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12:大学全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9:31:52

点击下载

作者:曾子(春秋)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学经典12:大学全集

国学经典12:大学全集试读:

前言

《大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春秋时期。关于《大学》的作者,《礼记》并无说明,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朱熹认为《大学》大体为曾子思想,但此书可能为曾子后学所写定。曾子(前505-前435)名参,字子舆,春秋鲁国南武城人。曾子师从孔子十余年,是孔子晚期弟子之一。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后世尊曾子为“宗圣”,其事迹及言论见于《论语》。

在唐代以前,《大学》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后来朱熹又在二程基础上,重新别为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缺失,作了著名的《补传》。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一种重新阐释,换言之,是从理学角度的新解,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有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大学》以人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大学》从现实的人、道德的人、理想的人三个层面,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大学》始终以人为主体并对人的终极性问题予以关注,注视人的现时现世行为,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历程和道德目标,从而实现理想人格。《大学》所论述的主题是“道德”,重在关照人和人生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应取的态度,提出修德的“三纲要”和“八条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命题,使之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日常需要。作为平民百姓,修养道德,可使自己的言行规范,堂堂正正地做人,心正、身修、家齐,实现生活的幸福,体味人生的美好快乐,从而达到国治、天下平的德化社会。对于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来说,修养道德,则可以使其品质高尚,行为端正,具备正心、修身、齐家的基本素养,进而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最终建立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正心修身”的思想,自古至今,始终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深刻地固化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中。无论人们此前有没有读过《大学》,但那种深深融汇在我们民族心灵之中的道德意识和人生信念,却早已融汇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良好的道德情操令我们受益终生,卑劣的恶行则会使我们沦为盗徒。因此,重视道德的修养,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深具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朱熹把《中庸》、《大学》两篇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并为之作章句集注。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成为后世读书人争名科举、求取功名的阶梯,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编辑整理的《大学全集》一书,是对《大学》的全集性多层面的研究阐析之作。众所周知,《大学》在儒家典籍中是纲领之作,它着重阐明修德的“三纲领”和“八条目”,这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有着一定的规模和节次,逻辑性非常强。我们所选《大学》正文,以《四书集注》中的《大学章句》为底本,文字、章节一一依从《章句》,为了便于读者把握各章内容,分别冠以简明扼要的标题。注释博采众长,不固守宋儒,有时采用朱说,有时觉得朱说过于勉强者,则另辟蹊径,有的地方仅为笔者一得之见。译文与正文和注释相对应,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有的地方为了突出概念、命题及其内在联系,则采取了必要的义译。我们还特别辑选了“历代论引”,并存诸说,既展示了历代学者的心得体会和成果,更便于有兴趣的读者研究之用。在“智慧运用”中,我们聚焦《大学》原书的文句,从“典句札记”“典例解读”两个层面进行透析,引经据典结合典型案例,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原典,以生动的史例演绎原典要义,以切近生活的现代故事阐发传统文化,便于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找到原典精神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从而收获智慧,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

我们在《大学》正文前还收录了朱熹所作《大学章句序》的一篇序说。朱熹所作《大学章句》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讳言。《大学章句序》集中阐述了朱熹对儒教最基本问题的看法,是他为学的纲领。由于朱学后来成为儒学,即儒教之学的正宗,《大学章句序》也就成为此后整个儒教的新纲领。可见,此篇序说是与《大学》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也是研究《大学》不可或缺的资料。

本书版式新颖,设计精美,配以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彻底打破了古典著作的沉闷气息。本书严密的逻辑结构,精确透辟的注解阐释,生动深刻的史例描述,入情入理的精彩评析,加之轻松流畅的语言风格,融知识性、哲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本书对您感悟儒学经典《大学》的博大精深,修养精神道德乃至经世致用,都会大有裨益。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大学》的编著资料和实用案例,谨向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限于笔者水平,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朱熹《大学章句序》《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俯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著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间。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覆沉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间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淳熙己酉春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译文】《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学的法则。自从上天降生人类以来,就没有不赋予每一个人以仁、义、礼、智的本性的。然而人的禀赋气质存在差别,所以不能够全知道并保有天所给予人的全部本性。如果有聪明智慧并能把最初本性发挥到极致的人,出于人民中间,则天必命他为广大人民的君主、师长,使其治理和教育人民,以恢复人民最初的善良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所以承受天命为人民的君师和榜样的缘由,也是教育人民的司徒、典乐等官职之所以设立的理由。

在夏、商、周三代兴隆时,学校设施及教学方法渐渐完备,王宫、国都和闾巷都有学校。人到了八岁,从王公以下至于老百姓的子弟,都进入小学学习。小学教学的内容是:洒水扫地,应答对话,待人接物的礼节、各种礼仪和音乐舞蹈,射箭和驾车,文字书写和算术等文化知识。待长到十五岁,从可继承君位的太子、君主其他儿子,以及公侯、卿相、大臣、官员之正妻所生的儿子,与老百姓中的优秀子弟,都进入大学。而教学的内容则是使受教者懂得探寻身心的道理,掌握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这样的学校教育,大学、小学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划分得清楚明白的。

学校的设立,内容是如此的广泛,教学的次序和内容是如此详细分明,而其为教的内容,都是人君亲身经历的经验和心得,不追求人民日常生活和伦理知识之外的奇思妙想。这样,当世之人没有不学习的。这些学习的人,没有不知道人的本性所固有的,也没有不明白自己的职分所当为的,这样个人就会努力去尽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古代兴盛时,政治修明于上,风俗美善于下,而后世赶不上的原因。

到周朝衰落后,贤圣之君不再出现,上述学校的体制不再推行,教化随世事而零落,风俗也颓废败坏。当时即使有孔子这样的圣人,也得不到君师的地位,来推行他的政治教化学说。于是他就开设私人学校,仿效先王之法,招收弟子习读《诗》、《书》和历史文献,把先王之道传授弟子,再由弟子传教后人。像《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都是小学的内容遗留。而这一篇《大学》,是在小学学成的基础上,讲明大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既展现儒家学说、理论体系的规模框架之大,而内容又条理分明、节次详细。孔子的三千多学生,都听过孔子的讲说,只有曾子明白其中的真义,于是写成传文,以阐明孔子本意。到孟子死后,《大学》的传统消失了,《大学》这部书虽然存在,但知其真义者太少了。

从这以后,出现了普通学者诵读记忆词句、习作文章的风习,所下的工夫数倍于小学但没有用;异端所讲求的虚无寂灭之教,其理论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他权谋术数,一切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的说教,以及百家众技之流,这些蛊惑人心、阻塞仁义的东西,又纷然杂出并流行于世,使在上位的人不幸而不得闻大道的要旨,使平民百姓不幸而不得政治修明的恩泽,昏暗不明,政教不行,痼疾反复积累,到五代十国衰败之时,坏乱到了极点。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修明。于是出了河南程氏两位先生,能够继承孟子的传统。他们开始尊信和表彰此篇,又将传下来的古书文字重新编次,挖掘其真义,然后古代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宗旨,粲然复明于世。虽然我不够聪明敏捷,但也有幸从我老师那里听说了程氏两先生的学说。只是程氏两先生的书不少已经流失,于是不顾我自己的浅陋,将程书重新钩稽,章句之中也附入了我自己的一些见解,还补其阙失省略的地方,这些都等待以后的学者纠正。自知超越等级和失礼,没有办法逃脱罪责,但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没有小小的帮助。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经篇

宋代程颢认为“《大学》乃孔子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并作《大学》定本一卷,对《大学》的章次进行了调整(与今本有所不同)。朱熹认为《大学》分为经、传两个部分,其中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而传则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朱熹又认为“经篇”为“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从而条目清晰的提出了教化人道德的“三纲领”、“八条目”。第一章 经述《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朱熹重新编排《大学》,分经一章,传十章,此章朱本称『经一章』。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说的『三纲领』,强调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使民众自新,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说的『八条目』。【原文】①②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④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⑤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向新,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同详才能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注释】

①大学: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②明明德:前一个“明”字作使动词用,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字是形容词,明德,即光明正大的德性。

③亲民:程颐说“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④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⑤本末:本是根,末是梢,即根本与枝末;引申为始末、主次。这是古代重要的哲学概念。【历代论引】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是关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明德”,是指人天生具有的“良知”,它原本可以通晓万理、应对万事,只是由于受到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有时会昏昧不明;虽然如此,人的“良知”一直潜行不息,绝不泯灭,所以学问之道,即是使“良知”彰明,恢复其最初面目,这就是“明明德”。又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予以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又说:止,就是所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知之,则志有定向。静,指心不妄动。安,即所处而安。虑,是处事精详。得,即得其所止。又说: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它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而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作‘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的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天命之性,纯粹然而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孔颖达说:“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原文】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②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③④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译文】

古代那些想要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想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注释】

①齐其家:治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

②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③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④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一说是摒除物欲。【历代论引】

朱子说:“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的人都能够明其明德。心,身体的主宰。推广我们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所知达到无限。穷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至理,以达到极致。”

王阳明说:“所谓致知并不是后世儒者所说的扩充知识的意思,而是指推致自己的良知。这里的‘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它不用思考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具有,所以称为‘良知’。它是天命之性,心之本体。……致知必在于格物。‘物’即事,‘格’即正。‘格物’即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就是去恶为善,使良知没有亏缺蒙蔽,这样方能达到至善。”【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文】

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观自身,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使内心意念真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的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整治自己的家族。整治自己的家族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使得天下太平。【原文】①②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③④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译文】

上自一国君主,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分先后、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将应该重视的事情忽略了,应忽略的事情却重视起来,想要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这也是从来没有的事。【注释】

①庶人:指平民百姓。

②壹是:都是。本:根本。

③其所厚者薄:当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反加以重视。

④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历代论引】

程子说:“《大学》是孔子留传下来的书,是初学者进修德行的进阶门径。全靠这本书的存在,我们今天才能知道古人做学问的先后次序;至于《论语》和《孟子》,研读的顺序应在其后。学习的人从这本书学起,就差不多不会有错了。”智慧运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典句札记】

这句话讲的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代所谓的大学是说成为大人的学问。比之于一般的“文学”“音乐”“绘画”都要高出的大学问,它比之于一般的单一学问的范畴要广,含有“道”的思想,比如说“茶道”。而这些道所负载含有的其他意义是需要自己去体悟的。要彰明自己的道德,就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从而能够亲善和帮助别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所以说真正有学问的人,应该是不断进步、不断修为,最终获得令人佩服的学问和修养的人。

德,做人的根本。《尚书》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大学》开章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修养的方法,则在于“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每天拷问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诸道德的实践。

古代典籍中有“蘧伯玉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他二十岁的时候,个人的修养就已经达到相当高深的程度,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而不迷失自我。“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坚持自省,天天自我做出评判与检讨,日日不息。于是他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以前的失误。

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事并不怕,只要知错能改、改过自新就行。怕的是不能自我反省,自己不知错,还不愿意别人批评指出。尤其不可救药的是对自己错误不能够充分认识,还自以为是,并强制别人也以为是。而蘧伯玉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做着自省的功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一个人一天不做坏事,是容易做到的;一月不做不合规范的事,也可以做到;但是,一生不做一件违心的事,则就极为难得而令人敬佩了。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结果。“明明德”的功用,表现为外在的行为,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造就新的高素质的民众。其最终的目的是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和谐。

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主体因素,但是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又是极为渺小的。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人人都想出人头地,争做先锋。这是人的欲望之一。可事实上呢,由于受到个人性情、教育程度、环境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总是不那么让人乐观。少数人出类拔萃,叱咤风云;个别人自甘堕落,作奸犯科;而绝大多数人都平平庸庸,安于现状。这是一种规律,谁都无法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从自己做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静心修身,提高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历史前进所呼唤的,更是人类文明所要求的。而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应该是不难做到的。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重要的是先有进取的意识,有敬业的精神。这就是“明明德”的根本。史例解读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富弼(1004-1083)北宋人,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26岁踏上仕途,竭尽全力为朝廷尽忠。

年少时,富弼走在洛阳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

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俯仰之间可见心胸之狭阔。20岁不到,富弼就以文章出名,被誉为“洛阳才子”。当时范仲淹已经颇有名气,认识富弼后,对富弼大为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是奇才,不到20岁就考中进士,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他一眼看出富弼有发展前途,就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晏殊满意地点了点头。后来,纳富弼做了自己的东床快婿。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富弼升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是年春,契丹国大兵压境,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要求大宋割地赔款才息兵。慌了手脚的宋王室,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契丹求和,但朝中大臣皆因此行凶险,不敢前往。有人推荐富弼,富弼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使,拜任枢密直学士,出使契丹。

见到契丹王,富弼问:“为何要出兵攻宋?”契丹王回答:“是你们违约在先,堵塞了关隘,所以我们要进攻。如果你们割地求和,我们可以撤兵。”富弼正色道:“我知道你自己并不想出兵,而是你的臣子嚷嚷着要打仗。你可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牟利?”契丹王惊讶地问:“此话怎讲?”富弼说:“我大宋封疆万里,精兵百万,上下一心,若你们要用兵,能保证必胜吗?即使你们侥幸获胜,也要损伤过半,这些损失你那些好战的大臣能够弥补吗?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互通友好,大宋每年赠给你的钱帛,还不都是你契丹王一人任意支配吗?”

契丹王想了想,点头称是。富弼又说:“至于我国堵塞关隘,本是为了防范叛军,并不是为了进攻他人。若是为了进攻,就不堵塞关隘了,而是要打通关隘,前去进攻了!”契丹王觉得富弼说的都是实话,第二天就邀富弼一同打猎,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能割地给契丹,则两国可长久修好。”富弼问:“为什么?”契丹王说:“我们都以每年领受你们的钱帛为耻。”富弼马上反问道:“你们以得地为荣,我们必以失地为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想让我们割地求和,万万不能!”

面对这个既善辩又强硬的来使,契丹王感到无奈,最终不再要求割地。就这样,富弼不避生死,不辱使命,只说了一番话,就打消了契丹国进犯的图谋,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此后的几十年间,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富弼后来又出使契丹,也大获成功,展示了其超人的胆识和外交能力。他第一次去契丹时,家人来报,说他的女儿死了,他不顾而行;第二次去契丹前,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他来不及看一眼,就启程了。到了契丹国,每得家书,他连拆都不拆。随从不解地问:“这是家书,为啥不拆?”他回答:“拆了,徒乱人意!”

神宗年间,富弼见神宗重用王安石,知道自己不可与之争,于是称病退休,欲回洛阳,上疏几十次才被准许。但每遇国家大事,他仍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八月,富弼在洛阳病逝,年80岁。他死前还上疏神宗:现在朝中多有投机钻营的小人,非国家之福,应予以廓清。神宗读后十分哀痛,辍朝三日,出祭文致奠,赠太尉,谥文忠。随后富弼配享神宗庙。

纵观富弼一生,他始终以朝廷及百姓的利益为重,先后担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在处理外交、边防及赈济灾民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司马光称颂他为“三世辅臣,德高望重。”德声大振于边疆

羊祜(221-278),字淑子,西晋大臣,泰山南城人(祖籍新泰羊流)。羊祜早年丧父,青年时博学多才,能文著称,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曹魏末年,被文帝召见并封为大将军,另被拜为中部侍郎,后曾任关中侯、秘书监、相国从事中郎,中领军悉统宿卫等职,参与司马昭机密。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因羊祜辅佐有功,被授为中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晋武帝与他策划灭吴,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坐镇襄阳。在其十年,广泛开设乡村学校,治理地方秩序,并开屯田,储军粮,为灭吴做了充分准备。

他针对当时“军无百日之粮”的窘况,号召士兵屯田开荒八百余亩,几年之内积存了供十年用的军粮,既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又充实了军用物资。他开设学馆,重视教化,关心民众,“甚得江汉民众之心”。他常身着便服,带少数随从,了解下情,与士兵共甘苦,深得士兵爱戴。羊祜对东吴官吏实行安抚政策,对来降的吴人予以奖励,并允许其来去自便。有一次,部下抓了两个牧童作为俘虏献上来,羊祜了解情况后,派专人把两个牧童送到吴地父母处,牧童全家感激涕零,到处称颂羊祜恩德。在两军交战中,吴将邓香侵犯夏口,被活捉,羊祜开导一番后就把他放了回去,不久,邓香率部来降,吴将陈尚、韩景较顽固,屡犯边境,羊祜令部下追斩之,然后又厚礼殡葬,陈、韩子弟来迎丧,羊祜以礼相待。

为此,羊祜德声大振,吴国官兵为之悦服,就连与羊祜在边境对峙的吴国将帅陆抗也说:“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后来与陆抗互通使节,各保分界,于是边界进一步得到安宁。曹操断发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操虽然生性多疑,野心很大,但在军队中却留下了美名。

一次麦熟时节,曹操率领大军去打仗,沿途的老百姓因为害怕士兵,都躲到村外,没有一个敢回家收割小麦的。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告诉老百姓和各处看守边境的官吏:现在正是麦熟的时候,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而过,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无不称颂。可这时,飞起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马一下子踏入麦田,踏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要求惩治自己践踏麦田的罪行,官员说:“我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亲口说的话都不遵守,还会有谁心甘情愿地遵守呢?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怎么能统领成千上万的士兵呢?”随即拔剑要自刎,众人连忙拦住。后来曹操传令三军:丞相践踏麦田,本该斩首示众。因为肩负重任,所以割掉自己的头发替罪。

曹操断发守军纪,这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率先做到的方法,在约束了军队的同时,彰明了自己的道德,成为千百年来的美谈。重德之人

陈重,东汉时名士,今江西新余市人。年轻时与鄱阳雷义在豫章郡(今南昌)同学《鲁诗》与《颜氏春秋》,两人非常友好。郡守张云推荐陈重为“孝廉”,陈重让给雷义,张云没有答应。第二年,雷义也被推荐,两人同在郎署为官。

任职期间,有同僚负债数十万钱,债主催逼甚急,陈重秘密代为偿还。此人发现后非常感激,要重谢之,陈重婉言谢绝,终不言惠。同舍一郎官回家时误拿别人的衣服,失主怀疑是陈重所为,陈重不予争辩,并买衣服相赠。事后那人把误拿的衣物归还主人,弄清了事实,对陈重非常钦佩。

后来,陈重与雷义同时进京任尚书郎。雷义因代人受过,被免官。陈重见雷义如是,也称病告退。

陈重回乡后又被推为“茂才”,到细阳任县令,有政绩,拟升为会稽太守,因姐姐逝世奔丧未去上任,后又为朝廷司徒官保荐为侍御史,卒于任上。明德之心

许衡(1209-1281),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并亲自编写《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谥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一生博览群书,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元史·许衡传》记载: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1233),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正值酷暑季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喉干口渴。同行的人发现道路附近有一棵梨树,树上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着阴凉,感到一阵惬意。只有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着不为所动。同行的人觉得很奇怪:难道他不渴吗?

于是便有人对许衡说:“先生,路途遥远,也摘颗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您又何必固执迂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我心有主”,这是挺直着脊梁的一句铮铮名言,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着道德的操守,恪守着做人的准则,固守着廉耻与尊严,守护着自己心灵的洁净,不为利诱,不被色动,这是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取舍的选择,而物欲和美色的诱惑,往往令人难以自守,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值得敬佩。“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不只是一种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道德的修养,更是一种精神的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典句札记】

此句话讲的是人的认知过程。人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的认知的第一步是对感性知识的机械积累,通过大量的基本知识学习的量变而达到的从中总结出规律的质变。人对于规律的掌握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境界:坚定志向的人;静默的人;安详如泰的人;深思熟虑的人;获得某种功德和智慧的人。

动与静是生命的基调。动是进取的姿势,是积极奔赴、有所承担的形象;静是心灵的常态,是回归心灵的栖居。动是行为的实践与择取,使我们求证、拥有;静给我们以休憩与颖悟,让我们思考、品味。动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奋然前行,静是休养德行的必由之路。

在喧哗而又忙碌的尘世,很难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源。于是,喧闹、纷争,甚至于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静谧的生命空间!常有一种疲惫、焦虑的不安,袭向心灵深处,让人茫然无所寄处。

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当你闲居独处于静雅陋室,抛却一切世事纷扰,品一杯香茗,任思绪随袅袅轻烟飘飞,不经意间静由心来,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抑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事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自己所要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当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纯净,不要让过多的杂念干扰我们的思考。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修行,让我们不断反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并超越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

静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顿悟。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与安适,总令人感佩。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怒云狂飙,终为雨露,归于静美。倘若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心灵里存留下宁静的一角,不仅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寄留,也使我们能够从简单麻木的庸常状态中走出,在喧闹忙碌中分出一点闲暇去体悟生命的真正本源。

当摒弃世间尘俗的杂念,挣脱掉所有缘于物欲的吟哦,在心绪的骚动平静下来之后,在动之侧冥想静之优越,在动之畔沉思静之空灵,静便自心而生。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中的一粟。然而就是这每一粒粟,装点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使得世界如此的神奇微妙。那么,就让我们的心灵从蓝天白云、幽谷山林般的安谧中获取一份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走过,然后静静地离去。史例解读静而后安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韩琦3岁父母去世,由诸兄扶养,“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邪曲,学问过人”。

韩琦为人沉稳大度,没有什么不能容忍,早在他在学堂读书的时候,名望已经传遍天下了。他与同学堂的王拱辰,还有御史叶定基,一同被派到开封府掌管科举考试。王振辰和叶定基经常发生争吵,而韩琦坐在室内批阅试卷,好像什么都没有听见一样。王拱辰埋怨说,韩琦不帮助自己,到韩琦的幕室,对韩琦说:“你是在幕室中锻炼气度吧?”韩琦脸色平和的向拱辰道歉。韩琦在征讨叛军时,颜师鲁与英公李勣不和,颜师鲁在韩琦那里说李勣的坏话,而李勣也在韩琦那里说颜师鲁的坏话。韩琦听后从不将这些话说出去,所以颜师鲁和李勣才没有闹起来。否则就不得安宁了。韩琦的度量宽大不但是在工作中,也体现在平常生活中。

在韩琦管理北都时,一次,有一位表兄弟献给他一只玉盏,玉盏从里到外没有一丝斑点,果真是绝无仅有的好东西。韩琦用百两金子答谢了表弟,将玉盏视为珍宝。于是召集显要官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用绣着花纹的衣服覆盖着桌子,把玉盏放在上面,供大家欣赏。哪知道一个武官不慎碰倒了桌子,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都很惊愕,那个武官趴在地上等着发落。韩琦却不慌不乱,笑着对那武官说:“东西总归有它破损的时候,你有什么罪?”慎思的好处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山东兖州东北)人。七岁能写出好的文章。曾在太行山搭草庐居住。后来以高明的建议而高中官位。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则天皇帝清除异己,大兴冤狱。有不少读书人乃至王公大臣因语言不慎而被治罪,致使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鉴于此,徐彦伯撰写了《枢机论》一书,反复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它像是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立即表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败坏事业。它同自己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经过思考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做出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慎思”,而后才可“谨言”。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典句札记】

此句讲事物之间存在有先后的秩序——根本和末节,也可以说是开始和终结,只有懂得它们之间的关联,才能体悟到事物的本质,获得大“道”。此处的“道”主要说修己治人的道理。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

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的,如农业中的粮食种植活动,就可以分解为松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打碾等多个环节。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把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颠倒,那么粮食种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谨、规范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反之则会带来损害。我们的身边不乏不讲程序、不重程序的事情。为政者,如果能时时处处记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凡事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照程序办事,那么,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则近道矣”。史例解读物有本末

墨子是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

有一次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后,就急急忙忙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墨子见到公输盘后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助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比扁鹊医术高明的医生是谁?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魏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人均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等到错误造成了重大的伤害才寻求弥补,有时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

王浚(206-286),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西晋著名军事家。官至抚军大将军。王浚博通典籍,姿容修美,只是不拘小节,不为乡邻所称。年长以后,幡然悔悟,毅然改变原来的处事风格,严格要求自己,变得通达事理,胸怀开阔。

历史之所以引人入胜,往往是其中人物非同寻常的言行和经历。王浚在还未得到任用而僻处家乡之时,在家中造房子,就表现出他的远大志向。据《晋书·王浚传》说,他“开门前路广数十步”(在宅院门前开辟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乡人不解,问:“你在家门口修这么宽的路有什么用?不是过分了吗?”王浚说:“以后成就事业了,仪仗扈从出入方便啊。”人们听了之后冷笑而去。

王浚对乡人的嘲笑并未表示出不快,他只是引述《史记》中的话:“陈胜不是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吗?”以此来重申他的志向。

王浚的婚姻也颇具传奇色彩。凉州刺史徐邈的女儿才貌俱佳,贤淑有主见,一直没有遇到如意郎君,待字闺中。一次,徐邈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他的女儿在内室观察,她指着一个人对母亲说:“就是他。”她遴选的如意夫君就是王浚。而当时王浚还只是一名地位低微的小吏。

王浚初为河东郡从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谋攻东吴,经羊祜推荐,授王浚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建战舰,训练水师,做战争准备。史书说当时的“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公元280年,王浚率军沿长江东下,开始伐吴之战。当年三月,王浚大军开进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东吴政权宣告结束。王浚在平吴战役中立了大功,又升迁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王浚攻陷吴国都城的历史事实。“大行不顾细谨。”

做大事的人,不必在那些小节上浪费精力和时间,更不必在意别人的讥嘲与评价,尤其不要受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风言风语的干扰,只是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知敌之帅,料战争成败

田忌,生卒年不详,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初期齐威王时的名将,后因和齐相邹忌不和奔楚国。

有一次楚王问田忌:“齐国和楚国交战,楚国如何才能取得胜利?”

田忌答道:“齐国如果派申孺为将,楚国出动5万人马,派上将军率领。齐国如果派田居为将,楚国就出动20万人马,派上将军率领。齐国如果派眄子为将,楚国将应该出动全国的兵马,由大王您亲自率领,我跟随相国上将军担任左司马,这样才能够使你幸免于难。”

没过多久,齐国和楚国爆发战争。齐国派申孺为将,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按照田忌的说法,出动5万人马,派上将军率领。战争开始不久,楚国就斩申孺首级而归,齐军大败。

齐王大怒,派眄子为将,率领大军大举进攻,楚国按照田忌的说法出动全国兵马,并由楚王亲自率领。田忌跟随相国上将军担任左右司马,全力以赴,楚军刚刚抵挡得住,双方打成平手。

楚王于是问:“先生为何很早就知道结果呢?”

田忌回答说:“我不过是十分了解齐国的将军而已。申孺傲慢自大,嫉贤妒能,因此必然失败。田居尊重贤者却轻视普通人,因此与他交战可能会一胜一负。而眄子不同,他既尊重贤者又爱护普通人,所以眄子带领的队伍必然会团结一致,这也正是楚国要全力对付的原因。”贾诩能预知追敌时机

贾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军事家、谋士。三国时期被称为毒士,鬼才,善用计谋,被称为三国最聪明的人之一。先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劝张绣和自己都归降曹操。

当初,曹操征伐张绣时,围攻不久便领兵撤退。张绣想去追击,贾诩说:“不能去追击。”张绣不听,果然失败回来。贾诩说:“赶快再去追击,这次肯定能取胜。”张绣于是集合起散乱的士卒,再次去追击曹操,果然取胜了。胜利归来后张绣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追击曹操的退军,而您却说一定要失败。我撤退回来,第二次又以失败的士卒追击胜兵,您却说一定能取胜。两次的结果都像您说的那样,为什么两次都不合常理,却都应验了呢?”贾诩说:“这个容易解释。军事形势纷纭,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将军虽然善于用兵打仗,但不是曹操的对手。魏军刚刚撤退,曹操一定守在部队后面。你的追兵虽然精锐,但为将的既然不是对方的对手,士卒就不用说了,因此知道你一定会失败。曹操进攻你的时候并无失策,但还没有全力进攻就撤退了,一定是因为曹操后方出现了问题。曹操既已打败了你,一定会轻军快进,留下大将守在后面。留在后面的将领虽然勇敢,但不是你的对手。所以即使派失败之兵追击也能取胜。”张绣因此佩服贾诩的才能。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典句札记】

这一小段采用先果后因的顺序,主要讲的是自身的修养和所要做事情的那种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的层进关系:认知到诚意、正心、修身,修身后才能够齐家、平天下。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芜杂,比如诚信的缺失。处于后商业时代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一切随处可见。它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程氏遗书》中说:“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这些道理,值得我们深加体味。史例解读用黑白豆检验修身

赵叔平,北宋人,自幼学习刻苦,天圣年间一举考中进士。他一生注意品德修养,乐善好施,受到世人好评。

赵叔平认为,人生一世应该多做善事,不做恶事。无论做善事,还是做恶事,都受思想支配。因此,他特别注重正心克己,不断清除私心杂念,使善心永远战胜恶意。

为了检验自己的善恶之心,赵叔平曾找来三个器物,用一个器物装黑豆,一个器物装白豆,中间的器物空着。头脑中若有一善念萌生,他就取一个白豆投入中间的空器中,若有一点儿私念或恶意,就取一个黑豆投入中间的空器中。到了晚间,再把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倒出来数一数,以检验一天中的善念和私心杂念各有多少。

第一天过去了,赵叔平数了数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结果是黑豆多而白豆少。知道自己克己修养功夫还差得远。

第二天,赵叔平又数了数空器中的白豆和黑豆,仍然是黑豆多而白豆少,但和第一天比起来,黑豆少了一个,白豆增加了一个。

第三天,仍然是黑豆多白豆少,但和第二天比起来,黑豆又少了一个,白豆又增加了一个。

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和黑豆一样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白豆多而黑豆少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空器中只有白豆而无黑豆了。赵叔平的心中只有善意而无私心杂念了。

赵叔平就是这样严于克己,只要头脑中私心杂念一闪,就要立即去掉,永远使心地纯一为善,一辈子不做坏事。正人先正身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渤海人。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相互见重,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于章句解说中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能够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在这方面我不如他,差距很大啊。”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独自不同?”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很感惭愧。

封轨深为尚书右仆射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肇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将来必然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了你们兄弟将来的榜样和依靠。”封轨以方直自业,高肇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