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7:28:59

点击下载

作者:学生生命与心理教育指导小组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试读:

前言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则是生命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它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促进其它方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在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动因性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困扰。

为了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提高综合心理素质,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培养”图书,包括《学生的生命与自我教育》、《学生的生命与他人教育》、《学生的生命与自然教育》、《学生的生命与社会教育》、《学生的生命与创造教育》、《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能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因素的培养》10册。本书包括学生生命教育和心理培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教育机构人士和大中小学教师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大功能类组合而成,人只有在生理与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才能被称之为健康的人;只有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充分发近作用的条件下,才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牲,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

兴趣是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各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情绪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一面,情绪情感好坏与兴趣的大小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孩子上学是否有兴趣,是高高兴兴地学,还是愁眉苦脸地学,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深厚的兴趣和好的情绪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状态,往往会唤起人们废寝忘食的钻研钻研劲头,从而成为发掘智力潜力的金钥匙。而不好的情绪,受压抑、害怕、反感等则掏智力活动。

意志即是指人们自学地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在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牲。良好的性格如勤奋、自信、自强等,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如懦弱、懒惰等,则对人的成长起消极作用。

总之,非智力因素是引导和促进孩子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它对孩子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待孩子智力的发展十分重视,进行了大量的智力投资,但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智力的发展与学习效果的提高。有些孩子由于家长的溺爱、娇惯等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造成了他们的创造性、懒惰、领带性强、意志薄弱等。

所以从孩子进小学后就要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孩子,不要以为智力水平高了就可以万事大吉,还要注意培养他们非智力因素,从而促使他们的健康成长。对智力水平一般甚至较差的孩子,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因为这往往能裣智力上的某些弱点,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勤奋出天才等,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之间智商差异不大,为什么智力发展差异很大呢?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结果。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的关键在于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基。这个基础不仅有智力的基础,还有非智力的基础。所以,小学生家长不仅要注意指导孩子学好功课,发展他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行多项素质教育,才能使孩子不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自信心(1)鼓励学习,增强自信

面对陌生的世界,每个正常的儿童都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对周围发后的一切事物都会作出反应,要试验,要探索。成人要接受儿童的好奇心,向他们打开学习的绿灯。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却不是这样,例如:小明拆卸新买来的玩具汽车,就会听到不要动;在花园里,他伸手去捉一个从未见过的虫子,又听到“不要动!这虫子太脏”。屡次受挫,他感到探索不大安全,久而久之,好奇心处处爱到掏,学习热情丧失殆尽。所以,我们的家长要有战略眼光,不能因小失大。

父母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学习,真诚地赞扬他们所取得的微波的成绩,使他们切实认识到,我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自信自强的孩子的信箱是我行,我能干,我有事可干!从而开足马力向前冲。小宁歪歪扭扭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父母把它端端正正地摆在写字台前,她很高兴,今后会写得更好。小方学会了算术,爸爸要他为单元里的住房算电费,他兴奋异常,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2)发挥特长,促进自信

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父母要了解孩子,激发他的优势。小田学习成绩不拔尖,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朗育起课文来神情并茂,老师和家长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他担任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他不仅发挥了特长,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而促进了自信心。(3)多让发言,培养自信

要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贫乏的语言环境妨碍学业的进步。要尊重儿童的意见和感情,创设安全的气氛,让孩子畅所欲言,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不错误地认为不声不响埋头学习就是好孩子。(4)指导实践,提高自信

要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解决总是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科学习还是非学科学习,要指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总是,常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

高度的自信和自由奔放的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只有具有自由创造才能的儿童,充满自信,沉着镇静,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够聚精会神,专注于个人的学业,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形成完善品格的重要条件,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孩子们到学校去学习,动机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希望像哥哥、姐姐那样载上红领巾,有的想跟同学在一块儿玩,有的是由于父母的启发和要求,动机虽然多种多样,但共同的特点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更谈不上深刻。

一般说来,低年级儿童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相联系的,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本身:手里的小棍,书里的画面等等,对学习的结果如何,常常不大关心。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会逐渐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明确学习的责任,义务感会大大增强,从要我学逐渐过渡到我要学。(1)因势利导,激发学习动机

家长们可利用一切教育的契机,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孩子喜欢小动物,就带他们到动物园去观察,给他们看一些介绍动物的画片、图书,教育他们多读书,以后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动物学专家。孩子喜欢漂亮的房子,可以因势利导,要他们学好数学、美术等,将来成为建筑师。总之,可以利用一切具体的人和事物及时教育孩子主动地、认真地学习,逐步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2)及时反馈,端正学习动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越来越注意。在学校里,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低年级的课堂提问中,孩子们乐于举手回答教师的提问,对回答的内容和结果不够注意,甚至站起来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从中年级起,孩子对老师的提问变得慎重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回答的好坏反映了学习的成果,涉及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到了高年级,家长要注意及时向孩子反馈他们学习的成果,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与程度,正确地评估他们的成绩,以鼓励为主,不断提出新要求,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指孩子对知识的一种积极认知的倾向,它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给予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随地都在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1)珍视学生好奇心

对孩子的好奇心、兴趣和才能,一不推,二不捧。有些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许多问题缺乏耐心,往往采取回避或粗暴的态度,“去,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就你问题多!”这些粗暴的做法就是推,它把孩子的求知欲望摧毁了。对子女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要热情鼓励,给予支持,但不能捧,尤其不能把孩子的才能当作家庭的小摆设,在大庭广众、亲戚朋友中炫耀、吹捧,那样会使孩子沾沾自喜,以致误了孩子终身。(2)明确学习目的

目的和兴趣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孩子对某一事物认识的目的越明确、具体,对该事物的兴趣就越大。仅仅由某事物或现象的生动性或趣味性引起的儿童兴趣是肤浅的,而由明确的学习目的支持的学习兴趣,才是深刻的、稳定的和持久的。在小学生的课程范围内,有些知识是相当枯燥的,比如数学中的某些知识,它们很难以其本身的生动性引起儿童的兴趣,但是,如果家长能向孩子说明这些知识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启发或带着孩子去亲身体验,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孩子可能会乐于学习这些知识。(3)帮助积累知识

假如说一个孩子对某方面的知识发生兴趣,那就是说,他必然是已经接触了这方面知识,并且有所体验,感觉到它的有趣。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是零,那么,他说对它有兴趣,则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是没有没基的,不可靠的。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发展,例如,阅读兴趣,需要以识字为基础,识字越多,可读的书的类别越多,范围就越大;学习历史,知道的历史事件越多,历史开象越多,对历史的兴趣可能越浓,参观历史博物馆将能帮助孩子积累这方面的知识。(4)督促完成学习任务

兴趣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没有需要产生就根本不会有兴趣发生。给孩子提出需要守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到有必要去观察、思考,并寻求结果,则兴趣会伴随着发生。例如,让孩子惧十种树叶,做植物标本,但自己家的庭院里或宿舍楼旁边却只有五种树,孩子便只好到山上或公园里树叶,凑够十种,这个问题便能调动孩子对公园里或山上的各种植物的叶发生兴趣,树叶标本做好了,再要求孩子说明它们分属于哪些树,这些树有什么牲和生长规律,这样孩子便要进一步观察,并翻阅图书,惧这方面的知识,这可能促成孩子对某些植物方面的阅读兴趣。(5)恰当运用竞赛方法

竞赛能激起孩子争上游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无形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孩子一人埋头做题,他可能做一会儿就烦了,但如果适当穿插一些心算竞赛,则可能激起和保持孩子算题的热情和兴趣。父母和孩子,三人参加,第三次父母中有一个出题并兼裁判,一人同孩子比赛,十题一组,采用抢答方式,最后计分,看谁优胜。一组题算一盘,可比三盘,三盘两胜,也可比五盘,五盘三胜。又例如,语文作业中的由字组诩训练,也可以由父母同孩子比赛,每出一个字,看谁组词多,而且不限于两个字组的词,也可以是三个字,四个字,甚至五个字组成的词。例如一字,可以组成一旦、一行、一贯、一味、一律、一般、一瞬、一系列、一言堂、一马当先等。(6)营造学生兴趣环境

要使孩子学得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方法也适当变化。同样是要孩子写一篇作文,甲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今天是星期天,你必须写一篇作文。”孩子冥思苦想,无话可说,兴趣全无。而乙家长先带孩子到公园去游玩,让孩子说游玩的过程,适当地予以指点,再让孩子记下来,孩子兴趣盎然,文章便会写得有声有色。再如让孩子算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

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情感既是学习的重要目标,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以理激发情感

情感以认识为基础,只有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要培养孩子对某种事物的情感,首先要让他们狼心狗肺有关的知识,懂得有关的道理,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感情就会越深厚。如,教孩子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告诉他们如果不保护动物和植物,生态就会遭到破坏,我们人类也要受到洪水、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侵害,激发他们的情感后,孩子就会觉得更认真、更自觉。(2)以情激发情感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性,要想使孩子感动,首先家长要感动。高尔基年轻时在一艘轮船上为厨师长念书,读到动人处,读者与听者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很认真、很投入地和孩子讨论学习问题,倾听他们的意见,将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3)以行激发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和推动情感的动力。孩子们学会了一些字词,家长请他们读报;学会了加、减、乘、除,家长就请他们为家庭生活做一些小小的计逄,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巴金写的《春蚕》,说的是母亲养蚕的过程,赞扬了母亲勤劳、善良的品质。结合课文内容,家长可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懂得每一位母亲的辛劳。美术、自然等学科更有许多孩子们可以实践的内容。

培养学生学习毅力

毅力是指在明确学习目的情况下,克服和排除学习中的内外困难和干扰,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当儿童具有了这种品质以后,他们就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气馁,也不会因内外干扰而分心。人的认识活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人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并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学为重要。”

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毅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育学生从小立志

教育孩子从小立志,“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家长可用古今中外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志向与坚韧不拔,终至成功的事迹去教育孩子,如,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一辈献身于桥梁事业,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南京秦淮河上有一座文德桥,有年端午节游人为争看龙舟竞赛被挤塌了,许多人掉到了桥下,有些孩子淹死了。事后,家人就带茅以升观看倒塌的文德桥,茅以升小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造坚固耐用的大桥,也由此语重心长了茅以升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崇高理想。

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新元素,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做了一千多次试验,仅实验废物就上千吨,最后终于炼出了镭;再如,焦耳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全靠自学获得,为了证明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使用种种方法,做了四百多种试验,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获得了热功的大量的数值;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沾满鲜血的利剑面前,临死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要让孩子懂得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同时还要使孩子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还可以用同龄人的榜样来教育孩子,如某某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2)鼓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

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发展起来的,困难是培养孩子毅力的磨刀石。孩子学习上的毅力,也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形成的。

有家长说:我要求孩子一年级总分在班级进入前十名,二年级进入前八名,六年级时要进入全年级前十名,设立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孩子的毅力。

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其总是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目标是否切合孩子的实际,是否属于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如果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遇到的全是失败,毅力从何而来?二是部分的前几名,排第几位,受各种因素制约,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目标。

正确的做法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断地给予他意志与情感的鼓励,“我知道,这道题你一定能够须知出来”,“不要怕,只要理解努力,深入思考,才答对了这道题,祝贺你”,让孩子从亲身的意志行为中尝到快乐。家长还可根据孩子特点,有意地设置一些困难,即让他跳一跳摘果子,激发他尽力跳起,从而培养战胜困难的毅力。(3)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与他们是否浓度到战胜困难的成功感关系密切。孩子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徨往复中,才能形成毅力。家长要以其自身的经验,启发孩子多种思考,教会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必要时,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要求,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培养孩子的毅力,不只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有的孩子学习有障碍,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使其获得成功,再逐步提高,也能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毅力。

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面对这样不断变化的世界,不能以掌握静止知识的多少来徇自己的学习情况,关键在于会学习,不断地学习。家长要和学校教师一道研究孩子的学习过程,培养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习方法,它比学一点静止的知识重要得多。告诉他们学习是终身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从学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2.利用课堂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1)从情感和智力发展关系上

强烈的情感,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愉快的事,它能保证学生情绪饱满,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强,学习效果好。(2)从意志和智力发展关系上

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成才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学习从来都是艰苦的劳动,若无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守株待兔,将一事无成。在同等条件下,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智力发展就快,而意志软弱者,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滞不前,事业就会中断,半途而废。事实雄辩地证明,勤勉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勤勉,将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1)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是学生能够发奋学习的内部动力,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而又具体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它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动力和源泉。(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它是学生能够积极学习的内部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只有在授课前明确交代本节课的目的和要求,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有效方法,并带有艺术色彩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才能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因为它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热情恰恰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情感之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心理基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一视同仁,爱护学生。在课堂上,经常用温和的目光和鼓励的语言,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为学生树立勤勉、自觉、奋发向上的学习风尚奠定坚实的基础。(4)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众所周知,任何非凡的能力,无不是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发展情感。所谓提高认识,是指帮助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所谓情感,是指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还要具有荣誉感、责任感、紧迫感和意志力。正因为情感是意志力的源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教师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以引起积极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通过解答一道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过程,培养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毅力,使学生养成必胜的信心,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另外,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支配下,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抓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使他们具备了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基本品质。

3.利用英语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智力因素是指思维能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性格、气质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不负责对外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处理工作,但它对认识过程起制约和调节作用。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并影响到学习效果,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动力系统,两者在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导向良性发展。人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它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太明显,绝大部分学生都属于中等智商,然而学习成绩却明显不同,甚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习成绩也可能不尽相同,追寻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决定的,它侧重的是后天的培养。

因此,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进取心。

激励学习动机(1)动机在学生活动中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推动他们从事一定的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此外是目标的选择过程,只有动机和具体活动目标相结合时,才实现了动机的动力和导向的核心作用。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有三种作用:

第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使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产生达到目标的欲望;

第三,使学生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专心致志地学习。(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①利用学习反馈的评价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之朝着更理想的方向发展;

②开展适当的竞赛竞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竞赛,使学生发觉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调整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参加大英赛、演讲赛和课堂陈述等竞赛活动,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

③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学习动机和目的不明确,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本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得过且过。多与他们交流谈心,谈谈生活、谈谈理想,旨在转变他们的观念和学习态度,重新启动其学习的动力。教育家彼格马利翁认为,家人、老师和朋友等对他们殷切期望以及对他们的态度能使他们产生勤奋进取的动力。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彼格马利翁效应”,亦即“期待效应”。

加强兴趣培养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旦对英语学习发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篇幅短小精悍的、内容诙谐风趣的幽默故事、笑话、电影片段、歌曲以及智语警句等等,这不仅使学生能享受到英美人士的智慧和乐趣,调节身心,增加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文学修养,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阅读英文报刊,开展朗读比赛、翻译比赛、讲故事比赛以及英语角等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接触英语、讲英语、用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才能积极引导学生作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进师生感情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索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使学生尊敬你、信任你、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功课,乐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也只有全体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才能在学校感受家庭的温暖,愿意来学校上学。

有的教师上课,总是板着一副面孔,不能给学生平易近人的感觉,那么学生听起课来很容易疲倦,也容易对你失去兴趣。还有的教师动辄挖苦、怒骂、体罚学生,或把学生赶出教室,这样不仅会降低你的威信,而且会促使学生对你这门功课的反感。

教师不仅应该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更要关心中、后进生,这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心心相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畅通无阻。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凡是学生学得好或感兴趣的学科,都是由于该学科教师非常爱护自己的学生,而其学生也非常敬佩自己的老师,这种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

如果教师对学生漠不关心,甚至训斥、处罚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或不满情绪,产生消极的情感,从而对该教师及其所教学科产生厌恶之感,对学习抱着应付或放弃的态度,这样智商再高的学生也难以有学好的愿望。

磨砺坚强意志

学生应具备珍惜时间的品质,制定严格科学的学习计划,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我们今天的学生,意志不坚定,做事、读书等往往是前热后冷,虎头蛇尾,很难坚持到最后,因此,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的利用”。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原来都并非很聪明,他们在智力上也并不占优势,而是能够充分科学的利用好业余时间来学习,他们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学习英语而言,作为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识记适量的单词和其它知识点,分散记忆并能够持之以恒地走下去,它就能对智力的某些不足之处起补偿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勤能补拙”。

实践证明,尽管学生的智力有高低之分,但如果他们有优异的非智力因素,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英语成绩有所提高,这也说明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下功夫,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因此,要想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久的学习意志、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并强化非智力因素对英语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起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达到最佳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4.利用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在过去应试教育的条件下,中学教育存在着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倾向,中学生中广泛存在着厌学、散漫、自私、意志不坚定、缺乏进取心等问题。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强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和结构(1)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的。智力因素是人脑功能的表现,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直接渗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智慧高低的最重要表现。非智力因素则是指人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过程的总和,它的内容很广泛,通常包括:

观念水平的价值意识:自信心、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

一般水平的价值意识: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意识的心理背景:心理状态、性格、气质

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够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推动学习过程顺利进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智力不一定相同,原因在于低智力者可以通过增加学习时间和强化学习过程加以弥补。调查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二者协调配合,能使学习效率提高60‰左右。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智力中的重要作用。(2)非智力因素的意义

非智力因素培养是顺利实现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和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不少实验表明,人类个体智商水平的差距不大,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非智力因素。

当前,很多学校都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却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全面培养”的某些任务得不到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最终成为泡影。比如,在政治课上和政治活动中没有把非智力因素培养引入进去,没有诱导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动机,并以坚强的意志去实践,最终导致学生上课死气沉沉、昏昏欲睡,即使努力学习的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去接受,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即使平时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环境,一切就马上“失效”。

事实证明,在文化知识传授上,特别是政治课教学中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未必是智商差的学生,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差异导致学习成绩低下;同样,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离开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无法实现。因此,非智力因素培养,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1)注重运用情感手段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从情商和智商的关系上我们认识到,情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形式,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起着一种价值取向的作用,虽是一个无法概念化的复杂的结构系统,但无论何种情感都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利害关系。情感的变化可以推动或抑制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影响和制约认识发展的方向,它能够成为主体活动的催化剂,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提高到一种自觉状态。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善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防止自暴自弃,要尊重学生情感,防止偏见、歧视和情绪对立。(2)利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政治课的关键,而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不会有好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经济常识》第三课“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这一问题时,给学生举了海尔集团注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发展成为世界知名企业的例子。同时,又举了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用陈馅做月饼欺骗顾客后被中央电视台暴光,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一落千丈,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举完例子教师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虽然有的观点有些偏颇,但毕竟是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3)课堂上实行开放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由学生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并引导学生就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做出总结。

每堂课前5分钟由各小组轮流出一名同学发言,对社会热点做出评价。例如,伊拉克问题、南美洲国家的金融风暴、“神州四号”的发射与回收成功、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指导学生阅读《半月谈》、《时事》、《中学生博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报刊杂志,以拓宽学生视野。每晚7点组织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学生每周写出一篇200—500字的小论文,并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对优秀小论文给予表彰奖励。

通过以上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许多学生从不喜欢政治课到主动参与课堂发言和辩论。

5.利用语文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代写论文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它们的关系是辨证的。智力因素是开发的问题,而非智力因素是培养的问题,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情感动机,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磨练意志品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智商的高低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智商高的孩子,学习成绩未必优秀,智商中等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比前者差,有的还明显超过前者,这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必须重视和培养非智力因素

人的学习活动有两大心理因素参与:一是智力因素,一是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关于认识过程本身所要求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它都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承担对知识的加工处理,表现为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它都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在学习中起调节、维持、推动的作用,表现为学习态度,是关于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如动机、情感、意志与习惯等,这些都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且共同发展。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措施(1)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观能源。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动机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兴趣、情感、意向、意图、信念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学习活动难以进行下去,常常是缺乏学习动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要不断给学生输送动力,调动学习的情感;运用对学科的兴趣,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也叫求知欲。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也就有了动力。调动学生求知欲的方法很多。(2)培养意志力,使学生“勤学”

意志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坚强的意志主要表现:

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处事果断,当客观情况需要立即作出决定时,他会毫不犹豫、及时采取断然措施;当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时,他又会当机立断,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善于自制,在胜利或成功时,不骄傲、不自满;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动摇、不气馁,能以更大的毅力去克服困难。

教学中,学生在一定的学习任务面前,经常产生畏难情绪,或者对学习的疑难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或者觉得上课时间长坐不住,希望早点下课而神不守舍,这些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3)培养学生与困难作斗争的品德

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观教育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只有具备科学世界观的人,才能为伟大的目的而表现出坚强的意志。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好素材,教师应充分运用好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他们意志坚强起来。

②给学生提供克服困难的机会困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来说,好比是“磨刀石”,当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并实现了一定的目的时,意志力就会得到发展。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热情地鼓励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对于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如背诵较长的古文,可以把课文分割成几段,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背完指定的段落。

③坚强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要求学生不断检查自己的意志品质,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这有利于意志力的培养。

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好语文的坚强意志,他为了学好语文就能主动地去记忆生字词、背课文、学写作等;同时,意志又能促使其克制一些不利于学习语文的行为举止,或放弃某些阻碍其学习的活动(如迷恋下棋、打牌、玩游戏机等),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又一重要方面。(4)养成良好习惯,使学生会“自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他们就能“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①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认识或难以理解的字、词,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成为阅读障碍,或写作上的拦路虎。许多学生遇到困难时,要么跳过去不理睬,结果是囫囵吞枣;要么向别人求助,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因此读书要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②质疑问难的习惯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质疑问难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造的过程更是从发现疑点问题开始,没有疑点问题就谈不上创造。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做“学问”,强调了学习必须一边学,一边问,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凡是不懂的,有疑惑的、把握不准的,都应当勇于向别人请教,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问一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

③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④读书看报的习惯在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要学好语文,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从书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我们要不断推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激励每个学生都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同时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利用数学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数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材中,创设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尽管是这样,在数学教学中也还应该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所谓非智力因素,即非认识性的心理因素,如学习动机(间接兴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等。

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受学生本人的知识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学生本人的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一位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自制能力差),那么他的学习效率就不会高。一位智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如果他的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那么,他的智力也会相应得到开发,学习效率也会逐渐提高。

因此,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促进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而非智力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智力因素。如果放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说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那的确是一句空话。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必须在一个最佳的教学过程中来完成。

非智力因素在自学课中的培养(1)要有一份好的自学提纲

也就是说,所编写的自学提纲要有启发性、新颖性和难易程度的适宜性。

自学提纲的启发性,就是要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使之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解题技能去考虑或解决新问题。启发得当,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自学提纲的新颖性,就是不能把每一个问题都用一个模式出题,而要别出心裁地设计题目,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在学习函数的解析式时,第一种出题方式——问答式: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幂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第二种出题方式——填空式:当m满足 时,函数y=(m-3)xm-4是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幂函数?以上两种出题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个方面,第二种较好,因为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用具体的感知来增强自己的自学兴趣。

自学提纲难易程度的适宜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情,自学提纲的难易程度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对自己学生的学情不了解,出题要么过难,要么过易,这样都会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所编写的自学提纲要适合自己学生的学情,使学生既需要顽强努力,又力所能及。(2)重视中差生的非智力因素

具体做法是:

低起点,高要求。

依靠微观指导,对差生的知识填缺补漏,克服知识上的障碍。

教师主动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多和他们在一起研讨问题,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

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必胜信念,使他们与教师产生感情,对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强烈的兴趣。

非智力因素在启发课中的培养

启发课怎样上才能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启发课是教师点拨、提示、归纳学生加深理解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课型。教师一定注意不要犯“串课文、烫剩饭”的老毛病,否则势必会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在处理例题时,应将例题的讲解方式适当变换一下,也就是说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例题不要造本宣科一字不改地讲,而要间接地去讲,多提出与所讲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这样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这方面,效果就有明显增强。

创设探讨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个学生都具有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师从这个心理角度出发,创设探讨性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时,学生对几何体有了认识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去探讨: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和内切球的半径与它的棱长的关系怎样?正方体呢?长方体呢?

探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可使他们学习兴趣得到培养,而解题方法的研究则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启发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要立足在探讨一题多解的方法上狠下功夫。

非智力因素在复习课、作业课中的培养

在复习课中,教师应通过一些活动使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具体做法是:可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然后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所编的题目及解法。

我们教师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学生在考试中做题的积极性特别高,我认为这种积极性除学生希望得到高分因素外还有一种因素,也就是出题的新颖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课时,务必抓住这两个因素。那么如何抓住这两个因素呢?

第一,独立作业在特殊情况下不要受时间限制,应延长时间让他们尽力的思考,因为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强,是开发智力的最佳时间。反之,会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第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在课本上找几道题让学生做做的办法,可根据单元内容及大纲要求编一份包含填空、判断、选择等形式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业题。

非智力因素在改错课、小结课中的培养

在改错课中,很多教师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如何通过这个课型来提高学生改错的积极性呢?学生做完作业后,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对错情况。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按照下面程序进行改错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桌互改——前后桌互改——个别宣讲答案、教师强化、学生互改——自查存在错误原因并纠正。通过同桌互改,对答案不统一的题目经争论仍得不到统一,可扩大讨论范围(前后桌互改)继续研究。这种做法目的是:激化“矛盾”,提高兴趣。

作单元小结可对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可提高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还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智能结构。(1)激发学生小结的兴趣

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小结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小结,教师决不可代替学生小结。否则,学生在小结课中非智力因素就得不到培养。(2)指导学生小结的方法

①个别小结,教师讲评为了调动学生小结的积极性,教师在讲评学生小结时,首先肯定优点,然后指出不足之处。

②树立典型,分片指导

③交换小结,补己之短。

正所谓“考场上的成功不仅仅因为你学习了多少,也因为你把你的其他东西发挥了多少。”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内容很多,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措施也是取之不尽的。这还有待于我们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求、运用、总结,以取得更多的技巧和经验,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极大的非智力方面的能力,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让学生在充满兴趣、充满自信、充满成就感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并取得理想的结果。

7.利用物理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生可塑性强,他们的智力因素在中学阶段迅速发展,而非智力因素也逐渐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趋于稳定。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视情感教育,培养优秀品质

学生不管是先天智力遗传还是后天智力的培养,或者是潜力的开发,其关键在于人品的培养。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学生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着手点。而当前学生中心理压力过重,焦虑、依赖、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针对这些情况开展心理指导,如个别谈心、帮助学生建立“帮教对子”等,特别是对一些物理成绩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挖苦、不歧视,帮助他提高知识,克服“天生笨”、“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等思想,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后进生切忌“冷酷无情”、“消极刺激”,力求达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之效。用自己的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物理、追求进步的信心。

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理想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树立远大理想,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如利用阅读教材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的发展简史,物理发展史往往伴随着一则则动人的故事,无疑会引起同学们探索和联想的心理效应。同时结合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家研究物理的伟大成就,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而发奋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物理的入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从现实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现实生活,从而使学生明确学好物理是今后生活、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并且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认真学好物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挖掘物理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对美的各种形式的感受;能使大脑进入兴奋状态,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因此,美感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很难忘记。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物理图形的动态美,物理结构的对称美,数理变换的图像美,应用物理的生活美等,给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习意志,增强克服困难勇气

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但能够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教师要用一些科学家克服困难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用他们身上具有的高贵品质、坚强的意志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学习意志的目的。如科学家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精力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为人类创造具大财富。数学家陈景润凭着自己超人的意志,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计算、论证中寻找欢乐,探索真理。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凭靠自己的毅力,在贫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勇于探索、最终登上数学的高峰。

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主要的做法是:(1)指导学生自主地预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正确指导学生预习,使他们由“去预习”变为“会预习”。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着重指导学生加强对物理语言的翻译、数理转变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重视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如主要知识点是什么,是怎样得到的,有什么应用,应用时应注意什么?这样既可以提高预习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指导学生怎样去听课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从讲课语言的生动有趣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入手,让学生集中精力听教师对每堂课提出的要求,对公式、定律、定理的引入和推理过程,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对解题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课后小结。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延伸”来听课,这样能大大提高听课效率。(3)指导学生有重点地去复习巩固

指导学生在复习中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并归纳要点,掌握关键,吸取精华,形成知识体系,养成巩固学习知识的习惯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给学生传授记忆方法如类比联想记忆、编成顺口溜记忆、借助图形、表格记忆等。(4)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用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扩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联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综合。同时要求学生多提“为什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

开辟第二课堂,建立学习小组

每周定期组织有关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如:实际应用、问题探讨、—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物理兴趣活动、竞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结对子”学习小组,发动优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共同提高。

非智力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多,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也很多,只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勇于探索,不断改进,肯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8.利用化学学科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多例子都说明: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大小,其智力因素固然起着主要作用,但其它的心理品质也不容忽视,尤其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将一跃成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在强调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应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含的主要内容

非智力因素,又称非智力品质、非认知因素等等。什么是“非智力因素”,近年来争议颇多,但有四点可以肯定:(1)非智力因素是一个较复杂的综合性概念,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2)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同智力活动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指的是智力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或认知活动中的非认知因素。(3)为使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可以侧重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讨论,这并不割裂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性。(4)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中性的心理学概念,说明一种心理现象,它包含着水平、等级和品质的差异。这里所说“培养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往提高、发展和矫正的方向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系统可以看成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两个协同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前者以感觉—思维—创造等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