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图全解唐诗三百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08:11:23

点击下载

作者:(清)蘅塘退士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彩图全解唐诗三百首

彩图全解唐诗三百首试读:

前言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尽管它产生的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唐诗的成就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唐代“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今天的儿童也能背诵“春眠不觉晓”,或“床前明月光”。唐诗之所以如此深入民心,归根结底在于它永恒的艺术力。

唐代诗歌就像一座大花园,群芳竞妍,姹紫嫣红。唐人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诗篇,流传至今的诗作尚有五万余首,与前面一千六七百年的存诗总量相比,多出二至三倍。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侧面反映社会矛盾,揭露了社会黑暗;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描绘祖国河山的壮美;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表达个人感情,如爱情、友情、人生悲欢。总之,不管是自然风光,还是社会生活,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创作诗歌的题材。唐代的诗人,今天知名的就有两千三百多人,而独具风格特色的也有五六十家,同样超过了前代诗人的总和。而在艺术风格上,李白飘逸浪漫的气质,杜甫沉郁顿挫的格调,白居易为民请命的热诚,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是后无来者,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高峰,他们三人是诗坛巨匠,历来为后世所仰慕。

唐诗的形式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和乐府的传统,而且还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七言形式的运用范围,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仍为后人所喜爱。

唐诗之所以取得卓著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经济发达,政治清明,音乐、美术、书法、工艺等艺术昌盛,是唐诗繁荣的前提条件;此外,唐代有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诗人禁忌很少,他们可以直接批评权贵和朝廷,甚至宫中幽怨和官场丑闻,也可以作为诗歌的题材,这样一来,诗人少了束缚,佳作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总的来说,唐诗以其反映之深刻,题材之广阔,手法之新颖,体制之完备,文字之精湛,感情之真挚,风格之多样,使后世望尘莫及。鲁迅先生在给杨霁云的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这的确不是溢美之论。

这本《彩图全解唐诗三百首》,是能让您花最少的时间读完最美的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为您达到“腹有诗书”的境界提供一扇方便之门。书中收录了四百多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最高成就的诗歌,有著名诗人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广泛影响社会的名篇佳句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您了解名家名诗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领悟唐诗的意蕴。

本书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本书除了唐诗原作之外,还设置了以下几个相关辅助性栏目:“作者简介”介绍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风格,使读者对作者有一个大体了解;“注释”部分除对难懂的词语进行注释外,还对诗中的典故进行了详解;“译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读者能直接了解原诗的语言风格;“诗的格律”介绍格律诗的字数、句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诗的品赏知识”介绍唐诗的体式及唐诗中常用的手法等;“赏析”部分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诗歌的意境和写作特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作品的意义。同时,书中与文字相契合的四百多幅精美插图,营造出了一个彩色的、立体的、极具艺术魅力的阅读空间,能够帮助读者获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阅读体验。您需要做的只是跟随本书走入古典诗歌美丽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体验诗情人生。

◎虞世南①②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注释】

①緌:古人结在颔下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帽带,故云。②流响:蝉连绵不断的鸣叫声。【译文】

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露水,长鸣声从疏朗的梧桐树中传出来。栖居高处声音自然远扬,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赏析】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颇为后世所称道。诗人以蝉喻君子,表面上是写蝉的外形和栖高饮露的特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流响”写蝉声的清越,隐示君子的高标逸韵;末二句暗示君子品格高洁,无须凭藉外力的帮助,自然能够美名远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和风格,塑造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中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本诗与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并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

诗的品赏知识咏物诗概述

咏物诗为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它是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兴感、咏叹,以体现人文思想。

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其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含生活的哲理,或表现其生活情趣。如虞世南这首咏蝉诗就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君子高洁的品格。

古人很喜欢咏物,咏物诗在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到了唐代更是蔚为大观。据统计,仅《全唐诗》即存咏物诗就达6021首。

⊙作者简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世称“虞秘监”。唐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为“五绝”,为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诗擅五言,典雅雍容,有齐梁余风。《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述怀

◎魏徵①②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③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④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⑤⑥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⑦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⑧⑨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注释】

①逐鹿:群雄并起,争夺天下。②投笔:即投笔从戎。戎轩:兵车。③纵横:战国时,苏秦主张六国联合抗秦,史称“合纵”。张仪则主张诸国听命于秦,史称“连横”。魏徵早年曾向李密献策,未被采纳。④关:指潼关。⑤请缨:西汉终军出使南越,临行作豪语道:“愿受长缨(绳子),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⑥凭轼:汉初郦食其请命赴齐说服齐王归汉,说:“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⑦郁纡:山道崎岖难行。⑧季布:楚汉时人,为人守信义,当时有谚语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⑨侯嬴:战国时魏人,为守门小吏,信陵君尊为上客。信陵君窃符救赵,侯嬴因年老不能跟随,许以死送行,后来果然自杀。【译文】

中原群雄纷起争夺天下,大丈夫应该投笔从戎。满腹韬略不被人采纳,慷慨的报国志向却依旧坚定。快马加鞭谒见了当今皇帝,便驱马出潼关远征。要像汉代终军请缨说服南越王归顺朝廷,要像汉初郦食其劝降东方属国成为大唐屏藩。道路崎岖难行,奋力攀登高山;触目所及,(辽阔的)平原时隐时现。古树上的鸟儿发出凄寒的叫声,夜里猿猴的啼叫声在空旷的深山中回荡。既为远望千里路漫漫而伤悲,还因不尽的艰难险阻而多次心惊魄动。怎么会不畏惧艰难险阻呢,是因为内心深深怀着国士报恩的赤诚。要像季布一样信守诺言,要像侯嬴一样重守信义。人生贵在知恩必报,谁还会再计较功名!【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高祖李渊初称帝时。当时魏徵投唐没多久,希望能有所贡献,便主动请命赴中原说服招纳李密旧部。在赴命的途中,写下这首抒发胸襟抱负以及表达重意气、报国恩之情怀的诗。诗从当时社会现实起笔,述写自己壮志未伸的感叹。接着写前去拜谒当今天子、主动请缨的激昂壮怀。进而以沉郁的笔调描绘旅途的艰险,后却以一“岂”字作提顿,表明自己不畏艰险以报国士之恩。最后四句直接坦陈自己重信义、不图功名的磊落胸怀。全诗二十句,慷慨陈词,英风豪气回荡其间,一扫六朝以来诗歌纤弱柔靡的颓风。

⊙作者简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河北巨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隋末入李密军。入唐,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石竹咏

◎王绩①②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③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注释】

①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②晔晔:美丽繁盛的样子。朱英:红花。③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译文】

绿色的枝条生长得多么茂盛,垂挂着美丽繁盛的红色花朵。常常担心寒冷的露水会降临,无法保全它那美好的生命。我在叹息石竹的同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真是我所衷情的那样吗?在我尚未降生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令我萌生的呢?抛开这件事不再说它了,委顺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赏析】

石竹,又名洛阳花,是一种夏季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诗歌的前四句正面描写石竹,赞其正当全盛,丰姿优美,但又想到霜露降临,石竹便不免凋零。在一实一虚的对照中,寄寓了深深的忧患感。“叹息”四句由石竹的遭遇联想到人生,对生命、自我、人生进行追索思考,流露出彷徨和苦闷的情绪,不难看出诗人对隋末纷乱的社会现实的不满,诗意又逼进一层。结句却又一转,以委顺自然变化作收束,足见诗人的旷怀高致。

全诗托兴石竹而咏怀,语言质朴却有味,格调清雅而深沉,善于起承转合,非但理至,风味亦是深得陶诗的朴素自然特点,是初唐诗坛中的老到浑成之作。

诗的品赏知识咏物诗的特点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屠隆在《论诗文》中认为:咏物诗“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也就是说,要写出较好的咏物诗,既要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做到咏物栩栩如生,又要在其中有所寄寓。正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文中子”王通之弟。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以疾辞,复授扬州六合丞。值天下大乱,遂弃官还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称病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其诗多以田园山水和酒为题材。诗风质朴自然,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在初唐诗坛别树一帜。后人辑有《东皋子集》五卷。

野望

◎王绩①②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③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④⑤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注释】

①东皋(ɡāo):王绩的隐居之地,在今山西者河津市。皋,水边高地。薄暮:傍晚。②徙(xǐ)倚(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③落晖:落日的光辉。④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⑤禽:鸟兽。这里指猎获的飞禽。⑥采薇:用《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诗意,表达未遇知音的怅惘之情。一说为伯夷、叔齐在商亡后,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作《采薇操》,表现避世隐居之意。薇,野菜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译文】

苍茫的暮色中,(我)登上东皋,怅然远望,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每一棵树都染上了浓浓的秋色,每一座山都洒满了夕阳的余晖。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了,猎人骑马带着野禽也归来了。四下顾盼,没有一个相识的人,长声歌唱《采薇》而怀想古人。【赏析】《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整首诗在萧瑟闲逸的情调中,透露出诗人浓浓的彷徨与苦闷。从中不难看出隋末纷乱的社会现实及知音难遇的境遇对诗人的影响。

在薄暮时分,诗人徘徊于东皋之上,不知何所依。举目四望,秋色所被,在落晖中越发显得萧瑟。而牧人和猎马的到来,打破了静谧,使画面生动起来。对着这样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家秋晚图,诗人不禁想追随古时隐士,退居山林。其实,诗人并非真正想隐居,“相顾无相识”,是因为他太过孤独,无所依靠。整首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情味似淡犹浓,读来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这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格调清新,摆脱了南朝以来华靡艳丽的诗风,不以辞而以情动人,闪烁着独特的魅力。

诗的品赏知识田园诗概述

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作活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首先将农村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中,开创了田园诗体。唐代田园诗在陶渊明的影响下,涌现出不少大家名作,成就突出。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言:“陶诗胸次浩然,其有一段渊深朴茂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王维)有其清腴,孟山人(孟浩然)有其淡远,储太祝(储光羲)有其朴实,韦左司(韦应物)有其冲和,柳仪曹(柳宗元)有其峻洁。”(《说诗晬语》)

秋夜喜遇王处士

◎王绩①②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注释】

①芸(yún)藿(huò):芸通“耘”。芸藿,即锄豆。②刈(yì)黍(shǔ):收割黍子。黍子即黄米。【译文】(我)到北场锄完豆地的草,(你)从东皋割黍归来。(我们)相逢在这秋日的满月之夜,恰好遇上夜晚的萤虫飞舞。【赏析】

王绩在隋末曾做过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入唐后做过太乐丞,后来弃官归隐东皋。这首诗反映了他归隐生活的一个侧面:在秋夜晚归途中,他与同样隐居的王处士不期而遇,心中不胜欣喜。

前两句随意平淡地叙述了参加“芸藿”、“刈黍”一类农事活动归来,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然自适。三、四两句描绘了与好友秋夜喜遇的情景。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两人相遇的场面,也没有一笔正面写“喜”字,但我们从秋天的满月、点点飞舞的萤火虫这样富有流动变幻意象的山村良夜美景中,可以想象出两位老友不期而遇的会心和得意忘言的情景。

这首诗以情驭景,用富于田园生活气息的场景来映衬心境,语调随意而平淡,节奏舒缓从容,不经意间点染出丰富隽永的诗情和意境。

诗的格律用韵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著的《切韵》,这是后世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但比较能反映唐宋诗人用韵情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部,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如下: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从这些韵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作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现代人读写近体诗,要注意古、今音的不同,可以按传统用《平水韵》。

如《秋夜喜遇王处士》,就是一首不太合律的五言绝句,其用韵方式为首句不入韵的仄起式,押韵字为“归”和“飞”,韵脚是:上平五微(平水韵)。

凌朝浮江旅思

◎马周①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②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③④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注释】

①太清:天空。②没还浮:时而钻入水中,时而浮出水面。③羁望:寄居异地所望。④四愁:浩茫的愁绪。语出张衡《四愁诗》。【译文】(清朗的)天空升起一轮朝阳,(碧绿的)春水载送着一叶孤舟。青山渺远,似乎没有树木;江水平淌,好像不动不流。两岸的春花开而复落,江中的水鸟载沉载浮。羁旅中远望千里,感伤无限,放声高歌排遣浩茫的愁绪。【赏析】

首句写旭日初升、春水孤舟,点明时间、季节和题意。以下四句写所见之景色。远山树木渺渺,潮平如镜,岸花且开且落,江鸟在水中沉浮,构成一幅闲淡平远的山水画。

诗人颇能抓住清晨旭日初升时景物蒙蒙的特点,着意描绘远山的树木如烟而疑其“无”,江平浪静而误以为“不流”的画面。花开复落让人感受到春去不留,韶光易逝;江鸟自在浮游则见出生命的适意。而诗人秉性落拓不羁,不为州里所重,客居汴地时为县令所辱,空负才华而不被理解,到处碰壁,故见此山水花鸟,自然而然地触动久积在心中的困愁。身在旅途,远望前路漫漫,感伤不已,只能以长歌来排遣忧愁了。

诗的品赏知识山水诗概述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在一首山水诗中,可以纯然全写山水,亦可辅以其他内容,但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在诗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虽然名为山水诗,但并不意味着山和水都得在诗中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山水诗源于先秦两汉,产生于魏晋时期,但直到东晋,谢灵运才将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奠定了山水诗的基础。有唐近三百年间,山水诗的成就十分突出,不少名家大家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在唐诗诸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马周(601—648),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属山东)人。少孤贫好学,精《诗》、《书》,善《春秋》。但秉性落拓不羁,不为州里所重。后游长安,客居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中,因代常何上疏二十余事,深得太宗赏识,授监察御史,累迁中书令。他认为“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在百姓苦乐也”,直言劝谏唐太宗以隋为鉴,节俭治国,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今存诗一首。

长安古意

◎卢照邻①②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③④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⑤⑥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⑦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⑧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⑨⑩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11][12]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13][14]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15]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16]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17][18]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19]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20][21]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22][23]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24][25]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26][27]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没金堤。[28][29]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作者简介⊙

卢照邻(637?—680?),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曾为邓王府典签,后隐居于阳翟具茨山(在今河南省禹县北),自号“幽忧子”。后因不堪疾病折磨,投水而死。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作品有《幽忧子集》七卷。《全唐诗》存其诗二卷。[30][31]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32]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33][34]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35][36]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37]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38][39]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40][41]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42]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43][44]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45]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46]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47][48]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49]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50][51]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52]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注释】

①狭斜:指小巷。②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成的华美小车。③玉辇:本指皇帝所乘的车,这里泛指一般豪门贵族的车。主第:公主府第。第,房屋。帝王赐给臣下房屋有甲乙次第,故房屋称“第”。④络绎:往来不绝,前后相接。侯家:封建王侯之家。⑤龙衔宝盖:车上张着华美的伞状车盖,支柱上端雕作龙形,如衔车盖于口。宝盖,即华盖。古时车上张有圆形伞盖,用以遮阳避雨。⑥凤吐流苏:车盖上的凤嘴端挂着流苏。流苏,以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的穗子。⑦游丝:春天虫类所吐的飘扬于空中的丝。⑧千门:指宫门。⑨复道:又称阁道,宫苑中用木材架设在空中的通道。交窗:有花格图案的木窗。合欢:马樱花,又称夜合花。这里指复道、交窗上的合欢花形图案。⑩阙:宫门前的望楼。甍:屋脊。垂凤翼:双阙上饰有金凤,作垂翅状。《太平御览》卷一七九引《阙中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凤在上,故号曰凤阙也。”[11]梁家:指东汉外戚梁冀家。梁冀为顺帝梁皇后兄,以豪奢著名,曾在洛阳大兴土木,建造第宅。[12]金茎:铜柱。汉武帝刘彻于建章宫内立铜柱,高二十丈,上置铜盘,名仙人掌,以承露水。[13]“楼前”两句:写仕女如云,难以辨识。[14]讵:同“岂”。[15]吹箫:用春秋时萧史吹箫故事。《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向紫烟:指飞入天空。紫烟,指云气。[16]比目:鱼名。《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故古人用比目鱼、鸳鸯鸟比喻男女相伴相爱。[17]生憎:最恨。帐额:帐子前的横幅。孤鸾:象征独居。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神鸟。[18]好取:愿将。双燕:象征自由幸福的爱情。[19]翠被:翡翠颜色的被子,或指以翡翠鸟羽毛为饰的被子。郁金香:一种名贵的香料,传说产自大秦国(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这里是指罗帐和被子都用郁金香熏过。[20]行云:形容发型蓬松美丽。蝉翼: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类似蝉翼的式样。[21]初月上鸦黄:额上用黄色涂成弯弯的月牙形,是当时女性面部化妆的一种样式。鸦黄,嫩黄色。[22]妖童:泛指浮华轻薄子弟。铁连钱:指马的毛色青而斑驳,有连环的钱状花纹。[23]娼妇:这里指上文所说的“鸦黄粉白”的豪贵之家的歌儿舞女。盘龙:钗名。晋·崔豹《古今注》:“蟠龙钗,梁冀妻所制。”此指金屈膝上的雕纹。屈膝:铰链,用于屏风、窗、门、橱柜等物。这里是指车门上的铰链。[24]“御史”两句:写权贵骄纵恣肆,御史、廷尉都无权约束他们。御史,官名,司弹劾。[25]廷尉:官名,掌刑法。上句“乌夜啼”与此句“雀欲栖”均暗示执法官门庭冷落。《汉书·朱博传》:“(御史)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26]朱城:宫城。玉道:指讲究漂亮的道路。[27]翠幰:妇女车上镶有翡翠的帷幕。金堤:坚固的河堤。[28]挟弹飞鹰:指打猎的场面。杜陵:在长安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29]探丸借客:指行侠杀吏、助人报仇等蔑视法律的行为。《汉书·尹赏传》:“长安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贿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又《汉书·朱云传》有“借客报仇”之语。借客,指助人。渭桥:在长安西北,秦始皇时所建,横跨渭水,故名。[30]芙蓉剑:古剑名,春秋时越国所铸。这里泛指宝剑。[31]娼家:妓女。桃李蹊:指娼家的住处。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借用,一则桃李可喻美色,二则暗示这里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地方。蹊,小径。[32]啭:宛转歌唱。氛氲:香气浓郁。[33]北堂:指娼家。人如月:形容娼家女的美貌。[34]南陌:指娼家门外。骑似云:形容骑马的来客云集。[35]北里:即唐代长安平康里,是妓女聚居之处,因在城北,故称北里。[36]“五剧”句:长安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市场相连接。五剧:交错的路。三条:通达的道路。控:引,连接。三市:许多市场。“五剧”、“三条”、“三市”都是用前人成语,其中数字均非实指。[37]佳气红尘:指车马杂沓的热闹景象。[38]金吾:即执金吾,汉代禁卫军官衔。唐代设左、右金吾卫,有金吾大将军。此泛指禁军军官。[39]“翡翠”句:写禁军军官在娼家饮酒。翡翠本为碧绿透明的美玉,这里形容美酒的颜色。屠苏:美酒名。鹦鹉杯:即海螺盏,用南洋出产的一种状如鹦鹉的海螺加工制成的酒杯。[40]罗襦:丝绸短衣。[41]燕歌赵舞:战国时燕、赵二国以“多佳人”著称,歌舞最盛。此借指美妙的歌舞。[42]转日回天:极言权势之大,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天”喻皇帝。[43]灌夫:字仲孺,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将军,勇猛任侠,好使酒骂座,交结魏其侯窦婴,与丞相武安侯田蚡不和,终被田蚡陷害,诛族(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44]萧相:指萧望之,字长倩,汉宣帝时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汉元帝即位,辅政,官至前将军,他曾自谓“备位将相”。后被排挤,饮鸩自尽。[45]青虬、紫燕:均指好马。屈原《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虬,本指无角龙,这里借指良马。坐春风:在春风中骑马飞驰,极其得意。[46]凌:超过。五公: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皆汉代著名权贵。[47]节物风光:指节令、时序。[48]桑田碧海:即沧海桑田。喻指世事变化很大。《神仙传》卷五载,麻姑对王方平说:“接待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49]金阶白玉堂:形容宅第豪华。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50]扬子:汉代扬雄,字子云,在长安时仕宦不得意,曾闭门著《太玄》、《法言》。左思《咏史》诗:“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与。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51]一床书:指以诗书自娱的隐居生活。庾信《寒园即目》:“隐士一床书。”淮南小山《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言避世隐居之意。[52]裾:衣襟。【译文】

长安纵横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息。玉辇奔驰,金鞭络绎,出入于公主的府第,往来于王侯贵族之家。龙衔着华盖,凤叼着流苏,映照着朝阳,连带着晚霞。游丝飘绕着绿树,一群啼叫的娇鸟催开了百花。游蜂戏蝶在千门万户前飞舞流连,碧树成荫,楼台掩映。复道凌空,窗格做成合欢花形;双阙高耸,殿宇相连,阙上都雕着凤凰形的饰物。皇亲贵族雕梁画栋的楼阁高耸,建章宫的铜柱遥指白云间。楼上的佳人可以相望却难以相知,即使是在路上相遇了也难以和她结识。向别人打听到她美如天仙,曾经学过歌舞,在贵族家欢度青春年华。(如果)能和她结成美好姻缘,像一对和谐的比目鱼,谁还害怕死亡,只愿做一对鸳鸯而不羡慕神仙。双双来去的比目鱼和鸳鸯真让人羡慕,你难道没见过它们?最厌恶帷帐上绣一只孤零零的鸾鸟,取下来另换上绣有双飞燕的门帘。双燕绕着画栋雕梁齐飞,罗帷翠被散发着郁金香的香气。乌云似的黑发梳成蝉鬓,额上涂着一弯纤巧的淡淡发黄的月牙儿。这美丽的姑娘从车中走出来,含娇多姿的情态和普通女子真不一样。美貌时髦的少年骑着有连钱状花纹的宝马,歌舞女所乘车的合页上雕绘着盘龙形的花纹。御史府中乌鸦在黑夜里啼叫,廷尉门前鸟雀将要栖息。大道旁边的宫城隐隐可见,一辆辆华美的车子遥遥驶向金堤边。长安城南那群飞鹰走狗打猎的少年,渭水桥西那帮为人报仇的游侠,都耀武扬威带着宝剑,一起来到娼家门前。日暮时分穿着紫罗裙,宛转唱着清歌,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堂上的人儿有如明月般美丽,门前的马骑有如云般涌集。在娼妓聚集的北里,道路纵横交错,繁华热闹。弱柳垂地,青槐葱郁,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扬起的飞尘遮昏了天地。执法的金吾将军也被人前呼后拥地来到这里,鹦鹉杯装着翡翠绿的美酒,饮了一杯又一杯。罗襦衣带为君解开,美妙的歌舞为君表演。还有那豪奢的将相权贵,他们互相倾轧,谁也不让谁。他们飞扬跋扈,不遗余力地排除异己,专权独断,容不下其他人。专权的意气昂扬到处称豪雄,坐着骏马在春风中奔驰。自以为这样的歌舞可以长达千年万载,自以为这样的骄奢逸乐可以超过五公。节物风光变换,不会等待人,桑田沧海须臾之间就改变了。昔日有金阶白玉堂的地方,如今只见青松矗立在那儿。扬雄居住的宅院是何等的寂寥,年年岁岁只有一床书作伴。唯有南山的桂花盛开了,飘飞的花瓣落在人的衣襟上。【赏析】“古意”是一种托古意而讽今的诗题。这首诗以铺张扬厉的笔法,描绘了汉代长安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生活,大街小巷的热闹繁忙,帝都的壮丽辉煌,豪门贵族的骄奢淫逸,市井娼家的清歌曼舞,上层社会的倾轧排挤一一呈现,其繁华浓艳的景象被渲染到了极致,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堕落、黑暗。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这不是一场美丽的热闹,但这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篇末突然作反跌,以历史的无情来证明人事的无常和荣华富贵的短暂虚妄,赞扬汉代著名大学问家扬雄闭门读书、不慕荣利、远离尘俗、甘于淡泊、与芳树为伴的高贵品格,与前面的描写形成强烈的比照,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诗篇规模宏大,词采华艳富赡,采用了铺陈、夸张、对比、连珠等艺术手法,并隔句用韵,平仄协调,四语一转,形成缠绵往复的旋律和腾跃奔放的节奏。在七言歌行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代著名文艺批评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说:“七言长体,极于此矣。”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①②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释】

①燕丹:即燕太子丹,战国末期燕王喜的太子。曾为质于秦,不受礼遇,怨怒而逃归,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②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决意前去谋刺秦王。临行,“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发冲冠:形容人极端愤怒,头发上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译文】

这是荆轲告别燕太子丹的地方,壮士慷慨悲歌发竖冲冠。往时的人已经不在了,今日的易水还是那样清寒。【赏析】

骆宾王一生坎坷,常为自己的遭际感到不平,这是他的一首悲愤之作。易水河畔,他送别友人,此情此景不禁叫他联想到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时的悲壮场景,由是感叹道:而今荆轲虽已不在,但他那视死如归的气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还在!骆宾王不满武则天的统治,一直有恢复大唐国业的雄心与抱负,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故心中有无限的苦闷。诗题为“送人”,实际诗人是在抒咏怀抱。全诗格调慷慨激越,抒发了壮志难酬、悲痛难抑的情怀。

⊙作者简介⊙

骆宾王(622—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高宗朝历任奉礼郎、武功主簿、长安主簿、侍御史。因数度上疏言事,获罪下狱,贬临海(今属浙江)丞。后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后,徐敬业兵败,骆宾王被杀(一说逃亡不知所之)。“初唐四杰”之一,尤擅七言歌行。有《骆临海集》。《全唐诗》存其诗三卷。

在狱咏蝉并序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资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馀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①②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③④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释】

①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行西陆谓之秋。”②南冠:指囚犯。《左传·成公二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客思:客中游子的思绪。③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④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用情不专,卓文君遂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译文】

深秋季节寒蝉犹在鸣唱,凄切声也扰动了我这阶下囚的思绪。不能忍受正当云鬓的美好年华,却在独自吟咏哀怨的《白头吟》。露重翼薄欲飞难以前进,风势迅急声响容易沉凝。没有人相信(我的)高风亮节,谁能为我表白心迹衷肠。【赏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骆宾王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借高洁的秋蝉自况,抒写幽愤和怀抱。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颔联以“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自伤老大无成又身陷囹圄,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凄伤。颈联纯用“比”体,以“露重”、“风多”喻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寄托遥深。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首诗借咏蝉来寓意,抒发了自己在狱中悲痛、苦闷的心情,语意沉痛之至,读之令人涕下。

诗的品赏知识借物抒怀,咏物明志

以比喻来寄托情志,是咏物诗的重要特质。本来诗以言志,诗人常借诗来传其情、达其意。但是由于政治环境的原因,作者有时不能在诗里尽情表达其情感,常会假借不关情的物来宣泄。

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诗人在狱中有感而发的一首诗,描写的对象是蝉。诗人抓住蝉鸣高远的特点,揉进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

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①②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③④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⑤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⑥⑦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释】

①宦游人:在外做官的人。这里既指陆丞,又指自己。②物候:景物变化的征状。③曙:晓色。④“梅柳”句:意谓春色由江南到了江北。⑤淑气:和暖的气候。催黄鸟:催着黄莺啼叫。⑥古调:指陆丞的《早春游望》。⑦沾襟:泪水沾湿衣服前襟。【译文】

只有在外做官的游子,才吃惊于自然物候的更替。天色刚亮,云霞从海上升起;梅红柳绿,早已焕发春意。春气温暖,催着黄莺鸣啼;春光明媚,鼓动浮萍转绿。忽听你吟唱《早春游望》,引发我的归思,令人想哭泣。【赏析】

这是作者为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而作的一首诗。当时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他在诗中抒发了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之意。

诗一开头就发感慨,说只有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更新感到惊奇。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已含有思乡之感慨。中间二联描写自己在江南所见的春景,其中用了“出”、“渡”、“催”、“转”四个字描绘早春物候变化之“新”。诗人是比照故乡中原物候,而见出异乡江南仲春风光之新鲜,新因旧而见奇,景因情而方惊,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而“忽闻”陆丞“古调”,立即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思乡情结,因而感伤流泪。全诗结构谨严缜密,对仗工整,用字精妙传神。

诗的格律平仄规则

古人作诗文,讲究“声调铿锵”,也就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字上。让平仄以两个字为单位在本句中交错,在对句中相互对立,就是诗词的平仄规则。这种平仄规则在律诗中表现得很明显,如《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的平仄为: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元年(670)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治所在今越南河西省西北)。不久召回,授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被称为“文章四友”。尤擅五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有《杜审言集》。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①②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③④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⑤⑥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注释】

①火树:树上点缀装饰着灯火,故称。银花:明亮灿烂的灯彩。合:灯光连成一片。②星桥:城河桥上,灯如繁星。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取消禁令,城门铁锁开启,任人通行。③游妓:四处游赏的歌女。秾李:形容歌女像桃李花开一样美丽。《诗经·召南·何彼秾矣》有:“何彼秾矣,华如桃李”。④落梅:乐曲名,即《梅花落》。郭茂倩《乐府诗集》说:“《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乐府解题》说:汉“横吹曲”共二十八解,李延年造。魏晋以后唯传十八曲。《梅花落》即其一。⑤金吾:即执金吾,官名,负责京城的戒备防护。平时夜间到一定时候,便禁绝行人通行。执金吾是汉代禁卫军军官名,唐亦置左右金吾卫。⑥漏:古代计时器具。【译文】

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赏析】

农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后来也称元宵节。据《大唐新语》记载,武则天时,每年这天晚上,京城长安都要大放花灯,夜间照例不戒严,观赏花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车马喧哗,市井之民欢歌笑语,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文人数百人赋诗记其盛,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这首诗描绘长安城元夜观灯繁华灿烂的景观和热闹欢快的情景,从“火树”、“银花”、“星桥”对灯光的传神形容,到节日风光的具体描绘,写得流光溢彩,有声有色。千载之后读之,犹令人感觉长安城里元宵佳节时的良辰美景,真是观赏不尽。

⊙作者简介⊙

苏味道(648—705),赵州栾城(今属河北省栾城县)人。九岁能诗文,与李峤以文辞齐名,时称“苏李”。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达七年之久,深得武则天赏识。中宗时因亲附张易之兄弟被贬为眉州刺史。不久复迁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未行而卒。《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滕王阁诗

◎王勃①②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③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④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释】

①滕王高阁:故址在今江西新建县章江门上,西邻赣江。唐高宗显庆四年(659),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子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江渚:江中的小洲。②佩玉鸣鸾:指滕王身系佩玉乘车鸣銮而去。他曾“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新唐书》本传),后“转洪州都督,又数犯宪章”(《旧唐书》本传),终日征歌逐舞。其人一去则歌舞止歇。鸾,通“銮”,系在马勒或车前横木上的铃。③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④帝子:指滕王李元婴。【译文】

高高的滕王阁靠近江边,有着玉佩撞击的叮当声、如鸾鸟相鸣的銮铃声的豪华歌舞已停歇了。早晨,彩绘的栋梁上飞来南浦的云霞;傍晚,珠帘卷入西山飘过来的雨。悠闲的白云投影在江水中,岁月悠悠不尽;景物改变,星辰移动,不知度过多少个春秋了。阁中的滕王现在哪里呢?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赏析】《滕王阁诗》作于《滕王阁序》之后,用含蓄、凝练的笔调,营造出了一个变换无际的时空。

滕王阁临江而立,气势恢宏,景色宜人。昔时,建阁人滕王李元婴常在此大宴宾客,场面豪华壮观。但如今那建阁之人已经长辞于世了,如今只剩下栏杆外的长江水在空自流淌。本诗寄慨遥深,通过对滕王阁今昔对比的描摹,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滕王阁诗》为唐诗中的精品,写作手法对后代诗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对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辞章的有序排列,对大量实词的得当运用都表现出了诗人高超的作诗技艺与独特的匠心。

⊙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著名学者王通的孙子,为“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早露,被誉为神童。乾封(666)初被征为沛王李贤的王府侍读,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去交趾省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有《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①②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③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⑤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

①城阙:城垣,宫阙。这里指长安。阙,宫门前两边的望楼。辅:环抱。三秦:《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灭秦后,分秦之旧地为雍、塞、翟三国,统称“三秦”。这里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为王勃当时的宦游之地,也是当时的送别之地。②五津:当时蜀中岷江有五大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为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③宦游人:远离家乡出外做官之人。④比邻:近邻,邻居。古时,五家为一比。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新。”⑤无为:不要。无,同“毋”。歧路:分岔路口,古人送行常至路的岔口而分手。【译文】

长安四周,由三秦拱卫着;风烟渺渺,眺望蜀川五津。与你离别时,情深意切,只因同样是游宦之人。四海之内,只要知己连心,纵然远在天涯,也如近邻一般。不要因为就要在路口分别,而像小儿女一样泪湿沾襟。【赏析】

这是王勃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所写。古来写离别的诗有很多,“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诗大多含有悲酸之态,而这首送别诗却独标高格,意境开阔,音调爽朗。

首联写送别的地点,引到友人即将上任的地点。“三秦”和“五津”为地名对,属对精严,气势雄浑壮阔。长安与蜀川远隔千里,相望而视却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颔联以散调承之,写惜别之感,欲吐还吞。“同是宦游人”表明同样是远离故园,宦游异乡,有着惺惺相惜的宽慰之意。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犹如奇峰突起,高度概括了深厚的友情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化依依惜别之意为振奋激励,意气高华,故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尾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诗人为杜少府送行,一直送到大路分岔处,终于要分开了,杜少府难免涕泪沾巾。诗人劝慰说天下有知己,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会像近邻一样,不要像小儿女那样在临别之时哭泣。

全诗开合张弛,意脉流通,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格浑成。

诗的格律对仗

中国古代文化讲究对称,因为容易形成整齐的美。古代的仪仗队,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后来人们把诗文词句的对偶,叫作对仗。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名词对还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初唐以后,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从平仄、押韵来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它首联对仗,颔联散行,与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差异,说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

从军行

◎杨炯①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②③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⑤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释】

①烽火: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信号。西京:长安。②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凤阙:汉武帝时所建建章宫前望楼上有金凤,故称凤阙。此处指皇宫。③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旧址在今蒙古国境内。此处指匈奴汇聚处。④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旗画:军旗上的彩画。⑤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古代军制,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二十人为什长,百人为百夫长。【译文】

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壮士的内心自然难以平静。持着调兵的符信辞别皇宫,率领精壮的骑兵部队包围匈奴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彩画变得暗淡,呼啸的寒风中交杂着战鼓声。宁愿做捍卫边疆的下级军官,也胜过做书斋中的一介书生。【赏析】“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内容多为从军征战之事。在唐高宗时期,边境不时有突厥和吐蕃前来侵扰,一些士子渴望从军边塞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本篇就是写一个怀有报国热情的读书人弃笔从戎、投军边塞、参加战争的全过程,生动地描述了人物的气概和豪情。

全诗极为洗练,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片段,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并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闻警、从军、征战的全过程一一铺于纸上,大有一气呵成之势,笔力十分雄健。

整首诗语言极其凝练形象,富有力感,结构紧凑,画面感强,从一个典型场景转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画面跳跃却衔接得当,又能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

此诗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而其中传递出来的传统士子的爱国豪情及大无畏的精神,同样值得今人学习。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2),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初唐四杰”之一,但对时人所称“王、杨、卢、骆”,自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上元三年(676)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如意元年(692)秋改任盈川县令,因此后人称其为“杨盈川”。吏治以严酷著称,最后死于任所。事迹见《旧唐书》本传。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气势轩昂,风格豪放。今存诗三十三首,五律居多。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①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②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③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注释】

①阳月:阴历十月。古人认为大庾岭是南北的分界线,有十月北雁至此折回的传说。②瘴不开:指林中瘴气弥漫,一片迷蒙。③陇头梅:大庾岭上的梅花。大庾岭多梅,又称梅岭。《荆州记》记载,南朝梁诗人陆凯与范晔友善,曾在江南寄梅花一枝给范晔,并有诗云:“折梅逢驿吏,赠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也有望梅而思乡的意思。【译文】

十月,大雁就要南飞,传说飞到大庾岭就会北返。我也到了这里,却还没停下,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大潮刚落,江面很平静,林间光线昏暗,瘴气驱不散。明天,我登高回望故乡,但愿能看见,岭上红梅开放。【赏析】

宋之问在武后、中宗两朝颇得宠幸,但在睿宗执政后,却因依附张易之而成了谪罪之人,被发配岭南。这首诗就是他被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而作。

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因岭上多生梅花,故又名梅岭,古人往往将其视为南北分界,有十月北雁至此不再南飞的传说。而岭南区域,更是被视为人烟隔绝的荒凉僻远之地。

阴历十月,诗人看到南飞的大雁,想到它们到了大庾岭就飞回的传说,想起自己还在流徙的途中,不知何日可以回去。两相比照,自然带出人不如雁能北回的嗟伤。

五、六两句描写了眼前大庾岭北驿的景色,暮色降临,江上潮水初落,水面平静;林间瘴气遮蔽,一片迷蒙,仕途的失意与思乡之情交织在一起,更让这位落魄南去的逐臣觉得凄凉悲苦。

末二句又从写景转为抒情,揣想明晨踏上岭头,可看见岭上盛开的梅花。这里贴切化用了南朝梁时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与范晔并赠诗的典故。诗人宕开一笔,以自己的一段想象来关合全诗,情致凄婉,含悠然不尽之意。

本篇中实景虚想交织在一起,诗旨在写“愁”,却未着一“愁”字,吞吐深浅,欲露还藏,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诗人贬谪南荒哀肠百转、愁感丛集的心情,十分动人心弦。

⊙作者简介⊙

宋之问(约656—712),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一说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唐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武则天时因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唐睿宗即位后,被流放到钦州(今广东省钦县),随即赐死。其诗与沈佺期齐名,为初唐律体定型的代表诗人。早期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的应制诗,被贬后则写出了一些有较深生活感受的作品。明人辑有《宋之问集》。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①②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③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④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⑤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注释】

①松柏摧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出自《古诗十九首》:“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摧,折断。②桑田变成海:据《神仙传》记载,麻姑谓王方平曰:“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③“公子”两句:是说白头翁年轻时曾和公子王孙在树下花前共赏清歌妙舞。④“光禄池台”句:这两句说白头翁昔年曾出入权势之家,过豪华的生活。光禄:光禄勋,用的是东汉马援之子马防的典故。《后汉书·马援传》(附马防传)载:马防在汉章帝时拜光禄勋,生活很奢侈。文锦绣:指以锦绣装饰池台中物。文又作“开”或“丈”,皆误。将军:指东汉贵戚梁冀,他曾为大将军。《后汉书·梁冀传》载:梁冀大兴土木,建造府宅。⑤宛转蛾眉:本为年轻女子的面部画妆,这里代指青春年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