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穴位(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9:54:35

点击下载

作者:读书堂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体经络穴位(上)

人体经络穴位(上)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介绍了穴位的基础知识以及各个穴位的找法等,可供广大人群参考。

第一章 人体穴位图及基本知识

认识中医就从了解人体穴位开始,人体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内属于脏腑,外布于全身,将各部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指经脉,犹如直通的径路,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指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精髓之一,与脏腑、气血等基础理论一起,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体经络穴位,是养生、保健、治疗的先决条件。人体穴位由十二经络穴位和奇经八脉穴位组成,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正经”。奇经八脉的“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

包括手三阴经穴位(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穴位(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穴位(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穴位(足太阴脾经位、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穴位片包括督脉、任脉穴位。

人体穴位是什么

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输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全部共有365处。

中医讲究的人体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有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讨,发现皮肤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后来又发现,全身穴位总面积不过体表的万分之四,而电阻部位却多得多。后来人们又用最弱电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效果的地方就叫运动点。经对照发现,运动点与穴位的分布几乎一致。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还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在胚胎发育时期,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但是相反意见认为,非穴位区域下也都有神经分布,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没有差别。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

第二章 穴位常识

1.怎样找穴位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的好坏与选穴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因此,准确的选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为定穴标准的方法。

自然标志取穴法

根据人体表面所具的特征的部位作为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称为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自然标志有两种:

固定标志法:即是以人体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显特征的部位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人的五官、爪甲、乳头、肚脐等作为取穴的标志。

活动标志法:是依据人体某局部活动后出现的隆起、凹陷、孔隙、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的方法。如曲池屈肘取之。

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由于生长相关律的缘故,人类机体的各个局部间是相互关联的。由于选取的手指不同,节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几种。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简便取穴法

此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达处取列缺穴等。

2.找准人体穴位的窍门

人体穴位疗法最难的,就是人体穴位的找法。

关于人体穴位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人体穴位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人体穴位疗法,也无法如愿。

寻找人体穴位的诀窍,在本站相关疾病穴位疗法的网页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仅就一般寻找人体穴位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人体穴位,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人体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④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人体穴位的重要标志。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人体穴位在。

另外,在人体穴位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人体穴位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人体穴位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3.什么是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下肢公孙配上肢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证。上肢列缺配下肢照海穴治咽喉、胸膈、肺等疾病。另外,上述八穴可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八脉交汇穴见《针经指南》。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即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蹻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蹻脉)。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临床上常配合应用,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如这些穴位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应用,则成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公孙:足太阴络穴,入腹,会关元,与冲脉通;

内关:手厥阴络穴,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

外关:手少阳络穴,上肩,经天髎、肩井,与阳维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交肩膀上,会于大杼、大椎,与督脉通;

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由此分出;

列缺:手太阴络穴,出肺系,经别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照海: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2.作用

八穴所属的经脉通过八脉交会穴而通向奇经八脉,因此八脉交会穴除能治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

八穴中,列缺、公孙、内关、外关原为络穴,可表里同治;后溪、临泣原为输穴,可主体重节痛;而申脉、照海又分出阴阳跷脉,临床应用广泛,被金元时期窦汉卿〈标幽赋〉推举为“针道之要”“流注八穴”和“交经八穴”。

4.什么是络穴

络穴,是络脉在本经分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络穴可以主治本络病候。十五络脉各有所主病症,凡络脉脉气发生异常的症候表现,一般均可选本络络穴治疗。

由于十二经脉的络脉分别走向与之相表里的经脉,故络穴又可治疗表里两经的病症。少数络脉还深入到内脏,如足太阴络“入络肠胃”,手少阴络“入于心中”。这种联系不仅表明该络脉与内脏在生理功能上的联系,而且还直接表明了该络穴的主治所及。

十五络穴详解

一、手太阴—列缺、手太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交列缺。这支络脉起于腕上分肉之间,与手太阴本经络脉并行,直入掌内,散入于鱼际的边缘。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可见到手腕上的锐骨部与手掌发热等证;属虚的可见到张口呵欠,小便次数过多等证。治疗时可取列缺穴。穴在腕上一寸半。本络脉由此处别作联络手阳明经络。

二、手少阴—通里、手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出于穴名叫通里。在腕上一寸半处别出,顺沿着手少阴本经经脉上行,入于心中,再上行而系于舌根,属于目系。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症状为膈间支撑不舒;属虚的症状为不能言语。治疗时可取通穴。穴在掌后一寸处(小指侧,掌面)。本经络由此处别走联络手太阳经络。

三、手厥阴—内关、手心主厥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叫内关。在腕上二寸处别出,在两筋之间,顺沿着手厥阴本经经脉上行,系于心包络。如果发生病变,心系的实证为心痛;虚证为项强。治疗时可取内关穴。取内关穴时仍当在腕上两筋之间取之,本络脉由此处别走联络少阳经络。

四、手太阳—支正、手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支正。在腕上五寸处(小指侧,手背面),内注于手少阴经络,其别出的上走肘部,再上行络于肩偶穴处。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骨节弛缓,肘部不能运动属虚的症状,在皮肤上生赘疣,小者象指头大的痂疥。治疗时可取正穴。

五、手阳明—偏历、手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偏历。在腕上三寸处(大指侧,手背面),别走而入于手太阴经,其别出的,走入耳中,合于该部的主脉。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龋齿、耳聋;属虚的证状为牙齿发冷,膈间闭塞不畅。治疗时可取偏历穴。

六、手少阳—外关、手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外关。在腕上二寸处(手背面正中线),向外绕行于臂部,再上行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合。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肘关节拘攀;属虚的证状为弛缓不收。治疗时可取外关穴。

七、足太阳—飞扬、足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别走足少阴经。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鼻塞流涕,头背部疼痛;属虚的证状为鼻中衄血。治疗时可取飞扬穴。

八、足少阳—光明、足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所在处有穴名叫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厥阴经,向下络于足面。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厥冷;属虚的证状为足软无力而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治疗时可取光明穴。

九、足阳明—丰隆、足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丰隆。在外踝四八寸处,别走足太阴经。又一支别行的,沿胫骨外缘上络于头项部,与该处其他各经这经气相会合,向下绕络于咽喉。如果发生了病变,是气向上逆的就见喉痹,突然失音不能言语,属实的证状为神志失常的癫狂证;属虚的证状为足缓而不收,胫部肌肉枯萎。治疗时可取丰隆穴。

十、足太阴—公孙、足太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内侧)一寸处,别走足阳明经。又一支别行的上行入腹络于肠胃。如果发生了病变,因厥气上逆的会见霍乱的突发病证,属实的证状为肠中疼痛不移;属虚的证状为腹胀如鼓。治疗时可取公孙穴。

十一、足少阴—大钟、足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大钟。在足内踝后,绕足跟而至足外踝侧,别走足太阳经。又一支别行的。与足少阴本经经脉上行的相并行,走于心包络下向外贯穿腰脊。如果发生了病变,因起上逆的为心烦胀闷,属实的证状为大小便不通;属虚的证状为腰痛。治疗时可取大钟穴。

十二、足厥阴—蠡、足厥阴经脉的主要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少阳经。又一支别行的经过胫部上至睾丸部,归结于阴茎。如果发生了病变因气上逆的为睾丸肿大,突然疝痛,属实的证状为阴器挺大;属虚的证状为阴囊暴痒。治疗时可取蠡沟穴。

十三、任脉—尾翳、任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尾翳(即鸠尾穴)。在鸠尾骨尖下部,散于腹部。如果发生了变变,属实的证状为腹皮痛;属虚的证状为腹部皮肤作痒。治疗时可取尾翳穴。

十四、督脉—长强、督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长强(在尾闾骨端下)。挟膂上行,到项部,散于头部,再下行当在左右胛处,别行走足太阳经络,深入贯穿膂内。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脊柱强而不利俯仰;属虚的证状为头部觉重而颤摇。这种证状若是挟脊之脉发生变化而起的,在治疗时可取长强穴。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脾脏的大络,有穴名叫大包,在渊腋穴下三寸处。这支大络布三于胸胁。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全身都觉疼痛;属虚的证状为周身骨节都弛纵而无力。治疗时可取大包穴。

5.什么是穴位,现代科学对于穴位结构的研究

(一)穴位结构的解剖学特点

针刺进穴位后究竟刺中了什么结构?该结构与非穴位有何不同?不同穴位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否存在差异?利用现代解剖学方法从宏观方面对穴位进行的层次解剖、断面解剖等研究,初步证实了穴位同神经、血管、肌肉、肌腱之间的关系。

1.穴位与神经(nerve):上海第一医学院对十二经324个穴位的解剖研究表明,其中323个穴位(占99.6%)均与周围神经有关。徐州学医学院的研究也证实,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神经主干者205穴(占56.8%),其中靠近皮神经主干者104穴(占38.8%),靠近深部神经主干者122穴(占33.8%);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个穴位的解剖观察表明,针刺进穴位后直接刺中神经干者152穴(占49.19%),针旁0.5厘米内有神经干者157穴(占50.81%),说明十二经穴与周围神经有密切关系。穴位与非穴位比较,非穴位区神经干支比穴区较少。如Nakazo等对动物及人体穴位和非穴位皮肤组织中神经纤维数量作光镜、电镜观察,并经计算机统计发现,两者神经纤维密度之比为7.22:5.26(约1.4倍)。穴区与非穴区比较,穴区的皮肤、皮下、肌层等不同层次内所包含的特异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神经束和神经丛等神经装置要丰富得多。如Kellner曾对11个不同穴位进行过12000个组织学的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经穴部位是效应器和感受器明显集中的部位。一个感受器所支配的皮肤表面面积在穴区仅为2.80mm2,而非穴区为12.83mm2,两者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

2.穴位与血管(包括血管壁上自主神经)穴位与血管(blood vessel)的关系也很密切,仅次于周围神经。如徐州医学院研究发现全身361个穴位中,靠近动脉主干者58穴(占16.1%),靠近浅静脉干者87穴(占24.7%);上海中医学院对十二经309穴针下结构的观察也表明,针刺入穴位,针下正当动脉干者24穴(占7.26%),针旁有动、静脉干者262穴(占84.36%);大连和福建医学院也有类似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这说明穴位同血管分布间也有密切关系。

对7条经脉上的295个穴位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主要穴位及其循行路线同神经和血管以及血管周围的植物性神经丛支有密切关系。例如胃经的足三里穴区恰是腓总神经、胫深神经至胫前动脉血管支的汇合区;肾经的复溜穴内有胫神经发出到胫前动脉血管支的吻合支;心包经的劳宫穴内有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发出到血管的吻合支;合谷穴有来自拇指掌侧总神经的血管支。这些事实说明在穴位下躯体神经与血管周围或血管壁植物神经丛相联系的吻合支或汇合区,很可能就是沟通躯体神经与植物性神经之间的机能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枢纽与通路,也是得气感与植物神经性效应往往伴同发生的原因之一。

3.穴位与肌肉、肌腱 穴位的断面层次解剖发现,穴位处肌肉(muscle)、筋膜较肥厚且集中,人体55%穴位正位于肌肉群上,肌肉外包裹着深浅筋膜,针刺必须穿过筋膜到肌肉组织中,因而提出穴位即肌肉反应点。有人统计穴位分布和肌肉肌腱(muscle tendon)的关系,结果发现占经穴总数62.5%的穴位是在肌肉分界处有神经干支进入的部位,符合古人认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观点;还有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加拿大的C.C.Gunn等(1976、1979)对70个穴位的研究也证明穴位的所在部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位于肌肉运动点上,这正是肌肉神经最接近皮肤的位点,对电刺激最敏感,此类穴位有35个,占研究穴位总数的1/2(如阳白、颊车、合谷、外关、曲池、三阴交及一些背俞穴);②位于躯体正中矢状线上两侧浅表神经会聚处的交点上,共14个穴位,如任、督二脉穴属此类型;③位于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共21个(如下关、晴明、风池、环跳、阳陵泉等)。此后Gunn又发现有些穴位位于肌——腱连接处。

4.穴位的立体构筑 对穴位部位所进行的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迄今没有找到目前尚未认识的特殊结构,所见到的都是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已知结构。故有学者提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构筑”(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on),与非穴位处相比,在已知组织的配布上存在着某些方面的相对特异性。采用CT断层扫描研究,发现三阴交穴的皮下组织,浅筋膜层的组织间隙均较小;肌肉、深筋膜层组织间隙较大,认为其软组织的厚薄在穴位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介于穴位局解与显微解剖之间的巨微解剖方法对足三里穴的血管网进行组织结构研究,发现通过穴区的小血管分支多,微血管相互交叉,相互吻合,形成致密毛细血管网。非穴区小血管仅呈树干样分支,多呈稀疏分布状态,证实足三里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

如果说用肉眼尚不足以发现穴位的特殊形态结构的话,用显微镜观察能否有所发现呢?尤其是在穴位局部产生针感并引起效应的点是否存在区别于周围组织的特殊结构形式呢?对此,国内外许多单位都结合针感,用组织学(histology)、组织化学或形态结构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上对穴位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使人们对穴位功能的形态学基础、针感与针刺效应的发生机理,有了新的认识。

1.穴位组织形态学(morphology)的一般特征 早期在人类新鲜尸体或拟定截肢的病人肢体上,对穴位及非穴位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研究发现穴区的表皮、真皮、皮下、筋膜、肌层及血管组织中都有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束、神经支或各种特殊感受器。但全身不同部位的穴位中,上述组织的种类、数量和组合形式差别很大。例如,指尖部穴位,在表皮的基层细胞之间有新月状或小环状游离神经末梢;真皮网状层有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和克劳终球,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有大量环层小体。在血管丛周围有粗、细两类纤维构成的神经丛伴行。足趾部穴位(如隐白、大敦等)镜下所见主要是触觉小体和游离神经末梢。有毛部位的穴位下则以毛囊感受器和各种游离神经末梢、露菲尼小体、麦氏小体、克氏终球、环层小体等多见。在肌肉丰厚的部位则以肌梭、肌肉内的神经或血管较多。但耳穴内既能见到丰富的血管、淋巴和游离神经末梢,尚见到环层小体、露菲尼小体等。总结以上研究,用显微镜在穴区内所见到的主要是血管(包括血管壁神经丛)、游离神经末梢及穴位深部的多种感受器等已知结构,未见到新的可作为穴位或经络普遍特征的任何特殊结构,但是在同非穴区组织结构对比中发现,每个穴位都是血管、神经束、神经支和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神经感受器的集中区,而非穴区则否。例如合谷、内关等穴区内肌梭密度远较周围非穴区大;足三里穴区内压力感受器密度也较非穴区大得多。这些事实均表明,穴位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较非穴区组织内存在有更为密集的血管神经及神经感受装置。

2.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在穴区内由浅层到深层全面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构和特点,未能看到穴区和非穴区的明显差异。如果能把研究的范围进一步缩小集中到与针感有关的一个点的组织结构上,必然能使研究目标更加集中,其结论也将更加精确。(1)穴位针感点的定位:为了探寻穴位中产生针感的确切部位,以判断或鉴定其形态结构或生理特征,常用某些方法标记穴位得气部位。

针感点定位方法:利用患者将要截肢的肢体,在手术及麻醉前针感反应尚正常时,针刺穴位,测定针感,同时设法将颜色标记留在产生针感处的组织里,待截肢后找出被标记的组织,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鉴定。目前通用的针感点标记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等。前二种是根据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原理设计的,后二种是用微量注射器直接注射无害染料来进行标记的。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法是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利用此原理在因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50u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铁离子电解出来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的组织中,待肢体被截下后,用1%亚铁氰化钾—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铁离子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

穴位针感点的分布:用蓝点法或改良蓝点法研究证明,穴位下针感点可存在于自皮肤到骨膜的各层组织中,但大多数分布在深层组织内。例如,1974年首先有人用蓝点法证实足三里等穴位的35个针感点均分布于深层组织中;也有人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感觉的方法研究了偏历穴等13个穴位中的30个针感点的分布,结果发现只有6个针感点是在皮下结缔组织中,其余的均在深部组织内。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外膝眼等14个穴位的44个针感点,结果发现,11种不同性质的针感可分别出现于自皮肤到骨膜以及关节囊内、外的各种组织中,但深层组织内者约占90%。(2)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感受器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改变的结构和装置。感受器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有些感受器就是外周感觉神经的末梢本身,如体表或组织内部与痛感受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是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再包绕一些特殊的结缔组织的被膜样结构,如分布在各种组织中与触压感受有关的环层小体。用改良蓝点法对足三里、内关等穴的16个针感点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在蓝点1~4平方毫米的范围内见到组织结构的比例为:神经束35.2%,游离神经末梢14.8%,肌梭4.5%,血管45.5%。还有人用改良蓝点法研究了足三里、内关等穴的44个针感点周围1.8毫米直径范围内的组织结沟,发现神经干、支和小血管(管壁神经丛)为100%;游离神经末梢为54%,肌梭为37%左右。其中神经干、神经支、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与针感呈平行关系,这些事实表明穴位下的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和针感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共同构成穴位的感受装置。此外,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有可能参与针感的形成。如有人发现在针刺兔“足三里”引起肠蠕动增强的效应中,先后切断后肢的皮肤、肌肉、坐骨神经和股骨后,该针刺效应依然存在,只有切除该侧骼外动脉或用石炭酸在股动脉上环形涂沫一周后,该针刺效应即消失。病理检查证明血管壁上的植物神经丛可能是这一针刺效应的传入途径之一。组织化学的研究也证实穴区内小血管上确有植物神经纤维,其中有的属肽能神经纤维,它们与躯体神经及其游离末梢分支到血管的纤维相吻合,形成了躯体神经与植物神经在血管丛的汇合区,也可能是针刺穴位时产生针感反应的组织形态学基础。

穴位所处环境与感受器种类的关系:不同穴位内的组织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所含神经感受装置的种类也不同,究竟是哪种感受装置同针感性质有关,尚难以从形态学研究做出判断。不过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规律。通过形态学和穴位肌电,以及神经细束分离法等研究发现:在肌肉丰厚的穴位(如合谷、内关等)下,肌梭密集分布并同手下感有关;肌腱附近穴位(如昆仑、曲泽等)中主要是环层小体最多;肌与肌腱接头部的穴位(如承山)中心则以腱器管为主;头皮处穴位(百会、印堂、攒竹和丝竹空)中主要是游离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穴位(内外膝眼)则以露菲尼小体为主。可见同针感有关的神经装置,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对于认识穴位针刺时针感性质的多样性也许会有所帮助。

针感性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用美蓝标记针感点并记录患者主诉的方法,以及直接刺激不同组织时产生的感觉与针感的对比研究发现,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刺激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刺激到肌肉多引起酸胀感。同时还发现,同一神经干,当用手术器械碰它时产生麻感,针刺时产生酸感,手术刀分解它的鞘膜时又产生麻感,手搓它时产生重的感觉。在各种组织刺激中可引起针感反应者,仍以刺中神经的发生机会最多。说明针感可产生于各种组织之中,但针刺作用于不同组织时产生的针感性质不同,但同一组织内,由于针刺手法不同(刺激方式及质和量不同)也可能引起不同性质的针感。这可能就是针刺不同穴位可能产生多种性质(酸、麻、胀、重等)针感的原因。针感除被试者的主诉外,还应包括施针者捻针时手下感,手下感产生与肌梭结构有密切关系。(3)穴位下的肥大细胞(mast cell):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结缔组织中,尤其以接受外来刺激较多部位的皮下及粘膜下层。它一般规律地排列在小血管、毛细血管周围,在神经末梢、神经丛处大量聚集。肥大细胞胞质内布满异染嗜碱性颗粒,颗粒内含有多种具有不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组胺、肝素、5—HT、缓激肽等。在一定条件下,肥大细胞以脱颗粒形式释放这些活性物质到组织中发挥效应。在某些肥大细胞内还含有P物质(SP)及血管活性肠肽(VIP),它们是机体内调节性多肽,椐此有人认为肥大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细胞。

关于穴位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和形态已有不少报道。辽宁中医学院报道,截肢标本各穴区的真皮内有大量肥大细胞存在,呈弥漫散在或成群分布。有研究表明,人体主要穴位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位多,多沿经络线走行方向的小血管、神经束分布。有作者取人体上下肢30个穴位,对其结缔组织浅深层的肥大细胞进行了观察,深层中心区肥大细胞呈梭形密集成群,与周边比较有显著差异;浅层单个存在,数量少,与非穴区比较无显著差别。深层穴区CGMP显色反应强,CAMP显色反应弱,而非穴区显色差别不明显,由此说明穴区肥大细胞代谢旺盛。

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数量和形态有一定影响,如有人观察到针刺诱导20分钟后,大鼠“足三里”穴深层筋膜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针刺或电刺激可观察到大鼠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用电镜对电针后穴位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也发现肥大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活性物质。用荧光组织化学法(如乙醛酸诱发组胺产生荧光)观察到电针后肥大细胞荧光减弱或消失,提示肥大细胞释放的物质主要是组胺类物质。上述物质作用于血管及结缔组织中的植物神经末梢及间质细胞,有扩张毛细血管及静脉作用,并有可能使血管内皮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组织液渗出,导致经穴皮丘带出现。近期有人发现人皮肤真皮深层SP样轴突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触突联接。穴位受到刺激兴奋了支配该穴位的神经末梢,一方面有冲动直接传入中枢,产生针感。与此同时还经轴突反射在轴突分支末梢释放SP,进而诱发邻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弥散到相邻节段的神经末梢,再次引起其兴奋传入,由此反复进行,形成外周神经末梢跨节段信号传递。该现象被认为是产生循经感传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由此提示穴位肥大细胞在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针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穴位形态和结构方面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进行中:如①采用大体、巨微、超微解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穴位进行三维重建研究,探讨穴位的“立体构筑”;②从组织与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与经穴相应区域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液晶物质等表现,从细胞分子水平、离子通道等角度探讨穴位的结构;③采用生物传感技术、穴区灌流等方法检测针刺穴位下微量物质变化,探讨穴位下分子事件的发生及与脏腑机能变化的关系;④用电生理、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及微量元素示踪、放射自显影等技术寻求穴位与脏腑之间反射弧的联系途径等。上述研究在指导针灸临床实践及阐明穴位结构等方面均有重大意义。

6.什么是俞募穴

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总称。俞穴均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募穴的分布,有的在本经,有的在他经,其名称以俞募顺序如下:肺经的肺俞,中府,心经的心俞,巨阙,心包的阙阴俞,膻中,脾经的脾俞,章门,肾经的肾俞,京门,肝经的肝俞,期门,大肠经的大肠俞,天枢,小肠经的小肠俞,关元,三焦经的三焦俞,石门,胃经的胃俞,中脘,膀胱经的膀胱俞,中极,胆经的胆俞,日月。

俞募穴均为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皆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但二者的主治作用又各具特点。在《发挥》中有:“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经气可以由阳行阴,由阴行阳,阴阳互通,腹背前后相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机体发生病变,内脏或阴经的病邪常可由阴而出阳分的募穴。同样,内腑或阴经的病邪,亦可由阳而入阴分的募穴。同时还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阴证,实合有脏病、寒证,虚证之义;阳证,则含有腑证、热证、实证之上义。在临床上,背俞穴偏于主治阴性病症,腹募穴偏于主治阳性病症。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相应的俞、募穴上可以表现出某些异常的变化,如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结节、条索状,半球状的异物。在治疗之上,俞募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及皮肉筋骨病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肝俞,为肝脏之气直接输注之处,有疏肝养血之功,主治肝脏病变,因肝“开窍于目”,故取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又因“肝在体为筋”,还可以治筋脉挛急病。(1)俞募相配:又称腹背配穴。募穴在胸腹,与背俞相对,二者一前二后,一阴一阳,相互协同,对治疗脏腑病症疗效颇著,在临床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尤其是症状比较错综复杂的患者。(2)募合、俞原配合: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募合穴相配,背俞穴与原穴相配?属于远近配穴法。由于募穴主治偏重阴性病症(包括腑病、实证、热证),背俞穴主治偏重于阴性病症(包括脏证,虚证,寒证);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原穴主治内脏偏于扶正祛邪,故募穴与合穴相配对于治疗腑证,实证,热证效果较好,而俞穴与原穴相配则对脏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此外,临床取用俞、募穴时,还可视不同病情,根据经络理论结合各种配穴方法,灵活加以运用。

7.什么是交会穴

交会穴,是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一般阴经多与阴经相交,阳经多与阳经相交,而交会穴则是经脉之间互通脉气的处所。

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为主,四肢部较少,反映了经络根于四肢、结于头身的规律特点。

奇经八脉中,除督、任有本经穴外,其余六脉皆通过交会穴交会于十四经。

交会穴不仅能反应和主治本经的病症,而且还能反应和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病症。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故既可反应和治疗任脉的疾患,又可反应和治疗足三阴经的疾患。同时,由于足三阴经均与任脉有交会关系,因此,足三阴经经穴也多能治疗关元、中极所主治的病症,如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8.井穴与合穴皮肤电流研究

穴位作为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可敏感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并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反映于不同的穴位上。作为人体穴位常用的生物物理指标,穴位电阻在反映生理病理变化上也同样具有特异性,穴位低电阻特性广泛地应用于经穴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上。

从位置看,井穴分布于指、趾末端,合穴分布于肘、膝关节附近。从经气量来看,“所出为井……所入为合”,井穴像水的源头,为经气所出,合穴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为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之处。从治疗上看井穴虽然以治疗急症、五脏病、热病为主,但井穴还有温阳补阳之作用。现代医学实验也表明,针刺井穴有强心,迅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合穴主治脏腑一切慢性疾病。并有祛瘀通络,行气活血和清热的作用。合穴的这些临床作用在《内经》中就有强调,在临床应用也很广泛。由此可见二者在治疗上有很多相似性,都有清热、温补以及行气活血的作用。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从头至足,在面部有两条较大的分支,几乎覆盖了整个面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远取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属足阳明经之合穴。能振奋人体之阳气,善于疏风散寒通络,故风寒型面瘫取之,施以补法以驱散寒邪:厉兑属足阳明之井穴,善于疏风清热通络,故风热型面瘫取之,点刺放血以清泻邪热。高立山教授在《经穴性赋》中提到:“泻胆阳陵临窍阴”以及解溪厉兑足三里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井穴与合穴的搭配使用。前者体现了阳陵泉和足窍阴的搭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足窍阴为胆之井穴,二者搭配可疏胆热,熄风阳,清肝火。后者提到厉兑与足三里的搭配,厉兑为胃经之井穴,足三里为之合穴,二者搭配可和胃清泄阳明热,并理脾和胃,可治疗胃气不和而致的失眠多梦。井穴与合穴搭配应用的临床报道甚少,至于合用的试验报道就更无从查找。

五腧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五行事物间存在着的同气相应的自然感应关系,其起于井而终于合相对独立的气血循行,使其成为人体相对独立的区域,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影。故井穴与合穴搭配符合接经配穴法的要求。五腧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可见五腧穴理论与标本根结理论有相似性。五腧穴属于本的范围,井穴与合穴在治疗方面又有很多共同点,故二者配合使用应该可以由表及里接通经脉,协同增效,对针灸疗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9.穴位与人体大脑信息系统

经络没有特殊的形态结构组织。没有经络细胞,经络干,经络纤维等特殊形态结构组织。经络系统的穴位,经络通道,控制中心都是已知的形态结构组织。

经络系统的信息传递是通过已知的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组织传递信息。人的大脑是人体信息控制系统的控制中心,控制人体大脑信息系统信息的输出,输入分析和处理。穴位是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信息感受装置,感受来自人体大脑或外部的信息刺激,激发聚集“能量信息”。经络通道是人体大脑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递通道,经络中运行的“经气”是“能量信息流”。“能量信息流”通过经络通道传递全身,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组织器官,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穴位是人体大脑信息系统,感受大脑和外部信息刺激的感受装置。穴位是已知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组织,不是经络特有的形态结构组织,穴位具有感受大脑和外部信息刺激,激发聚集“能量信息”的特征。“能量信息”是指“能量”所携带的“信息”。费伦等以现代科学理论和实验手段证明了经络穴位组织形态位置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形成具有综合的复杂生理功能的某种生理结构。并初步发现与穴位位置相对应的深层结缔组织结构中,富集有钙、磷、钾、铁、锌、锰、铬等元素。尤其是钙的含量要比非穴位的其它组织骨骼除外)高数十倍至上百倍,而钙离子是重要的信使物质,李定忠等。观察到钙离子振荡可能是一种调频信号,穴位是良导点,有激发“能量信息”的物质基础。“能量信息”是“能量”与“信息”的整合,“能量”的排例,大小,数量,质量,速度等,“能量”是“信息”载体。

10.穴位注射的机理假说

在日本学者提出的经络动力学假说的基础上,以张维波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对组织液的流动模式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首先检测了生理盐水在一定压差下流人组织的速度,初步验证了经脉线组织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并进行了大白鼠和小型猪活体经脉流导率测定试验,证明经脉组织是一条渗透性较好、阻力较低的低流阻通道。“大白鼠任脉组织液压波的传播试验结果显示。任脉中的组织液压波幅度显著高于旁开的对照点,说明组织液压波在经脉中有较好的传播特性,由此推断,经脉中可能含有较连续的组织液流动,穴位注射药物可以通过组织液沿经脉的运输作用快速到达病患部位心……为了验证经络低流阻通道学说的有效性,他们又开展了穴位注射的药效学研究,进一步证明循经低流阻点注射药物能够发挥快而强的药效”由此推断出经脉低流阻通道具有约束性,可控制小分子药物在通道内定向运动,减少药物分散于身体其他器官带来的损耗,将药物通过低流阻通道直接、定向地运输至特定器官,产生集中、迅速的药理作用,从而发挥与静脉注射相当的疗效。

研究证明,穴位注射血药浓度明显低于静脉注射可获得与静注相当的药效速度和强度,以此为基础,陈军德等分析认为,初始药物效应不是通过药物向效应器官特定转运或主要不是通过药物转运的方式实现的,穴位注入药物的作用信息可能是通过经络结构体系细胞的连接通讯,以非特定信息的方式传递到特定的效应器官,然后经细胞内的信使级联作用转换成为特定的生理反应一初始效应,并将该作用称为非特定信息传递一特定生理效应的细胞内转换机制,以此作为药物穴位注射初始效应形成的内在依据。

离子构成不同或类半导体属性不同有关。有学者对穴位注射药效与胶原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小鼠试验证明,胶原酶1V心包经预处理几乎能完全阻断内关穴注射胰岛素初始降糖作用,亦能减少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自胞内储存部位向胞浆膜上转运,而心包经旁预处理组及生理盐水预处理组则无此作用;同样,胶原酶Ⅳ足阳明胃经预处理能完全阻断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的初始抑制胃电作用,与胃经旁预处理组及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由此推断,人体穴位注射药物的信息传递与Ⅳ型胶原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11.井穴和合穴合用的探讨

五腧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五行事物间存在着的同气相应的自然感应关系,其起于井而终于合相对独立的气血循行,使其成为人体相对独立的区域,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影。故笔者认为井穴与合穴搭配符合接经配穴法的要求。五腧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可见五腧穴理论与标本根结理论有相似性。五腧穴属于本的范围,井穴与合穴在治疗方面又有很多共同点,故二者配合使用应该可以由表及里接通经脉,协同增效,对针灸疗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从位置看,井穴分布于指、趾末端,合穴分布于肘、膝关节附近。从经气量来看,“所出为井……所入为合”,井穴像水的源头,为经气所出,合穴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为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之处。从治疗上看井穴虽然以治疗急症、五脏病、热病为主,但井穴还有温阳补阳之作用。现代医学实验也表明,针刺井穴有强心,迅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合穴主治脏腑一切慢性疾病。并有祛瘀通络,行气活血和清热的作用。合穴的这些临床作用在《内经》中就有强调,在临床应用也很广泛。由此可见二者在治疗上有很多相似性,都有清热、温补以及行气活血的作用。刘涛等“取足三里、厉兑结合面部深透刺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痊愈率为69.3%,显效率为17.3%,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面部取穴的对照组。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从头至足,在面部有两条较大的分支,几乎覆盖了整个面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远取足阳明胃经腧穴。足三里属足阳明经之合穴。能振奋人体之阳气,善于疏风散寒通络,故风寒型面瘫取之,施以补法以驱散寒邪:厉兑属足阳明之井穴,善于疏风清热通络,故风热型面瘫取之,点刺放血以清泻邪热。高立山教授在《经穴性赋》中提到:“泻胆阳陵临窍阴”以及解溪厉兑足三里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井穴与合穴的搭配使用。前者体现了阳陵泉和足窍阴的搭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足窍阴为胆之井穴,二者搭配可疏胆热,熄风阳,清肝火。后者提到厉兑与足三里的搭配,厉兑为胃经之井穴,足三里为之合穴,二者搭配可和胃清泄阳明热,并理脾和胃,可治疗胃气不和而致的失眠多梦。井穴与合穴搭配应用的临床报道甚少,至于合用的试验报道就更无从查找。

12.经络穴位与气功

葛洪在《抱朴子·杂应》中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可见学道与学医有很多相通之处。不少有名的医家,其实就是道家。如《内经》中与黄帝论医的侍者岐伯、俞跗、少俞以及后世的扁鹊、葛洪、孙思邈等都可称之为“道医”。他们一边修练气功,追求长生,一边从事医疗活动。将自己的气功修练心得运用在医疗活动中,取得满意的效果后,反过来,又促进了医疗理论的建立。如汉代刘向《说苑·辨物篇》中说:“俞跗之为医也……炊灼九窍而定经络穴位。”因为俞跗“治医不以汤液醪醴……因五脏之输,割皮解肌,决脉结筋,湔浣肠胃,嗽涤五脏,炼精易形,以去百病。”

可见他从事多种医疗活动,而且直接与身体、皮肤接触,有较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据专家考订,“定经络穴位”就是记载经络穴位传感的路线,因此可以认为俞跗能够观察测度经络穴位感传现象,从而记录经络穴位走向,使之理论化,并由后人不断使之完善。当然古代解剖学也使经络穴位的认定有了基础。在《灵枢·经水》中就说到解剖的内容:“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甚至在《灵枢·脉度》

篇里还记载了经络穴位的长度,由于古代解剖学的发现,使抽象的经络穴位既有了个人的感受,又有了实体依据,虽然这两种认识并不完全相同,而仅是一种模糊的联系和印证,然而在人们认识上却是一种提高,以至得到一致的赞同(练过气功和未练过气功的人都能接受),使经络穴位理论的建立有了实际基础。

因此,可以认为道家的修练气功,“内景隧道”的发现与医疗实践活动对经络穴位理论的建立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当然经络穴位的发现和走向成熟,也是一个逐步过程,在《五十二病方》中所载的“手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说的是十一条经脉。即使在《内经》中,《素问·阴阳别论》记载的是四条经脉;《素问·五脏生成论》记载的是五条经脉;《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素问·刺热论》、《素问·阴阳离合论》及《灵枢·根结》则记述了不同的六条经脉。《素问·气府论》记载了九条经脉,《素问·刺热论》记载的是十条经脉。当然《灵枢》中记载十二条经脉的比较多。也因此可以认为,气功的修练对经络穴位的发现和促进理论的成熟也有一个逐步成型的过程。虽然如此,道家气化思想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3.经络穴位养生方法对免疫的调节

经络穴位养生的方法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都使通过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而达到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按摩专家曹锡珍说:“中医十三科的建立,都本乎《内经》,针灸、按摩、正骨,也是根据《内经》的阴阳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学说及其医疗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关于针灸强身养生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许多记载,如《灵枢·逆顺》篇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宋代窦材的《扁鹊心书》明确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中脘,虽未得长生,也可保百余年寿矣。”推拿的养生保健作用,很多医着都有记载,《圣济总录·按摩》就提出:“凡小有不安,必按摩妥捺,令百节通利,邪气得泄。”至于气功《庄子·刻意》中就有“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之说。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的人应练气功,并参看丹经。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养生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也较多。王芗斌_等总结了针灸穴位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后认为针灸可使白细胞总数增加、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机能增强、免疫活性细胞活跃,同时促使体液免疫中各类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杀菌素、补体、溶菌素等含量升高,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龚顺波等从针灸与调节免疫功能、抗自由基损伤、调控衰老基因、调节神经递质、内分泌、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几个方面的关系对针灸抗衰老的作用机理作了综述。气功的养生保健作用机理也有报道:气功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能调节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对中老年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降低LDL、TG、TC水平和升高水平,有效防治高脂血症,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是有益于中老年的养生运动方式。

14.什么是点穴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无人能窥其全貌。而其中尤以点穴术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难识庐山真面目。现在我们来稍稍揭开其面纱,一睹其风彩。

点穴术是一种通过点击对方穴位阻截气血,从而伤其内脏,使对方身体机能失调,达到致伤致残致死对方的技击术。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学说和子午流注。中医认为,在人体的内部与体表之间以及内脏相互之间,体表各部位之间存在着一个沟通联络并运行气血津液的经络系统,在经络上遍布着大大小小三百多个穴位。气血就在这些经络和穴位中按照次序,循环不息。而气血在经络穴位中的充盈程度依季节和时辰而不同。如果某个穴位成果条经络受到创伤或阻截,则必然骤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相应内脏的功能,进局使全身阴阳失去平衡,身体受到损害。

点穴打穴历来是一门神秘传奇的技艺,其实是因其危险而又难以掌握尺度而难教难学,非下一定苦功不能真正掌握使用而显得神秘莫测。点穴、拿穴、打穴都是根据人体经络血脉12时辰走向流动进行截击、点打的一门技法。(关于12时辰血脉走穴定位的认识,各门各派、各师各法、各有大同小异的说法)。

点穴——就是凭手指戳敌穴位挫敌。(有的师承两指,有的师传三指)

拿穴——就是用十指抓、拿、扣敌穴位制敌。

打穴——是用角指或随身短器械攻击敌人穴位。

点穴、拿穴、打穴本身就是一门近身短打功夫。“一寸短,一寸险。”没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反应精练、灵活和强劲的力度去作近身短打是不能奉效的。甚至还会送上去给人挨打。所以讲点穴、拿穴、打穴是一门精、灵、巧、力的较量功夫。而且点穴、拿穴、打穴直接伤及经脉如不及时医治将带来危害,以至一般不轻易传于外人,非有一定德行之人掌握将给社会带来危害,加上门派之见,以至形成神秘莫测。其实并不神秘,只要我们学武重武德,练武重心德,言行注重社会公德,就能消除神秘和疑惑,还点穴法本色,让中华武术百花齐放。

点穴术作为一门最高深的武功,伤人过重,威力无穷,因此门规森严,择徒谨慎,极讲武德。在民间甚至以一些迷信的说法来约束门人,说如轻易使用点穴术则有阴损德云云。

点穴求伤人后极难康复,但敢有解救之法,一般有中草药解穴法、点穴按摩、推宫过血解穴法、内功配外功能穴法,但即使康复也会元气大伤。

15.人体穴道大全数目

《内经》称有365穴,实际记载160穴左右。《针灸甲乙经》记载349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354穴。《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增加到359穴。《医宗金鉴》记载360穴。李学川的《针灸逢源》将经穴增加至361穴,从2003年起,世界卫生组织就致力于以中日韩三国为中心,制定一个针灸穴位国际标准。2006年,中日韩三国针灸学界代表达成一致,即统一参照针灸学的古典著作,以中国“针灸学鼻祖”皇甫谧著作《针灸甲乙经》为基础,制定国际标准。目前,在361个国际标准穴位中,有359个穴位定位与中国国家标准相同。

按位置划分: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

按经络分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骨、至阴。

足厥阴肝经穴位

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足少阳胆经穴位

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手少阴心经穴位

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足太阴脾经穴位

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

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手太阴肺经穴位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足阳明胃经穴位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

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足少阴肾经穴位

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

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督脉穴位。

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

任脉穴位

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16.什么是五输穴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各经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腧穴,即井、荥、输、经、合。各经的五输穴从四肢末端起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并以水流大小的不同名称命名,比喻各经脉气自四肢末端向上,象水流一样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特点。

五腧穴主治病症各有特点:井穴开窍醒神,可用于神识昏迷、心下烦闷;荧穴清泄邪火,可用于热病;输穴可用于发作性病症、关节痛;经穴可用于喘咳和咽喉病症;合穴可用于肠胃等六腑病症。这就是《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所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以及《难经·六十八难》所作的补充解释:“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归纳为:“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意指各经的荥穴和输穴主治外行经脉所过处的病症,合穴治六腑症。

五输穴各有所主病症。《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隔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难经·六十七难》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节重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二者立论有相通处。

五腧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枢》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紧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井穴:多用于昏迷、厥证。井穴是十二经脉之“根”,阴阳经脉之气相交之所,有疏通气血、开窍醒神、泄热清神作用。

荥穴:主要用于清泄各经热证,阳经主外热,阴经主内热。

输穴:位于腕踝关节附近,阳经输穴主治各经痛症及循经远道病症;阴经输穴即各经原穴,主治及反应所属脏器病症。

经穴:主要用于循经远道作为配穴,用于寒热、喘咳等。

合穴:阴经合穴用于胸部及腹部病症;足阳经合穴主要用于腑病;手阳经合穴多用于外经病症。

17.什么是八会穴

八会穴,是脏、腑、筋、脉、气、血、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八会穴除各自原有的功能外,对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生理功能有着特殊的关系,如:

脏会章门,章门为脾之募穴,五脏皆禀于脾,故为脏会;

腑会中脘,中脘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会;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为肺,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

血会膈俞,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

筋会阳陵泉,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腑;又为胆经合穴,胆合肝,肝主筋,故为筋会;

脉会太渊,太渊属肺,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为脉会;

骨会大杼,大杼位于项后第一胸椎棘突旁,第一胸椎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

髓会绝骨(悬钟),绝骨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为骨会。

八会穴的应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会取治,如“血会膈俞”,凡咳血、咯血、吐血、血崩等血证均可取膈俞治疗;“腑会中脘”,六腑病证如胃痛,霍乱吐泻等均可取之中脘。

18.什么是郄穴

郄穴,是经脉气血曲折深聚处的穴位。郄通“隙”,意指空隙;郄,又有弯曲的含义,郄穴可说是气血曲折会聚的空隙。

郄穴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郄穴,阴、阳蹻脉及阴、阳维脉在下肢部也各有一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郄穴常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分病症,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气分病症,如急性疼痛、气形两伤等。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亦常在相应的郄穴产生疼痛、酸胀及反应物,临床常用作诊断疾病的参考。

十六郄穴表

手太阴肺经——孔最

手三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

手少阴心经——阴郄

足太阴脾经——地机

足三阴、足厥阴肝经——中都

足少阴贤经——水泉

手阳明大肠经——温溜

手三阳、手少阳三焦经——会宗

手太阳小肠经——养老

足阳明胃经——梁丘

足三阳、足少阳胆经——外丘

足太阳膀胱经——金门

阳维脉——筑宾(足少阴)

奇经、阴跷脉——交信(足少阴)

阳维脉——阳交(足少阳)

阳跷脉——附阳(足太阳)

19.什么是原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含本原、真元之义。原气来源于脐下肾间,是人体生命的本源,是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原气通过三焦输布于全身脏腑、十二经脉,其在四肢部驻留的部位就是原穴,由此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

十、二、原、穴、表

经脉、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原穴、太渊、合谷、冲阳、太白、神门、腕骨、京骨、太溪、大陵、阳池、丘墟、太冲。

2.原穴的应用

原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脏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当脏腑发生病变时,会在原穴表现出来,根据原穴部位出现的异常变化,可以推测判断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盈亏的变化。临床取用原穴能使三焦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主要用来调整脏腑经络的虚实病变。“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在临床上,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补虚的功能。取用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激发原气,调动体内的正气以抗御病邪,临床主要用来治疗五脏的病变。

原穴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与其他腧穴相配伍。常用的配伍方法有脏、腑原穴相配,原、络相配,原、俞相配,原、合相配等。

20.穴位的病理反应

穴位的病理反应是指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的反应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这种病理反应常表现为:①穴位感觉阈值的改变,即感觉过敏(包括痠楚、疼痛以及由于按压检查而出现的压痛等)和知热感度的异常变化(机体某一脏腑有病时,其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可能升高或降低,出现左右失衡)。②穴位组织形态的改变,即用按压、循捏等方法常可在呈现阳性病理反应的穴位皮下触摸到形似麦粒或黄豆大小的结节状反应物或(0.15~0.3)cmⅹ(2~3)cm大小的条索状反应物。有时还可以触摸到穴位皮下组织松弛、凹陷、隆起或坚硬。③生物物理指标的改变,表现为穴位皮肤电的变化和皮肤温度的变化,即表现为局部的电阻、电位或温度的升高、降低或左右失衡。

穴位这种病理反应具有一定特异性,即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反应穴位,特别是俞、募、原、郄和井穴在反映相应脏腑病变方面相当灵敏。如胃部病变多在胃俞、中脘、梁丘和足三里出现压痛或病理反应物,呼吸道病变多反应在肺俞、中府、孔最,肝胆病变多反应在肝俞、胆俞和胆囊穴,心脏病变多反应在心俞、神堂,而妇科病变多在次髎和三阴交出现压痛或病理反应物等。在病变脏腑所属经脉的井或(原)穴上,有的还伴有知热感度、皮肤电、穴位发光、热辐射等变化。

每个脏腑器官的病理反应并不限于一个穴位。由于病变的性质不同、病情的轻重不同,出现病理反应的穴位数量和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可有不同。一般来说,病情轻者,呈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较少,反应物较少而且较软;病情重者呈阳性反应的穴位数量较多,反应物较多而且较硬。对热的敏感度降低者多为虚证,反之则多为实证。病情好转或恶化,穴位病理反应物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病愈则反应消失,以轻症、急症消失迅速,重症、慢性病症消失缓慢。而在结构或功能上联系密切的脏腑又常可在一些共同的穴位出现病理变化,如胃病、肝病和肠道病均可在足三里处出现病理反应。不同疾病和不同穴位在反应形式上也有不同,如同是胃病,足三里反应多以条索状物出现,而胃俞穴反应则多以局部组织松弛形式出现,或呈凹陷,或感觉异常;如果是胃癌患者,则胃俞穴常出现结节样反应物。因而穴位的病理反应特性,具相对的意义。

21.内关穴的功能和解剖

“内”,内部也;“关”,关卡也。此穴为内在之关要也。内关穴名意指心包经的经气由此注人与沟通相表里的三焦经,心包经与三焦经的经气在此犹如被机关一般,故而得名。该穴又名“阴维穴”。阴维之“阴”,阴液、阴经也;“维”,维系、维持也。阴维穴名意指本穴有维护与调节人体内外经脉阴液,使之趋于正常的作用,故名阴维穴;该穴又通奇经八脉,是手厥阴经与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之会,阴维脉维系了人体,主一身之里。

解剖层次:皮下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功能效用: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气血,疏通经脉等。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中医认为心包位于心脏外面,形象的比喻为心的围墙。当有外界邪气侵犯心脏时,心包能替心受邪。内关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其穴络属于厥阴心包经,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

22.穴位注射在兽医学上的运用

穴位注射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已从过去的眼病、风湿症、神经麻痹、瘫痪等的治疗逐步扩大到对许多常见多发病和少数传染病的治疗,如感冒、中暑、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胃肠炎、脱肛、阴道脱、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肢蹄病、软组织损伤、乳痈、不孕症、破伤风、猝死症、猪大肠杆菌病、猪喘气病等……根据研究及临床使用情况看,前肢上部肌肉关节及关节疾病,常选抢风穴;后肢上部肌肉及关节疾病,常选环中或大胯穴;呼吸系统疾病常选肺俞或苏气穴;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脾俞或关元俞;腹泻、胃肠炎等疾病,常用后海穴;破伤风时,常于百会、伏兔、大椎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针对病变部位则选阿是穴,如痛点不明显,则选患部肌肉的起止点进行注射治疗。由于临床上没有专用的穴位注射药物,一般使用肌肉注射剂,注射剂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头面部穴位、耳部穴位或刺激性强的药物用量为0.5—2mL;四肢后。局部有轻度肿胀及疼痛反应,般经ld左右可自行消失,故应2—3d注射1次;如需每天注射,应更换穴位,每3—5次为1个疗程;若不愈,常隔1周再进行第2疗程。

由于穴位注射使用肌肉注射剂量的1/5—1/2即可取得相同的效果,并且具有药效发挥快、作用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非常适合兽医临床使用,尤其适合大型家畜的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目前穴位注射的药理学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3.经络穴位与应激、稳态

中西医学都是以维持稳态为人体(机体)自由和独立生存的首要条件。内环境理化因素之所以能够在狭小范围内波动而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有火的某些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独立性维护了机休内环境的稳定和稳态。稳态不仅是牛理学,也是、今生命科学的一大基衣概念。随着拧制论和其他牛命科学的发展,稳态已不仅指内环境的稳定状态,也扩展到有机体内极多的保持协调、稳定的牛理过程,也用于机休的不层次或水平(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的稳定状念。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通常称为应激,是一切牛命为了生存和发腮所必需的。它足机体整个凋节、反馈、适应、保护、防病、抗病机制的一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均会出现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和下丘脐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兴奋为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反应及一系列的呼吸、循环、运动、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之功能代谢的改变。都是在大脑边缘一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内脏活动,维持稳态和应激反J的统一调节下实现的,大腩边缘一下丘脑一自主神经系统是联络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使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由于压痛点和知觉延伸是痛腧现象和感传现象的特征性事件,使痛腧现象和感传现象作为应激反应的一种形式而有别于应激的其他形式。由于痛腧现象和感传现象是穴位和经络(指感传经络)的表现形式之一,将这种应激形式称为穴位应激与经络应激。③根据穴位应激与经络应激的观点,提出穴位是躯体上潜在的和显性的应激位点,经络(指感传经络)是潜在的和显性的知觉延伸的线路。根据这种认识,对穴位、感传现象以及《内经》等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中所记载的经络循行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解释。④穴位和经络现象是古代中医学发现的一种应激形式,并且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发明了以针灸等形式参与这种应激过程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些发现和发明是对医学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⑤穴位应激与经络应激的提出为人们以现代生物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穴位和经络、探索穴位和经络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24.穴位注射的药理作用效应

根据中医传统观点,穴位不同主治各异,针刺穴位的效应多因施治穴位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即穴位功效具有相对特异性。在给药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行穴位注射,药物都表现出本身固有的药理作用,不会因为穴位不同出现不同的药理作用,但产生的药效反应强弱却有显著差别,作用最强的穴位都与其对应靶器官所属的经络相吻合,并且具有协同作用的穴位配合使用能够增强药物疗效,体现了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和穴位药效的循经特点。周爱玲等研究发现,小鼠穴位注射速尿,委中穴排钠利尿作用比内关和三阴交穴更为强大而持久;注射可乐定,足三里镇痛作用显著优于内关和委中穴;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足三里胃肠蠕动强度显著大于内关和委中穴。人穴位注射胃复安,足三里穴预防乳腺癌化疗后呕吐的临床疗效优于内关和合谷穴。

25.穴位与经络本质研究

对腧穴的本质研究是和经络本质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不能断然割裂开来。如经穴一脏腑相关说认为,针刺过程存在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针刺穴位引起脏腑功能变化达到治疗的效果。另一个是循经感传。这两种现象的作用途径和作用结果都是不同的,一个是从穴位到脏腑,引起脏腑功能变化:另一个是从穴位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产生感觉。这些都是从刺激穴位开始的,由于循经感传只是伴随经穴——脏腑过程发生的,所以,经络研究的实质是弄清穴位是怎样和脏腑器官联系起来的_51。从物理学和现代信息论的角度考虑,无论经络是附于别的组织之上,还是一个独立系统,无论经络是借助于有形物质还是无形物质来传递刺激信号,在经络传递针刺信号这个事件上,经络可以看成一个独立功能系统。就像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规律时,虽然地球上有很复杂的各种运动,但对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这一事件影响不大,地球可以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一质点模型。这里,无论经络物质基础是什么,由于经络系统是开口在腧穴,且连接肌肤与五脏六腑的通道,是接受和传递腧穴刺激信号的通道。也可假设在“传递刺激信号”这一事件上,经络可以抽象成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一受迫信息通道模型。

26.经络本质与全息律

有关经络本质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的结论,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经络是一种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个网络结构有什么样的规律性还不清楚。应用全息律对人体进行剖析,认为人体同时通过神经、神经一体液、经络三个系统在人体的各个层次纵横交错,构成完整的自稳态调节系统,这三个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不能完全分割。

从全息律出发,结合多学科的知识,我们提出了经络全息假说——经络全息律,由此对经络本质探讨的结果发现与学术界近20多年来对经络本质的研究成果的总和惊人的吻合。

经络全息律认为:经络的本质是全息胚之间的网络联络和调节系统,这个系统是以感觉神经元f躯体感觉神经元和内脏自主感觉神经元)为基础的,在脑这个全息胚结构中,各中枢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突触按全息规律进行联系,并以外周神经纤维为投射线,在外周不同层次的全息胚上的“投影”。其中突触联系频率高的在外周投射为经,低的为络,支配器官的神经核在体表的“投影”为穴位,即经络的感受器,而脑内的神经元全息结构为经络中枢。

经络的本质是一个很复杂的事物,复杂的事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大脑神经元的分布规律和外周全息胚的结构均呈全息性,有着其客观存在性。

感觉神经末梢在机体的外周组织无处不在。穴位全息律证明了穴位是按全息规律分布的,那么穴位处的感觉神经末梢也同样是按全息规律分布的;以此相对应,感觉神经中枢的结构同样也是全息结构,并且也有更深层的结构层次。现代解剖学已证实了这一点,组织学证明了脑内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系,构成复杂的网络结构。显然,这个结构是具有全息性的。脑的这个结构既是神经中枢,也是产生人类意识的脑,还应该是调节脏腑功能的经络中枢。经络上的任何一个信息都具有局部和整体双重性,既代表穴位(器官)的信息,也代表穴位所属的全息胚(整体的信息。各神经中枢之间按全息规律,通过神经突触建立网络联系。当一个中枢兴奋时,与各全息胚的对应中枢发生联系,提高其兴奋性,形成“过敏灶”,同时在各全息胚的对应部位可以产生相应的反应。

通过分析和论证,得出经络的本质特征如下:

①经络是一个多层次的全息网状调节系统,既存在于外周,也存在于中枢,是以感觉神经元为前提而存在的;②经络存在于中枢部位的,称经络中枢,存在于外周的称外周经络,即中医学的经络,经络中枢与外周经络具有相对应的全息结构;③经络是全息胚之间的通讯系统,外周经络是垂直于神经纤维的横向信息联系,是感觉神经末梢之间按全息规律通过神经中枢在功能上重组的结果,不存在特定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结构;④经络中枢的信息传递过程有电活动,由此引起穴位的电位变化,同时细胞间出现物质转移和能量流动,能量的流动可以产生辐射;⑤离体的肢体没有离开神经纤维,因而,其经络仍保持活体时的一些生物物理学特性,这与全息照片的碎片的特性相似。

第三章 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

1.基础知识及图片

足厥阴肝经全部穴位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

足厥阴肝经穴位一侧14穴(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下肢内侧,其余2穴位于腹部及胸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病症、神经系统病症、肝胆病症、眼病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

2.各个穴位介绍

一、大敦穴

别名]水泉,大训,大顺。

[穴义]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名解]

1)大敦。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

2)水泉。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断之意。水泉名意指体内的肝经水液源源不断地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来自肝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水液,肝经与胆经相似,其运行的气血物质为天之中部的水湿风气,由体内外输体表的气血物质亦为风气冷缩后的地部水液,此冷降之液量不大,但却源源不断地由体内外输体表,如细小的水泉外涌一般,故名水泉。

3)大训。大,多也,大也。顺,趋向同一方向也。大顺名意指体内肝经外出体表的水液全部气化后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训名意与大顺同。

4)肝经井穴。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与体内肝经相连通,为体内肝经气血的外出之处,故为肝经井穴。

5)本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的外出水液,水液外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水湿滞重所升天部层次也不高,只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态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蒸升并循肝经传于行间穴。

[功能作用]生发风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解剖]有足趾背动、静脉;布有腓神经的趾背神经。

[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

[配伍]配内关、水沟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配膻中、天突、间使治梅核气。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肝经井穴。

二、太冲穴

[别名]大冲。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

[名解]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太冲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太冲。大冲名意与太冲同。

2)肝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急行的风气,其性热燥。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传中封穴。

[功能作用]燥湿生风。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配伍]配大敦治七疝;泻太冲、补太溪、复溜治肝阳上亢之眩晕;配合谷为开四关又治四肢抽搐;配肝俞、膈俞、太溪、血海治贫血、赢瘦;配间使、鸠尾、心俞、肝俞治癫狂痫。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输穴、原穴。

三、蠡沟穴

[别名]交仪。

[穴义]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

[名解]

1)蠡沟。蠡,瓠瓢也,此指穴内物质如瓠瓢浮于水中飘浮不定之状。沟,沟渠也,此指穴内物质运行循一定的道路。蠡沟名意指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由本穴别走足少阳胆经。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分配而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性温,既无上升之力又无沉降之能,温湿水气在天部层次如漂浮不定之状,但由于其温度及所处的天部层次与胆经相近,因此此温湿水气分别飘行于肝胆二经,故名蠡沟。

2)交仪。交,给也。仪,礼仪也。交仪名意指肝经由本穴传于胆经的气血物质如仪礼一般,并无太多的具体实物。本穴物质为三阴交穴传来的温湿水气,因其无肾经气血的寒湿之性,所以气血物质无肾经气血的实(水湿浓度大),因其无脾经气血的热燥,所以气血物质无脾经气血的能量,气血物质如有名无实一般,因此由本穴交于胆经的气血就如同一种礼仪,故名交仪。

3)肝经络穴。本穴因有固有渠道与胆经相通,有联络肝胆二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肝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较稀少的水湿气体,性温热。

[运行规律]循肝经上行于中都穴和别走胆经。

[功能作用]联络肝胆。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下三分之一处;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前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睾丸肿痛,小腹痛,腰背拘急不可俯仰,胫部酸痛。

[配伍]配百虫窝、阴陵泉、三阴交治滴虫性阴道炎;配中都、地机、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带下症、睾丸炎;配大敦、气冲治睾肿、卒疝、赤白带下。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络穴。

四、膝关穴

别名]阴关。

[穴义]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

[名解]膝关。膝,指穴在膝部也。关,关卡也。膝关名意指肝经的上行之气中滞重水湿在此沉降。本穴物质为中都穴传来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无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继续上行,本穴如同关卡一般阻挡滞重水湿的上行,故名膝关。阴关名意与膝关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小部分水气吸热后横向飘行于曲泉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胫骨内侧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主治]膝膑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足三里、血海、阴市、阳陵泉、髀关、伏兔、丰隆治中风下肢不遂、小儿麻痹等;配委中、足三里治两膝红肿疼痛。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五、阴包穴

[别名]阴胞。

[穴义]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

[名解]阴包。阴,水也。包,收也。阴包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之气在此为云集之状。本穴物质为曲泉穴传来的弱小阴湿水气及足五里穴外渗下行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天地二部水湿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经水湿的包收之地,故名阴包。阴胞名意与阴包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和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天部水湿化雨冷降,地部水湿则渗入脾土之中。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配交信治月经不调;配关元、肾俞治气虚不固之遗尿;配箕门、足五里、血海治膝股内侧疼痛,小儿麻痹的肌萎缩。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六、阴廉穴

[穴义]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

[名解]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阴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本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本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阴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化雨冷降并下传足五里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少腹疼痛,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配伍]配曲骨、次髎、三阴交治湿热下注之月经不调、白带多、阴门搔痒、股癣等;配肾俞、大赫、命门、太溪治妇人不孕、男子不育症;配委中、次髎、膀胱俞治膀胱炎、膀胱结石。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七、章门穴

[别名]长平,胁髎,季胁,脾募,肘髎,肘尖,后章门,季肋。

[穴义]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

[名解]

1)章门。章,大木材也。门,出入的门户也。章门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风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章门。后章门名意与章门同,后是与脾经冲门穴的别称前章门相对而言的。

2)长平。长,长远也。平,平坦也。长平名意指随肝经强劲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降落使腰侧腹部肌肉变为平坦之状。

3)胁髎。胁,指穴在胁部。髎,孔隙之意。胁髎名意指随肝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由胁肋部位降落腰腹下部。

4)季胁。季胁,小胁之意,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无它意。

5)肘髎、肘尖。古有用肘尖点墨寻穴之法,肘髎、肘尖之名即来自该法。

6)脾募。募,募集也。本穴为天部的脾土尘埃归降之处,故为脾经募穴。

7)脏会。脏,指五脏的各种气血物质也。会,会合也。本穴物质为天部的弱小风气,此弱小风气中包含有五脏特性的五种气血物质,有属肾的水、属脾的土,还有其它脏腑传来的各种精微,为五脏气血的混合之物,故为脏会。

8)足厥阴少阳之会。本穴物质不光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还有胆经辄筋穴冷降而至的水湿之气,故为足厥阴少阳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和缓之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降浊固土。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有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小儿疳积,腰脊痛。

[配伍]配足三里治荨麻疹、组织胺过敏症;配天枢、脾俞、中脘、足三里治肝脾不和之腹胀、痞块、胁痛、泄泻、消瘦;配肾俞、肝俞、水道、京门、阴陵泉、三阴交、阳谷、气海治肝硬化腹水、肾炎。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附注]脾经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八、行间穴

[穴义]肝经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

[名解]

1)行间。行,行走、流动、离开也。间,二者当中也。行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顺传而上。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湿重水气,至本穴后吸热并循肝经向上传输,气血物质遵循其应有的道路而行,故名行间。

2)肝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水湿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水量极小,故为肝经荥穴。

3)本穴属火。属火,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大敦穴传来的滞重水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滞重水湿冷降归地而不能成为肝经的上行气血,只有小部分水湿吸热胀散而上行,此部分气血表现出火的炎上特征,故其属火。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上炎天部,二是循肝经传至太冲穴。

[功能作用]生风化火。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主治]月经过多,闭经,痛经,白带,阴中痛,遗尿,淋疾,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头痛,眩晕,目赤痛,青盲,中风,癫痫,瘛疭,失眠,口喎,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配伍]配睛明治青光眼、降眼压;配太冲、合谷、风池、百会治肝火上炎、头痛、眩晕、衄血;配中脘、肝俞、胃俞治肝气犯胃之胃痛;配中府、孔最治肝火犯肺干咳或咯血。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荥穴。

九、中封穴

[别名]悬泉。

[穴义]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

[名解]

1)中封。中,正中也。封,封堵也。中封名意指肝经风气在此势弱缓行并化为凉性水气。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急劲风气,由于本穴位处足背之转折处,急劲风气行至本穴后因经脉通道的弯曲而受挫,急行的风气变得缓行势弱,如被封堵一般,故名中封。2)悬泉。悬,吊挂之意。泉,指穴内气血如泉水流淌般源源不断。悬泉名意指肝经水湿之气在此源源不断地流行而过。理同中封名解。

3)肝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为肝经风气经过之处,气血的运行为动而不居,故为肝经经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太冲穴传来的强劲者风气,至本穴后风和势缓并化为凉性水湿之气,气血特征与肺金之气同,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势缓的风气,性凉。

[运行规律]一是扩散于肝经之外,一是循肝经上传三阴交穴。

[功能作用]息风化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满,腰痛,足冷,内踝肿痛。

[配伍]配胆俞、阳陵泉、太冲、内庭泄热舒肝,治黄疸、疟疾;配足三里、阴廉治阴缩入腹、阴茎痛、遗精、淋症、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经穴。

十、中都穴

[别名]中郄,太阴,大阴。

[穴义]肝经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

[名解]

1)中都。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都,都市之意。中都名意指肝经的水气在此云集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蠡沟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而成一个水湿气场,所处为天之下部,本穴如同肝经气血的集散之地,故名中都。

2)中郄。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郄,孔隙也。名郄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只有极少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湿,只有极少部分的水气吸热后循肝经上行,气血的外传如从孔隙中传出一般,故名中郄。

3)太阴。太,极也。阴,寒也。太阴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寒冷水气。理同中郄名解。大阴名意与太阴同。

4)肝经郄穴。理同中郄名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地,小部分吸热后循肝经上传膝关穴。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在胫骨内侧面中央;其内后侧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的中支。

[主治]胁痛,腹胀,泄泻,疝气,小腹痛,崩漏,恶露不尽。

[配伍]配血海、三阴交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配合谷、次髎、三阴交治痛经;配脾俞、阴陵泉治白带症;配足三里、梁丘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配太冲治疝气;配三阴交、阴陵泉、膝阳关、膝关、伏兔、箕门治下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肝经郄穴。

十一、曲泉穴

[穴义]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

[名解]

1)曲泉。曲,隐秘也。泉,泉水也。曲泉名意指肝经的水湿云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膝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聚集之状,大量的水湿如隐藏于天部之中,故名曲泉。

2)肝经合穴。合,会合也。本穴为肝经气血的会合之处,故为肝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肝经的水湿之气会合而成,性寒湿润下,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斜向下行阴包穴。

[功能作用]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泻针出气或补之。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阴挺,阴痒,产后腹痛,遗精,阳痿,疝气,小便不利,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配伍]配丘墟、阳陵泉治胆道疾患;配肝俞、肾俞、章门、商丘、太冲治肝炎;配复溜、肾俞、肝俞治肝肾阴虚之眩晕、翳障眼病;配支沟、阳陵泉治心腹疼痛、乳房胀痛、疝痛;配归来、三阴交治肝郁气滞之痛经、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附注]肝经合穴。

十二、足五里穴

[别名]五里。

[穴义]肝经的冷降水湿及脾土尘埃在此覆盖五里之广。

[名解]足,指穴在足部。五里,指本穴气血的作用范围如五里之广。本穴物质为阴廉穴传来的冷降水湿及水湿风气中的脾土尘埃,至本穴后由天部归降地部,覆盖的范围如五里之广,故名足五里。五里名意与足五里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风气及随风气中吹带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由天冷降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固化脾土,除湿降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