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统计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10:20:03

点击下载

作者:何雁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药统计学

中医药统计学试读:

前言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 “‘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提高,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

本套教材建设过程中,教材办还聘请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三个专业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编审专家组,请他们参与主编确定,列席编写会议和定稿会议,对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参加教材间内容统筹、审读稿件等。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中医经典地位

针对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正本清源,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人文特色和“读经典,做临床”的实践特点,突出中医理论在中医药教育教学和实践工作中的核心地位,与执业中医(药)师资格考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对接,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2.精选编写队伍,汇集权威专家智慧

主编遴选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经过院校推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评审、编审专家组认可后确定,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编委优先吸纳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一线优秀教师,集中了全国范围内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权威专家,确保了编写队伍的水平,体现了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的整体优势。

3.突出精品意识,完善学科知识体系

结合教学实践环节的反馈意见,精心组织编写队伍进行编写大纲和样稿的讨论,要求每门教材立足专业需求,在保持内容稳定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整个中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开设时间,突出本学科的教学重点,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4.尝试形式创新,注重实践技能培养

为提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配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教学改革,本套教材在传承历版教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将数字化作为重点建设目标,在中医药行业教育云平台的总体构架下,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互动空间。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6月

编写说明

本教材是为致力于学习基本统计方法的中医药类专业的学生而编写的。教材中所讲统计学方法已成为正确理解当前中医药文献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对于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统计学恰如服食苦口良药:非常艰涩,但又必要而且难以回避。

为什么许多人学了多遍统计学,仍不得要领,几乎一用就错?这是个很普遍但又令人十分遗憾的问题。面对生物医学科研中大量误用和滥用统计学的案例,面对因科研设计和统计分析错误导致结论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需要我们寻找出有效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现行医药统计学教科书严重脱离科研实际。教材中所写内容全是经过统计学工作者加工过的,而实际问题的“原型”已不见踪迹。教科书上对类似的概念与方法也不加以辨识和比较,再加之实际问题的训练量不充分,因此,只接触过统计学“标准形式”的人,很难正确运用统计学处理各种复杂的实际问题。

统计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其指导思想和精髓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它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就产生了工业统计学、农业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学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等学科。可以这样说,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的统计学总是以解决这一领域具体问题为目的,而绝不是统计学复杂公式的计算原理和推导过程的“翻版”。因此,在教育理念上,必须强调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要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检验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是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大小。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有关内容进行耐心而又清晰的阐释。在可能的条件下,强调统计学对中医药的价值,以专业需要驱动对相关统计方法的学习。然后以适当的实际案例说明这种统计方法。一系列统计学工具的介绍也是建立在循序渐进基础之上的。

一、本教材的内容及知识体系

本教材更加贴近中医药专业的实际应用,兼顾统计学的教学体系,所有的例题要求选自医药研究实际问题,尽量把统计学体系的叙述方式转换为统计学能为中医药数据评价提供什么样的工具帮助。

统计学的难点是公式和计算,在信息化普及时代,引入统计软件完成数据处理已势在必行,结合本科阶段学生计算机水平,选择Office办公软件的Excel作为辅助工具处理统计计算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实验数据的基本统计处理 介绍中医药统计学的基本概述,重点整理与后续教学密切相关的准备知识,了解数据统计在药事管理和中药用药规律上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统计软件(Excel)处理统计问题。

2.随机抽样与抽样分布 建立统计学的思维模式,了解统计量概念在实际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用统计软件(Excel)处理统计学的计算问题。

3.参数估计与检验 这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熟练掌握参数估计与检验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用统计软件(Excel)处理计算问题。

4.相关与回归 掌握建立相关量回归表达式及可靠性估计的方法,重点掌握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

5.试验设计方法 建立试验设计的基本思想,了解试验前进行合理设计的必要性,掌握单因素、双因素试验设计的前提条件和试验模式,了解多因素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

6.非参数检验 重点介绍在数据分布未知或知之甚少的前提下,如何检验数据的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两组比较与多组比较的秩检验。

二、本教材的特色

1.改变教学角度,突出中医药的实际应用 本教材尝试改变学习的角度。把以往从数学角度阐述统计问题改为从中医药实际问题出发,引入统计的前提条件和相应的统计方法。以中医药科研实际为例,介绍统计学的思路和分析方法。使抽象的统计推断紧紧围绕具体的科研实例,开阔思路,加深学生对统计学在科学研究中重要性上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正确地运用统计学,避免在科研工作中走弯路,避免数据收集的盲目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使用最基本、最易获取的统计软件Excel,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 在当今计算机发展的时代,统计软件已使统计过程变得更容易。本课程给出科研实例,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软件重现结果,加深理解统计学在中医药科研中的作用。第十章软件使用内容建议,根据各章数据统计需要,穿插在各章中讲解,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在中医药科研过程中,充分利用统计学这一工具,可以极大提高科研效率;有计算机统计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学好统计学课程并不困难。

三、本教材的适用对象

本教材的内容和实例满足中医、 中药、 生物、 医疗卫生保健等多学科的需要,可供高等院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等专业本科生以及从事统计分析的研究者参考使用,也可作为中医药统计学培训和自学的教材。带*号内容为选学内容。

四、本教材的作者队伍

本教材凝结着全国17所院校18位编写者的智慧和心血,第一章和第八章由何雁、刘建国、白丽霞完成,第二章由颜素容和要玉坤完成,第三章由崔红新、韩曦英完成,第四章和第十章由魏兴民和李伟完成,第五章和第六章由谢国梁、季顺欣完成,第九章由魏高文、陈丹、崔宁完成。没有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就没有这本教材。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金国华、周丽、罗晓健、宋伟才老师对稿件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并且得到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各级领导及教务处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数字化工作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资助展开的。该项目(编号:GJYJS16062)由何雁老师负责,全体编委会成员共同参与。

对于教材中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药统计学》编委会2016年5月第一章中医药统计学概论  第一节统计学概述

中医药研究是通过实验或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信息,产生了大量的数据,科学合理地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所研究的问题,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统计学已经成为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计学是关于研究对象的数据资料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以显示其总体特征和统计规律性的一门科学。统计学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很多,但其指导思想和精髓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它们在不同学科的具体应用就产生了工业统计学、农业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医药统计学、卫生统计学等学科。

在近代,数理统计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并出现了一些相应的边缘学科,图1-1仅列出了它们的主要应用,而其影响范围要广泛得多。图1-1 统计学核心和应用

统计方法在医药卫生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基本统计方法包括数据资料的统计描述和总体指标的估计和检验及数据组之间的相关分析。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图1-2 课程涵盖的内容  第二节统计学研究的内容

试验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是统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试验设计 即根据研究的目的,制定总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样本量和样本获取方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分组原则,确定观察指标及精度,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拟使用的统计方法等。

2.收集资料 即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及试验设计的要求,收集准确的、完整的、充满信息的原始资料。中医药学统计资料主要有实验数据和现场资料报表、医疗卫生工作记录和报告卡等。在这些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必须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它的统一性、确切性、可重复性。对这些原始数据的精度和偏性应有明确的控制范围。

3.整理资料 即把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加工,使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4.分析资料 即建立一个在数学上可以处理并尽可能简单的模型来描述所得数据,进而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一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在统计上叫作“推断”。它是对所提出问题的一个回答,而不只限于所得数据范围内。

综上所述,统计分析的研究内容应该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实验数据的集中趋势和波动程度(总体的数字特征)分析;(2)根据总体抽取的部分样本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学方法;(3)为了推断总体特征所必须要满足的试验设计要求。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总体与样本

总体是指性质相同的研究对象中某种变量值的集合。如研究某社区2011年正常成人的血压,则研究对象是该社区2011年正常成年人;变量值为每个研究对象的血压值;该社区2011年正常成人的血压值就构成一个总体。这里的总体只包括有限个变量值,称为有限总体。有时,总体是设想的,如研究某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组成该总体的个体为各个糖尿病患者,研究者所设想的总体是所有糖尿病患者,其研究对象的总数显然是不确定的,称为无限总体。

由于医药研究中的总体大都是无限总体,所以研究者只能从中抽取一部分进行研究。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部分个体所组成的某种变量值的集合,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如测量某地2011年200名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值组成的样本,计算样本均数,可以用来推断该地区2011年正常成人血压的总体均数。但是,这种推断必须以样本的可靠性和代表性为前提。二、统计数据类型

医药统计资料一般分为计量(定量)资料和计数(定性)资料。介于其中还有等级(半计量)资料,研究者必须根据不同资料类型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

1.计量资料 测定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到的数据称为计量资料。例如18岁男性的身高值(cm)、体重值(kg)、某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mg/kg)等。这类资料一般具有计量单位,各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常有量的差异。

2.计数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照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计数,得到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称为计数资料。例如用某药治疗若干痢疾病人的治愈人数;某人群中O、A、B、AB各种血型的人数。分属于各组的观察单位有质的差别,不同质的观察单位不能归于同一个组内。

3.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计数,得到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称为等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例如用某药治疗若干流感病人,统计治愈、好转、无效的人数,或测定某种血清凝集反应的结果为-、+、++的人数等,这类资料具有计数资料的特点,但所分各组又是按一定顺序由轻到重、由小到大排列的。三、概率与频率

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度量。它描述的是总体中随机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它的取值范围由0到1。

对一个随机事件A做重复观察,其中某变量值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若以n代表重复观察的总次数,以f代表频数,则f/n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频率是已经进行试验的结果,描述的是样本中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对于一个随机事件,尽管每进行n次重复试验,所得到的频率可能各不相同,其取值具有偶然性。但经验证明,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会在某一常数左右摆动,这种性质叫作频率的稳定性。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当概率不易求得时,只要n充分大,可以将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概率常用符号P来表示,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P越接近1,表明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于0,表明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例如用针灸的方法治疗某病200名患者,治愈率为90%(或0.9),则治愈某病的概率可以估计为0.9,这个治愈的频率说明针灸方法治愈某病的可能性。四、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根据总体分布的特征而计算的总体指标,一般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总体参数。如正态总体均数(μ)、标准差(σ)、离散总体率(p)等,总体的参数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由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而计算的相应指标称为统计量,一般用拉丁字母代表,如样本均数(x)、样本标准差(s)、样本率(p)等。统计量一般随概率的不同,取值也不同,统计量是一个变量值。五、变量与抽样误差

在统计学中,将说明观察单位的某种属性或标志称为变量。对变量进行测量或观察的值称为变量值。如果变量可以取有限个数值或可列个数值,称为离散变量,如仪器个数、治愈的人数等,如果变量的取值是连续不断的,且不能一一列举,就称为连续变量,如时间、温度、产品尺寸等。

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样本率等)与总体指标(总体均数、总体标准差、总体率等)之间的差异。例如,同一总体同一样本均数,多次抽取得到的不同样本之间都有差异,≠这些都系抽样误差所致。例如分6批观察某种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疗效,样本含量各为50例,尽管各样本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但各样本的有效率也不完全一样。样本的有效率也不恰好等于总体的有效率。

因为各观察单位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样本又未包含总体的全部信息,所以这种抽样误差是难免的,但抽样误差有一定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可以进行总体的估计和统计推断。  第四节学习中医药统计学的目的和要求一、学习的目的

学习中医药统计学并非要使我们成为统计学的专业人员,其目的在于使大家具备科学的推理思维,学会从不确定的概率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会结合专业问题合理进行课题设计,通过精细的实验研究获得可靠、准确的资料;学会正确运用统计学方法充分挖掘资料中隐含的信息,并能恰如其分地作出理性概括,正确书写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报告或科学论文,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为了使读者在使用统计方法时,能从繁杂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本书以统计软件Excel作为辅助工具,尽可能地把统计学原理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结合起来,并更好地应用到中医药研究的实践中去。利用实际事例,详细介绍相应统计学方法的计算机处理操作过程。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1.计算机统计软件是处理数据的有力工具,但从专业角度和统计学意义上做出正确判断的任务却是计算机不能替代的。读者应该把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学原理理解透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做试验和数据处理都是毫无意义的。

2.学习中医药统计学应着重于理解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掌握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重视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及处理数据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本教材的重点在于理解各种统计学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适用的范围和注意事项,学习过程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专业,联系中医药科研实际,评价其统计设计和分析的优缺点等。对于教材中引用的统计公式,只要求了解其意义及使用方法,不必深究其数学推导过程。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期望同学们得到如下体会:在中医药科研过程中,充分利用统计分析这门学科,可以极大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有计算机统计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学好统计课程是不困难的事。二、学习的要求

1.思考问题的角度 统计学是用随机与不确定的观点去考虑问题,在齐同的基础上去比较、分析,依据概率的逻辑推理去作结论,属于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思维。与我们以前的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思维有所不同,初学统计学应注意这一点。

2.统计离不开计算和公式 统计学中的公式都是由实际问题引申出来的,都是有一定条件的,虽不要求掌握其数学推导,但要牢记其直观意义、用途和应用的条件。学习时要留心有关解释,并多加思考,这将有助于对公式的理解和正确应用。

学习本课程还应该多做习题,本书的每一章均配一定数量的习题,通过练习,帮助大家学会思考,熟悉概念,学会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去解决问题。借助统计软件可以省去烦琐的计算,更好地掌握统计软件输出结果的正确解释。

3.统计不是万能的 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阐明事物的固有规律,从而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有些人仅凭收集到的少量数据,就希望用统计学方法推断结论,把规律“创造”出来,但统计不是万能的,它绝不能改变事物的本来面目,统计只能帮助我们认识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另外,统计学分析手段需要有正确的中医药理论作指导,不能将数据处理归结为纯粹的数学问题,否则会归纳出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结论。

4.统计分析的结论是以一定概率为基础的 统计分析的结论都是有一定概率条件的,因此所作的结论或推断的可靠性都是相对的。当推断两种药物疗效有无差别,而统计推断犯错误的概率等于0.05时,表示根据该实验结果推断有95%的把握认为两种药物疗效有显著差别,但同时也还存在5%估计错误的可能性,因此在下结论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专业知识,慎重斟酌。统计推断的正确性有赖于有效的方法。“有效的方法”评价的基点往往是从概率出发的,“大量重复使用该方法总体效果最好”。  第五节实例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评价一、中药注射剂的概念

中药注射剂是指中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液及供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种类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可用于肌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二、发展历程

中药注射剂为中国所独有,它突破了中药传统给药方式,是中药制剂研究的创举,已成为临床治疗的独特手段,是目前中药临床用药的重要剂型之一。1954年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液重新鉴定并批量生产,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目前,全国有400多家企业生产已有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共109种。从目前应用来看,双黄连注射剂是很好的广谱抗病毒注射剂,因为西药抗病毒药物是针对特定的病毒,一旦病毒变异,药品就会失效,所以说,没有哪种西药可以替代它,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使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陷入信任危机,甚至有“停用中药注射剂”的呼声。中药注射剂的前景令人担忧。中药注射剂同其他药品一样迫切需要从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的合理性和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上市后的再评价。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010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李幼平主任带领她的循证医学研究团队以文献研究为切入点,描述性分析我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统计趋势,为中药注射剂研发、合理使用与安全警戒,以及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文献来源: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2):132~139)。

1.数据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1~2009.4)、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1~2009.4)、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1~2009.4)、中国中医药数据库(1984.1~2009.4)、卫生部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22期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4年版)33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E)相关数据。

2.统计分析 上述5个数据库共检出5405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2160篇后,再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010篇。得到统计图表1-1:表1-1 中药注射剂ADR文献类型

表1-1的数据提示:(1)文献总体研究质量不高。纳入的1010篇文献中,ADR的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和普通综述及文献分析为主,其中个案报告、系列病例观察共675篇(占66.83%)。对常见ADR,设计更严谨的RCT证据强度更高;而对罕见ADR,病例对照研究、系列病例观察,乃至个案报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发表文献中,多数报告的是常见ADR,相对证据强度高的RCT及其系统评价/Meta分析仅有117篇和6篇,且大多不是以安全性研究为目的,关注的只是中药注射剂疗效。RCT报告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绝大多数未说明随机方法(甚至是错误的随机方法),几乎未报告随机分配隐藏,使用盲法者极少,未充分报告受试者的纳入排除标准,基线可比性报告不规范,所有研究均未描述样本含量的估算依据,失访病例的记录较少等。若按RCT报告标准判断,则高质量文献屈指可数。仅有的6篇系统评价仍然问题突出。(2)缺乏从国家层面对中药注射剂的全面系统评价,包括来自临床、企业和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报告和监测数据。因此,需要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科研能力和ADR报告、监测数据的挖掘和证据合成能力等,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研究质量和报告规范。

纳入的1010篇文献中,1984年只有1篇,此后6年(1985~1990年)未检索到相关报道。但自1991年起,我国中药注射剂ADR研究年文献发表总量和年文献累积量均明显递增(图1-3)。年文献发表量可分4阶段:1991~1996年每年不到20篇慢速增长;1997~2000年首次快速增长,从年均20篇文献增至近65篇;2001~2003年第二次快速增长,从年均60篇文献增至近110篇;2004年至今年均约100~120篇。图1-3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中药注射剂ADR文献报告从1984~1990年不足1篇/年,到2009年4月平均120篇/年,说明人们对中药注射剂ADR的认识逐渐走出了误区:从认为中药注射剂“疗效好,无毒、无副作用”,到通过主动监测(如通过临床试验和监测点报告)、自发报告和事故追查等多种途径报告中药注射剂ADR;政府建立药品ADR/AE信息通报制度,对药物ADR/AE调查处理过程及时公开,并通过权威新闻媒体公诸于众,增加药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让人们逐渐开始全面认识中药注射剂。表1-2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药注射剂ADR的管制措施*上市时间以SFDA官方网站中该中药注射剂的注册批准时间为准

由于中药注射剂引发的ADR临床表现多样,涉及人体各系统,特点呈现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种类不确定性、批次间差异性、不可预知性等,现有评价标准仅涉及ADR严重程度和因果关系,未考虑发生率等量化指标,缺乏中药注射剂风险评价标准。

近年随着中药注射剂ADR/AE报告日益增多,SFDA也加大惩戒力度,屡次叫停中药注射剂。从2006年6月暂停鱼腥草注射液的销售使用后,又先后叫停刺五加、双黄连和茵栀黄等注射液,并修改莲必治、穿琥宁等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但仅靠惩戒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现有药品ADR分级标准有以下两种: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很可能,可能,不可能,未评价和无法评价6级标准。②WHO的药品ADR分级标准,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4级,具体为:Ⅰ级,致命或威胁生命,需立即撤药并做紧急处理者,或不良反应持续一月以上者。Ⅱ级,病人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生理改变或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做特殊处理,对病人康复已产生直接影响,或不良反应持续7天以上者。Ⅲ级,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减药,经一般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病人康复无直接影响。Ⅳ级,病人可忍受,不需停药或减量,经一般对症处理或不需处理即较快恢复,对病人康复无直接影响。缺乏中药注射剂风险评价标准,不利于定量分析中药注射剂ADR。

3.结论(1)中药注射剂ADR研究呈增长态势,但数量少、发表分散、质量不高。目前文献发表及分布的现状既不利于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收集与深入研究,也不利于对中药注射剂ADR的警戒和监控。因此,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研究、发表及其核心期刊群的建设迫在眉睫。(2)迫切需要研究制定中药注射剂ADR的分级和风险评价标准。引入中药注射剂的风险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警戒行动和干预,识别、预防和减少其相关风险,以达到风险/效益最优化。可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植入中药注射剂的产业链中,采取措施以降低ADR发生概率或/和发生后果的损害。(3)应有组织地推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和合理用药的宣传普及。中药注射剂再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限于安全性监测和评价,还应借鉴国际西药(尤其是生物制剂等)再评价和政策制定及管理运行经验,结合中药注射剂特点,利用多学科方法、跨部门合作,综合评价其风险-成本-效果,循证制定各种评价指标、标准和技术方法,建立和完善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制度。思考与练习一一、选择题

1.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

A.白细胞计数        B.住院天数

C.门诊就诊人数       D.患者的病情程度

2.总体是由(  )组成。

A.部分个体         B.全部研究对象

C.全部同质个体       D.相同的观察指标

3.抽样的目的是(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特殊个体的特征    D.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  )。

A.参与的个体数       B.样本的统计指标

C.总体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

5.抽样误差是指(  )。

A.每个样本之间的差异    B.不同批次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异

C.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    D.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差异二、简答题

1.数据资料和变量的类型分别有哪几种?请举例说明,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概率与频率的联系与区别?

3.参数与统计量有何区别与联系?

4.抽样误差是指哪些指标之间的差异?三、讨论题

1.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资源,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再评价情况,采集了哪些数据?用了哪些统计学方法?

2.查阅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综述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的效果和预后状况。第二章随机事件和概率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或不发生的确定性现象。例如:在正常状况下,水在0℃时结成冰。还有一类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随机现象。例如,用某种新药治疗患者的疾病,其结果可能有效或无效。随机现象在个别观察或试验中,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多次重复观察中却会表现出某种规律性。例如,多次重复抛掷同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就会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大致各占一半,这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称为统计规律性。  第一节随机事件及其运算一、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

我们对于随机现象的研究,总是伴随着随机试验进行的。为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而进行的各种科学实验或观测等都称为试验。而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的试验称为随机试验:(1)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可重复地进行。(2)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事先是明确可知的,且不止一个。(3)每次试验只出现其中之一,但试验前无法预知出现哪一个结果。

为简便起见,以后我们将随机试验简称为试验。对某种现象的“观察的结果”称为事件。每个可能结果称为基本事件(或样本点),记为ω。基本事件的全体,即试验中所有的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称为试验的样本空间,记为Ω。我们将由单个或多个基本事件组成的集合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显然,一个随机事件对应于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例如,盒子中有6个相同的球,标记号码 1、2、3、4、5、6,则 Ω={1、2、3、4、5、6},记随机事件 A={从中任取一球,号码为偶数},则A={2、4、6},A是Ω的一个子集。

在一定条件下,试验结果中必然出现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试验结果中必然不出现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例如,{x2+1=0有实数解};{人的寿命可达200岁}等。显然,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发生与否已失去“不确定性”,但为方便起见,仍视为特殊的随机事件,它们是随机事件的两种极端情形。一般地,我们将必然事件记为Ω,不可能事件记Φ。二、随机事件的关系和运算

在各种现象中,我们往往要同时考察几个随机事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有必要来讨论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1.事件的包含与相等

设有事件A及事件B,如果事件A发生必然导致事件B发生,则称事件A包含于事件B。并记为A⊂B或B⊃A。若A⊂B,且B⊂A,则称事件A与B相等,并记为A=B。例如,A={乙肝患者},B={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有A⊂B。

对任意事件A,有Φ⊂A⊂Ω,在概率论中我们常用长方形表示样本空间Ω,用其中的圆(或其他几何图形)表示事件A,这类图形称为韦恩图(Venn图)。如图2-1是表示A与B关系的Venn图。图2-1 Venn图

2.事件的和(或并)

若事件C={A或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则称C为A、B两事件的和(或并)事件,记为C=A+B。n个事件的并事件记为。如图2-1是A+B的Venn图。12

例如,A={甲份血清含乙肝病毒},A={乙份血清含乙肝病毒},

A={甲、乙两份混合血清含乙肝病毒},则有

3.事件的积(或交)

若事件C={A与B同时发生},则称C为A、B两事件的积(或交)事件,记为C=AB。n个事件的交事件记为。如图2-1有AB的Venn图。2

例如,A1={甲份血清不含乙肝病毒},A={乙份血清不含乙肝病毒},

A={甲、乙两份混合血清不含乙肝病毒},则有

4.事件的互不相容

若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与B为互不相容事件,可知AB=Φ。互不相容事件也称为互斥事件。n个事件互斥,是指它们两两互斥。

例如,对三人做体检,A={三人正常},B={只一人不正常},A与B是互斥事件。ij

若n个互斥事件的和事件是必然事件,即A A=Φ(1≤i

例如,治疗某种疾病,其疗效标准分为四个等级:痊愈、显效、微效和无效。那么,就一次试验(治疗一个患者的结果)而言,事件{痊愈}、{显效}、{微效}、{无效}是互斥事件,而且这四个事件构成互125斥完备群。如图2-1有A,A,…,A互斥完备群的Venn图。

5.事件的对立

若互斥完备群仅由两事件A与B构成,则称事件A与事件B对立。例如,治疗某种疾病,只考虑有效和无效两个等级,那么事件A={有效}与B={无效}就是对立事件,事件B是事件A的对立事件,当然事件A也是事件B的对立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作,那么就有B=。如图2-1有事件A与事件B对立的Venn图。

不难理解,对立事件必为互斥事件,而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例如,投掷一枚骰子,事件{出现1点}与{出现2点}互斥,但不对立。而事件{出现偶数点}与{出现奇数点}对立且互斥。

6.事件的运算规则

由事件的定义可知,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同集合的关系与运算是一致的,因此在进行事件运算时,经常遇到下述定律,设A、B、C三事件,则有

交换律:A+B=B+A;AB=BA。

结合律:(A+B)+C=A+(B+C);(AB)C=A(BC)。

等幂律:A+A=A;AA=A。

分配律:A(B+C)=AB+AC;(A+B)(A+C)=A+BC。

补余律:A+=Ω;A=Φ。

同一律:A+Φ=A;A+Ω=Ω。

零律:AΩ=A;AΦ=Φ。

德摩根律:

对于上述运算规则,我们可以利用Venn图和事件间的关系来验证其正确性。一个复杂的事件常常包含若干个简单事件,把一个复杂事件分解成几个简单事件的和、积或混合形式以及找出构成互斥完备群的全部事件是必要的,因为这是讨论事件间关系进而施行运算的重要途径。

例2-1 依次检查黄芩、黄连、人参三种中药材质量作为一次试验。令A={黄芩质量合格},B={黄连质量合格},C={人参质量合格}。试用A、B、C三个事件表示下列事件:(1)只有黄芩质量合格;(2)只有一种中药质量合格;(3)三种中药质量都不合格;(4)至少有一种中药质量合格;(5)构成互斥完备群的全部事件。

解 令,={黄芩质量不合格},={黄连质量不合格},={人参质量不合格}。(1){只有黄芩质量合格}={黄芩质量合格且黄连、人参质量不合格}=ABC(2){只有一种中药质量合格}={只有黄芩质量合格}+{只有黄连质量合格}+{只有人参(3){三种中药质量都不合格}=(4){至少有一种中药质量合格}=A+B+C,或者

{至少有一种中药质量合格}(5)构成互斥完备群的全部事件有八个,即  第二节事件的概率

在一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我们自然希望知道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就由概率来表示。

定义2-1 事件A在试验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用P(A)表示。

因为,P(Ω)=100%=1,P(Φ)=0%=0

所以,0≤P(A)≤1

基于对概率的不同情形的应用和不同解释,概率的定义有所不同,主要有古典概率、统计概率和几何概率等定义。一、古典概率

若随机试验具有下列两个特点:(1)随机试验的可能结果是有限的。即基本事件的总数是有限的。(2)每一个试验的结果出现的可能机会是相等的。即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这类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这是因为它是概率论发展初期研究的主要对象。12n

我们把等概率基本事件组记为Ω={A,A,…,A},古典概率定义如下:12n

定义2-2 如果一组等概率基本事件A,A,…,A中,事件A包含m(m≤n)个等概率基本事件,则事件A的概率

古典概率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形象化地归结为抽球问题。

例2-2 在盒子中有六个相同的球,分别标号码为1,2,…,6,从中任取一球,求此球的号码为偶数的概率。

解  Ω={1,2,3,4,5,6},基本事件总数n=6。令 A={所取球的号码为偶数},显然,A={2}+{4}+{6},所以A中含有m=3个基本事件,从而

例2-3 50个药丸中有3丸已失效,现任取5丸,求:(1)一次取一丸,取得失效药丸的概率;(2)一次取5丸,5丸中有2丸是失效药丸的概率。

解 (1)50个药丸中取一丸,其可能结果有50个基本事件(每个药丸被取到的可能性相等),即 n=50。

设A={取到失效药丸},则A包含3个基本事件,即m=3,由古典定义得(2)50个药丸中取5丸,其可能结果有个基本事件(种机会均等的取法),即n=。

设B={5个药丸有2丸是失效药丸},则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

,故所求概率二、几何概率

在古典概率中,我们要求随机现象的所有可能结果的总数只能是有限多个,这给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的限制。例如:向平面上有限区域S任意投点,我们希望求出点落在S内小区域G中的概率(图2-2)。此时,由于投点的任意性,点落在G中任一点的可能性相等,但落点的所有可能结果,即S内所有点的个数却是无限多个,这显然已不属于古典概率的问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