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2:21:50

点击下载

作者:李淮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试读:

青枝绿叶柔霓万千——读李淮散文有感(代序)

米运刚

初闻李淮,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时节。朋友说:李淮的散文写得很是不错。还让我有时间读读李淮的作品。

我想: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李准。一“点”之差,当是一点也不差。我便向朋友打听:起名“淮”,一定是出生在淮水之滨,沐染了北国的罡风和江淮的水韵,其个性当是阳刚与阴柔兼有,宇宙与毫厘并容的。

朋友笑笑说:你读了李淮的散文不就一切都明了啦?

初识李淮,是在“乱花迷人眼”的阳春三月,是在一个笔会上。朋友介绍说:这就是李淮!

我大吃一惊,因为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李淮是一位帅气十足的男儿,却不知是一位灵秀百倍的女士。

会间,李淮温文尔雅凝神端庄,无论是知名作家,后学青年,还是地方领导,讲话时,她都仔细聆听,生怕漏掉了一个字一句话,一副文姬听琴淑贞辨韵的样子。为此,我对李淮由衷敬服。

会后小憩,几个文友谈到散文时,李淮两眼放光,精神倍增,由庄子到朱自清,由韩愈到余秋雨。言谈中,我感觉到:李淮对于散文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十分深入的理解。

进入酷暑,炽热难耐,寻一清凉去处,打开李淮的散文:“知识让你厚重,气质让你美丽,贤淑让你有素养,经历让你从容。独到的美感品味,举止优雅迷人。女儿情怀总入诗。你,就是一首绵绵长长、悠悠扬扬的抒情诗。”(《慧质兰心》)丝丝凉风迎面而来,慧质兰心中,哪里还有酷暑与炎热?

的确,李淮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细腻、清爽、青枝绿叶柔霓万千。

李淮热爱生活,热爱故土,热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无论身份无论地位,无论老幼无论男女,无论是天真孩童还是朴素老农,在李淮笔下都显得十分亲切十分动人。“她的人生,充满了魅力。……,她是一个多才多艺、性格丰富、时尚大方的女性。她唱邓丽君的歌,韵味溢彩、独特动听、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她画的工笔仕女‘春游图’、花鸟枝,色泽明亮、风格简约、人物灵秀花姿绰约;她的散文,娓娓道来、词句甚佳、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她的书《雪痕》,洁白优雅、春意盎然、道尽人生历程;她的摄影,作品多丰,记忆深厚、有情有景有层次。”(《茶香醉夕阳》)寥寥数笔,一位多才多艺性格丰富英姿飒爽,既爱武装也爱红妆的女警官便跃然纸上。“先生利用了自己所有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三更灯火五更鸡,起早贪黑,潜心创作了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八月雷》》。有近十年基层水利工作的经历,有身边无数普通民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事迹,有几十年文学知识的积累,有儿时文学梦的支撑,这部草稿就有一尺多高的纪实文学,得以杀青。”(《大海奔腾向东方》)以崇敬的心情描述了一位既勤于政事又刻苦写作的前辈 。“是隆冬的三九天。窗外,天寒地冻,冷风瑟瑟;室内,温暖如春,暖暖如阳。”原来,“才女——吴映兰女士,最近出的新书《《诗法入门新编》》,捧在我的手中。书的厚重、书的不凡、书的实用、书的精彩,让我爱不释手,恨不能一下子就把它读完。”不难看出,温暖李淮心灵的不仅是“才女”和“才女”新出版的“厚重、不凡、实用、精彩的书,更有作者与文学的不解之缘。“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李淮和众多作家一样,写作时都会对于人、事、情进行思考和分析。《爱情,可以是这样的》一文,“5.12”大地震后的救援中,东汽工人陈元忠完成了对学校学生救援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去救援爱人的时候,爱人早已成了冰冷的遗体。”李淮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他把对爱人的爱,献给了我们祖国的花朵。他用了极大的毅力,坚强的决心,做出了大公无私的选择。”救妻子还是去救更多的孩子?“5.12”大地震时,许许多多的人都选择了后者。“难道,陈元忠对自己的爱人没有爱情吗?难道,在关键时刻,爱情就贬值了吗?不,不是。是博大的爱心,是高尚的品德,是党和祖国多年培养的人格秉性,是大爱战胜了小我。”

有一位旅行家曾经说过:“我的许多知识,都来源于旅游。”李淮的这部散文集,有许多旅游的篇章。是的,旅游可以增长知识,旅游可以怡情怡性,可以通过对美好的自然景观对丰厚的人文风采的感知,提升自身的感性和理性世界。在广西巴马,李淮感受到了“地磁对人的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感受到巴马长寿的秘诀,有青山的原因,有小分子、不能烧开的水的原因,有每平方厘米可达3万多个负氧离子的原因(《长寿巴马》)。

在贵州六盘水苗寨,李淮感受到长角苗“衣裙是纯手工棉线织就的,多是一个个方块图案,用橘红色的棉线在白色的底布上织成,上衣和袖子上都有橘红的方块,方块大小不同;衣服后背上有一块搭子,同衣服是一种花色,裙子是百褶裙式样,黑、白、橘红三色横条花纹为主色调”;“他们将厚重的牛角木梳固定在头发上,再缠上1——2公斤重的黑色的发线,形成巨大的长牛角状头饰,越大就越美”(《特区苗寨》),这就是“长角苗”。

在福建南靖,李淮了解到让世人惊羡的土楼,其实“起源于唐朝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宋以来防“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产物,“是客家人为了防御外敌入侵而建立的房屋”,而且“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土楼的家》)。作者还对土楼的构成、外观等等进行了认真的观察而今,正正经经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了,李淮和诸多文人一样,十分遗憾。一次,一个文友曾为古城西安大雁塔下卖书女孩作了两首《竹枝词》:“长安佳人何辛苦,拼将青春伴残烛。书成债举人憔悴,国人早已不读书。”“美女作家卖书苦,雁塔斜阳染红幅。寥寥看客碌碌眼,只馋秀色不爱书。”李淮心情十分酸楚,并与另一位女作家决定:要写一点东西,为此作出回应。

李淮喜欢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她读;新近畅销的书,她读;朋友的新作,她读;小说、散文、诗歌,她都读,而且读得细,读得深,读后都有感想,都要写出一点心得。正由于如此,李淮从所读的文章中吸取了大量营养,既让她了解了社会、人情、历史、地理、风俗、信仰、千姿百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激活了她的思想,更滋润了她创作的心灵与笔触,所以,她写作起来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篇又一篇,高产如斯精美如斯。

我想:一个作家,能够如此虚心,好学,勤奋,能够如此积极向上善于思考,还有什么样的好文章写不出来?我们期待着,期待着李淮更为美好的作品。

读了李淮的散文后,与朋友闲谈,不想我们的感觉完全一致。茶杯一碰,淋淋水汽艳艳火花一道迸射,朗朗书声霭霭祥云水乳交融。

人,对于美好的东西,感受总是一致的。

以为序。

不逝的亲情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山西人。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

在他上班的时候,他总是非常的忙,很少有时间与家人在一起交流和沟通。

他从十八岁参军从戎。可以说,他是从血雨腥风中爬出来的,是从金戈铁马中走出来的,是从枪林弹雨中钻出来的,是从死亡和生存中闯出来的。我们知道:战争是残酷的,子弹也是不认人的,父亲他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战場上下来的人,最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你想想,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那是什么滋味!在炮火最激烈的时候,在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时,在同敌人白热化的拼刺刀时,阵地上的最高首长总是这样说:连长死了,排长上;排长死了,班长上;班长死了,最后一个战士也要坚守在阵地上。这就是战场的真实写照。父亲身上有弹片留下的伤痕,但是全胳膊全腿,没带什么残迹,他说多亏了战友们的掩护和帮助。因此,人,应该珍惜生命。

由于战争的缘故,父亲在三十四岁时才有了我这个宝贝女儿,自然是宠爱有加,许多事情都依着我。我记得三、四岁时,同父亲一起上街,他给我买了一个塑料做的米黄色的小鸭子,我牵着小鸭子骄傲地在前面走,摇摇摆摆的,十分高兴和得意,他在后面乐呵呵的跟着,也非常得兴高采烈。我向左,他也向左;我朝右,他又跟着朝右。成了当时中江小县城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小县城认识他的人很多,都说,没见过这么宠爱孩子的,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竟被一个几岁的小女孩指挥得团团转。这可应了鲁迅先生的两句名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山西昔阳是他的老家,七十年代的时候,说起他的老家,他可是在意的很。因为,昔阳县的大寨公社,当时可是赫赫有名的。而大寨公社,离他的老家洪水公社,只有几十里的地。要是走路,一两个小时就到了。虽然老家很穷,亲戚朋友也不多,但是他总是把山西的好说得天花乱坠,让你有一种向往的感觉。他特别爱唱的一支民谣是这样唱的:“大红公鸡毛呀吗毛腿腿,红彤彤的冠子肥呀又肥,白鸡就把那花鸡啄,鸡娃子成群满天飞,哎嗨嗨哟,满呀满天飞。”以这样的口气和内容来唱民谣,无疑山西是富庶而美丽的。你看一看,红的鸡,白的鸡,花花的杂毛鸡,还有满天飞的小鸡,多么兴旺的农家!

山西人爱吃醋和面食。在这一点上,我父亲是特别具有山西人的特质。每天差不多要吃两餐面食,面食里必定要放山西老陈醋。他还特别喜欢自己擀面条,和面、揉面、擀面条,那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不但动作快,而且面条擀得是又细又长,吃起来有劲道。他告诉我们,是要在和面时少加那么一点点盐。他包的饺子好看,放在面板上,象一排排整齐列队的士兵;煮后又不破皮。每每看见我包的饺子,他都认为下锅后肯定要破皮,他必定要再拿在手里捏上一捏,才放心。他到四川已经是很多年了,同我四川重庆籍的

母亲

也生活了多年,但总也吃不惯我们爱吃的四川辣椒。我们家每次炒菜时,也要照顾到他的口味,先把炒好的菜盛一些出来,我们吃的菜再放辣椒。

待我稍稍懂事以后,他就对我严厉起来,比如,上课要认真,成绩要最好,穿衣要朴素,对人有礼貌,在家多做事,带头做榜样。平时他忙,没有多少时间过问我们孩子的事,只要有一点空闲,他必定会盘问我们的学习成绩,如果成绩没有达到他认为的标准,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那必有一场暴风骤雨,下得家里两三天不得安宁。所以,长大以后的我,就很有些怕他。在我去当兵的日子里,他虽然长时间见不着我,却十分留意我在部队的一举一动,经常在妈妈写的信中添几句话,问在部队的表现怎样?而且,在他六十多岁的时候,还千里迢迢又坐火车又坐汽车到河南济源王屋山,一个极其偏僻的部队驻地来看我。河南的冬天非常冷,滴水成冰,还下着鹅毛大雪,他不但到部队看了我,还去看望我们中江县同去当兵的一群战友。当一群绿军装中夹着一个褪色旧绿军装的背影在风雪中慢慢向前移动时,那一刻,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深深的感动,眼泪在不知不觉中盈满了眼眶。

父亲从五十年代中期就到四川省中江县工作至退休。从开始的组建中江兵役局开始,到挂牌中江武装部。二三十年,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努力工作。且不说每年的征兵任务的繁忙,地方治安的维护。只看文化大革命期间,几天几夜不归家;后又被当年的红卫兵劫持到北京,受尽折磨。可谓鞠躬尽瘁,辛苦耕耘,任劳任怨。现在在当地说起他,很多人都叫一声,老政委,我们认得他。

在他不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因为受邓小平起落的影响,又因为他是二野刘邓大军的兵,他早早地退出了工作岗位,脱下了那身他最喜欢的草绿色军装。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下子变得非常休闲,他觉得无所适从,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他开始养花弄草,在院子里忙忙碌碌。每天早上,他很早就起床,出门去跑步,跑得一头大汗,回家后端一盆冷水,用一条毛巾擦背擦澡,长年坚持,不管多冷的天,下雪起雾,大雨大风,持续了近三十多年,直到他生病倒下。

父亲离开我已经有好些年了。但是,每当春天清明时节细雨纷飞时,每当夏季旧历七月七烧纸的时候,我还是会很想很想他,想他穿军装的样子,想他唱“大红公鸡”的音调和表情,想他吃面条放醋时的那种陶醉……父亲,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愿你在天堂里快乐!2012.4母亲

我的母亲长得好看。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皮肤白,额头宽,眼睛深,身材好,有点象外国人的样子。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女性。且不说她的本质工作是一流的好,常常会被评为先进教师。业余爱好也有很多。比如:她会打篮球、会打乒乓球、会游泳,会写一手漂亮的黑板粉笔字板书。她打乒乓球在六十年代末期,曾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还得过当地中江县县城小学乒乓球教师联赛的冠军呢。

她从参加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开始的时候,是在部队的速成学校里,教一批南征北战没有文化的老兵,从部队下到地方以后,就是一个娃娃头。当年,中江县的小南街小学、公园街小学,都是她任教的学校。她教书可认真了,每次都仔细的备课,上每一节课都不马虎。学校里的示范课,每学期总有她的身影。再调皮的学生,只要在她的班里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变得让家长刮目相看。平时她忙于备课、批改作业,晚上我常常一觉醒来,还看见她俯在桌子上伏案写字的背影。所以,在她上班的时候,她是最忙的,再大的事也不能分她的心。记得小时候,有个夏天,学生报名的时间,我的五岁小弟弟玩耍时被碎玻璃划破了脚,当时流了好多血,我在那里大呼小叫,不知该怎么办。母亲只看了一眼,让几位大同学背着,给我拿了钱,让我带弟弟快上医院。她自己却埋头工作,不多作理会。休息闲暇时,她又走街串巷,做家访。她教的学生很多都记得她,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好几次,我和母亲在省城的大街上,被她的学生认出来,别人热情的招呼她,她可是记不住学生是那一届的毕业生了。说只是看起来面熟。

文化大革命时,我有两件事记得最清楚。一是文革中期,红卫兵把很多领导揪出来批斗。有一天,一批无法无天的红卫兵小将,跑到我们武装部里,把我爸爸也揪了出来,挂上黑牌子,要弄到大街上游行批斗。我妈妈马上跑上前去,同他们据理力争,说是中央早有文件规定,为了大局的稳定,不能批斗军队干部。她言辞犀利,锋芒毕露,说的那些人哑口无言,硬生生地把爸爸从红卫兵手中夺了回来。还有一件事,由于文革时期比较乱,武装部要修一段围墙,就把县中队的犯人借了过来。有十多个犯人每天在武装部的院子边上修围墙,只有两个战士在执勤看守。一天中午,大约一点钟的时候,突然,一个犯人把手中的砖头往地上一丢,转身就往外边跑。两个战士一下子慌了手脚,一个战士马上反应过来,拔脚提枪去追。剩下的犯人互递眼色,蠢蠢欲动,有的放下手中的活,有的在小声说话,这一个战士显然是压不住阵脚,情急之下,他大声吼:不准乱动!但是,恐慌、不安、危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母亲发现了这边的异动,立即到厨房去拿了一把菜刀,三步并作两步,跑到犯人跟前,举起菜刀,也跟着大喊:不准乱动!并大声呼叫家属院的阿姨们快点过来。不一会,家属院里的阿姨们都拿着菜刀或棍棒出来了,很快稳定了局面。事后,阿姨和叔叔们都夸母亲是巾帼英雄,临危不乱,不愧是当兵的出身。

母亲的一生非常平凡,但是她的经历也是曲折坎坷的。早年的时候,她出生在重庆江北一个大地主家里。她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喜欢读书,一直在外面求学。我的外祖父不务正业,老是抽大烟,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到了后来,外祖父在街上踫见上学放学的母亲,对面走过,都不理不踩,一点亲情也没有。母亲在她十八岁的时候,考上了重庆大学的预科班。没上多久的学,朝鲜战争爆发了,抗美援朝是当时的头等大事,母亲报名当上了志愿军。她没有入朝作战的光荣,分到了部队速成文化学校,当了一名文化教员。那时候,我那败家的外祖父抽大烟已经身故。农村里打土豪,分田地,一派轰轰烈烈。外祖母不能理解土地革命的重大意义,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外祖母自缢的消息传到了部队,母亲知道后放声大哭。本来,母亲在部队上表现很好,是培养的对象。因为地主母亲的去世,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她没有划清界限,没有表示愤怒,这一下,培养对象当然不是了,入党也泡了汤。以后很多年里,提起这件事,母亲就会耿耿于怀,说当时要是自己不哭就好了。我知道,一个社会的更替,有阵痛,有血腥,有悲欢离合,有生离死别,自然有哭泣。我了解,大明朝灭亡,苏州才子金圣叹哭声震天,他因痛哭而被杀。母亲,虽然没有进入我们党的队伍,由于时代的进步,至少没有杀身之祸。

下地方以后,不管她多么努力,也不管她评有几多奖状,她始终没能加入到她信仰一生、奋斗一生的党的队伍里来。于是,她要求她的儿女们一定要入党,而且,她的女婿、媳妇也必须是党员,女婿、媳妇家里必须是贫农出身。这就是她们那一代人的追求和执着。她的忠诚于党、信仰革命的理念,并不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在她生病住院期间,她不是考虑病情的严重和痛苦,想的是因药物引起头发掉了,会影响在讲台上上课的形象。每次,她们单位上有人来看她,她不由自主的便会提到头发的问题。她特别能忍受痛苦,癌症的晚期,那时多么痛!常人都没法想像。在新都省军区医院外科二楼住院时,住了一个多月,她从来是一声不吭,连医生都有些佩服。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癌细胞的折磨让她失声叫喊。那会,我们才知道,原来她一直是忍着那么残酷的痛苦!母亲,我真的佩服你。她去世之后,她任教的中江县公园街小学开了隆重的追悼会,许多家长也到了,那一天,家长和孩子们以及她的同事们失声痛哭,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动。我的母亲这一辈子没有白活,她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她的离去,让孩子们感到了痛苦和伤心。

母亲与父亲的婚姻就象那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和储琴,是由组织上钦点的革命鸳鸯。我想:那时的母亲肯定不会觉得幸福。你想嘛,一个是名牌大学的预科生,知书识礼颇有几分才华,有才又有貌;一个是十八岁当兵土生土长的大老粗,粗通文墨只会打仗,缺才少礼又粗犷。不论是出身、经历、生长环境,各方面都大相径庭。但是,磕磕袢袢走了几十年,相扶相携度过了人生的大半辈子,也祘是齐眉举案,相濡以沫。

当母亲去世之后,我听我四姨说:其实有一个很优秀的男青年,当时一直追求母亲,母亲结婚以后,还等了好多年。这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爱情模式和现实婚姻。她们把最美好的感情埋在了心底,把自己的一生、自己的所有奉献给了革命事业,给了党。只能是:有情人不能同饮一江水,孔雀东南飞只有伤别离;红尘外柔情也有泪,真情真意付给滚滚东流水。不过,也许风雨就是一种缘,让父母之间彼此感受爱的温暖。经历了解放以后的“三反、五反”、三年自然灾害、1964年的社教运动、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诸多的政治磨难,家常里短的琐碎小事,也许他们没有爱情,也有感情,没有感情,也有亲情。

人们总是说严父慈母,但是在我们家里,母亲是最严厉的。她从来不打人,只要是扳起面孔,严肃了神情,那我们做儿女的就知道,肯定自己犯了错。她知道我特别的娇气,又胆小。便买了鸡,专门锻炼让我杀鸡。当时我很害怕,在母亲的呵斥下,战战兢兢地拿着刀,在她的指导下,把鸡脖子上的毛拔了一小撮,把两个鸡翅膀夹住鸡脑袋,狠狠心,拿刀去杀鸡,由于使的劲太小,鸡居然挣脱我的手跑了,鸡歪着脑袋,滴着血,在院子里到处跑,吓得我直叫唤。母亲边责备我笨,边去追鸡。这样做了两次,胆小的我也敢杀鸡了。我们姐弟三人,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在学校时是好学生,在单位时是好员工。

花已散尽,凤也还巢,浮华逝去,岁月无痕。母亲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就象浩瀚大海的一粒沙,就象万千世界的一颗尘土,她是那么渺小,又是那么的名不见经传。但她的坚强、她的聪慧、她的善良、她的正直、她对事业的执着、她待人接物的大气…..总而言之,她所有的优点,都传给了我们儿女。她不但活在我们儿女的心中,也活在了她的学生们的心中。2012.4.25

五十年代的爱情故事

很多人都看过《《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里面的两位主人公,想必大家不会陌生。石光荣和储琴,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就是我的父母亲爱情和婚姻的真实写照。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的母亲,一个朝气蓬勃、皮肤白晰的二十岁重庆姑娘。她在一九四九年的秋天考上了重庆大学的预科班。但是,新中国的成立,轰轰烈烈的时代变革,让她在一九五○年的一月七日,从重大的校园,也就是安静读书的象牙塔里,直接上了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投笔从军,开始了不平凡的人生。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一九三七年,日军的铁蹄开始践踏美丽的中国土地。我的父亲,一个地道的山西昔阳洪水公社潘家掌大队农民,十八岁青年,黧黑的脸膛,中等身材。他拿起了钢枪,毅然地参加了抗日的八路军。从此,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枪林弹雨,血雨腥风,足迹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解放了,刘邓大军的“二野”南下,他随部队来到了四川。

五十年代初,有太多的老革命、老同志从外地来到了四川。他们带给了四川土地改革,新制度的实施,百废待兴的建设。而这些老革命,由于常年战争的缘故,多还是孑然一身。这时候,部队领导出面了,找女兵谈话,牵红线,搭姻缘。我的母亲父亲,在领导分别谈话后,洞房花烛,成了夫妻。

我想,当年我的母亲,名牌大学的预科生,一米六的身材,唇红齿白,知书识礼;要文化有文化,要休养有休养;文,可以教书育人(她那时在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七速成中学任文化教员),武,射击、投弹、游泳、篮球、乒乓球,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可以用才貌双全来形容当年的重大预科生。而我的父亲,缺文少理,粗识文墨,笨嘴拙舌,只会打仗,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是怎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还坎坎坷坷的走了几十年呢。

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家里的父母亲,很少听到他们争吵,很少看到他们意见相左。我的母亲非常有休养,她待人接物,从不大声武气,一贯是温文尔雅,轻言细语。而父亲,因为工作忙,不常在家,又因为他的模样总是很严厉,没有什么笑脸。但俩人做任何事情还是默契,投缘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闹腾的厉害,要把父亲揪出去批斗。七八个气势汹汹的红卫兵,年龄不大,威力很大。他们围到了父亲身边,又说又闹,又揪又拖,一定要把父亲揪出去挂黑牌。我的母亲,不畏强势,据理力争。把当时的中央军委、中央文革的文件,关于不准批斗军队干部,军队要稳定,大声的念给他们听。她背诵的朗朗上口,有条有据,硬生生的把父亲从红卫兵手中抢了回来。

母亲于一九七六年,患了严重的胃癌。父亲在那半年多的日子里,陪母亲在医院里就诊,看病取药,伺候母亲起居,尽到了一个模范丈夫全部的职责。那些日子,我们做儿女的,都要上班,又不能请长一点的假。父亲因为早早地退出了工作岗位,他就天天陪伴在了母亲身旁。那会儿,父亲已经是快奔花甲的年龄。在地方医院,在部队医院,从此地到彼地,辗转不休,忙前跑后,端水喂饭,擦洗身体,倒尿盆便盆。耐心细致,体贴周到,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来,母亲的一个眼神,他就知道母亲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因为不是天天在母亲身边伺候,到对母亲的需求要看父亲是怎么理解的,才能做出母亲需要我们的动作。

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守候在母亲身边。从医生的预测和我自己的推断,我知道,母亲是过不去当天晚上的。为了不让父亲目睹那最后的悲惨,怕他受不了母亲去世的打击,我们不让父亲那天晚上守夜。当天晚上,母亲在经过癌细胞痛苦的折磨后,在凌晨两三点时闭上了双眼。

第二天早上,五点来钟,天还蒙蒙亮时,一夜未眠的父亲急急忙忙赶到了病区。他像有预感,看见我和四姨坐在病区的走廊边,也不打招呼,就直直地朝母亲住的病房走去。我们马上站起来,去和他说话,他理也不理。当时,病房里已经打扫干净,母亲的遗体已送往太平间。父亲看见病床上没有母亲,他一下子就傻了,站在那里,动也不动,我们叫他,他也不发一语。我们把他搀了出来,在病区的走廊里坐下,小声告诉他,母亲已经去世了。他不相信,要马上看看母亲的遗体。我们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带到了太平间门口。才早上五六点钟,太平间没有人值班,我们说,看不见的,我们去休息休息,早上八点再来。父亲一步也不挪动,他一定要在太平间的门口站着等。

那是个悲惨的十月天,四川盆地早上的浓雾,凄凄惨惨戚戚、悲悲切切飘飘,在我们的身边环绕回旋。父亲木木的、呆呆的站在那里。刹那间,父亲,就老了。

父亲和母亲是组织钦定的媒妁之言。也许,当初,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爱情。但在共同生活的风风雨雨中,他们产生了质朴纯真的爱情。在相濡以沫的几十年中,齐眉举案,相互搀扶,走出了情投意合的婚姻里程。这,也许就是他们那辈人的爱情。2013.6.22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我最喜欢唱这样的一首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一九三九年公木词、郑侓成作曲的好歌。歌词: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语言丰富,铿锵有力;旋律:优美大气,节奏自然;易学好记,很有气魄。

向前。一九五〇年,我的母亲。一个当年重庆大学的预科生,出身于方圆百里大地主家庭的大小姐。听从了军歌的召唤,从象牙之塔的大学校园,毅然出走,投奔革命队伍,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军装。新时代部队的生活多么豪情满怀,新中国建立之初欢天喜地,新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新人新貌新天地。母亲全身心投入了自己新的生活。

可以说,母亲在解放军这所革命的大学校里是如鱼得水,非常快乐。她积极向上,虚心学习,团结战友,尊重领导,工作努力,进步很快。不久,就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成为解放军成都军区第七速成中学文化教员。

生活总不是风平浪静。土地改革的浪潮,推翻了大大小小的地主阶级。外祖母不理解土地革命的伟大意义,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信息传到了母亲部队,母亲大哭一场。丧母之痛,埋下了永久的灾你难。本来,母亲是培养的对象,现在,因为阶级立场不稳,地主母亲自绝于社会变革,没有表示愤怒,没有划清界限,还嚎啕大哭,被彻底取消了培养资格。

一辈子,母亲最大的心愿,是加入到我们党的队伍里来。由于地主出身,由于在部队的哭泣,实际上,是那些年极左思潮的实施,母亲的心愿只有付于滚滚长江东流水。在母亲工作过的学校,上过课的班级,教过的学生,都给了她非常高的评价。她有很多引以为傲的奖状,她有恨多次上示范课的荣誉,她有很多天南地北的学生桃李,她有很多赞美她的家长。但是,她不是一个共产党员。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刻,她断断续续地给我们子女交代:以后找女婿,必须是贫农出身,是党员;找媳妇,第一要素是党员,贫农出身。

母亲,并没有因为党的队伍没有接纳她而气馁。我知道,她的入党申请书就写过好几份。她从来相信,风在呼啸军号响,革命歌声多么嘹亮。她,只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好。

向前。一九六九年,我,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

我们是建字部队,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名改编的军队。我在山城重庆当兵,在部队医院做护理工作。因为年纪小,在部队闹过不少笑话,出过许多洋像。

第一次接诊重度痢疾患者,患者浑身无力,神智不清,护士长让我帮助脱衣檫身,一下子,我就跑到了抢救室门外,气没有喘匀,脚没有站稳,被护士长一把就抓了回来。“救死扶伤,实现革命人道主义”,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十五、六岁的女孩子,那个年代,是十分再意“男女授受不亲”的。但,没有办法,你是医务工作者,你必须站在患者身边。

部队的生活、训练、站岗、放哨;独自一人值夜班,夜半时分,患者去世,抬着战士遗体上停尸房,走过太行山布满杂草的小路;一个人在炊事班,蒸馒头,做四五十人的早餐;紧急集合,雪地里夜行军……凡此种种,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部队后来移防到了河南。我们自己独立组建了一个小型医院。女兵们同男兵们一样,种菜、担水、挖化粪池。农忙季节,我们步行几里地,到老百姓地里,帮助割麦子,收稻子。镰刀也曾拉开了我没有做过农活的手指,鲜血染红了包扎的纱布;夏季,洪水冲垮了自来水供水系统,我们同男兵一起,每天为几十名患者担日常生活用水,走近一里的山路,肩膀上挑着六七十斤的水桶;我从不叫苦叫累。我牢记母亲的教诲。我深知: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时代不同了。我很幸运,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母亲终其一生奋斗的目标。

向前。一九九五年,我的儿子,穿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

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又桀骜不驯。你有多少门坊,他就有多少对子。两代人的代沟,让我们老是冲突不断。为了儿子,我是忧心忡忡。我常常在想,儿子,你就是我命中的克星,你是上天派来考验我这个做母亲的能力和意志的试金石。好,十八岁,我把儿子送进了部队。

儿子,在部队三年,成熟、懂事,慢慢的长大起来。

儿子在部队,首先学会了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什么事都自己动手。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让养尊处优的孩子,硬生生地脱了一层皮。而后,他在部队的卫生所工作。在部队医生的指导下,在卫生队业务培训后,熟练地掌握了部队门诊的接诊、换药、处理小的伤口,同医生一起下基层巡回医疗。自然,战士的训练、摸爬滚打,投弹。射击、站岗、放哨,都是必须经历的一个个关口。儿子,就从这些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最直接、最本真的事情做起。慢慢地、慢慢地成熟了。我心欣慰,是我们的部队,帮我教育、培养了儿子。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我们国家的富强!向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兴旺!2013.8.7

节日·精神家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每年到这个时候,思念高挂在心头,我总是深深地怀念你,我挚爱的妈妈。

疲倦时,把你当床;徘徊时,总想和你商量;小时候,嫌你太平常;长大后,总想请你原谅。身上,流淌着你的热血;双脚,追逐着你的岁月;我的生命,是你精彩的续写;我的成长,是你由衷的喜悦。是你,教会我,书写人字的一撇一捺;是你,温暖着,家里的一砖一瓦。

有你,就有我们的一个家。你走了,家,也就散了。

你在的时光,多么好!那时的日子,虽然不富有;那时的生活,虽然很简单。但是温馨而富有人情味,温暖而又平常,令我永远难忘。

懂事以后,家里的每个中秋节,都过得甜蜜而愉快。没有月饼,就买有芝麻的小麻饼,水果有梨,一杯白开水,食品有生、熟花生。一家人坐在院坝里,吃着,喝着,听着。你给我们讲那久远的神话故事,后羿射天上的金乌,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美丽动人的传说,给了我们儿女几多遐想,几多梦幻,几多憧憬。“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三十多年了,妈妈,你在天堂,还好吗?

你曾经给我们那么多,那么好;美的优雅,美的语言,美的向往,美的天堂。你现在就住在美丽的天上,你与瑶池为邻,你与月宫为伴。那仙界的五彩缤纷,琼林的玉树婆娑,鹊桥的点点晶莹,飞瀑般的银花光影;那嫦娥起舞的婀娜多姿,那吴刚捧杯桂花酒给你,那玉兔活泼泼的蹦蹦跳跳,那群仙指点江山的气势,那一笕众山小的开阔;当慰聊你不在人间的寂寞和单调。

我也想在月下泛舟,也想同你在天上漫游。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只要是同你在一起,真好!“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以;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自然。再美丽,再魅力,再明亮,再辉煌,我们也愿意你在我们的身旁。

不是吗,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喝凉水,也是甜的。就是再辛苦,再劳累,也是心甘情愿的。家,是妈妈的手,起早贪黑点灯熬油;家,是妈妈的心头肉,汗水酿就天长地久。情深似海,妈妈,你是我倦恋的港湾;恩重如山,妈妈,我是你永远的牵挂。

如果有可能,我愿意用我自己的生命来换妈妈的长寿。人们都说:“有妈的孩子是块宝。”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们儿女的福气,是我们儿女的运气。妈妈走了,我们才真真切切地感到:母爱大如山。母亲最伟大。“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夜深了,皎洁的月光,转过了楼台亭阁,走进了千家万户,掠过我不眠的身体。云有千姿百态,月有风情万种。风情风姿风韵,都像妈妈暖暖的目光。妈妈那亮亮的眼神,柔情似水的抚模着我;妈妈那聪慧的目光,含义深远的审视着我。妈妈用眼神、用目光告诉我,睡吧,快睡吧,妈妈的爱,永远同你在一起。

以母亲的言传身教,以母亲的潜移默化,许多优秀的品德都传给了我们儿女。妈妈,你今天,在天上看着我们,我们有没有做问心有愧的事情,我们有没有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的行为,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个正直的人。我自信,我们都交出了你满意的答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更生。”与母亲的离别,让我们心情悱恻,总有说不尽的离情别意,总有道不完的思绪绵绵。

生命是多么脆弱,生命又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昨天还是好好的,或许,刚才看见,还是鲜活的一个人。可以是天灾,地震、台风、泥石流;可以是人祸,车祸、意外受伤;可以是疾病,不治之症。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下,人,是那么的渺小!而在疾病的折磨中,人,不可抗拒死亡的达摩克利斯剑的威胁。

但,生命又是坚强的。君不见,很多很多的奇迹,是生命创造的。有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成倩。她在2012年2月,被江苏省兴化市授予江苏省美德少年奖。她从8岁起,就患上了天南海北都无法治愈的怪病。她“骨瘦如柴、肚大如鼓。”日夜忍受着病魔的折磨,但她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才华横溢,她24斤的体重与约20万字的文学作品,不能不说是生命的奇迹。她在人生春暖花开时节走了,仅仅在世界上走过了13年的历程。但她给人世间留下了美幻美仑的童话、智慧的评论、深情的散文。她,把自己短暂的生命,演绎得多么灿烂美丽!她不能和父母亲共度余生,但她把精彩和精美留给了人们,把大爱和美好撒播在了人世。

我的母亲。在疾病的摧残之下,也有过痛苦的挣扎。在病情一步步恶化时,药物引起,满头的秀发一把一把的掉。她没有考虑自己的病情严重,没有顾及自己疾病的难受。她想的是,自己头发掉了,以后再上讲台,会影响学生对自己授课形象的误解。她把生命的美好,留给了自己钟爱的学生和教育事业。

诚然,我们不能左右生命的存在。但,生命的长度不在,生命的厚度,生命的宽度,生命的维度,生命的力度是存在的。是的,一个人,可以活的重如泰山,也可以活的轻如鸿毛。生命,从来就是可以举重若轻,或者,举轻若重。因此,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是我的生活宗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节日,我的精神家园。

亲情,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一种无法推却而又无比甜蜜的负荷。她缠绵成为细密而绵长的情愫,让我们偎依,让我们眷顾,让我们深深地留念。也许时空的阻隔,使我们聚少离多,但亲情的暖意是我们最恒久、最紧密的连结和思念。

多情自是多沾惹,最是难割舍;多情多是伤别离,最是心痛惜!又是中秋。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桂花白。

今夜,我在这举杯望明月的时刻,托明月,请清风,带给妈妈深深的祝愿。我亲爱的妈妈,“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们隔阴阳兮共明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我在明亮的月光下,唱歌给你听,跳舞给你看,颂诗给你赏,读书给你赞。

妈妈,愿你在天堂,中秋节快乐!天天都快乐!2013.7.16

童年·中江

人间芳菲四月天,桃花树下子规啼。

在温馨、温暖的四月,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被妈妈的襁褓裹住,在妈妈怀里抱着到的中江。在中江县,睁开我懵懂的双眼;童年、少年、青年,在这里慢慢长大。对于中江这片多情的土地,我是常常怀着感恩的心情。

我们家里,父亲是军人,一生穿草绿色的军装,不苟言笑;母亲经历坎坷,学生、军人、教师,捏着粉笔头,站在黑板前,是个娃娃头;我,老大,女孩;两个弟弟,一个循规蹈矩,一个调皮聪明,但是都特别的爱运动。

小时候,我们住在中江的下南街。从我们家的的小巷子出去,到下南街口,是一个卖杂货的铺子,什么盐、醋、豆粉,厨房里的佐料;还有放在大玻璃瓶里一个一个裹着玻璃纸的捧捧糖,让我们小孩子馋涎欲滴。从巷子里走出去,左边路边上,有一口井。那个年代,没有自来水,人们吃水、用水,都要靠井水。记忆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发生在这口井边上。

那时候,小孩子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没有电子游戏机、没有玩具。七八岁、五六岁、甚至十来岁的孩子,爱玩的,做完作业,晚上就聚在昏黄的路灯下,拍纸烟盒。是把大人用过的烟盒叠成三角形,用手掌窝成一个空心掌,拍纸烟盒,让自己的纸烟盒翻过去,盖在别人的纸烟盒上,就算赢了;还拍亮闪闪的水果糖糖纸,第一步,收集糖纸,然后把糖纸先洗干净,搽干,叠成长条状,放在地上拍;再就是独角战,也称“斗鸡”,是比较强的对抗性游戏。一个个男孩子,作金鸡独立状,进攻态势,然后,把别的孩子,用盘起的那条腿,使劲用金鸡独立式把别的孩子撞翻,雄赳赳的,很有气势,很好看。我们女孩子不参与,但在一旁围观,并带有倾向性的欢呼助战。女孩子爱玩的是跳绳,单脚跳、双脚跳、变着花样跳、两人拉着绳,一长串人排着队,一个一个正着、反着,来回穿梭;还就是踢毽,踢毽也是花样繁多,正踢、反踢、跳起来踢,光毽就有鸡毛做的、报纸做的,里面包着一个铜钱或硬币。一双好端端的布鞋,没有穿多久,内侧的两边就踢烂了。

井边发生的事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是个大白天的下午,孩子们没有上学。我们家属院的七八个男孩子,当然,我两个弟弟也在其中,要不,说他们好动呢。我们从小巷子经过时,不知道是谁提出的,男孩子每个人从井的这边跳到井的那边。我们女孩有两三人,来了兴趣,在旁边高兴的鼓掌,催他们快跳。前面的男孩子,一个一个,顺顺利利的跳过去了,他们很得意,很兴奋,又跑过来排在这边,准备跳第二次。可排在最后面的才七、八岁的小毛,他战战兢兢的,不敢跳。平时,他在男孩子里面算胆小的,今天遇上了,他试了又试,就是不敢迈腿。后面的人等不耐烦了,嘴里催着,手上就推了他一把。这一把,可犯了天大的错误。小毛本来就胆怯,并没有做好跳过去的准备,这一推,“砰”的一声,小毛掉进井里了。一群男孩子呼的一下作了鸟兽散。我们女孩子吓坏了,边往家里跑,嘴里边大声喊叫“小毛掉井里了!”大人们忙忙的跑了出来,用水桶,用竹竿,费了不少劲,把小毛从井里捞了出来。小毛由于受了惊吓,又在大冬天井水里浸泡,当天晚上就感冒了,还发了高烧,送进了医院。为了这件事,当天在场的孩子们回家,都受到了大人们的责骂。这群平日里趾高气扬的男孩子们,着实恹了好几天。

我们那时候的吃水,靠井。洗衣服,就要到凯江河里去。我们总是约上一两个姐妹,或端上一大盆衣服,或背上一大背篼衣服,趁天气好,出太阳时,我们一起,到凯江河里洗衣服去。那时候,一江清水,满路花香,鸟语欢叫,凯江河水非常清澈,波光粼粼;有岸边钓鱼的挑起鱼竿,晃着金灿灿的鲤鱼;有渔船上的鱼老鹰,在水里扑腾,;河边上有的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光滑的石头,我们在石头上搓衣服,揉衣服,用皂角泡的水,用油唤子泡的水,洗衣服,光着脚丫子,踩着晶莹的水花。衣服、被单洗好了,就铺在河边的麦田里,或是大石头上,等大太阳自自然然的嗮干。我们到河边玩水,在河水里挑河里好看的小石头,那时候,还不知道那就是中江的特产“菊花石”呢。衣服嗮干了,我们也玩得差不多了。一个个,叠好衣物,把漂亮好看的小石头放在盆底,衣物整齐的放到盆面或背篼里,高高兴兴的,回家去。那那里是洗衣服,实实在在的把洗衣当成了一次次游玩,一次次在大自然中放飞自己的活动,在儿时的家务劳作中,早早的体会到了浪漫的韵味。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还没有消退。我懂事后的每一个生日,我妈妈会把我带到中市街的一家面馆里,位置就在老川剧院的旁边,给我买一碗肉圆子面。那碗面,清汤,面碗里有八个小小的肉园子,半肥半痩的肉末做成的,很有嚼头,汤宽面稠,细细的绿绿的葱花;先是给我要一两的面,等我长大一些时,每次,妈妈就给我要二两的面。二两面,八个肉园子,还有绿绿的青菜,不是莴笋叶子,就是小白菜秧秧,面条的汤也非常好喝。我每次去吃面,都是要连面条汤也喝完的。现在,五十多年过去了,想想那时候的面条,还口齿留香呢。后来的日子,我每次回中江,都要到小南街的一家面馆去吃面,中江人都说,那家面馆里的面条是现在中江城里最好吃的。我也承认好吃,但要找到当年的味道,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如今,中江的变化很大很大,曾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五年的我,一不留神,就要迷路。新的高楼,新的商铺。城市主干道,热烈又开放,气派又现代;工业园,企业涌起,宏图大展;文化广场,莺歌燕舞,笑语喧哗;和谐社区,温馨家园,人兴村旺;中江特产,挂面驰名,八宝油糕,飘香十里;中江人,男人女人,时尚又前卫,穿衣戴帽,跟上时代潮流,敢想敢干,勇攀高峰,那日新月异的变化,无不彰显中江人的聪明才智!

童年的趣事给了我成长的记忆,儿时的欢乐让我永远的记住了“中江”这个名字。难忘中江那游玩取乐纯真的稚子之情,难忘那风光如画的凯江河畔涤尘洗衣菊花石,难忘那中江面馆里浓浓的慈母情……现在,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点,无论有什么人,只要提到“中江”这两个字,在我的心底,都会泛起暖暖的甜甜的涟漪呢。

也许,我就是一个中江人呢。2013.4.28

我家有猫初长成

猫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画像,不断在艺术家的手中创造、变形、复制、粘贴、克隆;它的影像,在好莱坞长盛不衰,谁没有看过汤姆和杰瑞,这对笨猫和精灵老鼠斗趣斗智呢;它的故事,一如天方夜谭,又多又搞笑,一千零一夜也讲不完。

据考证:最早的猫出现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而人们通常认为,训化猫的历史始于古埃及。传说,太阳神拉有一个女儿叫索赫梅特,是他的私人保镖。这个女儿常常被认为是猫科动物的代表。在她的身上,猫的咄咄逼人、反复无常的特性全部存在。有一次,拉派女儿索赫梅特,到人间去惩罚人类的恶行。这位女神到了下界,大开杀戒,企图灭绝人类。太阳神拉吓坏了,他以人血染红的美酒赐给索赫梅特,后者喝下后酩酊大醉,沉睡不醒,人类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我们的家住一楼,老鼠在家里肆无忌惮的上蹿下跳,咬坏衣物,偷吃饭菜,弄烂书本,两次咬坏客厅里空调线路。最后发展到你在客厅里看电视,它会在你的脚边快速窜动时,悄悄停下,用亮晶晶的小眼睛不屑一顾地打量你,小觑你,但,你怎么也抓不住,打不着、制不服这个动物界的智多星。因为,老鼠的基因密码与我们人类相似部分是83%。可见,小老鼠的智商不在人类之下。开始的时候,我们用了五元钱一个的粘鼠板,放上淋了香油的诱饵,没有用,诱饵的肉被老鼠吃光了,老鼠的毛也没有见掉一根。后来,用了人海战术,几个人拿着竹竿、棍子,又敲又打,又轰又撵,堵门关窗,还是没有把老鼠赶出去。晚上睡觉时,老鼠在暗处喋喋不休的窸窸窣窣,报复性的对我们家所有东西实施破坏,拉臭臭的黄黄的尿在衣服上。那段时间,老鼠害的我们全家人都失眠。

于是,老公在文化宫花鸟交易市场,花了14元大洋,买回了一只黄颜色的小猫。

猫很小,只有老公的手掌大。放在客厅的地上,还没有等我好好看看它的模样,它就快速躲到了冰箱的后面,只听声音不见猫,它,藏得严严实实,一点也不露庐山真面目。小家伙许是刚刚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它在冰箱后面不停的叫,咪咪,咪咪,喵喵,喵喵,声音凄凉。叫的我心痛,我耐心的呼唤它,不予理睬。

几乎叫了一晚上的小猫,声音越来越小。第二天,小猫对我们热情的、柔软的、温和的招呼,仍然置之不理。我们几次想把它从冰箱后面拯救出来,都未能成功。但,老鼠没有出窝活动了。小猫虽小,威力很大。光靠叫声就让老鼠停止了猖狂的活动。清晨,我把牛奶到在一个小碗里,放在冰箱前面。一家人,上班去了。

中午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看看我们的小猫。猫没有看见,但,小碗里的牛奶已经喝完。这是一个好现象,看来,小猫还是接受了我们家的嗟来之食。下午,我们去上班,小猫在家里,又喝了一点水和牛奶。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时,小猫黄黄的小脑袋终于在我们千呼万唤中露了出来。它很胆怯,刚刚冒了个头,又迅速缩了回去。我们不理它时,它会悄悄的出来探头探脑,你要向它表示一下亲热,它又马上躲回了它的阵地——冰箱后面。这样的把戏玩了好几次。我们睡觉前,给它用鞋盒,做了一个舒适的窝,放在了冰箱的前面。

就这样,白天,夜晚。慢慢地,小猫和我们的关系愈来愈融洽。它可以在家里大摇大摆地走走停停,高贵地迈着猫步,模特儿般踱来踱去,会在我们回家的时候,缠着我们的裤脚撒娇,会在我们开门后,在门口“喵咪喵咪”的叫着欢迎我们。吃的东西,是在市场上买的牛肝,煮了,切成小块拌饭,一天喂两次,是正餐;我们吃饭时,它围着桌饭转,给它吃的鱼刺、肉骨头、卤菜,是它的零食。

它非常喜欢我们家的大床。每每要跳到床上,叭在枕头边,与我们同床共枕。我发现一次,就用报纸裹成园形的棍子,打它的脑袋,并大声责骂。打过几次后,表面上它乖乖的,不上床了,背地里,趁我们上班不在家时,在床上走走、跳跳,在雪白的床单上留下梅花般的脚印。恨得我牙痒痒的。经过我N次打骂相结合的教育,它终于改正了上床的恶习。

随着猫居住时间的拉长,小猫在我们家里,可以说是如鱼得水,非常快乐。没有了老鼠的骚扰和破坏,我们也非常快乐。它可不像索赫梅特那样与人类为敌。它是我们的开心果,是我们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成员。都说狗是灵性的动物,这,我相信。但,我们家的猫,也是非常聪明的灵性猫。有了它的加入,我们家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乐趣。它很会察言观色,我平时娇惯它,它就对我特别亲热;而做猫饭的是老公,它又对它表示一种叫声亲昵的撒娇;遇上儿子爱逗它,用小皮球,用乒乓球,滚动着引它玩,它就乐此不疲,和儿子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我们家的猫,长相特别迷人,因为它的眼睛是浅灰色的。上午,它的眼睛,实际上是瞳孔,是圆圆的,中午,它的瞳孔,是竖起的一条线。我查了查资料,是因为光线的缘故,造成了猫眼睛的变化。它的外套是金黄色的,眼睛是浅灰色的,金黄配浅灰,怎么看,都很美!它非常依赖我们,有一次,我们走亲戚一天。事先,给它准备了食物和水。当我们回家的一瞬间,它的兴奋和不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用脑袋,用嘴,拉着我的裤脚,缠着我的腿,始终围着我的身边转。于是,我停下手中的事情,坐在沙发上,把它抱在怀上,不断抚摸它,并说了道歉的话。要不,它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给猫洗澡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基本上,我们半个月或三个星期,要给猫洗一次澡。夏天好办,洗完澡,放开猫,它抖抖毛,没有多大功夫,猫猫身上的毛衣就干了。秋冬不行。我们怕猫洗澡感冒,每次洗澡前,都要准备大浴巾,电吹风。给猫洗澡,猫是最不愿意的。可能,它是怕水的动物。洗了很多次,没有一次,猫是配合完成洗澡的。每一次,都是老公抓住它的四只爪子,我快速的给它抹洗发水,搓猫毛,冲水。它总是拼命乱叫,像是有人要它的性命似的。从水中提起来,放到大浴巾里,一个人摁住,一个人用电吹风吹毛。动作麻利,动作温柔。就这样,它还不停的叫,邻居听了,只当我们在虐待小动物呢。

一次,猫生病了。它不吃不喝,不动不跑,没有精神,还拉肚子。我们用人吃的黄连素喂它,没有见效。我和老公商量,把猫带到宠物医院去看病。在任何地方,可以见到人拉着狗,但没有看到,人牵着猫。为了我们猫的健康,我老公把猫抱在怀里,我去叫了一辆三轮车,去宠物医院。猫被抱在怀里,它没有见过街上的车水马龙,吓得不停的叫。我不停的安抚它,说话,顺着抹它的皮毛。也许是我的温柔感动了它,抑或是它实在是病得没有了挣扎的力气,我们平安把它带到了兽医面前。打针,灌药,折腾一番。坐三轮车把猫猫抱回了家。嘿,你还说,兽医真的有办法,十元钱的药让我们猫猫,两天后就康复如初。

猫最大的成绩是自学成才,捕捉到了老鼠。它不但是抓到了老鼠,而是它把小老鼠抓住,并且放到了我们的脚边。它并不是要把老鼠当食物吃掉,它是当战利品炫耀。小老鼠自然不甘心成为猫的俘虏,它眨巴眨巴亮晶晶的小眼睛,趁小猫在我们脚下撒娇的片刻功夫,“跐溜”一下逃之夭夭;我们正在着急,早有防备的小猫,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一转眼的功夫,就把小老鼠绳之以法。就这样,小猫与小老鼠在客厅里展开了猫鼠大战。一会儿,小猫放开了小老鼠,小老鼠逃跑,一会儿,小猫捉住了小老鼠,放开,捉住,反反复复,小老鼠疲于奔命,最后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猫捉老鼠的游戏才告一段落。我们把只有一丝丝气息的小老鼠丢进了厕所,把小猫好好的表扬了一番。

我们家的小猫慢慢长大,成了一只具有油光水亮的黄色皮毛、神采奕奕的猫眼睛、走路虎虎生风的大猫。它的威武雄壮,英俊潇洒,招来了一只只异性猫的青睐。常有猫在我们的阳台外面叫着,招呼、挑逗、勾引。我们家的猫,咪缝着园眼睛,不以为然、不知所动地叭在沙发上,摆出一个大男子汉的骄傲风度。是它不懂得风花雪月的浪漫,还是情窦未开呢?抑或是有暗恋的女朋友自己私通款曲了呢?

一天,一只外来麻灰色的猫,想吃我们猫摆在厨房里的猫饭,隔三差五从阳台跳进厨房里偷嘴。好心肠的老公端饭给它吃。这只猫,就从阳台一步一步走进了我们的家,住进了我们家。这是只引凰筑巢的猫姑娘。无心插柳柳成荫,没有几天,我们家的黄猫就与外来的麻猫喜结连理。三个月后,猫妻生了六只可爱的小猫崽。这是后话。

自此,我们家的小猫长成了大猫。担当了除鼠护主的重任,又当起了成家立业的猫爸爸。2013.8.21

激情燃烧的岁月

风景这边独好

早就想到“深圳”走走看看。三月中旬,我们启程。经过贵州、广西、广东,历经三千多公里路程,终于到了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城,以她林立的高楼、干净的市容、高大的木棉树、怒放的三角梅、人们匆匆的脚步、有条不紊的车水马龙,精彩的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目不暇接。

在我们这个年龄,有过阅历和经历,走过了不少的都市、乡村。第一次来到深圳,第一次见到深圳,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城市。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她的建设者和居住者,来自天南地北、四面八方。有不同的口音、有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人文交流;有葡式的蛋达、有西方的面包、有广州的早茶、有重庆的小面、有新疆的面馕、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小吃;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帅气的小伙子、有矜持的美女、有老成持重的老板、有地铁站叫卖水货的推销。五花八门的人群,时尚靓丽的着装,忙碌或休闲的面孔,带给我强烈的瞬间印象。但是,特别干净,特别整齐的街道;知书识礼的人流;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脚步,给我非常美好的感觉。风景,这边独好。

坐两块钱的公交车,去深圳著名的“深南大道”逛逛。宽敞平直的大道,是四车道的吧,道两旁的绿化带十分漂亮,绿油油的叶片上,干干净净的,一点尘土也没有。这可是在深圳,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那紫色的、大红的、粉红的三角梅,蓬蓬勃勃,兴高采烈的争相怒放。一条笔直的大道,一条宽宽的三角梅艳丽绿化带,真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要多养眼就有多养眼。好一个赏心悦目谁家院,良辰美景三月天!

这里的木棉树,高高大大,树上没有一片树叶,满树开着大朵大朵的木棉花。木棉花有一种很正宗的红颜色。有五大瓣的红花瓣,蜡质似的,肉呼呼的,远看,那木棉花象一朵一朵假花一样;近瞧,花蕊密集,花朵向上,红红火火。都说木棉花是英雄花,果然不错。木棉花象火焰,木棉花象火炬,木棉花更象我们深圳城市的建设者。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邓小平在这里划了一个圈。无数的拓荒者,改革的先驱者,争先恐后来到这里,用血和汗,把当年的小小鱼村,建设成今天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几多艰辛,几多苦难,又岂是我一支拙笔,能写得完全。

今天的深圳建工集团,是我当年的战友们栖息的单位。三十年前,我的战友们,转战大江南北后,在深圳扎根。他们曾是年富力强的基建工程兵,是我们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改编的兵种,是训练有素的解放军战士。他们来到这里,用寮叶当房顶,地面当床,一瓢冷水解渴,一张干饼充饥。在物资条件极为困难时,大干快上,要的是“深圳速度”,为的是城市建设。台风袭来,刮走了寮叶作顶的房,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