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30 17:10:38

点击下载

作者:徐兆奎 韩光辉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

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试读:

地名概述

地名是人类为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而命定的地物或地域名称。所谓地物,既包括山、岭、河、湖、海一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类建造、利用的一些人工物,如运河、道路、村落、城镇、矿山等。地域则是包括各类自然物与人工物的大小不一、类别各异的区域,包括政区、自然区以及林带、渔场、工厂、农庄等。这些地名所代表的区域是人们经常接触,甚至须臾不离的生活或劳动场所。因此,地名一出现,就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的接触与交往也在日渐频繁且不断加强,地名的使用也随之日益广泛,它涉及工、农、运输、贸易、民政、外交以及国防等许多部门;另一方面,在地名使用过程中,地名本身又不断地发生演变。这种演变既包括地名空间位置的变动,又包括地名含义、语词特征以及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地名更易等。因而地名研究也就成为适应时代需要和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工作。

地名学是综合地研究地名的起源、含义、语词特征、演变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且与历史地理学、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地图学密切关联的一门独立学科。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仅目前所使用的地名居于世界各国之首,而且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地名和出现的地名著作之多,也是其他任何国家难以比拟的。自古以来,记录和研究地名的著作逐渐形成了地名学问,其主要研究内容和任务是:地名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地名的渊源和沿革,即地名的产生、含义和演变;地名的分类;地名的地理分布规律;地名学发展史;方言地名及少数民族语地名;国内外地名书写的标准化,其包括地名正名、正字、正音、地名罗马化、地名译写原则和译写方法等方面;地名档案的建立和地名信息的处理;地名工具书的编纂等。在地名学研究的这些主要内容中,除地名学发展史与地名渊源和沿革的研究之外,基本上均属于当今地名问题研究。而地名学发展史的研究是对地名学整个发展过程的研究,因此它属于理论范畴的研究和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总结,这决定了这一研究具有一定难度。但另一方面,它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地名研究深入发展的实际意义。

地名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即通名与专名。所谓通名,即山、川、河、湖、郡、县、省、区一类的名称,显示出地名的类别;专名才是某一类别中地名的特称。有人把通名比作人们的姓,将专名比作人们的名,仅有姓难以识别其人为谁,单有名也会混淆不清。在习惯上将寄往安徽省蚌埠市的信写作“安徽蚌埠”也可以,可是寄往山西省大同市的信写作“山西大同”则不合适,因为除大同市外,雁北地区还有一个大同县,单写“大同”会造成邮递困难,所以这个通名不能省去。通名有时也会转化为专名,例如“浙江”是一条江名,“浙”是专名,“江”是通名,但在“浙江省”这个地名中,“省”是通名,“江”则是专名的一部分。又如“津市市”这个地名中,后一个“市”字是通名,前一个“市”字也是专名中的一部分。

我国目前的大小地名,大部分都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1949年以后对于旧有地名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以县名为例,北京市所辖的八个县以及由县改区的房山,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昌平、平谷都可以上溯到汉代。上海市的九个市辖区县也都设立在1949年以前,所以它们既是当今地名,也是历史地名。所谓历史地名,应以1949年为界限,1949年前的地名也称旧地名,1949年后有变更的可称为曾用名,这样比较合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以外的兄弟民族人数虽少,但分布的地区却相当广大,这些民族地区语言也相当复杂,有些地名可能还是更古老民族命名的残存,加上汉语古今也有变化,汉译也会有不少分歧,所以探索这些地名的工作十分艰巨,更需要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与语言学家们与地名工作者通力合作,担负起这项艰巨任务。

我国历史悠久,封建社会延续的时间很长。在改朝换代过程中,由于易代改名、换帝改名以及避讳改名等,地名的变化更加复杂,在分裂时期更会形成一地多名或一名多地的混乱情况。以徐州为例,如果加上东、西、南、北等方位词,可以多达数十处,北徐州北面会出现南徐州。与此类似的如豫州的西面却设置了东豫州。这种混乱情况令人难以捉摸,稍不慎重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错误。

地名是语言词汇,在书面语中都具有音、形、义三方面的内容。客观上“位”的内容也很重要,当然,位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在义的内容之中。不过,在解释地名时未能确定其具体位置,则往往算是未得要领,可见位在音、形、义外,仍有单独列出的必要。在我国的历代政区中,同名甚至义亦类似的颇多,不用位来区别,则极易混淆。远的不说,即以清代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政区为例,同时并存的就有四个“新城县”:(1)直隶(今河北)新城县,治所在今新城县东南的新城镇;(2)浙江新城县,县治在今富阳县西南的新登镇;(3)江西省新城县(今黎川县);(4)山东省新城县,治所在今桓台县西。如果加上清代前或清代后所设的新城县,还可以列出一大堆,如不用位来区别,则会纠缠不清,所以用位作为一项要素来区别地名还是必要的。

义的探索也很复杂。义的探索是指解释地名渊源、总结地名命名规律,例如早在汉初成书的《公羊传》记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谷梁传》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京,大也;师,众也;言周必以众与大言之也。”并总结方位地名命名原则,“山南为阳,水北为阳”,开了地名渊源解释的先河。1949年后新设的一些市县,如黑龙江省的大庆市、山东省的东营市以及为纪念革命烈士所设的左权、靖宇、尚志、志丹等县,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在古代地名中,前人也有解释比较清楚的,例如山西的闻喜、河南的获嘉,都是汉武帝巡行途中听到平定南越、捕获吕嘉的消息后新设的县。也有一些政区得名于一些山、川、湖、海等,这较容易理解,但很多却是古人未加解释或者尚有争议未有结论的。例如赤壁之战的“赤壁”就有好几种说法,甚至把苏东坡作赋的赤壁(赤鼻矶)也扯上,出现所谓“文赤壁”与“武赤壁”的说法。解释地名不能望文生义,这就是宋人沈括所说的“郢都白雪,误于郢州。东海二疏,误于海州(今连云港市西南)。”“白雪”指阳春白雪,是古代高雅的名曲,即使是楚国郢都的人会唱的也不多。郢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的纪南城遗址,而宋代郢州则在今湖北省的钟祥县境,与郢都并非一地。“二疏”指汉代学者疏广与疏受,他们叔侄俩是东海郡兰陵县(在今山东南部)人,宋代学者乐史(《太平寰宇记》的作者)在海州境内发现两座古墓,认为是二疏的墓,这些都是将古代不同地名混为一谈的错误。总体来看,总结地名命名原则、解释地名渊源是我国传统地名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据陈桥驿研究,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解释渊源的地名达1052处,可分为自然地理地名和人文地理地名,包括24类。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对931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释名率达19%以上,也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部分,总计也有24类。明代郭子章《郡县释名》对1400余个政区地名作了渊源的解释,同样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20多个方面的内

[1]容。

在地名中,字形的复杂性曾给人们带来许多困难。1949年以后,有关部门曾经对一些生僻字、繁体字进行了简化,例如:陕西的盩厔县、鄠县、醴泉县、邠县、鄜县、沔县、汧阳简化为:周至县、户县、礼泉县、彬县、富县、勉县、千阳。又如青海的亹[mén门]源简化为门源,江西的雩都简化为于都等。可是在翻阅古籍时,难免还会遇到。此外,古籍中还有许多异体字,有些常用的繁体字非常繁琐,还有些字笔画并不多,如沫[mò末]与沬[mèi妹],汜[sì巳]与氾[fàn泛],都是水名,两组字都是相差无几,可是就难以分清。

在汉语中,地名读音往往与字形有关,所谓不认识的字,往往是指不识其形,当然也就难读其音,上述一些不常见的、简化前的地名就是如此。不过也有些常见的字在用作地名时不按通常读音,这确是值得注意的事。例如:浙江省天台县与天台山的“台”读[tāi胎],山西省洪洞县的“洞”读[tónɡ同],江西省铅山县的“铅”读[yán沿],广州市属县番禺的“番”读[pān潘],河南开封市繁塔的“繁”读[pó婆],等等,这些可能与古音的残存有关。还有一些地名用字是一字多读音的,例如“堡”字有的读[bǎo宝],有的读[bǔ补],有的读[pù瀑]。广东黄埔的“埔”读[pǔ普],大埔的“埔”读[bù布]。两广一带“墟”字地名简化为“圩”[xū须]后,和江淮一带“圩”字地名中的“圩”[wéi围]字又混淆了。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地名问题的复杂性可能也高居世界首位。

地名虽有大小不同的差别,但对地名工作者来说,即使是很小的地名,认识也要正确无误,否则就会造成很大损失,例如新疆境内有个火车站与辽宁境内一个新设的火车站同名,由沈阳某厂发往这个新车站的一车皮器材,却错发往新疆,发觉后又由新疆运回辽宁,试想这该是多么大的损失。又如一艘轮船在海上触礁,发出求援信号,但救援者查不到出事地点的名称,又如何进行营救。

本书讲的都是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地名的形成和演变。[1]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渊源源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一章  远古及先秦时期的地名一、传说中的两个最早的地名

关于地名的形成过程,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这样写道:“在原始公社时期,人们对于其生活的地区,必须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生活下去。最初,他们必须知道到什么地方去捕鱼,什么地方去打猎,什么地方去采集作为食物的果实和块根等。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渔猎时代。其后,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畜牧业和农业的萌芽,又从一个地区的停留生活相对地定居下来,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周围环境,更加熟悉更加了解。他们不但要知道水泽的分布、地势的起伏等,还必须知道气候的特征以及地方的种植的可能性,他们不[1]但要能辨别方向,而且还要计算路程。”在这里,他虽然未提及地名,但客观地描述了地名萌芽与产生的过程。

伴随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首先出现的是对地理事物作详细描述的描述性地名。在中国农业文化地区已很难找到描述性地名的实例,但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外还可以见到。例如在蒙文中音译“呼和浩特”,本意是指“青色的城”;在国外,音译“撒哈拉”,本意是“被太阳晒焦、植物稀少、无生机的旷野”,都为描述地名的典型例子。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地域的扩大和生产活动内容的丰富,便逐渐积累了大量这类描述性地名。早期文字的萌芽,为那些可用语言表述、停留在口头上的描述性地名用文字记载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描述地名结构的复杂性又给文字记载造成一定困难。这必然提出了简化描述性地名以反映地理事物主要特征的客观要求。历经长时期的发展,在文字正式出现前后便自然地出现了便于文字注记的简化地名。简化地名用极为简洁的文字记载,一般只反映特定地理实体的一两个主要特征,即专名与通名相组合的特征,如“阪泉”、“泗水”等。按我国最早的两个传说地名“涿鹿”、“阪泉”推算,简化的地名大约出现在距今4000年以前。

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部落之间以及部落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掠夺战争。传说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曾经战于阪泉之野,原因是炎帝侵凌诸侯,引起黄帝的不满。蚩尤则是远来的入侵者,凭借武力,大举进攻黄帝,结果涿鹿之战,以失败而告终。

涿鹿和阪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留下来的两个最古老的传说地名。到汉代设有涿鹿县,在今河北涿鹿县城东南的古城,阪泉则在古城的南面。现在古城还保存着城垣的残迹,东侧矾山镇西还有一条蚩尤泉水,和阪泉平行,北流汇为涿水(今称清水河),流向东北,是今天官厅水库的水源之一。古城北面有东西走向的桥山,是传说中黄帝的葬地,也就是所谓黄陵的所在。当然古人迷信,认为黄帝已登天界,这里所葬的只是他的遗物,古人称之为“衣冠冢”。可是在东汉人所著的《汉书》中,却将桥山记载在上郡的阳周县下,说“桥山在南,有黄帝冢”。冢即坟墓,阳周县在今陕西省北部子长县西北的白于山麓。北魏时期改在今陕西、甘肃边境上的子午山麓设立阳周县,隋代改名为罗川县,唐代又改称为真宁县,到清代又改县名为正宁县,其东面为中部县,两县分处子午岭两侧的麓地上。唐朝人所编写的《元和郡县图志》说:“子午山亦曰桥山,在(真宁)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以后在明、清时期的地理志中,又把桥山放在中部县下叙述,《明史》说:“中部北有桥山,亦曰子午岭。”《清史稿》说:中部(县),“城北:桥山”,祭祀活动也在这里举行。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还在这里立了一块“古轩辕黄帝桥陵”的石碑。1944年中部县改名黄陵县,桥山、黄陵这两个名字,以后就定下来了。图1。

以上的一些叙述,并不是为了考证黄陵的真正所在地,那时还处于部落联盟时期,国家还未出现,更谈不上什么都城问题。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得很清楚:“黄帝居轩辕之丘,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这应该是当时的实况。此外,古人们还说了不少关于古都的事,例如“伏羲氏都陈(今河南淮阳),后迁曲阜(今山东曲阜市),颛顼[zhuān xū专须]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市),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附近),舜都蒲阪(今山西永济西)”,等等。那时奴隶制国家还未正式建立,所谓都城不过是后来学者们以今例古的说法而已,都是不足为据的。

所以这一节的叙述,除了介绍两个口头流传的最古老的地名外,也谈到历史上一些有转移,甚至有多次转移的地名,这也是地名复杂性的一个例证。因此,当我们接触地名时,也应把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与时间上的年代推移结合起来,这样才可避免讹误。[1]侯仁之:《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科学出版社,1962年。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地名

涿鹿、阪泉是先民们流传下来、后经记载的两个地名,真正见于当时记载的地名则以奴隶社会的殷商王朝为最早。那时还没有纸张,也没有布帛,卜辞文字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这些刻字的龟甲、兽骨实际上就是当时王室的档案,其中当然包括很多的地名资料。图2。

自从清末在今安阳小屯一带(即殷墟)发现甲骨后,人们又在河南其他地方以及陕西、山东、河北等一些地方陆续有所发掘。仅安阳及其附近地区估计即有10万片被发现,其中一部分已流落海外。1965年出版的《甲骨文编》所收已识和未识的字达到4672个。据陈梦家估计,“卜辞中所记载的地名约在500个以上”(《殷墟卜辞综述》),其中,有商代的都城地名和不少方国地名。

周本来也是殷的附庸国,因为受到北狄的侵扰,由今陕西彬县一带南迁到今陕西的岐山和扶风间的周原地区。近些年来在这里也发现了大量甲骨与铜器,后来周又先后迁都于丰和镐[hào浩],终于灭了殷商,建立了周王朝。

周原出土的甲骨与青铜器都较殷商时期有很大进步。三、铸在青铜器上的地名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中国文明史至商周时期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甲骨卜辞日渐减少,新出现了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由于青铜器体积较大,铭刻其上的文字可以多达几百个字(如著名的毛公鼎的铭文已多达497个)。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分礼器和乐器两大类。其中礼器以鼎最多,乐器以钟最多,所以“钟鼎”成为先秦青铜器的代称,青铜器上的文字便叫“钟鼎文”,又称“金文”。这些铭文横竖成行,相当齐整,看起来也很醒目。当然这些铭文中地名也相应地增多了。图3。四、商周时期的方国与封国地名

商周时期除商、周王朝之外,在其周边地区还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国。同时,商尤其是周王朝还存在通过分封其同姓亲属及功臣而建立的封国。在古代文献及考古发现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中,除有商周都城及地方地名的记录之外,还有商周时期许多方国及封国地名的记录。商人自始祖契至汤十四世,迁都达八次之多;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奴隶制国家,建都于亳,至盘庚迁都于殷之前又有五次迁都。按其迁徙方位出现了南亳、北亳、西亳、燕亳等都邑地名。盘庚迁殷之后,商人都邑名殷,才固定下来。在其四周的方国,按丁山(1901—1952,著名史学家)《殷商氏族方国志》说,有40多个,如犬、鬼方、羌方、夷方、周方、土方、召方、盂方、人方等。

在周王朝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曾先后有岐下、程、丰、镐、槐里等都邑地名。其中岐下为周之太王所居,文王迁都于丰,武王迁都于镐。同时,在周武王灭商过程中,征伐者有99国,臣服者有652国(《逸周书·世俘解》),总计751国,与《史记·周本纪》武王盟津之会,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基本一致。其中当包括原属殷商的封国和方国,只是因史无记载,其名称已难以确指。在武王灭商之后,始分封诸侯,赏赐人口土地,建为封国,如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封功臣谋士师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式]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弟叔度于蔡等。成王即位,管、蔡为乱,周公平定叛乱,“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篇》),其中包括管、蔡、郕[chénɡ城]、霍、鲁、卫、毛、聃、郜[ɡào告]、雍、曹、滕、毕、原、酆[fēnɡ丰]、郇[xún旬]、邗[hán含]、晋、应、韩、凡、蒋、邢、茅、胙、祭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据清初著名学者的综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成汤受命,其存者三千余国。武王观兵,有千八百国。(平王)东迁之初,尚存千二百国”。此后,诸侯更相吞灭,其见于春秋经传者,凡百有余国,而会盟征伐,有章可纪者,约十四君:鲁、卫、齐、晋、宋、郑、陈、蔡、曹、许、素、楚、吴、越;其子男附庸之属,计达113国,而参错于列国间的九州夷裔又有戎蛮、鲜虞、无终、山戎、北狄、淮夷等(《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由于商周时期大量封国与方国的存在,出现了大量与这些古国或其都邑相联系的地名。其中的许多地名一直沿用到今天,某些地名历经沿革变化,也对后世地名产生了重要影响。五、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

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侵吞,强并弱,大灭小,始见于春秋文献者120余国;至战国时期,仅剩下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形成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郡县及郡县地名。

春秋初年,楚、秦、晋等强大的诸侯国首先在新开拓兼并的土地上置县,打破并取代了原有封土食邑的陈规旧制,加强了君主集权和地方治理,这显然是一种进步。县的设置,最早出现于西部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据《史记·秦本纪》:“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ɡuī归]、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放马滩出土的古地图上就记载了“邽县”,到商鞅变法,秦国一次设县31个(《史记·[1]商君列传》)。根据徐少华教授的研究,春秋时楚国设县共30个。图4。

其中,权县是楚武王灭权国置县,即取名权县,为春秋创置的第一县。至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才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各自内地,即所谓王畿为县,而在新兼并的边远地区置郡,其面积较县大。但因其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地位反比县低,所以晋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至战国时期,随着边地的开发与繁荣,才在郡下析置若干县,形成郡、县二级政区制。战国时期,各国基本上均推行了这种行政制度,北方的燕国将境土划分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郡下亦置有县。至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最终在全国确立了郡、县二级制,且从郡辖县。郡县建置的结果是出现了一批郡县政区和城市地名,丰富了地名的内容。[1]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六、先秦货币上的地名

史学界常把秦统一以前的一段漫长时期称为先秦。先秦时期由于农业、手工业包括冶炼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随之日趋繁荣,作为交换媒介物的贝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开始出现金属的货币。其形式在周、秦多为圆形的钱,中间有孔。赵、韩、魏的货币多为铲形的“布”(“镈”的假借字),有空首布、平首布、尖足布、圆跨布等多种形式。刀形币多通行于燕、齐及赵等国。在这些刀、布币上多有各处地名,如各类布币上有“东周”(今洛阳一带)、平阴(今山东平阴)、晋阳(今山西太原)等地名。楚的货币以爰和蚁鼻钱比较著名,爰为小块的金饼,一大块可以分为许多小块,又称“饼金”,在郢都(今江陵附近)铸造的称“郢爰”,后来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所铸造的称“陈爰”。蚁鼻钱则为一种辅币,很像贝形。这些钱币上的文字,也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地名的线索之一。七、战国秦图中的地名

作为地名载体的地图,在中国古代起源甚早。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东南放马滩出土的绘在四块松木板上的七幅地图,是目前我国所存的最古的地图,其绘制时间根据同时出土的竹简所记,应在秦王政(即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以前,距今已有2200多年。字体为秦篆,内容以河流为主,并有山脉、道路、关隘、聚落、森林等注记。其聚落注记外加方框。不过大都是一些小的地名,难以确定在今何地,有的字迹模糊,不易识别。根据其中有“邸”字,竹简上也有“邸丞”[1]字样,有人认为应是后来的氐道,在今天水市西南与南部一带。也有人认为应是秦国天水放马滩秦墓地图邽县(即上邽)一带的地图[2]。图中水系多在今渭水以南,大部属于今嘉陵江上游水系。不过河流、道路与分水岭都用单曲图5。

线表示,不易分辨。其方向为上北下南,与今天一致。七幅图有六幅画在木板两侧,其中一幅仅绘少许局部图形,一幅图为总图,其余五幅则为分图。有的图不仅注明树木种类,还记载采伐情况。图中称关隘为“闭”,有些地名难以猜测,但有些通名如谿(溪)谷、田、里等,至今仍在沿用。[1]曹婉如:《有关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的几个问题》,《文物》,1989年第12期。[2]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文物》,1989年第2期。八、《禹贡》等书中的九州及“地名”术语的出现

先秦时期还出现了两本著名的地理作品,即《山海经》与《尚书》中的《禹贡》。《山海经》中虽然记载地名多达1100个,但有的难于稽考,甚至近于荒诞,其价值在《禹贡》之下。而《禹贡》是我国地理学中的宝典,所记地名虽仅约110个,但其记述的地名对后世地名影响深远,其中绝大部分可以确指今为何地。《禹贡》把当时的境域划分为九个部分,称为九州。这九州的名称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九州被认为是禹平水土后所划分的行政区划。九州的名称也见于其他书籍,如《尔雅》在“释地”中也提到九州的名称;《周礼》在“职方”一节中,不仅列出州名,还简述了山川、居民与物产等;在秦统一前不久编写的《吕氏春秋》中“有始览”一节里,既列出州名,还和列国进行对比,现将各书中九州名称,列表对比如下:图6。

其中有六州各书皆同,不同者《尔雅》缺青、梁二州,多幽、营二州;《周礼》缺徐、梁二州,多幽、并二州;《吕氏春秋》缺梁州,多幽州。各书叙述繁简不一,以兖州为例,《禹贡》说:“济河为兖州”,《尔雅》说:“济河间曰兖州”。这里河指黄河,古代黄河在今郑州西北即转东北流,在今天津附近入海,济河的一部分已成为今之黄河。河东则指古时的黄河下游以东,所说都是一致的。既然以一些自然实体作为划界依据,说它们是自然区划还是比较合理的。至于《吕氏春秋·有始览》所说:“兖州,卫也”,“冀州,晋也”,“徐州,鲁也”……实际上卫、晋、鲁等这些国家在《吕氏春秋·有始览》写作时,已不存在,说是当时的政区也不合适。如此,也易使人产生误解,认为《禹贡》说的是夏制,《尔雅》说的是商制,《职方》说的则是周制。实际上州成为政区则是迟至汉代后期的事。后来九州又成为“全国”的代称,并一直流传下来。《禹贡》记述的地名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部分:人文地理实体地名,除上述地理区划的九州名外,还有三个属国地名,共12个;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即山和水,包括河流、湖泊、海洋名,共82个;泛指地名,14个。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占绝对多数。值得今天注意的不仅仅是这些地名的本身和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些地名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禹贡》地理区划的通名“州”至汉代演变为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行政区划名的通名。在汉武帝创设的十三个监察区域中,有冀、豫、徐、兖、青、荆、扬等七个州的专名来源于《禹贡》。至东汉,“州”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使用的行政区划的通名,只是以后各个朝代州的等级规模不尽相同罢了。直到今天,《禹贡》九州中的专名冀、豫仍为河北、河南两省的简称,而徐、兖、青、扬、荆仍为中国现代城市或地区的专名。而不少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也一直沿用到今天。山如河北的碣石,山东的岱、蒙、峄、陪尾,河南的桐柏,晋冀边界的太行等;水如洛、卫、淄、泗、渭、东海、南海等。《禹贡》记载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占绝对多数的事实充分证明,古代地名来源于人们的生产活动,来源于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并且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初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强烈依赖。《禹贡》等古代文籍大都文笔简练,所提到的一些地名往往缺少必要的解释,所以长期以来,不少地名引起学者们的争议。例如“三江”究竟是指长江的三段,还是指下游的三条入海通道。云梦泽究竟是一个泽还是两个泽的合称,其位置及范围又在今天的何处。至于黑水、碣石等后来也都论述纷纭,莫衷一是。

先秦时期,除上述的《山海经》和《禹贡》之外,先后出现的《诗经》、《管子》、《吕氏春秋》、《尔雅》等著作均有关于地名的记载。这些著作对地名的记载,或侧重于论述地域划分、地名命名原则、解释地名的含义与来源,或侧重于论述地名用字和地名分类等问题。如产生于西周初至春秋中的《诗经》已总结出了大量的地名通名:山、陵、、冈、丘、阜、川、谷、原、洲、泽、沼、涧等。《诗经》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等,又极大地丰富了方位地名。《小雅·十月之交》则记载了因雷雨造成滑坡引起的地形变化: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春秋战国出现、完成于汉代的字书《尔雅》与地名关系较密切的篇目,有“释地”、“释山”、“释水”、“释丘”等,解释专名和通名的达230余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地名”术语的出现。“地名”术语应该是在积累了大量具体地名之后,为便于类分和概括提出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是战国时代成书的《周礼·夏官》(又称《周官》或《周官经》):“邍[yuán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邍隰[xí习]之名。”可见“地名”术语和地名管理在中国至晚出现在2500年以前。如果考虑到《周官》记载的是周代官制,“地名”一词出现的时间当向上推移到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

随着地名数量的增加和地名知识的积累,出现了对地名命名规律的研究。这首先是战国齐人公羊高撰、汉初成书的《公羊传》。《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是专门阐释《春秋》的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战国及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战国鲁国人谷梁赤撰、成书于西汉的《谷梁传》又称《春秋谷梁传》或《谷梁春秋》,也是专门阐释《春秋》的儒家经典之一及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当时,《谷梁传》亦提到了“地名”术语,称“眜[mèi妹],地名也”;“越,盟地之名也”。作为地物或地域名的具体地名与“地名”术语的出现,为研究地名的来源及其沿革变化奠定了基础。

人们在总结某些地名来源及地名地域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以及“名从主人”(《谷梁传》)和“上平曰原,下平曰隰”(《公羊传》)的地名命名规律。此外《公羊传》还首先客观地解释了京师地名的渊源:“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 《谷梁传》也说:“京,大也;师,众也;言周必以众与大言之也。”《公羊传》和《谷梁传》开了周代京师地名渊源解释的先河。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地名一、秦郡、长城与驰道等地名

秦始皇灭掉六国,都于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他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而为一,自称为“始皇帝”,希望秦王朝千秋万代一直延续下去。

在行政区划方面秦在全国推行郡、县二级制,命定并出现了一批重要的郡县地名,形成了全国性的地名网络。先是灭六国后,分全国为36郡,以后又增加闽中、桂林、南海、象郡等,凡40郡,这是《晋书·地理志》的说法。后来许多学者加以考证,又有46、48、49或51郡等说。郡下设县,凡800余县。郡、县通名在我国延续时间很长,其中郡作为政区地名的通名,存在了1000余年;而县作为政区地名的通名直到今天仍在沿用,可见其源远流长。图7。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曾说:“以为废封建、立郡县皆始皇之所为也,以余观之则不然。”(《日知录·郡县》)他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郡和县的名称,认为秦始皇不过是推行郡县,而不是创建郡县。先秦时期各国实行的仍然是分封制,但已有了郡县制的萌芽。那时郡与县的范围各国大小不一,县的地位甚至比郡还高,即前述《左传·哀公二年》引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秦统一后则以郡统县,废除了过去的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秦郡可以分三类:一部分是承袭统一前已设而统一后未变的,如上谷、渔阳、右北平等郡;一部分是新析置的各郡,如分琅邪郡置胶东郡,分薛郡置东海郡等;三是随领土扩展而新置的郡,如闽中、桂林、南海等郡。秦郡名称一部分沿用过去的国名、族名等,例如:齐、陈、代以及巴、蜀等,一部分则与自然实体有关,例如与水有关的三川、九江、泗水等,与山有关的会稽、衡山、陇西等,与海有关的东海、南海等。汉代所记秦郡也有缺略,今北京在秦时属于广阳郡则见于其他书的记载,可补上这一缺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秦王朝确立郡、县二级政区制,出现了郡县衙署同治一城的现象。这种城市一般以一级政区即郡名为地名,而县被视为附设于郡治城市中的下属行政单位,因而被称作附郭县。附郭县随着郡县同治情形的增加不断增加,秦代出现了40余个,西汉则增加到100余个。后来还在国都城市或某些地势要冲、规模较大的一级政区治所城市中设置双附郭县甚至三附郭县,即在州郡或路府治所附设了两个或三个县治。

秦始皇不仅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而且为了加强集权统治,还大搞交通、水利与防务等巨大工程,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驰道、直道、郑国渠、灵渠和后来所称的万里长城等一些新的地名。《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这是专供皇帝出巡时所用的道路,汉代也曾继续沿用。直道则是为了边防,由首都咸阳通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劈山填谷,长1800里,以道路较直而命名。至于长城则如《史记·蒙恬传》所言:“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延袤[mào冒]万余里。”这里辽东是泛指,实际不仅过了辽河,还到了鸭绿江边,比明长城偏北偏东,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程。

郑国渠在咸阳北面,凿于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灌田四万顷,“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史记·河渠》)。后进军岭南,又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开凿了灵渠以运粮、械。灵渠沟通湘、漓二水,联系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它和郑国渠以及较早的在秦昭王时由李冰兴修的都江堰,合称为秦朝三大水利工程。它们为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王朝,提供了物质基础,也由此增添了水利工程地名。二、西汉的都城、王国、侯国、州、道与西域

汉初刘邦立都关中,遂建宫殿、筑城池,取名长安。古代文献记载,长安城周长60里,当代考古学实测周长25公里。这是一个城墙高3丈5尺,下阔1丈5尺,上阔9尺,“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二丈,石桥各六丈,与街相直”的大城。城内除长乐、未央、北宫、桂宫、明光等宫殿外,还规划建设了“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东面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覆盎门、安城门、西安门,西面章城门、直城门、雍城门,北面横城门、厨城门、洛城门和“八街九陌”即城市主要的街道。汉代南北向的街道称“街”,东西向的街道称“陌”。有文献记载,有香室、华阳、章台、夕阴、尚冠、藁街、太常和城门街及闾里和九市。九市“六市在街东,三市在街西”,包括东市、西市、直市、酒市、柳门市、交门市等。据《三辅黄图》记载:“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宫室栉比,门巷修直。”一百六十闾里见于记载的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成、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陵里、函里、高都、外杜、穷里。西汉建都长安,规划建设了宏伟的都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名以及城市地名体系。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统治者以为秦的速亡是由于废分封改郡县,使王室形单影只,以孤立无援而告终,所以立国以后,在继承郡县制外,又设立了一些与郡平行的王国,当然有些王受封后并不安分守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就一度危及朝廷的安全。在平乱以后,西汉对诸侯王权作了很多限制,后来王国的实权抓在由中央委派的相的手里,所以郡与国所差不多,使中央集权制得以巩固。根据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统计有郡八十三,国二十,即所谓“百三郡国”;郡辖县共计1587个。

秦汉国家统一,众多县名中难免出现重名现象,西汉解决的办法,是在县名前面加上东、西、南、北、上、下、内、外、新等字。例如应劭注《汉书·地理志》说,京兆尹下邽县,“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注魏郡内黄县,“陈留有外黄,故加内黄”。与县级平行、依《汉书·百官表》的记载还有侯国,为列侯的封地。侯只食租税,不治民事,其长官为侯相,也由朝廷任命,所以侯国和县也相差不大。

此外,县有“蛮夷”的则称为“道”,多分布在西北与西南地区。如陇西郡的氐道(今甘肃礼县北)、羌道(今甘肃舟曲附近),安定郡的月氏[zhī之]道(今甘肃固原西南),北地郡的义渠道(今甘肃合水西),广汉郡的刚氐道(今四川平武县)、甸氐道(今甘肃文县西)以及犍为郡的僰[bó伯]道(今四川宜宾县)等。也有不带族名的,如广汉郡的阴平道(今甘肃文县),上郡的雕阴道(今陕西甘泉)以及越嶲[xī西]郡的灵关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等。

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使天山以南一些绿洲(水草田)上的城郭居民和附近牧民,加强了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并成为汉王朝臣民的组成部分。这一地区由西域都护府管辖,治所在乌垒城(位于今轮台东),为当时世界“丝绸之路”的干道所经,许多农副及手工业产品在此交流,丰富了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这一地区有不少地名一直保存至今,但因系用古代语言命名,且这些古代语言已失传,所以我们探索新疆地名面临一些困难。

西汉时郡上又有了州的名称,《汉书·地理志》说:“南置交趾,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十三部即十三州,州名则采自《禹贡》和《职方》,仅改了两个州名,即司隶部外的豫、冀、兖、徐、青、扬、荆、益、凉、并、幽十一州,加上汉代所增的朔方与交趾。这十三州并不是郡上的政区,而是郡上的监察区,刺史奉汉王之命,各自按期巡察若干个郡,回京汇报结果,由汉王决定如何处理。刺史的俸禄比郡长官太守还低,州作为郡上一级政区则是后来的事。三、新莽时期地名的混乱

公元8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他仍都长安,改名常安,称西都京兆尹,又拟迁都洛阳,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在新都周围设左、右、前、后、祈、北六个尉郡,而在西都周围则设立京、师、列、扶、翊[yì义]、光六个尉郡,不过未到迁都时,新朝即被推翻。

新莽的地方政区仍采用郡、县二级制,不过名称改变极大,并且一地名称又常有多次变换。顾颉刚先生等编的《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中说:“诸郡县罢置更易,靡有定规,即当时之吏民已痛感其繁琐,不能复记其名称。《莽传》(按:即《汉书·王莽传》)中言其时郡之改易,岁有更变,一郡且有五易其名而还复其故者,可谓极复杂之能事矣……往往有诸郡属县互易,县已尽,郡已废尚不知……诚滑稽之事[1]也。”

有些郡名虽然仍在沿用,但却不是原来的地方,例如新莽时期的常山郡是西汉时的中山国(今河北定县一带),而汉代的常山郡,在新莽时已经改称为井关郡(今河北元氏县一带)。又如新莽时的九江郡为西汉时豫章郡(今江西省地),而西汉时的九江郡则是新莽时延平郡地(今安徽寿县与合肥市一带)。

县名改变的频率也很高,西汉朔方郡(辖10个县)在新莽改称为沟搜郡后,有7个县改了名称。西汉的雁门郡在新莽时改为填狄郡,所辖14个县中有12个改了县名,从中可以看出其更改的幅度之大。

在王莽所更改的地名中,对边疆地区居民使用了很多不友好的词语,例如厌戎(西汉陇西,以下括弧内皆西汉郡名),威戎(北地)、填戎(天水)、填夷(琅玡)、填蛮(长沙国)、获降(五原)、受降(云中)、得降(定襄)、填狄(雁门)、厌狄(代郡),这里的“填”字即“镇”字,“厌”字即“压”字,都是一些不友好的用词,当然会引起边地居民的憎恨与反抗。王莽在即帝位以前认为中国既有东海、北海、南海,也应有西海,所以使人多持金币诱惑今青海湖附近羌酋献地内属,设置了西海郡,但不久又失去,反而使临近郡县也不得安宁。新莽政权仅维持了10多年,就在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被推翻,但大起义的果实却又落入汉高祖后裔刘秀手中,刘秀以洛阳为首都,历史上称为东汉或后汉。[1]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四、东汉的都城、州与属国

东汉建都于洛阳,以长安为西都,刘秀兴起于南阳郡宛县,以南阳作为南都,因而又有了三都的称号。洛阳位于周代成周的位置,北为邙山,南有洛水,地势北高南低。据《后汉书》引《晋元康地道记》记载,洛阳“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呈长方形。城有十二门,东为上东门、中东门、秏门,南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西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北为夏门、谷门。城内有二十四条街,将城市分割为多个里市。市包括金市、马市和羊市等。宫殿主要有北宫和南宫,相距约一里,由复道连通。东北隅有太仓、武库。

东汉郡国名称大体恢复西汉旧制,不过也有一些变动与增减。开国初期,由于战乱以后人口锐减,所以郡国并减较大,后来又逐渐增置,与西汉相比,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各点:

西汉的十三个刺史州仅是监察区,不是郡上的一级政区。后汉,特别是在黄巾起义阶段,朝廷不派刺史而派权位很高的官员去坐镇某地,主管并处理州内的政务,称为州牧,而不称刺史,这样牧即成了郡上一级的行政长官,从而形成了州、郡、县的三级政区体系。

东汉朔方刺史部并入并州刺史部,可是又让首都所在的司隶校尉部与州平行,所以西汉、东汉都保持有十三部的名称。十三部因演变成为国家一级正式政区,都有了固定的治所。州也成为一级政区的通名。

司隶校尉部,治都城洛阳

豫州刺史部,治沛国谯县

兖州刺史部,治山阳郡昌邑县

冀州刺史部,治常山国高邑县

徐州刺史部,治东海郡郯县

青州刺史部,治齐国临淄县

荆州刺史部,治武陵郡汉寿县

扬州刺史部,治九江郡历阳县

益州刺史部,治广汉郡洛县

凉州刺史部,治汉阳郡陇县

并州刺史部,治太原郡晋阳县

幽州刺史部,治广阳郡蓟县

交州刺史部,治交趾郡龙编县

前、后汉时王国、侯国变动较大,撤建有所不同,有的名称改变,有的境域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还有公国的设置,例如汝南郡有宋公国(在今安徽界首县东北),东郡有卫公国(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实际上它们都和侯国辖境相似。

西汉时在边疆地区设有属国都尉,大体与郡同级。东汉安帝时在边境地区设立了犍为、广汉、蜀郡、张掖、居延及辽东六个属国,其下大都领有县或城,地位与郡相似,这和西汉不同。

西域与中原的联系在王莽时一度中断,东汉时经过班超、班勇父子的锐意经营、联系,得以恢复。班勇还写了《西域传》一文。当时取道于今吐鲁番盆地的北线日趋重要,比西出阳关沙害较少,班勇曾任西域长史,有可能那时西域都护府已易名为西域长史府。五、汉代地图与汉简上的地名

秦兼并六国建立统一政权以后,把“书同文”作为一个要项来抓,一方面淘汰一些与秦文不合的文字,另一方面又将大篆改为小篆加以推广。但篆文毕竟书写麻烦,于是又采用了易写易认的隶书,在社会上广为流行。秦汉隶书已接近简化前的楷书,所以识别秦汉地名已无大困难。

秦汉人所写的地名除见之于一些罕见的碑碣外,近世又发现了大量的汉简,这为探索汉代地名提供了丰富资料。那时虽然已经有了纸,不过是就缣帛而言。今天所说的纸则是公元2世纪初东汉后期蔡伦试制成功并逐步推广的。

中国古代地图编制,不仅起源早,而且历代相承,不断发展。1973年冬在长沙郊区马王堆的汉墓中发现了三张绘在缣帛上的地图,整理小组定名为地形图(又称西汉初期长沙国南部地图)、驻军图和城邑图。这是西汉王朝为了讨伐拥兵独立的南越国而制作的军用地图。地形图长、宽均约96厘米,包括今湖南、广西及广东三省区的边境一带。图中地名达90个,字体介于篆、隶之间,大部分可以识别。不过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与今图相反。图中八个小方框内注记都是县名。一些小圆圈内则是一般聚落。九嶷山更用九个柱状形而突出其地位。这几幅图绘制于2000多年以前,是我国也是全世界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地图之一。图8。

这些图是画在古人所说的“帛纸”上,才得以幸存于今,如画在草制的纸上,则无法保存下来。写在竹板、木片上的文字则保存更为久远,如天水秦简和木板图就保存至今。20世纪初在西北的一些地区有大量汉代简牍出土,这是继甲骨文之后的又一次大的发现。1949年以后,除西北各处陆续有新的发现外,在内地临沂银雀山与云梦睡虎地等地也发现了一些汉简与秦简。在出土的简牍中,很多都记有地名,不但为探索历史地名提供了丰富资料,并且可从中获得一些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资料。汉简上的伊循(今新疆且末东)、龟兹[qiū cí秋词,今新疆轮台拜城一带]、交河壁(已残缺,在今吐鲁番西)、居庐訾仓等都是地名。黄文弼(公元1893—1966年,著名考古学家)认为居庐訾仓为匈奴语的译名,汉籍中常略去“訾”字。丁谦(公元1843—1919年,地理学家)认为其地在玉门关西,王国维(公元1877—1927年,著名学者)则认为在罗布泊西的楼兰,黄文弼则认为居庐仓不在楼兰而在楼兰的东南。图9。六、《汉书·地理志》地名特点与地名研究

秦汉时期最重要的地名书籍首推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谭其骧先生称它为“我国地理学史中一部划时代的代表作”。把地理学换成地名学,也是如此。《汉书·地理志》中不仅叙述了公元2年西汉王朝的103个郡国及其下辖的1587个县级单位,还介绍了175座山名与361个陂、泽、湖、池等名称以及其他地名2200余个,各类地名合计达4500余个。如此众多重要地名,无疑奠定了我国地名框架和地名体系的坚实基础。很多汉代以前古籍里所记载的地名由于《汉书·地理志》用汉地解释,后来人才得知其所在。

人事的变动、郡县的置废、地名的更易取舍,推动了我国古代对地名来源与地名沿革研究的重视与加强。在我国,对地名来源和地名沿革的研究最迟开始于公元1世纪初,其代表著作也是《汉书·地理志》。自那时开始,着重于地名渊源和地名沿革的地名研究就延续了下来。直到今天,这些研究还是地名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自《汉书·地理志》开始的地名来源和地名沿革的研究在中国源远流长,已延续了大约20个世纪。其延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名数量之多,均是举世无双的。实际上,有关地名的总结探讨还可以上溯到更早的时期,概括所有地物与地域名称总体特征的术语“地名”的出现便是证明。《汉书·地理志》解释地名渊源,以故国、旧邑、山川、方位、人物、物产、部族为名,对古代地名作渊源和沿革解释的达60余个。举例如下:

京兆尹华阴,太华山在南。

会稽郡山阴,会稽山在南。

益州郡叶榆,叶榆泽在东。

敦煌郡瓜州,地生美瓜。

汝南郡上蔡,故蔡国。

霸水,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彰霸功,视子孙。

京兆尹郑,周宣王弟郑桓公邑。

太原郡晋阳,晋水所出。

河内郡温,故国,己姓。

弘农郡陆浑,春秋迁陆浑戎于此。

这种地名来源和地名沿革变化的研究,显然是很有社会意义的,也是饶有趣味的。七、几部有关地名的字书

东汉时期还有几本与地名有关的字书:

1.《尔雅》为先秦的作品,前面已经提到。在《尔雅》序中说:“尔雅者,盖兴于中古,隆于汉代。”有人解释说:“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隆于汉氏者,以(孔)夫子没后,书纪散亡,战国陵迟,嬴秦燔灭,则此书亦从而坠矣。洎乎汉氏御宇,旁求典籍,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此书亦从而隆矣。”(《尔雅疏》卷一)《四库全书总目》在介绍《尔雅》时说:“尔雅毛公以前,其文犹略,至郑康成时则加详。”毛公指战国时毛亨,郑康成即汉末郑玄,说明《尔雅》这本书早就有了,不过在先秦时期内容还不丰富,又遭受许多损失,直到汉代才充实定型。后来经过晋代郭璞的注和宋代邢昺[bǐnɡ丙]的疏,又被作为经书之一流传下来。《尔雅》所释内容分为19项,与地名关系较密切的有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等四篇。

2.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之间,经过数百年的辗转传写,直到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才由徐铉等校订后付国子监雕版印刷并流传于世。徐铉的弟弟徐锴也曾作《说文系传》,徐铉的校订本被称为“大徐本”,徐锴的系传则被称为“小徐本”。徐铉本除纠正脱误外又略加增改,如改原书15卷为30卷,增加标目、注释和反切法的注音。全书中解释地名条目很多,例如在山字部(共53条)、水字部(共468条)、土字部(共131条)中,都有大量地名,其中既有通名也有专名。当然在这三个部首中并非全是地名,有的地名也散见于其他各部首之中。

3.刘熙的《释名》。除刘熙的书外,还有另一本《释名》,其作者为刘珍,其书已失传。刘珍是东汉学者,《后汉书》中有传,但刘熙则无记载,有人怀疑他是汉末甚至是魏初时人,在刘珍之后。所以有人认为大概《释名》这本书是“兆于刘珍,踵成于熙”(清人毕沅的《释名疏证》序)。《释名》的体例和《尔雅》相似,分为8卷,所释27篇,其中与地名关系较多的有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释州等篇。《尔雅》、《说文解字》、《释名》三书对地名的解释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现列表如下加以比较。通过比较可知,三本书所述的一些通名概念很多相同。当然也有一些不同,例如《尔雅》说:“平土有丛木曰林”,而《释名》则说:“山中丛木曰林”。又如《说文解字》叙述了郡的演变,解释:“从邑君声”,而《释名》则说:“郡,群也,人所群聚也”。确切与否,还可斟酌,但提出来比较毕竟都是可贵的。图10。八、应劭等人对地名命名规律的探讨

东汉末年的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应劭[shào绍]对古代地名渊源与沿革进行研究的著作有《汉书集解音义》、《十三州记》、《汉官仪》和《地理风俗记》等。

汉代郡名的命名,应劭在《汉官仪》中总结出了六条规律:

凡郡,或以列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泉,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山,因名会稽是也。

在《汉书集解音义》中,他对《汉书·地理志》所载地名中的近160个作了渊源解释。仅据《水经注》的引述,《地理风俗记》对27个古代地名作了渊源解释。除相互重复者外,应劭解释了来源和沿革的地名约180个左右,包括方位、山川、故国、旧邑、人物、地形、气候、部族、物产、避讳、对称、迁移地名等。应劭注释《汉书》地名,大部分遵循《汉书·地理志》的方法,亦有创新。如《汉书·地理志》所载京兆尹新丰,应劭释为:“太上皇(指汉高祖刘邦的父亲)思东归,于是高祖改筑城市街里以像丰,徙丰民实之,故号新丰。”这一解释合理地揭示了新丰城市创立和新丰地名出现的历史过程。应劭对《汉书·地理志》的很多地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如:

涿郡高阳,“在高河之阳”;

饶阳,“在饶河之阳”;

中水,“在易、滱[kòu寇]二水之间,故曰中水”。

应劭在《风俗通义·山泽篇》特别阐述了五岳、四渎的内容,并诠释了17个山、水、地形地名通名的含义。如五岳:

东方泰山,尊曰岱宗,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待,故为五岳之长……南方衡山,一名霍山,霍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西方华山,华者华也,万物滋熟,变化于西方也……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

四渎:河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江出蜀郡湔氐徼外岷山,入海……淮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济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沮。

总之,应劭对我国古代地名渊源的解释,特别是秦汉郡名的命名规律的总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代学者圈称诠释东郡“酸枣县”命名指出:“昔天子建国名都,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树氏郡,酸枣以枣名邦,故曰酸枣也。”他提出了地名“或以令名,或以山林”,或“命以嘉名”的命名原则。

东汉学者袁康所撰《越绝书》是一部含有区域性地名研究内容的著作。该书当始撰于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记载了吴、越两国的历史,其中卷二《吴地传》和卷八《地传》详细记述了两国国都及附近城市道路、宫殿陵墓、山川形势、农田水利诸项,而且记述了古代吴越地区的200多个地名,其中解释地名渊源达40余处,同时还探讨了地名的命名规律。如卷八《地传》释地名“朱余”说:

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目余。

袁康从语音学角度解释了“朱余”地名的来源。同时,该书还指出了练塘、锡山、炭聚、炭渎等地名“各因事名之”的命名规律。“因事名之”,是我国古代地名命名广泛使用的原则之一。

可见,东汉学者已对地名命名规律进行了相当研究,“命以嘉名”、“因事名之”、“名以山陵”等原则被揭示、归纳并总结,为后世地名研究奠定了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