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技集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8:05:1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技集成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中国古代科技集成试读:

古老的二进制与今天的电脑

“1+1=10”。看了这个算式,同学们或许会大吃一惊:这作者准是糊涂了,“1+1=2”是天经地义的,怎么会“1+1=10”呢?这问题的确让人疑惑。不过,你要是了解二进制的话,那这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在人类采用的记数法中,不仅有十进制,还有八进制,十二进制,十六进制等等。其中,最低的进位制是二进制。

在二进制中,只有0和1两个基本符号,0仍代表“零”,1仍代表“一”,但“二”却没有对应的符号,只得向左邻位进一,用两个基本符号来表示,即“满二就应进位”。这样,在二进制中,“二”应写作“10”,“三”应写作“11”,其他以此类推。

不同进位制的数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下面是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的关系对照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你能从中悟到点什么:

看了这个表,你便会明白,为什么“1+1=10”了。你也许发现,在二进制中,用0和1两个数码就能表示出所有的自然数。这就是二进制的优点。正因为如此,被誉为“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成就之一”的电子计算机,便采用了这二进制的数字线路。很显然,机器识别数字的能力低,10个数字要用10种表达方式实在复杂,而对付两个数字,就简单容易得多了。

那么,这作用非凡的二进制是谁最先发明的呢?西方数学史家认为,它是17世纪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的首创。公正地讲,莱布尼兹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数学家,1671年,当他还只有25岁时,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机;1684年,他又与牛顿几乎同时各自独立地完成了微积分的研究。应该承认,莱布尼兹是欧洲最早发现二进制的数学家;但就世界范围来看,二进制的发明权在中国,这便是那神秘的八卦。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古人用它来模拟天地万物的生成。其符号结构的素材只有两种,即阳爻“——”。和阴爻“——”。这两种素材互相搭配,以三个为一组,便产生出八种符号结构:

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卦形都是上、中、下三部分,这三部分称为“三爻”。上面的叫“上爻”,中间的叫“中爻”,下面的叫“初爻”。如果我们用阳爻“——”表示数码“1”,用阴爻“——”表示数码“0”,并且由下而上,把初爻看作是第一位上的数字,中爻看作是第二位上的数字,上爻看作是第三位上的数字,那么,我们便会发现,八卦的八个符号,恰好与二进制吻合。

因而,我们有足够的根据说,八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二进制。其实,这一点连莱布尼兹本人也不否认。他曾和清朝的康熙皇帝通过信,就64卦问题交换过看法。莱布尼兹认为,64卦的排列,就是把64个数字用二进制写出来。由此可见,莱布尼兹的二进制是从中国的八卦得到的启发。尽管他的研究更完备、更系统,但从创造的时间来看,莱布尼兹却落后于中国几千年。

八卦最早记载在《周易》一书中。据说,它最先由圣人伏羲所画,后经周文王、周公、孔子的探究推演,发展成了完备的体系。

如果从传说中的伏羲画八卦算起,八卦的产生将有5000年之久,几乎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步。即使不这样算,以《周易》所记载八卦为源头,八卦在我国的产生也有近3000年的的历史。这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所无法比拟的。这样看来,谁能说八卦中的“二进制”不是古代数学的“世界冠军”呢?

祖冲之的世界纪录

圆周率是求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时经常用到的,在生产实践中用途非常广泛。因而,有关它的计算,一直是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关注的课题。在国外,古希腊的阿基米德计算过圆周率,曾求得圆周率的两位小数的精确值;在我国,也有人很早便研究圆周率。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周髀算经》,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认为圆周率是3。到了西汉末年,数学家刘歆又得出3.1547的圆周率值;而时至东汉,张衡则用3.1622和这两个数值作为圆周率。

三国时的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的方法,求出圆周率的值是3.14,取得了我国古代关于圆周率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

公元429年,祖冲之诞生在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源县)的一个士大夫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很喜欢数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祖冲之从儿时起,就对数学着迷。每当父辈们用“算筹”来计算时,他就瞪着好奇的大眼睛,默默地瞅着那些“算筹”。渐渐地,他也能得心应手地摆弄这些用来计算的小竹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祖冲之已不满足于那些简单的运算,他开始研究前人的成果,希望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

一天,祖冲之得到了一本刘徽作注的《九章算术》。他如获至宝。上朝归来,便躲在书斋里潜心阅读。

随后不久,祖冲之便开始了他的计算工作。当时,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计算工具,所有的只是一些作为算筹的小竹棍。祖冲之便利用这原始的计算工具,每天在公务之余不停地计算着。从12边形、24边形、48边形、96边形、192边形、768边形、1536边形、到12288边形,反复地运算。一根根小竹棍被摸得通红发亮,一双手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出了比较精确的结论。

3.1415926<π<3.1415927

这个数值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精确的,直到一千年之后,才有人打破这个纪录。

计算机的祖先

——算筹和算盘

一次,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前西德某学校,主人请客人们参观完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之后,又指着一幅挂图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器。”代表团成员一看,原来竟是中国的算盘。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著名化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致力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待他全面地考察了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之后,以赞美的口气说:现在流行于世的算盘,是中国人发明的,它可以跟中国的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那么,这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也就是咱们中国人的绝活——算盘,是怎样发明的?又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算盘是由“算筹”脱胎而来。早在西周初年,为了计算,咱们中国人创造了一种简陋的计算工具——算筹。这算筹就是用竹片等制成的小圆棍。计算时,把它们或纵或横摆放在平坦的物体上,原理跟算盘相似。

所以,人们说,算筹是算盘的前身。那算盘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这好像还没有谁能说出具体的时间。不过,在一千多年前后汉人徐岳的《数术记遗》中,已有“珠算”一词。

算盘问世最早最确凿的“视觉证据”,是在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据有关珠算专家考证,该图左端所画赵太丞药店的柜台上放着一样东西,就是一架算盘。据此可知,早在宋朝,算盘就已在社会中普遍使用。

元代以后,算盘更风靡于世。上至皇家显宦、豪商巨贾,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小贩,无不家藏户有。

时至明代,算盘完全取代了算筹。随着算盘的普及应用,一些指导珠算的书籍也应远而生。如徐心鲁的《盘珠算法》(1573),柯尚迁的《数学通轨》(1578),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程大位撰写的《直指算法统宗》(1592)一书,书内详细记载了珠算的口诀、技巧,被人们称为“商人的《四书五经》”。这本书后来还流传到了日本,成了日本珠算的必备教科书。

明代初年,中国的算盘流传到日本。现在,日本的山甲市还保留着一把古老的算盘。这把算盘的盖板反面有“文元子年”的标记。“文元子年”就是中国明英宗正统九年。俄国的算盘,也是由中国传入的。到了19世纪2O年代,算盘又经俄国传播到欧洲。至此以后,算盘便开始走向了世界。

算盘的式样繁多,著名的收藏家陈宝定先生,共收集古今中外算盘450多种。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算盘,收藏在天津历史博物馆内。它是清朝末年天津沽衣街算盘作坊制造的,距今已有一二百年的历史。它的长度是按天津达仁堂药店的柜台设计的,为306厘米,宽则为26厘米,共有117档。营业忙时,五六个店员可以同时在大算盘上算账。

化学先驱

——炼丹术《周易参同契》这部著作,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然而,要知道,它却是世界炼丹史上最古的著作。它的作者,便是被人称作神仙的魏伯阳。

我国的炼丹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兴起缘由,是希望找到长生不死的神药。古人们曾经幻想,甚至相信人服了某种神丹妙药,不仅可以升仙化神,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而且还能够坐视天下,役使鬼神,举家升仙,无翼而飞,乘云驾龙,上天入地。因此,他们便开始了寻求仙药的活动。

早在战国,我国就有了关于神仙和不死奇药的传说。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效法前人,孜孜以求长生不死药。一些方士投其所好,纷纷编织谎言,说东海“三神山”有仙药,吃了能够长生不死。秦始皇信以为真,随即派人前去寻求。

海上寻仙求药不得,方士们又转而鼓吹食黄金,饮玉泉,铒云母,服丹砂(天然红色硫化汞)可以天年永驻,与神仙相会。方士们的话使一些人深信不疑,因而,进入西汉初年,一股求丹药、炼丹药的风气便在整个社会盛行起来,并随着汉武帝的推崇,方士的推波助澜,而越炼越炽。到东汉时,已掀起了一个不小规模的高潮。皇帝在金銮宝殿服“仙丹”,方士在深山密室炼“仙丹”,百姓在茅屋田野谈“仙丹”。魏伯阳便是这时期产生的一位炼丹士。他像其他炼丹士一样,在名山幽谷,摆设一些炉、鼎、罐、筛、坩埚、蒸馏器等炼丹工具,用汞、硫磺、铅、砒霜、硝石、云母等,以及一些植物性的药材,炼制红色的丹丸,称为灵丹妙药,来给那些希望长生不老的人们服用。

魏伯阳不仅善于炼丹,而且总结炼丹经验,《周易参同契》就是当时的一部集前人炼丹经验之大成的著作。在这部书中,魏伯阳不仅论述了炼丹术的理论基础,还提到了有关炼丹的化学知识。他说,氧化铅能被炭还原为铅;几种不同的金属可以炼成合金;采得汞矿石,可以炼制成红色的硫化汞;黄金不容易氧化,等等。

魏伯阳之后,到魏晋时期,炼丹术进入了成熟阶段。在这时,出现了《太清丹经》、《五灵丹经》、《岷山丹法》、《三皇内文天地人》等二百多种丹法、道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炼丹家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在这部书中,葛洪对炼丹术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以及当时炼丹术所取得的成果,都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火药与火器

中国古代的炼丹家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炼丹的副产品“火药”,竟能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大家知道,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硫磺、硝石和木炭。在很早的时候,炼丹家们便发现,这三种物质配制烧炼的“灵丹妙药”非常容易着火,尤其是硫磺,碰火就飞升,难以控制。为了改变这些易燃药物的特性,唐代的炼丹家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伏火法”。

火药的发明,和这硫磺伏火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表明,当时的炼丹家已经掌握了硝、硫、碳混合点火会发生剧烈反应的特点,因而采取措施来控制反应速度,防止爆炸。其实,如果炼丹家能利用这种特点,火药就会在他们的手中生产出来了。然而,遗憾的是,炼丹家由于认识的局限和自然科学视野的不够开阔,他们仅把自己的炼丹经验,停留在对药料的伏火与配制上,因而,对火药这一重大发明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倒在他们的著作中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爆炸火灾。伏火法便是预防爆炸起火的一项措施。

与炼丹家为炼制丹药而进行的“避害实验”相反,有识之士,尤其是军事家,他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大胆地利用硝、硫、炭3种物质合烧后产生的爆炸作用,于是,火药便产生了。

火药发明后不久,便被人们运用到武器上。

北京庆历年间,由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一书,在描述了多种火药武器的同时,使记下了当时的3种火药配方。它们是:火球火药方、蒺藜火球火药方、毒药烟球火药方。3种火药配方,都是以硝石、硫磺、木炭为主要原料,再配以其他物质而形成的。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尤其是炼丹家、军事家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努力探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这一成果的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军用火药的研制,已走过了发明阶段,进入了成熟时期,这在兵器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3世纪,中国发明的火药传到了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传到欧洲,以至整个世界。从此,在世界兵器史和军事史上引发了一连串重大的变革。

造纸和蔡伦

你每天都在使用纸,读书、写字、看报、作画,但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出来的吗?

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纸是东汉的宦官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的。其实,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了用植物纤维制造的纸。只是当时的纸还很粗糙,质量较低,不便于书写,因而当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制造了优良的纸张时,人们便把纸的发明权授予了他。而实际上,纸是我国西汉时的劳动人民发明的。

蔡伦改进了原有的造纸技术,创造性地扩大了造纸的原料来源,为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纸开辟了道路。

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古人曾用过多种物质来作书写材料。先人把文字刻在陶器上,这陶器就是最早记载文字的材料。周代冶金技术发展,王室的一些重大活动常用文字刻铸在钟鼎之上,这青铜器便又成了刻写文字的材料。时值春秋,甲骨文记载文字的材料,逐渐被简牍、缣帛取代。

简牍与嫌帛作为书写材料,显然比甲骨等适用,但它们也有不足之处。简牍仍然很笨重。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的文书,重达120斤。西汉时,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奏章,竟用了三千多根竹简,由两个武士抬进宫中,汉武帝看了两个多月才看完。缣帛倒是轻便,可价格昂贵,一般人是用个起的。

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实践,先人终于从漂絮等活动中受到了启发,发明了这种便利的书写材料,这就是“纸”。

蔡伦,是东汉时期桂阳人,这桂阳就是现在的湖南耒阳。他从小就进宫当了太监,到汉和帝时被提升为中常侍,侍奉在皇帝身边,传达诏令,负责管理文书。后来,他又兼任尚方令,掌管皇宫里的手工作坊,专门为皇帝监造各种器具用品。应该说,当时的蔡伦接触诏令、文书的过程中发现,丝帛是书写的好材料,但造价太贵,只适合皇室富户使用,一般人难以问津;而前人造的纸又疙疙瘩瘩,让人无法下笔。于是,他广泛地研究了民间的造纸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作原料,监制出一批优良的纸张。公元105年,蔡伦把他监造的第一批纸献给了汉和帝。汉和帝一见,赞不绝口,从此,造纸术得到推广。公元116年,蔡伦被封为“龙亭侯”,他造出的纸,就被人们称为“蔡侯纸”。

指南车

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中国人的祖先还创造使用过“指南车”这一指示方向的工具呢!这项科技成果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那还是在远古的时候,黄帝为行“仁道”的事跟主宰南方的炎帝打了起来,结果炎帝失败了。

炎帝的惨败,激怒了他的孙子蚩尤。蚩尤聚集好多人马神兽,假借炎帝的名号,自称“为帝”,扛着大旗,杀气腾腾地朝黄帝的部落扑去。

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一场恶战。血流成河,尸首成堆,直打得天昏地暗,山呼海啸。酣战中,蚩尤不知道施了一条什么魔法,竟弄出漫天遍野的大雾来。一时间,白茫茫的大雾包围了黄帝的大军,他们只看见或隐或显、时出时没、逢人便砍、遇兵便杀的蚩尤,却辨不出东西南北方向。他们的高强武艺也无法施展,那雾好像白布幔子,罩在他们的四周,束缚着他们的手脚。黄帝站在高大的战车上,挥舞着宝剑,高声喊着:“拼命往外冲呀!拼命往外冲呀!冲出去就是胜利!”

可是,谁能冲出去呢!大雾死死地“锁”住了他们。

黄帝喊得实在是累了,他愁眉苦脸地坐到战车上。听着自己的士兵被砍杀的嚎叫声,黄帝心如刀绞。他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默默地对自己说:“得造个能辨别方向的东西,让它指引我们出去!”想着想着,他的头脑中竟出现了一幅清晰的图画:一个小人,站在一辆小车上,手指着南方。这车子不论怎样转圈,小人手的方向也不变。这时,黄帝的手不知怎么的开始动作起来,一辆精巧的“指南车”便做成了。在这辆“指南车”的引导下,黄帝率领着他的队伍,顺利冲出了迷雾。

后来,黄帝又重振旗鼓,打败了蚩尤的军队,并把蚩尤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个神话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也不知道流传了几世几代,反正直到魏明帝青龙年间(233~236),人们还对这件事津津乐道。不过,谈论归谈论,却一直没有人动手去复制一个指南车。倒是魏朝的马钧,率先迈出了这一步,为中国古代科技史填补了一页空白。

京杭大运河

在我们赞颂我国古代宏伟壮观的水利工程的时候,不该忘记那静静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它虽然不如万里长城那样显赫,但它却是沟通南北经济文化的大动脉,它拖着时代的沉重脚步一直朝前走着……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中间由南到北,流经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和天津市,全长2794公里。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是世界上人工挖掘的一条最长的河流。有意思的是,人们常说“水有源,树有根”“百川东到海”,而京杭大运河却跟公路、铁路一样,不存在源头,是两端互为首尾,并且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

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虽然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丰碑,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但筑长城和挖运河的用意却完全不是一回事。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运河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沟通。

京杭大运河横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使这五大水系联成了一个水道网。在铁路、公路没有出现之前,这一水道网,不仅担负着运送兵员粮草的职责,还承载着运送往来客商、柴米油盐的重任。如今从北京到杭州,不但有铁路、公路,而且还有航空线路,然而“不废江河万古流”,京杭大运河依然是那样的忙碌。

说起挖运河,人们自然会想起隋炀帝。其实,古运河的历史,远比隋炀帝修的运河要早得多。

开挖运河,并不是用人工去挖一条全新的大河,而是将天然的河道湖泊连通,或取直,或加宽,或挖深。这工程说起来轻巧,但实际干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在中国运河史上,第一个组织这项工程的人,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王夫差。他下令开凿的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则是中国最早挖掘的一条大型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北至淮安的末口,是夫差为攻打齐国而开的一条水路。这条水路为京杭大运河奠定了基础,也为吴国的灭亡凿了一条“墓道”。

一千多年后的公元605年,隋炀帝在修建东都洛阳的同时,又在邗沟和隋文帝开凿的广通渠的基础上,发起了挖掘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工程,为他乘龙舟去江南巡游享乐开辟道路。

挖运河取尽了民脂民膏,也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运河开通后没几年,隋炀帝便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化为了灰烬,与夫差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然而,人类的文明史,总是蕴藏着深刻的历史辩证法。开挖运河,劳动者流血流汗,灾难无穷;运河挖掘通,后世的经济文化因此而走向繁荣。

如果隋炀帝开挖运河不是为了泛舟享乐,不是为了一己之贪欲,那就可以和治水的大禹论功了。尽管如此,我们创然要说,开凿运河是害在一时,而利在后代,利在民族。

我国第一口井

你知道中国最早的一口水井在什么地方吗?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口水井。这口水井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口水井。最初的时候,那里是一个小水坑,遇上了干旱,水坑的水慢慢地变少了,不够用了。怎么办呢?有位聪明人对大家说:“我看这样吧,咱们往下挖,或许能挖出够用的水来。”挖了没多久,人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井壁上的泥老往下掉,挖井人坐在井边商量。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有一个主意不错,就是先往坑的四边各打入一排木桩,形成一个方形的木桩墙,然后再把木桩墙里的泥土挖出来。这样,井就能很容易地挖出来了。可是,用着用着,那水井的木桩墙受后面泥土的压力,渐渐地朝水井里倾斜着,不久就要倒塌了。于是,大家又聚在一块,商量对策。结果,还真的商量出了个好方法:他们做了个方木框,把它套在方木墙顶端的里面。木排又站直了,而且再也不向里倾斜了。

这方法现在看来简单不过了,但简单并不一定不科学。尤其是在七千多年前,人们能想出这个主意,不能不说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直到现在,有些地区打井,还采用这种方法。

都江堰

你如果有机会,一定到四川省灌县的都江堰去看看,你会被它的磅礴(pángbó)气势所震撼,你会为它的庞大工程所震惊,你会为它的科学设计所吸引。你想象不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怎么能有这样的胆量、这样的技术,建造出这样的大型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岷江中游,它是公元前250年左右,由蜀郡守李冰率百姓修筑的。

公元前250年以前,四川成都灌县一带,几乎年年都要发大水。可苦了岷江两岸的百姓。种下的庄稼年年歉收,他们只好背井离乡,四处逃荒要饭。李冰担任蜀郡太守后,决心治水除害,为岷江两岸的百姓造福。他同儿子二郎一道,沿江勘察。

在玉垒山,李冰发现,岷江水流到这里就被挡住了去路。山的东边,水流不过去,无水灌溉;山的西面,为山所阻,水流不畅,又造成洪涝灾害。李冰对二郎说:“应该将这玉垒山打开个缺口,让水流过去,这样,不仅山东面的田地可以得到灌溉,山西面的江水也可以顺畅地排出,从而避免旱灾的发生、洪涝的祸患。”

新凿开的玉垒山口,很像一个瓶口,人们为它取名“宝瓶口”,而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则像一个大石堆,人们便称它为“离堆”。“宝瓶口”的开凿,使玉垒山西的江水,朝东南流泄了一部分。但由于流量有限,山东面的旱地还是得不到全面浇灌。而一遇洪峰到来之际,山西面的洪涝灾害还会不断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冰决定采取中流作堰的方法,来控制水势,排泄洪水。所谓中流作堰,就是在“宝瓶口”上游不远处的江心,筑一道分水堰,使江水在这里分为两股,以达到分洪的目的。

这分水堰的前端尖尖地伸进波涛汹涌的岷江中,远远望去,活像个大鱼嘴,因而,人们便称它为“鱼嘴分水堰”。

鱼嘴分水堰建成后,岷江的水一流到灌县附近,便一分为二:东边流入宝瓶口的水汉称为“内江”,是灌溉渠道;西边的水流称“外江”,为岷江正流。

为了进一步控制宝瓶口的内江水量,防止江水横决,李冰又带领民工们在鱼嘴分水堰的尾部,修筑了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名为“飞沙堰”。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当枯水季节,它挡水进入宝瓶口,灌溉良田;当洪水期间,过量的江水会漫过它的顶部,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旋涡作用,还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积淀。

为了测知内江的进水流量,李冰还在内江引水口立了3个石人,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规定水位“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意思是,水位最低时,不能低于脚面;水位最高时,不能没过肩头。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解除了岷江的水患,还使成都平原数万亩良田得到了灌溉,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为成都百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成都的百姓也没有忘记他们的功绩。人们尊称李冰为“川祖”,并把他们父子奉之为神。

最早的轮船

轮船,是中国人发明的。它以轮带桨驱动船行。

我国最早制造轮船的,是唐朝的李皋(733~792)。他从车轮得到启发,造船时,不用风帆,也不使用桨橹,却在船舷两旁各装一个车轮。每个车轮有8个叶桨片,轮与轴连,轴上装踏脚板。航行时,水手像踏水车一样,用力踩踏。轴转轮动,“以轮拨水”,好像无数支桨在持续不断地划动。随着车轮的旋转,船便如离弦的箭,破浪而去,而在西方,直到15世纪,才有这种形式的船出现。很显然,比中国晚了700多年。

李皋之后,宋朝的大将李纲,也曾效法他,在湖南省长沙造了一些轮船。只是到了杨么时,轮船的建造技术和规模,才达到了鼎盛阶段。

公元1130年,钟相、杨么因为不堪忍受南宋封建王朝的残酷压迫,在洞庭湖畔率领农民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杨么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起义军将领,一次战斗中,起义军俘虏了当时为朝廷效力的造船高手高宣,杨么把高宣当作贵宾看待,并请高宣帮起义军造一种新船,高宣设计的这种轮船不用篷帆和桨橹,只在船舷两旁安装对称的车轮,让水手用脚踩踏,用车轮来替代桨橹。

大的战船装有24个车轮,船长二三十丈,甲板上建有三层楼,底层是水手们踩踏车轮的工作间;中间一层是箭楼,为射手们的射击场所:最上一层则是战士们投掷石块、鱼叉、铙钩、木老鸹等战斗武器的岗位。

有了这先进的战船,杨么队伍的军事实力更强了。他率领着起义军,焚烧官府,镇压豪绅,扫荡恶势力,以不可阻挡的气势,直逼南宋王朝。

最早的海陆变迁理论

大家知道,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撰写的《梦溪笔谈》,是一部集前人和他本人科学业绩之大成的辉煌巨著,被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在这个“坐标”上,沈括不仅标示着天文、历法、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方方面面的科学成就,还镌刻有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

首先,他在世界上最早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关于海陆变迁,我国的先人对此早有认识,大家熟知的“沧海桑田”一语,便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概括。晋代的医学家、炼丹家葛洪,还在《神仙传》一书中,以神话故事的形式,表达了这种认识。

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深度。

白居易对沧海变桑田的过程作了合乎科学的解释:海浪对陆地泥沙的不断冲刷,是使大海淤填成陆地的主要原因。

沈括率先对这一现象作了科学的论证,从而把海陆变迁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1074年,沈括奉命到河北西路,也就是现在的河北西部、河南北部等地区巡察。当他沿着太行山向北行走的时候,在山崖间,他常常看到含有螺蚌壳和鸟卵形的砾石,像一条长带,横贯在石壁中间。经过观察分析,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指出:“由此可见,这里过去曾经是海滨。然而现在东面距海已经近千里了。今天所称的大陆,都是淤泥沉积而成的。尧杀鲧的地方在羽山,按过去的说法,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的羽山却在陆地上了。黄河、漳河、滹沱河、涿水、桑干河等河流,都是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水。今天,函谷关、陕县以西的地带,河水都在地面以下流动,河道低于地面不少于一百余尺。这些河流携带的泥沙年年向东流,全都沉积为大陆的泥土,这是必然的道理。”

沈括的这段话,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海陆变迁学说。他不仅非常正确地阐释了华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还很科学地论证了海陆变迁现象,把古老的沧海桑田说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了。这比西方意大利人达・芬奇(1452~1519)最早理解亚平宁山中的螺蚌壳化石为海中古生物遗迹要早400多年。

地震预测

有文字以来的最早地震记录,据查,是在《竹书纪年》中。该书记载了公元前1831年的一次地震。《吕氏春秋》、《诗经》、《左传》等先秦古籍中,也都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地震记录。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许多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发动的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发明了机械日历;写出了著名的数学专著《算罔论》;制造出指南车、记里鼓车等机械。

张衡一生中就遇到过多次地震。据记载统计,从公元92年至139年间,京城洛阳和陇西就连续发生20次地震,其中有6次还是破坏性极强的地震。地震区有时大到几十郡,以致地裂山崩、江河泛滥、房倒屋塌、物毁人亡。面对这深重的灾难,张衡的心被强烈地震撼着,他决心制造出一架观察地震的地动仪,为抗震救灾服务。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张衡终于造出了他日思梦想的地动仪。他为这架仪器取名为“候风地动仪”。

候风地动仪用青铜铸造而成。它的外形很像我们日常用的带盖凸肚茶杯,直径大约有189.4厘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位等距离镶铸着8条龙。龙垂直向下,翘着头,嘴里含着一颗小铜球,若吞欲吐的样子。每个龙头下的地上,都对准龙嘴蹲着一只仰头张口的铜蛤蟆,在那里等着接龙嘴里的小铜球。

那么,这地动仪是怎么测定地震的呢?原来,它的中央竖着一根上粗下细的大铜柱,铜柱的旁边通着8条道,每条道上都设有发动机关,连着龙头。一旦某个方向发生了地震,大铜柱就倒向那边,并触动发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张开嘴巴,吐出铜球,落到铜蛤蟆口中,而其他的龙则不动。球落时,还能发出激扬的声响。观测人员根据铜球落入铜蛤蟆口中的响声,就知道了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汉顺帝永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38年二月初三的这一天,地动仪的一个龙机关突然发动,一个小铜球落到了铜蛤蟆嘴里。按张衡的说法,落球的方向当有地震发生。3天后,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有人飞马来报,说是那儿发生了地震。这正是地动仪标示的方向。

张衡地动仪的制造成功,是世界地震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大地震动波,进行远距离测量。这一原理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所使用。在国外,直到1000多年后的13世纪,古波斯才有类似的测震仪;而欧洲,就更晚了,在18世纪才出现利用水银溢流来记录地震的仪器。

张衡虽然很早就创造出了地动仪,但由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不予重视,所以,他的研究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地动仪制造出来后。不仅没有推广使用,最后竟连这一科学硕果也因没能很好地保护而丧失了。这无疑是科技史上的巨大损失。近代的科学家复制了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模型。现在这一模型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

煤的开采

公元1275年的夏天,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由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马可・波罗还在元朝廷里当了官员,并在中国整整住了17年。公元1295年底,马可・波罗返回了威尼斯。他的邻里乡亲除了欣赏他带回去的丝绸瓷器外,还请他讲他在中国遇到的新鲜事。马可・波罗对他们说:“在中国,有一种黑石头,能像木柴一样燃烧,但火力却比木柴强,从晚上烧到早上还不会熄灭。”马可・波罗把这件新鲜事写到了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

其实,马可・波罗说的这种奇怪的“黑石头”,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煤。在马可・波罗见到煤时,我们中国人用煤作燃料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在马可・波罗之前五千多年前,就认识了煤。

煤,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石涅、石墨、石炭等。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便有这样的记载:“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女床山就是“陕西凤翔的岐山”。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女床山的南面多产赤铜,山的北面多产石涅,也就是“煤”。这是古籍中有关“煤”的最早记载。

早期拿来作为雕刻材料使用的煤,都是取之于露天的。有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的我国开采煤矿和用煤作燃料,则是西汉的事。司马迁曾著有千古绝唱《史记》。《外戚世家》部分,司马迁在为窦皇后和她的胞弟窦少君作传时,选择了窦少君为人挖煤,又赶上旧煤坑崩塌,100多人皆死于非命,而唯独他侥幸逃生的典型事例,来反映窦少君的不幸遭遇。然而,司马迁却没有想到,他的这段记载,竟是中国乃至世界采煤的最早记录。1958年至1959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发掘了西汉中后期的冶铁遗址。结果发现,当时的人们炼铁是用木柴、原煤和煤饼作燃料的。唐宋以后,我国煤的开采和使用更为普遍,而且采煤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河南鹤壁市北宋晚期煤矿遗址中可以知道,当时是先由地面开凿圆形竖井,然后依地下自然煤层的变化开掘巷道。除考古发现外,记载最详的,要算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书中写道:有采煤经验的人,根据地面上的土质颜色,就能判断出地下是否有煤,然后往下挖掘。挖掘到五丈左右的时候,才能得到煤。刚见煤层的露头,毒气冒出能伤人。但有一种方法能排除毒气。就是将大竹子的中节凿通,削尖竹筒的末端,然后把它插进煤层中,那毒气就能通过竹筒排出了。这样一来,人便可以在煤井下用大锄挖煤了。若井下发现煤层向四面延伸,可随着煤的分布,横打巷道挖取。但巷道要用木板支护,以防崩塌伤及挖煤人。凡是煤层挖采完以后,都要用土把煤井填实。

宋应星的这段话,不仅记载了怎样找矿、采矿,而且记述了排除毒气和防止塌陷的具体措施。这种措施是很科学的。

西方关于煤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公元315年,比我国晚了近800年;而英国则直到公元13世纪,才开始采煤,比我国晚了1400多年。

黑色金子

——石油

石油在我国古代又称石漆、石液、石脂水、石脑油、猛火油。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古代较早发现石油的地方有3处:陕西延安、甘肃酒泉和新疆库车附近。其中以延安地区为最早。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他所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汉书・地理志》中说:“高奴,有洧水,可以燃烧。”高奴在今天的延安附近。洧水是延河的支流。这种可燃之物,就是石油。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便详细地说明过这“高奴石油”。更有意义的是,他还在文章中首先使用了“石油”这一名称。

西晋的张华在他所著的《博物志》中指出,在酒泉镇延寿县以南的山里,有一种会流出“泉水”的山岩。流出来的“水”用火一点,它就能燃烧。张华这里所说的“泉水”,就是从岩石缝中渗出来的石油。北宋时,都城汴京的兵工厂里,还设有“沥青作坊”和“猛火油作坊”,专门生产石油火器。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说这种武器,若是击中了人,没有不糜烂的;若是水战,还能烧浮桥、战舰。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里,还对石油进行了药理分析,提出了新的药用见解。《元一统志》记载:“在延长县南迎河有凿开石油一井,其油可燃。……又延川县西北八十里永平村有一井……”《元一统志》是公元1303年的著作,这表明,至少在6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钻井采油了,而在国外,直到1859年,美国才打出了第一口石油井。而且,这也是西方国家的第一口石油井。不言而喻,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的国家,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石油井的国家。这足以让我们为我们的先人感到自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