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6 12:55:32

点击下载

作者:祝天龙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动物防疫

动物防疫试读:

前言

《动物防疫》是在组织行业、企业专家进行高职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确定的行动领域课程。本书以“规范学生动物防疫行为、培养独立工作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原则编写,突出动物防疫职业岗位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在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应掌握和运用相关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动物防疫知识和技能,达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高级工)的职业资格要求。

本书共设置了六个学习情境,各个学习情境的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学习情境1 动物防疫基础。内容包括动物防疫的概念、对象和任务;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动物疫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实验室检验材料的采集技术;病害动物及其产品销毁或无害化处理技术;消毒的组织和实施;养殖企业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畜禽标识加施和养殖档案的填写;年度防疫计划的制定、免疫程序和免疫操作。

学习情境2 多种动物共患疫病防制。内容包括多种动物共患的病毒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多种动物共患的寄生虫病。

学习情境3 猪疫病防制。内容包括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猪的寄生虫病。

学习情境4 家禽疫病防制。内容包括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家禽的细菌性传染病;家禽的寄生虫病。

学习情境5 反刍动物疫病防制。内容包括反刍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反刍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

学习情境6 小动物疫病防制。内容包括小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小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小动物的寄生虫病。

本书建议学习学时为76学时,各学习情境的教学学时可参考每个学习情境的学习任务,教学工作应围绕提高职业能力,在“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实训室内进行,也可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为了培养依法防疫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参考有关法律法规汇编、动物疫病防治规范汇编等工具书以及与动物疫病相关的病理标本、多媒体资料等,实训室应按照教学分组情况配备网络终端,以便在学习过程中实时查询动物防疫相关内容。

本书的编写特点如下:

1.以高职学生动物防疫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高级工)的要求,围绕完成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动物防疫的综合职业素养。

2.学习情境由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训练学生独立工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习情境以多种动物共患疫病、猪疫病、家禽疫病、反刍动物疫病和小动物疫病为内容进行分列,可分别满足养猪场、养禽场、反刍动物养殖场、宠物养殖场或宠物医院等工作岗位的防疫需要。重点讲述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综合防制技术,着力培养学生动物防疫的能力,以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

本书由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祝天龙主编,刘跃生等参与编写,其中学习情境一由祝天龙、陆叙元编写,学习情境二由祝天龙编写,学习情境三由祝天龙、刘跃生编写,学习情境四由何海健、姜正前编写,学习情境五由洪勤生、贾艳编写,学习情境六由郁辉、费枫编写,全书由祝天龙统稿,张明华审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环境分院以及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教研室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不当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编写过程参考了众多的文献资料和网络素材,出处众多,在此一并向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动物防疫课程教学团队《动物防疫》教材编写组二〇一二年二月学习情境1 动物防疫基础学习任务学习引导【学习领域】

动物防疫【学习情境1】

动物防疫基础【学时】

12【资讯来源】

借助网络终端、图书馆、专业杂志、专业网站、文件汇编、参考信息,以及咨询教学团队等方式查询下述问题的答案。

1.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防疫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动物疫病扑灭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早”、“快”、“严”、“小”?

3.我国动物疫病法定分类是怎样的?

4.什么是疫源地?什么是疫区?什么是疫点?

5.什么是传染源?

6.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7.影响动物群体易感性的因素有哪些?

8.感染率、病死率、死亡率、发病率如何计算?

9.如何开展动物疫病的现场诊断?

10.动物疫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是不是所有疫病都可以治疗?

11.消毒的方法有哪几种?如何实施消毒?(请列举)

12.如何根据检疫的结果确定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和假定健康家畜?

13.如何正确采集和送检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材料?

14.病害动物及其病害产品如何处理?

15.什么是免疫程序?如何制订?调整的依据有哪些?

16.动物预防接种的方法有哪些?接种后会有哪些反应?

17.动物寄生虫病的感染来源、感染途径和易感宿主如何理解?

18.什么是寄生虫?什么是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可分成哪几类?

19.寄生虫病诊断方法有哪几种?

20.如何对畜禽实施药物驱虫?

21.什么是畜禽标识?有哪几种?如何加施?

22.申报动物防疫合格证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3.动物防疫常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信息参考【学习领域】

动物防疫【学习情境1】

动物防疫基础【学时】

12【信息内容】1 动物防疫的基本任务与我国动物疫病的分类

一、动物防疫的基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动物疫病仅限于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

动物防疫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发动全社会力量,依照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科学规律,对动物从引种、饲养、经营、销售、运输、屠宰到动物产品加工、经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预防、控制、扑灭和检疫,保障动物健康及其产品安全的一项系统性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病的预防、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诊疗、监督管理及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都作出规定,动物防疫受到法律的约束。

动物防疫的具体任务包括:(1)动物疫病的预防。主要是指对动物采取免疫接种、驱虫、药浴、疫病监测和对动物饲养场所实施环境安全型畜禽舍改造以及采取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性技术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2)动物疫病的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发生动物疫病时,采取空间电场生物效应涉及的电隔离方法以及化学阻隔、人员阻隔、动物扑杀、环境消毒等措施,防止其扩散蔓延,做到疫病可控;二是对已经存在的动物疫病,采取监测、淘汰等措施,逐步净化直至达到消灭该动物疫病。(3)动物疫病的扑灭。一般是指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采取的措施,即是指发生对人畜危害严重,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动物疫病时,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综合的“封锁、隔离、销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强制措施,迅速扑灭疫情。对动物疫病的扑灭应当遵循采取“早、快、严、小”的原则。“早”,即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动物疫情,以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地掌握动物疫情动态,采取扑灭措施;“快”,即迅速采取各项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严”,即严格执行疫区内各项严厉的处置措施,在限期内扑灭疫情;“小”,即把动物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使动物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这项规定表明,预防为主是法定的、国家实行的、带有强制力的政策。这项方针在法律上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有效地建立预防动物疫病的制度,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减少动物死亡,支持生产出更多的优质、无病害的动物性食品,促进畜牧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动物疫病的分类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在动物的众多疾病中,将其中最易于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畜牧业生产,造成经济损失的动物疾病列为依法防治的主要对象,因而在动物防疫法中,将依法进行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三类:一类疫病,是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二类疫病,是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疫病。

将动物疫病分为三类的规定,就是确立了分类的法定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主要措施。或者说,这项分类的规定在动物防疫中是一项基本的规定,划出了法律上的基本界线,而各类的具体病种名录则是根据这个基本界线来划定,所以动物疫病的分类在法律上是确定的,但其所含的具体病种则授权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目的在于使之能依照法律的基本规定,根据国内动物疫病防治的具体情况,国外的疫情,人们对动物疫病认识的深化,具体确定各类疫病的病种,并且还能根据动物防疫的需要及时修订病种名录,以便于更有效地进行动物防疫工作。2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

一、感染及其类型(一)感染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病原对宿主的感染力和对宿主的致病力表现存在较大差异,这不仅取决于病原本身的特性(致病力和毒力),也与动物的遗传易感性和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有关。因此,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床症状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这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易感宿主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二)感染的类型

感染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各种感染类型的描述都是相对的,因为各种感染类型之间往往相互联系或重叠交叉,它们仅仅是从某个侧面或某种角度进行分类的。

1.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 这是按感染来源划分的一种感染类型。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而引起的感染过程称为外源性感染,多数传染病属于此类。如果病原体是寄生在动物机体内的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机体正常的情况下,该种病原体不表现其病原性,但当由于某些不良因素致使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激活,大量繁殖,毒力增强,从而引起机体发病,即为内源性感染,如猪瘟发病后期引起的猪肺疫。

2.单纯性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这是按病原体种类划分的感染类型。由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单纯性感染,或单一感染,此种类型最多。由两种以上病原微生物同时感染称为混合感染,如牛同时患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等。动物在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又有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最初的感染称为原发感染。如慢性猪瘟时常出现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疾病,都表现严重且复杂的病状,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 这是按症状是否典型划分的感染类型。表现出某病所特有的明显症状的感染过程称为显性感染。表现出某病特征性的症状即为典型感染。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则为非典型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症状而呈现隐性经过的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的动物,临床症状不明显,体内病理变化可有可无,但它们能排出病原体而成为散播传染的来源,这种隐性感染的个体通常只能用微生物学和血清学方法才能检查出来。隐性感染的动物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4.一过性感染和顿挫型感染 这是按病初症状轻重划分的感染类型。动物病初症状较轻,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行恢复,称为一过性(或消散型)感染。病初症状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性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而恢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常见于传染的流行后期。

5.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这是按感染部位划分的感染类型。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病变的感染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所引起的化脓创。如果动物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全身感染。全身感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等。

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这是按发病严重程度划分的感染类型。如果某传染病没有引起动物大批死亡时称为良性感染;反之则称为恶性感染。一般常以动物死亡率作为衡量指标。恶性感染通常与机体抵抗力减弱和病原体毒力增强有直接关系。

7.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 这是按病程长短划分的感染类型。病程短促,在数小时或一天内,症状和病变不显著而突然死亡者称为最急性感染。病程较短,从几天至二、三周不等,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称为急性感染。病程稍长达3~4周,症状不如急性型显著而病程进展缓和称为亚急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症状不明显或不表现则称为慢性感染。

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状态称为持续性感染。这是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灭宿主细胞而形成两者的共生平衡,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通常缺乏临诊症状和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潜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最后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与持续性感染不同的是疾病病程进展缓慢,但以死亡而告终。

二、动物传染病的特征及病程的发展过程(一)传染病的概念与特征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传染病的表现虽然多种多样,但也表现出一些共有的属性。根据这些属性可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这些属性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传染病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必须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存在,例如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没有猪瘟病毒就不会发生猪瘟。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从患传染病的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另一有易感性的健畜体内,能引发同样症状,产生类似的病变。像这样疾病能从病畜传染给健畜的现象,就是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一定时间内,当环境条件满足时,某一地区易感动物群中可能有许多动物被感染,致使传染病蔓延散播,形成流行。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在传染发展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这种改变可以用血清学反应等特异性方法检查出来。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动物耐过传染病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使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或终生获得了对该种传染病的抵抗能力。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大多数传染病都具有该种传染病特征性的综合症状和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这些症状和病程经过是传染病诊断的依据之一。(二)传染病的病程发展过程

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严格的规律性,大致可以分为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四个阶段。

1.潜伏期 由病原体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时起,直到疾病的临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一般来说,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差异范围较小;慢性传染病以及症状不是很明显的传染病其潜伏期差异较大且不规则。同一种传染病潜伏期短促时,疾病经过常较严重,反之,潜伏期延长时,病程亦常较轻缓。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处于潜伏期中的动物可能是最危险的传染来源,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前驱期 是疾病的征兆阶段,其特点是患病动物的临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的特征性症状仍不明显。对于多数传染病来说,此期仅出现一般的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异常等,这些症状对确诊疾病价值不大。各种传染病和各个病例的前驱期长短不一,通常只有数小时至一两天。

3.明显(发病)期 前驱期之后,病的特征性症状逐步明显地表现出来,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因为很多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在诊断上比较容易识别。

4.转归期(恢复期)疾病进一步发展进入转归期。如果病原体的致病性能增强,或动物体的抵抗力减退,则传染过程以动物死亡为转归。如果动物体的抵抗力得到改进和增强,则机体可逐步恢复健康,表现为临诊症状逐渐消退,体内的病理变化逐渐减弱,正常的生理机能逐步恢复。机体在一定时期保留免疫学特性,在病后一定时间内还有带菌(毒)排菌(毒)现象存在,但最后病原体可被消灭清除。3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一、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动物传染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的传播媒介)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的动物。这三个条件常统称为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因此,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制订正确的防疫措施,控制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一)传染源

传染源(亦称传染来源)是指有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出体外的动物,即患病病畜和病原携带者,也包括人和一切可能被病原体污染并使其传播的物体。

动物受感染后,可以表现为患病和携带病原两种状态,因此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1.患病动物 病畜是重要的传染源。处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病畜,其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不相同。前驱期和症状明显期的病畜因能排出病原体且具有症状,尤其是在急性过程或者病程转重阶段可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因此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也最大。潜伏期和恢复期的病畜是否具有传染源的作用,则随病种不同而异。

病畜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不同传染病传染期长短不同。各种传染病的隔离期就是根据传染期的长短来确定的。为了控制传染源,对病畜原则上应隔离至传染期终了为止。

2.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是一个统称,包括带菌者、带毒者、带虫者等。尽管病原携带者排出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不及病畜,但因缺乏临床症状而不易被发现,有时可成为十分重要的传染源。如果检疫不严,传染源还可以通过动物的运输散播到其他地区,造成疫病的流行或暴发。

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即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在这一时期,大多数传染病的病原体数量还很少,此时一般不具备排出条件,因此不能起传染源的作用。但有少数传染病如狂犬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此时处在潜伏期的病原携带者即具有传染性。(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是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一般来说,这个时期的传染性已逐渐减少或已无传染性了。但还有不少传染病病畜如猪气喘病、布鲁氏菌病等病畜在临床痊愈的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3)健康病原携带者。是指过去没有患过某种传染病但能排出某种病原体的动物。一般认为这是由隐性感染引起的,通常只能依赖实验室方法检出。如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猪丹毒和马腺疫等病的健康病原携带者为数众多,有时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由于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仅凭一次病原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证明是否为病原携带者,只有反复多次的检查均为阴性时才能排除病原携带状态。消灭和防止引入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防制中主要的任务之一。(二)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研究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目的在于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防止易感动物受传染而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这是防制家畜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之一。传播途径可分两大类,一是水平传播,即传染病在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以水平形式横向传播的方式;二是垂直传播,即从母代到子代之间的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 在传播方式上可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1)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直接接触而引起的传播方式。以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传染病为数不多,狂犬病是最典型的直接接触传播方式。通过直接接触而传播的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形成明显的传播链。这种方式使疾病的传播受到限制,一般不易造成广泛的流行。(2)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能是生物,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大多数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等以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两种方式都能传播的传染病可称为接触性传染病。间接接触一般通过如下几种途径而传播:

①经空气(飞沫、飞沫核、尘埃、气溶胶等)传播。空气不适合任何病原体的生存,但空气可作为传染的媒介物,它可作为病原体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留的环境。经空气而散播的传染主要是通过飞沫、飞沫核或尘埃为媒介而传播的。

飞散于空气中带有病原体的微细泡沫而散播的传染称为飞沫传染。所有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而传播的,如口蹄疫、马立克氏病、结核病、牛肺疫、猪气喘病、猪流行性感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这类病畜的呼吸道往往积聚不少渗出液,刺激机体发生咳嗽或喷嚏,强大的气流把带着病原体的渗出液从狭窄的呼吸道喷射出来形成飞沫飘浮于空气中,可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一般来说,干燥、明亮、温暖和通风良好的环境,飞沫飘浮的时间较短,其中的病原体(特别是病毒)死亡较快;相反,畜群密度大、潮湿、阴暗、低温和通风不良,则飞沫传播的作用时间较长。

从传染源排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由处理不当的动物尸体散布在外界环境的病原体附着物,经干燥后,由于空气流动冲击,带有病原体的尘埃在空气中飘扬,被易感动物吸入而感染,称为尘埃传染。尘埃传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比飞沫传染要大,可以随空气流动转移到别的地区。尘埃传染的传播作用比飞沫要小,因为只有少数在外界环境生存能力较强病原体能耐过这种干燥环境或阳光的曝晒。能借尘埃传播的传染病有结核病、炭疽病、痘病等。

经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因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常连续发生,患畜多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动物。在潜伏期短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等,易感动物集中时可形成暴发。未加有效控制时,此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多有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现象,尤其以冬春季多见。

②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以消化道为主要侵入门户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结核病、炭疽、鼻疽等,其传播媒介主要是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染源的分泌物、排出物和病畜尸体及其流出物污染了饲料、牧草、饲槽、水池、水井,或由某些污染的管理用具、车船、畜舍等辗转污染了饲料、饮水而传给易感动物。因此,在防疫上应特别注意防止饲料和饮水的污染,防止饲料仓库、饲料加工场、畜舍、放牧地、水源、有关人员和用具的污染,并做好相应的防疫消毒管理。

③经污染的土壤传播。随病畜排泄物、分泌物或其尸体一起落入土壤而能在其中生存很久的病原微生物可称为土壤性病原微生物。它所引起的传染病有炭疽、气肿疽、破伤风、恶性水肿、猪丹毒等。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的传染病,其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疫区的存在持久和牢固。因此应特别注意病畜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物体和尸体的处理,防止病原体落入土壤,以免造成失控的局面。

④经活的媒介物而传播。非本种动物和人类也可能作为传播媒介传播畜禽传染病。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中作为家畜传染病的媒介者主要是虻类、螯蝇、蚊、蠓、家蝇和蜱等。传播主要是机械性的,它们通过在病、健畜间的刺螫吸血而散播病原体。亦有少数是生物性传播,某些病原体(如立克次体)在感染家畜前,必须先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如某种蜱)体内通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才能致病。

a.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传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身对病原体具有易感性,在受感染后再传染给禽畜,这时野生动物实际上是起了传染源的作用。如狐、狼、吸血蝙蝠等将狂犬病传染给家畜,鼠类传播沙门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伪狂犬病,野鸭传播鸭瘟等。另一类是本身对该病原体无易感性,但可机械地传播疾病,如乌鸦在啄食炭疽病畜的尸体后从粪内排出炭疽杆菌的芽孢。鼠类可能机械地传播猪瘟和口蹄疫等。

b.人类.饲养人员和兽医在工作中如不注意遵守防疫卫生制度,消毒不严时,容易传播病原体。如在进出病畜和健畜的畜舍时可将手上、衣服、鞋底沾染的病原体传播给健畜。兽医的体温计、注射针头以及其他器械如消毒不严就可能成为猪瘟、炭疽、鸡新城疫等病的传播媒介。有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如口蹄疫、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人也可能作为传染源,因此结核病的患者不允许管理家畜。

2.垂直传播 从广义上讲属于间接接触传播,它包括下列几种方式:(1)经胎盘传播。受感染的孕畜经胎盘血流传播病原体感染胎儿,称为胎盘传播。可经胎盘传播的传染病有猪瘟、猪细小病毒感染、牛黏膜病、蓝舌病、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弯曲菌性流产、钩端螺旋体病等。(2)经卵传播。由携带有病原体的卵细胞发育而使胚胎受感染,称为经卵传播,主要见于禽类。可经卵传播的病原体有禽白血病病毒、禽腺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脑脊髓炎病毒、鸡白痢沙门氏菌等。(3)经产道传播。病原体经孕畜阴道通过子宫颈口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感染。或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穿出而暴露于严重污染的产道时,胎儿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母体的病原体。可经产道传播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和疱疹病毒等。

家畜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复杂,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定的传播途径,有的可能只有一种途径,如皮肤霉菌病、虫媒病毒病等;有的有多种途径,如炭疽可经接触、饲料、饮水、空气、土壤或媒介节肢动物等途径传播。掌握病原体的传播方式及各种传播途径所表现出来的流行特征,将有助于对现实的传播途径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真正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三)畜群的易感性

易感性是指家畜对于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家畜易感性的高低虽与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但主要还是由畜体的遗传特征等内在因素、特异免疫状态决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饲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到畜群的易感性和病原体的传播。

传染病能否流行、流行强度和维持时间,取决于该传染病的潜伏期,致病因子的传染性,以及动物群体中易感动物所占的比例和易感动物群体的密度(单位面积中动物的头数)。该地区畜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百分率,直接影响到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以及疫病流行的严重程度。一般如果畜群中有70%~80%是有抵抗力的,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暴发流行。

当一批新的易感动物引进一个畜群时,畜群免疫性的平均水平可能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就是使畜群免疫性逐渐降低以至引起流行。在一次流行之后,畜群免疫性提高而保护了这个群体,但随时间推移加上幼畜的出生数量的增多,易感动物的比例逐步增加,在一定情况下足以引起新的疫病流行。

二、疫源地、自然疫源地、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概念(一)疫源地

指具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病原体污染的地区。疫源地的含义要比传染源广泛得多,除包括传染源外,还有被污染的物体、畜舍、牧场、活动场所,以及这个范围内所有可能被传染的可疑动物和储存宿主等。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传染源的分布及污染范围、病原体及其传播途径的特点和周围动物群的免疫状态等。它可能只限于个别畜舍、牧地,也可能是某养殖场、自然村或更大的地区。吸血昆虫、流动空气、运输车辆或当流域河水成为媒介时,则范围很大,周围动物群经过免疫或者紧急免疫后已经形成免疫隔离带时,范围常常较小。

疫源地的消灭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被彻底扑杀并消除了病原携带状态;污染的环境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在易感动物中没有发生新的感染,而且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反应。疫源地被消灭后,该地就没有该传染病的存在,除非有外来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侵入,否则这个地区就不会再有这种疫病的发生。(二)自然疫源地

自然疫源性指某些疫病的病原体在一定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某种特有的传染源、传播媒介和易感动物而长期生存,当人或动物进入这一生态环境也可能被感染的特性,而驯养动物和人对这类病原体在自然界的生存并不重要。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如狂犬病、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非洲猪瘟、蓝舌病、鹦鹅热、Q热、莱姆病、类鼻疽、鼠疫、土拉杆菌病、布鲁氏菌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都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疫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自然疫源性疾病在野生动物群中主要通过吸血昆虫传播,通常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三)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

在动物疫病的预防与控制中,还常常使用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概念。

1.疫点 是指范围较小的疫源地或单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有时也将某个比较孤立的养殖场或养殖村称为疫点。

2.疫区 是指有多个疫源地存在、相互连接成片而且范围较大的区域,一般指有某种疫病正在流行的地区。疫区的范围包括患病动物所在的养殖场、养殖村(镇)以及发病前后该动物放牧、饮水、使役、活动过的地区。

3.受威胁区 是指在疫区周围的一定区域,一般是指疫区外延5公里的区域。

三、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规律性(一)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在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根据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染范围大小,可将动物群体中疾病的表现分为下列四种表现形式。

1.散发 传染病随机发生,无规律性可循,表现为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且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上没有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传染病出现散发可能原因如下。(1)畜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较高。如猪瘟本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传染病,但每年进行强制免疫后,在易感动物这个环节上基本得到控制,如平时预防工作不够规范,防疫密度不符合要求时,还有可能出现散发病例。(2)某病的隐性感染比例较大。如家畜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通常在畜群中主要表现为隐性感染,仅有一部分动物偶尔表现症状。(3)某病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如破伤风、恶性水肿、放线菌病等。破伤风的发病由于需要同时满足有破伤风梭菌和厌氧深创这两个条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常只有零星散发。

2.地方流行性 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一种流行方式,并且是比较小规模流行的动物传染病,可称为地方流行性,或者说此传染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

3.流行性 所谓发生流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平常相对较多的病例,它不是一个病例的绝对数界线,而仅仅是指疾病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种传播特征。因此任何一种病当其被称为流行时,各地各畜群所见的病例数是很不一致的。流行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广、发病率高,如不加防制常可导致广泛蔓延。这些疾病往往是病原的毒力较强,能以多种方式传播,畜群的易感性较高,如口蹄疫、牛瘟、猪瘟、鸡新城疫等重要疫病可能表现为流行性。

4.暴发 一般可作为流行性的同义词。一般认为,某种传染病在一个畜群单位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在短期内(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出现很多病例时,可称为暴发。

5.大流行 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在历史上如口蹄疫、牛瘟和流感等都曾出现过大流行。

上述几种流行形式之间的界线是相对的,并且不是固定不变的。(二)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1.流行过程的季节性 某些家畜传染病经常发生于一定的季节,或在一定的季节出现发病率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出现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季节对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那些对温度和紫外线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不易存活。例如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日光曝晒,可使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口蹄疫病毒很快失去活力,因此,口蹄疫的流行一般在夏季减缓或平息。又如在多雨和洪水泛滥季节,如土壤中含有炭疽杆菌芽孢或气肿疽梭菌芽孢,则可随洪水散播,因而炭疽或气肿疽的发生在洪水泛滥的夏季可能增多。(2)季节对活的传播媒介(如节肢动物)的影响 夏秋炎热季节,蝇、蚊、虻类等吸血昆虫大量孳生和活动频繁,凡是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较易发生,如猪丹毒、日本乙型脑炎、炭疽等。(3)季节对家畜活动和抵抗力的影响 冬季舍饲期间,家畜聚集拥挤,接触机会增多,如舍内温度降低,湿度增高,通风不良,常易促使经由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和饲料的变化,对家畜抵抗力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对于由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尤其明显,如在寒冬或初春,容易发生某些呼吸道传染病。

2.流行过程的周期性 除了季节性以外,某些家畜传染病如口蹄疫、牛流行热等,经过一定的间隔时期(常以数年计),还可能出现再度流行,这种现象称为家畜传染病的周期性。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易感家畜除发病死亡或淘汰以外,其余由于患病康复或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因而使流行逐渐停息。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免疫力逐渐消失,或新的一代出生,或引进外来的易感家畜,使畜群易感性再度增高,结果可能重新暴发流行。在大家畜群中每年更新的数量不多,当若干年以后易感畜的百分比逐渐增大时,疾病才能再度流行,因此周期性比较明显。猪和家禽等肉用动物每年更新或流动的数目很大,疾病可以每年流行,周期性一般并不明显。

三、流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只有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作用时,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和流行。保证这三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起作用的因素是动物活动所在的环境和条件,即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对流行过程的影响是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的作用而发生的。(一)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1.作用于传染源 一定的地理条件(例如,海、河、高山等)对传染源的转移产生一定的限制,成为天然的隔离条件。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引起机体抵抗力的变动,如气喘病的隐性病猪,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病情恶化,咳嗽频繁,排出病原体增多,散播传染的机会增加。反之,在干燥、温暖的季节里,加上饲养情况较好,病情容易好转,咳嗽减少,散播传染的机会也小。当某些野生动物是传染源时,自然因素的影响特别显著。这些动物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森林、沼泽、荒野等),它们所传播的疫病常局限于这些环境,往往能形成自然疫源地。

2.作用于传播媒介 自然因素对传播媒介的影响非常明显。例如,夏季气温上升,在吸血昆虫孳生的地区,作为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的媒介昆虫蚊类的活动增强,因而乙型脑炎病例增多。日光和干燥对多数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反之,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则有利于病原体在外界环境中较长期的保存。当温度降低湿度增大时,有利于通过空气形成气源性感染,因此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发病率常有增高的现象。洪水泛滥季节,地面粪、尿被冲刷至河道,造成水源污染,易引起钩端螺体病、炭疽等的流行。

3.作用于易感动物 自然因素对易感动物的影响首先是增强或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例如,低温高湿的条件下,不但可以使飞沫传播媒介的作用时间延长,同时也可使易感动物受凉,降低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有利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在较高气温的影响下,动物肠道内菌群失调,使肠道传染病增加。应激反应是动物机体对扰乱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任何不良刺激的生物学反应总和,应激可导致畜禽的病理性损害。例如长途运输、过度拥挤等,都易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增加接触机会而导致某些传染病如口蹄疫、猪瘟等病的流行或暴发。(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饲养管理因素、畜舍的建筑结构、通风设施、垫料种类等都是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小气候又称为微气候,是指在确定小空间中的气候,如畜禽舍的小气候或动物体表几毫米处的小气候。小气候对畜禽疫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例如,鸡舍密度大或通风换气不足,常会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饲养管理制度对疾病发生有很大影响,例如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替代连续饲养模式可较大幅度提高畜禽生产效率,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三)社会因素流行过程的影响

影响家畜疫病流行过程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制度、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贯彻执行法规的情况等。它们既可能是促进家畜疫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也可以是有效消灭和控制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因为家畜和它所处的环境,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的,而后者又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生产组织方式等因素。

因此,传染源、易感动物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才引起传染病的流行。4 动物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

一、动物传染病的诊断

及时而准确的诊断是预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有效地组织防疫措施。诊断家畜传染病常用的方法有:临诊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病理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和免疫学诊断等。通常临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必须在现场完成,而病理学诊断(组织学)、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需要采集样本,借助仪器设备和试剂在实验室内完成。在所有的诊断过程中,防疫人员必须注意自身防护和生物安全。(一)临诊诊断

临诊诊断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它是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一些最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直接对病畜进行检查,有时也包括血常规和粪尿常规的检验。一般来说,都是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于某些具有特征临诊症状的典型病例如破伤风、猪气喘病等,经过仔细的临诊检查,一般不难作出诊断。

但是临诊诊断有其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处于潜伏期和前驱期尚未出现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症状的病例,对非典型病例(如无症状的隐性患畜)依靠临诊检查往往难于作出诊断。在很多情况下,临诊诊断只能提出可疑疫病的大致范围,必须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尤其是实验室检验才能作出确诊。在进行临诊诊断时,应注意对整个发病畜群所表现的综合症状加以分析判断,不能单凭个别或少数病例的症状轻易下结论,以防止误诊。

1.猪病现场诊断(1)群体检查。群体检查的主要内容是观察病猪的整体状态,着重观察其精神状态、营养状况、体态、运动、行为、食欲和饮欲等变化及异常表现。

①精神状态的观察。病猪精神状态表现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兴奋和抑制。轻度兴奋为意识紊乱,对轻刺激反应强烈。有的猪作转圈运动,有的有咬斗等攻击行为。多见于脑及脑膜炎、狂犬病、破伤风、中毒病的初期。猪精神抑制,主要表现为沉郁、委顿、昏睡和昏迷。沉郁和委顿是意识最轻度的抑制现象,猪对刺激的反应迟钝,躺在角落,不愿行动,对刺激尚有反应。昏睡是意识深度抑制的表现,往往用强烈刺激才能引起迟缓而短暂的觉醒。昏迷则为病猪意识完全消失,有刺激也不能引起反应,仅有轻微的呼吸、心跳等活动。昏迷或昏睡常见于脑炎、脑充血、日射病、热射病、中毒及某些严重传染病的后期。

②营养状况的检查。营养不良的猪骨骼显露,皮肤缺乏弹性,被毛粗糙无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寄生虫病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迅速消瘦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如猪瘟、圆环病毒感染等。

③运动及姿态的观察。当猪患某些疾病时,常表现异常的姿势与体态,如仔猪患伪狂犬病时,可呈现头颈歪斜的姿势;犬坐姿势见于猪肺疫;强直站立多见于破伤风;步态失调常见于高热疾病、脑炎等;跛行见于口蹄疫、水疱病等。

④食欲及饮欲观察。食欲减退是病猪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食欲不定,多为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废绝,见于各种严重的疾病。如有异嗜,可能是缺乏某些矿物质或维生素。大量失水的疾病如呕吐、下痢等,病猪常饮水增加。病猪体温升高,饮水量少。一直不愿饮水,则一般预后不良。如在疾病过程中饮水逐渐恢复,则为疾病好转的现象。(2)个体检查

①体表检查。检查猪的表被状态,主要注意其被毛、皮肤、皮下组织的变化及表在的病变等。

②口腔及眼结膜的检查。检查有无水疱、溃疡等。猪患口蹄疫时,常于唇及口腔内发现水疱或溃疡。眼结膜是可视黏膜的一部分,结膜颜色的变化除可反映局部的变化外,还可以推断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及血液成分的改变,在诊断和判定预后上都有一定的意义。

③体温、脉搏及呼吸次数的测定。正常情况下,除受外界气候及运动等影响外,一般变动在一个较为恒定的范围之内。但在病理过程中,却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健康猪的体温一般在38~39.5℃,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是60~80次,每分钟呼吸次数是18~30次。

④排泄物的感观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便秘、腹泻、排粪失禁。粪便的数量、形状和硬度、粪便的颜色和气味以及异常混有物等。

2.禽病现场诊断(1)群体检查。视检鸡群,注意观察鸡只的静态、动态和粪便情况。患病鸡采食饮水减少,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多、羽毛蓬松,翅、尾下垂。闭目缩颈,精神委顿、摇头,离群独居,行动迟缓,不喜采食。有灰白色、灰黄色、绿色或红色稀便,泄殖腔周围和腹下绒毛经常潮湿不洁或沾有粪便,冠苍白或紫绀,肉髯肿胀,鼻腔、口腔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困难,有喘鸣音,嗉囊空虚或有气体、液体。病鸡一般体温上升。凡有上述病状的鸡只,均应立即剔出进行个体检查。(2)个体检查。以右手抓住两翅的根部,使其头向上做系统检查。先检查冠、肉髯以及头部无毛部分的颜色,是否苍白、紫绀、发黄、出血及痘疹等现象,手压是否褪色,眼睛、口腔、鼻孔有无异常分泌物。再用左手中指抵住咽喉部皮肤,令其张开口腔,检查口腔内有无过多的分泌物,黏膜是否苍白、充血、出血;检查口腔与喉头部,有无假膜或异物存在。然后把鸡体上举使颈部接近耳侧,听呼吸有无异常;压迫喉头和气管外侧,看能否人工诱咳;顺手触摸嗉囊,有无积食、积气、积液。鸡患新城疫时,嗉囊积液,并从口腔中流出大量酸性液体。触摸胸、腿部肌肉是否丰满,并观察关节、骨骼有无肿胀等。最后检查被毛是否清洁、紧密、有光泽,并视检泄殖腔周围及腹下绒毛是否有粪污。用手触摸腔上囊是否肿胀,用手拨开翅下、背部及大腿间绒毛,检查皮肤的色泽、外伤、肿块及寄生虫等。现场诊断时,需将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不能凭单个或少数病例的症状就得出诊断结论。(二)病理学诊断

患各种传染病而死亡的畜禽尸体,多有一定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如猪瘟、猪气喘病、鸡新城疫、禽霍乱、牛肺疫时,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常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有的病畜,特别是最急性死亡的病例和早期扑杀的病例,有时特征性的病变尚未出现,因此进行病理剖检诊断时尽可能增加剖检头数,并选择症状较典型的病例进行剖检。有些疫病除肉眼检查外,还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有些疫病还需检查特定的组织器官,如疑为狂犬病时应取脑海马角组织进行包涵体检查。(三)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是针对患传染病的动物群体,经常与临诊诊断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诊断方法。某些家畜疫病的临诊症状虽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流行的特点和规律却很不一致。例如口蹄疫、水疱性口炎、水疱病和水疱性疹等病,在临诊症状上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无法区别,但从流行病学方面却不难区分。流行病学诊断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即疫情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疫情调查可在临诊诊断过程中进行,如以座谈方式向畜主询问疫情,并对现场进行仔细观察、检查,取得第一手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处理,作出诊断。

1.设计调查方案 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针对畜禽的疫病、健康状况和疫情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可提出合理的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对策,并对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评价。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寻找发病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的技术措施。畜禽流行病学调查有观察性调查、实验性调查和数学模型研究等几种。一般以观察性调查为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用实验性调查,收集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甚至建立数学模型。因此在开始调查之前,应设计科学完整、确实可行的调查方案,参考有关文献设计相应的调查表格。

2.调查方法(1)询问调查。询问饲养员、管理人员、兽医等知情人员。力求查明传染源、传播媒介等问题,将收集到的材料记入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中。(2)现场观察。在询问调查的基础上,对养殖现场实地观察,进一步验证和补充所获得的资料。(3)查验资料。查阅免疫接种、药物预防、诊疗记录、免疫检测、养殖档案等资料。(4)实验室检查。为了确诊,需要对病畜、可疑感染畜及假定健康畜进行病原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病理学等各种诊断方法的检查,这些检查有利于发现隐性感染,证实传播途径,监测畜群免疫水平和查明发病原因。(5)数理统计。对发病数、死亡数、扑杀头数以及预防接种头数等加以统计和整理分析。

3.调查内容 主要对疫病发生频率、分布、发展过程、原因以及自然和社会条件等相关因素进行系统调查,以查明其发生、发展趋势和规律,评价预防控制和治疗效果。(1)基本情况调查

①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养殖场名称、地址、场内技术人员的数量、文化程度、技术水平、责任性;动物的饲养数量、品种、用途。

②发病动态调查。包括最初发病时间,发病动物最早出现死亡的时间,死亡高峰出现时间以及高峰持续时间。

③发病空间分布调查。包括最初发病动物所在畜舍,向其他畜舍蔓延速度、范围,目前疫病分布及蔓延趋势。(2)针对传染源的调查

①病史调查。养殖场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疫病,发病时间、流行方式,发病时间间隔,是否有周期性,是否有明确的诊断结论,曾经采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及其效果,周边地区动物疫情现状。本次发病是否建立诊断,诊断方法,有无鉴别诊断。最近有无引进种用动物及其产品或饲料,种畜(禽)输出地有无类似疫病。

②致病因子调查。调查本场可能存在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各种致病因子,可能长期存在病原微生物的地点;检查死亡动物的无害化处置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安全。(3)针对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调查

①饲养管理畜(禽)饲养管理现状;饲养产地卫生状况;饲料品质、来源、保存条件及饲喂方法;水源状况和饮水卫生条件;种畜(禽)的引进和流动情况。

②自然环境养殖场的地理、地形、河流、交通、气候、植被等。

③传播媒介生物性传播媒介、鼠类及野生动物的分布和活动情况。(4)针对易感动物群的调查

①易感动物群背景及现状资料。养殖场场内各类动物的数量分布,发病数量,隔离数量,受威胁数量。

②防疫状况。预防消毒,平时预防措施和防疫检疫计划的实施;已经采取的防疫措施与效果;细菌学、血清学、变态反应等检查情况及资料。

③频率统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致死率(病死率)等。

4.流行病学分析(1)分析方法。流行病学分析是用流行病学调查材料来解释疫病流行过程的本质和相关因素。先将本次流行病学的全部资料汇总,对原来提出的假设作直观分析(如果需要还可作统计学分析)。然后采用逐次逼近法,即当一个假设被否定后,必须提出另一个假设,周期性地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最后得出结论,提出预防和消灭疫病的计划和建议。(2)流行病学分析中常用频率指标及计算方法

①发病率。动物在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新病例发生的频率。发病率能较完全地反映疫病的流行情况,但许多动物隐性感染不计算在内。

②患病率。在某一指定时间内动物中存在某病病例数的比率。患病率包括新老病例数,但不包括死亡和痊愈病例数。

③感染率。所有感染畜禽头数(包括隐性患畜)占被调查动物总头数的百分比。特别在发生某些慢性传染病时,能较深入地反映流行过程。

④死亡率。不能说明病情发展特性,仅在发生死亡数很多的急性传染病中,才能反映出流行的动态。

⑤致死率(病死率)。能表示某病临床上的严重程度,比死亡率更为精确地反映出疫病的流行过程。(四)实验室诊断

1.微生物学诊断 运用兽医微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是诊断家畜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一般常用下列方法和步骤。(1)病料的采集和病料涂片镜检。通常采集显著病变的不同组织器官和不同部位涂抹数片,进行染色镜检。此法对于一些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微生物如炭疽杆菌,巴氏杆菌等可以迅速作出诊断,但对大多数传染病来说,只能提供进一步检查的依据或参考。(2)分离培养和鉴定。用人工培养方法将病原体从病料中分离出来。细菌、真菌、螺旋体等可选择适当的人工培养基,病毒等可选用禽胚,各种动物或组织培养等方法分离培养,分离得到病原体后,再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动物接种及免疫学试验等方法作出鉴定。(3)动物接种试验。通常选择对该种传染病病原体最敏感的动物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将病料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人工接种,然后根据对不同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来帮助诊断。当实验动物死亡或经一定时间扑杀后,观察体内变化,并采取病料进行涂片检查和分离鉴定。一般应用的实验小动物有家兔、小鼠、豚鼠、仓鼠、家禽、鸽子等,在实验小动物对该病原体无感受性时,可以采用有易感性的大动物进行试验,但需要严格的隔离条件和严格的消毒措施,因此只有在非常必要和条件许可时才能进行。

从病料中分离出微生物,虽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动物的“健康带菌”现象,其结果还需与临诊及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有时即使没有发现病原体,也不能盲目否定该传染病的存在。

2.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诊断是传染病诊断和检疫中常用的重要方法,包括血清学试验和变态反应两类。(1)血清学试验。利用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反应进行诊断。可以用已知抗原来测定被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也可以用已知的抗体(免疫血清)来测定被检材料中的抗原。血清学试验有中和试验(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等);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SPA协同凝集试验和血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沉淀试验(环状沉淀试验、琼胶扩散沉淀试验和免疫电泳等);溶细胞试验(溶菌试验、溶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技术、放射免疫测定、单克隆抗体和核酸探针等。近年来由于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血清学试验在方法上发展很快,其应用也越来越广,已成为传染病快速诊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2)变态反应。动物患某些传染病(如慢性传染病)时,可对该病病原体或其产物的再次进入产生强烈反应。能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称为变态原,如结核菌素、鼻疽菌素等,将其注入患病动物时,可引起局部或全身反应。(3)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又称基因诊断。主要是针对不同病原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和结构进行测定。如,PCR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和DNA芯片技术等。

二、动物传染病的治疗

对动物传染病的治疗,是综合性防制措施的组成部分,依据法律并非所有动物疫病均可进行治疗。治疗必须及早进行,既要针对病原体消除病因,又要注重对动物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整。治疗必须在严密封锁或隔离的条件下进行,务必使治疗的动物不至于成为传染源。当确认无法治愈,或患病动物对周围有严重的传染威胁,尤其是未曾发生过的危害性较大的新传染病时,应在严密的消毒下果断进行淘汰处理。(一)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细菌性急性传染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但如果应用不合理,不但影响疗效,还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如药物残留、产生耐药菌株或机体不良反应等。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掌握适应证 选择药物时,应全面考虑患病动物的全身状况、症状、病原体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尽量选择对病原体高度敏感、抗菌作用强或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小的抗生素。若治疗有效,患病动物一般在24h内可出现精神和食欲好转、体温下降,48~72h后体温降至正常。如果5~7d还没有明显效果,应立即停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2.用量、用法及疗程 加大抗生素的首次剂量,以后再根据病情删减用量。疗程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及具体病情决定。对急性感染的疗程不宜过长,—般在感染得到控制后3d左右即可停药。用药期间应密切注意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停药或改换用药,或采取相应的解救措施。

3.切忌滥用 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动物,除病情严重者外,不宜轻易采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影响正确诊断和延误治疗。对病毒性传染病除了有继发感染外一般不宜应用抗生素。可用窄谱抗生素时不用广谱抗生素,一种能奏效时不必使用多种,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联合用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二)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所进行的治疗。化学药物主要有:

1.抗菌类(1)磺胺类。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化学药物,能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对放线菌和一些大型病毒亦有一定的作用。(2)抗菌增效剂。是甲氧苄啶类药物,与磺胺或某些抗生素合用,能明显增加其疗效。以甲氧苄氨嘧啶(TMP)和二甲氧苄氨嘧啶(DVD)为代表。(3)喹诺酮类。又称为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良好疗效,对厌氧菌和分枝杆菌也有很好效果。此类药物品种很多,以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为代表。

2.抗病毒(1)甲红硫脲。对痘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阿糖腺苷。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是有前途的疱疹病毒感染治疗剂。(3)病毒唑。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白血病病毒、口蹄疫病毒等都有抗病毒活性。(4)无环尿苷。用于疱疹病毒感染。(三)免疫血清治疗

免疫血清治疗是应用针对某种传染病的高免血清(或蛋黄)、痊愈血清(或全血)、免疫球蛋白等特异性生物制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治疗,如炭疽、急性猪瘟、猪丹毒、小鹅瘟、破伤风和巴氏杆菌病等。本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如破伤风抗毒素血清只对破伤风有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如能早期应用,常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如果缺乏高免血清,可用耐过动物或人工免疫动物的血清或血液代替,但用量必须加大。为提高疗效、减少注射量及副作用,也可应用由免疫血清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在使用异种动物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血清过敏反应,可采用分次脱敏注射。5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动物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应以《动物防疫法》为行动指南,贯彻和落实“预防为主”的法定动物疫病防控方针,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消毒、预防接种、检疫、隔离和治疗等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一、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一)消毒

消毒是指消灭或杀灭由疫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它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蔓延的一项重要措施。

1.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是指尚未发生动物疫病时,结合平时饲养管理,对动物圈舍、用具、场地和饮水等进行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方法、消毒对象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受威胁区可以采用预防性消毒。(2)疫源地消毒。是在发生动物疫病后,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的消毒。一般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是指发生动物疫病后到解除封锁期间,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为了及时消灭由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重复多次的消毒。消毒对象是患病动物及带菌(毒)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其污染的动物圈舍、用具、场地和物品等。

终末消毒:是指疫源地内的患病动物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时,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存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消毒。消毒对象是传染源污染和可能污染的所有动物、饲料、饮水、用具、场地及有关物品等。

2.消毒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性消毒、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生物学性消毒。(1)机械性消毒。主要是通过清扫、洗刷、通风、过滤等机械性方法,消除病原体。本法是一种普遍又常用的方法,但不能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须与其他消毒方法配合使用。(2)物理消毒法

①日光消毒法。是利用阳光光谱中的紫外线、红外线及其他射线进行消毒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法对牧场、草地、运动场、畜栏、饲养用具及环境的消毒有实际意义。

②热消毒法。焚烧、烧灼、烘烤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靠的消毒方法。常在发生烈性传染病,如炭疽、气肿疽时,对病畜尸体及其污染的垫草、草料等进行焚烧,对厩舍墙壁、地面可用喷灯进行喷火消毒。金属制品可用火焰烧灼和烘烤进行消毒。

③煮沸消毒。是日常最为常用的消毒方法。一般病原菌的繁殖型在60~70℃经30~60min或者100℃的沸水中5min即可以死亡。多数芽孢在煮沸15~30min即可死亡,煮沸1~2h可以消灭所有的病原菌。常用于耐煮的金属器械、木质和玻璃器具、工作服等的消毒。

④热空气消毒。又称干空气消毒,一般在干热灭菌器内进行。

⑤蒸气消毒。用相对湿度80%~100%的热空气消毒,效果与煮沸消毒相似。(3)化学消毒法。是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消毒方法,在防疫中最为常用。选用消毒药物应考虑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快、效果好;对人畜无害;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易受有机物和其他理化因素影响。使用方便、价廉、易推广、使用后残留量少或副作用小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药有:漂白粉、氢氧化钠、碳酸钠、生石灰、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来苏儿、新洁尔灭、洗必泰等。(4)生物性消毒。是将被污染的粪便堆积发酵,利用嗜热细菌繁殖时产生的高达70℃以上的温度,经过1~2个月能将病毒、细菌(芽孢除外)、寄生虫虫卵等病原菌杀死。(二)检疫

动物检疫是为了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护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由法定的机构,采用法定的检疫程序和方法,依照法定的检疫对象、检疫标准以及管理形式和程序,对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检疫检查、定性和处理。

1.检疫的范围(1)动物。包括各种家畜、家禽、皮毛兽、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蜜蜂、鱼苗、鱼种等。(2)动物产品。包括生皮张、生毛类、生肉、脏器、血液、种蛋、鱼粉、兽骨、蹄角等。(3)运载工具及其他。包括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车船、飞机,还有包装和铺垫材料、饲养工具和饲料等。

2.检疫的对象 检疫对象为我国尚未发生而国外常发生的动物疫病、烈性传染病、危害较大而目前防制困难的疫病、人畜共患的疾病、国家规定和公布的检疫对象。农业部1125号公告公布的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共计157种,其中一类疫病17种,二类疫病77种,三类疫病63种。(1)一类动物疫病。口蹄疫、猪水疱病、猪瘟、非洲猪瘟、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禽流感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2)二类动物疫病

①多种动物共患: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

②牛病: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

③绵羊和山羊病: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

④猪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

⑤马病: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

⑥禽病: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⑦兔病:兔病毒性出血病、兔黏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3)三类动物疫病:

①多种动物共患病: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

②牛病: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

③绵羊和山羊病: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

④马病: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

⑤猪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

⑥禽病: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禽结核病。

⑦犬、猫等动物病: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

3.检疫类型 检疫类型包括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国境口岸检疫等。(1)产地检疫。是指在动物生产地区的检疫。

①集市检疫。到集市出售动物,必须持有由当地检疫部门发放的检疫合格证。在检疫中发现有患病动物则进行隔离、消毒、治疗或扑杀处理;对未预防注射的动物进行预防接种。

②收购检疫。任何个人和集体出售动物时,由收购部门与当地检疫部门配合进行检疫。

③屠宰场检疫。动物屠宰前、后进行的检疫。(2)运输检疫。对铁路、公路、水路、空中运输各种动物及其产品,在起运前必须经过检疫,认为合格并签发检疫证明,方可允许委托装运。

①铁路检疫。铁路动物检疫部门对托运的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并查验产地(或市场)签发的检疫证明,证明动物健康才能托运。如发现患病动物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②交通要道检疫。一般在动物运输频繁的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上设立检疫站进行检疫。(3)出境口岸检疫。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荣誉,保障我国农牧业生产安全,不允许动物疫病传入或传出。为此,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规定实施检疫。国境口岸检疫按性质不同可分为:

①进出境检疫。是对贸易性的动物及其产品在进出国境口岸时进行的检疫。

②旅客携带检疫。是对进入国境的旅客、交通员工携带或托运的动物及其产品的现场检疫。

③国际包邮检疫。邮寄入境的动物产品经检疫发现检疫对象时,进行消毒处理或销毁,并分别通知邮局和收寄人。

④过境检疫。载有动物及其产品的运输工具通过我国国境时,对其进行检疫和处理。(三)疫情的扑灭

1.疫情报告 《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的生产、购销、屠宰、加工、储存、运输、观赏和从事动物防疫科研、教学、诊疗、防疫检疫、动物疫情监测以及进出境动物检疫等活动的单位(包括军队)和个人,发现患有疫病和疑似疫病的动物、染疫动物产品和疑似染疫动物产品、病死及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都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迅速采取措施,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2.现场措施(1)隔离。病畜和可疑感染的家畜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隔离病畜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病畜继续受到传染,以便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加以就地扑灭。根据诊断检疫的结果,可将全部受检家畜分为病畜、可疑感染家畜和假定健康家畜等三类,以便分别对待。

①病畜。包括有典型症状或类似症状,或其他特殊检查阳性的家畜。它们是危险性最大的传染源,应选择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场所或房舍进行隔离。如病畜数目较多,可集中隔离在原来的畜舍里,特别注意严密消毒,加强卫生和护理工作,须有专人看管和及时进行治疗。隔离场所禁止人、畜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出入应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处理,不得外送,没有治疗价值的家畜,由兽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可疑感染家畜。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畜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明显的接触,如同群、同圈、同槽、同牧、使用共同的水源、用具等。这类家畜有可能处在潜伏期,并有排菌(毒)的危险,应在消毒后另选地方将其隔离、看管、观察,限制其活动,出现症状的则按病畜处理。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预防性治疗。隔离观察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潜伏期长短而定,经一定时间不发病者,可取消其限制。

③假定健康家畜。除上述两类外,疫区内其他易感家畜都属于此类。应与上述两类严格隔离饲养,加强防疫消毒,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立即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散喂养或转移至偏僻饲养场所。(2)封锁。封锁是指在发生严重危害人、动物健康的动物疫病时,由国家将动物发病地点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地区封锁起来,禁止人、畜随意出入,以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迅速扑灭疫情的一项严厉的行政措施。《动物防疫法》对封锁措施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①封锁适用情况: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当地新发现的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二类、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

②封锁的原则:执行封锁时掌握“早、快、严、小”的原则,即,疫情报告和执行封锁要早,行动要快,封锁要严,范围要小。

③封锁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当确诊为一类传染病,或当地新发现传染病时,当地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采集病料,调查疫源,及时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将疫情等情况逐级上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④封锁区的划分:根据所怀疑或诊断的传染病的特点、流行规律、动物分布、地理环境、居民点以及交通等条件确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

⑤封锁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并通报毗邻地区。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和疑似染疫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时,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

⑥解除封锁:疫区(点)内最后一头患病动物扑杀或痊愈后,经过该病一个潜伏期以上的检测、观察,再未出现患病动物时,经彻底清扫消毒,由县级以上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合格后,经原发布封锁令的政府发布解除封锁,并通报毗邻地区和有关部门。病愈动物则根据带菌(毒)时间,控制在原疫区范围内,不得将其调到安全区。(3)紧急接种。是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其流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应急性接种。在疫区仅能对假定健康动物实施,而对患病动物和可疑感染动物,不能再接种疫苗,否则,正处在潜伏期的动物,接种后不能获得保护,反而会促进发病,因此,在紧急接种后一段时间内,动物群中发病数量可能明显增多。急性传染病一般潜伏期较短,而接种疫苗后又很快使动物产生抵抗力,最终可能使发病下降,疫病流行平息。发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和鸭瘟等一些急性传染病时,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效果较好。

对于受威胁区的紧急免疫接种,其目的是建立“免疫带”包围疫区,以防传染病的蔓延。受威胁区的范围大小视疫病的性质而定,某些流行性强的传染病如口蹄疫等,其免疫带在免疫区周围5~10km以上。(四)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

传染病动物尸体含有大量病原体,是一种特别危险的传染源。合理而及时地处理尸体,在防制动物传染病以及公共卫生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动物尸体应按照GB16548-2006的要求进行销毁或无害化处理。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化制 尸体在特设的加工厂中无害化处理,既进行了消毒,而且可以加工利用,如工业用油脂、骨粉、肉粉等。

2.掩埋 方法简易易行,但并不是彻底的销毁方法。掩埋尸体应选择干燥,平坦,距离住宅、道路、水源、牧场及河流较远的偏僻地点,深度至少在2m以上。

3.焚烧 最为彻底的销毁方法。更适用于特别危险的传染病尸体处理,如炭疽、气肿疽等。禁止地面焚烧,应在焚尸炉中进行。

二、针对传播途径采取的措施(一)控制非生物性传播途径

通过检疫,对患病动物尤其是隐性感染的动物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与健康动物群有任何形式的接触。消除飞沫和尘埃传播的条件,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如圈舍干燥、光亮、温暖和通风良好,动物饲养密度合理等。保证饲料、饮水、土壤等不被污染。避免通过工具、车辆等传播传染病。(二)控制和消灭生物性传播媒介

主要是指控制和消灭虻、蝇、蚊、蜱等节肢动物和鼠类等生物传播媒介。

1.杀虫方法(1)物理杀虫法 物理或机械的拍打、捕捉、火焰烧灼、沸水或蒸汽热杀等。(2)化学药物杀虫法 用化学杀虫剂杀灭。作用方法主要是胃毒、接触毒、熏蒸毒和内吸毒药剂等。如有机磷类的敌百虫、敌敌畏、倍硫磷、马拉硫磷、双硫磷、辛硫磷等;拟除虫菊酯类的胺菊酯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如保幼激素发育抑制剂等;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避蚊胺等。(3)生物杀虫法 是以昆虫的天敌或病菌及雄虫绝育技术等方法杀灭昆虫。如养鱼灭蚊;用辐射使雄性昆虫绝育;使用过量的激素,抑制昆虫的变态和蜕皮;利用病原微生物感染昆虫使其死亡。这些方法具有无公害、不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已日益受重视。与此同时,要清理和改造昆虫孳生地环境,减少蚊蝇的孳生等。

2.灭鼠 鼠类是许多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它们可以传播的动物传染病有炭疽、布鲁菌病、结核病、土拉杆菌病、李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伪狂犬病、口蹄疫、猪瘟、猪丹毒、巴氏杆菌病和立克次体病等。可根据鼠类的生态学特点防鼠、灭鼠,从动物圈舍建筑和卫生措施上,防止鼠类的孳生和活动,同时可采用灭鼠器械和灭鼠药物进行灭鼠。

三、针对易感动物群采取的措施(一)净化动物群

净化动物群是加强动物群体防疫的有效措施。通过建设环境安全型畜舍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可以防止病原携带者的进入,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外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但有些传染病则很难净化和预防,如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痢疾、鸡白痢、鸡毒支原体等。(二)预防接种

按照免疫程序和防疫计划对动物群体进行免疫接种,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使易感动物转化为主动免疫动物的一种方法,称为预防接种。国家对重大疫病采取强制免疫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生物制剂(疫苗、菌苗、类毒素等)作为抗原激发免疫。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统称为疫苗,包括用细菌、支原体、螺旋体制成的菌苗,用病毒制成的疫苗和用细菌外毒素制成的类毒素。根据其品种的不同,采用皮下、皮内、肌肉注射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口服等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后一定时间可获得数月至一年以上的免疫力。预防接种主要工作步骤如下。

1.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根据畜禽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本场的具体疫情而制订的预防接种的疫病种类、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次数及时间间隔等方面的程序性安排。制订免疫程序,需要根据养殖场所在地及周边的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诊断和实验室监测(抗原、抗体监测)的结果进行设计和调整,因此,每个地区、每个畜禽养殖场的免疫程序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不能照搬套用。免疫程序一旦确定,不要轻易更改,免疫接种时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

已经进行免疫接种的妊娠动物,所产仔体在一定时间内存在有母源抗体,可建立一定程度的被动免疫,因此过早地对幼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会受到母源抗体的干扰。

2.制订免疫预防接种计划 对于经常发生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邻近地区某些传染病威胁的地区,均要针对所发生过的或可能发生的传染病以及流行季节等情况,制订每年的预防接种计划。对幼年、体质弱、有慢性病或怀孕后期的动物,除非因为受到传染病的威胁而采用紧急免疫,一般暂时不予接种,待体况改变后再补种。从外地引入的动物或当时因故未接种的动物也必须补种,以提高防疫密度。

3.疫苗的联合使用 使用多联多价制剂和联合免疫的方法,可能是彼此促进,有利于产生抗体;也可能相互抑制,阻碍产生抗体。动物机体对疫苗的刺激反应也有一定的限度,同时疫苗注射种类过多,不仅可能引起较剧烈的反应,而且还有可能降低机体产生抗体的机能甚至产生免疫抑制现象,从而降低预防接种的效果。

4.预防接种反应 生物制剂对机体来说是异物,接种后总会有反应过程,只不过反应的性质和强度不同。有的不良反应可引起持久的或不可逆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而导致后遗症。(1)正常反应。是由生物制剂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制品不同,其反应的性质和强度亦不同。接种活菌苗或活疫苗后,其本质是一次轻度感染,会发生局部或全身反应。正常反应一般在几个小时或1~2d可自行消失。(2)严重反应。与正常反应性质相同,只是动物反应较重或发生反应的动物数量较多。可能由于某批次生物制品质量较差,或是接种剂量过大或途径错误,或个别动物对制品过敏等引起。(3)合并症。与正常反应的性质不同。如血清病、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等,扩散为全身感染或诱发潜伏感染等。(三)化学药物预防

以安全剂量的化学药物配合电解多维、葡萄糖等加入饲料或饮水中进行动物群体药物预防对有些传染病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效果。但长期低剂量使用化学药物预防性用药,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动物一旦发病则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选用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此外还涉及畜产品药物残留问题,所以化学药物长期预防并不提倡。6 动物传染病实验室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

一、样品采集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一)不可随意解剖动物尸体

凡发现患畜(包括马、牛、羊及猪等)有急性死亡时,如怀疑是炭疽,则不可随意解剖,应采取患畜的血液,万不得已时局部解剖作脾脏触片的显微镜检查。只有在确定不是炭疽后,方可进行剖检。(二)有目的采样

根据不同的疾病或检验目的,采其相应的脏器、内容物、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材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抗体检测、动物群体健康评估或环境卫生检测时,样品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在无法估计病因时,可进行全面的采集。(三)适时采样

内脏病料的采取,如患畜已死亡,应尽快采集,最迟不超过6h。血液样品在采集前一般禁食8h。(四)安全采样

采样时应做好人身防护,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应防止污染环境,防止疫病传播,做好环境消毒和病害肉尸的处理。(五)无菌采样

样品采集全程无菌操作,尤其是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的样本。采样部位、采样工具、容器均需要灭菌处理。

二、使用器械的消毒

刀、剪、镊子等用具煮沸消毒30min,使用前用酒精擦拭,用时进行火焰消毒。器皿(玻制、陶制等)经103kPa高压30min,或经160℃干烤2h灭菌;或放于0.5%~1%的碳酸氢钠(NaHCO3)水中煮沸10~15min,水洗后,再用清洁纱布擦干,保存于酒精、乙醚等溶液中备用。注射器和针头放于清洁水中煮沸30min。一般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采取一种病料,使用一套器械与容器,不可用其再采其他病料或容纳其他脏器材料。采过病料的用具应先消毒后清洗。检查过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器械要放在2mol/L的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浸泡2h以上,才可再使用。

三、实验室检验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一)血液

1.全血样品 进行血液学分析,细菌、病毒或原虫培养,通常用全血样品,样品中加抗凝剂。抗凝剂可用0.1%肝素、阿氏液或3.8%~4%枸橼酸钠。采血时应直接将血液滴入抗凝剂中,并立即连续摇动,充分混合。也可将血液放入装有玻璃珠的灭菌瓶内,震荡脱去纤维蛋白。

2.血清样品 进行血清学试验通常用血清样品。用作血清样品的血液中不加抗凝剂,血液在室温下静置2~4h,待血液凝固,有血清析出时,用无菌剥离针剥离血凝块,然后置4℃的冰箱过夜,待大部分血清析出后取出血清,必要时经低速离心分离出血清。在不影响检验要求原则下可因需要加入适宜的防腐剂。做病毒中和试验的血清避免使用化学防腐剂(如硼酸、硫柳汞等)。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复冻融。样品容器上贴详细标签。

3.血浆样品 采血试管内先加上抗凝剂,血液采完后,将试管颠倒几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然后静止,待细胞下沉后,上层即为血浆。(二)一般组织

用常规解剖器械剥离死亡动物的皮肤,体腔用消毒的器械剥开,所需病料按无菌操作方法从新鲜尸体中采集。剖开腹腔后,注意不要损坏肠道。

进行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分离所用组织块的采集,可用一套新消毒的器械切取所需器官的组织块,每个组织块应单独放在已消毒的容器内,容器壁上注明日期、组织或动物名称。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

1.病原分离样品 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病料应新鲜,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用于细菌分离的样品的采集,首先以烧红的刀片烫烙脏器表面,在烧烙部位刺一孔,用灭菌后的铂耳伸入孔内,取少量组织或液体,作涂片镜检或画线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

2.组织病理学检查样品的采集 采集包括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的组织块,立即放入10倍于组织块的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组织块2厚度不超过0.5cm,切成1~2cm(检查狂犬病则需要较大的组织块)。组织块切忌挤压、刮摸和用水洗。如作冷冻切片用,则将组织块放在0~4℃容器中,尽快送实验室检验。(三)肠内容物或粪便

肠道只需选择病变最明显的部分,将其中的内容物弃去,用灭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也可烧烙肠壁表面,用吸管扎穿肠壁,从肠腔内吸取内容物,将肠内容物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或者将带有粪便的肠管两端结扎,从两端剪断送检。

从体外采集粪便,应力求新鲜。或者,用拭子小心地插到直肠黏膜表面采集粪便,然后将拭子放入盛有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四)胃液及瘤胃内容物

胃液可用多孔的胃管抽取。将胃管送入胃内,其外露端接在吸引器的负压瓶上,加负压后,胃液即可自动流出。

反刍动物在反刍时,与食团从食道逆入口腔时,待动物开口时立即拉住舌头,另一只手深入口腔即可取出少量的瘤胃内容物。(五)呼吸道样品

应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或气管内的分泌物,蘸取分泌物后立即将拭子浸入保存液中,密封低温保存。常用的保存液有pH7.2~7.4的灭菌肉汤或磷酸盐缓冲盐水,如准备将待检标本接种组织培养,则保存于含0.5%乳蛋白水解物的汉克氏(Hanks)液中。一般每支拭子需保存液5mL。(六)生殖道

可采集阴道或包皮冲洗液,或者采用合适的拭子,有时也可用尿道拭子采集。(七)眼睛

眼结膜表面用拭子轻轻擦拭后,放在灭菌的30%甘油盐水缓冲保存液中送检。有时,也采取病变组织碎屑,置载玻片上,供显微镜检查。(八)皮肤

病料直接采自病变部位,如病变皮肤的碎屑、未破裂水疱的水疱液、水疱皮等。(九)胎儿

将流产后的整个胎儿,用塑料薄膜、油布或数层不透水的油纸包紧,装入木箱内,立即送往实验室。(十)小家畜及家禽

将整个尸体包入不透水塑料薄膜、油纸或油布中,装入木箱内,送往实验室。(十一)骨

需要完整的骨标本时,应将附着的肌肉和韧带等全部都在,表面撒上食盐,然后包入浸过5%石炭酸溶液的纱布中,装入不漏水的存器内送往实验室。(十二)脑、脊髓

如采取脑、脊髓做病毒检查,可将脑、脊髓浸入30%甘油盐水液中或将整个头部割下,包入浸过消毒液的纱布中,置于不漏水的容器内送往实验室。

采样方法有颈椎穿刺法和腰椎穿刺法。

颈椎穿刺点为环枢孔。将动物实施站立或横卧保定,使其头部向前下方屈曲,术部经剪毛消毒,穿刺针与皮肤面呈垂直缓慢刺入。将针体刺入蛛网膜下腔,立即拔出针芯,脑脊髓液自动流出或点滴状流出,盛入消毒容器内。

腰椎穿刺部位为腰荐孔。实施站立保定,术部剪毛消毒后,用专用的穿刺针刺入,当刺入蛛网膜下腔时,即有脑脊髓液滴状滴出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盛入消毒容器内。

大型动物颈部穿刺一次采集量35~70mL,腰椎穿刺一次采集量15~30mL。(十三)液体病料

采集胆汁、脓、黏液或关节液等样品时,用烫烙法消毒采样部位,用灭菌吸管、毛细吸管或注射器经烫烙部位插入,吸取内部液体材料,然后将材料注入灭菌的试管中,塞好棉塞送检。也可用接种环经消毒的部位插入,提取病料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

供显微镜检查的脓、血液及黏液抹片的制备方法:先将材料置玻片上,再用一灭菌玻棒均匀涂抹或另用一玻片推抹。组织块、致密结节及脓汁等亦可在两张玻片中间,然后沿水平面向两端推移。用组织块作触片时,持小镊将组织块的游离面在玻片上轻轻涂抹即可。(十四)乳汁

乳房先用消毒药水洗净(取乳者的手亦应事先消毒),并把乳房附近的毛刷湿,最初所挤的3~4把乳汁弃去,然后再采集10mL左右乳汁于灭菌试管中。进行血清学检验的乳汁不应冻结、加热或强烈震动。(十五)精液

精液样品用人工方法采集,所采样品应包括“富精”部分,并避免加入防腐剂。(十六)尿液

在动物排尿时,用洁净的容器直接接取。也可使用塑料袋,固定在雌畜外阴部或雄畜的阴茎下接取尿液。采取尿液,宜早晨进行。(十七)环境

为监测环境卫生或调查疾病,可从遗弃物、通风管、下水道、孵化厂或屠宰场采集有代表性样品。

四、样品的送检(一)尽快安全送检

所采集的样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只有在24h内不能将样品送往实验室并不致影响检验结果的情况下,才可把样品冷冻,并以此状态运送。根据试验需要决定送往实验室的样品是否放在保存液中运送。(二)避免样品泄漏

装在试管或广口瓶中的病料密封后装在冰瓶中运送,防止试管和容器倾倒。如需寄送,则用带螺口的瓶子装样品,并用胶带或石蜡封口。将装样品的并有识别标志的瓶子放到更大的具有坚实外壳的容器内,并垫上足够的缓冲材料。制成的涂片、触片、玻片上注名号码,并另附说明。玻片两端用细木条分隔开,层层叠加,底层和最上一片,涂面向内,用细线包扎,再用纸包好,在保证不被压碎的条件下运送。(三)样品标签

包括动物种类、样品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样品编号等。

五、填写采样单

填写内容可参考《浙江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采(抽)样单》。一式三联,一联随样品封存,另两联分别由采(抽)样单位和养殖单位保存。7 畜禽血液样本的主要采集技术

一、猪血样的采集(一)耳静脉采血

耳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处理。助手用手指捏压耳根部静脉血管,使静脉充盈、怒张。术者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耳下将耳上托,拇指在上部把注射点皮肤展平,右手持注射器把针头对准血管(针头与血管成30°~45°)刺入,当初步判定针尖已刺入血管后,将注射器放平,顺血管走向伸入,同时抽动注射器活塞,慢慢抽取血液。

如血管内血量较少,助手可用手指自耳根向耳尖部挤抹。采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用干燥棉球按压止血。(二)猪前腔静脉

1.保定(1)仰卧法 猪只的保定需要两人进行,将拟采血猪仰卧,一助手在猪的后侧,双手紧握猪的两后退并后拉固定。另一助手在猪的前部取蹲位,用小腿夹住猪的头部固定,双手抓住猪的前肢,使前肢伸直略外展。前肢内侧与胸颈部交汇处的凹陷即采血部位。(2)站立法 公母猪用保定绳固定,要求尽可能吊得高一点,使猪的头颈与水平面呈30°;20kg以上的中大猪,由1~2个饲养员用保定绳拉住,使得猪头上扬并偏向右侧;20kg以下的小猪,可由1~2个饲养员抓起,倒立,后背紧靠在栏架上。

2.采血部位的选择 仔猪的采血部位应稍靠后。中大猪和公母猪应略靠前。20kg以下的仔猪应采两前肢与气管交汇处,公、母猪和20kg以上中大猪可选颈部最低凹处采血。

3.采血 用5%的碘酒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在前肢内侧与胸颈部交汇处的凹窝处,沿胸壁走向,与头部成60°进针。针刺入皮肤后略上提注射器的活塞,使注射器内形成一定的真空。颈静脉的深度随猪的体重及肥瘦变化,一般25kg以下的猪只需进针1~2cm,25kg以上的需进针2~2.5cm。拉紧针筒活塞进针,若针头扎中前腔静脉,可见到血液自血管源源流出,抽取所需的血量即可。如果抽不到血液,说明针头没有扎中,可上下移动针头,直到针筒中见到血液流出,抽到2~3mL血液为止。若仍采不到血,可以把针头往后稍退,或左右摇摆针头,直到有血液流出为止。

二、牛血样的采集(一)颈静脉采血

1.部位确定 一般在颈静脉沟的上1/3和中1/3交界处的颈静脉内。

2.采血 助手保定好牛头。先看清颈静脉沟,确定部位,局部剪毛、消毒。以拇指或中指和无名指按压颈静脉沟的中下部,或让助手用细绳横勒颈中下部,稍等片刻,让颈静脉充分怒张,右手持针头在注射点按静脉走向,与静脉呈45°斜向迅速刺入。若牛皮较厚,指力有限,用此法常感困难时,可手持针头,依靠腕力把针头朝静脉方向快速地垂直刺入,当刺入静脉内,立见回血,即可用试管接之。若针头偏离静脉,可将针头稍稍退出或拔至皮下,在认清静脉走向后重新刺入。一般来说,只要刺入静脉,针头内滴出血液可有5~10mL,若滴出血液量较少或较慢,可用手指按压颈静脉中下端片刻即可。采血完毕,迅速拔出针头,用碘酊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即可。(二)牛尾静脉采血

一人用手抓住牛尾巴往上翘,手离尾根部约30cm;在离尾根10cm左右中点凹陷处,先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动物用一次性连试管采血器针头垂直刺入(1cm深);针头触及尾骨后再退出1mm即可抽血。

三、鸡血样的采集(一)鸡翅内侧静脉采血

助手抓住鸡翅根部,以拇指按压静脉管,使之充盈。术者左手大拇指捏住鸡翅内侧,其余四指捏住鸡翅外侧,展平鸡翅,右手持针,沿血管方向,于血管旁先刺入皮下,然后再斜刺向血管,抽取血液。也可直接刺向血管,抽取血液(采用此法,拔针后要用干棉球按压数分钟止血)。或者将鸡翅摆平,直接先将静脉用针刺破,待血液流出后,用细塑料管利用虹吸的原理吸取血液,用火将细塑料管一头封闭。(二)鸡心脏采血(1)方法一:鸡左侧向上横卧保定,拔去胸上部部分羽毛,寻找由胸骨走向肩胛的皮下大静脉,心脏约在该静脉的分支下侧,有时用食指可摸到心脏跳动。用酒精消毒后,以碘酊标记部位。针头(7#)刺入时,如触及胸骨可稍拔出,使针头稍向右偏,避开胸骨,再将针头向里刺入,边刺边抽动活塞,若刺入心脏,便有血液涌入注射器,术毕,局部消毒。(2)方法二:鸡仰卧保定,鸡头部朝向术者,拔去胸上部少许羽毛,用手指在胸骨上方、嗉囊下方摸得一凹窝,右手持针(7#),自胸骨上方凹窝斜向前下方心脏方向(鸡的左侧、术者的右侧)刺入,边刺边抽动活塞,若刺入心脏,便有血液涌入注射器,术毕,局部消毒。8 动物寄生虫病的特性

动物寄生虫病是动物疫病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寄生虫的致病作用、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免疫、治疗和防制措施的科学。

一、寄生生活与寄生虫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随生物进化而变得复杂,根据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有三种情况。

共栖关系(片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而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称为共栖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在营养上互相依赖,双方获益,称为互利共生。牛与瘤胃之纤毛虫之间就是这种关系。

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损害的一方称为宿主。

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称为寄生虫。

二、寄生虫的类型

根据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将寄生虫分为以下几类:

1.专性寄生虫 整个发育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的寄生虫。

2.兼性寄生虫 既可营自立生活,又可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如类圆线虫)。

3.同宿主寄生虫 整个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宿主的寄生虫,又称为单宿主寄生虫(如猪蛔虫)。

4.异宿主寄生虫 整个生活史中需要更换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的寄生虫,又称为多宿主寄生虫,如肝片吸虫。有时将能寄生于多个动物的寄生虫也称为异宿主寄生虫。

5.暂时性寄生虫 在整个生存期中,只短期侵袭宿主、解除饥饿、获得营养的寄生虫,如雌蚊。

6.固定性寄生虫 必须在宿主体内或者体表经过一定发育期的寄生虫,又可分为永久性寄生虫和周期性寄生虫,前者是指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度过一生的寄生虫,如旋毛虫、螨;后者是指一生中只有一个或几个发育阶段在宿主体内或体表完成的寄生虫,如血茅线虫、牛皮蝇。

7.外寄生虫 生活于宿主体表或与体表相通的腔、窦内的寄生虫,如蜱、螨、羊狂蝇。

8.内寄生虫 生活于宿主体内器官、体腔、组织、细胞中的寄生虫,如肝片吸虫、球虫。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分类不是绝对的,有时某种寄生虫可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

三、宿主的类型

根据寄生虫在其体内发育和适应的程度,以及流行病学上的作用,分为以下类型:

1.终末宿主 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如人是猪囊尾蚴的终末宿主。

2.中间宿主 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有的寄生虫在幼虫发育期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二个宿主称为补充宿主,如淡水螺是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某些淡水鱼虾是其补充宿主。

3.储藏宿主 有些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进入并非生理上所需要的动物体内,虽然不能发育但在其体内可保存生命力和感染力,该动物被称为储藏宿主,如蚯蚓是鸡蛔虫的储藏宿主。

4.转续宿主 某些寄生虫在中间宿主或补充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进入非终末宿主动物体内以后,长期处于幼虫状态而不发育,并保持感染力,进入终末宿主体内后才继续发育成成虫,这种动物被称为转续宿主。如蛙体内发育到感染期的孟氏迭宫绦虫的幼虫—裂头蚴,被猪吞食后在其肌肉组织仍停留在裂头蚴阶段,一旦被猫吞食才继续发育成成虫。

5.保虫宿主 某些寄生虫以多种动物作为终末宿主时,把那些不常被寄生的动物称为保虫宿主,以区别宿主主次的相对性。

6.超寄生宿主 许多寄生虫可以作为另外寄生虫的宿主,称为超寄生宿主。

7.带虫宿主 有时一种寄生虫病在自行康复或治愈后,或处在隐性感染时,宿主对寄生虫保持着一定的免疫力,但也保留一定数量的虫体,该宿主为带虫者,这种现象称为带虫现象。带虫者是危险的传染源,可向外传播病原体,动物抵抗力降低时,可导致寄生虫病复发。

8.传播媒介 指在脊椎动物之间或脊椎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些低等动物,主要是传播血液原虫病的吸血节肢动物,如蜱在牛与牛之间传播双芽巴贝氏焦虫病。

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多数要经长或短的移行,最终到达其特定的寄生部位,然后发育成熟。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是对宿主的损害作用;同时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设法将其清除。结果是寄生虫出现形态与功能的改变,而宿主可能出现病理变化。

宿主与寄生虫的相互作用一般贯穿于寄生虫入侵、移行和寄生、排出的全过程。(一)寄生虫对宿主作用

1.夺取营养(1)夺取营养的方式。有消化器官的寄生虫用口摄取宿主的血液、体液、组织和食糜,经消化器官吸收和消化,如吸虫、线虫和昆虫;无消化器官的寄生虫,通过体表摄取营养物质,如绦虫体表的突出的绒毛、棘头虫布满体表的细孔。(2)夺取营养物质。除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外,还有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因此,宿主可因营养缺乏而出现各种病状。(3)宿主营养障碍。寄生虫可使宿主的代谢、消化和吸收功能发生改变,从而使宿主产生营养障碍。如分体吸虫可引起宿主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消化道寄生虫常造成宿主的消化机能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消化;球虫可破坏宿主的肠上皮,并使其脱落,降低甚至丧失吸收功能。

2.机械性损伤(1)固着。寄生虫利用吸盘、顶突、小钩、小棘、唇、叶冠、齿、口囊等固着(采食)器官,固着在宿主的组织器官上,造成其损伤,甚至引起出血和炎症。(2)移行。寄生虫在移行过程中,破坏了所途经的器官和组织的完整性,对其造成损伤。(3)压迫。有的寄生虫体积很大,压迫宿主器官,造成组织的萎缩和功能障碍,如棘球蚴可压迫肝脏和肺脏;有的寄生虫体积不大,但寄生于宿主的生命器官,压迫可造成严重疾病,如寄生于人和动物脑部的多头蚴和囊尾蚴等。(4)阻塞。寄生于消化道、呼吸道、实质器官和腺体的寄生虫,常因大量寄生而发生阻塞,如猪蛔虫引起的肠阻塞、破裂和胆管的阻塞。(5)破坏。在宿主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破坏宿主细胞,引起严重的疾病,如梨形虫破坏红细胞,球虫破坏肠上皮细胞。

3.带入其他病原体(1)接种病原。某些昆虫叮咬动物时,将病原体注入动物体内,这是昆虫对病原体的媒介作用。典型的例子是蚊子对乙脑传播的媒介作用。(2)携带病原。某些蠕虫在感染宿主时,将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寄生虫带到宿主体内。如猪毛首线虫携带副伤寒杆菌、鸡异刺线虫携带火鸡组织滴虫。(3)协同作用。某些寄生虫的侵入可激活宿主体内处于潜伏状态的病原微生物和条件性致病菌,如仔猪感染了食道口线虫病后,可激活副伤寒杆菌;还可为病原菌的侵入打开门户,如移行期的猪蛔虫幼虫为猪霉形体进入猪肺脏创造了条件,发生气喘病;也可降低宿主的抵抗力,促进传染病的发生,如犬感染蛔虫、钩虫和绦虫时,比健康犬更容易发生犬瘟热,鸡球虫病时更易发马立克氏病。(4)毒性作用。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对宿主均有毒性作用。如吸血的寄生虫分泌溶血物质和乙酰胆碱类物质,使得宿主凝血缓慢,血液流出量增多;阔节裂头绦虫的分泌物可影响宿主的造血功能而引起贫血;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和死亡虫体的分解产物都具有抗原性,可使得宿主致敏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二)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

宿主受到寄生虫的作用,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病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状表现;或者为无病状感染;或者幼龄动物表现为生长发育停滞或迟缓等。但宿主以一种应答性反应(免疫应答)影响寄生虫。在宿主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特别在得到全价营养的情况下,它们所产生的抗体对虫体有抵制作用,有时能抑制虫体的生长或者降低其繁殖力或者缩短生活期限,甚至杀灭寄生虫;或者能阻止虫体的附着,使之排出体外;或者能沉淀及中和寄生虫的产物。(三)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

1.完全清除 宿主清除了体内的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

2.带虫免疫 宿主清除了大部分或者未能清除寄生虫,但对感染具有相对的抵抗力,并且寄生关系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3.宿主发病 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表现出临诊病状和病理变化,发生寄生虫病。

总之,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因素均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关系的维持是综合因素促成的结果。

五、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寄生虫的种类繁多,生活史有多种多样,繁简不一,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型 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或动物。如动物肠道寄生的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

2.间接型 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如丝虫、旋毛虫、分体吸虫、华枝睾吸虫、猪带绦虫等。

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有些寄生虫生活史中仅有无性生殖,如阿米巴原虫、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利什曼原虫等。有些寄生虫仅有有性生殖,如蛔虫、蛲虫、丝虫等。有些寄生虫有以上两种生殖方式才完成一代的发育,即无性生殖世代与有性生殖世代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如疟原虫、弓形虫以及吸虫类。有的寄生虫生活史整个过程都营寄生生活,如猪带绦虫、疟原虫。有的只有某些发育阶段营寄生生活,如钩虫。有的寄生虫只需一个宿主,如蛔虫、蛲虫;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如布氏姜片虫、卫氏并殖吸虫。

寄生虫完成生活史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寄生虫的整个生活史过程实际包括寄生虫的感染阶段、侵入宿主的方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行或达到寄生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生部位、离开宿主机体的方式以及所需要的终宿主(及保虫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等等。因此,掌握寄生虫生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生虫的致病性“流行性”及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六、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一)寄生虫病发生的基本环节

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是具有感染来源、感染途径和易感宿主三个最基本的环节。

1.感染来源 寄生虫发病的首要条件是周围环境中存在着处于感染阶段的寄生虫,或寄生虫感染的各种载体。具体包括寄生虫、带虫者(动物和人)、被寄生虫感染的中间宿主、补充宿主、储藏宿主、保虫宿主和生物传播媒介。

2.感染途径 是指寄生虫从侵入易感宿主到定居的全部过程。(1)侵入方式。寄生虫的侵入方式有三种:一是宿主吞食寄生虫感染期的虫卵、幼虫、卵囊或其中间宿主;二是中间宿主或生物媒介在摄食宿主血液或组织时感染寄生虫,再经过它们传播给新的宿主;三是感染性幼虫期寄生虫主动寻找并侵入宿主。(2)感染途径

①经口感染:在外界环境或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的寄生虫,随宿主采食、饮水等被吃入而感染。

②经皮肤感染:感染期幼虫从宿主皮肤钻入而感染,如日本分体吸虫、仰口线虫、皮蝇幼虫。

③经生物媒介:生物媒介主要是节肢动物,有的是某些寄生虫的必需宿主,有的只是某些寄生虫的机械传播者,通过叮咬动物将寄生虫注入宿主体内而发生感染,如梨形虫和锥虫。

④接触感染: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直接或间接的接触而发生感染,如螨虫和生殖道的寄生虫。

⑤经胎盘感染:寄生虫从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生感染,如弓形虫。

⑥自身感染:如猪带绦虫患畜由于肠管逆蠕动,使孕卵节片进入胃中,六钩蚴脱壳逸出又回到肠道而感染。(3)寄生虫的定居。寄生虫侵入动物体后,经移行达到寄生部位。移行是寄生虫从侵入点到所嗜器官、组织或微生理环境的过程,按恒定的途径行进,可正确无误地到达寄生部位,其机理至今不明了。

3.易感宿主 寄生虫一般只能在一种或若干种动物体内生存,并不是所有的动物,这是寄生虫对宿主的专一性。寄生虫只有感染属于其宿主专一性范围内的动物,才有可能引起疾病。在易感动物中,种类、品种、年龄、性别、饲养方式、营养状况等对其是否发病均会产生影响,而其中最主要因素是营养状况。(二)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

1.成熟时间 指寄生虫幼虫感染宿主到它们成熟排卵所需要的时间。这对于季节性发病的蠕虫病尤其重要。排卵时间可以经过诊断方法测知,并据此可以推知最初的感染时间及其移行过程的时间,对制订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

2.成虫寿命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寿命决定该寄生虫向外界散布病原体的时间,如猪带绦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到25年以上;绵羊的莫尼茨绦虫寿命只有2~6个月,一般为3个月,而绵羊感染又有季节性(夏季),因此,绵羊患病就可能出现间断期。这些生物学特性常常构成该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特征。

3.在外界的生存 主要包括寄生虫以何种形式和哪个发育阶段排出宿主体外;它们在外界环境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及耐受性;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下发育到感染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在自然界的存活、发育和保持感染能力的期限等内容,这些资料对防治寄生虫病极具参考价值。

4.中间宿主与传播媒介 许多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和生物传播媒介,因此就要了解它们的分布、密度、习性、栖息地、每年的出没时间和越冬地点以及有无天敌等。除此以外还要了解寄生虫幼虫进入中间宿主体内的可能性,在其体内的生长发育,以及进入补充宿主或终末宿主的时间和机遇。(三)寄生虫病的感染与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地方性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分布常有明显的地方性。寄生虫的地理分布称为寄生虫区系。形成寄生虫区系差异的因素主要是由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主要有:(1)动物种群的分布。动物种群包括寄生虫的终末宿主、中间宿主和生物媒介。动物种群分布不同,决定了与其相关的寄生虫的分布。(2)自然条件。气候、河流、地势、植被、生态环境等不同,对寄生虫存在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寄生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的差异,决定了不同自然条件的地理区域所特有的寄生虫区系。(3)寄生虫的发育类型。一般的规律是,直接型生活史的土源性寄生虫地理分布较广,间接型生活史的生物源性寄生虫的地理分布受到严格的限制。可以看出,土源性寄生虫在发育的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4)社会因素。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经济文化活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对寄生虫病的流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2.季节性 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寄生虫在外界环境中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因此,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的季节性变化,使寄生虫的体外发育具有季节性,动物感染和发病的时间也随之出现了季节性。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和以节肢动物作为宿主或传播媒介的寄生虫,该病的流行季节与中间宿主和节肢动物数量的消长相一致,因此,生物源性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慢性和隐性 寄生虫病多呈慢性经过,甚至症状轻微或缺少病状,只引起生产能力的下降的隐性经过。其决定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感染强度,即整个宿主种群感染寄生虫的平均数量。当宿主感染寄生虫后,只有原虫和少数其他寄生虫(螨等)可通过繁殖增加数量,多数寄生虫不再增加数量,只是完成其个体的发育,因此,许多宿主出现带虫现象。

4.多寄生性 动物体内同时有两种以上寄生虫感染的多寄生现象较为常见,它们之间会出现制约或促进、增加或减少其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诊表现。动物实验已经证明,两种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同时寄生,一种寄生虫可以降低宿主对另一种寄生虫的免疫力,即出现免疫抑制。

5.自然疫源性 有些寄生虫病即使没有人或动物的参与,也可以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动物造成流行,并且长期在自然界循环,这些寄生虫病被称为疫源性寄生虫病。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在自然疫源地中,保虫宿主在流行病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往往被忽视而又难于施治的野生动物种群。

七、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

寄生虫病诊断的基本原则是在流行病学调查及临诊诊断的基础上,检查出寄生虫病病原体为基本诊断原则。(一)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可为寄生虫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调查内容基本同传染病,如感染来源、感染途径、当地的自然条件、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存在与分布、动物种群的背景及现状资料、防制措施及其效果。通过分析得出规律性的结果。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还要调查居民的卫生、饮食习惯、健康状况、发病情况等。(二)临诊检查

主要检查动物的营养状况、临诊表现和疾病的危害程度。对于具有典型症状的疾病基本可以确诊,如球虫病、某些梨形虫病、螨病等;对于某些外寄生虫病可发现病原体而建立诊断,如皮蝇蛆等;对于非典型的疾病,获得有关临诊资料,为下一步采取其他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寄生虫的临诊检查,应以群体为单位进行大批动物的逐头检查,动物数量过多时,可抽查其中部分动物。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状或怀疑为某种寄生虫病时,可随时采取相关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寄生虫病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为确诊提供依据。一般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诊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包括病原体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其他实验室常规检查。

1.病原学诊断 根据寄生虫生活史的特点,从动物的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活体组织中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阶段,如虫体、虫卵、幼虫、卵囊、包囊等。不同的寄生虫病采取不同的检验方法。(1)检验的方法。粪便检查(虫体检查法、虫卵检查法、毛蚴孵化法、幼虫检查法)、皮肤及其刮下物检查、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殖器官分泌物检查、肛门周围刮取物检查、痰及鼻液检查和淋巴穿刺物检查。(2)实验动物接种。多用于上述实验方法不易检出的某些原虫病。可采自患病动物的病料,对易感实验动物进行人工接种,待寄生虫在其体内大量繁殖后,再对其进行病原体检查,如伊氏锥虫和弓形体病等。

2.免疫学诊断 免疫诊断是利用免疫反应的原理,在体外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的一种方法,这是有价值的寄生虫病诊断法,但不能与证实病原体存在的实验室诊断和寄生虫病学剖检的价值相等同。几乎所有用于传染病的免疫学方法均可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

3.分子生物学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得寄生虫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成为现实。(四)寄生虫病学剖检诊断

寄生虫病学剖检是诊断寄生虫病可靠而常用的方法,可剖检自然死亡的动物、急宰的患病动物或屠宰的动物。在病理剖检的基础上同时检查各器官的寄生虫,并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以确诊。寄生虫病学剖检还可用于寄生虫区系调查和动物驱虫效果评定。一般采用全身器官组织的全面系统检查,有时根据需要,检查一个或若干个器官。(五)药物诊断

药物诊断是对疑似寄生虫病的患病动物,用该寄生虫病的特效药物进行驱虫或治疗而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法适用于生前不能用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诊断的寄生虫病,或无条件进行实验室检查的寄生虫病的诊断。

1.驱虫诊断 用特效药对疑似动物进行驱虫,收集驱虫后3d内排出的粪便,肉眼检查粪便中的虫体,确定其种类和数量,以达到确诊的目的。适用于绦虫、线虫病、胃蝇幼虫病等胃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

2.治疗诊断 用特效药对疑似动物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来进行诊断。治疗效果以死亡停止、病状缓解、全身状态好转以至痊愈等表现评定。多用于原虫、螨病以及组织器官内蠕虫病的诊断。

八、动物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是根据掌握寄生虫生活史、生态学和流行病学资料,采取各种防治方法,达到控制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的总体措施。(一)消除感染源

1.动物驱虫 动物驱虫是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治疗患病动物,另一方面可减少患病动物和带虫者向外界散播病原体。在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通常实施预防性驱虫,即按照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定时投药,而不论其发病与否。应该注意的是,预防性驱虫尽可能实施成虫期前驱虫,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散播病原体,要注意寄生虫能产生抗药性,要有计划地更换驱虫药物。

2.控制保虫宿主 某些寄生虫病的流行与犬、猫、野生动物和鼠类等保虫宿主关系密切,特别是利什曼原虫病、住肉孢子虫病、弓形体、贝诺孢子虫病等等,有许多是人畜共患病,因此对犬、猫要严格管理,控制饲养,及时驱虫和治疗,做好灭鼠等工作。

3.加强卫生检验 某些寄生虫可通过被感染的动物性食品传播给人类和动物,如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等;某些寄生虫可通过食入患病动物的肉和内脏在动物之间循环,如旋毛虫等。因此要加强卫生检验,对患病胴体和脏器以及含有寄生虫的鱼、虾、蟹等要无害化处理。

4.外界环境除虫 寄生在消化道、呼吸道、肝脏、胰腺及肠系膜血管中的寄生虫,在繁殖过程中随粪便把大量的虫卵、幼虫或卵囊排到外界环境并发育到感染期。所以,一要尽可能地减少宿主与感染源接触的机会,如及时清除粪便,打扫栏圈;二要避免粪便对饲料和饮水的污染;三要消灭外界环境的病原体,如把粪便集中处理(驱虫后的粪便更应处理)。(二)阻断传播途径

任何消除感染源的措施均有阻断传播途径的意义。

1.轮牧技术 利用寄生虫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可以设计防制方案。放牧时动物粪便污染草地,其中的虫卵和幼虫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发育,在它们没有发育到感染期时,把动物移到新草地,可避免感染。由于不同寄生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的时间不同,转换草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对寄生虫发育到感染期的时间影响很大,在制订轮牧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还要了解寄生虫不同发育阶段失去感染力的时间,以安排动物返回草地的时间。

2.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 对生物源性的寄生虫病,消灭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可以阻断寄生虫的发育,起到消灭感染源和阻断感染途径的双重作用。应消灭的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是指那些经济意义很小的螺、蝲蛄、剑水蚤、蚂蚁、甲虫、蚯蚓、蝇、蜱及吸血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措施有:(1)物理方法。改造生态环境,使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失去必需的栖息场所。如排水、清除隐蔽物、疏通沟渠、交替升降水位等。(2)化学方法。用化学药物杀死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如喷洒杀虫剂。(3)生物方法。养殖捕食中间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动物对其进行捕食,如养鸭和食螺鱼灭螺。利用天敌控制中间宿主较为困难,目前无成功的例子,但可以利用寄生虫的生物习性,设法避免与寄生虫的接触,降低感染。如羊的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是怕光、怕干燥的土螨,因此在潮湿和草密的地带数量较多,在黎明和日暮时活跃,因此可避开此阶段放牧。(4)生物工程方法。培育雄性不育的节肢动物,与同种雌虫交配后产出不发育的卵,导致该种群的数量减少。(三)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

提高动物自身抵抗力是防制寄生虫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1.营养水平 在保证营养水平的条件下,能保证机体获得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机体营养状态良好,可获得较强的抵抗力,可防止寄生虫的侵入,阻止侵入后寄生虫的继续发育,甚至将其包埋或者致死,使感染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并使机体与寄生虫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2.环境卫生 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栏舍,常是动物感染的重要因素。禁止从低洼地、水池旁、潮湿地带刈割饲草,或将其存放3~6个月再利用。饲栏要建在地势较高和干燥的地方,保持栏舍干燥、光线充足和通风良好,动物密度适宜,及时清除粪便和垃圾。

3.免疫预防 迄今为止免疫预防成功的有牛羊的肺线虫、血矛线虫、毛圆线虫、泰勒虫、旋毛虫、犬钩虫、禽气管比翼线虫、弓形虫和鸡球虫病的虫苗。

九、动物寄生虫分类及常见寄生虫病(一)吸虫病

1.外部形态 吸虫多呈背腹扁平的叶状、舌状,有的似圆形或圆柱状。虫体一般为乳白色、淡红色或棕色。长度为0.3~75mm。围绕口孔的口吸盘,腹面的腹吸盘多数在前半部,在后端的称为后吸盘,个别无腹吸盘。体壁由皮层和肌层构成皮肌囊。无体腔,囊内由网状组织包裹各个器官。

2.常见吸虫病(1)反刍动物的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双腔吸虫病、阔盘吸虫病、前后盘吸虫病、日本分体吸虫病、东毕吸虫病。(2)猪的吸虫病:布氏姜片虫病。(3)家禽的吸虫病:棘口吸虫病、前殖吸虫病。(4)小动物吸虫病:华枝睾吸虫病。(二)绦虫病

1.绦虫的外部形态 扁平的带状,多为乳白色,大小数毫米至10余米以上。从前至后分为头节、颈节与体节。(1)头节。为吸附器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吸盘型具有四个圆形吸盘,对称地排列在头节的四面,有的绦虫头节顶端中央有顶突,其上有一排或数排小钩;吸槽型在腹背面各具有一沟样的吸槽;吸叶型具有四个长叶状的吸着器官,分别附在可弯曲的小柄上或直接长在头节上。(2)颈节。较纤细,体节的节片由颈节从前向后生长而成。(3)体节。由数目不等的节片组成,由数节至数千节不等。根据发育程度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接颈节的节片由于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形,称为未成熟节片(幼节);其后已形成两性生殖器官,称为成熟节片(成节);最后部分节片的生殖器官萎缩退化,只有充满虫卵的子宫,称为孕卵节片。

2.常见绦虫病(1)反刍动物的绦虫病:绦虫病、棘球蚴病、细颈囊尾蚴病、牛囊尾蚴病、脑多头蚴病、囊尾蚴病。(2)猪的绦虫病:伪裸头绦虫病。(3)家禽的绦虫病:鸡绦虫病、膜壳绦虫病。(4)小动物绦虫病:绦虫病、兔豆状囊尾蚴病。(三)线虫病

1.线虫的外部形态

线虫一般两侧对称,圆柱形或纺锤形,有的为线状或毛发状。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活体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吸虫虫体略带红色。小的1mm左右,长的可达1m以上。寄生性线虫均为雌雄异体,一般雄虫小,雌虫大。线虫的虫体可分为头、尾、背、腹和两侧。

2.常见线虫病(1)反刍动物的线虫病:消化道线虫病、犊新蛔虫病、网尾线虫病。(2)猪的线虫病:旋毛虫病、蛔虫病、类圆线虫病、毛尾线虫病、食道口吸虫病、胃线虫病、冠尾线虫病。(3)家禽的线虫病:鸡蛔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禽胃线虫病、禽毛细线虫病。(4)小动物线虫病:犬蛔虫病、犬钩虫病、旋毛虫病、并殖吸虫病、兔顶尾线虫病。(四)昆虫病

1.昆虫的外部形态(1)蜘蛛纲。体分头胸和腹两部分,或不分,无棘,无触角,假头上有螯肢和须肢,足四对。(2)昆虫纲。分头、胸和腹三部分,有触角一对和足三对(3)甲壳纲。头、胸和腹三部分,附肢甚多(4)五口虫纲。属体内寄生虫,虫体细长,呈蠕虫状(5)节肢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即昆虫从虫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都有形态上的变化。

①完全变态:卵以后经幼虫、蛹、成虫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形态和生活习性都彼此有区别。

②不完全变态:这类变态无蛹期,幼虫和成虫在形态上与生活习性上都相似,只是大小不同,生殖器官成熟程度不同。

③蜕皮:由于节肢动物的体表覆盖有一层几丁质膜,不能随虫体的生长不断增大,因此生长过程中需要蜕皮。

2.常见的昆虫病(1)反刍动物的昆虫病:羊鼻蝇蛆病、牛皮蝇蛆病、硬蜱病、螨病(疥螨和痒螨)。(2)猪的昆虫病:疥螨。(3)家禽的昆虫病:软蜱病、禽羽虱病、鸡螨病。(4)小动物昆虫病:蠕形螨病、疥螨病、兔螨病。(五)原虫病

1.原虫的形态特征 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胞膜、胞质(胞浆)、胞核三部分,原虫的形态因种类不同而不一,即使同一个种,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也具有不同的形态,一般大小在1~30μm至100~200μm不等,形状有圆形,卵圆形,柳叶形,不规则形状等。

2.原虫的生物学特性(1)原虫的营养方式。体表渗透吸收营养;伪足包围、废物从虫体分裂排出;胞口采食,胞肛排出废物。(2)原虫的运动方式。借助鞭毛,纤毛,伪足进行活动;原生质流动;靠身体的伸屈进行运动。(3)原虫的繁殖方式。原虫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类型,有的原虫以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互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

无性繁殖是由一个母体产生同种新个体的生殖方式。繁殖包括二分裂、出芽生殖、裂殖生殖和孢子生殖。

有性繁殖是由亲体产生性细胞,雌雄性细胞结合,才能形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繁殖方式包括结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3.常见原虫病(1)反刍动物的原虫病。球虫病、隐孢子虫病、弓形虫病、梨形虫病(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伊氏锥虫病、贝诺孢子虫病、肉孢子虫病、牛胎儿毛滴虫病。(2)猪的原虫病。猪球虫病、结肠小袋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3)家禽的原虫病。鸡球虫病、鸭球虫病、鹅球虫病、鸡住白细胞原虫病。(4)小动物原虫病。弓形体病、球虫病、溶组织阿米巴病。9 《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工作相关制度规定

一、动物防疫监督制度

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监督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了基本规定,目的是确定监督的依据、监督的重点和监督的方法,组织起动物防疫监督的网络。主要的规定有:(一)监督的法定机构和手段

在动物防疫法中明确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具有监督职能,它依法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监督;其二,规定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执行监测、监督任务时,可以对动物、动物产品采样、留验、抽检;其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实施监督时,有权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者重检;其四,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履行其依法监督职责时,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和染疫的动物产品进行隔离、封存和处理。(二)动物防疫监督的具体规则

第一是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出示证件,表明身份,以便于依法履行职责;第二是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监督工作人员给予支持、配合,而不应进行阻挠;第三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及人员进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不得收取费用。(三)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

动物防疫法主要针对四种情况作了规定。

1.动物饲养场所、贮存场所、加工屠宰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

2.动物饲养、经营单位,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监督检查。

3.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

4.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动物饲养、经营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四)动物运输监督

由于运输的现代化,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量加大,运距延伸,防止在运输中传播疫病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动物防疫法中专门作了规定,加强了在运输方面的防疫监督。首先规定,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动物、动物产品的,托运人必须提供检疫证明方可托运,这是托运的必要条件,而且要由托运人自行提供真实、有效的检疫证明;另一个方面,动物防疫法规定了承运人必须凭检疫证明方可承运,这也就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单位,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得承运,有权予以拒绝,如果承运则是一种违法的运输行为。

二、动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制度(一)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的概念与意义

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通过利用天然屏障或建立人工屏障,对区域内易感动物采取检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控制等综合措施,对一种或几种特定动物疫病进行持续控制和扑灭,不断减少疫病发生几率直至达到并维持免疫无疫或非免疫无疫状态。实行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是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倡导,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并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促进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二)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有效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举措。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水平、动物卫生和疫病状况、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以及畜牧业养殖情况等不同,难以完全在统一管理模式下,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要求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这是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措施,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做法。我国无疫区示范区建设实践证明,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有效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三)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适应畜产品国际贸易要求,促进我国畜产品贸易的必由之路。

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要求。动物疫病一直是制约畜牧业发展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之一,WTO《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以下简称《SPS协定》)规定,各成员国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并实现无疫区,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各成员国家应认可来自无疫区的动物产品。WTO/SPS委员会根据《SPS协定》制订了成员国无疫区认可程序和有关要求,要求所有成员国,必须履行相关义务,在畜产品进口贸易中,可要求进口国家和地区畜产品必须来自无疫区,同时也承担相关义务,出口贸易畜产品必须满足无疫要求。对动物疫病实施区域化管理,加强无疫区建设和评估,并通过国际组织评估和贸易伙伴国认可,可极大促进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四)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有利于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有利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由散养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变,提高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保障区域内畜牧业稳定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转移就业渠道。

三、动物防疫条件审查与动物防疫合格证制度

为了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审查,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和经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符合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条件监督执法工作。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应当遵循公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