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中国历史系列:图说天下(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1 21:06:05

点击下载

作者:龚书铎

出版社:吉林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话说中国历史系列:图说天下(明)

话说中国历史系列:图说天下(明)试读:

前言

以史为鉴,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把握中国社会治乱兴替的内在规律,可以洞悉修齐治平的永恒智慧。然而,让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掌握中国历史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下五千年之中,人物多,事件多,神话与传说并存,正史与野史交错,头绪繁多,内容庞杂。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思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未经梳理就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那么往往会使读者一头雾水。除了典籍史料所承载的历史之外,文物、遗址、古迹、艺术作品等等,也同样反映着历史的真实。如何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能够清晰明白地去了解历史,感受历史的真实,无疑成为编辑出版《话说中国历史》一书的缘起。《话说中国历史》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新的体例、模式来整合讲述中国历史,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每一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每一个故事都蕴含了或高亢激昂或哀婉悲痛的场景,让人们重温那一段历史,不断唤起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记忆,与中国历史再次进行亲密接触,深入地寻绎历史中所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随机穿插的知识花絮、专题和附录,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历史镜像。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深刻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刻,在讨论荣与辱的时候,阅读历史、了解历史、把握历史真实,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历史是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之所在,是何者为荣、何者为耻的感性事例的集中体现和理性判断的一个标尺。在不远的将来,阅读历史、了解历史会成为一种时尚,人们通过历史,可以感受到如何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寻找到寄托心灵的精神殿堂。

明朝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教授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元末大动乱中脱颖而出,翦灭群雄,于公红元1368年(洪武元年)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中经十六帝,至崇祯十七年(1644)灭亡,历276年。明朝实行两京制度,初以应天为南京(今江苏南京),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1398年建文帝即位,第二年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夺得皇帝位,并于1421年(永乐十九年)迁都于北京(今北京)。其后,历仁宗、宣宗、英宗。1449年(正统十四年),明英宗率师北伐瓦剌,兵败被俘,郕王即皇帝位,是为景帝。景帝任用兵部尚书于谦击败瓦剌,迎还英宗。英宗于1457年(景泰八年)复辟。其后历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光宗、熹宗、思宗。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明亡。

明朝在地方上撤销了行省,设立了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在中央,明朝初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1380年(洪武十三年),中书省被撤消,废丞相不设,大都督府分为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皇权进一步加强。其后历永乐、洪熙、宣德,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内阁参赞机务,但首辅无丞相之名,一切决策取决于皇帝批红,与此同时,宫中宦官形成以司礼监为首的一套机构,他们通过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等控制各级官员、干预朝政,并利用代皇帝批红的机会擅行大权,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倒行逆施,为患甚烈。

明朝的疆域不及元朝,但极盛时,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西南管辖西藏、南方建立了交郡,其间又有郑和远航扬威于海外,号称“四海咸宾”,实远逾于唐,而不逊于清。明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卫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明朝取消了元朝的驱口、驱奴制,通过黄册、鱼鳞图册控制土地人民,使生产力大大解放。明中期以后,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黄册制度破坏,在张居正等人的推动下,改革赋役,实行一条鞭法。在农业、手工业中,商品经济因素日益增加,生产中雇佣劳动开始向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永乐年间,明朝着力向海外拓展,曾派遣郑和率大规模船队到海外宣扬国威,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后来明朝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不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商人为利不惜用武力与朝廷对抗,甚至与倭寇勾结扰害海疆。嘉靖末年,在戚继光等人的领导下,明军平定倭患。1617年(隆庆元年),明朝宣布解除海禁,准许百姓到东、西二洋经商。

1583年(万历十一年)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广东香山县,从此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扇大门。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学,大量西洋文献被介绍到中国来,中西科学技术合流。中国人开始进一步了解世界。

明朝官方支持程朱理学,到明中期,王阳明的心学已成为思想主流。它注重人的主体精神,承认人的价值。而王艮为主的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创造了平民色彩浓厚的理论。与此相呼应,世俗生活中颓风炽烈。崇尚金钱,舍本逐末,追求享乐成为风气,“三言”、“二拍”、《金瓶梅》等市民文学,鼓吹人性和自由。知识阶层的自我意识更加提高,各种各样的社团普遍出现,他们强烈要求参政和干预社会生活。东林党人和其后的复社成为影响朝政的重要的政治势力。

明朝中期以后,出现了大批流民,他们逃避赋役,放弃土地,对抗官府,形成巨大的破坏力量。在城市中市民阶层与城市游惰一道,加速了明朝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整个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崇祯年间,以张献忠和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成为朝廷的最大威胁。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01 从和尚到元帅

时间:1344~1355朝末年,政治越发黑暗腐败,不堪忍受剥削压迫的人民纷元纷起而抗争。未来的明朝开国之主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弃寺投军

朱元璋(1328~1398)出生于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名为重八。他从小就给大户人家佣耕放牧,在饥寒的煎熬中成长。因为是家里的幼子,而且聪明伶俐,所以被父母送到私塾去读过几个月书,但终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朱元璋凭着记性好,也认识了几百个字。

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淮北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虫灾,疾病流行。在这场劫难中,朱元璋的父母和长兄都先后病死饿死。16岁的朱元璋靠乡邻的帮助,草草埋葬了亲人,孤苦无依的他到附近的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不久,灾情越来越严重,寺中的和尚也没有饭吃。朱元璋入寺后不到几个月,就被打发出去做了游方僧,带上木鱼、瓦钵游方化缘,实际上无异于四处乞讨。他云游四方,三年多走遍了淮西、豫南一带,一路风餐露宿,饱尝人世艰辛,但这段时间的流浪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至正七年(1347)底,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从此“立志于学”。

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起义前夕被捕遇害)、刘福通领导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次年,濠州也出现了一支几千人的起义队伍,为首的是定远(今安徽定远)人郭子兴。接到起义军中同乡汤和的相邀信后,朱元璋思虑再三,终于决意还俗从军,投奔了定远郭子兴的队伍,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碧玉镂雕龙纹嵌件•明独掌大旗

朱元璋入伍后,因打仗机智勇敢,又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由一名普通士兵被提升为亲兵九夫长。郭子兴见朱元璋有胆略,又有见地,也受到战士的拥护,认为他会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人才,就把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朱元璋的地位更加稳固,军中都称呼他为“朱公子”,也是在这时他正式起名元璋,字国瑞。

不久,朱元璋见郭军中各部帅间矛盾丛生,认为留在那里不是长久之计。此时,他恰好奉命回到家乡濠州钟离招兵买马,少年时的伙伴和同乡徐达、周德兴、郭兴等人都纷纷前来投效,朱元璋很快募兵700多人。郭子兴非常高兴,让朱元璋带领这支队伍,并升他做了镇抚。通过不断地招抚和收编,朱元璋的队伍迅速壮大。

至正十四年(1354),为避免几支部队在一起摩擦生事,朱元璋把自率的士兵交回郭子兴,而带领徐达等心腹来到定远。之后,他整编了自己的队伍,加紧训练,准备南下。在进军滁州(今安徽滁县)途中,定远人李善长来到军中谒见。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四方战乱,什么时候才能太平呢?”李善长回答说:“秦末大乱时,汉高祖以布衣起兵。他为人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五年成就了帝业。您是濠州人,离刘邦的家乡沛县不远,只要认真学习这位老乡的长处,天下是可以平定的。”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决定把李善长留在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这一年,朱元璋攻克滁州。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为了解决军粮紧缺的问题,朱元璋建议攻取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郭子兴于是命令朱元璋率领张天、汤和等将士围攻和州。和州攻克后,由于将士们“暴横多杀掠,城中夫妇不相保”,朱元璋决定整肃军纪。他诫谕诸将说:“军无纪律,何以安众。凡军中所得夫妇,悉皆还之。”朱元璋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第二天将所有被掳的妇女全部释放,让她们回去与家人团聚了。此后,朱元璋治军更加严明,禁止官兵杀伤掳掠,他的部队也因此更加深得百姓的爱戴。朱元璋像朱元璋(1328~1398)是从草莽英雄中涌现出来的帝王。他的成功,就在于很好地把握时机,把军事手段与政治手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至正十五年(1355),刘福通派人把逃匿在砀山夹河的韩林儿(韩山童之子)及其母杨氏迎回到亳州(今安徽亳州),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立杨氏为皇太后,建国号为大宋,年号龙凤,定都亳州。三月,郭子兴病死,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部将张天、朱元璋为右、左副元帅。不久,张天、郭天叙战死,朱元璋就成为大元帅,郭子兴的旧部全归他指挥。02 大脚皇后

时间:元末明初元璋登基当了皇帝之后,封结发妻子马氏为皇后。俗话说:朱“姑娘脚大,难寻婆家。”马氏恰恰是个没有缠足的姑娘。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规定了妇女要缠足。姑娘从小就把脚缠得小小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一个女人和未来妻子、母亲的角色。朱元璋的妻子马氏却从小没有缠足,所以人家才叫她“马大脚”。后来她做了正宫娘娘,人们就偷偷叫她“大脚皇后”了。勤学助夫

据说马氏的父亲是郭子兴的好朋友,后来马公不幸病故,只留下女儿无依无靠。郭子兴看在老友的份上,把马氏接到自己家里,当亲闺女一样看待。朱元璋参加起义军后,郭子兴见他精明强干,年轻有为,十分赏识,想把他拉为心腹,便将养女许配了他,一手包办了两人的婚姻。

马氏聪明伶俐,又有远见。军中常有文书往来,可马氏不识字,不能为丈夫分忧代劳。她便暗下决心学习。她一边认字一边学着写,时间一长,认识了不少字。后来她便担当起替丈夫整理、保管文书之责。有时候还提醒丈夫该办的事,省去了朱元璋很多精力。

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带领大军渡江作战的时候,将士们的家属都留在和州。马氏亲率将士镇守,照管家眷,使军队无后顾之忧。次年,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名为应天府,作为今后发展的根据地。马氏和将士们的眷属也迁到集庆。她又带领妇女给士兵缝补衣衫,做鞋子。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朱元璋,兵临应天城下,人心惶惶,马氏把金银财宝都拿出来,奖给有功将士,协助朱元璋鼓舞士气。紫禁城太和门前的铜狮•明苦心劝谏

平定天下后,马氏当了皇后,仍然每天都要人教她读书。朱元璋有才干,但是主观武断,脾气大,爱发火,容易受人挑拨。有时候马皇后看见丈夫怒责别人时,自己也假装生气,叫人扭送宫正司(管理宫中人役的机构)治罪。朱元璋不明白,认为自己就可以惩罚,何必要送宫正司呢?皇后便对他说:“当帝王的不要以喜怒、好恶来惩治或奖赏别人。你发火时,就容易处罚不当。送宫正司便能斟酌情况,公平处理。”正因为有马皇后苦口婆心的规劝,朱元璋才少做了许多莽撞事。

李希颜是朱元璋诸皇子的老师,管教孩子十分严格,谁不好好学就加以训斥,甚至还要体罚。有个小皇子调皮捣蛋。李希颜气急了,在其头上敲了几下,皇子便哭着到父亲面前告状。朱元璋一听就火了,脸拉得老长。马皇后见事情不好,忙说:“你干啥呀?老师教书管孩子,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你生什么气!”一句话提醒了朱元璋,他抚摸着儿子说:“好啦好啦!以后可得听老师的话。”金陵第一名胜——莫愁湖

开国功臣宋濂也曾经当过诸皇子的老师。洪武十三年(1380),丞相胡惟庸被杀,宋濂的孙子宋慎被牵连进去。因此,朱元璋逮捕了宋濂,定了死罪。马皇后知道这件事之后,对丈夫说:“乡下人给侄男子弟请个老师很不容易,所以老百姓对先生都十分敬重,我们帝王家就更应该这样。何况宋先生早已告老还乡,隔得那么远,孙子的事情爷爷并不一定知道,你不能杀他。”朱元璋坚持要杀。马皇后心里十分难过,吃饭时不吃肉,不喝酒,也不说话。朱元璋见她反常,便问:“你是不是身体不舒适了?”皇后回答说:“不是。宋先生要死了,我们没有按照老师的礼节对待他,我只能为他祈祷、修福。”朱元璋心里也有点不好受,第二天便赦了宋濂的死罪。最后的劝谏

洪武十五年(1382)的秋天,这位贤德的马皇后得了重病,朝廷内外都忙着为她寻求良医。但是她什么药都不吃。朱元璋焦急地问她原因,她说:“如果吃了药救不了我的命,你会治医生死罪的。”不管朱元璋怎样劝说,她一点药也没沾唇。宁愿自己病死,也不叫丈夫枉杀一人。临终时朱元璋俯身轻声地问她:“你有什么话要说吗?”马皇后艰难地对他说:“希望你改改脾气,求贤纳谏,对待功臣善始善终;把子孙教育好,使天下臣民各安其所。”说完就咽了气,死时才51岁。03 徐图霸业

时间:1356州名儒朱升看到朱元璋胸有大志,便给了他三句劝告:“高徽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遵循这九字箴言,花了整整10年时间,厉兵秣马,韬光养晦,最终逐灭群雄,一统天下。朱升献策

朱元璋于至正十六年(1356)攻占集庆后,继续东征西讨,欲成就帝王之业。此时的朱元璋,虽有立国安邦之志,却少立国安邦之谋。当他听说徽州(今安徽歙县)有个叫朱升的学者,饱读经书,满腹经纶,便很想向这位老人讨教。次年,起义军攻占徽州后,朱元璋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大将邓愈的陪同下拜访朱升,请求朱升出山辅佐,结果却遭婉言拒绝。无奈之下,朱元璋向朱升请教安邦定国良计。朱元璋礼贤下士,且胸怀大志,给朱升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念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学以致用,理当救国,朱升沉思良久道:“我送您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一听,心中豁然大亮,当即拜朱升为中书咨议。

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策略,朱元璋最终得以傲视群雄,夺得天下。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力图报恩,便召朱升到京城(今南京),要他修国史。朱元璋因朱升比自己大29岁,曾说:“朕与卿,分则君臣,情同父子。”有一次,户部呈送贡品,朱元璋看到其中有徽州的莲心菜、马蹄鳖、清水鳗鲡,便一笔勾销,令不必再进贡,并说:“朱升乡里,应世世沾皇恩也。”后来朱升辞官到徽州石门山讲学,道德文章闻名遐迩,世人称为枫林先生。朱升60多岁在故里建楼时,朱元璋还曾亲笔题写“梅花初月”之匾赐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升送给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箴言里蕴涵着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所谓“高筑墙”就是要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做皇帝的第一步是要把位子坐稳了,那就必须得建筑好防御工事,巩固自己的地盘,不到时机成熟,不要暴露自己的野心。至正十五年(1355),力量还不够强大的朱元璋遥奉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为“大宋皇帝”,增强自己在军队当中的影响力。每年正月初一,军帐中就要设立一个御座,向韩林儿拜礼。朱元璋在很长时间内,都把韩林儿的旗号摆在前头。直到攻克南京以后,他开始采取“高筑墙”的策略,巩固这块地盘。南京的城墙坚固而雄伟,大部分都是用花岗石或石灰岩的条石砌成,城砖由优质黏土和白瓷土烧制,砖缝浇灌的是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再加桐油搀和而成的“夹浆”。南京城墙始开城门13座,有的还建有“藏兵洞”,战时可供士兵休息和存放军事物资,这种特殊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市中极为少见。藏兵洞

要维持长期的战争,就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所以要“广积粮”。于是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发展生产,他任命经验丰富的康茂才为都水营田使,兴兵屯田,大修水利;为保证军饷,他规定在“根据地”内,如果老百姓要贩卖食盐和茶叶,就要向他的军队交税,作为军饷。同时,朱元璋还铸造了大中通宝钱,发行货币。这样,朱元璋不仅仅有了粮食,也打下了较为扎实的社会经济基础。铜俑•明

起义军称王,如果在实力、威望未达到适当程度时进行,反会失败,“缓称王”就是一种韬晦之计。当时,在长江的中游,陈友谅、张士诚等纷纷称王,只有朱元璋还一直用着韩林儿的“龙凤”年号,没有称王。后来,起义军纷纷北伐讨元,朱元璋按兵不动,暗中却壮大势力。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以前,朱元璋一直尊奉韩林儿为帝,北面为臣,维持着相互呼应的同盟关系。朱元璋认为“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足定也”,他的军队所过之处,都能够保持当地社会的安定。朱元璋后来也把仁义作为治国的方略,他让农民尽心尽力地耕种土地,文人士大夫全心全意地奉行仁义道德,商人好好做买卖流通货物,工匠专心致志地提高自己的技艺。

正是因为有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方针,朱元璋才能营建起一个巩固的根据地,为他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04 鄱阳湖大战

时间:1363元璋的势力向南方发展时,控制着长江中游的陈友谅是他朱的主要障碍。这次,这个强大的敌手率60万大军浩荡而来。刘基献计

陈友谅原是徐寿辉起义军的部将,后来他杀了徐寿辉,自立为王,国号汉。陈友谅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割据政权。

元至正二十年(1360),陈友谅率军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一心想吞并朱元璋占领的地盘。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付汉军的办法。有的大臣说,我们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士刘基站在一边,一声不吭。散会后朱元璋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我看那些主张投降和逃走的人就该杀!”朱元璋又问他有什么办法打败敌人。刘基说:“敌人远道而来,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如果多用财物赏赐将士,再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打败陈友谅就大有希望。”朱元璋听了刘基这番话满心喜欢。两个人又商量了一阵,把计策定了下来。鄱阳湖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的两军决战就在鄱阳湖上展开。康茂才诈降

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让康茂才写封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答应做他的内应,要陈友谅兵分三路攻打应天,以分散陈友谅的兵力。康茂才便派自己家一个曾给陈友谅当过差的老仆去送信。陈友谅见了老仆送来的信,非常高兴,并未怀疑。

朱元璋派出大将徐达、常遇春等分几路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埋伏了人马,自己统率大军守在卢龙山,只等陈友谅自投罗网。

陈友谅收到信后,亲自带领全体水军出发,直驶约定地点江东桥。哪想到了江东桥,按约定方法一连喊了几声“老康”,也没人答应。陈友谅这才发现自己上了当,急忙命令船队撤退。朱元璋见敌人发现中计,便立刻发动进攻。霎时间,战鼓齐鸣,岸上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陈友谅受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乱了套,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难以计数,两万兵士、100多艘战船被朱元璋的将士俘获。陈友谅在部将保护下,抢了一条小船,总算逃了命。这一仗打得陈友谅大伤元气,朱元璋的声势却越来越大。神火飞鸦(模型)•明长45.5厘米,宽57厘米,是明代研制成的一种用竹篾扎成乌鸦形状的飞弹。火烧大军

陈友谅不甘心失败,决心要报这个仇。三年间,他造了大批战船。至正二十三年(1363)春,陈友谅又带领60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朱元璋亲自带领20万大军援救洪都,陈友谅才撤去包围,把水军全部撤到鄱阳湖。朱元璋把鄱阳湖出口封锁起来,堵住陈友谅大军,双方在鄱阳湖上展开了决战。

陈友谅的水军人多势众,战舰如云。朱元璋的水军,却尽是一些小船,论实力比陈友谅差得多。陈友谅军巨舰相连,楼船高10余丈,舰队成阵,展开达数十里,气势逼人。前3天的战斗,朱军均以失败告终。部将郭兴对朱元璋说:“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用7条小船,装载着火药,每条船尾带着一条轻快的小船。那天傍晚,正好刮起了东北风,朱元璋派了一支敢死队驾驶这7条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大船。风急火烈,陈友谅军中的战舰相连行动不便,大船一下子全部燃烧起来,火焰腾空,把湖水照得通红。陈友谅手下的将士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陈友谅率军冒死突围,但左冲右突,均被朱军击退。朱军又用火舟火筏攻击,血战10余小时,陈军仍无法逃脱。最后,陈友谅被朱军一阵乱箭射死,庞大的舰队随之覆没,朱元璋取得了彻底的胜利。鄱阳湖一战,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从而奠定了他统一中国的基础。05 平江之战

时间:1365~1367阳湖之战后,张士诚部成为朱元璋最大的死敌。朱元璋命鄱徐达为大将军,一举击败张士诚,攻克平江,尽得苏、浙、皖,加快了北上灭元的步伐。兴兵讨伐张士诚

元末起义群雄中以陈友谅兵力最强,张士诚地盘最富庶。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并灭了陈友谅,然而在南达绍兴、北抵徐州、西距濠州和颍州的广大地区里,张士诚仍旧是朱元璋最大的敌对势力。

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并灭陈友谅,称吴王,仍用小明王的龙凤年号。张士诚的东吴与朱元璋的西吴两吴并立,实力相当,长期争战。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朱元璋尽占长江中游广大地区,遂发布讨伐文告,兴兵征伐张士诚。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明在箭支前端缚火药筒,利用火药向后喷发产生的反作用力把箭射出去。

朱元璋发兵前,做了周密的部署,针对张士诚属地狭长、中隔长江、南北兵力不便调动的弱点,决定采取先占淮东,再取浙西,断其两翼,最后攻取平江的战略。东吴地区多是鱼米之乡,张士诚屯兵数十万,霸据一方。但张士诚生性保守,安逸自居,很快便称了王,张士诚称吴王,部下将领纷纷追逐官位财富,导致军心涣散,作战能力与朱元璋麾下的西吴军无法匹敌。至正二十年(1360)十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先攻泰州,随后北进高邮、淮安。濠州曾被张士诚从西吴手中夺去,此时也背腹受敌,守将李济投降。至正二十六年(1366)夏,西吴军已全部占有江北之地,迫使东吴退守长江以南,从而取得了讨张战役的重大胜利。

八月,朱元璋再派徐达、常遇春率领20万大军浩浩荡荡进军浙西。为迷惑张士诚,朱元璋扬言要攻平江(今江苏苏州),暗中挥军进围湖州(今属浙江)。常遇春攻打湖州,东吴右丞张天骐兵败坚守。张士诚派司徒李伯升领兵来援,又急派朱暹、吕珍率兵6万增援,屯驻湖州城东之旧馆,结果被徐达分割包围。常遇春分兵隔断旧馆与州城的联络。张士诚亲率精兵援救,在皂林被徐达截击,途中兵败撤回;再派徐志坚率兵增援湖州,又战败被俘。

九月,常遇春部纵火焚烧东吴来援的水军船舰。十月,徐达攻打升山水寨。旧馆粮尽援绝,吕珍及五太子只好投降,湖州四面被围。十一月,朱元璋遣派另一支大军由大将李文忠率领进围杭州,很快,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守军相继投降。同年年底,朱元璋已顺利地占据东吴的广大地区,取得第二个战役的重大胜利。朱元璋随即乘胜追击,进兵围攻平江,张士诚退守平江,孤立无援。架火战车(模型)•明长120厘米,宽52厘米,高87厘米。这是一种明代创制的独轮车装载火箭的战车。合围平江

朱元璋剪断张士诚两翼,再断两臂后,对平江已形成北、西、南合围之势。为贯彻其围困平江,攻其腹心的战略,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完成了围困平江的战略部署:徐达屯葑门,常遇春率兵屯虎丘,郭兴率兵屯娄门,华云龙率兵屯胥门,汤和率兵屯阊门,王弼率兵屯盘门,张温率兵屯西门,康茂才率兵屯北门,耿秉文率兵屯城东北,仇成率兵屯城西门,何文辉率兵屯城西北。十二月,徐达大军已围困平江,逼迫张士诚投降。松江府、嘉定州,于第二年正月相继投降,平江更加孤立。围攻战延续了10个月,张士诚仍坚持拒守。

朱元璋大军在城外构筑长围,又搭起木塔、筑敌楼三层鸟瞰城中,每层配备弓弩、火铳和襄阳炮,日夜攻击。张士诚先后两次突围均被击退,只好困守城中。至正二十七年(1367)九月,徐达率部攻入葑门,常遇春率部攻入阊门,东吴潘元绍等将领投降,东吴军溃。徐达旋即率军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及副枢密刘毅率余部残兵巷战失败。张士诚退入内城,被西吴军俘获,东吴政权倾覆。张士诚被押往应天府,后自缢身亡。

朱元璋采取长期围困的“锁城法”,使得已成孤城的平江陷于粮尽兵疲、束手待毙的困境。最终,城墙被攻破,朱元璋攻占平江,尽得苏、浙、皖,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平江的失陷结束了张士诚军队的抵抗,25万久经战阵的士兵投降,这使朱元璋可以进一步充实兵力,南征北伐了。而平江城在朱元璋的统治下苛捐杂税繁重,吴民苦不堪言。06 明军攻克大都

时间:1368元璋于1368年称帝以后,命令明军继续北伐,占领山东、朱河南等地,攻下元大都已是指日可待。大军北伐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在平定了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主力部队开始北伐中原。朱元璋为北伐制定了战略,同时戒谕将士保持军纪,并发布檄文,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民族斗争口号,保证大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以争取北方人民的支持。

洪武元年(1368)四月,为布置攻克元大都(今北京)的战略路线,朱元璋从应天来到汴梁。六月,召集徐达等将领共事商议。在当时的形势下,朱元璋认为必须停止西进,乘胜迅速挥师北上,以攻取元大都,同时防止在山西的元军将领扩廓帖木儿和在陕西的元军将领李思齐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明军。大将军徐达也说:“元大都已经没有了后援,现在攻打这座孤城,一定能攻克。”朱元璋制定了具体的进军策略和路线。徐达又提出担心元顺帝会北逃,朱元璋则有意要为顺帝留出一条去路,认为把元顺帝逐出塞外后,可以减少抵抗,攻占大都便可宣告元朝覆亡,然后再扫平各地残敌。明代修建的嘉峪关

徐达汇合各地军队,率几十万大军以马、步、舟三路齐发,沿运河北上。大军抵达德州,与常遇春、张兴祖等会合。接着,徐达军攻破长芦、青州,到达直沽。常遇春、张兴祖各率水军,在河东西两路齐进,步兵和骑兵在陆上行军。元丞相也速在海口(今天津)设防,看见明军的气势,望风丧胆,军士一时奔逃、溃散,元都上下大为震惊。徐达大军水陆并进到河西预备,打败元平章俺普达朵儿,擒获300多人。徐达进兵至通州,驻扎在通惠河东岸,常遇春驻扎在西岸。攻取通州城

通州是元大都的东部门户,也是其重要的交通要道,想要攻克大都,就必须首先攻下通州。而当时通州由元朝的嫡系精兵以元将五十八国公率领敢死队坚守。在攻取通州的战略上,大多数人主张强攻,而指挥郭英主张设伏兵、诱敌深入,以求智歼。他说:“我军远道而来,而敌人以逸待劳,攻城对于我军来说并不利,宜出其不意攻之。”第二日天气大雾,郭英以千人埋伏在道旁,自己率精骑3000直攻通州城下,元将五十八国公果然率万余敢死队前来迎战,从两翼包抄。激战许久,明军佯装不敌,节节败退,元兵乘胜追击,死咬不放。正在这时突然伏兵四起,元军陷入徐达布置好的军事“口袋”中,被分割包围,全部歼灭,元将卜颜帖木儿也被擒获。徐达于闰七月二十七日率诸将入通州城。通州大捷,徐达消灭了元大都的主力部队,占据了通州这个战略要地。元顺帝听说通州陷落,十分震惊和恐惧,意识到大都也不能保全了,召集后妃太子商议避兵北逃。元顺帝出逃

通州城失守后第二天,元顺帝在皇宫召群臣开会。当时大都又一次遭到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之变,民生丧乱,不设守备,元顺帝叹息道:“今日岂可复作徽、钦!”于是决定北逃。但是,左丞相失烈门、知枢密院事黑厮等人都劝说固守京城,顺帝坚决不听,下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丞相庆童留守。当夜三更,元顺帝携太子、诸妃等,仓皇逃出健德门,北逃上都。

八月二日,徐达率数十万大军在大都齐化门外列阵,命将士填壕登城而入。徐达登上齐化门楼,执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太尉中书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不花、右丞相张康伯等,均被处死。大军入大都城,获宣府、镇南、威顺诸王子6人,搜缴了玉印2枚和成宗玉玺1枚。徐达下令封住府库图书珍宝以及宫城诸殿,设兵守护。大都城的陷落,宣告了元朝统治的结束。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意在平定北方,仍以应天为都城。金制酒具•明07 剥皮实草惩贪吏

时间:1375~1397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重典治吏,但由于没有抓住问题产生明的根源,虽见效于一时,却无法真正遏制贪污腐败此后的发展和蔓延。重典治吏

和以往的帝王不同,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在那些四处流浪的日子,朱元璋见过众多州、县官吏鱼肉百姓,贪财好色,饮酒废事,漠视民间疾苦的事情。如今,自己做了皇帝,当然要严立法禁,对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事情,决不宽恕。

而作为国之主宰,朱元璋分析了元朝败亡的教训,清楚地认识到纲纪废弛,官吏放纵,使得社会各阶层相互对立,矛盾激化,是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元朝崩溃的动因。为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腰牌官员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中最具特点的内容。图为明代监察御史的象牙腰牌。

洪武三十年(1397)《大明律》正式颁行。《大明律》沿用了唐律“六赃”的规定而略有改动。所谓“六赃”即:监守盗、常人盗、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窃盗和坐赃。其中,以“监守盗”取代了唐律中的“受所监临财物”,加强了对官吏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挪用公款等贪污犯罪的惩罚。为了加强对贪官的威慑力量,明初反贪的刑罚手段之残忍,令人毛骨悚然。在集中反映朱元璋重典惩贪思想的三编《大诰》和《大诰武臣》中,朱元璋把废弃多年的肉刑重新纳入法规之中,包括挑筋、去膝盖、阉割等30多种酷刑。剥皮酷刑

三编《大诰》和《大明律》一起构成了明朝初期以严刑酷法整顿吏治的法制体系。其中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朱元璋创立的“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60两以上白银的官员,即砍头示众,并剥皮实草。所谓“剥皮实草”就是在各州县设立的“皮场庙”内当众剥下贪官的皮,然后以稻草填之,制成人皮草袋悬挂在官府门前,旨在令官吏触目惊心,不敢以身试法。

朱元璋对自己制定的法律,带头实行,甚至将“剥皮实草”的酷刑用在了公、侯一级官吏的身上。永嘉侯朱亮祖出镇广东时,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强迫番禺知县道同释放犯法的土豪和亲戚,并诬告道同致死。朱元璋得知此事后,将朱亮祖处死,同时将其爪牙及子侄剥皮悬挂在大堂房梁之上或闹市显著位置,夜间任由野兽来食,以为警戒后世。西安的钟楼外貌钟楼位于西安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楼体为重檐复屋四角攒尖顶的木质结构。全民反贪

为了将监察贪污腐败的权利推行到民间,朱元璋还立法规定,普通百姓可以将贪官污吏“绑缚赴京治罪”,各关卡都要放行,不得阻挡。如有阻挡者,一律处死,甚至还要株连九族。

洪武十八年(1385),苏州府常熟县长官顾英财政收入吃紧,遂巧立名目,害民取财,致使民怨沸腾。乡民陈寿六家仅有的口粮和来年的种粮被顾英的爪牙搜刮殆尽,使得陈寿六忍无可忍。他趁顾英喝醉酒的时候,将其身边的衙役打昏,连夜押送顾英离开了常熟县。陈寿六还把朱元璋当年刚刚发布的反贪法律《大诰》,作为护身符随身携带。果然,沿途官吏不敢阻拦。陈寿六将顾英押送到京后,朱元璋将顾英打入大牢,赏赐陈寿六及其同伴钱财和衣服,并免除了他们的杂役。陈寿六等人离京后,朱元璋还专门发布谕令警告地方官吏:胆敢对类似陈寿六者打击报复者,一律处死,株连九族。延伸阅读朱元璋杀婿朱元璋对贪官污吏不仅严惩不贷,而且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即便是自己的亲属违法,也绝不留情。明代初年,为了有更多的战马保卫边疆,明政府确定了以陕西、四川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的政策,并在洮州、河州等地设立了茶马司专门管理,禁止茶叶走私。但由于利润丰厚,不少商人不顾禁令贩卖私茶,一些边镇守官也参与其中,朝廷的茶马互市受到很大冲击。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祖朱元璋下决心狠刹茶叶走私之风。他派遣官员四处巡查,并宣布对偷运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都将处以极刑。尽管如此,还是有人顶风作案。附马都尉欧阳伦是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为马皇后所生)的丈夫,自恃为皇亲国戚,无视朝廷禁令,多次派手下到陕西偷运私茶,然后贩出境外,牟取暴利。这年,欧阳伦指使陕西地方官吏在民间征调车辆和民工为他前往河州运送私茶。这支贩茶大军一路不断向茶农小商敲诈勒索,臭名远扬,最后终于被一个小吏告发。朱元璋坚持按国法办事,下令将欧阳伦赐死,陕西一干知情不报的官员和欧阳伦的几个家奴也一并被处以死刑。大明通行宝钞空印案

朱元璋严法惩贪的良好初衷,却因为量刑过重,而变成了一场全社会的浩劫。贪官固然应受法律制裁,但因连坐惨遭杀戮的蒙冤者更是人数众多,仅“空印案”和“郭桓案”遭到牵连的就有数万人。

空印案发生在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在户部视察时发现,有些空白账册上盖有官印。朱元璋对此提出了质问,为什么用空白账册进行结算,这样结算的凭据在哪里?户部司官解释说,因为疆域广阔,有些偏远地方相距京城几千里,如果各地布政使司计吏(即现在的会计)往返奔走对账,难免过于劳顿,而且耽误时间,因此便事先持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遇有户部驳回,随时填用。空白账册盖有骑缝印,不能作别的用途,因此户部从不干预,已成惯例。此为明初沿袭元朝之旧习。但朱元璋并不认同,他认定这种做法是地方官吏和户部勾结舞弊、贪墨银两的伎俩。因为依照明初的财政政策,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所有钱谷之数。府与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与户部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则必须重造账册,而使用空白账册正好可以规避这一制度。

朱元璋立即着手调查,下令朝廷考校钱谷书册。同时下旨,自户部尚书至各地掌管令印者一律处死;其余相关人员杖刑一百,充军边地。即使是明初著名政治家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虽然遭人诬陷正在被流放,也难逃酷刑,在千里以外的边陲被行刑杀害。金爵、金盘•明郭桓案

郭桓案是朱元璋在位30年中最大的一起贪污案。郭桓原为户部侍郎。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京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人,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勾结,贪污舞弊,吞盗官粮。朱元璋立刻命令司法部门依法严加追查。随着调查的深入,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杰、工部侍郎麦志德等高级官员和许多布政使司的官员都牵扯到案件之中。这些官员不仅侵吞宝钞金银,还贪污税粮及鱼盐等,折合粮米2400多万石。朱元璋勃然大怒,于是,下令将赵瑁、王惠迪等人弃尸街头;郭桓等六部侍郎及各地方布政使司以下的官员有上万人被处死;供词中所牵连到的各布政使司官吏,数万人以贪污罪被打入大狱。各地卷入这个案件的下级官吏、富豪,被抄家处死的不计其数,株连之人遍天下。积重难返大彬款提梁壶•明这件紫砂壶是传世大彬壶中最完美的一件作品。壶高20.5厘米,口内径8.3厘米,刻款“大彬”。壶的外观呈紫黑色,提梁特别高大,拱起如长虹卧波。

朱元璋“重典治吏”的政策对肃整吏治、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依托皇权与专制制度,严法整治贪官赃吏,只可收一时之效,无法从根本上杜绝。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初的威慑作用大大削弱,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正如朱元璋哀叹说:“我欲除贪赃官吏,却奈何朝杀而暮犯。”

究其原因,明朝官员的薪俸太低,是贪墨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与其他各个朝代相比,明朝官员的俸禄是最低的。封疆大吏、各省官员每年的俸禄是576石大米,逐级递减,到七品知县每年仅90石大米。同时官员的开销却很多,除了要养活自己的妻儿老小,还要负责幕僚、婢女、小厮的开销。再加上招待往来客人、晋级考核和上京朝觐等,更是微薄的俸禄难以支撑的。

随着官僚集体的膨胀,整个官僚集团以贪污挑战皇帝的权威,俸禄外收入已经成为官场公开的秘密。各级官僚以不同的名目、按不同的数量收受财物,正式的俸禄制度却名存实亡。到明中后期,贪污到了普遍、公开甚至合法化存在的程度,从帝王开始,宗藩外戚、宦官权臣、将帅督抚、知府县吏,至一切衙役小吏,几乎无人不贪。此时的明朝,早已变成贪污大朝,等待的只有自取灭亡了。明代官服朝从蒙古贵族手中夺取政权,对整顿和恢复礼仪非常重视。明他们废弃了元朝服制,并根据汉族人的习俗,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对服饰制度做了重新规定。这套服制的规定,先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直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基本确定下来。明代文武官员的冠服有朝服、祭服、公服和常服等。对于各种服饰的样式和尺寸、衣料、帽饰、色彩及其靴履,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唐宋以来,龙袍和黄色就为皇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所以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中有“恶紫之夺朱也”之句,因此紫色从官服中废除不用。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带钩装在革带的顶端用以束腰,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制作十分精巧。带扣将官甲胄穿戴展示图明代军戎大体与宋、元时期相同。盔、甲、护臂等全副武装,材质大多采用钢铁。甲胄以衣身长短和甲片形制取名,有鱼鳞甲、圆领甲、长身甲、齐腰甲等。头盔大体分为三类,便帽式、可插羽翎较高的钵体式和尖顶形。乌纱帽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常服戴乌纱帽。官员穿朝服时所戴的梁冠、冠上的梁数及所佩的腰带也是等差分明。玉制束发冠束发是早自商周以来汉族男子的传统发式,即将头发全盘到头顶,民间男子只用簪子插发加以固定,或在发髻处加包巾裹发。官员士绅则用束发冠,罩于发髻之上,中间用簪穿过发髻以固定。戴乌纱帽、穿盘领补服的明朝官吏官吏常服官吏常服为一种盘领窄袖大袍,胸前和后背缀有一方补子,织绣纹样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文官一品用仙鹤,二品用锦鸡,三品用孔雀,四品用云雁,五品用白鹇,六品用鹭鸶,七品用(xī chì),八品用黄鹂,九品用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用狮子,三品四品用虎豹,五品用熊,六品七品用彪,八品用犀牛,九品用海马。御史用獬豸。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