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2 18:16:3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林,徐钟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试读:

前言

心理学导论课程是目前高等院校自然科学类本科生入门性基础课程之一。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使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类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之一。

目前,国内虽然已经出版了一些心理学导论教材,但普遍缺乏适应多学科学生学习要求的广泛性和综合性。而且,大部分心理学导论教材都是针对师范类高等院校本科生编写的,多注重突出学生的发展心理、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部分的内容,而难以满足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类型高校本科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特别是,当前国内的许多理工类和综合性大学开设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时均普遍感到缺乏培养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的优秀教材。《心理学导论》教材的编写源于2008年我校开始的学科大类招生改革,由于自然科学大类本科生需要开设心理学导论课程。因而,我们几位授课教师商量后决定自己编写一本适合于自然科学类学生阅读的入门教材。希望这本教材可以帮助自然科学类本科生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掌握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夯实自然科学类以外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为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突出教材知识体系的科学性、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强调专业性与应用性、广泛性与综合性的有机结合。在知识的取舍与体例上,力求准确性、逻辑性和简洁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与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扩大心理学研究前沿的新视野,不断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主要有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心理学基础知识,主要介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和个体的毕生发展;第二部分为个体的认知活动,包括感知、意识和注意、记忆、遗忘、学习等内容;第三部分为情意过程,有情绪、动机等内容;第四部分为人格差异,讲述智力、人格等内容;第五部分为社会心理和心理健康,包括社会认知与态度、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异常、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知识。

本书是心理学导论课程主讲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全书各章的撰稿人分别为:第一章绪论、第十二章社会认知与社会态度、第十三章社会行为与人际交往,由徐钟庚副教授撰写;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第三章人的毕生发展、第四章感觉和知觉,由李伟强副教授撰写;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七章智力、第八章人格,由贺豪振讲师撰写;第六章记忆与遗忘、第九章学习、第十章动机,由张林副教授撰写;第十四章心理异常由杨劭晗讲师撰写;第十一章情绪、压力与健康、第十五章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由李宇讲师撰写。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全体编者集体讨论确定了写作大纲,然后分工写作,最后由张林和徐钟庚审阅全部书稿,修改定稿。

在书稿内容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也引用和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优秀的心理学教材中的成果,并在书中尽量加以注明,非常感谢各位作者作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吴伟伟编辑在书稿编撰过程中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意见。由于我们的编写经验和学术资历有限,所以书中一定有很多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也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够批评和指正,以便我们再版时能够得以纠正和改进。张林 徐钟庚2012年5月于宁波大学

第一章 绪论

[导读]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精神生活却变得越来越空虚,内心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容易紧张和不安,因此人们对自己的心理感受越来越重视,心理学知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心理学,因为它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心灵感应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吗?我们的梦是怎样发生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心理学依据吗?使用药物能促进记忆吗?为什么有些人比另一些人聪明?为什么说认识自我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一种基本保证?等等。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由两个古希腊文字“psyche”和“logos”组成的。“psyche”代表“心灵”、“灵魂”;“logos”代表“讲述”或“解说”,因此组合在一起就是“对心灵或灵魂的解读”。这是早期对心理学的理解。尽管心理学探索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早期的心理学长期隶属于哲学,常常从哲学的角度来定义心理,往往缺乏科学依据,直到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首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中有几个关键成分:科学、行为、个体和心理。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心理学工作者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收集证据以获得准确的结论。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是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以收集到的客观资料作为基础得出结论。我们将在本章最后探讨心理学家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

行为(behavior)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也常常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可观察的行为。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包括个体独特的行为,人们在应对某些情境时共有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中个体的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要想使心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放弃研究主观的心理或意识,把观察到的客观行为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虽然这种极端的行为主义的观点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但是华生的主张——对人和动物的行为进行客观的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却融入到了现代心理学研究中。

心理学分析的对象往往是一个个体,比如一个新生儿,一名十几岁的运动员,一个大学一年级新生,一个中年男士,或是一位家庭不幸的承受生活压力的妇女。但是,心理学不仅以人为研究对象,也包括对动物的研究,比如我们可能教导一只黑猩猩用人类的文字符号来表达它的需求;研究小白鼠在练习通过迷宫吃到食物的过程中,究竟是依靠什么标志来记忆迷宫的地形;或是对一只狗进行强制电击,以考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过程。初学者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对动物的研究,怎么会促进对人类心理的研究?那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即人与动物共享一些基础的行为模式,通过研究动物,可以降低人类心理复杂性的干扰。

心理过程是心理学探索的最重要的方面,它不像人类行为一样是外显的、可观察的,不能直接观察或度量,但是研究者们已经设计了很多精巧的方法来研究心理事件和过程,以揭示这些隐秘的体验,如新手与专家在下象棋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思考过程,导致不同的输赢结局;当有众多旁观者在场时,是什么心理因素阻碍了我们对他人提供帮助;我们如何解释自利偏差的归因方式,即我们为何常常将成功归为自己的功劳,而将失败归于他人的失误;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思维模拟来探究创造的过程是灵感突现,还是有迹可循;我们也可使用一些精密的仪器检测大脑活动,通过观察脑电的变化来分辨你何时进入深度睡眠,何时可能在做梦。

心理学从混沌的哲学襁褓年代解放出来到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共享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并非每一位初学者都会选择在心理学领域发展,我们谨希望本书能促进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更健康的生活。

第二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讲过:“心理学有其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看似矛盾的话却是对心理学发展史的准确写照。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然只有一百多年,但是人类的心理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荀子就针对身心关系问题,提出了“形具而神生”的命题,即身体具备了,心理才会产生。在关于人性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问题上,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充,在心物观的问题上提出了“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的命题。这些论断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心理学思想可以上溯到古希腊时期。德谟克利特从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出发,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认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人的灵魂是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的;柏拉图作为客观的唯心主义者,则认为灵魂是先于身体而存在的,当神创造世界时,就把理性放在灵魂里,把灵魂放在身体里;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理论上探讨了灵魂的实质、灵魂与身体的关系、灵魂的种类与功能的问题,他的《论灵魂》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一、心理科学产生的背景

从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近两千多年,特别是17—19世纪欧洲各国近代哲学的发展为心理学的独立酝酿了必要的条件。同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一)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基础

近代哲学思想是指欧洲各国17—19世纪的哲学思想,其中两个主要的观点是:17世纪流行于法国的唯理论和17—18世纪流行于英国的经验论。

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等。笛卡尔(1596—1650)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也是近代欧洲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他只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尺度。从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反射和反射弧,并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把人和动物看成一部自动机械。笛卡尔还主张身心交感论,认为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同时存在,由物质构成的实体和精神构成的实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他还相信“天赋观念”,认为人的观念是先天存在大脑之中的。对于情绪,他认为情绪不是心灵的主动状态和功能,必须由外部刺激物来激发。

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洛克(1632—1704)是英国唯物论哲学家、政治家,英国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他从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坚持经验是人的心理和一切知识的来源,反对笛卡尔的“天赋观念”,并提出了“白板说”,即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观念都来自后天获得的感觉经验。洛克认为经验有两种:外部经验(感觉)和内部经验(反省)。

经验主义发展到18、19世纪,形成了联想主义。创始人为哈特莱,主要代表有詹姆士·缪勒、约翰·缪勒、培因等。他们把联想看做全部心理活动的解释原则。人的一切复杂的观念是由简单观念借助联想而形成的。这些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为后来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心理学产生的科学背景

19世纪,西方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天文学、生理学以及物理学等自然学科已经获得巨大发展。心理学的许多实验方法都直接来自于这些自然科学。这为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天文学方面。1796年,格林尼治天文观测站的马斯基林因助手在观察星体时,时间总是比自己慢0.5秒而辞退助手。后来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研究发现,许多天文学工作者的观察时间都存在差异,于是他提出了“人差方程”,这激发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的研究兴趣。这为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生理学方面。德国医生加尔(Gall,1758—1828),通过自己的解剖研究,首次提出了脑的各个区域是心理活动的特殊器官。后来由他的学生将其发展为颅相学。他们把颅骨分为37个区域,认为不同区域有不同功能。1850年,德国著名科学家赫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用青蛙的运动神经测量了神经的传导速度,这为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中应用反应时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基础。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1824—1880),在对一名失语症患者尸体解剖时,发现他的大脑左侧偏前一块鸡蛋大小的区域受到损伤,于是他就把这一区域命名为言语运动中枢,后亦称为“布洛卡区”。这进一步激发了对大脑功能区域定位的研究。这些研究为近代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物理学方面。韦伯(Weber,1795—1878)和费希纳(Fechner,1801—1887)用实验的方法对人的感知觉进行了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三)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对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等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这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从此,心理学脱离了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二、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主要流派

心理学独立之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学者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方法和领域的理解不同,展开了争论,出现了不同的心理学派。而比较重要又对心理学今天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构造主义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产生于1879年,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Titchener,1867—1927)。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分析心理经验的结构,寻找心理的元素。构造主义认为心理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和激情。感觉是直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强调内省法,即要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需要依靠人们对自己经验的观察与描述。

构造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在于,使心理学研究摆脱了思辨的模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但构造主义也遭受了心理学界众多的批评,主要有:构造主义把所有人类经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觉;仅靠内省方法进行研究又使构造主义陷入了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境地。(二)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James,1842—1910),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杜威(Deway,1859—1952)和安吉尔(Angell,1869—1949)。机能主义也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但机能主义反对把意识看做个别元素的简单集合,而是把意识看成是不断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即反对仅仅分析意识的内容,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和功用。在他们看来,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发现构成意识的元素,而是描述意识的进程和状况,描述意识对社会适应的功能。例如,对思维的研究,构造主义者关心的是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者则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作用。

机能主义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但陷入了实用主义和生物主义的境地。(三)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派是心理学历史上一个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ston,1878—1958)在1913年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者认为:(1)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这种不可捉摸、不可靠近的东西,而应该和其他自然科学处于同样的地位,应该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东西,即行为。反对内省的研究方法,主张观察法、实验法和测量法。认为只有从可观察的刺激、反应方面去进行研究,心理学才能成为像物理、化学那样严格的科学。华生还特别主张在心理学书中,永远不使用意识、心理状态、意志、意象这些字眼。(2)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身体反应的组合。心理学研究行为目的在于寻找刺激和反应(S—R)之间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预测反应,由感觉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有巨大的贡献,推动了心理学研究在客观道路上前进。但行为主义的主张过于极端,抛弃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意识,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不研究脑的内部活动。(四)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惠特海墨(Max Wertheimer,1880—1943)、柯勒(Wolfgang Ko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音译,意思是“完形、整体”的意思。格式塔学派兴起于德国,它是在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格式塔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这与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截然相反。格式塔学派还认为,整体不能分解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比如,一首优美的古诗,是由字词组成的,但它不是一些字词的简单相加,不同的排列会出现不同结果。因此单独地分析这些字词是没有意义的。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到现在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宝贵财富。(五)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创立的。精神分析论是一种影响非常大的心理学理论,同时也是20世纪对人类文化最具影响的思想理论之一。弗洛伊德的理论是以治疗精神病的医学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心理学理论。而精神分析指的是一种临床技术,它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的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患者压抑的精神得以合理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研究,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内容极其复杂,主要包括:(1)无意识学说。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就像一座冰山,意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大的一部分内容深藏在水面下,这就是无意识,也称为潜意识。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巨大的影响,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2)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阶段说。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核心部分。他认为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分别按照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道德原则指导、调节人的行为。这三者平衡人就正常,三者失调就会导致神经症。弗洛伊德又按照力比多的发展变化,把人格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五个阶段。(3)性欲论。弗洛伊德是一个泛性论者,即人的一切动机都是由性驱动的,受性本能冲动的支配。

精神分析心理学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倾向,但同时精神分析论开辟了无意识研究的新纪元,开创了人格动力学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心理学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自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了解人的心理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心理规律来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在当今社会生活的高压力下和日趋多元的文化中,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显得十分令人关注。同时,由于心理学和邻近学科的不断发展并相互作用,形成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出现了新的心理学分支。比如,工程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等。以下简单介绍一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一、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是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比如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还研究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概括了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为分支学科提供理论上的和一般性的指导。普通心理学是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它研究的是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过程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学习,心理的个别差异,教学设计和成效考核,教育者应有的心理品质等。这些研究为人们按照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提供指导。比如,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在学习中学生的动机与学习效率之间并不是呈直线关系,而是呈现一种倒“U”曲线的关系,即动机水平处于中间状态时学习效率最好。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言语引导或创造情景等方法激发学生适度的动机促进学习,但不能使学生的动机水平过高,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断推动着教育向前发展。我国现正推行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的修改。

三、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特别是原始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儿童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得最多的部分。近年来,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关于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研究和著作日益增多,他们称之为毕生发展心理学,其中除了包括儿童心理、少年心理、青年心理外,还包括成年心理、老年心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现实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对成年期和中年期的心理研究,对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社会影响中的文化因素、从众、说服、群体影响等;社会关系中的偏见、攻击、利他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生产管理或其他集体活动的组织和形成,提高工作劳动效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社会心理研究也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对预防减少违法犯罪,增进和谐,增强凝聚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在现实中的应用处处可见,比如从众现象。从众效应是一种追随别人的行为的常见心理效应。现在的商家就特别注意从众现象的利用,超市或楼房销售时,他们都是想尽办法招揽人气,就像他们说的,有了人气就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商品销量。

五、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另外医学心理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分支,如用于精神病方面的变态心理学,用于神经病学的临床神经心理学以及用于预防医学的健康心理学。

六、工程心理学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又称人类工效学。它是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工业心理学分支。它的目的是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在人从事生产活动时,形成了一个人—机—环境系统(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工程心理学是一个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例如,为了设计优质的人机信息交换装置,就必须研究人的传信特点和能力限度,研究人的信息加工模型;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就要研究人在工作超负荷或低负荷时,特别在告警应急时的反应能力和行为特点;人的能力的个别差异和影响能力水平发挥的主客观条件等,也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工程心理学的研究采用调查和观察、现场试验、情境模拟、实验室实验和数学模拟等方法。

七、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military psychology)是研究人在军事活动条件下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分类;掌握军事技术和武器的学习过程;军事活动所要求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战术、宣传与反宣传等。军事心理学把军事组织看成是一个小的社会整体,研究其中的社会过程,如指挥员和士兵的关系、战争条件下群体内部情绪的相互影响、军队士气的作用等。

根据兵种的特点,军事心理学又可分为航天与航空心理学和航海心理学。航天与航空心理学除研究一般军事活动的心理规律外,还研究宇航员的意志和品德的培训,在失重、超重条件下的心理变化及适应能力等;航海心理学则要研究在长期离开陆地情况下的心理变化,海上战斗和舰艇操纵中的特有心理学问题。世界各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都属于保密的范围,只有在失去军事价值的时候,才能够公开发表。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强的基础科学,而且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应用范围广泛的应用科学。它与许多实践部门有着广泛的横向联系,并且正越来越广泛地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指导与服务。

第四节 如何学习和研究心理学

[拓展阅读]费曼的蚂蚁研究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85)先生在他的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中描述了一个研究蚂蚁导航能力的小实验:“在我普林斯顿的家中,有一扇U型窗槛的凸肚窗。一天,一些蚂蚁爬上了窗槛,围着一小块食物转来转去。我对它们发现目标的方法感到奇怪,很想了解它们如何知道该去哪里?它们能够像蜜蜂那样,相互传达食物在哪里的信息吗?它们是否能够感知几何结构?”这简直太业余了:每个人都知道答案,但我不知道答案……在实验中,我摆出很多玻璃显微镜的载片,让蚂蚁在上面走过,同时将一些糖放在载片周围的窗槛上,然后,通过用新的载片换掉旧的,或者重新安排载片的位置等方法,我证明了蚂蚁并不能感知几何结构,它们弄不明白东西究竟在哪里。如果它们通过一条路来到糖的旁边,但同时有一条更短的路回去,蚂蚁们从来都不能找到这条更短的路。“重新排列蚂蚁留下某种踪迹的玻璃载片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用这种手段可以导出很多简单的实验来发现踪迹干掉需要多长的时间,它是否很容易被抹去,等等。我还发现踪迹没有定向作用,如果我捡起一只蚂蚁放在一张纸上,把它转来转去,然后把它放回到踪迹上,在遇见另一只蚂蚁之前,它不知道自己走错了路。”费曼用一个简单而聪明的实验,以一种科学的、严谨的方式,满足了他对蚂蚁行为的好奇心。(摘自《心理学与生活》)

尽管你可能对蚂蚁的交流方式没有兴趣,但你可能对人和动物的行为有所疑问。在本节我们将简述,心理学家是如何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来解答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问题。即使你将来可能不做科学研究,但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你的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希望你能了解心理学家是如何设计他们的研究,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得出可靠的结论,比如像你如何思考、感觉和行动。

一、发现问题和提出假设

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些是过去的文献中遗留下来的、古老的哲学未能解决的问题;另一些是日常生活中引起心理学家好奇的问题。科学家渴望弄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他们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要将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为:形成想法,然后去检验,这是一个按顺序发生的过程。心理学理论的建立往往是因为心理学家试图揭示大脑、心理、行为和环境的作用以及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关联的。研究者们遵循这样的基本假设,即行为和心理过程是以有规律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可以通过研究,发现和揭示出它们的关系和模式。当一个理论被提出时,人们通常希望它既能解释已有的事实,也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和假设。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间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陈述。通常,假设总是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出现,例如,如果对儿童的攻击行为给予奖励(无论这种奖励是有形的或是无形的),那么他们将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我们采用科学的研究来验证“如果”和“那么”之间的联系。

其次,科学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任何结论都持开放的、批评的、怀疑的态度,直到它被各个研究者接受。科学研究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怀疑主义,主张对一切知识的正确性质疑,因为没有一个科学事实是百分之百正确的。保持开放性有两个目的:首先,真理的暂时性特点使得研究者必须保持开放性,随时接受新的证据提出的挑战;其次,开放性使得研究者愿意重新对一些重要现象进行评估,而这些现象是他们之前不能相信和接受的,如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Bem&Honorton,1994)。

由于科学家不能忍受悬而未决的疑问,于是他们发展出一些科学方法来解答这些疑问,以便使自己从好奇心中解脱出来。正是因为那些通过谨慎的、使用严格控制的观察和仔细的测量而获得的事实,才将科学家的好奇心与普通人的好奇心区分开来。

二、验证假设的方法

验证是用证据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的研究阶段。当研究者们试图获得能产生有效结论、令人信服的证据时,他们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scientific method),因为它能通过可靠的归纳、演绎等科学程序将错误降到最低限度,保证研究数据的客观性。(一)观察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对被试言语和行为的观察、记录来判断其心理特点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观察法很早就为人们所采用。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观察法有多种方式:根据是否限制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进行观察,有时间取样法和情境取样法,前者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后者指在特定的场合中进行观察;在自然情境下对被试的观察称为自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下(如幼儿玩守纪律的游戏)对被试的观察称为控制观察法。在观察手段方面,研究者用自己的感官进行的观察称为直接观察法;借助于仪器设备(如录音机、摄像机等)的观察称为间接观察法。心理学家在研究心理和行为时因工作的需要可采用不同方式的观察法。图1-1 米勒—莱伊尔错觉

米勒列举了自然观察法在心理学中的若干作用。他提出,观察法为随后进行的、控制更严格的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观察能为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但是众所周知,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的知觉常常会愚弄我们自己,就像米勒—莱伊尔错觉(图中两条横线的长度,看上去不同但实际是相同的)一样(图1-1),科学家同样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在观察中犯错误。

在进行科学观察时,有三个基本的问题,直接威胁到研究的效度。

首先,是确定我们所要观察的行为范围。因为观察时人们的注意范围和思考能力都很有限。尽管大多数人可以在同一时间里四处走动,但是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同时注意并记录二十种以上不同的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选择记录那些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行为。

其次,是观察者偏差(observer bias)。它是由观察者个人的动机和预期导致的错误。通常,人们看见的、听到的只是他们所预期的,而不是事实本身。例如,一位重要的心理学家雨果·蒙斯特博格(Hugo Munsterberg)给大量听众,包括很多记者作过一次关于和平的演讲。事后,他对记者的见闻做了总结:“这些记者坐在离讲台很近的地方。一个人写道,听众对我的演讲感到非常惊讶,会场上鸦雀无声;另一个人写道,我经常被大声的鼓掌打断,在我讲演的最后,鼓掌持续了几分钟的时间;一个人写道,在我的对手讲话的时候,我经常微笑着;另一个人则注意到我的脸保持严肃,没有一丝笑容。”翻开身边的报纸,看看记者们如何带着他们的政治观点来做解释是非常有趣的,然后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记者“见到了”他们所写的内容。而在心理学实验中,我们不希望发生蒙斯特博格所说的那种可笑的差异。然而,这个例子表明,同样的事件能够引起不同的观察者得出不同的结论。

现在,请试着描述图1-2。这个例子表明观察者偏差的产生是多么容易。每位研究者都会带着先前经验来观察,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确保观察者最低限度地受先前预期的影响呢?

研究者使用标准化和操作性定义来确保观察者偏差的影响降到最小。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指在数据的收集阶段使用统一、一致的程序。测验或实验条件的所有特征应该充分标准化以便所有参与者经历完全一致的实验情境。标准化意味着以同样的方式来问问题,以事先建立的规则来量化反应,将结果打印或记录下来以确保在时间、地点以及不同的被试和研究者间的可比性。

观察本身也必须标准化,科学家必须将他们的理论转化为含义前后一致的概念,而对概念含义进行标准化的策略我们称为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即以测量或决定概念存在的特定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一个实验中所有的变量必须给予操作性定义。

最后,是观察过程中我们的观察对象。无论是一只黑猩猩还是一个5岁的儿童,他们会对被观察这个事件做出怎样的反应呢,即反应性的问题。试想当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个朋友,两人正聊得开心时,发现一个人在远处用摄像机拍摄你们的交谈过程,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你是否会改变你的表情,显得不太自然。当人们面对摄像机时,行为表情都会表现得不够自然和真实,因此当我们在观察他人时,应使用无干扰观察技术。然而有时不得不与被试亲密接触时,我们可以采用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成为被观察者生活中的一名主动的参与者。除了可以采用无干扰观察的方法来解决反应性问题外,我们也可以用无干扰测量,它测量的是行为的结果,而不是所要研究的行为本身。无干扰测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研究问题,但是某些问题只能使用这种方法,比如公共厕所里的胡乱涂画问题,如果研究者在厕所里东张西望地观察进去的每一个人,那肯定会引发道德问题的。但是乱涂乱画仍然是可以研究的,金赛、波莫罗伊和马丁发现,男厕所里涂画主题比女厕所里的更富有色情味,并且数量也更多。无干扰测量就像警察勘察现场指纹等线索一样,可通过它们来推断有关的行为。图1-2 这个玻璃杯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图片来源:《心理学与生活》中译本)(二)调查法

调查研究是观察法的变式之一,由于它可以使用准确的取样技术,只需调查较少的被试就能把结论推广到整个总体上,无需对人们的实际行动进行观察,因此在心理学的某些领域较为常见。例如,工业或组织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但在认知心理学中几乎未被使用过。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法也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调查研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大量的描述性的资料,可以为提供预测功能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或是为随后进行的控制严格的实验研究提供基本的框架。

访谈法是以谈话为主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访谈法的问题设计更趋于开放式提问,没有固定答案选项,受访者可自由就问题进行作答,适合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访谈人员除了记录受访者的回答外,还可以记录访谈过程中受访者的行为、表情等。访谈调查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心理咨询、征求意见等,更多用于个性化、个别化研究。访谈调查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缺点是样本小,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另外,访谈过程中会受到受访者的反应性影响,使得调查结果的效度受到削弱。因此,访谈调查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与问卷、测验等结合使用。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书面方式事先设计好问题、选项、计分方式,然后运用抽样技术抽取适合的人群进行调研的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其填写答案,然后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和研究。问卷调查的最大优点是设计简便,节约时间(就调查者而言),材料也比较容易整理和统计。有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降低被试的反应性影响,从而获得面谈或公开调查不容易获得的有价值的资料。问卷调查的局限性在于发出的问卷常常无法全部收回,如果收回的问卷太少,往往影响所取得材料的代表性。其次,它的应用范围较广,收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不能了解深层次的问题。再次,问卷中的问题太多,容易让答者生厌,置而不理;问题太少,所得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有可能影响整个科学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观察法的另外一个变式。调查研究可以在短期内获取大量的相关资料,但是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那样,所有的个体都既有共性,又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当我们需要对某种类型的单一案例(如神经病患者、招魂的巫师、或是等待世界末日来临的人等)进行深入调查时,就需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来自他本人对临床个案的观察和思考。巴特斯和塞尔马克曾报道过对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P.Z.的研究。这位科学家因长期酗酒而患上了科尔萨科夫综合征,并于1981年出现了严重的记忆丧失综合症状(遗忘症),他很难记住新的信息和回忆过去的人和事。如果巴特斯他们仅对P.Z.的行为进行观察,就只能够描述这种症状会有哪些行为表现。但是,他们将其与另一个个案进行了比较,他与P.Z.同龄但没有酗酒历史,研究者将两人对往事的记忆进行了比较,对比的个案并未出现如P.Z.那样严重的记忆丧失,因此研究者可以做出推论长期酗酒是P.Z.丧失过去记忆的重要因素之一,而P.Z.难以记住新信息的症状与其他科尔萨科夫综合征患者非常相似。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个案研究给出的结果通常是描述性的,但当我们使用此类变式,即引入另一个在其他方面条件匹配的个案进行对比分析时,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实验法,因此它也可以使研究者做出关于因果关系的合理推测。

运用个案研究法的目的不是通过个别来看全局,从个别结论推演总体结论,即不是要建立普通法则,而是要了解特定对象或特定团体的固有性状,研究的对象不仅是单个个体,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相同信念的群体。(四)相关法

科学家们并非仅从观察研究中获得描述性信息,他们也对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感兴趣。当我们试图确定两个变量、特质或是属性关联到什么程度时,心理学家使用相关的方法进行研究。如智力和创造力是否有关?乐观的人是否比悲观的人更加健康?父亲或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儿童是否比其他儿童更有可能患精神分裂症?这些问题中的一些变量,有些是不容易操作的,而另一些操作起来又不符合道德原则。一般来说,人们希望只要知道其中一个变量,就能预测另一个变量,而相关研究法无非就是收集到感兴趣的资料,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为了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精确程度,心理学家需要计算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其值在+1.0~1.0之间变化,+1.0表示完全正相关,-1.0表示完全负相关,0.0表示零相关即根本没有关系。正相关意味着当一列分数增加时,第二列分数也增加,而负相关则正好相反。一个非常接近0的相关意味着两个测量分数之间存在很弱的联系,或是根本不存在联系。当相关系数越接近+1.0时,表明一个变量的变化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越紧密。例如,一位研究者想知道工人的生产效率与压力的相关,他可以测量人们在生活中经受多大的压力,以及测量人们在工作中表现如何。研究者可以选取大量工人,测量每一个变量的值,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如果结果是一个很强的负相关,则表明当压力增大时,生产效率下降。但是我们却不能给出这样的建议:可以通过减少压力来增加生产效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高的相关仅表明两列数据间以某种方式建立了联系,但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既然高相关不能作为因果关系的证据,那是不是相关非常低,几乎接近零时,就可以完全排除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呢?其实不然,有时候其他因素也会引起低的或零相关,而且会掩蔽变量间真实的关系。当一个大学的招生办人员用大学新生的高考成绩与第一次考试的成绩间计算相关系数时,可能会发现两者之间相关是r=+0.1,相关非常低,那我们是否可以做出高考分数不能预测学生在大学的表现的结论呢。事实上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录取入大学的学生分数都较高,分数分布跨度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全距限制,即最高分数与最低分数间的差异较小,选取的人群分布不明显。如果大学不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而是随机录取,那我们计算出的相关系数可能会更高。其次,如果当我们计算相关的前提假设未被满足时,也可能会得到一个低相关。例如,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的前提假设是,两个变量间必须呈线性关系,而不是曲线关系。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变量间的关系是曲线关系,例如年龄与长时记忆间的关系,3岁前,线段呈平直状,3~16岁期间记忆量随年龄急剧增长,到了中年后期又一次呈平直状,之后,随年龄的增长线段缓慢下降,直到老年时才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因此我们虽然可以根据年龄来推断个体的词汇回忆量,但是年龄与记忆量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却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并非直线性的。因此在我们计算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时,应谨慎地对这些可能会导致错误结论的条件进行考察。(五)实验法

我们试图从经验中寻求事件的原因,但因果关系往往是模棱两可的。因此我们需要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以观察它(它们)对因变量产生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因变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变量(variable)是一些在量和质上变化的因素。在实验中,其值相对于情境中其他变量而言独立自由变化的刺激条件被称为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其值是一个或更多自变量变动的结果的变量被称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他们依赖于刺激条件的变化。而实验中还有第三类变量——控制变量,它是由实验者控制,使之在实验中保持恒定的潜在变量。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当自变量水平的变化导致行为的改变时,我们就说行为是在自变量操纵之下的。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作业,作业要求你去图书馆抢占一张桌子,并且抢到空桌后,要用非语言、非暴力的手段尽可能地阻止其他人坐下。实验至少应该具有两个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值。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把你占到位置后,到有人坚持坐到这个位子上之间的时间作为因变量或反应值。一个实验中,对环境的操纵至少要有两个值或两个水平,即你的自变量至少应该有两个水平,可以是量上的不同(你把自己的东西摊开放在桌子一角或是放满整张桌子),也可以是质的不同(占座人的表情是温和、友善的或是严肃、拒绝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自变量来观察其对占座时间是否有影响。如果我们以占座时桌上是否放东西作为自变量的两个水平,那这个实验可能有三个结果:(1)东西摊在桌上,致使没人来坐的时间更长;(2)两种情况下时间一样长;(3)东西摊开的情况下,时间更短。在对自变量的两个水平进行检验后,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个体加上私人物品比单独的个体更能保护座位。

在一个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尤其是那些在自然的或社会的情境中进行的实验,往往有很多因素会增强或削弱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例如到图书馆占座的实验,气温太高的时候,可能会使人们感到厌烦,占座时间会因此缩短;下午去图书馆看书的人可能比早上多,也就更难保留座位,等等,当我们需要在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上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尽可能地控制其他的因素,以使相对应自变量的效应来说其他未受控制的因素的效应很小或可以忽略。我们可以试图保持这些无关变量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恒定,比如我们都选择相同气温、上午去图书馆进行占座实验。另外一个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是使用数学的统计方法。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理想的实验需要严格的控制其他因素,除了要研究的变量外,不允许受到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干扰。一些非实验的研究方法只限于描述和相关陈述,而实验可以做出因果推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没有一个实验可100%地消除其他变量或保持其恒定,因此这些因果推论也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与其他方法相比,实验法能控制更多的无关变量。实验法的另一个优点是经济。如果运用自然观察法,观察者必须耐心等待所要观察的情况出现,而实验者则可通过创设情境来控制行为的出现与否,迅速地获得数据。

[拓展阅读]个人空间当我们和他人距离太近时,会感到不舒服,而想拉开人际距离。个人空间是一道假想的屏障,不能被视觉、嗅觉、触觉等直接感觉到,那我们如何证明个人空间的存在呢?精神病医生金泽尔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表明人际距离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金泽尔(1970)选取了暴力和非暴力囚犯这两种类型的囚犯,研究他们个人空间的差异。由于这个实验中他没有对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因此研究中的一个自变量囚犯的类型属于被试变量。他让每个囚犯站在一个长宽均为20英尺的空房间中央,然后8个实验者由8个方向靠近囚犯,如果不存在个人空间,实验者应该可以走到囚犯的身边(即两者距离为0);如果存在个人空间,那就以囚犯要求实验者“停止”时,与他的距离来定义囚犯的人际距离。实验结果表明,暴力型囚犯的个人空间要大于非暴力型囚犯。金泽尔的实验是一个主动入侵的程序,即实验者入侵被试的个人空间,然而如果你仍然无法相信个人空间的存在,我们可以再列举一个允许被试侵入他人个人空间的实验设计。贝尔富特、胡普尔和麦克莱(1972)让实验者坐在一个饮水处附近并假装读书。如果有人要喝水就不得不侵入实验者的个人空间。自变量是实验者与饮水处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是1英尺、5英尺或10英尺。其中10英尺已经足够大到超出实验者的个人空间了,因而是一个控制条件。因变量是路过的人中去饮水处饮水的比例。另一位合作者在三种实验条件下记录经过饮水处的人数,即饮水人数。当实验者距饮水处1英尺时,只有10%的人饮水,5英尺时,有18%的人饮水。最后,当10英尺时,有22%的人饮水。由此可知,人们都默守着人际间的距离,即不愿意别人入侵自己的个人空间,也不愿意主动入侵他人的个人空间。近期Ruback和Snow(1993)把饮水处实验与主动入侵范式结合起来,在一个购物中心当一个路过的白人或黑人被试正在使用饮水处时,被一名白人或黑人的男子在距他们4英尺(远距离)或2英尺(近距离)的距离入侵,这名男子是实验者的合作者。因变量是被试在饮水处停留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如果被不同种族的人入侵,人们会在饮水处呆更长时间,即在受到不同种族的人入侵时,饮水者表现出更大的领属范围。研究者推论他们的实验显示了下意识的种族主义,即他们停留的时间延长表现的是一种被动攻击的信号。这个扩展研究也使我们注意到人际距离的一个影响因素——种族,个人如何认定自己所属的团体,将会影响他对其他团体成员的态度。以上三个实验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个人空间的确存在,并且通过主动入侵和被动入侵范式为我们对个人空间概念提供了一个会聚操作,所谓会聚操作就是使用不同方法进行多个与该概念有关的实验,这是一个增加科学概念的代表性和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本章要点1.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学派以及精神分析学派。3.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和军事心理学。4.假设(hypothesis)是对原因和结果间关系的试探性的、可以检验的陈述。通常,假设总是以“如果,那么”的形式出现的。5.验证假设的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相关法和实验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黄希庭著.心理学与我们.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谢弗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谢弗著.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胡清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拉瑟斯,瓦伦丁著.当代心理学导引(上册).尤谨,张钊,李敏荣,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7]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姜月,王茜,杨宇然.人性探脉:发展心理学通俗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徐钟庚编写)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导读]你是否曾感慨自己竟然做出了出格乃至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有没有想过究竟是什么导致你产生这样的行为?这个行为是受身体哪部分的指示,又是如何实施出来的呢?当人们在感慨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这么多时,你是否知道人脑的细胞数量比天上星星的数量还多,不足3磅重的脑容纳了如此多的细胞,并以惊人的效率存储信息和交换信息,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都无法与它比拟。这就是你的脑,在平常的生活中你有没发现自己原来天天还带着这么好的计算机啊,那你有没有合理地利用呢?本章主要阐述了人类行为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即神经系统特别是其指挥中心——脑。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科学地了解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利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的环路,是产生心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的神经系统是由上亿个相互联结的细胞组成的,就像地球上极为庞杂的物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1立方厘米的人脑中包含了超过5000万个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在神经网路中彼此联系,而这样的信息加工网络让最为复杂的计算机也相形见绌。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活动来实现的。

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neuron)。神经元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神经元由三个部分组成,如图2-1。

在图2-1中,看起来像树根的部分叫树突,它的主要作用是从其他神经元那里接受信息。细胞体也接受外来的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汇总并产生神经冲动。轴突负责把细胞体发出的信息传导至其他神经元。轴突可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在它的周围是由髓磷脂组成的髓鞘,髓鞘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轴突的末梢有许多分支状的球形小突起称为突触,它连接着其他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使得信息传递下去。有些轴突只有0.1毫米长,而有些轴突可在神经系统中延伸1米左右。轴突如同细微的电缆一样,将所在的信息在脑和神经系统中传递。算起来,我们的大脑中包含的轴突总长度约240万公里。图2-1 神经元的结构

按照神经元所在的脑和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可分为三种。(一)感觉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是将感受器从周围接受刺激后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它分布于身体各组织和器官,接受各种信息。这类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入神经元。(二)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将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出至效应器(肌肉和腺体),引起运动和分泌反应。这类神经元又被称为传出神经元。(三)联络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其功能是连接传入和传出神经元,起连接作用,又称为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只存在于脑和脊髓中。

二、神经冲动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中所表现的电现象称为生物电。机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或组织当受到适宜刺激时,都伴有电位的变化,如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记录下人体内各种细胞和组织的电位变化。

机体中的细胞或组织在受到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后,能够改变其本来的活动状态。能引起机体细胞和组织活动状态改变的任何环境因素均称为刺激。刺激的种类很多如化学的、物理的、温度等。由刺激引起机体活动状态改变则称为反应,如手碰到灼热的物体缩回。当一定的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在神经纤维上能产生一种快速、可传导的电变化,当这种变化传至肌肉时会引起肌肉收缩。这种快速、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被形象地称为冲动,冲动也即我们在后面将要详细介绍的动作电位。因外界刺激而引起机体内产生的冲动的反应称为兴奋。

如果要使神经元兴奋,必须使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每一个具有一定持续时间的刺激,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水平,才能引起组织兴奋,刚能引起神经元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称为阈值。达到一定强度的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的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的刺激是有效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的刺激则不能引起兴奋,称为阈下刺激。

神经细胞内外聚集着不同的带电离子,细胞液中的离子会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发生变化。当细胞没有受到外来的刺激时,即处在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通常细胞内液中含有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以及生物大分子(A-),而细胞外液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Na+)和带负电的氯离子(Cl-)。由于细胞膜对不同的离子通透性不同,在静息状态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较差,从而造成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又被挡在膜外,致使膜内外出现电位差,膜外电位较高,带正电,膜内电位较低,带负电。膜内外两侧分为两级的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钠离子比钾离子和氯离子更易通过细胞膜,于是钠离子内流,使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过膜外电位,解除了细胞膜静息时的极化状态,这一状态称为“去极化”。去极化只是一瞬间的过程,在此之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开始下降,而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强,细胞膜又恢复以前的极化状态,这叫“复极”。一次去极化和复极,标志着受刺激的局部神经的一次兴奋,这一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图2-2 神经冲动的传导:A畅静息状态 B畅兴奋状态 C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

神经细胞受到一个阈下刺激,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如果受到一个阈上刺激,细胞膜将引发一个可向外扩布的动作电位。这表明神经冲动具有“全或无”的性质:刺激是阈下刺激时,将不会引起冲动发生;但是阈上刺激时将会产生神经冲动,这两种情况没有中间状态,即产生动作电位或不会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具有双向性。

当动作电位经过轴突的某一位置时,该区域的细胞膜在几秒钟内不允许正电离子再进入,此时不管接受什么性质和强度的刺激,神经元都不能立即被激活,称为神经元的不应期。接着就进入一个激活神经元的所需刺激强度高于静息状态的时期。最终,神经元恢复到最易被激活的静息状态。

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由轴突的大小和髓鞘的厚度决定。直径较小的轴突传导电冲动的速率约每小时2米,而更长、髓鞘更厚的轴突传导电冲动的速率甚至高达每小时225米以上。不同神经元激活的电位变化速率和电流脉冲的传导速度均不同。神经元快则每秒激活一千多次,而有些则慢很多。神经元激活的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强度越高,激活越快。因此,即使不同电冲在某一轴突内以同等速度传送——全或无,但因电冲的频率不一样,所以我们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刺激,这就解释了我们为何能区分落在脚上的羽毛和砸在脚上的石头。

三、突触的传导功能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神经元,但单个神经元并不能完成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这需要不同的神经元共同合作完成,那不同的神经元之间是怎样联系和合作的呢?突触(synapse)就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关键部分。

每个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个部分,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形成的许多膨大的部分,称为突触小体,内含有大量的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突触小泡内含有能在前膜和后膜之间进行传递的物质即神经递质。线粒体内含有合成递质的酶。突触前膜是指突触小体的前端膜,突触后膜是指突触后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那部分细胞膜,突触后膜上含有很多的突触受体,也叫受体基(receptor),它可以对特定的神经递质敏感。突触间隙是指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空隙,宽约20~30微米。图2-3 突触的结构

突触是如何传导信息的呢?当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促使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紧密融合并出现裂口,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与后膜的突触小体接触后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如果作用足够强的话,就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突触就是这样将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成为神经系统内进行通信、联络、调节活动的基础,也是神经系统内各部分与感觉器官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

人的大脑内有100多种神经递质,例如乙酰胆碱、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组胺,以及多种氨基酸。这些递质一旦受到阻挠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例如,多巴胺过少会产生帕金森氏的肌肉颤抖症状,多巴胺过多会产生精神分裂。现如今很多药物可以模仿、复制或阻断神经递质的活动。例如,乙酰胆碱的一般作用是激活肌肉,如果没有它,或许我们就不能走路。一种叫做箭毒的药物能够占领乙酰胆碱在肌肉中的受体基,从而阻断乙酰胆碱激活肌肉,所以它可以导致中毒的人或动物瘫痪。居住在南美洲亚马逊河谷的印第安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把箭毒涂在箭头上进行狩猎的。

四、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在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中,按其不同部位和功能,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系统,在两大系统中,又各自包括许多成分。(一)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ous systerm)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从结构上看,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1.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systerm)遍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的肌肉内,此类肌肉均属骨骼肌。肌肉之所以能够随意支配,就是有躯体神经系统在起作用。

躯体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有两种:一是感觉神经元,与感受器相连,其功能是将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另一种是运动神经元,与效应器相连,其功能是将中枢向外传导的神经冲动,传送至肌肉,从而表现出行为。躯体神经系统把来自眼、耳、舌、鼻以及皮肤、肌肉、关节等外部刺激的信息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觉知到光亮、声音、味道、疼痛、压力、温度等变化,又把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送至效应器,从而产生有关感官、肢体和腺体的分泌反应。

躯体神经系统按照其功能分为脑神经和脊神经两类。(1)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由脑的左右两侧对称的向外延伸。其中的11对脑神经分布于面部的肌肉、粘膜、腺体等部位,另一对分布于内脏器官。脑神经传递人的高级思维活动的信息。(2)脊神经

脊神经是自脊髓通过脊椎管发出的神经。每个脊椎分节都向两侧发出一对神经,共31对,按脊椎的分段分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脊神经支配颈部以下的身体感觉和运动。

2.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atic systerm)是由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的运动神经元所构成。因为这一神经系统的运作不受个体意识支配,按其自身的规律运行,因此称它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复杂,主要是控制心跳、呼吸,管制所有平滑肌的扩张和收缩,以及调节腺体分泌,从而维持身体内一切的变化和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虽然本身能自主运作,但在整体上却受中枢神经系统中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从与大脑皮层的关系来看,下丘脑属于最古老的进化部位,其活动保持着相对的自发性,从而使得由它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也有着自发性的特点。

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branch)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branch)两大部分。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应急”的系统,是在危险性或某一特殊情景时使躯体兴奋起来,以便采取搏斗或逃跑的行动。它的主要功能是激活一些器官,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浓度上升、胃肠活动减慢、汗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反应,从而达到机体唤醒水平,发动体内存储的能量以便适应环境变化。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使躯体保持平衡,或使兴奋起来的躯体返回到较低的唤醒水平。因此,副交感神经会在突发事件结束后或情景活动之后很快地被激活。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负责使心率、呼吸和消化功能保持在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水平。自主神经系统的这两个部分一直处在活动状态,两个系统的协调决定了躯体的唤醒水平。

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人在愤怒的情绪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一方面心脏血管系统被激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另一方面,消化系统活动被抑制。这是因为,愤怒情绪的原型是在进化过程中因生存而引起的搏斗行为相联系,交感神经为有机体提供活力以适应搏斗的需要。当然,情绪产生还有很多复杂的机制。(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括脑和脊髓两个部分。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由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而成神经组织呈灰色,称为灰质;由神经元的轴突(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神经组织成白色,称为白质。

1.脊髓的构造和功能

脊髓位于脊椎骨连成的脊柱管内,是由周围神经系统的脊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柱状结构,包括灰质和白质两种神经纤维。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也能向高级中枢传递神经冲动,形成复杂的反射。

在神经传导上,脊髓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脊髓作为脑与周围神经系统联系的桥梁,具有传导的功能。来自躯干、四肢以及大部分内脏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而脑发出的指令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上述部位,支配其活动。二是脊髓的反射功能,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一般情况下,脊髓都是受脑支配的。

2.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主要有脑干、小脑和前脑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独特的结构和功能。(1)脑干

脑干(brainstem)下连脊髓,上接大脑半球,成不规则的柱形状。经由脊髓而传至脑的神经冲动,成交叉方式进行,形成椎体交叉,即由身体左侧传入的神经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右侧,再传送至大脑,控制身体左侧;由身体右侧的神经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左侧,再传送至大脑,控制身体右侧。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的生命,如心跳、呼吸、消化、睡眠等重要的生理调节均与脑干有关。脑干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①延脑 延脑(medulla)位于脊髓上方,脑的最下部,背侧覆盖着小脑,是一个狭长的结构,长约4厘米。延脑与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其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排泄、吞咽、心跳、肠胃等活动。疾病、药物或击打延脑将威胁生命,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练空手道时猛击后颈是相当危险的。

②脑桥 脑桥(pons)位于延脑的上方,在延脑和中脑之间。脑桥的白质纤维延伸至小脑皮层,可将神经冲动从小脑的一个半球传至另一个半球,发挥小脑协调身体两侧肌肉活动的功能。它对人的睡眠和觉醒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中脑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几乎是整个脑的中点位置,它的形体较小,结构简单。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

④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peticular formation)在脑干的中央有很多散在的神经核团与上行、下行神经纤维交织构成的一个神经网络结构,就称为网状结构。由于大脑的传入和传出信息都是经过网状结构,因此这系统对注意、运动、警觉和一些放射活动都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当神经系统进入大脑时,网状结构将决定哪些信息有优先权进入大脑,哪些将被忽略,因此影响人的注意力。同时大脑发往躯体的信息也同样受到网状结构的筛选。另外,网状结构还控制着呼吸、打喷嚏、咳嗽和呕吐等反射活动。

网状结构的一项重要功能是能维持睡眠和觉醒水平。一部分信息进入网状结构后,来到网状激活系统(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的部位。这里发出的信号起着激活皮层的作用,使大脑保持活跃和警觉。例如,当你上自习感到困倦想睡觉时,当老师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你会立即拿起笔做出忙碌的样子,这时你要感谢你的网状激活系统唤醒了脑中的静息部分,而避免了你可能会遭受老师批评的一场“厄运”。(2)小脑

小脑(cerebellum)位于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小脑的表面覆盖着灰质,叫小脑皮层,其表面积约1000平方厘米。内部的白质叫髓质。小脑与脑干和大脑均有复杂的联系,小脑主要负责调整姿势、肌肉紧张程度和协调肌肉运动。小脑在技能动作和习惯性行为模式的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没有它人们就不能完成走路、跑步或演奏乐曲等动作。一种导致跛行的疾病叫做脊髓小脑退化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是震颤、头晕眼花、肌肉萎缩,后期病人难以站立,甚至吃饭都困难。(3)前脑

前脑分为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四个部分。其中大脑皮层是人脑中最为复杂最重要的神经中枢,在下一节将重点讨论。

①丘脑 丘脑(thalamus)位于脑干之上,大脑两半球中央底部。丘脑呈卵圆形,左右各一,由白质神经纤维构成。丘脑是网状结构最高部位的终端,从脊髓、脑干、小脑传导来的神经冲动,都先终止于丘脑,经丘脑再传送至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丘脑是感觉神经的重要传递站。在功能上,丘脑不仅调节觉醒和睡眠,而且对情绪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②下丘脑 下丘脑(hypothalamus)位于丘脑下部,比丘脑体积更小,但结构复杂,功能极大。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分泌系统、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并与生理活动中的饥、渴、性等生理性动机密切相关。下丘脑不仅可以从网状结构通过传递兴奋而激活情绪,而它本身具有发动“快乐”和“痛苦”的专门部位。下丘脑中有着皮层和皮层下结构之间许多通道的连接点,看起来就像是一条信息传出大脑的“干线”,同时它使信息离开脑的最后一站,许多行为和决定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③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由下丘脑、一部分丘脑和埋在皮层下的若干结构组成的。在边缘系统中有笑、愤怒、害怕、性反应和其他强烈觉醒反应的对应点。在进化过程中,边缘系统的主要作用使动物能对不同的情景进行不同的反应,指挥动物进食、逃跑、搏斗和繁殖等行为。在人类的边缘系统中还涉及情绪,其中杏仁核(amygdala)与恐惧具有密切的联系。海马(hippocampus)与人的长时记忆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心理学家发现,动物可以通过学会按压杠杆获得对边缘系统的电刺激。研究者们发现,这是因为,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快乐中枢”,或存在着通向大脑的其他区域的“奖赏中枢”的通道。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边缘系统中存在着“惩罚中枢”或“厌恶中枢”。当这些区域被刺激时,动物会表现出躁动行为,并能够学会自己去关闭这些刺激,因为它们也和人一样会寻求刺激和逃避惩罚的动力。

第二节 大脑

1848年9月13日,铁路工人盖奇(Gage)在一次意外爆破中,一根3.7英尺的铁杆刺穿了他的颅骨,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他奇迹般地康复了。这次意外导致他左眼失明,左脸麻痹,不仅如此他的性格也变了。他变得反复无常、放纵,还常伴有无礼和污秽的言语,他不听朋友善意的劝阻,面对以前他很擅长的事情也变得很没耐心,他经常忘记了一些社会禁忌,行为像个孩子似的,这与受伤以前的耐心的、和善的、与人很好相处的盖奇完全不一样了,他身边的人都感到诧异。他的性格和行为已不再是亲人和朋友所熟知的那个菲尼亚斯·盖奇,他的事例为科学家研究脑的功能和复杂的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例子。

一、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图2-4 大脑皮质的演化

大脑是脑的最前部分,是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的所在部位。大脑有大脑纵裂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之间有粗大的神经纤维—胼胝体相连,使两半球可以进行神经传导。大脑皮层表面覆盖着一层1.5~4.5毫米的灰质,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称为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在构造上,大脑皮层看起来有点像褶皱的大核桃。在低等的动物中,大脑皮层所占比例很少,皮层也显得很平,而人脑中的皮层却是脑组织中最大的部分,皮层厚,并有着许多沟回。人类比其他动物更聪明,原因就在于大脑皮质化的形成。

大脑皮层根据沟回或不同的功能分成一些小的区域,称为脑叶,大脑皮层的脑叶分为枕叶、顶叶、颞叶、额叶、联合区五个部分。(一)枕叶

枕叶(occipital lobes)位于脑的后部,是皮层上的初级视觉区。如果枕叶某处发生了肿瘤,即细胞的生长干扰了脑活动,那病人会在视觉上出现盲点。视觉信息向脑内传导是双向交叉传导,如果大脑两半球的视觉受损,即使眼睛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视觉能力。图2-5 大脑的分区

皮层的视觉区域与直接看到的事物并不是直接对应的。视觉图像虽然能够直接投射到皮层视觉区,但已经改变和扭曲了,视觉信息产生于神经元活动的复杂模式。因此,投射在视觉区上的图像与电视屏幕上的图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二)顶叶

顶叶(parietal lobes)位于枕叶上方,躯体感觉区(somatosensory area)就在这里。触摸觉、温度觉、压力觉和其他躯体感觉中枢都在顶叶的躯体感觉区中。躯体特定部位的感觉在躯体感觉区有一定的机能定位,其定位有三方面的特点:首先,颈部以下躯体感觉有对侧性,即左侧躯体信息投射在右皮层,右侧躯体信息投射左皮层。其次,整个躯体感觉区的机能呈倒立分布,即来自躯体上部的信息投射在躯体感觉区下部,来自躯体下部的感觉投射在躯体感觉区上部。再次,皮层投射区域的大小,不以躯体感官大小而异,而是以感官感觉的精细和复杂程度而定。如手和口部感觉精细,在皮层上占有极大的投射区。(三)颞叶图2-6 躯体感觉区的感觉定位

颞叶(temporal lobes)位于大脑的两侧,是听觉的主要中枢。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均与两耳的听觉神经相连,两耳因声波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同样地传入两半球的听觉中枢。每一半球的听觉区均具有控制两耳的听觉功能。如果仅有一个半球的颞叶受损会轻微地影响听觉。在左侧颞叶有一个被称为威尔尼克区的中枢,控制人的语言功能,此区域受损的病人,能写能看懂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话语。(四)额叶

额叶(frontal lobes)有着更高级的心理功能和运动控制中枢。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弧形组织,叫做运动皮层(motor cortex),这里指挥着全身的肌肉。如果使用电流刺激这个部位,将会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抽搐。与躯体感觉区的面积分配原则相似,一个躯体部位在运动皮层上的面积大小反映了这个部位运动的重要性,而不是这个部位的实际大小。手在运动区中的所占面积比较大,这也是手能完成精细动作的原因。与额叶关系密切的还有一些复杂的行为。例如,额叶受损会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就像文章开头所举的例子盖奇。此外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推理和计划能力,额叶受损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常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错误的答案。同时,在左侧额叶中,有个布洛卡区(一个叫布洛卡的医生发现的,因此命名),是控制人语言活动的重要中枢,如果该区域受损,病人说话很困难,很费力,发音很差,语法也使用不正确。图2-7 躯体运动区定位(五)联合区

在大脑皮层中具有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称为皮层联合区(associ-ation cortex)。它的主要功能是整合来自各感觉通道的信息,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储存。它支配、组织人的言语和思维,规划人的行为目的,调整意志活动。因此,它是整合、支配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进行复杂信息加工的神经中枢。

二、大脑功能一侧化

很多研究者都十分关心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问题,大脑两半球从表面上看是对称的,实际上在大小和重量上,尤其是功能上是存在着差异的。大脑两半球通过厚厚的纤维厚膜——胼胝体相连,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意识、概念、分析、计算等功能;而右脑主要负责音乐、绘画、几何—空间等功能。两个半球最基本的区别是接收信息的差异,每个半球都是从对侧一面躯体接收信息。

很多研究者从左右利手者的大脑发育及各自擅长的事物去观察左右两脑的不同点。研究发现,左利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脑的一侧化程度低于右利手,右利手者脑的两半球在大小和形状上相差较大,而左利手者脑的两个半球更相像。左利手者大脑比平常人更平衡一些,一般来说,左利手者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更对称,他们一侧视力的优势不明显,双手的指纹甚至双脚的大小都更对称。

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1913—1994)正是在研究左右半球的功能优势时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了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他主要是观察割裂脑人的行为特征来做的研究。癫痫病的主要病因起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变异,而通常病变是从大脑的某一半球开始,以后扩展至另一半球,为了防止病情的恶化,在治疗时不得不对病人实施大脑割裂手术,截断连接两半球的胼胝体。结果,两半球变成了独立的机能个体,便于进行单侧化的研究。此病的表现很明显,在割裂脑手术后,大脑在指挥一个人身体时会出在两难的境地。例如,当一个割裂脑人穿衣服时,会出现一只手往上拉另一只手往下拽的现象。在对割裂脑人进行图画测验时,往往会出现空间忽视现象,研究者要求右半球损伤的病人临摹的图画,他所临摹的图画只有原图的右半部分而缺少左半部分。许多右半球损伤的人都会出现此空间忽视现象。

三、反射和反射弧(一)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例如,飞虫进入眼睛会眨眼,舌头碰到热汤会缩回等。“反射”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1596—1650)提出,用以说明机体受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但真正对脑和脊髓的反射活动进行研究并且阐明其活动规律的是英国的谢灵顿和苏联的巴甫洛夫。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传递信息和调节身体的生理活动,使机体处在一个动态调节并保持平衡的状态。(二)反射弧

反射弧是反射的基础,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

反射弧由下列五部分组成:

1.感受器 是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 传入神经与外周的感受器相连,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3.神经中枢负责对传入的刺激进行整合和分析,并决定将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4.传出神经将中枢神经整合后的信息传出。

5.效应器 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由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中枢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支配调节效应器的活动。同时,当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引起活动后,反射并不就此停止。效应器的反应动作又作为新的刺激,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并传向中枢。这个过程称为反馈。图2-8 反射弧(三)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在神经系统内存在着数以百亿的神经元,其中传入神经元的数量是传出神经元的1~3倍,中间神经元的数量最多。神经系统内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综错复杂,但也有一定的规律,了解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方式,对理解神经中枢活动的调节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以下三种。

1.辐散

辐散(divergence)即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神经系统通过这种联系,可以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同时传递给其他许多神经元,使他们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影响。通常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与其他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时,多以辐散的方式。

2.聚合

聚合(convergence)即一个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可接受许多来自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由于许多神经元的传出冲动会聚在一个神经元上,有的施以兴奋影响,有的施以抑制影响,这种连接方式能使多个神经元兴奋会聚至少数几个神经元,可以协调反射活动。

3.环路

神经系统内中间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呈环状。在这种联系方式中,辐散和聚合方式是同时存在的。兴奋通过中间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可以在空间上扩大或加强其作用范围。反馈的形成就是以此联系方式形成的。

四、脑的研究技术

基于大脑的重要性,科学家们用各种方法来研究大脑,这些方法包括动物和人的尸体解剖和活体研究。每种方法都对大脑的结构和机能提供重要信息,甚至某些最早的尸体解剖研究仍然影响着我们对大脑某些机能的思考。最近的重心转向可以揭示正在运转着大脑思维机能的相关研究,不再寻求大脑有障碍的人并等他们死后研究他们的大脑。下面就介绍一下人们对大脑研究的进展。(一)尸体解剖研究

几个世纪以来,研究人员在一个人死后对其大脑解剖进行研究,即便是今天解剖仍是研究脑和行为之间关系的途径。研究人员仔细观察那些有脑损伤迹象的人活着时的行为,在病人死后,检查病人大脑以找到病变之处。然后推断,病变的部分可能与人的某些行为有关。

运用该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来自一个叫Paul Broca的医生对一个叫Tan(之所以叫Tan是他唯一发出的音节)的病人的研究。Tan有严重的言语障碍,这与他脑额叶的一部分病变有关,Broca发现因此命名大脑内此区域为布洛卡区。还有许多科学家都运用此方法得出很多研究结果,但此种研究方法不可能在活体大脑上实施,由于此种局限使人们不断研究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二)动物研究

为了弄清活体大脑的功能和机制,为了对大脑不断变化的活动进行研究,科学家开始用动物的脑进行活体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把一些微电极植入动物的脑(通常是猴子或猫)以记录大脑中一个神经元的单个细胞的脑电活动,从而测量特定刺激对脑的影响。其他动物的研究包括选择性损伤(通常是外科手术切除或破坏大脑某些区域),由此观察该动物的行为变化。当然,这种方法不能用于人,同时也不能记录每个神经元的活动。因此,这些结论是有限的。(三)电波记录

那些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发明了用脑电波来记录脑的活动。脑电活动以各种宽度和高度的波表现出来。测量这些频度和强度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s, EEGs)可以记录相对比较长时间的脑电波,表明诸如睡眠和做梦等活动中脑的活动。测量时将许多平头的金属电极放置在头皮的各个部位,电极把探测到的脑电活动送入到脑电图仪里面,再由它将这些微弱的电波信号放大并记录在一张移动的纸上。这样科学家不必揭开头骨就可以记录脑电活动。但是此方法并不能确定所获得的信息来自哪个细胞,且易受时间变化的影响。例如,睡眠期间测得的脑电图表明整个大脑的脑电活动变化模式,但熟睡和做梦时表现出不同的脑电模式。(四)静态成像技术

心理学家还利用不同的技术获取大脑活动的各种静态图像。这些技术包括血管造影照片,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electronic computer X-ray tomo-graphy technique, 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以X射线为基础的技术(血管造影照片和CT)容许人们观察较多的大脑异常情况,例如,中风或肿瘤引起的脑损伤。但是,受分辨率的影响,这些技术难以针对较小损伤或异常现象提供信息。磁共振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扫描,有助于检测生命体的损伤,比如与特定语言障碍相关的损伤。(五)代谢成像

下面介绍的这些方法之所以称为代谢成像是因为它们根据大脑活动区域内消耗葡萄糖和氧气的量多少所导致的变化进行成像。其基本思想是,在执行一些任务时,脑激活区域比非激活区域消耗更多的葡萄糖和氧气。

功能性磁共振现象(fMRI),是以磁共振为基础利用氧消耗的增加来建构脑活动图像。该技术可以直接观看到脑活动。例如,当一个人挥手时,即可根据运动皮层的活动呈现高清晰度的fMRI图像。这种图像使科学家有可能对思维和行为的脑中枢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依据特定信息加工期间被激活的大脑区域内会增加葡萄糖消耗量这一原理。目前该技术可能是运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当含有微弱放射元素的葡萄糖进入大脑后,PET能检测到这种葡萄糖放射的正电子。大脑工作时必须消耗能量,这样PET就会扫描出哪一区域正在消耗葡萄糖,能量消耗多的地方也是大脑活动剧烈的地方。研究者把正电子探测器放置在头部周围,将探测到的数据送入计算机,这样就能够生成一个正在变化的、彩色的大脑活动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也用来对智力测试得分高的人和得分低的人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得分高的人在进行复杂的学习任务时大脑看起来能在具体的区域更有效地消耗葡萄糖,而得分低的人在处理复杂学习任务时在较大的区域分散消耗葡萄糖。

五、脑功能定位说

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通过有脑产生的,但是心理的脑机制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在探讨,并形成了以下学说。(一)脑机能定位说

该学说始于加尔和斯伯兹姆提出的颅相说。加尔认为人的颅骨形状就预示了人的行为是什么样。颅骨突出表明脑发育良好,那这个人能力就很强;如果颅骨凹陷表明脑发育不良,将会影响其行为。同时,加尔还观察了很多案例并最终提出了27种与颅骨形状相匹配的行为特点,如忠实、竞争性、好色等。这每一种行为都对应一种特别的颅骨形状。由此可以看出,该学说是不科学的,颅骨的形状并不能代表大脑的发育情况,更不能代表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但此学说引起了人们对心理的生理机能进行探讨的兴趣,从而推动了脑功能定位的研究。

对脑功能科学的定位开始于失语症病人的研究。1825年,波伊洛德提出语言定位于额叶。由于人们大多都用右手书写、绘画等,所以他认为控制这些行为的高级中枢在左半球。1861年布洛卡发现的失语症病人,右侧身体瘫痪,只能说“Tan”,该病人去世后布洛卡对他进行了尸检,发现该病人左侧额叶损伤。1874年威尔尼克发现一个病人能说话,但他所说的没有意义,虽然他有听觉但他听不懂别人的谈话,威尔尼克发现该病人的大脑颞叶受到损伤。这些发现使人们更加相信脑的功能定位。20世纪中叶,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利用电刺激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刺激可以使人回忆起童年的经历。这说明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同时,科学家也发现了杏仁核和海马与记忆有关。这就进一步说明了脑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二)整体说

有一些科学家并不赞同定位说,他们认为人的大脑是一个整体,它在工作时是整个大脑协同完成的,并不是某一部位的功劳。19世纪中叶,科学家弗洛伦斯用鸡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切除了动物大脑皮层的一小部分,然后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刚开始动物会表现出异常行为如不运动,不进食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可以康复到接近正常情况。弗洛伦斯提出的脑整体说对加尔的颅相说的批评。20世纪初,拉什利采取脑损伤技术对白鼠进行试验。结果,脑损伤后动物的习惯出现了很大的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而与大脑损伤的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由此结论他提出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大脑时以整体发挥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正比,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三)机能系统说

苏联心理学和生理学家鲁利亚提出了脑的机能定位说。他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病人的训练,批评传统的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某些分割的部位。鲁利亚从脑损伤的病人身上看到,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些综合征,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可见,某种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的损伤部位的直接影响外,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在对病人进行机能恢复训练中,大脑皮层某些部位损伤之后,与这些部位相联系的某些基本生理机能是难以恢复的。根据这些,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个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他把脑分为以下三个相互联系的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即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从而使大脑保持工作状态对行为进行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关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和综合),并把信息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还包括三个不同的等级区。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的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鲁利亚的研究,既重视了各分区的作用,又着重强调了整体统一的功能,丰富和发展了脑功能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重视。(四)模块说

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而提出的理论。该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地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沈政,1997)。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例如,颜色运动和形状知觉是两个大的功能模块,它们之间的精细分工和合作,是视觉的神经基础。

[拓展阅读]他和她的脑有差别吗?男性和女性的脑有差别吗?在你平时的生活中是否听到过,男生的数学往往比女生的成绩优秀,女生的语言比男生学得好,那是否是男女的脑大小或功能不一样呢?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男女两性的大脑确实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别,目前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负责性行为的下丘脑中有一个区域,男性显著大于女性(Swaab, others,2001,2002);女性的胼胝体要大于男性的胼胝体(de lacoste-utaming, Hol-loway,1982;Le Vay,1904);负责视觉空间技能的顶叶有一个区域男性要大于女性(Frederkse, others,2000);女性对语言和物体的记忆和精细运动技能方面要好一些(Halpern,2001);男性的脑组织退化要早于女性,并且退化的程度也比较大(Carter,1998)。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男性的大脑退化主要集中在额叶(思维、推理)和颞叶(听觉),女性更倾向于顶叶(空间位置)和海马(记忆)退化(Nystrand,1996);女性更倾向于用两个大脑同时加工言语,而男性更倾向于只用左脑(Shay-witz, others,1995)。男性和女性脑功能的差别似乎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化。有些差异可能是早期的狩猎文明所需要的劳动分工所导致的。例如,男性在早期社会主要负责看地图、判断距离、狩猎等造就了他们很强的空间识别能力。女性主要负责缝补衣物和准备食物等细小的劳动造就了她们精巧的运动技能。这男女两性大脑的差别是因为进化、遗传和荷尔蒙的作用或是说它们是环境不同引起的,还是特定的性别角色和特征的社会影响的结果,使我们的脑被塑造成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持不同的观点,但不论男女两性的大脑有什么差别,都造就了人们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使得人类可以繁衍生存。(资料来源: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第一大信息交流系统,而内分泌系统就是人体内第二大信息交流系统。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实现的。内分泌系统有许多的内分泌腺所组成,它的分泌物由腺体细胞直接渗入血液和淋巴,来影响有机体内其他细胞的功能。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hormone)。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它对个体成长发育、生理平衡,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起着重要作用。内分泌活动失调,将会直接影响个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一、人体具有的重要的内分泌腺(一)脑垂体

脑垂体(pituitary gland)是人体最重要的一种内分泌腺,位于下丘脑之下,大小如豌豆。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控制其他腺体的功能,因此具有“主腺”之称。在童年期,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其功能是促进身体发育,如果生长激素分泌失调,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分泌过于亢进,导致巨人症;分泌不足导致侏儒症。脑垂体还具有调节其他腺体的功能,能够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这些激素一方面分别调节肾上腺、甲状腺、性腺对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另一方面维持这些腺体的正常发育。同时脑垂体可以分泌乳激素(prolac-tin),其功能是促进乳房发育,刺激乳腺分泌。(二)甲状腺

甲状腺(thyrold gland)位于气管上端喉头下部,分左、右两叶,它所分泌的激素叫甲状腺素,其功能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进生长发育。甲状腺功能亢进会使人胃口大增,患者常感闷热,身体消瘦,而且常伴有精神紧张、双手颤抖、容易疲劳、情绪敏感、眼睛突出等症状。甲状腺分泌不足,患者常表现为体温降低、精神迟钝、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等。成年患者表现出水肿,儿童患者出现生长发育迟滞、心智发展延缓、两腿弯曲、皮肤粗糙等,称为呆小症。(三)肾上腺

肾上腺(adrenal glands)位于肾脏的上方,由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两个腺体组成。肾上腺的外层成为肾上腺皮质,它分泌葡萄糖皮质素、矿物质皮质素及雄性激素,其功能是维持体内矿物质和水分平衡。肾上腺的内部称为肾上腺髓质,它分泌肾上腺素(epinephrine),其功能是兴奋交感神经,促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肌肉松弛等。当人愤怒时肾上腺还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同样也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四)性腺

男性的性腺称为睾丸,女性的性腺称为卵巢。睾丸分泌睾丸酮,其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成熟、激发性欲,并促使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大多数的类固醇类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睾丸激素,许多运动员服用它是因为它可以增强肌肉的爆发力或促进肌肉增长。同时类固醇也有很多的副作用,使女性的嗓音变得深沉单调,男性的睾丸收缩等。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其功能在于促使女性生殖器官的成熟、控制排卵和月经周期,并促使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二、神经—体液调节

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将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直接释放到体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至所作用的器官和组织,从而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以及许多重要的生理机能和有关的心理活动起调节作用,这种通过血液循环而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由于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来支配效应器的活动,故又称这种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体液调节有两种方式:一种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支配内分泌腺的活动,因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内脏器官,也包括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即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使心率加快使机体处在紧张状态,又接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平息生理激活状态;另一种通过下丘脑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再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由此可见,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调节作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各器官活动;另一种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各器官的活动,神经—体液调节也是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调节方式。所以,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

[拓展阅读]通过生物反馈控制我们的身体当我们的身心出现某种不适——如一遇到考试就高度焦虑,或一段时间内严重失眠,或出门时总强迫自己回头再看看,或者患有偏头痛、神经衰弱、高血压等,而又不希望服用药物、接受心理治疗时,怎么办?现代医学、神经生理学及临床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告诉我们一条新途径:可以接受生物反馈治疗。该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海外。生物反馈(biofeedback)是关于躯体机能的信息回馈,如同一种程序。在该程序中,人们学会通过有意识地想象体内生理加工,如血压、心率、呼吸率、皮肤温度、出汗和特定肌肉的收缩来控制身体。虽然传统观点认为心率、呼吸率、血压和其他身体机能由脑部以下的神经控制,但心理学家已发现这些反应实际上易受自主神经的控制和影响(Violani, Lombardo,2003)。有这样一个例子:德米卡尔,一位年轻的母亲,在某次意外的交通事故中不幸折断脖子,更糟糕的是,脊髓也被压断。彻底治疗一年后,她的手臂和腿仍无知觉。她回忆说:“专家说我后半生肢体瘫痪,仅脖子以上的部位能活动。”但德米卡尔推翻了专家的推断。今天,她的四肢知觉已恢复,她的手臂力气正常或更好,她也不需要轮椅。“有根小藤条,我可以行走60英尺,有拐杖我可以去任何地方。”(Morrow, Wolf,1991)德米卡尔惊人的恢复源于生物反馈技术的应用。当然,有效的前提是因为她所有脑和腿之间的神经联系并没有完全切断。通过生物反馈,她学会了怎样把信息传递到特定的肌肉,“命令”它们移动。虽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但德米卡尔成功地恢复了她的大量活动能力。通常,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时,个体身上要挂着一个与以上生理反应有关的提供持续反馈的电子装置。例如,一个通过生物反馈技术控制头痛的人可以在他头部特定肌肉上安放电子传感器,并学会控制那些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以后头痛时,就可以放松相应的肌肉以制止头痛。因此,生物反馈技术利用了反馈仪器,把在普遍情况下不能明显意识到的心理、生理过程反映出来。通过学习,个体可以学会对自身的某些心理生理机能进行随意控制和调节。虽然通过生物反馈对生理加工进行控制不容易学会,但它还是成功地应用到了各种疾病治疗过程中,包括神经症(如焦虑、压抑、惊恐、紧张性头痛、失眠症、亢奋、强迫症等)、心因性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溃疡、肌肉痉挛、偏头痛)以及身体问题(如受伤、中风、脑瘫痪、脊柱弯曲等)。强迫症的治疗过程大致如下:先向患者讲清反馈仪所显示的声、光信号的意义及反馈治疗的作用机制。让患者仰卧在床上,将反馈仪的电极固定在其前臂,测定基线肌电水平。然后,打开声、光信号器并提醒患者控制肌肉的紧张和松弛,以体验肌张力改变时声光信号的变化。以后令其用“意念”依次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并想象一种温暖的感觉在体内“流动”。当肌电水平下降时,立即给予鼓励,提示患者体验放松感。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给予暗示或言语刺激,力图在患者全身松弛的状态下提高暗示或脱敏治疗效果。反馈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15天为一个疗程。让患者按照反馈治疗的方法,在脱离仪器的情况下,每日进行松弛训练30~60分钟。该方法对强迫症有良好疗效,且无痛苦,无不良反应。但须注意,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有疑病观念、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者也要慎用。(资料来源:罗伯特·费尔德曼、黄希庭著:《心理学与我们》,黄希庭,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本章要点1.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神经细胞活动来实现的,神经细胞统称为神经元。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按照神经元所在的脑和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传导有两种方式:电传导和化学传导。2.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分布到身体其他部分的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再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脑主要由脑干、小脑和前脑三部分构成。3.大脑:大脑皮层根据沟回或不同的功能分成一些小的区域,称为脑叶,大脑皮层的脑叶分为枕叶、顶叶、颞叶、额叶、联合区五个部分。一侧化是人脑的重要特点,大脑两半球通过厚厚的纤维厚膜——胼胝体相连,一般情况下,大脑左半球主要负责语言、意识、概念、分析、计算等功能;而右脑主要负责音乐、绘画、几何空间等功能。两个半球最基本的区别是接收信息的差异,每个半球都是从对侧面躯体接收信息。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它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基础,机体的任何活动都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反射弧由下列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元的联系方式有三种:辅散、聚合与环路。脑的研究技术有以下几种:尸体解剖研究、动物研究、电波记录、静态成像技术、代谢成像。解释心理的脑机制的学说有四种:脑机能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说和模块说。5.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是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实现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称为激素。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它对个体成长发育、生理平衡,保持机体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起着重要作用。人体具有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调节作用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神经系统直接调节各器官活动;另一种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影响各器官的活动,神经—体液调节也是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调节方式。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黄希庭著.心理学与我们.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拉瑟斯,瓦伦丁著.当代心理学导引(上册).尤瑾,张钊,李敏荣,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有智、欧阳仑.心理学基础——原理与应用.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斯腾伯格著.认知心理学.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左明雪.人体解剖生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库恩,等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李伟强编写)

第三章 人的毕生发展

[导读]看到别人怀中正抱着的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你是否能预测:这个孩子在1岁时会是个什么样子?5岁时呢?15岁、50岁、70岁时呢?我们都知道,从受精卵到出生,以及出生后的发展成长、直至死亡,这一过程是我们人类必经的生命历程,这正是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课题,即关注人的一生中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与变化模式。那么,遗传和环境将如何影响我们的发展历程呢?我们的生命历程要走过那些阶段?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又是怎样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能找到解答上述问题的答案。

第一节 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一、个体毕生发展观的含义

从20世纪下半叶起,人们才认识到发展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在那之前,发展的研究者其注意力只集中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并不认为成熟的个体也在经历发展。不过这期间也有例外,例如作为发展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霍尔就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对成年人所可能发生的变化产生了兴趣,并于192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衰老——人的后半生》(Senescence:The Last Half of Life)的著作。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对成年人发展和衰老的研究才逐渐系统化,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毕生发展观不是指一个独立的理论,而是指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一种特定取向。这种观点强调,在发展研究中不能只注重某个特定的年龄,而要关注生命全程。心理发展不仅仅发生在儿童身上,而是存在于所有年龄的个体中。同时,心理发展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不仅仅是指增长和获得,也包含衰退与丧失。这就是毕生发展这一概念所传达的最基本信息。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目的就是通过系统观察与测定不同年龄的个体,来探讨人类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此,研究者设计出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来观察不同年龄的被试的行为变化,常用的有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以及序列研究。

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 research),这是最常用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即在同一时间观测和比较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人。如为了研究个体短时记忆广度的发展趋势,可以采用横断设计研究对6~70岁个体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短时记忆广度在16岁达到最高峰。但是,横断研究可能会引起选择偏差,比如对25岁、45岁和65岁的被试进行智力测验,年龄并非造成他们之间分数差异的唯一解释变量,也有可能是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而导致的:年龄大的组群可能比年龄较小的组群上大学的机会要少。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跨越一定时间的间隔下,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者实验,以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例如,皮亚杰(1952)以自己的三个孩子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了从出生到2岁的纵向研究。他精心考察了婴儿智力行为的发展顺序和相互关系,总结了婴儿智力的概念。但是,纵向研究需时较长,同时,早年参加测试的被试可能中途退出实验、移居或死亡,造成样本缺失。此外,多次测试可能是被试因熟悉测验而完成得很好。

序列研究(sequential research),又称混合交叉设计,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优点。被试为一组包含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对他们进行多次测试。例如,为了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情况,就可对9岁、11岁、13岁的被试每六个月进行一次测试。这种方法能把特定的年龄效应从其他因素中分离出来,既可以在短期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思维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角度把握儿童思维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发展变化。

三、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迄今为止,已经有很多发展心理学家提出各种理论对人类发展进行解释,而这些理论的立足点又是理论家对关于人的毕生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即先天与教养的关系,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以及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先天与教养的关系

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谁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历史久远的关于先天与教养的关系的争论。一个理论在先天与教养的作用上的立场影响着它解释个体差异的方式。如果理论强调遗传的作用,那么就会认为个体的某种特征在其一生中从始至终会保持稳定。如果理论认为环境的作用更加重要,就会把早期经验看成是对未来行为模式的建构。

实际上,先天及后天、遗传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方方面面。任何因素都不能单独起作用(Mader,2003)。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的基因会根据环境的状况(苛刻或者营养丰富),产生或不产生能影响个体经历与发展的蛋白质。心理学家已经开始承认,一些复杂的行为的确存在某些基因的根源,这些基因可能导致人们较为特殊的发展模式。但人们的发展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Gottlieb,2004)。环境的影响包括后天的综合影响(如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动力、同伴关系、学校教育和邻里特点)和生物学因素(如病毒、细胞活性)。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请稍微回想一下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你认为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变化是逐渐发生的,还是突然发生的?它是不断上升的曲线还是台阶式的结构?

关于这个问题,理论家们也有不同的立场。信奉连续论的学者们认为,婴儿和学前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与成年人是一样的,差异只是量上的差异或复杂程度的差异。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们思维能力的变化就必然是“连续的”(continuous),即相同类型的技能保持着其初始的状态,只不过是数量上在逐渐增加。与此相对的是阶段论者,他们所描述的人的成熟道路是由一系列突发的变化组成的,每一个变化都把个体提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级的发展水平。

连续性和阶段性问题是一个受到了研究者们长期关注的问题。预测是连续性概念的核心,如果心理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保持不变的(虽然在不同年龄时有不同的外部表现,但却有着同样的加工过程),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去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因此也就有可能对个体进行干预和帮助。而阶段论得到了很多在20世纪极有影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支持。如埃里克森关注心理社会调节和同一性的形成,他将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都有着特定的发展任务;皮亚杰的理论认为他划分的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反映了适应的不同水平,在每个阶段中,儿童的思维都有着特定的组织形式,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各个阶段的出现顺序是不变的,每个阶段的出现都替代了前一个阶段。

3.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发展心理学中另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是关于发展的主动性和被动性。最早的争议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洛克和法国哲学家卢梭对儿童的看法。洛克认为儿童像一块白板一样由社会来“书写”,而卢梭则认为儿童是先天的“高尚的原始人”,他们会按照自己积极的自然倾向去发展。

考虑一下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的含义。假如我们能够证明儿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如果个人无法成为有用之才的话,就是由于他的抚养者没有尽到责任;而且美国确实有一个问题青年用这种逻辑控告他的父母犯了渎职罪。也许你可以想象到其父母的律师的辩护:辩护律师反驳说,为了教育好这个青年,他的父母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是这个孩子却从来没有做出让他父母高兴的反应。他的潜台词是,这个年轻人在决定父母如何对待他的方式上有主动权,他自己对如何创造它的成长环境负有很大的责任。

你认为这两种观点哪一个更合理呢?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

一、婴儿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是从出生至18个月或2岁左右。这一时期虽然只约占生命全程的2%,但它却是个体身心发展最迅速的阶段。通常我们认为宝宝都是白白胖胖、惹人喜爱的。事实上,刚出生的婴儿并非如此。他们浑身红彤彤的,小脸皱巴巴的,不仅不可爱反而有点丑。但是对任何父母来说,从看到宝宝的第一眼起,便没有什么东西比这孩子更漂亮、更激动人心的了。离开母体以后,这个看似脆弱的小生命便以令人惊奇的速度成长着。(一)气质宝宝

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也就是宝宝最早表现出的能够最先观察到的个性特点。

关于婴儿气质的研究有很多,这里比较倾向于托马斯—切斯的婴儿气质学说。

1.容易型

大部分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约占所有研究对象的40%。这类婴儿的吃、喝、睡等生理机能有规律,节奏明显,对新事物、新环境接受较快,也容易接受不熟悉的人。这类婴儿情绪一般积极愉快,对成人的交往行为反应积极。也正是这种较为积极的气质,得到更多成人的喜爱,所以他们的心理发展较为健康,得到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研究人数的10%。他们的突出特点是时常大哭大闹,频繁易怒,爱发脾气,接受新事物、新环境很慢,需要很长的时间,成人需要花费很大的工夫才能使他们接受抚爱,并很难得到他们正面的反馈。由于照顾这类孩子相对困难,因此更需要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和容易型相反的困难型婴儿具有一般成人较为头疼的气质,所以在被照顾的同时会有被放纵或者疏忽的地方,从而形成一种不太好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会变成心理问题。

3.迟缓型

在研究人数中有15%的婴儿属于迟缓型,他们的活动水平低,行为反应强度很弱,情绪表现消极、不愉快,但他们常常不会大声哭闹,而是很安静,情绪低落。他们逃避新事物、新环境,但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这一类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成人抚爱和教育情况不同而发生分化,因此成人要把握时机地给他们创造机会。通常他们是消极、被动的,所以要给他们多点鼓励,多点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更为公平的发展。(二)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发展(congnitive development)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孩子对世界的理解逐步改观的过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固定的四个发展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指出这四个阶段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信息获得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知识与理解方面质的改变。当孩子达到某种成熟水平且有相关的经验时,就能进入下一阶段。皮亚杰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经验,孩子就无法达到认知的最高水平。而婴儿期主要经历第一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的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基于触摸、吸吮、拒绝、摇头和操控物体。在这一阶段,孩子无法用形象、语言或其他的标志来表征世界。因而缺乏皮亚杰所称的客体恒常性(object permanence),即外界客体不依自己的知觉而永久存在的观念。怎么知道婴儿是否具有客体恒常性呢?可以把玩具隐藏在毯子底下,然后观察婴儿的反应。直到9个月大,婴儿才能不费力气地指出玩具隐藏的位置,年龄大的婴儿就会找寻消失的物体。感知运动阶段的关键就是发展客体恒常性。

1.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地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厘米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喜欢看自己的手。婴儿在2个多月时,色觉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3个多月时已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所以我们经常要用红色的玩具来逗引孩子也正是这个道理。

在听觉方面,满月后的婴儿听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成人的说话声音能做出反应。到了2个月时,婴儿喜欢听成人对他说话,并能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能安静地听轻快柔和的音乐。3个多月时,听力又有了明显发展,在听到声音以后,能将头转向声源,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查婴儿听觉的能力。

2.婴儿的嗅觉、味觉和触觉

新生儿能够对各种气味做出相应的典型反应,还能够由嗅觉建立食物性条件反射,并有初步的嗅觉空间定位能力。婴儿的味觉在出生时已发育地相当完好,明显偏爱甜食,且对酸、甜、苦和白水的面部表情明显不同。新生儿能凭口腔触觉辨别软硬不同的乳头,4个月时能辨别不同形状和软硬程度的乳头,并且同时具有成熟的够物行为,视触协调能力发展起来。

3.婴儿也会察言观色

随着婴儿与亲人情感的交流,婴儿3个月以后就开始认人了,最早的就是自己的妈妈。6个月的孩子开始分得出谁是家里人,谁是外人,同时还会察言观色,根据大人对他喜欢的程度,或对你笑,或转过头去不予理睬,或放声大哭。这时,孩子对母亲和照顾他的人的依恋的情感不断增强,每当见到他们时,孩子的喜悦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8个月的孩子就可以和成年人共同完成一些早期游戏了。当然,其中的乐趣,一开始是来自成年人,后来才是游戏本身。

4.婴儿的记忆

同成年人一样,婴儿也具有两种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但是,他们这两种类型的记忆的运作方式会同成年人一样吗?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让新生儿听一系列毫无意义的声音,反复听了几个小时。24小时以后,科学家们再放出同样的声音。尽管已经过去了24小时,有些小听众,其中有的只出生2天,却完全记住了这种冗长而枯燥的声音,表现出激怒的样子,清楚地表示他们一点也不想再听到同样的声音了。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够持续1个月。这已经是非常好的长时记忆了,但是这个最新的研究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婴儿的短时记忆是不行的。事实上,婴儿的短时记忆也不错,也能达到成年人短时记忆的广度——7,但是,这里指的是7个音节。很可能是由于婴儿不懂得字的含义,因此他不能记住这个字,而是把字分解成音节,就如同成年人听外语,很可能他只记住一连串的语音,而不是整个词。(三)社会性的发展

通过学习社会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发展自己的社会性,以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人的这种社会化过程既是儿童通过加入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系统的途径以掌握社会规范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发展是贯穿一生的,共分为八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期、成熟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必须解决的危机或冲突。顺利通过危机将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否则会造成发展障碍。尽管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是我们仍需要解决足够的危机才能应对下一阶段的危机。八个阶段产生的时间由生物基础决定,但特定阶段的发展危机能否成功解决由自我成长和社会环境决定,因此,埃里克森称人生的八个阶段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婴儿期处于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任对不信任阶段。如果婴儿的生理需求和依恋的要求始终能得到满足或者受到积极地鼓励,他就能发展信任感。相反,如果无法得到关爱,与别人的相处有不愉快的经历,他就会产生不信任感,使婴儿无法适应下一阶段挑战的要求。

1.微笑

婴儿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就能对说话声有反应,对人脸特别注意。到2个月左右,婴儿开始对人发出社会性微笑,此时,婴儿如果听到大人的声音或看见大人的动作表情,就会特别高兴,会不断地微笑。他的这种笑会慢慢地从原来的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但这种笑只能保持3~4个月。到第4个月时能产生认生感,即对陌生人感到恐惧。

2.怕生

通常5~7个月大的婴儿会对陌生人产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绪。这是一种极为自然的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有时会躲在父亲或母亲的身边,不愿让陌生人碰他。怕生现象会一直持续到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在2岁后消失。帮助孩子摆脱这种情绪的最佳办法是让他在新环境中放松,不要勉强他接近尚未熟悉的人。这段时期,父母和看护者一定要有耐心。怕生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这恰恰说明了孩子对其主要看护者的深深依恋。

3.依恋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到满1岁时将达到第一个高峰,这个时候母亲的出现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安全感。与此同时,父亲如果亲近婴儿,关注婴儿发出的信号并给予照料,婴儿对父亲的依恋感也应能牢固地建立起来。法国心理学A·瓦隆指出:“儿童对人们的依恋心是发展儿童个性极端必需的。如果儿童没有这种依恋心,就有可能成为恐惧和惊慌体验的牺牲品,或者产生精神萎缩现象,这种现象的痕迹可以保留一生,并影响到儿童的爱好和意志。”

如何测量依恋呢?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称作陌生人情境测试的快速直接的方法。这一测试研究的是儿童在陌生环境中离开母亲的反应。根据安斯沃斯的理论,对母亲的依恋程度的不同,婴儿对实验环境的反应差别很大。一个1岁的安全型儿童会把母亲当做行为的基地,自己独立的去探索,有时会回到母亲的身边。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当母亲回来时,他会扑向她。回避型的孩子在母亲离开的时候并不哭泣,当她回来时躲避她,似乎对母亲很冷淡。矛盾型的孩子在和母亲分离后显得焦虑、不安,但是当母亲回来时表现矛盾,寻求亲密接触的同时又对母亲拳脚相加。第四种反应就是紊乱—混合型,这种孩子表现出前后不一致且相互矛盾的行为。(四)同伴交往的发展

当婴儿以玩具或物品为中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是互不理睬的,只有几位短暂的接触,如对同伴笑一笑,抓抓同伴等。在这个阶段,大部分社会行为是单方面的发起,一个婴儿的社交行为往往不能引发另一个婴儿的反应。随后进入下一个阶段——简单交往阶段。婴儿在进行独立活动的同时,留意周围环境,以便获取同伴的信息,并观察或模仿同伴的行为。婴儿同伴间的行为趋于互补,相互影响的持续时间更长,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社交行为,相互间模仿已较为普遍,婴儿不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还可以与同伴开展需要合作的游戏。研究发现16~18个月时婴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之后婴儿的社会性游戏迅速增长,2岁左右时,他们的伙伴经常是同伴,而不是母亲了。

二、儿童的心理发展

整个儿童期的发展可被分为儿童早期和儿童中期。儿童早期是指2~6岁,有学者认为此阶段儿童的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继续发展完善,其活动水平时一生中最高的;儿童中期(6、7~12岁)的身体发育与前一阶段相比速度减慢,是一个比较平静的发展时期。(一)认知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期主要经历两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的使用。儿童逐渐使用内部表征系统来描述人、事件和情感,能使用符号来做象征性的游戏,比如把一本书当做小汽车在地板上推着玩耍。尽管比起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较高的思维能力,但是和成人的思想还是有质的差别。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经常使用自我中心思维(egocentric thought),即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观察这个世界,比如捉迷藏时,3岁的孩子可能把脸贴在墙上,闭上双眼,他看不到别人,因此以为别人也无法看到他。

此外,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还不能理解守恒原则(principle of conservation),即数量与物体的物理特性和位置毫无关系,他们不了解物体的形状和轮廓的改变不会影响物体的数量、体积和长度。

掌握了守恒原则意味着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的开始。但是,儿童还是无法完全理解守恒的一些方面,比如重量和体积的守恒,这种情况还将持续几年。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克服前运算阶段的自我中心。这个阶段学到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可逆性。尽管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在逻辑思维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具体的物质实体,对抽象、假设本质的理解还有困难。

[拓展阅读]心理理论许多研究已经表明,1岁的儿童就能够对人的意图有所理解,以此为起点,儿童的“朴素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开始迅速发展。在2~5岁期间,儿童发展了“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即对心理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朴素理解,是儿童对人的心理过程的理解。心理理论的发展在儿童早期会经历三个阶段,在最早的阶段,2岁大的儿童会意识到愿望,也经常讲出他们想要什么、喜欢上什么,他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愿望与行为联系在一起。2岁的儿童理解了人会有愿望,而愿望可以激发行为。大约3岁的时候,儿童能够清楚地区分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比如,如果告诉他们有一个女孩有饼干,而另一个正在想饼干,那么他们会知道只有第一个女孩才能看见、摸到、吃到饼干。并且,大多数3岁的幼儿能够使用“心理动词”,比如“想”、“记住”、“忘记”,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理解不同的心理状态。尽管这时候儿童会谈到想法和信念,然而他们在试图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时,强调的则是愿望,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与其愿望一致的,而不太理解信念这样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行为。到4岁时,心理状态才真正在幼儿理解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中起到中心作用,他们认识到信念和愿望都会决定行为。这时候,幼儿理解了行为通常是基于一个人对事件和情境的信念,即使这些信念是错误的也是如此。这一变化在“错误信念”(false-belief)任务中非常明显。比如,给幼儿看两个盖着盖子的盒子,其中一个是他们熟悉的装“创可贴”的盒子,另一个则没有什么标志。然后对幼儿说:“挑出你认为装有创可贴的盒子。”幼儿差不多都挑有标志的盒子。接着,打开盒子给孩子看,结果与他们的信念相反,有标志的盒子里是空的,而没有标志的盒子里却有创可贴。最后,给幼儿看一个套在手上的布偶,并问:“这是贝贝,她被割伤了,看到了吧?你认为她会从哪个盒子里找创可贴呢?为什么她会在这个盒子里找?你没有看到盒子里面的时候,你认为没有标志的盒子里有创可贴吗?为什么?”(Bartsch, Wellman,1995)。结果发现,只有屈指可数的3岁幼儿能够解释贝贝的(以及他们自己的)错误信念,但是,4岁的幼儿中能够做到的就有很多。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背景中,幼儿理解错误信念的年龄可能在4~6岁之间。以中国幼儿为被试的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3岁之前儿童已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但还不能理解错误信念。4岁儿童理解了欺骗外表任务中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信念,5岁儿童理解了意外转移任务中的错误信念。4~5岁是儿童理解“心理理论”的关键年龄,但这会因测试任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二)社会性的发展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儿童期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主对羞怯和怀疑阶段。只要给予孩子自由,鼓励其探索,他们就会发展独立感和自主感。但如果被过度约束或保护,孩子就会产生羞怯感、自我怀疑。这一阶段发展自主性的主要方法就是照料者对孩子态度一定要掌握分寸。如果父母对孩子控制太多,孩子无法自我肯定,就会导致对环境缺乏控制能力;而控制太少,孩子就会有过分的要求和支配欲。

第二个阶段是主动对内疚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既有独立行动的愿望,又对这种行为所引发的难以预料的后果感到内疚。这一阶段的孩子懂得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独立的尝试反应积极的话,就能帮助孩子渡过这一阶段的危机。

第三个阶段是勤奋对自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成功的心理社会发展会使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技能及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相反,无法克服这一阶段的困难将产生失败感和不适应感。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即本城一个药剂师新研制的镭锭。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售价却要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遭到药剂师的拒绝,并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破门进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

在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看来,你给出的答案显示了你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他在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道德两难法,并发现人的道德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分为一系列不同的阶段。他编制了9个道德两难故事和问题,利用这类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研究了75名10~16岁的被试。以后每隔三年重复一次,直至22~28岁。他让被试听了故事后判断是非,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根据他们的回答划分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同时又根据一系列的回答,编制了各种不同水平的量表,再来测定其他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从被试的陈述中区分出30个普遍的道德属性,如公正、权利、义务、道德责任、道德动机和后果,等等。

科尔伯格主要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道德发展的,他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人们的公正意识要经历几个阶段才能发展成熟,才能使用推理进行道德判断。他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习俗道德阶段、习俗道德阶段以及后习俗道德阶段。他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以一种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

因为存在着皮亚杰所描述的各种认知局限,所以出于青春前期的儿童遵循具体、僵化的规则(“偷盗是错误的”、“如果我偷了东西,那会受到惩罚。”)或社会规则(“好人是不能偷东西的”、“如果每个人都偷东西会怎么样”)。9岁以前儿童一般处在前习俗阶段,常常依据自己本性做出判断,这时儿童在社会中的社交互动并不基于习俗和规则,而是为了避免惩罚或是跟随符合他们自身优势的规则。9岁之后儿童便进入了习俗阶段,个体开始关注别人的想法,他们开始认为道德由习俗和规则组成,比如对家庭、婚姻、国家的责任。(三)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1.父亲的角色

早期的发展研究很注重母子关系,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父亲的教养作用也很重要。因为父亲作为照料者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大大增加,父亲在孩子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尽管父亲与母亲和孩子形成的依恋本质相似,但父亲的行为方式却与母亲有着很大的区别,当父亲与孩子在一起时,他们之间的游戏方式与母亲大不相同。父亲一般喜欢身体接触的、动作粗犷的运动类游戏,如翻跟斗;而母亲喜欢玩言语性的和比较传统的游戏,如藏猫猫。实际上,儿童可以同时形成多种依恋。

2.与同伴的社会关系

孩子2周岁时开始较少依恋父母,变得独立,喜欢与朋友做游戏。起初,游戏是相对独立的,即使孩子们坐在一起,2岁的孩子也会更注意手中的玩具。大一点以后,开始了合作性的游戏,喜欢纠正他人的行为。再大一些会在游戏中交换角色。随着学龄儿童的社会交往频率增多,游戏开始形成固定的模式,发展出一些带有严格规则、团体性的复杂游戏。这种游戏不仅有趣,还提高了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通过游戏,儿童了解他人的观点,推断他人未直接表露出来的想法和情感。

社会交往帮助儿童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并给予适当的回应。此外,儿童还学会对行为和情绪的自我控制。如,在游戏时避免与伙伴起冲突,变得有礼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面部表情,即使收到一份令人失望的礼物也要保持微笑。为儿童提供社交环境可能帮助他们加快社会化进程。

3.日托的影响

日托成为越来越多孩子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研究证实它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好处。高质量的日托能使孩子更加顺服、善解人意、懂得社交、积极配合老师,能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家庭情况不太好的孩子,日托更能帮助开发智力,锻炼语言发展技能。但是,如果孩子置身于质量低劣的日托环境里或被经常转移环境,可能会产生不安全感。日托成功的关键就是质量。

4.父母的教养风格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能力的塑造很重要。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按照教养风格把父母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其中,温暖和控制是两个独立的教养维度,每一种教养风格都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特殊影响。

权威型父母:采用温暖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养方法,而控制则为中等程度;他们允许儿童承担与年龄相适宜的责任,为儿童提供的环境有利于他们成长为自主、自信的个体。权威风格父母养育的儿童知道,冲突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即充分考虑他人的观点,而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些技能有助于儿童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因此这些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专制型父母:温暖但控制严格的父母,他们养育的孩子长大后比较害羞,通常都不愿意采取主动行动。父母的严格管教使他们学会,不持异议地服从他人是处理人际差异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纵容型父母:对孩子很温暖,但管教纪律很松懈,他们的孩子在后来的生活中缺乏持久地执行计划的能力,而且控制冲动的能力薄弱。

忽视型父母:没有温暖的教养方式。那些体验不到父母温暖的孩子,无论他们受到父母的严格管制,还是受到父母相互矛盾的管教,他们都倾向于出现适应障碍。特别是当儿童常常受到体罚时,更是如此。体罚会使他们以为,攻击行为是解决冲突的合适方式,他们在处理与同伴冲突时便也采用攻击行为。因此,受到体罚的儿童可能产生品行问题,欺侮他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权威型父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孩子天生的气质(temperament),即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性情,部分决定了父母的教养风格。孩子的适应性也有很大的区别,适应性即克服环境对心理和身体危害的能力。适应性强的孩子可能激起照料者积极的回应,并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社交技能,如随和、有智慧、拥有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他们总是试图建立适合自己的环境,而不是被环境所限制。

教养风格也有跨文化的差异,文化价值的不同导致教养理念的不同。例如,美国文化很注重发展孩子的独立性,鼓励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而日本的父母鼓励孩子学习合作精神,过集体生活,并且认为让孩子单独一人睡觉就是对他的惩罚,所以在婴儿期和儿童早期,很多孩子睡在母亲的身旁。

[扩展阅读]儿童虐待为成人期的心理障碍提供了那些可能?被虐待的儿童很可能会出现人格、社会问题和心理障碍。与其他儿童相比,他们可能更不愿意冒险去探索世界;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和低自尊等;更不容易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具有更强的攻击性。而且成年后,他们更有可能对约会对象或配偶使用暴力(Benda, Corwyn,2002)。儿童虐待为成人期心理障碍创造条件的一种途径即通过加剧应激时的生理反应。应激反应主要可由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应激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素和皮质醇)和自主神经系统(如心律)的反应来测定的。海姆及其同事(2000,2002)的一项研究,以49名平均年龄为35岁的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27名在采访中报告儿时曾受到身体虐待或性虐待,其余22名则没有;其中23名现在被诊断为重度抑郁,其余26名则没有。49名妇女都被施以应激源。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该应激源可以降低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反应水平。这样,在妇女参加包括心算任务的公开演讲的同时,记录她们的应激激素水平和心率。如表3-1所示,抑郁症状本身并不能把抑郁症妇女(组B)和非抑郁症妇女(组A)区分开来,但是报告儿时有被虐待史的妇女(组C、组D)却比未报告儿时被虐待史的妇女(组A、组B)在对应激源做反应时,有更高的促肾上腺皮质素和皮质醇水平。组D,由报告过被虐待史且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的妇女组成,表现出了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的应激激素水平和心率。因此,早年被虐待史和现在抑郁症结合可以使身体对压力的敏感程度明显提高。但即使对于那些无抑郁症的妇女,虐待史也与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更高的反应水平有关。海姆的研究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他是按照自我报告的儿童虐待史将妇女进行分类,但研究并非所有的妇女都能够提供充分的被虐待证据,如出庭记录。而且实验中使用的应激源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各种类型的压力,也仍未可知。但是,实验表明,儿童虐待直到成年都可能极大地影响人们对压力的生理反应水平,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已证明了这一点。表3-1 有无儿童虐待史妇女对应激源的反应

第三节 青少年期心理的发展

青少年期(adolescence,12~18岁)是从儿童期向成人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段时期会发生深远的变化,甚至动荡。青少年期获得性和生理成熟,同时社会性、情感和认知能力也有重要的发展,青少年开始寻求独立,走向成年。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不再被社会看做是儿童,但也不完全是成人,他们面临着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一生。青少年期是人生唯一的动荡阶段,个体在这一时期情绪极不稳定,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尤其近几年来青少年呈现出较高的自杀率,我们要认真地对待这一时期的个体。

一、青少年的认知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青少年期前,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他们从一个对环境做自动化反应的婴儿发展成了能够同时强调事情的方方面面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儿童。形式运算阶段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后一个阶段,代表着认知的成熟。对于西方社会的许多儿童来说,形式运算思维出现在青少年的初期——11岁、12岁,但是并非所有人在这一年龄都能进入这个阶段,其中有的人永远也无法达到这个阶段。很多研究显示只有40%~60%的大学生和成人能够完全完成这种思维方式,约占全部人口的25%。

形式运算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和对原则的演绎推理为特征。即此阶段的儿童能掌握一种抽象、形式和逻辑的新思维。不需要再依靠实物,可以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皮亚杰发明了“单摆震动问题”,以儿童对问题的解释证明形式运算思维的出现(1985)。这一问题要求解决者指出震动频率的因素是线的长度、球的重力还是推力?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解决问题不通过逻辑或理性的推理,具有随意性。比如,他们可能同时改变线的长度和球的重量以及对球的推力,所以无法区分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原因。而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分析问题是有条理性的。把无关的变量排除在外的能力是形式运算思维出现的标志。

[拓展阅读]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形式运算阶段的青少年进行演绎推理,或者说,任何具体的人或物只要被准确地归类,他们就可以对它做出相应的推论。青少年或多或少都会为自己的新逻辑思维能力感到骄傲。这样一种新的自我中心出现了,青少年只在情感上迫切的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逻辑,但却不意识到成人能想到的特殊情况和实际问题。学前儿童的思维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我中心为特征,青少年思维则是另外一种自我中心为特征。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但要他们区分对待与他人有关的事情和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仍有困难。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导致了认知发展中两种有趣的现象:假想观众和个人寓言。(一)假想观众假想观众(imaginary audience)这一概念是指青少年的一种信念即所有人都会像他们那样关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于是,青少年把自己看做是注意的焦点,设想他人会像他们那样关注他们的外表和行为。青少年可能觉得自己像在舞台上,所有的目光都注视着他们,这是青少年自我中心的一个方面,认为他人会像自己那样关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假想观众这一概念可以说明青少年强烈的独处愿望,也能解释青少年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外表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为什么会对脸上的每一处瑕疵都那么在意,并花大量的时间打扮。自我意识大约在13岁达到了最高水平,然后就逐渐降低,而且女孩子的自我意识往往会比男孩更强。(二)个人寓言个人寓言(personal fable)是青少年的另一种信念,即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史特殊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是无懈可击的。个人寓言似乎很好地诠释了青少年的一些行为模式如炫耀和冒险。一些青少年常抱有“这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态度。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抽烟喝酒不会有得癌症的危险,发生性关系也不会染上性传染并或怀孕。当然,个人寓言也许可以解释青少年最常见的抱怨“你一点也不理解我”,因此,这是自我中心的另一方面,相信我们的情感和思想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并且我们是无懈可击的。同时,这也是导致他们与父母争吵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

如前面所述,埃里克森把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青少年期的发展处于第五个阶段——“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此期间,青少年试图回答“我是谁”、“我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们经历着一种“自我认同危机”,这是一个暂时的痛苦时期,在他们解决了三个主要的问题后,才会形成个人的自我认同:价值观的确立、职业的选择、令人满意的性别认同的发展。成功解决这一危机的青少年会形成一种“忠诚”品质,即对所爱的人、朋友和伙伴持久的忠诚、信任或归属感。

这一过程中,他们会进行内在的灵魂摸索,审视儿童期界定的自我,把他们与新的特质、能力和承诺进行综合,塑造成稳固的内核,形成成熟的自我认同。尽管自我认同的形成早已植根,但是只有到了青少年后期和青少年期才会大功告成。

青少年期发展的消极后果是“角色混乱”,就是他们对未来的成人角色含糊不清。在面对成人期的挑战时,他们可能会显得苍白无力、漫无目的、措手不及。当然,某种程度的混乱也是正常的,他解释了青少年许多行为杂乱无章的本质及其痛苦的自我意识。

三、青少年的道德发展

科尔伯格认为,达到形式运算水平的个体就能进行高水平的判断,因为他们能理解更广泛的道德原则,道德不存在绝对的对和错,社会所接受的可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标准。

因此,科尔伯格认为,直到13岁人们才能进入后习俗道德阶段,才能很好地理解道德推理的变化。但是,也有很多人无法达到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事实上,只有少部分成人才能跨过第二阶段。

争议科尔伯格的理论有助于理解道德认知发展,但是之后的研究对其持有异议。这个理论最大的弊端就是只讲述了道德判断,而没有涉及道德行为。能区分正确和错误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根据判断而行为。此外,这一理论仅适用于西方社会,符合西方社会的道德标准。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的道德体系下,科尔伯格的理论不具有普遍性。另一个重要的不足之处在于其被试全是男性。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认为,由于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社会经验,因此会有不同的道德行为判断标准。根据吉利根的理论,男性有更宽泛的道德原则,比如公正和公平;而女性的判断是根据个人的责任,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那个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人。因此女性比男性有更多的同情心。此外,科尔伯格的道德行为模型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抽象的原则上,比如公正。吉利根认为这样描述女性的道德发展是不合适的,女性的道德感注重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关系,即关爱他人的道德标准。在她看来,关爱他人的幸福代表着最高的道德标准。吉利根的道德概念与科尔伯格的理论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吉利根的理论目前还未有明显的研究证实,但她认为性别在道德判断的问题上起很大作用。

中国学者曾研究了儿童和青少年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以及公平观念的发展。总体上说,研究结果支持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有其顺序性和阶段性的观点。但中国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道德判断转变,时间要比国外儿童早。中国学者对儿童判断的依据、儿童道德概念的影响根源、道德情感的归因(如年幼儿童对欺骗行为的道德判断和相关的情绪归因等)也有初步的探讨。

第四节 成年期心理的发展

成年期包括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的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成年早期开始于20岁,一直持续到40~45岁,而成年中期要到65岁。不管是获得成就方面,还是对整个人生来说,这一阶段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时期。近年来这个阶段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家庭的社会性发展和女性职业生涯。

一、成年早期和中期的心理发展

成年期的社交发展进入了质的飞跃,社交面更广,层次更深。在这个阶段,人们被事业、婚姻和家庭所淹没。进入成年早期的人往往把孩子放在家里,自己出去工作,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以事业为中心。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处于成年早期的人们将进入亲密对孤独阶段,整个成年早期注重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这个阶段危机没得到解决会导致孤独,害怕与他人交往;而成功解决则可以在生理上、智力上和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成年中期就进入繁殖对停滞阶段。繁殖力是从家庭、社交、工作以及培育下一代的发展中得到的。顺利度过这个阶段的人将有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渺小感和停滞感,对下一代的培养也没有贡献。(一)青年早期的爱情观

人们为什么会相爱,爱情中包含什么东西,爱情为什么会发展变化,这些令人关注的问题也得到了理论上的解释。

1.刺激—价值—角色理论

伯纳德·穆尔斯坦提出了一个描述爱情发展的“刺激—价值—角色理论”,他认为亲密关系沿着三个固定的阶段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是“刺激阶段”。通常,这是最初的相遇。此时关系建立在表面的、身体方面的特征上,外貌、社会地位等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时候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人的外貌、社会阶层、举手投足与自己的相配吗?

第二阶段是“价值阶段”。这一阶段通常发生在双方第二次到第七次相遇的过程中。此时关系的特征是双方价值观和信念方面不断增加的相似性。这时候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人对性、信仰等问题的价值观与自己的看法相配吗?

第三阶段是“角色阶段”。此时关系建立在双方所扮演的特定角色的基础上。比如,双方可能会把自己界定为男女朋友的关系或是夫妻关系。这时候人们关心的是:这个人对人际关系、沟通方式、性别角色的看法与自己的相配吗?

如果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伴侣关系就可能水到渠成地建立起来。

2.爱情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了一个“爱情三角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他认为爱情包括三个成分,即“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亲密是情绪成分,涉及自我表白、温情和信任。激情是动机成分,它以内在驱力为基础,即把心理唤起转化为性欲望。承诺是认知成分,是对去爱并与所爱的人在一起的决定。三种成分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关系。

这三种爱的成分都有助于维持爱的关系。只不过,每一种成分的表现程度不同,决定了人们拥有的爱情是什么样的爱情。三种爱情成分的组合构成了七种爱,再加上一种没有任何亲密、激情和承诺的关系,总计八种爱情的形态。表3-2 爱情存在的八种形态(二)成年中期的婚姻满意度

婚姻满意度遵循U型曲线变化:最开始几年,满意度很高,然后开始下降,从中年期到中年晚期,满意度开始再次提升。在开始的20~24年的婚姻生活中,婚龄越长,满意度趋向于越低;之后,则是婚龄越长,满意度越高,甚至在35~40年婚龄时,夫妇的婚姻满意度会超过头四年。U型曲线一般在中年早期达到最低点,因为在这个时候,许多夫妇工作压力大,有十几岁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通常在孩子长大成人后,夫妇的婚姻满意度会达到一个顶峰。大多数的离婚发生在婚姻的头十年,到中年离婚率降低。任何年龄阶段的离婚给女性带来的负性影响都比男性大。

中国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离婚率逐年增高,单亲家庭也随之增多。经济条件不好的单亲家庭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此外,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可能会成为孩子发展亲密关系的障碍。孩子可能对父母的离婚感到自责或为离婚后该支持哪一方而感到苦恼。单亲家庭的孩子自我调节能力不如父母双全的孩子。但事实上,比起父母经常有冲突的双亲家庭,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更能健康地成长。

二、成年晚期的心理发展

在成年晚期,人们开始接受他人和自己的生活,对一度困扰的争论或问题也不那么关心了。人们开始接受这一事实——死亡是必不可免的。他们对人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自己取得的成就也有了新的领悟。尽管人们可能承认自己老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有智慧,感觉更加自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就是行动不便,身体和智力能力普遍下降。老年学家,即研究老龄化过程的专家对成年晚期的看法却开始转变,其研究说明人们进入老年期后仍在发展。随着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数量有了很大增加,成年晚期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一)成年晚期的生理变化

老化使老年人的身体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头发变得稀疏、发白,皮肤布满皱纹;脊椎骨之间的厚度变薄导致身高略有下降,身体的生物机能发生细微的变化;感觉能力变得迟钝: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不再那么敏感,反应时间增加;体力也大不如前。但是,成年晚期的男性仍然具有生殖能力。

这些生理机能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呢?遗传程序老化理论(genetic preprogram-ming theory of aging)认为,人类细胞的再生有时间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以后细胞会停止分裂。磨损老化理论(wear-and-tear theory of aging)认为当人们逐渐变老时,身体的机能慢慢的停止工作。体内产生的有毒蛋白积聚,细胞分裂出错,直至最后身体的能量完全透支。

遗传程序老化理论和磨损老化理论都有证据支持,可能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导致了老化。身体的逐渐衰老不是疾病,只是自然的生物过程。然而很多生理功能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如,老年人仍能从性活动中获得愉悦,一些人甚至说他们在成年晚期从性中获得的乐趣反而增加了。(二)成年晚期认知能力的变化“老年人常会犯糊涂”这类观点是不准确的。尽管在一组老年人的IQ测验中,平均分数要比年轻组的低一些,据此我们可能得出智力下降的结论。但是该结论可能有误,因为很多IQ测验测量身体技能(如整理一组障碍物)或活动速度,反应时变长也可能导致IQ测试结果较差,而成年晚期智力水平与生理上的衰退没有多大的关系。拿健康的老年人和健康的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如年轻人,这不能当做是智力差异的原因。此外,老年人在校学习的平均时间通常要比年轻人短些,而且老年人做好智力测验的动机远没有年轻人那么强。还有,传统的IQ测验用来衡量老年智力能力可能不合适,老年人有时在实践方面比年轻人强得多,而这却无法从测验中反映出来。

成年晚期在智力功能方面确实有些下降,但不同类型认知能力的下降速度不同。与流体智力相关的技能会有一些下降,如涉及推理、记忆和信息加工的智力;而晶体智力保持稳定,甚至会有所提高,如涉及信息、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智力。即使在成年晚期出现智力功能的变化,人们仍然能弥补这种衰退,仍能学习想学的东西,只是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老年人学习解决新问题的策略往往能防止行为能力的衰退。

记忆力的衰退也是可以避免的。虽然人们在成年晚期记忆力有所下降,但特殊种类的记忆能力仍保持不变。如情境记忆(与人们的具体生活有关的记忆)能力,老年期下降比较慢;语义记忆(对普遍的知识和事实的记忆)和内隐记忆(我们无法意识到的记忆)等也不会受到年龄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使用记忆术训练老人强化记忆,这不仅能阻止老年人长时记忆的退化,还可能使其有所改善。

老年人记忆力的严重下降还常伴随其他认知困难,这都被认为是高龄化所导致的。美国的调查显示,19%的75~78岁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综合征,85岁以上老人患该病的比例约为50%。除非发明新的治疗方法,否则到2050年将有1400万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其他情况的认知能力下降可能是由焦虑和抑郁引起,有望被治愈或缓解。有这些症状的人可能年龄比较大,一直没有结束治疗。即使后来的治疗效果很好,还是会导致认知能力的下降。

总之,成年晚期认知功能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认知技能的保持与智力刺激有很大的关系,老年人需要一个富有刺激的环境来训练和保持他们的能力。(三)成年晚期的社会性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晚期的人进入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ego-integrity-versus-despair stage),这一阶段会持续到成年晚期直至死亡。在这个阶段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则意味着成功地解决了冲突,反之就会产生懊悔感。

研究表明,大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还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少数人报告有严重的孤独感。老年期的孤独感同样也是可以避免的。拥有一个幸福的老年生活有多种途径。角色退出老化理论(disengagement theory of aging)认为老年化即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水平渐渐地从社会上淡出,把多余的时间留给回忆和思索,减少对他人的情感投资,社交圈逐渐减小。活动老化理论(activity theory of aging)则不同,认为成功的老年人仍然能保持他们的兴趣,活动及成年中期建立的社交关系。根据这一理论,老年晚期应该尽可能参加一些以前参加过的活动。但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需要活动和社交关系,因为有些人一直不喜欢交际,这些老年人满足于相对安静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自己怎样看待这种老龄化过程。对老龄化有积极的自我知觉会延长寿命。

不管是退出还是继续维持着早期的生活状态,大多数的人会有人生评价过程,即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审查和评价。老年人回忆或再审视过去就会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有时候还能解决遗留的问题和冲突,以一种更有智慧和超脱的心态去面对。老年期是一段持续成长的阶段,与人生中的其他阶段一样重要。

在成年晚期,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死亡是发展的重要的任务之一。死亡是一个令人害怕、导致情绪低落的话题,老年学家对这方面也研究很少。但是,罗斯(1969)把死亡作为她的一个研究主题,她把死亡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阶段

当病人晓得死亡临近时极为震动,思想极度混乱而没法接受事实,认为“这不是真的”,这是一种普遍心理状态。这时病人往往封闭自己,拒绝谈论自己的病情,怀疑医院里一切工作的真实性。

2.愤怒不平阶段

否认期过后便是愤怒不平期。感到“为什么是我”、“不公正”、“不理解”,并对朋友、亲属、医师或周围那些健康的人怀有敌意甚至埋怨老天的不公。

3.讨价还价阶段

外表上体现自我克制,心底里仍对生命抱有希望,假如我活下来,我绝对……这一阶段病人希望能延长寿命,延缓死亡,为了完成未了的心愿,如子女的婚事、未了的事业等。

4.抑郁沮丧阶段

感到这是真的。严峻情况使他没法否认,感到万事俱灰,整天感叹人生之不幸,有些人则成天哭泣、暗自伤神,这是病人感到内疚,也是常见的,因为病人感到对亲属还有未了的责任。

5.接受阶段

病人接受死亡的现实,不再妄想,此时感到非常疲惫与软弱,需要保持安宁,清醒期变短,次数减少。病人虽接受事实,但仍感痛苦、伤心和无可奈何,成天愁眉不展、悲观。大多数人不想看到亲属和朋友,不喜欢交谈,预备在长途旅行中作最后休息。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罗斯所说的五阶段只适合那些不明白自己将要死亡的人。此外,每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都极不相同。不同的死因和距离死亡时间的长短,再加上不同的性别、年龄、个性、家庭和朋友的支持,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

本章要点1.毕生发展观是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一种特定取向,强调不能只注重某个特定的年龄,而要关注生命全程,心理发展不仅仅是指增长和获得,也包含衰退与丧失。2.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横断研究、纵向研究以及序列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观测和比较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人。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跨越一定时间的间隔下,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者实验,以探究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序列研究又称混合交叉设计,综合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的优点。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的不同不仅表现在信息获得的数量上,还表现在知识与理解方面质的改变。4.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必须解决的危机或冲突:顺利通过危机将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否则会造成发展障碍,尽管每一个阶段的危机不一定能完全解决,但是我们仍需要解决足够的危机才能应对下一阶段的危机。5.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强调道德判断同逻辑思维能力有关,强调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该理论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习俗道德阶段、习俗道德阶段以及后习俗道德阶段,并认为人们的道德水平以一种固定的顺序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费尔德曼,黄希庭著.心理学与我们.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谢弗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谢弗著.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胡清芬,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约翰·W.桑特罗克著.心理学和我们.吴思为,岳盈盈,赵敏,陶塑,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拉瑟斯,瓦伦丁著.当代心理学导引(上册).尤谨,张钊,李敏荣,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7]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雷雳.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姜月,王茜,杨宇然.人性挥脉:发展心理学通俗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李伟强编写)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导读]生活在千姿百态的大千世间里,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颜色、听到响亮的声音、闻到清香的气味,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感觉。颜色、声音、味道、温度等都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当它们直接作用于眼睛、耳朵、鼻子、口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时,就在大脑中引起相应的视、听、嗅、味、肤等感觉。通过感觉,我们还能了解自身内部的状况和变化,如内脏器官的状况、躯体的姿势与平衡、肌肉的运动与紧张等。在本章中,我们首先将学习感觉的有关知识,并进而学习知觉,探究人类如何通过感觉和知觉从周围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获得需要的信息。

第一节 什么是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和全貌。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它是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另外,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感觉剥夺”实验。

[拓展阅读]感觉剥夺实验加拿大心理学家赫布(D.O.Hebb)和贝克斯顿与1954年首次报告了感觉剥夺实验的实验结果。感觉剥夺实验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在实验中,被试安静地躺在实验室内一张舒适的小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漆黑一片,看不见任何东西;被试的两只手都戴上手套,并用纸卡卡住。被试的进食和排泄都依据主试的事先安排的方式进行,不需要被试移动手脚。总之,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剥夺”了。实验开始,被试还能安静地睡着,但是时间一长,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刺激,他们想唱歌,吹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互相敲打。换句话说,被试变得烦躁不安,胡乱活动,觉得很不舒服,甚至出现幻觉、神经质、恐惧症。虽然实验中被试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但是即使是这样的,也几乎没有一个被试能够在实验室中坚持这样的实验到3天以上。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比感觉复杂的心理过程。例如,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花的芳香等,这些都是知觉现象。感觉和知觉在日常生活中是密切联系的,在下节将详细讲解。

二、感觉的产生过程与生理机制

虽然感觉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但它们产生的生理基础基本相同。产生感觉的神经机构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三部分构成。感受器是指接受某种刺激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外界事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叫刺激。感受器按其所接受刺激物的性质分为许多种。每一种感受器对某一种刺激具有特别灵敏的反应性,而对其他刺激不反应或反应不灵敏。对感受器的灵敏刺激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例如,可见光谱上的光波是视觉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定范围内频率的声波的物理能或化学能转化为神经冲动,因而感受器实际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外部刺激只有通过感受器的能量转换,才能进行神经传导。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区),并激活了中枢神经元,信息在这里进行分析、综合,于是便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三、感觉的种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按照感官的种类曾经将感觉分为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感觉的认识,揭示了更为丰富的感觉种类。最为常见的是根据感觉器官在机体的不同部位和接受刺激的特点不同,可以把人的感觉分为两大类,即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一)外部感觉

1.视觉

以眼睛为感觉器官,辨别外界物体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叫做视觉。

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宇宙中存在各种电磁波,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才是可见光。产生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接受光波刺激的感受器是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多集中于视网膜的中央窝及其附近,大约有600万个,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大约有1.2亿个,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但不能分辨颜色和物体的细节。当适宜的光刺激透过眼睛到达视网膜,引起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时,视觉就产生了。

光波的基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强度、波长、纯度。与物理属性相对应,人对光波的感知也有三种特性:明度、色调与饱和度。

与光的强度对应的视觉现象是明度。明度指由光线强弱决定的视觉经验,是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如果我们看到的光线来源于光源,那么明度决定于光源的强度。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来源于物体表面反射的光线,那么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光源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与光的波长对应的视觉现象是色调。色调指物体的不同色彩。不同波长的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如70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红色,62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橙色,70纳米的光波引起的色调感觉是蓝色。

饱和度反映的是光的成分的纯度。例如,浅绿色、墨绿色等是饱和度较小的颜色,而鲜绿色是饱和度较大的颜色。

与光的时间特性对应的视觉现象是后像和闪光融合。视觉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消失,还能保留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后像。例如,注视亮着的电灯几秒钟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一个亮着的灯的形象位于暗的背景上,这是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随后可能看到一个黑色的形象位于亮的背景上,这是负后像。彩色视觉常常有负后像。例如,注视一个红色正方形一分钟后,再看白墙,在白墙上将看到一个绿色的正方形。当断续的闪光达到一定的频率,人们不会觉得是闪光,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其实是闪动的,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我们看到的却不是闪动的,而是融合的光。

视觉现象主要包括视觉后象和闪光融合、颜色视觉、视敏度。

视觉后象和闪光融合:作用感觉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后象在视觉中表现特别明显。例如,我们看电影电视就是依靠后象,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引起连续的感觉的刺激频率必须达到一定的界限。刚刚引起人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频率。临界频率所引起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它是指断续的光刺激达到临界;频率时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的光。

颜色视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波决定的,人眼大约可以分辨150多种光波。因而产生多种多样的颜色感觉,其中主要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7种光波。因而日常人们看见的都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混合起来的光。

视敏度:指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即临床医学上称的视力)。视敏度的基本特征在于辨别两点之间距离的大小,分辨两点之间的距离越小,即视角越小表明视敏度高,视力好,通常用“C”或“E”型视标测定视敏度。

视觉在人类的感觉视觉中占主导地位,不仅人类的绝大多数(80%以上)信息通过视觉得到的,而且当视觉信息与其他同时传入的信息相互矛盾时,人大多数根据视觉信息做出反应,其他的信息则被撇在一边不予理会。

2.听觉

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引起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发声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6~20000赫兹的声波。低于16赫兹的振动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是超声波,都是人耳不能接受的。接受声波刺激的感受器是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当声音刺激经过耳朵传达到内耳的柯蒂氏器官内的毛细胞时,引起毛细胞兴奋,毛细胞的兴奋沿听神经传达到脑的听觉中枢,这就产生了听觉。

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反映表现为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指听起来声音的高低。音高主要决定于声音的频率。一般来说,声波振动频率越大,听起来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通常成年男性说话的音调要低于成年女性的音调。言语声的音高一般在85~1100赫兹。音高还受声音的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声音刺激都至少要持续一定的时间(低频声音的持续的时间要比高频声音的持续时间要长),才能让人体验到音高。疾病、年龄等因素也会使人对音高的感觉产生影响。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程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测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生活中,耳语声的响度是20分贝,普通谈话的响度是60分贝,繁忙的街道的响度是80分贝,响雷的响度是120分贝。长时间处于85分贝以上环境中的人会产生听力损失。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例如,即使胡琴和小提琴发出的音高、响度相同的声音,听起来还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这种差别就是音色的差别。由干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特色,我们才可能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3.嗅觉

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叫做嗅觉。

引起嗅觉的适宜刺激是有气味的挥发性物质,接受嗅觉刺激的感受器是鼻腔黏膜的嗅细胞。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嗅细胞,细胞产生兴奋,经嗅束传至嗅觉的皮层部位(位于颞叶区),因而产生嗅觉。

许多动物要借助嗅觉来寻找食物、躲避危险、寻求异性。人的嗅觉已退居较次要的地位。但即使这样,人的嗅觉仍为我们的生存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有毒的、腐烂的物质常伴有难闻的气味,这对于想食用它们的人来说是一种警告。人的嗅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机体生理状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等。温度太高、太低,空气湿度太小,机体感冒等,都会降低嗅觉的敏感性。

研究表明,嗅觉刺激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和情绪。做词汇练习时闻着巧克力香味的学生,第二天回忆词汇时,再次提供巧克力香味比不提供回忆的词汇要多。芳香的气味可以使人心情好,增强自信,提高工作效率。

4.味觉

味觉是指辨别事物味道的感觉,它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四种,舌尖感觉甜,舌的两侧感觉酸,舌根感觉苦,舌两侧部对咸最敏感。人对味的偏爱往往受水土气候及生活条件的影响,俗有“南甜、北咸、东辣(蒜、葱)、西酸”之说。

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并且二者经常联系起来共同发挥作用,通常说某种菜肴味道好,主要是嗅觉在起作用。当你感冒严重时嗅觉失灵,再好的菜肴对你也会失去味道了。因此有时也将嗅觉与味觉视为一个感觉系统的两个成分,合称味道觉。

如果用干净的手帕将舌头擦干,然后将冰糖或盐块在舌头上摩擦,这时你感觉不到任何味道,甚至可以把奎宁撒在干舌头上,只要唾液不溶解它,就不会感觉到苦味。引起味觉的适宜刺激是可溶于水或液体的物质,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是位于舌表面、咽后部和腭上的味蕾。

味蕾的再生能力很强,所以即使因吃热的事物烫伤了舌头,也不会对味觉有太大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味蕾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人的味觉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吸烟、喝酒会加速味蕾的减少,因而会加速味觉敏感性的降低。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其他味觉都是由这四种味觉混合而来。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后对苦味最敏感。食物的温度对味觉敏感性有影响。一般来说,食物的温度在20~30℃时,味觉敏感性最高。机体状态也会影响味觉敏感性。饥饿的人对甜、咸的较敏感,对酸、苦不太敏感。

巴特舒克(Linda Bartoshuk,1993)研究发现,人类因味觉引起的情绪反应是固定的。把甜的或苦的食物放在新生儿的舌头上时,新生儿舌头和面部的反应与成人一致。没有舌头的人仍有味觉,味觉感受器在嘴的后部和顶部。如果舌头的一边失去味觉,我们不会注意到,因为舌头的另一边对味觉会非常敏感。大脑难以对味觉定位,虽然舌头中间的味蕾较少,但我们体验到的味觉来自整个舌头。某些有营养的物质不能引起味觉,如脂肪、蛋白质、淀粉及维生素。

5.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叫做肤觉。

引起肤觉的刺激是物体机械的、温度的作用或伤害性刺激,接受肤觉刺激感受器均位于皮肤、口腔黏膜、鼻黏膜和眼角膜上(如皮肤内的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盘、环层小体、棱形末梢等),呈点状分布。

肤觉的基本形态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其他各种肤觉是由这几种基本形态构成的复合体。

由非均匀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叫做触压觉。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当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感觉是触觉;当机械刺激使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感觉是压觉。相同的机械刺激在皮肤的不同部位引起的触压觉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额头、眼皮、舌尖、指尖较敏感,手臂、腿次之,胸腹部、躯干的敏感性较低。

温度觉指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温度觉包括冷觉和温觉两种。冷觉和温觉的划分以生理零度为界限。生理零度指皮肤的温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刺激高于生理零度,引起温觉;温度刺激低于生理零度,引起冷觉;温度刺激与生理零度相同,则不能引起冷觉和温觉。人体不同部位的生理零度不同,面部为33℃,舌下为37℃,前额为35℃。当温度刺激超过45℃时,会使人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温觉和痛觉的复合。

痛觉是对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引起痛觉的刺激很多,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以及电的刺激。痛觉对有机体具有保护作用。天生无痛觉的人常常寿命不长,因为他们体会不到因机体受伤或不适而产生的痛觉,因而不会主动去为医治自己的身体而努力。不仅仅是皮肤,全身各处的损伤或不适都会产生痛觉。因此,痛觉既可以是外部感觉,也可以是内部感觉。痛觉常伴有生理变化和情绪反应。皮肤痛定位准确;肌肉、关节痛定位不准确;内脏痛定位不准且具有弥散的特点。影响痛觉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通过药物、电刺激、按摩、催眠、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痛觉。我国学者研究表明,人体皮肤对痛觉的敏感性一年中经历两次周期性的变化,春、秋两季比夏、冬两季要迟钝,其原因尚不明了。(二)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主要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三类。

1.运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叫运动觉。引起运动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接受运动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肌肉、韧带、关节等的神经末梢。凭借运动觉,我们可以行走、劳动,还可以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技能;凭借运动觉与触觉、压觉等的结合,我们可以认识物体的软硬、弹性、远近、大小、滑涩等特性。

2.平衡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叫平衡觉。引起平衡觉的适宜刺激是身体运动时速度和方向的变化,以及旋转、震颤等,接受平衡觉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内耳的前庭器官,即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平衡觉的作用在于调节机体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平衡觉与视觉、机体觉有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在移动,我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

3.机体觉

机体觉是有机体内部环境变化,作用于内脏感受器官而产生的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感觉,也叫内脏感觉。机体觉一般包括饿、饱、渴、痛、恶心、便意感觉等。一般情况下,人的内脏活动产生明显的感觉,而且常常有不适的感觉。

引起机体觉的适宜刺激是机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和变化,接受机体觉刺激的感受器分布于人体各脏器的内壁。机体觉在调节内部器官的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及时地反映机体内部环境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工作状态。当人体的内部器官处于健康、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不会产生机体觉。机体觉的表现形式有饥、渴、气闷、恶心、窒息、便意、性、胀、痛等。机体觉有保护性功能。

四、感觉的规律(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例如落在我们皮肤表面的灰尘、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0级静风(风速小于0.3米/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的翻书声、菜市场里两个陌生人的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其强度必须是适宜的。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心理学用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二者的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觉阈限来度量。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为:E=1/R

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有机体的状况而有所不同。

3.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比值在很大范围内是稳定的,即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的差别感觉,不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来决定的,而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的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的比值来决定。这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的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的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用公式表示为:K=ΔI/I

其中,K为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I为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

不同感觉的韦伯分数是不一样的,在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视觉的韦伯分数是1/100,听觉的韦伯分数是1/10,重量感觉的韦伯分数是1/30。(二)感觉适应的规律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这叫明适应。明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强光的刺激下感受性降低了。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叫暗适应。暗适应使视觉器官在弱光的刺激下感受性提高了。

生活中也常常能观察到听觉适应的现象。例如,去参加一个舞会,刚到舞会现场时会觉得音乐声很强,待一会儿后,会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一般认为,听觉适应会使听觉感受性暂时降低,而且听觉适应具有选择性。也就是说,在一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人耳对该频率声音及邻近频率声音感受性会降低,而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不会有影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说的是嗅觉适应。不同的刺激,嗅觉适应的时间不同,有的只需一两分钟,有的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嗅觉的适应也具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味觉适应的经验。如果我们把一种物质放进嘴里,很快,物体的味道实际上消失了。而且,对一种味道的适应能显著地影响到随后吃进的东西的味道。例如,当我们吃了甜的食物,再吃酸的食物时会觉得更酸。

触压觉的适应较快、较明显。例如,戴手表的人平时不觉得手腕上有重物。温度觉的适应也较快,大约三四分钟后便能感受到。痛觉是很难适应的。

感觉适应对于有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即使是难以适应的痛觉,对于有机体来说,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生活、工作。(三)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指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便产生同时对比。例如,一个灰色方块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来亮些。“月明星稀”也是感觉对比的现象。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感受器时,便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了糖果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激而产生的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尚未揭示,但一般表现为: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对一个感受器的强烈刺激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微弱的声音刺激可以提高视觉对颜色的感受性,强噪音会降低视觉的差别感受性。生活中,我们能体验到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如果闭上眼睛,捏住鼻子,我们将分不清嘴里吃的是苹果,还是土豆;感冒的人常常味觉不敏感。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还有一种特殊表现——联觉,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切割玻璃的声音会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看见黄色产生甜的感觉,看见绿色产生酸的感觉;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使人产生冷的感觉。(四)感受性的发展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生活实践的丰富,人的感受性会随之逐渐发展,不同人之间的感受性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的,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种某一感觉系统的技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技能来弥补的现象,叫做感觉的代偿作用。

人的各种感受性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某些特殊职业要求从业者长期使用某种感觉器官,因而这些从业者相应的感觉比一般人敏锐。例如,有经验的磨工能看出0.000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听出发动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听出每分钟1300转与每分钟1400转的差别;音乐家的听觉比常人敏锐;调味师的味觉、嗅觉比常人敏锐。

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而得到发展,因而教师要尽可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各种感官的训练,使他们的感觉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第二节 什么是知觉

一、知觉的含义

虽然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光波、声波等各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人对这些刺激进行反映就产生了感觉,但这并不是我们体验世界的方式。你看到的不是光波,而是墙上缤纷的海报;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广播中的音乐。感觉只是“演出”的开始,还需要更多的东西才能使刺激变得有意义和有趣,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实际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不存在的,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是多种感官同时发生作用。如一株花,它的色彩、形状、气味等同时反映到头脑中,使我们立刻认出这是一株花,这就是知觉。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互相联系的几种作用:觉察、分辨和确认(Moates,1980)。觉察(detection)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而不知道它是什么。例如,我们在校园的马路上散步,忽然发现路旁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时我们只是觉察到一个事物的存在,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分辨(discrimination)是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属性区别开来。确认(identification)是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例如,当我们走近路旁那个闪闪发亮的东西,经过仔细的观看和摆弄之后,看清它的形状是圆的,它的光亮的表面能够反映出自己面部的形象……从而把它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并断定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分辨和确认。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事物的觉察、分辨和确认的阈限值是不一样的。如果说人们觉察一个物体比较容易,那么要确认这个物体就要困难得多,需要的加工时间也较长。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1)当事物的属性、成分同时或先后作用于同一分析器时,便引起该分析器内的神经兴奋,这时,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就形成了对事物的整体反映。(2)事物的各种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复合刺激物。它们通常作用于不同的分析器。当复合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引起了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神经兴奋。这时兴奋区域相互沟通,在各个分析器之间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同时恢复了经验中相应的暂时联系。同时,大脑通过分析,把事物的关键属性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通过一系列的神经过程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实现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从而形成事物的整体映象。(3)复合刺激物的各个成分以及复合刺激物之间都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反映在大脑中就形成了关系反射。当复合刺激物的各种成分以不同的关系相互联系、组合时,大脑就反映出不同的知觉整体。在复合刺激物各个成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关键性的成分。只要关键性的成分保留,尽管其他成分改变了或丧失了,仍然不会破坏业已存在的“关系”。在分析知觉机制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中,常常以一种分析器为主,特别是视觉分析器和听觉分析器两者在许多知觉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在知觉过程中,第二信号系统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刺激物提供的信息不足时尤为明显。因为第二信号系统可以激活头脑中的第一信号系统的图式,恢复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相关形象以补充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使人的知觉更具有随意性和目的性。

三、知觉的种类和特点(一)知觉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知觉进行不同的分类。知觉可分为两大类:一般知觉(简单知觉)和复杂知觉(综合知觉)。

1.一般知觉

一般知觉,也称简单知觉。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依照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等五种。如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和运动的知觉属于视知觉;对声音的方向、节奏、韵律的知觉属于听知觉。在这些知觉中,除了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外,还有其他感觉充分参与,如在视觉空间定向中,常常有听觉或触觉的成分参加;在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视知觉中,有触觉和动觉的成分参加;在言语听知觉中,常常有动觉的成分参加,等等。

2.复杂知觉

复杂知觉,也称综合知觉。复杂知觉是一种综合的知觉,它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参与活动,知觉的对象、内容也较复杂。按其所反映对象的性质来划分,复杂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空间知觉是一种较复杂的知觉,需要人的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来实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空间知觉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学习汉语拼音、汉字时,需要正确辨别上下、左右,否则难以顺利地掌握汉字的结构和识别汉语拼音;下楼梯时,如果我们不知道有几个台阶、每个台阶有多高,就容易摔倒。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等。

形状知觉指对物体的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形状知觉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知觉能力,但人类的形状知觉能力比动物的更高级,因为人类能识别文字。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觉、运动觉来实现的。我们可以通过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视线沿物体轮廓移动时的眼球运动、手指触摸物体边沿等,产生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指对物体长短、面积和体积大小的知觉。依靠视觉获得的大小知觉,取决于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和观察者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在距离相等的条件下,投影越大,则物体越大;投影越小,则物体越小。在投影不变的情况下,距离越远,则物体越大;距离越近,则物体越小。大小知觉还受个体对物体的熟悉程度、周围物体的参照的影响。对熟悉物体的大小知觉不随观察距离、视网膜投影的改变而改变。对某个物体的大小知觉也会因该周围参照物的不同而改变。

对物体深度和距离的判断可以依据的线索很多,如小的物体似乎远些,大的物体似乎近些;被遮挡的物体远些;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能看到的细节少;远的物体显得灰暗,近的物体色彩鲜明;看近物时,双眼视线向正中聚合,看远物时,双眼视线近似平行等。我们还可以通过立体镜来了解深度知觉。

人依靠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来判断方位,这种能力是后天形成的。依靠视觉进行方位判断必须借助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是自己的身体、太阳的位置、地球的磁场、天地等。不同方位辨别由易到难的次序分别是上、下、后、前、左与右。由于人的两只耳朵分别在头部的左右两侧,因此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距离不同,两耳所感知的声音在时间上、强度上存在差别。正因如此,我们也能依靠听觉进行方向定位。(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时间,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生活中,我们对时间的知觉既可以借助于自然界的变化,如太阳的东升西落、月的圆缺、四季变化等,也可以借助于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或自身的生理变化,如数数、打拍子、节假日、上下班等,还可以借助于时钟、日历等计时工具。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很大差别。研究表明,在悲伤的情绪下,人们在时间估计方面会出现高估现象;在欢快的情绪下,在时间估计方面会出现低估现象。(3)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当中,因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而言的。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人没有专门感知物体运动的器官,对物体运动的知觉是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当人观察运动的物体的时候,如果眼睛和头部不动,物体在视网膜的像的连续移动,就可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用眼睛和头部追随运动的物体,这时视像虽然保持基本不动,眼睛和头部的动觉信息也足以使我们产生运动知觉。如果我们观察的是固定不动的物体,即使转动眼睛和头部,也不会产生运动知觉,因为眼睛和颈部的动觉抵消了视网膜上视像的位移。

运动知觉又可具体细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和诱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对物体本身以一定速度和轨迹作连续位移的知觉。真动知觉依赖于物体适宜的运动速度。我国心理学者用实验证明,当对象在2米距离时,运动知觉的下阈是0.6毫米/秒,上阈是600毫米/秒。

似动知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静止的物体看起来是运动的,没有连续位移的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似动知觉又称为φ现象。我们看电影、电视时,所看到的其中的物体运动并不真实存在,而是许多相似画面的连续呈现。如图4-1所示,当间隔0.06秒依次呈现直线a、b,我们便会看到a向b移动;当以低于0.03秒的时间间隔呈现a、b,我们便会看到a、b同时出现;当以长于1秒的时间间隔呈现a、b时,我们便会看到a、b先后出现。图4-1 似动现象

诱动知觉指不动的物体因其周围的运动而使它看起来好像在运动的现象。例如,夜空中移动的云朵后面的月亮本来是不动的,但是看起来月亮在移动,而云朵是静止的。

3.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具体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等。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交往,良性交往的前提是了解对方。我们不仅会通过与对方的言语来了解对方,也会根据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态和活动等形成对对方的印象。与陌生人初次交往时,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受对方给自己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影响,即首先获得的印象好坏比后来获得的印象好坏占有更大的比重。与熟悉的人或朋友交往时,对他人的知觉会受到新近获得的信息的强烈影响。在心理学中,这一现象叫做新近效应。

另外,在对他人知觉的过程中还存在晕轮效应,即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我们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判断这个人的其他特点。例如,如果喜欢某个明星,则会喜欢与明星有关的一切事物,包括他的发型、穿着、说话的神态及其家人等。

我们每个人常常面临选择,选择报考哪所学校、哪个专业,选择工作地点、工作单位,选择恋爱、结婚的对象,等等,选择恰当的前提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能力等。我们可以通过随时的反省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之一。

根据知觉是否正确,可将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误的知觉。根据知觉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感受器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将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二)知觉的特点

知觉不同于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知觉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知觉的形成离不开过去知识经验的参与。

3.语言在知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知觉受到诸多心理特点的影响和制约。

四、知觉的特性(一)知觉的选择性

客观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每一时刻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不可能对同时作用于他的刺激全部都清楚地感受到,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刺激都做出相应的反应。我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即我们总是选择某些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性作为我们知觉的对象。知觉的对象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知觉的背景只是被我们模糊地感知。例如,上课时,当我们注意看黑板上的字时,黑板上的字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而黑板、墙壁、老师的讲解、周围同学的翻书声等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我们注意听教师的讲解时,教师的声音便成为我们知觉的对象,而周围同学的翻书声、进入视野的一切便成为我们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这表现在知觉的对象和背景可以互相转换。如图4-2所示,当我们把图中黑色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白色部分作为知觉的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侧面人头。如果以白色为背景,则易知觉为男人,如果以黑色为背景,易知觉为一个少女。

在大多数情况下,从知觉的背景中分出对象来并不困难,但在某些情况下,要迅速地知觉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对象从背影中区别出来,一般要取决于三种条件:(1)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如冰天雪地中的白熊、穿着迷彩服藏在草地中的士兵、喧闹集市中的呼机声。图4-2 对象与背景(2)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如夜空中的流星、大合唱时不张嘴的人。(3)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如在嘈杂环境中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在书店对所需要书籍的迅速发现等。(二)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是由不同部分、不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连续等因素。(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虽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复合刺激物所起的作用,但是,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是我们感知人体外貌的强的刺激部分。只要认得人的面部特征,不管他的发型、服饰等如何变化,只要面部没有变化,就不会认错人。(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会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同样一些部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例如,把相同的音符置于不同的排列顺序、不同的节拍和旋律之中就构成不同的曲调;如果曲调的各成分关系不变,只是个别刺激成分发生变化,或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或不同人来演唱,就不会改变我们对其歌曲整体性的知觉。(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例如,给动物学家一块动物身上的骨头,他就可以塑造出完整的动物形象来。这对于缺乏动物解剖学知识的人来说,是不可能办到的。(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我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如图4-3所示,人们看到这张图时,不会只把它看成一些斑点的随意组合,会努力寻找图中斑斑点点之间的联系,努力做出合理解释,不断地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最后会给出合理的解释:画的是一条狗。图4-3 斑点图

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比如一首歌,如果是人们熟悉的,只要听一个片段就知道是哪首歌,并知道后面的旋律是什么。由于不同的人对歌曲的熟悉程度不同,因而决定了人们在识别歌曲之前所需要听到的那首歌的片段的长短也不同,不是很熟悉那首歌的人比熟悉那首歌的人需要听到的歌曲片段要长一些。有经验的心理学家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表情、行为方式、言语、作文、绘画作品等,推断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另外,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在较为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的情况下,言语指导作用,能唤起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如图4-3,初看时只觉得是一些黑色的斑点,很难知觉出是什么,但有人告诉你“这是一只行进中的狗”时,言语的指导就会唤起你过去的经验,补充了当前知觉的内容,会立刻看出图中的狗。再者,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知觉的理解性。如图4-4所示,如果遮住上下的12、14,我们会把中间的看成是英文字母B;如果遮住左右的A、C,我们会把中间的看成是阿拉伯数字13。图4-4 中间的符号是什么?

为什么对同一个符号有不同的理解呢?那是因为这个符号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人们的理解也就不同。此外,知觉的理解性还受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四)知觉的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距离、角度、照明等)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构成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即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指的是,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例如,白衬衣不管是在屋里看还是屋外看,我们总是把它知觉为相同的白色;在强光下煤块反射的光量远远大于暗处粉笔所反射的光量,但我们仍把煤块知觉为黑的,粉笔知觉为白的。形状恒常性指的是,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时,物体在我们眼中的成像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会改变。例如,一个圆盘,无论如何倾斜旋转,而事实上所看到的可能是椭圆,甚至线段,我们都会当它是圆盘;一辆公共汽车,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我们知觉到的公共汽车的形状不会改变。大小恒常性指的是,物体离我们近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于物体离我们远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会因此而改变。例如,教师讲课时大都站在讲台上,有时也会走到学生的座位旁,教师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时,其形象在学生眼中的成像大小是不同的,但学生看到的教师的大小却是不变的。

知觉的恒常性依赖于我们的经验。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经过我们的感知后,其关键特征会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当它们再次出现时,虽然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无数次的经验矫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大脑会将当前事物与大脑中已有的事物形象进行匹配,从而确认为感知过的事物。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三角形,它的成分是三条直线。但是,把对三条直线的感觉相加在一起,并不等于知觉到一个三角形。知觉是按一定方式来整合个别的感觉信息,形成一定的结构,并根据个体的经验来解释由感觉提供的信息,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我们日常看到的不是个别的光点、色调和线段。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主要表现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2)两者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3)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感觉和知觉的相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3.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初级阶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第四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感知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为复杂的认识过程提供感性材料。学生要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感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正确应用感知规律,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直观教学的合理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直观教学提高对知识感知效果的直观教学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等。

实物直观,是以实物、标本、演示实验、真人真事、现场参观、戏剧表演等来实际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直观方式。这种直观形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逼真,它有助于对知识理解的正确和精确。其缺点是本质的属性易被其他非本质属性掩盖,如用圆盘来做圆的直观,就很不容易看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另外收实际和空间的限制,像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原则、原子电子的结果,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等很难直接被感知。因此还必须采取其他的直观形式。

模象直观,用根据物质特点制成的模型、仪器、图片、塑像、幻灯片、教学电影等对事物模象进行直接感知的直观方式。这种直观虽不如实物逼真,但可以人为地突出重点和本质,操作演示也方便灵活,不容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补充实物直观的不足,为理解教材内容创造有利条件。

言语直观,以生动描述形象的书面或口头言语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这种直观虽不如前两种生动、形象、逼真,但其有灵活、经济、方便的特点。言语和表情动作组合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直观方式。

以上三种直观形式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问题的性质,灵活选用,注意语言和形象的结合,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形象的直观过程应受语言的调节。若教师错误地把直观本身当做目的,为直观而直观,满足于表面的热闹、生动,忽视言语对事物本质特点的揭示,就必然会使学生的感知失去目的性,从而降低教学效果,甚至产生消极影响。

第一,应注意用确切的语言对形象的直接结果加以表述。

第二,一种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语言与形象的结合的方式,选用先直观后讲解,或直观与讲解同时进行,或先讲解后直观都可。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一边使用直观教具一边讲解的形式。过多地运用直观教学而忽视语言的讲解,会降低直观教学的效果;对于挂图或模型上不能表示出来的内容,应该加以说明,以免学生产生片面的或错误的理解,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指导。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供直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按照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第一,运用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强度律表明,作为知识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语言)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因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轻重有别。

第二,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差异律。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越简单。对同一知识内容体系中对象和背景的设置与区别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对象与背景的设置可以从两个层次分析:在物质载体层次,涉及的是如何在板书设计、教材编排、授课技巧等方面恰当地加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突出直观对象;在知识本身层次,涉及的是新旧知识的安排,如何使已有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起到经验作用,即通过什么样的手段、途径唤起某些旧知识,使旧知识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

第三,运用静止背景上的对象活动性的活动律。在直观过程中,要善于使作为对象的知识较之作为背景的知识活起来。就是说,应注意在活动中进行直观,在变化中呈现对象。因此,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使知识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注意在变换背景知识条件下多次突出对象知识,从而造成一种活动的态势。

第四,运用知觉的组合律。组合律表明,凡是空间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近、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因此,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板书布局应合理,顺序适当,大小主次适宜,重点突出。

还有,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的协调律。不仅要求学生留心听,还有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嗅、亲自操作、用头脑思考。把有对比意义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内容对比、颜色形状对比、功能意义对比、人物外貌对比、环境对比等,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知觉。

三、提高师生双方的社会知觉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正确对待每个学生,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大部分处于未成熟、发展时期,社会知觉能力很差,需要极大提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觉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提高社会知觉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指给人留下的最初印象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即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对对方产生的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行、穿衣打扮等,尤其是教态、教风,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待学生,则不能单凭第一印象去判断、推测学生的优劣,“先入为主”,而应以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他们,善于从他们身上不断获得新的信息,做到一视同仁。(二)避免“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中,把知觉对象某一特性不加分析的夸大为他的整体特性。如对学生成绩好的学生“一俊遮百丑”,而对学习差的学生“一坏百坏”。因而,教师要实事求是,全面看待学生,防止以偏概全。(三)防止“刻板印象”

即防止对事物产生比较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如一般人总认为老人弱不禁风,北方人豪爽,上海人机灵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顽皮、反抗的学生看成不懂事、难以教管的差生,而安静、顺从的学生看成守纪律、听话的好学生;不要认为女学生到了高年级成绩就一定滑坡等。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细致的观察和了解,针对学生个体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做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因它与积极的思维相关系,所以有时候也称作“思维的知觉”。观察这种知觉形式和在长期系统观察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观察能力,对教育、科研、学习、军事等实践领域具体非常重要的作用。观察的能力简称观察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能力的重要部分。所谓观察力是指有目的、主动地去考察事物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事物的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具的操作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培养观察力要注意以下几项工作:

1.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的目的任务是否明确,是影响观察效果的重要原因。目的、任务明确,学生知道要观察什么,不观察什么,哪里是观察的重点,哪里只要一般了解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可以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也可以按“部分—整体—部分”的顺序进行。可以“由近及远”,也可以“由远及近”的进行观察。选择什么观察方法,要根据需要确定,不用顾此失彼。

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观察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用满足于现成的答案。

4.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观察结束后要进行总结。总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用书面、口头等形式。

5.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品质。良好的观察力主要有以下几种品质:(1)客观性,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事物本来的目的进行观察,排除主观因素,获得准确合乎事实的结论。(2)全面性,即在观察时应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全面观察,避免以偏概全。(3)创造性,即能在别人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问题。(4)敏锐性,即善于及时发现别人不容易觉察到的事物的特征,捕捉其有价值的因素。(5)精确性,即善于辨别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细微差别,不遗漏重要的细节。

[拓展阅读]伽利略对“灯摆”的观察一天,伽利略坐在教室里,看到一盏灯悬挂在长绳子上。他正在注意这盏灯时,一个孩子走了过来,把灯点亮了。等孩子走后,灯还在来回摆动。这原是一件平常的事,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悬挂在绳子上的物体经常是要摆动的,但伽利略却感到好奇:“真奇怪!怎么每次摆动的时间都一样?”他走上去故意推了一下灯,再仔细观察。开始灯摆动的幅度很大,后来逐渐变小,但摆动的幅度不论大小,所需要的时间都相同。为了肯定自己的观察,伽利略一面数着自己的脉搏,一面观察灯的摆动。真的,每次摆动所需要的时间完全相同!回到家后,伽利略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每根绳子坠上一块相同重量的铅摆,将其中一个拉到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度的位置,同时松手。他和他的教父分别数了两根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结果发现,两根绳索的起点大不相同,但在同样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就这样,伽利略终于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等时性原理”。今天这个原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时钟时、计时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这个例子表明,好奇促进了伽利略对“灯摆”的观察,加之他强烈求知的探索精神,总以不寻常的态度和方法去审视常人所不注意的事物等。可见,观察在一定程度上受好奇所发动,观察效率受好奇心所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善于问几个为什么,也许我们就会有所发现。

本章要点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器官,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和全貌。来自体内外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引起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相应的感受区),并激活了中枢神经元,信息在这里进行分析、综合,于是便产生了相应的感觉。2.感觉可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主要感受来自身体外部的刺激,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内部感觉主要是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三类。3.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可分为两大类:一般感觉(简单感觉)和复杂知觉(综合知觉),其中复杂知觉可分为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4.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5.感觉和知觉的关系: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梁宁建,叶亦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罗伯特·费尔德曼,黄希庭著.心理学与我们.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6]斯腾伯格著.认知心理学.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库恩,等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李伟强编写)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导读]当早晨醒来,你或许模模糊糊地记起昨晚做了一个梦,或许什么也没有记起关于昨夜的事情,然后辨识周围的情况,开始一天的工作生活。在这一天中,你有意无意地调控着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帮助自己进行各种活动,有时候你全神贯注地做某件事情,有时候你又心不在焉的、恍恍惚惚的。这些活动,这些心理状态涉及接下来要讨论的意识问题,虽然一直经历着各种意识的状态,但我们对意识充满了一些好奇和困惑。心理学到底怎么阐述意识的概念?意识随注意程度的不同有哪些状态?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心理学工作者怎么看待梦?以及催眠现象是不是真的存在?它和睡眠又有哪些不同,等等?类似的相关问题就是本章所要探讨的内容。

第一节 意识的概述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consciousness)问题涉及的学科有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等。或许我们曾经在哲学课上学习过,意识是作为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心理学中将其看做是人的头脑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应形式。

意识的含义事实上有些模糊,只要你知道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情绪、思维身体状态,等等,说明你对这种状态是有意识的。我们生命的多数时间处于觉醒的意识状态,在这种觉醒的状态下,我们知觉到自身心理活动状态,知觉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知觉到我们正在接触的外部的事物,你会对这些内容进行一定的评估,做出一定的反应,等等,这些不同的心理活动基本构成了意识活动的内容。我们一般认为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意识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比如你现在正在阅读的这本书,看到书本、文字,手翻动纸张的感觉,等等;(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主要是指对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的知觉,比如觉得身体放松,或者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或者肚子饱了,等等;(3)对自我的觉知,由观察和体会你自己而产生的自我感,你是怎样一个人,你对自己有什么情感,等等。

二、意识的不同状态

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意识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在我们不同的时间空间内,由于我们的清醒和注意的程度不同,个体的生理活动、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

人的一般意识状态常常划分为以下四种。(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做成一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你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比如你正在学习,同时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但这个时候你调控自己,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排除干扰,认真完成你的学习任务。(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参与成分相对较少,活动变成自动化了,可以同时进行其他活动,是意识的第二种状态。是指在从事自己熟练掌握的活动或习惯化的行为时,不需要投入更多注意资源就能顺利完成的状态。在自动化意识状态下,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具体步骤并不清楚。我们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随时都会有自动化的状态,比如我们用电脑时候,自如地敲击键盘,比如我们一边在散步,一边和人在聊天,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自如地选择行走路线,避开障碍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走路对我们来讲是自动化的过程,一般只需要少许的意识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去,但是一旦碰到危险情况,你马上紧张起来,意识集中到你的走路行为中去,这时候就到了第一种意识状态中去了。(三)白日梦(day dream)的意识状态

白日梦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只包含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是意识的第三种状态。比如你正在做某件事情,或者从事某个任务,但是你不知不觉地走神了,脑子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可能还想着昨天的一段什么经历,或者幻想(fantasy)自己成为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成功者,正在你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思绪被打断,你回到了现实当中,回到当下。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它的产生是很自动化的,不需要费劲。心理学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一种休息和放松机制。这就是说,白日梦一般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担忧,更不必有意抑制。

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的大量出现更是正常的。只有在白日梦严重干扰日常实际生活时,才需要寻求治疗。但这种现象在因白日梦而需要咨询治疗的个体非常少。而要消除白日梦,抑制并不是推荐的方法。只需要提高生活的丰富性,离开单调枯燥的流程,就可以改善。研究也发现,如果成年人过多地处于白日梦的意识状态,则可能与其心理不成熟有关。(四)睡眠

意识的第四种状态是睡眠状态。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候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中我们常常觉知不到自己的意识活动,但是我们在那个时候的意识活动没有完全停止。许多证据表明,睡眠期间我们能对外界刺激做出选择性反应。如母亲入睡后虽然没有被窗外车辆噪音所惊醒,但睡在旁边的婴儿的一点哭声,她会听到;有时我们睡醒后能记起梦中的情节,甚至有人可以在睡梦中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睡眠时仍有部分意识活动的证明。

以上主要说明的是正常情况下的意识的几种状态,但是当内外环境处在比较特殊的状态下,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些比较特殊的意识状态。比如,人为的一些方法可以催生出一些特殊的意识状态,如酒醉以后的迷迷糊糊的状态,服用某些精神致幻类药物产生的奇特意识;还有如人为地引导进入的催眠状态、静坐、冥想、气功等状态都是比较特殊的一些意识状态。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含义

个体在生命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接受到大量的内部和外部的刺激,人的感觉器官和认知加工活动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总是有选择性地接收内外部的刺激,对这部分的刺激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意识的这种属性就是注意,它使得意识处于一种比较清晰、比较紧张的状态。所以我们说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是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和意识是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的两个概念,注意首先是选择性的、指向性的,意识是心理过程的内容。注意决定哪些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即被注意选择的信息及认知加工过程成为意识的内容,而被注意忽略的信息,就无法成为意识的内容。同时注意的状态显示了个体处在不同的意识状态,前文所论述的人的不同的几种意识状态中,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注意状态下,获得不同的意识内容和范围。

二、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那些强度大、对比鲜明、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或者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例如,在上课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卡通形象,安静的教室里,突然窗外传来一声巨响,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注意那个声音。这些都属于无意注意,在去注意这个刺激的过程中,我们不需要努力去这样做,也没有预先的目的计划。(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人们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

当我们决定要做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我们认为要干的事情上。这时我们所注意的那个刺激物的特点,不论是否强烈、新异、有趣,我们都必须集中注意,同时排除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因此,有意注意必须付出意志努力。要充分发挥有意注意的效率,就要加深对活动目的的认识,要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加强管理干扰的能力。(三)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post voluntary attention),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一个人偶尔为某种活动所吸引而去从事这种活动,后来才意识到它具有重大的意义,于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去从事这种活动,并且在遇到困难和干扰时仍保持对该活动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相反,有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例如,在刚开始做某件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件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对这件工作熟悉了,培养兴趣了,就可以不需要意志努力或不要求有明显的意志努力而继续保持注意。这就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但是,这种注意仍然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只是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罢了。这种注意形式被称为有意后注意,即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通常指视觉注意的范围,即在同一时间内所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早在1871年,N.S.Gevens便以在白盘子里抛撒黑豆并估计黑豆的数目来研究此类问题,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简单任务下的注意的广度大约是5~9个。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很多:如刺激呈现的时间、注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知识经验、主体的练习,等等。(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但衡量注意稳定性,不能只看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这段时间内的活动效率。但是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例如,在听觉方面,把一只机械手表放耳边刚刚能听到的距离,集中注意地听,会发现声音听起来一会儿强一会儿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作注意起伏。这是注意的一种基本规律,注意起伏的一个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正时相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感觉到有刺激或刺激增强;负时相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每一次起伏周期历时约8~10秒,人的个别差异较大。一般认为,注意的起伏是外周感受器官和中枢的适应过程造成的。在发生适应现象以后,感受性减弱,然而由于刺激物又作用于新的感受细胞,或者感受器官经过一个恢复过程,感受性又会再度提高。如果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做注意的分散,是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不良的注意品质。注意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而是指虽然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活动本身有所变化,但注意的任务却没有改变。例如,我们在做实验既要思考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还要操作实验器具材料,记录实验结果,控制无关因素的干扰,等等。由于这些活动都服从于做实验这一项任务,它们属于在注意稳定性范围之内的注意转移。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转移是相联系的不是割裂的过程。(三)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活动总的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例如,在学校课程安排上,如果先上语文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就应根据教学需要,把注意主动及时地从一门课转移到另一门课。但如果安排不合理,剧烈运动的体育课后安排数学课,可能部分同学的注意力停留在兴奋的体育课的内容上,或者由于运动疲劳使得注意力不容易转移到新的课堂内容上来,造成注意转移困难或者注意的抑制。注意转移的速度和质量取决于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明确的注意转移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四)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心两用或者一心多用。注意的分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演唱会上有些歌手自弹自唱,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等等。

能够进行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总的注意的心理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从事的某项活动非常熟练了,这样才能把注意的资源较多地放到另外的很难消减注意程度的活动上,实现注意的分配。注意分配的另外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没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很难同时进行。同时进行的活动要不是紧密关联的,要不是在同一感觉通道,同种心理操作来完成。英国在几年前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试验、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全市广播电台播放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就在这段时间里,检查一个地形复杂的路段上的汽车司机的反应情况。在路段终点被询问的多数司机都确信自己一刻也没有放弃听故事。然而那些驾驶技能不够熟练,自动化反应不够好的司机,虽然也正确地解决了复杂的行车问题,但是却没有听到电台在这一段则间里所播放的故事。同一时间段在平坦道路驾驶的司机他们大都能够比较完整地将故事回忆起来,这一实验向我们说明了注意力分配的特点。

第三节 睡眠与梦

在人的各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中,与工作活动时候的清醒意识状态相对的是睡眠意识状态。当我们决定结束一天的活动的时候,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当个体进入睡眠状态之后,身体的各项功能都停歇或者放缓下来,睡眠时候并非完全失去意识,我们的大脑一边处在休息状态,一边仍然保持一定的心理活动。一段完整的睡眠周期,我们肯定会做梦,人们觉醒后有的人能够记起梦中的内容,有的人回忆不起来,也有的人在梦中甚至完成了创造性的工作。

一、生理节律

生理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几乎所有的生命都受到日夜循环这种自然节律的影响。它表明有机体受到一种生理节律的时间周期调节:我们的意识唤醒水平、体温、心率、激素活动等高低起伏按照一定的生物节奏。似乎生物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但是人类“生物钟”并不是按照我们计时钟完全协同,人类内定的生理节律是24.18小时,通过与阳光的接触有助于个体按24小时的周期进行微调。

当自身的生物钟和外界的时钟出现不同步性失调的时候,人们的感觉和行动往往也会失调。例如,人们进行跨时区飞行的时候,个体可能经历时差效应,因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跨越了若干时区,这种改变超越了机体调节生理节奏的能力,从而引起生理节奏失调。其主要状况有:剧烈疲劳感,包括头脑不清醒、昏昏欲睡、疲乏、工作效率降低等;食欲不振,因时差原因改变了原来的进餐时间,从而出现胃肠功能变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醒得早、睡不实等;还有就是打乱了原来的排便习惯,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等等。当然如果长途飞行的方向是南北方向,由于处在同一时区,就不会出现时差效应;如果飞行是由东向西逆地球自转方向飞行,时差表现为时间拉长,一般时差效应不很明显;如果是由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时差表现为时间缩短,常常时差效应造成的困扰更大。

二、睡眠(一)睡眠周期

人的生理节律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是在相对静止的阶段也就是睡眠阶段中度过的,睡眠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睡眠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人们错误地认为睡眠时意识和身体活动完全停止活动的状态,自20世纪初,借助脑电图的分析,发现睡眠时脑电活动呈现特殊慢波。1952年又有人发现睡眠过程中经常发生短时间的、快速的眼球运动,并伴有快速低幅的脑电波。这一重要发现导致睡眠研究的蓬勃发展。图5-1 睡眠中各阶段的脑电波形态

脑电图对人的睡眠记录发现,人的正常睡眠由两个交替出现的不同时相所组成,一个是慢波相,又称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另一个则是快波相,又称快速眼动睡眠(REM),此时相中出现眼球快速运动,并经常做梦。

在慢波睡眠阶段,根据人脑电波的特征,通常将此时相区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采自Atkinson,1983)。

第一阶段人脑呈现低电压脑波,频率快慢混合,而以3~7周/秒(赫兹)的频率为主,它常出现在睡眠开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通常持续1~7分钟。在这一阶段人的心跳变慢,肌肉松弛,体温略有下降。

第二阶段也是较低电压脑波,中间插入短串的12~16周/秒的睡眠纺锤形波和K复合波,它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一些科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意味着大脑逐渐将其清醒时的活动停止掉。在这一阶段,我们很容易被惊醒。实际上在很多有关睡眠的研究中,大部分在睡眠的第二阶段被叫醒的人,仍认为他们没睡着。

第三阶段的脑电图常有短暂的高电压波,超过50微伏,频率为1~2周/秒,叫做δ波,人开始进入很深的放松睡眠阶段。

第四阶段,δ波占优势,其出现时间占总时间的50%以上,代表深睡状态。因此,第三、第四两阶段仅有量的差别,而无质的差异,梦游、梦呓、尿床等现象多在深睡阶段发生。一般认为慢波睡眠第四阶段具有消除疲劳的功能,因为人在长时间体力劳动或不睡后,在恢复睡眠中此期延续很久。随着睡眠由浅入深,意识逐步丧失,血压略降,心率、呼吸减慢,瞳孔缩小,体温和代谢率均下降,尿量减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减少,发汗功能增强等。

快波睡眠是在慢波睡眠后,睡眠周期后阶段出现的一种较为兴奋的状态。这个时候脑电图呈现快频低压电波,类似于清醒时脑波。REM在第一个循环大概10分钟,在往后的循环中时间越来越长,在最后阶段可以持续到一个小时。研究发现,REM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如果此时被唤醒,78%人报告说他们正在做梦。在这个阶段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也相对增强,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脑血流及耗氧量均增加。此外,睡者时时翻身,面和指(趾)端肌肉不时抽动。

正常成年人入睡后,首先进入慢波相,通常依次为1~2~3~4~3~2等期,历时70~120分钟不等,即转入快波睡眠,约5~15分钟,这样便结束第1个时相转换,接着又开始慢波相,并转入下一个快波睡眠,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整个睡眠过程,一般有4~6次转换,慢波相时程逐次缩短,并以第2期为主,深睡眠阶段减少,而快速眼动睡眠时程则逐步延长。以睡眠全时为100%,则慢波睡眠约占75%~80%,而快波睡眠占20%~25%。将睡眠不同时相和觉醒态按出现先后的时间序列排列,可绘制成睡眠图,它能直观地反映睡眠各时相的动态变化。

人们常说年龄越小梦想越多,很奇妙的是,人的一生当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的时间长度也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缩短。刚出生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是16小时,其中REM阶段接近整个睡眠时间的一半;年轻人典型的是睡7~8小时,20%的时间是REM阶段;到50岁左右,大概只睡到6个多小时,大约只有10%时间是REM阶段。而且老年人的δ波所占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所以说老年人睡觉常常不深。(二)睡眠理论

人为什么需要睡眠?要是不用睡眠,那人们是不是会多出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工作或者享受生活?目前关于睡眠功能的解释目前大概有三种解释:(1)睡眠的恢复理论:根据恢复睡眠理论,睡眠是恢复保持身体和精神健康和生理的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个理论表明,NREM睡眠是很重要的生理功能恢复过程,而REM睡眠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恢复过程。研究显示白天剧烈的身体活动后人们的NREM睡眠时间会大大增加,连续数夜的REM睡眠剥夺可致精神障碍的出现。在睡眠时,身体也增加其对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的进一步加强,生理机能修复和恢复更多在睡眠期间发生。(2)睡眠的进化理论:睡眠的进化理论,也被称为睡眠自适应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所有物种已经适应了在特定的时间段时期睡眠,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繁衍。对于人类来说:因为黑夜危险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需要减少活动,在安全场所进睡觉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牛羊等动物的睡眠是分段进行的,是因为他们居无定所,需要随时能够得到休息和保持警觉,而有冬眠习性的动物因为冬天食物稀少,能量消耗大,而冬眠能够帮助他们渡过寒冬。(3)睡眠的信息加工理论:睡眠的信息加工理论是基于认知的研究,并建议人们保持足够睡眠,以便处理白天所收集的信息。除了处理来自前一天信息,睡眠使大脑的对未来一天做好准备。一些研究还表明,睡眠有助于巩固了我们在白天学习到的长期记忆的信息。这一想法源于研究表明,睡眠剥夺会严重影响人们对记忆信息的提取。

[扩展阅读]睡眠障碍的表现睡眠量的不正常可包括两类:一类是睡眠量过度增多,如因各种脑病、内分泌障碍、代谢异常引起的嗜睡状态或昏睡,以及因脑病变所引起的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病表现为经常出现短时间(一般不到15分钟)不可抗拒性的睡眠发作,往往伴有摔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等症状。另一类是睡眠量不足的失眠,整夜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易醒或早醒等,失眠可由外界环境因素(室内光线过强、周围过多噪音、值夜班、坐车船、刚到陌生的地方)、躯体因素(疼痛、瘙痒、剧烈咳嗽、睡前饮浓茶或咖啡、夜尿频繁或腹泻等)或心理因素(焦虑、恐惧、过度思念或兴奋)引起。一些疾病也常伴有失眠,如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症等。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指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如梦游症、梦呓(说梦话)、夜惊(在睡眠中突然骚动、惊叫、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定向错乱或出现幻觉)、梦魇(做噩梦)、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不自主跳动等。这些发作性异常行为不是出现在整夜睡眠中,而多是发生在一定的睡眠时期。例如,梦游和夜惊,多发生在正相睡眠的后期;而梦呓则多见于正相睡眠的中期,甚至是前期;磨牙、不自主笑、肌肉或肢体跳动等多见于正相睡眠的前期;梦魇多在异相睡眠期出现。睡眠障碍的危害:长期失眠可以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减弱,引起记忆力减退.影响工作学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经常失眠可以引起老年痴呆症,可使人过早衰老、缩短寿命。儿童失眠可影响生长发育。睡眠障碍,一般采取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配合的方法可改善,但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则有赖于消除病因。

三、梦

我们人人都有做梦的经验,人们对于梦也充满了好奇与困惑。在人类早期,就有很多对梦的理解,比较典型的是认为梦是神的指示或者梦是人类灵魂在人睡眠后游走的奇怪的经历。即使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对梦有较多的迷信的认识。

前文已经阐述了REM睡眠阶段醒过来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报告在做梦,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他们没有做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做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REM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那是因为一般的梦仅仅是短时记忆的内容,醒来前过了较长的时间慢波睡眠之后很容易被遗忘。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REM阶段所做的梦境。

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弗洛伊德通过分析自己的梦,他认为梦是通往无意识的捷径,很多梦代表着无意识欲望的表达。弗洛伊德将梦分成两个层面:一个为显性梦境,是当事人醒来后能够记忆的梦境,这是梦的表面内容;另一个为隐性梦境,是梦境深处不为人所知的部分,这才是梦境的真正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梦以伪装的形式表达无意识欲望的冲突,因为这些欲望包含被禁止的欲望。这样梦的运作过程使用了多种隐晦的手法来表达这些欲望,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1)浓缩。即用隐意的个别元素代表全体,或把几种隐意的元素合而为一,如用胡须代替父亲,用乳房代替母亲,等等。(2)转移。即用暗喻、谐音、仿同、近似等形式,通过由此及彼来表示隐意。如一个女人经常牵着狗,即用狗的形象代表这个女子等。(3)象征。即某些代表其他事物的东西。弗洛伊德对此特别注意,举出了很多例证,如用国王和王后象征父母,用小动物或害虫象征弟妹,以及用手杖、伞等象征男性生殖器,用坑穴、房间等象征女性生殖器等。

如何才能发现隐性梦的隐意呢?怎样才能从梦的显性梦境内容——即被梦的运作歪曲了的内容中揭示出导致梦的真实的思想呢?弗洛伊德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自由联想。在这种方法中,将梦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让被试去细想,每次只能针对某一个部分,让他的思想自由地漫游,思绪便会慢慢地走向过去的体验和想法上。这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被试必须报告脑海中所想到的任何东西,不能因为某一理由而隐瞒任何事情。弗洛伊德深信这种自由联想的过程将产生一个联结思想的链条,它将与梦的隐意相连接。弗洛伊德的弟子以及精神分析学派其他一些代表人物也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对梦提出的相关联的一些理论。

尽管现代研究者没有发现支持弗洛伊德隐性梦境和显性梦境理论的较明确证据,而且他常常将隐性梦境解释为性欲的冲动窄化了梦的多元内容,但是他对梦的心理学的重要性的强调,为当代研究梦的内容开辟了一条道路。梦的解析方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也得到了一些应用,那些反复做的梦以及反复被记起的梦被认为是有分析价值的。

即使弗洛伊德也承认,有些梦是琐碎的,不重要的,仅仅是“白天的残片”。既然梦的内容并不会全像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那样属于隐藏了,压抑了欲望的信息,那么它一般还包括哪些内容呢?霍尔(Calvin Hall)在总结了一万多个梦的内容以后发现,大概可以将梦的内容分成:各类人物、各类动物、人际间交往、幸遇与悲遇、成败经验、户内外活动、空间与物体以及情绪反应,等等。这些梦境一般来说是具有世俗性的内容。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一)什么是催眠和催眠术

催眠(hypnosism,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或者催眠术常常被人们当成神秘诡异的现象,很多人也不相信有什么催眠,认为只不过江湖术士骗人的手段,也有些人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催眠就是让人睡着了过程。现代心理科学认为催眠的特殊意识状态确实存在,在性质上及不同于睡眠状态也不同于清醒状态。

催眠是由催眠师诱导出来的特殊意识状态,在此种状态下,人的意识进入一种相对削弱的状态,潜意识开始活跃,因此其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觉、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和催眠师的言行保持密切的联系,此时被催眠的人对催眠师的暗示具有极高的反应性,是一种高度受暗示性的状态。虽然催眠很像睡眠,但睡眠在催眠中是不扮演任何角色的,因为如果人要是真的睡着了,对任何的暗示就不会有反应了。(二)催眠的感受性

催眠术是否成功,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催眠师的素质和技能要高;二是受试者催眠感受性要高。受试者如果受暗示性较强,对催眠术持信任态度,催眠即可进行。大量的研究表明:人的暗示性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对催眠诱导几乎没有反应,而另有十分之一的人对催眠的感受性非常高。当然人的催眠的感受性也是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升的。一般说来有三类人比较容易接收催眠暗示:一为平时喜欢沉思幻想的人;二是那些易于专注而不易被外在刺激而分心的人;三则为希望从催眠中获得新鲜经验的人。人们的催眠感受性可以通过一定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评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表5-1 斯坦福催眠感受性量表

该量表包含12个项目,每个项目包括一种活动,每个活动达到通过标准得1分,接受测量者在该量表上的得分高低,代表他接受催眠时候,可能进入的催眠状态的深度。得分越高者进入催眠状态的就可以越深。得分在8~12分之间的人,有可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5~8分者可能进入到催眠状态。在4分及以下很难进入催眠状态。(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

有些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甚至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以至于有些医生曾用它代替麻醉药物,虽然其效果常常没有麻醉药那么强,而且也局限于个人的催眠感受性的问题。但其对不能麻醉但需要手术,自然生产的母亲和学会忍受疼痛的癌症病人特别有价值。

2.注意层面窄化

进入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在注意层面上趋于窄化,如果催眠师指示受试者只注意催眠师的引导,对周围环境的刺激不再理会。则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受试者常常听不见周围的其他声音。或者即使模模糊糊听见了,也不会做出针对性的外围刺激的反应。

3.感觉扭曲和幻觉

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明显的错觉以及幻听和幻视现象。被试者可能把当前知觉到的信息严重扭曲,可以依照指导语将电视机看成方纸盒,或将臭味闻成香味。在深度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可能出现正幻觉,也就是“无中生有”产生一些知觉,比如说看见前面站着一个人或者墙上挂着一个钟(其实没有),催眠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还可以产生负幻觉,也就是“有中变无”。比如发现行进中前面的障碍物没有了,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报告没有看见,但是受试者向障碍物行进时仍然会避开“没有看见”的障碍物。

4.角色扮演

催眠状态下,受试者可能会非常配合催眠师的指示,冲破平时的一些抑制,扮演与其原来人格差异较大的一些角色。比如可能根据催眠师的指示当众表演节目,做演讲,等等。不过,受试者虽然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并不是完全盲目地听从催眠师的指令。当催眠师的指令违背了当事人的价值观念,从事违法悖德事情的时候,当事人会不予接受,并且从催眠状态中出来。

5.催眠后暗示

催眠师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完全缺失。其他的催眠后暗示比如暗示被试者在催眠结束后30分钟,把玻璃窗打开,到了那个时间点左右,被试把窗子打开,并解释为空气比较闷,需要透透气,但他似乎记不起来这是催眠过程中所接收的暗示。

6.催眠后旧记忆还原

受试者在一般意识状态下,对某些经历的某些事情,已经回忆不起来。在进入催眠状态下,他们可能能够回忆起一些过去的经历。而他们在催眠状态下的回忆内容,以视觉影像为主。这常常被心理治疗师用来探索来访者过去的遗忘了的创伤事件,以给心理治疗创造条件,当然这样的操作,需要是经验丰富的治疗师才可以,以免造成来访者的二次创伤。一些刑侦专家也利用催眠的这个特性,让罪案现场一些证人回忆起现场的一些细节,以帮助侦破案件。(四)催眠诱导

催眠的具体诱导方法很多,很多催眠专家发展出非常具有特色的催眠诱导方法,这些通过特殊的诱导使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技术就是催眠术,比较常用的催眠诱导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1.言语暗示加视觉刺激

此法又称为凝视法,是让受试者聚精会神地凝视近前方的某一物体(一光点或一根棒等),数分钟后,催眠师便用单调的暗示性语言开始进行暗示。“你的眼睛开始疲倦了……你已睁不开眼了,闭上眼吧……你的手、腿也开始放松了……全身都已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如被试者暗示性高,则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如被试者的眼睛未闭合,应重新暗示,并把凝视物靠近被试者的眼睛以加强暗示,使两眼皮变得沉重。

2.言语暗示加听觉刺激

催眠时,让被试者闭目放松,注意倾听节拍器的单调声或水滴声,几分钟后,再给予类似于上述的言语暗示,同时还可以加上数数,如:“一,一股舒服的暖流流遍你全身……,二,你的头脑模糊了……,三,你越来越困倦了……,四,……五,……”

3.言语暗示加皮肤感觉刺激

催眠师首先在被试者面前把手洗净、擦干和烤热,然后嘱被试者闭目放松,用手略微接触被试者皮肤表面,从额部、两颊到双手,按同一方向反复地、缓慢地、均匀地移动,同时配以与上述类似的言语暗示。有时也可不用言语暗示,仅用诱导按摩。这种按摩还以采取不接触到被试者皮肤的方法,只是靠双手的移动而引起温热空气波动,给皮肤温热感而达到诱导性催眠按摩的目的。

4.其他催眠方法

某些被试者如暗示性低、不合作,可使用某些药物协助被试者进入半睡眠状态时,再导入催眠状态,也有一些催眠师用压迫躯体某些部位造成意识模糊再进行催眠,等等。

事实上要引导被试者进入催眠状态需要满足某些条件:(1)前文已经提到的,被试者具备相当的催眠感受性;(2)适合于催眠的环境,一般要安静舒适不被打搅,被试者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全,容易进入放松状态;(3)良好的催眠关系,被试者对催眠师的技能、人品非常的信任,对催眠有主动的意愿。催眠前,催眠师和被试者往往有一段对话交流,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较良好的催眠关系。

[扩展阅读]催眠引导词示例现在,让你的眼睛轻松的闭起来,眼睛闭起来,你就开始放松了,慢慢地进入催眠状态。你感到很轻松,很舒服,也很安全。想象你的眼睛凝视着鼻尖,把你的注意力专注在你的鼻尖上。我们来做腹式呼吸,缓慢而有力地吸气,均匀而有规律的呼气。在吸气时尽可能吸足,随着吸气使小腹慢慢地鼓起;在呼气时,尽可能地呼尽,随着呼气使鼓起的小腹慢慢地凹陷。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呼气,再吸气,再呼气……好!很好!轻松的呼吸,让每一次的呼吸,都带你进入更深沉、更深沉的放松状态。吸气……呼气……轻松的呼吸,你进入了更深沉更深沉的放松状态,外界的事物慢慢的离你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心灵变得很宁静、很宁静……慢慢地你只会听到我的声音,其他任何声音……继续保持深呼吸,每一次的呼吸,都让你进入更深沉、更放松、更舒服的状态。感觉非常平静,非常安全,很自然。你什么都不必想,也什么都不想想了。你只是跟着我的引导,很快就会进入很放松、很舒服的状态。好!很好!保持轻松的呼吸……越来越深沉……越来越……深沉……现在,我要引导你去感觉你全身的每一部分,你会发现它们的力量快速地消失,变得很松弛、很沉重,越去感觉就越沉重。然后你会觉得越轻松……好,从左脚开始。去感觉一下你的左脚全部……力量消失了……很沉重……感觉右脚全部……力量消失了……好沉重……感觉你的臀部……腹部……力量消失了……很松弛……腰部……整个背部……胸部……力量消失了……左手……右手……力量都消失了……感觉脖子……感觉整个头部……力量消失了……去感觉看看身体有没有什么部位依然紧绷绷的,你一去感觉,它们就立刻失去力量……完全放松下来……现在,同时去感觉整个身体……力量完全消失了……彻底地松弛了……完全没有力气……都松开了……身体慢慢消失了……只剩下呼吸……非常的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进入一个奇妙的状态里现在,听我开始从一数到十,我每数一个数字,你就进入另一个更深沉的放松状态,你的潜意识也将更加的开放……一……更深沉、更深沉……二……更深沉、更深沉……三……四……五……更平静,更放松……六……七……更深沉、更深沉……八……九……你进入了一个非常深沉的放松状态……十……(四)催眠理论

一般认为催眠术的使用到现在大概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催眠术的原型在人类的早期就出现了。现在催眠术从江湖魔术发展到科学研究的对象,现在心理学也接受催眠现象的存在,并把它看做是一种研究意识状态的课题之一。催眠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下面我们介绍其中两种相对简单、影响也比较大的理论。

1.催眠是意识的分离(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

根据实验结果,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Ernest Hilgard)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接受暗示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失实的,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感觉产生的,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第二层意识被第一层意识所掩盖,使得受试者不能经由口头表达出来,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意识分离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正常体验,例如,长途驾驶的人对交通信号和其他车辆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大多不能回忆,就是由于当时意识明显地分离为驾驶汽车和个人思考两部分了。正是由于隐蔽观察者的存在,所以,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

2.催眠是角色扮演(roleplaying)

对催眠的一种非常流行的看法是将它与睡眠相联系,然而脑电波研究发现,催眠状态下的脑电波与清醒状态下完全不同,对此不予支持。于是巴伯尔(Theodore Barber)和斯潘诺斯(Nicholas Spannos)等人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受试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另一个角色,像演员一样,所表现的行为只不过是接受了导演指示按剧本扮演了一个社会角色而已。在催眠师的引导下,投入了一种“假戏真做”的忘我状态。只有在受试者完全相信催眠,高度自愿和催眠师合作,才会进入催眠的忘我状态。

二、精神促动类药物的影响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这类药物称为精神促动药物。精神促动药物首先是使人的心理在感知觉层面上发生改变,加大剂量后严重的则会引起思维、情绪以及行为活动方面的改变。按照其作用的性质不同,精神促动药物可以分为三类。(一)迷幻剂

意识最具戏剧化的变化是由迷幻剂类药物引起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这些药物会改变个体对外部和内部环境的知觉,产生幻觉,丧失对自我和非我的边界。最常见迷幻剂是仙人球毒碱(从仙人掌植物中提取)、在实验室合成的如LSD(麦角酰二乙胺)和苯环己哌啶(PCP)。迷幻剂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也可能产生焦虑、恐怖和妄想狂,还能够造成思维和判断的混乱。(二)镇静剂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这些药物通过抑制或者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冲动的传导来压抑身体和心理的活动,最后导致睡眠。(三)兴奋剂

兴奋剂通过增加脑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而起作用。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非他明等。少量使用兴奋剂可以提神,减轻疲劳,但大量使用则会使人焦躁不安。

镇静剂或兴奋剂适量服用都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对它的依赖,使人上瘾。对药物上瘾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方面是生理上的依赖。表现为先是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即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然后转变为身体上因缺药而出现剧烈难忍的病痛,急切地渴望得到药物才能使之减轻。

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依赖。表现为没有药物各方面就都极端地不适应,思维不能集中,并且心情烦躁,完全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

由此可见,这些药物虽然最初没有表现害处,但过度服用以后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