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6:32: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爱霞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德国

德国试读:

前言

在西方列强中,有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国家。它的历史几经大起大落,命运曲折多舛,民族性格矛盾弥漫;既给世界制造过深灾大难,让人谈之色变;又为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让人无比艳羡。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让我们沿着历史的长廊,跨过德意志的三大帝国,走进普鲁士,进入高大茂密的条顿森林,抵达德国历史的起点。

歌德曾经说过:“德国无足轻重,只是每个德国人才有意义。”这句话简洁地概括了德国的特点。德国既孕育过马克思、恩格斯这样杰出的社会主义“红色导师”,也涌现出贝多芬、巴赫、歌德这样的艺术奇才和克劳塞维茨、老毛奇这样的“西方兵圣”,更催生出俾斯麦、阿登纳这样的政治天才和威廉二世、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几乎每一个人的身影都能让德国的历史鲜活地浮现于世人眼前。

为什么德国会成为这样一个矛盾的复合体?也许德国人独特的民族品质和民族精神可以给出答案。诗人海涅曾经说过:“德意志民族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一旦它走上任何道路,就会坚韧不拔地把这条道路走到底。”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执着死板确实是德国人的一贯特点,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在正道上,会做出骄人的业绩;但是,如果走上错误的道路,也会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这也许就是问题的根源。

为其奇迹惊叹,为其罪行扼腕,解读德国的历史,你一定会受到深深的震撼。

条顿森林之战

顿森林之战是日耳曼人的立国之战,日耳曼人通过这次战役消灭了三个精锐的罗马军团,摆脱了罗马的统治和奴役。从此,条罗马在奥古斯都“把我的军团还给我!”的呼唤声中渐渐失去了大规模扩张的资本,而日耳曼人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明天。

时间·公元9年

人物·海尔曼·瓦卢斯原始的日耳曼人

古老的日耳曼民族生活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广袤土地上,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以狩猎为生。2000多年前的欧洲,气候比较恶劣,正是这样的环境塑造了日耳曼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刚强持久的耐力。他们个个高大威猛,魁梧健硕,是天生的射手和战士。

此时的日耳曼人还在蛮荒世界中徘徊游荡,他们没有文字,更谈不上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他们用兽皮制成简单的衣服遮体,用原木搭建起草房遮风挡雨。家徒四壁的日耳曼人值得一提的财产就是那数目庞大的牛群。

日耳曼的男人性情刚烈如火,他们似乎就是为了打猎和战争而生。在和平年代,他们只负责打猎,其他的工作全部推给了妇女和老人。青壮年男人们完成自己打猎的任务后,就在酒精的麻痹中寻找人生的乐趣,可一旦战争爆发,他们立刻就会变成精神抖擞的“战争机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仿佛冲锋的号角是世上最悦耳的音乐。由于日耳曼人的生产方式非常落后,可人口又不断增加,有些游手好闲的人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好到罗马军团中当兵,以此养家糊口。久而久之,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大量的日耳曼人就在异乡过着雇佣兵的生活。

当时的日耳曼民族虽然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可他们对待妇女却比中国的封建社会要宽容得多。日耳曼人虽然还在蛮荒世界中彷徨,但是他们却非常尊重妇女,妇女可以参与社会重大事件的讨论并拥有发言权。最难能可贵的是,日耳曼人遵守一夫一妻制的传统规则,非常注重夫妻之间的忠贞不渝,这和罗马人放荡不羁的男女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耳曼妇女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她们经常随男人们一起参加战斗。在战场上,她们勇敢作战,决不退缩。一旦战败,她们二话不说,横刀自刎,留给敌人的只有一具尸首。罗马史学家塔西提就曾经这样评论日耳曼妇女:“她们非常可敬,但一点儿不可爱。”屈辱的生活

随着罗马的兴起,日耳曼人也体会到了一个部落和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罗马帝国刚刚建立不久,皇帝奥古斯都就盯上了处于蒙昧中的日耳曼人。公元5年,罗马帝国出兵攻打日耳曼。面对着罗马骑兵的铁蹄和一望无垠的步兵大阵,勇悍的日耳曼人屡战屡败,几乎到了被灭族的边缘。最终,日耳曼人被迫向罗马人投降,罗马彻底占领了从莱茵河到易北河的广大地区,将此命名为日耳曼尼亚省,并入罗马帝国。由此,日耳曼人生活的地区被并入了罗马的版图之内。

为了彻底征服桀骜不驯的日耳曼人,罗马帝国派出了大将提贝留率领三个精锐的军团驻扎在日耳曼尼亚。此外,罗马人还对日耳曼各个部落的首领发射“糖衣炮弹”,企图使他们成为罗马统治日耳曼人的傀儡。对于统治得力的部落首领,罗马政府会授予他们罗马公民权,还将他们吸收进罗马骑士团,这在当时是相当高的荣誉。许多日耳曼部落首领就这样被收买,积极和罗马统治者合作。而对于日耳曼的平民百姓,罗马统治者总是盘剥压榨他们,妄图使他们永世不得翻身。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日耳曼人还不能和强大的罗马对抗,只好忍气吞声地当了4年的亡国奴。◆德国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年建成,前后历时632年。它与法国巴黎圣母院、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教堂。◆阿尔卑斯山中的城堡

不过,不是所有的日耳曼部落首领都被罗马人收买了,切鲁西部落的首领海尔曼就是一位坚强的战士。年仅27岁的海尔曼精通拉丁文,武艺高强,在他心中,没什么事情比自由和独立更重要。不过,多次随罗马人出征的海尔曼深刻地认识到罗马军团的强大,他们精良的武器、严明的军纪绝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对抗的。于是,海尔曼静下心来等待时机。苍天不负苦心人,公元9年,罗马将军提贝留突然被调离了日耳曼尼亚。提贝留精明能干,对日耳曼人监控得滴水不漏,使得海尔曼始终不敢越雷池半步。提贝留的离去无疑是日耳曼人的福音。海尔曼开始联络志同道合的战友,准备推翻罗马人的统治。森林伏击

接替提贝留职务的是罗马有名的浪荡公子瓦卢斯。这位花花公子来到日耳曼尼亚后,整日在军队中大摆宴席,尽情享乐,根本顾不上整顿军队、处理政务。海尔曼看着瓦卢斯的所作所为暗自高兴,他开始与瓦卢斯套近乎,表现得毕恭毕敬,逐渐获得了瓦卢斯的信任。当时,罗马驻扎在日耳曼尼亚的两万名战士都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老兵,而日耳曼人的力量却分散在各地,日耳曼人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只能智取而不能正面强攻。

海尔曼在取得了瓦卢斯的信任后,就联络日耳曼尼亚北部的一个部落公开造反,然后亲自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瓦卢斯。在海尔曼“义愤填膺”的描述下,瓦卢斯深感帝国的威严受到了挑衅,准备发动军队前去镇压。“忠心耿耿”的海尔曼立刻向瓦卢斯推荐了一条稳妥的行军路线,而横亘在这条行军路线上的条顿森林就是海尔曼为罗马大军准备的“埋骨之地”。确定了行军路线后,瓦卢斯就率领着独具特色的军队出发了——随行的有庞大的载重车队,车上装满了举办宴会所需的各种乐器,队尾还有一群妓女和商贩紧紧跟随,仿佛这次远行不是去浴血奋战,而只是一次轻松的郊游。一天、两天……瓦卢斯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渐渐进入了他的死亡之地——条顿森林。条顿森林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利伯郡,这是一块泥泞的高地,其间河谷纵横,河谷中生长着成片高大茂密的橡树林,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

进入条顿森林的罗马士兵苦不堪言,头上是树枝,脚下是淤泥,原本整齐的行军队形越来越混乱。就在这个时候,无数个满脸油彩的日耳曼人从埋伏地一跃而起,由两侧向罗马军队发起了突袭。看着漫山遍野挥舞着战斧的日耳曼人,听着高亢的呐喊声,瓦卢斯被吓出一身冷汗,完全忘记了指挥官的职责。这时,罗马士兵平时的严酷训练发挥了作用,士兵们不等指挥官下达命令(事实上他们的指挥官已经下达不出什么命令了),就自发地竖起盾牌,组建成一个个小型的战斗方阵。要是在平坦宽阔的平原上,罗马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可就成了日耳曼人的噩梦。如今崎岖不平的森林地势让罗马军队变成了关在笼子里的猛虎,徒有力量却释放不出来。没办法,罗马人只好边打边撤,希望能赶快走出这个鬼地方。可海尔曼早在这里布下了天罗地网,随着响亮的号角声,日耳曼人个个精神焕发,伴随着雷鸣般的呐喊声,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向罗马军团,将罗马人的阵形冲击得七零八落。海尔曼更是一马当先,挥舞着战斧冲进了罗马军团之中。刚开始,罗马战士还为了尊严而浴血奋战,可随着战斗的深入,日耳曼人越战越勇,越来越多的援军也不断赶来。惊恐万分的瓦卢斯害怕被俘受辱而拔刀自刎,以死来向两万名被他带入绝地的战士谢罪。最后,几千名罗马老兵在一个小山丘上建起了最后的根据地,他们用血肉之躯组成了一个环形防线,顽强地抵抗着日耳曼人潮水般的进攻。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无数的尸骸堆满了整个森林,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最后生还的不足百人。

瓦卢斯军团覆灭的消息传到罗马,奥古斯都暴跳如雷、痛不欲生。按照罗马历史学家卡修斯的记载,奥古斯都在宫廷里捶胸顿足、撕心裂肺地反复喊道:“瓦卢斯!把我的军团还给我!”战后故事

条顿森林之战消灭了罗马最精锐的三个军团,使得罗马帝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了。尽管仇恨的火焰灼烧着奥古斯都的内心,但残酷的现实让他最终决定以莱茵河为界,和日耳曼人划河而治。日耳曼人则凭借条顿森林的胜利,彻底摆脱了罗马人的奴役。对此,1800多年后的恩格斯写道:“同瓦卢斯的会战,是历史上最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之一。这次会战使日耳曼尼亚摆脱罗马而取得了独立。”

条顿森林之战结束后的第六年,奥古斯都带着无尽的悔恨离开了人世,享年76岁。4年以后,日耳曼人的英雄海尔曼也死于族人的暗杀,年仅37岁。尽管英年早逝,但海尔曼精心策划的条顿森林之战奠定了日耳曼人独立建国的基础,他们涌入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挥舞着手中的战斧,谱写着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法兰克王国的崛起

顿森林之战的胜利让日耳曼人走上了独立建国的道路,法兰克王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崛起的。法兰克王国的杰出领袖条克洛维在苏瓦松战役中消灭了罗马残军,建立了墨洛温王朝,然后御驾亲征,消灭了西哥特王国,靠智谋吞并了河滨法兰克人的部落,开创了法兰克王国统领欧洲大陆的时代。

时间·481~507年

人物·克洛维强势崛起

条顿森林之战开辟了日耳曼人独立建国的道路,打破了罗马军团不可战胜的神话,罗马对外的侵略扩张被迫收敛。庞大的罗马帝国在以后的300多年间历经世事沧桑,历代帝王苦心经营却仍然收效甚微。395年1月17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346~395)逝世。也许这位皇帝感到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已经难以支撑日趋衰落的帝国,也许他怕儿子们为了王位而兄弟相残,于是,他在临终前将罗马帝国分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两部分,让两个儿子各自继承。

西罗马帝国存活了不到100年的时间,于476年被日耳曼人消灭,而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日耳曼人建立的“蛮族”国家,也正是这些国家奠定了整个西欧的基础。这些国家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占有现在的法国和德国的大部分地区;西哥特王国,占有现在的西班牙和法国西部地区;东哥特王国,占有今天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在日耳曼民族建立的这3个国家之中,法兰克王国的势力最为强大。“法兰克”一词在拉丁语中是“自由”的意思,法兰克人也很好地继承了日耳曼民族能征善战的血统。他们天生彪悍,在战场上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仿佛他们就是为了征战而生。法兰克人最擅长使用的武器就是战斧,当时有位作家这样来描写法兰克战士使用战斧时的飒爽英姿:“他们好像游戏一样地扔自己的战斧,远远地飞砍敌人,常常百发百中……他们的爱好就是打仗。只有死亡才能使他们倒下。要他们恐惧是办不到的。”王朝建立

公元3世纪,腐朽的罗马帝国已如同垂暮的老人,面对朝气蓬勃的法兰克人,它已经没有招架之力了。雄心勃勃的法兰克人渡过了莱茵河,开始抢夺罗马人的地盘。此时的法兰克人分为两大支系,一支称为“河滨法兰克人”,居住在莱茵河中游地区;另一支称为“海滨法兰克人”,生活在莱茵河三角洲一带。

481年,海滨法兰克人的部落首领带着未能统一法兰克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克洛维承袭父业,成为年轻的首领。克洛维牢记父亲的叮嘱,开始努力壮大自己的力量,准备统一整个法兰克部族。486年,21岁的克洛维已经是一位被臣民敬仰、令敌人惧怕的部落首领了,他逐渐熟悉了国家的运作机制,对于如何治理国家已经了如指掌。在他的勤奋经营下,海滨法兰克人逐渐强大起来。为了彻底清除罗马帝国的残余势力,克洛维率领着大军从高卢北部动身,向盘踞在高卢南部的罗马军队发起了进攻,双方在苏瓦松地区(法国巴黎南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法国的卡尔卡松古城堡这座城堡原属于法兰克人的领地,460年被西哥特人占领,后来才回到法兰克王国手中。

战斗刚一开始,年轻气盛的克洛维就一马当先地冲向敌阵。看到指挥官这么勇敢,原本就热血沸腾的法兰克将士更是将生死置之度外,个个奋力杀敌,勇往直前。法兰克大军将腐朽的罗马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高卢名义上的统治者、罗马总督西阿格里乌斯也被俘虏了,法兰克人取得了苏瓦松战役的全胜。克洛维借着初战告捷的势头,又一举攻下了巴黎和卢瓦尔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法兰克王国的基础。战场上的胜利、掠夺来的战利品和占领的广袤土地让克洛维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在臣民的拥护下,他正式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并以自己祖父的名字将王国命名为墨洛温王朝(486~751),克洛维也成为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任国王。◆这幅版画描述的是496年的圣诞节,克洛维率领3000名亲兵皈依基督教的画面。皈依基督教

克洛维建立了墨洛温王朝后,以此为基础,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当时,西哥特王国的公主克洛提尔因为宫廷内部矛盾,被迫逃到了法兰克王国的领地。不久,这位公主凭借着自己倾国倾城的美貌取得了克洛维的欢心,被收入了后宫。克洛提尔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多次劝说丈夫皈依基督教,可是克洛维并没有把这当回事。在克洛维的心中,天下万物都得靠战马和战斧夺取,这和宗教没有什么关系。3年后,克洛维在征讨莱茵河中部地区阿勒曼尼人的战斗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这次失败让他的心理受到了巨大冲击,他开始相信未知的力量。不久,克洛维率领着在战斗中生还的3000名士兵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基督教徒。克洛维皈依基督教后,既得到了教会的支持,又提高了自己在公众心中的威信,地位更加巩固。东征西讨

就在克洛维的势力日益增长,对邻国磨刀霍霍的时候,一个天赐的良机摆到了他的面前。克洛维的岳父、西哥特国王戈迪吉塞尔在王权争夺中失败,老国王请求自己实力强大的女婿出兵助阵。为了能打动贪婪的女婿,戈迪吉塞尔做出承诺,只要克洛维能帮他恢复王位,就以西哥特王国肥沃的土地作为酬谢。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克洛维哪里会拒绝?他立刻整顿兵马,矛头直指西哥特王国。500年,克洛维带着他的大军毫不费力地击败了西哥特王国。不久后,克洛维联合河滨法兰克人再次攻入西哥特王国,夺取了包括今天的西班牙在内的大片土地。

打败了西哥特王国之后,克洛维又开始算计自己的盟友河滨法兰克人。不过,克洛维也知道,一来自己的军队连年征战,需要时间休整;二来河滨法兰克人也是天生的战士,正面作战的话自己并不占优势。于是他打算在河滨法兰克人内部制造矛盾,然后坐收渔人之利。一次,克洛维派人邀请河滨法兰克人首领的儿子克洛德里克参加自己的宴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脸笑容的克洛维在克洛德里克耳边说:“我的兄弟,现在你该是部落里权力最大的战士了吧?”克洛德里克摇头答道:“不,最有权力的还是我的父亲。”克洛维手握着酒杯,哈哈大笑,说:“我的兄弟,依我看,没有谁该比你的权力更大了,只是……”克洛维欲言又止,低头猛灌着烈酒。克洛德里克被挠到了痒处,低声请求克洛维替他想个办法,克洛维也乐得给他“指点迷津”:“如果你父亲去世,那河滨法兰克人不就全部听从你的命令了吗?”克洛德里克这下豁然开朗,头脑简单的他立刻明白了克洛维的暗示。在更大的权力和父子亲情之间权衡了一番后,克洛德里克匆匆辞别了克洛维,准备回去干一番“大事业”。在篝火的照耀之下,满脸笑容的克洛维眼中全是凌厉的光芒,仿佛一只老虎看到了久违的猎物。◆法兰克王朝时期的象牙雕刻

不久,传来了河滨法兰克首领被暗杀的消息。克洛维心中暗喜,他派出勇士扮成使者,向克洛德里克表达祝贺之意。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克洛德里克果然接见了使者,疏于防备的他被刺杀在了营帐之中。连续两位首领遇害,愤怒的河滨法兰克人开始聚集起来,准备向克洛维宣战。早有准备的克洛维立刻声明整个事件与他无关,他毫不知情,并且假惺惺地表示愿意接受河滨法兰克人作为他的臣民。群龙无首的河滨法兰克人无奈之下,只好归顺了克洛维,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公民。就这样,在阴谋与飞溅的鲜血中,克洛维一步步地完成了法兰克的统一大业。507年,墨洛温王朝建都巴黎,开始了对欧洲大陆的统治。

一代霸主查理大帝

洛温王朝随着克洛维的去世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一个王朝衰落,必然有另一个王朝起而代之,于是加洛林王朝诞生了。这个新墨兴王朝的第二任国王查理以自己的雄才伟略扩展着帝国的版图,他也成为当时欧洲大陆的霸主。

时间·742~814年

人物·查理大帝查理登基◆查理大帝这幅画像根据法国卢浮宫中的一座青铜塑像描绘而成。这位魁梧的国王身强体壮,左手捧着象征王权的金球,右手拄着象征力量的宝剑,双眼炯炯有神地注视前方。

511年,法兰克王国的一代枭雄克洛维去世了。王国的疆土被分成了4份,由他的四个儿子均分。墨洛温王朝外无强敌,内有诸王,权力纷争在所难免,此后的100多年里,王国始终在混乱和战争中艰难前行。到了6世纪的时候,墨洛温王朝连续出现了几位昏君,这几位君主迷恋酒色,百姓形象地称他们为“懒王”。国王贪图享乐,国家大权逐渐落到了宫相(职务相当于王宫事务总管)手中。这些“宫廷管家”很快就成为国家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大约在720年,丕平家族的查理·马特成为王国的宫相,这位有“铁锤”之称的宫相对内推行封建采邑制度,对外抵抗阿拉伯人的进攻,成了王国的顶梁柱。查理·马特去世后,他的儿子“矮子”丕平凭借父亲的威望和罗马教皇的支持,将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君主成功“劝退”,建立起加洛林王朝。768年,丕平去世,他的儿子查理和卡罗曼均分了国土。771年,卡罗曼因病离开了人世,29岁的查理幸运地成为国王。此时的查理身材魁梧,胡须满腮,锋利的宝剑从不离身。在此后的47年间,查理把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征战上,他用自己的传奇再一次证明了武力在建立一个政权时拥有的无上威力。赫赫战功

查理即位后不久,他的嫂子、卡罗曼的遗孀就带着儿子逃到了娘家(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王国)。伦巴第人将卡罗曼的儿子立为法兰克国王,打算和查理分庭抗礼。查理不愧是“铁锤”的后人,他亲自率领大军击败了伦巴第王国,将对方的国王送进了修道院,整个意大利北部被并入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初试牛刀后,查理又瞄上了德意志北部的萨克森。772年,查理率领大军东渡莱茵河,发动了对萨克森人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长达33年,大规模的战役一共进行了18次,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被杀。最终,查理笑到了最后,战败的萨克森人放弃了本族的宗教信仰,改信基督教。接下来,查理的征伐进行得更加频繁。787年,查理进军西班牙;同年,查理的军队兼并了巴伐利亚公国;796年,查理的军队迫使多瑙河中部地区的阿瓦尔人臣服……就在查理所向披靡的时候,教皇利奥三世逃到了他的军营。利奥三世在罗马遭到了暴徒的袭击,他的眼睛被挖出,舌头被割掉,好不容易才逃出罗马。查理率军护送利奥三世回到罗马,帮助利奥三世巩固了位置。利奥三世很快就报答了查理的救命之恩,800年的圣诞节,查理来到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出席祈祷仪式,利奥三世把一顶准备好的皇冠戴在了查理的头上,宣布他为“罗马人皇帝”。此后,法兰克王国变成了“查理曼帝国”,查理国王变成了“查理大帝”。文治成就

称帝之后,查理大帝开始精心经营庞大的帝国。当时,在查理帝国的疆域内,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文明已经踪迹难寻,90%以上的老百姓都是文盲,懂得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僧侣少之又少。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查理大帝在宫廷中兴办了大量的学校,他礼聘四方学者来王宫讲学。有查理大帝做表率,各地的修道院也开始兴办学校,大量的贫民子弟得以接受系统的教育,这也为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查理大帝还下令保护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文化遗产,他让人专门抄写了许多拉丁文和希腊文手稿,为后代保留了大量的古典著作。在查理大帝的大力扶持下,国家的文化教育比过去几百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813年冬天,查理大帝在外出打猎时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医生们束手无策,不敢用药。814年1月,查理大帝在王宫中去世,享年72岁。查理大帝死后不久,法兰克王国开始走下坡路。843年,查理大帝的3个孙子签订了著名的《凡尔登和约》,强大的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了后来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后来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成了后来的意大利。

“祖国之父”

理大帝去世后,法兰克帝国被其子孙一分为三,其中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德意志的雏形。公元10世纪,正是德意志国家处查于成形的关键时期,时代呼唤英雄,一位伟大的人物也应运而生,他就是被后人称为“祖国之父”的奥托大帝。

时间·912~973年

人物·奥托大帝国内一统

10世纪初期,从法兰克帝国分化而来的东法兰克王国已经在发展的道路上缓缓起步。当时,在东法兰克王国的土地上形成了许多公国,其中包括萨克森、士瓦本、洛林、法兰克尼亚、巴伐利亚、图林根等,其中萨克森公国是所有公国中最大的一个。919年,有“捕鸟者”之称的亨利一世(据说亨利一世在当选萨克森公爵时正在野外打鸟,所以有了“捕鸟者”的称号)当选为德意志国王。这位国王在任期间做了两件大事:其一,他以毕生的精力维护各公国之间的团结,以整个德意志的力量抵御匈牙利人的入侵;其二,他养育了一个能力出众的儿子,他的儿子率领他建立的军队立下了赫赫功勋。◆奥托一世像奥托对欧洲历史的一个重大的影响是他对意大利的入侵,从此开创了一种模式:每个有“作为”的德意志国王都要进军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加冕为皇帝。

936年,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儿子奥托继承父业,成为萨克森公爵。由于奥托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再加上萨克森公国强大的实力,奥托也顺利当选为新的德意志国王。尽管父亲在王位上苦心经营了近20年,可奥托依然面对着异常险恶的局面,内部的贵族叛乱和外敌入侵接踵而来。937年,奥托的异母兄弟唐克马尔号召了一批萨克森贵族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叛乱,接着,巴伐利亚、洛林、法兰克尼亚等地的贵族也都蜂拥而起,幻想着从萨克森割下一块块“肥肉”。不过,这些叛乱者的美梦很快被现实击碎,冷静的奥托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迅速调集了忠于自己的军队,以泰山压顶之势将叛乱者各个击破。奥托那位妒火中烧的兄弟唐克马尔眼见大势已去,整个东法兰克已无自己的容身之地,只得在恐惧中自杀。平定反叛

一次叛乱失败了,另一次叛乱却又在酝酿中。939年,对奥托不满的法兰克尼亚公爵和洛林公爵联手发动了叛乱。奥托以萨克森民众为后盾,在士瓦本公爵的大力协助下再次平息了叛乱。为了彻底消灭叛乱势力,将法兰克尼亚和洛林彻底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奥托任命女婿为洛林公爵。在士瓦本公爵逝世后,奥托又任命自己的儿子柳道尔夫为士瓦本公爵。至此,奥托将各公国的领地基本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内,逐渐控制了德意志的大部分领土:奥托亲自统治萨克森和法兰克尼亚,他的弟弟统治巴伐利亚,他的儿子统领士瓦本,他的女婿统辖洛林,整个东法兰克都臣服于奥托的统治。

当奥托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中时,没想到后院居然起火。他平时都把精力用在了怎样对付外部势力的问题上,忽视了家庭内部的和谐融洽。953年,奥托的儿子和女婿因为权力分配的问题对奥托不满,于是他们联合美因茨大主教反对国王。奥托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伤心,觉得自己平时待他们不薄,他们没有理由反对自己。但是问题已经出现,那就必须要解决。奥托将德意志贵族笼络到自己帐下,利用他们的力量来抵抗叛乱者,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954年,奥托大张旗鼓地召开帝国会议,讨论重新分配土地的问题,他借此次会议将亲信安插到各个公国之中,控制了各公国的内政。从此,德意志人对奥托俯首称臣,再也没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11世纪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宗教绘画。出兵意大利

解决了家庭纠纷,奥托开始将视线转向了德意志以外的世界。他在向东欧扩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匈牙利人。954年,匈牙利人入侵东法兰克。955年,奥托御驾亲征,集中全国的兵力与匈牙利决一死战。奥托率领的德意志和波希米亚联军在他提倡的“骑士精神”的鼓舞下,奋勇杀敌,几乎全歼了来犯的匈牙利骑兵,从此解决了德意志的心腹大患,因此被后人称为“祖国之父”“奥托大帝”。

统一了德意志,战胜了入侵之敌,这对于任何一位帝王都是值得庆贺的大事,可对于雄心勃勃的奥托大帝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他的目标是要像查理大帝那样向意大利进军,让教皇把象征尊严、荣誉和权力的皇冠戴在自己的头上。这个远大的目标就像黑暗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奥托将矛头对准了教皇的大本营——意大利。

正当奥托大帝为如何出兵意大利煞费苦心的时候,上天赐给他一个机会。961年,罗马教皇约翰十二世和意大利城市贵族争夺权力失败,只好向手握重兵的奥托大帝求救。奥托大帝收到教皇的求救信后喜出望外,连忙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杀入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城市贵族哪里是奥托大帝的对手,很快就被奥托大帝的军队杀得片甲不留,教皇约翰十二世这才坐稳了自己的位置。962年2月2日,约翰十二世为感激奥托大帝的慷慨相助,在罗马为奥托加冕,称他为“奥古斯都”。奥托大帝终于如愿以偿,作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成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也是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开端。在此后的840多年里,德意志王国也被称为“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和瑞士。奥托大帝加冕后的第11天,就与教皇签订了著名的《奥托特权协定》,规定了皇帝对教皇的保护,教皇要绝对效忠于皇帝,教皇的人选由皇帝来决定。963年,奥托大帝废黜了教皇约翰十二世,立利奥八世为新教皇。这一举动等于否定了中世纪教皇凌驾于皇帝之上的惯例,开启了皇帝任免教皇的先例,也拉开了历史上皇帝与教皇长期斗争的序幕。之后,奥托大帝为了维持对教皇的控制,还两度进军罗马。在控制教皇的同时,他也积极利用教皇来为其国家服务。他将主教教区改为采邑,这样一来,主教就可以像帝国内其他官员一样,拥有一切世俗的权利。这样的举措赢得了主教们的欢心,他们也成为帝国的坚实支柱。主教们还发挥他们的优势,在意识形态上对那些被奥托大帝征服的民族进行“教育改造”,消磨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成为帝国的忠实臣民。

奥托大帝一生南征北战,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他利用教皇的势力将自己送上了皇帝的宝座,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他一方面把德意志各公国统一到了一面旗帜之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一方面屡屡对意大利用兵,拉开了教皇和皇帝斗争的序幕,从此,教皇的所在地——意大利便不得安宁了。

卡诺莎之行

我们把时间回拨到1077年1月的某一天,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上正飘着鹅毛般的大雪,凛冽的寒风呼啸不止。在这样恶劣的让天气中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在风雪中举步维艰,艰难前进。为首的骑士是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只见他眉头紧蹙,不断地策马前进。这位骑士就是整个欧洲大陆历史上最显赫的几位至尊之一,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

时间·1077年

人物·亨利四世·格利高里七世幼主登基

1056年,年仅6岁的亨利四世加冕为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的母亲阿格尼丝皇太后成为王国摄政。1062年,科隆大主教安诺挟持了亨利四世,逼迫皇太后下了台。接着,这位醉心于权力的主教任命自己为王国的新摄政,他不但剥夺了小国王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连小国王的婚姻都大包大揽,自行做主为小国王定了婚事。不过,安诺主教的好日子只过了短短8年。1070年,20岁的亨利四世在多年的韬光养晦之后显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他联合忠于自己的贵族,一举击败了安诺主教,终于摆脱了傀儡的命运,成为王国的主人。◆亨利四世像

掌握大权之后,亨利四世面对的政治局面仍然非常严峻,主要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诸侯林立;第二就是当时在位的教皇格利高里七世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正准备将任命和撤换主教的权力从国王手中夺回。这些主教大都是德意志地方上的大贵族,谁能控制住他们,谁才真正地掌握了德意志的权力。此时的亨利四世风华正茂,刚从权臣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他正欲一展身手,哪里能让教皇从自己手中夺走一丝的权力?对于教皇的命令,亨利四世嗤之以鼻,他不断地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地主教的位置上,打算逼迫教皇接受既成的事实。教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刻写信给亨利四世,警告他必须立刻低头认错,交出主教叙任权。亨利四世看到信后也非常气愤。1076年1月,亨利四世在沃尔姆斯召开了诸侯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在给教皇的回信中,亨利四世写道:“我,亨利,以国王及全体主教的名义,向你宣告——下台吧!下台吧!在时代的洪流里毁灭吧!”

然而,有着多年政治斗争经验的格利高里七世在53岁就登基成为罗马教皇,在接到亨利四世的“战书”后,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对亨利四世施以“绝罚”,即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黜其王位。“绝罚”是天主教会一项极其严重的惩罚,凡是受到这种惩罚的人,任何人不得与他接触,只有当他向教皇进行了虔诚的忏悔并获得教皇的赦免后方能撤销惩罚,亨利四世由此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德意志境内的反对派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纷纷闹事,开始推举新的国王。面对罗马教廷和诸侯的强大压力,亨利四世只好屈服了,他决定亲自前往意大利向教皇低头认罪,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景象。◆教士的生活在11世纪的修道院中,教士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们每天只吃一餐饭,每天吃饭时都要诵读经文。虽然他们的生活远离社会,却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屈辱的经历

1077年1月25日,亨利四世来到格利高里七世居住的卡诺莎城堡。他翻身下马,脱下厚厚的衣服,身上裹着一条表示忏悔的毛毡,赤脚站在城堡外的冰雪之中。可胜券在握的教皇却并不急于接见亨利四世,而是想让他吃点儿苦头,让他知道和教皇作对的下场。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亨利四世仍然站在风雪中忏悔,一些主教看到亨利四世的窘况,开始为他求情。在众人的劝说下,教皇也觉得教训亨利四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才以胜利者的姿态接见了他。

亨利四世拖着早已麻木的双腿,蹒跚地来到教皇面前,他眼泪汪汪地对格利高里七世说:“教皇陛下,您是我的主人,我已经意识到我的罪过了,恳求您的宽恕。”格利高里七世冷冷地回答说:“上帝是仁爱宽容的,我谨遵上帝的指示已经告诫过你,希望你不要滥用上帝赐予你的权力,可是你却不听劝告,一再地干涉教会。为此,我们不得不按照上帝的旨意对你施加惩罚。”亨利四世听着格利高里七世的数落却不敢反驳,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最后,在众人的劝导下,格利高里七世才趾高气扬地说:“看来你是诚心诚意来向上帝忏悔的,作为上帝的使者,我不能对一个忏悔者置之不理。为了弘扬上帝的仁爱,我决定重新将你纳入到教会这个大家庭中来,但是你必须在上帝面前立下誓言,痛改前非。”亨利四世感觉到格利高里七世的口气有所松动,当即就写下一份誓词,表示自己愿意遵照教皇的旨意,改过自新。亨利四世获得了格利高里七世的赦免后,带着他的人马离开了这个令他受尽屈辱的地方。此后,“卡诺莎之行”在西方世界就成了忍辱投降的代名词。斗争终结

卡诺莎的耻辱并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加重了教皇和皇帝之间的恩怨。亨利四世的妥协为他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回国后立刻着手镇压贵族们的叛乱。格利高里七世看到亨利四世如此桀骜不驯,就在1080年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亨利四世也再度宣布废黜教皇,并且任命了一名新教皇。1084年,亨利四世率领大军进攻罗马,格利高里七世弃城而逃。一年之后,他在流亡中死去。1106年,亨利四世在列日去世。当时的教皇仍然对这位率兵攻打罗马的皇帝恨之入骨,下令不得为亨利四世举行葬礼,但列日的百姓们还是为自己的皇帝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格利高里七世这位权力欲极强的人物在1073年4月22日当选为教皇。他鼓吹教皇权力至高无上,反对世俗君主操纵主教叙任权,从而使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间的权力之争日趋激烈。

亨利四世的去世并不代表着政治斗争的结束,卡诺莎之行所埋下的仇恨种子一直影响着以后几代皇帝和教皇。直到1122年,百年的权力之争让教皇和皇帝都筋疲力尽,双方在德国西部的沃尔姆斯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协定规定:德意志境内的主教由教士自由选举产生,而不受皇帝的直接干涉。但是,这种选举必须在皇帝的监督下才能有效。主教在领地上的权力由皇帝来授予,以权标作为其象征,宗教权力由教皇授予,以指环作为其象征。一段延续了百年之久的教权和皇权之争这才暂时告一段落。

“红胡子”入侵意大利

于桀骜不驯的德意志诸侯,他是可怕的战神,王权的象征;对于教皇,他是最可憎的对手,秩序的破坏者;对于意大利人,对他是血腥的屠夫,他那红色的胡子上沾满了意大利人的鲜血……他就是德意志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留着红色胡须的腓特烈一世。他在一生中曾经六次入侵意大利,他也因此成为整个意大利的噩梦。

时间·1154~1186年

人物·腓特烈一世·哈德良四世进军意大利◆这幅以腓特烈一世登基为背景的绘画出自中世纪德国的威尔夫家族。腓特烈一世(右侧)手持顶部有十字的圆球和君主节杖,左侧站着他的儿子亨利。

腓特烈一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此时的德意志诸侯为了争夺王位而厮杀不休。作为德意志最有权势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继承人,29岁的腓特烈一世被选为德意志国王。这位新国王人高马大,智力过人,因为他留着满脸的红色胡子,因此众人给了他一个“红胡子”的外号,这个外号在后来的几百年里成了腓特烈的代名词。雄心勃勃的腓特烈一世刚一上任就制定了国家的基本国策,那就是占领意大利富饶的北部和中部,以占领地的资源来供给自己的帝国。不过,此时的德意志王国名义上是以国王为尊,可国内的大诸侯都是重兵在握,像有“狮子”之称的萨克森公爵亨利就对腓特烈一世的王位虎视眈眈。攘外必先安内,腓特烈一世要想对外用兵,就必须解决国内的不稳定因素。他开始施展政治手腕,以巴伐利亚的领地为筹码,诱惑亨利公爵和他建立了互助同盟。解决了最大的潜在对手后,腓特烈一世又挥舞着土地和爵位的空头支票,一个个地安抚了手下的诸侯,彻底解决了自己的后顾之忧。

1154年,腓特烈一世率领大军发动了对意大利的远征,这也是他前后六次远征意大利的第一次。教皇尤金三世帮了腓特烈一世的大忙,他给正在寻找出兵理由的腓特烈一世发来了一封声泪俱下的求救信。原来此时的罗马爆发了一场起义,老百姓在一位名叫阿诺德的教士的带领下造反,起义者宣称要废除教皇的领地,让教皇也和普通人一样过俭朴的生活,废除教会对人民的严厉管制。眼看着权位不保,尤金三世只好向手握重兵的腓特烈一世求助,并承诺事成之后要帮腓特烈一世加冕称帝。喜出望外的腓特烈一世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迅速到达了意大利。缺乏武器和训练的起义者哪里是正规军的对手,起义很快就被镇压下去。血腥加冕

腓特烈一世攻入了罗马城,拯救了忧心忡忡的教皇。他觉得是时候收取报酬了,就要求教皇加冕自己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可教皇尤金三世在忧愤中去世,走马上任的教皇哈德良四世是一个古板固执的人,他不但没有对腓特烈一世感恩戴德,反而在加冕仪式上不停地挑剔着新皇帝的行为举止,最后还要求腓特烈一世按照惯例,为教皇牵马、扶镫。心高气傲的腓特烈一世早就被烦琐的礼仪弄得肝火上升,现在这个全靠自己保护的教皇竟敢让自己给他牵马、扶镫,真是忍无可忍。随着腓特烈一世的爆发,喜气洋洋的加冕庆典眨眼间变成了血腥的屠宰场,在场的近千名教士倒在了军队的屠刀之下。尽管加冕仪式血腥无比,但也总算是有了这么一个仪式,腓特烈一世堂而皇之地接受了“来之不易”的尊号,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意大利吟游诗人漫游的画面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批吟游诗人产生于11世纪,他们大多出身于贵族家庭,具有很浓厚的骑士侠义精神,主张对朋友忠诚,以勇敢回报主君。在不少西方史学家的记录中,吟游诗人对中世纪音乐、诗歌的保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腓特烈一世如愿以偿地称帝后,开始全力控制意大利的各个城邦。当时的意大利是欧洲的商贸集散地,东方的香料和丝绸、西方的宝石和武器都在这里交易,是整个欧洲比较富裕的地区。不过,和发达的经济相比,意大利在政治上却四分五裂,各城邦各自为政,这种状况无疑大大刺激了侵略者的野心。1154年,腓特烈一世召集意大利各城邦的代表,隆重地召开了隆卡利亚会议。这次会议重新申明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也就是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从官员的任命到赋税的征收都只能由皇帝决定。意大利的城邦代表惧怕腓特烈一世那支强悍的军队,只好在会议纪要上签了字。不过,对意大利的财富垂涎三尺的腓特烈一世已经等不及用税收等手段来掠夺财富了,他直接命令士兵在罗马城中大肆抢劫,将抢来的金币和珠宝一车接一车地运回了德意志。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意大利北部各城邦,他们组成了以米兰为首的城邦集团,准备与红胡子决一死战。◆佛罗伦萨建立于公元200年,历史上一直是意大利半岛上的贸易和艺术中心。12世纪时,佛罗伦萨成为欧洲重要的城市,经济繁荣,居民众多,这让腓特烈一世把这座城市当成了一个聚宝盆。

消息传来,恼羞成怒的腓特烈一世分别于1158年、1160年两次进军意大利。前一次战争中,红胡子的军事暴力压倒了起义者,城邦同盟被迫投降。但后一次战争却打得旷日持久,新任的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三世早就看不惯对教廷指手画脚的红胡子,他宣布将腓特烈一世革除教籍,并表示支持城邦同盟的斗争。这个消息让意大利各城邦喜出望外,坚定了他们斗争到底的决心。腓特烈一世听到这个消息后暴跳如雷,发誓一定要彻底消灭这些“不知死活”的反对者。经过两年的战斗,城邦同盟的大本营米兰还是被攻陷了,米兰的代表穿着麻布衣、光着脚来到军营中向腓特烈一世请降。可腓特烈一世丝毫不讲情面,他命令士兵将米兰居民赶到城外,并在城市中心广场上挖出深沟,使其成为寸草不生的地方。为了震慑起义者,他还命令士兵将俘虏的头颅砍下,拿来当球踢,以此来侮辱米兰的民众。军事上的胜利让腓特烈一世得意忘形,他在发布文告时还不忘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称自己是“上帝所加冕的、伟大与和平的使者,光荣的胜利者与帝国不断的扩大者,罗马人的皇帝腓特烈”。兵败意大利

腓特烈一世的屠城暴行并没有吓倒意大利的民众,反而激起了他们反抗残暴统治的勇气。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等意大利城邦组成了新的“伦巴第同盟”。看到意大利人的起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腓特烈一世又发动了第四次侵略战争。战争一开始,腓特烈一世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罗马。可接下来的战斗却陷入了僵局,腓特烈一世的军队遭到了意大利人民的顽强抵抗,军队里瘟疫流行。眼看自己掉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腓特烈一世只好丢下部队,化装成农夫逃回了德意志。

位居皇帝之尊居然要化装逃跑,这对腓特烈一世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他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1174年,腓特烈一世重整旗鼓,率领着数万大军第五次进军意大利。此时,加入“伦巴第同盟”的意大利城市也增加到了22个。战争刚一开始,同盟还想通过和谈解决问题,但是腓特烈一世拒绝和谈。1176年,最后的决战在米兰附近爆发了。战斗打得天昏地暗,腓特烈大军在众志成城的意大利人面前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腓特烈一世身受重伤,只得率领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放下武器,向“伦巴第同盟”投降。

1177年,腓特烈一世被迫与教皇亚历山大三世签订了《威尼斯和约》,腓特烈一世同意归还教产,同时不再插手教皇国的内部事务。为了表示自己悔改的“诚心”,腓特烈一世还“虔诚”地跪在亚历山大三世的脚下亲吻了教皇的脚。1183年,腓特烈一世与“伦巴第同盟”签订了《康斯坦茨和约》,废除了隆卡利亚会议的一切决议。虽然腓特烈一世在战场上一败涂地,但是他毕竟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于是“伦巴第同盟”允许腓特烈一世在名义上保留人事任免权,并且规定“伦巴第同盟”在皇帝出巡时必须做好接待工作,总算是给腓特烈一世保留了一点儿颜面。◆12世纪时,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镶嵌画。

1186年,腓特烈一世对意大利发动了第六次进攻,也是他最后一次进攻意大利,但是这次进攻仍然以失败告终。1189年,67岁高龄的腓特烈一世在征战途中掉进了河里,沉重的盔甲让他变成了水中的“秤砣”,这位雄心勃勃、戎马一生的皇帝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告别了人世。

腓特烈二世的传奇人生

特烈二世是“红胡子大帝”的孙子、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嫡系子孙,他的头上冠冕无数: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腓帝、西西里国王、耶路撒冷国王、意大利国王和勃艮第国王。尼采曾经评价他是“欧洲第一流的人才”,他的坎坷一生确实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时间·1194~1250年

人物·腓特烈二世·亨利六世·英诺森三世童年生活

腓特烈二世的祖父是有“红胡子”之称的腓特烈一世,这位野心勃勃的皇帝一直把意大利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为了早日把意大利变成自家的后花园,他除了在军事上大打出手外,还使出了政治婚姻的招数——为自己的儿子,即后来的亨利六世迎娶了西西里王国的女继承人、34岁的康斯坦丝。腓特烈一世没等看到这场政治婚姻带来的红利,就淹死在了东方的河里。1194年12月26日,已经贵为王后的康斯坦丝在前往西西里岛的路上生下了腓特烈二世。皇子的诞生应该是一件喜庆的大事,可迎接这个小生命的却是无休止的谣言。有人说孩子的生父是某个屠夫,所谓的王子出生不过是个乞丐换王子的闹剧。面对着种种非议,王后只得向附近镇上的妇女们展示自己滴着乳汁的胸脯,以维护自己和孩子的声誉。◆《猎鹰术》插图腓特烈二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君主,他在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所涉猎,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就是教授猎鹰技巧的《猎鹰术》一书。

由于父母的保护,还在襁褓中的小腓特烈并没有因为这场风波而失去王位的继承权。1196年12月,刚满两周岁的腓特烈被推举为德意志国王,史称“腓特烈二世”。不久,亨利六世感染了疟疾,最终抛下了妻子和儿子,撒手人寰。1年以后,年仅44岁的康斯坦丝王太后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位王太后临终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牙牙学语的儿子,她把小腓特烈托付给了教皇英诺森三世,希望儿子能在教皇的庇护下成长起来。

尽管幼年的腓特烈二世聪明可爱,但他的祖父毕竟曾经是教皇的死敌,他的家族和教廷斗争了几十年,这都注定了教皇不会尽心尽力地抚养这个可怜的孤儿。此时的腓特烈二世缺少宽厚的父爱和慈祥的母爱,他没有玩伴,没有知识渊博的老师,就这样孤独地在西西里王国冷漠的巴勒莫王宫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这个孩子的头上虽然戴着人人羡慕的王冠,但他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由于教皇大人的冷落,这个可怜的国王吃饭都成问题,有时只能靠那些心存王室的达官贵人的接济,才能填饱肚子。不过,这种生活也造就了腓特烈二世独特的性格,一方面,他平易近人,可以和卖面包的大婶聊天,可以向马车夫们请教问题;一方面,他刚愎自用,以自我为中心。腓特烈二世不像那些生活在高墙之中的国王那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见多识广,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些经历都为他日后恢复祖辈的荣光打下了基础。◆东方三贤人来朝命运的转折

在腓特烈二世15岁的时候,一向对他不闻不问的英诺森三世亲自为腓特烈选定了一位新娘。这位新娘是一个比腓特烈二世大10多岁的寡妇,但她是阿拉贡的公主。很明显,这又是一次冷酷的政治婚姻。新娘带来了绝对丰厚的嫁妆,甚至还包括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正是在这支武装力量的支持下,腓特烈二世开始削弱贵族领主和教会的势力,建造城堡,建立强大的海军,西西里王国的国力也蒸蒸日上。

或许这位新娘真的是腓特烈二世的“幸运女神”,就在腓特烈二世在西西里王国大展宏图的时候,德意志王国也传来了好消息。亨利六世去世后,德意志另一个豪门望族——韦尔夫家族趁势而起,他们推举的奥托四世打败了亨利六世的弟弟、腓特烈二世的叔叔菲利浦,从霍亨斯陶芬家族手中夺走了王位。可奥托四世上台不久,就开始和教皇英诺森三世争夺权力,英诺森三世转而支持腓特烈二世。雄心万丈的腓特烈二世不顾妻子的反对,毅然带领着一支部队回到了德意志。当时的德意志人民仍在怀念勇武的红胡子,他们把这份忠诚全部献给了腓特烈二世,希望他能再现昔日的荣光。1211年,腓特烈二世在法兰克福被选举为德意志国王。1214年,腓特烈二世和他的盟友法国在布汶战役中彻底击溃了奥托四世的军队。6年后,腓特烈二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残酷的斗争

腓特烈二世登基称帝后不久,就和教皇发生了矛盾。此时在位的教皇格利高里九世是一个性格倔强、行事果断的人。格利高里九世觉得腓特烈二世在教廷的支持下捞足了好处,是该为教廷出力的时候了。他命令腓特烈二世率军参加十字军东征,腓特烈二世非常顺从地率军出征,可半路上军中暴发了可怕的瘟疫,腓特烈二世只得下令撤军。这一行为彻底激怒了格利高里九世,他觉得瘟疫不过是个借口,野心勃勃的腓特烈二世试图挑战自己的权威才是事实。格利高里九世越想越生气,对腓特烈二世使用了绝罚,宣布革除腓特烈二世的教籍。无端受罚的皇帝觉得自己遭受了天大的冤枉,只好再度率领大军出征。◆纽伦堡景观13~14世纪的纽伦堡,是欧洲商业和文化的中心,聚集着各个领域的精英,有着迷人的魅力。

腓特烈二世一路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而是反复地谈判、沟通、收买,甚至还使用了政治婚姻这种“家传法宝”。他和耶路撒冷王国的女继承人伊莎贝拉结婚,还从埃及苏丹手中获得了耶路撒冷及其附近地区。1225年,腓特烈二世加冕成为耶路撒冷国王。这下腓特烈二世可谓不虚此行,抱得美人归的同时还将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可他的行为在教皇眼中却是大逆不道,格利高里九世以此为借口,派军队进攻西西里王国。这时的腓特烈二世有一支效忠于他的强大军队和一大批支持他的普通百姓。得到消息后,腓特烈二世迅速回到西西里,一举击溃了教皇的军队,格利高里九世被迫解除了对腓特烈二世的绝罚,双方停战议和。

教皇与皇帝的第一轮较量是皇帝胜出,为了雪洗战败的耻辱,教皇和曾经挫败过红胡子的“伦巴第同盟”结成联盟,共同对付腓特烈二世。1237年,信奉先下手为强的腓特烈二世率军攻入意大利,把伦巴第同盟军打得落花流水,夺取了撒丁岛,将西西里的中央集权体制“嫁接”到了占领区。格利高里九世再次宣布开除腓特烈二世的教籍,腓特烈二世一不做二不休,率军围攻罗马。不久,腓特烈二世的死敌、教皇格利高里九世在愤懑中离开了人世。烟消云散

格利高里九世去世后,他的继任者英诺森四世迫于腓特烈二世的强势地位,逃到了法国的里昂暂避风头。新任教皇开始借助法国的势力恢复教廷的地位,还号召各国君主联合起来对付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在战场上称雄,在外交和论战中同样咄咄逼人。他以牙还牙,给欧洲各君主发去了公开信,在信中声讨教皇对世俗的统治,这也引发了一次有关神学的大论战。

1250年12月,腓特烈二世和教皇的斗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皇帝在一次打猎活动中病倒了。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在弗奥伦蒂诺城堡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56岁。按照他生前的遗嘱,腓特烈二世被安葬在巴勒莫大教堂的地下室,那是他父母安息的地方。在中世纪的欧洲,腓特烈二世算得上一位影响深远的人物,他的大力打击让教皇的权威一降再降,他的全力扶持让德意志诸侯的势力愈加膨胀,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让意大利的文化气氛愈加浓厚,他的人生在吟游诗人的词句中迸发出光辉。◆腓特烈二世画像由于腓特烈二世一生征伐无度,人们传说在他去世的时候,恶魔把他的灵魂从埃特纳火山口带往了地狱。现在西西里地区仍然有这样的说法:这位国王会骑着白马从埃特纳火山口跃出,以救世主的身份拯救世界。

混乱的空位时代

德意志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国家居然没有一位强有力的至尊,群雄并起,无数炽热的目光在盯着华贵的王座,这就是德意志历史上著名的空位时代。

时间·1254~1272年

人物·鲁道夫一世种下恶果

上一个故事我们讲过,腓特烈二世头上的王冠多得吓人,据说这位国王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把自己众多的王冠整齐地放在眼前,一个个地观赏。在世人的眼中,这些王冠中最闪亮的两顶当然是德意志国王和西西里国王,可终其一生,腓特烈二世都热衷于称自己为“西西里国王”,而很少称自己为“德意志国王”。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意大利南部,头上虽然顶着德意志的王冠,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治理西西里王国上,对德意志的政治、经济缺乏一个君王应有的关心,他甚至都不能用德语流利地对话。腓特烈二世把那些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事务统统交给德意志王国的诸侯来管理,关税权、开办集市权和铸币权都落入了诸侯的手中,这些诸侯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邦国。这种放权让诸侯的势力飞速增长,虽然在政治强人腓特烈二世高超的手腕下,诸侯们一直保持着对王权的谦恭和畏惧,可随着腓特烈二世的去世,他的继承者再也没有能力压制住野心勃勃的诸侯,大混乱的时代就此开始了。◆德国圣杜鲁修道院的圣餐杯皇位空缺

腓特烈二世去世后,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继位。可这位新国王仅仅戴了4年的王冠就去世了,德意志就此进入了没有皇帝的空位时代。康拉德四世去世后,部分诸侯将荷兰伯爵威廉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王位还没有坐热,就被反对他的诸侯暗杀了。国不可一日无君,1257年1月,德意志的各大诸侯在科隆召开了帝位选举大会,实力强大的莱茵伯爵等选帝侯将英王亨利三世的弟弟、康沃尔伯爵理查德推选为皇帝。这样一来,英格兰是高兴了,可法国人却不愿意了。同年4月,在法国国王的支持下,特里尔大主教联合其他选帝侯另选了腓特烈一世的曾孙阿方索十世为皇帝。于是便出现了由英法两国各支持一个德意志国王的滑稽局面。实际上,这两位皇帝都不是合格的人选。理查德只是以考察的名义到过德意志,他在德意志既无声望,又无根基;阿方索十世虽然是腓特烈一世的子孙,可他此前却没有踏入过德意志王国半步,除了他的血统,他本人和德意志再也没有其他的联系。不过,诸侯们根本不在乎他们的能力和资历,两个听话的傀儡才是诸侯们所希望的。就这样,从1254年到1272年,德意志要么没有皇帝,要么就一下子出现了两位名义上的皇帝,此时的皇帝大都坐在宝座上做做表面文章,而非名副其实的统治者,“空位时代”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深远影响

1272年,理查德去世。经过罗马教皇的努力,1273年,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而结束了德意志历史上没有皇帝的空位时代。鲁道夫一世能得到诸侯们的“拥戴”,实在是因为他的实力太弱,地盘太少,诸侯们这才放心地让他登上了帝位。

不过,空位时代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帝国四分五裂,德意志诸侯每次推选皇帝时,总是希望选出一个没有太大实力,能够为诸侯服务的“傀儡皇帝”,而不是一位权力欲望强大的实权皇帝。所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皇帝总是由不同家族的诸侯交替担任。随着政治势力的优胜劣汰,德意志诸侯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有能力问鼎皇位的大家族,他们分别是巴伐利亚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一次上台),波希米亚的卢森堡家族(两次上台),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四次上台)。这些家族围绕着皇帝宝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血腥的政治斗争一直持续到14世纪上半叶。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德意志的诸侯们互不相让,德意志始终没能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国家。

到了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前夕,德意志境内有七大选帝侯,十几个大诸侯,200多个小诸侯,上千个独立的骑士领地。当时,德意志王国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却出现了这么多的割据势力,也难怪德国的统一要远远落后于他的邻居——法国和英国。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整个中世纪,德意志国王和教皇之间的较量持续了百余年,双方互有胜负。正当教皇在为世俗权力争夺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在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又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兴起了,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就是16世纪著名的改革者、德意志农民的儿子——马丁·路德。

时间·16世纪

人物·马丁·路德路德的准备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场主,靠开炼铁工厂养活全家老小。当时的德意志政治上四分五裂,诸侯国林立。此外,罗马教廷派出的教士们在德意志为非作歹,国家被他们折腾得乌烟瘴气。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金钱比皇帝搜刮的要多二十几倍,德意志成了教廷的“奶牛”。更让人气愤的是,教士们利用各种伪造的圣物来诈骗农民的血汗钱,什么“天使的羽毛”“耶稣诞生时马槽里的稻草”都在德意志各地大肆贩卖。◆马丁·路德像马丁·路德是一位多产的作家,除了翻译的文字华丽的德文版《圣经》外,他还写下了大量的笔记、散文和诗歌。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马丁·路德目睹了教士腐败糜烂的生活,他决心发动一场宗教改革,革除教会的陋习,整顿教会的风气。从神学院毕业后,马丁·路德没有像亲朋好友期待的那样,进入大城市的教会捞个“肥差”,而是到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了一名普通的修道士。马丁·路德在修道院里刻苦钻研神学,他洁身自好,品行端正。经过多年的修行,他在1508年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更高的地位并没有抵消路德改革的决心,反而让他切身感受到教皇和教会的奢侈无度,更加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可要消除教会现行的弊端,就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学说来指引改革的方向。经过仔细思考,马丁·路德创立了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只要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以拯救灵魂,而与烦琐的教会仪式无关。他的这一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对于教皇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反叛教会

马丁·路德打造自己的理论武器的时候,一个偶然的事件彻底点燃了他的反抗之火。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想重修圣彼得大教堂,可钱从哪里来呢?教皇大人看上了靠贿赂当选美因兹大主教的亚尔伯特教士。亚尔伯特为了帮助教皇大人完成夙愿,也为了还清自己当选前欠下的高利贷,他开始在德意志大肆兜售“赎罪券”。“赎罪券”是教廷从老百姓手中榨取财富的一种东西,教士们宣称不论犯下了什么罪,哪怕是杀人、抢劫这样的恶行,只要购买了“赎罪券”,上帝就可以格外开恩地赦免本人或其亲属的罪过。对于那些已经去世的人,只要亲人帮他购买了“赎罪券”,他们的灵魂就会被从地狱中拯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钱币叮当一声响,灵魂立刻出炼狱”。亚尔伯特教士的所作所为很快就传到了马丁·路德的耳中,他气愤不已,决定同教会彻底开战。◆1517年,马丁·路德因为反对教会销售“赎罪券”,愤然写下了《九十五条论纲》对教会进行抨击。第二年,教会也针锋相对地发表了《五十条论纲》,大肆攻击马丁·路德,图为马丁·路德当众焚毁《五十条论纲》的场面。

1517年万圣节前夕,马丁·路德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张贴了一张署名的《九十五条论纲》。这篇文章痛斥“赎罪券”制度的种种罪恶,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口号,反对用金钱来赎罪的荒谬行为。马丁·路德在文章中写道:“任何一个基督教徒,只要自己虔诚忏悔,即便不购买‘赎罪券’,同样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当钱币扔在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只能增加贪婪和欲望。至于购买‘赎罪券’是否可以赎罪,这个完全以上帝的意志为转移。”文章虽然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但是很快就被翻译成德文,迅速传遍了德意志的每个角落,在百姓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教皇利奥十世知道这件事后,就命令马丁·路德到罗马接受询问。而当时的萨克森选侯腓特烈很同情马丁·路德,在他的力保之下,教皇没有立即对马丁·路德下手。1519年,路德参加了在莱比锡举行的宗教辩论会,他和天主教著名的神学者艾克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无论艾克如何恐吓,马丁·路德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都愤愤地离开了会场。◆1530年,查理五世在奥格斯堡又一次召开了会议,试图“劝说”宗教改革者和罗马天主教和解,结果会议再次陷入僵局。

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自己关于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论基督徒的自由》《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这三本著作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7天之内就再版印刷。在这三本著作中,马丁·路德攻击的矛头不光指向了整个教会的奢侈腐败,更对整个封建神权制度进行了根本的批判,他称罗马教会是“打着神圣教会与圣彼得的旗帜的、人间最大的巨贼和强盗”。他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会组织,提出了建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洁教会。马丁·路德的学说在德意志下层民众间广为传播,深受教会剥削之苦的老百姓把马丁·路德看成了大英雄,可在教皇眼中,马丁·路德却是十恶不赦的大魔头。同年10月,教皇颁布诏书,命令马丁·路德在60天内改过自新,否则就对他施以开除教籍的惩罚。马丁·路德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的信念,在广大人民的欢呼声中,他将诏书焚毁。这个举动极大地鼓舞了深受压迫的德意志人民的斗志。誓死抗争

德意志人民对马丁·路德的支持使教皇感到了人民力量的可怕,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求救,希望查理五世能够出面给马丁·路德定罪。在教皇的再三恳求下,查理五世于1521年4月17日至26日,在沃尔姆斯召开了宗教会议,会议决定给马丁·路德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叛逆者一些惩戒。可马丁·路德并没有被皇帝的淫威吓倒,他理直气壮地来到沃尔姆斯,在帝国会议上慷慨陈词,他宣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

教皇和查理五世见他们吓不倒马丁·路德,便恼羞成怒,开始利用国家机器对马丁·路德施加人身迫害,还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面对来自整个统治阶级的巨大压力,马丁·路德只好隐姓埋名居住在瓦特堡,从事《圣经》的翻译工作。路德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他的翻译工作也有着不可估价的积极意义。1543年,马丁·路德终于翻译出版了德文版的《圣经》。路德所翻译的《圣经》是原汁原味的,是根据最原始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原本翻译而成。之前因为没有德文《圣经》,德意志老百姓经常受到教士们的欺骗。现在本土语言版本的《圣经》出现了,这就为人民提供了反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也使德语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国的文化纽带。立场软化

马丁·路德前期的斗争为德意志人民指明了方向,当德国农民将宗教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使之发展成为一场农民运动的时候,马丁·路德却退缩了。他不但失去了昔日的斗志,还居然反过来劝说农民放下武器。他写下了名为《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他曾说:“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应该把他们(农民革命者)杀死!”以前,马丁·路德联合广大民众对抗教皇,致力于宗教改革;现在他却脱离了人民,蜕变成了皇帝的统治工具,这不能不说是他的悲哀。正如恩格斯所说:“马丁·路德不仅把下层人民的运动,而且连市民阶级的运动也出卖给了诸侯。”◆马丁·路德(左侧第一位)和他的支持者在一起。

1546年2月,马丁·路德在其出生地艾斯勒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63岁。马丁·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德意志,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恩格斯是这样评价马丁·路德的:“他是那个时代的巨人,他也无愧于这一光荣。”

德意志农民战争

!我是贫穷的康拉德(农民)!皮鞭不住抽,即便被剁成肉泥又能向谁诉?嗨

活剥我们皮,还把我们的妻子侮辱。

嗨!贫穷的康拉德!举起手中的长矛,

用战斧把贵族老爷对付。——德意志农民战争中的战歌

时间·1524~1525年

人物·闵采尔苦难生活

前面一个故事我们讲到了罗马教廷在德意志横征暴敛,而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是压在农民身上的另一座大山。贵族老爷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随意增加地租和赋税,光地租就占到了农民收成的40%。可领主们的欲望还是难以满足,他们随意扩大自己的领地,像沼泽、森林、河流这些原本无主的土地都被他们划归到了自己的名下。

此外,贵族在自己领地内的权力无限增大,他们对农民最微小的过失都会施以最严酷的刑罚。曾经有一个农民在巴伐利亚某个贵族的小河里捉了几只螃蟹,居然被判处了斩首的刑罚。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贵族们似乎把虐待农民当成了一种消遣和炫耀,诸如割耳、挖眼、断肢、斩首、火焚、五马分尸等酷刑都被发明出来。活下去已经成了奢望,仇恨之火再也无法抑制,一场风暴即将到来。决裂与起义

让这场风暴如期而至的是一位叫闵采尔的学者。这位莱比锡大学的神学博士出生于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被当地的领主处死了,这让他对贵族领主有着刻骨的仇恨。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意志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闵采尔很快就成了路德的忠实信徒。可随着改革运动的高涨,路德开始宣扬以温和的手段进行改革,闵采尔最终离开了路德。他来到布拉格,发表了著名的《布拉格宣言》,表示自己将与教会和封建领主势不两立。1524年,路德写出了名为《为反对叛逆的妖精致萨克森诸侯书》的文章,污蔑闵采尔是“撒旦的工具”,要求领主们对他采取“坚决的行动”。而闵采尔则回敬路德是“维登堡的行尸走肉”。这次理念之争没有损害闵采尔的形象,反而让他的思想深入人心,起义已经刻不容缓。

1524年6月,黑林(今天的黑森州)南部的农民首先竖起了起义的大旗。很快,起义的烈火蔓延到了巴登、弗兰肯、符腾堡、图林根和萨克森,起义队伍发展到15万人,逐渐形成了士瓦本、弗兰肯和图尔根三大中心。而闵采尔亲自领导的图林根起义更是达到了这次农民战争的顶峰——起义军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农民军攻占城市、庄园、城堡和修道院,分掉贵族的土地和财物,处死了一大批穷凶极恶的贵族领主。随着起义的发展,士瓦本起义军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十二条款》,要求废除农奴制,取消什一税和死亡税,实现狩猎、捕鱼和伐木自由。

当时,德意志领主的军队大多在意大利和法国人作战,根本没有办法立刻镇压农民军,只好打着和谈的幌子拖延时间。不久,领主们的大军从意大利开回了德意志,领主们决定向农民军彻底开战。当时,封建领主的军队有1万多人,其中比较精锐的巴伐利亚军、士瓦本联军和萨尔茨堡大主教的雇佣军有精锐骑兵3000多人,还装备有大量的火炮;而农民军虽然有10万之众,可驻地分散,缺乏联系。一边是武装完善的职业军人,一边是拿着锄头的农夫,战斗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1525年5月1 5日,闵采尔率领的农民军主力在弗兰肯豪森遭遇了士瓦本贵族联军主力,农民军高呼着“誓与魔鬼们血战到底”的口号,勇敢地投入战斗。经过3个多小时的血战,5000多名农民军战死,闵采尔也负伤被俘,最终惨死在贵族的屠刀之下。德意志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它强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在德国的统治,促进了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恩格斯把德国农民战争称为“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大决战”。◆16世纪的德意志村镇

三十年战争

十年战争可以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战争,它在战争烈度上已经可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欧洲的主要强国都三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积蓄了几百年的宗教和政治等各种矛盾全面爆发。欧洲版图的再次划分,华伦斯坦和古斯塔夫的领舞,军事技术的革命……无论是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还是军事学家,都能从这场战争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时间·1618~1648年

人物·斐迪南·华伦斯坦·古斯塔夫对垒双方

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揭开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序幕。这个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德国、捷克、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瑞士等地,法国和英国在那时还是它的跟班。但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如同一个垂暮的老人,帝国的核心之地——德意志诸侯林立,皇帝也只能通过政治婚姻才能把几个诸侯团结在自己身边。◆1618年5月23日,斐迪南的两名宠臣被捷克群众从王宫的窗口扔了出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

当时把持帝位的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这个古老的家族一直对帝国600多年前的辉煌向往有加,建立一个包括奥地利、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庞大帝国,重新确立帝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一直是他们的梦想。可德意志的诸侯过惯了当家做主的日子,对中央皇权一直抱着敌视的态度,特别是几个信奉新教的选帝侯更不愿意对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家族低头。此外,法国、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也不愿意欧洲再回到“一个教皇、一个皇帝”的时代,都暗地里同哈布斯堡家族作对。慢慢地,整个欧洲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对立集团:奥地利、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了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他们得到了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和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了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他们获得了英国、俄国等国家的支持。哈布斯堡集团中的人大多信奉天主教,而反哈布斯堡集团中的人大多信奉新教,所以双方也都扯起了宗教的大旗,而捷克爆发的人民起义则点燃了这场欧洲大战的导火线。拉开帷幕

早在1526年,“神圣罗马帝国”就将捷克王国纳入自己的版图,由帝国皇帝兼任捷克国王,而捷克人也享有宗教自决、政治自治等权利。可到了皇帝马蒂亚斯当政的时候,他任命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斐迪南为捷克国王。斐迪南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走马上任后,他便将捷克的新教教堂统统焚毁,这种高压措施立刻激起了捷克人民强烈的反抗。1618年5月23日,一群情绪激动的武装群众手拿大刀、长矛,毫无顾忌地冲进了布拉格的拉德卡尼王宫。群众没有搜到斐迪南,但抓到了两个最受他宠信的大臣。怒火中烧的群众把两个“狗腿子”从20米高的窗子扔了下去,两人正好摔到了垃圾堆上,保住了性命。这场震动欧洲的“掷出窗外事件”,让捷克人民出了一口恶气,却让哈布斯堡家族颜面大损。◆1620年11月,皇帝斐迪南“请来”的军队在布拉格西郊击败了捷克起义军。

斐迪南狼狈地逃回德意志后,还没来得及带兵去找回面子,就得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皇帝马蒂亚斯去世了,在三个天主教选帝侯的支持下,王冠落在了斐迪南的头上。可还没等斐迪南把皇位坐热,捷克人民组织的起义军队已经逼近了维也纳,独立之火已经烧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眉毛上。心急如焚的斐迪南用选帝侯的头衔为诱饵,说服了天主教联盟中最有实力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和萨克森选侯约翰·乔治,请他们出兵相助。与此同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也给了斐迪南大量的经济支持,形势开始对捷克人民不利。1620年11月8日,天主教同盟的2万大军和捷克起义军在布拉格附近展开激战。虽然起义军占据了有利地势,但由于士兵缺乏训练,很快就被天主教同盟的军队击溃。几天后,大军开进了布拉格,捷克人民遭到了血腥的镇压。

成功地扼杀捷克起义后,斐迪南皇帝的信心大增,他当时天天喊着的口号就是“我宁可统治一片沙漠,也不能让我的土地上存在异端”。斐迪南皇帝开始把势力向德意志西部和北部扩张,而这些地区原本都是新教诸侯的地盘。看到斐迪南野心居然如此之大,英国、法国、荷兰有些坐不住了,他们全力支持盟友丹麦出兵,准备用一场代理人战争来阻止斐迪南一统德意志。至此,这场因为捷克人民起义而引发的战争正式转变为一场国际战争。枭雄出手

1625年2月,丹麦以援助德意志新教联盟为旗号,正式出兵德意志。和丹麦的5万大军相比,斐迪南依靠的天主教联盟的军力实在不堪一击,而斐迪南自己又没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谁能力挽这场战争的狂澜呢?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德意志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三十年战争中两大绝世天才之一的华伦斯坦。◆祈祷中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这位野心很大、才能不高的皇帝没能实现他一统德意志的夙愿,反而让德意志陷入了无尽的战火之中。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华伦斯坦,那标准答案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位老兄是捷克人,却为哈布斯堡王朝南征北讨,打了将近10年的恶仗;他曾经信仰新教,却为了天主教联盟的利益痛击丹麦、瑞典等新教国家;他看重权力和利益更甚于信仰和祖国,他唯一的坚持就是用军队来统一德意志,而他自己就是统一战争中的战神。1625年的春天,华伦斯坦挽救了斐迪南陛下。他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他自组一支5万人的大军为皇帝作战,而所有军官的任免权也交给他本人。病急乱投医的皇帝很快就答应了华伦斯坦的建议,还给了他弗里德兰公爵的头衔。

凭借自己在雇佣兵圈子里的声望,华伦斯坦很快就召集起了一支4万人的军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扫平了德意志所有的新教诸侯。华伦斯坦信奉“以战养战”的策略,他每攻陷一地便放纵手下大肆抢劫,这种抢光的政策也为他的军队赢得了一个外号——华伦斯坦蝗群。虽然华伦斯坦的部队缺乏纪律,但他能让士兵们享受优厚的待遇,军官们只要有能力就能得到提升,所以他的军队战斗力远在其他国家之上。1627年,华伦斯坦的大军彻底击败了丹麦人,日德兰半岛成了他的掌中之物,丹麦国王也狼狈地出逃海外。这时的华伦斯坦手下有十几万大军,他做事越来越骄横跋扈,他的士兵在其他诸侯的领地里胡作非为,他的军官言必称公爵如何如何,这让一直都瞧不起他的豪门望族暴跳如雷,更让对他猜疑不止的皇帝恶向胆边生。不知道是不是觉察到了环境的险恶,1630年8月,华伦斯坦向斐迪南递交了辞呈,皇帝陛下也顺水推舟地批准了他的辞呈。尽管与此同时,瑞典已经向哈布斯堡王朝开战了。双雄会

其实早在丹麦之前,英国和法国最早联系的就是瑞典。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开价过高,把英国人和法国人吓跑了。现在丹麦被华伦斯坦打败,瑞典人终于决定出战了,哈布斯堡王朝等到了一个恐怖的对手、三十年战争中的另一位绝世天才——古斯塔夫。◆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被军事学家称为“欧洲现代军事之父”,他首创了给部队配发统一军装的制度。而在他之前,欧洲的军队是没有统一军装的,可以说他是“军服之父”。

和华伦斯坦相比,古斯塔夫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这位精通8国语言、热爱体育运动的年轻国王赶上了瑞典国力的上升期,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他在军队中建立了军需官制度,让自己的士兵可以穿着毛皮大衣抵御严寒;他严明军纪,禁止士兵们酗酒和赌博,他的士兵也很少进行抢劫;他将火炮划分为6磅、12磅和24磅三大类型,还组建了历史上第一个炮兵团(这件事的意义丝毫不亚于航空兵的独立)。古斯塔夫在步炮协同作战方面为后人打开了一扇大门,用拿破仑的话来说,“他完全可以和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不过,这位战争天才也不是没有弱点,生性勇猛的他太喜欢冲锋陷阵,每次战斗都带头冲锋,丝毫没有指挥员不冒险的觉悟。可他这种精神也深深鼓舞了他的士兵,忠诚和勇敢成了当时瑞典士兵的标志。

1630年7月6日,古斯塔夫统率着1.3万人的军队在奥德河口登陆。9月17日,瑞典军队和忠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在莱比锡附近展开了决战。凭借火炮的优势和古斯塔夫良好的指挥,瑞典人赢得了一边倒的胜利。帝国军队阵亡7000人,丢失了所有大炮和90面军旗,而瑞典人的伤亡还不到1000人。在此后的三个月里,瑞典人横扫了莱茵河地区,巨大的胜利让古斯塔夫的盟友——法国都感到震惊。◆吕岑会战中,瑞典炮兵再次大显身手,他们以3倍于对方的速度发射炮弹。双方的步兵和骑兵都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向对方发起冲击。

为了挡住古斯塔夫前进的步伐,皇帝只好做出了最无奈的选择——请华伦斯坦再度出山。一肚子怨气的华伦斯坦也毫不客气,提出了一系列的苛刻条件:他本人对军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未经他的同意,皇帝不得下达任何命令等。在这些条件全部被接受后,华伦斯坦终于答应出战了。老谋深算的华伦斯坦知道己方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抵不过瑞典人在质量上的优势,他并没有立刻与古斯塔夫进行决战,而是玩起了“先剪其羽翼,再捣其腹心”的战略。华伦斯坦先攻击那些和古斯塔夫结盟的德意志新教诸侯,然后用积极的防御作战一点点消耗瑞典军队的实力。就这样,战争的天平又在华伦斯坦天才地运作下回归平衡,古斯塔夫也逐渐明白了只有打垮华伦斯坦这块“牛皮糖”,自己才能站稳脚跟。1632年11月16日,两位战争天才在莱比锡附近一个名叫吕岑的平原上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当时两人并不知道,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后也是最辉煌的一战。

当时,华伦斯坦有2万到2.5万名士兵,60门左右的火炮;古斯塔夫的部队人数在1.2万人到1.8万人之间。谨慎的华伦斯坦采取了守势,将部队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而古斯塔夫将部队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进行攻势作战。战斗开始后不久,天降大雾,五六米之内都难以看清对面的情况。古斯塔夫率领骑兵冲破了华伦斯坦的左翼,当他率领一个骑兵团去突击敌人右翼的时候,不慎和大队失散了,更倒霉的是他和3名卫士居然闯入了华伦斯坦紧急增援上来的骑兵大队之中。一场遭遇战后,古斯塔夫和他的卫士当场战死,只有他的战马跑回了己方的军营。得知统帅阵亡后,瑞典人并没有四散逃走,他们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来为统帅复仇。最终,华伦斯坦率军退走,而瑞典人在抢回国王古斯塔夫的尸体以后也停止了追击,这场惨烈的战斗最终没有明确的输赢。一年半之后,华伦斯坦也被皇帝和诸侯派出的刺客暗杀。两位欧洲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天才,一个有着宏伟的政治梦想,最终死于政治谋杀;一个以战争为自己的事业,最后在胜利的前夕死于战场之上。最后的结局

丹麦、瑞典的接连失败,使一直搞“幕后工作”的法国不得不亲自登台。1635年5月,在荷兰、匈牙利等国的支持下,法国对西班牙宣战,整个欧洲彻底变成了一个大战场。当然受罪的还是德意志人,因为无论谁开战,都把战场设在了德意志。1643年5月,法国取得了对西班牙人的决定性胜利。1645年,法国和瑞典军队又取得了另外几次作战的胜利,皇帝和天主教诸侯已经筋疲力尽,只得向对手求和。1648年10月,参战各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终于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反哈布斯堡集团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欧洲的版图被重新划分,战胜者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化。法国得到了阿尔萨斯、洛林、凡尔登、梅斯等地区,成为欧洲新的霸主;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不来梅等地,巩固了自己在波罗的海的强势地位;葡萄牙也脱离了西班牙而成功独立;荷兰和瑞士的独立得到了整个欧洲的承认。和战胜者相比,西班牙和德意志算得上倒霉透顶,西班牙彻底滑向了衰落的深渊;而德意志得到的只是遍地尸骸和满目疮痍。按照民间的统计,这场战争中有800万德意志人死于非命,一些地区超过80%的房屋在战火中付之一炬,德意志的经济近乎崩溃,政治分裂的局面也越发严重。

除了政治格局之外,这场战争还让欧洲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制度有了飞速的发展。军需制度确立了,征兵制度取代了雇佣兵制度,火枪兵逐渐取代了长矛手,炮兵开始作为一支独立而重要的力量出现在野战中……这场战争开启了近代战争的新纪元。

普鲁士的建立与崛起

德意志诸侯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奥地利,可发展最迅速的是普鲁士。你知道吗?这个对德国统一做出了莫大贡献的国家居然在在18世纪才正式建立。

时间·10~18世纪

人物·威廉一世家族发迹

要讲述普鲁士王国的历史,就得从10世纪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时候说起。当时,在今天的瑞士有一个叫作霍亨索伦的贵族家族,这个家族势力不大,没有大片的世袭领地,也没有很高的爵位。到了15世纪的时候,霍亨索伦家族时来运转,家族中出了一位名叫腓特烈的将军,此人能征善战,在战场上救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这种“擎天保驾”之功是要重赏的,皇帝把整个勃兰登堡赏赐给了霍亨索伦家族。勃兰登堡可不是一座城堡,它是一大块领地,境内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是一块财富之地。更重要的是,按照查理四世《金玺诏书》的约定,勃兰登堡侯爵是帝国的七大选帝侯之一。霍亨索伦家族的政治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由小地方的小贵族一跃成为德意志的新贵。◆19世纪时普鲁士军官的头盔

接着我们再来讲讲普鲁士。在中世纪的时候,普鲁士是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的条顿骑士团的地盘。15世纪的时候,条顿骑士团被波兰和立陶宛的联军击败,普鲁士被一分为二,西普鲁士并入了波兰,东普鲁士还由骑士团管理。1525年,骑士团的团长阿尔伯特解散了骑士团,成立了普鲁士公国,团长大人也成了世袭的普鲁士公爵。1618年,普鲁士公爵去世,由于没有直系的继承人,贵族们就推举公爵的大女婿担任新的公爵。公爵的大女婿是谁呢?就是霍亨索伦家族的当家人、现任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就这样,勃兰登堡和东普鲁士成了一个主人统治下的两块土地。不过,这两块领地并没有连接在一起,中间还隔着由波兰统治的西普鲁士。1655年,瑞典和波兰之间爆发了第一次“北方战争”。当时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和瑞典结盟,对波兰宣战。那时的瑞典军队还是一代军神古斯塔夫打造出来的铁军,他们很快就击败了波兰。作为胜利者的盟友,勃兰登堡选帝侯拥有了东普鲁士的完全主权,不用再向波兰国王称臣纳贡。称王与崛起

1701年,围绕着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神圣罗马帝国、英国、荷兰结成的反法同盟和法国爆发了一场战争。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手里没有强大的军队,只好向勃兰登堡选帝侯借兵。勃兰登堡选帝侯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皇帝必须一次性支付1300万塔勒的“租金”;第二,皇帝应该给一个国王的封号。急等兵马出征的皇帝立刻答应了选帝侯的要求,交了“租金”,也给了他“普鲁士国王”的头衔。同年,国王的加冕典礼在柯尼斯堡隆重举行,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被加冕,成为普鲁士第一任国王,改称“腓特烈一世”,一个强大的普鲁士王国也正式建立。

1713年,普鲁士的第二任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继位,史称“威廉一世”。这位国王把80%的财政收入都花在了他的军队上,买大炮、买步枪,普鲁士的陆军几乎在瞬间就膨胀成了拥有8.5万人的庞大力量。后世的史学家谈到威廉一世的时候都认为,这位国王一手打造出了“普鲁士精神”,服从命令、勤俭精明、刻板严谨的普鲁士性格也在日后成为德国人的性格。据说威廉一世在临终的时候,神父按照惯例对他布道说“人是赤条条地来,也得赤条条地走”,国王居然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喘息着说:“我怎么能赤条条地走呢?赶快把我的军装找出来。”◆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位于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因其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它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1791年间建成,现在已经成为柏林的象征。

1740年,威廉一世去世,他的身后留下一个强大的国家。军队强悍,国库充盈,此时的普鲁士已经是欧洲大陆上不可轻视的强国了。

“音乐之父”巴赫

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家喻户晓;他一生曲折坎坷,为世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他就是西欧近代音乐的开山鼻祖——巴赫。他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仍然是著名音乐学院的必修曲目,后世的史学家甚至称他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时间·1685~1750年

人物·巴赫不幸的童年

1685年3月21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名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男婴出生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座人口过千的小城镇,但文化氛围很浓,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还刻有“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迹。巴赫家族是当地的音乐世家,巴赫的祖父辈中有两位是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杰出的小提琴手,他的几位叔叔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音乐家。对于极具音乐天赋的巴赫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音乐传统真是上天赐予的宝贵财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巴赫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病逝世了。一年以后,巴赫的父亲也因为悲伤过度而告别了人世,幼小的巴赫只得靠哥哥来抚养。◆巴赫的一家在西方的音乐百科全书中,“巴赫”这个条目代表着数十位音乐家,这是因为巴赫家族实在是一个极具音乐天赋的大家族。这个家族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300多年中,一共出现了50多位音乐家。

小小年纪就成为孤儿,也许只有音乐才能抚慰巴赫心灵上的创伤。可巴赫的哥哥却禁止巴赫踏入音乐的世界半步,还将家族中收集的珍贵乐谱全部锁起来,不让巴赫翻阅。小巴赫只好在夜晚偷偷取出曲谱,然后悄悄地抄写下来。这样持续了半年之久。噩运再次降临到巴赫的头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巴赫的哥哥发现了巴赫的行为,暴跳如雷的他将巴赫辛苦抄写的手稿全部撕毁。哥哥蛮横的举动深深地刺痛了巴赫幼小的心灵。也许这个残缺的家根本就不是自己停留的港湾,15岁的巴赫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凭借着自己美妙的歌喉和出色的小提琴、管风琴及古钢琴的演奏技艺,在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的唱诗班中任职,同时还进入神学校学习。童年的遭遇使巴赫具有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虽然经济拮据,但是他发奋图强,靠奖学金进入了吕奈堡的圣·米歇尔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他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四处寻找并贪婪地吸取营养,学校的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之中度过了。1702年,巴赫从学校顺利毕业,第二年就在一家室内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乐师。在之后的20年中,巴赫多次更换工作,他做过教师、作曲家、乐队指挥等工作,但他最纯熟的音乐技能还是曼妙的风琴演奏。1723年,38岁的巴赫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担任歌咏班领唱,这份职业一直伴随了他27年,直到他离开人世。◆巴赫全面地继承了欧洲几百年的音乐传统,把欧洲音乐艺术推向了高峰。生活写照

18世纪的德国贵族们虽然喜爱音乐,也建立了许多宫廷乐队,但音乐艺人却不被世人重视,他们被当作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仆役一样看待。巴赫虽然是这一时代少有的音乐天才,也难以摆脱这种命运。他并没有像以后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那样,活着的时候就享有盛名,而是始终在为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而努力工作(巴赫是位“高产”的父亲,他一生共有20个子女,其中11个早年夭折),并始终未能遇到懂得欣赏他的音乐的“伯乐”。据说他最后的“雇主”莱比锡教会原本希望能够找到一位“一流音乐家”,只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巴赫。

德国的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说过:“天才如果不是诞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中,就是降临到生活十分艰辛的阶层里。”此话用在巴赫的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坎坷、挫折、打击……这些灰色调的词语缠绕了巴赫的一生。他10岁的时候就已经父母双亡,35岁的时候,挚爱的妻子也撒手人寰,60岁的时候连续失去了6个子女……不过让世人感叹的是,巴赫9个成年的子女中,有4人成为鼎鼎有名的音乐家。巴赫家族的荣光继续传递,音乐仿佛成了这个家族最耀眼的勋章。

晚年的巴赫为医治眼睛曾做过两次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他于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世。巴赫在世时创作的作品鲜为人知,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认可。直到他去世后,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巴赫音乐作品的宝贵价值,就此,巴赫那完美、深刻的音乐才为世人所知。当贝多芬首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名字的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再晚一些的肖邦、李斯特等人都将巴赫的作品奉为经典,巴赫的价值这才真正地体现出来。◆2005年,德国柏林展出了巴赫作曲的手稿。

腓特烈大帝

时间回到1806年的一天,在柏林郊外的某处墓地,拿破仑和他精悍的军官们静静地伫立着。几周前,法国人刚刚在耶拿横让扫了普鲁士的10万大军。如今面对这样一座墓碑,精悍的法国军官们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严肃、安静。拿破仑静静地注视了墓碑一会儿,然后举起马鞭指向墓碑,对部下说:“如果这个人还活着,我们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墓中沉睡的人是谁呢?竟能让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为之叹息。他就是德意志人不朽的神话——腓特烈大帝。

时间·1712~1786年

人物·腓特烈大帝少年轻狂

1712年,腓特烈出生在柏林的波茨坦王宫,他的父亲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普鲁士第二任国王威廉一世,他的母亲索菲娅王后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同胞姐姐。腓特烈的出生让一向只对大炮和步枪感兴趣的国王欣喜若狂,老国王甚至暂时离开了军营,把精力转移到培养接班人上来。不过,威廉一世的教育方式带有强烈的个人特点,他要求宫廷教师只能教授德意志历史、数学、军事学、政治经济学,学习的语言也只能是法语和德语。老师如果私下向腓特烈传授拉丁语,或者是音乐、美术这种“削弱男子汉斗志”(威廉一世语)的东西,国王会将老师当场毒打一顿。◆腓特烈11岁时的宫廷画像。

可怜的小腓特烈从6岁开始就得严格按照父亲制定的作息时间生活,他没有玩伴,只有无休止的课程;他没有漂亮的礼服,只有几套特制的普鲁士陆军军服;他不知道柏林哪里的瘦肉香肠最好吃,却能清楚地背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的兵力部署。这种高压教育让腓特烈产生了强烈的逆反情绪,他私下里购买了大量的文学和哲学书籍,还学会了吹奏长笛。每当父亲要对“玩物丧志”的他大刑伺候的时候,腓特烈就跑到母亲那里寻求庇护。一来二去,国王和王后的关系也日益紧张。1730年,18岁的腓特烈策划了一次名垂史册的出逃——他为了逃避父亲指定的婚姻而打算逃往英国,投奔舅舅乔治二世。可腓特烈哪里是父亲的对手,他和几个朋友刚逃到国境线上就被禁卫军抓了回来。怒火中烧的威廉一世下令处决了儿子的“狐朋狗友”,然后把儿子关进了大牢。18个月之后,腓特烈向父亲表达了忏悔之情,并表示愿意接受父亲安排的婚姻。有了台阶可下的威廉一世也把儿子放了出来,开始让他在普鲁士王国内四处巡视,接触政务。◆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后,腓特烈二世凯旋。

1740年,威廉一世突发心脏病去世,腓特烈继承了王位,成为普鲁士的第三任国王,史称“腓特烈二世”。当时普鲁士的人口只有250万,却维持着一支拥有8万人的常备军,而人口两千万的法国,拥有的陆军总数也不过16万。在威廉一世时代,普鲁士士兵始终在军营中操练,没有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让他们一展身手。而到了腓特烈二世时代,普鲁士陆军终于得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西里西亚争夺战

就在威廉一世去世后不久,“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当家人查理六世也驾崩了。皇帝的大女儿特蕾西亚的丈夫有权继承费兰茨·斯帝芬帝位,但腓特烈并不承认他的继承权,于是联合了法国、萨克森和巴伐利亚,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目的是趁着奥地利政局不稳,一口吞下奥地利的西里西亚地区。西里西亚在当时算得上是一块财富之地,这里土地肥沃,纺织业发达,每年的税收足够养活一支精锐的军队,是一剂增强普鲁士国力的大补药。1740年底,腓特烈二世带着父亲留下的精兵悍将突袭了西里西亚,不但击溃了当地守军,还在莫尔维茨会战中重创了奥地利的援军。初上战场的腓特烈远没有后来的他英明神武,他被鲜血、残肢和死亡折磨得有些神经衰弱,居然把指挥权交给了部下,自己却到后方休息。不过,凭借威廉一世训练出来的精锐步兵,普鲁士人还是取得了胜利,无奈的特蕾西亚只好和腓特烈签订了《柏林和约》,将西里西亚割让给了普鲁士,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

然而和平并没有持续太久,奥地利靠英国的援助逐渐恢复了元气,特蕾西亚还和萨克森结成攻守同盟。感觉到危险的腓特烈觉得不能等别人的刺刀举起来自己再还击,他决定先发制人,这种军事思想也贯穿了他的军事生涯。1744年,普鲁士大军侵入捷克,很快就攻占了布拉格。第二年6月,腓特烈指挥普军佯装撤退,等奥地利人大摇大摆地开始追击时,腓特烈又带领普军杀了一个“回马枪”,以900人阵亡的代价消灭了1.3万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奥军指挥官也效法腓特烈二世,在9月29日对普军发动了一次夜间突袭,可普军的训练和素质远在奥军之上,他们把腓特烈二世发明的斜线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在不利的局势下再次击败了奥军。战场上打不过天资横溢的腓特烈,奥地利只好又和腓特烈签订了《德累斯顿和约》。普鲁士以弱胜强,击败了奥地利,这不仅让欧洲各国大跌眼镜,还让腓特烈成为普鲁士人心中的“不败战神”。腓特烈凯旋的时候,柏林的市民们喊出的已经不是“国王万岁”,而是有些逾越的“大帝万岁”,可见当时普鲁士人的民族情绪何等高涨。◆1745年12月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在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城下签订停战协定,奥地利再次承认普鲁士拥有西里西亚,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开明专制

西里西亚战争的胜利给普鲁士带来了十几年的和平,腓特烈从容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内建设。腓特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普鲁士实行义务教育,不但贵族子女要进学校学习,平民的孩子也能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帮助下进入校园。紧接着,腓特烈又成立了柏林皇家科学院,还设立了巨额的奖金,鼓励普鲁士人探索科学的世界。腓特烈还给了普鲁士人出版和言论的自由,他甚至不顾忌自己的形象,允许书店展出以自己为对象的漫画。按照腓特烈的原话,“我和我的人民达成了协议,我干我想干的事,而人民则说他们想说的话”。腓特烈的所作所为深深地影响了德意志人的思维方式,那种重视教育、重视科学的态度一直延续到今天。在封建气息残存的18世纪中期,腓特烈的所作所为如同一盏黑夜中的明灯,吸引着各国的人文主义者。法国的大思想家伏尔泰就曾称赞腓特烈说:“你就是我心中的国王。”1752年,被波旁王朝驱逐的伏尔泰来到柏林,受到了腓特烈热情的接待,两个人一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尽管周围弥漫着和平的气息,腓特烈却一点儿也没有放松军队的建设。不过这位国王没对老百姓横征暴敛,而是把自己私人收入的80%全部花费在了军队的建设上。普鲁士炮兵有了更多轻便的火炮,普鲁士骑兵也有了更多的阿拉伯纯种战马。作为备受后人推崇的军事天才,腓特烈在这段时间里还发明了一种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近代战争模式——首先是大炮狂轰,然后骑兵快速突击,最后步兵巩固阵地。这种步、炮、骑兵协同作战的打法成为近代战争的经典模式,到了拿破仑时代更是被法国人发扬光大。◆腓特烈二世七年战争

就在腓特烈忙于国内建设的时候,一个削弱普鲁士的计划正在形成中。奥地利女皇特蕾西亚对西里西亚念念不忘,甚至喊出了“为了奥地利的强大,我不惜卖掉最后一条裙子”的口号,而法国的波旁王朝则对普鲁士的日益强大忧心不已,俄国沙皇伊丽莎白想吞掉东普鲁士,三大强国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征讨普鲁士。普鲁士就此陷入南、西、东三面受敌的被动局面,可腓特烈没有丝毫的畏惧。他先是和法国的死敌英国签订了同盟条约,然后先下手为强,对奥地利人的跟班——萨克森发动了进攻,“七年战争”正式爆发。

1757年4月,腓特烈率领普军重创了6万奥军。不久,法国和俄国都行动起来,8万俄军进逼东普鲁士,10万法军攻占了汉诺威,形势对腓特烈极为不利。1759年,腓特烈率领2万普军与7万俄军在库纳斯多夫地区展开激战。腓特烈没能再次以少胜多,他的军队遭遇了惨败,腓特烈甚至单骑冲向了俄军阵营,并歇斯底里地喊着:“为什么没有一颗子弹击中我?”最终被亲信将领拉拽着离开了战场。1760年,普鲁士更是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国力几乎消耗殆尽,军队从巅峰时期的20万人锐减到11万,首都柏林岌岌可危。就在这危难的时刻,几乎绝望的腓特烈得到了一次喘息的机会。1762年1月,俄国沙皇伊丽莎白去世,接任皇位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狂热崇拜者,这位一国之主平生最大的志向就是在腓特烈手下当个军官,现在腓特烈有难,他怎能袖手旁观?随着彼得三世一声令下,俄军不但立刻在东线停战,还协助腓特烈一起保卫普鲁士。这突然出现的变故让法国人和奥地利人目瞪口呆,他们一边痛骂着彼得三世“卖友追星”,一边捏着鼻子签订了《胡贝图斯堡和约》,普鲁士最终保住了西里西亚。由于腓特烈牵制住了法国,英国趁火打劫,将加拿大和印度的控制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可以说腓特烈在欧洲的举动直接影响了世界格局。◆18世纪的普鲁士军队,士兵违规将受到各种严厉的惩罚。因为腓特烈相信,只有铁的纪律才能凝聚成强大的战斗力。

七年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已经满目疮痍,经济衰退,国库空虚。腓特烈让大批的军人复员,以改善社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他减免农民的税收,责令贵族们捐献财产以弥补国库的空虚,还建立了专门向农民贷款的银行,成立养老院以赡养那些失去子女的老人。短短几年之后,普鲁士的经济得到了复苏,人口也从战后的300多万恢复到了450多万。此后,腓特烈伙同俄国瓜分了波兰,还支援过美国的独立战争,普鲁士也成为欧洲一流的强国。1786年,74岁的腓特烈因病去世,他传奇的一生终于谢幕,但他的功绩则永远地留在了普鲁士人的记忆里。

世界文豪歌德

德是德意志著名的文学巨匠,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他被认为是文学领域里“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歌德歌的两部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和《浮士德》,都成了欧洲文学史上的绝唱。德国文学史上的

狂飙突进运动

在他的笔下迸发出了最强音。

时间·1749~1832年

人物·歌德求学时代

1749年8月28日中午,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市,当教堂的钟声敲响12下的时候,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德意志大文豪约翰·沃尔夫冈·歌德。钟声似乎在为这位巨人的降生而高歌。不可思议的是,83年后的1832年3月22日,当歌德在魏玛去世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同样敲响了12下,这一切的巧合似乎都宣示着这位大文学家的与众不同。

歌德走上文学的道路并不是偶然的,他的家族就是文化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皇家顾问,曾经获得过法学博士学位,他的母亲是法兰克福市长的千金。同样的门第,同样的爱好,让这对伉俪恩爱有加。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父母优秀的基因,歌德在童年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颖,8岁的他能将拉丁文练习题翻译成德文,并且已经开始学习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和希伯来语,语言的天赋表露无遗。和所有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歌德的父亲也在为儿子规划未来,他不愿意让儿子当个靠码字赚钱的墨客,而是希望儿子像自己一样学习法律,踏入政坛。1765年8月,无奈的歌德屈从于父亲的压力,来到莱比锡学习法律。5年之后,学业有成的他前往斯特拉斯堡继续学业。凭借着聪明和勤奋,歌德很快就获得了法学博士的学位,满足了父亲的愿望。创作时代

尽管歌德一直按照父亲规划的道路前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热爱的文学创作事业。1774年,歌德发表了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名叫维特的青年爱上了少女夏绿蒂,却因为门第等原因,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心爱之人嫁给了一个庸碌的小贵族。爱情破碎,前途无望,维特最终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此向整个社会抗争。这部小说发表不久就引起了轰动,它虽然是一部爱情小说,但是文字清新感人,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说,“小说中充满了像海水一样透明的语言。”当时很多失恋的德国青年都模仿着小说中的情节,这股“维特热”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

1775年,歌德应邀来到了魏玛公国,就此开始了他近10年的官场生涯。他先后担任过国会参议员、军事长官等职务。繁杂的政务占用了歌德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段时间里,他并没有太多的作品问世。1788年6月,歌德从意大利回到魏玛。同年7月,他和一位比他小16岁的女工同居,并在8年后与之结婚。1805年,歌德一生的挚友、诗人席勒去世。10年后,歌德的夫人也因病去世。这两次沉重的打击让歌德的情绪一度非常低落,不过这位大文豪没有就此消沉下去,他相继完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几部作品,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诗剧《浮士德》。这部巨著的写作时间前后长达60年之久。《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808年,第二部则完成于1831年8月31日,此时歌德已是83岁高龄。当歌德呕心沥血写完这部著作的时候,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最主要的事业已经完成,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了。”这部让他今生无悔的作品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民间传说,讲述了主人公和魔鬼靡非斯特订立誓约后,又在魔鬼的诱导下经历了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主人公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这部结合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和《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欧洲的四大古典名著”,连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喜爱这部作品。◆作为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伟大的作家,歌德经历了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正是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他创作出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作品。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70年代德国形成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因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这场运动反对封建割据,批判死气沉沉的封建文学艺术和虚伪道德,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克林格、歌德、席勒是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No.1 克林格和《狂飙突进》“狂飙突进运动”的名字来源于德国剧作家克林格在1777年所写的剧本《狂飙突进》。这位18世纪的剧作家和歌德、席勒等人处于一个年代。他家境贫寒,青年时因为条件所限辍学回家,不过这倒帮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和几个知己好友成立了一个剧团,从此开始了戏剧创作生涯。克林格深受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影响,他的剧本力图打破旧时期的戒律,以反抗社会现状为主题。1774年到1775年,克林格相继完成了剧本《奥托》和《受折磨的女人》。1777年,克林格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狂飙突进》,这个剧本描写了两个到北美殖民地参加独立战争的青年人在战争中成为战友、从而消除父辈误会的故事。《有景色的城堡》《领主和他的一家人》No.2 歌德

作为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一直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坚力量,他和诗人席勒并称为这场运动的“两大旗手”。歌德从1770年开始学习莎士比亚戏剧和古希腊的诗歌,从而确立了他清新质朴的创作风格。在此后的几年中,歌德先后完成了多首赞美自然、讴歌爱情与友谊的抒情诗,比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等。此外,歌德还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普罗米修斯》,这部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诗剧表达了强烈的反封建精神。除了诗歌外,歌德的小说也具有浓郁的反抗精神。在他的早期小说《葛兹·冯·伯里欣根》中,主人公葛兹被描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渴望自由、同情百姓的人物,可以说歌德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赋予了自己笔下的主人公。此后,歌德又相继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名著。狂飙突进运动在他的笔下迸发出了最强音。这幅绘画描述了小说《浮士德》中主人公所面对的种种诱惑。No.3 席勒

作为狂飙突进运动中的另一位“旗手”,席勒同样是一位文学巨匠。他出生在德国马尔巴赫城的一个平民家庭,14岁时被迫进入军事学校学习。经过8年痛苦、封闭的军校生活,22岁的席勒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从1780年到1784年,席勒先后完成了《强盗》《阴谋与爱情》《唐·卡洛斯》等几部伟大的戏剧。1794年,席勒结识了他一生的挚友歌德,两人一起将德国文学引入了黄金时代。1799年,席勒完成了他著名的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华伦斯坦》取材于三十年战争中的史实,强烈地表达了消灭封建割据、实现民族统一的理想。歌德画像

“乐圣”贝多芬

国的波恩市有一座名为贝多芬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座青铜人物塑像。主人公有一双大眼睛和一头蓬乱的头发,粗犷的脸部轮德廓透着坚强,在他的周围还塑有九座天使像。这个广场就是贝多芬广场,这座塑像就是“乐圣”路德维希·凡·贝多芬,那九座天使塑像则象征着贝多芬创作的九部享誉世界的交响乐。

时间·1770~1827年

人物·贝多芬抑郁童年◆贝多芬《英雄交响曲》手稿

1770年12月17日,在德国波恩一座巴洛克式的三层小楼里,一个名叫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男婴呱呱坠地。贝多芬的出生并没有让他那终日酗酒的父亲放下酒杯,倒是让他担任宫廷合唱团团长的祖父甚感欣慰。尽管当时音乐家在贵族眼中还是一群“穿着靴子的仆人”,他的祖父还是想把孙子培育成一个能够用音乐触动灵魂的乐师。可还没等老人开始他的教育大计,就因病告别了人世,真正把贝多芬领到音乐之路上来的还是他的父亲。这位对酒吧的贡献大于对家庭的贡献的宫廷歌手教育儿子的方法非常奇特——他每次都在深夜带着浓重的酒气回到家中,把酣睡中的儿子从床上揪到钢琴前,让他从深夜练到天亮,一个音符的错误就会换来一记响亮的耳光。等贝多芬稍大一些,他就被父亲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贝多芬的天赋慢慢展现出来,他7岁的时候首次登台演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11岁时发表了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时就参加了宫廷乐队,担任风琴师和钢琴师。英雄乐章

1787年,17岁的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有幸为偶像莫扎特演奏了乐曲。贝多芬的即兴演奏震撼了莫扎特这位古典音乐大师,据说一曲终了,一向沉稳的莫扎特居然跑到了大厅,向朋友们高喊:“注意这个年轻人,用不了多久,全世界都能听到他的乐曲!”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贝多芬从莫扎特、海顿这些前辈那里学到了许多作曲的技巧,他开始将自己的思想和人生观融入作品当中,用音乐来传递自由、平等的精神。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贝多芬是大革命的同情者,对于这场革命浪潮中的盖世英雄拿破仑更是无比崇拜。1802年,贝多芬开始动手创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贝多芬的心中,拿破仑就是砸碎封建镣铐、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是一个现代版的普罗米修斯。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时候,却传来了拿破仑在法国称帝的消息。失望的贝多芬高声地怒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说完,贝多芬撕碎了写给拿破仑的交响曲,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都不愿意公开这部伟大的作品。1805年4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大剧院第一次公开演出,贝多芬亲自担任指挥。1806年10月,这部交响曲的曲谱出版,封面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英雄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也被称为《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的故居位于波恩市政厅以北的一条小巷中,这是一座有橘黄色大屋顶的三层小楼,小楼临街的小花坛中种植着贝多芬生前最喜欢的玫瑰、兰花和百日草等花卉。1816年,波恩市的几位市民出资买下了贝多芬的故居,在其基础上建成了贝多芬纪念馆。自强不息

就在贝多芬作为钢琴家和作曲家而崭露头角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他的耳疾无法治愈了。其实早在1796年年底,贝多芬就发现自己出现了严重的耳鸣。到1800年的时候,即便是在歌剧院听歌剧,贝多芬也必须坐在第一排才能听到隐约的歌声。当他从医生那里得到自己的耳疾无法治愈的诊断时,他几乎绝望了。他拒绝出席各种音乐会,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甚至还写下了一封遗书。不过,对音乐的热爱最终战胜了悲观的情绪,贝多芬逐渐把自己的苦痛转变成创作的动力,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下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让人血脉贲张的话。为了克服耳聋带来的困难,贝多芬每次练习钢琴曲时都准备一根木棍,一头咬在自己的嘴里,一头插在钢琴的共鸣箱里,他就用这种方法来感受声音。1807年,贝多芬创作完成了《第五交响曲》,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命运交响曲》。这部情绪激昂、气魄宏大的作品在维也纳引起了轰动,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室成员一边咒骂着“这大逆不道的曲子”,一边从剧院匆匆退场;而拿破仑的老兵则热泪盈眶地高呼:“这是属于皇帝陛下的音乐……”1824年5月,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这部以诗人席勒的名篇《欢乐颂》为灵感的交响乐再次点燃了维也纳人的音乐圣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掌声甚至让附近的警察以为剧院发生了暴动。当时贝多芬正站在乐队前指挥,因为背对听众的原因,贝多芬没有看见(也听不见)这激动的场面,还是女歌手翁格尔拉着他的手,示意他转身,贝多芬这才看到了剧院中的盛况。◆维也纳郊外的景色,这里是贝多芬晚年时最喜欢漫步的地方。孤僻终老

少年成名的贝多芬对于人情世故非常迟钝,有时又表现得过于愤世嫉俗,藐视权威。当时就有评论家说他是“独自生活在荒岛之中,突然间被带到了文明社会里的人”。贝多芬一生中没有几位至交好友,且终身未婚。有时因为弹奏钢琴的时间太长,手指会发热,所以他在练琴的时候会准备一盆凉水放在旁边,等到手指发热的时候,就把手放到水里浸泡一下,然后再继续弹琴。随着他的手臂来回挥动,每次都有很多水流到地板上。这还不算,每当灵感来临的时候,贝多芬还会将整盆凉水倒在自己的头上。于是,水淹楼下邻居家的事情多次发生,导致贝多芬屡屡搬家。最后他再租房子的时候,索性连同楼下的一间也一起租下,这种倔强的性格直到他去世时也没有任何改变。

缺乏情感的滋润,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会感觉到灵感的衰竭。贝多芬在45岁之后又找到了另外一种激发灵感的方式,那就是散步和豪饮。每个傍晚,贝多芬都会在维也纳郊外的森林里或者某个庄园中散步,回到家后再喝下几杯葡萄酒,然后再开始乐曲的创作。1826年12月,贝多芬在散步回来后得了重感冒,很快又转成了严重的肝病。经过4个月的治疗,无能为力的大夫告诉了贝多芬他恐怕无法治愈的实情,希望他能有所准备。可这位音乐家却对着自己刚刚订购的法国葡萄酒感慨地说:“实在太可惜了,你们来得太迟了!”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去世,人们把他安葬在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旁边。作为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人物,贝多芬一共创作了200多部音乐作品,其中有9部交响乐(最有代表性的是《英雄》《田园》《命运》《合唱》)。他将音乐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一种可以抒发美好情感,也可以展现伟大精神的高度。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这样说:“贝多芬的音乐代表了一种伟大的自由之声,他和他的音乐都无可替代。”◆贝多芬失聪之后,反而对音乐理想性要求得更加严格,这种孜孜不倦的态度最终使他成为浪漫主义音乐之父。

克劳塞维茨和《战争论》

1793年,在莱茵河和美茵河交汇的美茵茨城正进行着一场激战。城市上空弥漫着黑色的硝烟,这座葡萄酒城像是一座年久在失修的壁炉。前膛枪射击的沉闷声音不断响起,偶尔还伴随有12磅加农炮弹的爆炸的声音。在城外的炮兵阵地上,一位瘦小的少年正护着军旗站在一门大炮旁边,观察着战场的形势……

时间·1831年

人物·克劳塞维茨少年从军

这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战斗和法国大革命时代那些闪耀着璀璨光芒的战役是不能相比的,光荣的耶拿、血与火的博罗季诺、悲壮的滑铁卢所承载的生命和钢铁都是以万为单位的。但是这场平凡的战斗却打开了一位少年的心胸,欧洲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诞生了一位军事天才,他就是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未来的西方兵圣。◆奥尔斯塔特会战中的拿破仑奥尔斯塔特会战中克劳塞维茨被法军俘虏,这位军事学家将其视为生平的奇耻大辱,此后他一直将法国当成普鲁士的对手。

1780年6月,克劳塞维茨出生在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的布尔格镇,他的父亲是一名退伍的军人。父亲在克劳塞维茨长到12岁的时候,就把他送到了波茨坦的军营,当了一名普通的士官。远离家乡,没有慈爱的父母,没有玩耍的伙伴,有的只是刻板的训练、单调的食物和教官的耳光,这让克劳塞维茨渐渐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由于年纪太小,克劳塞维茨在团部担任鼓舞士气的掌旗手,负责保护团队军旗。1793年,13岁的克劳塞维茨参加了普鲁士对法国的战争。在美茵茨城的残酷战斗中,法军灵活的战术让思想陈旧的普鲁士军队伤亡惨重,战友的鲜血让13岁的克劳塞维茨陷入了沉思之中……战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线式战术”过时了吗?这些问题都困扰着他。青云直上

1801年,21岁的克劳塞维茨进入了柏林军官学校深造。一个退伍老兵的儿子能够在顶级的军事殿堂里学习,这让克劳塞维茨兴奋不已,他抓紧点滴时间,刻苦学习。当时军校的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这位出身农民家庭的将军很快就喜欢上了朴实认真的克劳塞维茨,不时地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帮助。从小就缺乏父爱的克劳塞维茨在校长这里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这让他一向枯燥的生活也泛起了涟漪,校长办公室成了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排在了学校图书馆之前。

1803年,克劳塞维茨以优异的成绩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了。当时正赶上奥古斯特亲王来军校挑选副官,在沙恩霍斯特校长的推荐下,克劳塞维茨成了亲王的贴身副官。1803年8月8日,克劳塞维茨收到了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亲笔写下的任命函。亲王副官的生活实在很惬意,除了跟随亲王参加宫廷宴会外,业余时间还可以回到母校参加军事讨论活动,还能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历史和文学课程,此时的一切对于克劳塞维茨来说都太美好了。战俘与改革

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1806年秋天,英国、俄国和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反法联军和拿破仑的新一轮战争爆发了。10月14日,克劳塞维茨跟随奥古斯特亲王参加了著名的奥尔斯塔特会战。普鲁士人恪守着他们呆板的教条,一次次排成密集的方阵向法军阵地发起冲锋,又一次次被猛烈的炮火打得溃不成军。战斗进行了6个小时,普军伤亡超过了4万人,被迫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克劳塞维茨和亲王大人被法国骑兵擒获,成了2万多名普军俘虏中的一员。战斗结束后,克劳塞维茨被押到法国,在那里度过了将近一年的囚徒生活。和“战俘”这个字眼带来的耻辱相比,普鲁士军队的大溃败更让克劳塞维茨痛心疾首,他开始审视普鲁士军队中种种的弊病,沉思军事变革之道。在这段时间里,克劳塞维茨开始学习法语,数学、音乐、文学、艺术以及雕塑,当然他研究最多的还是军事,拿破仑对法军的军事改革更是他研究的重中之重。

1807年11月,克劳塞维茨结束了他的囚徒生活,和奥古斯特亲王一同获释回国。他根据这一段经历,写出了一份长达14页纸的备忘录——《关于普鲁士未来对法作战行动》,对以后可能发生的战争作了预测和探索。后来,他又参加了由恩师沙恩霍斯特、挚友格奈森瑙等将人主持的军队改革工作。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在制度和装备上都很落后,军官们墨守成规,体罚成风;而士兵们薪水微薄,补给奇差。针对这种情况,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对普鲁士军队动了“大手术”,全面改革兵役制,以义务兵制取代雇佣兵制;废除体罚,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克劳塞维茨在这场军事改革中大放异彩,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战略学和战术学教官,还负责给15岁的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学。◆身着胸甲的骑兵出奔与回归

正当克劳塞维茨等人忙于改革之时,噩耗降临了。1812年4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屈服于拿破仑的战争威胁,宣布和法国结盟,还准备出兵2万人协助法军进攻盟友俄国。消息传来,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愤而辞职,而和法军结下了深仇大恨的克劳塞维茨告别了妻子和朋友,只身来到俄国,在俄军总参谋部中担任了一名顾问。在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中,克劳塞维茨参加了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他和俄军将士同仇敌忾,最终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法军。1814年,克劳塞维茨回到了普鲁士,担任了第三军团参谋长的职务。1915年,在滑铁卢,正是普鲁士人给了拿破仑致命的一击。

1818年5月9日,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他被晋升为少将,时年38岁。时间仿佛一个轮回,克劳塞维茨在30多年后再次回到了他起步的柏林,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少年时的远大抱负,只是想像老师沙恩霍斯特那样为普鲁士培养下一代的军事人才。可他出奔俄国的行为让威廉三世心怀不满,国王始终不给他施展才华的空间。在学校里,克劳塞维茨只能过问行政问题,却不能在教育内容和课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每天早晨,副官进来,不声不响地鞠个躬,呈上公文,克劳塞维茨再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这种无所事事的日子简直就是军人的毒药,克劳塞维茨觉得自己必须找到一些事情来打发时间。慢慢地,一个计划在克劳塞维茨心中诞生了,他打算著书立说,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留给后世。于是,这个怀才不遇的中年军官开始了辛苦的著书工作。1830年,克劳塞维茨被调往炮兵监察部。临行前,他将3000多页的书稿交给妻子,轻声地对妻子说:“我一直想把这些书稿改完,可惜没有时间了……这部书算不上是完整的理论大厦,仅仅是构筑理论大厦的材料……我想,这部书最好在我离开人世之后再出版吧!”旷世巨著

1831年11月,克劳塞维茨在柏林染上了霍乱。这种在今天可以医治的病症在当时却是“19世纪的世界病”。身染恶疾的克劳塞维茨开始剧烈地呕吐,很快就出现了脱水和尿毒症等症状。几天以后,这位兵学大家与世长辞。为了让丈夫的思想能够为世人所知,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仔细整理了他的书稿,于半年后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一书,全书共分十卷,《战争论》是其中的前三卷。《战争论》全书共8篇124章,分门别类地研究了130多个大大小小的战例,其中包括了荷兰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等许多经典战例。《战争论》的第一篇论述了战争的性质,第二、三篇讲述了战争理论和战略概论,第五篇到第八篇则详细谈了作者对军队、防御、进攻和战争计划的看法。由于克劳塞维茨本人对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哲学有很深的造诣,所以《战争论》一书在文字上直接、简洁而富有艺术气息,很多话语深刻地更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台词,比如“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就如同一条变色龙,每一次战争都有其自己的特色,但战争的暴烈性,战争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却是其根本属性之一。”这位校长总是试图从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