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研究论丛(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01:21:53

点击下载

作者:吴平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际汉语研究论丛(一)

国际汉语研究论丛(一)试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

吴平整理

摘要 本文回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历史,记录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盛况,并展望汉语国际教育的前景。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回顾 记录 展望1三十年大事记

1981年6月,首次接受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短期留学生26名,开始开展留学生教学工作。

1984年,我校派遣蒋士珍老师前往日本担任汉语教师。随后,我院教师先后有50多人次被派往日本、韩国、孟加拉、英国、法国、克罗地亚、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的大学或孔子学院教授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1986年,我院教师发表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论文:蒋士珍《谈谈我们的对外汉语基础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12期)。

1987年成立汉语部对外汉语教研室,专门负责留学生教学。

1992年成立对外汉语培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成为独立的教学单位。

1992年8月14日至18日,我院教师首次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吴平参加了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北京语言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汉语考试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4年

1月,二外成为国家汉办在北京设立的首批HSK考点之一。

7月,接受第一批老挝、越南的本科生。

12月,承办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全国性研讨会——“对外汉语定性、定量、定位问题研讨会”,全国各大院校分管教学的院长、副院长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40余人。此次会议是对外汉语教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做出了贡献。

1996年,对外汉语教学实力不断增强,为了确立学科地位,对外汉语培训中心更名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996年,我院第一部独立编著的教材《汉语阅读》(吴平编著)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

1998年7月,承办首届国际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讨会,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2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199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第二期开设“对外汉语教学学术论文”专刊。

2002年10月,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地区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进行教学及教学管理评估,在56所参评院校中,二外的对外汉语教学及管理工作受到专家的好评,成为9所先进单位之一。

2005年,我院第一部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埃及之旅》(赵旭、吴平、陈维琦、郝琳、于淼、张笑难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院教师主编的第一部学术论著《语言学新思潮》(王未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吴平教授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资源数据库的分类构建(05JD740044)。

2006年1月,我院第一部译著《在逆境中崛起——花王帝国传奇》(刘联恢)由电子科技出版社出版。

7月,学成回国的日本留学生成立了二外日本留学生同窗会。自1981年二外开始接受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名日本留学生来二外学习汉语。百余名日本留学生在同窗会上畅谈在二外的留学时光。

2007年,汉语学院积极开展孔子学院的申报和联络工作,协助学校在墨西哥齐瓦瓦大学、英国兰开夏大学建立孔子学院。目前二外分别在墨西哥、英国、法国和摩洛哥建有4所孔子学院。

7月,圆满完成了北京市教委牵头组织的“海外汉语教师培训班”的教学工作,7名来自韩国、墨西哥的高校汉语教师接受了汉语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学院部分教师承担了全部课程,授课效果获得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出版教材两部:《入门汉语》(孙俊编著),华语教学出版社;《速成汉语》(于淼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年

4月19日,举办“迎奥运趣味运动”,并在以后每年举办一届留学生趣味运动会。

11月,王利民、吴平、王涛赴美国参加“第五届美西地区中文教学研讨会”和“全美外语大会”。

12月,吴平、张笑难、洪芸、孙宁宁、孔庆蓓和韩秀娟六位老师参加“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出版教材一部:《学说中国话》(高媛媛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奖:王涛荣获“北京市第二届多媒体软件大奖赛”一等奖。

2009年

10月,来自英国兰开夏郡的29位中小学校长与学院教师进行了汉语教学交流。2010年、2011年延续了这一项目。

12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名为汉语学院。

12月,由北京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主办,北京汉语网承办的“2009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辩论赛”决赛在北京语言大学落下帷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代表队荣获亚军。

出版教材一部:《国际汉语》(吴平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奖:王涛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优秀奖。

2010年

3月~5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孔子学院师资培训项目在汉语学院举行。

6月4日,举办了首届学术沙龙活动,主题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最新动态”,沙龙邀请到德籍学者司提反·米勒博士主讲。

7月,2010届34名本科生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8月,吴平、李顺群、王有芬、洪芸、莫修云和高媛媛六位老师参加“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10月,作为学校特色专业的“汉语言”专业经过两年建设,顺利结项。

10月19日,举办了“首届留学生文化节”,使中外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表现出汉语学院和二外的“国际化”特点。

出版教材一部:《中国旅游与文化》(王秀林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年

5月,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2011年北京外国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活动中,汉语学院二年级本科生迪亚哥同学(墨西哥籍)在于淼、王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过关斩将,夺得了第一名。

6月,洪芸的专著《二语课堂教学的纠错反馈——浑沌学视野下的研究》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韩秀娟的专著《汉语字词关系的大规模文本考察与对外汉语教学》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7月,45名2011届本科生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7月,郝琳获得201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年项目“现代汉语的依附性否定句及其语用功能”(国家级,项目编号11CYY044),并参与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非母语者汉语话语标记习得与使用情况研究”(项目编号3536)。

11月,吴平当选为中国修辞学会理事会理事。

12月13日,汉语学院召开“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汉语国际教学三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之一,汉语学院的老师积极踊跃地提交论文并在研讨会上进行了学术交流。

12月16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办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周年庆典活动。

12月,汉语学院新设“汉语国际化研究中心”。2现状与发展

先后有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汉语、英语、日语、阿拉伯语、翻译、旅游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其中培养了研究生50多名,本科毕业生260多人,长短期汉语进修生19000多人。我校14个硕士专业和26个本科专业均可接受外国留学生就读。

汉语学院设有汉语言专业,专门招收本科来华留学生;国际传播学院设有对外汉语专业,为汉语国际教育培养专门人才。2010年,我校获得中国语言文学科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机遇。

汉语学院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1名,讲师13名。目前8人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此外,还有教师为中国修辞学会会员和理事、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会员、北京语言学会会员、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员。

近年,王有芬老师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郝琳老师获得二外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孔庆蓓获二外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王涛获二外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8年,王涛又获得校级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三等奖,随后又在北京市第二届多媒体软件大奖赛上获得一等奖。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我院教师扎实而优秀的教学基本功。

海外教授汉语:我们的教师以国家公派和院校交流的方式分别到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克罗地亚、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泰国、墨西哥等国的大学担任汉语教师。

汉语学院教师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23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独立出版和主编学术著作5部,在国内外出版教材16种,参编辞书4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北京市教委项目3项,完成国家汉办项目2项,完成校外企业委托项目1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我国汉语国际教育较早的院校之一,具有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先天优势,以及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的汉语国际教育在学科上的相似性。“国际化”是二外的发展战略,二外能够积聚全校的优势资源致力于汉语国际教育,二外的汉语国际教育能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能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二外尤其是汉语学院能够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做出贡献。

我校的目标:以面向国际文化交流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统领,提升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主体,以旅游管理为优势的学科建设特色,彰显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建设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到2015年,使来华留学生在校规模达到1000人规模,其中学历生比例达到50%。3三十年庆典活动

2011年12月16日上午,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在二外明德厅隆重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及相关领导,国家汉办及孔子学院相关领导北京市教委相关领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党委书记冯培,纪委书记郑瑞君和副书记徐连春,副校长倪志恒、邱鸣、朱佩芬,部分兄弟院校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及留办主任出席此次庆典活动。活动由汉语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罗从科主持。

周烈校长介绍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他说,二外是我国汉语国际教育较早的院校之一。1981年,来自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的首批留学生来到二外,拉开了二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序幕。三十年来,汉语学院走出了一条“语言+专业”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为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一万余名留学生。1993年,二外拥有了招收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生的资格。1994年,成为国家汉办在全球正式设立的首批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之一。截至目前,共培养留学生研究生50多名,本科生260多名,长短期留学生19000多名。在英国、法国、摩洛哥、墨西哥等国家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周烈校长对汉语学院三十年付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设想。

教育部郝平副部长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给予肯定,对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周年所走过的历程及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对汉语国际教育未来的发展寄予希望。

北京市教委的领导也对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院长郭鹏教授代表兄弟院校致词。

汉语学院教师于淼副教授代表汉语学院全体教师发言,表示今后会继续努力做好文化的传递者、知识的传授者。

来自阿塞拜疆的汉语学院留学生妮可代表留学生发言,她对二外、对汉语学院表达了感激之情,对所有教师的辛勤付出给予肯定并致以最深的感谢。

汉语学院副院长吴平教授对汉语国际教育三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规划。

最后,活动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发展顾问颁发了聘书,向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满二十周年的在职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此次庆典在校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社、北京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十余家媒体参与报道本次活动。试析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及成因——试析汉语中的省略现象及成因洪芸

摘要 本文对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省略现象进行描述,分析省略的成因及其教学策略。首先提出书面语省略的原因是经济、凸显和衔接篇章的需要,而口语对话体省略的原因包括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文章根据语境,将省略分为会话省略、上下文省略和自述省略;根据省略的位置,将省略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和逻辑省。最后指出省略出现的条件包括语境的预设、清晰的逻辑关系、话题链的存在及文体与修辞的要求。

关键词 省略 语篇 语境

人类语言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形式结构与意义内容的斗争,形式和概念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停地变化着,然而形式往往比概念的寿命要长(萨丕尔,2002)。某些形式是我们学识粗浅的古人创造出来的,而且随着人类知识的增长,早已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人们明明知道这些形式的存在是不合理的,可是人们却拘于习惯的势力,顽强地保留着。例如在相当多的语言里名词有“性”的概念,也许在远古的某个时期,人们或出于生活的需要或出于直觉将有生命的物体划分性别,后来又扩展到无生命的物体,以至到了今天,名词“性”的范畴成为无法推翻却又难以相信的一个包袱。当然,不同的民族对于哪些关系概念是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看法是大相径庭的。正如英语里的第三人称单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如此繁琐,而如果将汉语直译成英语,中国人也决不会意识到会引起“幼稚、犹豫和空虚”的感觉(萨丕尔,2002)。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是如此巨大,然而使用语言的人的本性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类永远希望花费少量的力气得到更多的结果。因此,无论何种语言,经济性原则便成为语言发展的动力之一。如简化成为造词的原则之一,某些屈折语摒弃了多余的关系概念(如英语性范畴的逐渐消失),而如汉语的孤立语造词时也使用了简单的屈折形式(如“现代化”、“工业化”中的“化”)。在语篇平面上,省略则成为一种语言发展趋势,这与人类对语言要求的共性即以少量的符号承载大量的信息有关。以下我们将通过描述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省略现象,分析省略的成因。1省略的原因

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对话体,省略都是以具有共同的背景语境为前提的。因为语言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想的工具,而思维不是单纯由大脑的生理基础决定的,它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会对思维产生影响。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一个安土重迁的农耕社会中。农业社会不便迁徙,鲜与异族打交道,农业耕作需要集体的协同合作,生活方式以群居为主,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彼此的生活背景和知识背景相似,体现在语言上便是通识性的成分不必多言,甚至寥寥数语便可沟通。不过,书面语和口语对话体的省略具有不同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其功能在某些方面也有差别。1.1 书面语省略的原因1.1.1 客观原因

尽管各种语言由于句法手段不同,被省略的部分也并不完全相同,如汉语多省名词和名词性短语,而英语多省动词和小句,但是省略的功能却是相似的,那就是经济、凸显和衔接篇章。省略的功能也是历时变化的,我们发现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简洁,需要补足的地方更多,现代人读古代汉语会感到词与词的连接并不紧密,似乎只将必要的实词罗列成句。“这种语言在简朴中包含着伟大,因为它仿佛摒弃了所有多余的次要关系,力图直接反映纯粹的思想。”(洪堡特,2002)这种“摒弃”既可以理解为汉语词语的构形孤立,不同于屈折语运用词形变化来标识关系;同时,在语篇平面上,“摒弃”也可以理解为省略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古代汉语书面语的省略是有其历史的客观成因的。古代社会由于书写工具的昂贵与不便使得古文篇章言简意赅,如若句句“必一一载之简策,则累牍而不尽矣”(俞樾等,2005),人人可意会的则无须究明,“此取意足,言不必达”。然而现代社会信息量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频率降低,人们共享的知识与信息大大减少,因此某些与背景知识有关系的成分自然就保留在篇章中。我们可以这样说,古代汉语书面语的省略与经济原则有关,而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则更强调省略的凸显作用。不过由于省略的形式要求读者根据上下文在思想中补足被省略的部分,所以省略作为篇章衔接的手段之一历来有其重要功能。1.1.2 主观原因

中国人向来以精简为美,浓缩为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易》)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王充《论衡·自纪篇》)。古文不遵循通常文法的发展方式,而力求用最少的词表达出最多的意思,这样的省略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分明,语气更加连贯,同时可创造美感,丰富蕴涵。1.2 口语对话体省略的原因与功能

汉语口语对话体的省略原因与书面语有相同之处,如经济简洁、节奏感强,我们可将之分为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1.2.1 表层原因

我们依据赖文斯对会话含义理解和推导的三条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中的信息原则来说明。信息原则对于说话人是“极小量准则”,说话人只提供实现交际目的的最少的语言信息,采取简洁的形式,省略交际双方的共享信息;而听话人推论是“扩展规则”,听话人在心里扩充说话人话语的信息内容,判断是否符合说话人的意图,即使不符合也可以现场纠正。当上下文的语境足够清晰,对话双方对语义的判断足够准确,省略已知信息,尤其是距离会话焦点较远的已知信息(杜道流,2000),能够凸显未知信息。请看以下两例:(1)李彬:她出一次场多少钱?

路非:最多两万吧。

李彬:那天她不是说三万吗?

路非:那是她瞎吹。她还够不上那个份,她是跟着三万出去的。(2)A:做这么多菜,你一个人吃得了吗?

B:我爱人一会儿就回来。(《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在例(1)中,“她是跟着三万出去的”中的“三万”省略了“出场费三万的人”,因为前面有一轮对话的埋伏,听话人可以在心里补足被修饰成分。而在例(2)中,A通过B的话可以补足“这么多菜是两个人吃的,我们吃得了”这一结论。1.2.2 深层原因

当交往密切的熟人见面时,由于关系亲密经常省略称谓,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陌生人为了增加交际的成功性,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磨合并加深交流,例如记者采访时,提问方常常采取省略对方称谓的方式,而回答方则省略自称,以期造成不分彼此的亲密氛围,使得交际能够进行得更深入。请看下面的对话:(3)主持人:一个礼拜怎么让谷老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留下来?

谷老师:可能也就是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

主持人:就直接留下来了?没有回去?

谷老师:就没有回去……(《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

例(3)中,主持人开始以第三者的称谓来称呼对方,这是从观众的角度来称呼。可是第二次提问时却省去称呼,显得与对方更加密切,而被采访人在回答时也将自称省去来配合提问。

会话中的面子原则也是省略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在交际过程中,某些常识性的知识如果明确指出,会使对方感觉被轻视;或者当不便拒绝时,转弯抹角地回绝,说话人点到为止,多省略而暗示无穷,以保全听话人的面子,这种省略现象常常不是句法方面的,而是意义方面的,是一种隐含,同时也是一种交际策略。请看下面的对话:(4)崔厂长:工程提前30天完成,怎么样?

工人:崔厂长,你没喝酒吧。(《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

在例(4)中,工人并没有直接回答崔厂长的问题,而是用“你没喝酒吧”的问句以省略后面“这是不可能的”的真实回答。2省略的形式

在服从信息表达需要的前提下,省略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自由。根据语境,一般的语法教材将省略分为会话省略、上下文省略和自述省略;根据省略的位置,我们可以将省略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和逻辑省。承前省是指省略前文提到的已知信息,已知信息包括已知施事或受事或修饰成分、已知主题或是存在于对话双方意识里的主语。基于经济性原则,在不影响理解与交流的前提下,将旧信息略去,这里的已知信息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作为主题或阐明语境的一个小句,这样既可节省空间,又可凸显主题。承前省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是一种最常见的省略形式。如:(5)周日,朱丽打算去香山玩,突然下起雨来,只好在家看了一天英文书。(《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

在例(5)中,“突然下起雨来”的主语存在于意识之中,后面的“只好在家看了一天英文书”承接前面的已知主语“朱丽”而省略。

蒙后省是指省略下文将要提到的部分,根据人类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的思维顺序,这种省略方式有悖于自然顺序,没有前一种常见,不过我们可以从正式语体的语篇中发现这样的例句。如:(6)中国曾经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世界的强国之一。(《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

例(6)由于前面两个小句的宾语与第三个小句的宾语一致,因而将其省略,显得紧凑、节奏感强。

逻辑省指的是当上下文逻辑关系足够明确时,将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略去,这是篇章衔接的常用手段之一。如:(7)天冷了,多加点儿衣服。

例(7)是按因果顺序连接起来的,由于逻辑关系清晰,因此将“因为”、“所以”略去。3省略出现的条件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当人们讨论汉语的省略时经常提出某些词“可省可不省”,省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沈阳,1994),似乎省略并不是一种语言规律。我们认为省略的对象虽然是机动的,然而构成省略的条件却是受一定因素制约的。3.1 语境的预设

结合前人的研究(索振羽,2000)和讨论的需要,我们可将语境分为书面语语体的语境和口语会话体语境,如下表所示:省略的部分是以该部分存在于语境为前提的,读者或是听话人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被省略的语言成分并以此来补足省略结构。这里被补足的部分可以是句法成分,也可以是意义关系。句法部分的省略是省略句子的某一个成分而对语篇的连贯或交际的成功不产生影响,如例(1)、例(3)。意义的省略指的是在句法平面上没有任何成分的缺失,然而在交际过程中意义的空位是隐藏在话外的,是由共同的生活经验推导出来的,如例(2)、例(4)。交际的成功有赖于双方对句子的内部语义关系和语境的敏感性,因此,明晰的语境预设是省略的一个充分条件。3.2 清晰的逻辑关系

一定的语序是与一定的语言心理相联系的,因为“语言作为一种结构来说,它的内面是思维的模式”(萨丕尔,2002)。汉语的观物取象,取法自然源自汉民族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汉语的语序便是依据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并遵循思维发展的自然顺序,即事件发生先后的时间顺序和思维先因后果的逻辑顺序及大小有序的空间顺序和长幼、男女有别的伦理顺序。例如当我们描述一个动态现象的时候,眼前会出现一个动态的、具体的画面,如:(8)清晨,安定门外小河边长椅上,一个女孩在念书。

例(8)中,我们并不需要指出任何连接空间坐标的介词,我们的头脑中便会出现这个动态画面,这种画面的组合方式是:时间坐标+空间坐标+施事者+事件流程(申小龙,2003),空间坐标的顺序由大到小。虽然没有连接空间坐标的介词,但我们却感到这个画面跃然纸上。

而当我们阐述一个关系句时,一般的逻辑关系是:原因/条件(已然/未然)+结果,如例(7)。在说明物体的空间位置时,我们会按照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来进行。这种清晰的顺序更有利于运用意合的手法衔接篇章,因为词序是固定的,某些位置的空位如主语空位、宾语空位或者修饰语的空位可以通过上下文由思想填补出来,而某些介词如引出空间的介词和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的省略,不但不会引起歧义,反而会使语脉更加顺畅。3.3 话题链的存在

许余龙(2000)在分析零回指的因素时指出,段落中相连句子的话题涉及的是同一个人或事物,构成一个话题链;篇章的整体语义因素和局部语义因素,如某一人或事物是整个篇章语义结构的组织核心。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种话题链:水平链和垂直链。水平链指的是相邻的小句与小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垂直链指的是小句与句子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无论是水平链还是垂直链,如果不转换话题,那么话题链中后一小句的主题经常可以省略。如:(9)路非下班回来,刚坐下,电话就响起来。拿起一听,是冯敏的,声音焦急,说:“……”

在例(9)中,有三个水平链,每个链后面的小句承接前面的主题,这三个话题链并不是以单线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交织在一起连接起来。第一个话题是“路非”,与“刚坐下”构成一个话题链,紧接着的话题是“电话”,而后面小句的话题又回到“路非”,“(路非)拿起一听”,这个话题隔过小句与前面的话题相连,后面的句子“是冯敏的”又隔过这个小句与“电话就响起来”构成一个话题链,参差交错,环环相扣。(10)这陕北姑娘是个好姑娘,人勤快,针线锅灶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跟邻居没有一句闲话,从不惹是生非。每个月交给她的钱,怎么花的,一五一十她都记在小本子上。我收车回去,热饭热菜总在桌子上等着我;衣服脏了、破了,不等我说话,早给我拾掇好了。

例(10)的结构构成了垂直链。“陕北姑娘”这个话题统辖了整个句子,是整段话的核心,后面的部分皆以其为主题。3.4 文体与修辞的要求

会话交际因为有表情、手势、语调等做补充,而且一旦听话人补足省略的部分有误,可以从说话人那里得到反馈纠正,因此省略现象更为常见。非正式文体也因其篇章结构的随意性更强,多省略可使其语言简洁而富于变化,节奏感增强,而且即使省略不当也不至于引起不良后果;正式文体如法律文件、科学论文要求篇章结构严谨,逻辑关系明晰,词语所指明确,思想内容复杂,因而省略的使用频率会大大降低。而诗歌、散文、小说等对语言节奏、语气连贯甚至韵律和谐有所要求时,省略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修辞方法了。(11)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鲁迅《孔乙己》)

例(11)的对话开始还标明这一问一答的主语,后来作者索性将这一主语省去,节奏因此加快,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4结论

以上我们分析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省略现象及其成因,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省略历来是留学生感到头痛的方面,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应根据省略的形式对教材予以解释,使学生能够掌握篇章的衔接方式,另外对省略背后的文化含义加以说明,这样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对中国文化加深了解。参考文献柴奕(2007)二语初始状态及其相关假说述评,《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杜道流(2007)会话省略中的焦点控制及句法语义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洪堡特(2002)《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刘杰(2000)《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萨丕尔(2002)《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申小龙(2003)《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索振羽(2000)《语用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许余龙(2000)《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俞樾等(2005)《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北京:中华书局。汉语成语的概念隐喻探析及其对中高级阶段成语教学的启示张笑难

摘要 本文从语言认知角度,将莱柯夫(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对汉语成语的分析研究中。以与人基本情感有关的成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概念隐喻,具体包括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容器隐喻,用具体的语料证明这些汉语成语可以用概念隐喻来解释,是有认知理据的。说明汉语成语中概念隐喻的特点是由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最后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汉语成语 概念隐喻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

汉语成语是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它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成语意义具有双层性的特征,透过字面上的意义它又有一层隐而不露的意义,而这层意义才是真实的意义(刘叔新,1995)。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意义的整体性、习用性、历史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基本特征。汉语成语也是中国文化的凝缩和集中体现,是民族道德、伦理观念、待人处事等思想的体现。而且,恰当地运用成语能使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因此汉语成语的学习对留学生熟练掌握汉语以及了解中国文化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留学生进入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后,成语对学生深入学习汉语更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关于汉语成语讲解和释义的词典和资料很多,成语研究一般侧重于对成语性质和分类的讨论,关注成语意义的静态分析和成语运用,侧重于溯源述流的工作,从语言学理论出发的成语研究相对比较少。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方法也多是解释成语语义,让学生通过对话和练习掌握成语用法。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思维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理论在成语和概念隐喻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是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的,这就为成语提供了一定的认知理据。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对汉语成语理解过程进行分析。从隐喻认知的角度,选取与情感有关的汉语成语,分析汉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及其背后的认知基础。并尝试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使留学生了解成语认知、构建和理解的过程,从思维层面理解汉语成语,从而更有效地学习掌握汉语成语。1概念隐喻理论1.1 概念隐喻的定义和本质

隐喻一直被看做是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真正从认知角度观察和研究隐喻并把它纳入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是美国生成语义学家莱柯夫(Lakoff)和英国哲学家约翰逊(Johnson)。与传统观点将隐喻看做是一种修辞手法不同,莱柯夫和约翰逊用认知的观点来研究隐喻,确立了认知隐喻学的研究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普遍的认知方式,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感受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因此“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它更是思维的问题”(Lakoff & Turner,1989)。隐喻是连接语言和认知的纽带,“其作用是在人们用语言思考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不同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如同互联网中的链接点,建立想象丰富的联系”(胡壮麟,1997)。这种联系主要是通过映射来实现的。这种映射不是随意的,而是植根于我们的身体构造、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并且受制于恒定原则(蓝纯,2005)。隐喻由两个部分构成:源域和目标域。其本质是由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到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也就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通过“映射”这座桥梁把源域、目标域联系起来,是将源喻的经验映射到目标域之上,从而实现对目标域进行重新认知的心理过程。当然在概念隐喻化的过程中,源域概念的一些特定的内涵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是有选择地投射到目标概念上的。至于投射过程中源域概念选择什么、舍弃什么,与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莱可夫强调隐喻的认知作用,认为隐喻根植于人类的概念结构,所以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提升到概念层次、思维层次。隐喻利用一种概念去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要有相互的关联,这种关联是客体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因此,隐喻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这种相似包括物理相似和心理相似两个方面。物理相似是形状、外表或功能上的相似性,心理相似是由于文化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人们认为某些事物存在某种相似。例如成语“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变化迅速,风和云本来是自然现象,而局势却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自然界风云的变化无常和局势的变化这二者在感觉上有相似处,由此进行隐喻产生了这条成语,而我们透过这一相似性的特点明白了这条成语的真正意义。1.2 概念隐喻的分类

根据隐喻的构成,莱柯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1.2.1 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指的是用定义明确、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概念来映射定义模糊、结构不完善、条理欠缺的概念。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如“辩论是战争”就是这个类型的概念隐喻,汉语成语中有“唇枪舌剑”、“口诛笔伐”等表达。1.2.2 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也称空间隐喻,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它不是用一个概念构造另一个,而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高低、内外、前后之类的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些隐喻概念。如:高兴是上,难过是下;好是上,坏是下等等。成语“兴高采烈”、“垂头丧气”等就是这类隐喻。1.2.3 本体隐喻

本体隐喻是指我们可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人体本身。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性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我们将抽象的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本体隐喻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容器隐喻,另一类是实体隐喻。

1)容器隐喻

人类把自身看做是内部,其他的一切是外部,身体犹如一个容器,受空间限制,有内外方位。我们又把这一概念运用到其他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自然物上,如房子、丛林、山野、土地,甚至一些无形、抽象的事件、行为、状态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容器。如成语“心满意足”、“热泪盈眶”等。

2)实体隐喻

用具体的实物来映射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和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抽象的情感观念等看做实体和物质,我们就能对它们进行指称、范畴化和量化。如成语“心花怒放”、“怒火中烧”等。2汉语成语中的概念隐喻分析

莱柯夫和约翰逊认为,成语是概念隐喻的特例(Lakoff & Johnson,1980)。成语不只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语言表达法,更重要的是它们来源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些认识就体现在整个概念体系中。汉语词汇的情况与印欧语言有很大不同,那么概念隐喻理论能够解释汉语成语吗?沈家煊(2002)曾指出:“任何一个国外的流派介绍到中国来,都有一个如何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种结合有两方面,一是要跟中国语言学研究的传统和现状相结合,二是要跟中国的语言材料相结合。”汉语成语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成语都能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和解释,我们将分析重点放在含隐喻的成语上。本文以与人的基本情感有关的成语为例,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探讨汉语成语理解中的认知过程。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akoff & Johnson,1980)。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的基本部分之一。人的感情丰富多彩,如愤怒、快乐、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然而,这些情感都是抽象的或难以表达的。因此,为了生动形象地描述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把它们隐喻化。普通心理学把人类的情感体验分为快乐、愤怒、恐惧和悲伤四种最基本、最原始的情绪。因为“它们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常常具有较高的紧张性”(叶奕乾,2004)。本文选取含有这四种基本情感的成语进行分析。2.1 方位隐喻

我们常把空间方位概念“上下”、“高低”投射到其他概念上去。按照莱柯夫的说法,英语中大部分表示快乐的概念隐喻都是方向性的,“HAPPINESS IS UP”,快乐的感觉是向上的、高的,如成语:欢蹦乱跳、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欢喜雀跃等;而“SADNESS IS DOWN”,悲伤的感觉是向下的、低的,如成语: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灰心丧气等。

体验主义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世界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所形成。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概念,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认知基础”(王寅,2002)。例如我们从小就开始认识空间、身体、文化活动和模式,这些是我们思维的出发点,也是思维的基础,是属于人类最容易把握的尺度。为什么“上、高”总是和快乐、状态好、心情好等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而“下、低”总和与之相反的意义相联系?这来源于人的身体对基本的空间方位的体验。我们从人的生理现象来看,直立的姿势表明正面的情感状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状态好、头脑清醒,这时候人们会昂首挺胸,这些姿态都与“高、上”相关;相反,低垂的姿势通常与悲伤、压抑的情感相关。比如人在生病时、心情悲伤、状态糟糕、不太清醒时一般都要躺下,死亡时更是要倒下。这些姿态都和“低、下”有关,而且在空间概念中位置较高的事物处在上方,位置较低的事物在下方。这样看来在人类思维中很早就有了把快乐的、好的看做“上”、“高”,把悲伤的、差的看做“下”、“低”的基本概念隐喻。

有了“上下”、“高低”的空间方位概念,其他的概念如“快乐”“悲伤”得到了合理的组织和归类,这样就帮助我们分门别类地认识周围的世界,看起来不相关的事物就可以在人类的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的联系。“上下”、“高低”这样的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2 容器隐喻

人类是有血肉的生物,通过自身的皮肤与世界的其余部分分割开来。每个人是一个容器,有周边、有表面、有内与外的走向,我们自身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如吃饭、呼吸等都有容器的特征。人的身体包括身体的各个器官,如耳、嘴、心、胸、肚等都是容器,而且人类将这种内外走向投射到也有周边表面的其他物体。所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都可以看做容器关系。世上的万事万物要么在容器的内部,要么在容器的外部。

如果把人看成容器,那么抽象的感情就可以看成容器内的事物。以汉语成语为例,“快乐”是满面春风、满心欢喜、满怀喜悦、乐在其中、喜出望外,“悲伤”是满腹惆怅、满目凄凉,“愤怒”是怒火中烧、满腔怒火、义愤填膺等。而且当“感情”充盈或盛入过多的时候,就会溢出来,比如成语心满意足、热泪盈眶。

因此,与情感有关的隐喻在相当多语言中大体都是一致的,并且都是基于“人体是容器”的概念隐喻,说明了情感被物质化实体化的同时一般是将身体或者器官看成容器的。2.3 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就是通过实体来理解我们有关经验的隐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在感知或认识事物的思维活动中,人类没有将自己的身心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而是浑然与万物同体。人们参照自己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知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甚至行为、情绪、思想等抽象的概念都可以看做是实体或物质。实体隐喻概念就是用表示实体的词来表示某一抽象概念,用有形的实体去理解那些比较抽象的经验,如情感、观念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实体隐喻。

例如汉语成语表示愤怒:火冒三丈、怒火万丈、火上浇油、七窍生烟、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气势汹汹、气急败坏、咬牙切齿、捶胸顿足、横眉怒目、怒目而视等;

表示快乐:心花怒放、眉飞色舞、眉开眼笑、笑逐颜开、手舞足蹈、喜上眉梢、捧腹大笑等;

表示悲伤:泪如雨下、声泪俱下、泪如泉涌、以泪洗面、愁眉苦脸、肝肠寸断、愁肠百结、万箭穿心、心如刀割、撕心裂肺等;

表示恐惧:面如死灰、面如土色、毛骨悚然、心惊胆战、提心吊胆、触目惊心、胆小如鼠、噤若寒蝉、屁滚尿流、魂飞魄散、失魂落魄、魂不附体等。

莱柯夫认为,隐喻不是任意的,而是以身体的经历为基础的。在认知世界时,人类几乎将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各种方式投射于客观物质世界,或者说,人类是以认识自身身体的方式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人类把对自身身体的认识作为源域,投射到不熟悉的、抽象的目标域,形成人体隐喻化的认知方式,从而达到认识陌生事物的目的,并在语言中产生了大量采用人体部位作喻体的隐喻词语,包括隐喻成语。我们可以看出,在与情绪有关的汉语成语中,汉民族倾向于把人体及其器官投射到抽象的“情感”之上,用“心”、“眼”、“眉”、“手”、“足”、“脸”等身体器官和部位来表达“愤怒”、“快乐”、“悲伤”、“恐惧”等情感。这是因为人的身体是人类认识的起点,而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也是“天人合一”式的。汉代董仲舒这样描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其意则为,人能偶天,超于众物,而与天地相似。天所有之,人亦有之;人所有者,天亦有之。天人相副(张岱年,1997)。“天人合一”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这种观点也表现在了语言之中。因此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汉语民族在表示情绪和感情时,更多的是借助人的本身。

在汉语成语的实体隐喻中,还把情绪这种抽象概念看成动植物或其他非生物。比如表示愤怒用“火”,因为火是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它有热度,人们感觉“火”的特征和人类的愤怒之情有相似处,于是就有“火冒三丈”、“火上浇油”等成语。

汉语情感的概念隐喻化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由此而形成了汉语中一些独特的概念隐喻。如表示快乐的“心花怒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红花是快乐、幸福的象征”。再如“魂飞魄散、失魂落魄、魂不附体”等成语,“恐惧时失去灵魂”这个概念隐喻也是汉语所特有的。我们的祖先相信鬼魂的存在,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魂,并且认为人受到极度惊吓时,灵魂会出窍。还有用成语“屁滚尿流”表示极度恐惧,根据中医理论,和“恐惧”有关的内脏是肾,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肾气不足,生命力就不强,就容易受到惊吓,并且固尿能力差,所以有这样的说法。3对中高级阶段成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不同时期教学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在初级阶段,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在音、形上,进入中高级阶段后,精读、阅读等课程所使用的语言材料以书面语居多,这就不可避免要接触到成语。尤其到了中级阶段的后期和高级阶段,课文选篇有不少文学名作,讲究遣词造句,成语的数量不在少数,比如中级汉语教材《桥梁》下册就有100多个成语,可见成语是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汉语成语在结构形式、语义特点等方面有着不同于一般词汇的独特性,成语的历史性、民族性、深刻性、抽象性等特征使得留学生的成语理解及学习困难重重,已成为他们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必须跨越的障碍。

成语能以很少的字说明很深的道理,是文化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因此成语的学习要求留学生既要有相当的语言基础,又要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汉语成语中运用什么样的隐喻还涉及中国文化及其内涵。因此,汉语成语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对成语自身的解读,我们需要让留学生了解成语认知、构建和理解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可以从思维层面理解和运用汉语成语。3.1 引导学生熟悉基本的概念隐喻

在汉语成语学习中,透过语言现象,寻找隐蔽的概念隐喻,再从概念隐喻联系到相应的语言表达,挖掘深层的思维模式来了解表层的表述。中高级阶段学生的汉语水平已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讲解概念隐喻的定义、基本类型,比如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等,并结合成语实例分析每种类型的特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类型的概念、判别方法。比如“垂头丧气”、“低声下气”、“灰心丧气”、“失魂落魄”、“兴高采烈”、“喜上眉梢”、“欢喜雀跃”等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关系,其实它们都是空间方位概念“上下、高低”经过隐喻构造出来的。“上、高”总是和“快乐、状态好、心情好”等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而“下、低”总和与之相反的意义相联系。“心花怒放”、“胆小如鼠”、“噤若寒蝉”、“怒火中烧”、“火上浇油”、“撕心裂肺”等成语是由我们熟悉的物质比如动植物、人体等,经过隐喻形成的。3.2 利用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建构能力

莱柯夫说明概念隐喻的系统性时谈到,同一概念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概念隐喻,比如“观念是人”、“观念是商品”、“观念是植物”、“观念是资源”等等。它们虽然有别,但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的,形成一个有关“观念”的隐喻系统,其中每一个隐喻说明了“观念”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张敏,1998)。许多不同的成语来源于同一个概念隐喻,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可能针对同一个概念,这些成语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比如成语“焦头烂额”、“燃眉之急”、“迫在眉睫”等,所用的概念隐喻是把人体及其器官投射到抽象的情形状况上,人体作为基本的认知范畴被系统地映射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比如“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满腔怒火”、“七窍生烟”这些不同的成语都来源于同一个概念隐喻“愤怒是火”。通过对概念隐喻系统性的了解,学生能在思维层面上透过成语字面意义准确理解成语的深层意义。3.3 成语的隐喻认知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哲学渊源、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因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表达这些思维认知方式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而这一表达工具在形式上所表现出的差异,则与这一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认知模式密切相关。成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在漫长演变过程中累积而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烙上这一民族文化特质的印痕。汉语成语的隐喻思维过程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特征,了解了中国文化就了解了隐喻所包含的最底层的内容。“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汉民族思维的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这种整体思维影响下,中国人把人的身体也看成是一个整体。《黄帝内经》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解释人体五脏之间的联系,认为人体各个器官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把人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器官都与自然界的各种物象联系起来。汉语因此以人体器官之间的关系作比照,去类比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大量的人体隐喻性成语。比如成语“肝胆相照”,肝是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胆位于肝脏之右,肝胆互为表里关系,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为用,关系密切,因而常用“肝胆相照”隐喻关系密切,真诚相待。“唇”和“齿”互为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威胁,因此就有了有“唇亡齿寒”、“唇齿相依”等成语。

汉语偏重于形象思维,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连淑能,2002)。在古人看来,通过形象思维这座桥梁直达理性思维,更易表达事物的本质。再者,汉民族偏爱平衡性和和谐性的思维,善于“合二为一”,强调“天地合气,物偶自生”。这种物偶式思维深刻地影响了汉语的语言表达形式,如对仗、对偶等。体现在成语上,就是形式上常常表现为四字格,对称偶化明显,设双象而喻同理,也就是用双源域来映射同一个目标域。如“推心置腹”,用“心”和“腹”两个源域来表达真心诚意地对人这一目标域。“撕心裂肺、心惊胆战、愁眉苦脸、目瞪口呆、手忙脚乱”等都是同样的道理。4结语

本文考察分析了与人的基本情感“愤怒”、“快乐”、“悲伤”、“恐惧”有关的成语中的概念隐喻,从汉语成语的角度证明了莱柯夫的概念隐喻理论的观点:人类情感本身是抽象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隐喻而被概念化,得以表达和理解。其中一些概念隐喻是汉语所独有的,这些概念隐喻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由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思维层面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建构能力,将成语的隐喻认知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感悟和理解。参考文献胡壮麟(1997)语言·认知·隐喻,《现代外语》第4期。蓝纯(2005)《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连淑能(2002)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第2期。刘洁修(1989)《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刘叔新(1995)《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沈家煊(2002)首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综述,《外国语》第1期。王寅(2002)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叶奕乾(2004)《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岱年(1997)《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敏(199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Lakoff,G. & Johnson,M.(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akoff,G. & Turner,M.(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深化字词语关系研究之汉字“字用度”的探讨——深化字词语关系研究之汉字“字用度”的探讨韩秀娟

摘要 本文提出的“字构词通用度”(简称“字用度”)是一个新概念。它是用汉字所记录词语的通用情况来衡量字的常用、通用与否,比单纯的字形统计更进一步地考虑字与词语的关系,是深化字词语关系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首先阐述“字用度”提出的理论基础及现实基础,并基于2002—2006年动态流通语料库的1万通用词语及其用字,提出“字用度”计算公式,并通过单字“构词能力”序、“字频”序和“字用度”序的对比,初步考察“字用度”作为衡量汉字实用特征新指标的特点。

关键词 字词关系 字用度 通用词语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以汉语中词的意义作为构形依据;字形是汉字的本体,字音和字义是汉语赋予汉字的。作为第二性的书写符号,汉字必须以自己的字形关联了语音、语义才能称为文字。正如王宁(2004)所说:“完整的识字过程,是把汉字的形体和词语的音义全面联系起来,也就是把口语词转化为书面语词的过程。”对于研究和教学来说,汉字都必须结合具体字符使用的环境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