时最受欢迎的小菜是土豆煎饼、烤面包片、灌肠、熏肠和火腿。捷克典型的甜点是煎饼、薄饼苹果排和果料包子。果料包子是将果料放入馒头,上面再加上奶酪、黄油和糖。

捷克人的餐桌上还少不了啤酒或者葡萄酒,捷克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161.1升,比啤酒消费大国德国多30升。以人均啤酒消费量计,捷克连续7年位居世界榜首。摩拉维亚地区生产的葡萄酒历史悠久且质量上乘。受欢迎的烈性酒主要是李子酒、杏子酒(尤其在摩拉维亚地区)或者卡洛维发利产的贝赫罗夫卡酒,这是一种加入多种草药混合物的甜酒。(3)居住

捷克的大部分居民居住在租来的住宅里,只有40%的居民居住在自己所有的住宅或房屋里。每套住宅平均有3个房间和1个厨房,住宅面积略微超过70平方米。居住费用几乎占收入的1/4,如今住宅的价格是过去70年中最高的。购买一套住宅所需要的费用是月平均工资的114倍,而在20世纪30年代只需68倍。家庭住房的价格也很高,只有少数捷克人有能力购买家庭住宅。国家为了解决住房危机,用财政资助的手段来支持建筑储蓄和抵押贷款。

住宅的数量不够和它的高额费用造成捷克居民很少搬家。一半的居民一辈子就生活在他出生的城镇里,一旦要搬家,大部分时候是搬到更大一些的住宅里。由于很少有机会在工作所在地得到便宜的住房,所以上班族从家中赶到工作单位需要很长时间。

在捷克,大约一半城市人在郊外拥有度周末和度假的小木屋,有的是从父母处继承过来的,有的是从别人手中买下来的,有些小木屋周围还可以种植蔬菜,小木屋也需要经常翻修。(4)姓名

绝大部分捷克人的姓名是由一个名和一个姓组成的,名在前,姓在后。未婚女子通常使用父亲的姓,女子出嫁后通常使用丈夫的姓,也有少数女子出嫁后不放弃原来的姓,采用复姓,丈夫的姓在前,父亲的姓在后,中间为连接号。捷克人在历史上长期与德意志等民族混居,他们吸收了一些外族人的姓,其发音按照外族语的发音规则。在亲属、朋友、熟人之间为了表示亲近,通常使用对方名字的小称或昵称。(5)称呼

捷克人通常称呼成年男子为“先生”,称呼年轻女子为“小姐”,称呼年长女子为“女士”或“太太”。若已知对方的姓,称呼时加上姓;若已知对方的职务、职称或学位时,正式的、表示尊敬的称呼是在“先生”“女士”“小姐”后面加上他们的头衔。

在捷克共和国,一般工作关系之间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习惯用“您”相称。在双方互相交往一段时间之后,通常由年长者或女士提议改称“你”,这样就可以直呼对方的名。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通常用名字的小称或昵称称呼对方。(6)礼节

捷克人注重礼节,年幼者遇见年长者应礼貌地打招呼,相识的人见面会微笑致意。熟人间久别重逢会互相拥抱,有时还会亲吻对方的脸颊,男士之间会握手问好。若是初次见面,通常是将男士、职务低的人士、年幼者介绍给女士、职务高的人士、年长者,后者主动伸手以要求握手。

捷克人注重社会公德。在公共场合,他们不大声喧哗,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吸烟,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他们忌讳与人发生争执和醉酒后失态。(7)婚姻

捷克实行一夫一妻制,大部分捷克成人生活在有婚姻的状况中,但单身者的比例也比较高,每5个男人及每8个女人中就有一个是单身。如今,男人通常26岁结婚,女人24岁出嫁,这已接近欧洲的水平。高离婚率是捷克人婚姻的典型反映,全国离婚率高达52.3%;在姆涅尔尼克最高,为80%;在萨扎尔河畔日贾尔最少,为35.2%。尽管如此,80%的15岁以下儿童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其原因是一半以上的妇女在离婚后又重新出嫁。近期以来,平均每个家庭的成员数由4个减为3个,平均每个家庭的儿童数由2个减为1个。(8)丧葬

在捷克,丧礼分为世俗丧礼和宗教丧礼两种,根据死者及其亲属的意愿来选择举行哪一种丧礼。人死后可以火葬,也可以土葬,骨灰或遗体可安葬在公墓里。通常举行宗教丧礼的要土葬,在墓地由神职人员为死者做祈祷等仪式,在灵柩放入墓穴前要唱挽歌。世俗丧礼在殡仪馆举行,亲友向死者献花圈并向死者的遗体告别。无论参加哪一种葬礼,死者亲友都着黑色或其他深色服装。葬礼后,死者家属还要宴请参加葬礼的人。特别提示

★ 捷克主要民族为捷克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4.2%,主要宗教为罗马天主教。官方语言为捷克语,属斯拉夫语系。

★ 捷克人非常爱喝啤酒,捷克是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比尔森啤酒世界闻名。

★ 除非在关系非常亲近的人之间可以不用事先通告而登门造访,一般拜访需要事先联系,约定好合适的时间。

★ 拜会或赴宴要准时到达,如因临时变故不能按时到达或不能前往,应该尽早通知对方,并表示歉意,但晚上九点半以后不适宜打电话给对方。扩展阅读:捷克的节日

1月1日—独立的捷克共和国成立日

1992年7月,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第二届议会选举,瓦茨拉夫·克劳斯领导的公民民主党在捷克获胜,弗拉基米尔·梅恰尔领导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以围绕斯洛伐克独立的纲领在斯洛伐克取胜,两大政党的代表经过一系列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将联邦共和国分开。从1993年1月1日起,两个独立的国家出现了。这一天便成了捷克的成立日。

5月8日—解放日

1945年5月8日,捷克国民议会的代表和德国将军签订了一份德军撤出布拉格的协议,根据这份协议,大部分德国部队撤离了布拉格并成为美国的俘虏,只有小部分德军和盖世太保还留在布拉格负隅顽抗。5月9日苏联的坦克部队进入布拉格,很快消灭了残留的德国反抗力量。布拉格从纳粹占领下解放出来,它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大陆的结束。

7月6日—宗教改革家杨·胡斯殉难纪念日

15世纪初,在一批抨击教会道德沦丧的传教士中杨·胡斯最受欢迎,他是大学的教师,在布拉格老城区的伯利恒教堂传教。他的观点受到英国改革思想家约翰·维克列夫的影响,得到许多贵族、市民的拥护,捷克国王查理四世也曾一度积极支持胡斯的活动。1413年,罗马教会宣布禁止布拉格的宗教活动并强迫胡斯离开,胡斯来到南捷克的农村继续传教并写了大量的著作。1414年,胡斯被邀请去康斯坦斯参加由教皇和罗马国王召集的会议并被要求在会议上讲解自己的观点,胡斯应邀前往。结果,他被投入监狱。1415年7月6日,杨·胡斯作为异端分子被烧死。胡斯临死前留下一句话:“真理将获胜。”胡斯之死引发了捷克历史上有名的胡斯革命运动。

9月28日—捷克国家意识纪念日

这一天也称圣瓦茨拉夫日。瓦茨拉夫是一位捷克公爵,出身自奠定独立捷克国家的基础的普热米斯尔家族,是基督教的积极传播者。公元923年,瓦茨拉夫成为公爵。为了加强捷克国家的地位,他决定首先依靠教会,因而要求国家进行彻底的基督教化,下令在布拉格城堡建造了圣维特教堂。他倾向于罗马帝国的外交政策和支持教会的政策未得到普遍的理解。公元935年9月28日,瓦茨拉夫的弟弟指使侍卫将其杀害。圣瓦茨拉夫的传统在捷克历史上起着非同寻常的积极作用,他成为捷克全民族的保护神。

11月17日—争取自由和民主纪念日

在1939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21周年纪念日的当天,在捷克许多城市举行了示威游行,要求恢复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独立,在布拉格声势最强大,许多人被拘捕,医学院学生杨·奥普雷塔尔被子弹射中,不治而亡。11月15日,在布拉格举行了与杨·奥普雷塔尔遗体告别仪式,这演变成反对纳粹占领者的自发性群众示威游行。11月16~17日的夜间,纳粹袭击了布拉格和布尔诺的大学生宿舍,抓走1100名学生,其中9名学生干部未经审判被杀害,其余的被关进集中营。希特勒下令关闭了捷克的高等院校。11月17日于是成为年轻一代反对极权制度斗争的象征。

1月1日—新年

全家人欢聚一堂,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午饭是最重要的,通常先喝扁豆汤,它预示着在新的一年会成功;然后吃猪排配土豆,它预示新年有好运。这一天不能吃鱼(意味着好运会游走)和家禽(意味着好运会飞走)。

12月24~26日—圣诞节布拉格景色 图片提供:达志影像

在捷克共和国,圣诞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放假三天),大部分人会一直休息到新年来临,孩子们有两星期的假。人们提前四个星期就开始了圣诞节的准备工作。圣诞节是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节日,所有的人(包括非基督徒)都会欢庆这一节日。第二篇政治环境一 国家体制1 国体、元首及国家标识

1989年底捷克发生政治剧变。剧变后,《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随即被部分修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国家和社会中的领导地位被取消,运转了近30年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被彻底否定,取代它的是多党议会民主制。根据1992年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所通过的《捷党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法》,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于1992年12月31日午夜后终止存在。同年12月16日,捷克共和国民族议会通过《捷克共和国宪法》。依法,联邦解体后的捷克共和国将作为新独立的主权国家,于1993年1月1日凌晨正式诞生。捷克国旗捷克国徽

新独立的捷克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宪法原则是多党议会民主制。总统是捷克共和国国家元首,由国民议会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选出后,须经宣誓方可就职,任期5年。扩展阅读:捷克的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蓝、白、红三色组成,左侧为蓝色等腰三角形,右侧是两个相等的梯形,上白下红。蓝、白、红是斯拉夫民族喜爱的传统颜色,也是捷克的国色。蓝色来自原来的摩拉维亚和斯洛伐克州徽章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敢和不畏困难的精神,象征人民为国家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富强而奉献的鲜血与取得的胜利。

国徽有大小两种。大国徽为方形盾徽,盾面分四部分:左上方和右下方红底白色的双尾狮,狮子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代表波希米亚;右上方为蓝底红白色相间的鹰,代表摩拉维亚;左下方为黄底黑鹰,它头戴金冠,爪为红色,胸前绘有白色月牙,十字形和三叶形饰物分别位于月牙中央和两端,代表西里西亚。捷克领土包括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的部分,大国徽形象地反映了这点。小国徽为盾形,盾面为红色,上面有一头戴金冠、爪为金黄色、前爪腾起的双尾狮。

国歌的歌名为《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弗兰蒂谢克·什克劳普作曲和约瑟夫·卡耶丹·狄尔作词。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后,这首歌被定为国歌。1993年捷克共和国独立后继续将其定为国歌。2 宪法概述

1992年12月16日,捷克民族议会通过了新宪法,确定了多党议会民主制及平等、自由、法治的原则。新宪法于1993年1月1日生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