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实证分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08:28:07

点击下载

作者:董拥军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实证分析试读:

致谢

感谢导师邱长溶教授的悉心指导。论文研究方向的确定、所需资料的搜集、写作与修改,无不渗透着邱老师的心血。邱老师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孜孜不倦的教诲、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路和对现实经济的深刻洞察力,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感谢我院的冯涛教授、余力教授。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给我们各种专业知识,并在论文开题报告和预答辩时给予了精辟的指导与批评。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他们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董栓成副教授、郝爱民博士、刘军博士、侯剑平博士、杨彤博士、万春博士、赵锴博士、阎荣国博士、徐梅博士、史美景副教授、严明义副教授、于慧君博士、陈安平博士、杨小力博士、曹培慎博士、郭晓峰博士等给予我的关心与帮助。与他们的交流和探讨给了我很多启发,也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感谢我的父母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与鼓励。感谢我的妻子杜蓉女士对我的理解与支持。在我准备攻读博士学位时,我们的女儿子琪正好出生,她为我的博士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与快乐。在此感谢她所带给我的一切,更感谢我的妻子在此期间所付出的一切。董拥军2012年12月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支出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支出是否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对我国是否进一步由省级统筹向全国统筹迈进至关重要。本书使用数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揭示了我国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加充分地研究社会保障支出的积极作用,定量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制度演进中社会保障支出作用的变化,评价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书的创新之处:(1)将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论模型——三期生命周期代理人模型应用到我国的社会保障研究中。三期生命周期代理人模型比之两期生命周期代理人模型的特点在于,在引进了教育及人力资本因素并且使教育及人力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的基础上,考虑了工资收入的预期问题,使得模型更具说服力。新增长理论证明物质资本的积累并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决定的。这样,国外经济学者纷纷从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及其形成过程的角度来进一步诠释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书实证部分的计量模型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并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多个国外计量模型的变量以及表达形式进行选择、筛选,最终形成本书的计量模型,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进行计量分析。(2)使用全国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及因果检验分析。根据协整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基尼系数是负相关关系,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提高了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基尼系数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说明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并且这一作用是长期动态稳定的。(3)使用省级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效应。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证明: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促进经济增长的变量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阻碍经济增长的变量是社会保障水平;而在公平程度的模型中,却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降低了公平程度,提高公平程度的反而是社会保障水平。也就是说,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确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会降低公平程度;反过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提高公平程度,却又会阻碍经济增长。如何才能做到在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加重社会保障负担呢?一个可行的解决途径是:尽快实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进行全国统筹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可以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支出额度,并且把一部分资金转移支付到西部落后省份。这样,一方面,西部落后省份增加了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促进了西部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没有提高西部的社会保障负担的前提下,实际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进而又提高了公平程度。当然这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从东部的公平模型来看,东部地区的公平程度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值以及社会保障水平都不敏感,而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政策虚拟变量比较敏感,东部地区公平程度的损失可以通过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来弥补。(4)对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和评价。在面板数据模型中,使用虚拟变量模拟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变迁。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发现省级统筹的制度变迁可促进经济增长;而在收入公平模型中,发现省级统筹的制度变迁也会促进公平程度的提高。也就是说,省级统筹的制度安排同时促进了效率与公平。这对我国进一步实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提供了实证依据。结合以上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分析,本书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省级统筹的改革,对效率与公平都具有积极作用。这预示着我国社会保障实行全国统筹改革的时机正渐趋成熟。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 经济增长 基尼系数 面板数据

Abstract

Be 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in china, this questions have more attention that how social security affec t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f social security can improve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at same time. This paper uses panel data econometrics model, co-integration theories and cauality analysis, linked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economic growth and Gini coefficient,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 economy. This paper demonstrades it is rational and feasible for our country to increase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Moreover, in order to improve effects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his paper uese suppositional variable to simulate system reform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cheme in province, and to analyse empirically the mov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function in the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on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On the base of the fact, some policy suggestion are devived. The thesis innovations:(1)Apply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f three-period-lived agents model to china's social security'research.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f three-period-lived agents model compare with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f the tow-period-lived agents model,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introducing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into growth model. To be the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become the endogenesis variables affect the economic growth. New growth theory prove that the matter capital does not the reason that economic growth, but be due to technique progress and humang capital's accumulate. This thesis apply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f three-period-lived agents model to china's social security'research.(2)I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we use time series of our country and panel date of province to analyse the whole state status and area diversity respectively, and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completely the effect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n efficiency and equity. On the one hand, as the evidence of time series, our investigation finds that,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co-integration,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s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Gini coefficient, and positively with economic growth. In other word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could speed up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promote the equity of social distribution. The further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cauality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That mean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could cause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boost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is coincident with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reform target in our country.(3)On the other hand, as the evidence on the study of panel data in province,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exists huge imbalance among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ection data,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better the economic strength for some provinces, the lower the burden of social security for these province, vice versa. According to time series, for those provinces which grow faster and rise rapidly in economy, their social security burden increase more slowly, vice verse. This status, that is, the increas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burden, makes scissors difference take place among province's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the strong get more strong and the weak get weaker. When w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deeply, we find it is because of province overall plan of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at means those provinces which have higher level in economic growth could raise social security fund more easily than others which have lower economic growth, consequently, the burden of developed areas would be more light relative to less developed area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completely, the better way is to carry out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verall plan as a whole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the standard charge to get social security fund, afterwords ensure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based on their consumption level among different areas, and implement unified collection and allocation of funds by the state overall plan account for the social security.(4)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quity panel model for social security, we find that equity level mostly relys on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Moreover, equity level could be improved by the province overall plan reform of social security. In the mode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equity level are correlated negatively since the absolute value is neg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level and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hat means provinces which have high level social security get lower absolute value for their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Whereas, those provinces which have lower level social security get higher absolut value for their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his relationship is contrary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it is the variabl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o enhence economic growth, whereas, social security level impede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in the model of equity level, it is th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o reduce equity level, and social security level improves the equity level. In other words, it exists a dilemma between efficiency and equity. Increasing th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could enhance economic growth, but could reduce the equity level. On the contrary, increasing social security level could promote the equity level, but could limit economic growth. Therefore, when increasing th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how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growth, but not to increase social security burden level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only way to resolve, that is to carry out the whole country social security overall plan. When fulfilled overall plan as a whole, developed provinces in the east could increase the amount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properly, and transfer some fund to the less developed provinces in the west. In this way, less developed provinces in the west not only increase th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enhance their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promote the social security level quickly and then improve equity level on the base of not to increase west provinces social security burden. Certainly, it would cost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ast. However, when investigating the equity model of the east, equity level of the east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absolute value of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and also social security level. Nevertheless, it is sensitive to the proportion of financi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o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policy dummy variable as well. The equity level loss of the east could be offset by increasing financial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In conclusion, depending on the analysis of equity and efficiency, it is time to carry out the whole country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verall plan. Increasing social security not only enhance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improve equity level.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Economic Growth; GINI Coefficient; Panel Data

1 绪论

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年来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成就及问题,指出社会保障支出额度在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快于同时期GDP的增长速度,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也日趋严重,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研究的目的:探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效果,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文献的评述,证明我国关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书将着重这方面的研究。最后是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章节安排。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经济高速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同时并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GDP从1978年的3 624.1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59 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约为9.24%。但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发展肯定不行,而随着经济增长,则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加快经济增长,激发、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打破了“铁饭碗”,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实行多劳多得,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方面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例如,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1989年相对较低的0.229上升到2003年的0.374,上升了将近15个百分点,并且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并无收敛的迹象。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适时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建立和谐社会,也就是既要使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在我国,影响效率与公平的因素有哪些,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定性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是实证角度的分析还比较少见。周文兴(2002)的实证研究证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变化,同为资本、教育、城市化、通货膨胀、财政收支、税收、工资率和货币控制等因素的产物,而其中唯有教育因素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对城市化因素的分析中,间接论证了适度加强社会保障比单纯控制城市化进程更能有效缓解不平等,但是并没有对这一论断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书将对社会保障支出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做具体的实证研究。

1.1.2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但是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也迅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从1989年的170.56亿元猛增至2003年的4 515.22亿元,增长了近25.5倍,远快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同时社会保障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不平等上升的趋势,如图1-1所示1989-2003年历年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基尼系数以及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趋势图可以看出,各指标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的。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也是较快的,从1989年的1.01%,增长到2003年的3.85%。但是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还处于低水平,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迅速发展迫在眉睫。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公平问题,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利用再分配国民收入的方法,对社会上的贫困者实行救助,对失业者以及退休人士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补偿,借此收到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成长和增进公民生活福利的效果。也因此,社会保障具有人们所素称的“社会安全网”或“社会稳定器”的性质。因此,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不公平的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份额。但是,在解决公平问题的同时,又不能忽视效率,公平与效率必须兼顾才是建立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那么,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在促进效率与维护公平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在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时,社会保障支出又能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正是本书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图1-1 1989-2003年历年各指标实际值趋势图

1.1.3 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不断提高,全国统筹呼之欲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人口老龄化过程加速,离退休职工越来越多,加上对企业实行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经济政策,50年代建立的传统的以企业为实施主体的“企业办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日益突出,尤其是企业之间负担畸轻畸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影响到企业职工的利益。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改革,之后又打破了行业、系统统筹“条块统筹”的局面。到今天,我国某些省份社会保障的省级统筹虽然还未完成,但是全国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由于受到省级统筹的制度限制,我国社会保障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导致了我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的不公平性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实行全国统筹或者实行省际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但是,社会保障统筹层次的提高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究竟是怎样的呢?本书将通过虚拟变量模拟我国的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改革,定量地分析研究这一制度演进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实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提供依据与参考。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1.2.1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影响效率与公平的文献评述

本书的研究涉及大量关于社会保障的文献。自从Diamond(1965)在他的一篇开创性文章中,分析了经济增长模型里的国家债务或者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如何影响储蓄与资本积累,在最近的几十年里,这一领域已经成为了政策研究的中心热点。Feldstein(1974)认为社会保障将降低私人储蓄,相反Barro(1974)却指出当私人储蓄在两代间可转移时,社会保障其实是中性的。这几十年来,关于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包括(但不是全部):e.g.,Feldstein(1982、1996);Barro and MacDonald(1979);Leimer and Lesnoy(1982);Modigliani and Sterling(1983);Seater(1993);Coates and Humphreys(1999)。将社会保障分解为保险费以及赤字的部分,Cigno与他的合作者使用若干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且发现在一个完全基金制的制度下,社会保障对储蓄有一个显著的正向效果。

关于社会保障(或者国家债务),最近的理论研究已经考虑了更多的因素,比如:利他主义、生育率、人力资本以及考虑年龄因素的生产率[e.g.,Becker and Barro(1988);Lapan and Enders(1990);Wildasin(1990);Cigno(1991、1992);Nishimura and Zhang(1992);Zhang(1995);Sala-i-Martin(1996);Mulligan(1997)]。Becker and Barro(1988)发现在一个非基金社会保障制度里,持久增长的利益将降低生育率并且通过增大每个孩童的遗产成本而提高资本集约程度。Lapan and Enders(1990)以及Wildasin(1990)发现公共债务有相同的效果。在Cigno(1991)以及Cigno and Rosati(1992)的研究里发现,一个增长的社会保障将降低生育率,但是它如何影响储蓄率依社会保障的筹资是通过征税还是债务而有所不同,也依赖于代理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并且还要考虑消费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总弹性的强弱问题。特别的是,Cigno and Werding(2003)提供了一个基于家族网络(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替代物)的理论,并且证明社会保障能够增加总储蓄。

Zhang(1995)争论道:非基金社会保障能够在降低生育率、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并且不影响储蓄率的情况下加速长期的经济增长,条件是父母对孩子的福利有足够强的偏好。Sala-i-Martin(1996)发现,只要社会保障可以鼓励退休,一个强大的社会保障计划就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为稍老的劳动者的劳动率是低下的,他们离开劳动岗位有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Mulligan(1997)暗示,社会保障可以增强经济增长,只要父母对孩子的利他主义超过对工作的偏好,支付社会保障税。一个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税将阻碍对工作的偏好并且鼓励对孩子利他主义的积聚。一般而言,无论如何,社会保障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文献中是非常复杂的,依赖于私人国际汇款是否有效运转、依赖于一个劳动者随着年龄增长劳动效率是否会降低,依赖于生育率是否内生的选择,也依赖于参数的确定(特别是利他主义的强弱设定)。这里有一些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Ehrlich and Zhong(1998)使用跨国数据,检验了养老基金占GDP比率分别对生育率、离婚率、储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他们发现社会保障支出对以上变量都有一个相反的效果,符合通常的观点。直到储蓄率被考虑以后,Ehrlich与他的合作者的研究结果显然地与Cigno and Rosati(1992、1996、1997)和Cigno等人(2003)的研究结果相反。他们分别使用几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公共养老金对储蓄有一个正的效果。更早的研究是Barro(1989)研究政府转移支付对储蓄、生育率以及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实证研究,他发现政府转移支付对生育率有负向的影响,并且指出令人迷惑的是政府转移支付对储蓄率也是负向的,但是对经济增长却有个正向的影响(尽管两者在统计上并不显著)。政府转移支付对储蓄的负向影响回应了两个更早的研究[Feldstein(1982b)、Kormendi(1983)],同时增长效果与最近出现的使用跨国数据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是相对较新的。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模型出发的常规认识认为:政府转移支付对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当是同向的,关于这一问题的更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然是必要的。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我们从跨国数据的研究中发现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有一个正的效果并且将其解释为是社会保障替换数量与质量的交易,关于孩童则倾向于后者(教育质量)。

西方国家近年来对社会保障的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方面,大多数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单纯的再分配政策将对实物资本积累以及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因为这种再分配政策意味着储蓄以及投资的减少,在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减少个人储蓄,这称为社会保障对个人储蓄的“挤出效应”。最先提出这一点的是Feldstein(1974)。同时他也认为,社会保障会通过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量影响个人储蓄。一个力量是,人们既然可以从公共养老金计划中获得养老金收益,就可以减少为了退休期的消费而在工作时积累财产的需要,这叫做“资产替代效应”。另一个力量是“退休效应”,即人们获得养老金的前提条件是更早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放弃工作而选择退休,退休意味着丧失继续工作的收入。为了维持或提高自己的老年福利水平,个人在就业时期往往会选择更多地储蓄。个人储蓄的净效应就取决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效应的力量对比。如果资产替代效应大于退休效应,个人储蓄就要减少;如果退休效应强于资产替代效应,则个人储蓄可以增加。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对个人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增长理论证明物质资本积累并不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知识外溢等人力资本积累因素决定的。对增长源泉的这一重新认识,改变了人们对养老保障制度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看法,经济学家们纷纷从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及其形成过程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Sala-i-Martin(1992)指出,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生活保障,可以诱使或促使工作低效率的老年人选择提早退出劳动力市场,将其工作让与年轻的劳动者,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和总产出水平。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已有大量的研究。Aron(1982)的分析从社会保障支出与储蓄的关系入手,并未得出社会保障支出与储蓄之间是负向关系的结论。Atkinson(1995)使用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在内的一组解释变量分析了欧盟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关系,结果为正向关系。Barro(1989)、Perotti(1996)、Sala-i-Martin(1992)使用了同一方法应用于一个扩大了的国家集合,得到了同样的结果。Giorgio(2000)分别使用了61个国家以及20个工业化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Jie Zhang、Junsen Zhang(2002)使用1960-2000年的包含64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估计的社会保障的系数在增长与教育方程中显著为负;相反,估计的经济增长的系数在社会保障方程中显著为正。这一结果证明,社会保障实际上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但是其代价是降低了孩童的生育率以及教育质量。

1.2.2 我国关于社会保障研究的文献评述

1.2.2.1 我国关于养老保险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的文献研究

我国关于社会保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层面,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从现收现付制改变到部分积累制,以及养老保险的空账运行等实际问题;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以及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支出中的养老保险方面,而将社会保障支出作为总体研究的相对较少。本书尝试在这方面做些研究。

国内在养老保险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不少引人关注的文献。李绍光(1998)对养老保险经济学不同学派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述评。柏杰(2000)针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实践建立了一个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效率的影响。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0)通过一个宏观增长模型比较了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两种养老保险制度在长期的差别,认为从经济增长角度看,积累制优于现收现付制。袁志刚(2001)从宏观经济学动态运行角度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上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王燕等(2001)利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金改革的影响,并比较了支付隐性债务和转轨成本的各种可选方案,模拟结果谨慎乐观。郑伟(2002)在Feldstein(1998)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证明了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优与劣并不是绝对的,并给出了决定优劣的具体参数条件。何樟勇、袁志刚(2004)基于经济动态效率对养老保险筹资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实际经济运行状态正处于动态无效区域,认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时机并不成熟,现收现付制仍是当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一种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王练文(2004)在用一般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了养老金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之后,在世代交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养老金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模型,分析了公共养老金制度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分配效率的关系。他在文中并没有将现收现付制公共养老金过渡到一个完全基金式的养老金计划,而是重点研究了公共养老金制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生育率及经济增长因子的影响,对公共养老金制度立法进行了探讨。以上学者对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讨,他们的一个基本发现是:由一个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向一个完全基金制的养老金制度转轨对经济的增长可能是有害的,不仅对发达国家而言是如此(它们正经历低增长),对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也是如此(它们面临人口过剩)。他们还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发展中国家最近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中所产生的实践或认识的问题。程永宏(2005)探讨了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的关系,给出人口老龄化是否导致现收现付制发生支付危机的定量判别条件,并结合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分析后认为,现收现付制基本上不会因老龄化而出现支付危机,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不能作为中国养老保险实行基金积累制的理论根据。许晓茵、韩丽妙(2006)运用1996-2004年中国31个省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及其他相关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发现:养老金支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西部地区养老金支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而中部地区,养老金支付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都呈“塌陷”态势。因此,根据地区特点完善社会保障政策相当重要。

彭浩然、申曙光(2007)利用世代交叠内生增长模型考察了现收现付制与生育率、储蓄率、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且利用中国31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的结果证明,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降低了居民储蓄率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占居民收入的份额,不利于经济增长。利用制度外资金来解决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转轨成本问题和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有助于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有利。另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将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这一结果与本书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吻合)。

在养老保险与公平方面的实证研究有:封进(2004)从年龄和收入两个角度划分养老保险所涉及的利益群体,从其各自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得到不同的群体对养老保险所具有的再分配功能的不同偏好。在一个收入差距较大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会得到占多数的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对照中国的情况,现阶段一个具有再分配功能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理由。

以上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关于养老保险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都是非常的深入和有意义的。但是,社会保障不仅仅包括养老保险,还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特别是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这其中包括社会救济,在我国主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一项支出对公平的影响应当是显著的。而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障支出中占到70%左右(后文将详细研究),应当说份额是很大的,但是并不是全部,近几年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支出中的份额有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研究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显得越来越迫切。1.2.2.2 我国关于社会保障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的文献研究

近几年,我国学者也对社会保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开征社会保障税问题的研究。其中麦正华等(2004)指出,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现实选择,对此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开征社会保障税后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建设尚在探讨之中,文中提出应在坚持三个原则(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社会保障费用支付标准制定和审批与资金支付分开原则;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原则)、确立三个模式(即现行分税制模式;部分积累或完全积累模式;税务、财政、社保、审计四位一体模式)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林翰等(2005)首先分析了社会保障税的内涵与模式,之后结合我国现状,设置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税模式,最后又阐述了我国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原则:轻税负合理负担原则、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原则。(2)对全国或地方的社会保障支出适度水平的研究。其中景天魁(2004)提出“底线公平”概念,就是为了确立社会公平的基点,明确政府责任的“边界”;寻找全社会可以共同接受和维护的价值基础,确定当前实际可以达到的起码的公平。从底线公平出发,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完善调节机制上,特别是在面对社会保险扩面、扩项压力的情况下,更应该明确地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特别是要清醒地把握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在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同时,防止社会保障支出总水平在短时间内增长过快。应进一步完善责任共担和责任分担的机制,并适当掌握激励和约束的强度。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结构不合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城乡二元体制。这与底线公平的关系最大,建议尽快在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中国,一个人的长远发展主要靠提升人力资本,而又因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别等原因,致使公共基础教育难以确保的情况下,政府应将公共基础教育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这不仅事关底线公平,更关乎国家前途。总而言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只有确立适当的理念,形成一套完备的刚柔相济、协调互补的调节机制,并适时调整制度建设的重点和顺序,才可能增强可持续性,为这项事业开辟乐观的前景。但这无论在学术研究上还是在政策实践上,都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王元月(2004)应用社会保障水平理论与适度水平测算模型,对东北三省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适度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基本结论是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且结构不合理。在此基础上,从东北社会保障体制中的缺陷出发分析造成保障水平现状的原因,并应用社会保障水平供求平衡理论和社会保障水平效率标准,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和措施。刘峰(2006)通过对近几年来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分析,指出尽管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表面上逐渐增加,但名义社会保障支出与各年的支出适度水平下限相比,其间的差距反而有所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社保支出水平并没有变。娜仁图雅(2006)、梁磊等(2006)针对这个现象探讨了原因,提出了建议。(3)对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马海涛(1996)指出国家财政要重点研究制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障基金等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及其经办机构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严格的预、决算审批制度,并对其进行经常的监督检查,促进基金收缴、支付和投资运营以及管理费提取的合理化、规范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符合我国国情,分步实施,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财政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管理的法律法规,调整财政职能范围,合理安排社会保障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净化支出内容,强化社会保障资金和财务管理,支持和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包丽萍(1999)认为,目前,我国仅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规模就达1 000多亿元,而对于这笔庞大的收支,除少数地方将其纳入单独的财政专户管理外,基本上由各主管部门自行管理。为加强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维护政府预算的完整性,必须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应涵盖政府行使社会职能、保证经济正常运行、维护社会稳定的所有行为的资金收支,包括政府一般税收收入安排的社会保障资金和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活动,即采用“一揽子社会保障预算”模式。周顺明(2000)认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是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手段,是规范社会保障收支、加强宏观调控能力的现实需要,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要选择。贾康(2001)认为,政府财政是实施基本养老保险财务会计管理、资金管理和基金担保的重要部门。财政状况的好坏、财政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和管理方式的合理与否,是养老保险体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建立可持续的养老保险体制,必须正确处理相关财政条件问题。(4)对影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因素的分析。穆怀中(2001)从国家福利和自保公助两种社会保障模式出发,运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储蓄、投资、私人消费之间的相关影响,揭示了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效应,证明了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中国社会保障运行体系具有理论价值。曹朴(2006)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存在的问题是覆盖面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和资金匮乏等。通过分析影响社会保障支出的老龄化、居民储蓄、地区差异和失业率等因素,对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改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5)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张平(2004)认为,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严重滞后,广大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保障网之外。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延迟了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进程。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理论界也就此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究与探讨。李放(2005)根据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等基本事实,认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而我国目前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为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尽快扭转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另一方面要严格界定政府职能,确定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重点和优先扶持领域,并随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财政支持的深度和广度。(6)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差异(公平性)研究少有人涉足。林治芬(2002)就全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比例及缺口、替代率、抚养比率等指标,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但该研究的统计指标都比较简单,而且没有分解区域差异。刘志英(2006)对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她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界定与本书不一致,而且在实证分析中只是针对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论证。刘乐山(2006)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但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彭海艳(2007)首先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然后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结果说明:三大区域总体、区域内及区域间的差异基本呈下降趋势,期间略有起伏,但区域内差异远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异变动趋势不一致,且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差别较大;社会保障各项支出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成为总体差异的主体因素。

张盈华(2008)研究了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文中将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按照不同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政治经济学派,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社会保障的互济性和收入再分配,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新古典学派,从经济效益出发,研究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根据新古典学派的基本理论,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因此,经济学家们从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出发,通过研究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对储蓄率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来考察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基本结论是: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对国民储蓄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国民储蓄率,妨碍了经济增长;基金制可以提高国民储蓄率,促进经济增长。从理论上讲,储蓄率推动经济增长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储蓄-资本转化率,二是投资的产出弹性。在中国,这两个指标的值都较小,从而限制了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存在一定局限。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的新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积累作为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促进机理的研究发掘了新的视角。相关论文从社会保障的待遇给付环节着手,将社会保障划分为均一费率制和收入关联制。均一费率制按照统一标准计发社会保障待遇,而收入关联制则将未来的社会保障待遇与工作期间的收入直接挂钩。从新的视角看,不同计发办法的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论证,发现相对于均一费率而言,收入关联的社会保障更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关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变量影响的实证分析,比较突出的是张继海(2006)的博士论文。文中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程度。实证研究部分选取辽宁省2002年和2003年城镇3 250户和3 600户居民家计调查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分别设定全体居民户的虚拟变量模型和有社会保障居民户的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模型,以实证分析是否拥有社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财富拥有量的差异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程度,并建立相应的数量关系。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影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收入分配效应。论文通过选取1985-2003年中国城镇按收入等级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数据,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下分别进行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利用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实证分析1992-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按收入等级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与当期基本消费需求支出之间的关系。该文的研究比较充分,认为居民的消费与储蓄行为将影响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但是其影响是间接的,不能充分说明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以及基尼系数的影响。

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定性方面。高全成(2002)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稳步、持续、高效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安全、稳步提高,社会政治及其他事业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和保证。任何一个社会,要想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抓紧、抓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而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层面,合理选择公平与效率的侧重点,以保证在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人民生活稳定、安全、持续提高。

从以上总结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社会保障支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支出地区差异的研究,而关于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以及公平的关系方面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实证研究还很少涉及。本书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关于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问题,国内外一些经济学家参照西方国家的成例,提出和推行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有助于国企改革,转移和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包袱;二是保障社会稳定,有助于减轻社会转型的阵痛;三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社会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的标志。但是也有经济学者提出了相反的观点。陈平(2002)的观察相反:推行建立中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动机是短期的,战略目标是错误的,财政上是无法持续的,在国际竞争中是自损国际竞争力的短视国策。其理由是:第一,统一社保经济上根本不可行。在区域发展高度不平衡、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上将是“乌托邦”式的“洋跃进”。统一社保非但无助于国企改革,还会拖垮整个财政体系。第二,将严重削弱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外资将流向没有社保的劳动力廉价国家,从而削弱而非加强社会稳定。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1998年年底开始实行省级统筹,改变了过去社会保障支出条块分割的局面。但是,这一制度的改革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还未见专门研究。本书将使用面板数据以及虚拟变量的实证模型分析,以量化的方法对这一制度改革从效率与公平两方面做出评价,为我国以后实行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本书分别从效率与公平两个方面,采用协整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社会保障的作用与影响。

首先使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GINI系数之间的协整关系,借以揭示各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协整关系成立的话,研究因果关系才是有意义的)继续研究其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使用我国省际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GINI系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借以研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主要是看两两变量之间的正负关系。在面板数据模型中,本书除了研究实物资本投资变量外,还引进了人力资本变量,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实物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方向来探讨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这是因为本书的理论模型是社会保障的三期生命周期模型,在此模型中必须探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支出是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另外,在面板数据中,本书还特别使用虚拟变量模拟了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安排,研究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安排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为我国进一步施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提供现实依据。

最后为了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的差异,本书又分别以东、中、西部为子集,研究社会保障支出在各个地区之间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差异。众所周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实力、发展状况、自然禀赋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研究社会保障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状况,可以具体分析、比较社会保障支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中的差异,特别是引入模拟我国社会保障省级统筹的制度安排虚拟变量,就可以分析省级统筹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下对效率与公平的作用。我国实行全国统筹之后,社会保障基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社会保障支出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重新转移、分配,会对各个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分析社会保障支出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可以对此情况做出简单的预期以及比较,为实行社会保障的全国统筹提供实证依据。

1.3.2 论文框架

本书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是绪论部分。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年来经济发展各方面的成就及问题,指出社会保障支出额度正迅速增长,其增长速度远快于同时期GDP的增长速度,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同时也日趋严重,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效果,以此为依据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建议。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保障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文献的评述,证明在我国,关于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本书将着重于这方面的研究。最后是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章节安排。

第2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特点和科学成就,其后以框图的形式对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做出了简单、形象的刻画。第二部分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论模型——三期生命周期代理人模型做了详尽介绍。本书实证部分的计量模型是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并在第4章对计量模型的选取做出了阐述。第三部分介绍了社会保障影响收入分配的世代交替模型。

第3章首先回顾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并对其做出简单的评价,之后以养老保险改革为例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之后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指出解决这些的矛盾的可能的途径是实行全国统筹,最后对我国社会保障实行全国统筹的意义做出了阐述。

第4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社会保障的统计口径做了界定。本书采用“小口径”核算社会保障支出,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我国1989-2003年的社会保障支出;之后又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社会保障支出分项构成进行了国际比较,阐述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国际水平的差异,指明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是本章的重点,在这部分使用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以及基尼系数的长期动态效果,证明了从时间序列来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以及公平程度都具有促进的效果,兼顾了效率与公平。

第5章首先应用散点图法和相关系数法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具体的做法是从社会保障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与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散点图,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为本章后面的面板数据分析提供了解释依据。其次在简单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本书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模型的虚拟变量做出了界定。之后又对本书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选取做出了阐述。本书研究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是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社会保障对资本形成的影响以及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的综合分析研究。最后,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与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反向关系,结合本章第一部分的各指标的相关关系分析,解释了我国社会保障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与社会保障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反向关系的原因。

第6章首先以2003年社会保障东、中、西部各相关指标平均值的直框图做对比分析,说明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存在着不平衡性,接着针对各相关指标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东、中、西部各地区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程度。在此基础上,以面板数据分别分析了东、中、西部各地区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其后也做出了比较研究。比较发现,东、中、西部的社会保障各个模型的估计结果虽有不同,但是其共同点是:社会保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而社会保障水平却阻碍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各地区经济增长模型估计系数的分析,证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全国统筹或者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有助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增长。

第7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反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我国1995-2003年各地区相应的基尼系数。第二部分依据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影响,证明社会保障支出绝对值对公平是负的效应,而社会保障水平却是正的效应。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各个地区社会保障对公平的影响,证明在东、中、西部各个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对公平的影响总是正的效应。依据第3章关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不平衡性分析,以及各地区公平模型估计系数的分析,证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全国统筹或者地区之间的转移支付有助于提高各地区收入分配公平度。图1-2 本书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8章是结论部分,主要是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工作与发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政策建议中,特别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提高的路径问题,即“全国统筹城镇”与“全民统筹城乡”的抉择。

2 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经济理论及模型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社会保障支出对效率与公平影响的经济理论的演变、特点和科学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其后以框图的形式对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做出了简单、形象的刻画。第二部分对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论模型——三期生命周期代理人模型做了详尽介绍。本书实证部分的计量模型是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并在第5章对计量模型的选取做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社会保障影响收入分配的世代交替模型。

2.1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及其评析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是:以公平与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内容扩大并系统化,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其理论成就表现在:以税收作为再分配的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社会保障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研究其演变、特点和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过理论阐述,从而形成了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使这一理论逐步系统化。本书拟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予以总结和评析。

2.1.1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

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了贫富的两极分化。因此,如何缓解贫富分化,如何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就成为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许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在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方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体系。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早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论述了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推动个体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共同增长,进而来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的思想。第一个系统地阐述社会保障经济思想的是德国的新历史学派,他们针对当时德国所面临的劳资问题,强调和证明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新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述其分配理论时,对社会保障的几个基本问题做了一些阐述,其思想要点主要是论述改革收入分配以增进社会福利,以及对贫穷者的救济问题。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开始于福利经济学。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主张国家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他们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为基础,依据边沁所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这一功利原则论述了社会保障政策的经济意义。庇古假定在收入分配中有一个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同一英镑的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穷人一英镑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镑收入的效用。因此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收入再分配过程中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社会总效用会增加。因此他主张:①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使劳动者的患病、残疾、失业和养老能得到适当的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②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向低收入劳动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③实行普遍养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进行普遍补贴的制度,通过有效的收入转移支付实现社会公平。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需求管理为基础建立了其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凯恩斯认为,一国的生产和就业状况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但是由于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会经常出现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危机与失业的发生。因此国家必须对自由市场经济进行干预,运用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有目的和有意识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来影响消费需求。他认为政府干预的方针是:“国家必须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及其他办法,指导消费倾向,其政策重心为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有意识的财政支出与收入来影响消费倾向。通过个人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对失业者、贫困者进行救济,从而刺激消费需求。”虽然凯恩斯本人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保障的思想,但其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却为其追随者论述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均衡效应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凯恩斯的追随者首先论证了社会保障在宏观经济中的短期均衡效应。在他们看来,经济萧条和大规模失业缘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是消费过低造成的。由于穷人的消费倾向高于富人,应通过向富人增加税收,然后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以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支出,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他们还论证了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与个人收入都有显著的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缴费以及政府的收入会迅速增加,社会保障税收也同样会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失业率低、社会保障支出少,这样社会保障基金将会收多支少,由此将会抑制私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过度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期,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增长放缓,企业和居民的缴款以及政府的税收难以增加,社会保障收入难以增长。这时失业率逐渐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将会增加,由此会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经济运行走出萧条的低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学在发展和批判凯恩斯理论的过程中,关于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见解。这些典型的论述主要包括:①新剑桥学派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流行于英国的新剑桥学派认为,分配失调是资本主义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改善收入分配出发论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其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从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出发,主张用累进税改变分配结构,给低收入家庭以补助,加强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措施,以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②货币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其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高效率来自于市场竞争。如果对低收入者给予“最低生活水平的维持制度”,会挫伤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最终有损于自由竞争和效率,因此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对低收入者发放差额补助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完全取消该制度又会遭到社会公众的反对。为了既救济贫困,又不损害竞争和效率,弗里德曼主张采用负所得税。通过负所得税,既帮助低收入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又不挫伤人们的工作积极性。③供给学派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供给学派从其自由主义原则出发,指责社会保险削减了个人储蓄,抑制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失业保险鼓励人们失业,使政府财政连年出现赤字,有加剧通货膨胀的危险。他们主张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对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改革,采取“紧急援助、严格的福利和对儿童补贴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鼓励就业,提高生产率,减少政府开支。同时主张通过人寿保险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茨指出:“社会保险制度正处在危机之中,因为它计划要对一代又一代人支付不断增长的实际社会保险金。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削减社会保险金的增长计划,从工资指数化转为物价指数化,将从根本上消除长期的社会保险问题。此外,通过商业人寿保险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的新发展中,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开始重视从社会保险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来论证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布兰查德和费希尔,在其《宏观经济学》一书中建立了“交叠世代模型”,主要分析了社会保险和资本积累的关系。在研究中,他们把社会保险分为完全基金式和分期付款式两种系统,分析了不同系统条件下社会保险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完全基金式对总储蓄和资本积累没有影响,而分期付款系统对资本积累有影响,一般是减少资本积累率。”

2.1.2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

纵观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其理论特点是:2.1.2.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其研究的核心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始终处于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研究的核心地位,这是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最显著的特征。这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浓厚的公平色彩,是作为公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由法律加以保证和强制实施的。其功能是为满足社会公平目标而提供的一种安全稳定机制,以弥补市场分配的缺陷。同时社会保障又会对经济效率起着独特的作用,“从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保障对经济发展必要的要素收入,从更宏观的意义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过程中,西方经济学家们始终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尤其是以公平为出发点来构筑其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从福利经济学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来看,他们也是以社会公平为出发点来论证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问题。甚至凯恩斯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也是如此。凯恩斯的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过程中,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要是为了寻找资本主义大萧条的原因及其救治措施。但他也始终未能逃避公平与效率这一基本的社会哲学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中“滞胀”问题的出现,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虽然仍以公平与效率为其理论核心,但更关注经济效率。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针对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失灵和西方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危机,以经济效率原则为出发点,提出了削减社会保障支出的政策建议,并在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泛采纳和运用。从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新进展来看,这些理论主要以经济效率为目标,从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保障问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2.1.2.2 理论研究内容逐步扩大并系统化

从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历程来看,其理论内容不断地扩展,随着理论的演化而进一步地系统化了。20世纪以前的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主要镶嵌在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当中,因而社会保障仅仅被当成一种收入再分配以及实现收入均等化的工具而存在。当代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中其内容则有所扩大。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采用了边际分析法,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保障政策在增进一国福利方面的作用,并以社会公平和收入均等化为出发点,以社会保障政策作为实现收入“均等化”的途径,在实施手段上提出了累进所得税原则。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中的凯恩斯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内容更有所扩大,他一方面从经济稳定与经济均衡的角度论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均衡效用,指出通过社会保障政策既能对失业者进行救助,又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宏观经济的均衡;另一方面把社会保障制度与财政政策相结合,依据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原理来实施社会保障,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态势,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障收支方式,使社会保障的收支成为财政政策的一项内在稳定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货币主义与供给学派从经济增长着眼,弗里德曼提出了负所得税的措施,而供给学派针对美国财政赤字的状况,提出了大幅度削减政府开支的主张。他们的这些理论从研究内容上逐渐扩充,在功能上有所增加,在原来单一的经济稳定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经济调节、再分配等多项功能,并与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日益融合在一起,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理论指导。2.1.2.3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研究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

从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来看,经济理论的导向是一个主要因素。在19世纪中叶,新历史学派和费边学派曾提出过“福利国家”的设想,他们主要强调和证明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客观必要性,即如果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则易于导致劳资矛盾。正是在这种理论的导向下,“补救模式”得到了建立和发展。20世纪初,庇古创立的福利经济学,主张国家实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救助制度,以扩大社会救济支出。它与先前福利国家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论证了社会保障政策的经济意义,认为实行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庇古的这种理论对西方“机制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机制模式”在各国迅速发展,与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密切相关。正是在凯恩斯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其追随者发现了社会保障具有促进经济稳定和经济均衡的效应。在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下,社会保障逐渐由一种救残助缺的措施演变成了一种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在其理论的引导下,“机制模式”逐渐完备,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保障模式。

2.1.3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科学成就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在其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理论主张,同时也取得了不少科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3.1 以税收作为再分配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的思路成为西方各国普遍公认的原则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针对货币收入在穷人与富人之间效用的不同,提出了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扩大一国“经济福利”的思想,由此他主张向高收入的富人征收累进所得税,对低收入者增加失业补助和社会救济,以实现收入的均等化,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通过累进所得税原则和个人间收入转移支付制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劫富济贫”思想。这一做法直到今天仍被许多国家的社会保障实践所采用。2.1.3.2 为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社会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历史学派的施·穆勒主张国家应举办社会保障,他把调节经济、维持公共设施、实施社会保障看成是政府行为,把举办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纳入到了政府行为的视野之中。新福利经济学又提出了“补偿原则论”,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出现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现象,因而国家应通过赋税政策来予以调节,从受益者那里取走一部分来补偿受损者。补偿原则论为西方国家通过经济干预措施来实施社会保障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针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主张国家必须对自由市场经济进行干预,认为“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之间互相适应,故政府机能不能不扩大”,为此他指出国家干预的方针是“国家必须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及其他办法,指导消费倾向”。2.1.3.3 把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来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这一点在凯恩斯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凯恩斯的追随者在凯恩斯的思想体系框架中,论证了社会保障对宏观经济的长期均衡效应。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税收会增加,而由于失业率低,社会保障支出会减少,由此会抑制个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过度增加。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税收将会减少,而失业率增加,保障支出将会增加,既维持了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又会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增加,从而使经济走出萧条的境地。这样不仅发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功能,而且又发挥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调节功能。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态势,采取不同的社会保障收支方式,使社会保障收支成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起到调节作用。2.1.3.4 为社会保障的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不仅主张通过国家干预来实施社会保障,而且还主张国家应通过立法来保证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西方各国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1572年英国开始征收“济贫税”,并于1601年颁布了《济贫法》。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颁布实施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实施了《工伤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养老·残疾·死亡保险法》。在福利经济学理论的推动下,美国的罗斯福政府于1933年颁布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1935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案》,使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2.1.4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我们应重视吸收和借鉴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科学成分。因此,深入研究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将会对我们的经济学研究有许多重要启示,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1.4.1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对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启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同时在转型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说明,诸如收入分配不公、贫困现象和弱者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时,应该可以从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演变中得到许多启示。(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应拓宽视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不应只着眼于应用性研究,而且应重视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依据、社会保障与微观资源配置、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运行、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等。不应只着眼于单一、片面、狭隘的具体问题研究。还应当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相交叉的大视野中去探索社会保障问题,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相联系,从而进一步深入探索社会保障建立中的各种本质关系、技术关系及其运行规律。(2)要重视对市场经济稳定系统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的研究不够,这是我们在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过程中的一大缺陷。市场经济从一般内涵上来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二是进行合理的成果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与此相适应,市场经济系统宏观上可分为两大子系统:动力系统和稳定系统。资源配置问题属于动力系统的范畴,而社会保障则属于稳定系统的范畴。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内涵的研究不够,因而在理论上过分偏重对资源配置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在市场化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重视动力系统的建设,忽视了稳定系统的建设。因而今后要把公平与效率相联系,在理论上要重视社会公平诸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上要重视社会保障这一市场经济稳定系统的建设。(3)建立广义的资源配置经济理论。传统的理论经济学是一种狭义的资源配置经济理论。其缺陷在于:一是以动力系统为中心,忽视稳定系统以及动力系统与稳定系统的关系研究。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强调物质资源的配置,而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因而要变革传统理论经济学的体系,把社会保障理论纳入理论经济学的体系框架内,一方面构建市场经济的稳定系统,使动力系统与稳定系统相互促进,进而把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拓宽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边界和范围,建立以广义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理论经济学范式。(4)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经济学。从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来看,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而且对西方社会保障实践起着导向作用。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从理论研究来看,过分注重政策的设计和论证,对基础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研究不充分,从而导致了改革中的一些短视现象。因而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为指导,广泛吸收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中的科学成就,吸取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有关社会保障的思想精华,在调查研究、吃透国情的基础上,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经济学,并以此来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2.1.4.2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借鉴意义

研究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不仅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1)从中国现存的“二元”社会结构的状况出发,选择并建立“多元”协调模式。在城市以“机制模式”为核心,以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突破口,建立城市社会保障模式;在农村以“补救模式”为核心,以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为突破口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消失,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向城市社会保障模式逐渐转化,并逐步实现统一。(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现收现付制,并逐步向半基金制和完全的基金制过渡。因为现收现付制当年收取当年发放,没有积累,对资本积累和总储蓄有负影响,会减少资本积累,有害于经济增长。而基金制则逐年积累,用时发放,会形成一定余额积累,促进资本积累和总储蓄的增加,从而会加快经济增长。因此,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与运营模式要由以现收现付制和半积累制为内容的政府主管型模式向以积累制为内容的政府主导型模式转变。(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步伐,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运行纳入法制的轨道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是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重要主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惯例,更是21世纪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立法不健全,实践迫切需要我们健全社会保障法,以法律为依据调节社会保障实施中的各种关系,保证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与贯彻执行,以实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运营。

2.2 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2.2.1 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分析

社会保障支出的筹集和支出参与了国民经济大系统的循环,因此,社会保障及社会保障水平的状况和变化,都必然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和整体效应。2.2.1.1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关因素整体比较分析

总的来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与老年人口比重、失业率、人均GDP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与国内储蓄、投资、私人消费之间是负相关关系(见图2-1)。按照前面对变量的三种分类可以看出,社会保障水平与它的“动力变量”和“基本变量”之间为正相关关系,与它的经济“效应变量”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从经济效应变量关系看,社会保障尽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但保障水平无限上升并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社会保障系统中如果缺少激励机制,它的负面效应就会越来越突出。自保公助模式国家之所以与经济“效应变量”之间的负相关程度低,甚至美、日等国家还存在着某些正相关关系,其原因之一是该模式中存在着个人缴费激励机制。所以,从总体效应上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在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调节收入差别、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具有积极效应,但如果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也会产生负效应。图2-1 社会保障水平的部分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图2.2.1.2 社会保障水平的整体经济效应比较分析

西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保障体制形成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初至60年代中逐步成型,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本身的目标即保障贫困者、失业者和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社会保障的外部问题却暴露得愈来愈明显,影响愈来愈严重。这一现实促使理论界和政府都开始转向关注社会保障的外在整体作用或总体效应。社会保障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影响很广泛,我们在此仅分析一个侧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的利益激励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社会保障在体现公平原则的同时,也应体现利益激励和驱动。在社会保障体系中适当地体现利益驱动,是社会保障体系参与国民经济系统大循环的客观要求,也是针对原有社会保障体制弊端而进行的改革。从理论上说,社会保障中的适度利益驱动,不仅是激励人们在享受保障待遇的同时努力去创造生活的内在机制,而且也是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由于国家福利型保障模式实行的是累进所得税筹资方式,社会保障金的获取与个人的缴费不直接挂钩,利益驱动机制不明显,所以受保障者的需求得不到自我控制,一味增长和膨胀,直接导致三个结果:社会保障支出不断增加,导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上升过快,政府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比重过大。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引起公共开支加大,结果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内储蓄比重、国内投资比重减少,进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放慢,见图2-2。自保公助型社会保障模式,由于社会保障金的获取与个人的缴费直接挂钩,利益驱动机制相对较明显,受保障者的需求能够得到自我制约,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得到全方位控制。这样直接产生三个结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相对增长较慢、失业率相对较低、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相对要大,通货膨胀相对要低,最后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相对要高。当然,国民经济的整个运行并非仅仅由社会保障因素所驱动,这里只是说明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将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的整体经济反应,并展现出线索相同而内容不同的经济运行轨迹;同时说明,社会保障因素是国民经济运行体系中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因此,研究和确立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单纯是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图2-2 缺少利益驱动的国家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经济运行轨迹

2.2.2 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既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也有阻碍经济增长的因素,本书通过图2-3简单刻画了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首先,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是从个人和企业收取各种社会保险费,主要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组成,形成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的一部分支出后形成社会保障支出,另一部分形成社会保障基金余额,它可以投入到国债市场甚至股票市场等形成投资。除了社会保障基金,个人和企业还要上交社会保障税(我国还没有开始征收),社会保障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增值税等共同组成政府财政收入,而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用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补助、社会优抚与社会救济,与社会保障基金一起共同组成社会保障支出,并且完成居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

其次,经过再分配形成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维持人力资本的体力恢复与再生产,并且一部分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以及再就业培训,形成人力资本储备。而企业形成净利润,企业净利润、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部分直接用于投资。

最后,关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出现了分歧,如果社会保障税费过高,那么社会保障税的征收将降低企业的投资能力,并且也将引起人力资本的流失。比如,失业保险过高的话,就会导致故意的失业。但是另一个观点认为,社会保障中的养老保险基金经过多年的积累,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投资来源,并且易于管理和集中投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