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少年说(第二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8:28:13

点击下载

作者:邴浩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

清华少年说(第二辑)试读:

前言

2016年6月,我们出版了《清华少年说(第一辑)》。作为一本试图反映当代清华人物风貌的专辑,该书收录了53篇清华在校生的人物特写。《清华少年说(第一辑)》一经出版,即收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并于同年9月第二次印刷。

时隔近一年,清华人经历了又一轮春夏秋冬,清华园在这时光荏苒中,送走了一批毕业生,也迎来了一些新主人,而更多的清华学子则是在“水木清华众秀钟”的耳濡目染下,潜心耕耘着青春,默默憧憬着未来。无论是醉心学术、勤奋有加的学霸,还是矢志不渝、情系家国的赤子;无论是才华横溢、白衣翩翩的少年,还是奔跑如风、坚毅果敢的健儿;无论是特立独行、追求梦想的学子,还是不舍昼夜、执着坚守的行者,清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讲述了这个时代的清华故事,而清华的风貌也正寓于其中。

从这个角度讲,《清华少年说》的选稿与编辑,不是用“清华风貌”去选人,而是以人来定义当前的“清华风貌”。而这也是我们计划出版《清华少年说(第二辑)》的初衷——讲出更多当代清华学子的故事,于细微生动处品“清华风貌”之所在,延续第一辑的启发与感动。《清华少年说(第二辑)》共收录50组人物故事,分为多纬学霸、校园达人、别样青春、热血军营和扎根基层五个章节。50组人物,各有各的不同风采,五花八门的校园生活,不尽相同的成长选择,而这也正是这座园子的生机所在。如果一所大学所教出的学生只有一个模样,那这里肯定与活力无缘;如果一个大学在不同时期毫无变化,那它一定已经被时代抛弃。

但在这变化与多样之中,也自有不变与共同。清华百年,莘莘学子,变化的是每个时代学校与个人发展的重心,不变的却是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休戚与共。起于庚子、立于战乱,国学院继往圣之绝学,理工学院辟新兴之业图。复于建国、兴于改革,院系调整为国家之需要,建设一流为民族之复兴。每一个阶段的清华,每一个阶段的清华人,都无不镌刻着那个时代的国家情怀、民族烙印。

因如此,本书的书名“清华少年说”,既是对赋予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梁启超先生的纪念,也是对梁先生《少年中国说》的复演。梁先生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们说:“美哉我少年清华,与天不老!壮哉我清华少年,与国无疆!”

以此作为当代清华人的自勉,以及对未来清华人的勉励。第一章多维学霸引言

他们属于各院系学分绩(学分绩是清华大学评价学生成绩的一种方式——编者注)最顶尖的那类人群,他们对科研热爱到心无二念,他们被冠以“学霸”或“学神”的称号,但同时他们在生活中又是各有各的奇趣,怀揣着梦想不断前行。交叉信息研究院陈立杰刚进大学时就立志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数学系肖翰珅大一时四级英语成绩还不到600分,但如今4年后,他在信息论、计算数论、参数估计等领域发表论文10篇;别人眼里“枯燥乏味”的科研在交叉信息学院王若松的眼里“流光溢彩”;材料学院2014级硕士生赵春松一次拿错实验材料,竟意外探索出石墨烯的新大陆,但他坚信“运气”背后的通则——勤奋与毅力;汽车系博士生冯旭宁跟NASA抢发文章,通宵实验3个月,开创动力电池热失控领域;电子系王宇读博前3年零论文,从倒数第一到清华特奖,是科研让他学会了专注;化学系马冬昕两次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总结成功经验,她说“没有一招制敌,只能脚踏实地”;化工系唐城从“追女神”中参透学术秘籍,从专业课不及格到论文总影响引子突破150;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赵小凡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学,在清华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今既斩获特奖和学术新秀,还当上了博士妈妈;医学院博士生万蕊雪3年5篇Science,她用自己的勤奋演绎着一条“90后”清华直博生的女科学家之路;生命科学学院王继纵从一道语文阅读题中领悟学术的激情;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刘若楠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发现、思考问题并且得到答案能使她获得最大的满足感。无论他们拥有怎样不同的故事,但是有一句话是他们共同的本质:学习与科研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而坚持与奋斗是他们不变的青春底色。陈立杰:我立志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文 张丽丽 关春懿 周诗宇 张必豪

·陈立杰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13级本科生

2016年11月10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它的前一天,是引得众人围观的美国大选,后一天是清华的光棍节,以及电商时代的“剁手日”,这两个日子中间的一天,对于清华人而言,更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因为,这是见证2016年“特奖大神”产生的日子。“人和人的差距大于人和狗的差距”“我们上的是同一所清华大学吗?”,这些清华园中自嘲的段子到了特奖答辩时期出现的频率尤其高。从最初评选的38位候选人到15位进入答辩的候选人,再到最终获得特奖的10人,每一次消息的公布都能掀起朋友圈的一个小“高潮”,而有的人早在答辩开始前就成为了人们“膜拜”的对象。陈立杰就是其中一个。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到处都是他的传说

从初中开始参加信息学竞赛,到大二逐渐隐退,陈立杰一直都是OI(Olympiad in Informatics)界的传奇人物之一。一路靠着自学,击败各路强手,揽获各种奖牌,高一拿到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竞赛(NOI)的金牌,顺利保送清华大学,高三那年在第25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中,以全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金牌。“陈立杰这个名字,WJMZBMR这个ID,中国这一代的信息学竞赛选手都不会陌生。他一直是传说,是大家的偶像。”张琛(化名)大一就听参加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同学说起过陈立杰;后来,随着对陈立杰的了解增多,心中的敬佩之情也就越强,直到彻底“沦为”“陈老师”的脑残粉。他目前正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所学也是计算机专业。

两三年前,他和陈立杰共同参加一场比赛,趁机找偶像要了一张合影。“我记得大家是排着队要签名和合影的,他都没有拒绝,也没有什么大神的架子。他在网上也是很好交流的,别人问他问题,他都很耐心,而且他比较有趣……总是调侃自己。”张琛说。

由于没有机会到现场观看陈立杰特奖答辩的过程,张琛特意去补看了偶像的答辩视频。当他看到陈立杰说想解决“P vs NP”问题时,心里止不住激动与感慨。“P vs NP”问题是计算机科学里面很基本也很重要的问题,陈立杰几年前就在说想当计算机科学家,现在依然固守初心,这在张琛看来很不容易。更让张琛动容的是,陈立杰没有跟风,没有为了高薪向热门方向靠拢,而是能够沉下心来去面对最难、最基础的问题。“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以后会是那种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计算机科学家。”2014年参加ACM World Final的队伍合影(右一为陈立杰)

和陈立杰一同获得清华2016本科生特奖的数学系学生李阳垟,也在高中学信息学竞赛时就听闻过“丽姐”的大名。“丽姐”“丽洁”“陈老师”等都是圈内人常称呼陈立杰的方式。“高中参加信息学竞赛,想不知道(陈立杰)很难吧”,经管学院大四学生王谨然(化名)如是说。

即便在大二把主要精力从竞赛转向了科研,“陈立杰”这个名字依然被后辈们仰望和崇拜着。知乎上但凡出现跟信息学竞赛相关的话题,总是有人不忘@他。关于他的逸闻趣事、非主流照片更是在圈内广为流传。坊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陈立杰在高三时就收到了Google公司人力资源部发的工作offer,然而被大神以学习为由拒绝了。后经本人证实,他收到的其实只是实习邀请。科研只是众多兴趣中的一个“如果不做科研,那么会选择从事什么工作?”“音乐游戏玩家。”陈立杰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陈立杰是资深的游戏玩家,只是他几乎不玩大众的游戏,而是偏爱相对小众得多的“OSU!”。“OSU!”是一个基于市场上各种流行节奏游戏的操作模式,而制作成的一款独特PC版节奏游戏(Rhythm Game),为了保证一个好的游戏玩法与计分规则,“OSU!”增加了包括在线排名、多人游戏、重放交流和一个庞大的社区在内的各种元素。

陈立杰也曾经是个“网瘾少年”,为了玩游戏甚至有过两三天没睡觉的经历。在大三下学期去MIT交换的半年中,陈立杰在完成科研任务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周游美国,而是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宅在宿舍打游戏、看动漫。虽然热爱游戏,但他也想了克制自己的办法。这款游戏所占内存很大,陈立杰索性就把它放到了移动硬盘中。“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想玩游戏,就把硬盘给朋友。”陈立杰说。

上大学前,陈立杰是这款游戏世界前100名的玩家。上大学后,玩游戏的时间少了,眼看着当初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小伙伴已经闯入了世界前10的位置,他还止步不前,一度有些懊恼,但随即释怀,反而放开了名次对自己的束缚,没有刻意为了提升排名去挑选一些高难度的音乐,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这也对他的科研道路有所启发。大二时挑选一些很难的题目研究,不仅没有出什么成果,而且还让自己产生了悲观情绪。大三“弃暗投明”,研究与自己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课题,反倒很快出了成果。在MIT和导师Scott Aaronson教授的合影

动漫,是陈立杰除游戏之外的另一大爱好。他从初三开始追漫,到现在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他的各类社交软件的头像都是动漫人物形象,朋友圈状态的配图大部分也都是动漫截图。他不仅看动漫,也听日文歌,并为此专门选修了学校开设的日语课。“在大一的时候,我经常在紫操漫步,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什么?”特奖答辩时,陈立杰刚说完这句话,台下便自发响起了掌声,伴随着被逗笑声。其实,陈立杰初中时期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比他对计算机产生兴趣还要早。他那个时刻就开始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满足”这样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当然无法从语文课本中找到。于是他就自发地阅览了很多哲学类的书籍,虽然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但丰富了见识。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对哲学的兴趣丝毫未减,热衷于选哲学系开设的课程:“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西方哲学精神探源”,并在这些课程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对清华“自强不息”的校训,他也有着个人独到的见解:“不能满足于导师、父母让我们做什么,要有自己的选择、独立的人格。”喜欢“卖弱”的大神

从参加信息学竞赛起,他就是其他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即”的人,被当作是和tourist同一阶位的人。但是陈立杰不这么认为,“他比我强多了,曾经也是我的偶像。”他谦虚地说。Tourist是第一位获得ACM/ICPC、IOI、Hacker Cup和GCJ冠军大满贯的选手,包揽了2014年三大个人算法竞赛Facebook Hacker Cup、Google Codejam和Topcoder Open的冠军,前无古人。

谈到对陈立杰的印象,李阳垟觉得,“我到现在都没看出来他有‘努力认真’的那种特点”。在大二,陈立杰和李阳垟一起上“代数学前沿基础”课程,上完一学期的课,陈立杰唯一给他留下的印象就是“头发很长很长”。这学期一起去哈尔滨参加活动,他们俩才开始真正地认识。在哈尔滨一起交流,李阳垟明显感受到了陈立杰的天赋之高,“他的反应速度很快,身上散发着天才的气质”。

的确,所有和陈立杰接触过或者听闻过他的战绩的人,都无法否认这位少年惊人的天赋。但在各种场合下,陈立杰都坚持“努力比天赋更重要”。事实上,他也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很高的天赋。“两方面都很重要,但努力还是最重要的。”

他习惯了对自己的调侃,社交平台上常见他发的“要挂科了”“学习压力好大”这样的状态,他大概也是唯一一个觉得自己天资并不聪颖的人。“到了清华,我有时也有智商被碾压的感觉,比如我的前室友范浩强,我就觉得他很厉害。”

本身极具天赋,但却是个“喜欢卖弱的大神”,这是王谨然对陈立杰的最大印象。知乎“如何评价清华特奖得主陈立杰?”问题标签下,有一个回答是这样的:“全世界有人比他更会装弱?”其实说是“装弱”,其一是来源于他的谦逊,其二是陈立杰对于“努力”的独特定义。ACM—ICPC 2015合肥赛区冠军(左三为陈立杰)

特奖申报阶段,如果不是辅导员邝仲弘的建议和鼓励,陈立杰压根儿就没想过要申请特奖。“陈立杰一直都觉得班里的其他同学都十分优秀,觉得自己不具备参选特奖那种超一流的水平。这点我特别欣赏他,他为人十分谦逊,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不浮躁。谦逊是一回事,水平够了,以特奖为契机整理一下过去3年多的收获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也很认可陈立杰的努力,“抛开天赋因素,陈立杰同学比其他同学努力程度还要大一些”。在陈立杰调侃自己“沉溺”“OSU!”的2016年的暑假,实际上也完成了5篇学术论文。

陈立杰对于“努力”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对那种以时间来衡量努力程度的标准不以为然,“什么才是努力?把所有题都刷一遍不是努力,要找到对的事情去做。有些人闲下来不知所措,有些人做的事情我不觉得是正确的花费时间的方式”。当感觉大脑不工作的时候,他也不会强迫自己继续工作。打游戏、看动漫、和朋友一起去酒吧喝酒是他常用的减压方式。IOI 2013冠军站在特奖的舞台上想的是当晚的deadline

特奖评选前一天,当其他候选人忙于为答辩做准备时,他依然淡定自若地关注着朋友圈中的时政热点。连答辩时穿的正装,都是他答辩前一天临时找同学借的。答辩结束,在门口碰到一个相识的同学,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觉得希拉里是不是左派?”留那位同学在一旁“一脸懵逼”。

他答辩时语速极快,信息量很大,没有接触过信息学竞赛的人或者对计算机领域不熟悉的人几乎没有办法跟上他的思维,只能根据他发表论文的篇数以及导师对他不吝言辞的称赞中,判断出:“哇,这个少年不错哟!”他说话时有几个动作特别明显:持续快速的眨眼、扶眼镜、撩头发、手指惯性地敲打桌沿,这些动作为他增添了一个“萌”的属性。

答辩过后,朋友圈相继流传出他的答辩录音稿、答辩视频,B站上甚至有人专门制作了他答辩视频的RAP版。

相比于大家热烈的围观,他本人表现得平静很多。或许是从最开始就没想过“觊觎”特奖,或许是对特奖评选结果已然胸有成竹。父母得知他获奖的消息,也只是简单地表示了一下祝贺。特奖答辩现场

10号下午5点左右答辩结束,他吃过晚饭后去上了节晚上的课,回到住处后继续赶deadline。或许,对于心中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理想的陈立杰来说,这些荣誉已不足以掀起内心的涟漪。“我想成为一名理论计算机科学家。”这句话他从中学说到了现在。从清华毕业后,他将赴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祝愿他最终能够“成为黄金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为人类的智慧添砖加瓦”。肖翰珅:一个“平凡人”的学霸养成记文 张祎嵩

·肖翰珅 清华大学数学系2013级本科生我是清华里的一个平凡的学生“相貌平平,成绩平平,没有绝顶的天资,偶尔也带着拖延症——我是清华里的一个平凡的学生。”这是肖翰珅对自己的基本评价。

然而被“追问”出自己的履历和成果,却让人很难将其与他对自己的评价相对应:本科期间,肖翰珅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在信息论、计算数论、参数估计等领域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EI期刊论文5篇、国际重要会议论文4篇,承担并结题科研项目5项,曾获IEEE SPS Grants、IEEE NSF-GlobalSIP Grants、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北京旋极基础科学奖学金、清华大学93级校友奖学金、以色列政府奖学金等。

成绩的取得,肖翰珅主要归功于校团委开展的一系列如“星火计划”、大学生学术推进计划、“闯世界”计划的支持,以及宽松的研究环境。3年中他去过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耶鲁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在内的7所高校研究访问,沉醉于和各个学科的研究者一起开展纯粹的学术研究讨论,论文的合作者到如今已慢慢增加到10人,有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的教授,也有甚至只通过邮件交流的博士生和研究员。“曾国藩说自己天资平平,但‘扰扰万众,大皆中材耳’,‘妙也、巧也、成也,皆从极熟之后得之’。因此天下万事贵熟,倘若我有一点成绩那也不过是我多做了几次”,他仍始终坚持着对自己“一个平凡的学生”的认知。肖翰珅(右)和Prof.Daqing Wan在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四级英语成绩还不到600分

尽管如今已成绩斐然,但让肖翰珅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完成大学第一篇论文的经历。“那时候我才大一,四级英语成绩还不到600分,写论文是坐在文科图书馆的公共机房,先用谷歌翻译翻译一遍,再在上面一边写一边改。那时候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全是自己写自己改自己投。”

如今重新翻看自己当年的论文,肖翰珅笑谈道,就算是自己来当审稿人,也实在没有耐性一句一句读下去。第一篇论文他前前后后投了6次,其中一次通信快讯给了“大修”的结果。看到了发表的希望,他激动地写了10多页回复给编辑和审稿人,比原始的论文还长,但最终还是遭拒。“但我很感谢自己的狠心,觉得正是这一段磨砺让我从什么都不懂到至少能把一篇文章写得还能读,知道什么期刊收什么文章,知道代数编码倾向于哪一类的研究,给评审的回复信怎么写等等。”对于文章被拒,肖翰珅有着良好而诚恳的心态,他觉得审稿人都肯花这么长的时间看,自己为什么不能花时间改呢?有一次一位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做他的审稿人,或许是被他积极回复的精神打动,后来竟主动写信希望与他合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有时候狠下心给自己一些挑战才能跳出之前的舒适圈。”肖翰珅觉得,正是开始一年多的摸爬滚打,虽然让他头破血流却也大概摸清了科研的门槛。做研究需要有大局观

肖翰珅说他非常感激自己能有机会,在3年来与这么多教授、同学在不同项目上展开合作,“他们有不同的个性,有的非常和蔼可亲,有的却不苟言笑,年龄上有上至花甲的老教授,也有比我还年轻的学长,然而他们那种对学术的强烈的热爱却是同一的”。肖翰珅(右)和同学黄羽丰(左)在ACSAC2016

肖翰珅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研修的导师——康奈尔大学教授Zygmunt Haas:“我印象里的Haas教授非常严肃,我和Zygmunt在近一个半月的日子里所有交谈的话题几乎全部是关于混沌映射的Ad hoc秘钥共享方案,但我却丝毫没有感到疲惫,因为学术可以如此纯粹。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或许淡如水,但是每年新年却总能收到他的来信。”

获得学术推进计划研究的专项资助后,肖翰珅成立了一个完全由本科生构成的研究小组,在信息论和密码学方向展开研究。“事实上,很多学弟的能力已经在我之上了,他们日后的成绩也一定比我强得多。”

在问到他关于做学术的看法,肖翰珅表示,随着知识的积累,能完成的项目与题目也会迅速地增加。但肖翰珅觉得,时间有限,问题是做不完的,文章也是读不完,而做研究确实需要有大局观,有容乃大,不能被自己一时澎湃的思路所迷惑。了解一个问题有些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洞察力不仅表现在解决问题上,也更体现在对问题前瞻性的考量;有效的前期准备工作,能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后期很多陷入解决问题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盲目,这种盲目导致的很可能就是虽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得到的结果却没有自己预先期待的价值。“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着一段奋斗的历程,倘若有机会细细讲出,都是一段动人的故事。”谦逊而笃实的肖翰珅,将继续沿着自己选择的学术道路坚毅地走下去。王若松:科研在我眼里流光溢彩文 马乐 张丽丽

·王若松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2013级本科生

提起清华,总少不了“科研”二字;而提起科研,大部分人想到的又是“枯燥、乏味”等词汇。但是,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从来都有一些翩跹的舞者,在我们所谓的单调中,舞出最绚丽的色彩。而来自交叉信息院计科30班的本科生王若松,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志同者共求索

2017年3月17号,王若松结束了他的美国大学访问之旅。

华盛顿大学是他访问之旅的最后一站。从西雅图出发,飞行了13个小时后,晚上7点左右,又回到了他熟悉的校园。这个申请季,截至目前,他收到了11封博士录取通知书,3封硕士录取通知书,几乎“横扫”了美国排名最靠前的十几所学校。

初见王若松,我们意外地发现,他是和自己的室友一起来的,两人默契而和气。而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也渐渐了解到,在他从事很多事的过程中,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的影子。从高中到大学的最明显变化就在于团队的合作渐渐取代了个人的摸索。他们这些有相似科研兴趣的同学聚在一起,自发地组成了科研小组,他自己在其中担任了组织者的角色。“有时候,大家交流一下最近在做什么东西,然后就会有启发。”在王若松已发表的5篇论文里,每一篇都是他和同班同学合著完成的。和他合作次数最多的同学,是清华2016年特奖得主陈立杰。

邀请同学合写论文,成为计科30班的一段佳话,王若松当之无愧是论文合著图中的中心节点。2016年春季学期,王若松正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换,交换期间,经常主动邀请其他同学共同探讨科研问题。而早在清华校园时,他就有“串寝”的习惯,“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来各个寝室,与其严肃地称作学术讨论,不如说是闲聊”,他的同学孙天成说。而很多次在这样的闲聊中,思维的火花突然迸发。

在前往密歇根大学交换期间,王若松与同行的同班同学占玮一起进行了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研究。他们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与3位合作者一起完成了一篇关于《无线网络通讯的算法和复杂性》的论文。2016年11月2日,是计算机顶级会议STOC论文提交的deadline,这篇集5人之力的论文,在经过3个月的等待之后,收到了“确认录用”的通知。2017年2月8日那天,王若松打开邮件,“I am very please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submission to STOC...”一句映入眼帘,这是他本科期间科研经历中一个新的高点。计科30班论文合作网络(制作者:李志远)

和同学进行学术探讨,主动邀请同学进行论文写作,并不是他们互动的全部。他本身对于国际政治和社会热点事件也有着极大的兴趣,“蹭”在同学的宿舍里,和他们漫无边际地聊着这些看似“琐碎”的事情,成了王若松在科研之余最大的乐趣。在这种热烈的、平等的讨论交流中,他也渐渐形成了自己对世界、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大学最后一年,在全班同学的举荐下,王若松担任了团支书这一职务。而他愿意承担这一职务的原因也很简单,“要毕业了,给大家创造一个美好的回忆吧”。他和他的同学们正在策划去日本的毕业旅行。欲成葳蕤之势,须得前树荫护

被问及个人取得的一些成就时,王若松一直在回避谈论这个话题。他反复提及的,是他的老师和与他朝夕相处的同学。“李老师”和“唐老师”这两个名字更是多次出现在他的陈述中。其中,李建教授是他们“算法设计”课程的老师,在进行科研探索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李建教授给过他们很多帮助。“李教授擅长启发学生,也很有学术实力。”而让王若松对李老师“念念不忘”的,是李老师严谨的学术作风。

2016年暑假,王若松将刚刚完成的论文初稿交给李老师审阅,李老师对初稿很不满意,在修改一遍后,论文上已经到处都是李老师的批注。而这样的过程重复了多达4次后,李老师才最终满意。在这个过程中,王若松通过李老师的一个个批注,逐渐理解了如何写出一篇易于他人理解又不失严谨的学术论文。“从人格上、学术成就上都很崇拜李老师。”王若松说。

姚班不乏这样的“良师益友”。大四上学期,计科30班很多同学都在准备申请,为此姚期智院长还专程为他们举行了一次简单的面试,和每位同学进行一对一交流,询问他们的意向,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姚先生惜才,也一直在鼓励学生们“多元化”发展,鼓励他们和国际水平接轨。王若松的室友在写文书时遇到了一些瓶颈,姚先生得知后,亲自帮忙修改,同时还让自己的夫人储枫——同样一位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很高造诣的学者,一起帮忙修改。

姚先生一直竭尽所能地为姚班的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姚班不设立固定的教学大纲,教材跟着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走;引进计算机领域高水平的人才,壮大姚班的师资力量;为计科30班全体同学提供去海外交换一学期的机会;如果有谁的论文被国际会议收录了,学院出钱赞助同学参加会议……身教大于言传,姚先生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熏陶着身边每一位学生。

我们常常说,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有日光的滋润,还要有雨水的滋养。可是,别忘了,在每一株树苗的上方,总会有那么一道或者几道苍老而遒劲的翠绿的身影,悉心为这些幼苗遮风挡雨,直到他们枝繁叶茂的那一天。“成熟”:勿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科研的过程中,与论文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一篇论文的创作,从确定研究什么问题,怎么写,到最后的修改、定稿,包括这其中每一个细节的完善,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整体,也是一个需要极其严谨的态度的研究与表达过程。

2016年的暑假,王若松和陈立杰合写了5篇论文。9月15日那天是AAAI会议的deadline,在距离deadline还有8小时的时候,王若松和陈立杰突然意识到,文章中有个地方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他们顿时就慌了,但立马又平静了下来。换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去分析,试图去修正证明中的问题。幸运的是,终于赶在deadline之前修正了错误。王若松提交完论文的那一刹那间,松了一口气,“还好赶上了”。他看了看电脑上显示的时间:4:24,距离deadline只有36分钟。而此时,他和陈立杰已经有20个小时没合眼了,丝毫没有赶上deadline的兴奋感,只有一种“累瘫在床上”的感觉。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每次总会遇到未曾预期的问题,而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在修正中不断前进与发展的过程,王若松也在这样坚持着。

王若松的刻苦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有目共睹的。“王若松是我们班的核心人物,我们班众人在王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发paper。”在同班同学董方宏的印象中,王若松是他们班最刻苦最认真的人,说起王若松的故事更是娓娓道来:“大二暑假写Java大作业,其他人还没写的时候,他早就开始写了,每天写10几个小时的代码;大三写图形学大作业,每天只睡5个小时,写完一遍以后觉得性能不满意,全部推倒,用更复杂的方法重写了一遍……”

在交换时,和王若松住同一个屋的占玮,更是直接地感受到王若松执着的精神。他们入住的第一晚,宿舍的网络就瘫痪了,王若松拿起电话拨通了网络公司的号码,但对方语速太快还有口音。第一遍,没听懂,接着打;第二遍还没完全懂,再继续……直到第五遍。就这样,宿舍网络问题终于解决,有了网络,王若松得以继续投入到科研之中。更让占玮敬佩的是,在他们的论文已经告一段落后,王若松依然在想办法改进那篇论文。“学术论文在具有严谨性的同时,要有其新颖性。”王若松乐于寻找科研的快乐。或许,在学术研究这一方面,他已经树立了更宏伟的目标。王若松即将发表在计算机顶级科学会议STOC的论文,在计算机领域已经是质量极高的一篇。

本科生涯即将画上句点,王若松已经大致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方向。“我和陈立杰都是会走学术道路的人。”在美国攻读博士未来至少5年的时间内,除了每年的假期外,他可能再难有回国的机会。而他对姚班学弟学妹们的期待,就是“希望他们在大学期间能明白自己想做的东西是什么,然后选一条最合适自己的道路”。

因为想做科研,所以爱上了科研;因为适合科研,所以创造出了自己流光溢彩的科研世界。赵春松:非典型学霸的个性与仗义文 袁文幻

·赵春松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硕士生

在好朋友眼里,赵春松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无论是做科研还是日常生活,都带着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作为一名学材料的学生,他却修了个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的美术学院的双学位。

在女朋友眼里,赵春松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但这份厉害不是与生俱来的,她陪他经历了实验瓶颈时的苦闷、等待论文投稿时的焦虑与申请学校时的压力。

在赵春松自己眼里,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清华人。喜欢讲段子,喜欢打DOTA,在科研上获得的收获大多是因为自己的“好运气”。他谦逊地称自己是科研新人,“还在摸门槛,连门都没进”。但是在别人看来,短短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已足以证明他在科研上的优秀和潜质。从“学渣”迈向科研之路

7年的清华时光对于赵春松来说其实是不断尝试和发现自我的一段旅程。

大一时的赵春松当过“学渣”,体会过“人生有种无法挽回的遗憾叫作大一的GPA”,也曾在全班80多人中排名70。当初他通过物理竞赛保送进清华时,以为“自己还算挺强”,结果自信心遭遇打击,也使他质疑自己是否适合科研这条路。

这些忧虑困扰着他的睡眠。睡不着的时候他会去跑步,“一次夜里3点我和室友都睡不着就去紫操跑步,跑到4点钟他回来就困了,我还是睡不着,就又下去跑几圈”,赵春松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于是他选择去美院“透个气”,加之一直喜欢美院的氛围,没有任何美术背景的赵春松就抱着这样的想法进了美院的大门。不过,在美术学院双学位的面试现场,他也遭遇了老师的质疑:“你这个成绩不太好啊,能完成本专业的任务嘛?”面试老师看着赵春松的成绩单,面露难色地问道。“想变得优秀有点困难,但完成是可以的。”赵春松搓搓手,习惯性地笑着说。

尽管后来在美院和学生工作中,赵春松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一点存在感,但这离真正的科研工作者还有很大距离。赵春松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大三时在系里林红老师的课题组跟着师兄做催化剂的合成工作,这段愉快的经历加深了他对于科研工作的兴趣。之后他决定推研本系,师从伍晖老师。

好友评价赵春松选择老师是“洞若观火”。当时伍晖老师还没有入职清华,赵春松却很有远见地联系了伍老师,跟着伍老师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随之而来的成果也给了他一些从事科研的自信。

伍晖老师是赵春松科研路上一个很重要的指路人,他对科研的极度投入和热情吸引着赵春松。“伍老师是那种执行力极强的人,你刚跟他说了个想法,他马上就让你回去准备来他办公室”,赵春松说。科研收获:并不意外的“意外之喜”

对于目前取得的科研成果,赵春松经常说是因为自己有“好运气”。

在一次实验中,赵春松像往常一样拿出实验材料石墨烯,按照熟悉的步骤来制备电池。但令他疑惑的是这次的电池有些不一样,“我发现前几次循环脱锂容量很低”。在后来查找原因的时候他才知道是误拿了实验材料,把看起来差不多的氧化石墨烯当成了石墨烯。

但他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一次简单的实验失误,好奇心驱使着他探究为什么氧化石墨烯就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于是他不断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终于发现氧化石墨烯可以在锂电子电池中被电化学还原成石墨烯。

正是这批“不一样”的样品,帮助他发现了一种新的电极制备工艺。相较于传统来说,这种工艺更加便捷且成本降低很多,也成为他在科研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赵春松在实验室

然而单单靠“意外”“好运气”并不能解释他所取得的成绩,“运气”背后是每份优秀的通则——勤奋与毅力,以及他个人的学术敏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坚持。

赵春松另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是关于大量制备二维金属氧化物的新方法,它也是来自于一次“意外启发”。“一次导师给了我一把金合丝,让我分析里面硅铝合金的组分。”赵春松说。他用稀盐酸把合金溶解,用吹风机把滴在铜箔上的溶液吹干放在电镜下观察进行元素分析,发现的结果让他吃惊:“根本没有硅元素,第一次反应就是:这是假冒伪劣产品。”他笑着回忆起当时的实验场景。“虽然没发现硅元素,但是却发现有大量层状氧化铝的存在,这让我很兴奋。”他赶紧回去查文献寻找合理的解释,并向老师报告。伍晖老师看到后也很激动,立马让他着手做。寻着这个思路,他也发现了制作二维金属氧化物的更方便的新方法。“非典型”学霸的个性与仗义

赵春松很有个性。“他的人有个性,科研也很有个性。”朋友这样评价他。

赵春松重视创新,往往“不走寻常路”,做实验时他并不满足于根据前人的路径换个材料再做一遍,而是努力探索一些新的可能。

这种个性与创新也体现在他双学位的学习中。在做美院毕设时,赵春松和另外两位同学利用按摩器的原理共同做出了能真实模拟打游戏痛感的产品DEMO。这个创意来源于他平时打游戏的体验,游戏里只能看到血力值的升降,但被武器击中的那种疼痛是感受不到的。毕设展示那天他们的作品引起了许多关注,甚至有老师建议他们把这个东西做成产品投入市场。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种个性与创造力,使上天总是眷顾这个“运气好”的男生。

除了科研,赵春松心中还有一个导演梦,这也是他当时选择美院双学位的另一个原因。

他爱看电影,早期冯小刚的《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和《不见不散》是他的心头好。电影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让他感到真实生活的另一面,残酷与温情并存。“生活并不总是大人物的世界,更吸引我的还是那些小人物的生活。”

关于什么是大人物,什么是小人物,他挠挠头笑着说:“我就是小人物”“如果以后我有机会能拍一部电影,我就拍那些小人物。”心中怀有小人物的赵春松更是个仗义的人。当被问道:“你想别人评价你是个学霸吗?”他侧着头思忖了下说:“比起学霸,我更喜欢人家说我仗义。”赵春松,201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得主

赵春松喜欢读金庸,最吸引他的是武侠世界里的那份侠义。打游戏时,他一般选择辅助位,保护队友安全撤退。在他看来,和好友们在游戏里征战的那份情怀已经超越了输赢。DOTA在赵春松的记忆里是一个凝聚着兄弟情谊的象征性符号,仿佛开一局,那些与兄弟们共同走过的日子就扑面而来。

朋友们都喊赵春松“松哥”,因为知道他靠谱、仗义,有需要时他总会在身后。但赵春松却很少把负面情绪传达给别人,一般不开心的事都会自己消化解决。

在身边许多人口中,赵春松有点像少林扫地僧,“他看起来一点都不厉害,没想到实际上这么厉害”。可赵春松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清华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写作业,打打DOTA、踢踢球。他总是把自己在科研上取得的成就轻描淡写地用“运气好”带过。

而实际上,运气背后是大家看不到的努力,他在不断打败一个个“小怪兽”中挑战和修炼自己。

这些“小怪兽”是繁重课业的压力,是deadline前的通宵,是实验没有进展的焦躁,是论文被拒的失望,是感觉前途迷茫的恐慌。每次与它的博弈都会令自己饱受生理和精神上的折磨,会经历年少轻狂和现实的冲撞,会怀疑和否定自己,而这些才是特奖神秘面纱背后最真实的模样。冯旭宁:跟NASA抢发文章文 苏丽坦

·冯旭宁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2011级博士生因缘际会踏上新能源之旅“其实一开始进课题组的时候,是没有电池安全性这个方向的。”冯旭宁说。

冯旭宁的研究方向为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他最初选择时并没有这一研究方向。由于“不积极”没选上热门的研究方向,冯旭宁便进了在当时还不那么火的新能源课题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积极”的选择,却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中迎来了机遇。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但与此同时,以热失控为特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电池安全事故阻碍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因此,“以防止热失控为主要目标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管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方向逐渐火热,电池安全性这一研究方向也应运而生。“可以说这个方向是我和几个师兄一起探索出来的”,“当初进新能源课题组的时候也没想到将来会这么火”,冯旭宁说。

就这样,冯旭宁所在课题组的规模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如今的20多人,并且不断壮大。在他们的努力下,课题组突破了大容量动力电池绝热热失控测试难题,并在国际上第一个发表大容量动力电池热失控量热研究结果。在热失控扩展研究中,抢在NASA和Sandia之前得出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并发表论文。冯旭宁(左)在做研究努力换来伯乐

在冯旭宁看来,时代的需求成就了他所取得的成绩,“感觉有一定运气的地方”。但在这背后,是他10天9夜验证方案的努力,3个月通宵实验的付出和半年的坚守。

冯旭宁的骨子里有股坚韧劲儿,从小就让旁人感到不可思议,“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愿意练这个东西,我也没有说非得逼着你”,小学时的扬琴老师这样对冯旭宁说。“练琴的前3个月老师让我们用小棍儿敲凳子背儿,每次练3个小时,别的小伙伴敲一个小时就出去玩,我还在练习,所以基本功练得很扎实。这对我后来做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影响,包括做实验。”

带着练琴时的那股韧劲儿,冯旭宁就像一匹努力奔跑的千里马。承担项目时,他在电池基坑旁边“蹲”了半年,“蹲”出了两代原理样机、“蹲”出了一篇论文。做电池安全性试验时,他搬来被子和行军床,在实验室睡了两三个月。做通宵实验时,由于担心睡过头引起电池爆炸,冯旭宁只好每隔一个小时设一个闹铃。

冯旭宁的努力也使他在科研道路上遇到了多位伯乐。“一路走来,去过很多地方,大家都很照顾我,想感谢的人太多,尤其是我的老师们。”冯旭宁说。冯旭宁(右)获学术新秀奖后与副导师何向明老师的合影

出于对电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研究领域的需要,冯旭宁选修了核研院何向明老师开设的“先进二次电池技术”课程。课后经常与何老师讨论问题的他,与何老师一见如故。

一次,冯旭宁利用短暂的清明节假期帮助何老师处理了复杂的实验数据,并提炼出了一篇研究论文,但最终因为工程项目的压力无法再继续深入研究。这时,何老师适时地点醒了他,认为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更有难度的学术研究工作,建议他应该把时间更多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上。

导师欧阳高明则对冯旭宁很严格,话虽说得不多,但总会在关键时刻点拨他,为他每一次的学术蜕变给予支持。

因为听说汽车系研究生在低年级时可以去德国短期交换,冯旭宁从本科就开始学德语。当他博一准备申请去亚琛做交换生时,欧阳老师给他出了一道选择题:“中美汽车联盟是一个好机会,过两年可以去美国做交换,去德国还是美国,二选一吧。”

尽管心里多少有些不舍,但从导师的言语中,他听出来去美国对他的发展更有利,于是决定不去德国。冯旭宁说,“有时拿不定主意就会找老师谈,他给的建议不一定是我自己喜欢的,但总能在关键点给我正确的指导”。

正是这个建议,使得冯旭宁在2014年2月去美国密歇根大学交换时,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个伯乐——Jing Sun教授。在去美国交换之前,冯旭宁已经发表了好几篇论文,“以为自己挺会写论文的”,因此与Sun教授初次见面时,冯旭宁就自信地表示“在美国这一年要发表10篇论文”,却不料被Sun教授泼了一盆冷水。“不好好写的论文过几天就没有人看了,但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是可以供大家参考几十年的,还是一篇一篇来吧。”冯旭宁(右二)在美国与Jing Sun教授课题组成员的合影

在Sun教授高强度、严要求的学术训练下,冯旭宁交换期间发表了两篇高含金量的论文,尽管数量上远未达到他当初设定的目标,但是这段经历给了他学术观念上的转变,让他明白:“做学术不是想办法多写论文,而是把问题研究透彻,然后把问题讲清楚。”距离特奖,你只差更多“失败”

冯旭宁拥有非常漂亮的成绩,但漂亮背后也有许多失败的经历。

实验的失败是他的家常便饭,每次实验、测试,他都不知道等待他的结果是什么。在得到最终满意的结果之前,他早已忘记试验过的次数。

而冯旭宁当年也参加过本科生特奖评比,但最终落选。回忆起那次经历,冯旭宁只淡淡地说,“实力确实不如别人,参加评选之前就感觉没希望。答辩的时候,跟别人相比也没什么亮点。最后亲友团都认为没戏了,评选的时候只有辅导员一个人陪我”。冯旭宁认为,当时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确实不突出,因此也从未觉得遗憾。冯旭宁在美国交换

在2011年第五届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他又多了一次失败的经历。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之前的失败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但是这个比赛就是整个团队的事情”。

作为紫荆花车队发动机组的组长,冯旭宁带着组里的成员为比赛准备了一年,在前届的基础上作出了许多改进,几乎试遍了所有可能的发动机节油方案。直到赛前一个月,一切进展顺利。以当时的试车成绩参加比赛,取得前三名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一群热爱挑战、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并不满足于此,选择继续试车。可后来,由于他们赛前试车过多,比赛时发动机寿命受到影响,使原本到手的奖牌最终失之交臂。这件事至今让他耿耿于怀:“只恨不能亲自报仇。”

正是这样一次次失败的经历,练就了冯旭宁坦然接受失败、从失败中找原因的良好心态,让他懂得“人生其实挺艰难的,想做点事情还是比较困难的”,也因此使他学会了做任何事都要谨慎、要低调。特奖的“叛逆”

然而,谨慎、低调并不意味着完全服从,在学术上,冯旭宁表现出了另一面的个性与“叛逆”——坚持真理,决不畏于权威。

2016年3—4月,受中国汽车研究中心的邀请,冯旭宁所在团队前去参加联合国EVS-GTR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法规的制定。在参与EVS-GTR国际法规TF5工作组主持法规的试验验证工作中,冯旭宁与国际专家进行公开辩论,坚持自己的试验结果。当发现对方在没有深入研究文献的情况下故意在会场上刁难中国时,冯旭宁以学术研究者所拥有的冷静与沉稳,逐一回应对方提出的意见,据理力争,使中国代表团逐渐占上风,其他国家的代表也纷纷表示“中国说得对”。

辩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各方达成一致、通过国际法规。参加两次会议后,冯旭宁明白各方争执的焦点在于大家都想用自己的电池参数。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刚好是他之前两三年得出的试验结果,可以拿过来帮助大家确定参数。最后在团队的努力下,各国代表也都认为中国的方案可行,使得谈判得以顺利进行下去。参加国际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法规会议

2016年9月,中国主持的TF5法规第一阶段制定工作完成,将于今年开始全球试行。

在这背后,也有冯旭宁自己贡献的一份力量。冯旭宁在整个参会人员中是最年轻的,却显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担当与气魄,也正如Jing Sun教授当年给予他的评价:“我完全被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索热情、追求完美的精神、服务行业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处理事务的成熟稳重所感动,他展现了清华大学最优秀学生的风采。”王宇:从倒数第一到清华特奖文 李京泽

·王宇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2级博士生从倒数第一到清华特奖,他用3年等待学术之花

2012年,王宇以光电推研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专攻微纳光电器件的黄翊东教授课题组,师从冯雪副教授。在任选的两个研究方向中,他选择了最新而且更困难的一个——光学轨道角动量。摩尔定律显示,芯片的处理能力每两年会增加一倍,学界一般认为,摩尔定律即将寿终正寝。而王宇正是想挑战这个几乎不可能延续的摩尔定律。

当时的实验室还不具备实验条件,打满鸡血的王宇就这样开始了科研之旅。可未曾想到,课题难度之大,远远超过他的预期。在博士前3年的时光里,王宇没能发表一篇论文,一同进实验室的同学中,有些进度快的在博一就发了论文,而他对于怎么做、从哪开始做还一无所知,也因此从实验室推研成绩第一名变成了几乎倒数第一。

面对落差,王宇每天都在追问自己:“为什么原理上可行的方案,实际却怎么也做不出来?”在与结果擦肩而过的漫长等待中,王宇也曾想过放弃。但他明白,他能放下科研,却放不下对自己的质疑,能力到底如何?他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

2014年7月,王宇进入了半年的科研攻坚期,他称那时的自己很疯狂,每天泡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科研,状态也渐入佳境。“你知道每天都能看到进步,等待成果下一秒就会出现的感觉吗?”对于疯狂的状态,他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说明,但是聊到这个问题时他突然亮起的眼神说明了一切,就像当时的热情还没有消散。

2014年9月26日下午4点——至今王宇仍清晰记得——用红外相机第一次看到硅基集成器件发出的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光束的时间。“它是一个清晰的螺旋光环,太漂亮了,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收获了“光环”的王宇无比兴奋,第一时间告诉了导师。“我和导师都特别兴奋,有一种拥抱彼此的冲动,但我们理工科的男生还是很内敛的”,王宇笑着说,“我们自觉而默契地将这激动的拥抱化为热烈的握手”。王宇团队制备的硅基集成轨道角动量发射器效果图

正是从这一天的小突破开始,又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他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论文。回想那时,王宇称自己如在针尖上跳舞,因为他要专注于仅有几百纳米的基本单元,稍不留神就意味着之前十几个小时的努力付之东流。目前,王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Scientific Reports 3篇Optics Letters 1篇)、EI论文4篇,在国际顶级会议上做了6次口头报告。本科也曾迷失,到头来发现专注是真

然而,在科研上取得佳绩的王宇并非一开始就“沉迷”学术,本科时他也曾有过一段风风火火、忙到不可开交的日子。如今回忆起来,王宇责备自己不够“专注”。

当年的他以省里佼佼者的身份来到清华,但是高手如云的清华让他也有了些许不适之症。“我是18年来没有掉过队的人呀”,高中时的王宇担任学生会主席和班长,并坚持学习小号演奏,通过业余八级考试,这样的多线程并不妨碍王宇问鼎全年级成绩第一。来到清华后,他理所当然地延续自己的一贯做法。从班级到院系,从科创到艺术团,本科期间的王宇先后尝试了17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在课业最为繁重的大三,竟然兼任5份社工。王宇的“多线程操作”“当时想把每一方面都做到最好,但却无法做到极致,导致我没有什么成就感。”习惯于卓越的王宇形容自己本科是一种迷失的状态,成绩平平,各方面都还勉强说得过去,但是难言优秀。即使到了大四,还兼有3份社工的他“风风火火”地游走在校园里,那种不淡定的样子和现在有着天壤之别。

做社工成为了惯性,王宇在研一、研二时仍然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在第三年,面对辅导员工作广阔的发展前景,王宇毅却然决然地选择放下一切,做一个专注的博士。王宇(左二)与其他辅导员的合影“我们总是做这样的假设,如果我像他(某成绩优秀同学)一样努力,取得的成绩一定比他高,我就是要让这个假设成真,看看自己的实力。”王宇执念于挑战自己,从过去到现在,虽然本科也迷茫过,但是研究生时期他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翻身仗。“做科研要的就是专注,要学会舍弃一些东西。”王宇细数着自己放弃的一些事情,其中有一次小小的选择至今令他印象深刻。

2015年1月的一天,王宇按照惯例在实验室做实验,却怎么也获得不了想要的结果,直到凌晨4点仍没有进展。而5个小时后,他就要乘高铁去往上海,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创业论坛会。一面是亟待获得的科研结果,一面是充满好奇的创业之旅,王宇在近乎一夜的犹豫纠结后,最终还是退掉了火车票。回到宿舍短暂的休息后,他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没想到,四五天后,结果就出来了,这个收获推动了整个项目的进展。

如今回想起来,王宇很庆幸自己没有去上海,因为一星期后回来,灵感没了,手感变了,测试平台环境也变了,整个项目很可能会被拖延几个月。

然而在之前,做出这种决定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一个关于专注的选择,成为王宇博士生涯里最大的转折,也告诉了他专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羡慕乔布斯,工科情怀要接地气“可以用通俗的话讲讲轨道角动量是什么吗?”“简单来说,它能让未来的通讯速率乘上n倍!”王宇回答。

王宇喜欢研究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很羡慕乔布斯,因为世界上很多人都在用他设计的苹果手机:“他应该很自豪吧,自己的东西能被那么多的人使用,这是每个工科生都有的情怀。”

这份情怀在王宇的创业历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创业,他的团队设计的是无线传感网络,用来捕捉运动员运动轨迹,从而提升训练水平,产品已经在广东体科所等机构投入使用多年;第二次则研究自动寻的智能水炮,通过红紫外传感器精准感应,捕捉火源位置,会大大提升火灾救援的效率。该项目在江苏的顺利投产,也让他的创业情怀进一步落地。王宇是这两个创业项目的CEO兼联合创始人。王宇(左)与创业项目技术合伙人CTO吴超(右)在清华合影

王宇所理解的第二个层面的接地气则是扎根中国的决心,这些年由于学术交流,王宇得以认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对他来说出国留学是条非常简单的捷径。可是毕业在即,他选择了留在国内工作。他说:“我不梦想出国,不喜欢所谓的拿一个绿卡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是希望做的事情有利于自己的群体,我希望所努力的地方、体现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地方是在国内。”

今年6月,王宇结束了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访学。而当初前往格拉斯哥大学时,王宇也经历过一番选择。这所世界排名150名开外的大学在光学轨道角动量领域确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王宇想,到国外大学交流访学为的是专注科研事业,而非赚得名校头衔或到处旅游观光,就毅然来到了格拉斯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