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4:04:20

点击下载

作者:任佳、李丽编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印度

印度试读:

前言

自1840年前后中国被迫开关、步入世界以来,对外国舆地政情的了解即应时而起。还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受林则徐之托,1842年魏源编辑刊刻了近代中国首部介绍当时世界主要国家舆地政情的大型志书《海国图志》。林、魏之目的是为长期生活在闭关锁国之中、对外部世界知之甚少的国人“睁眼看世界”提供一部基本的参考资料,尤其是让当时中国的各级统治者知道“天朝上国”之外的天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部著作,在当时乃至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对国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自那时起中国认识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止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以主动的自信自强的积极姿态,加速融入世界的步伐。与之相适应,不同时期先后出版过相当数量的不同层次的有关国际问题、列国政情、异域风俗等方面的著作,数量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它们对时人了解外部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今世界,资本与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在国际间流动和传播,“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各地,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面临不同以往的“大变局”,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快的步伐全面步入世界,迎接时代的挑战。不同的是,我们所面临的已不是林则徐、魏源时代要不要“睁眼看世界”、要不要“开放”的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世界发展大势下,如何更好地步入世界,如何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更好地维护民族国家的主权与独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与人类共同发展做出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对外部世界有比以往更深切、全面的了解,我们只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融入世界,也才能在融入世界的进程中不迷失方向,保持自我。

与此时代要求相比,已有的种种有关介绍、论述各国史地政情的著述,无论就规模还是内容来看,已远远不能适应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要求。人们期盼有更新、更系统、更权威的著作问世。

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研究机构和国际问题综合研究中心,有11个专门研究国际问题和外国问题的研究所,学科门类齐全,研究力量雄厚,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这一重任。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就提出编撰“简明国际百科全书”的设想。1993年3月11日,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先生在科研局的一份报告上批示:“我想,国际片各所可考虑出一套列国志,体例类似几年前出的《简明中国百科全书》,以一国(美、日、英、法等)或几个国家(北欧各国、印支各国)为一册,请考虑可行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根据胡绳院长的批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4年2月28日发出《关于编纂〈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和〈列国志〉立项的通报》。《列国志》和《简明国际百科全书》一起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先编写《简明国际百科全书》,待这一项目完成后,再着手编写《列国志》。

1998年,率先完成《简明国际百科全书》有关卷编写任务的研究所开始了《列国志》的编写工作。随后,其他研究所也陆续启动这一项目。为了保证《列国志》这套大型丛书的高质量,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1999年1月27日召开国际学科片各研究所及世界历史研究所负责人会议,讨论了这套大型丛书的编写大纲及基本要求。根据会议精神,科研局随后印发了《关于〈列国志〉编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陆续为启动项目拨付研究经费。

为了加强对《列国志》项目编撰出版工作的组织协调,根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同志的提议,2002年8月,成立了由分管国际学科片的陈佳贵副院长为主任的《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成员包括国际片各研究所、科研局、研究生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及有关同志。科研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成《列国志》项目工作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成立了《列国志》工作室。同年,《列国志》项目被批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闻出版总署将《列国志》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计划。

在《列国志》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列国志》各承担单位尤其是各位学者加快了编撰进度。作为一项大型研究项目和大型丛书,编委会对《列国志》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资料翔实、准确、最新,文笔流畅,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列国志》之所以强调学术性,是因为这套丛书不是一般的“手册”“概览”,而是在尽可能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体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所得和个人见解。正因为如此,《列国志》在强调基本要求的同时,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没有对各卷的具体内容及学术观点强行统一。应当指出,参加这一浩繁工程的,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科研人员以外,还有院外的一些在该领域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

现在凝聚着数百位专家学者心血,共计141卷,涵盖了当今世界151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数十个主要国际组织的《列国志》丛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希望这样一套大型丛书,能为各级干部了解、认识当代世界各国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情况,了解世界发展趋势,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提供有益的帮助;希望它能成为我国外交外事工作者、国际经贸企业及日渐增多的广大出国公民和旅游者走向世界的忠实“向导”,引领其步入更广阔的世界;希望它在帮助中国人民认识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架起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的一座“桥梁”,一座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的“桥梁”。《列国志》编辑委员会2003年6月序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编撰《列国志》系列图书的重点工程。本人邀请了几位研究印度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承担了《印度》卷的撰写。我与研究梵文和印度历史的葛维钧教授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该书第一版于2003年问世。应出版社的要求,2010年又出版了第二版。

此后,出版社不止一次与我联系希望该书能够修订再版。但由于原班撰写人员中有人已在国外工作,有人承担着更为繁重的科研项目,依靠原班人员进行必要的补充修订已不太可能。我们乐见该书的研究与写作队伍能够推陈出新、有所不同。

在得知云南的南亚学者承担了新版《印度》卷的撰写消息后,本人感到非常高兴。近年来,云南学界的南亚研究发展很快,不但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而且培养出了一支年轻化、高素质的研究团队。他们不仅已经成为云南省的重要智库,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云南的南亚学者对新版《印度》卷的撰写相当重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任佳博士亲自领衔。

新版《列国志·印度》除了保留原有的统一框架外,内容有了很多的更新。令人欣慰的是,新的版本继承了前两版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在吸收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与认识。该书既强调历史传承、前后联系,又体现最新的研究成果。相信该书会成为广大读者了解印度的窗口、研究印度的助手、认识印度的指南。中国南亚学会会长 孙士海2016年8月1日第一章 概览第一节 国土与人口

一 位置与面积

印度全称为印度共和国(Republic of India),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印度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南部隔八度海峡与马尔代夫对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

印度南北直线距离3100多公里(伸入印度洋部分约长1600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2900多公里,面积约为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七位,是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

二 地形地貌

印度的南部、北部以高山和高原为主,中部为广袤的平原,按地形结构大致可以分为5个部分:北部高山区,即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海拔大多在7000米以上;中部平原区,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大水系的盆地组成;西部塔尔沙漠区,主要为拉贾斯坦邦与巴基斯坦信德省交界一带;南部高原区,即德干高原,也称半岛高原,海拔在300~800米;东西海域岛屿区,散布着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拉克沙群岛等岛屿。(一)北部高山区

印度北部高山区,即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三条几乎相互平行的山脉及其间分布的一些高原和河谷地带组成。靠近印度与缅甸交界、印度与孟加拉国交界一侧的山脉较低矮,主要有罗山(Garo)、卡西山(Khasi)、贾因提亚山(Jaintia)和那加山(Naga)等。在这些山脉之间还横亘着许多高大的山峰,陡峭险峻,仅有不多的山口可以通行,有其列拉山口、乃堆拉山口、大吉岭山口和什普奇拉山口(Namygaya Shipkila)等,其中乃堆拉山口是中国西藏与印度民间贸易的主要通道。河谷地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茂密、风景秀丽。总体而言,北部高山区地势险峻,终年积雪,气候寒冷,且交通不便,尤其是冬春季节,冰雪封山,交通全部断绝。(二)中部平原区

印度中部平原区,又称印度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一,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河流纵横,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是印度主要的产粮区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印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其中,恒河流域及亚穆纳河流域又被称为印度斯坦平原,素有印度鱼米之乡的美称。(三)西部沙漠区

印度西部沙漠区分为大、小两个沙漠地区。大沙漠地区从库奇兰恩沼泽起,直到卢尼河以北,是拉贾斯坦邦和巴基斯坦信德省的交通枢纽。小沙漠地区东起佐德浦尔,西至斋萨米尔,大、小沙漠地区之间,是若干被石灰岩山脊割断的岩石地带。(四)南部高原区

印度南部高原又称德干高原,位于印度南部半岛,是印度半岛的内陆部分。主要由阿拉瓦利山、温迪亚山、萨特拉山、梅卡拉山和阿旃陀山组成,海拔在450~1220米。“德干”一词出自梵语,意为“南方”。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北宽南窄,呈倒三角形从亚洲大陆南部伸入印度洋。高原东缘是东高止山脉,西缘是西高止山脉。发源于高原上的各大河流,向东流入孟加拉湾,把高原切割成大小不一的东西走向的丘陵山地、河谷平原和盆地。(五)东西海域岛屿区

印度的海岛主要为阿拉伯海中的拉克沙群岛和孟加拉湾与安达曼海之间的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

拉克沙群岛由大小不等的36个珊瑚礁和海底的沙洲组成,其中只有10个珊瑚礁上有人居住。拉克沙群岛面积为30平方公里,岛上盛产椰子,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安达曼群岛南隔十度海峡遥接尼科巴群岛,在行政区划上与尼科巴群岛共同形成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中央直辖区,是印度海外联合属地。安达曼群岛由204个岛屿组成,以北安达曼岛、中安达曼岛、南安达曼岛、小安达曼岛为主,有些岛屿无常住人口。群岛呈长串形,自北而南排列,长467公里。岛上多火山与丘陵,地形复杂,盛产木材,可耕地极少。海岸线曲折,有不少天然良港,如布莱尔港(也是中央直辖区的首府)。

尼科巴群岛位于安达曼群岛南面,由大尼科巴岛、小尼科巴岛、卡尔尼科巴岛等2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只有11个岛有人居住。这些岛屿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岛屿地势平坦,有的岛屿丘陵起伏。岛屿的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森林,其中只有6%的地区可从事农业生产。

三 山脉、河流与湖泊(一)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s)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分布在中国西藏地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境内。西起中国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至雅鲁藏布江急转弯处的南迦巴瓦峰,全长2450公里,宽200~350公里。喜马拉雅山脉在印度境内主要位于喜马偕尔邦、北方邦、阿萨姆邦等邦,海拔600~6000米。根据海拔和降雨量,喜马拉雅山脉的植被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及高山带,物种丰富。

西瓦利克山脉(Siwalik Hills)又称外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并大致与之平行,海拔600~1500米。自印度锡金邦蒂斯塔河向西北方向延伸,经尼泊尔、印度西北部进入巴基斯坦北部。全长1600公里。山坡北缓南陡,其北部为宽谷,南部为平原,森林茂盛,主要为热带树木。山间盆地地区的文化和经济都比较发达。

温迪亚山脉(Vindhya Range)是印度中部的山脉,西起古吉拉特(Gujarat)邦,经过中央邦,在瓦拉纳西(Varanasi)附近抵达恒河谷地。长约1100公里,高450~600米,将印度次大陆分割为北印度和南印度两部分,是恒河南岸主要支流昌巴尔河(Chambal River)、贝德瓦河(Betwa River)、肯河(Ken River)、通斯河(Tons River)的发源地。

萨特普拉山脉(Sutter Pla Range)位于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东西长约950公里,大体蜿蜒于中央邦,为讷尔默达河与塔普蒂河的分水岭。“萨特普拉”在印地语中意为“7个褶皱山”。萨特普拉山脉宽110~160公里,海拔600~900米,主峰杜普加尔峰高1350米。萨特普拉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势起伏较大,东段延伸为卡利比蒂丘陵、马哈德奥丘陵和贝图尔高原,雨量较大,垦殖面积也较广。山间的布尔汉普尔山口有铁路通往南印度。

东高止山脉(Eastern Ghats)是印度德干高原的东缘山脉,北起默哈讷迪河中游,南至泰米尔纳德邦,转折西行,至尼尔吉里丘陵与西高止山脉会合。长达800多公里,宽100~200公里。大部分海拔600~700米,呈断续低丘,最高点海拔1680米(在安得拉邦)。东高止山脉被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以及彭纳河分为几段。北段森林尚茂,有煤、铁等资源。南段雨量不足,岩石多隙,森林稀疏,多石棉、黏土等。

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位于德干高原的西部,呈南北走向,长约1600公里,平均海拔为900米,纵穿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西高止山脉东坡平缓,西坡陡峭。最高峰是阿奈峰(Anai Mudi),海拔2695米。在南部,西高止山脉的南边与其他小的山脉相连,特别是泰米尔纳德邦西北部的尼尔吉里丘陵,成为野生动物的走廊。(二)河流

印度的河流分为四个水系:喜马拉雅水系、南部半岛水系、沿海地区水系和内陆河水系。喜马拉雅水系通常由高山冰雪融化而形成,终年有水,当雨季来临时,河水猛涨,容易造成洪灾;南部半岛水系由雨水形成,因而水位时涨时落,旱季时许多河流干涸;沿海地区水系主要是印度西海岸的河流,流程短,汇水面积也小;内陆河水系主要位于拉贾斯坦邦西部,河流数量少,水流时间短,而且河水很快即被沙土和盐碱地吸收,只有卢尼河终年有水。图1-1 印度的主要河流

恒河(Ganges)是印度最大的河流,也是南亚最大的河流。在印度境内长2071公里,流域面积为95万平方公里,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根戈德里(Gangotri)冰川,横贯恒河平原,流经北方邦,汇合其最大的支流亚穆纳河(Yamuna),再流经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最后分为多条支流注入孟加拉湾。恒河上游河床多岩石,河道狭窄,水流急;下游地势平坦,河面变宽,水量增大,河道两侧多沼泽和低洼地,雨季时常改道。恒河流域是印度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物产丰富、文化繁荣。

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是印度东北部的国际河流,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中国西藏地区,以水量来说是印度第二大河。包括上游雅鲁藏布江在内全长2900公里,印度境内河道长720公里。流经印度阿萨姆邦,在孟加拉国境内与恒河汇合,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水资源非常丰富,河道宽阔,大部分河段可以作为内陆重要水路,灌溉极为便利,但也容易造成频繁的洪水灾害。

印度河(Indus River)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流经喜马拉雅山与喀喇昆仑山两座山脉之间,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总长3200公里。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仅次于恒河,为该地区的文化和商业中心。印巴分治以后,印度河及其五大支流的上游部分划归印度。

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发源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内的西高止山区,流经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穿过东高止山脉,注入孟加拉湾,全长约1400公里,流域面积为25.9万平方公里。克里希纳河水量不足,且水量分布不均。上游河道曲折,多沙洲、岛屿,中下游可灌溉、航运。

戈达瓦里河(Godavari River)是印度中南部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内距阿拉伯海岸只有80公里的西高止山脉东麓。河流向东南方向流经德干高原,最后分成几支注入孟加拉湾。河流全长1465公里,流域面积约31.5万平方公里。戈达瓦里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水量充沛,为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

高韦里河(Kaveri River或Cauvery River)发源于卡纳塔克邦西部的西高止山脉,流向东南,穿越德干高原,在泰米尔纳德邦中部海岸注入孟加拉湾。全长760公里,流域面积为7.25万平方公里,为主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多座水电站。

本内尔河(Penner River)发源于卡纳塔克邦东南部班加罗尔附近的南迪山,向东流经安得拉邦,最后注入孟加拉湾。全长560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默哈讷迪河(Mahanadi River)发源于中央邦东南部的锡赫瓦丘陵,向东流入奥里萨邦,穿过东高止山脉,最后汇入孟加拉湾。河流上游河床较宽,流速缓慢,中下游河岸陡峭,全长860公里,流域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整条河流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程度低,且易发生自然灾害。

讷尔默达河(Narmada River)发源于印度中央邦,向西流经古吉拉特邦,最后注入阿拉伯海的坎贝湾。全长1300公里,是印度半岛上最长的由东向西流的河流,也是北印度和南印度的传统分界线。讷尔默达河流域狭长,上游是贾巴尔普尔以上部分,属于德干高原,贾巴尔普尔以下为宽广的平原,再向下游为丘陵山地,河口一带为冲积平原,水力资源丰富。

达布蒂河(Tapti River)发源于中央邦南部萨特普拉山脉南麓,向西流经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注入阿拉伯海的坎贝湾。全长约700公里,流域面积为9.8万平方公里。上游河道狭窄,多森林;中游河面较宽,两岸多沟壑;下游雨季时常泛滥。(三)湖泊

印度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南方半岛地区和沿海地区,天然湖泊很少,多数为拦河而成的人工湖,主要湖泊如下。

桑珀尔盐湖(Sambhar Salt Lake)是印度最大的内陆盐湖,位于西北部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以西65公里处。雨季时,湖面东西长约25公里,宽度为4.5~16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旱季时则涸缩成泥塘。每年汛期由河水带来含钠的物质,湖面有盐片覆盖,远视白如冰雪;暑热时期湖水干涸见底。湖东岸建有盐厂,是印度西北部主要的食盐生产基地。

戈莱鲁湖(Kolleru Lake)是印度安得拉邦东北部的湖泊。位于戈达瓦里河三角洲与克里希纳河三角洲之间,靠近埃卢鲁城(Eluru)。在水量最大的季节,湖泊面积可达260平方公里,湖中盛产虾、蟹。

泰伯尔湖(Dhebar Lake)是印度拉贾斯坦邦东南部阿拉瓦利山区中的大型水库。在水量最大时,面积约50平方公里。17世纪后期在戈默蒂河上用大理石筑坝而形成,有水渠向西面的村庄引水。湖北端散布着林木覆盖的小岛群,沿岸有渔村。

吉尔卡湖(Chilka Lake)位于奥里萨邦东部,默哈讷迪河口三角洲西南。实际上是与孟加拉湾相通的潟湖,外有与海岸相平行的沙坝。由东北至西南延伸65公里,东北部较宽阔,西南部变窄;每年12月至次年6月海水入湖,其余月份有达亚河与帕尔加维河的河水注入。由于河流注入并挟带来大量泥沙,东北部湖水很浅,西南部最深。冬季面积为780平方公里,雨季则达1144平方公里,是印度最大的湖泊之一。吉尔卡湖上还散布着星星点点的岛屿,可进行渔猎和划船活动。沿湖有渔场和盐田。

布利格德湖(Pulicat Lake)是安得拉邦科罗曼德尔(Coromandel)海岸的咸水潟湖。由内洛尔(Nellore)县延伸至泰米尔纳德邦的京格尔布德(Chingleput)。该湖长约50公里,宽5~16公里。地处多沼泽和多沙的安得拉平原。周围地区人烟稀少,产盐和虾。斯里赫里戈达(Sriharikota)岛将布利格德湖和孟加拉湾隔开,布利格德城以北有该湖唯一的入海口。

四 气候

印度的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喜马拉雅山脉和塔尔沙漠的影响。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来自中亚的寒冷的下坡风,塔尔沙漠则在每年的6~10月为印度带来饱含水分的西南季风,带来了印度全年大部分的降水。因此,印度成为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干燥。

印度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4月为干冷的冬季,最冷的时间为11月至次年1月,西北部平均气温为10℃~15℃,东南部大陆平均气温为20℃~25℃。在有些地区,由于中亚冷空气的侵袭,气温可达0℃以下。5~6月是干热的夏季,西部和南部地区最热的时间为4月,北部最热的时间为5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32℃~40℃,在德干高原一带最高气温可达到50℃以上。7~9月为季风季,也称雨季,西南季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印度每年80%的降水集中在这一季节。10~11月为季风退缩季,西南季风陆续减弱,印度北部常出现多云天气。

五 行政区划

独立前,印度分为16个省和500多个土邦,行政区划极不统一。独立后,印度政府为加强全国的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对全国行政区划进行了全面调整。由于各邦的面积、人口、语言、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各邦在邦行政机构及邦以下行政机构的设置上存在很大的区别,但大体上中央政府以下的行政区划分为邦和中央直辖区(Uunion Territory),邦以下设专区、县、发展区和行政村四级单位,中央直辖区下设县、发展区和行政村三级单位。

邦和中央直辖区 印度现有29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邦和中央直辖区为印度的一级行政区。各邦设邦长,由总统任命,任期5年。邦长是本邦元首,在以首席部长为首的邦部长会议的建议下行使职权。邦长任命在邦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议会党团领袖担任首席部长,同时组成部长会议,各部长由首席部长任命。邦部长会议集体对邦立法院负责。中央直辖区直属联邦政府管辖,其地位相当于邦,行政长官称专员,由总统任命,任期5年。2014年6月,特伦甘纳邦脱离安得拉邦独立,印度的邦增至29个,另有7个中央直辖区。在29个邦中,有两个存在争议,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可。其中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声称主权地区,双方各控制了一部分,而“阿鲁纳恰尔邦”是印度强占中国的领土。印度行政区划情况见表1-1。

专区 印度有些邦在邦与县之间设专区,由专员负责协调和监督各县的行政工作。目前设有专区的邦有11个。

县 县长是县的行政首脑,由邦长任命,主要职能是维护法律和秩序、征收田赋和其他税收、审理刑事案件、负责执行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和举办社会福利事业等。县长的办事机构是县政府,下设各种职能部门。印度的县常有增设。

发展区 主要官员是发展官员,他既要对邦和全国的发展官员负责,也要对地方发展官员负责,特别是要对本发展区评议会负责。

行政村 印度的行政村实行独特的基层自治制度——潘查雅特(Panchayat),即评议会制度。一个或数个自然村的村民直接选举5~15人组成评议会,由其行使基层的行政权。表1-1 印度行政区划情况续表

六 人口、民族与语言(一)人口

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印度总人口为12.1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7.5%,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中国,居第二位。其中男性约6.2亿人,女性约5.9亿人。全国人口最多的邦是北方邦,为19981万人;另外,人口较多的邦如马哈拉施特拉邦11237万人、比哈尔邦10410万人、西孟加拉邦9128万人、中央邦7263万人。人口最少的是拉克沙群岛中央直辖区,为64473万人;另外,人口较少的如达曼和第乌中央直辖区24万人、达德拉-纳加尔哈维利中央直辖区34万人、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中央直辖区38万人、锡金邦61万人。

从1901年起,印度实行人口普查制度,规定每隔十年在全国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虽然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但19世纪70年代以来每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增长率都有所下降,1961~1971年的人口增长率是24.8%,1971~1981年的人口增长率是24.66%,1981~1991年的人口增长率是23.86%,1991~2001年的人口增长率是23.34%,而2001~2011年的人口增长率降至17.64%。相较于1991~2001年,2001~2011年印度几个人口大邦的人口增长率均有所下降:北方邦由25.85%降至20.09%,马哈拉施特拉邦由22.73%降至15.99%,比哈尔邦由28.62%降至25.07%,西孟加拉邦由17.77%降至13.93%,中央邦由24.26%降至20.30%。

就性别比来看,2011年印度的男女比例为1000∶940,比2001年的1000∶933有所上升,这也是1971年以来印度妇女占比最高的十年。

就识字率来看,2011年印度7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为74.04%,其中男性识字率为82.14%,女性识字率为65.46%,男女识字率的差距比2001年有所下降。2011年印度的识字人口比2001年增长了38.82%,其中女性识字人口增加了11006万人,男性识字人口增加了10763万人。女性识字率提高,说明了2001~2011年这十年中,印度女性地位有所提升,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2011年印度人口密度约为400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德里,达11279人/平方公里,其次是昌迪加尔,达9252人/平方公里。(二)民族

印度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异族入侵,客观上造成了民族的大迁徙与大融合,除原定居于此的达罗毗荼人外,雅利安人、波斯人、大月氏人、嚈哒人先后来到这里,形成了人种繁多、血统混杂、民族复杂的现象,印度被称为“人种博物馆”。

印度大大小小的民族、部族有上百个。若按语族划分,属藏缅语族的民族主要有:加洛族、那加族、米佐族、梅泰族、米基尔族,属印度语族的民族主要有: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古吉拉特族、旁遮普族、阿萨姆族、奥里雅族、比哈尔族、锡克族、克什米尔族、马拉地族,属达罗毗荼语族的民族主要有:泰米尔族、泰卢固族、坎拿达族、马拉雅拉姆族、贡德族、曾楚族,属蒙达语族的民族主要有:桑塔尔族、蒙达族,另有属孟高棉语族的卡西族等。其中人口比较多的民族有如下几个。

印度斯坦族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印度斯坦族人口约有5.6亿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46.3%,系印度人数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于恒河中上游的印地语地区,如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印度斯坦族绝大多数人信奉印度教,还有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印度斯坦族人主要操印地语,大体可以分为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前者主要包括阿里尔人、查特人、洛蒂人、马利人、卡迪贡比人、拉其普特人、查米达尔人等;后者有邦多人、科尔巴人、拜伽人、莫特拉人、恰布阿人、沙哈利埃人和高尔人等。高尔人又有不少支派,如帕特人、牟里亚人、高亚人、波尔伽人、波罗坦人、波尔海亚人、拉吉衮德人、拉吉牟利亚人等。可见,印度斯坦族是一个总的称谓。上述族群保留了远古时代部落生活的传统,说明印度斯坦族的融合还没有达到高度统一的程度。印度斯坦族的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前1000年间成书的《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印度斯坦族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印度斯坦族盛行父系大家族制,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棉纺织和传统手工业水平很高。

泰卢固族 又称“安得拉人”,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及其邻邦,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泰卢固族人口约有1.04亿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8.6%。泰卢固族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使用泰卢固语。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泰卢固族被认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术。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等,部分人从事渔业。

孟加拉族 孟加拉族属穆斯林民族。大多数人居住在孟加拉国境内,印度的孟加拉族人分布于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等地。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印度的孟加拉族人口约有93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7.7%。孟加拉族是古代从中亚和南俄草原地区迁入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后裔,基本上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东北部受蒙古人种、西南部受达罗毗荼人种影响较大。孟加拉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东部语支。与印地语一样,是梵语的派生语。原采用梵文字母,11世纪以后,人们创制出梵文的一种变体文字。孟加拉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黄麻、水稻、豆类、玉米、甘蔗、烟草和水果等。南部居民多从事渔业。现工业发展较快。12世纪以后,由于穆斯林统治者的提倡,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并逐渐取代了佛教,成为孟加拉族人的传统信仰。

马拉地族 马拉地族分布于德干高原西北部,属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后又融入古贾尔人和拉贾斯坦人的成分。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马拉地族人口约有91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7.5%。该民族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耆那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马拉地族种姓制度森严。在历史上曾建立摩诃剌陀国。马拉地族文学、艺术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已有本民族的文学书籍。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小麦和豆类。马拉地族人身体灵活,擅长完成技巧性强的动作。作为印度的主要民族,在历史上以仪仗卫士和印度教卫士而知名。

泰米尔族 泰米尔族历史悠久,是印度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属达罗毗荼人种,主要居住于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泰米尔族人口约有89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7.4%。泰米尔族人操泰米尔语,其语言、文字与印度东部、西部和北部地区差别很大。绝大多数泰米尔族人信仰印度教,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耆那教。

古吉拉特族 古吉拉特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及相邻各邦,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古吉拉特族人口约有56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4.6%。中世纪时曾建立国家。古吉拉特族人操古吉拉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多信仰印度教,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耆那教、琐罗亚斯德教和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棉花等。手工业中家庭纺织业、金属加工和珠宝首饰加工业较发达。

坎拿达族 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卡纳塔克邦。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坎拿达族人口约有47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9%。系达罗毗荼人后裔,坎拿达族人操卡纳达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雅拉姆族 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马拉雅拉姆族人口约有47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9%。主要分布在喀拉拉邦,操马拉雅拉姆语,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奥里雅族 奥里雅族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和西孟加拉邦西部的坎德莫尔地区。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奥里雅族人口约有46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3.8%。奥里雅族人操奥里雅语,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仰佛教。

旁遮普族 旁遮普族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属欧罗巴人种,为雅利安人后裔。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旁遮普族人口约有2800万人,约占印度人口总数的2.3%。旁遮普族人操旁遮普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族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锡克教,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旁遮普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有尚武传统。

除主要民族外,印度还有200多个表列部落,分布于14个邦内。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表列部落人口达10万人以上。根据印度宪法,国家对表列部落民实行保护、扶持和发展政策,以加速表列部落与主流社会的融合,缩小表列部落与其他社群的社会经济差距。(三)语言

印度是印地-雅利安语和达罗毗荼语的发源地,其国土范围内的其他语言来自南亚语系和藏缅语系,但是这些语言的种类十分庞杂,因此印度并没有全国通用的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

印度2008年12月修订的宪法中认定的语言有22种,其中印地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约有41%的人以印地语为母语,其他21种语言分别是:阿萨姆语(Assamese)、孟加拉语(Bengali)、博多语(Bodo)、多格拉语(Dogri)、古吉拉特语(Gujarati)、卡纳达语(Kannada)、克什米尔语(Kashmiri)、孔卡尼语(Konkani)、迈蒂利语(Maithili)、马拉雅拉姆语(Malayalam)、曼尼普尔语(Manipuri)、马拉地语(Marathi)、尼泊尔语(Nepali)、奥里雅语(Oriya)、旁遮普语(Punjabi)、梵语(Sanskrit)、桑塔尔语(Santhali)、信德语(Sindhi)、泰米尔语(Tamil)、泰卢固语(Telugu)和乌尔都语(Urdu)。

七 国家象征(一)国旗

印度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 2。全旗由橙、白、绿三个大小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正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气、献身与无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颜色。白色代表真理与和平。绿色则代表繁荣、信心与人类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在位期间修建于佛教圣地的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人们笼统地称它为“阿育王法轮”(阿育王笃信佛教,对佛教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莫大的贡献)。神圣的“阿育王法轮”象征着真理与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轮的24根轴条代表一天的24小时,象征国家时时都向前进。(二)国徽

印度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有一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195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将这些古老的雄狮图案作为国徽,以此来弘扬印度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三)国歌

印度国歌歌词源于诗歌《人民的意志》,作者是印度文化巨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该诗最初是用孟加拉语写成的,后被翻译成印地语,在1950年1月24日国民代表大会上,被选定为印度国歌。歌词大意如下:印度人的心和命运都由你管辖,你的名字使全国奋发,旁遮普、信德、古吉拉特、马拉塔、达罗毗荼、奥里萨、孟加拉;温迪亚、喜马拉雅发出回响,亚穆纳、恒河奏乐回答,印度洋的波浪唱着歌,向你颂赞向你祝福,一切人都等你拯拔。印度人的心和命运都由你管辖,你永远无敌于天下。(四)国花

印度的国花是荷花。荷花象征着灵性、多产、财富、知识和光明,也象征着精神和心灵的至真至纯。(五)国鸟

印度的国鸟为蓝孔雀。1963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蓝孔雀为“国鸟”,并将其列为保护动物。(六)国树

印度的国树是菩提树。“菩提”一词为古印度语(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刻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发源于印度,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以及琐罗亚斯德教等在印度都有教徒信仰,印度可以称得上是“宗教博物馆”。全国约有80.5%的人信仰印度教,其他主要的宗教还有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又因早期叙利亚基督教的传入和印度近现代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基督教也比较盛行。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如今在印度的影响力比较小,佛教徒只占总人口的0.8%,不过,佛教的传播对印度周边的国家却有相当大的影响。

印度教 印度教源于古印度吠陀教和婆罗门教,并受其他宗教的影响,经商羯罗等改革而改称。印度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公元9世纪后盛行于印度。印度教以婆罗门教的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为主要教义。崇拜的主要神祇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梵天是居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毗湿奴是居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保护者,他向世界和芸芸众生展示其永恒不变的关怀和慈悲,被奉为保护神;湿婆是居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并不断变化形象,也被奉为毁灭之神。印度教分成许多教派,如毗湿奴派以及性力派(崇拜杜尔迦神)。殖民者入侵后,印度掀起了改革运动,涌现了许多宗教团体,如印度教大会、国民志愿团、雅利安社、梵社和罗摩克里希纳教会等。现在印度教有近10亿信徒。印度教已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传播到西欧、北美等许多地区。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或简称为佛陀。佛教的基本教理为“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道成佛为最终目的。佛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原始佛教,即释迦牟尼及其弟子所传播的教说;二是部派佛教,这是由原始佛教分裂而成的各个教团的总称;三是大乘佛教,从部派佛教的一些教团演变而成,它将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四是密教,7世纪以后由大乘佛教一些教团同婆罗门教混合而成。从公元8世纪起,由于宗教派别间的斗争,印度的佛教受到了极大的压制。目前印度还有一些佛教团体,教徒有9000多万人,佛教的各派别已传入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目前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印度穆斯林人口仅次于印度教教徒人数,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于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信奉真主和先知穆罕默德。主张一神论,认为安拉是世间唯一的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并开始传入印度。到公元14世纪伊斯兰教已传遍印度各地,并被穆斯林统治者奉为国教,强迫人民皈依。印度的穆斯林主要集中于北方邦、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安得拉邦等,属逊尼派。当今印度的穆斯林人口约为1.6亿人,占印度人口总数的13.2%。

锡克教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发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锡克教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锡克教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上师,尊称其为“古鲁”,意为“上师”或“师尊”。从第一代上师那诺(1469~1539)算起,到戈宾德·辛格(Gobind Singh,1666-1708)为止,先后共有十位上师。锡克教经典《阿底格兰特》被奉为第十一任上师。该教以公平正义、扶贫济弱和宗教自由为基本教义。锡克教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圣城是阿姆利则,朝圣地是被称为“神之所在”的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已传播至东非、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泰国等地,目前印度有锡克教教徒2300万人,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纳邦。

耆那教 耆那教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由古印度毗舍离城王族之子笩驮摩那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潮之一。“耆那”意为“胜利者”,尊奉尊者大雄(Mahavira)笩驮摩那为第二十四代祖师,他也是最后一位祖师。耆那教尊奉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促使人们解脱,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古吉拉特邦、卡纳塔克邦、中央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北方邦和德里等地,约有4800万人。耆那教教徒不从事屠宰类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

基督教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信仰上帝,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圣经。公元4世纪,基督教开始传入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教徒皈依该教。另外,由于传教士的说教和教会的善举(如在落后地区修路架桥,建立医院、学校、孤儿院等),影响不断扩大。基督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教徒约有2800万人。

二 节日

印度的节日众多,除了全国性的节日外,各地区还有各自的地方节日,这些节日大多来自不同的宗教,节日的具体日期取自不同的历法,会随年份不同而异。

印度法定节假日有22天,主要有共和国日(Republic Day)、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甘地诞辰日(Gandhi Jayanti)、安贝德卡尔诞辰日(Ambedkar Day)、耆那教祖师马哈维亚(大雄)诞辰日(Mahavir Jayanthi)、公历新年、丰收节、泰鲁瓦卢瓦日(Thiruvalluvar)、印度教甘尼许节(Vinayagar Chathurthi,Ganesh Chaturthi)、屠妖节(Deepavali,Diwali)、胜利日(Vijayadasami)、开斋节(Ramzan,Id-Ul-Fitr)、宰牲节(Bakra Eid,Bakrid)、五一劳动节(May Day)、圣诞节,以及各宗教新年。

另外,印度还有很多不属于公共假期的一般节日,如印度教哈奴曼诞辰日(Hanuman Jayanti)、犹太教逾越节(Passover)、佛祖诞辰日(Buddha Jayanti,Buddha Purnima)、锡克教那纳克诞辰日(Guru Nanak Jayanti)、湿婆神节(Mahashivratri)、霍利节或洒红节(Holi)、桑格拉提节(Makar Sankranti)、锡克教光明节(Baisakhi)、恒河女神下凡节(Ganga Dussehra)、乘车节(Rath Yatra)、兄妹节(Rakhi)、上师节(Guru Poornima)、欧南节(Onam)、排灯节(Dhan Teras)、十胜节(Dussehra)、古尔邦节(Eid-Ul-Adha)、光明节(Hanukkah)、妇女节(Karva Chauth)、兄长节(Bhai Duj),以及国际统一的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教师节、万圣节、儿童节、感恩节、国际友谊节等。

共和国日 共和国日即公历1月26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印度议会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这一天因而具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被定为共和国日,也是印度的国庆节日之一。每逢此日,印度各邦首府都会举行庆祝盛会和巡游活动,其中以首都新德里的大巡游最为壮观,届时包括总统、总理在内的政界要员、各国外交使节都会出席庆典。大巡游通常在总统府和印度门之间的国王大街(Rajpath)举行。巡游基本由军队分列式和文艺表演两部分组成,历时两个多小时,充分展现了现代印度的国威军容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独立日 印度为庆祝1947年摆脱英国统治并成为主权国家而设立的节日,日期定在每年8月15日。庆祝活动的主会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届时印度总理会在红堡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发表电视讲话。

甘地诞辰日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创始人。他曾于20世纪40年代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而获得独立,被尊称为“圣雄甘地”。

屠妖节 也称“排灯节”“光明节”,是印度教、耆那教与锡克教共同庆祝正义击败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日子,于每年印度历八月的第15个满月日(即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为期五天。屠妖节起源于《罗摩衍那》中的故事,在欢度屠妖节期间,人们会穿上新衣,与亲友分享糖果和点心。

开斋节 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在伊斯兰历闪瓦鲁月的第一天,不仅代表斋月结束,更是感谢安拉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节日当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身着节日服装,在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他们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恢复和亲友之间的联系。

洒红节 洒红节也叫“霍利节”“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的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洒红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庆祝时间长短不一,在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抛洒彩色粉末和有颜色的水,以庆祝春天的到来。

三 民俗(一)服饰

早在新石器时代,印度人就学会了“纺线织布”,开始使用棉织品。进入印度河文明以后,印度人对服饰开始讲究起来,棉、麻、毛、丝织品均成为制作服装的原料。到了吠陀时期,印度服装更为考究,色彩更为鲜艳,男女分别开始穿托蒂和纱丽,虽然殖民者进入印度以后,带来了西装、领带等欧洲服饰,但印度这些传统服装至今仍流行不衰。

印度男性的着装以白色为主,传统的服装叫“托蒂”,是一块缠在腰间的布,用棉、麻或丝制成,长度一般为3.6~4.5米,垂至膝盖或脚面。印度男性上身穿肥大过膝的长衫(古尔达),天冷时加一个坎肩,这种服装舒适宽松,至今仍很受欢迎。在正式的场合,印度男子多数穿“尼赫鲁服”,这是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象征印度民族精神的服装,其特征是立领、单排扣、长及膝盖,下配窄腿长裤,多为白色或灰色,印度高级官员在涉外活动或大型庆典上多穿着此类服装。

印度男性多半包头巾,头巾的长度、颜色与包裹方法多样,拉贾斯坦人和锡克人的头巾最为艳丽。包头巾是锡克人的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长发、包头巾。小孩的头巾样式比较简单,成年人的头巾样式则比较复杂。

印度女性的服饰比较艳丽,主要有纱丽、长裙和紧身上衣。纱丽是印度女性最为钟爱的传统服装。纱丽布料一般长5~8米,宽1.25米,一般由棉、纱、丝、毛、尼龙和混纺等主要底料制成,以质地“轻柔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