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平凉:全6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4 09:56:20

点击下载

作者:王蒙 等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文平凉:全6册

人文平凉:全6册试读:

总目录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金石萃珍:平凉历代碑刻金文选

陇头鸿踪:平凉历代游记选

仙山玉屑:崆峒历代诗词选

泾渭流韵:平凉历代诗词选总目录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上

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 下

返回总目录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春秋逸谭:平凉历史掌故选:全2册/王蒙主编;李世恩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人文平凉)ISBN 978-7-02-011634-8Ⅰ.①春… Ⅱ.①王…②李… Ⅲ.①平凉市—地方史—掌故 Ⅳ.①K294.2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096357号责任编辑 廉萍装帧设计 崔欣晔责任印制 苏文强出版发行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  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邮政编码 100705网  址 http://www.rw-cn.com印  刷 三河市西华印务有限公司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等字  数 424千字开  本 880毫米×1230毫米 1/32印  张 18.25 插页1版  次 2018年3月北京第1版印  次 2018年3月第1次印刷书  号 978-7-02-011634-8定  价 68.00元(全二册)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图书销售中心调换。电话:010-65233595序王蒙2012年深秋季节,我应甘肃平凉方面的邀请,去给他们的市委大讲堂做了一个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期间,还乘兴游览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道源圣地”崆峒山。位于平凉城郊的崆峒山,是《庄子》《史记》中所记载的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所在,自古就有“长安西来第一山”和“西镇奇观”的美誉,并被人们称为中国道文化的源头。所以,在崆峒山下谈中国传统文化,岂能不“效黄帝事”,问道崆峒山呢?登临崆峒,正西北晚秋,但见峰峦雄峙,危崖耸立,林海浩瀚,霜染七彩,梵音阵阵,有如天籁,真是南雄北秀集于一山,让人的心身为之放松和休憩。我登过中外许多名山,但崆峒山之奇绝峭拔,令我击节赞叹。当陪同的平凉朋友问我观感如何时,我说:“崆峒山,相见恨晚啊!”在平凉逗留了短短的两三天时间,通过翻阅当地有关资料和听朋友们介绍,深感这个处在周秦汉唐古都西北第一道门户的重镇,自然风光自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如有关伏羲、黄帝、西王母这些人文始祖的传说和遗存,就充分说明了这里的确是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之一。自远古而下,这里曾发生过不少见于史册的历史事件,哺育了一批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且平凉的历史不曾中断,历朝历代的文化都有相关典籍和考古成果来印证。作为关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忽视这样的地方真是一种人生的遗憾、学术的缺憾。所以,我的平凉之行,虽然是“相见恨晚”,但也犹未为晚。最近,平凉方面编纂了一套“人文平凉”丛书,邀我担任主编并为之序,因我对平凉历史文化未做专门研究,遂力辞。但转念一想,像平凉这样的人文资源,如能获得更多的了解与弘扬,也是一件好事,于是,勉为其难,愿意说几句喜欢平凉、欣赏崆峒、重视此地文脉的话。应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以儒为宗、诸子争鸣的煌煌殿堂,也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流派,他们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平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宝贵的。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人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在发掘和弘扬地域文化方面有所作为。这套丛书的编纂,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愿它的面世,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是为序。2016年2月于北京● 远古● 伏羲生于成纪● 黄帝问道崆峒山● 商● 公刘与芮鞫● 周文王伐密筑灵台● 西周(约前11世纪—前256)● 西王母回山会见周穆王● 密康公与三女丧国● 春秋(前770—前476)● 左丘明归隐灵台秋射● 战国(前475—前221)●“ 五大夫”受封百里● 秦(前221—前206)● 白起迁阴密● 秦皇汉武登临崆峒● 秦始皇与公羊庙● 秦皇封君乌氏倮● 秦太子扶苏葬华亭● 汉(前206—220)● 李广射石● 李广数奇而难封● 中国第一大姓李氏根在成纪● 杨子阿教马援相马● 梁统归汉与梁氏世族● 梁竦作《七序》而窃位素餐者惭●“ 良辅”梁商力行薄葬● 梁三次临朝称制● 刘志娶梁莹而登基与安定十二皇后● 安定梁氏与西羌统帅● 皇甫规青眼待贤者● 皇甫规夫人大义斥董卓● 皇甫嵩与董卓屡结怨隙● 华亭皇甫山与皇甫世族● 李翕与“汉两颂”● 梁鹄与八分书体● 晋(265—420)● 皇甫谧悔过成大才● 皇甫谧拒饯梁柳● 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南北朝(420—589)● 安定苻姚哭阵与弑君立像● 前凉末代帝王张天锡归隐故里● 赫连定平凉称帝● 宦官抱嶷开凿陇东第一窟● 卢祖迁指丘退敌● 名尼净秀改革尼服与乘轿上殿● 胡充华不惧“立子杀母”● 奚康生杀生开佛窟● 北魏三万兵损当原城● 宇文泰泾州托孤● 王庆云称帝水洛城● 隋(581—618)●“ 大雅君子”牛弘● 梁彦光二治相州● 唐(618—907)● 秦王李世民大战泾州● 唐太宗敕赐泾河龙王庙● 听信女巫妖言罗艺殒命● 南使宜天马● 柳毅传书与泾州● 舍利石函天造就● 龙隐寺与李唐复兴● 郭子仪西原单骑说回纥● 刘文喜抗旨反叛被戮●“ 泾原卒之乱”惊唐皇● 柳宗元:让段秀实与泾州青史留名● 唐蕃平凉会盟● 李元谅梁原屯兵垦良田● 李元谅修筑崇信城● 文宗梁肃奖掖后进● 牛僧孺拒贿升迁● 牛僧孺能言善谏● 牛僧孺题诗释旧嫌● 牛僧孺完善中国象棋● 牛僧孺首开藏石品石先河● 王茂元焚草断贼路● 李商隐泾州完婚陷“党争”● 皇甫松兄弟与灵台“双堠子”● 五代(907—960)● 张彦泽为害泾州恃皇恩● 赵匡胤寒微之时平凉留踪● 宋(960—1279)● 王母宫颂碑三磨三刻● 宋太宗和他的崆峒驸马● 泾州龙兴寺舍利传奇● 崆峒山法淳率僧大战西夏军● 滕子京兵胜反谪巴陵郡● 狄青脱颖而出于渭州● 蔡挺首开柳湖及《喜迁莺》词● 樊处约绝食拒做金官●《 水浒传》中的半回渭州● 吴送柑迷金军● 吴创行军中纸币银会子● 名将吴归葬故里● 名将刘与“顺昌旗帜”● 刘逸事● 虫王刘□● 吴曦之叛● 陆游笔下的吴玠及其后人● 金(1115—1234)● 神匠张中彦陇山造路● 和尚“蔡百万”化缘修庙● 完颜亨遭猜忌葬身泾川● 完颜氏与史氏的生死世缘● 金兀术后裔的“三大禁忌”● 金兀术后裔的“三大禁忌”远古伏羲生于成纪张喆远古的某一天,在西北黄土丘陵的一个河谷地带,有个叫华胥氏的女子在采集食物路过雷泽这个地方时,看见有一双硕大无朋的脚印清晰地印在地面上。谁的脚印能有这么大呢?华胥氏十分好奇,遂将自己的脚踩在这个大脚印上,看看究竟比自己的脚大多少。不料,这脚刚刚一踩,就顿觉腹部隐隐动了一下,一种异样的感觉洋溢着她的全身。自此,美丽而硕健的华胥氏就有了身孕,肚子也渐渐地鼓了起来。这个因“履大人迹”而孕的孩子,在母腹内一直呆了十二年才生了下来,他就是后来被尊奉为“三皇五帝”之首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之所以将伏羲尊为人文始祖,是因为伏羲在中华民族远古时代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对农业经济、政治制度、礼仪规范、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开天立极般的重大贡献,从而构建起了人类社会的雏形,以至于深深地影响和贯穿了我们这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上古时期,人们饥即求饱,食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面对经常遇到的衣食短缺的困难,传说中伏羲“结绳网”,就是仿照蜘蛛网教人“造网”,用于捕鱼、狩猎,并教民养蚕,“化蚕桑为绵帛”,“制杵臼,济万民”,从造网、捕鱼、狩猎,到养蚕、做布,改进劳动工具,大大提高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保障了人们的衣食来源。“制嫁娶”,《竹书纪年》记载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定姓氏、成人伦”,从而“以定人道,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反映了原始先民由氏族内男女无别、群婚杂居向氏族外的对偶婚转变,意味着先民们开始摆脱蒙昧无知的原始状态,跨进了文明社会阶段。“画八卦”,《周易·系辞传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包牺氏就是伏羲的又一称谓。这就是传说中伏羲“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还“灼土为埙,礼乐兴矣”。有研究者认为“八卦”就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之始。有了文字,就能教人“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文明社会就会如约而至。“龙纪官”是传说中伏羲“以龙纪官”,分天下为九州,建立九相六佐的管理制度。我们后人崇拜的“龙”的形象就是伏羲创制的,“龙的传人”不仅是远古图腾崇拜,也体现出由氏族社会向部落英雄时期转变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建立。古代典籍中记载伏羲“生于成纪,都于陈”,因华胥氏孕伏羲十二年而生,古人以十二年为一纪,因此,人们为感念伏羲的圣德,就将他出生的地方命名为成纪。近年来,学术界对伏羲出生地成纪展开了比较热烈的考证争鸣,基本形成了伏羲“生于成纪,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的共识。传说中自伏羲氏出现后,该氏族首领历经十五代都称伏羲氏,这样人们就不难理解伏羲“生于成纪,都于陈”这一历史现象了。古代陈是今天的河南淮阳,而古成纪又在今天的哪里?随着考古研究的进展,对伏羲出生地——古成纪的位置也有了新的认识。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新版《辞海》对李广释文“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改变了《辞海》旧版中“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的传统说法。2000年5月出版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对成纪县释义是:“西汉置,治所今甘肃静宁西南。”尤其是近几年来,在静宁西南治平古城遗址的内外及四周发现了很多秦汉时期的板瓦、筒瓦、瓦当、铺地砖、陶器碎片等及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刻有“成纪容三升”铭文的汉代陶壶等。其实早在清代就有学者提出“治平成纪、显亲成纪、秦州成纪”的成纪三迁说,再联系到伏羲“都于陈”的记载,这些说法正符合上古时期人们逐水草而居,并由河流上游向下游发展而不断迁徙的规律。1993年3月,静宁西南治平的成纪故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确认静宁成纪故城遗址为秦至宋时的成纪城。可见伏羲生于成纪,而古成纪在历史的变迁中几经迁移,才有了“秦州成纪”之说,人们也就不难理解“伏羲庙”在天水而不在葫芦河上游静宁西南的古成纪了。参考资料:1.孙立涛《“伏羲”名号考析》(《民族艺术》2014年第一期)成纪故城遗址出土的“成纪容三升”陶罐(王宁喜供图)成纪故城遗址上残存的城垣(金鑫摄)黄帝问道崆峒山刘武道五千多年前,崆峒山就是一处高人隐士居住的人间胜境。“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少典之子,长大后因才华出众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为了寻求治国之道,他遍访天下贤士,当时,他听说崆峒山住着一位高人广成子,就带着元妃嫘祖、文臣和武将一百多人,不远千里,沿北斗星柄的方向,一路风尘仆仆、浩浩荡荡直奔崆峒,前来拜师问道。经过数日的长途跋涉和日夜兼程,黄帝终于来到了泾水之滨、崆峒山下。放眼望去,只见崆峒山层峦叠嶂,峻极于天,林木繁茂,宛若仙境。黄帝命随从原地休息,自己在山下肃穆敬候许久后,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艰难地向山上登攀。当黄帝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刚要坐下来小憩的时候,猛然抬头看见半山腰有一个石洞,祥云缭绕,玄鹤飞翔,于是就一鼓作气向那里攀援而去。到了洞口,黄帝看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背对着自己静静地打坐,猜想他定是广成子了。于是便开口问道:“我听闻您是智者高人,特冒昧趋前,想求教至道之精华,以佐五谷,以养民人。恳请赐教。”广成子早知黄帝来意,说:“你想问的,是物质方面世俗之事情;你想管理的,是政治方面生命之残余。你这样治理天下,就好像云气没有聚集而指望下雨,树叶没有发黄就盼着掉下来。如果仅仅用政治的手段治理国家,就连日月也都会黯然无光的。对于你们这些营营于世务者,又怎么奢谈至道呢?”贵为天子的黄帝虽然虔诚求教,却没想到吃了闭门羹,只能怀着怅然若失的心情告退。下山后,嫘祖见黄帝愁眉不展,问其缘由,黄帝一言不发,只是在泾水边盖了一个奇特的房子,里面铺满白色的茅草,闭关静坐,沉思反省,不再想着做天子、理朝政之事。三个月后,觉得略有心得,遂鼓起勇气再次去拜访广成子。临行前,嫘祖对黄帝说:“谦恭拜师,心诚则灵。”黄帝点了点头。上山的路上,黄帝以膝行代步,一路爬了上去。羊肠小道上砂石如刃,膝破血流,路面上的石子都被鲜血染红了。当黄帝膝行到那个石洞时,只见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不敢叫他,只是“再拜稽首”。广成子感其诚心,便笑脸相迎。黄帝这次不再问治理天下的问题,只是小心地问:“敢问治身如何得以长久?”广成子本来睡在床上,一听此问,一下子高兴地坐了起来:“善哉问乎!来,我告诉你至道。”于是,广成子随即以平缓的语气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心,无摇汝精,存神定气,乃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将守形,形乃长生……”黄帝听着,如醍醐灌顶,“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黄帝望着这位一千二百岁的长者,毫无衰老之相,顿有所悟:作为天子,欲治国,先治身,治国与治身虽大小不同,但其理一也!都要燮理阴阳、形神相守,身才能长生不老,国才能长治久安。黄帝心悦诚服地说:“恩师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圣贤之人啊!”随后,行叩拜大礼,拜别广成子而去。赶来接驾的随从群臣,已登上“望驾山”山头,等候黄帝下山。黄帝在崆峒山问道、求道和悟道后,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勤政爱民。在坂泉战胜炎帝,在涿鹿擒杀蚩尤,统一了天下,并带领能工巧匠造宫室、舟船、弓箭,创天文、历法、书契等。嫘祖也教民养蚕、耕织之术。黄帝还根据自己的学医治病经验,和岐伯合著了《素问》与《黄帝内经》医书。参考资料:1.〔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2.〔战国〕《庄子·在宥篇》(2010年中华书局出版)崆峒山“黄帝问道”砖雕(张森林摄)商公刘与芮鞫章国玺公刘,是我国古代农耕创始人之一后稷的曾孙。后稷幼时即倾心于种植业,及长,被尧帝举为农师,并由此奠定了其作为古代农耕之祖的地位。公刘秉承先祖之志,致力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与宣扬,功德和影响仅次于其曾祖。公刘作为周族首领,最先生活在西戎一带,后迁都于豳地,常常上下于山原,广置土地给迁徙而来的子民。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市而分,定其军赋与税法,在农耕方面的才能也得以尽显。此后,国力日趋强盛,地盘日益扩大,影响日见广远。这时的公刘,考虑要有一个长久安身之所,于是就相中了芮水河谷这块肥沃的农耕宝地,遂“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古之芮鞫,即今之平凉崇信县一带。公刘定居芮鞫之后,致力于发展农耕,教民稼穑,传习桑麻,引导人们逐步改进耕作方法,发明劳动工具,减轻劳动强度,逐渐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兴利除弊,总结出了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套经验,如时令、节气、农谚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众多知识。尤其是在芮水河谷地带,公刘首创了引水灌溉技术,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水利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基本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穿衣问题,满足了人们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需要。公刘所做的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诗经·大雅》卷中有《公刘》篇,称公刘宽厚仁慈,温恭谦让,其在西戎,凡事亲躬,不敢宁居,不事骄奢,治其田畴,实其仓廪,思以辑和其民人,而光显其国家。人们对公刘崇拜至极,公刘游畋过芮,居者箪壶相迎。公刘去世后,人们修建祠庙于芮谷,以仰其容,以彰其功,以传其德。公刘所开创的农耕文化,在古老的芮鞫之地还有很多明显的印记,至今影响着这里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崇信这个传统的农业县,耕种工具有犁(有三铆子、四铆子之别)、铧(有大铧、小铧之分)、条耱、耧等;人力工具有镢头、斧头、铁锄、木锨、铁锨等;灌溉工具有窝杆、辘轳、木桶、绳索等;运输工具有条笼、驮筐、手推车等;收割工具有木镰子、铁镰、夹镰子等;打碾工具有梿枷、碌碡、木杈、铁杈、硬碾子等;农副产品加工工具有水磨、石磨、碾子、杵臼、铡子、土油榨等等,应有尽有。当收割机、拖拉机在田野里轰鸣时,依然可以看见二牛抬杆耕地、碾场的场景,吆牛的农夫哼着歌谣,在烈日下悠然自得;可以看到或老或少用窝杆打水浇灌菜园,看到或男或女用辘轳从深井里汲水等诸如此类的古老文明,正是人们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留恋,抑或是这种古老文明的一种延续。为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崇信悠久历史,该县在龙泉寺景区修建了公刘庙,并在滨河西区建园、修阁、塑像,命名为公刘园,以怀念这位对华夏农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参考资料:1.〔宋〕朱熹注《诗经·大雅·公刘》(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清〕武全文《崇信县志》(清顺治年间编纂)3.新编《崇信县志》(199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崇信县公刘园公刘像(陶荣摄)周文王伐密筑灵台曹斌锋 于凌鹏自夏朝起,灵台县境内就有密须国,为黄帝后裔姬姓所建立。至商末,密须国正式受纣王之封,拥有可以代表商王征讨天下的“密须之鼓”,成为商末泾水流域重要的方国和强悍部族,与朝廷保持着牢固的宗主与附庸的关系。其时,它不仅拒绝附周,而且还侵扰附近的阮国、共国(今泾川一带)等方国,阻挠周与它们建立同盟关系。后来,周文王姬昌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为西伯,都城设在雍州,他广施仁德,征战天下,附近诸侯有六州归附,只剩下旁边的密须国比较强大,“密人不恭,敢拒大邦”。就在文王受命的第三年(前1057),有一天,文王问太公姜尚:“太师,我们下一步该讨伐哪里?”姜尚:“宜先伐密须国。”可管叔劝阻道:“其君乃天下之明君,伐之不义。”太公说:“先王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密须国对抗我们,势力渐大,已成为腹腋之患,迟早与其有一战,必须征讨。”文王说:“善”。于是,文王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整军誓师,出兵岐山,既是为将来与商争夺天下扫清障碍,也是借此试探商的军事实力,先是从密须国手中夺得泾河流域的小国阮和共,随后兵锋直指密须国都城阴密(今灵台县百里乡)。因当时密须国君喜欢征战,不得人心,在战争快要开始之前,密须国的上空突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密须人认为名主将至,于是趁大战未起,就发生了兵变,将国君捆绑起来献给了周文王,密须国就此灭亡。周文王为了庆祝胜利,摸清商对自己灭掉密须国的态度,看清天下诸侯的人心向背,在班师途经荆山之麓(今灵台县城)时,决定打破商朝只有天子才能祭天的定制,在这里安营扎寨,命士兵筑台设坛,举行祭天仪式,以昭德以服民以宣誓,这就是有名的“灵台祭天”。文王用龟卜的方法选定了祭天日期,遍告百官及商朝诸侯各国,邀请他们参与灵台祭天。祭天之时,周文王向在场的人、特别是密人宣扬周人德威,敦促各方国尽快归附,并勉励部属奉天行事,像商汤推翻夏桀那样推翻无道的商朝,建立兴周灭商的不朽功业。众诸侯听了文王的演讲,纷纷在灵台前盟誓,表示听从上天的旨意,服从西伯侯的领导,参与讨伐商纣的战争。然后,舞之蹈之,与民同乐。古密须国遗址位于泾河支流达溪河上游,在今灵台县城西五十华里之百里乡,今百里中学后院据说是原密须国宫殿的遗址。离遗址东二里许的烂泥湾有密康公墓,另有一庞大的西周时期的墓葬群,甘肃省最大的西周铜鼎就出土于此。周文王修筑的古灵台本来在灵台县城内,1928年被修筑营房的驻军夷为平地。据目睹者称,原来的灵台是用黄土夯筑而成,顶上只有一张席子那么大,高约两丈,底宽一丈五尺,坐北朝南,依山面河,台上长着一颗大柏树,后世流传有“一百(柏)一个墩”的传说。当年铲平灵台土墩时,还出土了好几件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后来不知去向。参考资料:1.〔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商务印书馆出版)2.〔先秦〕《诗经·大雅·皇矣》3.张东野主编《灵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南京京华印书馆承印)4.〔清〕黄居中编《灵台县志》(清顺治年间编纂)5.田志义主编《灵台史话》(2007年甘肃文化出版社)位于今灵台县百里镇的密须大鼓(姚永华摄)西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王母回山会见周穆王薛宝春甘肃省泾川县城西有一座名闻天下的道教名山——回山,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段美丽的爱情外交事件,即周穆王会见西王母。后来,人们为纪念西王母和铭记这段传说,在山上修建了中国最早、最大的王母宫。正如明代《重修王母宫记》载:“宫在泾原西五里回中山巅,祠所谓王母宫,盖古迹也。世传周穆王、汉武帝皆尝西游与王母会,故有是宫。”因此,此宫被公认为中华西王母祖祠、天下王母第一宫。西周时期,穆王西击犬戎至泾河上游一带,在泾川回山瑶池与西王母之邦的女酋长举行会晤并和谈。在交谈中,双方都被对方的睿智和胸襟所感动,不觉心生爱慕。所以,这次政治会谈非常成功,可谓以爱情为媒,取得了邦交和平。西王母向周穆王馈赠了洁白无瑕的玉璧,以示共修永久之好;周穆王也向西王母回赠了中原的丝绸。会谈之后,好客的西王母在瑶池盛情款待了这位东方君主,并且让他品尝了美酒、蟠桃,欣赏了西王母之邦的音乐。可是正当宴会进入高潮的时候,周朝的大臣快马来报,说淮河流域的徐偃王举兵伐周,天下即将大乱。周穆王一听大愕,不得不与西王母告别,但是两人都觉得意犹未尽。西王母怀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唱着《白云谣》送穆王东归:“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听了之后,潸然泪下,感动之余,也回赠了一曲《黄竹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这两首诗不仅表达了两人之间相互爱慕,期望再会的心愿,也表达了东土和西土两位君主共盼和平的政治愿景。可惜年老的周穆王赶回周朝以后,由于国事繁忙,不到两年便病逝了。到了汉代,武帝为寻求长生,曾多次来此拜谒西王母灵迹,渴望能够再见西王母,命人在山上修建了专门祀奉西王母的宫庙。千百年来,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引起历代文人骚客的遐思和神往,唐代诗人李商隐客居泾州时就曾作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参考资料:1.〔晋〕郭璞注《穆天子传》(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汉〕班固《汉武帝内传》(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3.〔清〕范家相编《三家诗拾遗·卷二·古逸诗》(1986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4.〔清〕曹寅等编《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李商隐》(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泾川王母宫大殿穆王西巡壁画(薛宝春供图)密康公与三女丧国张新民周文王虽然伐灭了密须国,但周人历史上却与密须国有着很早的姻亲关系,即早在周先祖弃的时候,就娶密须国的姞氏为妻,繁衍了周人部落。至周文王时期,周人就开始制定周礼,且将周文王视为天下仁义的典范。可就是这位周礼的开创者,却以“密人不恭”为借口做了伐灭母系外亲的事情,这似乎有点不合周礼的要求。为了弥补这一过失,周文王就在密须国故地阴密(今灵台县百里乡一带),又重新分封新的姬姓诸侯国——密国。密国被封立后,遂成为周朝控制西北的屏障,阻挡了西北少数民族南下关中的道路,为周朝的安全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周朝的肯定。当时密国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特别是密国接近少数民族地区,出产战马,且擅长青铜器的冶炼和制作,是一个生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封国,受到了周朝的重视,历代密王和周朝的关系很好。可到周共王时期,周朝并没有感念密国镇守边关的功劳,还是借故将其灭亡。周共王(也作恭王),系周穆王之子,西周第六代君主,在位十二年。周共王虽然没有其父的雄才大略,却也喜欢到处巡游,希望在旅途中像其父遇见西王母那样发生一个浪漫的邂逅。有一年阳春时间,陇上桃花灼灼、风景灿然,他踏着父亲当年的足迹,溯泾水而上,去寻访西王母国,并邀约附近的密国国王密康公前来陪驾。在那里,他果然不虚此行,“周共王游于泾上,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列女传》)这三个美丽妖娆的女子,青春靓丽如同天上的辰星,君臣二人都希望能够得到美女的青睐。不料这三位美女都不约而同地被年轻帅气的密康公所吸引,却把九五之尊的周共王晾在了一边。到共王返京时,密康公还将这三位美女领回密国,纳入宫中。密康公的母亲隗氏是一个人情练达、十分精明的妇人,当得知儿子陪驾周共王并领来了三位美女时,遂苦口婆心地劝道:“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天子打猎不取群兽,诸侯行事礼下众人,就连天子选妃也不会一次选中三个同族女子。今将三个美女归你,天子犹不堪,况你这个小丑呢?还是尽快将她们献给天子吧。”密康公整天逍遥在温柔乡里,哪里听得进母亲的劝告?却说周共王回京之后,越想越气愤,并将与密康公一起的泾上之行视为自己的奇耻大辱,于是就找了一个密康公藐视天子、不遵礼制的借口,于当年秋天发兵围困密国,希望灭亡密国后获得这三位美女。密康公没有想到堂堂周天子竟然会为三个女子向其开战,只能仓猝应战,半夜里密城被周军攻破,密康公情急之中骑牛突围,拂晓也没有逃出去。由于金秋季节,洪水泛滥,牛被“烂”(灵台方言,即陷进泥泞出不来的意思)在城东两里之外的河滩里,密康公被擒,旋即被杀,三个女子也投水自尽。今天,灵台县百里乡一带仍有“三女川”“烂牛湾”等地名,仿佛还诉说着“三女丧国”的这段历史。西汉学者刘向在《列女传·仁智传·密康公母》中,对密国的灭亡似乎未予同情,反倒对密康公之母称赞有加:“密康之母,先识盛衰。非刺康公,受粲不归。公行下众,物满则损。俾献不听,密果灭殒。”密国被灭以后,周共王心里又后悔了,毕竟作为天子,为了三个美女灭亡有功之国,会被人们诟病。于是,就把西部姬姓密国的一部分民众迁到了今天河南省的新密市境内,让他们仍旧使用密国的国号。由于密国原本在西北,后来迁到了中原,所以称新密,这就是河南新密市的来历。密国得到了新的延续,但仍然没有逃脱最终灭亡的命运。春秋时,各个国家之间争霸,新的密国又被郑国所灭,成为郑的附庸,版图也划归郑国。密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又叫新城,或新密,西汉时设置密县,县治在今天的古密城,隋代的时候迁在今天的密县老城。参考资料:1.〔汉〕刘向《古列女传》(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三年刻本)2.〔春秋〕《国语·周语上》(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春秋(前770—前476)左丘明归隐灵台秋射张新民 于灵鹏左丘明,春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的《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宝贵的文化典籍。据清顺治《灵台县志》记载,民间传说鲁国太史左丘明曾至灵台,“以射箭卜宅,箭落于此地楸树之上,遂定居于此,死后亦葬于此。”这个地方,就是距今灵台县城大约三十里外的独店镇秋射村。左丘明先人原是齐国公族左公子,因此得姓为“左”氏。他少年时期游走于鲁楚之间,秉承渊博家学,天资聪颖、阅历深广,三十岁左右来到鲁国,成为鲁国史官。这期间,他随从国君左右,并得以阅览太庙秘籍,从而越发博学厚积,成为时人同声赞誉的“鲁君子”。他编撰的《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不仅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方面屈指可数的名著。这么一位生长在东方鲁国的史官,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西北的灵台归隐呢?据灵台民间传说,鲁国发生内乱,左丘明遂携带家眷,一路西进,走到今灵台的独店塬,看到这里土地平坦,民风淳朴,便决定居住下来。为了卜居,他找来一张巨弓,向西方遥射,箭最终落在一个小村庄,箭头深深地射进一棵老楸树的树干里。于是,左丘明就在这里建屋定居,隐名埋姓,过起了半耕半读、自给自足的清贫生活。左丘明去世后,被安葬在那棵老楸树附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隐居的先贤,遂将这个村子改名为“楸射”,后传作“秋射”,并在老楸树下盖起了“秋射庙”。因为临近“秋射庙”,墓地被称“秋射墓”。据地方志记载,元代时这里曾建有左丘明祠,明清时又建二贤祠。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写道:“灵台,左丘明庙,在县东北三十里。”清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五:“左丘明墓在灵台县东北三十里。”清代顺治年间的《灵台县志》有左丘明祠和左丘明墓的记载,具体方位“在县东北十里”。民国二十四年县长张东野暨国民党中央陆军新编第五师师长杨子恒率领教育局、商会负责人及士绅等修复左丘明祠,在其墓前立“左先贤丘明之墓”字样高七尺石碑一方,并于清明节率领各界群众、学生一千余人在墓前举行扫墓典礼,并撰写《重修左先贤丘明祠并立墓碑记》以志纪念。为防止盗墓贼骚扰破坏,当地人祖祖辈辈守护墓庐,敬冢如神。如今,“秋射庙”早已成为一堆废墟,而“秋射墓”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秋射古墓坐落于农田村舍之间,墓地面积近一亩,中央是一座独墓冢,呈半球形,远看似一座小山包。墓高约十米,底部直径约十八米,是灵台县境内最大的古墓。1981年,灵台县人民政府将这里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左丘明墓附近已经没有姓左的人居住,但在今灵台县新开乡尚有部分左姓人家,他们自称是左丘明的后裔。参考资料:1.〔清〕《甘肃通志·卷二十五》(乾隆年间编纂)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2008年中华书局出版)3.〔清〕黄居中编《灵台县志》(顺治年间编纂)4.张东野主编《灵台县志》(民国二十三年南京京华印书馆承印)战国(前475—前221)“五大夫”受封百里张新民 于凌鹏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偏居西北,但雄心勃勃,利用周王东迁和退犬戎有功的机会,内修国政,外扩疆域,广招贤士,数代后终成霸业。其中,秦穆公曾重用年近七旬的井伯奚,并赏赐采邑于百里(原为密须国故城阴密,今灵台县百里乡一带),留下了一段招贤纳士的历史佳话。井伯奚,姬姓,楚国宛城(今河南南阳)人,因辅佐秦穆公成就霸业有功,被分封采邑于百里,所以后来被人们称为百里奚、百里氏。井伯奚自幼饱读诗书,才学过人,但出身寒微,这在宗法制度森严的楚国,基本上就没有希望入仕为官。井伯奚的妻子杜氏是个很有见识的女子,深知自己的丈夫是旷世奇才,于是就鼓励他出游列国,以求闻达。井伯奚出游后,历经宋、齐等国,因未遇明君,不仅不能一显身手,反而陷入困境,并一度沿街乞讨。后遇见了蹇叔,两人一见倾心,相谈十分投缘,遂结为知己。随后,在蹇叔的举荐下,井伯奚到虞国任大夫。晋献公借“假虞灭虢”之计灭虞后,俘虏了虞王及其大夫井伯奚等人。不久,秦国和晋国联姻,晋女出嫁时,将井伯奚作为陪嫁的仆人送到了秦国。井伯奚到秦国后,不甘心为人奴仆,又偷偷出逃,历经千辛万苦的长途跋涉逃到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结果却被楚国人捉去牧牛。秦穆公胸怀大志,却苦于无贤才辅佐。有人告诉他,穆姬的陪嫁仆人井伯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让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此人已经逃到了楚国,于是就打算不惜重金将他赎回。这时,谋臣公子絷告诉他:“楚成王一定不知道井伯奚的才能,才让他牧牛。大王若要用重金赎他,那不是弄巧成拙吗?”秦穆公问:“那该怎么办?”公子絷说:“贵物贱买吧!一个奴隶的市价,也就是五张公羊皮,用这去换井伯奚,楚王一定不会怀疑。”于是,秦穆公派使者到楚国,说:“晋国送给我国的陪嫁仆人井伯奚无故逃到贵国,这是对秦晋两国的大不敬,我国要捉拿回去治罪。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毫不在意,随即应允。由于井伯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当井伯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并与之商谈国事,井伯奚谦恭地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大王垂询!”穆公说:“虞君不重用你,才使你被掳,这并不是你的过错。”于是,执意向井伯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穆公十分高兴,要以井伯奚为相。井伯奚辞让道:“义兄蹇叔见识高远,胜我十倍,乃当世之贤才。请任蹇叔,臣甘当辅佐。”秦穆公遂拜蹇叔、井伯奚为左右相国,同掌朝政。在此期间,井伯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并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开始了秦国的崛起。为了让井伯奚一门心思为秦国效命,秦穆公决定选一个经济、气候、物产都比较优越的地方,作为采邑封给他。经过认真选择,最终选取了原来的阴密故地百里予以封赏,于是人们便将井伯奚称为百里奚、百里氏。从此,百里奚的家族就来到百里一带居住、生活。有一次,百里奚的相府觥筹交错,莺歌燕舞,宾主笑语频频,非常热闹。这时,一个在府内洗衣服的女佣大胆上前,主动要求演奏一曲,百里奚欣然同意。只见那妇人落落大方地援琴抚弦,自弹自唱:百里奚,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别时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百里奚,百里奚,母已死,葬南溪。坟以瓦,覆以柴。舂黄黎,搤伏鸡。西入秦,五羖皮,今日富贵捐我为。听着这委婉幽怨、耐人寻味的歌声,百里奚大为惊讶,就上前去询问,方知竟是结发妻子杜氏千里寻夫来到了眼前。相堂相认,二人抱头痛哭。杜氏自丈夫离别后,几十年杳无音讯,家境贫困,又逢灾荒年景,就带上儿子外出逃荒。杜氏讨饭到秦国,打听到百里奚已经在秦国当了大夫,为了能接近百里奚,她设法到相府当了洗衣的佣人。秦国人知道这件事情后,很为百里奚的品行所感动。秦穆公还派人送来了许多财宝馈赠,以示祝贺。从此,百里奚位高不忘旧情、相堂认妻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参考资料:1.薛霆《秦国第一相百里奚》(2014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朱建堂著《灵台史话》(2001年三秦出版社出版)3.〔汉〕应劭著《风俗通》(光绪纪元夏月湖北崇文书局刻印)秦(前221—前206)白起迁阴密张新民 于凌鹏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名将,又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东)人。白起因与秦相魏冉相善,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受冉举荐,被任为左庶长。次年,白起为左更,破韩、魏联军于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龙门),斩首二十四万,故迁为国尉。再次年,升为大良造。二十八年,白起攻楚,拔鄢(今湖北宜城东南)等数城。次年,拔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秦因此设置南郡,楚被迫东徙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三十四年,白起击破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郑州南),斩首十五万。四十七年长平之战,白起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战后,白起主张乘胜进军,攻破赵国,但因秦相范雎妒其大功,终许韩、赵割地求和而罢兵。白起因此与范雎有隙。四十九年,秦发兵围邯郸失利,秦王亲命白起出任围邯郸的主将。白起认为前时未能乘长平之胜围赵,致失战机,此次围邯郸必无功而败,遂托病不行。昭王一再要求白起为攻赵主将,白起拒绝出战。四十九年正月,王陵所率秦军败绩。当时白起病愈,但他仍拒绝出征。由于多次抗拒王命,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十月,白起被免去武安君的爵号,贬为平民,迁往阴密(今甘肃灵台县百里镇)。白起因病,滞留咸阳未迁。昭王乃使人遣白起,不得留咸阳中。白起被剥夺军权之后,在咸阳三月不行,军中高级将领多为魏冉和白起所提拔重用的旧部,对此忿忿不平,竞相慰问,纷纷致金。白起门客甚众,多为慷慨就义之士,倡言反意,白起不置可否。且其旧将不听朝廷调遣,引起了秦昭王的极大恐慌。同时,由于白起和魏冉交厚,二人先后掌握秦国的军权,都是宣太后的追随者,这对违反诺言想把君位传给自己儿子的昭王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在昭王朝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宣太后主持大局,魏冉辅政,并且定下了兄终弟及的约定。在昭王的几次主动示好后,白起都没有明确的归服态度。这让政权不稳的昭王更加担忧,被迫冒着兵变的危险先发制人,驱除白起。白起出咸阳,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的麟游县),突遇昭王使者军,赐之以昭王之剑,令其自裁。白起拔剑自刎时,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几十万人,我用欺骗的手段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这就足够死罪了!”说完自杀。白起的家人和部下就地将其埋葬,继续向阴密进发,最后在阴密居住下来,繁衍生息。至今在灵台县的百里乡、星火乡,还有许多白姓的人家,他们都说是白起的后裔。参考资料:1.田志义主编《灵台史话》(2007年甘肃文化出版社)2.朱建堂著《灵台史话》(2001年三秦出版社出版)3.〔汉〕刘向《战国策》(2004年5月1日华夏出版社出版)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秦皇汉武登临崆峒刘武道秦王嬴政在横扫六合、统一华夏之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结束了战国五百多年封建诸侯割据的局面。在当上“始皇帝”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他开始“巡陇西、北地(陇东一带)”,部署边防,并向北方各少数民族宣示皇威。他从甘泉宫(今淳化县)出发,沿回中道,先到北地郡的治所义渠(今宁县),然后沿泾河川西行,直赴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崆峒山(亦称笄头山)。到达崆峒山下后,秦始皇命随从在胭脂河畔等候,只带文武百官缓缓向崆峒山攀爬而去。崆峒山奇险灵秀、林密草茂,秦始皇一行一边欣赏着这天赐的美景,一边发思古之幽情。在半山腰,秦始皇驻足观看了黄帝问道的摩崖石刻和有关遗迹。到达顶峰的黄帝祠后,秦始皇举行了盛大的祭拜黄帝仪式,并命李斯在一块巨石上用小篆题刻了“西来第一山”,以示纪念(据《平凉府志》)。至今,崆峒山的最高峰仍被称作“皇城”。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历代名人祭黄陵》载:“秦始皇在崆峒上致祭黄帝祠,应为华夏大地首次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下山后,秦始皇还将山下的石头寨赐名撒宝寨(今崆峒镇寨子村)。《古今图书集成·平凉府古记考》:“撒宝寨,在崆峒山下,相传秦始皇慕广成子,游幸至此。”时光又过去了百年。至汉武帝时期,由于汉初的休养生息,人民安康,国家强盛。这位和秦始皇一样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不仅外儒内法,具有极强的权力欲望,而且“好神仙,慕黄帝事”,推崇并实施“王者祭天”、开疆扩土的政治抱负。建元至元朔(前140—前121)年间,匈奴十多次侵扰边疆,使崆峒直接暴露在匈奴的兵锋之下。面对威胁,汉武帝一改祖宗对匈奴的妥协、和亲政策,启用卫青、霍去病等智勇双全的青年将领,亲帅十八万大军三次北巡边关,征河西,把匈奴赶到了蒙古大漠以北,解除了匈奴对于北方长期的威胁,巩固并扩大了汉室疆域。边防稳定后,汉武帝滋生了巡游边关、求仙问道的闲情逸致。他于元鼎五年(前112)至后元元年(前88)共六次亲巡北地、安定,从而成为历史上亲临平凉次数最多的帝王。汉武帝第一次出巡时,就效仿秦始皇,从长安出发,车马喧嚣,冠盖云集,随从万骑,一路浩浩荡荡向西进发。到凤翔后,祭祀了五畤,后越秦陇界,经回中赶赴崆峒山,祭拜黄帝祠。汉武帝的史官司马迁,曾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自叙“余尝西至空桐”,就是指跟随汉武帝西巡到崆峒山之事。参考资料:1.〔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秦始皇与公羊庙王永明在华亭县西华乡蔺家沟,原来建有一座公羊庙(也叫羊神庙),香客甚多,香火旺盛,每当逢会之日,各路善男信女都要前来祭拜,以感念公羊神的保佑之恩。该庙原有石碑已佚,碑文有秦始皇与公羊庙的简略记载。但遗憾的是,这座庙宇在文革“破四旧”时被夷为平地。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20年,就开始了一生中五次巡游全国的第一次西巡。“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史记·秦本记》)他的这次西巡有这样三个目的:一是宣威西陲,震慑海内;二是寻根祭祖,以佑江山;三是了解边防,体察民情。为了便于出行,他从秦帝国首都咸阳起修了一条通往陇山的秦御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而且驰道中央要宽三丈,平坦如砥。真是挖河掏沙,搬山移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个中辛苦,绝不亚于修造长城,百姓苦不堪言。据公羊庙碑文及历代的人们口口相传,当御道修到今天华亭县西华川时,恰好是秦始皇到达这里的时候。这天清早,有两只大公羊突然挡在了路前,它们一身素白,犄角高耸,身躯挺拔,威风凛凛,修路的百姓和士兵们十分惊异,可奇怪的是任凭他们怎样强拉硬拽,这两只羊就是原地不动。为了不影响修路进度,他们只好报告上司,上司也觉奇怪,于是率众前来观看,但最终也拿这两只公羊毫无办法。再说秦始皇一路劳顿,正索然无味,一听有这等异事,立马来了兴趣,便乘马前来查看。说来也怪,这两只羊一见始皇帝到来,也不用士兵赶撵,就自行走开了。刚走过关山脚下的一个拐角处,忽然轰隆一声,两只羊立时变成了两个大土堆,横亘在秦始皇和众将士面前。就在人们惊奇不已时,不知从哪里又突然出现了两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他们向秦始皇拜称:“吾非人也,乃土羊之神耳。今闻陛下驾临此地,特来拜谒。此地乃陛下先祖之发祥地,万望陛下莫因筑路而惊扰先祖之灵,并祈先祖保佑我大秦帝国国泰民安,陛下江山千秋万代!”言毕倏忽不见。秦始皇不由想起了其先祖非子在此曾因牧军马有功,被周天子授职秦亭,方有了以后崛起于秦的发端,于是传旨御道至此为止,并命人在两个土堆前修庙立寺,以祭公羊之神威与仁德。然后他欣然登临陇山,祭完先祖后,又赴距此不远的崆峒山凭吊黄帝问道处。华亭公羊庙虽然已经毁弃,但至今流传的民间故事,正好和历史文献一起,印证着秦始皇和这块土地若隐若现的关系。参考资料:1.华亭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华亭县志》(199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朱栋仓《三卷集成》(1980年甘肃出版社出版)秦皇封君乌氏倮邸广平远古时期的平凉境内,沼泽连片、植物茂盛、大象漫步、鱼儿嬉游。1981年,在大秦回族乡沙塬村发现的古象化石,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命名为“平凉古菱齿象”,为世界性标本。夏、商、周至秦朝,在今平凉境内聚居着大量的戎族,史书称他们为乌氏戎。这里有着相当发达的畜牧业和大规模的牧场。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前337—前310),在乌氏戎的主要居牧地设立乌氏县。《辞海》解释:“古县名。又作阏氏、焉氏。本乌氏戎地,战国秦惠王置县。治所在今甘肃平凉西北。东汉作乌支,北魏末废。”在秦始皇时期的乌氏县,有个叫倮的戎族人,是当时著名的大牧主兼商人。乌氏倮从事畜牧业生产,养了大量的牛马,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富商。他把牛马养到很多时就全部卖掉,然后用卖牛马的钱物从中原一带购买各种奇异物品和丝织品,暗中献给戎王,戎王回赠他十倍的牲畜。就这样,乌氏倮自己所养,再加之戎王屡次所赏,他的牛马多得不计其数,到了“以谷量牛马”(用山谷为单位来计算牛马的数量)的地步。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在巡视陇西、北地郡,途经乌氏时,耳闻目睹了乌氏倮发展畜牧的盛况,当即“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就这样,边鄙之地的畜牧主兼商人乌氏倮,因始皇帝的恩宠,竟能与衮衮诸公一起上朝参见皇帝,并参政议事,享有十分尊崇的政治待遇和荣誉。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列《货殖列传》一章,立传者不到二十人,其中春秋末至秦朝灭亡,仅有七人,包括著名的范蠡、子贡等,而乌氏倮作为一介牧夫跻身其间,真可谓绝无仅有。可以说乌氏倮是平凉历史上第一个写入“正史”的人物。参考资料:1.〔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秦太子扶苏葬华亭王永明关山深处的华亭马峡寺沟一带,过去叫太子寺,问及地名的来源,当地百姓说这与秦太子扶苏死后葬在这里有关。但实地勘查,除能见到一堆不大的荒冢外,别无他物。扶苏(?—前210)是秦始皇的长子,自幼机敏过人,聪颖儒雅,有高远的抱负和宏大的政治理想。对父皇焚书坑儒等严刑峻法的举措,扶苏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并多次上书劝谏,这让秦始皇头疼不已,恨铁不成钢,于是就让他到复杂的环境中去历练,以期成长为像自己一样坚强有力的统治者。有次,秦始皇命其任蒙恬将军帐下的监军,参与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让扶苏获益良多,他谦逊宽厚的人品、身先士卒的作风,深得官兵的爱戴和当地百姓的拥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游时,死于西返咸阳的沙丘(今河北邢台附近)。秦始皇临终前,曾诏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撺掇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擅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诏赐蒙恬和扶苏死,并“数以罪”。当时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已离开上郡,正在今甘肃庆阳马岭北一带的长城备战。接到诏书后,蒙恬产生怀疑,认为诏书有诈,劝太子等一等,派人打探清楚再接诏书不迟,但太子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愿悖礼,且为了避免宫廷争斗和兄弟残杀,认为违诏还是一死,遂奉假诏自尽。扶苏自尽后,蒙恬和官兵们都很悲痛,他们认为如果按诏将扶苏葬于绥州(今陕西绥德),其墓将来必遭破坏,于是他们把目光一齐投向了苍茫陇山,认为那里山峦巍峨,风光秀美,加之又是秦祖先的发祥地,太子扶苏到了那里一定会安息的。就这样,他们一边大张旗鼓地佯装在绥州安葬扶苏,一边悄悄地将扶苏遗体连夜转移到今华亭马峡的寺沟薄葬。当地探得些风声的人也就偷偷地将那里叫起了太子寺,这个叫法也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为追随忠孝仁义的太子,蒙恬在处理完扶苏的丧事后也旋即吞药自尽,并于生前密令心腹将自己的遗体也转至陇山秘密埋葬。因其忠勇,他后来还被民间奉为“吴岳王”,并在华亭东峡的北山上建起了北岳庙,与马峡寺沟的扶苏墓遥遥相望,好像在诉说着一个悠远的故事。参考资料:1.华亭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华亭县志》(199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朱栋仓《三卷集成》(1980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汉(前206—220)李广射石陈宝全李广,汉代名将,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西南)。其先祖是秦时名将李信,父李尚,曾任成纪令。李氏家族世习骑射,李广自幼就得到良好训练。长大后,身材魁梧,两臂如猿,平时很少说话,闲暇时则画地为军阵,与人赛射而饮,当时就以膂力过人、箭法精准而名噪军旅。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冬,匈奴侵入萧关(今宁夏固原南),李广慨然从军,因善骑射、杀敌多被提拔为中郎护卫,不久升任武骑常侍,即皇帝的侍卫官,时常随从文帝巡狩,曾经冲陷关口,格杀猛兽,文帝感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一次出外打猎,李广远远看见草丛中有一只老虎,遂一箭射去,却发现老虎既没有叫,也没有动,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很像老虎的一块大石头,再看那箭整个都被射进石头里去,只剩下箭尾的羽毛露在外面。这情景连李广自己都觉得十分惊奇,但再次试射,就再也没能射进石头里去。唐代诗人卢纶在《塞下曲》中对此盛赞:“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八月,匈奴由雁门大举侵入上郡,汉廷调李广第二次出任上郡太守。一次,随李广同来的一名宦官带几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骑士,两相交战,结果匈奴人射杀了所有随从卫士,还射伤宦官,宦官慌忙逃回。李广闻讯,立即断定这三人正是大名鼎鼎、多次射杀我军多名将士的匈奴射雕手,于是就亲率百名骑兵追赶。恰巧这三人的乘骑丢失了,只能步行,在数十里外,很快被李广追上。李广命令骑兵从左右两翼包抄,自己则弯弓搭箭,射杀二名,生擒一名,一问果然是匈奴射雕手。李广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正是匈奴称其为“飞将军”的由来。李广作为一代名将,很注意总结作战心得,《李将军射法三篇》就是由后人整理的有关其射法技能的书籍。他侍奉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君王,戍边四十春秋,历任八郡太守,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屡战皆捷,匈奴闻风丧胆,从不敢侵犯。他为人忠厚老诚,不善言辞,虽一生战功累累,但因数奇,终难封侯。司马迁赞李广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参考资料: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侯立文主编《静宁军事志》(2008年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李广数奇而难封陈宝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曾被明代李攀龙推许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该诗在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豪情的同时,也对“飞将军”李广壮志未酬的人生悲剧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李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静宁西南),西汉名将,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致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避之数岁”。他成名很早,从军不久就因作战勇猛而受到文帝的称许。景帝即位后,李广曾在吴楚七国之乱时随周亚夫平叛,在昌邑城下,夺取叛军军旗,立了大功,以此名声显扬。但因梁王私下授其将军印,还师后,没有得到封赏。后调任上谷、上郡、陵西、雁门、代郡、云中太守,都因奋力作战而出名。元光六年(前129),武帝遣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出击入侵的匈奴军。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命令手下:“得李广必生致之”。这次战斗,李广在寡不敌众的败退中,因生病受伤被俘。匈奴骑兵就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路,李广佯装已死,瞥见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良马,遂跃身跳上战马,摘其弓箭,推其下马,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朝廷将李广交付执法官吏治罪,判决李广因损失伤亡太多,且被匈奴所俘,应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之后,李广英雄落寞,在家闲居数年。之后,匈奴入侵杀死辽西太守,边疆形势十分危急。这时,武帝又想起了李广,任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驻守后,匈奴人畏其威名,几年内未敢骚扰辽西地区。元朔六年(前123),李广又受任后将军,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许多将领因斩敌甚众被封侯,而李广的军队却无功而返。元狩三年(前120),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博望侯张骞率一万骑兵与李广一同出征,分两路行军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朝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了一半多,箭也快用光了。李广用大黄弩弓射匈奴副将,杀死好几个,匈奴军才稍得收敛。直待援军赶到,才完全解围。这次战斗,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又未封赏。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再三请战,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汉军出塞后,卫青捉到匈奴兵,询知了单于驻地,就自带精兵追逐单于,而命令李广和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东路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