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9 00:50:02

点击下载

作者:谷建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

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书系文库)作者:谷建全排版:KingStar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1ISBN:9787509784990本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绪论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中国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战略选择,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创新驱动的相关概念,并在了解创新驱动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科学把握创新驱动的理论前沿,为创新驱动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打下坚实基础。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为科技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传统工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很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很重,未来发展面临的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约束、稀缺资源瓶颈约束日益严峻,迫切需要逐渐突破要素驱动的路径依赖,向依靠科技创新的创新型经济转变。可以说,在河南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河南如何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的研究课题。一 研究背景

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平稳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要实现河南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总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河南发展实际的迫切要求。(一)创新驱动是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总结

创新驱动是发达国家适应国际科技格局变化趋势的客观需要。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世界经济仍处于动荡、调整之中,全球科技领域格局也在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传统科技强国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国际科技体系日益朝多极化发展。面对多极化的发展格局,发达国家积极采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发达国家在新的科技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美国政府2009年9月出台的《美国创新战略》强调,要对创新基本要素投资,以创新为利器,推动美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欧盟2010年3月出台的《欧洲2020战略》强调,知识创造和创新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创新驱动是发达国家争取国际科技竞争主动权的必然选择。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以来,全球正处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孕育阶段,技术创新渐趋活跃,经济增长面临新的增长机遇。面对这一新的增长机遇,发达国家为保持其科技与经济的领先地位,新兴经济体为后来居上,都纷纷把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取国际竞争主动权,保持全球主导者的位置,发达国家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采用独特的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和创新生态,保持世界新技术研发中心的地位,继续掌握全球科技的主导权。

创新驱动是发达国家提高国家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和技术的“竞技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竞争愈演愈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大,全球经济陷入越来越复杂的不确定性中。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以创新为突破口,加大创新投入,实施创新战略,以保持产业技术领先和控制力,从而实现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可以说,创新驱动是缓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压力、推动全球竞争力再提升的重要战略抉择。(二)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创新驱动是契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人均GDP水平的稳步上升,可以说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较快增长和稳健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参照国际上关于“中等收入国家”的界定标准,还是对照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经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典型的“中等收入水平”阶段性特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稳步进入增速换挡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工作,这就迫切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实现中国经济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驱动是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共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也应看到,发展付出了很大代价,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在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中消除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实施创新驱动,依靠科技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升级,可以破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约束难题,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创新驱动是河南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实施创新驱动是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当前河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转型攻坚阶段,产业结构总体低端化,创新能力偏弱,质量效益不高,综合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矛盾比较突出,发展优势的转变和重塑任务繁重。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持续强化,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河南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以创新驱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化解矛盾与推动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破解河南发展难题,发挥后发优势,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正确选择。

实施创新驱动是河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河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增进人民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镇化发展跨上新台阶,已经具备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平台建设、大力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变河南发展现状,推动河南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二 研究意义

创新驱动是河南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目前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还较少,以河南创新驱动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且研究内容主要停留在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上,缺乏系统综合研究。本书以创新驱动为研究对象,对河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完善和丰富创新理论,为河南创新实践和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有利于完善和丰富区域创新理论

在现有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创新、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等基本概念和内涵为出发点,应用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管理科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新时期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河南科技创新现状、问题、成因的分析评价,在借鉴兄弟省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河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结合河南省情,遵循科技创新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提升创新绩效为出发点,探讨河南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基本路径、支撑体系和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较为完备的河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理论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区域创新理论。其一,本研究着眼于欠发达地区河南的创新系统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完善区域创新理论体系,促进区域创新研究的新发展;其二,本研究着眼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试图构建河南创新驱动能力评价体系,有利于拓展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理论体系。(二)有利于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全面、系统、客观地分析了河南省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原因,为河南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支撑。二是系统分析了河南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为河南进一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前进方向,并且提供了及时指导。三是系统探讨了河南科技创新的空间布局、基本路径、支撑体系和环境条件,为河南进一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支撑。(三)有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为河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一是本书系统提出了河南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协同创新、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的政策措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本书系统提出了河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测度评价体系,为河南政府管理提供了手段和工具。第二节基本概念

在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中,创新、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型经济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分析起着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清晰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为河南创新驱动研究奠定基础。一 创新的概念、演变与类型“创新”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包含更新、改变、创造三层意思,是指通过现有的资源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之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将“创新”一词引入经济学范畴,从此开启了创新与经济学的神奇之旅,推动创新不断演变发展。(一)创新概念的提出

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从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创新”的概念,认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建立的生产函数,具体说来包含五方面的内容: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技术或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1]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实现的企业新组织。首次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角度诠释了创新的概念。之后,熊彼特对这一概念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将其技术创新内生化,构建了创新发展模型,为创新进一步演变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二)创新的发展演变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产生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开始对“创新”的概念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并派生出两种主要学派,技术创新理论学派和制度创新理论学派,两种学派互为补充,推动创新理论不断向前发展。1.技术创新的发展演变轨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广泛发展。曼斯菲尔德从模仿的角度,对创新进行了定义:创新就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随着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被大大放宽,Kamien和Schwartz从市场结构论的角度分析了技术创新,认为竞争程度、企业规模和垄断力量是决定技术创新的三大变量;厄特巴克将创新定义为技术的首次采用和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理论得到系统化整理,著名经济学家弗里曼首次将创新的概念与商业化相结合,提出创新就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首次商业化的过程。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科技革命影响的加大,创新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创新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科技创新进入从创新1.0向2.0跨越的阶段。该阶段被认为,在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特点的,强化用户参与、以人为本的新型创新模式。2.制度创新的发展演变轨迹

制度创新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经济学家诺思在他的著作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技术创新会引发制度创新,当新的制度所能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制度创新就会发生,且制度创新能够使创新者获得更大的利益。拉坦在吸收诺思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变迁的诱致性创新理论模型,认为“制度的发展过程导致了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三)创新的类型

创新的类型是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从创新的程度划分,可划分为渐进式创新、激进式创新等类型;从创新的内容划分,可划分为产品、营销、生产流程等类型;从创新的规模划分,可划分为全球级、产业级、国家级和企业级四类。依据国家发展程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又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这三种创新反映了三种创新发展模式,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1.原始创新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技发现、技术发明、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等,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等创新成果,是创新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的重要体现。原始创新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两种形式,其中科学研究又称基础研究,就是寻求新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技术,并获取新发现,它是新的生产力的重要来源;技术开发是把科学研究转化产品的过程,如形成的新的仪器、新的产品、新的设备、新的发明创造。2.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是创新的高级阶段,它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虽然所用的每一个技术都不是原始创新,但通过这些技术集成能形成一种新的产品和工艺,它是系统创新活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环境通过选择、整合、优化等创造性的集成活动,形成一个优势互补、相互匹配的有机体,创新集成效应大于单个效应之和。目前实行的协同创新、区域创新体系都是集成创新的生动实践。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又称二次创新、再创新和模仿创新,是最常见、最基础的创新形式,它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产品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分析,破解核心秘密,进行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二 创新驱动的概念与内涵

创新驱动是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随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越来越重视创新驱动的力量,开始将创新驱动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不断赋予创新驱动更多、更大内涵,推动创新驱动不断发展。(一)创新驱动概念的提出

创新驱动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波特1912年在其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中进行了论述。波特认为,经济发展按照发展程度可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不同:在要素驱动阶段,以煤炭、矿石、石油开采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投资驱动阶段,以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创新驱动阶段,以医药、IT、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在财富驱动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所积累的财富驱动,投资者对其他领域的兴趣远大于产业界。由此看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由资源、投资等要素向无形的知识、创新、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转换的过程,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必经阶段。(二)创新驱动的内涵

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提高投资报酬,缓解资源瓶颈;二是创新驱动通过加快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并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提供培育新的优势,特别是在成本优势削弱后,通过强化创新,构筑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创新驱动具有区域内生的经济增长动态机制,使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能够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科技经济发展态势的竞争格局。

创新驱动通常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创新驱动包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等;狭义的创新驱动主要是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新主体(国家、科研院所、企业等)为维护和保障国家整体利益,从提升竞争力和自身利益出发,根据创新主体形成竞争优势的需要,实现拥有科技知识产权的科学发现、技术突破、工艺改进和变革相关制度的行为。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本书关注的创新驱动主要是指狭义的创新驱动,即科技创新。三 科技创新的内涵、外延与类型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有必要对科技创新的概念做一系统阐述,以期为后面的研究奠定基础。(一)科技创新的内涵与外延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以科学发展、科学研究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包含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上游指科学发现、知识创新环节;中游指将新的科学和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环节;下游指新技术应用环节。三个环节构成了科技创新体系,完成好这三个环节,将有效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

科技创新的终端是产业创新。产业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科技创新的终极目标。产业创新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应用正在兴起和即将兴起的新技术和新科技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应用新技术、新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发展,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科技创新的组织者是企业家。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不等于说各个企业都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一个企业能不能实现创新关键在于企业家是不是具有创新精神。加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主要有两方面的途径:一是将现有的企业家由经验型向知识型转变;二是让科学家进入企业家队伍,充分发挥其创新的能力。(二)科技创新的类型

按照科技创新的内涵,科技创新可以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1.知识创新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经济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创新的比重越来越大,知识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渐增大、知识型产业主导地位不断提升等都标志着知识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可以说,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在推动科技创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以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来推动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包含两个阶段:完成原理开发阶段和二次开发阶段,其中完成原理开发阶段是指在实验室形成科研成果的阶段;二次开发阶段是指成果孵化阶段。2.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生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条件。技术创新是指创造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新的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技术创新一方面源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一方面源于技术创新的推动。3.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组织形成一种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和作业方法的过程。管理创新是伴随着技术创新而生的,技术创新的提高必然会带动管理创新的进步,管理创新的发展必须适应技术创新的进步。(三)科技创新的特征1.科技创新具有创造性特征

科技创新的本质特征是实现生产要素的创造性组合,也就是说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其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颖性,科技创新的创造行为追求的是产品、工艺、技术、生产方式的新颖性;二是突破性,科技创新的创造行为追求的是对某些技术、工艺、生产方式、产品等获得突破性进展。2.科技创新具有系统性特征

科技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创造的过程,是一个多要素参与的系统性过程。从参与主体来看,科技创新的主体包含企业、政府、市场、科研机构、高校、中介组织等多个要素;从企业内部来看,科技创新涉及管理层、研发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从整个社会来看,科技创新属于社会系统工程,创新方向由市场决定,创新项目由企业、政府、科研院所等多部门积极互动。3.科技创新具有市场性特征

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是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市场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安排。首先,科技创新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准确判断市场对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创新的需要;其次,科技创新可以根据市场接受程度,进一步拓展并开发潜在的市场。4.科技创新产品具有多重产品特征

科技创新产品主要包括知识形态产品、专利形态产品和实物形态产品,是一种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特殊产品。知识形态产品由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是一种公共产品;专利形态产品由于其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是一种混合公共产品;实物形态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是一种私人产品。因此,企业对于提供知识创新、专利创新产品是缺乏动力的,知识形态、专利形态的科技创新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四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驱动型经济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创新驱动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型经济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并赋予了创新驱动型经济一些新的内容和形式。(一)创新驱动型经济概念的提出

创新驱动型经济的概念是由英国政府在1998年的创新型经济工作会议中正式提出的。之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内涵与方向。与此同时,西方理论界也率先掀起了研究创新驱动型经济的热潮,从研究创意本身逐渐延伸到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即创新驱动型经济。(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内涵

创新驱动型经济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比如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地区称之为“文化创新驱动型经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创新驱动型经济为结合创意生产和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为无形的文化内涵,形成物质商品和非物质的服务。虽然不同的国家定义不同,但就本质而言,创新驱动型经济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创新驱动型经济不仅包含科技创新还包含文化创新,具有更为广泛的内涵;二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包含许多部门和行业,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某一部门或行业;三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极高的附加值,是一个国家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三)创新驱动型经济的特征

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极高的附加值,是一个“引擎”产业。创新驱动型经济在技术、知识产权、专利制度、金融服务等发展条件的支撑下,以居于价值链高端的地位渗透所有产业,决定生产过程利润分配的本质,这也是知识经济对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要求。

从需求方面看,创新驱动型经济具有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的产品投入生产之前,无法预测消费者如何评价和对待新的创意产品,很难根据以往经济发展形势来加以判断。从供给方面来看,创意产品体现创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由于创新驱动型经济更多地具有文化艺术的特性,因而风格、基调、艺术特色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创新驱动型经济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资产的新的产业门类。创新驱动型经济也是一个智力密集型行业,其精华是人的创造力。广义的创造力可以存在于技术、经济和文化艺术三方面,即技术发明、企业家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技术发明和艺术创造需要有企业家才能获得创新。创造力必须有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创造财富。为此,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地方才能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

创新驱动型经济反映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创新驱动型包含的专业领域很广,它和高科技产业、内容产业及文化艺术产业等有着广泛的联系。正如J.Connor所言:“可以断言,地方和区域战略后十年的任务是找到一种可以把文化产业与更广泛的制造业部门联系起来的方式、创造性、风险、创新和信息,知识与文化在全球经济中将具有核心作用”。第三节研究现状

随着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发展战略的效应递减问题逐渐显现,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新战略的研究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并在创新驱动的理论、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不仅可以作为深化相关研究的借鉴和参考,而且对于科学、系统、深入地认识、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 国外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在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驱动模式、创新驱动水平测度等方面推出了一批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对此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归纳,现综述如下。(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对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通过对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创新对于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创新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的研究;二是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三是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研究。1.创新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的研究

经济学家熊彼特(1942)最早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在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提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强调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及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影响下,以索罗、阿罗、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将技术创新纳入新古典学派的理论框架中,系统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Solow、Arrow等学者将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罗默、卢卡斯等学者的研究进一步向前推移,开创性地提出了内生经济增长基本模型,将技术创新内生化,提出在技术进步条件下,既可避免资本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又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2.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Mankiwetal提出技术创新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属于公共产品范畴,认为技术创新不会受地域限制,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会发生技术创新,反过来,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增长路径也将影响技术创新。Riccardo Crescenzi从创新的内源性和外部性分析了创新系统与欧盟区域增长的关系。Chousa通过构建制度系统动力学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依存关系。Howells提出区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且这些因素均与经济增长相联系,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J.Zhang认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实力取决于经济质量和技术创新的能力。3.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研究

在Cooke首次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后,学术界开始关注区域创新对经济发展的研究。Freeman通过分析过去近两个世纪区域创新体系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提出区域经济增长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归因于创新。Kavita以印度不同地区区域创新为分析对象,得出创新对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Wolfgang通过对美国硅谷、德国北黑森两大创新区域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分析显示区域创新体系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Roel指出技术是地区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能够使技术转化为竞争力,因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Fagerberg在对115个国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创新体系的发展、政府效率是经济发展特别重要的两种能力。(二)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研究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国外学者就开始研究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为创新驱动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国家创新理论研究进展

弗里曼首先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一概念,认为在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上,一个国家的技术追赶跨越和技术领先的转移,是一个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波特将国家创新系统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构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钻石理论模式,强调竞争性环境和宏观运行。Nelson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既包括各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包括致力于公共技术知识的大学、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强调国家创新政策、教育状况和制度环境对创新的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将创新的概念定义为系统内部各创新要素间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反馈结果。认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国家在创新系统中的主要职责是鼓励并监督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2.区域创新理论研究进展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集群理论、三重螺旋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是区域科技创新理论中较有影响力的三大理论。关于集群理论,波特认为,某个地理上的靠近或集中,更容易使群内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获取更多的创新优势,形成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Radosevic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要素框架模型,分析了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四个层面的要素对集群科技创新的影响;Barton分析了集中与创新的关系,认为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类似性,区域内集聚的企业更容易相互联系,促使他们不断创新,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关于三重螺旋理论,Etzkowitz首次使用三重螺旋模型分析了政府、产业和大学之间的动力关系;Loet Leydesdorff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认为政府、企业和大学的“交叠”才是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其三方联系是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关于创新网络理论,Freeman首次提出了创新网络概念,认为通过不同环节上的创新能推动区域创新;Lundvall and Sydow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创新网络的构成,认为各个参与要素共同构成了创新网络,只有各创新结点发挥其创新优势,整个创新网络才更具竞争力。3.企业创新理论研究进展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主要包括开放创新理论、创新生态系统论、企业内部孵化理论、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研究以及创新的S曲线理论五大方面的内容。麻省理工学院亨利·切斯布洛教授基于对实践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模式,即企业通过利用内外资源,向内外研究机构、供应商、相关机构、用户等进行学习与合作,进而实施创新;罗恩·安德纳认为企业创新往往不是单个企业可以完成的功绩,而是要通过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纳尔逊和温特在生物进化论的启示下,创立了创新进化论,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融合;之后,一些研究创新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论,认为企业自身的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包含系统性、层次性与合作性三层内容。加里·哈梅尔首次提出了企业内部孵化理论,认为企业最高层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不断孵化出创新的组织结构,设计出新的环境刺激创新的发生,提供各种支持帮助创新行为获得最大成功。提斯将复杂理论引入创新论,提出了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研究。理查德·福斯特提出了S曲线理论,认为企业在进行创新发展的资源投入及其投资效益产出间存在一种S形关系。(三)创新驱动的评价体系研究

美国是最早开始创新驱动能力评价的国家,评价始于1950年对科技竞争力进行的指标分析和系统评价。在以后半个多世纪里,伴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不断普及,世界各国有关科技竞争力、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开始盛行。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展开论述。1.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979年以来,国际经济论坛每年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是最早关于全球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该报告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决定于公共创新基础设施、企业集群条件、企业创新趋向和企业间联系质量四个因素,并以此四个因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约一半以上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评价。随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于1986年起每年发布《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该报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设计了包括国内经济、企业管理等在内的8个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从知识网络、知识投入与产出、知识存量与流量、知识与学习等评价指标构建了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框架。波特在《创新指标》项目中,以美国的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美国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联合国开发署在其《人类发展报告》中用技术成就指数来评价国家创新能力。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外就有了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达到高峰。从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有三个角度。一是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构成的角度。Durand从程序与常规、行为与文化、认知能力、组织能力和卓越资产五个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Dodgson从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角度阐释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创新需求、创新选择、实施创新三个维度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二是关于企业组织行为的角度。Westphal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就是环境适应与组织变革能力的综合,其评价指标应包含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四个方面。三是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角度。Bart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知识系统的知识动态的积累与更新的能力,评价体系包含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四部分。二 国内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现状

随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关注创新驱动问题,在创新驱动理论、应用对策研究以及水平测度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现综述如下。(一)创新驱动的相关理论研究

随着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学术界开始进行创新驱动相关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创新理论研究;二是区域创新理论研究。1.国家创新理论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对中国国家创新系统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在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国家创新系统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2.区域创新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从概念和内涵出发对区域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顾新在讨论区域创新系统论时概括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认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就是将新的创新要素或组合引入并应用到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中,使该区域的资源配置方式朝着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改变;盖文启认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区域环境与区域创新网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中的创新主体在协同作用下不断创新;王稼琼(1999)从要素主体论的视角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协调的创新要素的有机组合。二是对区域创新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甄峰等从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过程等视角来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系统;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内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范柏乃分析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认为区域技术创新是一种将创新知识和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综合能力。(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创新发展的不断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将创新驱动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我国各界提出了加快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从现有文献来看,其研究主要涉及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以省为研究对象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三方面的内容。1.国家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受到了王志刚从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性角度提出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吴锋刚等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提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由相应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朱英明等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2.各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各省开始积极主动寻求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李学勇通过江苏实践,认为“十二五”期间,江苏应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吉迎东认为创新驱动对山西省建设国家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深远影响。上海经济发展报告认为上海宏观经济增速偏低,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王继红认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应以增强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创新驱动贯穿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杨祖增认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已成为当前东部地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和重要趋向,浙江应抓住机遇,加快培育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新优势。3.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研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其创新驱动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位置。汪建认为创新驱动在企业成长进程中起主导作用。戴美想等从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巩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江苏科技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体育培育的对策建议。王晓辉等将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原因归于创新资源短缺和创新风险太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需要依赖区域创新体系支撑等建议。李政以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塑造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完善相关体制与激励机制,营造一种支持、鼓励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政策法制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加强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施政从创新动力驱动系统要素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架及提升中小企业创新动力的相关对策。(三)创新驱动水平测度研究

关于创新驱动水平测度研究来看,我国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和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方面。1.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1996年,中国有了自己的国家自主创新评价体系,中国科技部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体系包含支撑保障能力、扩散能力、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四个方面;颜晓峰认为国家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运用政府、制度、政策的力量,激活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活力的能力;张义梁再一次修正了国家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以及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证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创新能力测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企业技术创新构成的角度来进行测度;二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资源投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构成的视角,高建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倾向、研发开发、制造、销售、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管理六种能力,并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以及营销能力六个方面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安同良、魏江等认为企业技术能力是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的耦合及由此决定的系统的整体功能,其评价体系包含企业研究开发出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对创新产品投入生产的能力以及产品市场化的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资源投入的角度,远德玉从市场机会选择能力、技术设计与开发能力、样品制造能力、规模生产能力、销售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市场信息与反馈、更新能力等方面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王健认为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要素出发,即投入能力、产出能力、活动过程能力及创新内外部支持能力,构成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在借鉴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开创性地提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旨在对某一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和研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首次对我国区域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与绩效、知识创新力、知识流动力四方面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其研究报告中,从科技人员与科研成果、技术投入与转让、新产品销售与出口等指标衡量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构建了技术开发综合指标体系。三 研究述评

纵观已有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深入分析和解答。这些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关于创新驱动的系统研究有待突破

当前,学术界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还比较多,但已有的研究主要针对创新驱动某一问题展开分析,如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等问题的研究,而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诸多内容,影响到经济、社会、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化、全方位研究创新驱动战略。(二)关于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研究有待加强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最根本的关键力量。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更需要以创新驱动作为强大引擎。目前,学术界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做法和经验,而专门研究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战略问题的成果还比较少,需要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为欠发达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指导。(三)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

就目前文献来看,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以宏观、中观研究居多,鲜有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而对于创新驱动问题的研究不仅包括宏观战略、中观产业,还应包括微观企业层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产业是创新的动力,宏观战略是创新的引擎,因此实现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全面研究的基础,需要加以应用。第四节理论基础

创新驱动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涉及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其理论溯源也相应地来自创新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集成。创新驱动的研究是以创新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研究,河南创新驱动研究是对现有创新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一 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是创新驱动研究的逻辑起点。从创新理论发展的历程来看,其理论溯源主要集中于创新经济论、创新系统论以及协同创新论三个方面。(一)创新经济论

创新经济论是创新理论的基础理论阶段,其研究主要体现在创新的内涵和运行模式方面。从整个创新经济学范畴来看,大体经历了创新基础理论、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三个阶段。

创新基础理论。20世纪初,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开创了熊彼特创新理论,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来源、新组织等方面的过程。之后,随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理论演变为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经济学。曼斯菲尔德开创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制度经济学家诺思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会创造新的制度,且当新的制度收益大于制度成本时,这种制度创新就会产生。

创新行为模式理论。创新行为模式理论是在创新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对创新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产生的。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总结为创新是技术推动的作用。施穆克勒则不同意熊彼特的观点,提出了市场拉动模式,认为创新是由市场拉动而产生的。之后,莫里厄等综合了熊彼特和施穆克勒的观点,提出技术—市场二元论,认为创新是由技术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技术推动模式还是市场拉动模式抑或是技术—市场二元论,都忽略了组织复杂性等因素,因此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从而经过修正衍生出集成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开放创新模式、网络创新模式等,这为更好地研究创新驱动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创新扩散理论。创新扩散问题是决定创新成效的关键点,随着学者们对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创新扩散理论得到了较快发展。罗杰斯、曼斯菲尔德、费歇尔先后提出了S形扩散模型、创新—模仿扩散模式、时间替代模式,为创新驱动关于扩散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二)创新系统论

随着创新过程的复杂化和综合化,系统范式作为一种崭新的研究方法得以诞生与应用,并在创新驱动研究中具有重要位置。创新系统论包括企业创新系统理论、产业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分别从微观、中观、宏观视角解释了创新系统理论,为创新驱动关于创新系统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创新系统论的分类。一是企业创新系统理论。创新理论最早研究的就是企业创新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产品创新理论、管理创新理论等,构成了企业创新系统理论,为创新驱动关于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二是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当企业创新行为集聚和创新链条逐渐形成的时候,企业创新系统就逐渐演变为产业创新系统,构建了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和环境创新系统理论。三是国家创新系统理论。随着各国对创新的不断重视,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很快成为创新系统范式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论分支,并产生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论、国家制度创新系统论、国家知识创新系统论为代表的理论,为宏观把握创新驱动战略提供了依据。(三)协同创新论

协同创新论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理论,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协同创新理论为创新驱动关于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协同创新的特点与内涵。协同创新包含两个特点:一是整体性,协同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效用是各要素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二是动态性,协同创新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动态变化过程。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协同创新是将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分为整合和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在整合维度上,主要是指实现知识、资源、行为、绩效的全面整合;在互动维度上,主要是指通过互动关系,实现各创新主体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有效选择以及绩效的最优化。不同位置上的两个维度构成了协同创新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全过程。二 经济发展理论

创新问题最早源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发展阶段来看,经济发展理论可以分为经济增长理论阶段和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阶段。这两大理论构成了研究创新驱动的主要理论基础。(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经济学的不断发展演变,经济增长理论也随之改变,大致经历了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制度学派经济增长理论五个阶段,这五阶段理论为研究创新驱动提供了重要理论借鉴。1.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最早源于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源于生产要素投入和由分工引起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中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类。劳动力是极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且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因此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增加劳动的数量来实现。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劳动要素的数量来完成,对经济增长起间接作用。马尔萨斯也在其论著中阐述了经济增长问题,认为人口与经济增长有密切关系,人口的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大约束条件。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则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密切,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在收益递减的作用下停止。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首次应用了技术进步的概念,对技术推动经济增长有了最原始的表达。2.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将经济增长作为独立领域进行研究的里程碑。在凯恩斯理论中关于投资—储蓄关系理论基础上,该理论提出了储蓄与投资增长间的关系。模型认为,在生产技术、规模报酬、资本产出、储蓄率、人口增长不变,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取决于资本—产出比率,投资的增加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3.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对于创新驱动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该理论首次正面提出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是在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产生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并不是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而是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的存在,即使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保持不变,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也将提高。因此,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新古典增长理论将技术作为外生变量进行考虑,使得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力和政策影响力大大削弱。4.新经济增长理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