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交销售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1:28:45

点击下载

作者:曹守金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成交销售心理学

高成交销售心理学试读:

前言

《人类简史》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是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是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整个社会的发展往往以产品产量的提升为前提,不过产品的丰富和产量的提升,还需要拓展营销渠道,提高营销效率,如果产品卖不出去,不被市场认可和接受,那么产品越多,积压也就越多,商家的损失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在提升产量的同时,商家还需要提升销售的效率,保证自己能够说服消费者购买自己的产品。

作为产品流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销售是商品经济得以正常运转的一个要素,如果没有高效的销售手段,商品流通就会出现问题,整个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该如何提升销售效率呢?该如何打造高成交的销售模式呢?对于这些问题,每一个销售员或者商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会涉及心理学,因为销售产品和服务本身就是试图说服客户的一项工作,而说服不仅仅建立在良好的产品和服务上,还需要动用心理策略。

需要注意的一个趋势是,销售员正在变得越来越被动,他们不再像过去一样拥有销售的主导权,除非他们愿意做出改变,制订更加合理的策略。通常销售员的说辞具有一套基础逻辑和基本的模式,即“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能做什么?我曾做了什么(大致的介绍)?我具备什么优势和想法?”这也是多数销售员在进行宣传和展开销售工作时所重视的一些套路,但问题在于,人们如果想要确保自己的销售工作更加顺利,就要转变思维,将自己作为销售主体的主动销售模式切换成一种被动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切换销售模式,将“我是谁?我来自哪儿?我能做什么?我曾做了什么(大致的介绍)?我具备什么优势和想法?”直接转化成“他们希望我是谁?希望我能做什么?希望我拥有哪一方面的优势?”这种转化实际上让顾客或者客户的角色得到了强化。

当销售员变得更加被动时,他们也就拥有了更多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资本,这本身就是心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而这种尝试背后的逻辑就是销售工作中主客关系的变化,或者说是现代销售工作的一种全新模式,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销售工作一直以来被人认为是门槛最低但也是最困难的职业之一,相比于其他工作,销售员需要具备的技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但是无论掌握哪一种技能,最终都是为说服顾客服务的。从摆摊的商贩、店里的服务生、公司的业务员,到更高级一些的企业高管,可能都需要想办法拉客户。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全世界的富翁大部分都做过销售工作,而无论是谁,都要通过一些心理策略来强化自己的销售技巧,这些心理策略在销售工作中非常常见,它们构成了达成高效率成交的主要途径。

许多人会将产品销售当成单纯的一种交易,只要一方想要产品,而另一方拥有这些产品,那么交易的条件就形成了;只要一方交钱,另一方交货,那么交易就完成了。在他们看来,销售实际上就是一个交易动作,交易完成,销售工作也就成功了。但是如果对销售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人们就会发现,销售工作往往涉及心理层面的较量,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比如顾客想要购买产品,而某商家有顾客想要购买的产品,但是顾客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商家的产品,而不是其他商家的产品呢?顾客凭什么就要选择这个商家的产品呢?同样的,销售员和商家需要弄清楚为什么顾客会来自己这里消费或者为什么不来自己这里消费,需要弄清楚消费者讨价还价的动机和方式,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需要弄清楚消费者是质疑还是肯定产品。同时,也需要了解是什么驱动消费者为产品埋单,是什么驱动他们喜欢相关的产品,是什么驱动他们信任相关的产品。

除此之外,销售员需要想办法让那些一开始拒绝购买的人信任自己的产品,需要让那些购买产品时犹豫不决的人坚定信心,需要让那些不了解产品的人保持消费的冲动。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心理分析上,需要建立在恰到好处的心理策略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销售员往往也是优秀的销售心理学家,他们非常善于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也非常善于利用一些心理策略来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

作为一本和销售心理、消费心理有关的书籍,本书重点将心理学与销售结合起来,讲述了销售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阐述销售心理学这个核心内容,书中从消费心理、真实需求、表达方式、博弈技巧、主动权出让、销售形象塑造、心理效应的运用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拓展,全方位地介绍了销售中的各种心理策略,而这些策略的成熟运用也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书语言朴实,内容丰富,在介绍各种心理学效应和策略的时候,将相关的理论知识阐述清楚,而且和相关案例结合起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和延伸,确保构建起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架构,从而更加凸显出本书的核心内容。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借鉴了一些比较新潮的观点和一些经典的理论,并且进行了适当的引申,尽可能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的内容,避免让本书成为一本讲述心理学知识的枯燥读物。第一章销售究竟需要什么

消费行为的日益碎片化及商品的日趋同质化,为销售工作的开展设下了重重阻碍。想要在这样的困境下达成高成交销售,销售心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为什么销售的成交率普遍不高

如果说现如今什么职业最普遍,那么销售绝对榜上有名,作为最常见的一种职业,销售几乎无处不在,农民出售粮食作物,商家出售自己的商品,小贩贩卖产品,工厂把产品卖给客户,这些都是销售的一些形式。销售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销售,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种需要将产品卖给其他人的行为都可以称为销售。

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销售的基本形态就是将产品卖给其他人,或者说以某种交易的方式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产品。但是许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都知道,销售工作也许是世界上最普遍、最简单但也最难的一份工作,销售工作的门槛往往比较低,如果不考虑公司的大小,不考虑销售的内容,也许任何人都可以做销售。而销售工作门槛低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完成销售任务,无论是商店里的店员,还是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或者是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业务人员,他们都会产生“工作很难很累”的感觉。

一个卖衣服的店员每天可能要接待几十甚至上百位顾客,但是真正掏钱购买衣服的可能不到十个人,甚至不到五个人。一个卖保险的业务员一年四季或许要接触几千个顾客,但是最终签订的保险单也许只有十几份。一个跑市场的人每个月都要主动联系上百家客户,但是签订的合同或许一个都没有。各行各业的销售工作都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也许很多销售员在从事销售工作的时候,会接受各种培训,学习各种成功学,但是最终的交易成交率还是非常低。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销售人员的素养参差不齐,很多公司和团队在招聘销售员的时候,根本没有学历、技能和经验上的要求,更多时候,他们都会告诉应聘者“这份工作很简单,任何人都能够轻松胜任,只要应聘者学习和了解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即可”。这样的公司往往只需要一些能够跑市场的劳动力,他们对于技能的要求并不高。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商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任何一个顾客可选择的商品种类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因此,他们的购买行为正在变得碎片化且游移不定。与此同时,销售员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他们推销的产品正在同质化,正变得越来越普通,这对于销售员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人们的销售成功率通常不会超过30%,其中多数人可能连20%也无法达到。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是,多数情况下的销售行动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即便是最强大、最优秀的推销员,他们也会面临失败。有人曾这样戏称销售工作的难度:“1%的销售是在电话中完成的,2%的销售是在第一次接洽后完成的,5%的销售是在第二次跟踪后完成的,10%的销售是在第三次跟踪之后完成的,80%的销售是在第四次到第十一次跟踪后完成的。”可以说,销售本身就是一份考验耐力的工作,销售员必须在工作中承受各种各样的打击,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

正是以上两个原因造成了销售工作的艰难,但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完成,想要让销售工作更加顺利,让销售工作做得更加轻松,销售人员还需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实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推销员。而成为超级推销员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了解顾客在想些什么,这是提升销售率的关键。因为从市场销售的角度来看,销售一方将产品卖出去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有抓住了市场的需求点,销售一方才能对症下药,推出自己的产品。从一个最基本的模式中就可以看出,真正造成销售工作困难的原因是很多销售员并没有认真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并没有认真去了解市场的需求,因此他们常常处于一种乱枪打鸟的状态,做事缺乏针对性,缺乏准度,将自己的工作弄得复杂,甚至弄巧成拙。

在总结了成交率不高的原因之后,人们或许可以将这些原因转化成几个常见的问题。很显然,每一个销售员都必须直面自己的工作,主动检视自己的行为,经常询问自己一些有关销售工作的问题,来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否合理,了解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做到位了。比如:

——你是否了解顾客的想法,是否了解顾客需要什么?

——你是否总是抱怨自己的客户非常难缠?是否经常抱怨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你看来,销售员最缺乏的技能是什么?

——如果一款商品的应用功能足够强大,价格又低,但是始终缺乏品牌知名度,那么你该如何销售这款产品?如果一款产品既没有知名度,也不具备太大的实用性,你又该如何推广这款产品?

——你平时是否会注意顾客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

——为了卖出一件产品,你是如何构建自己的话语的?

——顾客们是否对你讲述的与产品相关的故事感兴趣?

——你是如何应对顾客的投诉的?

——你是否总是在帮助顾客做决定“哪一款产品最合适”?

——相比于介绍产品的相关内容,在整个销售活动中,你更加在乎什么?

销售员须通过一些自省式的提问来了解自己最缺乏什么,在什么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从而想办法提升自己的销售力度和精确度。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或多或少都指向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销售员对于消费者的想法是否了解,是否懂得利用这些想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只要了解了消费者在想些什么,销售就会变得更加简单。消费者的恐惧感从何而来

许多销售员抱怨销售工作不好做,抱怨自己的顾客总是在消费时犹豫不决,抱怨顾客对自己销售的品牌不够了解。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得非常好,觉得自己的品牌很优秀,但问题在于消费者如果没有认可品牌,即使产品做得再好也是枉然,毕竟任何产品和品牌走向成功都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

销售员经常会考虑这些问题:销售的最大难度在于什么?销售归根结底要做的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认为销售工作最重要的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准,这的确是吸引顾客注意并且扩大销量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就销售本身而言,说服顾客是硬道理,而说服并不一定就是建立在高品质的产品之上,一些非常好的产品也经常被消费者忽略、拒绝,甚至误解,对他们来说,这些所谓的高品质产品可能和那些不知名的或者低品质的产品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消费者为何总是会拒绝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或者说销售员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产品比别人更好,但是消费者就是喜欢购买他人的产品呢?这和消费心理有关,而这种消费心理其实就是一种恐惧感、一种不信任感,换句话说,消费者可能对产品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这些产品无论是好是坏都无法让他们信任。

安全感一直是销售工作中绕不开的话题,这里的安全并不单单指产品的质量保证,并不是担心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而是指一种对产品的不信任,其中包括对质量不信任、对品牌不信任、对价值不信任,以及对使用价值不信任等多个方面。这种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往往在于信息的匮乏,当消费者对产品信息不了解,对销售员不够信任的时候,他们的决心会大打折扣。

比如有的顾客担心产品的价值与价格完全不匹配,在购买产品之前往往难以下定决心,总是害怕自己会多付出很多冤枉钱;有的顾客对产品和品牌不熟悉,不清楚产品是否好用,或者是否存在什么隐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定会在购买过程中犹豫不决;有的顾客则喜欢进行对比,他们也许对某款产品有着不错的印象,但是他们觉得其他产品可能会更好,他们担心自己因为着急做出决定而错过那些更好的产品。

黑莓手机一直都以强大的通信功能和保密系统著称,可是它一直都没能获得消费者足够的重视和青睐,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期手机通讯开始崛起的时候,整个手机市场主要被诺基亚占据,摩托罗拉、三星、索尼及爱立信等几家巨头也分别占领了大片市场,而黑莓手机一直无法赢得认同。主要原因就在于很多消费者并不了解黑莓手机,也不了解黑莓手机的性能,在他们看来,最好的手机就是诺基亚,其次是摩托罗拉、三星等品牌。有人曾做过调查,发现很多人在面对黑莓手机的广告宣传时,常常会认为这不过是一款脱离生活且被夸大的产品,也许它会有一些亮点,但是它的设计让人觉得有些不符合生活需求,也许企业家和政治家才需要那种强大的保密功能。

普通的消费者并不确定这款手机是否真的好用,也不确定它是否适合自己,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并不打算花费一大笔钱购买它,因为没有多少人会觉得它的价值足以匹配这个价格。在“9·11”事件爆发之后,人们发现黑莓手机的求救信号最强,这时候其强大的通信能力才被消费者认同,不仅仅是政治家、企业家和好莱坞明星,就连很多普通民众也开始喜欢上了黑莓手机。

在面对一些不可预料、不确定或者不合算的因素时,消费者的确更容易产生紧张心理,最终导致他们对产品产生恐惧感,并且消极购物,或者干脆放弃购买产品。正因为如此,消费者在做决定时,往往会对一些相对陌生的产品产生恐惧感。有时候即便商家的广告做得很到位,消费者还是有可能不买账,这里存在两个因素,一个是他们认为广告涉嫌夸大,而且身边也很少有人使用,因此会本能地排斥产品。另一个就是消费习惯的问题,当消费者建立起了某种消费习惯,往往会对某一类经常使用的产品产生信任,会产生一定的忠诚度,这种忠诚度会限制他们的视野,会约束他们的消费扩张模式,阻止他们去尝试体验其他同类型的产品。无论是不信任广告,还是消费习惯问题,本质上都是对相关产品和品牌缺乏了解而产生不安全感。

任何一个销售员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分析对方是否会百分百地相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如果对方不相信这些产品和服务,那么该如何引导对方消除这种不信任感和恐惧感呢?销售员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消除对方的恐惧心理,想办法帮助顾客建立起相对可靠的产品信息,同时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和产品印象,建立品牌形象与品牌影响力的关键在于把握顾客的需求,而了解需求及解决需求又需要借助心理学知识。换句话来说,销售工作本身就需要重点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或者动用心理战术来引导消费者做出销售员所期待的销售行为。对于销售员来说,掌握并利用好消费者的心理是一项必备技能,与此同时,他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销售方法,借助心理学知识提升销售的成功率。销售玩的就是心理战术

有家衣服专卖店年终为了刺激销售额,直接进行了有力的促销,老板在第一天推出了八折的优惠条件,但是购买产品的顾客并不多。过了两天,商店干脆再次打折,降到了七折,还是没能吸引到更多的顾客。之后,商店直接推出了六折大促销活动,依然没能吸引到足够的消费者。

眼见连续的降价促销活动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老板感到非常沮丧,担心这些衣服可能要砸在自己手里了,到了年后,开春的衣服全部上市,当前所有的衣服都会失去市场。正在焦急的时候,店里的售货员制订了一个为期两周的循序渐进的降价方法,具体的方式是这样的:

商店第一天推出九折优惠,第二天、第三天则降到八折,第四天、第五天变成七折,第六天、第七天直接以六折的优惠价出售衣服,第八天、第九天以五折的价格促销,第十天降为四折优惠,第十一天为三折,第十二天则是二折,到了第十三天、第十四天,则推出一折的超级优惠价格。

老板对这个方案有些将信将疑,毕竟很少有商家会以一折的方式促销,这意味着这是亏本生意,但是考虑到此举比衣服堆积在仓库里要好一些便同意了。新的促销计划制订之后,商店开始将其付诸行动。第一天,商店依然没有什么客人光顾,第二天、第三天的顾客也不多,到了第四天,很多顾客开始光顾这家专卖店,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促销力度逐日增加的事实,因此他们打算再看看接下来是否还有更大的优惠。

到了第六天和第七天,一大批顾客涌入商店,与前两天一样,他们对于新的降价措施深信不疑,只要坚持两天,就会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心仪的衣服,但问题在于他们同样知道其他消费者也会这么想,而到了两天之后,当顾客们都冲进商店购买产品,自己可能会失去购买的机会,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购买产品,尽管价格稍高一些,但至少能够把握住机会。

当顾客们都这样想时,自然都选择在第六天、第七天的时候出手购买自己想要的产品,结果在这两天时间里,商店里95%的服装都被顾客买走了,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等到衣服降到一折的时候再出手。因为所有人都会这样想,最佳的价格应该是一折,但是其他人可能会在衣服降到二折时就买走,但在二折购买衣服时,其他人也许在三折时就抢先了。以此类推,人们会希望自己抢先买到产品,与此同时,他们也会衡量自己将要付出的成本,因此最终的购买时机往往会停留在产品六折的位置上。

在整个促销过程中,售货员成功利用了顾客都希望购买到便宜产品的心理,借助顾客之间的博弈心理进行大胆销售,确保商品顺利销售出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心理战术。心理战术是商业活动尤其是销售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模式,为了提升销售的效果,为了顺利出售产品,销售员往往需要掌握和利用一些心理学知识来引导和说服潜在的顾客。

这里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的心理,或者说大众的消费心理,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产品、服务时产生的心理状态;或者具体来说,是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者的一切心理活动及由此产生的消费行为,都属于消费心理的范畴。销售人员想要利用心理战术来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实现自己的销售目的,一定要注意了解消费心理。

消费者往往有从众、求异、攀比、求实这四种最基本的心理,从众是一种社会性的表现,人们把他人的判断作为自己选择的依据,希望和其他人保持步调上的一致。因此,销售员可以在销售过程中重点把握社会效应,重点把握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借助社会效应来引导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

求异的消费心理往往是个性化的体现,是人们追求个性的一种要求,通常一些喜欢引领潮流,喜欢追求另类,喜欢在消费中彰显个性的人,会做出一些另类的举动。这种消费心理体现出了个性化的诉求,而这种诉求很容易被销售员把握和利用,他们会想办法制订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来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攀比心理是大众消费者最常见的心理状态之一,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都会寻求与他人之间的对比,看看自己的产品是不是更好,更贵,更加高档,更加美观。正因为如此,销售往往会通过对比来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让消费者在相互攀比中获得更多的满足。

求实心理也很常见,它主要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追求实惠,如产品性价比是不是比较高,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不是大大低于价格。一般来说,多数消费者都会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是理性消费的一种常见心态。面对追求实惠的人,销售员必须确保自己的态度更加真诚,必须详细描述产品的细节,同时强调价格——销售员一定要重点突出价格优势,这是吸引大众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针对不同的消费心理,销售员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战术,可以灵活制订不同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在销售活动中,对于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对于心理活动的了解,对于心理战术的实施,有助于销售方更好地掌握主动权,有助于整个销售活动按照原定计划顺利实施下去。在许多公司和销售团队内部,销售员往往会接触心理学的知识,包括销售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等,目的就是强化心理战术的功效。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七个阶段

经常会有一些销售员抱怨自己的客户难缠,有时候顾客表现出了一定的购买欲望,可就是迟迟没能表态;有时候明明把话说到关键点上了,可是突然前功尽弃;有时候对方甚至已经答应要购买产品了,却又突然反悔,导致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费。在销售领域,这一类情况非常常见,用行话来说,“即便顾客将钱放进销售员的口袋,也不能让人完全相信‘这是一笔已经成功的交易’”。对于销售员来说,如何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掏钱消费,始终是一个最大的难题,也是整个销售环节的重中之重。

不过顾客并非总是处于游移不定的状态,并非总是让人觉得他们太过善变,一切消费行为的背后都有特定的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对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行为基本上表现为七个阶段,这也是他们心理活动的阶段性状态。换句话来说,消费者从走进商店接触某产品开始,到他们最终在商品中实现满足,都会经历七个阶段的心理活动。

第一阶段是注意,简单来说,就是一件产品或者服务最初引起消费者关注的那个点,即吸引眼球的方式。超市里的一个苹果,吸引顾客注意的可以是它硕大的体型、红彤彤的色彩及令人惊讶的价格。一般情况下,销售员会重点给出一些提示:促销大减价的提示,苹果产地和形体的广告。除了产品本身的特点之外,广告策略往往是引起注意的重要方式,店里的折扣、店员的吆喝、特立独行的宣传模式、引人关注的包装等,这些都可以第一时间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到了时令转换的时候,很多商店会推出“买一送一”的优惠措施,这就是典型的吸引注意销售模式。

第二阶段是兴趣,当产品引起最初的注意时,销售员要明白消费者可能对相关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渴望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比如,半价出售的商品究竟能降到什么价格;买一送一的服务背后,送的是什么产品;广告宣传中的功能强大,究竟包含了什么功能;独一无二的体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另类体验。一旦成功引起了关注,销售员必须进一步强化产品的宣传,尤其是细节宣传,充当答疑解惑的角色,给消费者透露更多能够继续引发兴趣的卖点信息。

第三阶段是欲望,欲望是购买的动机,许多人容易将兴趣和欲望混为一谈,实际上兴趣的层次更低一些,有兴趣并不代表一定会去做某件事,但是一旦有了欲望,执行的动机就变得更为强烈。简单来说,当消费者见到某个产品时,可能会说“这个东西看起来真不错”,这就是兴趣。如果消费者直接说“我非常渴望拥有一个这样的东西”,那么就上升到欲望的层次了。在勾起消费者的兴趣时,销售员要做的就是成功地将他们的兴趣上升为欲望,让他们从对某个东西感兴趣,变成想要拥有这个东西。一般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强宣传攻势,凸显产品的价值,并且强调产品的价值及这些价值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在这个阶段内,销售员必须精确掌握好火候,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知器官,如视觉上的冲击、听觉上的享受、味觉上的体验、嗅觉上的刺激及触觉上的感知。当消费者的感知器官获得满足之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更容易被激发。

第四阶段是信赖,信赖即对产品的选择,毕竟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有很多,通常他们会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评估和分析,看看哪款产品最适合自己。建立信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不断对比、不断淘汰的过程,销售员在这一阶段必须想办法通过对比来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如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质量最有保障”“我们的产品性价比最高”“我们产品的使用寿命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20%”。在进行对比的时候,销售员要特别强调消费者所在乎的那些卖点及卖点所具备的优势。

第五阶段是决心,在建立信赖之后,消费者往往会下定购买相关产品的决心,他们会不断提醒自己“这就是我中意的产品”。在下决心的时候,意味着他们已经结束了纠结的心理,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排除了其他的选项。相比于之前的摸索和试探,销售员和消费者在这一阶段会适当保持轻松,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销售活动和购买行为就十拿九稳了,为了进一步推动购买行为,销售员需要给予一定的赞美,强调产品和消费者的匹配度,强调消费者出色的眼光,并尽快将产品交到对方手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消费者形成“这已经是我的东西了”的感觉。

第六阶段是购买,购买是将决心付诸行动的一个步骤,在这个阶段,消费者将会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支付账单。销售员通常不要表现出“想要立马结束销售活动”的态度,应该主动和消费者闲聊,聊一些家常话,聊一聊购买须知,也可以适当介绍产品的使用方式。

第七个阶段是满足,满足往往是在购买行动结束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所说的满足感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拥有感和占有欲,即“我已经拥有了这个产品”;第二个是体验,即“我用过这个产品之后,觉得很舒适”。对于销售员来说,在满足消费者的占有欲时,特别要强调产品的独一无二和完美匹配的特性;在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时,则要重点强调产品带来的美好享受,这有助于刺激消费者下一次继续购买同类型的产品,培养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不同的阶段表明了不同的消费心理状态,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销售员一定要注意精准把握,反过来,销售员可以从这些行为模式中判断对方所处的心理阶段。销售员一定要实时注意把握消费者所处的阶段,然后给予必要的推动,确保对方可以更快地进入下一阶段。第二章常见的销售心理效应

在销售活动中,我们不仅仅可以轻易捕捉到心理学的踪影,还会发现心理作用所引发的各种销售效应,对这些效应产生的根源和内在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就会明白学习并运用销售心理的重要性。把握产品的微小属性

消费者在购买牛奶制品的时候,通常追求的是营养,但营养本身似乎更像是一个销售中的伪命题,毕竟中国的牛奶及牛奶制品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现象,无论是奶制品的成分,还是奶制品的营养功效,其实都差不多,很多大品牌的奶制品并不比小品牌的营养高出多少。在专业人士看来,牛奶比其他产品更具同质化,除了口味口感上的设计差别外,大部分牛奶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假如换一种包装,可能就可以交换着出售。

正因为如此,多年来,牛奶的销售一直都面临激烈的竞争局面,奶制品企业也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这种压力不仅仅出现在小品牌身上,一些大品牌也同样处于竞争的旋涡之中。蒙牛公司在推出牛奶制品时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其他公司一样,蒙牛公司也希望能够走差异化道路,来摆脱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但在牛奶市场这种差异化的策略很少能够起到太大的作用,消费者可能会认为公司只是单纯地制造噱头。

在这种情况下,蒙牛率先推出了一款高档牛奶“特仑苏”。在蒙古语中,特仑苏的意思是“金牌牛奶”,很显然,蒙牛公司旨在打造一款高档产品来脱离市场同质化的束缚,而特仑苏肩负重担,成了中国市场上第一款高档牛奶。但仅仅提高价格显然不足以让特仑苏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关注。为此,蒙牛推出了一条非常经典的广告:“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这条广告语直接点出了特仑苏的与众不同,同时突出了它的地位。而且广告中还强调了奶场、奶源,直接将“健康、无污染”的产品属性凸显出来,从而轻松打破了同质化的印象。

特仑苏的成功销售模式其实就是对微小属性策略的成功运用,这种微小属性的不同,直接让产品从市场红海中脱颖而出。这种策略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发挥作用,就是因为消费者对差异化品牌的看重,对他们来说,如果所有的产品都一样,那么自己在选择上就不会太多地挑剔,选择任意一款都是一样的,而与众不同的产品和品牌无疑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感觉到体验上的与众不同。

不过,差异化并不是微小属性发挥作用的全部因素,微小属性往往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这才是确保产品差异化策略能够实现溢价的重要原因。特仑苏在营销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奶源非常健康和新鲜,而健康和新鲜正好是所有购买牛奶的人最大的期待,特仑苏由于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才能够在放大产品差异化的同时,获得市场的青睐。

和特仑苏采取相似策略的还有其他一些产品。比如,水果饮料在饮品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但是提到水果饮料,有很多人都会认为这些饮料大部分都是一些食品添加剂,真正的果汁基本上没有,即便有这些果汁也已经不新鲜了,喝多了肯定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相比于其他水果饮料,果粒橙推出了果肉果汁的产品,结果很快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原因就在于在消费者的意识中,果肉本身就代表了新鲜和健康,这是其他果汁饮料所不具备的特点。

又如,最近几年流行的拍照手机,手机的最初功能是通话,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及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手机渐渐变成了一个便携的照相机,基本上每一款智能手机都具有照相功能。这使得手机照相功能趋于同质化,并没有什么特点。考虑到相机功能成了手机上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许多手机品牌开始在相机上寻求不同点,而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品牌就是OPPO和vivo,这两个手机依靠强大的性价比和出色的照相技术俘获了大批年轻消费者的心。

OPPO手机的最大卖点是拍照,在相关的广告中,总是拿拍照技术作为宣传的要点。高像素、大屏幕、艳丽的色彩,自带美颜功能,这些都与其他品牌的手机不一样。因此,这款手机成了一款出色的相机手机,并且在用户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印象。vivo手机也是如此,但是为了区别于前者,它强调的是用户的拍照体验,其中包括了拍照的手势,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手势来充分展示拍照功能,这满足了多数爱拍照人士的心理需求。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运用微小属性策略来赢得消费者的心。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销售员必须想办法在第一时间吸引消费者,而微小属性策略往往会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打破他们印象中的固定思维,打破他们对于产品的刻板印象。通过细微的改变来制造差异化,就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还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好产品。

优秀的商家和销售员应该懂得细分市场,懂得细分产品,不同的产品功能划分,不同的产品特点划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面对消费者时,商家推出的产品应该在细分产品和市场的基础上体现出差异化,但是差异化并不意味着颠覆,刻意打造另类的模式,盲目创新。微小属性策略的核心理念还是迎合市场需求,打造一个让消费者感到舒适且实用的消费品。利用损失效应引导消费行为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自己将会获得什么收益往往持低估的心态,对于自己将会失去的损失则会高估,即人们常说的夸大自己的损失。可以说,相比于自己获得的收益,人们似乎更加关注自己将会失去什么,并且对自己的损失更为敏感和担心。比如,人们在购买产品时,经常会认为自己吃亏了,因为消费者始终认为“没人会做不赚钱的生意”。本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会对自己获得的收益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获得的收益并不多,至少不会对等于自己的付出,而对于自己付出的价钱,会觉得“我付出的钱太多了”。

这就是损失效应,它在购买产品的场景中比较常见,为了提升成交率,销售员需要想办法提升对方的安全感,提升对方的消费体验,尤其是一些愉快的消费体验。除此之外,销售员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不要总是强调自己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而应该将这种表达方式转化成“如果你不参与这次交易,将会损失什么”。将收益转化成损失来强调,无疑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损失效应,从而给消费者制造一些心理负担,并引导他们立即做出购买和消费的决定。

比如,某个负责推荐理财产品的业务员这样介绍自己的产品:“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能达到11%,这样的产品会在本月推出,名额只有500位。”可是消费者对于这款理财产品并不重视,他们都觉得业务员的说法可能夸大其词,事实上根本没有这样的收益,所以并不打算投资。

一段时间之后,这款理财产品依旧遭到了顾客的冷遇,这个时候公司不得不更换业务员。第二个业务员在面对顾客时更换了表达方式:“我们最近推出的一款理财产品是高收益产品,名额只有500个,如果您错过了这一次机会,就会错过获得高收益的机会,这个机会在过去几年从来没有出现过。”经过一番推荐之后,这款理财产品很快销售一空。

通过强调将会损失什么,正好迎合了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时产生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有时候会让他们犹豫不决,有时候又会让他们对损失产生不甘的心理。因此,对损失的强化无疑能够有效帮助消费者下定购买的决心。

损失效应会导致人们过度关注自己即将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会关注自己将会失去的东西,考虑到损失可能产生的一些不适,销售员会尽量避免直接告诉消费者不同产品种类花掉了多少钱,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总价。与之前强调损失了什么相比,这里则要尽量避免将损失具体化,避免对损失项目进行细化,而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坏消息一次说清楚,好消息分次来谈。

比如,有个人去购买套装,结账的时候,销售员告诉顾客说:“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但是我们会赠送您一条价值100元的围巾,一双50元的袜子,一个150元的挂饰品。”通过具体的赠品介绍,消费者往往会认为这次购买很划算,尽管赠送的产品并不值钱。

如果销售员在结账时这样说道:“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但是我们会额外赠送一些价值300元的东西。”又或者说:“先生,您一共消费了2568元,其中外套1200元,羊毛衫800元,裤子568元。然后我们会送您一些价值300元的礼品。”

在这三种表达方式中,哪一种更具吸引力呢?答案是第一种,在这种表达中,消费的价钱一次性说出来,而享受到的福利则分次说出来,这样不仅会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因为东西很多),还会让消费者延长对福利的享受,可以说分次摊开来谈论福利或者优惠,可以让消费者的体验更加具体,时间也更长。同样是享受了300元的优惠,单纯的一句话带过无疑会降低消费者的体验。

有人曾做过实验,让超市业务员将需要赠送的赠品分成两种方案,第一种赠品方案是一个价值830元的电压锅;第二种赠品方案是价值150元的一套碗碟,价值200元的两罐山茶油,价值150元的睡衣,以及价值130元的砧板。结果在价格透明的情况下,多数人都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这里固然涉及“生活用品越多越好”的思维,但是两者之间的价格相差了200元,这对于追求更多优惠的消费者来说,显然说不通。更合理的解释就是,优惠和赠品的分次使得消费者产生了更大的满足感。

同样的,在谈论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时,要尽量将产品的价格一次说清楚,很多时候,消费者不会有“这个产品很贵”的想法,但如果分次分项目来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价格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可能会觉得产品的价格有些名不副实,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加上他们一旦认为“这也要花钱,那也要花钱”,就容易反悔。

损失效应完全体现出了消费者渴望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多收益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只有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整个交易才有意义。正是基于这种预期,消费者才会经常表现出对损失的过分恐惧。加上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不够了解,他们往往会对产品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无疑会影响到他们在消费中的决心,并且不利于销售员销售工作的展开。合理利用目标趋近效应

Uber(优步)公司在进军美国某个州的市场时,遭遇了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安装这一软件的汽车司机不多,而且这些司机并没有使这个软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比如,很多司机下班时间很早,每天使用Uber的时间并不长,这就大大减少了Uber的收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公司想出了一条销售策略,那就是在系统中设置自动提示的功能,这个系统会给每一个安装软件的司机定时发去“目标趋近”的信息。比如,某司机一天通过载客赚了270美元,系统就会提醒他还差30美元就可以赚到300美元了。这种提示极大地激发了司机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实现这些即将实现的小目标,司机都非常努力。自从这一提示系统被激活之后,很多司机每天的载客量不断增加,服务质量越来越高,赚的钱也越来越多,而Uber公司也因此拓展了市场,挣的钱也成倍增长。

目标趋近效应是激励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期望值越高,对目标的把握越大,就越容易受到外界的激励。简单来说,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只需要花费很小的力气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时,他们通常都会受到激励去完成这个目标。这个效应实际上和人们的目标专注度有关,在执行某个任务或者做某件事的时候,人们通常都会受到个人目标的支配,但是很多时候外在的因素会干扰人们的目标,或者影响个人的目标专注度。为了强化对目标的专注度,有时候需要外界进行一些必要的提醒,甚至需要外界提供新的目标。

而这些目标往往是可执行的,让人们感觉可以轻易完成和实现。如果设定的目标非常高,就会给执行者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困难,从而压制他们执行的勇气和欲望。比如,司机在获得270美元的收入后,Uber公司提醒他们应该实现500美元的收入,这样就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在这里可能涉及几种心理状态,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惰性,任何人身上都有惰性,这些惰性在很多时候会影响人们的执行力,在完成一定工作量之后,或者获得一定的回馈之后,人们可能会自动停止工作,他们会提醒自己“这件事情已经做得不错了,我先停一下”。这个时候就需要外界的提醒来压制惰性,需要提供一些更加新鲜的刺激来调动人们追求新目标的欲望。还有一种就是能力和限度的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当个人完成某项任务后,往往还有接受和实现更高目标的能力,这是一种挑战,人们必须想办法突破这个上限,外来的引导就是为了突破这种限度而存在的。

此外,在生活中存在一种常见的整数思维。比如,很多人去超市买东西,所要支付的钱是6.7元,那么很有可能销售员会这样说:“要不你再买块糖凑个整数吧!”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如果人们支付的价格为196元,那么可能就会在销售员的建议下多消费4元,凑成200元。这就是典型的整数思维,即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达到一个归整的状态,尤其是当支付的钱越多时,越容易被这种思维影响。

相比于整数思维,目标趋近效应或多或少也有这样的情况,即人们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会倾向于追求那些更能够让人感觉到整体性的目标。继续以Uber公司的系统提示为例,假设司机每天的营业额为270美元,那么Uber公司通常都不会发出提醒“你离271美元只差1美元了”,或者当司机的营业额达到500美元后,不会提醒司机需要完成503美元或者504美元的目标。一般来说,系统的提示更加接近于一个大整数。

目标趋近效应是一个比较高效的心理策略,销售员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实施这个策略,除了直接提示某个可实现的目标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比如,在很多超市和商店里会出现这样一些打折促销活动:购满500元,送50元礼包。或者强调消费金额达到1000元,就会成为公司的会员,不仅可以享受折扣服务,还会获得1000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商品。

通常情况下,当消费者的消费金额接近优惠数额时,销售员就会提醒他们:“您只要再消费50元,就可以享受到我们的优惠服务了,您看看花费这么点儿钱就能够获得礼包,还是比较划算的。”在面对大礼包的诱惑时,很多消费者都容易心动,因为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只要再多花一点点钱就可以获得优惠的资格,而优惠之后获得的好处是远远大于自己此时付出的这些成本的。在这里,目标效应的作用机制在于人们对再次付出的成本与这种付出带来的利益之间进行衡量后会做出一个更优的选择。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目标趋近效应更像是一个诱饵,顾客未必能够完成任务,但是销售员愿意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和念想,引导消费者不断做出销售行为。比如,许多零食中都会放入一些卡片,如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黄金圣斗士,或者是某些图片和数字集成卡。商家会明确在包装上标注,集齐一百零八条好汉将会获得什么奖励,集齐什么汉字或者数字会获得几等奖。对于很多喜欢吃零食的人来说,这是一个诱惑。一般来说,商家会大量设置一些出镜率很高的卡片,方便消费者快速搜集,许多人往往很快就能集齐90张或者100张梁山好汉的卡片,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很快就能够完成任务。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购买零食的人的动机从原本想要吃零食转变成搜集卡片获奖。但问题在于商家永远都懂得制造难度,他们会特意少设计一些图片。比如,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当中,可能有少数重要人物的卡片只有很少的几张,这样消费者就会长时间保持这种集齐一百零八人的欲望,他们会始终保持“我就快成功了”的心理状态,而商家则因此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目标趋近效应在各行各业中都可能会存在,而且往往是以各种形态存在。在销售行业中,它的应用更为丰富,手段也更加多样,销售员通常会借助这个效应来激发消费者的欲望,引导顾客购买自己的产品,从而促进销售额提升。神奇的交叉销售

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中,很多人发现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超市似乎有意将啤酒和尿布放在一起销售。而在其他超市中,产品的分类比较明确,不同类型的产品通常都会分开,只有那些相同、相近或者同类型的产品,才有可能出现在一起,那么沃尔玛超市究竟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原来在美国的普通家庭中,丈夫在下班后通常都会按照妻子的吩咐去超市购买尿布,而这个时候丈夫们就会看到尿布旁边的啤酒,此时就会顺便购买几罐啤酒解馋。这种独特的心理被沃尔玛超市牢牢掌握,因此它通过这种摆放模式来促进两种产品的销售额。

这就是交叉销售,或者说关联销售,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或者容易存在联系的产品最好放在一起,这样一来消费者在购买其中一件产品时,往往会带动另外一件产品的销售。当销售员或者商家意识到顾客拥有多种需求的时候,或者说发现顾客拥有多种潜在的消费需求时,就会将相应的产品捆绑在一起。这样一来,当消费者购买其中一个产品时,会发现另外的产品,从而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以提升产品的销量。比如,很多4S店在出售汽车的时候,还会捆绑着推出汽车保险、保养和维修等服务,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地向购车者推销各种服务。在这里,汽车保险、保养和维修服务与汽车出售是挂钩的。汽车相关服务的展开属于一种配件产品销售,保险、保养、保修都是汽车购买服务的配件,而这一类配件的搭配也是交叉销售的一种常见形态。

在实施交叉销售的时候,有些产品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关联性比较强,更容易激发消费欲望。最常见的就是超市中的油盐酱醋往往是放在一起的,这样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方便,还是一种有效的提醒和刺激。当家庭主妇准备购买油盐时,可能就会看到旁边的鸡精或者醋,这个时候她们会想“反正这些东西是家庭必不可少的,与其下次再跑一趟,不如今天一并买走算了”。这种相近或者相似的产品通常具备比较明显的提示功能,只要购买了其中一款产品,其他产品的价值功能会很快进入消费者的大脑,他们这个时候就容易下定一同购买的决心了。

一些互补的产品也会放在一起销售,因为这些产品具有较强的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当消费者面对其中一款产品时,往往会想着借助另外一款产品来提升该款产品的使用价值,从而强化个人的使用体验。比如,有的人喜欢购买洗发水,而将护发素与其搭配可以有效提升洗发水的效果,洗发水反过来也可以有效提升护发素的功效,二者相互补充,对头发起到清洁保养的效果。将这两种产品放在一起,消费者往往会选择一同购买。

交叉销售的种类有很多,但本质上都差不多,都是为了挖掘和刺激消费需求,这种销售法存在的目的就是起到提醒作用,当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它会告诉消费者“您可能还需要另外这件产品”。从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来看,相应的购买行动都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即消费者进入超市之后往往会设定一个最重要的购买目标,购买牛奶,或者面包,或者一瓶醋,这是他们产生消费行为的基本动机,也是一个基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是可以扩展开来的。比如,很多人在逛超市和商场之前已经明确了购买的目标,不过他们也会强调自己会多逛逛,看看有什么其他合适的产品。而销售员如果能够将相互关联的产品放在一起,那么就可以有效提醒消费者,帮助消费者更快地想起来自己还需要买点儿什么。

相比于提醒功能,交叉销售还可以挖掘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比如,一开始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买什么,此前也从未有过类似的消费观念和想法,但是当看见关联产品出现在目标产品旁边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深度联想和分析,意识到自己可能需要这种关联产品。可以说交叉销售法可以更好地刺激消费者在一些模棱两可或者模糊的消费概念上建立更为稳定的消费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会将交叉销售等同于捆绑销售,但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捆绑销售往往是将两种产品捆绑在一起销售,消费者购买某款产品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购买另外一款产品,可以说两款产品要么都买,要么都不买。而交叉销售则给予了顾客更多的选择权,顾客可以购买关联产品,也可以选择不购买关联产品,在这种销售模式中,关联产品的设定只是为了提醒和刺激消费欲望,即便刺激不成功,销售员也不会强制要求对方购买产品。许多商家习惯将交叉销售变成捆绑销售来对待,人为干涉顾客的选择权。这种捆绑销售的模式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顾客流失。明确销售活动中的双方定位

在销售工作中,销售方和购买方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单的供求关系,在这种供求关系的背后,实际上是双方的一种互补,一方需要出售产品,另一方需要利用这些产品。所以,一个正常的销售过程必须是买卖双方需求上的互补,这种互补主要建立在明确的定位上,即销售方是什么,需要出售什么,能够提供什么,而购买方是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只有双方都明确各自的定位,整个销售才能顺利推进。

但是在很多时候,购买方和消费者并不清楚销售方是什么,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是什么,以及需要什么。这种模糊不清的定位使得他们常常会在消费时做出错误的判断,不仅如此,销售员也会因此而陷入“销售困难”的境地。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销售员不仅仅关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到位,更加在意的是如何让消费者认清品牌,认清他们自己,即帮助消费者了解“我是谁”及“你是谁”。“我是谁”指的就是销售员或者商家的定位,以及在销售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并不一定清楚产品的真正定位,不了解产品的性质,不了解品牌的价值,也不明白销售员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不清楚销售员和产品能够带来哪些改变。销售员要做的就是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形象和定位,让消费者形成一个固定的、美好的品牌印象。

比如,索尼公司宣称自己是让人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为了展示和强化这种定位,索尼公司在2017年推出了高科技互动项目“魔法师开发研究所”。其中有测试消费者灵力的“想子”(人体发出的非物质粒子能量)暗室,有测试消费者知觉的试验区,还有用于测试消费者是否拥有魔法师天分的真实版手枪型CAD试验区,这些互动项目的展开,无疑体现出了索尼公司的“魔法师角色”,它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肯德基公司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工薪族的超级饭馆,在广告宣传中,它也尽量向消费者传达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和角色定位。在各式各样的广告中,肯德基都会强调两点,一点是便宜划算,这一点完全符合工薪阶层的经济条件;另外一点就是快捷方便,无论是工作时的就餐,还是和家人、朋友就餐,肯德基都能够兼顾时间安排。不仅如此,肯德基也非常注重口味的宣传,以便区别于其他快餐店,同时向消费者尤其是工薪阶层强调一点——“我们的食物虽然实惠,但是口感口味一点也不差”。

有关“我是谁”的宣传和介绍,往往都以强调产品和品牌的优势、特色为要点,毕竟消费者不可能认识所有的产品和品牌,掌握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他们的消费举动将会失去规律和针对性。因此,商家和销售员必须想办法主动介绍自己,帮助消费者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品牌形象。“你是谁”指的是帮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消费模式及适合的产品,定位自己的角色。消费者不了解自己的爱好,不了解自己真正适合什么样的产品,不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来包装自己。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适合穿职业装,一直排斥长裙,销售员可以在评估和分析穿着之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并建议对方尝试一下长裙,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装扮,消费者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最适合穿的就是长裙。

耐克公司多年以来一直强调巨星效应,它签约的代言人都是乔丹(NBA最佳篮球运动员)、伍兹(伟大的高尔夫球手)这一类超级运动员,但是这些明星有时候难免会让人觉得距离太远,虽然明星效应会为耐克带来更多的收入,但是整个耐克品牌给人的感觉就是,“消费者都是冲着乔丹和伍兹这一类人去的,而不是因为耐克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及运动带来一些本质上的改变”。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耐克意识到自己不仅仅需要向消费者展示“我是什么”(一个超级球星代言的高档品牌),还需要激发消费者对于运动的渴望,需要告诉消费者“你们是什么”。为了达到这种定位消费者的效果,耐克推出了史上最经典的广告之一“Just do it”,这条广告的核心不再是超级英雄,不再是那些超级明星,而是将产品代言定位在普通消费者身上。耐克开始在跑步鞋的广告中宣传普通人的英雄情结,强调每一个人都是英雄,只要“Just do it”,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坚持这样做”“不妨试一试”“它是我的选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等。

很显然,耐克为每一个热爱运动的人定义了角色,“你们就是英雄,你们将会无所不能,你们也可以开创人生的辉煌,成为各自生活领域的超级巨星”,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拥有一双耐克鞋”。这条广告一经播出就赢得了千万消费者的认可,他们纷纷受到了感染,并且真的尝试通过购买耐克鞋来提升和完善自我的形象。

——这件产品适合我吗?

——我应该穿什么款式的衣服?

——我每一次的风格都不一样。

——我感觉自己用这些化妆品很别扭。

——我不清楚这些东西对我是否有用。

——我不知道该如何在这些产品中做出选择。

——每一次都是别人帮我选的,我应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推荐?

当人们出现以上几种困惑时,往往意味着他们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他们不了解自己是什么人,适合什么产品,也不清楚自己应该以什么角色和形象出现,自我定位的模糊不清无疑会导致他们出现混乱的消费行为。这个时候,销售员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理清头绪,帮助他们挖掘消费行为背后的重要线索,找出那些有价值的产品消费信息,从中寻找个人与产品的匹配度,并重新定位消费模式和消费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