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计算机应用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6:55:36

点击下载

作者:刘云恒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公安计算机应用基础

公安计算机应用基础试读:

前言

公安计算机基础是公安院校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也是公安院校的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公安部警务信息化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内容。

本书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融入了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键盘与录入、Windows 7基础知识、Windows 7的个性化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管理、软/硬件及账户的管理、Word文档操作、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内容。

本书紧紧围绕公安一线实际应用的需要,采取案例式教学,以警察日常工作中的典型事务或案件为载体,采取任务驱动方式来设计教学内容,做到知识模块化、任务具体化、操作实战化,能让学生很快适应公安应用的需要。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可以迅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编辑图文并茂的公安应用文,创建出各式各样的公安统计图、表,建立生动的公安演示文稿等。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兼顾大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书不仅仅适用于公安院校使用,也适用于非公安类高等院校使用。

本书由刘云恒任主编,张春霞任副主编,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系5位教师集体编写而成。第1、2章由张春霞编写;第3~6章由吴育宝编写;第7章由刘云恒编写;第8章由李冬静编写;第9章由许源编写。国家级教学名师赵明生教授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及时改正。

编者2015年7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0世纪最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是出现了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必要的计算机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是现代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软硬件基本知识,为后继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发展史。

•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及存储。

•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

•掌握数的进制及各种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1.1.1 计算机的概念

计算机全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在诞生的初期主要是用来进行科学计算的,因此被称为“计算机”。然而,现在计算机的处理对象已经远远超过了“计算”这个范围,它可以对数字、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处理。实际上,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运算,具有内外存储能力,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自动电子装置。1.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美国研制成功的全自动电子数字式计算机(ENIAC)。这台计算机共用18000多个电子管,7万个电阻、1万个电容以及600个开关,占地170m 2 ,重达30t,功率为140kW,运行速度为5000次/秒。它的诞生宣布了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开辟了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受所使用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极大,按计算机主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低,成本高。(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后来外存储器使用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存储容量。(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适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1)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2)普遍采用磁心作为存储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FORTRAN等高级语言,应用范围不仅仅用于科学计算,并开始广泛用于数据处理领域。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各种逻辑部件,计算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耗电更少,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心存储器,存储器容量和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开始使用。(4)在程序设计上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企业管理、自动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重量、成本均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微型机。(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3)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软件开发工具和平台、分布式计算软件等开始广泛使用。(4)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5)多媒体技术崛起,计算机集图像、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6)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计算机应用深入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

知识链接

人们现阶段正在研究开发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着眼于计算机的智能化,它以知识处理为核心,可以模拟或部分替代人的智能活动,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继续向着微型化、网络化发展。1.1.3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算速度快

运算速度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执行定点加法的次数或平均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快是计算机的一个突出特点。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由早期的每秒几千次(如ENIAC机每秒仅可完成5000次定点加法)发展到现在的最高可达每秒几千亿次乃至万亿次(如我国自行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每秒2570万亿次)。

计算机高速运算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把人们从繁杂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去用人工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计算,使用计算机“瞬间”即可完成。

2.计算精度高

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计算工具只能达到几位有效数字,而计算机对数据计算结果的精度可达到十几位、几十位有效数字,根据需要甚至可达到任意的精度。

3.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存储大量数据,这使计算机具有了“记忆”功能。目前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已高达千兆数量级的容量。计算机具有的“记忆”功能,是与传统计算工具的一个重要区别。

4.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计算机的运算器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算术运算外,还具有进行比较、判断等逻辑运算的功能,从而决定程序的执行方法和步骤;计算机还能够对文字、符号、数字的大小、异同等进行判断和比较,从而决定怎样处理这些信息。计算机被称为“电脑”,便是源于这一特点,这种能力是计算机处理逻辑推理问题的前提。

5.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由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将程序和数据先存储起来,只要把包含一连串指令的处理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会一次取出指令,逐条执行,完成各种规定的操作,直到得出结果为止;工作时按程序规定的操作,一步一步地自动完成,一般无须人工干预。这一特点是一般计算工具所不具备的。1.1.4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价格进行分类,通常把计算机分成以下四大类:

1.巨型计算机

巨型计算机也称超级计算机,它采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由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CPU组成,具有极强的运算处理能力,运算速度达到每秒数十万亿次以上,多用于军事、科研、气象预报、石油勘探、飞机设计模拟、生物信息处理等领域。

2.大型计算机

大型计算机是指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通信联网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有丰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计算机,一般用于为企业或政府的数据提供存储、管理和处理,承担主服务器的功能。

3.小型计算机

小型计算机是一种供部门使用的计算机,主要帮助中小企业完成信息处理任务,如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文档管理等。

4.个人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简称PC)也称个人电脑、PC机或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软件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适合办公或家庭使用。

个人计算机分为台式机和便携机两大类,前者在办公室或家庭中使用,后者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外出携带,性能接近台式机,但价格较高。

超级便携式计算机(UMPC)与PC保持兼容,具有通用性,可以随身携带。1.1.5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和深入,计算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存储容量越来越大。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表现为四种趋向:巨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

1.巨型化

计算机的巨型化不是指计算机的体积大,而是指发展高速度、大存储量和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巨型机的发展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2.网络化

网络化就是把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连结起来,形成各计算机用户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并能使用公共资源的网络系统。网络化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宝贵资源并扩大计算机的使用范围,为用户提供方便、及时、可靠、广泛、灵活的信息服务。

3.多媒体化

多媒体计算机是指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联系,并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系统,它大大改善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界面,为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4.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让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即计算机具有“视觉”“听觉”“触觉”和“思维”“推理”“学习”等能力。智能化使计算机突破了“计算”这一初级的含义,从本质上扩充了计算机的能力,可以替代人类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工作。1.1.6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用途广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计算

科学计算是指应用计算机处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数学计算。早期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速度、精度不断提高。目前,科学计算仍然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如卫星运行轨迹、水坝应力、气象预报、油田布局、潮汐规律等,可为问题求解带来质的进展,使以往需要几百名专家几周、几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计算,利用计算机,只要几分钟就可得到正确结果。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选择、存储、制表、检索、输出等加工过程。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如生产管理、医疗诊断、编辑排版、企业管理、物资管理、信息情报检索、情报分析等。

3.实时控制

实时控制是指及时搜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对事物进程进行调节控制,如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利用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既可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也可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

4.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用于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辅助教学等方面,统称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利用计算机的制图功能,实现各种工程的设计工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为设计工作自动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目前,CAD在桥梁设计、船舶设计、飞机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设计、服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生产设备的管理、控制与操作,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同时大大改善制造人员的工作条件。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复杂而大量的测试工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学习的自动系统,使用计算机模拟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借助计算机完成学习任务。

5.智能模拟

智能模拟亦称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活动,以替代人类部分脑力劳动,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方向。第五代计算机的开发,将成为智能模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学习、推理和联想”能力的机器人不断出现,正是智能模拟研究工作取得进展的标志。智能计算机作为人类智能的辅助工具,将被越来越多地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1.2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课,也是公安院校的大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及时适应公安工作信息化应用及公安部“情报主导警务”工作的需要,为成为一名优秀警员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迅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编辑图文并茂的应用文,创建各式各样的统计图表,建立生动的演示文稿等,综合提高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

1.Word文档

Microsoft Office Word是一个文字处理软件,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工作。在公安工作中,很多工作都要以文档形式记录在案,比如案件登记、案件审批、现场勘查笔录等。Wor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功能最强大的图文混排和表格制作软件,熟练掌握Word就能够编辑图文并茂的应用文、公安简报、公安宣传海报,创建各式各样的统计图表,如:案件物品登记表、林业行政处罚意见书、现场方位示意图等。Word文档操作是警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2.Excel电子表格

Microsoft Office Excel是一款电子表格办公软件。表格在公安工作中经常被使用到。Excel 2010软件除了强大的表格制作功能以外,在数据处理、分析、绘图功能、图表分析、宏分析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是公认的强有力的数据管理与分析软件工具。Excel具有丰富的计算工具、精密分析工具以及灵活多样的表达形式,公安实战部门有很多数据需要分类、统计、分析,都可以用Excel解决。

3.PowerPoint演示文稿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是演示文稿软件,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算机上进行演示。一套完整的PowerPoint文件一般包含:片头、动画、封面、前言、目录、过渡页、图表页、图片页、文字页、封底、片尾动画等。所采用的素材有: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PowerPoint是在公安工作中用得较多的一种实用软件,可用于案情介绍、案情分析等。PowerPoint除了可以使用文本、图形、照片、视频、动画和更多手段来设计具有视觉震撼力的演示文稿外,还可以通过Web进行远程发布,或与其他用户共享文件,功能十分强大。1.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1.3.1 基本概念

1.数据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物理符号包括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其他特殊符号。数据的多种表现形式,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2.数据单位

1)位(bit)

在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包括数值、字符、指令、声音、图像等)都是以二进制形式进行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位是指一位二进制数,它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英文名称是bit,它是binary digit的缩写,一位二进制数只能表示两种状态(0或1)。

知识链接

位的运算 (位的取值只有“1”和“0”两种)

①逻辑加:也称为“或”运算,用符号“OR”“∨”或“+”表示,运算规则如表1-1所示。

②逻辑乘:也称为“与”运算,用符号“AND”“∧”或“·”表示,运算规则如表1-2所示。

表1-1 逻辑加运算运算规则

表1-2 逻辑乘运算运算规则

③取反:也称为“非”运算,用符号“NOT”表示,或者在变量上方加一横来表示(例“1”取反可以表示为),取反运算规则最简单:“0”取反后是“1”,“1”取反后是“0”。

2)字节(B)

字节是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用于计量存储容量和传输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计算机的内存和磁盘的容量等都是以字节为单位表示的,1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在ASCII码中,一个英文字母占一个字节的空间,一个中文汉字占两个字节的空间。英文标点占一个字节,中文标点占两个字节。例如:英文句号“.”占1个字节的大小,中文句号“。”占2个字节的大小。除用字节为单位表示存储空间的容量外,还可以用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及太字节(TB)等表示。

1KB=120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3)字(Word)和字长

字是指中央处理器(CPU)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位数的能力,由一组二进制数码组成。例如能同时处理64位二进制数数据的中央处理器(CPU)叫64位CPU,其一个字就是64位二进制数。这里还包括“字长”的概念,字长是中央处理器(CPU)一个字的位数,也就是CUP并行处理的最大位数,64位CPU的一个字的长度即字长就是64位。字的长短表示计算机计算精度的高低,不同的CPU,字长是不一样的,字长一般都是2的整数次幂,根据字长可将计算机分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计算机等。

3.信息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经过加工处理并对人类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

4.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数据和信息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解释才能成为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可以这么说:信息=数据+处理。

例如:数据1、3、5、7、9、11、13、15,它是一组数据,如果我们对它进行分析便可以得出它是一组等差数列,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知道后面的数字,那么它便是一条信息,它是有用的数据。而数据1、3、2、4、5、1、41,它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内容,故它不是信息。

知识链接

①信息技术的概念。一般说,信息技术是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为主要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利用等功能的技术总和。

②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是指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与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

③管理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预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管理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实现其规划目标。

④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它包括通信、广播、计算机、微电子、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诸多领域。1.3.2 数制

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算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是十进制。此外,也使用许多非十进制的技术方法,例如:计时采用六十进制,即60秒为1分钟,60分钟为1小时;1年有12个月,是十二进制。

计算机是由大量电子元件构成的电子电路组成的,如果在计算机中使用人们熟悉的十进制来表示信息,那么就要求电子元件必须具有十种稳定状态,这显然是难以实现的,而一般电子元件只有两种状态,如导通与截止、通路与断路,二进制数0和1恰好对应这两种状态,二进制数与电子元件的物理状态之间能互相转换,既简单又可靠,电路易于实现,运算规则也简单。但二进制书写比较复杂,口读也不方便,所以还需要使用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1.十进制数(Decimal number)

十进制数的特点:(1)具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符号。(2)进位基数为10,逢十进一。

在十进制数中,如555.55,小数点左边第一位的“5”表示个位,代表的值是5(可表示为5×100);小数点左边第二位的“5”表示十位,代表的值是50(可表示为5×101);左边第三位的“5”表示百位,代表的值是500(可表示为5×10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的“5”则表示十分位,代表的值是0.5(可表示为5×10-1);右边第二位的“5”表示百分位,代表的值是0.05(可表示为5×10-2)。可见,相同的数字符号所在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数值也是不同的,这里10的幂次称为“权”,10称为十进制数的基数,每一位数字具有不同的“权”,权是由10的幂次决定的,任何一个数字符号所代表的数值是该数字符号与权的乘积,而一个数值可以通过各数字符号与该位的权值乘积的和来表示。例如:

555.55D=5×10 2 +5×10 1 +5×10 0 +5×10 -1 +5×10 -2

注: 555.55后面的字母D表示555.55是十进制,D表示十进制,B表示二进制,H表示十六进制,Q表示八进制。

2.二进制数(Binary number)

二进制数的特点:(1)具有0和1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2)进位基数为二,逢二进一。(3)二进制数的运算非常简单,电路实现较容易。其运算规则如下:

加法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0(向前进一位)

乘法运算规则:

0×0=0 0×1=0 1×0=0 1×1=1

与十进制数类似,每一个二进制数位都具有相应的权值,各数位的权是2的若干次幂,因此,一个二进制数值可以用它的按权展开式来表示。例如:

1111.11B=1×2 3 +1×2 2 +1×2 1 +1×2 0 +1×2 -1 +1×2 -2 =15.75D

3.八进制数(Octonary number)

八进制的特点:

①具有八个数字符号,用0~7表示。

②进位基数为八,逢八进一。

与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类似,每一个八进制数位都具有相应的权值,各数位的权是8的若干次幂,因此,一个八进制数值可以用它的按权展开式来表示。如:

347.22Q=3×8 2 +4×8 1 +7×8 0 +2×8 -1 +2×8 -2 =231.28125D

4.十六进制数(Hexadecimal number)

十六进制的特点:

①具有十六个数字符号,用0~9、A、B、C、D、E、F表示。

②进位基数为十六,逢十六进一。

与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类似,每一个十六进制数位都具有相应的权值,各数位的权是16的若干次幂,因此,一个十六进制数值可以用它的按权展开式来表示。如:

3AB.22H=3×16 2 +A×16 1 +B×16 0 +2×16 -1 +2×16 -2 =939.1328

常用进制与十进制的对应关系如表1-3所示。

表1-3 各种数制间的对应关系1.3.3 数制之间的转换

将数从一种数制转换为另一种数制的过程称为数制间的转换。因为通常使用的是十进制数,而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数,所以,必须将输入的十进制数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接受的二进制数,计算机运算结束后再将二进制数转换为人们所习惯的十进制数输出给用户。不过,这两个转换过程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的,并不需要人们参与,在计算机中引入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目的是为了书写和表示的方便,在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存储和处理仍然采用二进制数。

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我们只要把二进制数的表达式按权展开相加即可。例如:

110.01B=1×2 2 +1×2 1 +0×2 0 +0×2 -1 +1×2 -2 =6.25D

顺便指出,其他任意进制向十进制的转换均可用此方法来实现。

2.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

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开转换。

1)十进制整数部分的转换

可用“除2取余”法。具体方法为:将十进制整数除以2,则得到一个商数和一个余数,再将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商数和一个余数,继续这个过程,直到商数等于0,最后将每次得到的余数按逆序排列,即得到所对应的二进制整数。例如:39D=100111B,具体过程如图1-1所示。

2)十进制小数部分的转换

可用“乘2取整”法。具体方法为:将十进制小数乘以2,得到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小数部分,再用2乘以小数部分,又得到一个整数部分和一个小数部分,继续这个过程,直到余下的小数部分为0或满足精度要求为止。最后将每次得到的整数部分按顺序排列,即得到所对应的二进制小数。例如:0.625D=0.101B,如图1-2所示。

图1-1 除2取余法

图1-2 乘2取整法

必须指出:一个十进制小数不一定能完全准确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例如十进制数0.1就不能完全准确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精度要求转换到小数点后某一位为止。

同样,十进制转换成其他任意进制均可用此方法。

例如:将十进制整数55转换为八进制整数,结果为(67) ,如8图1-3所示。

图1-3 除8取余法

如果一个十进制数既有整数部分,又有小数部分,则应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然后把两者相加便得到结果。

3)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它们之间的转换是很方便的。由于8=2 3 ,16=2 4 ,因此,三位二进制数相当于一位八进制数,四位二进制数相当于一位十六进制数。(1)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每位八进制数用对应的三位二进制数代替,转换关系参照表1-3。例如:

625.27Q=110 010 101.010 111 B

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是:每位十六进制数用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代替,转换关系参照表1-3。例如:

2BD.CH=10 1011 1101.1100 B(2)二进制转换成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的方法是:整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左每三位一组,每组构成一位八进制数,不足三位的前面补0;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每三位一组,每组构成一位八进制数,不足三位的后面补0。

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整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左每四位一组,每组构成一位十六进制数,不足四位的前面补0;小数部分,从小数点向右每四位一组,每组构成一位十六进制数,不足四位的后面补0。

例如:1.3.4 信息的几种编码

组成信息的基本符号除了数字之外还包括字母、运算符、标点符号以及控制符等,中文系统还有大量的汉字,但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两个数字符号,因此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即用若干位二进制代码来表示组成信息的各种符号。

1.西文字符的编码

西文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符号及特殊控制字符。西文字符编码方式有很多,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是ASC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它是用7位二进制数进行编码的,但在计算机中仍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表示一个ASCII码字符,其中最高位为0。它包括了计算机处理信息常用的52个大小写英文字母,10个阿拉伯数字,33个符号及33个控制符,共128个字符。基本ASCII的字符表如表1-4所示,利用表1-4可以查找数字、运算符、标点符号以及控制符等字符与ASCII码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前32个与最后一个为不可打印的控制符号,因此在表1-4中未列出。

2.汉字编码

计算机在我国应用中,汉字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实现汉字处理功能的前提是要对汉字进行编码,即用数字串、字符串来代替汉字。汉字的编码有机内码、输入码、交换码和输出码等不同形式。

1)输入码

输入码是指输入汉字时使用的汉字编码,也称外码。目前汉字主要从键盘输入,每个汉字都对应一个输入码,通常利用键盘上的字母和数字来描述汉字的编码。如:在用全拼输入法输入微机的“微”字时的代码是“wei”。

表1-4 ASCII码表

2)交换码

交换码是指计算机与其他系统或设备间交换汉字信息的标准编码,又称国标码。1981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代号为“GB 2312—1980”,称为汉字国标码或汉字交换码。在国标码中共收录了汉字和图形符号7445个,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图形符号682个。一级汉字为使用频率高的常用汉字,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不常用的汉字为二级汉字,按部首排列。该标准将汉字符号归纳成一个94行×94列的二级代码表,表中由行号和列号可以确定唯一的汉字,行号称为区号,列号称为位号,区号和位号组合就构成了汉字或符号的“区位码”。如“啊”字的区位码是“1601”,这四位数码的前两位是“区”号,后两位是“位”号,即该汉字位于第16区的01位。表1-5所示为国家标准汉字分布。

表1-5 国家标准汉字分布

3)机内码

机内码是指计算机内部对汉字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代码。当计算机输入了外码后,要转换成计算机的内码才能进行存储、传输、处理等。由于区位码中的区号及位号与ASCII码有冲突,因此,汉字的机内码与区位码稍有区别。汉字的国标码、机内码和区位码均占两个字节,它们三者的关系是:

区位码=国标码+2020H

机内码=区位码+8080H

4)汉字输出码

汉字输出码又叫汉字字形码或汉字发生器编码。在输出一个汉字时,首先根据该汉字的机内码找出对应字模信息在汉字字库中的位置,然后取出这些字模信息(即汉字输出码)作为图形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输出。汉字字库是由所有汉字的字模信息构成的。一个汉字的字模信息占若干个字节,究竟占多少个字节由汉字的字形决定。例如,如果用16×16点阵表示一个汉字,则一个汉字占16行,每行有16个点,在存储时用两个字节存放一行上的16个点的信息。因此,一个16×16点阵的汉字占32个字节。同样32×32点阵的一个汉字要用128个字节来存储,其他规格的汉字可以此类推。

综上所述,用户根据不同的汉字输入方法选择不同的输入码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计算机为了识别汉字,要把汉字的输入码转换成汉字的机内码,以存储和处理汉字信息。当要将汉字以不同的字形输出时,还要将汉字的机内码转换成汉字输出码。当计算机中汉字和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信息交换时还要采用国标码。这些工作都要在汉字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下完成。1.4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1.4.1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946年,著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电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构成,其理论的核心是数据存储和程序存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经历多次更新换代,但冯氏结构体系并无大的变化。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事先编好的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即计算机程序,连同所需的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入到计算机并存储在存储器中,计算机会自动连续地执行程序中的各条指令,并通过访问存储器获得原始数据和暂存中间结果及最终结果,最后通过输出设备输出最终结果,计算机工作流程如图1-4所示。

图1-4 计算机工作流程示意图

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前必须给计算机提供程序和数据,即软件。因此,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没有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是无法工作的。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计算机软件是指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各种程序及其处理的数据和相关的文档。微型计算机作为计算机的一种,也是基于这样的工作原理,其基本组成类似。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如图1-5所示。下面将着重介绍微型计算机。

图1-5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1.4.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通过系统总线连接而成。

1.主板

主板又称母板,上面布满了各种电子元件、插槽、接口等,它为CPU、内存和各种功能(声、图、通信、网络、TV、SCSI等)提供安装插座(槽);为各种存储设备、I/O设备、多媒体和通信设备提供接口。在主板上通常有CPU插座(槽)、CPU调压器、主板芯片组、存储器插槽、总线插槽、电池等。主板结构如图1-6所示。计算机在正常运行时对系统内存、存储设备和其他I/O设备的控制都必须通过主板来完成,因此计算机整体运行速度和稳定性取决于主板的性能。

图1-6 主板结构

2.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概述

中央处理器的缩写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任务是执行指令,按照指令的要求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人,那么CPU就是人的大脑。CUP由控制器、运算器及相关电路(如寄存器)组成。

2)中央处理器的组成(1)运算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或者与、或、非等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即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所以也称为算术逻辑部件(ALU)。为了加快运算速度,运算器中的ALU可能有多个,有的负责完成整数运算,有的负责完成实数(浮点数)运算,有的还能进行一些特殊的运算处理。运算所需的数据由内存储器提供,运算结果可暂存于寄存器中,也可送回存储器保存。(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计算机各部分的工作,以保证数据处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控制器有一个指令计数器,用来存放CPU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CPU按该地址从内存读取数据,即读取所要执行的指令。一般,指令会顺序执行,所以CPU每执行一条指令计数器就加1,所以叫做指令计数器或程序计数器。

控制器中还有一个指令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通过译码器解释该指令的含义,控制运算器的操作,记录CPU的内部状态等。(3)寄存器组。寄存器组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寄存器组成。寄存器的速度很快,它们用来临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和运算得到的中间(或最后)结果。需要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总是预先从内存中传送到寄存器;运算结果不再需要继续参加运算时就从寄存器保存到内存。

CPU的组成及其与内存的关系如图1-7所示。

图1-7 CPU的组成及其与内存的关系

3)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指标(1)字长。CPU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品质标志。如果一个CPU的字长为8位,它每执行一条指令可以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如果要处理更多位数的数据,就需要执行多条指令。显然,可同时处理的数据位数越多,CPU的档次就越高,从而它的功能就越强,速度也越快,其内部结构也就越复杂。早期有代表性的IBM PC/XT、IBM PC/AT与286的字长是16位,俗称16位机;386、486则是32位机,目前主流CPU则是64位机等,CPU基本上每隔一两年或两三年就有一个新的品种出现。(2)主频。主频也称为CPU的时钟频率,指的是CPU中电子线路的工作频率,它决定着CPU芯片内部数据传输与操作速度的快慢。主频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主频越高,计算机运算速度就越快。(3)高速缓存。高速缓存是位于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得多,但是交换速度却比内存要快得多。它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CPU运算速度与内存读写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因为CPU运算速度要比内存读写速度快很多,这样会使CPU花费很长时间等待数据到来或把数据写入内存。程序运行时将要经常存取的一些数据从系统内存读取到高速缓存中,CPU会首先到高速缓存中去读取或写入数据,如果高速缓存中没有所需数据(或高速缓存已满,无法再写入),则再对系统内存进行读写。通常,高速缓存容量越大、级数越高,其效果就越显著。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用于存放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所必需的程序和数据,并根据微处理器的控制指令将这些程序或数据提供给计算机使用。存储器的容量一般以字节为单位,其中:1B=8bit,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存取速度快,容量相对较小,与CPU直接相连,存放已经启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处理的数据,成本较高;外存存取速度慢,容量相对较大,不直接与CPU相连,用于永久存放计算机中几乎所有的信息,成本较低。

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储器,它和CPU合在一起称为主机。内存直接放置在主板上,体积小,容量较小,但存储速度快,与运算器和控制器直接相连,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随着微机档次的提高,内存容量可以逐步扩充。内存储器按不同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1)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RAM)允许随机地按任意指定地址对存储单元进行信息存取,即可读可写。它主要用来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这些信息是通过电信号写入的,因此,计算机断电后,RAM中的信息会丢失。(2)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OM)中的信息只能被读出而不能随意写入。它主要用来存放专用程序、监控程序或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模块,这些信息一般是厂家在制造时用特殊方法写入的,断电后其中信息不会丢失;在计算机重新加电后,原有的内容仍可被读出。

2)外存储器

通常,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容量总是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存放数据的需要。而且RAM不能长期保存信息,一关电源就会全部丢失。因此,一般的计算机系统都要配备更大容量且能长期保存数据的存储器,这就是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又称为辅存。外存储器不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它必须通过内存储器才能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因此存储速度较慢。但它弥补了内存容量小、断电后信息会丢失的缺陷。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大、成本低、信息永久保存。

目前,微机中广泛使用的外存有磁盘和光盘两种。磁盘存储器通过磁记录技术保存信息,主要包括硬盘;光盘存储器通过光记录技术保存信息。(1)硬盘存储器。硬盘是由固定在一根旋转的中心转轴上的一组磁盘片和一组读写磁头构成的一个整体,并被密封在一防尘壳内,固定于机箱内部。其中硬盘的盘片是用铝合金或玻璃作基片,上面涂上磁性材料而制成。硬盘的盘片一般不可更换,故也叫Fixed Disk。硬盘的容量由最初的10MB发展到几百个GB甚至TB,其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价格却越来越低。

硬盘的逻辑结构包括磁头、磁道、扇区、柱面等,简单介绍如下:

①磁头。硬盘磁头是硬盘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存储在硬盘盘片上的磁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向外传输。为避免磁头和盘片的磨损,在工作状态时,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只有在电源关闭之后,磁头会自动回到在盘片上的固定位置。

②磁道。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圆形轨迹,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当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

③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

④柱面。在硬盘中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是指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硬盘的性能指标包括容量、转速、平均访问时间等。

①容量。硬盘的容量以千兆字节(GB)为单位,1GB=1024MB。但硬盘厂商在标称硬盘容量时通常取1GB=1000MB,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②转速。转速(Rotational Speed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min,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③平均访问时间。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头从起始磁道位置到达目标磁道位置,并且从目标磁道上找到要读写的数据扇区所需的时间。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

④传输速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

⑤缓存容量。为了提高硬盘上数据的读写速度,硬盘通过将数据暂存在一个比其速度快得多的缓冲区中来提高它与主机交换的速度,这个缓冲区就是硬盘的高速缓存,它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硬盘读取数据时,首先检查所需数据是否在缓存中,如果有的话就由缓存送出所需要的数据,若数据不在缓存中,才到硬盘中查找并读出数据。所以,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理论上讲硬盘的缓存是越快越好、越大越好。

知识链接

硬盘保养小常识:

①及时对硬盘进行整理,包括目录的整理、文件的清理、磁盘碎片整理等。

②读写过程中且忌断电,硬盘在工作时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摩擦而损坏硬盘,要养成正确关机的习惯。

③注意防高温、防潮、防电磁干扰,工作环境不能严重集尘或是空气湿度过大。

④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硬盘的破坏,对硬盘定期进行病毒检测。

⑤硬盘的制造和装配过程是在绝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正确移动硬盘,防止受震动。

⑥在一天中,特别是夏天高温环境下,最好不要让硬盘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而且不要连续工作超过8个小时,应该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关闭计算机,让硬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2)移动存储器。目前广泛使用的移动存储器有闪存盘和移动硬盘两种。

闪存盘也称为“优盘”(见图1-8),它是一个USB接口的无须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可以与几乎所有计算机连接。“优盘”体积小,重量很轻,容量在几GB到1TB之间,并可具有写保护功能,使用寿命可达数年。

移动硬盘以硬盘为存储介质,是可以随时拔插、小巧而便于携带的硬盘存储器,具有容量大、兼容性好、速度快、重量轻、安全性好的优点(见图1-9)。多采用USB、IEEE1394等传输速度较快的接口,可以较高的速度与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图1-8 优盘

图1-9 移动硬盘(3)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也是计算机上常用的外存储器,光盘是利用激光原理存储和读取信息的媒介,光盘片是由塑料覆盖的一层铝薄膜,通过铝膜上极细微的凹坑记录信息,衬底的螺旋线形光道上的凹坑与非凹坑的前后沿与长度分别代表了二进制的1和0,激光光束经聚焦后投射到光盘的底面,以读取数据。光盘存储器优点:成本低,存储密度高,容量大,可靠性高,不易受损,耐用,易于长期保存数据;其缺点:读出速度和数据传输速度比硬盘慢得多。光盘存储器主要分为两大类型:CD光盘存储器、DVD光盘存储器。

①CD光盘存储器。CD是英文Compact Disc的缩写,意为激光唱片,CD光盘存储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CD-ROM存储器(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又称只读光盘。特点:把需要记录的信息事先制作到光盘上,光盘上的数据不能删除也不能再写入,只能读出盘中的信息;能够存储650MB的数据(目前常用为700MB),使用CD-ROM光盘驱动器。

CD-R光盘片(CD-Recordable)又称可记录式光盘。特点:由用户将信息写入光盘,但只能写一次,写后不能删除和修改,只能读出,向光盘写入数据时相应的驱动器叫做光盘刻录机,CD-R盘片上刻录的数据,可以在CD-R刻录机上读取也可以在CD-ROM驱动器中读取。

CD-RW光盘片(CD Rewritable)又称可改写型光盘或可擦写型光盘。特点:利用金属合金材料的相变原理具有可重复读写的功能,用户可以自己写入信息,也可以对写入的信息进行擦除和改写,相应的驱动器也是光盘刻录机。

②DVD光盘存储器。DVD光盘片(Digital Versatile Disk)又称数字多用途光盘,可单面存储也可双面存储,每一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因此一张DVD光盘最多可有双面共4层存储空间,存储容量最大可达17GB。要使用DVD驱动器。DVD光盘存储器特点是容量大,可靠性高,安全性好。

DVD-ROM只读DVD光盘,用途类似CD-ROM,在制作阶段就将所要存储的数据刻录在DVD光盘片的数据记录层上,因此只能读取数据,不能再作增加或删减。

DVD-R(或称DVD-Write-Once)——限写一次的刻录碟片,用途类似CD-R。

DVD-RAM(或称DVD-Rewritable)——可多次读写的刻录碟片,用途类似CD-RW。

DVD-Video——家用影视光盘,用途类似LD或VCD,可有存储影片,平常称之为DVD影碟。目前DVD光盘产品的市场上数量、品种最多的就属DVD影碟。

DVD-Audio——音乐光盘,用途类似CD唱片,用作存储音乐数据。DVD具有8(7.1)个独立的音频码流,足以实现数字环绕三维高保真音响效果。

DVD驱动器包括两种:一种是DVD-ROM:仅用于读出DVD盘片内容;另一种是DVD刻录机:可以读也可以向盘片写入数据。

光盘驱动器的速度一般以数据传输率来衡量,传输率为150KB/s称为1倍速(与音乐CD相当),常用的是32倍速、48倍速、50倍速、52倍速或更高。

知识链接

光盘保养小常识:

①严禁用利器接触光盘,以免划伤。

②不要将不清洁的光盘放入光驱中,因为盘上的灰尘会影响光驱的正常读取,同时灰尘也会影响光驱的寿命。

③不要在光驱工作时强行按下出盒键使其弹出,光驱光盘正在高速旋转时突然退出,会对盘片造成损坏。

④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光盘,否则会引起光盘变形,严重时会使其中存放数据的光盘反射层遭到破坏,使数据丢失。

⑤光盘平时要存放在通风干燥处保存,当光盘有损坏或表面变形时,不要放入光驱中。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外界向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输入设备有很多种,例如,数字和文字输入设备(键盘、写字板等),位置和命令输入设备(鼠标、触摸屏等),图形输入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声音输入设备(麦克风、MIDI演奏器等),视频输入设备(摄像机),温度、压力输入设备(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相关提示

输入到计算机中的信息都使用二进位(“0”和“1”)来表示。

1)键盘

键盘是操作者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外围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操作命令、程序或其他信息。它由一组按阵列方式装配在一起的按键开关组成,每按下一个键就相当于接通了相应的开关电路,把该键的代码通过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

2)鼠标

鼠标全称“显示系统纵横位置指示器”,因形似老鼠而得名“鼠标”。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烦琐的指令。

鼠标的上方一般有两个或三个按键,使用较多的是左键和右键。鼠标的最基本操作有移动、按击(包括单击、双击)和拖动三种。

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光电鼠标是通过检测鼠标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鼠标光标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

无线鼠标(见图1-10)、蓝牙鼠标和3D振动鼠标都是比较新颖的鼠标。所谓“无线”,即没有电线连接,接收范围在15m以内。蓝牙鼠标是采用最新蓝牙技术制造的高精度无线光学鼠标。它可以和任何具有蓝牙功能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掌上计算机、手机等配合使用。3D振动鼠标是一种新型的鼠标,它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的鼠标使用,还具有全方位立体控制能力,具有振动功能,玩某些游戏时,当被敌人击中时,你会感觉到你的鼠标也振动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