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青少年时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2:38:10

点击下载

作者:黄侯兴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试读:

总序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记忆的童年,都有属于自己价值体系的少年和青年的时代。这是年华方富的时光,它充满细想与追求,它赋予浪漫与神奇。不管它是美好的还是苦楚的,也不管它是多彩的还是平淡的,它是自己生命年轮最重要、最可珍贵的部分,它是人生旅程的起点。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今也?”(《论语·子罕》)是的,后起之秀是很可以敬畏的,你怎么能断定后来者不如现在的人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

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剧组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少年中国说》)我们相信,21世纪的新中国少年,将以豪壮之气慨,去创造一个更加璀灿的新世界。

这套名为“恰少年”的丛书,收入了描述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六本普及性读物。这些作家,虽然出身、经历和早年的人生体验迥异,但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点:一,勤奋好学,自幼就有强烈求知的欲望;二,意志坚强,不断探索前进的路标;三,目光远大,胸怀报效祖国的宏伟理想。读者从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些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著。他们不都是神童,不都是在顺境中长大,但他们的严肃认真的生活态度和经受得起挫折磨炼的意志,使他们后来有可能在文学事业上获得成功。他们成功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年轻的读者更加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在不同的岗位上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为了保证丛书的质量,我们特意约请了几位教授撰稿。他们对自己承担的课题有专门的研究,是该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我们谨此致以谢忱!

本丛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希望会得到这个读者群体的喜爱。主编 黄侯兴2010年1月17日,于北京

一 绍兴人文荟萃

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宁(波)绍(兴)平原南部,稽山镜水之间,属于美丽而富饶的浙北平原。

钱塘江水滚滚东流,湍急的曹娥江奔流不息,汇入钱塘江后直泻东海。钱塘江南岸和曹娥江西部,是一片开阔的田野。一条条小河纵横交错,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带子,萦绕在湖泊、池沼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瑰丽景色。这组全绍兴的河流,就是所谓“鉴湖八百里”了。远处是俊俏的会稽山,向西伸展是秦望山、香炉峰、禹陵……重迭杂沓,一直绵延到无尽的远方。·水乡版画

绍兴东邻上虞,南接嵊县,西界诸暨,北连萧山,萧绍海塘横亘东北,三江大闸屹立其间,海岸线长16.5公里,水陆交通便利。美丽的山川,肥沃的田野,哺育着世世代代绍兴人。

在远古时代,绍兴被称为“古荒服之国”。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有一位“圣君”——虞舜到过这里,所以绍兴至今还有舜桥、舜江、舜王庙等纪念虞舜的地名。舜后来让位给大禹。大禹治平了水土,才把绍兴划入“扬州之域”,并改称绍兴的苗山(一作茅山)为会稽山,地名称会稽。著名的绍兴会稽大禹陵,相传就是禹的葬地。现今大禹陵旁还有禹庙、禹穴、岣嵝碑、窆石亭等,这都是后人修筑用来纪念这位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的。

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已经取得显著发展。越王勾践曾经在绍兴建立国都,地名称“越地”。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国战败,退守会稽山,决心复仇,经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完成了复国的大业。如今绍兴城内,还保留着种山(即府山)、蠡城、西施山、投醪河,城外有上灶、下灶、阮社、谷社等地名,都留有许多当年越国的痕迹。现在我们站在会稽山上,依然可以看到许多残存的用山石砌成的大小各异的烽火墩(亦称“烟墩火墩”),它是当年吴越两国在这里鏖战的遗迹。烽火墩存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矗立着,默默地激励着越地后代子孙发愤图强,艰苦奋斗。

1949年后,在绍兴漓渚、宫一带,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又相继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山、树下旺、缪家桥等遗址,以及漓渚战国墓群、富盛尼竹国战国窑址,并陆续出土一批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和远古时代的植物种子。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生动地展示了绍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富有魅力的人文精神。·会稽刻石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11年,即他逝世前一年,东游会稽。他特意来到会稽山下,祭大禹,登秦望山,观沧海,并令丞相李斯撰写了《会稽铭文》,即著名的“会稽刻石”,可惜这块石刻到了宋代就不存在了。现存的一块,是根据元代拓片摹刻的。

秦、汉两代,绍兴农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东汉永和(136年—141年)年间,会稽太守马臻组织了民工疏浚鉴湖,从此减轻了山洪之患,绍兴平原地区的农业收成也有了保障。传说保存至今的绍兴湖塘、古城、阮江、兰亭、跨湖桥一带的堤埂和水坝等,便是汉代营造的水利工程的遗迹。

东汉时期,绍兴出现了著名思想家王充、很有骨气的学者严子陵,还有被封建统治者封为孝子孝女的董黯、曹娥。汉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蔡邕,曾到过绍兴避难,绍兴河桥一带迄今还留有他的英名。

在汉代,绍兴铸造的铜镜——人兽镜和画像镜,已经相当精致。到了唐代,这里的铜镜又有了长足进步,已由圆形发展为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在纹饰题材上也更活泼多样,更富有情趣。·铜镜

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会稽,官至右将军会稽内史。永和九年(353年),他在绍兴兰亭写下了享誉海内外的书法艺术杰作《兰亭集序》。王羲之故宅在绍兴城内戒珠寺(即蕺山书院旧址),附近有座题扇桥,传说是他为买扇者写扇面的地方;此外还有鹅池、墨池、笔飞弄、躲婆弄、画马桥,相传留下了当年王羲之意气风发时的足印。·唐代蟠龙罂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绍兴的名称已由隋代的“吴州”改称“越州”(包括今绍兴、上虞、余姚等地)。随着唐代的繁荣,绍兴的经济、文化也相当发达,陶瓷业尤其得到迅速发展。绍兴境内有不少战国、汉、两晋、唐、五代的窑址。闻名于世的唐越窑瓷器,就出自越州。唐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句,便是形容越瓷之玲珑秀美。唐人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将越瓷列为全国瓷器之上品。自唐代始,越瓷便远销海外,一些外国博物馆藏有中国唐代越窑瓷器。

作为浙江文化中心之一,绍兴也是唐代文人墨客游览观光的名胜。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元稹都漫游过吴越,杜甫还写下了“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的诗句,赞美绍兴少女白玉般美丽和鉴湖风光的旖旎。

唐代诗人贺知章有一首《回乡偶书》诗,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诗句,流传甚广。贺知章以86岁高龄逝世于绍兴,葬在城南九里山,世称“九里墓”。绍兴城内有学士街、学士坊、月池等,也是为纪念这位诗人而命名的。

到了宋代,1130年,约4月间,宋高宗赵构从海上避难归来,栖息越州。当地文臣武将联名上表,请求皇帝题写府额。赵构为满足抗金将士之求,便按照“绍祚中兴”一语,将越州改名为绍兴。“绍”含承继的意思,“绍兴”便意味着要振作一番,大概也寄寓着南宋皇帝某种失落的心绪吧!

南宋有六个皇帝,死后都葬在绍兴府: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这就是绍兴的宋六陵。宋代的绍兴还出了伟大的诗人陆游。他的诗多是伤时爱国,不忘世事,诗风豪宕奔放,晚年进入闲适恬淡的境界,他的咏梅诗含蓄着寒香沉沉的高洁品格。

此外,还有文学家张岱、理学家刘宗周、曲律学家王骥德、医学家张景岳、学者祁承邺等。值得一提的是明末富有民族气节的文学家王思任。相传清兵南下时,马士英败走绍兴,王思任作文拒之曰:“我越乃报仇雪耻之邦,非藏垢纳污之地。”两浙失守后,他绝食而死。

清康熙乾隆年间,绍兴的绘画、书法以及文史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成果。画家陈洪绶的《水浒》、《西厢记》等绣像插图,经过雕工的刻印,广为流传。史学家章学诚,除了主持编纂《续资治通鉴》之外,他的《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著作,把治经引向治史,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赵之谦的书画刻石,卓绝一时,做到书、画、印三者融会贯通。画家任伯年留下的《钟馗》、《饥天看图》、《玩鸟人》、《小红低唱我吹箫》、《作乐图》等画作,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舟山·绍兴水乡

应该提及的是清末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葛云飞。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1841年9月,英军进犯浙江定海。当时镇守黄岩、舟山一带东南海疆的清军总督葛云飞,与官兵们奋力抵抗入侵者。在“孤悬海外”的艰难情势下,战士们用土枪、土炮、长矛、大刀奋战六个昼夜。葛云飞身先士卒,身负四十多处创伤,壮烈牺牲,五千多名将士也战死沙场。为纪念这位抗英名将,绍兴人民在龙山西南麓修建了“葛公祠”。

清末,绍兴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革命家。如光复会主要领导人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陈伯平、蔡元培、王金发等。1907年7月,徐锡麟在安徽安庆起义失败被杀,案连秋瑾,波及绍兴。同年7月15日,秋瑾也被杀害于绍兴轩亭口。

陆游在《鉴湖歌》一诗中云:“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绍兴给予后人的是智慧,是人格意志,是传统精神。绍兴以它充实的人文环境,养育了鲁迅。

二 听祖母讲故事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清光绪七年八月初三),上距鸦片战争40年,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7年,中国社会正发生急遽的动荡和深刻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古老僵化的封建帝国开始解体,“闭关自守”的铁门被撬开了,变为“门户洞开”的市场;而农民革命遭镇压,也使清王朝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绍兴鲁迅故居

就在这样一个表面平静却深潜危机的历史氛围中,鲁迅诞生了,生于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东侧的新台门周宅。

新台门不是鲁迅一家居住的,而是由周家六个房族13家聚族而居。里有礼、义、信三房,称里三房;外有兴、立、诚三房,称外三房。鲁迅家属于兴房。

走进新台门的正门,穿过小天井,经一扇小门,就到了桂花明堂里。这里原有两株金桂,夏夜,幼年鲁迅躺在小板桌上乘凉,听祖母和长妈妈讲故事。

从桂花明堂入内,是一方块石板天井,北面一座狭小的楼房,就是鲁迅一家的楼房。楼下西边的一间,是鲁迅的祖母和保姆长妈妈合住的卧房;东边一间用木板隔开,前半间作餐室,后半间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的卧室。鲁迅就是在这半间房出生的。楼上靠东的一间小房,就是幼年鲁迅的卧室。

鲁迅出生以后,在吃母乳之前,按照绍兴的习俗,家人让他先尝了五样东西:醋(酸)、盐(咸)、黄连(苦)、钩藤(苦味,茎上有刺)、糖(甜)。让婴儿先遍尝这五种人生况味以后,才将妈妈的乳头放进他嘴里。

鲁迅家族曾有过“购地建屋,设肆营商,广置良田”的阔绰时期。鲁迅出生时,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祖父周介孚,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做过十几年京官。他想把儿子和长孙(鲁迅)都栽培成像自己一样的翰林,因此在新台门悬挂了一块“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以遂他迂阔的心愿。

鲁迅是周家的长男,长辈们指望他将来振兴家业。当长孙诞生的喜讯传来时,周介孚正在北京做官,正好张之洞在他邸宅作客,于是祖父便给长孙取乳名为阿张,学名樟寿,字豫山。后因“豫山”同“雨伞”音相近,才改为豫才。鲁迅到南京求学时,又改名周树人。直到1918年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始用笔名鲁迅,取母亲鲁瑞的姓。

父亲周伯宜,生于1861年,自幼体弱多病,20周岁时考取会稽县学生员,是个秀才。1893年他参加省城杭州乡试时,因祖父周介孚科场行贿事发,他不仅被取消考试资格,还被拘捕审查,秀才的名分也被革去,这对他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周伯宜

周伯宜对鲁迅思想、性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有一回,周伯宜给孩子们讲“墨猴”的故事: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漆黑发亮。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就跳出来,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它便舔尽砚上余墨,然后跳进笔筒内。

幼年鲁迅听了,就常幻想着自己能有这样一只“墨猴”。

周伯宜主张“人如受欺,应强硬对付;但如无端欺侮别人,却是不应该的”。这对鲁迅后来同情弱者、反抗强者的精神品质,就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又如他主张孩子们将来到西洋、东洋去做学问,走出国门,探求真理。这对鲁迅留学日本也是启迪。

鲁迅的母亲鲁瑞,1858年生,绍兴安桥头人。她生五个子女,长樟寿,即鲁迅;次櫆寿,即作人;次端姑,未满周岁即殇;次松寿,即建人;次椿寿,6岁时因肺炎殇。她性格刚强而慈祥,思想开通。清末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大脚。她靠自修达到能看书的程度。她还常乘船到乡下看社戏。她爱听“平湖调”,夏夜,由家族们发动,大家凑集一些肴馔和“绿豆汤”,请“平调”先生来演出。·鲁瑞

鲁迅的思想性格深受母亲的影响。鲁瑞不迷信,不信鬼神,不唠叨,不爱说闲话。她主张,每逢生气,不但不能不吃饭,还要多吃。“我从前和你们爷爷吵架,便要多吃两碗,这样才有力气说话呀!”这些都在鲁迅后来的精神气质中有所体现。周伯宜死后,她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家境虽陷于困顿,仍一心栽培孩子读书。当鲁迅要求去南京读书时,她便变卖首饰给儿子作盘缠。临行前,她勉励儿子说:“绍兴有句古话,叫做穷出山。好好读书吧!”鲁迅到东洋去留学,也受到她很大支持。

鲁迅的生日与“灶司菩萨”相同,又是闰年出生,胎包是“蓑衣包”(指婴儿胎包薄如蓑衣)。据说,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出息,但命弱,难养大。于是长辈们忙着为他举行种种仪式,除“满月”祭祀外,还向大桶盘庙的女神去“记名”,表示孩子已出家做小和尚了,以免鬼神妒忌把他抢夺去。父亲还抱他到城内的长庆寺,拜人称“龙师父”的和尚为师,这个和尚给鲁迅取了一个法名,叫“长庚”。

龙师父是敢于蔑视佛门规矩的和尚。他瘦长身材瘦长脸,高颧细眼,还留着两绺下垂的小胡子。他对人和气,从不教鲁迅念一句经,也不传授一点佛门规矩。他自己有时穿起袈裟做大和尚,或者戴上毗卢帽,结盂兰盆会、诵经施食时,非常庄严,平时却不念经,只管理寺内的琐屑事。

按理和尚是不能有老婆的,龙师父却娶了老婆。据说,他年轻时是一个又漂亮又能干的和尚,交际甚广。有一天,乡下做社戏,他和戏子们相识,便上台替他们敲锣。精光的头皮,崭新的红罗大袖和尚衣,真是风头十足。但台下好事的观众,以为和尚只该念经拜忏,便骂了起来。和尚不甘示弱,也给予回骂。于是战争开始了,甘蔗梢头雨点般扔了上来。和尚寡不敌众,连忙逃跑,好事之徒在后面追赶。和尚于慌乱中躲进一个年轻寡妇的家。这位寡妇后来成了和尚的老婆,也就是鲁迅的师母了。

1884年春,鲁迅3岁时,有一天,家里请来一位“医官”给鲁迅种牛痘(那时也称“洋痘”),仪式显得格外隆重。堂屋中央摆一方桌,系上红桌帏,还点香和蜡烛。父亲抱着鲁迅,坐在桌旁。不知道这位医官是哪省人,他的话,鲁迅竟一句也听不懂。他握着刀,在鲁迅的左臂上划了一刀,然后点了六粒痘浆。鲁迅不觉得痛,没有哭。“好了。”医官笑着摸摸鲁迅的头顶说,“乖呀,乖呀!”

鲁迅听了,莫名其妙,抬头看了看父亲,问:“‘乖呀乖呀’,什么意思?”

父亲笑了:“这是医官夸你勇敢,不哭。”

种完牛痘,父亲特意送给鲁迅两样玩具。一是鼗鼓,也就是“拨浪鼓”。鲁迅玩过这玩意儿,不觉得太稀罕。另一是“万花筒”,鲁迅却不曾见过。一个小小的长圆筒,外糊花纸,两端嵌着小玻璃片,从孔子较小的一端向明处望去,里面竟有许多五颜六色、稀奇古怪的花朵,花朵的模样,整齐巧妙,为实际的花丛所看不到的。如果看厌了,只要将手一摇,那里又变了花样,随摇随变,不会重复。

鲁迅爱不释手。这万花筒是怎样做成的?里面果真有这么多的小花吗?鲁迅以通常孩子都有的好奇心,要来探究这小物件的奥秘。于是他悄悄到一个僻静处,慢慢剥掉外层包装的花纸板,再挖去两端的玻璃片,这时一些五颜六色的通草丝和小纸碎片落了下来,最后撕破圆筒,发现它原来是用三片镜玻璃条合成的空心的三角。花也没有,什么也没有。

鲁迅此时颇有受骗的感觉,但又觉得不如不拆开,继续受骗的好,很后悔自己鲁莽的探险。他找来花纸、纸板、糨糊、剪刀,很想把它复原,却未能成功,为此惋惜了好多年。

幼年鲁迅喜欢听祖母讲故事。

仲夏的夜晚,月牙儿悬挂在漆黑的苍穹中,几颗明星在闪烁。祖母坐在藤椅上,在桂花明堂的金桂树下纳凉。鲁迅依在祖母身旁,听祖母讲猫和老虎的故事:·幼年鲁迅听祖母讲故事猫是老虎的师父。从前,老虎是什么本事也没有的,后来它就拜猫为师,猫教它各种扑打和捉拿的方法,就像自己捉老鼠一样。老虎学会这套本领之后,心想:在这个世界上,除猫师父之外,数我的本领最大了。于是它打定主意,要把猫师父除掉。有一天,趁猫师父在大树下休息,它迅猛地扑了过去。猫师父对这位徒弟早有所防备。所以当它猛扑过来时,猫纵身一跳,爬上树。老虎只能眼睁睁地在树下蹲着,心想:猫师父教给我扑和捉的方法,为什么不教我爬树的本领呢?

故事讲完了,鲁迅急着问:“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祖母笑了,说:“你慢慢想去。”

鲁迅渐渐明白,爬树是猫逃避老虎吃它的重要本领,猫没有传授而保全了自己,说明猫是很聪明的。

鲁迅后来还悟出一个道理:弱者对付强者,应时时处处有所防备,保持警惕,还要有对付强者的策略,就像猫对付老虎那样,否则弱者总是吃亏的。

又是一个仲夏的夜晚,鲁迅照旧依偎在祖母坐的藤椅边,听祖母讲“水漫金山”的故事:·夏夜金桂树下从前,也就是17 00年前,有一个讨饭的乞丐,在山路上遇见一条白蛇、一条青蛇。乞丐掏出一把刀,想把蛇砍成两段,取出蛇胆去卖。恰巧被一位名叫吕泰的樵夫看见,发了善心,拿出一百铜钱给乞丐,救了这两条蛇的性命。如今樵夫吕泰已转世在杭州,名叫许仙。那条白蛇为了报恩,化成女子,嫁给了许仙。青蛇化为丫环,跟随了许仙夫妻,和和美美过日子。有一天,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大概是在寺内念经念烦了,上街游逛,来到了许仙家。他一眼看出许仙脸上有妖气,说:“你被女妖缠住了,恐怕性命难保!”许仙吓得浑身打颤,求法海和尚救他一命。于是法海设法把许仙藏在金山寺法座后面。白蛇娘娘得知许仙被法海和尚骗走,便来到金山寺寻夫,无奈遭到法海的拒绝。他力大无边,掷一根拐杖打去,白蛇娘娘用一把白云剑挡住,慌忙逃命。从此,白蛇娘娘与法海结下了冤仇。白蛇娘娘来到水晶宫,搬出所有的虾兵蟹将,直奔金山寺,酿成了“水漫金山”,但仍未能救出许仙。后来,白蛇娘娘中了法海和尚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钵盒内,埋在地底下,上面还造了一座镇压的塔——雷峰塔。

幼年鲁迅每每听完这个故事以后,心里就感到很不舒服,深为白蛇娘娘抱不平。他以为,白蛇娘娘并不曾得罪法海和尚,这和尚何以要如此残酷地镇压她呢?鲁迅那时希望雷峰塔倒掉,救出被镇压的白蛇娘娘……

1924年9月,杭州西湖净慈寺前的雷峰塔果然倒坍了。这年11月,鲁迅发表了《雷峰塔的倒掉》一文,说他长大后来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虽然此时他知道塔下并无白蛇娘娘——那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然而我心里仍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鲁迅怪法海和尚“太多事”,他说: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娘娘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法海和尚招是搬非,是要遭到报复的。果然,玉皇大帝责怪法海的多事,要拿办他。法海逃来逃去,躲进蟹壳里避难,不敢再出来,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我们秋天吃螃蟹,揭开背壳,里面有黄,有膏,吃完这些,就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用小刀沿锥底轻轻切下,取出,翻转,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坐着,有头脸,身子,浙东一带的孩子们都叫它“蟹和尚”。这就是躲在蟹壳里避难的法海和尚。·雷峰塔

鲁迅说,现在雷峰塔倒坍了,塔底下并没有白蛇娘娘,而法海和尚却仍躲在蟹壳里,独自静坐,“非到螃蟹绝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活该!”

三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儿时有一位保姆,她的姓名无人知晓,人们习惯地称她“长妈妈”。鲁迅平时叫她“阿妈”,讨厌她时便叫她“阿长”。她是绍兴东埔大门溇人,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做裁缝的,她只生一个女儿。她一辈子当老妈子,很少回家,直到临终。

鲁迅家原有一个女工,即章福庆的老婆阮氏——“庆太娘”。她身材高大,她才是真正的“长妈妈”,人们称她“阿长”。后来她离开周家,这位东埔的不知姓名的女工来了,虽然长得矮而胖,然而大家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便成了“长妈妈”。

说起这位长妈妈,鲁迅并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她喜欢嘁嘁嚓嚓,向他人低声说起什么事,还要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周家一有些风波,鲁迅总疑心和这位的嘁嘁嚓嚓有些关系。

长妈妈管束着幼年鲁迅,不许他乱走动,连拔一根草,翻一块石头,也都要责备他顽皮,扬言要告诉他母亲。

夏夜,长妈妈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央摆成一个“大”字,挤得鲁迅没有余地翻身,苦受着她那肥胖身躯散发出来的火焰般的炙热。有时还把一条肥壮的胳膊搁在鲁迅的颈上,鲁迅推她,不动;叫她,也不应。鲁迅只好向母亲诉苦。母亲也曾含蓄地说,“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这意思是要长妈妈多给孩子一些空席。长妈妈不开口,到夜间,仍摆一个“大”字。

岁末除夕,是孩子们最高兴的夜晚。辞岁归来,从长辈那里得来红纸包着的压岁钱,放在枕边,想着明天可以用它买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这时候,长妈妈进来了,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然后极其郑重地说:“哥儿,你牢牢记住,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要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住,这是一年运气的事,不许说别的……”

第二天清早,鲁迅醒来,没等坐起,长妈妈就惶急地伸出胳膊将他按住,又用手摇动他的肩,像是有所求似的。鲁迅忽而记起了,说:“阿妈,恭喜……”“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长妈妈欢喜得将一块冰冷的福橘塞进鲁迅的嘴里。鲁迅后来说,“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鲁迅不喜欢长妈妈的另一个原因,是长妈妈踩死了他饲养的可爱的小隐鼠。

隐鼠是一种只有拇指一般大的小鼠,不做坏事,不畏惧人。有一回,在一间空房里,鲁迅听见“咋,咋咋咋咋”的叫声,乡下人习惯地把这称作“老鼠数铜钱”,推门进去一看,一条蛇伏在横梁上,地上躺着一只隐鼠,口角流血,两脚却还一起一落,没有死。鲁迅便捉来放在一个纸盒内。大半天,隐鼠竟苏醒过来,渐渐地能够饮食、行走,第二天便复原了,但不逃走。把它放在地上,它时时跑到人前来,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把它放在饭桌上,它捡些菜渣吃,舔舔碗边。把它放在书桌上,它从容地行走,看见砚台便舔吃墨汁,没等鲁迅写完字,墨汁被舔干了。鲁迅很喜欢它,把它当“墨猴”养着。

过了一两个月光景,有一天,那常在地上、桌上行走的隐鼠不见了,吃午饭时也不见它出来。鲁迅焦急了,这时长妈妈告诉他说:“隐鼠是昨晚被猫吃了!”鲁迅因此憎恶吞食弱者的猫,决心要为他的隐鼠报仇。他先去追赶、棒打家里饲养的那只花猫;后来,凡遇见猫,不论是家猫还是野猫,他都狠狠地加以袭击。

大约过了半年以后,鲁迅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隐鼠其实并不是被猫所害,而是它在地上行走时,竟沿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长妈妈一脚踩死了。这是鲁迅先前没有料想到的,他因此不喜欢长妈妈。但即使如此,鲁迅厌恶猫的心理,也没有因之而有所改变。

长妈妈教给孩子的,还有许多说不完的奇怪道理。譬如人死了,不能说“死掉了”,而说“老掉了”。死了人或生了孩子的屋内,不应该进去。饭粒掉在地上,必须捡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晾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对于这些烦琐的道理,鲁迅感到厌恶;对于长妈妈的唠叨也很反感。不过,有一次,却也对她产生了空前的敬意,那是在她讲过“长毛”的故事以后。

长妈妈所说的“长毛”,不仅是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的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长毛进城时,鲁迅一家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一个年老的老妈子看家。长毛进门时,老妈子便称他们“大王”,还诉说着自己挨饿。长毛笑道:“那么,这个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去,还带着一条辫子,那正是门房的头颅,把老妈子的胆都吓破了。长妈妈还说,那时候小男孩也要掳去做小长毛,漂亮的姑娘也要掳去。像长妈妈长得不好看,颈上又有许多疮疤,大概是最安全的了。不料长妈妈却严肃地说:哪里的话?!我们就没有用处?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打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掉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鲁迅听了,感到惊异。他一向以为长妈妈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却不料她竟还有如此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鲁迅对长妈妈的敬意,在他得到四小本绘图的《山海经》后,更加深切了。那是鲁迅听了远房叔祖玉田老人说起这部书以后的事。

周玉田家藏书很多,有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鲁迅喜爱的插图《花镜》。玉田老人说,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着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山海经》

鲁迅很想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逼玉田老人去寻找。问别人,也得不到真实的回答。手上倒是有几百文的压岁钱,买罢,又没有好机会。绍兴城内有书可买的离新台门很远,鲁迅一年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而那时候,两家书店又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没有什么,但一坐下,鲁迅就会想起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渴慕这本书了,连长妈妈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过了一些日子,鲁迅还记得,是长妈妈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鲁迅感到很惊讶,全身都震颤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使鲁迅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做成功了。她确有伟大的神力。那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四小本,刻印十分粗糙,纸张发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它是幼年鲁迅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看那画面上,确实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在长妈妈逝世27年以后,鲁迅写了一篇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详细地回忆了这件事,末尾还满怀深情地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四 观看迎神赛会

1887年,鲁迅6岁入塾读书,开蒙塾师是前面提到过的远房叔祖周玉田。鲁迅称他“蓝爷爷”。私塾设在新台门玉田老人自己家里,教育自己的子女和几位侄孙,启蒙读物是《鉴略》。

鲁迅对《鉴略》没有太大的兴趣,那开头的几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什么意思?不懂,只是强记硬背罢了。

鲁迅感兴趣的是到东关镇去看“五猖会”。东关镇离新台门很远,出城还有60多里水路。那里有两座很特别的庙,一座是梅姑庙,庙里的神座上摆着一对少男少女,眉开眼笑;另一座是五猖庙,庙座上摆着五个男人的神像,据说是本地乡民供奉的五通神——五个妖邪之神。不过看起来这五通神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五个男人后面坐着五个女人,也并不“分坐”。

迎神赛会——五猖会,是古传的一种赛会。譬如乡民祈祷下雨而迎龙王,就有十多个男人盘旋着一条龙,村童们扮海鬼。据载,明代的赛会,还有扮《水浒传》里的人物,分头四处寻黑矮汉、梢长大汉、头陀、胖大和尚、茁壮妇人、姣长妇人、青面、歪头、赤须、美髯等角色,得36人,用重价聘之。“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不过这种盛举,到鲁迅幼年时已经看不见了。

鲁迅见过一回较盛大的赛会。开头是一个孩子骑马出场,称为“塘报”——报告赛会队伍要到来。过了很久,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双手捧着一根长竹竿,竿上揭着一条用绸缎绣成的旗走过来。这叫“高照”——高挂在竹竿上的通告。高兴时,胖大汉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鼻尖上。接着踩高跷的队伍过来了,边走边表演,憨态可掬。“抬阁”的队伍也过来了。所谓“抬阁”,就是由两三个装扮成戏曲故事中的男孩,分别装在木制的四方形的小阁里,由两个大人抬着游行。“马头”的队伍紧随着过来了,一些装扮成戏曲故事中的男孩,骑在马上游行。

在赛会行列里,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其中也有孩子。鲁迅很羡慕这些人,觉得他们都有光荣的事业,而且是有运气的人;他尤其羡慕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在市镇上大出风头。他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大病,好让母亲也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呢?”

在迎神赛会出巡的神后面,有一群特别的角色:鬼卒、鬼王,还有活无常。鬼卒和鬼王穿红红绿绿的衣裳,赤脚,蓝脸,脸上画些鱼鳞、龙鳞。鬼卒们手拿钢叉,叉环振得啷啷响。鬼王手握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

乡民们最愿意看的是活无常,幼年鲁迅也喜欢这个人物。在城隍庙或东岳庙里,大殿后有一间暗室,叫“阴司间”。人们在昏暗中依稀可以辨认出那里摆放的各种鬼:吊死鬼、跌死鬼、虎伤鬼、科场鬼,那长而白的鬼,便是活无常了。

鲁迅小时候瞻仰过一回“阴司间”,因为胆小,没有看清楚。听人说,活无常是勾摄生魂的使者,所以他手里总是拿着一串铁索。他浑身雪白,头戴一顶白纸糊的约二尺来高的长方帽,腰间束一根草绳,脚穿草鞋,手中除铁索外,还有一把破芭蕉扇和一个小算盘。他的肩膀是耸立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成一个“八”字,在项挂纸绽下面,系着一块牌子,写着“一见有喜”四个字。

迎神时,还有一种与活无常相对的鬼,叫做“死有分”,也叫“死无常”。他的装扮与活无常相仿,只是黑脸、黑衣,大家不爱看。在“阴司间”里也摆着这种鬼,他胸口靠墙,阴森森地站着。进去烧香的人,都喜欢摸他的后背,据说可以消除晦气。鲁迅幼时也曾模仿大人去摸这位“死无常”的后背。·活无常(鲁迅绘)

比较起来,大家还是喜欢活无常。一见到他,大人、孩子神情都有点紧张,随即高兴起来。鲁迅也喜欢活无常。一台大戏,总有一个恶人,恶贯满盈,阎王出票来勾摄生魂,于是活无常登场了。一种七八尺长的喇叭使劲地吹,Nhatu, nhatu, nhatu, tu, tu地响个不停,这大概是群鬼们最爱听的音乐。

活无常出来了。他的服饰比画上的简单,不拿铁索,也不带算盘,只是雪白的一条莽汉,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鲁迅坐在船上看他,不知他这表情是笑还是哭。看客们最爱看的是他一登台就要打108个喷嚏,同时放108个响屁,这才开始自述他的履历。其中一段是:大王出了牌票,叫我去拿隔壁的癞子。问了起来呢,原来是我堂房的阿侄。生的是什么病?伤寒,还有痢疾。看的是什么郎中?下方桥陈念义的儿子。开的是怎样的药方?附子,肉桂,外加牛膝。第一煎吃下去,冷汗发出;第二煎吃下去,两脚笔直。我道我的阿嫂哭得悲伤,暂放他还阳半刻。大王道我是得钱买放,就将我捆打四十。

阎王这一惩罚,使活无常更加锁紧双眉,捏住破芭蕉扇,低着头,鸭子浮水似的跳起舞来。

Nhatu, nhatu, nhatu-nhatu-nhatu, tu, tu!细而长的喇叭,像是喊冤似的吹个不停。

活无常用高亢的调子,含愤地唱起来:今日是不放过的了!那怕你,铜墙铁壁!那怕你,皇亲国戚!

看客们都觉得很刺激,兴奋地观赏这位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

迎神时的活无常,和戏台上的就有所不同了。他只有动作,没有言语,而且总是跟在一个捧着一盘饭菜的小丑后面走,他要吃,小丑却不给。活无常身后,跟随着一个漂亮的女人,乡民们都称她“无常嫂”;还有一个小男孩,穿小白衣,戴小白帽,两肩也耸起,眉目外梢也向下,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可乡民们却叫他“阿领”——传说是无常嫂同前夫生的孩子,她再嫁时领(带)来的。看客们对他都不表敬意。

这捧着饭菜的一幕,就是“送无常”。

因为活无常是勾魂使者,所以在乡下凡有人死掉,死者亲属就得用酒饭供奉这位使者。至于不给他饭吃,那只不过是赛会时候和他开个玩笑罢了,实际上并不然。村民们都爱和无常开玩笑,因为他爽直,敢发议论,有人情。鲁迅后来在《无常》(《朝花夕拾》)一文中说,“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因为无常是有人性、通人情的鬼,所以民间有所谓“走无常”一说。鲁迅幼时见过离他家不远的一家小屋,那屋的男人就自称是“走无常”,门前常常点着香烛。鲁迅听人说,这是“生人走阴”,所以那男人的脸上鬼气反而多些。他大概不满于人世间的缺少人性、人情罢。“莫非入冥做了鬼,倒会增加人气的么?”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鲁迅和母亲、长妈妈要到关东镇看五猖会去了。大清早,全家人就起来,开始忙碌着。昨天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停泊在河码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陆续地搬下船去。鲁迅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搬运工人的脸色很谨肃,鲁迅知道有些蹊跷了,四面一看,发现父亲就站在他的背后。“去拿你的书来!”父亲严肃地、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就是指启蒙读物《鉴略》,因为除此鲁迅再没有第二本读物了。

鲁迅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和父亲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前。父亲叫他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他担心着,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

父亲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这似乎是从头上浇下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鲁迅只好读着,读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据大人们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它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然而对于一个6周岁的孩子,是一个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该往船上搬的东西已经搬完了,家里由忙乱变得肃静了。母亲、长妈妈都无法营救,站在一旁,默默地静候着孩子读熟,而且要背出来。“生于太荒……”在百静中,鲁迅急急诵读的声音听起来带点颤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深夜里鸣叫似的。

他们都焦急地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鲁迅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站了起来,拿着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口气背诵下去,做梦似的很快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母亲、长妈妈、还有工人在书房外知道孩子背完书,获准了,个个活跃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岸走去。工人还特意将鲁迅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他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但是鲁迅此时并没有他们那样高兴。开船以后,两岸的风景,盒子里可口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镇看五猖会的热闹,对于他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了。

鲁迅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父亲要叫他来背书呢?

幼年鲁迅还常跟随母亲到外婆家。外婆原住离海边不远的小村——安桥头,后迁到皇甫庄。母亲每年在清明扫墓以后,总要带着鲁迅回娘家安桥头小住几天。这村庄只有不满30户的人家,鲁迅来到这里,算是远客,长辈们都允许自己的孩子少干活,陪鲁迅玩。鲁迅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还可以免念什么“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所以他把这水村看成是自己的乐土了。

鲁迅和小朋友们每天去挖蚯蚓,到河边去钓虾,用不了半天,就可以钓到一大碗。这一大碗虾,照例归鲁迅享用。其次便是一起去放牛。这里的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鲁迅,因此鲁迅不敢靠近它们,总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都嘲笑他,说他“胆小”。

最有趣的莫过于夜晚划船去看社戏了。鲁迅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安桥头,有一回盼到春赛要演社戏了。可是一清早就租不到船。安桥头只有一条早出晚归的大船,决没有留用的道理。其余的都是小船,不合用;央人到邻村去问,也没有,早都给别人定下了。外婆很气恼,怪家里的人不早定,絮叨起来,母亲便宽慰她,说东关镇的戏要比这里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鲁迅听了,急得要哭。母亲便竭力嘱咐他,说万不能装模作样,怕招外婆生气;又不准他和别人一同去,怕外婆要担心。·安桥头——鲁迅外婆家

下午,鲁迅的朋友们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鲁迅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朋友们已经在戏台下买豆浆喝了。

晚饭的时候,鲁迅吃得很少,母亲很为难,外婆却说孩子应该不高兴,太怠慢了,这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饭后,看过戏的朋友们聚拢来了,高高兴兴地讲戏,只有鲁迅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双喜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于是双喜向外婆和母亲打保票,保证鲁迅的安全。外婆知道自己的外孙向来不乱跑,双喜他们又都是识水性的,也就同意了,母亲也没有驳回,都微笑了。

月下的桥内停靠着一条白篷的航船,孩子们跳下船,双喜拔前篙,年幼的都陪着鲁迅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船出了桥以后,架起了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叫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地向赵村前进。

渐渐望见依稀的赵村,戏台上也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

阿发说:“近台没有空地了,我们就远远的看罢。”

鲁迅和小朋友们坐在船上,远远地看见戏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正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

双喜说,“那就是有名的铁头老生,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他还说他白天亲自数过的。

孩子们便都挤在船头上看打仗,但那铁头老生却不翻筋斗,只有几个赤膊的人在翻,翻了一阵子,都进去了。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地唱。

双喜又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懒得翻筋斗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

鲁迅此时也并不在乎看翻筋斗,他最想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但是等了很久都不见。·月夜看社戏

小旦不久就进去了,立刻出来一个很老的小生。大家都有些疲倦了,有的还打哈欠。忽然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一个花白胡子的正用马鞭打他。大家这才又振作起精神看。在这一夜里,鲁迅觉得这要算是最好的一折。

不料,老旦出台了。

老旦是鲁迅最怕的角色,尤其是怕他坐下来唱。小朋友们也都很扫兴。

老旦起初还只是踱来踱去地唱,但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

双喜他们破口喃喃地骂。鲁迅忍耐地等着,等了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以为他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又慢慢地将手放回原地方,仍旧唱。

船上的几个人不住的叹气,其余的也打起哈欠来。双喜终于熬不住了,说:“怕他会唱到天明还不完,我们还是走的好罢。”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直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一离开赵村,月光又显得格外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飘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笼罩着。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鲁迅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深夜,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几个夜渔的老渔夫,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离安桥头大约还有一里路,几个摇船的孩子都喊又乏又饿。桂生忽然想出一个点子,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船立即靠岸,岸上田里乌油油的便是结实的罗汉豆。

双喜先跳下去上岸说,“阿发,这边是你家,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阿发边跳边说,“且慢,让我来看一看。”他往来摸了一回,又说:“偷我家的罢,我家的大得多呢!”

大家都上岸了,散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说不能再多偷,假如给阿发的娘知道了是要哭骂的。于是大家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几个年龄稍大的孩子仍然慢慢地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其他的剥豆。不久豆熟了,任凭船浮在水面上,大家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船摇进桥,孩子们纷纷上岸。鲁迅的母亲站在桥头,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这样迟,不过一会儿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孩子们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瞌睡,于是各自回去了。

这件事,一直给鲁迅留下美好的回忆。鲁迅后来在文章中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五 百草园的乐趣

1888年,鲁迅仍随玉田老人在塾内读书。除《鉴略》外,还增加古典诗词的课程。

祖父周介孚曾给鲁迅规定了这样的读诗顺序:“初学先诵白居易诗,取其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轼)诗,笔力雄健,辞足达意。再诵李白诗,思致清逸,如杜(甫)之艰深,韩(愈)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

鲁迅从玉田老人读了近四年的书,到1891年中止。1892年春,鲁迅改从新台门另一族叔祖周子京读《孟子》。到年底,父亲因对塾师授业不满意,便领着鲁迅到城内最严厉的三味书屋读书。

在师从玉田老人的几年间,鲁迅喜欢到后院周家十几户人家共有的菜园——“百草园”。

这是一块两亩多的菜园,冬天有萝卜,春天种油菜,夏天种南瓜、毛豆、苋菜,秋天有花生。它后来是一个荒园,长满野草,却是鲁迅的乐园。

这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上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去了。在泥墙根一带,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弹琴。……鲁迅翻开断砖,用手指轻轻地按住斑蝥的脊梁,“啪”的一声,从斑蝥的后窍喷出了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鲁迅爱摘覆盆子吃,它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多。·百草园

百草园并非一个普通的菜园,它有着一段奇异的故事,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幼年鲁迅是不去那长满野草的草丛里的,因为传说草丛里藏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这是他从长妈妈那里听来的。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里纳凉,突然听到有人叫他。他答应着,四面环视,见一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便隐去了。他心里暗暗地高兴。这时,一位老和尚走进来识破了机关,说:“你脸上有妖气,方才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呼叫人名,你如果答应了,夜间就要来吃你的肉。”读书人听了,吓得直打颤,连忙求老和尚帮他除妖。老和尚却道无妨,送给读书人一小盒子,说:“你把它放在枕边,就可以高枕而卧了。”半夜,门外果然有“沙沙”的响声,像是风雨声。她来了?她来了。读书人哆嗦成一团,忽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转瞬间外边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又飞回来,重新藏在盒子里。……“后来呢?”鲁迅听到这里便要发问。“后来,”长妈妈接着讲,“读书人把盒子还给了和尚。老和尚告诉他:‘你昨夜见到的那道金光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被它治死了。’……”

长妈妈由此引出的教训是:“哥儿,夜里如果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要答应。记住了?”“记住了!”鲁迅答应着,认真地记住了这个教训。

但是从此夏夜乘凉,鲁迅不免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很怕遇到美女蛇,而且也很想得到一盒飞蜈蚣。白天,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时,他还常常这样想。但总没有得到,也没有遇见到赤练蛇和美女蛇。叫他名字的陌生声音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草木凋零败落了。不过,雪一下,可就不一样。

雪下得滋润美艳,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雪下冷绿的杂草,蜜蜂嗡嗡地在山茶花和梅花间飞舞。

七八个孩子塑雪罗汉,塑不成功。记不清是哪位家长来帮忙,片刻工夫,罗汉塑得比孩子们还高。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有的孩子还从母亲的脂粉奁中偷了胭脂来涂在他的唇上。一座大罗汉,目光灼灼,嘴唇通红,坐在了雪地上。次日午后,鲁迅和几个朋友来“拜访”他,对他点头、嬉笑。冬日江南的阳光消释了他的皮肤,寒夜又结上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唇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这时,鲁迅想起捕鸟,冬天最有趣的莫过于捕鸟了。雪下了两天,百草园里厚厚一层积雪。鸟雀们已经无处觅食,捕鸟的机会来了。

鲁迅先扫开一块雪,用一根短棒支起一面大竹筛,筛下撒些秕谷,短棒上系一根长绳,远远地牵着,看鸟雀飞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时,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连忙跑去一看,却什么也没有。费了一下午工夫,只捉住三四只,而且麻雀居多,偶尔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是养不过夜的。

这种捕鸟的方法,是家住曹娥江边的农民章福庆传授的。每年冬天,章福庆总要带他的儿子章闰水来周家帮工。他捕鸟的本事很大,小半天就能捕捉几十只,装在布袋里叫着撞着。鲁迅却学不会。鲁迅问他:“我为什么抓得少,而且多是麻雀呢?”他笑道:“你太性急了,来不及等走到中间去。”鲁迅后来学会耐住性子等候,果然也能抓到十几只了。

鲁迅喜欢和章闰水一起玩耍。章闰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年龄与鲁迅相仿。他对捕鸟也很有本事。他说:“在我们乡下,沙地上,下了雪,我扫了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些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捆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鲁迅羡慕极了。“夏天,你到我们乡下来才好玩呢!”闰水高兴地接着说,“我们白天到海边去捡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到瓜园去看瓜,你也可以跟着去。”·鲁迅与章闰水“防贼么?”“不是。过路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在我们那里是不算偷的。要防的是獾猪、刺猬、猹。在月光下,沙地上,你听,‘刷拉拉’响了,猹在咬瓜了,我就捏起胡叉,轻轻地走过去……”“它不咬人么?”“有胡叉呢!”闰水接着说,“走着走着,看见猹了,我用力刺过去。那畜生很伶俐,倒向我奔过来,从我的胯下逃走了。”

闰水还说,“在我们乡下沙地里,潮汛快来,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啊!”鲁迅惊叫了一声。

闰水的肚子里真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故事,都是鲁迅和他的城里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

闰水后来托他父亲进城时给鲁迅带来一包贝壳和几根很好看的鸟毛。鲁迅也回赠过一两次东西。但从此他再也没有见到闰水了。

1919年12月间,鲁迅回了一趟绍兴,在家滞留二十几天,与同族十多户共同卖掉新台门的旧宅。阔别20多年的章闰水特地来探访鲁迅。一见面,鲁迅便觉得已不是他记忆中的闰水了。不过鲁迅还是兴奋地叫起来:“啊!闰水哥!你来了。”闰水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叫了一声“老爷……”鲁迅打了个寒噤,他意识到自己和闰水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闰水还拖出躲在他背后的第五个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

这次见面,鲁迅很有感慨,后来创作了短篇小说《故乡》……

百草园似乎藏着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早春二月,园外的杨柳已经发芽,园内的山桃也多吐蕾,孩子们在园内仰望天上飞舞的淡墨色的蟹风筝,嫩蓝色的蜈蚣风筝,瓦片风筝,聆听风筝传来的“沙沙”的风轮声。这争奇斗艳的风筝,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然而,不知为什么,鲁迅却不喜欢放风筝,不但不喜欢,甚至有点厌恶它,以为那是没有出息的孩子玩的东西。而鲁迅的小兄弟却最喜欢风筝。他买不起,大哥又不许他放,只能站在园内呆看着天空出神——远处的蟹风筝掉下来,他惊呼;两个缠绕住了的瓦片风筝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就这样观赏了小半天。

有一回这位小兄弟也试制风筝。他躲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内。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他正幻想着在园内嚷着、跑着放起自制的风筝,陶醉于即将完成的大业中……

这时鲁迅推开门闯进来了,发现多日不见的小兄弟,原来是躲在这里制作这个没有出息孩子的玩艺,气得伸手折断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扔在地上踏扁……这才傲然地走出去。

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这是鲁迅在百草园内做错的一件事,使他感到内疚,时时反省,后来在散文《风筝》中写道: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六 幼年启蒙教育

1892年冬,鲁迅满11周岁,父亲领他到“三味书屋”读书去了。三味书屋与新台门周家同在一条街上,相距半里路。

三味书屋的东配房是三间书房,房内正中高悬“三味书屋”四字横匾。原来的横匾是“三馀书屋”,取义“为学当以三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晴之馀。”典出《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董遇言。后由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改名为“三味书屋”,取义“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味书屋

鲁迅被领进书房,见“三味书屋”匾下有一幅绘着梅花鹿伏在古松树下的画。因为没有孔子的牌位,鲁迅便对着那匾和鹿行两次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拜先生。

塾师寿镜吾是一位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一副大眼镜。鲁迅对他行礼时,他还和蔼地答礼。鲁迅早听说他是本城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对他很恭敬。他对学生既关心又严厉,常常瞪着眼大声喊道:“读书!”

寿镜吾专门教学生读“经书”。因鲁迅已读完《论语》、《孟子》,一开始就让他读《诗经》,后来又读《易经》、《书经》、《礼记》、《左传》,所谓“五经”便读完了。加上“四书”就是“九经”。鲁迅还多读了《尔雅》、《周礼》、《仪礼》等经书。所以鲁迅在《十四年的“读经”》一文中说:“我几乎读过十三经。”

有一回,鲁迅很想知道东方朔说的“怪哉”的故事,问寿老先生:“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先生不高兴,脸上有点怒色。

鲁迅想,先生是博学的宿儒,不至于不知道,而是不愿意说。年纪比他大的人,往往如此,他遇到过好几回了。

在三味书屋读书,上午习字、背书,傍晚对课。对课从三言、五言,最后加到七言。

有一回,对课的题被一位姓高的同学翻到了。鲁迅到后园去,他便追过来,问鲁迅,“‘独角兽’该怎么对?”鲁迅开玩笑说,“你对‘四眼狗’好了。”果然,对课时,先生说“独角兽”时,他马上说“四眼狗”。先生气极了,说:“这‘独角兽’是麒麟,‘四眼狗’是什么?你有没有见过?”其他同学有对“二头蛇”的,有对“三角蟾”的,也有对“八角虫”、“九头鸟”的。鲁迅根据《尔雅》对了个“比目鱼”,立即受到先生的称赞,说:“‘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字,但有双的意思,可见是用心对出来的。”课后,那姓高的嗔怪鲁迅,鲁迅说他呆,“我和你开玩笑,没想到你真去对了!”

又有一回,先生出了五言的对——“陷兽入井中”,鲁迅根据《尚书》的“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放牛归林野”,又博得先生的好评。

读书时,学生放开喉咙读,塾屋里人声鼎沸。“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寿老先生也很得意地大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先生脸带微笑,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们便活跃起来。有几个学生用纸糊的盔甲和兵器套在手指上做戏,盔甲和兵器都仿绣像小说的画像去做。盔的大小适合戴在大拇指上,以大拇指的下节做项颈,甲可以披在拳上,四指是屈着的,倘若二三指间夹刀枪等兵器,还可装做武将打仗的姿势。

鲁迅的纸盔甲放在装洋线团的盒子里。他做盔甲多利用晚上时间,在灯下,仔细地裁剪制作,做好以后第二天拿到塾屋里。

此外便是描画小说绣像上的人物画,用的是荆川纸,光、薄、透明,笔用的是“金不换”的毛笔。他趁寿老先生陶醉于吟读文章之时,偷偷地描画。倘被先生发现,就会被撕掉,还要遭一顿训斥,所以要格外小心。他终于描摹了《荡寇志》和《西游记》两大本人物像。后来因鲁迅急着要钱用,将它卖给了一个父亲开锡箔店的有钱的同学。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学生们趁先生得意吟读的时候溜出去,他们爬上花坛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或捉了苍蝇喂蚂蚁。书屋里的学生几乎走光了,于是先生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学生们陆续回来,又放开喉咙读一阵子书。

有一回,寿老先生有事上街去了,叫他的儿子寿洙邻到书房里坐看。他把《诗经》里《卫风·硕人》章的七句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念了一遍以后,叫鲁迅默写。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前经书里的字往往不读本音而读破音,《诗经》尤其如此。但鲁迅从容不迫把这七句诗默写出来,无一字差错,深得师生夸奖。

鲁迅喜欢描画,也热心购置画谱。如《毛诗品物图考》、《百将图》、《海上画谱》、《点石斋丛画》等。积少成多,他渐渐有了两箱子藏书,除经史及举业用的“正经书”,以及上述画谱,也有小说《聊斋志异》、《三国演义》、《绿野仙踪》、《天雨花》等,还有《酉阳杂俎》、《容斋随笔》、《池北偶谈》、《六朝事迹类编》、《徐霞客游记》等。

因购书钱不多,鲁迅还向友人借书来抄录,如陆羽的《茶经》,陆龟蒙的《五木经》和《耒耜经》,清代程瑶田的《释虫小记》、《释草小记》,还抄录了《农政全书》中王磐的《野菜谱》。

由抄录《花镜》、《南方草木状》、《兰蕙同心录》、《广群芳谱》一类的书,引发了鲁迅种花的兴趣。他勤于实践,自己栽培的植物就有映山红、石竹、盆竹、平地木(即“老弗大”)、万年青、黄杨、栀子、佛拳、蝴蝶花、兰花、夜娇娇、凤仙花、乌罗松等。他每种一新植物,就在盆上插一根短竹签,标上植物名,观察其习性。

晚间,鲁迅常翻看《花镜》,了解古人对某种花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介绍,有时也提出质疑。如该书对映山红栽培的说明,强调“须以本山土壅始活”。鲁迅从富盛山掘来几株映山红试种,有的并未用山上的土壅也活了。鲁迅因此批注道:“按花性喜燥,不宜多浇,即不以本山土栽亦活。”

富盛山给鲁迅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听当地农民讲狼(当地人叫马熊)吃人的故事。

富盛山位于绍兴的东南部,山上野兽出没,逞凶作恶,乌石村的村民受尽其害。村边有一位看坟的寡妇,整天忙着在地里劳动。某日傍晚,她的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儿在自家门口剥豆,突然被狼衔走了。母亲回来时,看见豆撒了一地,孩子却不见了。她四处寻找,也不见踪影。她不顾天快黑,连忙拿着锄头上山去,终于在一块大石旁的刺柴上发现了孩子的一只鞋,孩子躺在草窠里,肚内的五脏都被吃空了,手里还紧紧捏着那只小篮……她顿时号啕大哭。从此,这位寡妇把眼睛都哭瞎了,神经也失常了,逢人便说:“我的阿毛,被狼吃了……”

后来,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祝福》,在主人公祥林嫂的艺术形象中,就含有这位看坟寡妇的身影。

绍兴城内及安桥头、皇甫庄一带,还有一种陋习,就是“抢婚”。

抢婚,有的是女方父母预先知道的,把女儿卖了。男方事先看好路线,雇了几个壮汉,摇着船来,等姑娘来到河边淘米、洗菜或洗衣裳时,突然被壮汉们拖入船舱内,飞也似的摇船走了。有的是女方父母并不知道而被抢走了的。也有的死了丈夫的媳妇被公婆或伯父卖掉而被抢走了的。

鲁迅自记事起就听说许多这类悲惨的故事。他亲眼所见的,是新台门斜对面那爿柴店里的姑娘,名叫翠姑。母亲是砑锡箔纸工人,曾把翠姑许配给乡下的一个庄稼汉,后来想解除婚约,男方摇了船便来抢亲。几个壮汉来了,翠姑拿起柴叉自卫,几个人夺了柴叉,将她拖到东昌坊口的茶店里。翠姑挣扎,从楼窗跳下,掉进河里。壮汉们也跳下去,将她捞起,装进船舱,大声嚷着:“新娘已抢到哉!”摇起橹走了。此时翠姑的兄弟阿仙赶到木莲桥上,手捧一块大石头,大声喝道:“不放人,我就把船底砸穿!”男方无奈,只好把翠姑放了。

这“抢亲”的情节,鲁迅后来也写进小说《祝福》里。那是祥林嫂死去丈夫以后,她来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一天上午,她到河边淘米,河面上停泊一只白篷船,船里突然跳出两名壮汉,把她拖进舱内。她哭喊了几声,嘴就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她是被婆婆和夫家的堂伯卖掉的,卖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

由于寿老先生喜欢汉魏六朝的文章,时时诵读,虽然文义较深奥,未作授课内容,但耳濡目染,鲁迅也已心领神会,他因此爱读嵇康、阮籍的诗文,尤其喜欢嵇康敢发议论、离经叛道的精神。

后几年师从寿洙邻先生,鲁迅还阅览了明季遗老诸书,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以及《明季稗史》、《明史纪事本末》等野史和子部杂家的笔记。读野史和杂说,扩大了鲁迅的文史知识领域,帮助他认识了正史存在的偏见与错误。

七 做孝子的难和险

在三味书屋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寿镜吾先生除教授“经书”外,禁止学生看任何略有图画的书,一旦被发现,就要严打手心;学生们所能看到的,就只有“文星高照”里那个魁星神像了。

喜欢看图、绘图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塾师的禁令并未能阻止鲁迅幼年的喜好。课余时间,鲁迅仍然设法找来各种配有图画的书看。如家藏的老书《文昌帝君阴鸷文图说》、《玉历钞传》。前一本是讲因果报应的画集,后一本书配有十殿阎王地狱轮回的图像。这一类书都画着冥冥之中彰善瘅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这些鬼们稍不留心,触犯天条,都要受到相当的报应。不过这些藏书,非鲁迅所专有。

有一回,一位长辈送给鲁迅一本《二十四孝图》,这才真正属于鲁迅一人所独有,所以他高兴极了。这是一本薄薄的书,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借图画对儿童进行“孝道”的启蒙教育。书中讲述的故事,几乎是大人孩子都知道的,即使不识字的人,如长妈妈,也只要略看一下图就能滔滔不绝讲出一段很长的故事来。图画得并不精致,却能增加儿童阅读的兴趣和理解。“孝”,善事父母,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的美德。但是“孝”作为传承的伦理道德被张扬到了至极的时候,它反转过来成了对晚辈施虐的手段。譬如鲁迅自幼孝顺父母,然而看完这本专讲“孝道”的书,听长辈讲完二十四孝的故事以后,鲁迅感到很扫兴,也很反感。因为他从此知道做一名“孝子”有如此之难,比他平时所知道的诸如“听话”、“从命”一类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于是对于先前做孝子的痴心妄想,完全绝望了。

在二十四孝里,有“子路负米”的故事。原载于《孔子家语》的《致思》篇中。说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位孝子,“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还有在《东观汉记》一书中所说的“黄香扇枕”的故事,传说东汉安陆(今湖北安陆)人黄香,9岁死了母亲,他对父亲“尽心供养,……暑即扇枕,寒即以身温席”。鲁迅看了这两幅图以后,觉得如此尽孝并不算什么难事,从百里外背一点粮食回来,或替老爹扇枕、温席都是自己可以勉力仿效的。

还有那则“陆绩怀橘”的故事,语见《三国志·吴书·陆绩传》。说的是三国时吴国吴(今江苏苏州)人陆绩,6岁时,在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了一盘蜜橘,趁袁术进屋时,陆绩赶紧偷了三个橘子揣在怀里。拜辞时不慎,橘子掉在地上。袁术嗔怒了,说:“小小的陆绩来我家作客,为什么还要偷橘子揣在怀里呀?”陆绩跪着回答:“我想带回家去给母亲吃。”袁术听了颇受感动,连忙扶他起身。鲁迅此时觉得,做这样的孝子,是非常省事的。鲁迅设想,假如有阔人请他吃饭,他顺手将几个橘子偷偷揣在怀里。阔人发现了,问:“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鲁迅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于是阔人大佩服,他的孝子也就做稳了。

至于那个“哭竹生笋”的故事,初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孟宗,他的后母喜欢吃笋,令孟宗冬天找笋来给她吃,这无疑是对非亲生子的虐待。“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这是教育儿辈们尽孝的精诚,要感天动地,达到即使在严寒的冬天也能哭到让笋破土而出的程度。但这是荒诞无稽,而且很虚伪的,因为实际上孝子无论怎样号啕大哭,也是绝对不会出现这般奇迹的。

还有“卧冰求鲤”,语见《晋书·王祥传》,说的是晋代王祥的故事。王祥生母早逝,后母很虐待他,常给他出难题。后母喜欢吃活鲤鱼,令王祥冬天到河里给她抓活鱼,王祥无奈来到河边,时天寒地冻,宽阔的河面结成一层厚实的冰,他走到河中央解开上衣趴在冰层面上,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果然,一双鲤鱼跃出。王祥这才提着两条鱼回家。王祥不顾冬天的严寒,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融化冰层,而求得一对鲤鱼去孝敬后母。但是,孩子卧在冰层上,就有冰破落水的危险。难道必须让儿辈甘冒性命之危险去求得鲤鱼,才算是孝感神明吗?这同样是荒唐而虚伪的。“李娥投炉”和“曹娥投江”,则是教育女子做“孝女”的故事。“李娥投炉”说的是三国时期吴国李娥的父亲为朝廷冶炼、铸造军器。“一夕炼金,竭炉而金不出。时吴方草创,法令至严,诸耗折官物十万,即坐斩,倍又没入其家,而娥父所损折数过千万。”这就是说,李娥父为朝廷冶炼兵器之失败,不仅要招来杀身之祸,而且将抄家灭族。此时李娥15岁,正豆蔻年华,为了挽救父亲性命,她义无反顾,自投于炉中。只见“赫然烛天,于是金液沸涌,溢于炉口,娥所蹑二履浮出于炉,而身化矣”。李娥就这样被熔化至死,换取了一个“孝女”的美名。“曹娥投江”说的是会稽上虞孝女曹娥的故事。曹娥的父亲能弦歌,为巫祝。“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泝涛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这时曹娥年十四,正是妙龄少女。为寻找父亲尸体,她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整整七天七夜,不见踪影。她终于投江而死,为父殉节。

鲁迅幼年在家乡曾经听到老年人讲曹娥抱父尸出的故事:……死了的曹娥,和她父亲的尸体,最初是面对面抱着浮上来的。然而过往行人看见的都发笑了,说:哈哈!这么一个年青姑娘抱着这么一个老头子!于是那两个死尸又沉下去了;停了一刻又浮起来,这回是背对背的负着。

为什么要把曹娥投江寻父尸这一则关于表彰“孝女”的故事说得如此浪漫呢?鲁迅后来慨叹道:“好!在礼仪之邦里,连一个年幼——呜呼,‘娥年十四’而已——的死孝女要和死父亲一同浮出,也有这么艰难!”

最令人感到恶心的莫过于“尝粪心忧”的故事了(见《梁书·庾黔娄传》)。说的是梁朝庾黔娄的父亲(名易)病重,医生给这位易看病时说:“随时观察病情,为了知道病情是否发展,有没有恶化,就要尝一尝病人的粪便是甜还是苦。”后来,易泻肚,黔娄果然去尝一尝是甜是苦的滋味。庾黔娄尝粪而充当孝子,这样的事迹既不感人也很难入画,孩子们也决不会仿效他去当一名孝子,因为吃粪便是不卫生、不雅观,实乃是一种恶德。

尤其令鲁迅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老莱子,传说是春秋时楚国人,是一个70岁的老头子,言不称老,穿一身五色彩衣,为了取悦他的长寿的父母,手里拿着一柄“摇咕咚”,有时还要佯装跌倒在地,或者学着婴儿啼哭。

鲁迅很讨厌老莱子这般模样。鲁迅认为,老莱子手里本应该持拐杖,他却偏要拿着“摇咕咚”,还要“诈跌仆地,作婴儿啼”。鲁迅说,“现在这模样,简直是装佯,侮辱了孩子。我没有再看第二回,一到这一页,便急速地翻过去了。”是的,这哪里是表彰孝子,分明是无聊文人将肉麻当有趣罢了。“郭巨埋儿”说的是汉代孝子郭巨的故事。在《二十四孝图》里有一幅画:郭巨的3岁的儿子,手里拿着“摇咕咚”,躺在母亲怀里,正高高兴兴地笑着。可是,这时候,他的父亲——郭巨正在后院刨坑,准备把他活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家境贫穷,郭巨的母亲(孩子的奶奶)总是把自己的饭菜分给3岁的孙子吃。为了孝敬老人,让老太太吃饱饭,郭巨对妻子说:“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孩子成了贫穷家庭的“赘疣”,所以把他埋掉拉倒。郭巨算是“孝子”了。至于被活埋的儿子,虽然只有3岁,还不懂人事,却也算是对祖母和对父母尽了双重的“孝”心了。结局是郭巨刨坑二尺,竟刨出了一釜黄金来,家里再也不愁柴米了,那3岁的孩童也幸免被活埋,可以继续依在母亲怀里玩他的“摇咕咚”了。这大概又是儒家“孝感神明”一类的说教罢!

鲁迅说他幼年看了“郭巨埋儿”的故事以后,心里总是忐忑不安,不但自己不敢妄想做“孝子”,甚至很怕他父亲去做“孝子”。他说: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