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球内科证治新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02:38:43

点击下载

作者:郭振球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郭振球内科证治新诠

郭振球内科证治新诠试读:

内容提要

《郭振球内科证治新诠》总结了常见病辨证论治规律。全书分急症证治、外感时病证治、肺系病证治、脾胃病证治、肾系病证治、心系病证治、肝胆病证治、身形病证治和气血病证治九大系统。以病、症为纲,分辨证和治法,系统论述辨证和治法方药。采用了以“短诗叶韵以言其要,诠译论证以释其详”的形式,便于记诵,可供中医医疗人员习用。书后附有常用方剂,以供检索。

前 言

传统中医药学,根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它独特的科学理论体系和切实的防治疾病的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其办院方针指出:“面向国家战略要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这是科教兴国的号角,如一声春雷,扣人心弦,催人奋进。《郭振球内科证治新诠》坚持“加强原始科学创新”,面向基层,面向临床,突出实用性和服务性的指导思想。以“寓医理于临床”为基层中医着想,致力于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以期提高中医药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临证水平。自1994年第一版面世以来,一直为读者所青睐,此次增加并修订了部分内容。

此书以诗加诠撰成,诗歌以言其要,诠以释其详。辨证,祖述轩岐、仲景及历代名医精言,博而能约;论治,承先启后,备急救荒,有条不紊;所用方药,简便、有效、灵验;临证,“实无他诀,惟其熟而已,熟则生巧,自有左右原之妙”。所以,余曾将此书作为微观证治学研究的理法基础。同时,开发了天母降压片和甲芪肝纤颗粒等新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当今之世,生物、遗传工程、高新科技、信息科学以及电脑网络有了新的发展、新的成就,这些先进技术层出不穷,融入中医药领域,为开发中医药学所利用。拓宽中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内涵,促进中医药学现代化的大发展与创新,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创新是民族医药的希望和灵魂,创新是中医药学研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动力。为此,希望全中医药研究同仁通力协作,在科教兴国、“三个代表”精神的鼓舞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弘扬中医药学努力奋进!郭振球2009年8月12日于湖南中医药大学

总 论

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

辨证须从外揣详,病机传变细思量。

诊成七步斯为治,治法明兮法有方。

辨证学是中医研究疾病诊断、证候鉴别、决策治疗及其原理的一门科学。它凝聚着历代医学家智慧的结晶,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性概括,充满着辩证法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医疗的实践。因此,进一步将其辩证的思维方法和规律加以发掘并整理提高,对于实现中医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辨证学的诊法特点

辨证的诊法,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就以“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概括的说是一定的病邪侵袭一定的脏腑,发生一定的病理变化,产生一定的相应的外在病形。所谓病形,即表现于外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因此,邪气、脏腑、病形是诊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三项主要前提。为了达到诊病与辨证的目的,辨证学运用了四诊的方法对病形作全面细致的诊察,进而分析其脏腑的病机和受邪的性质,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证候类型。这一诊病与辨证相结合进行的思维方法,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外揣法

外在的病形,是脏腑受邪发生病理变化的必然反应。《灵枢·外揣》认为,这种反应有如“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随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这就说明,外在病形与内在脏腑受邪致病的内在病理变化,有如日月之于影,水镜之于形,鼓之于声一样,有动则有应,有应则可知。参合四诊而详察,病变虽多,如抵诸掌。2.整体观

辨证学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与经络、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为中心,以经络通连内外。一旦发病,脏腑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反映于相应的体表,如《素问·藏气法时》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肺病者,肩背痛。”再如,胃肠郁热可见齿痛、口腔溃疡等。根据体表不同部位的这些异常变化和感觉,可助推断相应脏腑的病变。此外,人体的毛发、皮肤、肌肉、血脉、筋、骨和耳、目、舌、鼻、前后二阴等,与内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内脏有病,也可导致相应器官或组织出现病变,如肾虚出现耳聋,心火旺盛而见舌尖赤烂等。反之,体表某一器官或组织的病变,也可波及相关的脏腑,引起内脏病变。同时,人生于自然界中,时刻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当外界环境急剧变化,人体对外界环境不适应时,经络脏腑就会失调而发生疾病。《素问·金匮真言》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疾病的发生与变化,绝对不能孤立于自然界之外。所以,辨证学中的辨证纲领,如病因、六经、脏腑经络、三焦以及卫气营血辨证等,其病邪传变规律的立论依据,无一不基于这一整体观。3.病传论

辨证学在具有外揣法和整体观特点的同时,其另一特点是在疾病的病程中,从动态的角度去观察疾病的传变。一般外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经络而入脏腑。而人体的皮毛则是抗邪的藩篱。《素问·皮部论》曰:“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此外,在辨证学上,还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说明阴阳气血和脏腑之间在病理变化上复杂的传变规律。如阴病传阳,阳病传阴;气病及血,血病及气;肝病既可传脾(木乘土),又可犯肺(木火刑金),还能及肾(子病及母)。明乎此,就能及时估计病情的发展趋向,防微杜渐,从而把握论治上的主动权。

二、辨证学的辨证步骤

诊病与辨证相结合,这一观点由来已久,正如徐灵胎在论述《伤寒论》六经病变时所说:“病之总者谓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有病同而证异者,有证同而病异者……盖合之则为病,分之则为证”。例如疟疾,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蓄作有时。其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热鼓颌,继则寒去,内外皆热等。《素问·疟论》将其分为先寒而后热,病以时作的“寒疟”;先热而后寒,亦以时作的“温疟”;以及但热而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的“瘅疟”。它为疾病诊断的分类提供了范例。临床上,单纯确诊为某病,还不能给予确切的论治。寒疟、温疟、瘅疟的病情、病性截然有别。温疟宜清;寒疟宜温;瘅疟热甚,消灼肌肉,《金匮要略》谓为“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宜予清泻邪热,兼以滋阴为治。这就说明,只有在诊病确切、辨证清楚的前提下,才可论治无误。清代喻嘉言的《寓意草》中“先议病后用药”的“议病式”,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内容,可供参考。

辨证学的临床运用,是在全面掌握病人四诊的客观症、征、脉象、舌苔的基础上,按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综合,先诊病,次辨证,再论治,以完成其全部过程。诊病与辨证有以下七个步骤:1.追询病史

一般外感急病,大都有感受风冷或蒙受暑湿等病史。如受凉调理失宜,引起“感冒”;暑热炎天,操劳过度,引起“中暑”等。在杂病中,饮食不节可引起宿食和肠胃病;有情志挫伤或情志抑郁史者,可患神志病;有酗酒史者,可罹患“酒疸”等。伤寒、劳病之后,亦可继发他病。2.探求病因

除在病史中找其病因外,还要审症求因。因为一种病因侵袭人体,它可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六元纪大论》曰:“炎火行,大暑至,故民病少气,甚则瞀闷、懊。”再如,湿甚则濡泄,燥甚则干等,都可作为审症求因的依据。3.落实病位

五邪伤人,各从其类。如风伤肝,寒伤肾,火伤心,湿伤脾,燥伤肺。《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心。”据其症状眩掉、收引、郁、肿满、瞀瘈,一般可以考虑到其病因与病位在肝、在肾、在肺、在脾、在心。不仅如此,据症定位,在热病中,还有先兆症状可据。如《素问·刺热》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肾热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数饮,身热”。所云“小便先黄”、“先不乐”等,乃所属脏器受病的先兆。此外,五脏热邪未发,还有面部相应所属脏器的色气可辨。“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其兆先见。再参之以脏之气相应之脉,如肝脉弦、心脉洪、肺脉浮、肾脉沉、脾脉濡而兼数者,则更能证实其病位的所在。4.阐明病机

病因侵及一定的病位,则发生相应的病机。依据脉证即能分析出其病机的变化。如《金匮要略》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趺阳原系候脾胃之脉,今浮而涩,浮是举之有余,为阳脉,主胃之强盛;涩是按之往来艰滞而不流利,为阴脉,主脾脏津液不足。胃气强,脾气弱,所以出现小便短数,大便干结,而成“脾约”之证,这是以脉析病机。又如《伤寒论》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此论“常自汗出”一症,由于荣卫不和,卫气失于卫外,以致表气不固,腠理开泄而病常自汗出,为以症析病机。此外,详析病机还应参以病史与病因。如《诸病源候论·肺痿候》曰:“肺主气,为五藏上盖。气主皮毛,故易伤于风邪,风邪伤于府藏,而血气虚弱;又因劳役大汗之后;或经大下而亡津液,津液竭绝,肺气壅塞,不能宣通诸藏之气,因成肺痿也。”5.分清病性

一般在阐明病机的同时,可知病性之所属。例如肺痿,因于“津液竭绝”,血气虚弱,其病属虚可知。如肺痈则为热势燔灼,血腐成脓,则属肺热已极,其病属实可知。其他病的虚实,在于汗的有无,胸腹胀痛与否,胀之减与不减,痛之拒按与喜按,以及病的新久,禀之厚薄,脉之虚实亦可分之。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为病性属实。如病中多汗,腹胀时减,复如故,痛而喜按,按之痛止,病久,禀弱,脉虚无力,为病性属虚。至于病性的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尿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如口渴而能消水,喜冷饮食,烦躁,尿短赤,便结,脉数为热。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尿清长,便溏,脉迟为寒。6.详悉病势

病势即病机转变发展的趋势。由于脉、症更迭,反映着病机演变,因此以脉症更迭来阐明病势,并不难理解。如《伤寒论》曰:“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对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发热、恶寒,表证未解,误用下法,脉由动数变迟,反映阳邪内陷,阻塞不通,而为结胸。又如“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太阳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阳证脉势减缓,表示邪气渐退;阴证脉势由微转浮,反映正气渐复,判断病势的发展为欲愈。7.确定证名

由于诊病与辨证常同时进行,故病名和证名也常同时确定。如痢疾的诊断,可依据其病多发于夏秋,因食物不洁而引起,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相杂等。从病因辨证看,则有寒痢、热痢、湿热痢、时疫痢之分;从症征辨证看,则有赤痢、白痢、赤白痢之分;从病机辨证看,则有气滞痢、血瘀痢、噤口痢之分;从病程及发病情况来看,则有暴痢、久痢和休息痢之分。对于证候的命名,一般以病因、病位、病机三者综合为优。如脾虚湿滞、肝胆湿热、肺热痰壅等;亦可将病机与病性相结合,如心气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之类。

以上为辨证思维的七步法。

三、辨证论治

论治以辨证为依据,分以下三步完成:1.依证立法

治法以证为依据。①除病因法:如风证法宜疏风、息风、祛风;暑证法宜清暑;湿证法宜渗湿、化湿、燥湿;燥证法宜润燥之类。②理病机法:如气滞者利气;血瘀者消瘀之类。③调病位法:即调理脏腑法。如脾胃不和者调理脾胃;肝肾阴虚者滋养肝肾之类。④截病势法:截其病变,以杜其传。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即为“治未病”之法。此外,还有改变病性之法。如偏阴盛者,壮阳以抑阴;偏阳亢者,滋阴以制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又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皆是。2.按法制方

论治选方遣药,又是以治法为依据的。论治首先在于辨证的准确。据经分证,即症分脉,凭脉用药,为历代医家所强调。例如,周学霆的《三指禅·咳嗽脉论》认为,咳嗽应“先分内外。外感咳嗽,专责于肺”。至于内伤,《素问·咳论》虽有五脏皆令人咳的说法,但总不离乎肺。肺经咳嗽,形寒金冷,伤其生气,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其脉短而迟者,则补之以白豆蔻,温之以砂仁;心脏咳嗽,火甚克金,喉中隐隐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其脉洪而数者,则凉之以黄芩,泻之以山栀子;脾脏咳嗽,土不生金,隐隐痛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其脉濡而弱者,则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肝脏咳嗽,木燥火发,金被火伤,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其脉沉而弦者,则制之以鳖甲,和之以柴胡;肾脏咳嗽,火动水亏,金少水涵,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其脉沉而细者,则滋之以熟地,坚之以黄柏。久咳不已,移于五脏,病则缠绵难愈,治法仍归五脏,彼无痰干咳,火郁于肺者,升提肺气,用甘桔汤,生其津液,用八仙长寿丸。以上的咳嗽论治,基本上揭示了论治的一般思维方法。据此可以反三。3.验证疗效

辨证确,论治准,疗效是肯定的。但服药之后,要追踪观察,以觇其病机的转变。《灵枢·玉机真藏论》谓“五实死,五虚死”。其时有生者,主要是经饮食与药剂的调治,如“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在临床上重病、久病“元气虚败”之脱证,脉象微极欲绝,给予“回阳固本”之法治疗以后,脉息徐徐渐出而渐复,是为佳兆;若陟然暴出忽如复元,这是“假复”,不久可能复脱,是为危象。诸如这些,必须追踪观察,才可验证辨证与论治是否准确。

以上即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

寒温杂病证治摘要

一、伤寒证治

风寒外感首三阳,辨证六经仔细商。

邪盛正衰邪入里,三阴厥脱最宜详。【诠解】伤寒证治,系论述人体感受风寒病邪所致外感病证的病理变化和辨证施治。

伤寒证治的基本规律为六经。所谓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因为伤寒病证的形成,是风寒之邪从皮肤毛窍而入于体内,进而影响脏腑。发病初期,患者正气未衰,病邪浅在肌表,证候表现为亢奋现象的称为阳证;在病变过程中,患者正气趋于衰微,证候表现为衰退或虚脱现象的称为阴证。因此,六经病证的发生,都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的强弱是决定受邪后发病与否及病势轻重的先决条件。在一般情况下,凡正气旺盛、卫外和抗病机能正常的人,虽受外邪侵袭,常常不会发病;纵然发病,其病情也比较轻,预后也比较好,治疗得当,三阳病证一般不会发展而转入三阴。反之,如果正气素弱的人,一旦遭受外邪侵袭,最易发病,而且容易由三阳转入三阴。(一)太阳病证治

太阳为病脉来浮,总被风寒先痛头。

有汗桂枝啜粥进,麻黄无汗恶寒投。

经邪入腑传为蓄,蓄水五苓利水周。

蓄血如狂瘀热盛,桃仁承气抵当谋。

表寒内热青龙用,内饮小青亦相侔。

若是中风兼有喘,桂枝汤入杏朴收。【诠解】太阳病一般出现于外感风寒所致病证的初期,此时风寒病毒初犯肌表,它的病变也表现于体表方面,因此简称表证。它的主要脉证是:发热、恶寒、头痛、脉浮。发热恶寒,是卫气和风寒病毒相争的反应,卫阳被束,所以恶寒,郁而相争,因而发热;邪束太阳经脉,所以头痛;正气抗邪于外,所以多见脉浮。

1.经证

临床具有上述太阳病的主要脉证。由于病人的体质不同,虽然同是感受风寒病邪,但临床上却表现有伤寒表实和中风表虚的区别。(1)伤寒表实

证候:发热或不发热,必恶寒,无汗而喘,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

病理:太阳病寒邪侵犯体表,发热或不发热,说明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故发热亦有迟早的不同。发热是由于寒邪袭表,正气抗邪,阳气能及时表达。不发热是由于寒邪初感,阳气一时还未能达表抗邪。寒邪束表,不管它发热与否,其恶寒是必有的。这是伤寒表实证的一个特征。寒邪束表,表气被郁,血行不利,不利则痛,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肺合皮毛,皮毛闭塞,致肺气不宣,所以无汗而喘。无汗,表气不宣,故脉浮紧。

治法:宜发汗逐邪,用麻黄汤。方中麻黄发散风寒,开皮毛,发汗定喘;桂枝通阳,助麻黄以增强发汗解表的效力;杏仁利肺止喘;甘草和中。综合成方,可收散寒发汗、宣肺定喘之效。(2)中风表虚

证候:发热,恶风,自汗出,鼻鸣,干呕,脉浮缓。

病理:当人体初受风邪侵袭时,营卫失调,阳气外浮与邪相争则发热;风性疏泄,以致卫气不能外固,营不内守而外越则自汗出。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恶风。由于汗液外出,汗为心液,心液受伤,故脉象松弛而呈缓象。脉主卫,外合皮毛,风邪外袭,内至肺气不利则鼻鸣;肺气不利,影响于胃,是以干呕。

治法:宜解肌调和营卫,用桂枝汤。方中桂枝宣阳,使气运行;芍药和营,通调血脉,与桂枝配合能调和营卫;生姜辛散,温胃止呕,助桂枝以通阳;大枣、甘草甘缓,益气调和,助芍药以和阴。据临床经验,在服用桂枝汤的时候,啜热粥一杯,使谷气得充,以培养汗源,可使病邪以微汗而解。

2.腑证

太阳病腑证是经邪不解,内传膀胱所致。由于病邪有传入气分与血分的不同,故有蓄水和蓄血两种证候。(1)蓄水

证候:发热、汗出、口渴,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

病理:蓄水为太阳病经证不愈,病邪随着太阳的经脉而内侵太阳之腑,影响到膀胱气化的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所形成。太阳病在表的风寒不解,阳气向外抗邪,故发热,汗出而脉浮数。膀胱水液停留,气不化水,以致水津不能上潮,故口渴而欲饮水。气不化水,以致水液不能下泄,故少腹满而小便不利。饮水过多,停积于胃,胃气上逆,故水入即吐。

治法:由于蓄水证外有表邪,内夹水饮,宜双解表里,用五苓散,以化气行水。方中猪苓、泽泻利水于下;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桂枝通阳化气,共奏行水利气之功。在服药的同时,多饮暖水,助阳以发汗,则在表之邪自然从汗而解。(2)蓄血

证候:小腹急结或少腹硬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大便黑腻如漆,脉沉涩。

病理:蓄血为病人素有瘀血,太阳病表邪化热,随经内入,以致热与瘀血结于下焦所形成。热与瘀血结于下焦,故小腹急结或少腹硬满。由于病在血分,对膀胱的气化功能没有影响,故小便自利。血热上扰神志,故如狂或发狂。血热下积,故大便黑腻如漆。

治法:由于蓄血为“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所致,如有表证,当先解表而后攻里。一般表现为如狂的,宜清热祛瘀,用桃仁承气汤。方中芒硝、大黄、甘草润燥软坚;桂枝宣阳行气;桃仁活血通瘀。若表现为发狂,临床以里证为急的,宜用攻瘀破结的峻剂,如抵当汤。方中桃仁、大黄活血泻热;水蛭、虻虫直入血络,攻瘀破结。病情较缓者,则用抵当丸以缓攻之。

病在太阳不从表解,势必内传入腑。若与血搏结,蓄积下焦少腹的部位,便成蓄血证。

蓄血证的主证,以如狂、发狂、小便自利、少腹硬满为特征。这类证候乃热结膀胱或瘀热在里所致。少腹是指脐下,即膀胱所在的部位,不肯定其病变就是在膀胱一腑。

蓄水和蓄血均有少腹满,主要以小便利与不利作为鉴别。因为蓄水证由于膀胱气化不行,故小便必然不利;蓄血证由于血结下焦,无关气化,故小便必然自利。详细鉴别如下表:表1 蓄水与蓄血的鉴别

在临床上,蓄水证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具有表寒、发热而小便不利者。蓄血证可见于感染性精神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肠伤寒的病者有精神症状时。就是精神分裂症,只要具备蓄血的特征,也可运用这一治疗方法施治。虽不具如狂、发狂的证候,只要有少腹硬满、疼痛拒按,亦可诊为下焦蓄血。例如,近年来依据蓄血证的原理,治疗宫外孕以攻下瘀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兼证

太阳病兼证的形成与病人素体不同和治疗的失当有关。(1)中风兼喘

证候:有中风表虚的表现,并兼有气喘。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素体虚弱,或因感风邪而发作者。

病理:中风兼喘的病理是在营卫失调的基础上,风邪内迫,上袭于肺,以致肺气上逆,故而作喘。本证的喘与伤寒表实证的喘,在病理上有所不同。伤寒表实证是因无汗而致肺气不宣,所以发其汗则肺气宣而喘逆可止。本证的喘是自汗出而有喘逆,是由于营卫失调、风邪内迫以致肺气上逆所致。

治法:宜予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治中风。加厚朴、杏仁降气逆以定喘。(2)表寒内热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骨节疼痛,无汗而烦躁,脉浮紧。

病理:外感风寒之邪,闭郁于表,故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骨节痛以及脉浮紧的表寒证候。邪实于表,热郁于里,故无汗而烦躁不安。

治法:本证寒闭于表,热郁于内,宜外解表寒兼清内热,用大青龙汤。方中仍取麻黄汤,以开表发汗;加生姜、大枣,以助其出汗;更入石膏清泻内热。(3)表寒内饮

证候:恶寒、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见于支气管炎及哮喘发作者。

病理:外有寒邪郁闭于表,故恶寒发热;水饮内停于肺胃,胃气上逆则干呕;水寒犯肺则喘咳;水停气不能化,则口渴;水饮下注则下利;水饮内停,膀胱的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而少腹满。

治法:宜外散寒邪,内除水饮,用小青龙汤。方中细辛散寒;五味子敛肺;干姜温以行水。临床上凡水寒射肺的喘咳,三味合用,最为有效。麻黄、桂枝解肌发汗;芍药调和营卫;半夏降逆;甘草和中。这样配合成方,可收表里双解之效。(二)阳明病证治

阳明经热脉来洪,白虎加参除热烘。

腑证胃肠实热燥,方宜承气大黄攻。

发黄湿热蒸腾盛,麻黄连翘赤豆功。【诠解】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阳气亢旺,热邪最盛的极期。按其证候的性质来说,属于里热实证。阳明病的发生可由他经传来,也可本经自病。

阳明经属于胃和大肠两腑。

阳明病的病理基础,主要是“胃家实”。“胃家”是泛指胃肠而言,“实”为邪热亢盛的意思。由于邪热亢盛,内入阳明,化燥成实。所以,它的外证表现有“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特征。

阳明病分经证、腑证和阳明发黄证。邪入阳明,虽热邪炽盛,而肠中尚无燥屎阻结的,称为经证;邪入阳明,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的,称为腑证;湿热相蒸,则成黄疸,称为阳明发黄证。

1.经证

证候:身热汗出,口渴引饮,脉洪大,舌苔黄燥。严重者面赤面垢,或心烦谵妄,或昏睡。见于各种传染病高热期。

病理:阳明之经,多气多血,由于邪热充盛,热蒸于表,故身热汗出;热盛则伤津,故口渴引饮而脉洪苔燥。阳明之脉荣于面,热邪随着经脉上泛于面,则面赤或面垢。热势上侵,影响神志,则心烦、谵妄,甚或昏睡。

治法:由于阳明经证是里热蒸腾所致,故宜清解里热,用白虎汤。方中石膏辛寒,清里热,透肌表;知母苦润,除胃热,生津液;粳米、甘草甘平,滋养胃气。这样配合成方,使大寒的药物不致损伤脾胃。在辨证时要注意,如病人兼有心烦口燥,渴饮不止,舌质绛,苔干燥,背微恶寒或时时恶风,这是热伤气阴、汗出过多所致,宜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养阴,生津益气。

2.腑证

证候: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痛,濈然汗出、口臭、苔燥,脉沉实或滑疾。

病理:阳明腑证是邪热传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而成燥屎内结的证候,病情较经证为重,往往是经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如阳明经证,大热多汗,或误用发汗使津液外泄,于是肠中干燥,里热更甚,而致燥屎阻结,则成腑证。故其证候表现为潮热、谵语、便秘、腹满而脉沉实等。

治法:阳明腑证,胃肠实热,宜以泻下为主,但应依据病情轻重、病势缓急进行加减,选用三承气汤。(1)邪热初传阳明,肠中燥热,胃气不和,腑实未盛,或因误用汗下,津液亏耗,以致肠中干燥,腹部胀满,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蒸蒸发热,心烦,甚则谵语,可用调胃承气汤。方中大黄泻下实热;芒硝润燥、软坚;甘草调和胃气,是泻下缓剂。(2)阳明腑证,不大便或大便硬,谵语潮热,心烦,腹部胀满,而疼痛较轻,脉滑疾,苔黄垢,邪滞内阻,气机不运,燥实征象稍轻的,宜用小承气汤和之。方中大黄攻下实热;枳实、厚朴宣通气机,气行则邪滞得以推荡而下,胀满痞闷诸症亦当自然解除。(3)阳明腑实,日晡潮热,烦躁,腹部胀满坚硬,疼痛拒按,腹中矢气频转,大便秘结不通,或热结旁流,舌苔老黄,甚则焦躁起刺,脉沉实有力,若不急下,则阳邪亢极,阴液立竭。宜用大承气汤峻下。方中大黄泻下实热;枳实破气;厚朴导滞;芒硝软坚,为泻下剂中的峻泻剂。

3.阳明发黄证

证候: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为发黄证的先兆。阳明发黄证,黄疸色如橘子,腹满,烦闷,有夹表、偏热和夹实三证。

病理:阳明发黄证为湿热郁蒸于里,不得外越所致。临床认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因此,阳明发黄是湿热相蒸的结果,故临床上有腹满、烦闷等症。其先兆症状为表邪拂郁所致;偏热,热在于里,多有烦渴、小便黄涩;夹实,则多有二便不通、腹满胀甚。本证属于阳黄,应与寒涩困脾的发黄属于阴黄者相鉴别。

治法:夹表者,宜解散表邪,清利湿热,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利气,解表散寒;连翘、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生姜、大枣辛甘合用,健脾和中。热邪偏重者,宜清热利湿,用栀子柏皮汤,苦寒清热。里热夹实者,宜通利湿热,用茵陈蒿汤。方中茵陈蒿利胆祛湿;栀子清热;大黄泻下实热。(三)少阳病证治

少阳主证小柴方,兼里大柴取大黄。

若是少阳兼有表,柴胡方合桂枝汤。【诠解】少阳病在三阳经证候中,以它所在的部位来说,是已经离开了太阳病的表分,而没有进入阳明之里,正是处于表里之间,因而在病理变化上,既不属于表证,又不属于里证,是介乎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证候。

1.少阳病主证

证候: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

病理:少阳属胆,胆内藏有胆汁而主疏泄。如外邪侵犯少阳,肝胆之气便会受到影响,肝胆之气偏亢,化火上逆,因而出现口苦、咽干、目眩的证候。同时,由于邪犯胆腑,胆气不能下降,从而导致胃气上逆。如《灵枢》中说:“邪在胆,逆在胃。”故出现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消化功能紊乱的证候。少阳的经脉分布于胁肋,邪犯少阳,经气不得疏畅,滞于经脉,升降失利,即可发生胸胁苦满的证候。至于寒热往来的发生,系由于邪正相争的反映。

治法:少阳病,邪居半表半里,只宜和解,因邪不在表,故不宜发汗;邪不在里,故不宜攻下。和解少阳的主方为小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邪热;半夏降逆止呕;人参、甘草、生姜、大枣补中和胃,助正达邪,使病邪不致内溃而从外解。

2.少阳病兼证

由于少阳介乎表里之间,其病变与太阳表证和阳明里证均不相同,其病理变化有向表向里的倾向,所以有“少阳为枢”的说法。同时,少阳病的向表向里常常以兼证的形式表现出来。(1)少阳病兼表

证候: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见于风湿热发作期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病理:少阳兼表,就是指少阳病与太阳病的表证同时出现。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是太阳病邪没有尽解的表现;心下支结、微呕,则为少阳本经的病变。本证恶寒已微,则太阳之表邪已轻;心下支结亦没有胸胁苦满那样严重;微呕,则轻于喜呕。总的看来,两经病变都不太严重。

治法:宜双解太阳和少阳两经之邪,用柴胡桂枝汤。方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用。因其证候较轻,故方药用量亦各取其半。(2)少阳病兼里

证候:往来寒热,口苦,腹满痛,不大便,潮热,微烦。见于肝、胆系统感染性疾病。

病理:少阳兼里,就是指少阳病与阳明病的里证同时出现。往来寒热、口苦,是少阳邪热蒸腾的反映。腹满痛、不大便、潮热、微烦,是阳明腑实燥热的证候。

治法:宜和解与通下并用,用大柴胡汤。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由于肠道气滞而有燥热,故用大黄、枳实以利气攻下;生姜、半夏和胃降逆;芍药、大枣养液滋阴,使攻邪而不伤正。(四)太阴病证治

太阴为病损中乡,参术理中草黑姜。

呕利皆由寒独盛,健脾燥湿要温阳。

太阴气滞桂加芍,兼表桂枝四逆汤。【诠解】太阴病是脾胃功能衰弱的病证。脾与胃相表里,在伤寒病变的过程中,胃阳旺盛的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的则邪从寒湿而化,所以在临床上,阳明属燥热伤津的里实热证;太阴则为寒湿困脾的里虚寒证。由于脾胃同居中焦,相为表里,所以两经见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阳明病而中气虚者,即可转为太阴;太阴病而中阳渐盛者,亦可转为阳明。临床所见的太阴病,凡是由于中气不足,由他经病邪传入太阴而成的,称为“传经”;如果是中气素来虚弱,一起病即见太阴虚寒证候的,称为“直中”。无论是传经还是直中,只要呈现脾胃虚寒现象,就应当从太阴病论治。

1.太阴病主证

证候: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苔白腻,脉濡缓或虚弱。见于急性胃肠道感染。

病理:在正常状态下,水谷精微物质的输布依赖脾气的运化;而水谷的腐熟消化和传导排泄,则分别由胃肠担负。在病理状态下,寒湿损伤脾胃之阳,或寒邪直犯脾经,都可出现太阴病的证候。由于寒湿之邪阻碍运化,故见时腹自痛;寒湿犯胃,胃气不降而上逆,故见呕吐;脾运失健,胃气呆滞,故食不下;寒湿不化,脾气不升,影响肠道,故见自利。

治法:太阴病属于里虚寒证,治当以温中为主,用理中汤。方中人参、甘草补中益气;白术健脾胜湿;干姜温中散寒。所以,太阴病中虚而有寒湿者,用之最为适宜。

2.太阴病兼证(1)太阴兼表邪郁

证候:下利,腹部胀满,恶寒,身体疼痛。

病理:病人既有下利、腹部胀满的里虚寒证,又有恶寒、身体疼痛的太阳表寒证,即为太阴兼表的具体表现。

治法:本证表证为轻,里证为重,应当先温里、后解表。温里宜用四逆汤,方中附子温经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中补虚。解表宜用桂枝汤,调和营卫。(2)太阴兼里气滞

证候:恶寒身痛,腹满时痛。

病理:本证外具太阳表寒的见证;里有腹满时痛的气滞表现。为太阳表邪内入,引起脾气滞而不行所致。其腹满时痛,与虚寒本证有所不同。虚寒本证,多伴有吐、利;太阴兼里,则不具吐、利。

治法:治宜和里解表,用桂枝加芍药汤,取桂枝和营解表,重用芍药缓中镇痛。如表证未解而夹有宿食,致里实而满者,须用桂枝加大黄汤疏通里实。(五)少阴病证治

少阴为病病危重,麻附细辛兼表送。

寒郁阳虚附子汤,白术人参芍药从。

心悸水停头又眩,温阳真武宜速用。

阳虚厥逆四逆方,脉不出兮通脉俸。

不卧心烦热扰时,黄连阿胶鸡子施。

更有阴虚成水结,猪苓利水育阴资。

阴虚火浮烦满利,猪肤汤最润且滋。【诠解】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少阴经属于心、肾两脏,因此,少阴病的性质是心肾阳气衰微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它的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的状态。在临床病理变化上,心、肾两脏病变,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心病可以影响到肾,肾病也可以影响到心。例如,水液不足,可使心火上炎,故少阴病有心烦、咽痛等症;心火既虚,亦可使肾阳衰竭,故少阴病又有恶寒蜷卧、手足逆冷诸症。因此,凡是出现全身性的阴阳衰惫现象的,都可称为少阴病。

由于病人素体强弱不同,故少阴病临床上常有寒化和热化两大类型。

1.少阴病寒化证

本证在少阴病中最为多见。其主要脉证为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多为阳气不足,寒邪内入,从阴化寒,所以呈现全身性的虚寒证候。(1)少阴表寒

证候:脉微细而沉,但欲寐,反发热。

病理:少阴病的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故少阴病寒化本证是不发热但恶寒的。本证在初期反见有发热,而脉又见沉象,说明表分有寒。由于表寒是在心肾阳气不足的前提下感受的,故其脉沉。

治法:本证属阳虚表寒,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经发汗。如果少阴病到了二三天以后,虽然反见发热恶寒、脉沉,没有出现吐利厥逆等里寒证候,而且病势较轻的,则宜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微发其汗。(2)阳虚寒郁

证候:口中和,背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病理:阳气不足,阴寒郁滞,故口中和、背恶寒、脉沉、手足寒;由于阳气衰微,致水寒之气失却运化,浸渍于筋脉骨节之间,则身体痛、骨节痛。

本证身体疼痛,必无发热,恶寒,脉沉,且手足亦寒,与太阳伤寒之身体疼痛,必有发热,脉浮,手足不寒不同。辨证时应加以鉴别。

治法:宜温经散寒,用附子汤。方用熟附子为主药,以温经助阳,散寒镇痛;茯苓、白术燥湿利水;芍药宣通血痹;人参补益元气。上药合成为温经散寒、化水镇痛而尤偏重于温补肾阳的方剂。(3)阳虚水停

证候: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身ꆡ动,振振欲擗地,心下悸,头眩。

病理:本证为阳气衰微、水气冷逆所致。腹痛下利,是因脾肾虚寒;身ꆡ动,振振欲擗地,是阳虚而筋脉失却温养所致;下焦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小便不利;水气不得布化,上凌于心,则心下悸动;水寒无阻,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脾主肌肉而司四肢,脾阳不运,水寒浸渍,故四肢沉重疼痛。

治法:宜温阳散水,用真武汤。方中附子温经散寒;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利水;生姜温胃散寒;芍药苦平、和阴养血。故有温阳散水的作用。(4)阳虚厥利

证候:四肢厥冷,脉沉微而细,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

病理:脾、肾两脏阳气衰微,故下利而四肢厥冷;阴寒上逆,故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呕。脉象沉微而细,是脾肾阳衰,心阳不振,营血运行乏力的反映。

治法:本证阳衰已极,当以回阳救急为主,用四逆汤。方中附子温肾复阳,生用则力猛较捷;干姜温中散寒;更以炙甘草甘温补中,则逐阴回阳的力量尤著。若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用通脉四逆汤。方取四逆汤以急祛内寒,配葱白以宣通阳气。

2.少阴病热化证

少阴病热化证的主要病理为阴虚阳亢。与寒化证阴盛阳衰恰恰相反。临床上有阴虚热扰、阴虚水结和阴虚火浮三证。(1)阴虚热扰

证候: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病理:邪入于里,从火化热,阴液受其耗灼,不能上承,则口燥咽干;阴虚热邪上扰于心,故心烦不得卧;阴虚阳亢,热邪入营,所以脉象细数。

治法:阴虚宜滋阴,热扰宜清热,用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清心降火;芍药、阿胶、鸡子黄滋阴养血。阴充火降,则心烦不寐,自然向愈。(2)阴虚水结

证候:下利,小便不利,咳嗽,呕吐,口渴,心烦不得眠。

病理:本证的心烦不得眠与阴虚热扰证的心烦不得卧虽然见症相同,但导致不得眠的病理却不完全相同。阴虚热扰证纯属阴虚而阳热偏亢,本证虽然也兼阴虚,但并不太重,虽然有热,但阳气并不太亢,最主要的是兼夹水气,所以本证尚有水气不化等一系列见症,如咳而呕渴、小便不利、下利等症。因水热相搏,而水气不化,不从小便排出,反偏渗于大肠,所以小便不利而大便下利;水气上逆于肺,则为咳逆;中攻于胃,则为呕吐;水气不化,津液不升,并且阴虚有热,所以口干作渴;由于水热相搏的影响,所以心烦不得眠。

治法:宜清热利水,滋阴润燥,用猪苓汤。方中猪苓、茯苓淡渗利水;阿胶滋肾养阴;滑石、泽泻利水清热,且不伤阴。水行热泻,阴液得复,则诸症自愈。(3)阴虚火浮

证候:下利,咽痛,胸满,心烦。

病理:本证由下利伤阴,以致虚火上浮,所以出现上述一系列的证候。本证下利是因脾气不健,而非水气过胜,所以不像阴虚水结证在下利的同时,具有小便不利。另外,本证心烦,只是虚火上浮,与阴虚热扰证的阴虚而阳热亢盛的心烦不得卧亦不相同。总的说来,本证虽是阴虚火浮,但别无邪热亢极,所以其咽痛多不太严重,身体多不发热,舌质亦不太红绛,这些都为本证的特点。

治法:由于本证阴虚火浮而又脾气不健,宜甘润平补,用猪肤汤。方中猪肤滋阴润燥;白蜜甘寒养阴,阴液复则虚火降;米粉(又叫白粉)甘缓和中,扶脾止利。本方既能滋阴降火,又善健脾止利,故具有滋润平补的作用。(六)厥阴病证治

厥阴上热下寒来,厥热来时胜复开。

阴寒上盛吴萸进,姜枣人参温胃裁。

寒热格柜成呕利,姜芩连合与参偎。

厥阴厥逆为常见,寒厥温经四逆陪。

若是血虚脉欲绝,当归四逆散一杯。

热深而厥脉来滑,白虎汤疗厥热回。【诠解】厥阴病为伤寒的较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而危重。

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厥阴病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其临床特点为寒热交错。由于其病理变化、正邪消长的不同,临床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

上热下寒:多由伤寒转变而来,主证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前三证是上焦津伤热扰的上热表现;后者是下部肠道虚寒,蛔虫栖息的环境改变且无食物而窜动,故食则吐蛔。

厥热胜复:即临床以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可从厥与热时间的长短,以推测厥热的清长和相互演变的趋势,从而分析病情的转归和预后。若厥与热交错出现的时间相等,或热多于厥,都表示正能胜邪,为向愈的征兆。反之,厥多于热,或厥回之后而发热不退,均为正不胜邪,是病势进展或恶化的现象。

厥阴病比较复杂,临床上必须依据具体证候,随证施治。

1.厥阴病吐利证

呕吐和下利在厥阴病中出现得比较多。这是由于病人脏腑虚实和病邪盛衰的不同,而引起的寒热错综复杂的病理反应。(1)阴寒上逆

证候:干呕,吐涎沫,头顶痛。

病理:寒邪内犯厥阴,胃中阳气衰微,浊阴之气上逆,痰涎随之而升,所以干呕、吐涎沫;厥阴经脉直至巅顶,阴寒之气上冲,所以发为头顶痛。

治法:宜降逆止呕,扶正温中,用吴茱萸汤。方中吴茱萸温中散寒;人参、大枣健胃和中;生姜化水止呕。(2)寒热格拒

证候:呕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

病理:本证多由伤寒下利,误用吐下而成。因伤寒下利,误用吐下,以致中气更伤,寒邪更甚,表邪乘虚入里,为里寒所格而不得入,寒盛阳微,则为下利,上热壅遏,胃气不降,则为呕逆。食入即吐为辨证的关键。大凡有热的呕吐,都是食入即吐,不像胃气虚寒的呕吐需要隔一段时间,这是二者的区别要点。本证由于寒热格拒,胃中津液为热所腐,所以呕吐物的气味多酸臭浑浊,与虚寒性的呕吐物清稀多涎完全不同。

治法:宜寒温并用,苦辛通降,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2.厥阴病厥逆证

厥逆证是厥阴病中最为严重的证候之一。厥逆,就是四肢厥冷的意思,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形成厥逆的原因很多,临床以寒盛而厥的寒厥,热深而厥的热厥,以及蛔虫内扰的蛔厥为多见。(1)寒厥证

①阳虚寒厥

证候: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

病理:阴寒内盛,阳气衰微,在内不能温煦脾胃与肠道,在外不能充达四肢,所以在下利厥逆的同时,而出现小便清利及恶寒现象。阳虚外越,卫气不固,所以呈现大汗出、身微热的假热证候。脉微欲绝,是阳气衰微、阴寒亢盛的又一佐证。

治法:本证阴盛阳衰,残阳有外脱的倾向,治宜回阳救急,用四逆汤。

②血虚寒厥

证候: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病理:素体血虚,寒邪外袭,阳气为之抑郁,气血运行受阻,四肢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所以手足厥寒。脉细主血虚,与阳虚寒厥的微脉有所区别。细而欲绝,正是寒邪抑遏脉道,气血不伸的征象。

治法:本证由于血虚受寒,正气被郁,宜补血散寒,调和营卫,用当归四逆汤。方中当归补血;细辛散寒;桂枝、芍药、甘草、大枣调和营卫;通草通利九窍。综合成方,具有补血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2)热厥证

①热深厥深

证候:脉滑而厥,烦渴引饮,口干舌燥,小便黄涩。

病理:热深厥深,是伤寒之邪,从热化燥,郁结经脉,以致热不外达,反见四肢厥冷的假寒征象。由于邪热内炽,灼伤津液,所以出现口舌干燥,烦渴引饮,小便黄及脉滑等胃热炽盛的证候。

治法:清宣胃热,用白虎汤。

②阳郁致厥

证候:四肢逆冷,胸胁苦满,腹痛,泄利下重,脉弦。

病理:本证为肝气郁结,以致阳气不能透过四肢所致。肝喜条达而主疏泄,气郁失其条达的作用,故胸胁苦满而腹痛,疏泄失常,故泄利下重。

治法:宜畅郁通阳,用四逆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枳实利气行滞;芍药宣通血脉的壅滞;甘草可缓肝的拘急。肝郁得舒,气血通畅,则阳郁厥逆自然解除。(3)蛔厥证

证候:四肢厥冷,病者静而复时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常自吐蛔,脉微。

病理:蛔厥为胃气虚寒、蛔虫上扰所致。蛔虫内动则烦扰不舒,由于蛔虫动静无常,所以出现“静复时烦,须臾复止”的现象。食则谷气内充,蛔闻食气而动,从而引起胆胃气逆,故得食而呕又烦。蛔虫从胃气的上逆而外越,故常自吐蛔。四肢禀气于脾胃,胃寒阳气不能充沛则外达四肢,故肢冷、脉微。

治法:宜温胃安蛔,降逆止呕,用乌梅丸。“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闻酸则静,得辛热则止”。故取乌梅(醋浸)之酸,黄连、黄柏之苦,干姜、细辛、当归、附子、川椒、肉桂之辛,以安蛔温脏而止其厥逆。由于蛔动中气致虚,故以人参补中益胃。

上述六经病证,实质是六经所系脏腑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由于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某一经的病变,常常会涉及另一经,从而出现相互传变的证候。

六经病证的传变是有条件的。其传经与否,取决于机体强弱、受邪轻重等因素。正盛邪衰不传而愈;正衰邪盛则传变多端。其传经的方式有:

循经传:太阳病不愈,传入少阳;少阳传入阳明。三阳不愈,传入三阴。从太阴→少阴→厥阴。

越经传:是隔一经或者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或太阳直传太阴。此为邪盛正衰所致。

表里传:即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等。

阴病传阳:里邪出表,由阴转阳,是正气渐复的征象。

此外,还有病邪不从阳经传入,一起病就出现三阴证候,称为“直中者”。

二、温病证治

温热病从口鼻入,首先犯肺脉来急。

卫气传营入血深,三焦脏腑全波及。【诠解】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一般多发病急速,一起病即见热象偏重,而且易于化燥伤阴。由于温病的发病季节、致病因素以及病理特点各有不同,所以又有风温、春温、暑温等区别。

一般说来,温热之邪系由口鼻而入,循卫气营血而分属于上、中、下三焦及其脏腑。由于温为阳邪,最易化火伤阴,消灼津液,甚至耗血动血,故邪在卫分的时间短暂,恶寒解而高热不退,即邪在气分,可以产生一系列热势炽盛、灼伤津液的病理反应,这是它的临床特点。如热仍不退,又能传入营血,出现谵语神昏、动风痉厥以及迫血妄行等危急证候。

伤寒与温病证治,两者在临床上都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具体运用时,必须联系实际,融会贯通。两者对证候的分类方法虽有不同,但实际上存在不少共同点。例如,温病证治中的卫分证治、气分证治,其中一部分相当于伤寒证治的太阳病证治、阳明病证治。伤寒证治对外感热病出现热入营血的证候,没有针对的治疗方法,而温病证治对此则有所发展。又如,温病中只提到温邪属阳,伤人阴气,没有提到亡阳的证治,而在伤寒中则有阳虚寒厥等证治法则等。由此不难看出,伤寒与温病两种证治法则,在外感热病的具体应用上,是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

以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温病,虽然各具特点,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如病因的性质均属于温性,因温为阳邪,易从火化,故易于化燥伤阴。所以,患了温病的时候,人体的卫、气、营、血的正常结构和三焦的生理功能也先后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而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卫气营血与三焦就成为概括温病不同阶段的辨证纲领,并借以说明温病发展过程中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为温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一)卫气营血证治

卫气营血辨证,表示了病变浅深的四个不同层次。就卫气营血的生理功能而言,卫和气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营和血主要是营养全身。卫和气属阳,营和血属阴。“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卫气营血的作用范围虽有内外浅深的不同,而在生理活动的过程中,四者之间又是相互密切联系的。当外邪侵入人体,影响了卫气营血正常的生理功能之后,必然会出现相应的一系列证候,这就是卫气营血的证候表现。温病的一般演变过程,首先从卫分证开始,进而传入气分,渐次深入营分和血分,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卫分证治

风温犯卫畏风多,透表辛凉前杏荷。

犯卫湿温头痛甚,三仁化湿气宣和。

若为暑热清凉透,滑草通苓扁豆科。

寒遏暑邪香薷饮,凉燥杏苏散不讹。

须知温燥宜清润,桑杏豉梨参贝磋。【诠解】“卫”主一身之表,是温热病的初期。温病起病一般由卫分表证开始,由于季节和气候的不同,卫分证的表证也不一样,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风寒外感等的表证多有发热恶寒、热重寒轻、苔白、口微渴或不渴、咳嗽、脉浮或濡数等征象,此主要为上呼吸道炎症及体表神经血管反应。(1)风温犯卫

证候:身热畏风,头痛,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脉浮数。见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早期。

病理:为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影响肺卫之气,拂郁于表所致。卫受邪侵,肺气失于宣降,故咳嗽。温为阳邪,津液受其消灼,故初起邪在卫表即出现口渴之象。

治法:宜辛凉透表,宣降肺气。当用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贝母之属。(2)湿温犯卫

证候:恶寒发热,头痛如裹,身重少汗,胸闷不饥,脘腹微满,咳嗽痰稀,或午后身热,脉濡,苔滑。见于支气管炎或肺炎。

病理:湿温病毒外遏于表,故见恶寒、发热、身重等全身表湿证候;湿温阻滞于肺,卫气失宣,湿为阴邪,湿郁于卫则午后身热;肺气不降,积液成痰,则咳嗽咯痰;湿温阻滞于胃,胃失和降,则胸闷不饥,脘腹微满。

治法:宜宣畅肺气,清利湿热,用三仁汤。豆蔻仁、厚朴、半夏芳香理气以化湿;通草、薏苡仁、滑石甘淡通渗以利湿;竹叶透热于外,可使气化湿除,诸症自解。(3)暑邪犯卫

①暑热犯卫

证候:发热汗出,口渴,咳嗽,头晕,胸痞,小便混浊,苔腻。

病理:暑热病邪,侵袭肌表,以致肺卫失和,因而出现发热,口渴,汗出,咳嗽,头晕等;暑必夹湿,湿邪内阻,所以伴有胸闷苔腻,小便混浊。

治法:本证暑邪尚在卫分,病势轻浅,宜用清凉涤暑法,方中连翘、青蒿、西瓜翠衣清凉涤暑,兼能解表;滑石、白茯苓、通草清热兼能利湿;甘草、白扁豆甘缓养津。

②暑为寒遏

证候: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脘痞,心烦口渴,苔腻。

病理:本证为夏令暑湿内蕴,复因贪凉饮冷,以致暑湿为寒邪所遏,寒郁卫阳,则头痛身热,恶寒无汗;湿阻于胃,则脘痞,苔腻;暑热内郁,则心烦口渴。

治法:宜辛散表邪,芳香化浊,用新加香薷饮。香薷解表祛暑;厚朴花理气化湿;银花、连翘、扁豆花辛凉涤暑。(4)燥伤卫气

①凉燥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多,鼻腔、口唇干燥,苔白。

病理:燥为次寒,凉燥外束于表,则头痛,恶寒无汗;内郁于肺,肺气不利,则鼻塞,咳嗽,痰稀;咽干唇燥,为燥伤津气的特征,也是风寒辨别的关键。

治法:宜温散燥邪,用杏苏散。方中苏叶、前胡辛散透邪;杏仁宣肺润燥;枳壳、橘皮、半夏降气化痰;甘草、桔梗解毒利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②温燥

证候:身热头痛,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口渴咽干,舌红少津。

病理:温燥伤及卫气,卫外失常,故身热,微恶风寒;咳嗽痰少、口渴咽干为燥伤津液的缘故。

治法:宜清燥润肺,用桑杏汤。方中桑叶、杏仁、香豉宣肺透邪;贝母化痰止咳;沙参、梨皮养津清火,使邪去而津液不伤。

2.气分证治

气分证由邪入里,麻杏石甘肺热使。

风痰袭肺羚钩藤,桑菊芍甘神贝矣。

阳明经热竹石汤,肠道燥实调承已。

若是大肠热迫急,葛根芩连汤可及。

湿热郁滞甘露消,暑热伤气益气给。【诠解】邪在卫分郁而不解,邪势向里传变而进入气分。邪入气分的病理变化主要为正邪剧争和热郁气机两个方面。由于邪犯气分所波及的脏腑、部位不同,因此所反映的证候也有很多类型。“气”分病是温病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热不恶寒、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亦可进一步发展,出现高热、胸闷、脘腹胀满、便秘、脉洪大等里、热、实证。故气分病多以毒血症的症状和由高热所致的体液与电解质代谢紊乱为主;此时,实质脏器可有混浊肿胀和功能紊乱,并可出现有关传染病的特异性病理变化。(1)邪热壅肺

证候:身热烦渴,汗出喘咳,苔黄,脉数。

病理:本证为风温病毒从卫化热,内壅于肺所致。邪既化热,故身热不恶寒,舌苔亦由白转黄。里热郁蒸,津液耗伤,所以汗出而口渴亦甚。由于热壅于肺,肺气宣降失常,故出现较为严重的喘咳。

治法:宜清宣肺热,用麻杏甘石汤加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清热解毒。(2)风痰袭肺

证候:风温证,身热痰咳,呼吸迫促,口渴神迷,手足痉挛,脉象弦数。见于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脑病。

病理:风温邪热壅迫于肺,以致肺津受伤,故有口渴神迷的见症;热袭于肺,灼液为痰,故出现身热、痰咳、气促;痰热相蒸,风气内动,风袭经脉,则手足痉挛而脉弦数。

治法:宜息风清热,豁痰滋液,用羚角钩藤汤。方中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凉肝息风;茯神宁心定志;热炼津液则生痰,故用川贝以豁痰;热盛生风,风助火势,最易劫伤阴液,故用芍药、甘草、鲜生地酸甘化阴,滋养血液,以濡经脉而解热毒;竹茹宣通络脉,更具有柔润息风、宣络除痰之效。(3)阳明热炽

风温暑湿燥邪,化热内迫阳明,可出现阳明经热、肠道燥实以及热迫大肠的证候。

①阳明经热

证候:身热自汗,面赤神昏,身重难以转侧,多眠睡,鼻鼾,语言难出,脉象洪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