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1:38:56

点击下载

作者:杨雪舞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享受生活

享受生活试读:

《享受生活》

  生活是什么?是备斗?是斗争?是拼搏?或是受苦受难?!生活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自身的享受,一种自然的享受,一种爱的享受。怎样享受生活?如何杨饮人生的杯杯吴酒?怎么将日子过得轻松愉快’等等这些,都是本文要回答的。  序  善于享受者善于工作  过去,我们习惯讲文化,很少研究生活文化.现在,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丈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更新,对生活文化的研究巡步深入,瞬息间,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的著述频频出版,硕果累累。但嫌不足的是,这些令人眼花瞭乱的书籍,都只从某个侧面下笔,很少综合探讨其“享受”的共性,不能不令人有“为文化而文化”的错觉,难免使人感到不足。杨雪舞同志的新作,在这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更宽的开拓,更新的发现.诚然,“享受”曾经作为一个贬义词被口诛笔伐了多年。  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乎把“享受”变成了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受到全民的“共讨”。其实,“享受”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什么罪过。享受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如果大家都承认,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那也可以说会享受的人才会生活,会生活才会工作。从这个意义来说,享受就是一门科学,就是一种生活,就是生活的需要,也就是工作的需要. 因此,我希望大家研究工作也同时研究享受。以社会提供的享受条件为依据,按自己创造的享受条件过好生活。享受社会允许享受的一切,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东西.让最大的愉快迸发最大的情感,以最大的干劲创造最大的奇迹,作出最大的奉献!  龙文玉  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  

内容提要

  生活是一种寻找,在生活的寻找中我们已经丧失了不少东西。然而我们还是寻找。我们东张西望,总想得到一点什么,然而我们得到的往往是东张西望的耗费罢了。  于是,我们似乎有些清醒:单把生活理解为寻找,或是一种追求,似乎很有些冠冕堂皇,实际上不过是把生命不断地虚掷而已。而把生活理解为一种享受,才是人生的真谛,才不失为一种永恒的真理。  生活应该是一种享受,我们的一切努力,难道不就是为了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享受生活?怎样保证以及提高自身生命的质量?怎样谋求自己一生中最完美的快乐?怎样畅饮自己生活中的杯杯美酒?等等这些,都是本书尽力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本书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浅出,运用大量的生活事实,例举古今的各样事例, 内容丰厚、文字清新,语言幽默、洋洋洒洒、津津乐道,读来令人大开眼界,耳目一新,受益非浅。

一、 自 身

  自身的享受是一种感觉,一种来自整个生命的感觉。我们不必要抽象地来议论这个问题,因为人人都有过这种感觉的体验,只要认真地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就可以看到我们一生中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自身的享受:  譬如熟睡一夜之后,清晨起来,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肺部一定觉得十分宽畅.昨天,或许你感到自己钻进了生活的死胡同;现在,你却感到自己走在金光大道上。你继续活动你的筋骨,你感到自己具有强大的力量,你想起你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阻碍,你非常自信地笑了。你有一种自身处处都洋溢着舒服的感觉.一种全身注满了活力的感觉,这些都使你跃跃敌试地想做些什么,于是一首最美丽的曲子便从你嘴里哼出来.再如大病一场之后,你痊愈了,你尽管还没有完全恢复你的体力,可你已经明显体验到无病痛的舒适恳觉。或者是那痛得使你呻吟的牙齿不再痛了,你快快活活地扣齿几下;或者是那令你头脑昏痛的病魔已经离去了,你嘻戏地拍拍自己的头,尽情地享受头脑清新的甘美;或许是你受伤的手复原了,你愉快地握紧拳头摇晃着,享受着自己强大力量的愉悦……总之你一定会感觉到,健康有多么的美好!  大病初愈之人对健康的体验之所以这么强烈,关键是有一种对比。其实,由自身健康给予的幸福,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叔本华就在他的《幸福论》里写道:  “我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健康就是一切。"斯宾塞也在他的《教育论》第14页中写道:  “精力充沛和它带来的饱满情绪,既然比任何其他事情在幸福中占较重要的地位,教人保持良好健康和饱满情绪就比什么都重要。”  情绪对我们自身幸福享受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体力负担日渐减轻的今天,却有更多的人感到很疲劳,这是什么原因?英国心理学家回答得很清楚:  “我们的绝大部分疲劳,都是由于心理的影响.纯粹由生理引起的疲劳是很少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列尔说得更详细:“一个通常坐着工作的人,如果健康情况良好的话,他的疲劳百分之百来自于心理因素,或者说情绪的影响.”  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突,特别是抑郁和焦虑往往是精神疲惫的常见的原因.这种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使人们萎靡不振,不想活动,并且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一般来说,心理疲劳比生理疲劳更为严重,也更难恢复.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享受自身,需要学会克服情绪不佳的方法。  首先要会笑.莞尔一笑,然后慢慢地露齿而笑,接着开J&地笑。这里要注意:急促的没有表情的假笑不会导致心情愉快。  富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可行的。找一些能引起情绪变化的读物。如:马克.吐温小说中喜剧性的段落。狄更斯小说中充满椰榆的一小段。还有一些笑话故事,对恢复沮丧的情绪都有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放松。你绷紧手上肌肉,然后缓慢地放松。同样地做臂、脖子、面部·…脚趾部位的练习;或想象自己在海滨度假,在幽静的公园散步.它能迅速减少你心脏的负担、氧气的消耗;降低呼吸频率和血脂(防卫情绪急躁的物质)量的标准,达到消除你的焦虑和恐惧的目的。  再次是冷静。假如你遭到骤然的风暴,你的表情要镇静自若,一谈吐要清脆自然.痛会传染,冷静也是会传染的,你一但冷静下来,你的焦虑和恐慌等不佳情绪便都会有所消除。  如果说,情绪是幸福享受程度的温度计。那么,从自身的享受来说,人的健康便是温度本身了。我们生活中与享受有关的方方面面,没哪一面离得了自身的健康。一企酷着年车的歌德,当他卧病在床的时侯,弗里德里卡·埃第尔,画家的女儿来安慰他,他避开了,这是他第一次避开自己心爱的女人,原因是他衰弱不堪。当他坐着轿式释车从莱比锡回家,面对途中美丽的风光,一幅冷冰冰的面孔.一位陌生的军官打量着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看样子您对美丽的田野并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你有病。”  当健康迅速地得到恢复后,歌德重又使自己的性格带上自然色彩,从而使自己心灵美好的一面获得解放,也解放了自己的天才.看看那些珍贵的仅保留下若干篇类似日记的草稿,R能让人感受到健康对歌德情绪乃至心智的影响之大:  “昨夭我们骑了整整一天的马,才刚刚到达洛林山……我向右面扫一眼,看见是碧绿的原野和白浪滚滚的河流。在我的左方上空有一片黑压压的阴影,它是丛生着山毛样的高山投出来的影子……我的心深处也和四周笼罩着的气氛一样宁静。啊,多么幸福,当我们的心里感到轻松自由的时候卫勇敢精神驱使我们迎着障碍和危险前进·…也许,在这里,我对爱情有不同的见解……我在讲着‘爱情’.但心里却在想着我心灵所感受到的涟漪,当它似乎向前流动的时候,实际上却丝毫未动……美永远是不可思议的。它宛如平地突起的奇峰.当我们欣赏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的时侯,它就耸立在我们面前……”  或许是歌德于健康的享受有着比一般人更为强烈的体验,他对健康是非常的重视。他说:  “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过去有过一个时期,在德国人们常把夭才想象为一个矮小瘦弱的驼子。但是我宁愿吞到一个身体健康的天才”(歌德《歌德谈话录》第166页).在他大病一次之后,他下决心尽可能进一步锻炼自己:让自己的神经变得坚强,摆脱头晕现象,好使自己对嗓音、反常现象和痛苦不致有明显的反应。他采取最严格的措施―当一位鼓手迎着晚霞不住地敲鼓的时候,他就行进在他身边,还去爬大教堂的塔顶,晚间去坟地上转悠,早晨去解剖所。他坚持进行这样的锻炼,直到看到任何事物都无动于衷,任何串情都不会使他失去镇定为止。  大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第149页中说:“长期 的身体疾病使最光明的前途也会蒙上阴暗,而强健的活力能使不幸的境遇也放金光。”另一位大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忙着给他回答原因,说因为“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产生健全的精神。”而我们“意拳”的一代宗师姚宗勋也在他的《意拳·中国现代实战拳术》中说:“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是不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我认为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前面列举大文豪歌德的事例也某种程度地印证了这个问题。而且,只要对一些精神不健全的人进行深入地研究便可以发现:这些人长期带病的躯体是如何地残缺了他们的精神.我们只要对我们周围长期受某种疾病折磨的人稍加注意,便会发觉他性格的乖决处.看到他情绪紊乱的地方,甚至是一切原本非常善良的人,也会变得不尽人情。我们再去看看那些名人.譬如乔治·戈登·拜伦,只要你认真地读他的诗,你便会感到这确是出自一位天才之手,无论是他的长篇叙事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还是他的著名短诗《锡庸的囚徒》、《普罗米修斯》、《勒德派之歌》等,都会给你一种震撼,一种惊讶,一种美的享受。英国诗人华兹华司说过: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创造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拜伦的作品,正是达到了这样的要求。  但是,如果你进一步认真地阅读他的传记,阅读有关他生平的书籍,你或许又会对他有所失望。你或是失望他对民众的蔑视,或是失望他对生活的厌倦心理,或是失望他对女人那种公鸡似的情欲……你会震惊不已:我的天才,你怎么会如此?!  然而他就是如此!就算你不承认拜伦那原本健全的精神不完全由长期带病的身躯导致残缺,也急该坚信这无沦如何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人的健康状态对人的心理状忑的重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夭才、名人,还是我们一般人,·只要去悉心体会,感觉同样是十分明显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世上任何相关的事物都是互相影响的.人的健康状态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反过来说,人的心理状态正常与否也影响着人的健康状态如何。记得小时候听父亲讲过的一个故事:  有两个青年都感到自己胸闷、多痰,双双去医院看门诊,一个真有肺病,一个只是小感冒。问题是他们拿透视单时调了过.没病的拿了有病的,有病的拿了没病的.当时的肺病可是个大病,虽不如现在的癌症这么严重,害上了死的比例也很大。于是那个没病的紧张起来,整日里提心吊胆,优心忡忡,不到一年,真的患了肺病;而那个有病的则放了大心,一年下来,病竟然好了。  教育学家洛克说:“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余的精神·”(《教育漫话》第4页),这话是对的,不过反过来说他也应该是对的,即:道鲤全的植迎赵遇赓.丝身体,它们是一种相辅柑承的关系,是一对相互依托的矛盾。我们要享受自身,就是享受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带来的乐趣.那么,还有二个最重要的问题值得提出来讨论,这就是:什么样的身体才称得上健康?什乡样的精神才可以说是健全?总之,一个可以称之为完善的东西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柏拉图回答得很有天才味,他说:  “最完善的东西就是最不容易受外来的影响和变动的东‘西。”(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第26页)这就告诉我们:健全的精神是不易受利害得失或成败荣辱影响的精神;健康的身体是不易受冷暖饥饱或劳作游玩影响的身体。这才是健康的真谛,也是享受自身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身体健康,不是以一般生理学的原理来说的. 由于遗传及后天生活环境的不同,个人的实际健康水平是有差异的。但是从享受自身的这个角度看,并不是健康水平高的就能更好地享受自身,而只能是健康水平高的具有更好地享受自身的一个基本条件。要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身,关键是看谁有着最不容易受外来的影响和变动的东西的健康身体和健全精神。实际的问题是: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反映,确确实实比人与猿的差异要大得多。”  譬如同样是高位瘫痪的人,他们对自身的享受,差异大的简直令人膛目!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是在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她笑盈盈的,一头乌亮的头发飘扬脑后,两颗黑亮的眸子闪烁着青春的活力,她开始唱歌了,甜甜的声音背后饱藏着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我认真地听着她的歌,就象在大学里听赏析课时屏息地听着老师的朗读,我要捕捉要评判,然而我终是听不到哀伤,更听不到绝望。我分明地感到,那坐在轮椅上的,根本不是一个高位瘫痪的姑娘,而是一位有着健康的躯体,健全的精神的姑娘。  我想起我的一位亲戚,一位跟张海迪命运相仿的亲戚。只是,他是一个男士,只是他大学已经毕业,只是他外语可能比张海迪更好一些。在一间宽敞的屋子里,我看见了我的表弟,只见他头发蓬乱、双目呆滞,死死地盯着床前的那双旧鞋子.我进去,他甚至连头也不动一下。  “怎么?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他不做声,我把这话又问一遍,他这才抬起头来,优伤地问:  “难道,现在我还有哪里会舒服?”  我沉默了,我尽力冷静下来,理清头绪,准备给他讲一讲关于张海迪的事,谁知他又说话了:  “你出去,好不好?我不想有人呆在这儿。”  我只好走了。以后去看他,发现他情绪越来越差,身体也越来越弱,到冬天,他便悄悄地离开了我们。他是死于过度的忧郁.他是一次偶然的车祸造成下肢瘫痪的。肉体的创伤根本不可能夺去他的生命,而那帅容易受制于外那条件影响的躯体和心灵则是使他过早离开我们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写到这里,不由我想起前苏联的那位钢铁战士―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曾是几代人生活的楷模,今后,我相信他将永远是那些热爱生活的人的楷模。.因为战争,奥斯特洛夫斯基失去了生理学上的健康:开始是伤痛,后来是瘫痪,再后来是在全身瘫痪的痛苦上双目又失明,可是,在这样的境遇下,他生活得怎洋呢?他写下了一部不朽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三十年代苏联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接着又写第二部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因为生命过早的结束,终于没有写完。然而这已经足够了,这一部已完和一部未完的著作使他在前苏联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特殊重要的位置。  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位全身瘫痪而又双目失明的人是怎样享受他一天的生活吧!  ……电话铃声闯入美梦,令人兴奋的幻觉恐惧地消失了醒来,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我这被瘫痪所钉住的身体难忍的疼痛。这就是说,几秒钟之前还在作梦,在梦中我是年轻、有力、骑着战马象疾风一般奔向初升的太阳,我并不睁眼,这没有必要:在这一瞬间我正回忆着一切。八年前,残酷的疾病使我倒在床上,动弹不得,弄瞎了我的眼睛,把我周围的一切变成了黑夜.已经八年了!  ……我本能地作着初步的反抗一一紧紧地咬着嘴唇。第二次电话铃声赶紧跑来援助我。我知道,生活在号召我去反抗.妈走进来.她送来早晨的邮件―报纸、书籍、一束信件.今天还有好几次有趣味的约会。生活要取得它应有的权利。痛苦滚开吧!清晨短时间的搏斗结束了,同往日一样,生活战胜了。  人们抬我到花园的树荫底下。这里一切都准备好了,预备开始工作,赶快生活。就因为这个,我的一切欲望才那样强烈。  ―黑夜。我睡了,疲倦了但很满意。又生活了一天,最平凡的一天,但过的很好……(奥斯特洛夫斯基《我的一天》)无论是躯体还是精神,奥斯特洛夫斯基都是不受外部条件影响的。他紧紧地拥抱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躯体的那怕是一点点活力,集中自己精神的那怕是一滴滴兴奋点,来愉快地度过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秒,享受自身存在的无限乐趣。从这个角度来说, 自杀的人―除了为他人着想的―大多是身体不健康或精神不健全的人。不管他们有多少原因来说明自杀的理由,但实际上自杀者最大的一个理由便是他们对痛苦折磨或打击失望的惧怕大于对生命的热爱.他们希望活着,却并不热爱生命,不珍惜自身.一个珍惜自身懂得享受自身的人是珍惜时间,热爱生命的人。他们创造着明天;却并不去等待明天;他们创造快乐、享受快乐,却并不去等待快乐、陪伴快乐。因为快乐就在他的生命中,就在他自身的行为言语里。闻一多先生说得好:  “尽可多多创造快乐去填满时间,那可活活缚着时间来陪着快乐?”(《闻一多传》第28页)。  “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人的额头,会吃掉稀世之珍,夭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它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第60页)。那么,怎样才能将这镰刀随时都在横扫的生命变得幸福呢?这便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自身的享受.应该说:.自身身体那种外在的健康始终是有限的,世上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伤痛、疾病的折磨,再健康的人也有衰老的时候;然而, 自身那种内在的健康却可能是无限的,他爆发出来的能量是惊天动地的.“我感到逐渐虚弱,所以我趁着我还能觉出心中的烈火,趁着我的脑子还清楚,我就赶快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死亡在等待我,这就更加强了我对生活的渴望.我不是一小时的英雄。我战胜了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悲惨遭遇:眼瞎、不能动、剧烈的疼痛.尽管这个样子,我仍然是非常幸福的人.”(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第2卷第319^-320页).我们从这位身体残疾的人身上看到一种内在健康的力量,看到一个人在极为恶劣的条件下是怎样热爱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身存在的幸福。  我们要享受自身,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享受自身健康的身体,而一般健康的人却难体味到自己健康的种种妙处,只有生过病而又没有健忘症的人对健康带来的愉悦体会得比较深刻。因此,我们要坚信:·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要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健康,练出自己的健康,尽情地享受自己的健康。  同时更要记住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要求得健康的身体,必须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使自己拥有尽可能健全的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身体的健康与精神的健全的唯一标准不在于其生理学上的健康或健全,而在于是否为外部条件所动。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是一颖青松,无论风霜雨雪,他都能傲然挺立,蒸蒸向上,粗爱自己的生命,:尽情地享受自己能够享受的东西.

二、家庭

一百年前,摩尔根就曾说:“如果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那就不能不事先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性质了。”世界未来学会主席爱德华·科尼什在归纳人们对家庭的种种预测时也指出:有人认为总有一天结婚和生孩子会成为不合法的行为。人培育出来的孩子会把全人类看着自己的家庭。  我想,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从有生就有死这个观点来讲,或许他们是对的,原因是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它毁灭或者说是消失的时候。但是,至于家庭,你只要有一种深透的理解,你便会忘了摩尔根的话,忘却爱德华·科尼什的预测。家,甜蜜的家哟!至于它的毁灭或是消失,一定是很遥远的事。当然,就我的预测来看,家庭总会伴随人类直至终点的。或许,独身的男女会增多,会某种程度上出现一些群居的情况,然而,家庭―这种由姻缘和血缘结成的人的最基础关系,始终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体作为社会最小单位而存在下去.原因当然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产生家庭的姻缘和血缘关系将永久的存在,难道这不是事实么?  不过,家庭的前景究竟如何?我希望今后有机会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这里,我更热切关心的,是现存的,并且目前人人都承认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家庭的幸福.那么,家庭究竟有哪些可以让我们享受的幸福呢?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一定有过思念家庭的时候:或是偶然离家出走后的第一个晚上,或是进大学刚读完一个月之后,或是为生之计独处异地他乡的时刻……如果,有知你底细的人问你,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去想那个破烂的家?你可能难以具体地给他讲出理由来,你或许会为此感到惶恐、感到惊讶.然而,当你再次想起自己的家,仍然十分地思念。家庭的强大吸引力和无穷魅力,而你之所以又难具体道得清楚,其全部原因就因为家庭不是理性的场所而是感情的天堂。理性的东西可以讲得清,感情的东西只能在心灵中体会到。  我十四岁那年,曾与一位老前辈远离家里去异乡做工。他原在县文化馆工作,妻子是位目不识丁的贤惠的家庭主妇,只因不慎将印有‘最高指示”的报纸用来剪了鞋底,致使丈夫发配乡下。生活过不下去,便出来做工。记得那时他常常爱哼一首歌。我不懂得音乐.却从那婉转悠扬的曲调中感觉到是一种思念的倾诉。直到很久以后他才告诉我:这是一首外国思念家庭的歌曲,名字叫《家,甜蜜的家》。  我有些儿惊讶,更多的是纳闷:“你那个家有什么值得留恋的,老婆将你害成这样?-“不,不是这样。你还小,还不懂得人情世故。如果,我没有那个家,我一定活不下去。,或许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思考有关家庭的问题。我发现,当我想起家庭的时候心里总有一种温馨,一种甜蜜。当我对这个问题认真地考虑了二十年之后才发现:古今中外一切梦想家最甜蜜的梦,无论是“乌托邦”的梦还是“桃花园”的梦,都在家庭里实现着,这便是家庭的真谛,便是家庭分外诱人的地方.现存的文明社会只存在过两种社会:一种是人吃人的社会,一种是按劳分配的社会,它们都是理性的产物.,而家庭却是一个按需分配的社会,是感性的产物,是情感的天堂。一个年薪一万元的丈夫与一个年薪两千元的妻子,他们的实际消费,往往是基本相等的,丈夫绝不可能因为自己每年要白白耗去几千元而感到不公平.原因是他不做这方面理性的思考。在单位,他会因为别人少付了一百元而去尽力争取回来;在家里,他不会为了妻子多花去一千元而有什么不乐意.相反,他甚至会心花怒放地欣赏她去花钱,去替她花钱。对于儿女,事情就更加明显了。儿女在未成年之前根本不挣钱,属于地地道道的坐享其成者。只要到超级市场去看一看日益增高档次的儿童玩具和儿童服装,便不难看出做父母的是多么喜欢为这些坐享其成者花钱了。  物资上的按需分配是劳动上的各尽所能的一个最好保障.马克思曾设想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把劳动当作是一种必要的愉快的活动.这种情形,在家庭中早已成为现实.你只要认真地观察一下妻子为丈夫准备一件过冬毛衣时那种压抑不住的喜悦,留神一下父亲替儿女“制造”一辆手推车时那种欢快的表情,你就会明白,我的结论是多么地符合实际。  人们的行动总是受着某方面力量的牵引,或是理智,或是感情.理智使我们趋利避害,感情使我们拥有一腔爱心。不少家庭问题的专家都那么坚决地主张应该淡化家庭观念,认为家庭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的要求在观念上有所抵触的,认为沉湎于小家庭会与“大家庭”的建设有所不利.这是个一贯的观点,肯定有合理的一面。但是,小家庭与大家庭是个“属”与“总”的关系,无疑有相通和一致的地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话同样可以反过来说,毛之不存,皮存何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爱别人的,同样道理,一个不爱家庭的人是不会爱国家的。这仅仅是家庭功用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家庭是培养人的公心的摇篮.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场所,物资的分配强调的是合乎一定的道理,或是按资,或是按劳,于是劳动的付出就必须索取应得的报酬。在这种合理的前提下,追求的是一种私我的满足。而家庭则不然,是一个地地道道感情的天堂,妻子需要服装和化妆品,男子需要应酬,儿女需要玩具,这一切开销都由需要产生,它不是由什么理来指导消费的分配,而是由情感来牵引消费的分配。在这种情感的前提下,表达的是一种为“公众”(家庭成员)利益着想的心意。  我不敢设想,离开了家庭的培养,人们到哪里去找到公心.我们的一切关于公心的教育,就是将原本囿于家庭这个狭窄圈子内的公心,开掘出来,扩大于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从我阅读过的不下于一百个君王的小传来看,我没有发现一个家庭观念不强,不爱父母儿女,不爱妻子的君王会热爱自己的人民。而那些能安享天伦之乐的君王,则一定是对人民怀着一颗拳拳之爱心.‘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家庭教师教育她很富有的学生,做事不要计较利害得失,对人要充满爱心。学生便问她,你来教我音乐,为什么要同爸爸讲价钱?  我不是说利益与爱心是绝对冲突的,我只想指出,渗杂着利益的爱心,其甜蜜是有限度的。而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他们的爱难道不是最少利益渗杂的吗?既然是这样,家庭,怎么不会是最甜蜜的?  我们思念家庭,就因为我们能在家庭里享受到这种爱心,我们对家庭充满温馨之感,就因为我们在家庭里能享受到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利益着想的心意。因此,我们享受家庭,就是享受家庭这种公心融融的气氛,并在这种气氛中捧出一颗爱心,纯净自己的灵魂,尽可能地发扬光大,推及到整个社会当中去。  在大学读书时,我爱到离学校后门不远的一条小巷子里去听人算命。我记得那位白胡子长者对他年轻的顾客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你这个人,是个直肠子,对人真心实意,只可惜别人对你却是狼心狗肺”。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那些年轻的顾客听了这句话之后面部生动的表情.分明就在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  后来当我了解了更多的人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很大一部分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别人对我不及我对别人好。这点委屈深深地埋在心里, 由于种种原因又不可能用“以牙还牙”的形式发泄出来.结果便给自己戴上一副面具。貌似真心实意,实际上并不那么真心实意,甚至确实是狼心狗肺。  于是,一方面,人与人相交变得容易起来,你不但能与跟你相近的人相交,还可以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相交,而且从表面看来都能和睦相处.另一方面,人与人相交变得沉重起来,你愈是与那些你不喜欢的人相交,你的面具就越沉重。譬如说,你只是一个副职,你每天都必须听命于正职,而这个正职又是你最不喜欢的,可是你却必须在他面前唯唯诺诺、恭恭敬敬,并对他做出的你认为是糊涂之至的事情翘指赞扬,而且必须装得感情虔诚。对于你的下属,你本来准备与他们平等相处,但你知道这样做了之后你的话很可能就会失去权威性,而且他们甚至慢慢地根本就不拿你当回事,于是你只好摆出一副虚张声势、高高在上的架式,开会前,特别注意要很有气派地咳嗽两声.对于你的同事,你很想与他们推心置腹,以心换心,但你知道这样会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一句很正常的心里话会因为你的同情稍微加工传到上司耳朵里变成罪不可赦的证据,于是你只好与你的同事客客气气地打招呼,热热烈烈地握手,就是不动半点真情。  面具可以使人轻松,因为戴了面具―也只有戴上面具―的人可以轻松自如的以各种方式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面具也是使人倍感压力的,因为世上没有比做假更让人揪心的紧张了.由于生存的需要,对下级和对上级你必需有不同的面孔,积久经常你似乎已经习惯了,但那种心灵深处的感受却常常会提醒你,你对这些事情是多么厌烦,是多么不乐意,有时甚至感到一种似乎窒息的压力.然而在社会上讨生活又必须如此。试想一个处处以真面目出现的职员,遇上不满意的事就说,无论这事是同事还是上司做出来的;见到损公肥私的事他就出来干涉,也不看自己是否能干涉得了;至于他的修饰、衣装等,毫不顾及整个单位的习惯、格调,全凭自己的兴趣来,结果,他不碰得焦头烂额才怪。’人们常说要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便是一种清楚人事的总结.著名作家弗兰茨·卡夫卡,他白天在国家保险公司里勤勉工作,夜里却写作,从事文学活动。他不只一次地对人说他讨厌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但他的上司和同事却根本无法想象他对自己工作将藏着厌恶之情.在我们中国, 由于就职的国家计划性,几十年来,不少人有着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感受。一般的社会学家大都从计划的终身职业对人的潜在能力有效发挥这个问题出发来指出它的弊病,殊不知,其更大的灾难是压抑了人真诚的天性,让人变得虚伪.现今的开放政策,使得成千上万的人能够在就业问题上自由选择,但比起上亿的已经习惯了计划的终身职业的人来说,其比例又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在我们中国,人与职业的关系如同夫与妻之间的关系那么契约化.你择偶不慎找了个泼妇,你最好是忍让,慢慢地适应她。如果你断然地撕毁这张契约,你便成了一个不受国家保护的局外人,你就会产生一种归宿失落的感觉。当然,现在一些人这种归宿.的失落感在消失,他们开始在自己独立的事业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尽管如此,这样的人在社会生活中还是离不了面具的庇护。  譬如一个个体司机,当他找不到货的时候,他可能对有货的客户做出热情洋溢,甚或是低眉顺眼、讨好奉承的样子;当他货多到拉不完的时候,他可能对有货的客户摆出一副冷冰冰的,甚或是傲气十足,趾高气扬的面孔。不过在其他方面,个体司机显然可以比职员、干部们本真得多;譬如在为人处事上,他更可以直抒胸臆些;在衣着穿戴上,他更可以由着性致一些.然而,他还得戴着面具,只不过是较轻一点的面具罢了。  那么,人究竟有没有不戴面具的地方呢?有,就在你的、我的,我们每个人幸福的家庭里。戴面具的全部原因在于方便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相交,骨子里是人的生存的一种必需的对他人的迎合乃至讨好。在当今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是以按劳或按资两个方面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在家庭里消除了这些理性的东西,家庭成员们互爱互助,融洽愉快,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同是一个毫无生存竞争能力的孤儿,失去了父母丢到社会上就只会成为一个可怜兮兮的孤儿,尽管有孤儿院之类收养他们的地方,与在父母跟前相比只能说是天上地下;而丧失了劳动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最好的场所只能在敬老院之类收养他们的地方,与有儿女跟在身边相比同样只能是天上地下。家庭,是一个不讲利害,不讲强弱,只弊遗少进崔赴理选;未成年者能够在家长的爱抚下成长,老人与丧失劳动力的人能在子女家人的孝敬中颐享天年,夫妻在对方及家人的恩爱里得到甜憩。  家里没有面具,也不需要面具,只需要各自做好自己的角色就行。面具里面有假,是为了迎合与讨好;角色只有分工的不同,原因是各自的能力有不同,是为了更融洽这个家,角色从头到尾都是真的。面具是为了乔装表现,角色是为了分工尽力。  如果说我们还有真诚,这真诚是家庭培养出来的,如果说我们还有真心,这真心是在家庭孵化出来的,如果说我们还有真情,这真情是家庭孕育出来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常爱议论这个人有没有“家教”,这家教便是真诚,真心与真情。从识字起我就喜爱读书,忽然有一天我读书的时候对书里描写的家庭开始发生浓厚的兴趣;从刚开始懂事我就喜爱读生活这本大书,忽然有一天我也对能接触到的每个家庭发生浓厚的兴趣。我 于发现,只有那些互爱互助、融洽愉快的家庭才会培养出宽宏大量、充满爱心、真诚待人的健全人来,而那些冰冷争斗不休的家庭培养的人多半心胸狭窄, 自私、虚伪。我这么说,一定有不少人要群起而攻之,但是浅声明:我只是就自己的观察而言,或许是局部的事实(我也希望如此)。我的观察还发现:.儿女一般都不会因为父母教他们成什么样的人,或者是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父母在怎么做人他们便这么做人。夫妻之间也是这样:并不是你要对方对你好就对你好,而是你对对方好他就对你好。  因为家庭天生就是一个没有利害争斗、没有等级压迫的场所,因而家庭自然也就形成一种你好我好、真诚旧处、真情相待、真心相许的风气。因此,我们享受家庭,就是要尽情地享受家庭这种真诚,这颗真心,这份真情,并在这纯真中敞开自己的心扉,升华自己的人格,运用到整个社会的社交中去。  人与其他动物有许多区别.其中一个便是人的感情要有所寄托。我们独处,并不就一定孤独,而只有当我们的感情无所寄托的时侯,才会感到一种铭刻心骨的孤独。(这个问题后面要专章讨论,这里就不展开)在社会上,人与人的交流,面具的原因以及种种伦理道德的制约,使得感情总有相当程度的压抑。尤其在我们这样文明几千年的礼仪之邦,社交中感情压抑的程度就更大。我们爱一个人不敢直言说爱,当然更不能大胆地去表示这爱;我们恨一个人也不敢直言说恨,当然更不敢大胆地表示这恨;我们认为自己可以,不收说可以,只能说不行。我们中国有一位著名学者到美国去作学术报告,他开始就说了这三句话:我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不够,准备得也很不充分,不能算什么学术报告。只不过……不等他的话说完,下面的学生走了一半.在美国人看来,既然你对这个问题研究得很不够,又准备得很不充分, 自己也认为不能算什么学术报告,那么,我们听下去有什么用?  在家里情况就不同,一个在外面再谦虚的男子,也会对妻子夸夸其谈,谈自己的能力、抱负、打算等等在外面只能讲一讲套话的东西,因为家庭是感情的夭然仓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庭就是喜爱和关心,这差不多是感情的全部内容。在家里,也只有在家里,我们才可以将这种关切和喜爱的心情一倾无遗,那么专、那么纯、那么深沉.我们讲爱的忠贞,实际就是这种感情的相互寄托.家庭的这种特殊的功能.给了家庭成员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如同我前面提到那位与我一同远离异乡去做工的老前辈.其实,类似的情况又何止千万。“文化大革命”中,有多少倔强的男子,刚强的女人,他们能忍受一切磨难,但往往是家庭毁灭之时便是他们了结此身之日.人们常谈自杀是由于希望幻灭,希望的基础便是这种家庭特有的感情的寄托。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位懦弱的女人为了抚养自己的孩子,或是照顾自己的丈夫,或是赡养自己的老人而克服种种困难,坚强地生活下去;一位遭到严厉打击的男子为了老婆、孩子或父母勇敢地去搏击人生。  家,确实是一个甜甜蜜蜜的家,给我们公心的培养、真心的锤炼、爱心的陶冶.我们珍惜这公心、真心、爱心,我们付出这公心、真心、爱心.我们在甜甜蜜蜜的家庭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公心,这份真心,这份爱心,并把她们带到整个社会上去,使社会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为美好。  

三、 自然

  自然从另一种较广意义上来说实际就是一种艺术.河流、山川、流云、森林,每一自然的存在就是它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一条树根,很可能只配由它去腐烂,最后经过千百万年溶成一点点煤,也可以把它雕成一件价值连城的工艺品。它的命运,全在于唾弃或赏试它的人,在于人的性份、悟觉和修养。  我们如果敢于承认物质是不灭的,也应该承认自然是没有无用的东西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欣赏它、享受它的能力,有没有欣赏它,享受它的情趣。  情趣本来就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自然万物变动不居,人的情趣亦自生生不息. 自然有自然的个性,你有你自己的个性,你便依了你的个性来感悟自然中的个性。一个人见到某种个性的景物会引起情趣,另一个人见到另一种个性的景物会引起情趣.人之不同各如其面,世上万物千差万别,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与自己个性相近的东西。有人喜欢大海,’有人愿意高山,一望无际的沙漠,也为不少人追念.自然又在随时地变迁而且不断生长发展,幸好人自身也是如此,只是与自然相比,单个的人生显得苍白而短暂.于是,作为经验的长者,这生生不息的自然,便从诸多方面一代又一代地启谛着过眼烟云的人,智者便从自然中看到人生,领略到最美满的永恒的生的乐趣。  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最美好的字眼。说它美妙,一是因为真,一是因为和谐。所谓“风行水上,自然成纹”,一句大实话,确乎自自然然,然而却又是做人的最佳境地,不知有多少人奋求了一辈子,最后或有个把翻然醒悟,达到这样的境界。俗话说:惟大英雄能本色,就是这个道理。大哲学家斯宾洛莎宁愿靠磨镜过活,不愿当大学教授,怕的是有人妨碍他自自然然的生活.王徽之居山阴时,一天夜雪初雾,月色清朗,他忽然想起朋友戴逛,便乘小舟到刻溪去访他,刚到门口却又把船划回去。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似乎是相差悬远的言行风采,叫人感到一样的本真与谐和,没有半点儿做作和扭泥的东西。  世人中居多的是没有这真与谐,而是顺俗趋伪。俗者们迷于名利,与世浮沉,心里暗无天日,全然失去自然的本色与风采;伪者们在俗者之上又加“沐猴而冠”的伎俩,更是捕风捉影,海市属楼,让人第二回遇上便感憾全是疑团.这种人与自然多半是无缘的,更谈不上享受自然的真与谐,他们并不欣赏这种东西,他们没有这般情趣。  情趣枯竭的人对自然觉得没有味,对人生也一定觉得没有味,这些人从现存中寻不到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  在世界风景名胜中占有一席地位的张家界山石上有位名人的题言:要知山中味,需自有情趣。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中讨生活,恰如在张家界的奇峰怪石中爬涉一样.只顾匆匆忙忙地往前去,无暇欣赏流连这绝世的风景,于是本来是丰富美丽的世界也成了个毫无生趣的囚牢。这实在是一件十分令人惋惜的事。  我们似乎在说,不能享受自然的人便不能享受人生。这话确实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们耳濡目染的一些有些价值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捕捉,当然,这是一种有创意的捕捉。作家老舍请画家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白石老人画出来了,画上根本没有二只鼓腮噪呜的青蛙,却只有山涧乱石中流出的一片急流,急流中夹着几个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的蟒抖,高处抹了几笔远山。这乱石、急流、蟒鲜、远山,水乳交融,十分和谐,传神地表现了画题的意境。画面上不见青蛙,却使人分明如闻十里蛙声之感。这是命题出画面,反之画面出命题也是如此,都靠着对自然深切的透悟力.可以想象白石老人,倘佯自然美景之间,是如何之悠悠然然.这享受,仅一刹那,也顶得上那些俗伪者千万年的所谓逍遥放肆。  戴禽的《放牧图》,成为流传千古的艺术珍品。这幅画上:三头小牛,一头母牛,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一个农夫牵着一头牛跟在后面,旁边点缀上几株垂柳。这情境,在乡下居住过的人,难道看到的还少?可有谁能如戴篙有这般的悟觉?他看到其中的生活情趣,因为他心中充满这般情趣。  在一个皎洁的月夜,五代时后唐的李夫人独坐南窗前沉思。月光下,窗纸上竹影婆婆,异常生动,引起李夫人浓厚的兴趣。她便用墨笔在窗纸上描下了竹子优美形象,第二天再看窗纸上的笔迹,竟是一幅十分美妙的水墨画竺这便是后来画水墨墨竹的起源.从享受自然的角度看,这偶然得来的成就虽然可贺,更可贺的是李夫人这份悟觉,这份情趣。你只要认真地想一想,便不难看到李夫人感于月光下窗纸上竹影婆婆时那心领神会,美妙动人的情境.人对自然的感慨主要是通过眼睛.颜色、形状给人的感觉更有力地影响人的情绪。如红色使人兴奋,蓝色使人冷静,黄色使人愉快、黑色使人沉闷。红、橙、黄系统的色彩,使人感到亲近,人们称之为暖色;蓝、绿、青系统的色彩,使人有疏远感,人们称之为冷色。高大、挺拔的山峰给人雄壮的感觉.浩瀚让人引起沉思与遐想.等等这些,无论是自然的色还是形在有悟性的人眼里,高的树也罢,红的花也罢,都贯注着生命。意大利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认为:大自然与小自然有很多相似之处,河川是地的血脉,岩石是地的骨胳,海潮之涨落类似人的呼吸。达·芬奇·的画以微妙微俏,栩栩如生著称,这或可说是观察细微的表现,实际更是情趣的本真.达·芬奇曾说:“画家的心应当象镜子一样,将自身转化为对象的颜色.并如数摄进摆在面前的一切物体的形象,应当晓得,假如你们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这就是说绘画是反映在画家心里的自然,借艺术手段再现.一个有悟性有情趣人的心中同样有个自然,所缺少于画家的只是艺术手段。  心中有个自然的人才能在自然中感受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的愉悦。 自然中美好的景象,使每个人将自己化为一个完美的梦。有哲学气质的人把自然理解成颇有哲理的格言,有文学素质的人把自然变成长篇巨著,有绘画天份的人给自然赋于意境,并由这些意境宜述自己的生命。世界级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书中的第一节描述过这么一个情景:在一个浩瀚泡哮的大海里,一个人坐育小船之中.委身于那脆弱的木筏,在猛烈的浪涛里,遭受这狂暴世界的袭击,而这个人却能安详地坐在船上。这便是自然在人的心中的最高境界,他处惊而不乱,充满了哲人的怡悦和智慧,他的安详反映了他对壮美的容纳能力。他在脆弱的木筏中体验着大海的力量,品味着这自然力的歌声。他于是心里容不下半点担心受怕,只有融融的欢心。  在壮美的自然中尚且如此,在优美的自然中就更能感到一种恬适的人生。春天有一种官能的美,人们在明媚的春天能感到生命的勃发与生长。这一点波兰作家菜蒙待在他的《农民》中描写得非常漂亮.“啊,春天来了,象是个以日光为衣裙的美丽的妇人,脸如玫瑰色的曙光,发如流动的溪水!春天米了,她从太阳里漂浮而下,在这四月明朗的早晨,徘徊于麦田之上;从她张开的手掌里飞起来不少云雀,放它们自由自在地欢唱那赞美春天的歌曲!在她后面,仙鹤成行成列地飞翔,鸟声欢乐而又嗦亮,大雁排成人字形,横过淡蓝色的天空。鹤鸟出现在沼泽地区,燕子在茅屋附近呢喃,所有的禽鸟都欢唱着飞出来了.每逢她那日光衣裙接触大地的时候,青草就在微风的吹拂下抖抖索索地冒了出来;肥大的幼芽从枯性胶质的外衣里闪出光来;细小的嫩叶唱唱低语;到处都有一种强壮的多汁多液的新生命方兴方旺.”  夏天有一种感官的美,人们在盛夏威猛的日照下能感受到生命沉雄的力量。这一点,鲁迅在他的《示众》里描写得很出色:  “首善之区的西城的一条马路上,这时候什么扰攘也没有。火焰焰的太阳虽然还未直照,但路上的沙土仿佛已是闪烁地生光;酷热满和在空气里面,到处发挥着盛夏的威力.许多狗都托出舌头来,连树上的乌鸦也张着嘴喘气……”  如果说生物的发生是春的当然证据,那么生物的趋向成·熟则是夏的当然特征,到了秋天,一切已经成熟,当你看到一片片啸啸的落叶,一群群匆匆离去的小鸟,或是收获了静寂的田野,不免会有刹那的惆怅,然而,不及你细细玩味,察冽的冬天就来了,这时候你的心里便有渐渐地升出新的希望,因为春天又在前面了。  美妙的自然,纵然四季各异,却都有各自的情分于人,其实就是人的生活美与悦,或少有的悲与愤的背景,只是更加真实,更加和谐。也正因为这真诚与和谐吸引着人,特别是那些本来就真诚和谐的人,或者是那些被人类伪俗搞烦了的人,他们都向往自然,希望在哪儿平息自己被人的社会搅弄得呀呼直跳的心,希望能本真而和谐地度过自己的一生。除了我前面提到的斯宾若莎和王徽之,生于第四世纪末叶的陶渊明更是最好不过的例子。  陶渊明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兼贵官的曾孙,他在常州时因无事,常于早上搬运一百只餐到斋外,至薄暮又搬运回斋内.陶渊明幼时.因家贫亲老,任为州祭酒但不久即辞了官职去过他的耕种生活,因此得了一种疾病。一天,他对好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朋友听了这话,便荐他去做彭泽令。后因不愿束带相见郡里督邮辞官归乡里。他那时的住处,位于庐山之麓, 自然景象美丽峻雄,我们从他那些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作品中,看出他那与自然相通的和谐生活,以及这生活背后的情感和悟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与自然的情趣,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人说他这是逃避生活,实际上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是不可能逃避生活,陶渊明真正要逃避的只是当时腐朽的政治罢了.我们现在无需逃避什么,但是具体到小范围来讲,还是有许许多多不尽人意的人与事,我们有生活累了的时候.有感到生活压力太大的时候。这时,我们不妨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那里有恬静、顺从、光明、温暖,不用你去费尽心机来应付,也不用你纹尽脑汁来猜测,你只需把自己对人生的爱好,将自己种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去捅捉大自然特有的和谐与真诚,在自然的怀抱中忘掉一切烦恼、一切优虑、一切压力。疲劳的人在自然的怀抱中甜息;失去信心的人,在自然中获取勇气;软弱的人,在自然中磨炼坚强的意志;无知的人在自然中接受最丰富的知识……

四、儿 子

儿子的名子叫索取。当他从父亲的疲惫那儿得到自己以后,当他从母亲的心血那儿长成自己以后,他便开始了明目张胆的索取。他将貌似美丽实则残忍之至的小嘴伸向母亲丰润的乳头,他吸光了里面的乳汁,又若无其事地吮母亲体内的鲜血.他继续成长,他要穿暖和的衣服,他要吃糖,他要玩具车和手枪,他要巧克力和奶油冰棒和鸡翅膀,他要酸奶和变形人和皮鞋和泡泡糖和蝴蝶风筝……他什么都要,就知道要!母亲为他:每星期将洗衣机要多开几转,每天要耗去几十分钟的时间,每小时都在潜滋暗长着鬓角的络纹,手上的茧。父亲为他:每星期都要多加些晚班,每天都尽可能节约几毛钱,每小时都可能添些麻烦.而儿子对他们的报答,最多是一点依恋,一声呼唤.他继续成长,继续索取,而且要的越来越多.他要儿童脚踏车、要打得出火的枪、要隔壁胖子那种军官帽、要母亲为他讲故事、要父亲替他帮忙去打隔壁的小胖、要坐火车去广州玩、要漂亮的铅笔盒、要漂亮的书包、要漂亮衣服……终于有一天,他考上了个漂亮的学校,做母亲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做父亲的脸上露出神气的笑。当有人问起他们的宝贝儿子时,他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去了清华那所大学堂I这句话的代价花去了他们俩人工资的一半,儿子再不要什么泡泡糖、玩具车,他已经会用钱,他索取了母亲每月的薪金的全部,留下父亲的同母亲一道过日子.儿子终于得到了大学毕业的文凭,终于找到了一份比父母当年更好的工作,他给父亲报喜,他找到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父母正好有一年不用给他钱,银行的存折里正好存满肆仟,还没领略到从银行提款的滋味,就把存折送到)L子手里面。儿子连谢谢也不曾说,甚至不象小时候那样露出笑脸.父母却还是满心欢喜:我的儿子成家啦!  刚成家的儿子是最记不得父母的儿子.他有自己的爱人,有自己的工作,这巳经足以填满了他的心。除了星期日去父母那里吃一餐无须付钱的馆子,他几乎难得想到父母。他需要许多东西,比这以前任何时候都需要的更多。可是,他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给他什么。  于是,在儿子,这是一段对父母的遗忘期。或许他经常看到父母,可心里再难想到父母,在这以前,他曾是那样地思念父母,因为他有这样或那样的需要,在他对父母思念的背后,是一种求援的心理。可他现在独立了,差不多一切需要都靠自己去争取,他理所当然地忘记了父母。  好在他继续成长,终于有一天他“升级”做了父亲,他有了自己的儿子。他开始是盲目地爱自己的儿子,爱了许久许久妥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儿子跟自己是这么相似,简直就象是自己。他从儿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他又多了一份亲子之情。他对外面或许斤斤计较,可对儿子总是无私地给子.给他请保姆,给他买新衣,给他买小床、给他买来电视上介绍的营养品.儿子给他的,就如他当年给他父亲的一样,一声呼唤,一点依恋。  母亲有时会指着孙子对儿子说:“象神了,当年你总是在天刚亮时要抽尿,不然就尿在床上。”  有一夭儿子给自己的儿子抽尿,这天晚上他加了差不多通宵班,他躺上床正要合上双眼,便分明地感到自己的儿子在扭动,凭了经验,他知道儿子要尿尿。从那甜甜的奸声中他知道妻子睡得正甜.他只好挣扎着起来,抱起儿子走进厕所。抱儿子回来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母亲的那句话“我父亲当年可能也这么给我抽尿。”他突然闪过这个念头。  儿子的儿子已经入睡了,儿子却再也睡不着。他开始思念父亲,第一次带着一种想给予父亲一些东西的愿望来思念父亲。父亲辛苦的一生在儿子在脑海里一幕幕出现。儿子开始惊诧,父亲已经这么老了!儿子第一次想,我给父亲买点什么?他第一次来回忆父亲的日,他记得曾经听母亲说过,但却总是记不起来……以后,每当他为儿子做些什么事的时候,他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父亲.他已经从母亲那儿打听清楚了父亲的生日。到了这一天他便买了盒大大的蛋糕送去。  “买这么贵的东西干什么?中看又不中吃。”父亲说,还皱了皱眉头.儿子大为扫兴。他还是切开蛋糕,送一块到父亲手上:“哈一咤,很好吃。”  “我不要。冬父亲连手也不伸,高兴地看着孙子吃:“慢一点,莫塞到鼻子.”  儿子便非常地扫兴。以后他便常给父亲买些小东西,差不多都不能讨父亲欢心.他有些惘然,却仍然不死心.他想父亲搬来同他一道住,可是他没条件拥有稍微宽敞一点的房子。于是他工作加倍地努力,他把升职,搞到一套较为宽敞的房子作为奋斗的目标。似乎没人理解他,独有他自己为这点想法而暗自高兴.他不止一次憧憬着三代同堂异常甜蜜生活的情景……如果说三十岁以前的儿子叫索取,那么三十岁以后的儿子便可以改名为给予.索取这个儿子他什么都要,能要到世上的好东西他便认为是最快乐的事。要不到东西他会哭会喊或闹翻天,要到了东西他会乐、会笑、会快乐地玩。他在索取中享受人生,享受人生的快乐。给予这个儿子他已经成熟,他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够得到什么,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多创造出些有价值的东西来,他要给父母、给妻子、给儿子、给亲朋戚友,给许许多多他热爱的人们,他要在给予中享受人生,享受人生的快乐。  儿子都担心父母生病。三十岁以前的儿子是担心父母病了自己没人照顾,三十岁以后的儿子是担心父母病了要饱受病痛的折磨。  儿子都担心父母死去。三十岁以前的儿子担心父母死了影响自己的生存生活,三十岁以后的儿子担心父母死了太不值得太让人伤心,享受不到自己可能有的最好的报答。  儿子与儿子对生活的态度不同,享受到的生活有别天壤。只知索取的儿子得到了又用光,无论可能得到多少,他总是用得精精光光.因为索取到的东西就最不费力气,他对这些东西便没有一丝儿感情,他用了就用了,用得没味,用完了便只剩下了单调和空虚.懂得给予的儿子能享受到生活的双重乐趣,当他凭了智力挣到财富,他会无比高兴;当他将这些财富给予别人更是高兴无比。他挣来这些财富费尽心力,他对这些东西充满感情,他满怀情感地给予,给予的除了东西还有感情。东西给去了,感情总是存在自己的心底,他给予的越多,他感到越充实,感到活着的生命更有意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会索取的人往往容易轻生,因为他不明了生命的真正价值,而懂得给予的人往往十分地重视生命,他明白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自己以外的他人。  儿子的给予是从索取那里捡回的德行。如果儿子不养儿子,似乎难一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说没当父亲的儿子很难算得上一个完整的男子汉,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儿子跟父亲学到了不少。我们也因此常时提到家教.实际上.在为人处世方面,特别是在爱人与给人爱方面.儿子最好最有力量最有效果的老师,往往是儿子自己的儿子。父亲教会儿子接受爱,儿子自己的儿子教会儿子给人爱。这就好比正刻了字印出来总是反的一样:爱只会教人接受爱,需要爱才会教人去爱。这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似乎失去了他应有的威力。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  一个泼辣之至的妇人,养出的儿子却温文而雅。  一个生性懦弱的父亲常常教出强悍威猛的儿子。  一个慈祥有余的母亲常常教出凶残成性的孽子.这种背悖初衷的结果往往使人惊讶不已。事实上本该就是如此。父母的给予是一味地给予,甚至没有半点互惠互利的影子,给儿子的印象,必然是理所当然的索取。索取这索取那,包括母亲的泼辣、父亲的懦弱、母亲的慈祥、父亲的凶悍。既然是站在另一面,泼辣的母亲自然教出文雅的儿子,懦弱的父亲自然育出凶猛的儿子……这是儿子的悲良,也是人类的悲哀。  好在儿子有做父亲的时候,而且人都有记性,于是儿子最后都象父亲,变得温存厚道.从儿子成长的旅程中似乎看到:人一来到这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