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8:32:33

点击下载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

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试读:

作者简介

鲁鹏程

●家庭教育专家,教育畅销书作者。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推动者。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讲专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凤凰讲堂等家庭教育类节目特约访谈嘉宾。

●亲子教育类杂志《时尚育儿》《亲子》等专家顾问团成员、撰稿人。

●机械工业出版社成立60周年“最具影响力作者”,作品总销量超过200万册,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l00招》自2011年出版以来持续加印、已畅销50余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续篇《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l00招》(实践版)入选“全民阅渎年会50种重点推荐图书(2014-2015)”及“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2014-2015)”,姊妹书《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系列、《抓住儿童敏感期,你的教育就对了》《学好<弟子规>教出好孩子》《孩子优秀是教出来的》《教师的国学素养》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多部作品分别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教育部2013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另有多部作品版权输往韩国、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获取更多图书内容请扫该二维码 好妈妈书架

本书围绕“如何教育3岁左右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这个主题,阐述了什么是孩子的第一叛逆期,叛逆期的表现有哪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如何应对。希望家长们通过本书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正确地爱孩子,陪伴孩子顺利地渡过3岁叛逆期,更健康地成长。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3岁叛逆期,妈妈怎么办/鲁鹏程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2016.11重印)(好妈妈书架)

ISBN 978-7-111-53037-4

Ⅰ.①3… Ⅱ.①鲁… Ⅲ.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①G7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36388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 100037)

策划编辑:刘文蕾 陈伟 责任编辑:刘文蕾

责任校对:黄兴伟 版式设计:张文贵

封面设计:吕凤英

北京汇林印务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第1版·第2次印刷

169mm×239mm·13.5印张·185千字

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3037-4

定价:35.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电话服务

服务咨询热线:(010)88361066

读者购书热线:(010)68326294(010)8837920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网络服务

机工官网:www.cmpbook.com

机工官博:weibo.com/cmp1952

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

金书网:www.golden⁃book.com

序言

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他昨天明明不会走路,今天就放开了手,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妈妈还正在为孩子不会说话着急,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开口了,而且开口之后,进步就非常快;刚刚还在感叹孩子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孩子就踉踉跄跄学着别人的样子给我们送来了一杯水,让我们感动不已……

诸如此类的惊喜,让我们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但与此同时,孩子仿佛还有一些让我们不安甚至厌烦的“坏”的变化:一片面包,爸爸只是咬了一小口,他就立马哭了起来,他真的很“小气”;一件东西,他说放在哪就必须放在哪,别人要是动了,就立刻倒地大哭,真让人难堪;出门在外,让他打招呼就是不打,真是没有礼貌;今天和奶奶说话,他突然冒出一句脏话,大家都被惊呆了,他很得意,不顾劝阻一个劲儿地重复,妈妈的脸都红成一个大苹果了……

当我们正在为孩子的进步感到甜蜜时,他的这些“反常”行为也令我们感到不安。孩子真的是小气、自私、不懂礼貌吗?还是传说中的“叛逆期”来到了?

的确,三岁左右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他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变得“执拗”。通常来说,孩子从两岁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和不断加强,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出现与父母“对着干”的现象。不过,孩子成长中出现的任何现象都是有原因的。我们看到的叛逆,其实正是孩子成长的机会,也是我们了解孩子的契机。

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教养方式和幼儿期以及青春期孩子的教养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大都是其天性使然,是他在学习、探索这个世界。所以,他要摸什么、拿什么、品尝什么、感受什么,只要保证安全,都可以让他尽情去做。如果是他要玩,我们也不要太过限定他必须要玩什么玩具或者什么游戏,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去寻找乐趣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该限定的还是要限定,该纠正的还是要纠正,人是不会“树大自然直”的,也不要太过崇尚所谓的“给孩子自由”“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注: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无条件地接纳)……不然,到时候孩子的表现是会让人手足无措的。

那么面对孩子出现的第一个叛逆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呢?总体的原则是,既不能过多限制,也不能一味满足。因为过多限制或与孩子以硬碰硬“较劲”会让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自尊心受到打击,而一味满足则容易导致孩子以后变得任性妄为。所以,对孩子要有爱、理解与适度的顺应,但也要有引导甚至是管教。

再稍微具体一点来说,需要明白这几点:3岁左右的孩子会迎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发现孩子每一种叛逆行为背后的成长动因;叛逆不是孩子的错,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关键;妈妈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接纳叛逆期的自己;给足孩子安全感,让他的叛逆情绪得以缓解;用稳定平和的情绪化解孩子的叛逆心理;守规则是孩子的天性,巧用规则规范他的叛逆行为;和孩子一起玩,陪伴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另外,需要各位家长注意的是,所谓“3岁叛逆期”中的年龄——“3岁”,只是一个概数,大多数孩子会在3岁左右出现第一个叛逆期,有的孩子出现得早,有的出现得晚,有的孩子的叛逆行为甚至没那么明显。不管孩子是哪种情况,只要家长从根本上了解“叛逆期”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就不会那么焦虑。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内容,妈妈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防止因为误解孩子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行为。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帮助,每个孩子的天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每一个错误也都能得到父母正确的帮助和指引。

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衷心祝福您和您的孩子!

第一章 3岁左右的孩子会迎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

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便进入了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即人们都非常熟知的“叛逆期”。但事实上,所谓的“叛逆期”,是从成年人角度出发的一种感觉式定义,是父母感觉孩子对自己的教育有“对抗”的举动,认为他变得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了,所以就认为孩子开始“叛逆”了。虽然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会让人头疼,但这也是他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特殊阶段。而经历过叛逆期后,孩子大都会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3岁看大”蕴藏着孩子成长的大秘密

中国有句古话,叫“3岁看大,7岁看老”,意思是说,从一个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长大后会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绝不是空谈,而是千百年来的智慧总结。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直到死亡的总和。”蒙台梭利所表达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所熟知的“3岁看大”。

如今,科学研究也表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3岁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3岁左右的状态,往往就能反映他未来成长甚至一生的状态。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进行了一项研究。在1980年时,他与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一起,对1000名3岁的孩子进行了面试,并根据结果将其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以及坐立不安五大类。

等到2003年,这些孩子已经26岁了,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约谈了他们,并对他们的朋友和亲人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整理出来了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每一个类别的孩子,其成年后的表现一如当初卡斯比对他们的分类;其成年后的性格,也很贴切地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分类。最终,卡斯比得出结论:3岁孩子的言行,可以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有了真实的实验数据作依据,我们想必也会更为笃定“3岁看大”的科学性。可是,有一件事却需要我们弄清楚,“3岁看大”这个结论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3岁看大,并不是单纯指孩子3岁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要想在3岁这个年龄看出孩子到底怎样,其实就意味着在孩子出生后的3年时间里,看他是怎样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看他的行为习惯是怎样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也就是说,看的是他的一个综合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孩子“3岁看大”,再说得仔细一点,孩子是“前三年看大”,不仅是看孩子的表现,更是看我们有没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他的成长。

每个孩子刚出生时,尽管可能会存在天生的性格差异,但这个时候的差异都并不那么明显,关键就看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我们都是如何进行引导教育的。如果引导得好,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自然也就能具备探索精神,能表现得开朗大方,也会具备一个良好的性格;可相反地,如果引导得不好,孩子就会利用这三年时间,“培养”出各种各样的坏毛病,也会把自己的性格“磨炼”得令人头疼不已。

显然,我们说孩子“3岁看大”,并不能将他3岁的表现说成是他自己造成的,他的表现与我们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3岁前,是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这是因为孩子自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里,他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不断地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也在迅速地建立联系,这就会让他的学习成果与日俱增。

而且有关研究也表明,3岁以后,孩子的大脑不管是在复杂性还是丰富性方面,都已经基本定型,大脑的结构也已经牢固成形。虽然孩子的大脑发育并没有停止,但就如一部手机的出厂设定一般,基本的构成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往里面填装更多其他的东西了。

但是,恰恰就是在对孩子成长发育如此重要的前三年,很多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因为3岁以前的孩子,话语表达不那么清晰,知道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除了模仿学习,几乎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容易“读懂”的,所以也就不去过多关心他到底有怎样的发展。在这个时间段里,很多人都只关心孩子是不是吃得好、玩得好、长没长个子、和别的孩子在发育方面有什么差异。

虽然很多妈妈也会让孩子接受早教,可是诸多早教机构却是借着教育的名义让孩子去里面玩,孩子只注意玩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学会。有的妈妈虽然也会给孩子进行一些教育,但孩子接受的却是各种超前教育,在小小年纪里就被要求认生字、学算术、学英语,原本小学才开始学的知识内容,都被过早地投入到了3岁孩子的教育中。正因为是超前的,才导致了孩子原本的成长规律被打乱,变成了“拔苗助长”。不过,那些重要的德行素质教育、做人教育却被忽略了,所以,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不妥当的。

结果,在这重要的3年时间里,孩子因为各种不当的教育而出现了种种毛病。可对于出现在他身上的不良表现,我们却要么认为他还小,便不过多指责调教,要么就是随便使用了什么错误的方法,孩子的性格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慢慢成型。

到了“3岁看大”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以为孩子的未来不会好了,可是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我们自己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才导致了他现在的表现吗?

所以,重视起孩子成长前三年的婴幼儿期,才能真正了解“3岁看大”的秘密。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成长规律:

第一,性格。从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孩子的性格会逐渐定型,而3岁之后性格方面也将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段时间,通过良好的引导和教育来让孩子具备良好的性格。

第二,智商。就如前面所提到的,孩子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前就将发育完成60%,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会对各种知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只要给予充分的刺激,孩子的智商就不成问题。

第三,学习。3岁之前,孩子在感觉、记忆、思维等方面都会表现得非常敏感,所以这时期孩子的学习欲望会相当强烈,在这时候如果能引导孩子正常学习,其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总之,“3岁看大”并不是只看孩子3岁这个点,只有关注了孩子前三年的正常成长规律,只有尊重成长规律的发展,才能让我们透过眼前的三岁孩童,预见到他良好的未来。

妈妈一定要了解的“执拗”行为——叛逆期来了

3岁左右的孩子,通常会经历他人生的第一反抗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在这个时期,他开始变得“执拗”。通常来说,孩子从两岁开始,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和不断加强,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从而出现与父母“对着干”的现象。

在这里,简要说一下孩子可能会经历的3个叛逆期。

第一个叛逆期大概在两岁左右开始,在3岁左右达到高峰,一般被称为“宝宝叛逆期”;第二个叛逆期发生在6岁左右,可能会持续到9岁左右,一般被称为“儿童叛逆期”;第三个叛逆期从十二三岁开始,可能会持续到十七八岁,一般被称为“青春叛逆期”。孩子在不同的叛逆期,会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发育特点,需要父母以不同的方法应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经历叛逆期。如果父母跟孩子相处得好,叛逆期可能并不会“如期”“如约”到来。

现在继续说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

事实上,孩子从两岁开始,对周围事物的探索便进入了物质功能探索时期,他会渐渐地开始探索各种事物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探索自己能用那些物品做什么,那些物品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探索物质与人的关系。

两岁以后,孩子的情绪状况也会越来越复杂,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他也会希望并要求做到能够实现更多的事情,但是他目前的能力并不足以让他做到更多的事,可是他却并不能理解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并不是每一次都一致的,就算他再怎么想,也会有理想实现不了的时候。

当现实的结果与他的预想发生冲突时,他就会觉得很不适应。孩子原本以为自己的设想才是万能的,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却会引发他的烦恼。可是,孩子内心却还想着一定要实现那个他所预期的结果,所以他会坚持做他想要做的事情。这种表现,就可以简单归结为执拗。

比如,孩子会想要把鸡蛋按照他想象的样子摞起来,让鸡蛋们变成一个被摞高的“鸡蛋塔”。可圆滚的鸡蛋当然会“不听话”,怎么说也不可能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一个摞一个地如叠罗汉一般被叠起来。但孩子不会那么容易就放弃,可是几次尝试之后,他会发现让鸡蛋都像积木那样被摞起来是不可能的,这个事实就与他理想中的状态发生冲突了,特别是他尝试了多次都是失败的结果,这会给他带来严重的挫败感。

所以如果家有两岁多的孩子,我们可能经常会听见他突如其来的哭闹声,而且越接近3岁,这种情况发生得越频繁。不仅如此,有时候即便是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或者要求他不要做的事情,他也会因为自己的“主意”而变得难以被劝说,会很顽固地自我设定一些“要求”,并用近乎残酷的“自我实现”方式来试图让理想与现实达成一致。

这时候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强硬的完美主义者,任何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的现实,都能很轻易地触动他的神经。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处世经验少,但却又坚守一定的秩序感而导致的。因为经验少,孩子会缺少可供比较的对象,他的头脑中只有自己所经历过的极少的几件事,而且多半还都是很顺利的事情,一旦现实中出现了与他之前的经验不相符的情况,他会产生疑惑,会有不相信的想法,如果屡次尝试都不能如愿,难以接受和难以应对的那种难过感觉也就应“景”而生了。

不过,随着成长,他所获得的各种经验会逐渐增多,他会慢慢地发现事情的发展会是多种情况的,也会发现很多事都是有其自我规律的,这时他就能很熟练地利用更多的经验来判断自己当下的行为是不是合适了,就算是失败,他也能根据经验来找原因,到那时也就不会再难过了。

也就是说,3岁左右的孩子,虽然伴随着探索能力的提升有了一些经验,可是这些经验并不足以帮他应对外界的种种情况,这种不上不下的状态,让他不自觉地就变得“执拗”起来。

一位妈妈抱着3岁左右的孩子进电梯,刚要按下按钮,孩子要求自己按,妈妈只得顺从地抱着他去按楼层,但孩子却要求要像妈妈一样站在电梯地板上去按,要像妈妈那样很从容地站好了再按。

可孩子的身高太低,站在地上明显够不到,妈妈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只是给他讲起了原因。但孩子挣扎着,非要下到地板上,妈妈索性放下他,指着够不到的电梯按钮又讲起了道理,她以为孩子听进去了,但刚把孩子抱起来,他又不乐意了,他并不喜欢这种身体悬空的感觉,还是很执拗地要求自己一定要站在地上。

妈妈便不停地劝说孩子让他接受自己够不到这个事实,让他自己去看,希望用现实情况来让他自己意识到他的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孩子并不想放弃,依旧不依不饶,依旧想要实现自己最初的设想。

孩子不愿意让妈妈去按按钮,妈妈抱起他来他就大闹,母子二人都烦躁了起来,孩子干脆哭闹不止。最终,妈妈也不管孩子了,一把抱起他来,自己按下了楼层按钮,任凭孩子在她怀里大哭大闹。

孩子所经历的这个很不讲理的阶段,就是“执拗敏感期”,这种不讲理的状态也会一直持续到3岁半左右。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经历并不是坏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断碰壁的经历,孩子才会慢慢明白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并能逐渐理解哪些情况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人力不可违抗的事情。虽然情绪难以掌控,但这是他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家长也只能以耐心应对。

处在执拗期的孩子还有个特点,对于他认定的某些物品,他会期待其能一直保持原样,如果被破坏了,他的难过也是不言而喻的。

比如,家里用某种原料做了一份非常“完整”的菜,“完整”是指做出来的菜是一个整体,不是零碎的。这盘菜的样子很好看,孩子可能会一眼就喜欢上。可他却会因为自己喜欢而拒绝让家人碰这个菜,但要吃饭就不得不把菜弄“碎”,这个结果一定会让孩子感到难过。

这其实也没什么,这个烦恼也是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一段时间磨炼之后,他总会慢慢分清并适应物品的性质,也就会明白哪些物品是可以保持完整的,而哪些物品是注定要被弄碎的。可以说,这也是孩子对事物与人的彼此关系认知的一个开始。

说了这么多,当孩子处在执拗敏感期时,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不顾他的情绪违逆他。尤其是在他坚持做某件事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好要保证他的快乐。

虽然有些事情,像是两岁的孩子非要站在地上去按电梯按钮这件事,不管我们给他搬凳子做辅助还是告诉他他不够高够不到,都是不可行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样的解释的,那倒不如干脆做个好的倾听者,安静地等他发泄完,然后再告诉他我们对这件事也没有办法,这也是在让他意识到有些事真的是人无能为力的。

也就是说,不能只凭自己的想法就去帮助孩子,因为那很可能是他并不需要的。执拗期的孩子更执着于自己的认知,所以干脆直接地让他意识到一些现实是可行的。不要因为孩子不接受我们的帮助就生气,这时的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索和研究中,他总会通过现实经历来自己搞明白。这个阶段的孩子其头脑中有自己独有的一套理解程序,我们只能信任他的自我发展。

此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很积极的建议,但不要左右他的想法,他采纳了建议自然是好,没采纳也不是他的错,他在思考和衡量,总会有自己想通的时候。

叛逆期的孩子就是“不听话”,这是他成长的表现

听话,是绝大多数妈妈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两个字。不管我们对孩子提了怎样的条件,要求他必须做到什么事情,也不管那件事他是不是愿意做,只要“听话”,按照我们的要求好好表现了,孩子就会获得我们的肯定,我们也会感到很“欣慰”。

这种欣慰会让我们感到欲罢不能,会想要孩子表现得更“听话”。同时,我们似乎一直都自我感觉颇为良好,因为孩子对我们有很强烈的依赖感。孩子刚出生时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只能哭闹,那时的他对我们是全身心依赖的,这种依赖感也会带给我们一种责任感,所以我们也会更愿意全身心的付出。

而这种付出,却可能会带出一种偏执,那就是我们会更加希望孩子能一直依赖我们,希望他会一直那么听话,不会反抗,对我们说出来的任何“指示”都能言听计从。“被顺从”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孩子在他生命的前几年,本来就什么都不懂,本来就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时候,所以在我们的感觉里,孩子只有好好地听我们的话,才能保证顺利成长。

可孩子不会一直那么无能的,他总会长大,产生自己的意识,倒不如说,以前是他能力不足,没法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日后他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能力,并逐渐能运用自如,他的自我意识慢慢完善起来,想要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了。

而且,孩子的这个发展过程非常快,就好像昨天他还对我们言听计从,今天却发现他已经很熟练地在运用说“不”的权利了。

马上要吃饭了,一岁半的孩子还在摆弄着如套娃一般的玩具,大的套小的,一个又一个,孩子玩得很认真。

妈妈喊孩子吃饭,孩子却说:“不吃。”

妈妈无奈地笑笑,过来哄道:“吃完饭接着玩,听话。”“不吃。”孩子还是说着两个字,继续手里的动作。

妈妈连哄带劝好久,可孩子还是无动于衷,嘴里的“不”说得更勤了。

妈妈终于有些生气了,一把拽起孩子说:“怎么这么不听话?让你吃饭你还不吃,不吃想饿死吗?”“不吃!不饿死!不听话!”孩子也开始反抗了,扭动着小小的身体,最后看挣脱不开,干脆哭了起来。

如此一来,妈妈也更加烦躁了……

孩子开始说“不”了,就意味着他对我们的“反抗”,这种被反抗的感觉可是很不舒服的。原本一直都能让孩子顺从的我们,忽然变得不能掌控孩子了,而且这种不能掌控的感觉还会随着时间“愈演愈烈”,孩子会在更多的地方起了反抗之心,有了反抗之行,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能被容忍的。特别是对妈妈来说,这种感觉不仅令人烦躁还会略有些难过。

本来那样柔顺地跟在我们身边的孩子突然变得反抗一切,不管我们是严厉的还是温柔的,即便是好意,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反抗,而且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原因。在那一刹那,很多妈妈会有种“眼看着原本很温顺的孩子一点点与自己疏远”的感觉,这感觉当然会很难受。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或者说为了不让孩子那么快地“离开”自己,我们往往都会选择用“听话”这样的说辞来试图拉回孩子,甚至不惜用高压威逼,哪怕是严厉管教,也要将孩子这种对立的冲动压制下去。就好像孩子如果听话了,就能证明他和我们还是紧密相连的。

此时,倒不如先冷静下来。孩子的“不听话”可不是什么突然而来的不良表现,相反地,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孩子的成长。

随着对身体的掌控越来越熟练,以及自我思想的不断发展,孩子开始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建立起自我意识,逐渐走向独立。而这一切,都是孩子建立自身责任感的必要基础,当他能认清“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了,而这个时间大约是在孩子两岁时,这时的孩子刚好就进入了“执拗敏感期”。

执拗的孩子非常不好对付,只要遇到他很执着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可能那么容易地让他改变想法,若是强硬地要求他做什么,就更是难上加难,而且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发觉了说“不”的效果,这种反抗带给他全新的体验,所以孩子才会频繁地说“不”。

不过,这个“不”并不完全代表孩子的不满,也不意味着孩子在和我们闹什么情绪。事实上,说出“不”字,是孩子在将那些不喜欢的事物从自己身旁赶开,这其实也是他在练习使用自己的选择权,同时也是他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这时的孩子虽然说“不”的次数增多了,可是也依然是处在对自己能力的探索阶段,他也在尝试到底自己能掌控多少事情。一旦我们因为不了解情况直接阻碍了他的探索,就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烦恼。因为年纪很小的孩子并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被阻碍的难过和烦躁感会促使他发脾气。而只有通过自己的摸索才能成长,他会通过自己的一路探索学会选择、学会控制。

所以,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要总和这个时期的孩子较劲了,他说“不”时,没必要非要和他较真,不要强逼着让他理解我们才是正确的,这时候的孩子并不在意那些。我们也应该接纳孩子的成长,接纳他正在慢慢变得独立这个事实。如果他说“不”,只要没有影响大局,没有违背道德原则,并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那就随他的“不”去发展吧。与其与他对着干,倒不如顺着他当时在做的事情和他好好商量一下,没准儿孩子会接受。

当然,有时候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点燃他的情绪,如果“油盐不进”,那就干脆让他发泄一下好了,不过我们可要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冷静,同时也可以适时向他表现出理解,理解他的情绪,这也有助于他恢复平静。

孩子的“怒火”是从哪里来的

先来看看一位妈妈的讲述:

孩子总是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时候哭闹起来,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真是让我也摸不着头脑。

那天,他想喝酸奶,我给他拿来了,刚想帮他把吸管扎上,他立刻就发怒了,那意思明摆着要自己来。可是把酸奶盒子递给他,他自己又没有那么好的准头把吸管扎到准确的位置上,结果他就哭闹起来了。

我看他那么难过,就从他手里拿过盒子来给他扎好吸管。可他又不乐意了,一下子又把吸管拔出来,想要自己继续来,可拔出来的吸管带出了酸奶,弄得手上、衣服上都是,他又觉得这样子不太好。

总之,这一次喝酸奶的经历,让他感觉超郁闷。我也很郁闷,他哭闹起来了,我哄了半天,最后浪费了两罐酸奶,直到他被别的事情转移了注意力,这件事才算过去。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哭闹,尤其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就开始生气,然后烦躁地哭闹起来,很多时候真是像这位妈妈所讲述的一样,哄都哄不好。很多妈妈为此头疼不已,一直找不到原因,最终就会将问题都归结到了孩子身上,认为是他脾气不好,是他太过骄纵不服管教。

但这种结论可是着实冤枉了孩子,因为一般来说,除非是饿了、困了、病了,孩子并不会无缘无故地发火,他的大部分精力都要用在探索和学习中,只要没人打扰,他会很乐于自己去努力,显然如果不是真的遇到难过的事,相信孩子也是不愿意浪费精力在哭闹上面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孩子愤怒这件事了,他的那一腔看似很难被扑灭的“怒火”到底来自何处呢?

大约从4个月时起,孩子就会显露出愤怒的情绪了,当他想要吃奶、睡觉的愿望无法立刻被满足时,他就会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随着成长,这种情绪出现得也会越来越自然,频率也会有所提升。

等到8~12个月的时候,婴儿大脑发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对周围事物有了记忆,也就是可以通过过去的记忆来和现在进行比较了,当他发现自己没有获得过去那种能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满足时,他就会产生不满。比如,没有及时吃到好吃的奶水,好玩的玩具被人拿走了,喜欢的妈妈从身边走开了等,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孩子大发脾气,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

不过不要太过担心,因为孩子的愤怒并不是坏事。作为人来讲,最基本的愤怒都来源于对自己的生存或安全感觉到威胁,从而引发从生理到心理的激烈情绪反应,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所以不要急着消除他的愤怒情绪。否则,如果强行压制孩子,不让他将这种情绪发泄出来,会让他变得更为难过和烦躁。

而且,孩子的愤怒都不是没来由的,一定会有原因,所以父母关注的重点也不应该是孩子愤怒的表现。反正都是要让孩子安静下来,倒不如好好看看孩子到底为什么愤怒,找到解决方法来让他恢复平静。

一般来说,可以引发孩子产生愤怒情绪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第一,恐惧所致。

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恐惧,之所以恐惧则是因为对未知的事物难以预料和难以应对。孩子对未知或者对自己所不能掌控的状况都会感到恐惧,害怕没有见过的东西,害怕没有听过的声音,害怕不熟悉的人……这些恐惧都会转化为愤怒,并最终得到宣泄。

其实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孩子怕生,一见到生人就会哭闹起来。这其实就是他对不熟悉人的一种恐惧心理,他借由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掺杂着“我不喜欢”“我讨厌这个状态”“为什么会有这些人在我身边”等各种情绪的愤怒。

第二,需求未满足。

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随着成长,其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而需求不能被满足,则是最能引发孩子愤怒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他愤怒的最常见来源。

比如,孩子想要玩某样东西,但是爸爸妈妈出于安全或健康考虑,没有满足他的这个要求,这时孩子就会非常愤怒。因为他的期待与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而这种情况可能是他之前没遇到过的,或者是他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的,这种无力感很容易会引发他的怒火,哭闹就是他发泄的最好手段。

第三,挫败羞辱。

孩子会慢慢发现自己的能力,当他也有能力做到一些事情时,会感到很开心,假如再能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做点事情,那他会更有成就感。但是,小孩子的能力毕竟有限,特别是这个时候他已经具备了自我比较能力,当他发现自己无法实现想象中的事情,或者不能实现爸爸妈妈的期待时,他会觉得很难过,挫败感很容易就会涌上心头,而随之而来的还会有羞辱感,这些感觉都会变成愤怒被发泄出来。

第四,受到伤害。

孩子越大会越渴望朋友,两三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和自己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是一种很快乐的体验。不过,这种快乐也并不是永远存在的,孩子们在一起也会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争吵,彼此有输也有赢,赢了还好说,一旦输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受了欺负,有的孩子也会体会到一种挫败感,显然不管哪一种感受都会引发孩子的愤怒。

第五,父母的原因。

另外,家长的某些举动,也会成为孩子愤怒的导火索。比如误解了孩子的需求,没有回应孩子的希望,过分严格要求孩子,只顾着顺从自己意愿强迫孩子等。孩子只要感觉父母没有表现出他所希望的样子,就会很自然地产生愤怒的情绪。

了解了孩子出现愤怒情绪的原因之后,对于他的愤怒,我们多少也就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了,也能在一些情况之下意识到要避免某些会导致孩子愤怒的情况发生。顺从他的正当需求,不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情,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开导,这些做法都能帮助孩子免于被怒气侵扰。

同时,孩子也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可以帮助他认识自己的负面情绪。尤其是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处理愤怒的情绪,反倒产生更为不稳定的其他情绪,这时我们要引导孩子采用合适的方式去发泄,不要让他因为盲目发泄而使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

引导孩子学会去接纳他自己的“坏情绪”

人们形容天气的时候,会说“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意思是天气多变的样子就好像是孩子的表情,时哭时笑。这种表述方式,也正说明了孩子情绪的多变性:情绪好的时候,孩子欢笑的样子让人觉得他可爱无比;可情绪一旦变坏,他的哭闹本事便立刻显现出来。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会因为坏情绪而哭闹,也是因为他对这种情绪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他不知道该怎样让这样的感觉从自己身上消除,更讨厌这种让他一下子变得不高兴的情绪。而为了摆脱不快,他能调动的方式似乎只有哭闹。显然要制止哭闹,就需要从坏情绪这个根本原因来解决,如果不能很好地接纳并学会调节坏情绪,孩子的身体和心灵都会被这种情绪所伤害。

说到情绪,就要提到一个词“情商”。所谓情商,其定义包含五大方面,分别是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运用情绪产生做事情的动力,认识并理解他人的情绪,把握人际关系。情商高的人,会对自己的情绪有很好的掌控能力,特别是对自己的“坏情绪”,他可以不受坏情绪的干扰,并不受其控制,依然能保持自己的“灵台清明”以做更多的事,并将事情逐一做好。即便一时因为坏情绪扰乱了思想,但他还是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调节,以尽快恢复如常。

孩子从出生时起就已经具备了情绪体验与反应,只不过当时他的情绪是不成熟的,是需要时间和自己的磨炼来逐渐发展变化的。总体来说,孩子情绪的发展具备这样的特点:孩子所有情绪的发展都与其认知有关,认知增加,能力增加,孩子的智慧越发成熟,其情绪的发展也会到达越深的程度,而且也会越复杂。同样道理,随着情绪发展的不断成熟,其智力发育也会越来越发达。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某些时候闹情绪可能是不可理喻的,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引导得法,孩子也将学会调节自我情绪,自然也会在未来具备良好的“情商”,不会为情绪所困扰。

不过,对于孩子的坏情绪,真要应对起来还是可能会出现问题的。

有位妈妈买了小蛋糕,和3岁的孩子一起吃。

看到妈妈用随蛋糕附送的小勺子吃蛋糕,孩子感觉很有意思,于是要求也拿一个。妈妈把勺子给了孩子,孩子学着妈妈的动作去吃蛋糕,但他明显还没有掌握勺子的使用方法,所以把蛋糕挖得一团乱。

孩子把勺子边上粘的蛋糕渣放进嘴里,不仅放进自己嘴里,还学着妈妈喂自己的样子,把勺子也送进妈妈嘴里,喂妈妈吃蛋糕。

一次两次还好,但次数多了,妈妈觉得有些烦躁了,因为孩子不仅自己吃得满脸都是,而且勺子上也弄不上来蛋糕,吃得又慢。所以妈妈很快就阻止了孩子继续挖蛋糕和喂食的举动,但是孩子不愿意停下,可妈妈百般阻拦,孩子很快就不乐意了,生气地把勺子扔到了地上,桌子、地上和孩子衣服上到处都是蛋糕和上面的奶油。妈妈随即也生气了,一番训斥,孩子更生气,迅速哭闹了起来,结果妈妈的训斥更盛了。

原本还是个很温馨的吃蛋糕的场景,但孩子却能有“本事”在一瞬间就将其变成令人发怒的状态。不过,孩子的负面情绪来得也算有一些道理,他不过是觉得用小勺子挖蛋糕以及把勺子里的蛋糕喂给他人吃很有意思,也想要学习,也想要自我体验。可是妈妈选择顺从自己的意愿,觉得孩子的行为耽误时间,还不干净,便想要掌控孩子。结果孩子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阻拦、自己的意愿被违背而产生了负面情绪。可妈妈却又不懂得用合理的方式来消除,只是一味地用自己的负面情绪想去压制。妈妈自己没有耐心,孩子原本表现得如此有爱心,可却被妈妈用训斥压制住了,显然是妈妈没有选择对引导方法。

误解孩子的行为就已经是错误了,再不允许他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就更会让他的负面情绪被累加。而且,妈妈的训斥会让孩子感觉“我的情绪是坏的,是会惹妈妈生气的,可是我也不高兴”,这其实是更为负面的情绪,孩子本来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结果反倒是让自己的负面情绪被累积,面对这种情况,难过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只不过父母需要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帮他疏导,让他不再为负面情绪所困扰。

还用这个吃蛋糕的孩子来举例,妈妈完全没必要这么烦躁,如果的确需要“速战速决”的话,与其催促或者制止孩子的行为,倒不如换一种方式,比如可以说“宝宝喂完妈妈了,现在换妈妈喂宝宝吧”,或者再用其他方式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可以说“来来来,妈妈还有一种新吃法”,将主动权再次换到自己手中,三下五除二就能将蛋糕解决了。

而如果孩子已经发起了脾气,我们也不能跟着一起生气,否则两边负面情绪的碰撞,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倒不如告诉孩子“你感觉不开心是吗?但是妈妈有些着急,需要快速吃完这个蛋糕,如果你还想再这样喂妈妈吃,我们可以下次换个时间继续吃,这次就先到这里吧”。

这样的表达接纳了孩子的坏脾气,同时也会引导他意识到我们阻拦他的原因,知道了我们行为的原因,孩子也许就不会那么生气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自己接纳自己的坏情绪,告诉他“妈妈知道你不高兴,你生气不是错误,只是不要将勺子扔到地上,你可以告诉妈妈你的感受”,这样的引导就是在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愉快,要慢慢地引导,不要气急败坏地嚷,更不要训斥他,越是好好说,他才越能好好听。

孩子产生坏情绪有时候来源于其他事情,有时候也来源于他自己。来源于其他事情的坏情绪有迹可循,比如这个蛋糕的故事,引导孩子接纳坏情绪的时候,他多半都能从具体事件去思考,引导过程相对会容易一些。

但有些来源于孩子自身的坏情绪,原因不会那么明朗,比如他可能只是觉得一个人没意思了,当下就产生了坏情绪。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孩子自己接受起来就不那么顺利了。这时我们可能怎么哄都不管用,孩子会开始耍赖。这时讲道理不会很管用,可以先用一些事情引起他的兴趣,待他安静下来之后,再告诉他“如果没意思,就找些好玩的事情做,如果只是哭闹,你会更没意思,妈妈也觉得没意思,但妈妈不会哭闹,而是找好玩的事情做”。

劝导的时候同样不要批评他,用冷静的态度讲给他听,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感觉没意思”的状态并不是错误,而且看妈妈都能平静接受没意思,那么他也会学着妈妈的处理方式去做。

越小的孩子对坏情绪的接纳能力越差一些,因为此时的他“致力”于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的态度。

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稳住自己的情绪。还是那句话,和孩子硬碰硬的话,我们是不会有好“战绩”的,要么两败俱伤,要么就会屈服于孩子。最好的教育都是在冷静状态下实施的,所以若想要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坏情绪,我们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不要嫌弃他的坏情绪,理解他、认可他、疏导他才能让孩子尽快平静下来。

“秩序感”,对孩子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来源,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可以帮助他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分辨与判断,同时也会帮助他建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即便是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也会对他周围的环境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一旦他所熟悉的感觉被破坏,他也会因此陷入烦躁之中。

这一点很好理解,孩子原本就是从一片空白开始摸索的,逐渐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熟悉这个环境中所包含的各种事物和各种人,并在内心建立起一个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的存在会让他感到很安全,特别是周围环境中还可能存在可以给予他安慰、指导或保护的事物和人,当他逐渐熟悉了这个环境之后,内心会慢慢安定下来。

但是,一旦他周围的环境被破坏掉了,他会觉得这个环境加入了陌生内容,他的秩序感也就被破坏掉了,这会给他带来恐慌,而这种恐慌势必会引发他的愤怒和暴躁。

其实从出生一直到两岁左右的时间里,孩子都处在一个秩序敏感期里,不管做什么事,他都遵循着一种秩序,比如,走路要走固定路线,做事要有固定次序,包括穿鞋先穿哪只脚都会因为他逐渐形成的习惯而变得固定。只有这种非常有秩序的生活,孩子才会认为是正常的,任何一种随意打乱秩序的表现,都会给他带来不安。

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刚进家门,为了防止在外面跑了半天的孩子的小脏鞋底踩脏屋子,就直接抱起了孩子,迅速把鞋脱了下来,连带着把小袜子也拽了下来,可这一系列动作刚完成,孩子立刻就哭了起来。不仅是哭,他还不停地扭动身子,显出非常不满意的样子。

妈妈怎么安抚都没用,后来妈妈认真听,才从孩子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听出原因,原来孩子不愿意的地方有两处:第一是他要自己脱鞋,而不是由妈妈替他脱;第二则是脱鞋脱袜子的顺序错了,先左脚后右脚,先脱完鞋再脱袜子才是“正理”。

妈妈很无奈,只得按照孩子的“指示”,重新给他穿好鞋袜,然后让他坐到小凳子上,看着他按照自己的秩序脱下鞋袜,并最终破涕为笑。

孩子在这些小事上的执着让成年人觉得无法理解,但这也恰恰就是孩子这个时期的特点。孩子通过不断重复已确定的秩序,来巩固自己的安全感,只有能顺利渡过这个阶段,他才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而从道德角度来讲,秩序感是孩子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孩子对整齐的东西感到满意,对被打乱的东西会有烦躁的表现,这是因为他能理解整齐的是正确的,混乱的是错误的,所以他追求整齐的、有秩序的,追求完整的、完美的,从秩序感之中,他体会到了事物是有好坏之分的,行为也是有对错之别的,如果他的秩序感能够正常发展,显然会有助于他的自律感的发展,通过巩固秩序感他也将学会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动。

相反地,如果父母错误理解了孩子对秩序感的追求,反倒认为他矫情、任性,认为他是故意找茬,接着就无视他的需要,还训斥指责他,那么孩子内心对标准和完美的追求就会被压下去,自律感的萌芽也就被破坏掉了,最终也会导致孩子在遵守规则和道德发展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对秩序感的追求,我们要做的就是顺从与指引,理解他的需要,尽量满足他对秩序和完美的追求。如果他要求按照某种秩序去完成某件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让他按照自己所认可的顺序去做就好,对于他对事物完整、完美的要求,也不要非跟他较劲,这个时候可不是逗着他玩的好时机。只要他有需要,只要我们有条件满足他,就要让他尽情享受到那种“完美”,保证他内心安全感的建立。

比如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安排规律的生活,吃饭、睡觉、玩耍、休息、讲故事、做游戏等时间都要安排好。如果有临时要加入的事情,也要告诉他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他已经习惯的事情可能要被延后或者取消。同时,也要做好安慰孩子情绪的准备,不要很强势地直接通知孩子改变秩序。也不要因为这一次的改变就彻底打乱了原有的生活秩序,原来是怎样的,日后还要怎样。这会让孩子意识到,生活中的确是会有些事打乱秩序,但这只是暂时的,他原有的秩序感不会被破坏。

同时,我们也要改变自己以往那种不规律、很随意的生活状态,应该和孩子一起按照这样的规律来生活。因为这样孩子不仅能养成好习惯,也能让他每天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秩序感,这也有助于他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而在这个过程中,某样秩序被破坏的情况也会随时出现,当孩子变得暴躁起来时不要手忙脚乱,这时只要平静地陪伴他,听听他的“抱怨”,告诉他我们很理解他的这种感受,允许他发泄出来就好。

另外,不要只理解他的感受就算了,袖手旁观并不那么容易帮孩子赶走坏情绪,倒不如协助他想办法恢复被破坏的秩序,如果他要求重来,或者要求一定要完整的,只要不是太过分或违背原则的事情,就顺从他的要求也没问题。否则,一旦违背了孩子的这种需要,那就不是花几分钟安抚的事情了,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让孩子平复情绪。

可能有妈妈担心孩子因此会变得小气任性,这个担心是没必要的,培养秩序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发展阶段,而且他在这个阶段里所关注的重点也不是怎么和人勾心斗角,也不是怎么让周围人都顺服于他,而是他在让自己的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升。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必经阶段。

这件“小事”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

先来看这个3岁女孩和妈妈的故事:

女孩有一件很漂亮的裙子,蓬蓬的裙摆,每次穿着它,女孩都像小公主。妈妈带着女孩一起去吃饭,但女孩却怎么都不肯坐下,她小心翼翼地扯着自己的裙摆,尽量不让周围的东西压到裙摆。

妈妈看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便说:“快坐下吧,挡着别人走路了。”

女孩却摇头:“不要,我的裙子。”

妈妈招呼了几遍,孩子依然不松口。看着周围人越来越多,妈妈一把抱起女孩放在了座位上,女孩一下子哭了,手连忙拽起裙摆,还摸到身后去拽,哭着说:“我的裙子,裙子。”

妈妈这才明白了,不耐烦地说:“为了裙子都不坐下了?裙子有褶又怕什么!站起来又恢复了,这么点事至于吗?吃个饭都这么费劲!别哭了,妈妈生气了!”

坐下后,裙子的裙摆效果打了折扣,而且还可能会有褶皱,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件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孩子不这么想,完整的裙摆是漂亮的,是孩子所喜欢的,可是一旦坐下了,裙摆的完整性就被破坏掉了,更别提会出现褶皱了。

孩子将裙摆的完美当成是一件大事来看,但是妈妈显然不这么认为,她不仅直接破坏掉了孩子的完美,而且还讽刺了她对完美的追求,这种态度会让孩子产生错乱感,认为追求完美是不正确的。

每次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都觉得自己是有理的,都可以很清楚地解释为什么要阻止孩子对某件小事的“较真”。比如这位妈妈,她的理由就是要吃饭了,必须坐下,而且人多,站在饭桌旁很碍事,重要的是孩子这么别扭,明显违背了妈妈的权威。

这些理由,无不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的,唯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想,就算是理解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却也没有关注他的心情,这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处在执拗期、追求完美时期的孩子,很多我们不那么注意的小事对他来说都是大事,这些小细节都关系到他对完美的追求。

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是值得我们好好呵护的。完美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他对完美的追求,表明他的精神世界正在逐步走向丰富与深入,这是件好事,是很值得庆幸的事情,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顺应他的需求。

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办呢?

多关注孩子所关注的内容

当有“小事”发生时,应该更多关注孩子对这件小事的反应。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可以简单表达他的意图。此时不如问问他,为什么要有某些看上去不那么合理的举动,他想要实现一个怎样的状态。

而我们则先不要从“大局”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尽管孩子的表现可能的确会妨碍到大局,可是在可以允许和接纳的范围内,还是要保证他的心情。

如果实在需要考虑到“大局”了,也要将孩子所关注的内容放在首位。就拿这个裙子事件来说,当了解了情况之后,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宝贝站到妈妈身边来,这样你的裙子就不会被别人碰到了,你也不会挡着别人了。”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其实也就体现在这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顺服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

尽量不强迫孩子改变他所处于的现状

孩子对某些小事的执拗状态,会让他对某些现状颇为坚持,只要没有违背原则,不强迫他改变也没什么问题。

就像前面案例中的女孩顾及着她的裙子,而不想坐下来,让她自己站一会儿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顶多如前一条所说的,巧妙地把她带离人多挡路的状态就好。如果已经开始要吃饭了,孩子必须要坐下了,与其强硬地要求她不管不顾地坐下,倒不如想想怎么帮她维持她那漂亮的裙摆。不管是帮她整理一下,还是用其他方式来让她意识到美丽是不会被破坏的,都能缓解当时她太过强硬的态度。

给孩子自己处理的机会

孩子追求完美,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持完美,所以如果他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想法,那就允许他自己去试试看,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原因破坏了他的某种感觉,就看看是不是还有机会弥补,能弥补的就弥补,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以能让孩子感到快乐为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当然了,有时候这些小事也的确是耽误了时间,所以我们也要及时调整心态,也要灵活调整时间,这个时候允许孩子任性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我们也要分清他是不是真的是因为追求完美而任性。毕竟孩子也是很机灵的,一旦他抓住了机会,发现任性撒娇都能换得我们对他的纵容,他也会“得寸进尺”。

所以我们也要变得成熟起来,在做父母的道路上变得更成熟一些,必要时候可以找找学习资料,结合孩子的情况,更深入地了解他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那些阶段,特别是3岁左右时候的那些敏感期,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处理孩子的“小事”。

不用紧张,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很多人都喜欢养花,家中摆着诸多花盆,或者小院子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花草。可是,要想把自己喜欢的花养活却是很不容易的,若是想要将其养好,就更加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了。从选土到施肥浇水到修枝剪叶再到调整花的成长周期,还要考虑到阳光、雨水、风力、温度等各个因素,这样才能让自己养的花,在合适的时候以自己满意的状态呈现在眼前。否则,稍有不慎,养不好还算好的,养不活的结果才是最让人揪心的。

但是,同样是花,那些生长于野外的花就是完全另外的一种样子了,它不需要有多么好的环境,只要可以扎根,就能顽强地活下来;也不需要特定的肥料,自然的阳光雨露就能让它健康成长。而且,野花从不畏惧各种不利的条件,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乱石成堆,天上地下的各种障碍,对它都不会构成威胁。它能自己进行调节,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就算那个地方并不适合它成长,它也会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去让自己存活下来。相比较那些娇嫩的家花,这些野花的生存是自由的,是坚强的。

为什么同样是花,却会有两种不同的成长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养的花是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成长的,过多的管理与关心,让花慢慢适应这种“小心翼翼”的环境,而且一旦出了问题,都是由养花人去处理。

而野花就不同了,它完全顺应着自己的成长规律而成长,什么时候长叶、什么时候拔高、什么时候开花结籽,它都按照自然规律自然地生长着。如果遇到了问题,它都必须要自己去处理,但也正是这种锻炼,让它可以自行根据当时情况调整成长状态,刮风它就倒伏,以免自己被吹跑;干旱它就扎根,不停地继续向下扎根,以吸取更多的养分;暴雨中它也毫不畏惧,即便花瓣被打落,但它也能重新调整状态,靠着顽强的生命力期待下一个花期。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也最真实的道理,自然状态下的成长,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成长状态,生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花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每个孩子的成长也和一朵小花一样,是一个自然的成长状态,到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表现,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就想办法自己去应对,这种自然的成长才会让孩子得到锻炼。只不过,对于这个道理,放在养花上我们还能理解,可放在孩子身上,往往就变得不能理解了。

孩子出生后,父母无不想让他变成与众不同的孩子,都想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来让孩子被众人刮目相看,而自己也会因为对孩子的教育而受到周围人的瞩目,好孩子与好教育,无疑是让父母感到最让自己自豪的事情。

我们自信满满地对孩子施展各种教育,但这些教育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束缚孩子自然成长的枷锁。不能自然成长的孩子,即便在短时间里会有看上去良好的表现,可时间久了,他身上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认为教孩子学习知识应该越早越好,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只要自己觉得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东西,就毫不犹豫地将那些知识讲给孩子听。尤其是一些超前的东西,很多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被要求学习了小学的知识,甚至更高深的知识。孩子的智力被过度开发,大量的时间精力都被用在了过度学习之上。

结果,孩子被动地接收了许多他并不想知道的东西,或者说并不是他自己主动想要了解的知识,尽管在某些时候,他会因为知道的内容多而显得很与众不同,可实际上,孩子原本用来自由发展、自由探索的时间早就被浪费了。

如果不是孩子自己主动想要去接触、了解的东西,那么他的记忆可能就都是被动的,被迫要求不得不记住那么多。而他自己主动关注的内容,却能记得非常深刻。相信我们都遇见过这样的一些场景,越想要让孩子记住什么,他却偏记不住,可孩子出于自己的意愿去接触的事物,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动手操作,他都能很快掌握。

其实要理解这一点,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来了。

我们都知道婴儿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抬头、翻身、坐、爬、立、走等一系列过程,只要是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孩子,他就一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才会逐渐长大。但很多妈妈却相当着急,总是觉得孩子发育太慢,尤其是在和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还没有出现别的孩子已经出现的表现,就会觉得是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

婴儿成长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最为经典的自然发展过程,父母急不得,否则盲目地想要拔苗助长,不仅不会让孩子提前发育,反倒可能对他的身体造成损伤。就好比让原本不会坐的孩子一定要学会坐着,这时候的孩子脊柱还没有那么硬实,即便摆好了他的姿势,他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强硬地要求只会损伤他的脊柱发育。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从思想上,孩子的成长都必须遵循其内在自然规律,任何一种强硬的干涉手段,都将会变成他成长道路中的障碍。

有人总是对孩子的自然发展放心不下,可孩子毕竟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也应该给予他最起码的信任,尊重他的自然成长需求,然后耐心等待就好。

第二章 发现孩子每一种叛逆行为背后的成长动因

吃饭、睡觉、好好走路、好好说话,这些原本生活中很正常的事情,3岁的孩子却很有“本事”将其变得不正常起来。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是会很“自然而然”地做出一些反常行为,不过这也是这一时期孩子的一大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每一种叛逆行为背后的成长动因。只有明白了背后的动因,才能正确地应对。

不吃不吃,就不吃——自我意识萌芽,用“不”建立心理疆界

吃饭是保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这个道理也就是说来让成年人理解罢了,孩子可是不会考虑那么多的,他多半也不想弄明白吃饭对于他的重要意义。因为对于婴幼儿来说,探索世界和玩耍才是他生活的重头戏,如果有别的事打扰了他的探索和玩耍,哪怕是吃饭,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不吃!就是不吃!”孩子拒绝得很干脆,这其实可以算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他在用“不”建立自己的心理疆界。

他也许是真的不想吃,还可能是并不想现在吃,又或者真的是在赌气,可不管哪一种原因在我们这里都会被理解为“孩子不听话、任性、不服管教”。

如同孩子不好好睡觉我们会担心孩子身体受影响一样,孩子不好好吃饭,我们同样也担心这会影响他身体营养的摄取,影响他的健康成长。但孩子很坚持,所以他的这种反常举动也就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