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17:28:42

点击下载

作者:成杰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试读:

前言

社会在进步,人们反而越发觉得负担加重了,精神也更空虚了,思想也变得浮躁了。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商海的沉浮,让人殚精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没有任何一代,像我们这一代面临的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要想获得幸福,就要有强大的内心来支撑,淡定是力量的源泉。浮躁的社会,成功和幸福拼的就是淡定!学者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淡定是一种能力,人生难免被无奈所扰,让我们淡定地调侃,乐观地自嘲,给生活一个大大的露齿笑;淡定是一种态度,淡定是所向披靡的心灵力量!生活中,人们总有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满足和太多的无奈。每个人犹如一个被宠坏的公主,总是向生活不断索取着,得不到就会失落、迷茫、痛苦。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旦失去,便不容我们找寻,就像手心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在我们劳累的时候劝自己,停下来歇会儿,你可以看到更美丽的风景。这是一本修炼身心的哲理书,一本根除无可奈何的治愈系读本,让你欣然接受人生中那些即使尽心竭力地改变,却仍旧留下的无奈!这是一本抚慰心灵的佳作、启迪智慧的指南,滋润心灵的同时为人们找到精神的出口、生活的智慧,指引读者走向幸福的生活。珍惜当下,把握好自我的心灵,幸福不在他方净土,而在内心一念。本书将教你如何真正读懂自己,看清世界的守则,掌握心底的指南针,将人生的弯路走直。请相信,它将会是你值得典藏的温暖和感动,成为你心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源泉。

1 追求爱情,不如经营爱情

人生有两项重要投资:经营好一段感情和打理好一份事业。——苏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直欣赏这样一种爱情:没有难忘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有的是像流水一样绵延不断的感觉;没有太多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有的是相对无言、眼波如流的默契……这该是一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感觉吧。记得第一次带父母到医院体检的情景。父亲和母亲都半闭着眼睛静静地等着,清晨的阳光透过候诊室的玻璃斑驳的洒在他们略显苍老的面庞;春节时刚染过的白发现在又因新生的白发半白半黑了,恰似故乡白墙黛瓦的老屋。我鼻子有些发酸,父亲母亲真的老了!想着年幼时,每逢我生病,他们便寝食难安,为我东奔西走,不禁有些内疚。在一台仪器前,他们彼此谦让。母亲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这才解开衣扣,躺了上去,露出瘦而扁平的腹腔。母亲不敢看父亲,只是盯住医生,眼睛一眨不眨,好像要看进医生的心里,也仿佛正在猜测一份凶吉未知的裁决。当医生说:“好了,正常。”母亲一下子站起来,笑着对医生点头,替父亲道谢,神情里充满了感激和得知无罪释放后的欣喜。轮到母亲,父亲轻轻地帮母亲掀开衣角。仪器的探头在母亲的身上缓缓滑过。父亲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显示器上的图像,似懂非懂。探头忽地停在一处,来回反复地游动。父亲的眼睛一下子睁大,脸上掠过一丝惶恐,他忍不住开口问:“有什么问题吗?”当得到否定的答复时,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直到母亲从床上起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裤带还没有系好。做心电图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各躺在一张床上。他们分别转过头去,平静地看着对方。那对视的目光,是我平日难见的,闪动着无尽的祝愿和关爱。母亲隔着床,悄悄问父亲:“早饭还没吃,饿了吧?”她知道父亲的胃不好。可就在昨日,母亲还对父亲发了一次小脾气呢。两人的心脏都很健康,父亲开始有些活跃起来,调侃地冲母亲说了一句:“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尿检、血压也都是正常的,父亲冲母亲微笑。不料母亲甩给父亲一句:“你平时抽烟像烧窑一样,肺肯定都熏黑了,让医生好好查查。”体检结束时,我发现,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父亲已经挽着母亲的手,满脸写满愉悦。只是挽手这样亲密的举动,我先前是不曾见过的。父亲望望母亲的白发说:“你老了。”母亲摸摸自己的头,又看看父亲,笑起来:“老头子,你不也老了吗?”两个人于是都笑起来:“我们一起变老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现在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眼前的父亲母亲走在身后,低声交谈的样子了。虽然我一句也听不见,却已泪眼婆娑!爱情都是美丽的,虽然有些人的爱情并不动人;恋爱中的人们都是美丽的,虽然有些人都很平凡。舒婷描绘过这样一道风景:大街上,一个安详的老妇人和一个从容的老人微笑着,从不同的方向面对面地走近,走近;然后是微笑着,鼻间顶着鼻间地站着,双手紧紧地系在一起,身后洒下的阳光把他们的头发和笑容染成一片暖暖的黄,身旁的人们被他们的幸福染成一片温暖。也许只是什么话也不说,只是在这漫长的道路上携手走过每一个路口,把我的真心放在你手中,携手走过一生一世的灿烂。修行课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似是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语,其间却包含着那么大的勇气。这该是一种并肩站立,共同凝望太阳升起、太阳落下的感觉,是一种天变地变情不变的感觉。

优秀的爱人要学会成就彼此

常常听到女友倾诉受不了丈夫总犯同样的错误,他们总是为同一件事争吵不休!其实,我们应该明白越是在乎的事情,越是制约我们内心的平静。当我们把缺点和问题放大时,痛苦也在加倍。一个朋友和我们分享了他如何改变他那不爱做家务的妻子的事:“我不埋怨她,在她面前清洁卫生时,我哼着歌,轻松快捷地就把家收拾得干净整洁。时间久了,她意识到住在一个清洁明亮的环境中感觉好多了,从此她也享受打扫卫生的乐趣了。”用强迫的方式无法去改变人,唯有用爱、用包容的方式才能改变一个人。有一个女人痛苦地向上天祈祷:“什么时候你才能帮我改变我的丈夫呢?为什么我要生活在这样的痛苦中?”这个女人听到上天意味深长地回答:“当你改变的时候就是你丈夫改变的时候。”女人纳闷地说:“上天啊,我每个礼拜都去教堂,他总是制造各种麻烦让我生气。”上天说:“关键所在是你不能保持心灵的平静,你没有原谅包容他。你知道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但你没有去做,直到你真正去做到这些的时候就是你丈夫改变的时候。”女人回到家,体会到了上天的话里所含的蕴意,她不再只盯着丈夫的缺点,不再因为丈夫的过失而发火指责,不再失去内心的平静,始终温柔包容。最终,她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彻底改变了丈夫,丈夫成为了她期望中的样子。期待别人改变是一件困难的事,改变自己却要容易得多。抱怨指责的时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心情,也容易造成逆反的心理,得不偿失。用行动去影响对方,用态度去感染对方,没有人能抵抗爱的魔力。棍棒改变不了人,恶语改变不了人,唯有爱的包容和理解能改变人。每一个来到你生命的人都不是毫无缘由的,去明白那里隐藏的一个理由:他们一定是要协助你学会某样人生功课。有一对年轻的夫妻天天吵架,男主人非常痛苦,但是发现对门住的一对老夫妇,却整天同进同出,恩爱如初。年轻人好奇地询问老先生:“我和太太天天吵架,请问你们夫妻多年,相敬如宾,有什么相处之道吗?”老先生的回答让人费解:原因是你们两个都是好人,而我们两个都是坏人!年轻人有点生气:“我真心请教,你却开玩笑。”老先生解释道:“你们两个凡事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好人,错误的总是对方,所以有了矛盾,总是手指向外,指责对方,能不吵架吗?而我们两个,从结婚开始,一有矛盾发生,都认为错在自己,自己是坏人,找自己的原因,手指向内,反省自己的问题,所以总是吵不起来呀。”要想婚姻之花常开不败,最好的办法就是互相关爱。爱不计较先后,也不计较厚薄,我们不必问“你到底爱我有多深,爱我有几分”,而要常问“我到底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不要质问对方“你为什么总是不关心我”,而应问问自己“我今天关心你了吗”;不要总是想着收获爱而忘记付出爱。爱是相互的,如果每个人都等着对方先付出那还叫爱吗?当初我们拥着浪漫与激情走进婚姻的殿堂为的就是享受爱情的幸福而不是忧伤。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丈夫只要懂得称赞妻子的旧衣服漂亮,她就不会吵着买新衣服。亲一下她的眼睛,她就会变成瞎子。吻一下她的嘴唇,她就会变成哑巴。”换言之,妻子多称赞丈夫的才能,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温柔地抱他一下,他就不会怒火冲天;吻一下他的嘴唇,他就不会恶言相向。因此学会成就彼此,我们就一定能和所爱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修行课堂婚姻是来自不同成长背景的两个人的组合,想要长期维持良好的关系自是不易,意见不合也是难免,但是只要懂得好好经营,一切就会变得美好起来。

别对感情太苛刻

身边有不少朋友,男性朋友、女性朋友都有,已经35岁左右了,还没有结婚,有几个都近不惑之年了。对于他们,我的总结是,不是真的找不到了,而是他们对感情太苛刻了,觉得既然已经熬到这个年龄了,更不能匆忙随便找一个了。在他们眼中,爱一个人只有两个分值,要么是100分,要么是0分。无论是90分、80分、60分,还是30分,他们都会视为0分。他们不允许自己的恋人有多次恋爱经历,不能接受恋人过去在感情上的任何瑕疵,甚至不希望恋人对自己有任何的不忠。我的一个女性朋友跟我讲述过她的两次恋爱经历。她的第一个男友是公务员,交往了半年多时间,相互印象都很好。她生日那天,男友就陪她多喝了几杯。可能是酒后失言吧,喝到最后时,男友对她说了句,“你是我交往过的五个女朋友中最好的一个。”没想到这句话捅了马蜂窝,听了这话,我这位朋友觉得自己像吃了什么大亏,心想都恋爱五次了,那你的感情还能纯洁到哪里呢?于是,那晚的生日聚餐最终不欢而散,就这样她和男朋友分手了。她的第二个男友是个生意人,可以说事业有成。他工作很忙,但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我这位朋友的照顾。一次,男友正在外地谈生意,结果我这位朋友突然生病住院了。接到她的电话,男友什么都没说就赶了回来。这件事让我这位朋友很是感动,正在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准备和男友相伴终生的时候,却从别人那里得知他竟然是个离过婚的男人,而且还有个小孩。我这位朋友立时觉得这是对她莫大的欺骗,结果一怒之下又和男友分了。也许,我举的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或者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它却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问题,感情中对对方太过挑剔、苛刻,是造成很多大龄单身者群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许是他们太过优秀,也或许他们早已不相信爱情。始终是最孤单的数字,我们的内心渴望着一份完美的爱情,期待着一份幸福的婚姻。然而由于我们的条件太过苛刻,有太多本来可以好好把握的姻缘,只因我们的一念之差,就永远地失去了。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很难存在绝对完美的男人或女人在等待着我们,就是那些过得很幸福的夫妻,他们爱情的开始和最终的结合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幸福的婚姻是经营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能一步到位的。所以,希望那些正一个人的大龄朋友,别对感情太苛刻了,只有对对方少一分苛刻,才能为自己多争取一次机会。修行课堂能在一起是缘分,何必一定苛求他(她)有多爱你、他(她)能爱你多久。只要一个前提——你快乐吗,你开心吗,对“爱”宽容些,也许你的幸福更完美!

寻找幸福,不如经营幸福

不久前看到一则小故事:一对年逾50岁的夫妻,经济条件不错,应该可以安享退休生活了,却办了离婚手续。原因是结婚20多年来,两人争吵不断,老是意见不合。办完离婚手续,律师请两人吃饭,服务生送来一道烤鸡,先生马上挟起一块他最喜欢吃的鸡腿给太太,太太却毫不领情说:“我很爱你,但你这个人就爱自以为是,从不管别人的感受。难道你不知道,我这辈子最讨厌吃的就是鸡腿吗?”当晚先生因后悔离婚,打电话给太太。太太知道一定是先生打来的,怎样都不接电话。第二天,患有心脏病的先生被发现死在自家客厅,手里还紧握着电话筒。后来太太整理遗物时,发现抽屉里有张保险单,投保日期就是当年他们的结婚日,受益人是太太的名字,虽然金额不多,但是当中夹着一张字条“亲爱的,当你发现这张保单时,也许我已经不在这人世了,但我爱你的心不会改变,这些保险金将代替我,继续给你爱与关怀。”看到这里,太太早已哭红了双眼。看完这个小故事,真是感叹万千,如果两人可以各让一步,舍弃成见,多为对方着想,也许结局就大不相同。现在的婚姻内外,很多人都在寻找着自己所谓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身边的伴侣不能给予幸福,始终想着一个美丽的梦想,甚至有的终身都在寻找幸福,却不知其实幸福就在身边。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际遇,这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就需要靠努力。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许多人总是为际遇所迷惑与苦恼,他们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却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所以不要去追问到底谁才是我一生的最爱,而是要问在眼前的伴侣关系中,我能努力到什么程度、成长到什么程度。若没有培养出经营幸福的能力,就算真的最爱出现在你身边,幸福依然会错过的,只能活在犹疑与遗憾当中,这不就是许多“爱情虚无症”的遭遇与心态吗?若你此刻已有一位长久相伴的伴侣,就不要再犹豫不决了,人们往往不易察觉感情中的一个陷阱,那就是“近亲生慢侮”。跟你在一起越久的人,就越容易麻木与忽视,而新鲜的“际遇”总是那么动人可爱。在感情对待中,二人之间难免有摩擦与无心的伤害,而且论得罪自己的次数累加起来最多的人,当然是跟自己在一起最久、最亲近的人。而新欢一开始是不会得罪你的,再加上他的刻意讨好,所以新欢怎么看都可爱,旧爱怎么看都讨厌。但却有一个事实:新欢身上总是有不确定的未知数,旧爱身上总是有难得的熟悉感、确定感和信赖感。因此千万不要随便在偶然的际遇中迷失了自己,错放了幸福温暖的手。所以,不要太钻牛角尖儿去寻觅那种幸福,而是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会经营幸福的能力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若有幸遇到了难得的伴侣,就不要再三心二意了,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一生何时会遇到两万个其中的几个,所以要知福惜福、活在当下。寻找幸福还不如好好用心经营幸福,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有些东西失去了是永远也寻找不回来的了。其实幸福就在你身边!修行课堂婚姻是一门学问。结婚了不意味着就幸福了。幸福需要经营,经营得好才会幸福。

婚姻需要信任和理解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道出了人类对美好爱情的憧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每一个人都期待拥有美好和谐的婚姻。婚姻需要信任和理解,信任是婚姻的基础,理解是爱情的调和剂,是维系婚姻长久的纽带。曾记得一位女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信任是心灵相通的桥梁,家庭稳定的纽带,化恶为善的基石。此话道出了信任的神奇功效。今天,人们更加渴望获得彼此的信任。婚姻的基础是信任,一对恋人,相爱的原因可能是对方的才气、外表、心灵等,但无论哪种因素使你爱上对方,都需要用心来呵护这段真正的感情。同样,夫妻之间更需要信任。某天,一个打扮时髦的小姐出门上班,突然被住在隔壁的大婶叫住。大婶压低声音说:“有一件事,我真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这番话勾起了女子的好奇心,连忙问:“什么事?”大婶又左顾右盼一番,然后才鬼鬼祟祟地说:“是这样的,前一阵子,我常看到一个女人进出你家……我怀疑,那个女的是你老公的情妇!”女子听了,差点没昏倒,进一步追问:“她长得什么样子!”“大概跟你差不多高,但是长得很丑!”大婶说。女子想了一想,长得不好看,又能自由进出她家的人,大概只有她的妹妹,还有她的一个好朋友。女子灵机一动,跟大婶说:“不然这样吧,今天晚上我把‘嫌疑犯’都约到家里吃饭,等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我打个电话给你,你帮我看看,我老公的情妇到底是谁?”大婶一口就答应了。这天女子下班,回家换了衣服,卸了妆之后,准备了一桌好菜,摆好“鸿门宴”,只等着“狐狸精”上钩。妹妹和好朋友也都准时赴约,女子虽然表面上和她们有说有笑,但心里却是越想越生气。她盯着妹妹,心想:“我平时怎么都没注意,她的妆有这么浓?一定是想勾引我老公!”她又瞪着好友,气呼呼地想:“不过来我家吃个饭,有必要穿得这么漂亮吗?一定是想打扮给我老公看的!”坐立不安的晚餐结束,客人也要回家了。女子连忙躲到房间,给隔壁的大婶打了个暗号,然后送两人出门。果然,大婶依照约定,打开门出来偷看。回到家后,女子马上接到大婶的电话:“你老公的情妇,果然在里面!”女子瘫在沙发上,用颤抖的声音问:“究竟是哪一个……?”“是穿红衣服的那个!”女子听了很诧异:“可是……我妹妹穿白衣服、我朋友穿蓝衣服……没有人穿红衣服啊!”“咦?不是有三个人吗?”“可是,穿红衣服的不是别人,是我呀!”电话那头的大婶沉默了好久,才讪讪地说:“啊……这也不能怪我,每次我遇见你,你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要去上班……是你没化妆,头发也没整理,我才认不出来……”这场“外遇疑云”最后真相大白,所以听起来才像个笑话;但如果女子从此认定老公有外遇,变得紧张兮兮,甚至导致家庭破裂,那么这个故事就不是笑话了,而会成为“悲剧”了!现实生活中,因为不实谣言导致家庭失和,甚至暴力犯罪,不也屡见不鲜吗?许多人抱着“八卦”“好玩”的心态,说三道四,认为无伤大雅,却不知道无心的一句话,却可能严重伤害到别人,既然我们都不希望被流言所苦,话在出口前,自己也得三思!修行课堂如果爱情是婚姻的基石,那么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就不会成为一座危房。爱的力量就是信任的力量。其实婚姻一点都没有变化,偶然的一点瑕疵,只是为你的婚姻增添颜色。

婚姻中的转身艺术

一位事业有成的女强人说:“其实,婚姻中的‘转身思维’很重要。”这样的话出自强势的她,让人不由得感到震惊。她解释道:“转身并非是一种怯懦软弱的表现,而是更超然的方式,关于妥协的艺术是许多人都应该反思的课题。”在大多数婚姻家庭中,女人比较喜欢唠叨,时间一长,男人就厌烦了。幸福的夫妻也会发生争执,那是因为互相在乎,想离对方更近,所以才需要不断地磨合。只不过幸福的夫妻情商都比较高,他们懂得在关键的时刻举起“免战牌”,适时转身、明智地妥协。两个有着不同性格的人,组成家庭以后,假如试图彻底改造对方,到头来只能落得两败俱伤,所以说,婚姻是一门“转身”的艺术。遇到一个值得爱的人并不容易,千万别总是想着如何控制对方或者改造对方。其实,在争执中学会转身,并不代表示弱,而是一种宽容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夫妻间每天都要面对一些琐碎的事情,只有坦然面对,学会妥协和宽容,进行必要的感情交流,才能使婚姻走得更远。与强制对方为自己作出改变相比,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更加重要。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方法,因为它蕴含着宽容积极的因素。因此,当争执和矛盾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先反省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向对方做出妥协。另一半看到你的改变,自然也会跟着改变,不会再继续纠缠下去。梅的丈夫是一个很懂得收拾自己的人,每天出门总是穿得很养眼。梅的朋友们看到他后都说:“看你老公收拾得多利索,一点都不像40岁的人。他在家里做事一定也干净利索吧?”其实,梅知道,丈夫不过是擅长打扮自己而已,他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外人根本就不知道。如他特别挑食,而且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吃。土豆和黄瓜他不吃,梅和孩子偏偏爱吃这两样。梅也想过彻底改造丈夫,可是她发现这已经是丈夫根深蒂固的习惯,实在没有办法改变。于是,她放弃执拗,选择了妥协转身。而且,丈夫不注意生活细节,总是喜欢随便乱放东西。下班回家,他会随手就把衣服皮包放在床边、沙发上。梅也想说服他改掉这个毛病,但他也是回头就忘,梅就只好跟在后面收拾。当然,梅也有让丈夫不满意的地方,如梅做饭后,厨房里总是一片狼藉,丈夫也是跟在梅的后面收拾。他们之所以会有了美满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他们对彼此生活中的一些小缺点的宽容和妥协。爱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该转身时就转身,给对方一个喘息的空间,你便能得到一份轻松自由的爱情。女人大气,才能“驯化”出事业有成的丈夫;男人宽容,才熏陶出温柔贤淑的妻子。宽厚、大度才是美满婚姻的基石,夫妻生活不可能每一天都尽如人意,但只要彼此都愿意付出努力、放弃执拗,就能看到彩虹。转身这个动作,可能从跌跌撞撞学习走路的那天起我们就会了,可就是这个简单的动作,结婚成家后反而被我们遗忘了。一个人执拗地在婚姻中前行,不顾一切地往前走,心中总是觉得,走下去会比转身要高傲很多。就算走近悬崖,再迈一步将会危及生命,也依然执拗的向前。如果夫妻之间从没有吵过架,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虽然总吵架并不是什么好事。美满的婚姻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法宝:一是尽量减少冲突,当冲突不可避免之时,要学会妥协转身;二是不要试图成为赢家。夫妻之间不存在胜负,要么双赢,要么两败俱伤。修行课堂转身不是无能和退缩,而是识时务的明智表现;转身不是举手投降,而是另一种胜利的开始;转身不是一个简单动作,而是为自己赢得美好生活的智慧。美满的婚姻,应该是彼此共赢的事业,需要两个人用爱情滋润、用亲情的温暖抚慰、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如果每一对夫妻之间都讲究“转身”的艺术,那家庭中必定充满和谐的声音。

离婚能提升幸福指数吗

2010年,北京的离婚率高达39%,人们白头偕老的可能性只有一半多一点点。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了‘新离婚时代’。”就目前情形来看,第一代独生子女的婚姻问题似乎真的有些严重,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过于草率。据不完全统计,在众多的离婚者中,年轻人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有些小两口结婚刚不到一年,就因为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小事打得不可开交,甚至闹到离婚。缺乏忍让和宽容,成为他(她)们离婚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亲人宠爱惯了,往往缺少忍让性和宽容度,而且不愿承担责任,以致会一气之下冲动作出离婚的决定。问问自己,离婚真的能提升你的幸福指数吗?尽管当今这个时代,离婚已经不是什么大的事情,但我们也不能拿婚姻当儿戏。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对方,轻率结婚、草率离婚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年轻人不应只懂得享受爱情,却不愿意经营婚姻。那些在激情中结婚、在盲目中生育、在冲动中离婚、在自私中逃离的人们,没有机会揭开幸福的面纱。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就更不能轻言离婚了。“性格不合”被很多离婚者当做借口,但事实上是,“80后”在处理婚恋时过于自我,或者说是有些自私。在处理简单的家庭矛盾时,他们往往只会用最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把离婚当做解决问题的法宝。有矛盾了?吵架、离婚。轻松的就像今天离婚,明天就可以重新拥抱幸福。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成熟的态度,因为婚姻的围墙之外幸福更难觅。朱朱是一位漂亮的“80后”女生,她在一家公司上班已经两年了,一些八卦的同事开始纷纷议论:“为什么一直没见她交男朋友呢?”后来听人说,她两年前离婚了,一直没遇见比她前夫更优秀的男人。结婚半年后,朱朱就和前夫离婚了。当时正是冬天,朱朱在房间里要开暖气,前夫认为没有必要这么浪费,只要多盖一床被子就可以了。朱朱说自己喜欢开着暖气睡觉,这样比盖两层被子舒服。前夫却说被子比暖气好,既暖和又节约资源。于是,她认为前夫不够爱自己,和他吵了一架之后,提着行李箱回了娘家。几天后,见前夫不来认错,朱朱又向他提出了离婚。前夫让朱朱想清楚,不要草率做决定,但她正在气头上,坚决要离,并且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前夫见她态度坚决,也只好同意。就这样,朱朱恢复单身了,她心想:“我这么年轻漂亮,当初追我的人那么多,现在和那个小气的男人离婚了,一定会找到能让自己更幸福的男人!”就这样,年轻的朱朱离开居住了多年的城市,只身来到邻近的一座城市。冷静下来之后,朱朱也觉得自己离婚的决定太草率,为一点小事不值得。但离婚已成定局,只好不去想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朱朱也在不断追求心中的幸福,她不断去相亲,但总爱拿对方跟前夫比,结果没有一个能看得上眼的。有一天,父母打电话给朱朱时,不经意提起她前夫的事,说她前夫刚刚再婚了,让她也抓紧找一个。朱朱突然感到心痛,她这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很爱他的。朱朱想起和前夫在一起的时光,这才发现他对自己其实很好,只是自己太任性,任何小事都不肯妥协,并在一时冲动之下提出了离婚。要怪只能怪自己当初太草率、太任性,做事不经大脑,就连离婚这样的大事,也没有考虑清楚就作出了决定。现在,前夫重新找到了他的幸福,而自己的幸福又在哪里呢?原来幸福并不是满地都有。一般来说,没有人结婚的目的是为了离婚,所以,离婚大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生活后,夫妻双方发现彼此之间有许多无法再共处下去的理由,于是选择结束这段婚姻。当然,对某些人来说,离婚不仅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解脱,既然已经无法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不如趁早分道扬镳,将自由还给对方和自己。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反对离婚,而是反对草率离婚。修行课堂无论你多么思想独立、个性多么张扬、多么不愿妥协,既然已经走进了婚姻,就要像一个成年人一样负责任。毋庸置疑,现在年轻人对婚姻品质的期望值更高一些,一旦婚后的现实与婚前的期望产生较大的差距,离婚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但在离婚之前,最好先考虑周全: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否草率?自己做出的这个选择能提高幸福指数吗?

2 做孩子隐形的翅膀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会下雪呀?”“爸爸,你为什么会长胡子呀?”“为什么人每天要吃饭呢?”……生活中,孩子总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大人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孩子也会问个不停。这时,父母千万不要感到厌烦,孩子好问是好事,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意识。如果不能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应该把问题记下来,并尽快把答案告诉孩子,以此鼓励孩子的好问;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问题太过幼稚而嘲笑或者敷衍孩子,这样会使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兴趣。4岁的果果坐在客厅地板上在玩布娃娃。忽然,她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小孩子问这种问题做什么?”妈妈呵斥道。果果看着生气的妈妈,不敢再问了。但是,她确实很想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果果遇到每一位大人,都会问同样的问题:“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吗?”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也许会问一些父母都不好回答的问题。这时候,不要回避更不要责怪孩子,而应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咨询专家,尽量给孩子一个合理的回答。回避问题或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疑惑,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担心,甚至产生错误的联想。因此,面对孩子的新问题,父母应该通过科学渠道,认真给予回答,从而化解孩子的担心和疑惑,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果果的妈妈如果能够这样回答孩子,孩子肯定会感到父母的尊重与关爱。“妈妈真高兴,我的宝贝长大了。现在让妈妈来告诉你,你是怎么来的。4年前,爸爸和妈妈非常相爱,生活得很幸福,我们希望有一个可爱的小宝贝来分享我们的快乐。“于是,爸爸把他的精子跟妈妈的卵子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胚胎,并在妈妈的肚子里孕育。”“这就是我吗?”“对极了,这个胚胎就是后来的你。你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十个月后,你长得很大了,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不下了。于是,在医生的帮助下,你就从妈妈的产道里出来了。”“哦,原来我以前是住在妈妈的肚子里的。”回答孩子的问题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只有耐心回答才可以解除困扰他们的疑惑,从而使孩子快乐的成长。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雪。早上起床,莎莎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兴奋地大叫:“妈妈,下雪了,你看多漂亮啊!”妈妈说:“嗯,很漂亮,下雪了,明年咱们的麦子又要丰收了!”“下雪和麦子丰收有什么关系啊?”莎莎不解地问。“你的问题真好。妈妈来告诉你,厚厚的雪就好像给小麦铺上的棉被,小麦躺在里面,又温暖又舒服,可以很安全地度过冬天。雪化了以后,还能给小麦提供充足的水分,让小麦喝得饱饱的,等春天来了,就能旺盛地生长了。”吃完早饭,妈妈给莎莎穿上厚厚的棉服,准备去幼儿园。“为什么下雪了要穿棉衣?”莎莎边穿衣服边问妈妈。妈妈笑了:“因为雪花落到地上,还要化成水,这个过程需要吸收地面的热气。这样,我们就会感到很冷,所以只有多穿衣服,防止身上的热气散发出去,我们才会感到暖和。不信,你伸手到窗外试试冷不冷。”妈妈打开窗户,让莎莎把小手伸到窗外。莎莎冻得一哆嗦,赶紧把手缩回来。你也许认为孩子的问题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很大的困惑。尊重孩子的问题,认真对待并解释清楚,从而消除孩子的困惑,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修行课堂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不要因为问题幼稚、简单而不屑回答,应该给予尊重。你可以说:“你的问题真好,问到点子上了。”当孩子问你有关成长中需要面对,但是父母又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时,不要回避和责怪孩子,而应该说:“给妈妈一点时间,我会尽快告诉你答案。”

欣赏孩子的新奇发现

“小鸟用草和泥做窝!”“小猫、小狗都喜欢晒太阳!”“小鹅和小鸭都穿着同样的黄衣服,而长大了就不是了!”生活中,孩子们经常会兴奋地向父母报告他们的新发现。这些发现是如此珍贵,它不仅表明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表示他们在观察和思考。但是,孩子的发现对于成年人来说并不新奇,因此,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发现,认为孩子就是孩子,玩性十足。更令人痛心的是,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发现当做幼稚可笑的游戏而忽略了。其实,孩子的新奇发现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其中不乏很有价值的发现。当孩子向父母报告新发现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像对待重大的发现一样满怀热情,分享孩子的快乐,同时给予积极的赏识,激励孩子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探究世界的奥秘。“是吗?让我来看看,哇,真的是这样啊!”“你真是细心,居然能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慧眼,只要父母去引导孩子、激励孩子,他们总会给我们一些令人惊喜的发现。儿子上幼儿园了,妈妈每天都要去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经常会问:“儿子,今天幼儿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时,儿子就把今天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讲给妈妈听。讲完了,妈妈会再问他:“对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呢?还有没有什么其他发现?”于是,儿子又把对事情的意见和想法说给妈妈听,还经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听完孩子的话,妈妈总会夸奖孩子:“真不错,观察得很仔细!”“嗯,这个发现很好!”在妈妈不断地引导和赏识下,儿子逐渐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孩子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有一些发现,而如果不加以提醒,就会很快抛诸脑后而忘记。尤其是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他们与社会的接触逐渐增多,可能会碰到越来越多新奇的事物和问题。所以父母应该时常提醒和询问孩子,让孩子竭力回忆并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意识。很多情况下,父母要善于给孩子提问题,然后通过适当指导,鼓励孩子得到最后的结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许多新知识,而且可以开拓他们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思考意识和能力。一天,陈先生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当他看到8岁的高斯竟然发现了著名的数学定理时,不禁有些吃惊。这时,恰巧自己刚上二年级的儿子走过来。他喊住儿子,说:“爸爸考你一个问题好不好?”“什么问题?”儿子歪着脑袋问。“1到100这100个数相加等于多少?你算算看。”儿子拿起纸和笔,算了起来,一边算还一边说:“这个算起来太麻烦了。”过了很长时间,儿子终于大功告成:“我算出来了,结果是5050!”“嗯,不错,你算得对,不过时间太长了一点。你想不想学习一个更快的算法?”陈先生问儿子。“想!什么办法啊?”儿子好奇地问。“你来看看,这样有没有什么特别?”陈先生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1+100,2+99,3+98……”。儿子拿过纸,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一会,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惊喜地喊道:“我知道了,从1加到100有50个101!”“对,你看这样是不是简单多了!”陈先生对儿子说。“是啊!这真是个好方法。”儿子说。“其实这是德国一个8岁的孩子发现的,他的名字叫高斯。不过现在你也发现了,爸爸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陈先生继续说道。“嗯,我要向他学习!”儿子坚定地对爸爸说。修行课堂当孩子主动向你展示他的新发现时,不要因为发现的幼稚而嘲笑他们,应该对孩子说:“你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真棒!”在生活中,经常问问孩子遇到的事情和新的发现。比如:“孩子,今天又有什么新发现?”要注意引导和激励孩子去发现,经常问孩子:“这里面有个秘密,你能看出来吗?”

激励孩子战胜失败

小锋从小在农村长大,大学毕业后来到城里。他各方面都很出色,只有一点,我们都感到非常吃惊,他竟然不会骑自行车!为此,小锋给我讲了一个他小时候的故事。在小锋八九岁的时候,看到小伙伴们都开始学自行车,于是也想学。小孩学自行车,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跨上自行车。小锋学得很认真,但是为了能够跨上自行车,却吃了不少苦头,经常连车带人摔倒在地。在旁边扶着的父亲脾气很暴躁,一看小锋摔倒,就着急上火,大声地训斥小锋“笨蛋”“没出息”。后来,小锋在父亲的骂声中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胆小,最后连跨上自行车的勇气都没有了。小锋最终也没有学会骑自行车。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始终对学自行车充满恐惧,虽然后来也尝试过几次,但心理的障碍让他每次都无功而返。失败是令人沮丧的,而别人的讽刺更让人难过。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一句“笨蛋”可能会伤透孩子的心。如果来自失败的打击太多,孩子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结果就真的成了“什么都学不会的笨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条梭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只要梭鱼饿了,张张嘴,就可以把小鱼吞进肚子里。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鱼就冲上去,企图吞食小鱼,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罩住梭鱼的玻璃瓶,但这时候备受打击的梭鱼已经没有了斗志。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鱼真是笨死了。其实梭鱼原来并不笨,捕食小鱼是它的拿手好戏,它是一条能够独立生活的正常的鱼。可是,无数次的碰壁后,梭鱼开始怀疑自己捕鱼的能力,最后彻底绝望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总要经历很多失败和挫折。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去努力尝试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等待他们的并不是成功,有些时候,需要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当孩子失败和碰壁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他及时的激励,让他们鼓起再试一次的勇气,从而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春节过后的几天,明明从电视上看到欢庆春节的热闹场面总少不了踩高跷,于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央求爸爸给他买高跷。爸爸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高跷的感情也很深厚,心想让孩子学高跷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意志,于是就到市场上买了一副。爸爸让明明坐在椅子上,很认真地给他绑好了高跷:“好了,站起来吧!”明明兴奋地想站起来,可是刚一起来,却又坐在了椅子上。“怎么了?怎么不站起来?”爸爸问他。“我怕摔倒。”明明回答爸爸。“没关系,站起来,往前走。”爸爸说。明明鼓起勇气,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可是刚迈了一步,就立足不稳,摔了一跤。明明的脸上顿时没有了刚开始时兴奋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恐惧。“摔跤没什么的,不管是谁,刚开始学的时候都要摔跤,不摔跤是学不会的。来,再试一次!”爸爸鼓励道。“不用怕,爸爸小时候也是这样学的,鼓起勇气,一会就学会了,继续!”明明虽然很害怕,但还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脚下要动起来,看着前方,别害怕。”就这样,在爸爸的一次次的鼓励之下,明明终于学会了踩高跷。孩子从小到大,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很多挫折。如果孩子在受挫后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常常会失去自信,变得软弱和退缩,而如果得到适当的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意志力。修行课堂当孩子为“失败”感到恐惧或难过时,父母不应以怜悯的态度对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更不能责骂孩子。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孩子明白,失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再试一次,总会取得成功。

放开搀扶的双手

现实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对子女过分关心,一切包办,不放心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然而,生活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在风风雨雨的人生路上,每个孩子都要遇到困难和挫折。假如父母大事小事都越俎代庖,那孩子如何能磨炼出坚强意志,如何能培养出百折不挠的抗挫折精神呢?有这样一篇报道:开学第一天,某小学一男生提出想走10分钟路和同学结伴到学校,其父不同意,非要自己开车送他上学。到了学校门口,父亲目送儿子入校,直到背影消失才开车离去。此类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如孩子值日、学校有远足活动等,家长们通常都是前呼后拥,多方配合……这都反映出一些家长不愿让孩子吃苦的心态。人们时常感叹如今的孩子充满娇骄二气,没有应付困难的能力,没有承担困难的心理素质,更没有“跌倒一百次,还要一百零一次站起”的抗挫折精神。其实原因不在孩子,而在家长的这种保姆式的做法。杨先生中年得子,高兴万分,对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一步也不让孩子自己走。孩子走一步,他就牵一步,而且总是要求爱人也牵着。自然,两人都觉得这样子最好不过了。再后来,他不让孩子乱跑,怕被风吹冷,怕被太阳晒黑。他们不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一起玩,怕被带坏了,或者被传染上疾病。他们不让孩子唱,也不让孩子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干什么,不用说也大家也能想到。在富足的今天,确实没有必要让孩子去经受先辈们所经历过的种种苦难,但是,生活中的某些困难是孩子难得的锻炼机会。只有在风吹雨打中,这些幼苗才能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叫逆境,才懂得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只有鼓励孩子冲破阻力,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我们硬要去剥夺孩子们这样的锻炼机会和权利,那无疑是在粉碎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当然,光靠嘴上教育也不行,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时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影响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另外,还要适当地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放手让孩子学着做事。关先生就是这样教孩子做事的。关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发现自己的女儿做事非常没有条理,常常是乱放东西,用的时候又拼命地找。为了让女儿养成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关先生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有一天,关先生对女儿说:“一个人如果爱好收藏,他就会感到很快乐。”女儿有些怀疑地看着关先生,说:“是吗?那应该收藏一些什么呢?”关先生说:“什么都可以,比如你喜欢画画,那就可以收藏各种美术作品。”女儿说:“那很容易,我会收集好多好多画片的。”谁知,关先生却说:“‘收’容易,‘藏’就不容易了。”女儿有些纳闷了,问道:“怎么不容易?”关先生说:“‘藏’就是会分门别类,就是要学会条理化。”然后,关先生就给女儿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藏书条理化的方法,“资料十进分类法”。这个分类法就是把所有的资料由粗到细分成类、纲、项、目四个层次,每一层次以0到9为记号分成10等份。这样,全部资料便可分得更有条理了。在关先生的指导下,他的女儿把自己的图书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一下,并且把经常要使用的书放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把暂时不看的书放在其他地方。如此一来,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寻找图书的时候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在关先生的指导下,女儿学会了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固然重要,但父母不能指望孩子一朝一夕就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不妨来点小惩罚。如宝宝上幼儿园,忘了带手帕和绘画用具,家长不要为他“雪中送炭”,要让他切身感受丢三落四造成的困扰。这样,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就懂得多长个心眼儿。修行课堂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母往往感觉束手无策。其实“束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该孩子完成的任务,就让孩子去面对。路毕竟是孩子自己的,放开搀扶的双手吧,摔一两跤没关系。只有今天学会了走,明天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健步如飞。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一次,桐桐对爸爸说:“这道题我不会,爸爸您帮我做吧!”爸爸拿过桐桐的题目:有一个水池,容积是100立方米。进水管的流量是40立方米/分钟,排水管的流量是20立方米/分钟。问如果同时打开这两个水管,几分钟可以把水池灌满?“来,爸爸教你做。”然后爸爸就一步一步地把解题方法告诉了桐桐。又过了几天,桐桐让爸爸帮助检查作业并签字。爸爸看了她的作业,发现有一道题做错了。这道题目是这么说的:有一个水池,进水管的流量是20立方米/分钟,排水管的流量是10立方米/分钟。问如果同时打开这两个水管5分钟后,水池里有多少水?爸爸感到非常奇怪,这和他那天晚上教给桐桐的题是一个道理。于是他问桐桐:“还记得前几天我教你的那道数学题吗?”“记得。”桐桐干脆地说。“那你能重复一遍那天的解题方法吗?”爸爸问。“可以啊。”桐桐一边说,一边拿起笔把那天的题目一步步地解了出来。爸爸一看,完全正确。爸爸感到更奇怪了。“那你看这道题和前几天那道是不是一样的?”爸爸问。“这……好像不一样啊。”桐桐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然后一脸迷茫地看着爸爸。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父母或家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为了帮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尽快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想办法,甚至亲历亲为,代替孩子去做这件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懒于思考,事事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不让孩子自己思考,不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父母教给他做事的方法,他也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当遇到一些变化时,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一个针对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当你遇到问题或麻烦的时候怎么办?”有70%的学生选择了“找父母或别人帮忙”,而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解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接触各种人和事物,也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麻烦。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揽过来,应该通过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逐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天,小茹从学校回来,愁眉苦脸地对爸爸说:“我们班要组织一次野餐活动。老师告诉我们,所需要的钱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向家长要,我该怎么办呢?”“那你就应该想办法自己解决啊。”爸爸微笑着说道。“可是我到哪里去想办法啊,我又不会挣钱,不如爸爸你给我点钱好吗?”小茹央求爸爸。“那当然不行,一定要按老师说的,这个问题自己解决。不过爸爸要提醒你,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挣到钱,不要想歪门邪道。好好想一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解决的。”爸爸很严肃地对小茹说。小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想起办法来。想了很久,她终于想出办法了:她和几个同学在附近的小区收废品,然后卖到废品站,虽然比较辛苦,可是一个星期下来,竟也挣了不少钱。到了周末,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野餐了。一个孩子终究得自己去面对问题、面对人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没有善于思考的头脑,就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也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何况有很多问题,父母根本无法代劳。因此,建议所有的父母,赏识并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可以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修行课堂要相信孩子具有的潜力,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鼓励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自己去解决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尊重孩子的隐私

莫莫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想起昨天晚上的作业忘记放进书包里了,于是急忙往家跑。当他掏出钥匙打开家门,看到妈妈正从自己房间里走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莫莫走进房间去拿作业,一推门,愣住了,他看到自己书桌的三个抽屉全部敞开着,自己的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贺卡乱七八糟地堆在桌子上。莫莫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没想到妈妈却比他还生气:“怎么了?我当妈妈的看看儿子的东西还有错吗?”“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莫莫也毫不示弱。“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莫莫说。后来,莫莫把书桌上的抽屉都上了锁,就连日记本都换成了带锁的。一幅四格漫画,配有这样四句话:“你翻看了孩子的书包,”“你偷看了孩子的日记,”“你拉开了孩子的抽屉,”“你却锁住了孩子的心,请尊重孩子的隐私权!”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如果父母为了了解孩子而偷看孩子的隐私,这往往会得不偿失。事实证明,这样做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隐私世界”。用赏识和尊重换取孩子的信任,让孩子主动说出他的想法,这才是父母应该努力达到的效果。刘佳上五年级了,他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一天,他正在房间里写日记,听到有人敲门:“是谁?”“是妈妈,我可以进来吗?”“请进!”刘佳一边答应,一边把日记本合起来。原来妈妈是给他送牛奶来了。“又在写日记啊?”妈妈问道。“是啊,你可不能偷看哦!”刘佳娇嗔地“警告”妈妈。“好,妈妈不看。其实妈妈小时候也像你一样,不光要写日记,还要拿个小锁把日记本锁住,生怕别人偷看了我的日记。”妈妈一边抚摸着刘佳的头发,一边说道。“那有人偷看过你的日记吗?”刘佳好奇地问妈妈。“没有,他们看我日记上有锁,就知道我不希望别人看我的日记,也就不看了。想想那时候挺好玩的,一把小锁,仿佛锁住了自己的快乐,呵呵。”妈妈笑着对刘佳说。“我的日记里也有好多快乐。”刘佳对妈妈说。“我知道,其实妈妈很希望能分享你的快乐,也包括忧愁。不过妈妈会尊重你的意愿,不会偷看你的日记的!”妈妈真诚地说。“既然妈妈这么说,我倒愿意和你一起分享我的日记了。”就这样,妈妈既尊重了刘佳的意愿和隐私,又得到了刘佳的信任和爱。尊重孩子,切实尊重孩子的隐私权,这是密切亲子关系、获得孩子信任的基础。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当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间没有人打扰时,父母就不要随便进入;当孩子希望拥有记录自己秘密的日记本时,父母就不要偷看,更不能采取打骂体罚的方式。修行课堂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尊重孩子,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从而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不以分数论成败

每个有孩子的人都应该认识到:我们的角色是孩子的父母,不要以家长自居。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是民主的交流、平等的对话,而家长更多的只是要求和说教。超超的爸爸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超超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只考了80分。回到家里,爸爸一看到超超的卷子就火冒三丈,大声地训他:“这才一年级就只考80分,以后肯定越来越没出息!考试前你不是说好好复习了吗,怎么还考成这样?”超超很害怕,小声对爸爸说:“我真的复习了,可是我复习的都没有考到。”“还敢撒谎,我看你是想挨打!”爸爸根本不听他的解释,把他按在沙发上,狠狠打起屁股来。超超一边挣扎一边喊:“我真的复习了,我没有撒谎!”可是爸爸根本不信,反而打得更厉害了。超超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超超的哭声惊动了院子里的邻居,很多人都跑来看热闹。超超又羞又恼,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下去。自从被打以后,超超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了。他心想:“反正在爸爸的心目中我已经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了,不如干脆就不学了。”于是他的成绩越来越糟糕了。孩子都有不足之处,更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第一名,总有孩子会落在后面。当孩子在考试中没有得到预期的好成绩时,他已经非常难过了。这时候,他需要的是父母的宽容和安慰,而不是在他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赏识孩子,应该宽容孩子的不足,细心呵护孩子脆弱而单纯的心灵。当他们需要安慰和鼓励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孩子从父母的宽容中找回重新振作的动力。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甚至打骂,则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消极抵抗父母的责备,逐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你最好带他上医院去看看。”回家的路上,孩子问:“老师说了些什么?”她告诉儿子:“老师赞扬了你,说你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我的宝宝进步了。”第二次,小学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考了10分。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查。”回家的路上,她流了泪,然而回到家,她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老师说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赶上你的同桌。”这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舒展开来。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去的都早。第三次,初中开家长会时,妈妈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发现儿子在等她,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高考结束后,儿子被清华大学第一批录取了。他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一直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宽容孩子,体现在父母能够从孩子的不足中看到优点,鼓励孩子克服不足,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作为父母,你应该尽可能多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宽容和理解,让孩子从中获取无穷的力量,从而扬起生活的风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修行课堂当发现孩子的不足,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遇到别的挫折时,应该给孩子一些宽容。你可以说:“孩子,你已经很不错了,再努力一点,你会越来越好的。”当从别人那里听说你孩子有不足时,不要批评和责备孩子,而应该对孩子说:“并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努力,你很有希望。”

3 金钱不是幸福的基础

为什么一个人要富有?为什么他一定要有马匹,精致的衣服,漂亮的住宅,到公共场所与娱乐场所去的权利?因为缺少思想。你给他的心灵一个新的形象,他就会逃遁到一个寂寞的花园或是阁楼上去享受它,这梦想使他们那样富有,即使给他一州作为采邑,也还抵不过它。但是我们最终是因为没有思想,所以才发现我们没有钱。我们最初是因为耽溺于肉欲,所以才觉得一定要有钱。——爱默生

没钱,也有享受幸福的权利

相信朋友们一定碰到过这样的事,在约自己的朋友出去玩的时候,朋友会愁眉不展、一脸痛苦地回答说:“没钱怎么玩!”相信这时候你的心里会不大好受。没钱怎么玩?这似乎已经成了时下某些人的口头禅。人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没钱,难道就没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一定范围内,金钱能够带动幸福感,但绝对达不到垄断幸福的程度。因为金钱并不与幸福直接相关,除了金钱,幸福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决定因素。举个例子说,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其中的人物,没几个是因为穷而痛苦的,倒是公子小姐们在痛苦中煎熬。所以我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快乐与否,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以何种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快乐,绝不只是富人的专利。曾在某杂志上看过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冬天的下午,一男一女两个盲人进了一家小商店,男的拄着一根棍子,牵着女人的手,两个人都三十出头的年纪。这时候,店员注意到了他们沾满泥水的脚上竟然没有穿袜子,缩在破旧鞋子里面的脚丫已冻成了青紫色。两人摸索着移到柜台前,说:“老板,我们想买两双棉袜。请拿给我们好吗?我们有钱。”说完,就将手伸进了破棉袄里掏了一把零钞出来。店员数了数这些揉皱的零钞,对他们说,这点钱只够买一双。男人有点为难,站在他身边的女人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角,说:“你腿脚不好,要不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