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咨询与DIY(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06:37:12

点击下载

作者:赵建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美国留学咨询与DIY

美国留学咨询与DIY试读:

前言

2006年,我踏入留学咨询领域,一切似乎只是机缘巧合。此前,我拿到了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留学,我恶补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对各种信息的梳理和融汇开阔了我的视野,也让我意识到留学咨询行业的价值。能够利用国外良好的教育资源,帮助中国无数有理想的学生实现梦想,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事业。

从业这些年,我亲手办理并送出国了两百多名学生,我也间接指导过上万名学生。如今,很多我指导过的学生已经学成,并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很多学生和我成了朋友,总把国外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我;很多人推荐师弟和师妹来咨询,让我帮助他们增加北美留学申请被录取的可能性。多年来的咨询经历让我意识到,留学咨询是一个对业务素养和情商都要求很高的行业。

八年前,留学中介大行其道,留学咨询方兴未艾。我们这些咨询师在一个新兴的领域里摸爬滚打,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几年后,大多数人已经转行,我在经历了无数次摔打后仍然选择坚持下来。由于美国有全球最好的教育机制和教育资源,所以我的业务重心也在实践中逐渐集中到美国文科,我自己成了这个申请领域的专家。

留学咨询行业是随着人们对留学理性认识的加深产生的,也会随着这种趋势的推进而发展。近几年,高端留学市场逐步开辟自己的路径,并和单纯以出国为目的的留学中介从概念上彻底分离。倒逼机制也让传统的、成功率百分之百的留学中介市场面临重组。如今,很多中介机构正在尝试转型,但由于受制于既有业务,转型成功率很低。此外,国内一些教育领域的巨头通过并购进行业务延展,在留学咨询行业加强力量。现阶段这些风起云涌的变化,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在大学同学毕业十年的聚会上,当大家分享经验时,我发现很多人对留学咨询了解不深,也分不清它与留学中介的区别。听完我的介绍后,有人说:“人活着要么成条龙,要么就当某条道上的‘虫儿’。听你说得头头是道,在你那个圈子,你应该算是个‘虫儿’了吧?”这个难辨称赞和调侃的称谓让我心里一动。这些年虽然我积累了很多经验,然而一直匆匆忙忙,从没想过认真总结一下,现在也确实应该在而立之年对过去做个梳理,以便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好地鞭策自己,也启发更多的人。每次在网上看到学子们殷切的询问和对我的回复的赞许,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暖暖的。我希望能写一本书,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以及对留学申请的思考。

八年多的实践是这本书的内容来源。我相信会有很多申请者在本书中找到与自己面临问题相同的案例,并通过阅读本书发现新思路。

当然,肯定会有人问,看完这本书是否可以自己动手(Do It Yourself,DIY)申请?我认为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基础条件极其出色、申请目标非常明确的学生,通读本书后,对DIY申请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对大多数申请者来说,DIY应该慎重。举个例子,我有个痴迷收藏的朋友,他是电视上鉴宝节目的忠实观众,收藏相关的书籍,也读书无数,谈到收藏话题,总能口若悬河。一次逛街时路过个古物摊,我们调侃他说:“看看哪件古董值500万,咱们赶紧捡漏买下来。”他拿起这件看看,拿起那件端详,半天说了一句让大家大笑的话:“我的知识一下子格式化归零了。”留学申请也是一样的道理。申请是个动态的过程,每个人面对的细节都是新的。所以,对于面对海量信息的学生来说,这本书虽然可以提供方向性指导,却终究不如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咨询师当参谋牢靠。

我常想,在不久的将来,我提供过咨询服务的学生中,也许会出现另一个李开复、张朝阳,或者乔布斯。这样的设想总让我干劲儿十足,并带着一份荣耀感投身工作。

记得罗曼·罗兰称贝多芬是将人类摆渡到彼岸的伟大船夫。我非常喜欢这个比喻。虽然不敢妄比贝多芬,但我想对文科的申请者们说:“如果你对彼岸有坚定的渴望,我愿意做一名船夫,在这里守候,为你摆渡,摆渡你的梦想。”赵建军2015年5月第一章理性的抉择

这些年,我一直专注于文科类专业的申请。总体上,我感觉学习文科的学生情商相对较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较其他学科的申请者出色一些。他们大多兴趣广泛,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对国外环境适应起来比较容易。但也许正是由于文科生的感性,在我看来,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适合到国外去读书,有些人的初衷或目标也与实际情况有很大偏差。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申请者对中外教育体制的差异、国外就业环境等理解得不透彻,有些人只是了解了表面,有些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

虽然出国留学无所谓好坏,但却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所以对待出国留学应该只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义无反顾;一种是直接放弃。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不允许去尝试的,留学应该算作其中之一。不幸的是,现在抱着“无所谓”或者“试试看”的态度来找我的人越来越多,对留学现状有明显误解的人也不在少数。

每次接手学生,我首先关心的是他们的出国目的和态度,对我来说这是原则问题,也是以后所有工作的基础。一个咨询师为适合出国留学的人提供服务,并为他们找到适合的位置,这才是对学生负责。所以,遇到对留学理解有偏差的学生,我会深入与他们交流,帮他们仔细分析出国留学的利弊、国外留学环境的最新形势等,尽量帮他们纠偏,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所幸,在我接手的案子中,大多数人都采纳了我的意见,很多人在后续联系时,还对我当初的建议表示感谢。

这几年,我有意识地把近些年总结的经典案例进行梳理,并做了分类,算是我对每位申请者在出国前应该思考的问题的小结。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过后做出的决定才是经得住考验的。我希望这一章的内容能给所有想出国的申请者一些启发。第一节出国留学:应放入人生坐标的理想

如果说有些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出国留学绝对可以算作其中之一。然而,面对此等“终身大事”,很多人花费的心思甚至不如一次暑期旅行多。所以,在这里,我请即使再幽默的人也先严肃几分钟,细读下面的内容。

出国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比如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的职业规划、自己的人生抱负和经济承受能力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全盘考虑后理清思路,才能明确目标,才能让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带有目的性。就像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路线曲折,但翻过的每一座山、渡过的每一条河、经历的每一场战斗,都是为了抵达目的地。如果没有这个目标,队伍很难克服艰险一路走下去。所以,在出国前,要先明确自己的出国理想。“理想”是一个有深度的词,它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是经过长时间思考形成的,一时兴起的“理想”只是想法,或者说是念头,很可能三五天后就被置之脑后了。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人生规划,怎能不被人生抛至脑后呢?留学理想是应该放进人生坐标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申请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更加理性,都真正成为未来人生的基础,自己也更有信心走下去。

理工科、医科等学科的申请者比较理性,尤其对于研究生阶段的申请,大多数人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不少人在专业研究上已经进行到一定深度,有些人在实验室有自己的专利和研究成果。在硬件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很多人想通过出国对各自的专业领域做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已经做好了规划,并且无论是出于主观上的喜好,还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较为程式的学科属性和多年的学科积累都为他们的进一步深造打好了基础,留学申请也是水到渠成。所以,我常常开玩笑地对负责理工类学科申请的同事说:“人家施肥除草抓虫子忙了几年,摘果子的时候你们才来。”

相比而言,文科申请要更复杂。文科学生在专业广度上比较出色,毕竟文科类专业选择面宽,未来发展变数较多,但这也让文科申请充满了不确定性。我经手过的很多案例都是中途要求换专业的,一方面是由于跨专业可行;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很强的专业积累,也就没有了申请的束缚。乐观地看,这些学生有很多选择;悲观地看,他们有较多的不确定性,这其实给申请带来很大麻烦。如果学生自己没有和这个专业“死磕”的决心,又怎么能让申请的学校相信呢?

咨询师最喜欢接手的是能够清楚认识自身优势,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已经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做了几年详细规划的学生。能接手这样的案例,对留学咨询师而言工作会很轻松。咨询师可以省去很多考察、分析的工作,把重心放在申请环节的准备上,比较容易获得好结果。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Branda是个非常有思想的学生,去美国读MPA是她的目标。良好的理工科背景、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所有这些让她具备了申请出国的优秀条件。最让我欣赏的是,在申请时她有非常明确的职业规划,并且对公共事务领域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热情。

几次交流过后,我梳理出了工作重点:如何把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实践经历有效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申请思路。我们确定在Personal Statement(以下简称PS)中重点说明为什么她要走出实验室而转到公共事务这个领域,并且表明她是在参与了相关实习和实践后才树立了职业理想,决定投身于环境领域(或许延伸到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咨询事业,致力于使更多的人对环境领域的问题给予重视,最终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行业分析师。Branda的申请材料完整、顺畅、含金量高,加以润色之后非常有说服力,获得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

在申请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Branda的家人为她申请应聘了一个大学助教的岗位,学校对她的条件也非常认可。Branda突然有了两种选择。如果留在国内,当公务员自然是非常稳妥,有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福利待遇。这一选择也会给Branda省去人生中可能会出现的很多麻烦,并且这些好处又都是她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但在与Branda的交谈中,我能感到她对出国留学的渴望,她的信念依旧坚定。于是,我约见了Branda的父母。两位老人说,孩子能够工作稳定、平平安安地生活就是他们的愿望。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对他们说:“Branda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她喜欢挑战。在她眼里。平凡的生活就是浪费生命。同时,她有过硬的条件和明确的自我主张。以我做咨询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她是完全能适应国外生活的。我接触过很多与Branda同龄的孩子,与他们相比,如果Branda留在国内发展会非常可惜,出国留学肯定会给她一个非常光明的前途。我想你们应该支持她。”在我的劝说下,Branda的父母最后表示尊重孩子的选择。

Branda现在还在哥伦比亚大学(简称哥大)学习。在后来的交流中,她庆幸自己做出出国留学这个正确的决定。她说:“我在这里学到了国内学不到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我相信Branda将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Branda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汪国真的诗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当然,作为咨询师,我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申请者。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申请者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有些申请者不了解国外的形势,或凭借一时兴趣和一时耳闻,或根据自己的直觉或者同学曾经的选择,就想当然地决定申请某学校某专业,根本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和要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的客观情况。曾经有一个学生,他一开始要申请教育学,后来又要申请传播学,之后再转到心理学,最后又落到经济学上,几个月下来,各种资料搜集和分析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后也都没有用武之地,让人颇有些无奈。

从我经手的案例看,申请过程一定要以终为始。我在这里想说得绝对一点,一般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申请结果也不会太理想,大多因为个人积累太浅薄,根本过不了学校那一关。

还有一种情况是看似有深思熟虑的明确目的,但这个目的却非常不切实际,而建立在这个目的基础上的详细职业规划也就成了伪命题。

曾经有个学生,他对自己的美国之行早有详细的规划。他要到某学校学习某专业,然后留美工作,甚至工作后会达到怎样的生活水平他都有自己的预期。但可惜的是,这个计划不是A计划,也不是B计划,而是0计划,因为这个计划非常不现实。从计划看,他对国外环境的了解还处于想当然的状态,至于工作定居之类的打算,对他来说都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最后的结果只能是0。幸好这名同学能够随机应变,经过几次沟通,他接受了我为他量身定做的新的出国计划,并顺利成行,踏上了人生的一段新旅程。

与以上两种情况相比,一个更糟糕的情况是对出国本身的无目的性。在有些人眼里,第一目的是出国,第二目的才是学习,只要能出国就行。出国留学成了出国躲猫猫游戏,至于出国后学什么,未来怎么打算,这些等到了国外再从长计议!这些人把手段当成了目的,是绝对的本末倒置。每当遇到这样的学生,我就知道又必须从端正目的这个环节开始工作了。比如下面这位李同学的例子:

如果不是见过一些类似的申请者,第一次见面时,我真的会被李同学的负面情绪干扰。当时正在北京某大学读大二的他,就像一个经历坎坷的老人,向我倾诉命运对他的不公。李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在北京四中这样的重点高中读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些优秀的积累却成了他后来的负担。

高考过后,因为志愿填写不当,他没能去心仪的大学。很多学生期待的大学生活在他这里却成了梦魇的开始。上课、听报告、考试、校园活动都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心高气傲的他一直生活在不平衡的心理阴影下,周围的一切都让他不屑一顾,但他又不得不生活在这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想到了出国,在网上搜到我的联系方式后,就来登门拜访。

我耐心地听完了李同学的倾诉。能看出来,倾诉之后,他的情绪好了很多。于是我有个感觉,似乎他更应该去拜访一位心理咨询师,或者一位阅历丰富的生活老师,总归不应该是留学咨询师。

我问他什么时候做出了出国的决定,他回答说是上个月。我问他有什么具体的申请意向,他随口列出了几个学校和专业,最后补充了一句:“只要能离开现在的环境,去哪里都行。”

我心里明白,这个时候我必须要唱红脸了。我说:“很抱歉,我帮不了你。因为你不是想出国,只是想逃避。”一句话冷凝了现场的气氛。我紧接着说:“你现在这种状态,即使出了国,也只能把怨气带过去。你想,周围的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你却没有方向和目标,浑浑噩噩,这样对你来说会是更大的痛苦。我们只能帮你为梦想铺路,却无法为你安排一个梦想。美国也是一样,那里可以为你的梦想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却绝不负责为你寻找方向。”

最后,我帮他分析了他的自身条件。他还在读大二,时间上还算来得及,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制订可行的计划。我告诉他,出国学习也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选择,这个选择适合一部分人,但对另外一部分人很可能不适合。

大三那年,他再次找到我,谈了一年来的思考和感受。听完他的话,我感觉他可以规划留学申请了。之后就是繁杂的申请……如今的李同学已经学有所成,在美国就业。在来信中,他感谢我建议他用一年的时间去为自己的未来思考。他很喜欢自己现在的环境,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有人曾说,人生就是不断为自己错误的决定买单。我觉得在留学这件事上,如果糊里糊涂出国了,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时间为之买单。第二节那层越来越“伤不起”的镀金

差不多人人都知道,出国镀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看着每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子,尤其是文科学子,怀揣着镀金梦,奔向国外,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个话题再讲一讲。

2009年,一个家境殷实的亲戚上门找我咨询。他的孩子在国内一所不知名的本科院校学习法律,快毕业了,想到美国读研究生。按照他们的理解,出国读书可以锻炼语言能力,同时开阔国际视野,最主要是孩子有了国外的文凭,将来在国内肯定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方是长辈,我只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我反复说明我希望他们重点申请的法学院通常是TOP 14,最差在TOP 30以内,而我这个远房表弟的条件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他们让孩子出国仅仅为了一个国外文凭,这是大忌。与其这样,不如在国内好好锤炼一下,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经验。最后我还专门叮嘱,千万别听中介的一面之词,他们总会把出国留学者的前途说得一片光明。

但忠言终究逆耳,亲戚也拗不过孩子,找了一家中介公司。在中介“国外生活充满阳光”的美好描述下,孩子进入了一所从当地口碑来看比他在国内就读的学校还不知名的学校。

去年表弟毕业后,原以为顶着“海归”的光环,也有国外的学位,在国内找工作会轻而易举。不料回国半年多,简历投了不少,面试也参加了不少,但表弟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小公司从基层做起他看不上,大公司又看不上他。直到现在,表弟还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

找工作的那段日子,表弟还联系过我。和他交谈时我才知道,刚开始在国外求学时他也是非常勤奋的,但由于主要生活在华人聚居区,身边朋友都是华人,平时说英语的机会很少,时间一长,认识的朋友多了,小圈子形成了,大家一起吃喝玩闹,有时还逃课参加聚会,慢慢地学习就不那么专心了。再加上学校档次不高,要求也不严,他的小日子就滋滋润润、浑浑噩噩地过去了。不仅如此,我发现那个小圈子对他的影响非常不好。他一直在和我强调当初和他在一起的某某,现在在某大单位工作,某某现在在家族企业已经当了副总等。我为他联系了一个经理助理的岗位,他连面试都没去。

一次回家时遇见了我那位长辈亲戚,说起这件事时他有说不完的悔恨。百八十万的投资打了水漂也就认了,但几年的时光里孩子却没有学到一技之长,拿了个文凭人家也不认,最后毕业了这么长时间依然在家里“啃老”,不求上进,很让人着急。出国前表弟还能吃点儿苦,现在基本变成好吃懒做的人了。如果表弟当初在国内踏踏实实干点儿专业工作,也许这几年也能成才了。

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案例。以表弟当初的学识,应该从国内基础工作做起,年轻时多吃苦,一方面积累经验,另一方面磨砺意志。如果真要出国,他也应该加强自律,尤其在学习氛围不好的环境下,管理好自己,尽量学到真才实学。而如果没有做到学成归来,他就应该放下架子,从零做起。当然,这几步越往后越难走。表弟一败于出国决策,二败于国外自律,三败于归国心态。这其中哪一败都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何况是三者累加!

近年来,迈出国门的学子越来越多,学成归来的“海归”也越来越多。在用人单位的眼里,国外文凭已经不再是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更像是一张刮刮卡,而且好像中奖率还越来越低。

但是,这些不能说明出国留学没有意义。恰恰相反,这正说明我们国家的开放程度正日益加深,我们对“海归”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市场用人也越来越理性。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要有国际化站位。国外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知识宽度上的优势,这已基本成为共识。出国留学的学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开阔视野,在开放的氛围里提升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他们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是很多企业看重的。所以,出国留学是符合大趋势的,关键是要掌握真才实学。

人们对国外留学生的认识肯定会经过“盲目—理性—欢迎”这样一个过程。现在留学领域的一个矛盾就是人们对留学陈旧的理解与愈发理性的用人市场之间的矛盾。随着理性的评价标准逐渐形成并最终确立,我认为市场需求还会对出国留学形成越来越紧迫的倒逼机制。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淘汰落后观念的时代。对留学来说,这是个涤荡盲目与浮躁的阶段。“镀金”这个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如今,文科领域的衡量标准非常多元化,一纸文凭评价一个人已经成为过去式。在理性浪潮的一遍遍冲刷下,镀上的金箔金粉很容易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但真正的金子却会越发光亮。

我接触的学生中,很多家长在国内都有不错的经济基础。他们认为,只要孩子能够拿到文凭,凭借自己的关系就能够给孩子安排一个不错的工作。对此,我想借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当然,纽约也许没有台词里说得那么残酷。但是,对待出国留学这样影响孩子一生的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认同留学镀金的家长,就是在掩耳盗铃。您可以帮孩子决定是否出国,但孩子终究要长大离开您的庇护。

每当遇到以拿文凭为目的的咨询者,我一般会有两个建议:一个是,确实不适合的就不去;另一个是,在拿文凭的同时拥有真才实学。其实美国有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好好利用无异于暴殄天物。

2010年,我接到这样一个案例。Lin毕业于国内一所“211院校”的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工作了几年后,他对枯燥的工作有了些厌倦。由于依然向往学校生活,家庭条件也允许,所以在家里的支持下,他萌生了去国外读书的想法。一方面,他可以出去散心;另一方面,他将来回国工作也能有语言优势。在交谈中,我发现Lin其实是个很勤奋务实的人。我帮Lin认真分析后,建议他读语言的同时,选择一门实用性强的专业学科,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在国外学到一技之长。通过后来的几次交流,我们结合Lin的学科背景和在酒店的工作经历,最终确定了酒店管理专业。由于定位准确,Lin顺利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去年,Lin告诉我,国内几家顶级国际连锁酒店都邀请他加入,因为看中了他的语言优势和酒店管理的专业背景。Lin很感谢当时我为他做的分析,这让他在国外几年的生活非常充实,也为回国重新工作充好了电。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出国就不如留在国内。比如下面案例中的陈同学。虽然和Lin的情况很相似,我却给了他截然不同的建议。

传媒专业出身的陈同学毕业后进入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工作几年后,激情渐渐消退。由于工作内容鲜少变化,而他资历尚浅,职位也没有提升的可能,所有的事似乎都变得索然无味,所以他想出国。谈到出国计划时,他的思路很清晰,学传媒。因为专业对口,又有几年的工作积累,去国外应该很好申请。他认为有了海外求学经历,将来回国他肯定能让人高看一眼,社会地位也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我很理解陈同学的心情,但我不赞同他出国的选择。以他的GRE和TOEFL(以下简称GT)成绩,不大可能获得美国传媒类TOP 50院校的青睐,也就是说他的申请目标难度大、风险高。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的镀金思路简直是一种鸵鸟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他的计划里,他将来还回电视台工作。这个思路我非常不理解,也不认同,因为这其中的变数太大了!到那个时候电视台还能有位置吗?其实就传媒行业这种极接地气的产业而言,针对他现在的情况,与其学习概念知识后参与实践,不如在单位里多积累资源,扎扎实实,一步步往上走。我对他说:“没有升职,也许是经验积累不够,也许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也许是自身工作不够积极主动,也许还有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但国外学历因素可能起的作用我估计连1%都不到。你却把现在的平庸、不受重用归咎于没有国外文凭。学成归来,你就一定能学以致用吗?学到的理念能被国内环境认可吗?要记住,有时候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等于几?不一定。在国内,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自身努力,需要适应环境的能力,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想靠一张国外文凭去扫除在国内面对的障碍,真的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

陈同学最终选择留在了原单位。前年,他的工作环境已经有了变化。他被提升为一个栏目组的负责人。虽然没有出国,但他也向自己的人生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当初迈出国门,读个非常一般的学校,在当今的就业形势下,也许回国后他连现在的职位也难找,而且凭他的条件在国外也难有合适的工作选择,最终会进退两难。

美国《华尔街日报》曝出了这样一些惊人的数据:近七成的中国留学生从国外大学毕业后,因为在美国基本站不住脚,选择马上回国或短期工作后回国。20万中国留美学生中,绝大部分和一流大学不沾边,很多学生只是出国玩了几年,连镀金都谈不上,顶多是沾了点金粉。当年,美国不放钱学森回国,甚至直言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那是对他综合实力的肯定。现在的留学生大军中,有多少能达到钱学森的水平?盲目跟风留学,上个不入流的大学,只是花了大把银子,荒废光阴罢了。

文凭就是一张纸,在短时间内可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但在现实中,长远地看,必须用自己的能力去证明这张文凭。身价的高低归根结底是市场说了算。在留学教育愈来愈有大众化趋势的时候,人们对“海归”的认识日趋理性,人们更加注重真才实学。把“海归”身份当敲门砖显然是不靠谱的。即使幸运地蒙混过关,时间长了也会像南郭先生一样被人轰出来。智联招聘今年发布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七成企业的人力资源或者管理人士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曾几何时,“海归”是骄子中的骄子,是财富和成功的代名词。而近几年,不少“海归”的创业梦没有成形,甚至有些连就业岗位都找不到。“海归”看似贬值,实际上是“海归”身价的正常回归。因为不被录用的“海归”大多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没有任何竞争力。世道是公平的,任何成功都离不开奋斗,都不可能拿钱买到。想凭借“海归”的光环获得超额的回报,这种侥幸心理误己误人。

同样,对一部分人来说,出国留学不仅浪费时间和钱财,还会错过在国内发展的好机会。出国留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国内只要肯努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第三节留学也是一桩生意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似乎是一件清高风雅的事情,与世俗的东西是隔绝的。也许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我碰到过很多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宁可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出国。有位家长甚至和我说过“即使卖房卖地也在所不惜”这样悲壮的话。

留学是梦想,但梦想再亮,也要照进现实。谁都不是“吸风饮露、不食五谷”的神人,学知识也不能忘了挣钱养家。从现实的角度看,出国留学也是一种投资,是一笔生意,应该考虑投资性价比。

这一点尤其要引起文科申请者的注意,因为他们的投资回报周期会非常长,如果专业选择不准,就业都成问题,收回留学的投资成本更是会遥遥无期。更何况即使是学有所成,也不意味着在将来的生活中就一帆风顺。如果为了留学而导致家庭“一夜致贫”,在等待投资回报的这段空白期,对整个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就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每当遇到家里把辛辛苦苦攒的几十万全作为出国费用的申请者,我都劝他们要再三考虑,因为这笔钱花起来必须慎之又慎。

相较国内人对求学的不计成本,国外人要仔细得多。听听乔布斯的观点:“17年之后,我果然进了大学。但因为年幼无知,我选择了一所像斯坦福一样昂贵的大学。我的父母都是工人,他们倾其所有资助我的学业。在6个月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这样念下去究竟有什么用。当时,我的人生漫无目标,为了念书,还花光了父母毕生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

美国人对教育投资非常理性。当乔布斯开始为“啃老”而纠结后,他最终放弃了学业。事实证明,他的放弃是正确的。当然,我并不是鼓励退学。我只想说,一定要理性地看待留学。出国留学就像投资,和买理财产品是一个道理。

美国大学的学费是很昂贵的,动辄几万美元起,加之美国高昂的生活成本,每年几十万的开销自不必说。而且在很多学校,国际学生交纳的费用要比本国学生高。除了学费,在国外读书还需要支付很多其他费用。杂费是学校提供服务的费用,比如学校的设施、图书馆,或一些活动等。学校还要专门为国际学生办理医疗保险,一干总总,都是需要用美元去解决的。加之近年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尤其是到北美这种成本高昂的区域留学,真的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Kevin是我前些年指导过的一个学生,来自中国西部某省,就读于大连某外国语大学。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家庭条件非常一般。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Kevin把算经济账放在了出国留学的第一步。他和我说,自己的梦想不是从平地开始,而是要从地下室起步往上走。他不想因为学费的事情再让父母着急,因此在选校时请我把学习成本列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经过几轮筛选,我们最终敲定了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两年学费加上生活费,大约有35万元,比大部分私立大学的费用少一半,而且学校专业排名也很靠前。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因为钱而降低申请目标的做法可取吗?其实这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条件不尽相同。有时降低对学校的要求,结果却未必能少花钱。TOP 30院校和TOP 50院校的金融专业的留学花费差别就不大。如果经济压力确实很大,申请者可以考虑换专业,或是考虑个别一年的项目,或者考虑消费较低的城市。但只要问题在可控范围内,我绝对支持坚持梦想。

Allan是我指导过的一个就读于哥大的学生,目前已经从哥大毕业了。当初申请的时候,哥大高昂的学费和纽约不菲的生活成本也让他有些犹豫。他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为他支付第一年30万的留学费用已经是竭尽全力。我对他说:“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是有代价的,你只有寄希望于第二年争取奖学金。这个办法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没有人能给你肯定的答案。你必须问自己,有没有信心?是不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Allan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能够被哥大录取足以证明这一点。进入大学后,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绝大多数文科生可望却不可即的奖学金;同时,他挤出休息时间做兼职,我还曾请他帮忙翻译一些文章。就这样,他赚取了一些生活费。通过自己的努力,他顺利完成了学业。

其实,国外的很多学校都会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这些信息一般会在招生说明中写出来。在网站中,学校也会把勤工俭学或与其他费用相关的信息公示出来,申请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这些信息。

在金钱与理想的博弈中,一定要慎重,当然这种慎重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第四节非TOP X名校不去?

有人说中国学生一般都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我觉得说得有一定的道理。前文提到过有不少人仅仅以出国为目的,只要能到国外有书读即可。相反,有些申请者见到我时,诉求截然不同。他们大多还没交代自己的条件、专业等基础信息,就设下一个底线:就要进TOP 30的院校,最差也要TOP 50,除此以外的大学绝对不予考虑。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让我无言以对。

与对国外大学一无所知的那些申请者相比,这部分人属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对国外一流大学有一些了解,认为应该宁缺毋滥,既然选择了出国,就一定要去最好的平台。他们的想法有一定道理,毕竟在美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上有名的大学绝对不会浪得虚名。但这些认识是肤浅的,甚至会导致他们做出武断的决定。

其实,很多排名不高的学校都有世界顶级的专业学科。且不论美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上每年此起彼伏的名次变化(请参见本书第六章的相关论述),排名较靠后的学校也有一些卧虎藏龙的专业,尤其是文科院校。由于硬性排名参考标准的不可控性,许多优秀的学科经常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里。我曾经有个学生,中科院研究生毕业,GT成绩优秀,有一篇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和几年的社会工作经历。在旁人眼里,他应该是非TOP 50不予考虑的角色。但他被名校录取之后,他在这个学校的导师刚好要转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任教。他在收到了这位大牛导师的邮件之后,毅然决定放弃这个录取,申请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博士(PhD)。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最看重的是导师。这位导师是经济系某个细分领域里当仁不让的NO.1,导师去了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他也追随而去。他和我说,他将来肯定不会出这个专业领域。在这个圈子里,这位导师就是权威的代名词,没有人会去考虑他在哪个学校任教。

国内大学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一般都集中在少数重点大学,而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却合理得多,同一个学校里不同专业的申请难度也可能不尽相同。所以,非TOP 100不予考虑的做法,在外国人看来很奇怪。

另外,美国一流大学现在竞争的惨烈程度可能要超过绝大多数申请者的想象。在我刚进入留学咨询领域时,有着“211院校”背景、GT成绩及其他硬性条件不错、有一定社会经验或者论文发表的学子,基本就能在美国TOP 50大学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如今的情况非常残酷。就2014年美国大学申请而言,各学校的申请人数均数以千计地增长,而录取人数却较2013年没有变化或略有减少。在越来越多的国内申请者中,申请者的质量明显提升。“211院校”和“985院校”背景的学生数不胜数,托福100分是门槛,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学生也不像以前那样少见。同时,美国本科的申请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名在加利福尼亚州读高中的学生告诉我们,他们学长申请的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录取率不到10%。一名在新加坡读高中的学生也反馈他们学校很多人被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录取的同时被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拒绝。如果算上不可控的变数,被拒的优秀申请者很可能不可计数。

在上海某国际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杨先生是一个有着名校申请情结的失败案例。上海某高校本科毕业的他是南卫理公会大学(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SMU)法学院的法学硕士(Master of Laws, LL.M),GPA成绩3.3。在九年的律师工作中,他主要从事企业并购方面的工作,完成的案例涉及资金动辄几亿、几十亿,是能独当一面的角色。

然而,接到杨先生的案子时,我有些迟疑,以他这样的背景已经没有必要再读一个法学硕士。通过交谈,我了解到杨先生的目标是希望从法律执业转型为学术研究。这样的申请理由还算比较有说服力,原则性问题算是解决了。

但是,杨先生的目标是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或者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法学院——美国两所最优秀的法学院。顶级法学院必然有顶级的要求。据我了解,这两所顶尖法学院都不太喜欢已经在美国读了一个LL.M学位的申请者。同时,它们招生名额极其有限,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耶鲁法学院每年大约招收25名学生,中国学生能有一个名额就不错了。在综合考虑之后,我向杨先生阐述了他的劣势:学术背景比较单薄,没有任何科研经历,没有特别有分量的论文。尽管经手了很多大案子,但他没有系统的案例总结。这两所顶尖名校的法学院对于申请者的学术背景非常看重,尤其是耶鲁大学。它们最具竞争力的申请者无疑是那些曾经在法学院任教的学者或者有着突出学术背景的学生。

困难不可避免,哪个案例都存在困难。经过研究,我们梳理出了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如何创造一个领域使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No.1?如何创造性地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自己的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打动对方的教授?假如能够出色地解决这些问题,杨先生的录取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我们确实非常努力。杨先生将他在九年工作中遇到的经典案例整理成理论成果,由我在文书上尽力展现。我也尽可能生动地描述了他在律师这一行做出的努力,以及攻克的棘手的难题。但我们细心的准备和付出依旧没有获得对方的青睐。他们要么表示不能接收已经在美国取得LL.M的学生,要么表示竞争激烈不能录取,并对杨先生没有一流的论文表示遗憾。那一年是2008年。

如果你做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仍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那只能重新在目标设置上寻找出路。经过了第一次的失败,我开始反思这次申请,并建议杨先生是否考虑降低一下申请标准。他却表示自己一向是个宁缺毋滥的人,坚持不改初衷。面对这样执着的学生,我的斗志也被激发出来。抱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在2009年我再次帮助杨先生向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提交了申请。虽然我们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更细致的优化处理,但那年的申请结果依旧不理想。

经过了两次失败的教训,杨先生也基本认清了事实,放弃了再次申请。对他来说,即使申请成功也并不意味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从杨先生的案例能看出什么?一流大学的竞争是激烈的,一流大学里一流专业的竞争就升级为惨烈了。所以,对于有着浓重名校情结的申请者而言,是否能改变申请初衷是尤为重要的。

曾经有位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个人背景很好,GPA成绩3.5,GT成绩也没问题。他想跨专业申请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MS),但只有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有MS。我对他说:“虽然在校期间你旁听了一些经济学课程,但你要申请的学校对数理统计等背景知识要求非常高。你的文科背景是劣势,以现在的条件申请,成功率接近零。”我建议他结合现在的条件,申请其他学校的PhD。经过几次沟通,我没能说服他改变志愿,我也就没有接这个案子。

目前,申请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到了一个关键点,这使美国大学招收中国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接下来很可能会对录取人数进行控制。因此,预计今后排名前百的美国名校申请难度会明显加大,在分数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其实,美国一流大学有很多,很多人要求TOP 100只是心态问题,想要一个名分而已。我觉得形势变化了,思路也应该有变化,何况每个人的条件又是因人而异的。前段时间有个北京大学的学生,开始的目标是申请常春藤学校的心理学。一流高校的心理学是没有MS的,而且他的专业成绩也不十分突出,但他的出国意志非常坚定。鉴于他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我建议他直接申请PhD,并且把申请范围扩展到TOP 50。他听从了我的建议,顺利留学美国。

在“非TOP X不去”的案例中,家长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印象里,国内教育竞争是异常激烈的。他们觉得孩子们虽然在国内默默无闻,在国外却完全会成为鹤立鸡群的出色人才,申请一些名牌大学应该手到擒来。这一观点是可笑的。也许是看惯了中国学生在国际大赛上丰硕的成果,也许是源自中国中小学课业难度全球第一的新闻报道……其实,这些都不能保证孩子在国外求学的成功。

即便申请如此之难,我还是要用“宽进严出”来形容美国顶级大学。一位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读书的学生对我说,这样的形容并不夸张。在康奈尔大学读书就像进了战场,惨烈的竞争和不堪忍受的学业压力会毫不留情地蹂躏你的身心。但成功与安逸不可兼得,选择了一个,就必定要放弃另一个。精英教育几乎都是吃苦的教育。我认为在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年龄,吃苦会让你受益终身。第二章申请定位是关键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会让人挑花眼。同样,录取委员会的专家们也会挑得很辛苦。他们经常需要从几千份申请材料中选取一百个左右的优秀申请者,并且申请者的数量每年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美国教育的灵魂是独立思考、怀疑一切。大学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批判精神,特点鲜明的申请者是学校普遍青睐的对象。但录取官一个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几千份材料中,哪个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哪个就更容易获得晋级的机会。调查显示,在录取委员会的官员们眼中,申请者中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名校录取率还要低,其他人的印象很淡。

从这个角度讲,留学申请很简单。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人家记住。但操作起来会怎样呢?四个字——谈何容易。就像著名的“巴菲特午餐”。事实上,巴菲特的天价午餐卖得少,送得多。每年有一百多位大学生可以免费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每个受邀的学生都可以和巴菲特拍两张照片,一张是正儿八经的,另一张则由学生确定一个搞笑的姿势,巴菲特全力配合。对于那些想给巴菲特留下印象的学生来说,想出怎么跟他一起搞怪是件异常伤脑筋的事。很多学生抱怨,在排队等合影时,经常会沮丧地发现,排在前面的几个学生“偷用”了自己的点子。

在留学申请中,你自己的形象会不会被竞争者们“抄袭”呢?一旦如此,你也可能只是普通的众多申请者之一了。

有人问过我,一个优秀的咨询师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哪里?我说:“一位出色的咨询师,在学生背景衡量标准弹性较大的前提下,面对各种不易量化的信息,能充分考虑咨询者的意愿、能力、职业规划;能够结合学校、专业的特点以及当时大环境的走向、竞争趋势等,敏锐地为咨询者在众多申请者中找到合理的位置;能够发现申请者独一无二的特点或者说是基本特点,从而帮助他在申请中确定有效的思路和准备方案,在与竞争对手的PK中脱颖而出,一击制胜。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咨询师的申请定位判别能力。”第一节定位:举一纲而万目张

自从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提出“定位”观念之后,“定位”一词就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词汇之一。特劳特认为:所谓定位,就是令你的企业和产品与众不同,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对受众而言,就是鲜明地建立你自己的品牌。

定位有多重要?2014年年初,加多宝首度披露凉茶之战详细内幕。2012年,就在红罐凉茶迅速成长的时候,加多宝突然遭遇品牌地震,被迫放弃使用和推广了17年的品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失去商标后,特劳特团队迅速展开史无前例的定位研究,将新品牌加多宝重新定位为改了名字的凉茶领导者,这个定位就把消费者以前认知的红罐凉茶和加多宝做了一个无缝对接。新的定位让加多宝起死回生,实现了从0到200亿的神奇增长。加多宝每年都会请特劳特中国公司帮他们重新审视定位和战略工作。每次审视完以后,特劳特中国公司都会留下几页纸,可以说是“一字千金”。正如特劳特先生所说:定位是CEO的首要责任。

作为自己留学申请的“CEO”,每个申请者都应把定位放在首要位置。申请的其他准备工作就像是渔网的网眼,定位则是这张网的总绳,抓住这根总绳,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因此,做好定位,举一纲而万目张。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都是广告人出身,他们的定位理论往往局限于一种广告传播策略,强调让产品占领消费者心目中的空隙。目前,定位理论对营销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最初把它作为一种传播技巧的范畴,成为营销策略的一个基本步骤。这反映在营销大师科特勒对“定位”的定义中。他认为:定位是对公司的提供物和形象的策划行为,目的是使它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因此,“营销人员必须从零开始,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科特勒把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归结为“对产品的心理定位和再定位”。显然,除此之外,还有对潜在产品的定位。这就给定位理论留下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留学定位与市场定位一样,是一个双向明确的过程。留学定位既要考虑到自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到自身特点在大环境下的匹配度。因此,定位还可以向前推进一步,从改变“产品”开始,然后再定位(详情在本章第六节中论述)。

申请定位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目标定位,处理自己与目标学校的位置关系;其次是自身定位,处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位置关系;最后是竞争定位,即自身应该怎样进行展示和包装,以求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定位的过程是灵巧面对竞争的过程。申请者要根据院校的期望值调整自己,在竞争对手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即使很困难,也要找到一个领域,使自己成为这个领域里无可匹敌的强者。

下面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定位的过程和定位的重要性。

美国西北大学的整合营销传播(IMC)项目是全美公认非常出色的,有三个细分的方向,分别是广告(Advertising)、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以及直接、数据库和电子商务营销(Direct, Database and E-Commerce Marketing,DDE)。这三个方向的教学侧重点是不一样的。Advertising侧重学习如何宣传企业,如何制定广告策划方案;PR侧重学习如何有效地对外对内沟通,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DDE是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进行合理宣传。

新闻学院对录取学生的背景没有特殊要求,但如果本科是文科类会更适合一些。学生入学前也不需要学习一些必修课程。学院所期待的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优秀的学术素养、出色的写作和交流能力、对时事的敏锐度、挖掘报道事件本质的能力、对快节奏和高强度的研究生课程的适应能力、学习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意愿等。新闻学院从不要求学生的专业背景,却一再强调学生要有激情,要有报道事实的欲望,这是所有新闻记者都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录取上,新闻学院也很灵活。他们不仅看GPA分数,还看学生的大学成绩、所学过的学科等。此外,新闻学院比较欢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基于对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录取倾向的分析,结合IMC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小姚的背景资料做了重点策划,为他拟定“有出色专业背景的行业潜力精英”的个人定位。我们重点分析了该校的特色和考核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对他的个人背景和学习经历进行了整合。申请资料除了要说明学生的专业基础,还充分展现他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相关经历,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工作经验不足的劣势。我们强调了小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和潜力。虽然他没有全职工作经历,但他具备的丰富的知识面和广阔的视野仍然是学校看重的。我们对他的个人定位使其用出色的专业背景胜过了跨专业申请的学生,用“潜力精英”规避了没有工作经验方面的风险。最终,他顺利入学。

在一个优秀咨询师的眼里,任何一个适合出国的申请者身上都应该有他的闪光点。再平凡的申请者,也会有适合他的申请思路。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些优点挖掘并展现出来。

在公司内部的培训会上,我几次讲到这个例子:巴兹·奥尔德林是和尼尔·阿姆斯特朗一起乘阿波罗登陆月球的宇航员。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记者问他,人们都说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对此他有何感想。这个问题让整个现场都陷入尴尬,可是奥尔德林却轻松回答说:“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可是别忘了,我是回到地球时第一个出舱的人。所以,我是第一个从外星球回来踏上地球的人!”一个非常聪明的定位,这个定位也让我看过故事后再无法忘记奥尔德林。面对阿姆斯特朗这样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奥尔德林找到了自己的独特性并能让人记住,这是非常值得挖掘和学习的。

2013年,一个电视栏目播放过奥尔德林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做的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与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展开了一场跨越55年的“诺奖对话”。莫言在席间说:“有人问我获奖后为什么这么低调,我就开玩笑说,假如我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会不会这样低调。我会变得非常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不服你也来一个?而对文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的人认为是天才之作,有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虽然莫言的话是玩笑,但与其他学科相比,文科学生的特点和评判标准更多元化,而文科申请者的定位相对来说也更难。精准的定位肯定是通过严谨分析和认真思考打磨出来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国内很多学生来说,这也许是一个从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让我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考虑它。无论是入学、择校,还是文理学科的选择等,学生们要么别无选择,要么家长做主,自己主动选择的机会很少。个人的做事风格、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意志品格等都大同小异,少有个性。中国学生差别最主要的还是在考试成绩上。所以,展示自己的个性是申请美国大学的第一步。

给自己定位的一个捷径是通过周围人的评价,因为旁观者清。请你身边的人谈谈他们对你的评价,可以让他们用几句话来概括,这样更能聚焦。当然,这些访谈对象评价时一定要客观,保证实话实说,与你亲密的人很可能像“好好先生”一样恭维你。一定要注意,不要被溢美之词冲昏头脑。

你也可以静下来翻翻日记,回想一下人生中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人和事情。自己面临过哪些大的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己取得过什么样的成就?当然,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找到一些惊天动地的经历是不大可能的。要避免过分夸大自己的过去。一些听者认为不过如此的事情被形容得天花乱坠,会让人觉得你不仅没什么经历,而且思想幼稚。

无论经历的事情大小,关键是要真实。赚人眼泪的大场面只有电影里才存在。有时,越是生活中的平凡事情越能感动人,越能显出真实的你。把这些事情和回忆浓缩成几个词语,可以简单,但不可以粗糙,这就是你个人定位的关键词。

定位的另一个角度是风险投资,告诉学校你的不足。

学校作为录取方,申请者就像是他们投资的理财产品。他们考虑的因素就是风险和回报。你的回报/风险的比率越高,申请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在定位时要认真思考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风险的。例如,你是一名刚刚毕业的申请者,在学校眼中,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就是你的风险来源。申请时,你一定要尽量规避风险,最好能有充分的证据说明选择这个专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很早的阶段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同时,你也可以拿出过硬的学术成果,说明你在这个领域是一支潜力股,未来的回报率会非常高。

规避风险的同时,申请者也要按照学校需求强调优势,描述未来回报的光明前景。一般情况下,学校对应届本科生的考察主要是知识面、兴趣和基本素质。对研究生申请者,学校则更加重视学术深度、专业匹配度等更高的层次。所以,我常对申请者开玩笑地说:“如果你是一只猫,就不要学狗叫。要针对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闪光点。”

定位就像划定建筑红线一样。一旦定位明确了,其他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定位来展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