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瀛(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0:48:22

点击下载

作者:潘桂娟,孙理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杨士瀛

杨士瀛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杨士瀛作者:潘桂娟,孙理军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13236751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中医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难经》,本草学探源于《神农本草经》,辨证论治及方剂学发轫于《伤寒杂病论》。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不断革故鼎新,充实完善,使得中医药学具有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丰富的原创理论内涵、显著的临床诊治疗效、深邃的中国哲学背景和特有的话语表达方式。历代医家本身就是“活”的学术载体,他们刻意研精,探微索隐,华叶递荣,日新其用。因此,中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始终呈现出一派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繁荣景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自2008年起相继依托2005年度国家“973”计划课题“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与内涵研究”、2009年度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子课题“古代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研究”、2013年度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中医理论体系结构与内涵研究室”建设规划,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16所高等院校及科研和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选取历代具有代表性或学术特色突出的医家,系统地阐释与解析其代表性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旨在发掘与传承、丰富与完善中医理论体系,为提升中医师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本套丛书即是此系列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而成。

综观历史,凡能称之为“大医”者,大都博览群书,学问淹博赅洽,集百家之言,成一家之长。因此,我们以每位医家独立成书,尽可能尊重原著,进行总结、提炼和阐发。此外,本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医家特色学术观点与临床实践相印证,尽可能选择一些典型医案,用以说明理论的实践价值,便于临床施用。本丛书现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中的“医药卫生”重点图书出版计划,并将于“十三五”期间完成此项出版计划,拟收载历代102名中医名家,总字数约1600万。

丛书各分册作者,有中医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重点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中的学术骨干,分别来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科研机构和临床单位。从学科分布来看,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史文献、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基础、中医临床各学科。全体作者以对中医药事业的拳拳之心,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历经数年成就了这份艰巨的工作,以实际行动切实履行了传承、运用、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重大使命。

在完成上述科研项目及丛书撰写、统稿与审订的过程中,研究团队暨编委会和审订委员会全体成员,精益求精之心始终如一。在上述科研项目负责人、丛书总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潘桂娟研究员主持下,由常务副主编张宇鹏副研究员、陈曦副研究员及各分题负责人——翟双庆教授、刘桂荣教授、郑洪新教授、邢玉瑞教授、钱会南教授、马淑然教授、文颖娟教授、陆翔教授、杨卫彬研究员、崔为教授、柳亚平副教授、江泳副教授、王静波博士等,以及医史文献专家张效霞副教授,分别承担或参与了团队的组织和协调,课题任务书和丛书编写体例的起草、修订和具体组织实施,各单位课题研究任务的落实和分册文稿编写和审订等工作。编委会还多次组织工作会议和继续教育项目培训,组织审订委员会专家复审和修订;最终由总主编逐册复审、修订、统稿并组织作者再次修订各分册文稿。自2015年6月开始,编委会将丛书各分册文稿陆续提交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拟于2019年12月之前按计划完成本套丛书的出版。

2016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对传承脉络清晰、理论特色鲜明的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深入研究中医对生命、健康与疾病认知理论,系统总结中医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精华,提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切实传承中医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和预防治疗观”。上述项目研究及丛书的编写,是研究团队对国家层面“加强中医理论传承与创新”号召的积极响应,体现了当代中医学人敢于担当的勇气和矢志不渝的追求!通过此项全国协作的系统工程,凝聚了中医医史、文献、理论、临床研究的专门人才,培育了一支专业化的学术队伍。

在此衷心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其所属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究生院,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16家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对此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关领导及华中健编审、伊丽萦博士及全体编校人员对丛书编写及出版的大力支持!

本丛书即将付梓之际,百余名作者感慨万千!希望广大读者透过本丛书,能够概要纵览中医药学术发展之历史脉络,撷取中医理论之精华,传承千载临床之经验,为中医药学术的振兴和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批评指正,以促进本丛书不断修订和完善,共同推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扬!《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凡 例

一、本套丛书选取的医家,均为历代具有代表性或特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名家,包括汉代至晋唐医家6名、宋金元医家18名、明代医家25名、清代医家46名、民国医家7名,总计102名。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旨在对医家学术思想与诊疗经验等内容进行较为详尽的总结阐发,并进行精要论述。

二、丛书的编写,本着历史、文献、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的原则,全面解读、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医家原著,适当参考古今有关该医家的各类文献资料,对医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加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概括,将其中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的独特内容阐发出来。

三、丛书在总体框架上,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在内容阐述上,要求概念正确、表述规范,持论公允、论证充分,观点明确、言之有据;在分册体量上,鉴于每个医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总体要求控制在10万 ~ 20万字。

四、丛书每一分册的正文结构,分为“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与“后世影响”五个独立的内容范畴。各分册将拟论述的内容按照逻辑与次序,分门别类地纳入以上五个内容范畴之中。

五、“生平概述”部分,主要包括医家姓名字号、生卒年代、籍贯等基本信息,时代背景、从医经历以及相关问题的考辨等。

六、“著作简介”部分,逐一介绍医家的著作名称(包括现存、已经亡佚又经后人辑复的著作)、卷数、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学术价值等。

七、“学术思想”部分,分为“学术渊源”与“学术特色”两部分进行论述。前者重在阐述医家之家传、师承、私淑(中医经典或前代医家思想对其影响)关系,重点发掘医家学术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学术渊源;后者主要从独特的学术见解、学术成就、学术特点等方面,总结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

八、“临证经验”部分,重点考察和论述医家学术著作中的医案、医论、医话,并有选择地收集历代杂文笔记、地方志等材料,从中提炼整理医家临床诊疗的思路与特色,发掘、总结其独到的诊治方法。此外,还根据医家不同情况,以适当方式选录部分反映医家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的医案。

九、“后世影响”部分,主要包括“学术影响与历代评价”“学派传承(学术传承)”“后世发挥”和“国外流传”等内容。其中,对医家的总体评价,重视和体现学术界共识和主流观点,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明新见解。

十、附以“参考文献”,标示引用著作名称及版本。同时,分册编写过程中涉及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以及未经引用但能体现一定研究水准的期刊与学位论文也一并列出,以充分体现对该医家研究的整体状况。

十一、附以丛书全部医家名录,依照年代时间先后排列,以便查检。

十二、丛书正文标点符号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医家原书中出现的俗字、异体字等一律改为简化正体字,个别不能对应简化字的繁体字酌予保留。《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编委会2016年9月内容提要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卒于咸淳十年(1274),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医家,福建四大名医之一,代表著作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杨士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悉心钻研,能融汇各家之长,且多有独到之处,在脉学、内科、儿科、伤寒等方面卓有成就,对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书内容包括杨士瀛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编写说明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卒于咸淳十年(1274),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医家,福建四大名医之一。杨士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悉心钻研,能融汇各家之长,且多有独到之处,在脉学、内科、儿科、伤寒等方面卓有成就,对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杨士瀛学术思想深刻,著述颇丰,主要有《仁斋直指方论》《医脉真经》《察脉总括》《仁斋直指小儿方论》《脉诀》等。因年代较远,其书原版均已散佚。所幸明人朱崇正将前四部重刊,之后《四库全书》《鲍氏汇校医学四种》等也有部分重刊。现存著作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杨士瀛的著作,既有医学理论知识,又有临证各科诊疗经验;剖析病源,明辨病情,辨证翔实,说理清楚;因证释方,用药精当,颇有实用参考价值,曾为后世许多医家推崇,在中医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现代也有医家、学者对杨士瀛的学术进行整理研究并重新出版其部分著作,或以论文形式探讨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但尚未见到对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深入挖掘的研究专著。通过中国知网(CNKI)检索,近60年来有54篇关于杨士瀛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的研究论文见于医药期刊,其中期刊论文47篇,会议论文1篇,学位论文6篇,且内容零散、局限。论文重在探讨杨士瀛气血理论和儿科学术特点,对其痰饮理论、脏腑理论、选方用药特色、临床诊疗特色等,缺乏深入发掘和系统总结,不足以反映杨士瀛学术思想的全貌。有些学者还误将朱崇正“附遗”的内容归结为杨士瀛的学术内容。

杨士瀛理论造诣深厚,学术思想活跃,临证经验丰富,若要窥其全貌,还需精研原著,认真品味。因此,本次研究以研读杨士瀛现存的《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著作为基础,参考历代相关文献,对杨士瀛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挖掘,全面提炼与整理归纳了杨士瀛的主要学术思想与源流,探讨了其具代表性、原创性的理论和学说,发掘了其独特的临床经验与特色诊疗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杨士瀛著作版本有:盛维忠等校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仁斋直指方论》和《仁斋小儿方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中华再造善本丛书》之《仁斋伤寒类书》和《医脉真经》,林慧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于2006年出版的《杨士瀛医学全书》。

在此衷心感谢所引文献的作者及支持本项研究的各位同仁!陕西中医药大学 孙理军 何伟2015年6月生平概述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卒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南宋著名医家,福建四大名医之一,著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杨士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悉心钻研,能融汇各家之长,见解多有独到之处;在脉学、内科、儿科、伤寒等方面卓有成就。杨士瀛通晓医学理论,又有多科临证经验,其学术思想深刻且著述颇丰,为金、元、明、清许多医家所推崇,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时代背景

杨士瀛出生于中医世家,生活于13世纪的南宋时期。两宋时期经济的繁荣,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医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尤其是随着医学研究重心转向临床,学术气氛逐渐活跃,学派林立,名家辈出。杨士瀛生活在这一特定的时代,受到多方面医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宋代福建地区医学发展的“小环境”熏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一)社会背景

宋代福建地区医学的繁荣,有其重要的社会文化背景。宋代是福建文化的兴盛时期。两宋时期,由于南方未受战争破坏,农业、工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也发展迅速。1078~1085年,全国人口达到20万人的城市只有6座,而福州、泉州跻身其间,可见其发达程度。1127年,宋廷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市),临安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客观上对南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福建渐渐成为文化的中心,经济、文化、科技日益发达,人称“海滨邹鲁”(中国儒家文化的鼻祖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分别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和邹国,后人用“邹鲁”代指文化昌盛之地)。许多名流、官吏纷纷入闽,如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讲学四十余年,四方前来求学的学子多达数百人;同时引来许多知名学者纷纷聚集武夷山创办书院、学堂,使武夷山成为南宋时期的一座文化名山。福建建阳的麻沙,在宋代是闻名遐迩的刻书中心,麻沙版图书畅销全国,驰名九州。其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图书之府”的美誉,与当时的临安、成都并称三大雕版印刷中心。

由于宋代福建地区具有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开放的社会条件,造就了许多杰出人才。正史列传所载的有籍可考的人物,其中属福建籍的,北宋95人,占该时期总数的6.5%;南宋93人,占其时总数的14.5%。在宋代319年中,录取进士3万余名,福建籍7600多名,占宋代进士总数的近1/4。其中官至宰相者达数十人,登科者不乏佼佼者,如朱熹、柳永、蔡襄、李纲、曾公亮、杨亿等,他们中的许多人精通岐黄之术,后来成为著名的医家,如苏颂、宋慈、朱端章等。有些知医的文人,如蔡元定、郑樵、真德秀等,也有医药著述存世。宋代福建地区人口比例占全国的5%~8%,所中进士却占了24%,状元占了1/120。与此相应,宋代福建也出现了不少医药学家,如药物学家苏颂,通晓医药学的史学家、学者郑樵,反对巫祝、普及医学知识的刘彝,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政治活动家兼医药学家庄绰,医学名家钱闻礼、杨士瀛,外科名家李迅,妇产科名家朱端章等。

宋代福建地区中医药的繁荣,既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有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鲜明特色。宋代之前,福建地荒人少,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福建医药学在总体上仍以民间经验医学为主,在理论医学上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显落后。到宋代,随着中原文化和医学的不断南传,福建境内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精耕细作,推广良种,经贸交流日渐兴旺。宋代科技日益发达,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两宋时期,随着福建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医药学知识的普及与发展也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地方色彩浓厚的医药学理论和临床诊治方法。当时福建地方政府设立官立药局,有医有药,便利群众看病。庆历六年(1046),福州太守蔡襄请医师何希彭选编《圣惠选方》,公布于衙门左右,让人们选用。各县也都建有“养济院”,负责收容老、弱、病、残者,对麻风病患者已懂得采取隔离疗法。由于泉州是当时世界大贸易港口之一,许多医药商品经此进出中国,与东南亚、非洲、阿拉伯等地互通贸易,也促进了福建医药事业的发展。由于福建雕版印刷业的发展和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的兴盛,许多书商集编、校、印、售于一身,不仅有家学渊源和刻书传统,而且与从中原躲避战火迁至福建的能工巧匠一起,形成了熟练而数量庞大的刻印人才队伍,为闽版医书的出版,以及福建中医药学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技术与人才基础,随着福建地区医药学的繁荣,学术气氛逐渐活跃,学派林立,名家辈出,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医药学家和民间名医,他们编写了一大批闻名国内外的医药学书著。宋代福建医药著作有50多种,如北宋庆历六年(1046),闽县人何希彭编《删订太平圣惠方》100卷;嘉祐六年(1061),同安人苏颂编撰《图经本草》21卷;庆元二年(1196),泉州人李迅编著《集验背疽方》1 卷(为现存最早的外科方药专著);淳熙十一年(1184),长乐人朱端章著《卫生家宝产科备要》8卷(被称为“产科之荟萃,医家之指南”)。南宋淳祐七年(1247),建阳人宋慈著《洗冤集录》(世界现存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5卷等。他们开展了对《伤寒论》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的系统研究,从而使宋代福建医药学在中国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见,福建医学史上的“四大名医”中,就有苏颂、宋慈、杨士瀛3位出现在宋代(注:另一位是清代陈修园),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杨士瀛生活在南宋末年,宋代福建地区医学发展的“小环境”对于杨士瀛学术思想的形成影响较大。纵览杨士瀛所撰的《仁斋直指方论》《仁斋伤寒类书》《仁斋小儿方论》《医脉真经》等著作,其撰述内容不但有宋代临床医学在内、外、妇、儿各科及《伤寒论》研究的成就,也有杨士瀛自己的家学治验,他的医学思想、临床治验和学术著作得益于福建地区文化发展的优势,不但是对宋代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的总结和补充,也是宋代医家医学思想与临床辨证论治思路的体现,同时反映了当时福建地区医疗实践的水平。(二)科技背景

宋代科技兴盛的肥沃土壤,是杨士瀛学术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勤劳的祖祖辈辈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为宋代科学技术的繁荣昌盛准备了肥沃的土壤。宋朝建立后,为避免唐“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历代君主均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随着该政策的实施,逐渐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少见的“文治”局面,培育了科技文化发展的有利环境,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航海业、造船业均有重大发展。而宋代政治经济的发展,既为科技兴隆提供了物质基础,更为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并使宋代的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闻名于世的三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到宋代又有了划时代的发展;天文、数学、历法、地理、农艺、建筑等各个领域的探索与成就,都达到了可喜的水平,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梦溪笔谈》《营造法式》《洗冤录》等,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科学技术著作。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英国现代杰出科学家、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水平。“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三)医学背景

宋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宋政府对医药事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不仅表现在朝廷决策人士对医药活动的倡行和参与上,还反映在兴办医学教育、广征医学资料、整理和校正医书、颁布医药法令等方面。诸项举措为宋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宋代医家在前代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历和临证体会,勇于探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在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氛围中,医学出现了理论上的创新,临证各科得到了空前发展,涌现了一批在中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医药学家和著作。宋代的医药分科比过去更完备,每科几乎都有名医和名著。元丰五年(1082),唐慎微所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所收药物种类为唐代《新修本草》的一倍;宋徽宗时审定的《和剂局方》,是中国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配方手册;王惟一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卷,标志着针灸学的重大进步;苏颂的《本草图经》,将本草的品种与应用范围向前推进一大步,比欧洲人的早400年,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图的本草名著;太医局将产科、眼科等单独设科,是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学第一部儿科专著,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名著;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

任何医家的成长和医学成就,都和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分不开,杨士瀛也不例外。宋代医学的蓬勃发展,为杨士瀛的医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他博览群书,悉心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上溯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下的诸家医籍及历代医学论著,穷究医理,注重临床实践,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在脉学、伤寒、儿科、内科杂病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综上所述,杨士瀛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学术成就,和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两宋时期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以及医学的发展。随着医学研究重心转向临床,学术气氛逐渐活跃,学派林立,名家辈出,特别是宋代福建地区医学发展“小环境”的熏陶,使杨士瀛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二、生平纪略(一)生平简介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卒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三山郡(《闽书》题为怀安故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关于杨氏的生卒年代,历代史书皆未详细记载,仅见《福州市志》言其生活在南宋嘉定、咸淳年间(1208~1274),但并无具体叙述。关于杨士瀛生平可证之文献不多,只能从一些文献与藏书目录中了解其大概情况。

杨士瀛的生平,《宋史》未见记载。宋·梁克家所撰《三山志》虽为现存最早的福州地方志,但因其成书于1182年,早于杨士瀛生活的时代,自然也不可能记载。杨士瀛之后现存最早的福州地方志,为明正德十六年(1521)《福州府志》。关于杨士瀛的生卒年,历代福州府志、《四库全书》及各种医学史著作多有记载,惜皆点到而已,语焉欠详。余慎初的《闽台医林人物志》也仅载:“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怀安(今福州市)人。世业医学,自幼矢志学医,博览群书,悉心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医书以及历代名医著作,并能融会贯通,独树一家之言。有医学著作多种:《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仁斋直指方论》二十六卷、《医脉真经》二卷、《仁斋小儿方论》《察脉总括》等。”就连专事论述福建医家的《福建四大名医》中,对于杨士瀛生平的介绍也只有寥寥数语。《中国医籍考》载有李辰拱《胎产救急方》的自序:“延平正心李辰拱壮岁游三山,获从仁斋杨先生游,气味相投,因以《伤寒总括》见授……来归旧隐,乃取先生《活人治例》演而伸之,编为《伤寒集成方法》,研精覃思,三十余年,方克成编。靖思先生所刊《活人总括》《直指方论》《医学真经》《婴儿证治》传施四方,家传人诵,独于胎产一科阙焉。遂采摭古今效验方书,为《胎产救急方》……延祐五年戊午暮春之初。”据此可知,李辰拱壮年时期曾跟随杨士瀛学医,杨氏授其《伤寒总括》,李氏专心研习30余年后编成《伤寒集成方法》(惜已亡佚)一书,之后又因杨士瀛的著述中独缺胎产科,故采摭验方,集成《胎产救急方》一书,刊行于元代延祐五年。延祐五年为1318年,按其序言可知此时杨氏已过世,往前推算30余年,则李氏当在1280年左右跟随杨氏学医。据载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宋端宗赵昰在福州被拥为宋主,同年元军又攻克福州,端宗经海道退守泉州。1276年福州已为元军所控制,当时很多汉人选择归隐山林。李氏自序中所言“来归旧隐”,很可能是指其在1276年前跟随杨士瀛学医,而在1276年后回到故乡延平隐居。此时李氏正值壮年,其既言与仁斋先生“气味相投”,杨士瀛的年龄应当不比他大很多,至多在50岁左右,依此有人推测杨士瀛当出生于1225年前后,其生活的年代在1225~1318年之间,但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其他有关杨士瀛的生存年代均记载其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卒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

杨士瀛出身于世医之家,自幼习医,至士瀛,医术尤精,声名远扬。其父辈、祖辈等世代业医,虽未在医学史上留名,但杨士瀛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加之天资聪颖,勤奋博学,长于思辨,博览群书,博采众方,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学验俱丰,多有创见,且勤于笔耕,著述颇多,不但是一位临床家,也是一位医学理论家。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金、元、明、清许多医家所推崇,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元明清以降,学者多尊其说。(二)学术成就

杨士瀛之学术,源于《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上溯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下的诸家医籍,莫不搜览殆遍。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及历代医学名著研究颇深,穷究医理,博采各家之长,悉心钻研,多有独到之处;且注重临床,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而自成一家,在脉学、伤寒、儿科及内科杂病方面有一定成就。如杨士瀛在《医脉真经》中谈到:“首察脉总论,次论脉诀,次论七表脉,次论八里脉,次论九道脉。”杨士瀛在总结晋·王叔和脉学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三部九候论、脏腑部位论、诊候论、脉病消息论等见解,多发前人所未发;杨士瀛对小儿惊风的论述颇具卓见,提出“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惊先于豁痰,治痰先于解热”之说,对后世医家很有启迪;第一次生动地描述癌的形状、病理及治则。杨士瀛不仅知识全面,医术高明,而且在医学理论的探讨创新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感冒”“梅核气”等病名,最早见于《仁斋直指方》中,并且有相应的治法方药。又如其临证重视气血,提出“气为血之帅”“调气为上,调血次之”等观点,被历代医家所引用。他本人被多次载入不同时代的各种版本中医名医传记中,其学术理论,处方用药也常常被提及。如在《医学入门》中,李梴将杨士瀛列为“德医”,并大量引用杨士瀛著作的内容。

杨士瀛于1260年著成《仁斋伤寒类书》7卷、《仁斋小儿方论》5卷,于1261年著成《医脉真经》2卷,于1264年著成《仁斋直指方论》26卷。杨士瀛擅长内科杂病和儿科,并兼妇科、外科于一身,是一名具有多科临证经验的医家。其医书辨证翔实,说理清楚,方药创新,简明当读,实为不可多得的临床手册和行医指南。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序中云:“天将寓其济人利物之心,故资我以心通意晓之学。既得于天,还以事之,是盖造物初心之所期也。”故其“剖前哲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济以家传,参之《肘后》”,编著成书,目的在于,“使读者心目了然,对病识证,因证得药,犹绳墨诚陈之不可欺,庶几仁意周流,亹亹相续,非深愿欤”。可见,杨士瀛治医,济人利世,清廉高洁,言行一致。关于杨士瀛从医经历及年谱等更详细的内容,目前尚无从考证。著作简介

杨士瀛所撰著作颇丰,为时人所重,广为流传。但因年代较远,其书原版均已散佚。所幸明人朱崇正将前四部重刊,后《四库全书》《鲍氏汇校医学四种》等也有部分重刊。故现存著作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其具体著作情况尚有待考证。

据《中国医籍考》记载,杨士瀛的著作有5种:《杨氏(士瀛)脉诀》1 卷(未见)、《杨氏(士瀛)活人总括》7卷(存)、《杨氏(士瀛)仁斋直指方》26卷(存)、《杨氏(士瀛)医学真经》20卷(佚)、《杨氏(士瀛)婴儿指要》5卷(未见)。其中《婴儿指要》即《仁斋小儿方论》,而杨氏《脉诀》1卷、《医学真经》20卷,丹波氏均未见到。这两部书与现存的《医脉真经》2卷,是否为同一著作?考现存的《医脉真经》(2卷)卷二“药象门”为朱崇正新增,实则仅为1卷,主要论述脉学内容,很可能丹波氏所言的《脉诀》1卷就是此书。又考《经籍访古志》收录有《仁斋直指方论》26卷,《小儿方论》5卷(缺三、四、五卷),《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和《医学真经》1卷;明弘治年间《八闽通志》记载杨氏“尝著《活人总括》《医学真经》《直指方论》行于世”;万历年间《福州府志》亦言“著《活人总括》《医学真经》”;清康熙年间《宋史艺文志补》言杨士瀛著有“《医学真诠》二十卷,《活人总括》十卷,《仁斋直指附遗方》二十六卷”;乾隆年间《福州府志·人物》记载杨士瀛“尝著《活人总括》《医学真经》《直指方论》”,而在该书的“艺文”篇又记载杨士瀛著有“《医家真诠》二十卷,《活人总括》十卷”。由上可知,除《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之外,史书所记载的杨士瀛著作,尚有《医学真经》《医学真诠》和《医家真诠》3种。而仔细参照对比可知,这三者应实指同一书——《医学真经》,盖其字体相像、刻板失误而使名异耳。现行《医脉真经》2卷(朱崇正新刊附遗本),应当为《医学真经》原书的辑佚本,至于该书原版是1卷本、2卷本,还是20卷本,尚有待考证。

有学者根据《中国医籍考》的记载,认为杨士瀛还著有《察脉总括》1卷,经核查后发现《中国医籍考》确实记载有“《察脉总括》一卷(存)”,列在“《杨氏(士瀛)脉决》一卷(未见)”条目之后,书名前并未附上“杨氏(士瀛)”4字,可知此又别是一书,非杨士瀛所作,可能是因为《医脉真经》第一篇篇名为“察脉总括”,而误将此书归为杨士瀛著作。曾随杨士瀛学医的李辰拱,证明杨士瀛的著作当为4种。如其曾言“先生所刊《活人总括》《直指方论》《医学真经》《婴儿证治》传施四方”。

综上可知,杨士瀛著作应为《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和《医学真经》4种。其书原版多已散佚,现在比较通行的版本,是明代嘉靖年间朱崇正重刊的《新刊仁斋直指医书四种》。下面将杨士瀛现存著作的主要内容、学术价值及版本情况做一简要介绍。一、《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论》,又名《仁斋直指》《仁斋直指方》《新刊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共26卷,撰于南宋景定五年(1264)。此书是一部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卷一为总论。卷二为证治提纲。卷三为诸风(附胃风、伤风、破伤风)、寒、暑、湿(附瘟疫)。卷四为风缓(附痿证)、历节风(附痹证)、脚气(附足跟痛)。卷五为诸气(附梅核气、积聚、癥瘕、痞块)。卷六为心气、脾胃(附腹痛、胁痛、内伤、伤食、调理脾胃)。卷七为痰涎、水饮、呕吐(附噎膈、痞满、吞酸、六郁)。卷八为咳嗽(附肺痿、肺痈)、喘嗽、声音。卷九为虚劳、虚汗、劳瘵。卷十为漏浊、梦泄。卷十一为眩晕、惊悸。卷十二为痎疟。卷十三为霍乱吐泻、泄泻。卷十四为泄痢、脱肛。卷十五为积热(附火证)、痼冷、秘涩。卷十六为五疸、诸淋。卷十七为消渴、胀满、虚肿。卷十八为身体、腰、肾气、木肾。卷十九为肾脏风痒、头风。卷二十为眼目。卷二十一为耳、鼻、唇舌、咽喉、齿。卷二十二为痈疽、乳痈、癌、痼、瘭、疔疮、瘰疬、瘿瘤、漏疮。卷二十三为肠痈、肠风、诸痔、便毒。卷二十四为瘾疹风、丹毒、癞风、癜风、诸疮、疥癣。卷二十五为诸虫、蛊毒、挑生(附跌仆损伤)。卷二十六为妇人(附子嗣)、血、诸血(附诸杂方)。

该书将诸科病证分为72门,每门之下,均先列方论论述病因病机、证候表现、疾病分类、治疗法则等;次列证治,条陈效方,各明其主治病证、方药组成、药物修制方法、服用注意事项等。该书主要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据证释方,对内科杂病证治综合论述,对五脏阴阳虚实、营卫气血、脉病顺逆等逐一阐释,剖析病源,极为详细。其收集之方区别不同的病证,据证释方多为经方和历代效方,尤其善于总结自己遣方心得和家传经验,采摭既富,选择亦精,其内容条理清晰,使读者明白易晓,心目了然,对病识证,因证得药,切合实用,简明直指,对后世多有启发。书名“直指”,正如本书自序所云,取“明白易晓之谓直,发踪以示之谓指”,故名《仁斋直指》,示读者以规矩准绳,为其代表作。

考《仁斋小儿方论·初生》云:“然小儿病状亦不止乎泻痢,如《直指方论》前后编集诸病证治,小儿类有之。”《仁斋小儿方论·痰嗽》又云:“痰涎方论,《直指》讲之详矣……余方见《直指方》痰饮类择焉。”可知在《仁斋小儿方论》刊行(1260年)之前,《仁斋直指方论》的大体内容已完成,或因其卷帙浩繁,财力物力有限,或在之后又多加修订,方于1264年刊行。基于此,可推测杨士瀛著述《仁斋直指方论》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可能比其他著作更多些。本书原刊本已佚,现存版本主要有元环溪书院刻本(残)、明嘉靖黄镀刻本(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朱崇正附遗)、朝鲜古活字本复制本、《四库全书》本、清抄本、日本抄本等,并见于《仁斋直指医学四种》《四库全书》等。中文简体校注本,有1989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校注本、200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杨士瀛医学全书》本及2006年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校注本,三者均以明朱崇正刻本为底本。二、《仁斋小儿方论》《仁斋小儿方论》,又名《仁斋直指小儿方论》《仁斋小儿方》《婴儿指要》,共5卷,撰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此书是继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后又一部儿科专著。卷一为初生、变蒸、惊、惊热、胎惊、定惊。卷二为慢惊、急慢脾风、客忤、惊风杂治、中风、痉庢、发痫。卷三为疳、积、热。卷四为伤寒、寒疟、虚寒、虚汗、痰嗽、喘咳、脾胃、吐泻、腹痛、肿胀、大小便诸证、丹毒、吐衄、杂证。卷五为疮疹(附诸贤论、痘图式)。

该书论述新生儿生理、病因病机,以及惊风、中风、疳、积、伤寒、痰嗽、脾胃病、丹毒、杂证、疮疹等证治方论。书中所论,遵循经典,据病识证,因证施方,尤详小儿惊、疳、泻、痢难治四证,以惊风和疮疹证治为特色。其以“四证八候”辨证论治小儿惊风,别具特色,论述颇为精当。杨士瀛在儿科论治上创见颇多,提出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生风,风盛生搐;治搐先于截风,治风先于利惊,治风先豁痰,治痰先于解热的学术见解,对后世儿科医家颇有启发。杨士瀛反对用泻下药品治疗痘疹,主要用温热药物并特别强调痘疹前后的护理,反对采用朱砂、水银一类药物治疗小儿胎毒等,颇为后世儿科医家所推崇。朱崇正认为,其论“造理甚明,立方精粹,超迈于群书之右,实痘科之要典也”。

本书原刊本已佚,今存本为环溪书院刻本(残)、明代朱崇正重校复刊本(明嘉靖黄镀刻本),复刻时补入第五卷小儿痘疹,主要内容引自明·魏直《博爱心鉴》一书,并改题书名为《新刊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收入《杨仁斋著作三种》中;还有民国间璋书局石印本及日本抄本等。中文简体校注本,有1986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校注本、200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杨士瀛医学全书》本。三、《仁斋伤寒类书》《仁斋伤寒类书》,又名《伤寒类书活人总括》,简称《活人总括》,共7卷,成书于南宋景定元年(1260)。此书乃杨士瀛总括张仲景《伤寒论》、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两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编成。

此书卷一为活人证治赋,主要论述外感风、寒、暑、湿、热诸种脉证治法,区分病证表里脏腑受病深浅,内容有论风寒暑湿温热诸种脉证治法、论阴阳虚盛表汗里下及表里余证、论随变随应不可拘以日数及荣卫腑脏受病浅深、论一证之中有表有里、论病在三阴当温病在胸膈可吐及合病并病治法、论审证投药三可轻用、论脉证顺逆及诸恶证不治、论变例法当通变8条,附司天在泉五运六气之图、伤寒脉法指掌图。卷二为伤寒总括,主要论述伤寒六经病证的辨证用药,内容有调理伤寒统论、阴阳虚盛用药辨义、表里虚实辨义、六经用药格法4条。卷三为伤寒证治,论述表里、汗、下、温等法的运用,以及春温、夏热、风温、湿温、风湿、中湿、温毒、中暑、痓病、温疟、疫疠、痰证、虚烦脚气等病的证治,内容有表里汗下二证、三阳三阴脉、三阳外证、三阴外证、汗下温正法、变汗法、变下法、变温法、伤寒伤风脉证、伤风见寒伤寒见风脉证、二阳合病、太阳阳明并病、春温夏热、风温湿温、风湿中湿、温毒中暑、痓病温疟疫疠、痰证伤食类伤寒、虚烦脚气类伤寒19条。卷四分述发热、潮热、寒热、寒热似疟、热多寒少、汗后寒热、下后有热、恶风、恶寒、背恶寒、四逆、厥、头痛、项强、咽痛、身痛、腹痛胀、奔豚动气、腹满、胸胁满、胁痛、自汗、无汗、头汗出、手足汗、不得汗、不可汗、不可下28条病症的证治。卷五分述懊、痞、结胸、气短、喘、咳嗽、咳逆、干呕、呕吐、吐血、衄血、脓血、发黄、发斑、舌白苔、口燥咽干、烦躁、渴、漱水不咽、可与水、小便自利、遗溺、小便难、大便下利、霍乱、失音26条病症的证治。卷六分述怫郁、冒眩、心动悸、发狂、直视、谵语、摇头、战栗、瘛疭、筋惕身、不仁、不得眠、多眠、瘥后昏沉、饮酒复、寻衣摸空、百合、脏结、两感、蛔厥狐惑、阴阳易阴阳交、阴毒阳毒、阳证似阴阴证似阳、阴盛隔阳24条病症的证治。卷七介绍小柴胡汤加减法、伤寒诸笃证、伤寒别名、伤寒戒忌、药有寒温相济、据脉、警省、药方、产妇伤寒、小儿伤寒10条内容。

本书每一条目之前,将主要内容编为歌诀贯其首,以提纲挈领,便于后学记诵,有利于医学知识的普及传播;对温热病辨治较为详细,指出了中暑与夏月热病证治的异同、风温与湿温的脉象区别和选方差异,以及痉病、温疟、瘟疫等病的证治;除《伤寒论》所论证候外,还补充了不少临床常见的证候,并因证选方用药,用方除《伤寒论》方剂外,还选用了桂枝石膏汤、柏子升麻汤、人参败毒散、香薷散、黑膏方、疟母煎丸等清热祛暑解毒方剂。

本书原刊本已佚,现存版本有元刻本(残)、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朱崇正刻本(明嘉靖黄镀刻本)、《四库全书》本、清道光八年(1828)鲍泰圻重校活字本等,并见于《鲍氏汇校医学四种》《仁斋直指医学四种》《四库全书》等。中文简体校注本,有200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杨士瀛医学全书》本。四、《医脉真经》《医脉真经》,又名《医学真经》《杨氏脉诀》等,约成书于宋景定二年(1261),刊于景定三年(1262),现存2卷。其中,卷一所附杂证脉、证治图及卷二药象门为朱崇正新增,多为李杲《东垣试效方》内容。

卷一察脉总括,先阐述三部九候论、脏腑部位论、诊候论、脉病消息论、脉病逆顺论五论;脉诀论述脏腑定位,以及七表、八里脉状,七表、八里主病;七表脉、八里脉、九道脉。卷末所附杂证脉等论述诸脉机理与脉象;附遗篇有五脏脉候虚实冷热引经用药证治图。卷二为药象门,论述用药法度。

本书以《脉诀》为本,参宋以前诸家之言,撷其精华,去其谬误,发前人所未发。杨士瀛谈到,此书是“发先哲未尽之言而揆之理,约诸子异同之说而归之正”。因此,颇受后人重视。

本书原刊本已佚,现存版本有元刻本(残)、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黄镀刻本、清抄本、日本抄本,并见于《鲍氏汇校医学四种》《仁斋直指医学四种》《四库全书》等。中文简体校注本,有2006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杨士瀛医学全书》本。学术思想

杨士瀛擅长内科杂病和儿科疾病,并兼妇科、外科于一身,是一名具有多科临证经验的医学家。他先后著有多部医学著作,于1260年著成的《仁斋伤寒类书》,主要概括张仲景《伤寒论》、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两书的内容,是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编成的伤寒研究专著;《仁斋小儿方论》为其结合钱乙等人的学术精华与自己的见解加以发挥而成的儿科专著。1264年所著的《仁斋直指方论》,乃杨士瀛融会前人效方及自家经验所著的内科杂病综合专著,是杨士瀛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评价更胜于前者,为金、元、明、清众多医家所推崇。杨士瀛家族世代业医,治学严谨,学验俱丰,论治上创见颇多,给历代医家提供了实用、有效的理论和方药。直至今日,《仁斋直指方论》仍不失为一本有参考价值的临证手册和行医指南。为了更好地探讨和把握杨士瀛的学术思想,本章重点就杨士瀛学术思想的学术渊薮和学术特色总结如下。一、学术渊源

杨士瀛生活于13世纪的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条件、经济文化状况、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医学各科的成就,尤其是福建地区医药繁荣的盛况,不但为其学术思想的形成造就了浓郁的治学氛围,而且提供了充足的文献资源和研究实践条件。如其在《仁斋小儿方论》序言中所述:“余每见人以疾痛为忧,财匮者无力召医,力到者无医能疗,杂药遍尝,付性命于一掷,未尝不为之扼腕焉。于是窃暇灯窗研精脉法,上稽灵素之书,下及汤液之论……与夫晋宋而下诸贤之所撰次者,搜览追尽……本之前圣大贤之方论,参之闻人高士之见闻,得之先畴已试之效,虚实补泻之辨。”杨士瀛著书立说,济人利世,结合家传学验,探索创新,将学术思想与心得示范于人。如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序中云:“剖前哲未言之蕴,摘诸家已效之方,济以家传,参之《肘后》,使读者心目了然,对病识证,因证得药,犹绳墨诚陈之不可欺,庶几仁意周流,亹亹相续,非深愿欤!”可见,杨士瀛的学术思想,深受《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经典和晋唐以后诸家名著的影响,且将其学说融会贯通,独树一家之言。这一点在其现存几部著作,如《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中都有充分的体现。遍览杨士瀛的学术著作,其中所及文献名有《素问》、《灵枢》(又称《针经》《黄帝针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汤液》、《巢源》(即《病源》)、《脉经》、《脉诀》、《肘后》、《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颅囟经》、《金匮玉函》、《集验》、《幼幼新书》、《小儿药证直诀》、《南阳活人书》(又名《伤寒百问》《活人书》,即《伤寒类证活人书》)、《兰室秘藏》、《易简方论》、《外台秘要方》、《春秋》、《道经》、《释名》、《书》、《周礼》、《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素问玄机原病式》、《玉匮金钥》、《和剂方》、《局方》、《病机机要》、《宣明论方》、《圣惠方》、《三因方》、《疳论》、《夷坚志》、《脾胃论》、《证治论》、《信效方》、《本事方》等;所涉的医家、史学家有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焘、班固、王叔和、钱乙、刘昉、朱肱、董汲、张涣、初虞世、苏澄、陈文中、刘完素、刘元宾、庞氏、孙用和等,杨士瀛对上述诸家的学术思想有崇有贬。其中提及最多、最为推崇、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类证活人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杨士瀛的突出学术贡献,在于内科杂证、儿科病证及伤寒方面。因此,对杨士瀛学术思想影响最大者,当推《内经》《伤寒杂病论》《伤寒类证活人书》《小儿药证直诀》等。(一)继承《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较早的经典著作,也是迄今为止地位最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内经》创立了中医学术体系与范式,系统地阐述了人的生理、病机及疾病诊断、防治等问题,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一直被奉为中医学的“圭臬”,成就了历代无数医学家的成长,杨士瀛也不例外。《内经》作为杨士瀛学术思想的渊薮,体现于其所有著作的字里行间,是杨士瀛学术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指出人以五脏为本,着眼于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形体官窍、自然界物象等界定脏腑,诠释了藏象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以五脏为核心的人体五大系统,揭示了人体内在脏腑与外观形象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仁斋直指方论》卷一,开篇即融合多篇《内经》有关藏象的内容,详细阐述了“五脏所主论”“五脏阴阳虚实论”。阴阳五行理论,作为古代哲学观和方法论引入《内经》后,成为理解中医理论的一把钥匙,几乎贯穿于《内经》全书各篇,其中专篇论述者有《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阴阳离合论”“五运行大论”“阴阳别论”“阴阳类论”,以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等。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卷一,综合《内经》多篇内容,论述了“诸阴诸阳论”。

对于气血理论的发挥与应用,也是杨士瀛学术思想的一大特色,是其继承《内经》理论的突出体现。《灵枢·本脏》曰:“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调经论》云:“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又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指出气血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宝贵的物质。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总论》“血荣气卫论”条中说:“人之一身所以得全其性命者,气与血也……血气者,其人身之根本乎。”他所强调的气血在人体生命中的重要作用,显然源自于《内经》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气血之间的密切关系,开宗明义地提出“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仁斋直指方论·血荣气卫论》),发展了《内经》的气血理论。杨士瀛对于气血理论给予了特别重视,如《仁斋直指方论》卷一有“血荣气卫论”“男女气血则一论”;卷二53条证治提纲,与血相关者就有9条,卷二十六“血”下又专设血论、血疾证治,“诸血”下设有诸血方论、衄血、咯唾血、咳嗽血、牙宣血、肌衄、溺血、便血等。从而全面论述了气血的生成、运行、相互关系,以及气血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及辨证要点,并秉持调治气血的理念于临证,将气血理论广泛运用在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辨证施药中,是已知运用气血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较早医家,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士瀛的许多气血理论观点,至今仍然有效指导着临床。

杨士瀛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也是受《内经》的影响。《内经》对脾胃有多方面的论述,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五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内经》指出,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精气均源于脾胃,故《内经》唯在五脏中对脾胃设了专篇——《素问·太阴阳明论》,阐述了脾胃的功能、区别和相互关系;关于脾胃病变的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由于《内经》确立了脾胃在五脏中的特殊地位,后世历代医家莫不对脾胃高度重视,杨士瀛也概莫能外。纵览杨士瀛的学术著作,其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跃然纸上,尤其是对小儿脾胃的重视。如杨士瀛在《仁斋小儿方论》卷四“脾胃”中指出:“凡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不可一日而不强也。”临床辨证儿科病证,无论是虚证还是实证,处处以顾护脾胃为重。如《仁斋小儿方论》中的益脾散、调气散、生气散、银白散、茯苓二陈汤、异功散、参苓白术散、和中散、醒脾散等,均为和胃调中之方,在全书348个方剂约占1/5。其中多用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甘草、木香、丁香、干姜、良姜、官桂、白扁豆、山药、陈皮、陈仓米、茴香、枳壳、川厚朴等补益与健运脾胃之药,认为“脾土一温,胃气随扬”,甘温药物有助于脾的健运功能恢复,无论在补虚方或泻实方,还是温热剂、清凉剂中,均予以应用,足见杨士瀛对《内经》的继承。(二)尊崇张仲景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着重论述外感疾病的变化特点及诊疗,提出了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纲领,载方113首;《金匮要略》着重探讨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诊治,载方262首。《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诊治的辨证论治体系和理、法、方、药等运用原则,是历代医家的临床指导用书,促进了无数医家的成长。北宋徽宗时曾任奉议郎的朱肱,潜心研究《伤寒论》20余年,于1107年著成《伤寒类证活人书》(又名《南阳活人书》)20卷,发挥补充了仲景理论,对后世影响较大,正如徐大椿赞曰:“宋人之书发明《伤寒论》,使人有所执而易晓,大有功于仲景者,《活人书》为第一。”杨士瀛十分尊崇张仲景之说,对朱肱也甚为赞赏,如其“论变例法当通变”条所云:“伤寒格法,张长沙(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开其源,朱奉议(朱肱曾任奉议郎)导其流,前哲后贤,发明秘妙,吾儒之孔孟矣。”(《仁斋伤寒类书·活人证治赋》)他潜心钻研仲景之书,探究朱肱伤寒学术思想,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探索,对伤寒理论也有颇多心得和学术见解。杨士瀛概括张仲景《伤寒论》、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两书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编成了伤寒研究专著《仁斋伤寒类书》。杨士瀛对该书的学术依据和著作特点有明确说明:“大旨以仲景论,并《活人书》总括成书,每条以歌诀冠其首,虽于张、朱两家之外,间有附益处,要之证据定方,毫无变通,使后学之,宁无所误邪?”他指出:“世有谓《伤寒论》其辞艰深,亦有以问答繁多,增益意度议《活人书》者,多见其不知量也。”(《仁斋伤寒类书·论变例法当通变》)杨士瀛的《仁斋伤寒类书》主要是对仲景所论病证和方剂进行阐发,并补充了不少临床常见的证候和方剂;对于仲景阐述的约略之处做了详细阐发,如关于温热病的辨治,杨士瀛指出了中暑与夏月热病证治的异同、风温与湿温的脉象区别和选方差异,以及痉病、温疟、瘟疫等病的证治;并使用了桂枝石膏汤、柏子升麻汤、人参败毒散、香薷散、黑膏方、疟母煎丸等清热祛暑解毒方剂予以治疗。再如,张仲景对于小儿伤寒缺少论述,而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继承张仲景《金匾要略》脏腑辨证论治内科杂病的方法,在卷七专设“小儿伤寒”,用仲景之方治疗小儿病,如麻黄汤治小儿伤风之发热咳嗽、喘急、无汗等,用白虎汤解暑除烦,用五苓散利小便,用甘草干姜汤治厥冷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治外感、内伤杂病,十分注意顾护脾胃,如其创制理中汤、大小建中汤等补益脾胃之方,并以“脾旺不受邪”立论;治疗少阳证的小柴胡汤,方用人参、生姜、大枣等药,旨在通过健脾胃而扶正祛邪,以防正气虚而邪入三阴。张仲景重视脾胃的思想对杨士瀛影响颇深,其在《仁斋小儿方论》一书中多处运用仲景理中汤等补益脾胃的方药,足见杨士瀛对张仲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三)效法钱乙

钱乙是中医儿科学发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其所撰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第一部儿科学专著,标志着系统化、理论化的儿科学已自成体系。此正如《四库全书》曰:“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