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优秀事迹选编选编(第3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8:49:56

点击下载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编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山花烂漫――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优秀事迹选编选编(第3集)

山花烂漫――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优秀事迹选编选编(第3集)试读:

序言

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11月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组)共同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20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地质大学也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的一、二期验收,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目前中国地质大学正在加大力度进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相信在国家的支持和全体地大人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建校60年来,从中国地质大学走出的近20万名地大学子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他们以地大人“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精神勤奋进取,努力工作,赢得了各行各业的肯定和各种各样的荣誉。近年来,一批批年轻的校友也茁壮成长,已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建功立业。

2012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建校60周年,为此,中国地质大学决定继1992年出版的《山花烂漫》(第1集)、2007年出版的《山花烂漫》(第2集)之后,继续出版《山花烂漫》(第3集),广泛宣传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中国地质大学校友的事迹。《山花烂漫》(第3集)的面世,不仅可以广泛地展示各行各业地大校友的精神风貌和奋斗业绩,激励20万地大校友拼搏开拓、奋发进取,为国家建设、民族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也是对中国地质大学、对校友所在工作单位的最好宣传。同时我们相信,这本书也一定会成为对在校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丰富而生动的教材,成为一届又一届地大莘莘学子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山花烂漫》(第3集)集中展现了60位校友的生动事迹。他们中有白发尽染、老骥伏枥的老地质工作者,也有朝气蓬勃、勇于开拓进取的地质新兵;有在地质战线艰苦奋斗一辈子无怨无悔的地质人,也有跨行业拓专业殚精竭虑为社会作出显著贡献的校友;有在国内兢兢业业努力奋斗业绩辉煌的同志,也有跨出国门奋斗创业为国增光的精英。我们钦佩战天斗地的男儿伟业,欣赏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也感佩灵魂雕塑师的呕心沥血。但无论这些校友年长还是年轻、身处何地、从事什么职业,他们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了地大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难以忘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校友是母校最宝贵的资源。地大校友毕业不分南北,职务不分大小,学历不分高低,时间不分长短,行业不分内外,都是地大人。地大人“吃大苦、出大力、找大矿、做大事,立大功、得大奖、赚大钱、成大业”的豪情为母校赢得了荣誉,母校为你们骄傲!

当今,在中国地质大学向“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征程中,相信校友们也一定会心系母校,以地大人“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以苦为乐、实干为荣、做多说少、做大说小、做了不说、说了必做、默默奉献、建业立功”的精神和风格,再创辉煌,为母校再添光彩!

希望地大学子们向优秀的校友学习并共勉:诚心做人,做最好的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超越前人。精心做事,以高标准要求;看得最高,才能做得最好。虚心学习,遇事不耻下问;放低自己,才能看到高处。真心待人,热情谦逊诚恳;尊重别人,才能相互理解。关心集体,以公益为己任;主动发热,才能温暖集体。一心向上,视困难为机遇;深入虎穴,才能获得虎子。全心进取,视逆境为阶梯;逆水行舟,才能居安思危。雄心立志,誓成栋梁之材;想做大事,才能成为大家。

祝中国地质大学全体校友万事顺意,再立新功!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会长2012年10月

国内篇

深深地质情 绚丽人生路——记1964届毕业生、全国三八红旗手周永娴校友

她离开母校已经48年了。

从青春年少到年逾古稀,不管是转战在三晋大地为祖国探寻宝藏的技术岗位,还是投身到保护国家矿产资源的地矿行政管理岗位,甚至是在本该安享天伦的退休岁月,她都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不畏困难、开拓奉献、报效祖国、忠诚事业,做出了不俗的成绩。拳拳赤子心,绚丽人生路,她无愧于地质队员的光荣称号。她就是我校1964届毕业生、原山西省地质矿产厅副总工程师周永娴。1983年周永娴校友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踏遍青山,青春无悔

1959年夏,18岁的周永娴高中毕业了。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她与许多热血青年一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心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奉献青春。考大学时,她以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地质学院。

5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1964年,周永娴毕业了。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她又以第一志愿报名去新疆工作。后因要求去新疆的同学实在太多,组织上改派她去了山西。

周永娴被分配到山西省地质局物探队下属的野外队担任技术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废寝忘食,工作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这些对一个充满抱负、立志为祖国的地质事业献身的年轻姑娘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1967年,孩子出世了,周永娴看不够,爱不够,为孩子编织着七彩的梦。然而生活毕竟不是诗,现实需要她作出选择。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是无法坚持野外队的艰苦工作的。那娇嫩的小生命也承受不了太行山的风霜雨雪。她爱孩子,渴望着与孩子厮守,亲眼看着他长大。可是,自己立下的志愿呢?从不知愁的周永娴陷入了痛苦之中。她从小在天津长大,后来又到北京上大学。自从来到野外地质队,她以苦为荣,苦中有乐,对大城市的繁华从未留恋过。可是,现在要想继续在野外队工作,就必须撇下孩子。这是每一位年轻妈妈,特别是立志一生都要奋斗的女性迟早要面临的选择:家庭和事业无法两全。为了事业,有许多东西要割舍、要牺牲。

经过痛苦的抉择,周永娴选择了奋斗的人生路,她把孩子留在天津,让母亲帮助抚养,自己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野外队。

1970年,第二个孩子出世了。为了不影响工作,孩子满一百天后,周永娴就把孩子托付给当地老乡照看,孩子10个月大时,就狠着心给孩子断了奶。有一次,周永娴被派到离驻地200多千米外的雁北山区担任电法操作员。临走那天,不满周岁的女儿正发着烧,她紧紧地搂着妈妈的脖子,哭着不愿离开。周永娴泪流满面,心一横,把孩子硬塞在老乡怀里后,扭头就走,孩子拼命哭叫,周永娴径直往前走,不敢回头,她怕自己一回头,就再也没有走的勇气了。

7个月后,周永娴圆满地完成任务归来,急切地赶到老乡家。孩子会走路了,但却不认识妈妈了,用陌生的眼睛看着她,她心里一酸,扑上去要抱女儿,没料到却把孩子吓得直哭。面对此情此景,在一旁的老乡都落了泪,周永娴更是百感交集,肝肠欲断。

就这样,周永娴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多年随野外队转战晋南、晋中、雁北、吕梁等地。拳拳舐犊情,天下父母心。周永娴和天下所有的女人一样,钟爱自己的儿女,但她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不断地割舍着这难以割舍的爱。

周永娴热爱地质科学、追求真理、立志奋争,她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忘我的劳动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她和同志们一道,发表了《中引黄工程地震试验报告》、《吕梁山区开民工程地震勘探试验的初步尝试》、《五台山地区区域重磁资料的初步分析》等论文,完成了山西省磁测、重力、电测、化探、地震等物化探工程图,与人合作撰写了《五台山早前寒武纪地质》一书的“地球物理”部分……为山西省的地质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周永娴被任命为物探大队副总工程师,1985年又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作为一名主管技术的总工,周永娴要了解、掌握全大队的生产情况,熟悉各种技术手段和全省的地质资料,组织下达生产和科研任务,还要组织评审报告,制定技术规章以及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她还要挤时间学习、更新知识、充实自己。

为牢固掌握第一手资料,周永娴经常深入野外第一线了解实情,检查工作。有一次,她和总工办的几个同志到雁北的一个野外队去,遇到连日暴雨,山洪暴发,道路被冲毁,他们被困在山上。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和同志们决定冒险步行下山,途中遇到了猛涨的河水拦路,他们互相紧挽着手臂,一字排开,涉水过河,河水翻滚着波浪,每个人的衣服都湿到胸部。那天,30里山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周永娴曾被中条山上的柳枝划破过眼脸,也曾被恒山上的石头碰破过前额,可她仍坚持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野外。

如此艰苦的条件,如此忘我地工作,即使是个铁人,也会被风化几层。多年的辛劳,她耗费膏血,积劳成疾,身患胃病、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多种疾病,但周永娴非到万不得已才去医院,经常是身边常备几种药,哪种病发作,就用相应的药顶一顶,继续工作。“七五”期间,经她主审的7份大型物化探报告,她都严格把关,一丝不苟,发现问题,决不放过。她主审的《山西省1:50万区域重力调查报告》被退回编写单位修改了4次,《浑源、平型关、广灵、阜平幅1:20万地球化学图及说明书》被退回修改了3次。在她的严格要求下,这两个报告后来都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服从组织安排,建功地矿行政管理

1991年,因工作需要,周永娴调任山西省地矿局矿管处任副处长,1993年任处长,1995年又任山西省地质矿产厅(以下简称地矿厅)勘计处处长兼政法处处长,1998年任省地矿厅副总工兼勘计处处长职务。职务几经变动,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干好一行,她每到一处,都会留下一位女性奋斗者深深的足迹和不凡的成绩。在全省地矿系统,只要一提起“周总”、“周处长”、“周老太太”,大家都会说:“这个女人不寻常”,都为她精湛的业务知识和可贵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年轻人尚且如此,而年近花甲的周永娴同志硬是把刻苦学习、不断充电、更新知识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内容。

地矿行政管理工作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开展的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第一部《矿产资源法》直到1986年才出台,行政工作经常涉及法律关系。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她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白天事务性工作多,她就经常利用晚上及节假日学习。1996年《矿产资源法》作了重大修改,确立了一系列新的矿业权法律制度。省地矿厅自1998年以来开办了一系列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周永娴同志担任了给培训班讲课的任务,为了讲好课,她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查资料,甚至联系地矿行政部门实践备课。她反复修改、补充讲稿,改得乱了就重新抄写,六七十页的讲稿曾抄写过四五遍,有时写到深夜一两点钟。由于学得深入、备课充分,取得了很好的讲课效果,深得参加培训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欢迎和好评。1997年以来,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她参加了《山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使用管理办法》及《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政府规章和地方法规的制定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学习法律知识外,她还刻苦学习采矿、选矿、经济法等业务知识,因此她的业务素质也不断提高,成为地矿厅业务工作的主力、全省地矿行政系统的活资料、活地图。

在全省地矿系统,周永娴同志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有口皆碑的,在她的工作日程表上,上午、下午、晚上、节假日都安排得很满,没有空白。

同志们总结她的工作特点有3点:一是积极主动;二是认真负责;三是严谨细致。作为处长,她带头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自己承担的每项任务,为此她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审查探矿权申请资料、勘查单位资格申报材料时,她仔细把关,不符合要求者,决不签字;起草或审核总结、报告、文件等材料时,总是反复推敲、逐字逐句斟酌,为此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勘计处的同志们都说:在周处长手下工作可马虎不得。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矿行政管理工作,她十分注意规范行政行为,修改后的《矿产资源法》确立了探矿权的财产权属性和有偿取得的制度,相应的探矿权管理也有了许多新内容、新要求。1998年山西省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勘查许可证换证试点省份,为了搞好试点,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便于监督的审批发证程序,她和全处同志认真研究了探矿权申请、受理、审查、会签、审批、发证每个环节上的工作内容及容易出现的疏漏,以保证探矿权排他性,细化、规范了一套程序和相应的文书表格,并通过办培训班让各地勘单位、地市部门的同志掌握方法,使换证工作及新的探矿权管理制度顺利实施。其中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兄弟省的好评和采纳。国土资源部的同志说:“山西为全国创造了好经验。”

1997年5月体检时,周永娴检查出有妇科病,并做了一个小手术,医生告诫最少得休息10天,可她只休息了3天就上班了,结果造成伤口少量出血。有的同志说“她有工作癖”,也有人问她“累不累?”她丈夫说:“不累是假的,有时累得连饭也吃不下。”当然我们并不赞成这种透支生命和健康的做法,但周永娴同志说:“党把这么重要的岗位交给我们,不把它搞到最好,我就是放不下。”

多年来,不论是在矿管处长、勘计处长、法规处长,还是在副总工的位置上,她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但在权力使用上,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处长、是总工而以权谋私,或搞权钱交易。对该办理的手续,从来不压不扣,并催促经办同志积极主动、高效地做好服务;对不该办理的手续,坚决把住关;对违反党的原则的事,不论是来自上级的、下级的、同级的还是社会上的压力,她都敢批敢顶,不留情面。她多次顶住了说情的,谢绝了请客的,拒绝了送钱送物的,难怪有的人说:“周老太太可是软硬不吃。”她不仅自己不吃请,不受贿,还经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处里年轻同志要警钟长鸣,保持廉政本色,因为这个栽跟头不值得。在她的带动下,业务处室热情服务的工作作风和廉政风气多次受到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好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2000年,周永娴同志退离了工作岗位。辛苦了大半辈子,总该到了含饴弄孙、莳花养草、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周永娴舍不得丢掉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地矿事业。作为深得大家信任的业务能手,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和同志们也希望老将出马,周永娴也不忍拒绝同志们的殷殷期盼之情。

就这样,退休没几个月的周永娴又接受重托,担任了《山西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组组长和主要执笔人。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带领编制组成员赴全省11个地市的矿山企业、地勘单位搞调研,到有关工业部门了解情况,多方收集资料,广泛征求意见,大大小小的研讨会更是开了不计其数,终于圆满完成了《山西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并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好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矿业经济的繁荣,山西省每年都投入数亿元用于地质勘查。作为山西省地质界资深专家,尤其是地球物理化学勘查方面的权威,周永娴又挑起了重担。每年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矿业权价款勘查项目、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山西省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项目,从立项论证会、设计审查、野外现场监理到野外工作验收及成果报告验收,任务非常繁重。她的老伴儿也担心这么大的工作量会让她的身体吃不消。但周永娴还是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她说:“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对山西地质勘查事业和地矿行政工作的支持,为地质勘查事业发展出力是值得的。只要还干得动,就应该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老有所为,发挥余热也是自己分内的事。”周永娴校友的获奖证书

众所周知,地质勘查的野外工作环境非常艰苦,项目的野外监理需要对每项工程的每一环节进行质量检查。不管是严寒酷暑,也不管山高林密,五台、恒山古老变质岩区,平陆、垣曲多金属成矿带,从北到南,到处都留下了老人家坚毅的足迹。来不得半点通融,不合格的工程必须返工,不合格的项目绝不验收,似乎有点不近人情。可为了提高年轻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无论野外、会议室甚至自己家都会变成课堂,经常把审查会开成了培训班,不厌其烦地解答问题、传授经验,分明又是一位亲切慈祥的老师。几年来,在她和其他专家的指导下,一些地质找矿前景不好的项目及时终止了勘查,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一个个普通的物化探异常区经过渐进式勘查,变成了有价值的矿产地,其中原平南坡村孙家庄铁矿、灵丘腰庄铁矿等项目有望成为储量超过1亿吨的大型矿产地。

高度的使命感、高度的责任心、勤勉的敬业精神、强烈的进取精神,周永娴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也传承着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她是地质大学的骄傲,更是青年学子学习的榜样。[山西省地质勘查局 供稿]

兢兢业业搞工程 默默无闻作奉献——记1978届毕业生、全国兵器工业先进工作者杨翠珠校友

杨翠珠,女,1956年出生,祖籍广西。1978年12月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同年分配到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的简称)工作,历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建设部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国土资源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人事局聘任的评标专家;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市水务局聘任的“北京市施工降水方案评审专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聘任的“北京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库岩土工程专家”。1996年6月获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1995—1996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6年10月获国家与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联合颁发的“全国兵器工业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光荣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1998年获“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文明职工”称号;2008年被国防科工委、全国妇联授予国防科技工业“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奋斗在工程、地质战线的人,因行业的艰苦性,以男性居多;而勘察设计高级工程师的工作,因其复杂性,也多由男性来承担。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勘察设计女高级工程师的时候,心里油然生出一股敬意。亲切、幽默、爽快、干练是杨翠珠给人的第一印象。初入地大:爱就爱得深 学就要学好

杨翠珠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区,1975年,不满19岁的她已经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的号召插队劳动锻炼两年了。由于平时出色的表现和勤奋好学,她从众多下乡知青中脱颖而出,被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面对可以选择的几所大学,杨翠珠凭着对大自然执着的热爱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求知欲,毅然选择了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从走进地质大学的那一天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地质专业这一行。因为搞地质,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风光绮丽的大好河山,才有更多机会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才有更多机会去了解我国丰富的矿产资源。”杨翠珠激情洋溢地讲述着。

作为武汉地质学院首批招收的489名工农兵学员之一,杨翠珠开始了她的地大求学路。当时的武汉地质学院刚由湖北江陵迁至武汉市,正在建设时期,学习、生活条件都极端困难,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学生和教职工都分别寄居在原武汉地校、省委党校、华中农学院、武汉教师进修学院等地,地跨武汉三镇。杨翠珠同年级的30多个女生的“闺房”就是学校腾出的一间大教室。“不过我们的大‘宿舍’非常热闹,大家就像亲姐妹一样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生性活泼开朗的杨翠珠开心地说。即便条件艰苦,杨翠珠对学习还是没有半点放松,门门功课做到优秀。“一年里除了放寒暑假,其余时间不是上课就是去野外实习,老师也与我们同吃同住。当时老师和我们就只有一个想法: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杨翠珠为自己成为一名女地质工作者而倍感自豪!成才路上:领导眼中的放心人 同事身边的知心姐

1978年,杨翠珠从武汉地质学院毕业了。带着对地质工作的热爱,带着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她来到了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从事勘察设计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的航片判释到90年代的深基坑降水,到21世纪初的抗浮设防水位研究,再到后来对地质灾害防治的探索,杨翠珠一步一个脚印,步伐坚定而从容,一干就是整整33年,一直到退休。

20世纪80年代的航片判释工作,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全新技术活儿,初出茅庐的杨翠珠“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边将自己在校学习的知识尽可能向外拓展,一边刻苦地研读相关技术资料,虚心地向单位的老工程师请教。“我们通过航片上的地物信息,通过对航摄地区的典型地貌地块的野外实测,建立起航片判释标志,再结合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分析,绘制出反映摄影地区地质地貌的专业图片。不过由于地物的几何学和光学信息极为丰富,不同的地质类型在航片上不会有直接的反映,加上学术界也没有制定出统一的操作规范,因而好多工作都只能去摸索前行。”那份艰难苦楚杨翠珠至今回忆起来仍记忆犹新。但这次经历却更加激发了她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勇气。杨翠珠校友的获奖证书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杨翠珠除了在苦累脏险面前迎难而上外,还时刻以一名地质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求自己,挤时间、抓机会刻苦钻研业务。深基坑降水工程是一项因地而变的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书本上的资料很少,杨翠珠就边学边干,在具体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她善于摸索和敢于打破常规,自己总结出了一整套实用性很强的经验。1995年6月,杨翠珠负责崇文区东花市商住楼降水工程时,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如按常规方法既费时又费钱。她经多方搜集资料分析,虚心请教老师傅和老技术人员,提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方案,并亲自把关,使工程降水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土钉墙新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该工程仅护坡一项就为勘察院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并提前完成了工程任务。从2001年开始,杨翠珠在常士骠勘察大师的精心指导下,努力学习国内外有关知识,在实际工程中不断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一套简捷而实用的抗浮设防水位计算方法,用这套方法计算出来的抗浮设防水位值得到了同行专家和业主的赞同。自2005年以来,她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方面为勘察院打开了市场,也为勘察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她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她的工程实录文章先后刊登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岩土工程实录集中。2003年她又参编了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简明岩土工程监理手册》第5篇“工程经济与管理”,把自己多年的宝贵实践经验融入在理论阐述中,教育后学者。2007年,她的《建筑物基础抗浮设防水位之我见》发表在《岩土工程技术》第4期上。

作为一名好同事、好师傅,她热心于年轻人的培养。在工作中,她经常为年轻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和启发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生活中,她热心无私地帮助他们解开思想包袱。“有困难找杨姐”几乎快成了他们单位年轻同事们的口头禅。同事来找她解决问题,她知道的就尽力去解答,不会的就跟这些年轻人一起学习,共同提高。杨翠珠说:“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一块学习交流,年轻人有思想、有活力,接受新事物快,而干工程时创新精神是不能缺少的。”

杨翠珠先后参与负责了大小工程近百项,其中获国家级铜奖2项、部级一等奖2项、部级二等奖3项。她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兵器工业的劳模,并作为基层优秀科技人员入选党的十五大代表。作为研究院里“获奖专业户”,她早已成为了领导眼中的放心人、同事身边的知心姐。“人总是要奋斗,没有牺牲是不可能的!”工作和家庭,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定论。作为男性,在外拼搏的时候,总会有妻子在后方默默地支持。而杨翠珠这个奋斗在中国高端地质工程领域的女性,没有选择在家相夫教子,而是选择了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和人民,奉献给了地质工程事业。走出校门:师生恩情最难忘 母校同学更关心

时隔30多年,再次回到母校,看着自己当年曾参加义务劳动建设过的母校校区,杨翠珠激动不已。“记得2002年我回来参加学校50周年校庆时,听见有个熟悉的声音从后面叫我的名字,回头一看,竟然是当年教我们课程的杨老师。时隔23年,杨老师竟然能张口喊出我的名字,令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说。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最无私的,也是不求回报的。老师们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影响了杨翠珠的一生。“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熏陶着她,也令她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勇往直前!她希望年轻一代不要丢掉中华文化尊敬师长的传统,牢记恩师,时时感恩。

在杨翠珠的帮助下,每年都会有一大批毕业生踏上工作岗位。她谆谆告诫毕业生们:首先得学会做人,用心做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其次,各种想法和意见要切合现实,尤其是要有自己的特长和精通的专业方向。社会是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人悉数登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学会踏踏实实做人、做事,点点滴滴用心积累。而这一切,正是杨翠珠一直以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成才成功的秘诀。

杨翠珠的事业道路看上去好像水到渠成,一帆风顺,然而,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珍珠表面的光华,却忽视了珍珠曾在黑暗中的奋斗与煎熬。每当说到成功,杨翠珠都由衷地说,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在武汉地质学院3年的心智历练。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立身。人,只要有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转眼间,杨翠珠同志已在国防基本建设战线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三十载春秋,一路走来,在她的事业征途上留下一个个明亮的闪光点。她以坚强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无比热爱,模范地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而艰苦的地质勘察岗位上,她视事业为生命,始终如一,忘我工作,把全部心血和聪明才智倾注到工作上,为国防工业基本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根据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整理]

山高人为峰——记1978届毕业生、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兼武汉分行行长徐学敏校友

2000年3月30日,中信实业银行武汉分行正式开业,并很快在武汉业界声名鹊起。谁会是武汉这家新银行的“当家人”?外界对中信在武汉的掌门人显然是充满期待的。但直到2000年底,一场在汉口香格里拉举行的拍卖会上,举18号竞买牌的买主以4100万元拿下“台北大厦”的竞买者正是刚在武汉开业半年多的中信实业银行武汉分行,其神秘“掌舵人”终于露面——1975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外语系、前任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学敏。此前,他曾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分行常务副行长。“后来者生存法则”

2000年的武汉金融市场早已强手如林: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巨大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网点人员的优势及其抗风险能力都有目共睹,尤其是其资产负债规模均占75%以上,明显具有垄断地位。而且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前一阶段以剥离不良资产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战略调整后,正逐步焕发出活力。招商、民生、华夏等股份制银行,则凭借机制灵活的优势显露出勃勃生机……对于刚进入武汉的中信实业银行来说,市场也不具备与其他兄弟银行进行正面竞争的平等条件。尽管有中信总行较规范稳健的管理系统为支撑,但与其他中小商业银行相比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而按传统做法靠迅速铺设网点、大量增加人员的方法来实现规模的增长也不太现实。

在商业银行现有经营格局下,存款依然是立行之本,存贷利差依然是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徐学敏深知,迅速吸收存款并安全地发放贷款,是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开业之初乃至今后必须抓紧实施的首要工作,是一家商业银行能否生存并立足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中信武汉分行从一开始就面临这样的两难处境:鉴于新建行业务发展的压力和资产质量的要求,必须积极开拓优质企业,但围绕优质企业的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如果停留在传统的业务领域进行简单的模仿和正面拼抢,中信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只有另辟蹊径。

徐学敏决定从负债业务作为突破口。“后来者发展法则”

在徐学敏看来,成立初期的中信武汉分行如果不以大中型客户为主,就不能迅速打开局面,在武汉站稳脚跟。徐学敏经常陪同客户经理、支行行长拜访客户,有时为了客户的授信,徐学敏等领导亲自带队到总行进行沟通。而总行领导到分行视察工作时,分行也总是见缝插针地安排总行领导拜访重要客户,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正是举分行之力,充分发挥了总分支行三级联动的营销机制优势进行大型客户的营销,几年来,武汉地区的一批龙头企业与武汉分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业务份额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四大国有银行,成为武汉分行发展的战略支柱。这些令各大银行垂涎的大主顾是怎么选择中信的呢?看看武钢的例子吧。

武汉钢铁公司是武汉最大支柱企业,围绕武钢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经销商、设备配套商、服务商成百上千,各个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也是各显神通,都想从中分一块蛋糕。

其实,四大国有银行已在青山立足几十年,而先于中信青山支行开业的交行、招行、民生在几年的经营中已建立了广泛的业务基础和人脉关系。与之相比,中信青山支行开始的1年多时间似乎并无优势。

在市场调查中,徐学敏敏锐地在武钢的销售环节中找到了空间。计划经济时代,钢材是国家紧俏物资,靠抓计划、打预付款、现数的方式排队购贷。20世纪90年代中,经过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热的投资已大为降温,市场钢材需求减少,加之受国际钢材市场的影响,导致武钢产品销售形势逆转,出现买方市场。武钢为扩大销售,对资信较好、销售能力较强的经销商评定等级并给予相应的让利优惠。但材料销售环节的通行做法是,销售商为了防止贷款流失,要求经销商必须打进相当比例的预付款,预付款越多,武钢销售的条件就越优惠,这样经销商为了争取较大的优惠需要增加资金与降低成本,销售能力难以提高,从而导致武钢产品总体销售受阻。针对这个环节的特殊状况,中信武汉分行专门设计了“工、商、银”这一合作新模式:不只是单纯地向武钢或经销商提供授信支持,而是将两者与银行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支持武钢产品销售流通领域的经销企业,中信对武钢间接授信达到进一步扩大与武钢合作的目的。在向武钢的部分优质经销商提供授信支持时,如果武钢经销商未能按时、足额偿还中信银行武汉分行授信,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承诺对于武钢经销商利用中信授信订购的钢材予以回购。

此业务一经推出,就连连告捷。进而徐学敏行长开始酝酿银行后来的前进模式,具体做法是:银行为经销商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用于订购生产商生产的某一品牌产品,银行、生产厂家与经销商通过三方协议对经销商订购产品的销售行为予以限制,只有在经销商不断向银行存入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才会向生产商持续发出发货指令,允许经销商提取货物,实现销售。如果经销商未能及时足额存入保证金,银行可以要求生产厂家承担完全的回购责任。这就是“保兑仓”。该业务开展第二年年底,中信总行便批复武汉分行“保兑仓”项下家电生产商20家,基本涵盖了国内家电行业的知名厂商,授信6.06亿元,经销商16家,额度5.1亿元。后来,中信银行还将“保兑仓”业务模式从家电行业向通信产品、医药、钢铁等行业拓展。

在武汉乃至全国的汽车经销行业,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几乎无人不知,这主要归功于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的汽车金融业务。2000年,国内汽车市场仍处于“井喷”前的低迷时期,作为生产厂家的神龙公司迫切需要扩大销量,收回货款;而经销商群体需要解决融资难题,收回投资。可是经销商往往缺乏银行认可的抵押、担保,很难得到银行的支持。作为一个特殊的流通企业,缺乏银行支持的经销商发展乏力,反过来制约了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销售。经销商实力不足,但汽车生产厂家实力雄厚,资金充裕,很愿意在不承担很大风险的前提下帮助经销商发展。然而,传统的信贷模式并不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的营销人员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徐学敏带领大家反复论证,该行在总行支持下设计出了一种新产品,即将银行的产品与服务融入到汽车厂家的产业链中,通过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效监控,将弱势经销商的风险适当向强势汽车生产企业转移,把银行、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联为一体,“汽车金融服务网络”的雏形——“神龙汽车销售金融网络”诞生。2002年,中信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国内保理业务。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凭借敏锐的嗅觉迅速将这一业务嫁接到汽车生产厂家的零部件供应商群体上来。这一业务也是从神龙公司开始的。经过多方论证和反复修改,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开发出了运用国内保理的专门产品——“汽车零部件采购金融服务网络”,简称“汽车金融”。通过为神龙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提供国内保理业务,大大加速了供应商货款回笼:原本需要30~45天才能拿到货款的零部件供应商,基本实现了现货现款。国外一些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成为中信汽车金融服务网络中的一员。

有了与神龙公司合作的示范效应,中信银行武汉分行最终敲开了东风公司的大门。随后,东风公司又将这一产品推荐给了远在江苏盐城的参股企业——东风悦达起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久,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就逐步将汽车销售金融服务网络扩展到了东风下属的所有品牌,甚至连远在北京、与东风悦达起亚同样具有韩资背景的北京现代。

如今,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的汽车金融业务已从湖北扩散到全国。“工商银”、“保兑仓”、“汽车金融”3项主要创新产品的开发实践,极大激发了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的创新灵感,按照风险可控的原则,运用产业价值链营销和整合营销方式,逐步代替客户关系营销。除这3项产品之外,中信银行武汉分行的多项创新产品同样令业界侧目,如武汉金融市场上的第一个土地信托计划、第一个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计划、第一张具有智能理财功能的中信理财宝、第一张公交与银行功能合一的中信理财保畅通卡……

此外,在发展个人业务上,中信银行武汉分行从高端客户入手,个性业务的突破性进展也在2002年后开始出现,分行的各项业务步入发展快车道。到2006年末,中信银行武汉分行资产总额折计人民币279.83亿元,比年初增加80.12亿元,增幅达40.12%。其中各项存款余额246.61亿元,比年初增加62.33亿元,增幅达33.82%。这一指标雄踞武汉地区金融同业的最前列,市场份额稳居武汉银行业第二集团的领头羊地位。“后来者前进因子”

反观中信在武汉的8年,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在该行前两年的拓展中,“发展”是坚定不移的主题。从中后期开始,武汉分行又提出了主线业务的拓展方式、目标与重点步骤,并根据实际经营情况的变化适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了全行上下大力开发客户、全力为客户服务,公司、零售、国际、票据等业务整体联动的经营格局,确保了对初期业务发展的正确指引。随着“工商银”、“保兑仓”、“汽车金融”、“公交IC卡”等一批创新产品的推出,中信品牌在武汉业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2002年,面对武汉市场高科技产业、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徐学敏意识到武汉金融市场的春天正在来临。这一年末,武汉将作为第二批金融开放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外资银行必将依托其实力和投资理财业务方面的优势,重点发展高端客户。这样的发展态势让中信人感到同业竞争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进入战略机遇期,中信银行武汉分行认定:未来5年,不仅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5年,也将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

2006年初,徐学敏在基于对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并结合总行的战略部署和分行的实际基础上,制订了到2010年的5年战略规划:积极优化业务增长方式,继续实施经营战略转型,实现主线业务的均衡发展,追求效益、质量、规模的和谐统一,努力创建一家在本地市场上和系统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现代商业银行。最后,为这一战略做标注的,是中信银行武汉分行让人浮想联翩的经营指标:到2008年3月底分行开业8周年之际,各项存款余额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比达到18%;到2010年底,分行各项存款余额超过450亿元人民币,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占比达到22.2%,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5%以内。

在中信银行武汉分行,优质资源均无条件地向一线倾斜——人员、费用及车辆等资源,只要一线人员需要,就一定会在最短时间调配到位——这一举措大大调动了一线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分行每年甚至每半年都要按照环境的变化对考核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及时向全行员工进行讲解、通报,使大家能够深入地了解考核制度的内容。正是这种科学、公平的考核制度,使业绩优秀的客户经理不但可以拿到高收入,而且可以获得快速的晋升机会。

为了使员工能够在中信这个平台上健康成长,徐学敏没有简单推行“唯业绩论”,而是力求将分行事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密切结合,为员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中信银行武汉分行对人才的魅力还在于:面对其他同业甚至外资银行的挖角,武汉分行几乎没有核心人员的流失,甚至还出现了人员“回流”的现象……

今天的中信银行武汉分行,不仅有了令系统内外广泛称道的突出成绩,还有稳固而善战的精英团队,更因有了让这一切坚不可摧的企业文化而变得更加强大。[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黄飞 整理]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记1982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建伏校友

2009年五一,喜讯传来,中国地质大学校友、内蒙古地质工程公司总工程师李建伏校友荣获2008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艰辛付出?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建伏。辛勤耕耘 换来累累的硕果

在内蒙古煤田地质勘查行业里,李建伏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他,1982年7月于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地质勘探研究工作,至今已经有27个年头。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的地质员、技术负责人,成长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位优秀的地质找矿带头人。27年来,他经受风雨的洗礼,经受严寒酷暑的考验,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平凡而伟大的地质事业,他以突出的找矿成果和业绩诠释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他先后参与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尼特盆地、跃进盆地、巴彦都兰盆地、沙麦盆地的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工作,并主持编写了《乌尼特盆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跃进盆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巴彦都兰盆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沙麦盆地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报告》。1985年至1987年期间由他主持的内蒙古地矿局重点攻关项目“内蒙古海拉尔—二连晚中生代盆地群煤系地层时代对比、聚煤条件及富煤规律研究”获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7年至1989年间,他主持的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远景调查”获得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他还先后发表了《内蒙古二连盆地群晚中生代地层古生物及其煤盆地的聚煤特征》、《锡林郭勒盟跃进盆地巴彦花组地层及古生物》、《二连盆地晚中生代及古生物》、《内蒙古境内基础地质若干问题》、《内蒙古铜矿找矿方向探讨》、《内蒙古海拉尔—二连盆地群含煤地层层序及聚煤盆地划分》等多部著作及多篇论文。

多年的野外工作,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多次主持的自治区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更夯实了他的专业技术功底。

2005年初,李建伏同志被调到内蒙古地矿局直属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总工程师。当时的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地质勘查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为主的企业。从未作过地质矿产勘查,可以说连一份完整的地质资料也没有,他从零开始,带领4个地质人员开始了立项工作,广泛收集、详细查阅、反复研究地质资料,筛选靶区,编写立项申请书,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工作,首次立项就获得巨大成功。在内蒙古自治区2005年第一批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工作中,“内蒙古西乌旗五间房煤炭资源预查”、“内蒙古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煤炭资源预查”等6个煤田地质勘查项目获得自治区地质勘查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获勘查经费2450万元。当年在自治区第六批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工作中又获得“内蒙古达茂旗白彦花煤田东区煤炭资源详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红花尔基盆地辉河以北地段煤炭资源普查”、“内蒙古自治区陈旗煤田巴彦哈达区煤炭资源普查”等7个煤炭及气体矿产勘查项目,勘查经费合计9906万元。

2006年至2008年,他不断开拓勘查市场,积极参与自治区项目招标委员会办公室以及中央地勘基金项目的招投标等立项工作,获得14个煤田勘查项目、4个金属矿产勘查项目。同时,他又把目光投向发展迅速的地勘市场,获得14个市场项目,又获得勘查经费6.5亿元。

他在积极争取项目的同时,还要组织项目的实施和野外工作的开展。2005年第一批项目开展工作时,他亲自带领地质技术人员到工作区踏勘、布设钻孔、组织钻探施工,亲临现场鉴定岩芯,查阅编录,检查机台班报记录表,指导野外“三边工作”。2005年底,初战告捷,“内蒙古西乌旗五间房盆地煤炭资源预查”、“内蒙古阿巴嘎旗那仁宝力格盆地煤炭资源预查”2个项目取得了可喜的地质勘查成果,发现两个盆地内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中五间房盆地为特大型煤田。

2007年,他结合地质资料,认真研究黑山矿区二维地震初步解释成果,亲自布设钻孔,结果“一炮打响”,在阿拉善左旗的黑山地区找到了焦煤。也是这一年,受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由他负责组织实施的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艾来五库沟—台吉召地段煤炭普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勘查成果,受到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领导、厅领导、专家以及各项目承担单位的高度赞扬。

2005年至2009年的4年里,李建伏同志带领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地质技术人员共承担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自治区财政出资的地质勘查项目、市场地质勘查项目59项,共获得地质勘查经费8.5亿元,已提交地质报告和总结37个,并为国家找到一个资源量100多亿吨的特大型煤田和一个资源储量可达5亿吨以上的焦煤生产基地。目前,这些找矿成果已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华润、大唐两集团投资153亿元买断五间房煤炭资源,现已实施煤炭的开发利用。其找煤成果对内蒙古国家重点煤炭资源后备基地的建设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深入野外第一线

近4年里李建伏承担了50多个项目,工作区遍布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等多个盟市。每到野外生产季节,他就亲自率领公司的技术专家顾问深入第一线及时了解掌握每个项目的进展情况,检查指导野外工作。有时他刚刚从一个矿区回来,还没来得及卸去一身的疲惫,当另一个矿区遇到了生产技术难题时,他就又风尘仆仆地赶过去,就这样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矿区。2007年5月中旬,阿拉善左旗黑山煤炭预查项目野外施工出现意外情况,钻孔已穿过煤系地层,却均未见煤,野外告急。李建伏在锡林浩特参加完五间房矿区业主召集的技术工作讨论会议,就驱车赶到北京,连夜乘飞机飞到银川,第二天一早赶往黑山工区,他顾不得一路奔波和劳累,直接到施工现场查看岩芯。他凭着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断定,煤层打丢了,立即停钻,通知测井,确定煤层准确位置,然后实施补芯。这一次及时正确的技术指导为黑山煤田进一步续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4年来,他没有休过周末。每到节假日,机关各科室人员都放假了,他却总要赶到野外去慰问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这些年来,他的勤奋、敬业、无私、严谨、务实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时刻都在影响和感动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所带领的这支队伍也因此而成为特别能战斗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集体。李建伏校友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荣誉证书

每一个跟随他工作的人都忘不了那些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日子。2006年12月,历经2年的野外工作后,公司所承担的煤炭勘查项目陆续结束野外工作,进入室内综合整理、编写报告阶段。由于项目多、人员少、技术力量不足,加之时间紧、任务重,使得综合研究、编写报告面临许多困难。有人怕完不成任务,他热情鼓励大家,只要齐心协力,什么困难都可以战胜。他带头加班加点,亲自动手分析资料、进行岩煤层对比,对身边的技术人员一边指导一边传教工作方法。半年多的时间,患有高血压和轻度脑梗塞的李建伏每天加班到深夜,常常是别人都走了,而他还在研究资料。多少次,别人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反映给他,为了抢时间,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潜心研究,想方设法寻找解决的途径。第二天早上,当他把解决问题的方案交到别人手里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他熬红的双眼和疲惫的身影。记得那是在编写《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五间房煤炭普查报告》的时候,他带领项目组和制图组人员连续加班5天5夜,亲自指挥大家画图,统计数据,制作表格,修改完善文字,饿了跟大家一起吃盒饭,困了在办公室里打个盹儿,终于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报告的送审稿。还记得那些每次参与项目投标的日子,他亲自带领大家彻夜紧张忙碌,他精心策划,严格把关,才使得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取胜,为公司获得一个又一个地勘项目。

2007年在内蒙古西乌旗五间房煤田西区详查施工中,他带领地质人员在-40℃的低温条件下,坚持冬季野外施工,创造了内蒙古地矿局冬季施工第一、施工速度第一、钻探工作量第一、施工钻机数量第一的奇迹。在他的带领下五间房煤炭资源勘查从立项到提交报告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百亿吨煤田勘查任务,完成钻探工作量30多万立方米。李建伏同志立志在找矿上下功夫,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找矿新突破,成绩斐然。

李建伏同志善于钻研,加之多年的工作经验积淀的深厚专业功底使他具有超前的思想观念和开拓精神。他科学地分析了地勘事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结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大胆地、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设想,大胆尝试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由他主持开发的大型勘探项目资料计算机处理及存储系统大大提高了大型矿床计算和评价速度。二维地震手段多被应用于石油勘探领域,2005年之前在内蒙古煤田勘探史上没人使用。他大胆尝试,利用二维地震技术成果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见煤深度,帮助我们了解孔与孔之间甚至于线与线之间煤层变化情况,进而对煤层追踪对比、圈定含煤范围、了解断层分布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这一方法已在内蒙古煤田勘探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公司的地质勘查工作在李建伏同志的主持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对内蒙古地矿局其他地勘单位也起到了带动作用,使他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参与煤田勘查工作;此外,从技术支持到信息共享,他也积极帮助其他地勘单位努力争取煤田项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李建伏同志这种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正影响和带动着更多地矿人,为内蒙古地矿的美好未来而奋力拼搏。[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供稿]

意气风发展宏图——记1982届毕业生、福建龙岩中元大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忠荣校友

2011年9月17日,我校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西区体育场举行。“同学们,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们请来了与张艺谋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中‘老三’有相似经历的李忠荣校友。”主持人的话语一出就让全体新生对此次开学典礼上即将出场的李忠荣校友充满了好奇心。

李忠荣校友1982年毕业于我校岩矿分析专业,在福建地质队拼搏了10年后,受国外经济体制的启发,不满足于现状的他,主动放弃了手里的铁饭碗,下海经商,创办了福建龙岩市第一家装修公司——中侨实业有限公司。就在中侨实业有限公司刚刚有所成绩时,李忠荣校友不幸身染恶疾——淋巴癌,但是执着的他坚信自己的意志力,在家人的鼓励和精心护理下,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顽强抗争,终于战胜恶疾。身体稍微康复之后,他不愿碌碌无为地混日子,而是继续努力奋斗,将自己的雄心壮志赋诸于实践中。目前,事业有成的李忠荣校友担任中侨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元大酒店董事长、龙岩市政协委员、龙岩市新罗区慈善总会慈善大使,是永翠慈善基金会的创立者。

开学典礼结束后,李忠荣来到昔日就读的材化学院,与学生骨干们进行了亲切交流。紧记上进 把握机遇 不断向前

在福建地质队工作的10年中,由于他的努力和执着,成为福建地矿局第一批晋升工程师的佼佼者。但是,他却不满足于现状。“在1990年自费留学澳大利亚回国后,我感受到了国内外体制的差异,毅然放弃了龙岩市地质八队工程师的铁饭碗,选择下海经商。”李忠荣今天的事业版图来源于改革开放的机遇,也来源于他不甘现状、不断突破、把握机遇、挑战自我的进取心和做事的恒心。

经历过3年自然灾害、“文革”动乱时期、上山下乡、拨乱反正时期,李忠荣坦言:即使是动荡苦难,也都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他说:“正是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到工厂当工人,我才能掌握木工、泥工、油漆工、车床、电焊的种种技能,这些对我以后开创装潢装修事业有极大的帮助。”“要想成功,必须要有一颗上进心,努力奋斗,做好准备,当机遇来临时才能把握住。”这是李忠荣教育女儿的格言。谈起家庭教育,李忠荣显得十分自豪。在澳洲留学的4年半中,他女儿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努力,同时获得了3个学位。而且留学期间,李忠荣仅仅资助她的学费,所有的生活费都是女儿自己勤劳打工所赚得。就这样边读书边赚取生活费用,她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国外学业,而且意志、品质都经受了锻炼。目前,她就职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职攻读厦门大学博士学位。李忠荣校友勉励广大新生,一定要有一颗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的上进心,把握机遇,把握未来。李忠荣校友(左)向母校捐赠200万元不屈不挠 终胜病魔

在新生开学典礼主持人的介绍词中,李忠荣有着些许传奇精彩:上山下乡不忘学习,高考一举中的;大学毕业在地质队表现出色,获得别人羡慕的铁饭碗;果断抉择下海经商,挑战自我;事业略有所成就时,就身染恶疾;战胜病魔自强不息,再次创业,续写辉煌。谈起《山楂树之恋》中“老三”病魔缠身的经历,李忠荣百感万千。

1998年李忠荣校友不幸患上了淋巴癌。最初是在脖子上发现癌细胞,后来又在胃里发现癌细胞。为了治疗,他的胃被全部切除,还要持续进行化疗、放疗,致使身体极度虚弱。患病初期,他的生活起居都在轮椅上,后来虽然可以走动了,但是每走一步都要歇上好几秒。为了恢复健康,为了可以自由行走,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咬牙坚持锻炼身体,直到再度出山。

生病后的李忠荣格外珍惜亲情,坚持每年携家人外出旅游一两次。他曾经和他的夫人、女儿一起去攀爬云南的玉龙雪山。“我记得那座雪山海拔有4000多米,我真的坚持爬到了山顶,而我的夫人和女儿反而爬到一半就吃不消了。在雪山顶上,我真正感觉一览众山小的胸襟,还特意脱掉上衣拍了照片,以此激励自己要永远不畏艰难、勇于进取。那张照片就放在我的办公室里!”李忠荣骄傲地说。持正确价值观 向前看齐

大学生应该早创业还是多读书?面对广大学子的疑问,李忠荣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企业文化理念。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社会上缺少什么,企业就该朝那个方向努力,起示范作用。市场竞争力不仅仅指公司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消费者的口碑也是无形的竞争力。而能经营一个拥有文化底蕴的企业,领导人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才能不受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的影响,坦荡做人、诚信做事。“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倡导大学生太早创业,而是鼓励大学生先多读书的原因。我到现在都还保持着每天读书两小时以上的习惯。”李忠荣校友还告诫学生们,“目前社会上虽然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但正面的例子数不胜数,还是主流。我们要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这个‘前’是好的人、好的事、好的前途。”做好企业 回报社会“尽力发展企业,为龙岩经济发展添砖加瓦,继而回报社会。”这些年来,李忠荣校友坚持不懈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自1996年开始,他就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先后资助了70多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助金额达100多万元。2008年他又捐款300万元成立了永翠慈善基金会,每年捐助公益慈善事业达30~50万元,并且金额逐年增加,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体,为贫困家庭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2010年4月30日,在李忠荣校友的倡导下,中元酒店义工服务队成立了。这只服务队倡导更多社会人士投身到各项社会义工活动中去,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得到广泛传播和大力弘扬。2011年8月26日,永翠慈善基金会2011年“圆梦助学”行动拉开帷幕,此次行动以品学兼优但“上学难”的寒门子女为捐助对象,初期共捐助4名大学生,金额达3万元。作为校友,李忠荣在母校2011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向母校慷慨捐赠了200万元人民币,将用于修建母校新的北区大门和修缮东、西区两个大门,支持了学校的建设,为母校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对于慈善事业,李忠荣校友表示会一直进行下去,希望用自己创业积累的财富为社会多做贡献。[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包韶睿、郭玉婷、刘锐 整理]

一路拼搏 一路硕果——记1983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涂秉峰校友

1983年7月,涂秉峰从武汉地质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建材地质勘查中心湖北总队从事地质技术勘查工作至今,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技术部主任、地勘院院长等职,现担任总工程师。在建材地质技术工作岗位上,他几十年如一日,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狠抓业务技术,不断革新改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被身边的同志们尊称为地质技术一线的“领头雁”。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坚定地质事业信念

涂秉峰同志不论是作为普通技术员,还是作为项目负责人以及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始终坚定为建材地质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建材地质工作中去。在从事的每一项地质工作中,他都注重学习地质和建材行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继承和弘扬地质行业的优良传统,保持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不管是在地质行业业务萎缩的年头,还是地质行业业务不断发展壮大的近几年,他始终埋头工作,坚持地质事业信念不动摇,坚持奋战在野外生产第一线,先后主持或承担的中型、大型、特大型地质找矿和地质勘查项目达40多项,从事的矿种有水泥灰岩、水泥用粘土矿、砂岩矿、大理石、花岗石、板石、滑石、绢云母、硅灰岩、萤石、绿松石、石墨、石膏、高纯硅、铝土矿等。1996年起他担任总队地勘院领导后,工作更加努力,经常加班加点,不论工作多苦、多累、收入多少,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工作上。为获得第一手资料,每一个项目他都要亲赴工地现场,不管是天寒酷暑,还是山高坡陡,他都到实地把情况摸清摸透。他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和做法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为总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了贡献。目前他已成为总队矿山地质勘查带头人。勤钻业务,精益求精,争做勘查技术排头兵

涂秉峰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能吃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要及时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用新技术和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因此,多年来,涂秉峰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常把技术书籍、刊物带在身边,遇到问题就翻书查阅,并虚心向前辈学习。钻研新技术、学习新工艺是他最感兴趣的事,在单位也有口皆碑。涂秉峰校友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荣誉证书

为了满足工作需要,他在钻研技术的同时,开始认真学习有关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政策法律法规,热情为矿山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他结合实践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建材地质各项规范,积极参与湖北省建材非金属地质找矿成果总结和回顾、建材非金属地质勘查与开发战略研究、建材非金属矿产地质工作规范编制等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他还购买科技书籍,请教专家,有计划、有目标地对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人员进行再培训。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他组成攻关小组,邀请相关方面专家进行指导,对棘手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同时鼓励大家在相互学习讨论中解决问题,员工业务素质也不断得到提高。他带头克服各种困难学习电脑技术,并应用于地质实际工作当中,也带动了其他同志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在担任技术部主任期间,他对公司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认真研究,为公司后来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参加工作以来,涂秉峰主持和主编的地质成果获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评定的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材集团行业协会评定的找矿奖3项、二等奖1项、成果三等奖3项。1999年,涂秉峰同志获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2年又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脚踏实地,团结同志,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涂秉峰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奋钻研,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对往来客户热情接待,真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有关矿山生产中的专业问题,不厌其烦地为对方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入成本。作为总队生产部门的负责人,他想方设法调动地勘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地勘院在他的带领下成为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有机整体,多次被总队、湖北省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评为先进基层组织(2002年获得“中材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获得“湖北省建材行业投资促进中心先进党支部”称号、“中材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7年获得“中材集团学习型红旗班组”荣誉称号)。涂秉峰同志在生活中脚踏实地、平易近人,对同事嘘寒问暖,多次探视生病职工及住院家属。

由于工作勤奋,业绩优秀,涂秉峰多次获得上级组织的表彰:2003年获“中国建材地勘中心优秀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获中国建材工程建设协会、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表彰“十佳”优秀青年工作者,2005年获“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4月底,涂秉峰同志光荣地参加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面对成绩,他谦虚地说,成绩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自己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等整理]

马不扬鞭自奋蹄——记1984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校友

马永生是著名的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于1961年出生于内蒙古。1980年至1990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获学士学位)、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和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总地质师、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现任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地质师、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在逆境中奋进

1961年9月9日(农历),马永生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一户普通农户家庭,父亲是一名复员军人,历任生产大队民兵连长和党支部书记,母亲是一位淳朴善良的家庭妇女。尽管家里人口众多,日子过得比较清贫,但家庭和谐,耿直正派的父母亲受人尊重。马永生学习优秀,也非常懂事,经常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农活,以减轻家庭负担。他的童年是快乐的,却非常短暂。天有不测风云,在马永生13岁时,母亲因一个重大的计划生育医疗事故在家中的土炕上撒手人寰,而多年来积劳成疾的父亲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也不幸于两年后去世。从那时起,15岁的马永生和他的3个弟妹就成了孤儿。

苦难少年,磨炼坚强意志。接二连三的打击和悲伤并没有击倒15岁的马永生,一夜之间,他仿佛已长大成人,稚嫩的双肩承担起长兄为父的责任。为了生活下去,马永生不得不暂时辍学,为生产队看水闸。那时候生产队是大集体,每年的粮食按全家所挣的工分来分。为了给只有4岁的小弟增加点“营养”,他在房前屋后种点瓜果蔬菜,并冒着寒风和比他小一岁的妹妹到生产队收获过的田里捡一点遗漏的土豆和杂粮。兄妹们相依为命,年幼的心灵里也过早地体会了世态炎凉。

马永生太爱读书了,看着昔日的同学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他不禁暗自神伤,只能捧着过去的老课本一遍又一遍自学。为了让弟妹们能生存下去,同时实现自己继续上学的梦想,身体单薄的他骑着父亲留下的破旧自行车驮着姑妈往返十余里,硬着头皮多次去找大队和公社的有关领导,和姑妈一起讲述他们4个孤儿的不幸遭遇和他想继续求学的愿望,考虑到他母亲去世的特殊原因和他父亲的贡献,领导们终于被感动了,同意由政府给予他们特殊困难补助。在辍学近1年后,马永生总算又可以继续上学了。他异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和妹妹照顾两个年幼弟弟的同时,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和文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公社中学,之后又以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被土默特左旗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录取。

1980年,全国报名参加高等学校统考的人数为331万多人,全国地方高等学校招生27万人,军事院校招生1.5万人,总计约28.5万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马永生很幸运,他被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地质学家的国家重点大学——武汉地质学院(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录取,开始了他献身地质事业、报效国家的逐梦之旅。马永生心里很清楚,为了给他凑够上大学的路费,妹妹背着他卖掉了家中仅有的一头母牛和小牛犊,同时独立承担起操持所有家务的重任;年幼的两个弟弟为了支持他上学,背着他提前结束了学业,四处打小工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每每谈起这些,他说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弟妹们!

马永生上大学也得到了亲戚和朋友们的热心帮助,特别是一批曾在他们村插队的北京四中知青所给予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鼓励与支持。他深知自己肩负了许多人的希望。

大学生活是富有朝气的,马永生和同学们都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学习劲头自然很足,他的学习生活模式是典型的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三点一线”。马永生每月生活费就是靠17.5元的甲等助学金和2元的困难补助维持的,除了有时打排球和爬山之外,他没有多少业余爱好,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特别是每天晚饭后,总是第一个去图书馆或教室“抢”座位,他给同学们的印象是:稳重、谦逊、勤奋。马永生每年只回一次老家,一是可以节省不少路费;二是利用假期打工挣点生活费,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多读书。他回家的时候也总是借很多课外书籍,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繁忙充实的大学阶段,对于马永生来说,是一个积累知识、培养能力、砺练身心的重要阶段。

他以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大学4年的学业,临近毕业时,老师和同学都鼓励他继续报考研究生。在他深爱的地学殿堂中继续深造,何尝不是马永生的最大愿望!但那时他却犹豫了,找一个好单位尽快参加工作,一是可以报效国家和父老乡亲,二是可以培养和照顾弟妹们,起码让他们能过得好一些,这是他当时很想做的事情。还是懂事的弟妹们了解自己的大哥,主动要求大哥集中精力,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20世纪80年代初期考研难度还是很大的,录取比例只占毕业生总数的15%左右,但这次马永生又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被著名沉积学家李树誉教授收录门下。

在北京刻苦钻研硕士学业的同时,他经常利用假期买最便宜的车票往返于北京与老家之间,主要是看望弟妹们并为小弟弟能够继续上学想办法,虽然辛苦一点,但他心情愉快。通过3年的寒窗苦读,马永生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他下决心要靠工作养家了。李教授深知他的潜力和志向,鼓励和推荐他继续深造;即将与他结为秦晋之好的仲力女士也做他的工作,让他放心考博,并表示弟妹们的生活费可以共同来承担。经过努力,他又顺利成为了著名沉积学家孟祥化教授的博士研究生,马永生的学术生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读博期间,他的女儿于1989年1月出生了,在给全家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马永生带来了一丝丝压力。学业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读书是他最大的乐趣,但那时他每个月只有90元的博士生助学金,仲力的工资也只有100多元,加上前来帮忙照顾孩子的姑妈全家有4口人,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是可想而知的。他在完成学业和博士论文的同时,找机会到建筑工地上帮人家看守工地,赚钱为女儿买奶粉和婴儿用品。十年磨一剑,1990年夏,马永生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沉积学博士学位。马永生非常感恩,他在许多场合饱含深情地说过:“我是凭借政府提供的助学金,一口气从本科读到了博士,众多亲友、家人、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求学的艰难和生活的压力对马永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这也促使他锻炼并养成了在逆境和困难之中坚守信念与追求的坚韧品质和性格。正因为1980年至1990年连续10年的地质学专业理论学习和野外实践训练,为马永生日后从事地质理论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马永生博士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并且有幸直接参加了著名石油地质学家胡见义院士领衔的项目组,马永生高质量地完成了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学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为当时新发现的靖边气田的规模预测提供了依据。1992年5月,遵循戴金星院士等前辈专家的建议,马永生告别夫人和只有3岁的女儿,主动申请赴新疆参加塔里木石油会战,由于工作出色,很快他被任命为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室主任,带领40余位科研人员有力地支撑了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基础地质研究和评价部署工作。

1995年底,马永生圆满结束了为期3年半的石油会战生活,与家人团聚。回到原单位后,他被任命为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研究室主任,从此与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国务院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进行了重组,新组建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决定重新开展中国南方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工作,急需一位领军专家担当此任,经戴金星院士和周堃、徐志川等教授的联名推荐,马永生被中国石化选中并委任为中国石化南方海相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由此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生涯。从困难中崛起

中国南方海相的分布范围包括川、渝、滇、黔、桂、鄂、湘、赣、苏、浙、皖等15省区市,总面积约227万平方千米,有利的油气勘探面积达90多万平方千米。国家先后组织过“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原石油部、地质矿产部等很多部门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在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发现了一大批中小型油气田。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历经8年,在中、下扬子区和滇黔桂区先后部署的一批探井相继失利,没有获得重要油气发现。国外一些主要石油公司在对南方各探区进行系统的油气评价后认为中国南方无规模性油气形成的可能,就放弃了在南方投资的意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困难和危机,需要的是智慧与坚持。对于那些不敢面对危机的人,这就是一场真正的危机;而对于敢于直面现实、自觉接受挑战的人来说,危机就是转机。

马永生和他刚组建的团队深知肩上的重任和压力,他们一方面认真分析和总结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尊重前人但不迷信权威;另一方面从基础地质入手开展研究和探索工作,先后组织国内几十个科研生产单位的5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他们在对南方探区石油地质条件和技术适应性重新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选区评价排队,提出了南方探区3个层次勘探的战略部署新方案,并将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的海相油气勘探放在首位。

马永生的科技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强化海相油气勘探理论自主创新,发现了我国多个最大的碳酸盐岩整装大气田——普光、元坝大气田。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开发天然气的地区。马永生通过对区域地质条件和当时已发现气田的分析与总结后认为,四川盆地的气田具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探明储量规模都不大;二是目的层埋藏相对较浅;三是以构造气藏为主。在这样一个富气盆地中,应该发育有世界级的大型和特大型的气田。在四川盆地要发现世界级气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勘探思路的大解放,其次需要加强理论创新和技术攻关;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扎扎实实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马永生敢于突破已有认识,通过详细的岩相古地理研究,重新建立了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生物礁滩沉积模式。前人认为在2.5亿年前后相当长一段地质时期,川东北地区存在一个深水“海槽”,并明确指出普光等探区缺乏有利于油气储集体形成的条件。马永生系统开展了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研究,在前人划定的深水区找到了许多浅水沉积的证据,重新建立了川东北地区生物礁滩沉积模式,认为这些探区不仅不是油气勘探的“禁区”,而恰恰是优质储集体发育的有利区,从而为这些地区的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迎难而上,独辟蹊径。马永生向“油气主要聚集在构造高部位”的经典理论提出挑战。他通过油气充注历史和构造演化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构造高部位无疑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而有效储层的空间分布才是油气聚集最终定位的关键因素,油气分布规律不受局部构造控制,构造低部位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马永生进一步提出向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海相领域进军和探索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思路。他果断地将储层最发育但又处于构造低部位的川东北普光地区确定为天然气勘探的首选目标。虽然前人在普光地区1116平方千米范围内,已钻各类探井21口,所有构造高部位都已打井,但未发现气田。通过对构造演化、烃源岩发育及油气充注历史等分析研究,马永生突破传统勘探思路,认为位于现今构造低部位的普光构造岩性圈闭,存在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可能。

2001年8月,马永生提出了普光气田的发现井——普光1井部署方案,由于该井部署在低于构造高点1300米的位置,并且钻井深度达5700米,因而在论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质疑和阻力,他连续3次向中石化专家组作汇报,得益于他扎实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最终得到了专家和总部的认可。同年11月普光1井开钻,经过长达1年半时间的精心组织和管理,艰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知疲倦、高速运转的日子,终于在2003年5月打到了勘探目的层。功夫不负有心人,该井钻获279米巨厚气层,试获日产103万方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随后,马永生负责制订了普光气田勘探的整体部署方案,组织实施探井29口,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气田主体的勘探工作,勘探成功率高达95%,引起国内外震动。截至2010年底,已向国家上交天然气探明储量4122亿方,目前普光气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碳酸盐岩整装气田,其储量价值超过2千亿元人民币。普光气田为“十一五”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提供了资源基础,对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局面具有重要作用。马永生和他的团队建立的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自主研发的储层预测技术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与普光气田的发现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同年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并获得2007年度国土资源部全国地勘行业优秀找矿项目一等奖。

在普光气田勘探理论和技术方法指导下,马永生带领团队继续探索,仅在中石化探区又相继取得了通南巴(2004年)、元坝和鄂西渝东(2007年)、南江(2008年)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带来了四川盆地新一轮天然气发现和储量增长的高峰。

普光气田发现后,马永生没有满足于已取得的成果,他带领他的团队继续向更深更难的领域大胆探索。

元坝区块位于四川省巴中—广元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要比普光气田深900~1500米以上。借鉴发现普光的理论技术和勘探思路,针对该地区的地质实际开展研究,马永生认为元坝地区可能发育长兴组—飞仙关组大型台地边缘礁滩复合体。元坝1井是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带的一口区域探井,2006年5月30日开钻,至2007年3月23日完钻,完钻层位为上二叠统长兴组,井深达7170.71米。对长兴组(7081~7150米井段)进行酸压测试,由于重晶石泥浆对储层的污染,测试结果仅为0.3×104立方米/天,未能反映储层的真实产能。马永生通过对钻探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元坝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为大型碳酸盐岩缓坡沉积,发育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元坝1井位于斜坡的上部,储层发育相对较差,往南可能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他顶住压力,大胆决策对该井实施开窗侧钻,2007年9月14日,元坝1-侧1井钻至井深7427.23米,达到地质目的层完钻。对长兴组—飞仙关组(7331~7368米井段)进行酸压测试,获得50×104立方米/天的天然气产量,证实了元坝区块发育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储层,标志着元坝气田勘探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目前该地区完钻的20余口探井成功率达90%以上,创造了世界超深井勘探记录。2011年,元坝气田已向国家上交探明天然气储量1593亿立方米,三级储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中国又一个与普光气田规模相当的大型气田已经诞生。

普光气田和元坝气田等一系列发现催生和有力支持了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的建设和平稳运行,对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2)突破储层孔隙“消亡带”的传统认识,首次阐明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三元控储”机理。

国外海相盆地分布面积大,构造稳定,后期改造弱,一般属原型盆地,油气储层多集中分布在2000~3500米深度带。国际著名学者Scholle(1977)、Schmoker(1982)和Halley(1983)等先后提出孔隙发育“死亡线”的认识,即埋藏深度达到3500米时,因压溶和胶结作用使碳酸盐岩致密化,将出现一个所谓的储层孔隙“消亡带”。

与中浅层储层相比,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在环境上具有“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盐度高、应力复杂、异常压力普遍、岩石成岩作用强烈且多已进入成岩晚期”等特点。“深层、超深层是否发育优质的海相碳酸盐岩储层”这一问题,既是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也是在勘探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马永生认为中浅层储层的相关理论不完全适用于深层、超深层储层的研究,世界权威的学术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马永生从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入手,开展了碳酸盐岩沉积、白云岩化作用与优质储层形成机理研究,结合储层实验模拟结果,重塑了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发育的物理化学过程,提出了“沉积成岩环境控制早期孔隙发育、构造压力耦合控制裂缝与浅部溶蚀、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控制深部溶蚀与孔隙的保存”的“三元控储”机理,并预测川东北地区4500米之下广泛存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这一突破性认识为包括普光、通南巴、元坝、川东南地区在内的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川东北地区的勘探实践表明: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度多数超过4500米,元坝地区碳酸盐岩储层一般都在7000米左右,最深达到7200米,从而否定了传统的储层孔隙“消亡带”理论。(3)完善了碳酸盐岩礁滩储层综合预测的技术系列。

由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形成时代早,受成岩演化影响,礁滩储层的类型多,次生变化明显,非均质性强,碳酸盐岩储层的分布与预测难度大,而深层礁滩储层预测则是国内外油气勘探的热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难题,马永生带领其科研团队大胆探索,形成了以复杂山地深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为核心的勘探技术系列。

川东北地区地表相对高差达到1200米、碳酸盐岩储层埋深超过5000米。国内外没有可直接应用的成熟经验和方法。为此马永生组织他的团队开展了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高精度地震成像技术和礁滩相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攻关,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以碳酸盐岩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测定为基础,在构造、沉积相及储层发育模式指导下,以建立储层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核心,通过地球物理正演模拟,明确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与识别标志,开展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实现了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与精细描述,建立了普光地区5种礁滩型储层识别模式。针对三叠系飞仙关组的鲕滩储层预测技术,以突出鲕滩储层特征为目的的相对振幅保持处理,各种处理手段皆以保护储层特征为前提,建立了川东北地区“强振幅、亮点型”鲕滩储层地震相识别模式。他们还运用振幅、能量、频率、相位、阻抗等地震属性,结合模型正演,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进行综合研究,研发形成了礁滩储层预测技术。

在此基础上,针对碳酸盐岩礁滩储层中粘土矿物会影响储层预测精度这一特点,马永生等结合岩石物理参数和测井资料,建立了储层孔隙度与地震波阻抗之间的关系,有效预测了白云岩储层厚度和孔隙度,在普光储层主体分布区,预测生物礁储层厚度50~100米,鲕滩储层厚度150~250米。实践证明,复杂山地高精度地震采集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山地地震采集资料的品质;山地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储层成像精度,使深部地层储层厚度的预测精度由37米提高到12米;礁滩相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的应用,实现了5000米以上深井和超深井的储层埋藏深度预测绝对误差平均值仅为15米,确保了探井钻探成功率。在普光气田实施的29口探井,礁滩储层钻探成功率达95%,取得商业发现的探井高达90%。(4)建立了叠合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机理与富集理论。

四川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构造叠合盆地,盆地经历了两大构造沉积旋回,即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阶段和晚三叠世—始新世前陆盆地及拗陷演化阶段,纵向上发育了中生界陆相成藏系统、上古生界海相成藏系统及下古生界海相成藏系统三大成藏系统。叠合盆地具有多套烃源岩、多类储盖组合、多次生排烃和多期成藏等特征,通常勘探目的层埋深大,经历长期演化,油气藏充注历史复杂,油气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控制。

马永生和他的团队通过长期研究后认为:源岩过成熟条件下天然气的来源、深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发育和分布、油气运移、聚集及古油藏形成后的调整改造和再聚集过程是叠合盆地深层天然气富集的关键。通过模拟实验、地质过程恢复和数值模拟及实例解剖,他和他的团队发现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层系天然气的富集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一是古油藏形成阶段。在晚印支—早燕山期,二叠系和志留系烃源岩进入主排烃期,长兴组—飞仙关组的构造岩性圈闭形成并接受原油充注,古油藏开始形成,古油藏的分布受晚印支—早燕山期的构造格架、流体输导体系和长兴组—飞仙关组岩相变化的控制。二是油气藏化学改造和流体调整阶段。燕山早期末,普光古油藏储层温度达到160℃,其内部的原油开始发生热裂解作用,并一直持续到中燕山期,当温度达到甚至超过200℃的时候裂解完毕。古油藏实现油向气转化的同时也接受了部分源岩干酪根热降解气的充注。三是再富集定位阶段。喜山运动中晚期,现今的构造格局逐渐形成,储层原油裂解形成的天然气、不同演化阶段的储层沥青裂解形成的天然气、源岩和异地储层沥青裂解形成并在油气藏调整改造过程中注入储层的天然气在晚喜山期——现今构造面貌和储层岩性变化的控制下,在现今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富集,形成了普光等大型气藏。

马永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风严谨、勇于创新、为人正派。为了准确获得第一手资料,组织好勘探工程实施,他先后13年远离家庭,深入基层,扎根边疆,坚持在科研生产第一线。马永生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2005年被评为中石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位非院士、最年轻的中国学者;同年他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他注重理论成果的总结和积累,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8部、译著2部,其中《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于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在开展理论探索和勘探实践的同时,马永生组建和培养了一支理论功底较扎实、实践经验较丰富的勘探科研团队。该团队2005年被中石化命名为“最佳创新团队”,2007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称号。马永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先后为油田企业和相关院校培养了油气勘探领域博士15名、硕士5名。

马永生取得的勘探成果和建立的创新理论,引起国内外油气勘探界的高度关注,他先后5次应邀在世界石油大会、AAPG(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年会、美国某著名大学介绍普光气田的发现过程和理论技术成果。他在实践中形成并经过实践验证和完善的海相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对国内外海相深层碳酸盐岩领域的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马永生院士仍然奋战在油气勘探生产的第一线,并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程伟 整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胡宁 整理

淡泊名利养心志 勉力勤事忙耕耘——记1984届毕业生、浙江省特级专家杜时贵校友

他,一个从大山走出的孩子,大山给予了他淳朴而坚强的性格,他有着大山一样的气魄和胸襟。

他,勇攀科研高峰,以非凡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探寻科学奥秘的道路上留下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结出硕果累累。

他,倾情教育事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竭尽全力、恪尽职守、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谱就华彩篇章。杜时贵校友(右2)在野外工作

他,就是浙江省特级专家、全国政协委员、国内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毕业生杜时贵教授。坎坷少年路 玉汝成大器

杜时贵出生在浙中的一个小山村。40年前,村里只有四五十户人家,人均不足三分地,贫瘠的沙质土壤只能种植一些红薯和土豆。由于家中有6个兄弟姊妹,父母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20世纪50年代末,担任村干部的父亲因直率敢言被错划成右派。从此,整个家庭更是陷入了困境。由于家人在村里备受冷落和歧视,幼小的杜时贵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培养了他不服输的倔强性格。

1976年,初中毕业的杜时贵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没能被推荐进入高中学习。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经同学介绍,他跟邻村一位补锅手艺人当学徒,唯一要求就是解决个人的吃饭问题。此后,年仅14岁的杜时贵承担着超出大多数同龄人的艰辛。两年时间里,一个瘦小的身子挑着沉重的担子穿梭在一个个村子之间,顶风冒雨,四处漂泊,柴禾间、稻草堆常成为他夜晚栖息之所,而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吃苦耐劳、不怕苦难、不畏艰险的坚韧意志。

1977年,高考恢复,渴望学习、不甘平庸的杜时贵看到了希望。1978年,已辍学两年的他终于重返久违的课堂。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倍加珍惜。由于两年未碰过书本,他以文化成绩倒数第二名考入南马一中,但一个学期后他上升至全班第二名。至今,他发奋学习、刻苦努力的事迹和精神还被该校师生传扬。这段时间,由于父亲被查出肝癌晚期,家庭情况更为窘困。两分钱一碗的青菜都成了他为之垂涎而不可得的美味,一日三餐里,除了红薯、土豆、糙米,碗里永远只有一撮没有一丁点油水的霉干菜。他利用一切时间勤奋苦学,以做学徒时磨炼出来的坚韧意志奋发求进。1979年暑假的某一天,村里终于通了电,一盏盏明亮的电灯替代了昏暗的煤油灯。而这天,父亲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带着沉甸甸的责任,他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学!

1980年,杜时贵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刚上大学时,普通话只能听懂一半的他,每天早上边吃早饭边听《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学习普通话。第二学期,同学们推选他担任班长,他以勤奋刻苦的学习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以身作则影响他人,11801班被评为湖北省先进班集体,他本人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毕业时,学业优秀的他本有机会继续深造,但举步维艰的家庭经济条件使他不得不放弃读研而留校任教。当时,综合地质教研室的老师要面向全校非地质类专业学生上地质专业课,也是学校少数几个没有学位点的教研室。没有导师的引领,专业发展成为摆在年轻的杜时贵面前的一道难题。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8年摸索,1992年杜时贵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这让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导师的引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成为他日后致力于培养青年教师持续发展、为他们打造良好成才环境的最初动机。

而后,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专业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教学上不断推出成绩和成果。进入浙江工业大学后,杜时贵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破格的副教授、十佳杰出青年教师和浙江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993年至1999年,他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成为全国第10000名进站博士后。1999年,37岁的他成为一名青年教授。淡泊轻名利 创新结硕果“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杜时贵人生的座右铭。地质专业出身的杜时贵,毕业后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积极投身地质科学研究。30多年来,为攀登地质科学的高峰,他放弃无数个节假日,熬了无数个通宵,头顶烈日、脚踩泥泞赴野外勘察,采集现场原始数据,搜集相关资料。正是他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成就了他突出的科研成果,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多项,研制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测量系列仪器,创建了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野外快速测量方法,开发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编制了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应用技术规程》和工程应用范例,并在小浪底水库、国家地质处置库、甬台温高速公路等10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大工程中工程应用。实现了从结构面粗糙度系数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源头创新,到开发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再到编制工程标准,建立工程应用范例,进行工程应用推广的系统研究方法创新,完成了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综合评价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跨越。他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出版专著7部、标准1册,主编教材1部、文集2册,著作及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668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科技奖励20项,以第一获奖人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发明创业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建设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三等奖1项、四等奖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金华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1门。

杜时贵在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同时,2006年又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浙江省百名科技创新青年,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博士后,2008年他被推举为全国政协委员,2011年被授予“浙江省特级专家”。

也许是少年求学过程的坎坷与磨砺,他对每一项成绩和荣誉的到来都怀有一份感恩之心。他说:“一路走来,我总觉得自己收获得多,付出得少,所以,总想再多做些什么,这样才能心理平衡。”也正是这种淡泊名利、甘于付出的精神成就了杜时贵在科学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倾心为教育 改革铸辉煌

为理想而拼搏的人永远充满激情,不知疲倦。杜时贵倾心教育事业,他常说:“做学术取得再多成绩只是个人的,如果能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得益的将是一大批人和一个单位。”因此,他在勇攀科学高峰的同时,一直勉力勤事于教育领域,先后任职浙江工业大学职教学院院长、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为学校的发展倾注心血。

担任浙江工业大学职教学院院长期间,他主持浙江省建材工业学校的并入工作,仅半年时间就实行了平稳过渡,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理清了发展思路,任期两年内成功申报省内首个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争取到中职硕士举办权,实现了学院跨越式发展。

2003年,已成为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的杜时贵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本科院校优厚的个人发展条件,投身高职教育事业,来到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他很快发现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师资队伍培养欠缺一套完善的机制、教师自我发展欲望不强烈,由于没有人才培养平台和导师引领,教师自信心不足、缺乏上进心,专业上提高不快。很多硕士毕业的青年教师到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成才环境而难以提升自我,因而苦闷彷徨。在多方调研和反复考证的基础上,杜时贵牵头制订了一套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并修订科研规章,改革科研制度,推出扶持机制,打造青年教师成才环境。短短两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育人才,使学院的科研水平一跃而居于全省高职院校首位、名列全省28所本科院校第16位。杜时贵校友的荣誉证书

2005年,杜时贵调任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在前两年的探索和创新的基础上,他以“打造高职科研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进而探索一条“科研兴师、科研兴院、科研兴教”的道路。他积极奔走,靠着学院配给他的10万元配套科研资金,建立了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成为学院学科建设基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安安心心搞科研、踏踏实实做学问,双休日每周一次的学术活动制度风雨无阻,甚至连春节也不例外。多种形式学术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研究所也成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师采集最新科研信息、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教师与科研结合、研究与教学结合、教学与课题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创新促建设的良好态势。短短一年时间,岩土工程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解决了高等院校教师的人才培养机制问题。同时,研究所还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在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学修养、成为知行统一的创造型人才的道路上作出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探索。通过两年时间,研究所的大部分青年教师都已经成长为各学科专业的佼佼者,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

2007年,杜时贵教授任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这时的他,对如何培养高职教育教学人才、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而促进学院内涵建设和纵深发展有了更为清晰和成熟的理念。因此,他开始超前谋划学校发展,即到2020年,把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达到高职本科的办学标准。他积极推进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岗位设置与聘任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使学校真正实现了从一级管理到二级管理的转变;他重视政校合作共建,使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步入国家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行列;他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职业培训联盟——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他始终把教学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走内涵建设之路,全面推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硕果累累;他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建立“高层次人才梯队工程”培养平台和“双师素质工程”培养平台,每年用于两大平台建设的经费达500多万元,对全院教师进行分层次、滚动式培养,持续提升人才水平,进而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杜时贵教授调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及多年来在教育工作及领导岗位上积累的丰富的教育领导经验,他必定能为浙江理工大学的发展锦上添花。“我是一个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我的每一份收获都是社会的给予。”杜时贵教授这样说,“如果说,我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那将是我的最大幸福。”[浙江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 黄曼 撰稿]

一步一印 踏雪寻梅——记1989届毕业生、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董荣胜校友

三尺讲台,是他坚定的选择;躬耕17年,弹指一挥间,是他日夜的坚持、无悔的付出。一页空白被写满荣誉,一曲平凡被唱成奇迹。无所谓成功的定义,只有一步一印的坚持,留下踏雪寻梅的足迹……他就是198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现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计算机学会理事、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董荣胜校友。热爱职业 甘当人梯

那么多荣誉的背后,他还是保持着惯有的平静和谦逊。“我,没忘自己是谁。”董荣胜校友说,“我认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学生,要爱护和宽容;对课程,要认真对待。”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认真备好每一门课,只有对课程内容烂熟于胸,才能做到在上课时游刃有余,对课堂问题灵活处理。”董荣胜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从未忽略过任何细小环节,因为,“我必须对我的学生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我一直以国家教学名师陈国良院士为榜样,尽可能做到‘闭门思课’”。“俯首甘为孺子牛”,董荣胜校友甘当人梯,乐为人梯,鼓励学生超过自己,胜过前人。“对学生的宽容和关爱会使学生铭记一生。”他说。

当我们寻访他的千百学生时,他们的笑容是最好的明证。他教过的本科生、研究生已有5000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学生们说,董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良师,更是益友,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都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帮助,这令他们终生难忘。学生们这样评价他:“董荣胜教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上课生动。”“董老师的课很精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很多知识!”“董老师对待同学的责任心,在广西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很少有老师能做到。”“董老师教学认真负责,非常有激情,能感染学生同步思考!”“董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今后的研究和学习都具有启发作用。”“董老师上课能拓展到许多方面,易于同学接受!”……像这样赞不绝口的评价还有很多。

这是怎样的一份热忱,是怎样的一种责任?“蜡炬成灰泪始干”,董荣胜校友用自己的执着体现了人民教师的魅力!教育改革 大胆创新

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董荣胜一直坚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他强调“高校教师要关注国际学术发展动态,要研究课程构建,不断丰富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吸收国内外有关教学的新成果,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一直致力于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并多次指出通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等一类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了解学科本质和形态,从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他的探索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一是坚持以学科认知模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二是坚持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三是把社会与职业的问题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董教授负责的精品课程“计算机科学导论”颇有特色,在国内也有相当的知名度,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该课程构建在计算学科认知模型的基础上,以计算机科学的内容为背景,在学科思想与方法这个较高的层面对计算学科进行导引,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和思维方式的了解,并为学生后继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董荣胜教授认为,抽象、理论和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中最基本的3个概念,也是面向计算学科思维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3个过程(学科形态)。3个学科形态的划分,反映了人们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抽象)到理性认识(理论),再回到实践(设计)中来的思维方式。为此,董教授将计算学科中的3个学科形态,学科中的科学问题以及蕴含于3个学科形态中的各分支领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核心概念、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抽取出来,构建了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独具特色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董教授还配以大量通俗易懂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用计算科学中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强了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解决“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对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本质的理解,董教授专门研制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模拟平台,构造了大量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平台上运行所有的程序,正确理解课本中的句子:“从原来的对程序和数据的严格区分到一样看待,这个观念上的转变是计算机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反映的正是计算的本质,即符号串的变换。”董教授以“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模拟平台”为核心,还研制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学习网站,包括:欧拉图、哈密尔顿图、汉诺塔、求婚的故事、旅行商问题演示、两军问题、包裹邮寄的层次结构、网络数据传递、图灵机、作为函数的图灵机实例、集合的概念和表示、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关系及其表示、运算及其性质、笛卡尔积、算法、结构化程序设计等演示程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董荣胜校友的荣誉证书

在学科设计形态技术价值观方面,围绕社会与职业的问题,在“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中,董教授根据美国著名的计算机学科教程CC2001的要求,还让学生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文化、社会、法律和道德方面的固有问题,以及作为未来的实际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其他方面的一些能力,如能够回答和评价有关计算机的社会冲击这类严肃问题;知晓软件和硬件的卖方及用户的权益,并树立以这些权益为基础的道德观念;意识到他们各自承担的责任以及不负这些责任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内容。

精心育人,但不仅仅是教书匠。董荣胜努力钻研,出版专著/教材2部,主要论著被他人引用近200次,主要成果被CC2001和《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程2002》采用。出版的著作型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计算机科学导论——思想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分别被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新疆大学、广西大学等国内近百所高校选为主讲教材、教学参考书或指定读物。

董荣胜校友曾在全国计算机教育与教学会议上作大会报告或大会特邀报告近20次,这是他与同行分享自己思想和成果的理想舞台。由他倡导的全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专题研讨会和全国“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专题研讨会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8年11月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包括百余位计算机学院院长与主管教学副院长在内的近20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论文集由中文核心期刊《计算机科学》专辑出版。与会人员对研讨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董荣胜教授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特别新颖、实际,对学生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董教授倡导并构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应当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的始终。董荣胜教授为此荣获广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次、三等奖2次、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广西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等多个奖项。投身科研 肩挑重担

教学改革,科研先行。董荣胜校友自中国地质大学毕业2年后,即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冷冲模具间隙检测系统”的任务,任项目组副组长,负责该项目“软件控制系统”的研制,为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作出了贡献。该项目被专家组鉴定为达到了国际同行的先行水平。此后,董荣胜校友又分别主持和承担过多项攻关项目的任务,如电话银行系统的研制、医药公司管理系统的研制等,在项目的验收结题报告中,有委托单位写道“由董荣胜同志主持的项目完全达到项目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系统试运行很好”等验收结论。

董荣胜教授积极参与国防科研项目的工作,以课程组主要成员身份参与了总装备部“某装甲情报处理车软件系统的研制”、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基于Ada的形式化规格技术研究”等项目的工作,数个寒暑假都在科研一线工作,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投入使用竭尽全力,被评为学校科研先进工作者。

董荣胜教授认为,大学教师不仅要参与攻关项目的研究,更应该参与科学基金等更基础的研究工作。为此,他先后参与了“混杂生产过程的混杂Petri网建模和符号调度技术研究”、“装配序列生成的符号技术研究”、“基于时态认知逻辑的特征交互无界模型检测”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工作,主持了“嵌入式实时系统可预测调度研究”、“基于对象的分布式实时系统调度模型研究”、“模型检验和定理证明相结合的安全协议分析技术研究”、“基于博弈论框架的无线自组网性能及安全研究”等省级科学基金的项目。他所承担的项目均顺利完成,并受到好评。

在攻关项目的研制过程中,董荣胜校友重视科研知识产权的申报,先后获得过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9项。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他十分重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思想与方法的作用,先后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被SCI、EI收录10余篇,论文被他人多次引用。他十分重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首创了在国内很有影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课程,该课程被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采用。他撰写的相关著作型教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重印12次,被他人积极评价和引用160多次,包括台湾在内的我国各大图书网站都有该书的现货销售。

他,不辞辛苦,踏实前行,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特别是我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以自己是中国地质大学的毕业生为荣,在不同场合多次申明,他的研究工作所采用的思想与方法,来自于在中国地质大学的学习。

这,不仅仅是成绩的罗列,更不是成功的炫耀,而是大家怀着敬意粒粒细数、细细体味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的伏案艰辛,在多少个日复一日、冬夏轮回中的埋头深思!

董荣胜校友像一缕清风,默默地耕耘在科学的原野、学生的心田,不知疲倦;他像辛勤而又充实的园丁,用慈爱的目光送走那满园欢快的桃李。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展现了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光辉形象。

深山曲径通幽处,一步一印,踩在雪里寻梅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爱校联合会学生记者 李凤 整理]

幸福源自地层深处——记1986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友灵校友

2005年底,一条消息在国内地质学界引起震动:信阳市商城县汤家坪一带发现大型钼矿!在这里发现钼矿,宣告鄂豫皖三省接壤的大别山北坡地区金属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意味着河南省在我国钼矿保有优势地位的巩固。随着汤家坪钼矿揭开面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名字跃入人们的视野,他就是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队长徐友灵。

徐友灵,男,198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地球史专业。自担任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调查队(以下简称地调三队)队长以来,他坚持地质勘查主业与多种产业并举,促进产业发展,地质勘查项目组织实施能力有所增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持续取得丰硕成果。一股不息的激情:做地质追梦人“1981年,懵懵懂懂上了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稀里糊涂‘栽’进地球史,我就这样被唤醒了:地球—地质—矿藏—人类的文明,多有意思又多有意义的事业!”徐友灵说。

大学一毕业,徐友灵就下基层,搞勘探。他骑着自行车在各个煤井奔波;常年野外勘探虽艰苦,却总感觉地质工作让他着迷。技术、政工、管理、经营,在地质部门的各个岗位历练18年,2003年到地调三队时,他已由毛坯炼成了一块好钢。“去地调三队的第一年,队上的地质技术人员调走了8位。我发誓:一定要凭地质勘查这个主业立队、强队!”徐友灵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实现了诺言。地调三队新增高级工程师23人,专业技术人员已占整个队伍的50%,承揽国家、省和社会地质勘查项目49项,在矿调和银、金、钼、煤等矿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和找矿信息。2007年全队总收入过亿元。一个坚定的信念:找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多次勘探未果,大别山北麓究竟能不能探出大型金属矿,是横亘在河南地质人心头的一个结、一个挥之不去的问号。

2003年7月,徐友灵就任地调三队副队长主持工作,2004年任队长。经过一个阶段的调研思考,一个认识在他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大别山北麓具备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而汤家坪又曾发现过钼矿点,徐友灵下决心把握住良机。

但“汤家坪钼矿点品位低”这一结论,曾使队里有过放弃的想法。面对高风险,是进还是退?“找矿是地质人的天职,只要有科学依据,我就要担这个险、尽自己的责。”徐友灵与班子成员、技术负责同志达成共识:坚定判断,立即动手!

从2003年秋到2005年底,再到2006年底,地调三队与合作方一起,利用地球物理、化探、地质等科学手段,一步步证实了预测!

以汤家坪钼矿为开端,大别山北麓由东到西钼矿藏勘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发现多个找矿前景较好的地段。将来,围绕钼矿产业链开发,周边鄂豫皖三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一个创新的理念:地质勘查主业与多种产业并举

多年来,徐友灵一直坚持“创新经营、创造效益”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平安富足和谐的地质队”,持续实施产业发展工程,实现了大别山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为河南省地质找矿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4年来,在徐友灵的带领下,地调三队承担完成大型地质勘查项目49项,其他小型地质勘查项目100多项;提交新发现矿产地10处;详查基地1处;提交河南省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大型金属矿床1处;商城县汤家坪钼矿实现了从发现到勘探的快速评价,探明钼金属量2305吨,达到了大型矿床规模,实现了大别山地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和历史性突破,为建设大型钼矿开发企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有效地提升了矿区的市场价值和开发价值。

为了支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该队结合信阳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了以信阳毛尖、板栗、银杏等特色农业为主的农业地质调查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为全力打造信阳市旅游品牌,他主持完成了信阳商城县金刚台地质公园申报技术工作(该项目2005年1月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评为省级地质公园,2005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他组织开展信阳市中心城区城市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城市建设提供背景资料。同时,他还对信阳市旅游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价,在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与防治工作中,主持完成了信阳师范学院艺术楼,新建郑州—武汉、合肥—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市委羊山行政中心新址勘测等20余项工程项目。

徐友灵还大力倡导该队依法与国内著名矿业公司和职工股份公司联合组建大型矿业公司,注册资金2299亿元,其中地质调查队占34.8%,职工股份公司占8.7%,从而使国有资产和职工财产双重大幅度增加。组建的信阳最大的引资金属矿业企业,实现引资合作勘查重大突破,为信阳矿业经济发展和促进商城县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队的工勘施工也实现了跳跃性发展。2007年经营收入是4年前的266%。多种经营企业创收逐年增加,陆续实现扭亏增盈,2007年创收是4年前的190%。产业结构和市场领域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实现了桩基、工勘、测绘和环境地质全面发展,市场辐射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市政工程、矿山治理等领域;承揽重点项目和大宗工程取得新进展,相继完成了信阳同合火车轮生产基地基础工程、大唐信阳华豫电厂干除灰灰库桩基工程,京沪客运铁路专线、郑武客运铁路专线勘察、新县城乡地形数字化测量等中大型工程施工,其中信阳同合火车轮生产基地基础工程突破600万元,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生产经营型向经营管理型转轨取得新进展。一是承担大项目执行能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区域和专业领域不断拓展实现了经济较快发展;二是地灾治理工作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地灾治理工作取得新进展,成为省内地质环境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现在,徐友灵将眼界放得更远,他准备带领职工一举拿下“黑龙江省伊春市红星区、汤南林场幅1:5万矿调”项目;在内蒙古、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上,地调三队的地质队员正挥洒着创业激情。一支和谐奋进的队伍:1+1>2

作为领导干部,徐友灵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只有领导班子形成合力、配合默契、优势互补、相互搭台,才能创造1+1>2的奇迹。他常说:“我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都焕发出激情,找到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地方,让人觉得有干头。只要每个人都以激情融入地调三队这个大家庭,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河南省地矿局和河南省总工会领导为徐友灵同志(左)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初,“打造平安富足和谐的第三地质调查队”主体系统工程的6项子工程——人尽其才工程、经济富强工程、职工增收工程、产业发展工程、平安和谐工程、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工程锲而不舍地开始了。徐友灵带领全队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扶持措施,扩大企业实体发展空间;实行“高工资增加收入”的分配措施,发挥发展成果的驱动性;实行“高福利多奖励”的激励措施,扩大激励覆盖面;实行“温馨周到服务”的群众工作措施,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实行“鼓实劲树新风”的宣传措施,增强队伍凝聚力和荣誉感。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施富民措施、增强集体凝聚感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在优质高效的前提下,他们积极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向低收入人员倾斜,在投资政策、工资分配、生活福利待遇等全方位给予职工倾斜,对年收入2万元以下的职工实施多种角度的补贴、补助、定额奖励和福利等,推进职工收入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3年来,职工年人均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2%、31.09%、38.76%,全面实现了持续的较大幅度的提升,远远超出当地的收入水平。

队上采取出资资助或奖励方式建立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激励职工参加各种学历教育。现已有5人获得大专和本科学历,31人正在进行大专和本科学历的学习;有6人获得硕士学位,12人正在就读;有4人考取律师资格、1人考取安全工程师资格、2人考取建造师资格、3人考取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这些都不断增强了员工事业发展的后劲。

近几年来,地调三队的矿产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工程地质都取得了好的成果,经济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政治、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保持了“信阳市文明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被河南省地矿局授予“河南省地矿系统‘十五’期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徐友灵本人也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局提出:建设专业一流、实力雄厚、富裕和谐的河南新地矿。这为我们做好国家矿产资源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三队还要再加把力,为建设富裕美好中原作出自己的贡献。”徐友灵思考着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他说,不管别人的人生如何设计,他,只想在地质这条路上走下去![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黄飞、刘锐 整理]

边疆之子 豪迈驰骋——记1986届毕业生、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赵来校友

赵来校友,1982年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1986年毕业后,他先后在内蒙古109地质队、锡林郭勒盟乌兰图嘎煤矿和锡林郭勒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现为锡林郭勒盟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电子技术)、国家信息化认证工程师。

20多年来,赵来校友秉承地大“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方法兢兢业业工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他共负责完成科研项目(课题)17项,科研报告14份,调查报告15份,设计方案30余份,计180余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篇(计7万多字),研究开发并正式出版多媒体光盘1套,其中有15篇论文获得自治区以上奖励;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获得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0年1月31日,赵来作为全区科技战线的优秀代表、自治区劳动模范,受到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的亲切慰问。2011年赵来、孙玉梅夫妻双双被选举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并光荣出席了2011年11月在呼和浩特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致力煤矿勘探 汗撒改造工程

20世纪80年代初,赵来校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地质学院煤田地质专业,在老一辈地质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在学校“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校训的熏陶下,他勤奋刻苦,收获了丰富的煤田地质学知识。

赵来在锡林郭勒盟太旗农村长大,从小就经历着烧不上煤、用不上电的穷困日子。他心想:有朝一日,自己能为家乡的父老们找到一个大煤矿,建起一座大电厂,那该多好。大学毕业时,同学们有的考上研究生,有的争取留在科研单位,还有的出国深造,但他却怀着报效家乡人民、振兴锡林郭勒盟煤炭经济的愿望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地处祖国北疆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毕业后,他来到内蒙古109地质队工作。他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参与主持了多个项目研究。1986-1992年,赵来校友负责主持了“白音乌拉煤田芒来煤矿详查”、“西乌旗豁子梁煤矿详查”、“锡林浩特煤矿东山区详查”和“西乌旗哈达图煤矿详查”地质勘探项目,完成钻探12000米,探明储量16亿吨,提交了1套大型、3套中型的详查地质报告。特别是在芒来煤矿的勘探工作,他探明了煤矿煤炭储量近10亿吨,彻底改变了东苏旗没有煤炭生产的历史,并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于1989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三等奖。在乌兰图嘎煤矿工作期间,他针对煤矿水文地质特点及实际生产现状,提出“利用钻孔预先疏干第四系孔隙潜水实施方案”,并负责经过3年试验性施工完成“第四系孔隙潜水疏干工程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直接节约投资100万元,每年还可以为矿上减少运输成本16万元,更重要的是为目前已开工建设的胜利一号露天矿疏干方案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数据和实践经验。2010年赵来校友(右1)接受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春华(右2)的亲切慰问

2002年2—11月,赵来校友负责编制了“围封转移适用技术推广基本模式”项目,对“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获得了2005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2007年,他参与编写了“锡林郭勒盟煤炭及深加工综合发展规划”,并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锡林郭勒盟‘十一五’金属矿产开发利用规划”和“锡林郭勒盟煤矸石(劣质煤)综合利用发电专项规划”。与时俱进 科技引领创新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原始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作需求。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锡林郭勒盟当地经济的发展,地大本科毕业的赵来校友没有就此满足。1994年,他考入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学习。在地大打下的良好数理基础使他在面对全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时,游刃有余,如鱼得水。毕业后,具有前瞻意识的赵来校友将自己所学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地质项目的研究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我们来领略赵来校友的工作业绩,感受他的拼搏和辉煌。

2001—2003年,他负责“锡林郭勒科技信息网”建设项目,完成了锡林郭勒盟科技局和12个旗县市联网系统,并建成锡林科技信息网主网站(www.xlsti.com)和12个分网站。此次建设项目获得了2005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年6—12月,他负责“美丽富饶的锡林郭勒——投资指南”多媒体光盘(万方出版社出版)开发项目。此项目填补了锡林郭勒盟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对宣传锡林郭勒盟和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2—2005年,他负责建设蒙文科技信息网、那达慕旅游网、联合数据商务网等一系列锡林郭勒盟知名品牌网站及政务、企业网站50多家,推动了锡林郭勒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蒙文科技信息网系全国首家面向农牧民服务的蒙文科技信息服务网站,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空白,并带动了蒙文信息化网络的快速发展。该项目获得2010年锡林郭勒盟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他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5年3—12月,负责编写“锡林郭勒盟电子政务总体设计”及全盟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的监督实施。

2005—2007年,他负责实施“96048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通过网络、电话、视频和语音等多媒体手段,提供了丰富适用的信息技术服务,为农牧民增产增收、开拓市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6月—2007年9月,他负责锡林郭勒盟“科技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的实施,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将科技资源进行分析、筛选、编辑、汇总、统计,为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科学的依据。

2007—2008年,他负责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科技信息服务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编号:2007EA640042),完成项目投资200万元。

2008—2010年,他负责实施国家、自治区创新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锡林郭勒盟中小企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代码:09C26141503173),完成项目投资共计150万元。自加压力 科研育人培俊秀

面对这些业绩,不断创新、勇于实践的赵来校友并不满足。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学业专长向更为深层、广阔的领域进发,为社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他深知西部地区缺乏人才,尤其是缺乏信息技术人才,必须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立足本地培养人才。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锡林郭勒盟电大的教学工作和研究工作。在电大教学期间,先后担任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煤田勘探与开采等课程,他将自己的所学付诸于教学,用自己的工作实践经验带领学生实习,为锡林郭勒盟地区本土化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004年5月—2005年10月,作为锡林郭勒盟电大的特聘教师,他共参与完成了全国教育“十五”规划“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西部民族地区远程开放教育学校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素和特点”课题;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知识经济下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远程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课题共4项。他的课题成果分别发表在国家或自治区级学术杂志或论文集中,并获得多项奖励。而在这些项目的研究中,赵来校友带领的一批批本土培养的信息技术人才也在茁壮成长,并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信息技术产业的主力军。

赵来校友立足西部边疆民族地区,身处科技一线,为锡林郭勒盟地区信息化建设和煤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所实施的一系列信息化建设项目,使锡林郭勒盟科技系统信息化工作在自治区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充分发挥了科技的先导和示范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锡林郭勒盟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赵来校友曾获得锡林郭勒盟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锡林郭勒盟“先进科技工作者”、自治区“青年科技标兵”、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自治区使用蒙古语文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科技系统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受到自治区领导的慰问。[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郭晓宁、刘锐 整理]

谋地质工作大略 启资源智慧卓识——记1986届毕业生、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施俊法校友

也许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一个不等式就是他永恒的王国;也许对于一个情报工作者而言,什么也比不上一串字符解码的意义。在施俊法博士看来,“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是他对地质调查战略研究的不懈探寻,勾勒了他20多年地质事业的奋斗轨迹。

2010年5月18日,第五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评选揭晓,施俊法榜上有名,得到了作为地质界最具影响力的中青年最高奖的肯定。我们走近这位地质调查工作战略研究者,也许从他热爱的地调事业说起最好。他向地质走来 务实是他的风采

1964年,施俊法出生在山川秀美的浙江省永康县(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已撤县设市)。永康,古称丽州,寓意“永葆安康”,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时光。18岁那一年,刚成年的施俊法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礼物——大学通知书完成了他的成年礼。1986年7月,他顺利获得了找矿地球化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先后拿到了地球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地质、找矿和地球化学,这些在他求学生涯中的节点,也成了施俊法日后工作中始终相随的关键词。现在,已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的他,回望过去,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战略研究已有20多个年头了。

1989年7月开始,他先后在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从事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战略和地质科技情报研究,2003年他调入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一直从事着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战略的研究。

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施俊法承担了大量国家级或部级项目,合计经费达到1000余万元,其中有“地质情报编译与科技集成”(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2004—2010年)、“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与成果综合”(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地质调查条例》立法前期研究”(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项目)、“地质调查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5—2009年,国土资源部“百人计划”)和“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研究”(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基金)等重大研究项目。

在工作的这十几年里,历数他的研究,不妨将一摞摞奖牌在笔下扫描一遍:1998年,“国外区域化探异常筛选与评价技术情报调研”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2004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系统研究”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2006年,“信息找矿战略与勘查百例”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评价”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十四);2007年,“亚洲矿情”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2008年,“地质调查发展战略研究与成果综合”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四),“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五)……工作以来,施俊法曾主持了9项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级或部级重点科技项目6项,其他项目3项;参与他人主持项目10多项。获得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5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开出版专著5部(第一作者3部)。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68篇。截至2009年,被CSCD收录达到14篇;42篇论文被CSCD论文引用102次。6篇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1篇论文被EI收入。2007年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又获得了“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人才”的光荣称号。

罗列起来也许只需要一段话,但是,累累的硕果后面总有耕者辛勤的劳作。

在将精力投入研究工作的同时,施俊法还承担了繁忙的事务性工作。自2004年起,他兼任了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常务理事。2005年起他又兼任中国地质学会科技情报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学术秘书,他还是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员,九三中央参政议政中心特邀研究员。隐伏矿找矿路 跟踪地化前沿

一步抉择路,一生地学情。1982年武汉地质学院的那一张录取通知书,将一个青年引进了看似冰冷却饱含深情的地球科学的世界里。

矿产资源已经成为了支撑人类文明进步,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类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阶段,要解决矿产资源的瓶颈问题,寻找隐伏矿是必然的选择。数据对科学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最有力的声音,施俊法就以大量统计数据说明“就矿找矿”是实现找矿突破最有效的途径。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应是“以减少风险、节省投入、提高勘查工作总效益”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不是片面追求高、精、尖技术。施俊法认为,以地质勘查技术为先导,综合地质多学科信息,实现从区域到局部战略转变;同时,将矿产勘查工作主要部署在已知成矿带的周围,最终实现找矿突破。

赵鹏大院士在《深部找矿:矿产勘查新阶段、新任务、新机遇有关问题的文献综述》的主题报告中,引述了施俊法等在《隐伏矿勘查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的几种隐伏矿床勘查新方法、新技术,这些成果已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前沿和实践中的理论依据。

在国家“八五”和“九五”期间,他也系统总结了国外勘查地球化学现状与进展,并系统总结了国外区域化探异常评价方法,为原地质矿产部“八五”重点攻关项目实施发挥了导向的作用。早在1995年的时候,他就系统研究了国外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理论与方法,引入地球化学工程学概念,出版了《环境地球化学成就与前景》一书;同时,他又向国内业内系统介绍了国外地气测量方法和进展,引导了国内开展类似的研究。他还开展了地球化学异常分形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多重分形的特征,论证了超低密度地球化学填图的可行性。钟情公益地质“智囊”地质战略作为中国地调局发展中心情报室主要负责人,施俊法2003年起创办了《地质调查动态》(每月2期),系统报道国外地质工作与地质科技发展趋势,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04—2006年,施俊法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代拟稿)》的起草及相关战略研究。作为主要执笔人之一,他完成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研究》,出版了《公益性地质工作定位与发展方向》专著。在施俊法看来,公益性地质工作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动力,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为目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应该具有一般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特点,也就是说,应是地学研究和信息机构,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提供及时、公正、可靠的地学信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特点,就是集调查和研究于一体,科学技术研究贯穿于地学数据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全过程。

2009年6月,他在接受《中国矿业报》采访时也表示过:“矿调(或区调)应属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范畴,成果提供全社会使用。以探矿权为诱饵拉地勘队伍搞地质调查的‘模式’,把本属公益性的信息变成政府的‘私有财产’,也把地勘单位当成自己的‘附庸’,极大地腐蚀和破坏了市场规则。”勇于用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针对国内实际的勘探开发情况发言,是对一个有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地质科学工作者最好的说明。

针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外部环境日趋恶化、地质调查工作领域不断扩展、地质调查工作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等问题,施俊法及其同事开展了《地质调查条例》立法前期工作,探讨了地质调查立法工作的基本定位,初步设计了《地质调查条例》基本框架和基本制度,为立法程序的启动作了很好的准备。

2008年12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由美国波及全球,与全球矿业休戚相关,这个时候,施俊法依据研究对形势作出了及时判断,提出了“国际矿产勘查环境由紧变松,矿产勘查投资紧缩,矿产品价处于震荡调整”的观点。2009年3月,率先提出“矿业逐步回暖,矿产品价格回升,但由于流动性资本泛滥,矿产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泡沫,矿产品价格和矿业股价处于动荡上升过程之中”观点。在2009年的7月,应邀在“全国百家地质队(院)长座谈会”上向与会者作了“金融危机下矿业形势分析及其预测”的主题发言。在金融危机见底之后,施俊法的预测和看法得到了应验。

作为第一撰写人,施俊法连续3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编制了《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使之成为国土资源部机关出版物的精品。在制度规范化上,施俊法也有很多建树,比如,他构建了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新框架,实现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提出了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新框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和服务现代化,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为配合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制订,他对国外地质科技战略系统地作了研究,对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2004年出版了《21世纪初地质调查机遇与挑战》。该书出版以后,在地质科学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时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嘉华专门致信发展研究中心邓志奇主任,充分肯定了这项研究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领域内重要的研究者,他参与了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科技规划的制订。而这些,将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规划实施开展的情况。心怀祖国建设,建言政策实施,在人文科学里有公共知识分子之说,那么,施俊法就可以称得上是“公益地质”知识分子。关注勘查战略 放眼世界矿情

国内外大型超大型矿产勘查已经有了相当历史,施俊法研究了这些沿革变迁和理论积淀,论述了矿产勘查具有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平均发现一个矿床的时间为20年,从发现到开发需要7年,因此,矿产勘查工作需要超前部署。他以国外100个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勘查实例,论述了100个金、银、铜、铅、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发现过程,其中半数以上矿床的勘查实例在国内都是首次报道。

以100个矿床发现史为依据,探讨了“经验找矿”与“理论找矿”的关系,首次详尽地论证了信息找矿战略,在矿产勘查中,直接信息是最可靠的找矿信息,它必然起先导作用。地球化学方法继承了这种直接找矿方法的传统,把辨认矿化的直接信息的能力从人类肉眼的百分之几提高到百万分之几,是地质找矿直接信息“朴真”特性的延续,起着直接信息的独特作用。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下,直接信息与间接信息可以相互转化,只有当信息具有直接指示矿床存在和分布的特性时,它才会发挥实际的找矿效能。因此,多学科信息的收集和综合分析,是实施信息找矿战略的核心工作。后来在此基础上,施俊法出版了《信息找矿战略与勘查百例》。

针对当前深部矿产勘查工作现状,施俊法提出了建立新一代地质勘查技术体系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了新一代地质勘查技术体系所具备的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大探测深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强抗干扰能力等为特性,强调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与集成,能够在野外快捷有效地推广,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找矿效果。

施俊法还依据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本规律,归纳出以下6组特征:阶段性和递进性、全球性和前沿性、全局性和超前性、系统性和级次性、多解性和综合性、先进性与适用性,进而提出了未来5~15年我国固体矿产深部找矿关键技术发展战略。

2010年10月底,他的研究团队又编著出版了《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的巨著,系统论证了找矿模型的概念,认为找矿模型以经验模型与理论模型的各类信息的兼收并蓄为基础,以找矿为目的,以特征和标志等事实资料为基本内容,以标志、特征、数据组合(不是成因和假设)为依据形成准则和判据指导找矿。从广义上来说,找矿模型包括区域找矿模型、局部找矿模型、矿床找矿模型;从狭义上来说,找矿模型是指局部找矿模型。

针对我国企业矿业勘查开发“走出去”的发展策略,施俊法策划了“世界矿情”研究。以“矿”为主线,将矿产资源、矿业开发、矿业政策、成矿规律和投资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全局来分析亚洲和中国矿情的特点,编著出版了《世界矿情·亚洲卷》,学界业界反响强烈。我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贸易大国,他从中国与亚洲各国矿产品贸易方面,论证了中国与亚洲各国在矿产资源上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还系统地提供了亚洲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相关信息。通过全面系统研究亚洲24个主要矿产资源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如矿业与经济概况、矿产资源概况、矿产品贸易与供需形势、矿业管理体制与矿业政策、投资环境以及典型矿床等,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继《世界矿情·亚洲卷》出版后,2010年12月,在他的领导下,他的同事又出版了《世界矿情·独联体卷》,为世界矿情研究又翻开了新一页。研究不是无情者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一篇文章,几千字断不可能给予施俊法全景式的生动写照,不过透过施俊法收获的这些沉甸甸的果实和那闪耀的学术魅力,我们总是看到,正是这位积流汇海、潜沉日显的成果缔造者,用他平凡而坚忍的人格、务实而卓越的研究态度,感染了我们。也正是施俊法忠诚地质事业、为社会奉献最美韶光的实际行动,成为立志国家地质工作的青年的榜样。

日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据悉在国家地质规划中,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商定,每年将投入130亿元资金,其中,地质矿产调查评价65亿元。地质调查得到国家日益重视,也展现着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施俊法校友,将和更多的地质工作者一道,踏上新的征程,向新的山峰登攀。“因为,山就在那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爱校联合会学生记者 牛格 撰稿][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撰稿]

遨游古生物世界 破译标本中密码——记1987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校友

舒德干,男,湖北鄂州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并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德国洪堡学者、长江学者。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逮住最古老的鱼“古生物学看似枯燥,却蕴含着既往鲜活世界的巨大奥秘和意义。读懂那些化石中隐藏的信息是我的快乐所在。”舒德干院士从本科阶段起,就与古生物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在成堆的化石中与寒武纪5.3亿年前的世界进行着对话。

2003年,一项名为“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舒德干就是这个奖项的完成人之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这一生物创生事件产生的谜团一直是学术前沿的热点。1999年前,学术界新发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产生的动物均仅限于无脊椎动物。几百年来,无数学者试图突破这一局限,都无功而返。我国两万平方千米的“云南澄江化石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早寒武世化石信息,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大学求学时曾系统学习过“脊椎动物学”和“古脊椎动物学”的舒德干,希望在这里能探寻出改写历史的可靠证据。

云南东部澄江动物群,以软躯体化石的精美保存为特色,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化石宝库。舒德干院士每年都要带着学生们从西安来到这里辛勤劳作,在一块块石头上寻寻觅觅、敲敲打打。每次外出,他们采集的石头能装一个集装箱,但是经过遴选后能用的仅有几十块。运回西安后,舒德干院士都要逐一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终于,苍天不负苦心人。舒德干院士在一块两寸见方的石块上,发现了一个长不足两厘米、宽半厘米、模糊得几乎无法辨认的鱼状印迹。这块后来被命名为“昆明鱼”的化石,就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脊椎动物的“老祖宗”。英国刊物《Nature》以“逮住鱼的始祖”为题,针对舒德干等人的论文《华南发现早寒武世脊椎动物》发表了专题评论。该论文发现并论证了昆明鱼、海口鱼不仅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而且也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很可能代表着由无头类向鱼类骨干谱系演化的一种过渡类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R.Dawkins认为:从原始真细菌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人类的39“代”祖先,而昆明鱼最接近第18“代”祖先。英国《科学进步年度述评》也强调指出:“世界上最古老的鱼,其意义最为重大。”这块化石的发现,将脊椎动物的历史纪录至少前推了5000万年,是半个世纪以来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中最重大的关键性突破。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不到地球生命发展史百分之一的瞬间创生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动物门类,奠定了动物类型多样性的基本框架。

目前,昆明鱼、海口鱼、古虫动物门(含西大动物、地大动物、北大动物)、云南虫类等已经作为标志性成果被收入中、美、英、法、日等国的多种教科书、百科全书、科学年鉴、科学辞典、专著和博物馆。在生物进化史上写下中国的名字

地球上的生命何时大量出现?以人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怎样演化来的?生命大爆发和进化论矛盾吗?……这一系列早期生命演化的重大难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成为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舒德干院士在“当代自然科学十大难题”之一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动物门类起源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10篇见于英国《Nature》和美国《Science》杂志。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舒德干院士是我国唯一一位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3篇《Nature》“Articles”论文的科学家。

在对古生物进化过程的研究中,舒德干院士和研究团队相继发现了“尖山海口虫”、“华夏鳗”、“西大动物”、“地大动物”、“北大动物”、“昆明鱼”、“海口鱼”、“钟健鱼”、“古囊动物”、“长江海鞘”等奇特始祖动物化石和灭绝动物类群“古虫动物门”,提出了脊椎动物实证起源新假说,在国际同类研究中首次全面勾勒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所创生的“动物树”中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两大枝系动物演化谱系的基本轮廓,提出“三幕式寒武大爆发诞生动物树”假说,该新假说比达尔文的“非爆发”假说和古尔德(S.Gould)等人的“所有动物门类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假说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这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科学发现,使其中一些生物进化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得以用“昆明鱼目”、“华夏鳗”、“长江海鞘”来命名,以记载中国学者在科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并作为标志性成果载入了早期生命演化史册,这是中国地质古生物界的骄傲!“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昆明鱼”和“海口鱼”的发现,将脊椎动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该成果被我国524位两院院士评选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对舒德干等人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成果评价是:为生物早期及其在寒武纪早期的大爆发问题提供了新的回答,对一些现存生物门类的早期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

2004年,舒德干校友凭借在“寒武大爆发”的面貌揭示上取得的关键性突破,被授予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作为一位长年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舒德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当一个人把生命的全部意义交付给探索未知奥秘时,他会因拥有远大的目标而拥有坚忍的毅力。”在探索生命的奥秘的旅途中,每年有几个月时间,舒德干都是在野外艰苦环境中度过的。他经常一天步行几十里,从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他说:“发现的快乐可以化解枯燥乏味和体力不支的感觉,会觉得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持着自己。”而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舒德干走上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巅峰。

为了普及进化论知识,舒德干院士还曾两次主持翻译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并撰写深入浅出的长篇“导读”及附录《进化论十大猜想》。10年间,这两个译本共印刷了20次,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有人如此描绘舒德干教授的形象:孜孜不倦 探索不止我把永恒的愿望挂在枝头,任凭风吹雨打;我把不变的步伐扎向大地,经历桑田和沧海;再把短暂的犹豫蜕变成前进的信心,我要用坚持去横扫一切障碍,即使失败了,我的目标与信念还会始终如一。

在40多年的地质古生物教学和研究中,舒德干院士孜孜不倦,探索不止。舒德干院士的两项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投票评为1999年和2001年度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其2004年的成果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0年至2003年,舒德干院士以第一完成人或并列第一完成人获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唯一的一等奖和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也是该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唯一一个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时,他还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等称号。他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两人(张兴亮、张志飞)的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2003年和2008年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的另一名毕业博士生刘建妮2011年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封面论文。[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根据网络材料整理]

不断点燃油气发现的火炬——记1988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启军校友

侯启军,1966年11月出生,黑龙江大庆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吉林省委九届候补委员,中共吉林省松原市委常委,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石油地质与勘查专业,2002年获吉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他曾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一室副主任、勘探研究所副所长、院副总地质师,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地质师、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8项,在国内一、二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技术论文3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8部。侯启军多次被评为大庆油田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劳动模范,2001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06年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8年7月15日,奥运祥云飘进吉林油田公司总部所在地——吉林省松原市,侯启军等12名石油员工成为光荣的火炬手,在圣火的光芒中展示中国石油员工风采。侯启军高擎祥云火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微笑着向道路两侧观众挥手致意。完成火炬传递任务后,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和吉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采访,以油气勘探专家的独特视角,将传递祥云火炬的激情与点燃气藏火炬的激动,十分形象地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油气勘探工作的热爱和对北京奥运会的祝福。他激动地说:“作为一名石油人,我要发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点燃油气发现的火炬,为祖国加油,为奥运加油!”

走出校园20几年来,侯启军始终战斗在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最前沿。从一名普通的勘探技术人员到大庆油田研究院的勘探技术负责人,从主持大庆油田勘探工作的副总经理到担任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找油激情,坚定寻找大油气田的信心,带领勘探技术人员不懈地探索实践,迎来了松辽盆地油气勘探一系列重大突破和重大发现。一

1959年大庆油田诞生后,在松辽盆地深层发现大气田一直是大庆石油人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庆勘探工作者积极为寻找大气田作理论、技术和资料上的准备。21世纪之初,年仅33岁的侯启军担任了大庆油田公司副总地质师,之后两年又相继走上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岗位,分管油气勘探工作。面对深层油气勘探的一系列难题,侯启军加大对深层天然气地质综合研究和三维地震勘探力度,亲自主持和研究该区域所有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2001年5月,他调整勘探部署思路,由过去主攻徐家围子断陷西坡,转向断陷腹部的火山岩隆起带,并组织研究院、物探公司、勘探公司和勘探部诸多科技人员和专家,经过7次反复论证,大胆决策,在徐家围子断陷兴城构造火山岩隆起带甩开部署钻探徐深1井。2002年11月16日,下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压裂试气获得高产气流,大庆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发现松辽盆地北部第一个高产高丰度大型气藏。之后,他又组织部署钻探了10口探井,多口井获高产气流,使庆深气田成为中国陆上第五大气区,为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创建百年油田提供了新的资源基础。二

吉林油田地处松辽盆地南部,发现时间仅比大庆油田晚3天,天然气勘探一直未实现大突破。2004年10月侯启军担任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全面主持公司工作,同时分管油气勘探工作。“油气首先在地质家的头脑里。”通过大量分析松辽盆地地质资料,借鉴庆深气田发现的成功经验,侯启军坚信松辽盆地南部一定蕴藏大气田。思路决定出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坚持油气并举,搞好5个勘探”的工作思路,把天然气发展作为要精心做好的“3篇文章”之一。

2004年底,他在吉林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思路上及时作出“3个调整”:勘探方向由东部断陷调整到长岭断陷;勘探目标由断陷边缘调整到断陷腹部;勘探对象由碎屑岩调整到火山岩。据此在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腹地部署了风险探井——长深1井,2005年吉林探区深层天然气勘探获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发现了松辽盆地南部第一个大型整装高产气藏。为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他又组织和部署了一批探井,这些探井均发现厚气层和较厚气层,多口井获高产气流。

吉林油田长深1井与大庆油田徐深1井的钻探成功,形成了南北辉映、气贯松辽的大场面。在松辽盆地大油田的下部发现了大气田,不仅实现了几代石油地质学家的夙愿,更为实现中国石油“东部硬稳定”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了资源条件。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松辽盆地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发现大油田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种形势,侯启军始终坚信,必须解放找油思想,转变勘探观念,老探区深化勘探要有新举措,新探区风险勘探要有新思路,在变中谋发展、找方向、寻突破。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勘探情况,他组织实施了大型湖盆三角洲前缘相岩性油藏精细勘探,突破了葡萄花油层以构造油藏为主的传统认识,在葡萄花油层又找到大规模效益储量。同时,他还组织加大大庆海拉尔盆地勘探力度,发现了呼和诺仁、苏仁诺尔和苏德尔特油田,开辟了勘探新领域。这些发现,为大庆外围油田持续上产奠定了基础。

针对吉林探区石油勘探,他首次提出“深盆油藏”理论认识,有力指导了吉林探区扶扬油层勘探。2006年,红岗大安地区提交的石油三级储量,使该地区扶杨油层整体形成亿吨级储量规模,为吉林油田大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

吉林伊通盆地勘探历经多年,但始终没有大的突破。为尽快打破这一地区勘探沉寂局面,侯启军提出重新对盆地构造、成藏、沉积等进行整体研究,并专门成立前线指挥部,全面打响了伊通盆地油气勘探攻坚战。2008年西北缘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新的油气富集带,初步形成亿吨级规模效益储量接替战场。基岩潜山勘探首次获得新发现,昌37井于基岩潜山发现天然气,展现了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四

每一个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都离不开思想的解放、坚定的信念、理论的创新和认识的提高。侯启军认为,认识无止境,勘探无禁区,站在地面研究地下,认识不可能一次到位,必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年来,他一直潜心钻研油气地质理论,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坚持不懈探索,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闯出了油气勘探新天地。

他的论文论著涉及油气勘探构造研究、沉积研究、储层描述、有机地化、资源评价、石油地质规律总结及勘探管理等多个领域,其中,《松辽盆地陆相石油地质学》、《松辽盆地岩性油藏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研究》、《松辽盆地深盆油藏》、《松辽盆地无机成因天然气及勘探方向探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勘探方向与技术对策》、《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地质结构与演化研究》、《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运移与成藏期》、《油气地质学新进展》等论文论著,创造性地提出和系统论述了松辽陆相盆地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分布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对中部组合大面积三角洲前缘岩性油藏、下部组合扶杨油层“深盆油藏”和深层火山岩气藏的形成、分布及勘探思路、方向和技术对策等研究,对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重大发现和突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五

侯启军既是一名有影响力的年轻勘探专家,又是一名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管理专家。作为吉林油田公司总经理,他以企业家的眼光精心谋划公司的长远发展,提出了“实现‘681’,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的战略目标,即2006年油气当量跨越600万吨,2010年跨越800万吨,2015年跨越1000万吨。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不仅解决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问题,而且统一了思想、凝聚了队伍、鼓舞了士气,铿锵有力地奏响了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油田各项事业步入了全新发展时期。2005年油气当量突破550万吨,2006年跨越600万吨,实现了“681”的第一步目标;2007年达到650万吨,2008年跨越700万吨,朝着800万吨目标胜利挺进,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作出了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吉林油田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05—2008年实现收入1030亿元、利润510亿元、税费400亿元,2005年在全国纳税500强中排名第36位,2006年排名第34位,2005年以来利税总额一直保持在吉林省第一位。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曾经取得的成绩,侯启军从来不提及,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不断点燃油气发现的火炬,使吉林油田早日实现“681”,建成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人才济济的科技大油田,安全生产、清洁生产、生产受控的安全大油田,环境宜居、安定团结、富裕文明的和谐大油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油!为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 供稿]

俯首甘为“地质牛”——记1988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忠珍校友

他没有显赫的桂冠与花环,却有一颗对党和人民无限赤诚、对地质事业执着追求、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的心。自1988年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野外从事地质工作,就像一头默默无闻的耕牛,长年累月跋涉在大江南北的崇山峻岭,无怨无悔。他叫余忠珍,是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一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

余忠珍同志长期从事地矿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地学造诣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200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召开金属矿找矿战略研讨会,余忠珍代表江西省地矿局作主题报告,受到与会的7名中科院院士高度肯定。

多年来,余忠珍担任过国家地质大调查“江西省北部九岭成矿带锡铜金矿评价”、“江西武宁—宜丰铜锡钨评价项目”等大型项目的负责人;主持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于江西省的10多个矿产项目的技术管理与实施工作,所有项目成果均达到良好以上;作为专家,曾多次应邀参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浙赣皖相邻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十五’工作部署”和“武夷山成矿带找矿工作部署建议”等课题的编写工作,其中主持编写的“樟树市岩盐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获得国土资源部规划成果二等奖。同时,他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开拓创新,开辟了走出省门、国门,走出单一的找矿框框,拓宽服务领域的新天地,实现了温总理“地质工作要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及“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转移,在西藏、新疆以及莫桑比克闯出了新天地;在农业地质调查上取得新突破,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找矿是地质之本

余忠珍常说:经济要发展,资源是保障。找矿是地质人永远的首要任务。正是基于为祖国寻找矿产资源这个理念,他20年如一日,先后在省内发现各类矿产地20余处,各类找矿异常50余处。在他的地质人生坐标上,纵横点缀了一朵朵璀璨的矿产之花!

江西北部九岭成矿带锡铜金多金属评价,是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这里的工作区域不仅植被密集,而且山势陡峻,切割厉害,开展地质工作的难度非常大。由于项目人员少,任务重,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付出了数倍的艰辛和努力。野外最苦最难的线路、踏勘点,他总是跑在最前面;回到室内进行综合研究,他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不懈的努力换来丰硕的找矿成果:新发现扩大矿产地7处,其中可供详查金矿产地1处,可供普查矿产地5处;圈定出成矿远景区23处;并在于都银坑、景德镇波阳、会昌锡坑迳、德安彭山等地勘查提交多处超大型矿产资源基地,为江西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有效缓解了制约省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2004年,他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地质找矿科技成果二等奖。

多年来,他以严谨、细致、求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娴熟的业务技术水平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野外工作之余,余忠珍同志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周围的同志们也是学而不倦,他所带领的团队营造出了一种孜孜以求、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余忠珍校友的获奖证书开拓是必由之路

为积极实施国家“走出去勘查”战略,余忠珍通过对俄罗斯、菲律宾、莫桑比克等国的充分调研与考察,比较论证,最终确定了在莫桑比克开拓市场。2007年9月,他带队先期进入莫桑比克,在莫桑比克成功注册了2个公司,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莫桑比克成功获得10处探矿权,矿权面积达4454平方千米,矿产种类有金、银、铜、铅、锌等17个矿种。正是通过余忠珍等人卓有成效的工作,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首次在非洲大地上取得找矿突破,扩大了社会影响,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西藏、新疆等地,由于余忠珍同志的审慎决策,地质找矿捷报频传。在新疆青河、也布山等地发现矿点14处;在乌郎达坂发现了具有良好潜力的中型铜矿;在伊犁地区发现3处大型铜资源勘查后备基地,预测铜资源量可达1000万吨。在西藏,新发现矿化点和矿点13处,获得了6处探矿权,西藏阿里地区新发现尼雄、滚纠两处超亿吨的超大型富磁铁矿,经2006年钻探揭露,富磁铁矿厚近百米,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西藏三大经典矿床之首,是西藏新一轮地质工作的六大突破成果之一。西藏地质工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高高飘扬在雪域高原的一面红旗,江西省政府先后三任主管副省长亲临西藏慰问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在西藏工作的职工。创新是活力之源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如何让地质工作为农业服务,是余忠珍常常深思的问题。“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的启动,实现了地质工作与农业的完美结合,延伸了地质工作的手臂。该项目目前涉及全省7个设区市的29个县(市)近6万平方千米,新发现从萍乡、宜春到乐平地区存在近4000平方千米的富硒土壤资源,是发展富硒农特产业的优质资源。通过开展针对性研究,新发现了一批天然的富硒农产品,极大地提升了其经济价值。这是一项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型、效益型、外向型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给予高度肯定,目前调拨配套资金超过4千万元。

农业地质调查的运作,在江西省内影响深远。从2011年开始,丰城市利用调查成果,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硒谷”,并投巨资打造集农庄、旅游、休闲等多位一体发展的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成果还作为全国农业地质调查主要应用成果,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门向农业部、国务院参事室汇报,引发了巨大反响。

由余忠珍组织实施的农业地质调查为省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为江西红土地上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方兴未艾的新亮点。

余忠珍同志以振兴地质事业为己任,以“地质牛”的执着、坚忍书写着当代地质科技工作者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人生乐章。[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供稿]

地质勘查路上勇往直前——记1988届毕业生、2004年度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贻赣校友

在江西地质勘查的第一线,有一位知名人物:23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投身于地质勘查、成矿区划和矿业权市场开发等工作,先后主持过多个重要的国家矿产勘查和区划项目,已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局级科学技术奖多项;主持编写的《江西省会昌—安远地区铜锡多金属矿成矿区划报告》、《江西会昌锡坑迳矿田及周边地区锡铜多金属放评价》等报告既有丰富的找矿成果,又有重要的理论性突破,为江西地质找矿工作作出了贡献。

他就是198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大队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贻赣校友。

徐贻赣校友在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和项目组织实施能力。他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并积极倡导“理论先行,实践检验”的找矿思路,项目成果显著。2003年度,徐贻赣校友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第九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2004年度,他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度,他获得“全国地质勘探工程技术能手”称号;2008年度,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学无止境 敢于创新

徐贻赣校友常说:“地质工作是常做常新,学无止境的。”作为“江西省会昌锡坑迳矿田及周边地区锡铜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徐贻赣与项目组成员一起不畏艰苦、潜心研究,敢于突破前人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总结了锡坑迳地区(次)火山构造与锡成矿的关系,首次提出了“次火山隐爆层间裂隙带”控矿的新认识,直接有效地指导了淘锡坝矿区隐伏锡矿的找矿工作。项目组对于该成矿规律的认识,丰富了锡矿床成矿理论,填补了我国锡矿成矿类型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白。因此,该项目的研究为江西省提交了具超大型远景的淘锡坝锡矿报告,徐贻赣校友也荣获了200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在负责“江西省大余县牛岭钨锡矿普查”及“江西省崇义县八仙脑锡矿普查”等项目时,徐贻赣立足于在学校学习时的扎实地质理论功底,结合日常研究的学习思考,指导项目组人员将成矿预测研究与矿区勘探工程布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动态设计与施工的良性循环。由于其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措施具体,不仅工作效果十分明显,在牛岭矿区布置施工的15个钻孔中,孔孔见矿,八仙脑矿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上述两个矿区已获资源储量均达中型,而且突破了前人的理论和认识。两个矿权经招标转让价值达1.8亿元,实现了地勘成果快速转化并迅速增值的目的,在业内造成了强烈的轰动效应。

在历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徐贻赣还参与“南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研究与勘查评价”项目,在新成矿理论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该成果荣获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矢志不渝 追求卓越

徐贻赣校友长期战斗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一线。担任九一二大队的大队长以来,他并不满足于完成琐碎而繁重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是立足地质矿产勘查,投入精力和时间关注、钻研地质勘查评价工作,并科学地将自己所学知识合理运用到项目研究中,在地质经济领域再创佳绩。目前,他正在研究矿产风险勘查项目中的“风险”控制理论与方法,尝试将金融风险投资的有关理论具体运用到矿产勘查领域中,从而将风险勘查投资纳入理性的轨道。在此基础上,他还申报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东部铁铜铅锌重要矿集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与示范”重点项目——“冷水坑铅锌银矿集区深部找矿勘查技术示范研究”,通过火山岩相—构造与冷水坑特大型银铅锌矿田成矿研究,探索该区成矿规律,指导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徐贻赣校友的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壮志与热情是伟业的辅冀。我们期待着徐贻赣校友满怀着对国家地质事业的热情,满怀着民族振兴的壮志,在中国地质矿产事业领域再创辉煌![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郭晓宁、刘锐 整理]

二十年如一日的找“铀”人——记1988届毕业生、2009年度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彭云彪校友

彭云彪,男,博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总工程师,内蒙古地质学会副秘书长。1989年,他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毕业后,即到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工作。20几年来,彭云彪在岗位上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从一名普通的地质技术员成长为总工程师,为我国国防和核电发展、解决铀资源瓶颈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业务优秀,业绩突出,2008年,彭云彪当选为包头市新世纪人才工程优秀专家;2009年,他获得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现在让我们走进为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和铀资源的积累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彭云彪校友,感受他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的不平凡事迹。结缘“铀”矿

1989年,彭云彪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内蒙古,在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开始从事铀矿找矿工作,从此与铀矿结下了不解之缘。

铀在自然界以各种化合物的形态赋存在地壳(包括海水、动植物)中,具有很强的迁移特性,又基本为深埋几百米的盲矿。因此,寻找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是相当复杂和艰难的工作,一般要经过区域预测研究、调查评价、1:25万区域评价、预查、普查及详查等几个工作阶段。在大学里没有学过铀矿地质怎么办?彭云彪立即沉下心来钻入书本中从头学习。凭着在大学期间打下的地质知识的坚实基础,他不畏困难,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做起,认真钻研铀矿地质理论和勘查方法,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他人,遇到困难就潜心研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由于彭云彪的勤奋好学、努力钻研和实干精神,他于2000年9月被派到乌兹别克斯坦进行铀矿地质的学习。2003年,他又重返母校继续深造,攻读能源地质工程的博士学位。此后,他又在ARVER加拿大能源公司(原Cogema公司)、世界核大学(捷克)、俄罗斯等地方短期工作,学习铀矿地质和核地质指示。不断地学习和充电,为彭云彪的找“铀”事业一次次发展、一次次收获提供了保障。寻“铀”生涯

20几年的寻“铀”生涯,彭云彪不知翻越了多少崇山峻岭,穿过了多少荒漠草原,为的就是探寻大自然深藏的一块块“宝藏”——铀矿,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寻找铀资源。

1996年春节刚过,塞外依然是春寒料峭。彭云彪和项目组的其他成员越高山、涉草原、穿大漠,足迹遍布阴山北麓、内蒙古草原、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四周。所到之处大多都是人迹罕至、荆棘丛生或黄沙覆盖的地区,满眼的萧瑟甚至连动物都难见到,路途之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以探险家的精神翻山越岭,坐在颠簸的车上要靠抓住车顶的把手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满车“乱飞”。行车路线完全靠图纸和GPS导航,一路上靠自备的饼干、方便面和矿泉水维持着生命。偶尔碰上一户牧民,能喝上一壶热水就算幸运了。经过多年的锻炼,彭云彪在野外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彭云彪带领项目组的同志历时半个多月,行程近万千米,克服了重重困难,收获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回到大队驻地一看,车外壳的油漆早已被野外的风沙刮光了!类似这样的艰辛场景,经常上演在彭云彪和项目组成员的野外勘探工作中。

2000年,彭云彪和项目组的成员一起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铀资源区域评价项目,仔细研究中亚地区超大型砂岩铀矿的成矿规律,并极力寻找我国与中亚地区大型盆地之间的共同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专家就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铀成矿条件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开展了找矿工作。但彭云彪和项目组的成员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铀成矿理论和找矿标志,他们相信科学总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认识到鄂尔多斯盆地产出的地质背景与中亚地区存在着很大差异。经过半年多的潜心研究和勘查工作,他们惊奇地发现:有迹象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具备成大矿的条件。因此,他们打破常规,大胆地提出了“古层间氧化带铀成矿”观点、“绿色氧化带铀矿定位模式”观点,找到了我国首个特大型铀矿床,实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还吸引了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外专家都前往考察“取经”。彭云彪校友的荣誉证书“铀”果累累

走上工作岗位20几年来,彭云彪始终战斗在铀矿地质领域前线,坚持铀矿床的理论研究,与队上的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不懈的实践探索。他在学术研究上撰写论文10余篇,分别在《铀矿地质》、《西北铀矿地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矿物学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同时,他的科研及地质成果获得国家和部级多个奖项,其中负责完成的“内蒙古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预测评价与成矿特征研究”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内蒙古东胜地区1:25万铀资源评价”分获国土资源部全国优秀地质找矿项目一等奖和省部级二等奖,“皂火壕铀矿床孙家梁地段铀矿普查”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内蒙古东胜地区铀矿勘查获得突破”获中国地质十大找矿成果奖,参与完成的“铀储层定位预测——砂岩型铀矿勘查与开发的关键技术”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其中,在2005年负责完成的“内蒙古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预测评价与成矿特征研究”项目中,他和项目组成员提出的“鄂尔多斯盆地具有‘渗入型盆地’的特点”、“绿色与灰色砂岩的接触部位是铀的富集部位”、“古层间氧化带铀成矿模式”等认识具有独创性,新的找矿盆地类型、找矿标志、成矿模式不仅促进了传统水成铀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进一步指导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铀矿找矿工作,新发现了几个铀矿床,并预测盆地北部具有20万吨的铀资源潜力。该研究成果被赵鹏大院士等专家鉴定为“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克拉通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和古层间氧化带成矿作用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彭云彪先后负责完成铀矿地质项目12个,提交地质报告12份。在负责完成的二连盆地、内蒙古中部山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的铀成矿预测评价研究项目中,他提出了二连盆地、山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属不同的盆地类型,具有不同的铀成矿预测标志;在提交的《二连盆地×××铀矿床普查报告》和《鄂尔多斯盆地×××铀矿床详查报告》中分别确定了我国第一个特大型泥岩铀矿床和砂岩铀矿床。这两个矿床被中核集团确立为我国重要的铀能源基地,已进入开发设计阶段。这两个矿床的发现,使我国铀矿勘查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优化,对我国铀资源紧缺的现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寻“铀”人需要扎实的业务基础,勤奋敬业、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更需要开拓创新的思维。近年来在彭云彪的创新思路下,内蒙古东胜地区不断有新铀矿出现,铀资源总量也不断攀升。

昔日的辉煌已经过去,彭云彪又开始把目光投向内蒙古中东部火山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通过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与俄罗斯斯特列措夫、蒙古多尔诺特铀矿田的对比研究,选出进一步工作的远景区段,希望在火山岩型铀矿找矿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谱写新的华美乐章。[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陈莹、刘锐 整理]

干一行爱一行的地质人——记1998届毕业生、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世权校友

王世权,男,1974年8月出生。1998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同年分配至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地矿局)地球物理勘查队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地质工程师和部门经理等职务。2004年经考核获公安部核发的特种爆破工程师资格。在徘徊中前进

20世纪90年代,地质行业处于萧条时期,处境艰难。各地质单位项目少、队伍老化、设备落后、人员流失,地质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无单位接收。王世权毕业时全班24位同学,只有6人从事地质专业,其他均改行。得益于班主任的推荐,王世权被分配至河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勘察队工作。但到单位报到后,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每月工资也难以及时发到手。当眼前的一切与刚毕业时对未来拥有美好憧憬时的感觉形成巨大反差时,王世权几乎动摇了,拮据的生活现状让他不知道是否还要坚守曾经的梦想,甚至多次萌生了改行的念头。此时,恰逢全国地矿系统开展“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教育,这次教育给了王世权很大影响。他深知,目前,地质行业的确遇到很大困难,但作为国家培养的地质人才,我们从事的是一项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因此,我们应该向身边那些长期在地质勘查部门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同志学习,坚持在这个艰苦而光荣的行业里,不计眼前利益,以单位利益为重,克服行业暂时困难,为国家的地质勘查事业作贡献。从此,王世权打消了跳槽的念头,开始埋头钻研自己的专业技术工作,并立志在这个行业奉献自己的才智与青春。天道酬勤硕果累

地质勘查行业是一项艰苦又危险的行业。王世权深知,既然坚定了扎根地质行业作贡献的决心,就必须克服所有困难,作出业绩。1999年,王世权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湖北恩施宜万线铁路勘查,那里毗邻重庆,山高路险,工作条件相当艰苦。王世权深入工作第一线,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向技术人员学习,向老地质队员学习,很快就由一个学生腔十足的技术员转变成一名吃苦耐劳、工作过硬的地质队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王世权又参与了温福线大获至亭江段的物探勘察项目和武广客运专线湖南段的物探勘察项目,进一步得到了锻炼。

王世权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能吃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而且要及时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不断用新的技术和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多年来,王世权养成了读书学习的习惯,常把技术书籍、刊物带在身边,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学习,遇到问题就翻书查询,钻研新技术,学习新工艺,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王世权很快就成为了技术骨干,能熟练从事地质和物探类的矿产勘查和工程勘查方面的项目。王世权校友的获奖证书

在参加工作的10余年中,王世权主持、参与了几十个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市场项目、科研项目、国外资源风险勘查项目,涉及地质、矿产、地球物理中的重力、电法、磁法、地震等多个领域。他所撰写的报告多次在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地质学会评比中获奖。他参与了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撰写的《河南省郑州—洛阳1:20万区域重力调查》报告获2004年省地质学会一等奖;他参与的“鹤壁市新区地热勘查”项目获国土资源厅二等奖;他主持的“温福铁路物探定测”、“武广客运专线物探初测”、“平顶山二电厂物探勘查”、“焦作丹河电厂综合物探勘查”项目获2005年省地矿局二等奖;他参与的科研项目“地球物理勘察在中深部找矿中的应用”获2004年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地质学会二等奖;他还在全国核心刊物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

作为新一代地质人,王世权秉承地质大学“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作风,利用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不断充电,掌握当前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各项知识与素养。国内国外建功勋

一般而言,地质矿产专业的技术干部往往对物探知之甚少,而物探专业的技术干部也对地质了解不多,两者在工作中有时会产生认识上的误差,唯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指导实际工作。王世权在大学时的专业为地质学,而参加工作后从事的工作以物探为主。因此,要成为行家里手,就必须补课学习。王世权在业余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物探专业知识,为在地质勘查项目中优选出最有效的物探勘察方法。

2006年至2007年,为响应国家地质系统“走出去勘查”的战略部署,王世权作为主要参与者,完成了河南省地矿局申请的第一个国务院商务部国外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纳米比亚奥哥莫布铜矿勘查”的勘查设计及普查报告的编写工作,并作为河南省地矿局首批派往非洲进行地质勘查的项目成员前往工作。

纳米比亚是一个矿产丰富但勘查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原始资料极少,选择好矿的难度极大。在纳米比亚工作期间,王世权和翻译经常到纳米比亚矿能部收集资料,但他不完全依靠这些有限的资料,而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和同去的技术人员一起,亲自到野外踏勘,掌握第一手地质资料。经过辛勤的工作,他们满怀信心地向该国矿能部申请了6个区块的独家探矿权,进一步开发纳米比亚资源,缓解了我国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紧张局面,并得到了单位的好评。

2007年9月回国后,时逢河南省总工会举办“地球物理勘查技能竞赛”,单位领导派王世权参加竞赛。他不顾刚刚回国的疲劳,以大局为重,开始认真复习,和同去参加竞赛的同事认真演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于王世权平时工作中就有很好的工作积累,所以竞赛中,他不但在理论考试中拔得头筹,而且在野外现场操作中,又提前5分钟完成了数据采集,获得第一。在参赛的19个单位57名选手中,王世权获得“个人第一”和“团体第一”的优异成绩,同行们由衷地赞叹河南省地矿局物探队不愧为专业队,就是“牛”!王世权为单位争了光,也在同行中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风采!

由于工作努力勤奋,业绩优秀,王世权多次获单位“双文明职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劳动积极分子”等称号。2008年4月他又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孜孜不倦的王世权将在自己热爱的工作领域中,更加努力进取,更上一层楼。[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整理]

金山银山彰显实力 绿水青山关爱民生——记1988届毕业生、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丁式江校友

丁式江,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于浙江天台县,1985年9月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专业,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继续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攻读矿床学博士学位;2001年在Imperial College(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访问。青春献地矿 立业建功勋

1988年7月硕士毕业后,丁式江校友先在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总公司工作,后又分别在海南省地质大队、海南省地质综合勘察院、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工作。秉承中国地质大学的优良传统,他在地矿行业出色地建功立业。

自1988年以来,丁式江校友一直致力于海南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工作。他先后组织、主持地质勘查项目100余项,其中主持完成8处大型矿床的勘查及研究工作、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或合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

丁式江校友的这些卓越的研究成果也给他带来了一系列名至所归的荣誉:1993年获海南省首届中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7年获国土资源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08年获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均为第一),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2008年12月,丁式江校友被任命为海南省万宁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副厅级);2009年3月当选万宁市政府市长。

万宁市位于海南岛东南部,区位优势明显,拥有完整的生态系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球少有的旅游资源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境内有奇山、异石、温泉、海滩、半岛、岛屿、港湾、内海、珍稀动植物、热带雨林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109千米的海岸线上,有日月湾、石梅湾等10多个风景秀丽的优质海湾,有神州半岛等7个风光旖旎的岛屿和半岛,有自然生态保持完善的植物王国兴隆热带花园和兴隆热带植物园等。然而当时,万宁在海南旅游中充当了一个驿站的角色,旺丁不旺财,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也与其区位和资源优势显得相当不匹配,而且还有许多的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和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万宁发展滞后的问题,丁式江校友坚定地将谋划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施政的首要任务,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正确把握万宁产业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任务,不断深化完善发展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做强热带农业、做优新型工业,走绿色崛起之路,促进了万宁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的目标。

丁式江校友认为,加快万宁发展首先必须在旅游产业上做文章,而且2009年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为他的施政理念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提供了坚强的动力。近几年来,丁式江校友及其政府领导班子,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做大旅游业”发展战略,通过产业强身、文化铸魂、项目保障,闯出一条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之路,推动万宁朝着中外闻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稳步前进。首先坚持规划引领。规划是重要的调控手段,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阀门。从2009年开始,万宁市以国际视野定位,先后完成《万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10多个专项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了“一带两区”发展格局,并把作好规划、严管规划作为重要职责,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其次是找准发展路径。坚持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做大旅游业”战略,把抓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完善项目推进落实机制,积极破解项目推进难题,认真落实“六个一”项目服务保障机制和缴纳投资保证金、激励、问责等制度。一流的资源和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了中信泰富、香港华润等一批顶尖公司相继进驻万宁的神州半岛、石梅湾等地,掀起了万宁高端滨海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的热潮,打造了万宁的黄金海岸带;奥特莱斯公司在万宁建设海南奥特莱斯旗舰中心,将为万宁引来300多家国际一流品牌,填补万宁商业服务的一大空白。万宁的旅游房地产业也从无到有,石梅山庄、凯德山泉海等40多个旅游地产项目相继开盘销售,有力地推动了万宁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并对万宁长远发展产生极强的拉动效益。三是加大对旅游文化的挖掘和提升。丁式江校友始终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如果没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于是“文化的挖掘提升,文化品牌的打造”成为万宁市这几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万宁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这几年,万宁市相继成功举办了中国海南岛欢乐节、国际冲浪节、中非合作圆桌会议、槟榔文化节、国际海钓精英邀请赛、中华龙舟大赛(海南万宁站)等一批重大会议、节庆和文体赛事活动,温泉、咖啡、侨乡、美食、高尔夫、冲浪、槟榔等文化元素得到充分挖掘,东南亚风情演艺、槟榔文化、海上运动、游艇业、垂钓、高尔夫、东山更起、咖啡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初步形成,并成功在全国打造了“中国槟榔之乡”和“世界冲浪胜地”两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万宁旅游文化内涵不断拓展深化,激情时尚的旅游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四是从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和城市活动三方面实施全球营销战略。万宁先后走进北京、哈尔滨等城市开展城市形象推介活动,“中国槟榔之乡世界冲浪胜地——万宁”的城市形象广告出现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加上举办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主题活动,万宁市迅速在全国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并呈现出强劲的效应。此外,万宁市政府还在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旅游行业监管、提高服务水平上狠下工夫,有效推进了万宁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了万宁市的经济增长,使旅游成为万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6年到2011年,万宁市接待过夜游客从268万人次增加到367万人次,年均增长6.5%;旅游总收入从7.84亿元增加到14.4亿元,年均增长12.9%。

丁式江校友深刻认识到,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万宁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区位、资源优势,做强农业、做优工业。市政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业,扶持一批劳力密集型特色产业,加大万宁的和乐蟹、港北对虾、后安鲻鱼、罗非鱼等养殖基地建设力度,扶持东山羊、山寮鸡、海鲜猪等规模化饲养,加快槟榔、兴隆咖啡、乐粽子和野海鸭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步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了万宁传统农业向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同时,依托农产品资源,以增加农业附加值、推进农产品由粗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为目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及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拉长工业短腿,促进了口味王槟榔加工、小旺奇椰香饼、兴隆咖啡等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万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有效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市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投入、大手笔也是万宁群众举手称赞的乐事,从2007年到2011年这5年期间,累计投入67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借助海南岛欢乐节在万宁举办,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中国优秀旅游风情小镇”的目标,投入8.5亿元,全面改造提升兴隆旅游设施。此外,海榆东线公路、东环轻轨万宁站、建设北路、万城城北新区“三横二纵”路网、加神公路、兴隆迎宾大道、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等,一批对万宁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滨海旅游交通路网建设改造加快步伐,万宁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变。

这几年,万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发展、大变化,是万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一个时期。2007年至2011年,万宁市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9.4%,实现每两年翻一番。这些既造福于当前的万宁,也为今后万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是万宁发展的最大资本。“万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这点上,丁式江校友是坚定和执着的。在统一班子成员认识的基础上,丁式江校友带领大家通过经济发展夯实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丁式江校友十分重视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万城、神州半岛、石梅湾、兴隆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并投入运营,7个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治理项目建成使用,这些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是万宁市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优异成果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建设环保基础设施的同时,丁式江校友带领相关部门,积极策划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启动了万宁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太阳河水生态治理工程、太阳河下游流域及小海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大改善太阳河旧河道地区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环小海流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海防林建设、退耕还林和退塘还林等工程,构建生态防护屏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

在项目引进和建设中,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理念,坚持规划先行、环境准入原则,严把环境准入关,充分发挥环评“过滤器”的作用,区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100%,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加大对项目的审批、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和节能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生态环境要求的项目落户万宁;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产业,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善节能减排有关措施。

近几年来,万宁市参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均处于海南省较高水平,自然保护区覆盖率在海南省名列前茅,这些成果的取得与万宁市近年来“严格按照生态省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将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海南省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是分不开的。坚持执政为民 建设人民幸福家园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丁式江校友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都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发展。近几年来,万宁市积极推动全市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民生事项,实施农村通畅工程、廉租房建设等基本民生工程。有许多民生项目丁式江校友都是亲自挂帅,真抓实干、抓出成效,还推动解决了全市近1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他还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教育、医疗落后问题,建设万宁中学新校区(高中部)、万宁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全市中小学校校安工程,办学质量逐年提高;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每年坚持从全国招聘高中教师和医疗技术人员,启动新万中、思源实验学校、新人民医院建设,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组建了万宁职业教育集团,实施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工程,健全了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展城乡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变城乡面貌,打造宜居环境。万宁市委市政府还每年公开承诺办数件实事,并做到逐一落实,让万宁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万宁存在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多届党委和政府。丁式江校友始终坚持新官要理旧账。近几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合法合理、量力而行、科学安排原则,万宁市分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投入3亿多元,稳妥地解决了工商改革分流、拖欠工程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和离退休干部离退休金、教职工和国有企业职工工资、义务教育债务、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体制改革、企业伤残军人补助等一批纠缠万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一批历史积案实现“案结事了”,这不但把历史包袱逐步卸了下来,让万宁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健康,也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

同时,万宁市还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推进“平安万宁”建设,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承担责任,果断处置,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待上访和信访,丁式江校友和他的政府班子也都是认真对待,真心实意、合理合法地妥善解决。这几年来,万宁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击违法犯罪成效明显,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受到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简称中央综治委)的表彰。

丁式江校友在万宁的工作,得到万宁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得到组织上的充分肯定,2012年6月,丁式江被海南省委任命为中共万宁市委书记。走上新的岗位,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丁式江校友将继续描绘心中宏伟的蓝图,坚持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全力推进“开放万宁、绿色万宁、幸福万宁”建设,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爱校联合会学生记者 曾恒 整理][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刘锐 整理]

地质灾害战线的冲锋者——记1989届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宗胜校友

作为一种不为多数人所熟知的地质工作者,时刻面临着无法预知的危险和挑战,也时常要在第一时间冲进第一现场,这就是每一位从业者的生存状态。20多年来,建立国内首个地级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广东省佛山地质局高级工程师、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张宗胜就无数次接受过这种挑战,如同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猎人”,奔赴于每一个山崩地裂的现场和渺无人烟的深山老林。2012年,他荣幸地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了佛山市地质系统获得该奖章的第一人,这份荣誉正是对他多年来不畏挑战、默默无闻的最好报答。城市里的“山民”

1989年,张宗胜校友从我校毕业,开始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后,他才发现,虽然进城了,但这一份职业更像是一位“山民”,经常翻山越岭、穿越无人之地、奔赴地质灾害现场。

可就是这样,张宗胜校友一干就是20多年。直至今日,20斤重的行囊,他经常一背就是一天。监测车上,始终放着他的“三大宝”:工作鞋、水鞋、雨衣。

张宗胜校友早已记不清自己爬过多少座山,走过多少里山路,穿越多少次森林,野猪毒蛇随时出没的威胁令他感叹到,每一步都与危险近在咫尺。

在张宗胜校友看来,除了翻山越岭,另一项最大的挑战就是地质灾害。在佛山生活了数十年的他认为,佛山的地质环境很脆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随时都可能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一年里,他至少要赶赴10场地质灾害现场。而每一次地质工作者的出现,不像消防员、警察那番显眼,反而属于“另类的救援者”。

就是这种敢于步入最危险区域的工作态度,让当地居民对于张宗胜给出的地质灾害解释特别信服,也给相关部门的救援决策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将地质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国内首个地级市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

张宗胜校友自担任了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两个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项目组组长以来,从系统设计、野外调查、监测点的选择和布设、监测仪器的安装到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等多个方面,他都亲历亲为,奋战了无数个昼夜,反复做了大量的试验和创新工作,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构建了佛山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使佛山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集地质灾害监测与气象预报预警系统为一体的地级市。张宗胜校友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荣誉证书

近年来,台风、暴雨引起的全市各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系统运行以来至2010年8月底,共发出了三级预警19次、四级预警2次,其中17次预警区发生了地质灾害。由于预警及时准确,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7起,安全转移人员2000多人,实现了佛山市近两年地质灾害零死亡的目标。

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成效得到了佛山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在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得到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省内最好的一套地质灾害防治系统。2010年1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中国地调局副局长钟自然等一行亲临佛山地质局,现场考察了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对系统投入使用突显服务地方、服务市民的效能表示赞许,对系统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广东省内多个市也对佛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运行进行了实地考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总院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也亲临现场进行了考察。2010年8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谢章中在现场考察后认为,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各地可借鉴佛山市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的成功经验。全心投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为政府排忧解难

近年来,由于台风、暴雨频发和人类工程活动破坏强烈,佛山市各区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始终站在第一线,哪里发生了地质灾害,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们认真调查、分析、监测,找出发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建议,努力为政府排忧解难。

2008年6月17日中午,顺德大良飞鹅山西南侧边坡发生崩塌,坡脚厂房围墙倒塌。正在巡查监测的张宗胜校友接到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应急调查。6月18日,天空下起了倾盆大雨,地面很滑,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调查。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调查完成后,下到山脚,已伸手不见五指。他们个个浑身湿透,成了“落汤鸡”。6月25日,天气极其恶劣,一整天都在下大暴雨。民兵预备役等抢险人员撤退了,但张宗胜他们仍披着雨衣、打着雨伞,冒着岩石塌落的危险,继续坚持着1小时1次的监测。雨停后,张宗胜更是马不停蹄,顶着烈日,指挥抢险人员施工。

不论是下雨还是天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张宗胜校友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为救灾抢险及时提供地质技术指导,成功避免了很多重大地质灾害的发生,获得了顺德区政府的高度赞誉。他编写的《飞鹅山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程工作总结》也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飞鹅山滑坡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是广东省乃至国内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工作的典范。

2008年11月,南海区大沥黄岐海北片区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引发变形不断加剧,影响了黄岐二中教学和敦豪物流中心的经营。当地群众都认为是附近武广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引发的,要求停止施工,造成了施工方与当地群众的矛盾。为了防止地质灾害进一步扩大,佛山市政府启动了三级应急预案,要求彻查原因,南海区也成立了应急小组。张宗胜校友承受着巨大压力,担负起了这个重任。作为地质灾害专家核心成员,张宗胜校友带领技术人员在现场实施地质灾害监测一天一报,努力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2009年春节期间,他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带头坚守在岗位上,亲自到现场值班。不值班的时候,他每天也要过问监测和施工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赶到现场解决。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最终得出了海北片区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的结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2009年2月20日的专家论证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结论依据充分,定性准确,防治措施可行。这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省长黄华华的高度评价。

张宗胜校友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想方设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心全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努力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职责。[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 周立群、刘锐 整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