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的历史:小人物创造的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7 18:35:35

点击下载

作者:吕志勇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出轨的历史:小人物创造的世界

出轨的历史:小人物创造的世界试读:

序言

历史如果是一幅水墨画卷,小人物就是意外溅上去的墨点;历史倘若是一棵参天古树,小人物就是树上的一只青虫、一片树叶、一个树瘤。官家的历史记录者们往往对株株大树着墨,却对青虫张、树叶李或者树瘤刘或视而不见或蜻蜒而过。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们,常常被忽略不计。但小人物,同时却又是历史天平上最关键的那只蚂蚁;是变化的基础;是压弯青草的那滴露珠……总结起来,大人物有用,很少;小人物看似没用,却多。少支撑了多,多依靠着少。每个人最初都是小人物。甚至可以说,芸芸众生皆为小人物,那是针对自然、历史。可小人物们真的对历史不起作用吗?其实,他们经常左右历史的发展,拨动着历史进程的那个时间轴,改变着历史轨迹,不断创造出新的时代。作为小人物,最不该自轻自贱!在建设社会的过程中,一个个的小人物,或成为划破历史星空的流星,或成为扭转历史流向的滴水;或成为存留在历史皱褶里自由呼吸的虱子,或成为点燃历史大火的那根火柴……小人物,虽不曾功垂青史,留下姓名,却不可或缺。小人物的生存之痛,是最让人无言以对和无可奈何的。他们往往因为无力把握现状和改变命运而显得孤独无助、渺小可怜。然而,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却又时常以小人物的人生际遇为载体,对他们寄予人道主义的关怀,寄托他们对小人物命运的思考,剖析出由小人物引发的历史大事件的本质。在看似自然而然发生的事件中,在看似平常普通的小人物身上,历史总是在发生着改变,由微小到巨大,由量变引发着质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认识小人物,就是认识我们自己。熟知小人物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了解发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汉前的小人物们

伟大的西汉朝建立之前,也曾经出了很多小人物。小人物之所以叫做小人物,是因为他们出身并不显赫,最后却做出了不凡的业绩。

他们最初出现在历史面前的时候,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可后来,某件事或者某个机遇,让他们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了一块宝石,进献给楚厉王,却被玉工判定为普通的石头。于是厉王认定卞和是个骗子,下令施以刖(yuè)刑砍了他的左脚。但这个小人物却坚持信念毫不动摇。武王继位后,卞和再次将宝石献给武王。武王同样让玉工鉴定。还是被判定为普通的石头,结果武王以为卞和是个不知悔改的老骗子,就又砍了他的右脚。失去双脚的卞和仍然没有失去信心。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再次进献,才得以发现驰名中外的“和氏璧”。小人物卞和,不屈不挠,精神可嘉。

小人物卞和不仅成为励志故事、书籍、影视的常客,他的“和氏璧”更成为日后两千年间人人想得到的宝物,为此而亡命的大人物何止千万!

还有个马车夫羊斟(zhēn),因为吃不到羊肉怒而转投敌营,从而引发了一连串反应。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军事行动随处可见。有一年,宋国大夫华元率军队攻打郑国,夜宿某地。为了振奋士气,华元吩咐炊事员给大伙加餐,每人分一大块羊排骨。当晚,士兵们兴高采烈地捧着骨头大快朵颐,可只有华元的马车夫羊斟在一边喝凉水。原来华元军务繁忙,忘了交代分给羊斟一份。羊斟见其他人吃得满面红光,自己却被排除在外,心生怨恨,决定第二天报复华元。第二天,宋郑两军对垒,双方摆开阵势,拼命厮杀。就在两军激战正酣的时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驾着马车风驰电掣般地向郑军的营地驶去。华元大惊,痛骂羊斟:“你晕头了吗?为什么朝敌营奔去?”羊斟回过头冷冷地说:“昨晚你有权不给我吃羊肉,今天我就有权让你当俘虏。”就这样,可怜华元研究了一个晚上的兵法计谋,还未施展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战俘。

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小人物共同改变历史的故事。公元前260年,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逼走名将廉颇,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守卫重地长平。这一错误决定,导致在长平大战中,赵军大败,四十万大军全部为秦将白起坑杀。关键时刻,为挽救国家于危亡,平原君决定出使楚国搬兵求救。挑选随从的时候,毛遂勇于自荐,成为历史上的“自荐鼻祖”,并且在楚王忌惮强秦犹豫不决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过人的胆略,毫不畏惧地仗剑在楚王面前说:“联合抗击秦国是天下之事,天下人都有资格谈论。我主人尚且没有训斥我,你凭什么当着我主人的面训斥我?你不过是仗着人多势众罢了。可你更应该明白,我们俩现在只有十步之遥,你人再多也没用。你的性命现在掌握在我的手中,你还逞什么威风!当年商汤凭借七十里之地而成为天子,周文王仅凭百里地,就使天下诸侯臣服,又有哪一个凭借了人多势众呢?”之后,毛遂通过剖析时局,最终使得楚王答应出兵并促成“围魏救赵”的著名战役。勇敢的毛遂,良好的口才远远胜过百万兵。这个小人物让我们看不到一丁点的“小”。

平原君的门客李同,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舍命挽救一个国家,改变了历史格局。细说起来,此事也颇具传奇色彩。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决定一举歼灭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和楚国同时求救。两个国家跟赵国关系本来就不错,就都答应救赵。秦王听说后怕遭受三面夹击,就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很快就会被攻下。如果你们胆敢去救赵,不但徒劳无功,反而会得罪大秦。等赵国被攻下后,第一个就会来报复魏国。”魏王听闻后采取了退缩政策,命令魏国主将晋鄙在半路上驻扎下来观望时局,先不忙着救赵。魏国的观望态度让前来救援的楚国的军队也放慢了速度。为了避免夜长梦多,秦国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希望能在楚魏两国的救兵赶到之前攻下邯郸,消灭赵国。邯郸十万火急。士兵们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疲劳作战。眼见援兵迟迟不到,大都丧失了斗志,甚至有士兵开始逃跑。眼见状况如此危急,赵王心里开始打鼓,为保性命,打算开城投降。平原君除了给魏国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信陵君写信求助外,一筹莫展。他有心无力,开始做殉国的打算。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了出来,邯郸传舍吏之子李同求见平原君。心烦意乱的平原君勉强接见了他。一见面,李同直言不讳地问平原君:“赵国眼看快要灭亡了,你真的不担忧?”平原君惊诧地说:“赵国灭亡,我就会变成俘虏,我怎么会不担忧呢?”李同又问:“如果邯郸失守,你对得起百姓吗?”平原君羞愧难当地说:“我已经尽力了。只求上天保佑楚、魏两国的援军早日到达。”共同对抗暴秦,或许还有救。李同见平原君如此消极,不禁慷慨陈词:“自助者,天助之。我们尚且未尽全力,又有什么资格要求援军尽力呢?如果我们能够同仇敌忾、奋勇抗敌,援军定会受到感染,尽快赶来帮助我们。如果像现在这样消极应对,援军恐怕永远也不会到达。”平原君大惊,连忙问道:“我是一个愚笨的人,如果哪里做得不对,还请先生明示!”李同高声说道:“现在的形势万分危急,邯郸城朝不保夕。将士们在日夜死战,但你却还有上百仆人、丫环;老百姓把棍子都削尖做了武器,连烧火做饭都没柴火了,但你的财产却还原封不动地藏在自己的宫室;老百姓穿的是麻布破衣,而你的姬妾数百人仍穿着华丽的衣服;老百姓连糟糠粗粮都吃不上,甚至交换孩子吃掉,而你的妻妾都还在吃着山珍海味。你的这种做法,老百姓还愿意为你卖命吗?假如邯郸被攻破,你的财产和姬妾还保得住吗?还不如让夫人以下的人都去帮忙守城,把家里的财产都拿来犒劳士兵。如果邯郸守得住,你还愁得不到赏赐吗?”平原君听了这些话后,顿时羞愧不已,向李同拜了三拜。然后将家财散尽犒赏军队,又募得敢死队三千人,由李同率领乘夜间偷袭秦军。此时,魏国信陵君也夺得了兵权,开始前来救赵。信陵君夺兵权也是靠小人物们的帮助才成功的。当天夜里,李同身先士卒,带兵奋勇向秦营杀去。秦军做梦也没有想到一直被动防守的赵军会突然主动攻击,加上夜里看不清楚赵军究竟有多少人,不禁大乱,急退三十里。李同虽然在此役中最终战死,但赵军却取得了这场战斗的决定性胜利。楚、魏两国的援军在得知秦国战败的消息后,也迅速加入战斗,形成合围,秦军大败。三国联军趁势追杀,一口气收复了河东六百多里地。秦军六年来所侵占的土地全部丢失,邯郸之围就此化解。从此,秦国有二十年都不敢再踏进赵国半步。

如果不是李同在危难之际劝说平原君,很可能赵国会灭亡。此处,小人物力挽狂澜,再显神功。

其实,小人物还有很多,我们透过历史的镜头,还依次可以看到书中众多的小人物:

秦虽被赵楚魏合攻击败,但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灭六国之后,又是一个小人物赵高把不可一世的秦帝国推向了灭亡。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里,阴雨连绵。一群为了执行朝廷命令的百姓足有900多人,他们正在面临饥饿、疲惫和死亡的威胁。朝前走是死,误了工期按律杀,朝后退也是死,逃跑不给官家办事按律杀,万般无奈之下,领头人陈胜、吴广举起了反抗的大旗,成为农民起义的NO.1。

那个沛县的小吏刘邦,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步从草民走向皇帝宝座,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举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大汉王朝。

西汉朝历经了岁月的荡涤,诞生了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我们从中选取几个颇有代表性的小人物,他们的事迹非常特殊,且多是历史记载中笔墨很少的人物。让大家更好地解析这些人物的不凡经历,从平凡中感受非凡。西汉最牛士兵娄敬一语让刘邦定都长安一、必须见皇帝

小时候,姥姥常抱着我,坐在夜晚的星空下,哼唱着儿歌哄我入睡。我仰望着群星璀璨的夜空,一个一个地数着。

姥姥说,每一个人,在天上都拥有自己的一颗星。

多年后,我依旧沉迷在这个怀着美好愿望的童话中。多少次,我一直在心底默默地问自己:西汉初年的娄敬,我什么时候能看到属于你的那颗星。

娄敬来了,远远地走来了。带着山东家乡的泥土气息、豪爽气概,从远处坚定地走来。

穿着虽然破破烂烂,身上还披着破烂的羊皮袄,脚上的鞋早已张口大笑。但那高大身材、器宇轩昂,让他看起来绝对与众不同。他拉着一辆破车,步履沉稳,全然不像周围的人,个个东倒西歪的。尽管肚子里咕噜噜地叫,但脸上毫无痛苦的表情。

这么热的天,娄敬还披着羊皮袄,因为已经穷得没有其他衣服了。那时候,布匹是很昂贵的,而动物毛皮相对容易弄到手。身上的羊皮袄很厚,整个身子极其燥热。

娄敬之所以显得疲而不惫、底气十足,全因在他的心中珍藏着一张自信的名片:中文名:娄敬国籍:中国朝代:西汉出生地:齐国(今济南市长清)职务:戍边士兵座右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此时,他正站在高耸的洛阳城下。时间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这一年,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刘邦向全国发出命令:西楚霸王项羽先生已驾鹤西去,国内一派和平,军队部分士兵各归原籍、复员为民,刘邦正式拉开了军人大规模“退伍”大幕。

一面实行退伍兵制度,另一方面,刘邦却又下令各地方政府,选拔青壮年到边疆戍边。类似现在的义务兵制度。这表示皇帝认为,国内战争已然结束,但边关还需要守卫,以免外敌入侵、社稷不稳。

其实,那时的戍边,更大的意义是象征性形式。说是兵役,并不是“招兵”。招收的这些人分配到边关,大多是为军事人员提供服务,干一些打杂、站岗之类的工作。当然,军事紧张的时候,也当士兵使用。

娄敬就是在这次征兵活动中,被选中到陇西地区去守卫边关的。

既然刘邦刚刚登基,为什么纪年却是汉高帝五年?而刘邦为什么此时还留在洛阳?

这要从当时的时局背景说起。

我们现在熟知的汉朝元年,是《史记》中记载的“汉朝元年”,不是从刘邦当皇帝开始算起,而是从刘邦当“汉王”就开始算起。《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记载:“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所以,这时说的汉高帝五年,正是“楚汉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此时,新皇帝刘邦的都城还没有定。他留在洛阳,正在商讨定都这件大事。

历史的拐点,就在这时候出现了。

当然,机遇不会自动闪现在哪个人面前。机遇全靠自己争取。娄敬就适时地创造并抓住了这个机遇。

当他从山东老家拉着一辆破车上路时,心里一直在想一件事:找机会改变命运。决不能到陇西当一名吃沙咽风的普通士兵。如果是那样的话,自己这么多年的理想啊抱负啊,就通通成为泡影了。

有人不解,去当兵,拉辆破车干什么?

其实,这辆车,就是娄敬的“家”。士兵去当兵,还带着家?这就要说说当时的兵役制度。虽然刘邦已经建立了新的国家,但兵役制度还沿用秦朝的旧制度——隔几年从地方招人补充到边防当边防军,然后过几年再回来。这和现在的义务兵制度相似,但又大不相同。这样的制度一直延续了很久。那时候,到边关的这些兵,吃喝用的所有设备,都需要自己准备,所以娄敬需要拉着自己的车。车上装载的就是自己的吃喝用穿等杂物。一直到北魏,《木兰辞》中还说,“东市买骏马”。这就说明,不仅仅是吃穿用需要自己买,就连作战用的马、刀等东西,国家都不提供,需要自己购买。

娄敬因为家穷,缺少银子,所以需用的衣服就只好从家里带,用一辆车拉着。当时,有钱人大多是不戍边的,他们出钱雇人去。所以,当兵的大都是穷人。娄敬就这样,一路从山东拉着车来到了河南洛阳城外。

站在洛阳城外,娄敬听说刘邦正在洛阳商量定都的事情,马上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期待已久的机会来了。

要是现在,这简直是痴人说梦。普通一个士兵想见皇帝,几乎不可能。除非脑子有毛病。

而当时正是刚刚历经乱世后的建国初期。乱世是什么?乱世是秩序混乱、英雄辈出的时代。虽然国家刚刚安定,但仍旧属于宽泛的乱世。所以,娄敬听说刘邦就在洛阳城内,而自己此刻正站在洛阳城外。城墙虽然很厚,但挡不住娄敬一颗渴求改变命运的决心。

于是,娄敬突然一个激灵,决定碰碰运气,学学毛遂,向刘邦推销自己。

那是六月天,骄阳如火。鞋里黏糊糊的,让人很不爽。

娄敬冒出这么个想法后,马上意识到不能盲目,要有备而去才能成功。他调整了心态,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经过一番思索后,他觉得单凭自己的一张嘴,连守城的士兵都无法说动,见皇帝势必比登天还难。所以,必须找个合适的人举荐自己。想来想去,他想到一个人——老乡虞将军。因为他听说虞将军此时正担任刘邦禁卫军的首领。此人在老家的时候与娄敬曾经交好。

于是,娄敬把拉车的绳套从肩上撤下来,将车子放在队伍中,托老乡看管。乘着天色还不晚,他千方百计地打听着虞将军的驻扎地。终于他探听到虞将军正在南城营地值班。

守门的士兵昂着头问:“你是干什么的?我们虞将军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

娄敬镇定地说:“我是虞将军的亲戚,从家乡给他带来了口信。”

士兵见娄敬虽然穿得破烂,但听口音确实是山东人,因此不敢怠慢,怕此人真是虞将军的亲戚,急忙去报告了。

虞将军走过来的时候,娄敬一下子就认出了他。虞将军当年也同样穷困潦倒,如今却已经换了一副模样——穿着考究,昂首挺胸大步流星、仪态威严不怒自威。他的变化更让娄敬坚定了见皇帝改变命运的决心,更坚定了奋力一搏的意志。

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朗声问好:“虞将军可好?还认识娄敬否?”

虞将军稍一愣神,立刻亲切地拉着他的手吃惊地问:“娄先生,你咋来到洛阳了?”“这不是要戍边嘛。”

虞将军马上明白,娄敬是被选中当边防兵了。他摇摇头说:“可惜先生的一腔学问了。”然后,虞将军拉着娄敬,到距离城门洞不远的一个小茶馆坐下。

虞将军简单地询问了家乡的变化,问了些亲人的近况后,对娄敬说:“先生,到陇西的路还远着呢,我资助你一些钱粮吧。”

娄敬呵呵一笑,摇头说:“我找虞将军,是有一事相求。”“哦?什么事?但说无妨。”“我想让你带我去见皇上。”

虞将军一听,当即反对,说:“你疯了,现在你不去戍边,就成了逃兵。还要见皇上,这可是要杀头的。”

娄敬劝虞将军:“你不要担心,我是有想法的。事关国家社稷安危,我想劝劝皇上。”

虞将军沉吟片刻,反问:“你有把握吗?万一这事弄不好,你我都有罪啊。”虞将军之所以不直接拒绝娄敬,是因为他了解娄敬的为人。娄敬当时在家乡是很出名的人物,学识、见地都很不凡。只是因为没有参军,所以一直在家乡待着。虞将军虽然明白娄敬不是普通人,但却也为他捏了一把汗。

娄敬见虞将军犹豫,就给他打气,说:“你放心,我早已想好了。你只管引见就行,万一失败,我绝不连累你。”“一定要见?”“必须见!”

毕竟是自己的老乡,而且虞将军一直敬佩娄敬的人品,所以他决定豁出去帮娄敬搭这个桥。搭这个桥,虞将军是有底气的。因为刘邦本身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甚至有点流氓习气。自己如果汇报说“有一个士兵要见皇上”,这本身就很合刘邦的脾气。所以,虞将军决定试试运气,帮一帮老乡。

刘邦这个人,做事确实常常打破常规。刘邦封赏功臣的时候,张良封了个万户侯,萧何封酂(zàn)侯。很多人就有意见。觉得萧何主要只是在后方筹集运输粮草,比起那些攻城略地的将官来说功劳小多了。所以,功臣皆抗议说:我们披坚执锐,最多的打过百余战,少的也有数十战。萧何没有一点汗马之劳,仅仅靠文墨议论,竟居我们之上,道理说不通啊。

刘邦听后,怒气冲冲地说着自己的道理。本来是真理,好好一说大家都得懂,但却不好好说,而是尽显流氓本色:“你们知道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告诉你们野兽在哪里、命令追击的,人也。你们诸位能得到走兽,功劳属狗;至于萧何,发布命令和指示,功劳属人。”

众位大臣一听刘邦说这种话,都不敢说话了。把策划的人比喻成狩猎中的人,执行的人说成是狗,这种事也就刘邦干得出来。当然,武将大多是大老粗,刘邦这么一说,反倒说醒了一些人。

所以,守护着这么一位什么事都敢干的皇帝,虞将军自然也觉得帮娄敬引荐,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更重要的,虞将军与娄敬,在家乡的时候,还有一段渊源。此是后话。娄敬始因虞将军请见高祖,衣旃衣,披羊裘。虞将军脱其身上衣服以衣之,敬曰:“敬本衣帛,则衣帛见。敬本衣旃,则衣旃见。今舍旃褐,假鲜华,是矫常也。”不敢脱羊裘,而衣旃衣以见高祖。引自《西京杂记卷四》

要见皇上了,虞将军发现娄敬披着一件残破的羊皮袄,里面穿着早已千补百衲的麻布衣服,实在不雅丢份,就说:“我负责给你引荐,但你这样子不行啊。我送你件好衣服。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咱再去见皇帝。”

说话间,虞将军就要脱下自己的衣服让娄敬穿。

娄敬急忙拦住他,说:“我穿绸衣,就穿绸衣入见;我穿旃(zhān)衣,就穿旃衣入见。现在我脱旃衣穿绸衣,装出很光鲜的样子,这是很虚假很矫情的行为。”于是仍穿羊裘,以本来的装束——旃衣,前去见刘邦。

刘邦此时正在宫中为定都的事情犹豫不决,听虞将军上报说有个士兵娄敬要见他,说定都的大事。刘邦一听哈哈大笑,语带惊奇地说:“一定要见见,听听这个小卒子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

娄敬,就凭着无尽的勇气,靠着老乡的帮忙,终于见到了刘邦。二、草根高人

娄敬要见皇帝刘邦了,刘邦却不急于见面。先做出一件让娄敬想不到的事情……

不慌,在见刘邦之前,我们先来正式认识一下娄敬这个人。

娄敬出生在齐国(今济南市长清)东部。那里有一条南北狭长的“张夏谷地”,它将泰山西北方向的山地一分为二,自古即为南北交通的要道。张夏谷地中部有个名叫“小娄峪”的山坳。这个山坳掩映在绿树丛中,环境幽深,非常僻静,娄敬就出生在这个山坳里一个叫“小庄”的村里。

小庄村不大,约有四五十户人家。村中间有一个比较大的水湾,呈弯月形状。水湾的南岸,多为娄姓居住,北岸住着其他一些散姓。虞将军没有从军的时候,就居住在北岸。

娄姓是村里的大户,尽管是大户,却也极为贫穷,但有些书籍还是能接触到的。加之此处地理环境雅静,因此常有些高人到此隐居。娄敬也就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学识渊博的人,通学了历史、兵法等,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口才,成为擅长言辩的一名儒生。

这与当时的学术氛围有关。泰山之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先生,就曾在这一带隐居讲学。张夏谷地西边不远的双泉谷地,有个“学城”,当年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人,就曾在此向鬼谷先生求学问道。秦朝嬴政暴政,娄敬虽然积累了不凡的才学,但也不得不隐居村里,静待时局扭转,风云转向。

娄敬身材高大,鼻直口阔,天庭饱满,相貌非凡,村里人都说他将来能有大作为。所以有事就总爱找他给拿拿主意。

平日里没事,娄敬爱给人算卦。村里的邻居结婚、出行、做生意,都要找他算一算。他总是有求必应。有一年,两名入京找门路求取功名的儒生路经小庄,见天色已晚,就居住在小庄。晚上,两个人慕名找到娄敬,请他指点一二。

当时做官也有考试,秦选官主要靠推荐、考试、征召名士等。考试分射策和对策。射策是抽签考试,对策是按题作答。

见两人坐定,娄敬详细询问了二人的求学过程,又聊了一些与考试相关的话题,然后仔细察看了二人的面相,测算出他们二人都能考中。但娄敬不想告诉他们,怕提前泄露情况有变,就说:“这个事我不能给你们算。能否考中,你们自己多努力就是了。”

两人一听,以为他是故意推辞,就缠着他非要算一算。

娄敬见推脱不掉,就说了一句话:“刀把地是我的,小枣树也是我的。”

二人面面相觑,不知先生所言的含义。但既然娄敬已经说了,只好记在心里,等待日后验证。

原来,娄敬在村东有一块刀把形状的土地,地里长着一棵小枣树。他不但算出了这两人能考中,还算出将来有人会侵占他的地,会打一场官司。而且,这场官司还一定是这两人当中的某一位来断案。

果然不出所料,其中的一人考中后到娄敬所在的县里当了县令。争地官司打起来后,娄敬面对无理小人,神色镇定地在公堂上说:“刀把地是我的,小枣树也是我的。”

县官一听这句话,立刻明白是那人侵占娄敬先生的土地。也就从那一刻起,县官和众乡邻们,才真正明白娄敬是位高人,隐居山林是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虞将军,那时还在村里居住,自然也知道了此事。所以,娄敬找到他请他介绍见刘邦时,虞将军才肯冒险帮娄敬的忙。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畔,打了4年的楚汉战争宣告结束。之后,汉王刘邦在定陶登基做了皇帝。只因定陶地势低洼,周围又无险可守,所以觉得不适合做帝国首都。有大臣就建议定都洛阳,并且说了洛阳的诸多好处。

首先,名正。洛阳本为周朝旧都。定都洛阳,无疑可以表明汉朝是直接承续周朝而来的。这也就从侧面说明秦朝的统治是非法的。

第二,省事。洛阳已建设有现成的宫殿。

最关键的一条,地缘。刘邦等君臣,大多是关东(函谷关以东之地)人。洛阳地处关东。以洛阳为首都,君臣的感情都能接受。于是,当年三、四月间,刘邦就在诸侯大臣的簇拥下暂时来到洛阳,住进了洛阳的南宫。5月,刘邦下达了让士兵各归原籍复员为民的诏令和征调戍边士兵的征兵令。

刘邦和群臣虽然住进了洛阳,但他还是犹豫不决,没有最后下决心定都洛阳。就在他犹豫的6月,娄敬来到了洛阳城,又经虞将军举荐,刘邦批准接见。三、一语定都

正式谈话前,刘邦先让娄敬吃了一顿饭。

因为,刘邦见到的娄敬,衣服破烂,面孔清瘦。刘邦也是穷苦人出身,看一眼就明白,一路长途跋涉从山东来到洛阳,娄敬定是连一顿饱饭也没有吃过。所以,他不问政治,先让娄敬填饱肚子。

精美的饭食端上来,娄敬一点也不扭捏。大口大口地咀嚼着珍馐美味,丝毫不因为在皇帝面前就拘谨、胆怯。

刘邦见娄敬面目不凡,举止落落大方,镇定自若,如此贫穷却毫无畏缩之相,心里不由得暗暗赞赏。

等娄敬吃得酒足饭饱后,刘邦才问他急着要见皇上,为了何事。

娄敬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想和周朝比兴隆吗?”

刘邦觉得颇为奇怪,露出好奇的神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见皇帝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娄敬侃侃而谈:“可是,陛下您取得天下的途径却与周朝大为不同啊。周朝的先祖始于后稷,唐尧把他封到邰邑(今陕西武功西南),积德行善十几代。后代公刘为躲避夏桀,迁居豳(bīn)邑(今陕西彬县西北);太王古公亶父又因为狄人的侵扰,只好策马奔腾,离开豳邑而迁居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境内)脚下。可不管他如何迁徙,周族人民都争先恐后地追随他。后来周文王作为西方诸侯的领袖,调解了虞、芮两国间的争端,开始接受天命。这时吕望、伯夷从遥远的东海之滨前来归附。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与之共同会师于孟津的诸侯就多达八百家,于是一鼓作气灭了商朝。周成王即位,周公旦辅政,才营建周洛邑(洛阳)为东都。他们认为,洛邑地居天下的中央,四方诸侯纳贡述职,道路里程远近大致相同。

陛下您是知道的,君王有德行,则很容易统治天下;君王没有德行,则很容易失掉天下。凡是定都洛邑的人,都是打算后世子孙靠德行赢得人心,而不是想让后世子孙凭恃地势险要骄奢淫逸、虐待人民啊!及至周朝衰落,周王室分裂为东周、西周,诸侯们就不再给周王室进贡。周王室也拿他们无可奈何。这不是因为周王室德行不足,而是因为时事迁移,形势衰弱了的缘故啊。”

娄敬一番分析,入情入理,刘邦不禁连连点头,挥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娄敬话锋一转,说起了刘邦面临的局势:“如今,陛下崛起于丰沛之间,收集散兵游勇3000人,统率他们一往无前,席卷巴蜀汉中,平定三秦,然后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大战70多场,小战也有40多回,使得天下生民肝脑涂地,父子兄弟抛尸荒野,不可胜数。以至时至今日,哭泣之声仍旧不绝于耳;伤残之人还没有康复。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着与周朝成康之治比美,我私下认为是很不合适的。”

娄敬说出了刘邦夺取国家靠的是残酷的战争,这是事实;周朝赢得天下靠的是积累的德行,也是事实。所以,刘邦听娄敬说到这里,流露出了赞赏的表情,对娄敬说:“你觉得不合适定都洛阳,那么你认为哪里合适呢?”

娄敬朗声回答:“我以为,关中地区山脉众多河流遍布,四周又有关塞可守,天下一旦发生变乱,上百万的兵员民夫马上就可以动员起来。这样,凭借秦朝的家底,依靠土肥水美、物产丰富的资源,关中就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天府之国。陛下如果定都关中,关东地区即便发生变乱,也完全可以保住秦国故土。这就像与人打架,如果不扼住对方的脖颈,只是捶击对方的脊背,绝对不会取得完全的胜利。而陛下一旦入关,定都关中,就等于是扼住了天下的脖颈,然后就可以随便捶击天下的脊背了。”

娄敬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论说到位,比喻得当,让刘邦听得频频点头。

刘邦随即召集群臣:“议论一下,究竟是定都哪里好?”

群臣都是山东人,自然还是争着说:周朝统治了好几百年,秦朝只不过才经历了两代就灭亡了。定都关中,不如定都周朝京城洛阳。

刘邦一听,也有道理,一时再次犹豫不决。

局面一下子变得对娄敬极为不利。

这时,刘邦把目光转向他的高参张良。

张良见刘邦盯着自己,立刻明白皇上是要答案了。默契的君臣,最能领悟这种“意会”的含义。其实刚才娄敬发表言论的时候,张良已经认同了,只不过他不想左右皇上。而皇上现在征求自己的意见,就不能不说了。

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然四周也有险要之处,但是平坦的中间地段太小,不宜于防守和大战。而关中却是地理位置独特,即使天下大乱,也不用担心。可以扼守咽喉,至少能保证拥有关中。”

刘邦一听张良都这么说,当即拍板:“今日就驾车西行,定都关中。”

紧接着,刘邦又说了一句改变娄敬命运的话:“本来建议在秦地咸阳建都的人是娄敬,别姓娄了,跟朕姓刘吧”。于是改“娄敬”为“刘敬”,任命他作郎中,号称“奉春君”。

娄敬,一天前还是齐地的一个平头百姓,是一个被调往边塞的戍边小卒,摇身一变,成了国姓爷,又成为了“奉春君”。可见,在一个充满活力、讲究民主的国家,只要有经天纬地之才,怀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小人物同样有机会做出兴国兴邦的大事。“奉春君”三字的含义:春,是一年的开始。娄敬以一言定都关中,开启一国的新都城,所以叫“奉春君”。

历史也证明了娄敬此番言论的重要性。到景帝时候,刘邦的孙子发动了“七王之乱”。那么强大的反叛力量,最后却一点也没有威胁到都城,就是因为周亚夫扼守关塞,把战争压制在了开洛一线。试想,如果当时都城建在洛阳,很可能历史就要重新改写了。

所以司马迁称这个策略为:“刘敬脱挽辂(lù)一说,建万世之安”。“脱挽辂”,大体意思就是说,娄敬离开车子的举动,也就是做出劝刘邦定都的这件事,保证了后世的安定。

成为“奉春君”后的刘敬,并没有躺在“定都”的功劳簿上酣睡,而是很快就又做出了一件慧眼识阴谋的大事,但他却也因此被捕入狱。四、慧眼识诡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顿单于(首领)发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这个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而是被封为韩王的旧韩国国主的后代,淮阴侯韩信也被封过王,只不过是齐王、楚王,他们二人同姓同名而已。

汉高祖七年,韩王韩信勾结匈奴反叛,攻打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听说后,立刻率领20万大军亲征。

匈奴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早已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广大地区,拥有骑兵30余万。所以,匈奴已经成为汉王朝北方的最大的隐患。

大军来到晋阳后,刘邦派出了侦察兵到匈奴处搜集情报。冒顿把他的精壮士兵、肥壮牛马都藏了起来,只让人看见老弱残兵和瘦小的牲畜。刘邦先后派了十多批侦察兵,大家回来都说,“完全能打败匈奴。”

刘邦是久经沙场的皇帝,虽然大家都说匈奴可以被打败,但他还是觉得不放心。因此一边进军,一边又派刘敬再次到匈奴部探听消息、搜集军事情报。

刘敬回来后报告说:“两国互相攻击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夸耀自己的长处。这次竟只见到一些瘦小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必定是对方故意显露短处,却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认为不能进攻匈奴。”这时,汉军已经越过句注山(即雁门山),20余万部队早已在路上了。是继续前进还是听凭刘敬的一席话就停止前进?刘邦必须做出决断。

想了想后,刘邦大骂刘敬:“齐国的奴才,你凭口舌取得了官职,现在竟敢胡言乱语来阻止我出兵。”说罢,就下令用刑具把刘敬囚禁在广武(今山西省代县)。

刘邦绝对没有想到,一场生死考验正等待着他。

刘邦带着精锐先头部队抵达平城(山西省大同市)时,大军尚未全部到来。冒顿便发动30万精兵,把刘邦团团围困在白登山(大同市东)。汉军这时内无粮草外无救援,再加上恶劣的天气,形势极度危险。当时天气阴冷,连日都是雨雪交加,刘邦和将士们都被冻得手脚僵硬,战斗力大幅下降。

凄清的夜里,仰望星空,刘邦想起了唯一劝他退兵的刘敬,而刘敬此刻也正孤独、凄惨地待在监狱里。刘邦好一阵懊恼,后悔自己没有听从刘敬的劝告。

被围到第7天时,陈平忽然献出一条妙计。他了解到,冒顿单于对阏氏(yānzhī王后)十分宠爱,朝夕不离。这几天在山下扎营,常和阏氏一起骑马出出进进,谈笑风生。于是,刘邦立刻命陈平派遣使臣乘雾下山,秘密向阏氏献上了许多金银珠宝,并且取出一幅图,说是汉皇帝请阏氏转给冒顿单于的。阏氏一见到黄金和珠宝,爱不释手,便收下了。再打开图画,只见画上绘着一个绝色的美女,不禁生出醋意,不快地问:“这幅美人图做什么用?”汉使装出可怜相,说:“汉皇帝被单于包围,非常愿意罢兵言和。所以把金银珠宝送给您,再请您代他向单于求情。可又怕单于不答应,就准备把国中的第一美人献给单于。因为美人现在不在军中,所以先把她的画像呈上。”阏氏听后很生气。汉使解释说:“汉帝也觉得把美人献给单于,怕会夺了单于对您的宠爱。可是事出无奈,只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们的围,那我们当然就不会把美人献给单于了,情愿多送给您金银珠宝。”阏氏听后,仔细想了想,如果刘邦不能突围,就会把美女献给单于,那时她就要受冷落了。于是,她回到后营,就对冒顿说:“军中得到消息说,汉朝有几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只怕明天就会赶到了。”冒顿问:“兵多又怎样?”阏氏又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现在汉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汉人怎么肯就此罢休?自然会拼命相救。就算你打败了汉人,夺取了他们的城地,也可能会因水土不服,无法长住。万一灭不了汉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夹攻,那样我们就危险了。”

恰在此时,冒顿与王黄、赵利约定好的会师时间到了,但王黄(韩王信部将)、赵利(王黄拥立战国时赵国的后代为“赵王”)的军队却迟迟不来,由此就怀疑他们与汉军有什么谋划。冒顿一迟疑,包围圈就松了。

在大雾的掩护下,汉军乘机突围。到达平城时,大队人马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只好罢兵。汉军于是也收兵返回,命樊哙留下来平定代地(河北蔚县)。

侥幸逃脱,再次主宰自己命运的刘邦,此时清晰而急迫地需要做一件事——释放刘敬,向他道歉。

回到广武后,刘邦立即赦免了刘敬,充满歉意地说:“我不采纳先生的建议,因此被围困在平城,差点丧命。我已经把那十批说匈奴可以被打败的人都斩首了。”接着,又封赏刘敬二千户食邑,爵位关内侯,号称“建信侯”。

刘敬,靠着自己敏锐的判断力,再次赢得了刘邦的信任。

刘敬,又适时为刘邦献上了一条绝妙好计,使匈奴单于俯首称臣。五、超级媒人

平城突围后,刘邦意识到刘敬见识超人,智慧不凡,开始重用他。

当时,冒顿拥兵30万,在北方虎视眈眈。刘邦感到很苦恼,就问刘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刘敬分析了当前形势后,说:“天下刚刚平定,士兵都疲于战争,不想打仗了。所以,用武力去征服匈奴,不可取。冒顿这个人,亲手杀死了父亲,自封为单于,取庶母(父亲的妾)为妻,依仗武力逞威,显然用仁义说服他臣服也不可能。”

说到这里,刘敬卖了个关子,说:“唯有用长久之计让他的子孙成为汉朝的臣子,才能保持安宁,但恐怕陛下做不到。”

刘邦一听不打仗也有办法,立刻表态:“你说一说,要是行,有什么不能做?”

刘敬这才婉转地说:“陛下如果能把皇后亲生的大公主嫁给他,再把丰厚的礼物馈赠给他。你想啊,汉朝嫁大公主给他,并且送厚礼,他这蛮夷能不高兴吗?这样,汉家女子作了阏氏(王后),所生的孩子必定是太子,将来一定要接替单于。匈奴也会因贪图汉朝的厚礼而罢兵。陛下如果每年能够将我朝剩余的而他们缺乏的东西,多次慰问馈赠,并顺便派遣能言善辩的人为使节去劝告、说服冒顿。这样的话,冒顿在世的时候,不至于反叛。因为他是汉室的女婿。等他死了,那么他的儿子,也就是您的外孙,便做了单于。哪曾听说外孙跟外公分庭抗礼的事呢?所以,军队可以不必出战而逐渐使他们臣服。但如果陛下不能派遣大公主去,而让皇族女子或后宫女子冒充公主,他也会知道的。只怕到时候冒顿不肯宠幸她,对事情没有好处。”

刘邦一听刘敬说得很有道理,当即答应:“好。就照你说的办。”于是准备派遣大公主去匈奴部落和亲。

皇后吕雉听说后,悲痛无比,日夜哭泣,向刘邦哭诉:“我只有太子和一个女儿,为什么要把她抛弃给匈奴!你就这么忍心啊。”刘邦自然也有点不舍,就悄悄选取了一个宫女,冒充大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冒顿,并派遣刘敬前往匈奴部落,缔结和亲盟约。

一路上,朔风呼啸、黄沙弥漫,特使刘敬安全地来到草原部落,代表汉朝政府,在匈奴部落与冒顿单于达成了“永久性”的和亲协议,暂时稳定了局面。

刘敬可谓是改革派,很灵活。尊重现实,为免生灵涂炭再挑战争之火,采取了和亲的办法,为刘邦政府赢得了稳固政权、发展生产的时间。

虽然这种“和亲”的动机很现实,带有目的性。仅仅是着眼于边境安全。但汉匈两家的和亲,无疑有利于双方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汉初这种和亲的政治外交手段,为后世历朝历代中原政权以和平方式解决与少数民族的矛盾,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成熟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敬的功劳是很大的。

刘敬这个人,思谋非常深远。在草原上做特使期间,他吃着匈奴的烤羊肉,喝着匈奴提供的美酒,欣赏草原美景的同时,又想到了更加危险的一件事。六、迁豪入关

刘敬从匈奴回朝复命时,又向刘邦报告说:“臣观察到,匈奴河南地区的白羊、楼烦二王统辖的匈奴部族,距离长安只有七百里。轻骑兵一天就可以到达秦中地区。而秦中刚刚经过了战争,还很破败,人烟稀少,土地肥沃,我觉得,可以移民逐渐充实,保证秦中地区的安全。”

刘邦听他分析得入情入理,颇为欣赏,就赏赐他一杯茶,反问:“那么哪些人迁居为宜?”

刘敬略一沉吟,又说:“诸侯刚起兵的时候,如果不是齐国的田氏家族和楚国的昭、屈等大姓,几乎没有人能够挑起战争大旗。这说明他们的号召力很强大。照此来看,现在陛下虽然定都关中,但实际上仍旧是缺人少力:北边靠近匈奴;东边有六国诸侯的王族后代,宗族势力非常强大。如果哪一天发生事变,陛下还是不能高枕无忧。我希望陛下能把齐国的田氏家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姓,燕、赵、韩、魏各国诸侯的后代,以及天下豪杰名家都迁居关中。如此一来,太平无事时,能靠他们防备匈奴。诸侯各国发生变乱时,又可以率领他们东征讨伐。这是加强主干、削弱枝节的好办法。”

刘邦一听如此妙计,连连称好。当即派遣刘敬,负责具体实施这项移民工程。

刘敬提到的这项“迁豪”工程,涉及人口十多万。最后这些人在刘敬的统一协调下,及时迁到了关中地区,看护着刘邦的首都长安。

刘敬提出“迁豪入关”的计策,是他对时事了解透彻后做出的建议。

当时诸侯国割据各地,威胁始终存在。秦始皇曾在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为巩固政权,下令“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但由于关东六国贵族豪富的强烈抵制,迁徙政策没有得到执行。事实证明,在秦末反秦起义中,关东地区的六国贵族,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齐国的田姓各支和楚国的昭、屈、景三姓,更是反秦起义的核心力量。他们的势力在秦汉之际得到逐步壮大,在地方上拥有无数的拥护者,有着很强的号召力,所有这一切,对于新建立的汉朝中央政权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威胁。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刘敬才建议把他们强行迁徙到关中,这是削弱地方分裂势力、巩固中央政权的一项重要举措。

由此可见,刘敬这个所谓的“小卒”,不仅是一个口才好、能言善辩的儒士,更是一位善谋略、懂管理,懂得格物致知的谋略家。而一两年前,他还仅仅是位拉着破车、穿着破烂衣服的戍边卒子。

刘敬,正是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勇气,适时一搏,创造机遇,面见皇上,称述见地,才改写了历史。如果他听话乖乖地走到陇西戍边,或许,汉朝的天下,以及之后的历史,就完全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历史轨迹之所以被扭转,全因娄敬(刘敬)这个草根英雄,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信念才得以实现。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下虞将军,此人更是小人物,连名字最终都没有留下,但历史同样因为他的举荐而有了改变的可能。他和娄敬一起改变了历史。

从娄敬生活的那个时代至今,两千多个春秋悠悠远去。回望历史,我们依稀能看到那个拉着车子,站在高大的洛阳城墙下,忽而仰望苍穹、忽而低头思索的穷困书生,他那深邃的目光正穿透黛青色的厚厚墙砖,望向远方……七、史载《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通列传三十九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刘敬脱挽辂,衣其牛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事。”虞将军欲与人鲜衣,刘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上召入见赐食。已而问刘敬,刘敬曰:“陛下都洛阳,岂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椎居岐,国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人,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位即王。周公之属傅相焉。及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以险阻,令后世骄奢虐民也。及周之盛时,天下相洽,四夷乡风慕义怀德,附离而并事天子,不失一卒,不战一士,人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效其贡职。及周之衰也,为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残者未起。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能侔也。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之膏腴之地也,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才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刘也。”赐刘姓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春为岁之始,以其言谋都关中,故号奉春君)。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往复使匈奴,还报曰:“两国两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诅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以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文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仁义服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为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题,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偿闻外孙敢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适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惟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意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合亲约。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百变,变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未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万余口。千古孝女淳于缇萦改革肉刑第一人

一个15岁的小女孩儿,使中国法律的进程提前推进了两千多年。历史拐弯的地方,是一个所有人都忽略的节点。

在那个炙热的上午,她倔强地站在烈日下,坚强地挺起脊梁,冒着杀头的危险,用少年的良善与君王的至高权势展开了博弈,而让她毫无畏惧的力量源头,就是为挽救父亲免遭酷刑的坚定信念。奇迹,因这株挺拔的散发着馨香的“丁香花”而出现,她让人间亲情绽放出的绮丽花朵开放了两千二百多年。

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缓缓流淌成一条蜿蜒的历史长河。西汉的支脉溪流中,传唱着那支不息的孝女故事。不仅感动了西汉,也感动了此后的无数朝代,更感动着现时代的人们。

淳于缇(tí)萦,一个替父赎罪的女孩儿,最终让西汉文帝刘恒动容,为她网开一面,并根据她的提议修改了国家法律。这在封建社会,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是平民演绎的一曲悲壮高歌。

淳于缇萦小小年纪所表现出的超人胆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穿越时空的隧道,发出的振聋发聩的质问,两千年来都不曾失效。一、好医生

公元前205年,西汉朝齐国临淄地区,风轻日烈,天空瓦蓝,白云悠悠,正是盛夏时节。田野里,麦浪焦黄,穗粒饱满。挥镰弯腰的人淹没在麦浪阵中,如黑色的蚂蚁一样细碎地忙碌;新割过的根根朝上的麦茬地里,男人们在掘地挖坑,女人们在撒种;黄色的土路上,驴车、牛车一辆辆,奔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往回运送着收成;商铺的街道上,凉席店、馒头店生意异常好,一声吆喝高过一声;沿街叫卖的小贩们扯着嗓子,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喊醒了街巷……田耕牧野,商贾活跃,百姓们在经历了轮番战争后的安定期内,抓紧一切时间调理着自己的生活。

刘邦称帝后的西汉王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他大力鼓励农业生产。饱经战乱后的休整期,虽然依旧是“卖盐的喝淡汤,种地的吃谷糠”,依旧是“磨面的吃麸皮,炒菜的光闻香”,依旧是“编凉席的睡光床,卖棺材的死路旁”,但毕竟国家安定了,百姓们坚守着“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的信条,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激情,勤劳耕作,安享炊烟。

一个叫淳于意的男孩就在这种环境中啼哭着降生在这个世界。男孩儿总是好生养,见风就长,撒开脚丫奔走在日月的影子里。生活虽然贫苦,淳于意却一天天地长大。十多岁的时候,他见很多人都被病痛折磨或者无缘无故地去世,心生善念,萌生了学医的念头,于是千方百计地追着别人学习医术,渐有收获,能医治些小疾患。

淳于意也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勤学苦读,适龄结婚。结婚后,一连串生了五个女儿,一直没有生出儿子。他有些倦了。

淳于意生育的最小的姑娘叫淳于缇萦。她呱呱坠地的时候,正是公元前181年。这时淳于意恰是25岁,壮硕年纪,精力旺盛。而且,通过读书掌握的知识,淳于意当上了齐国的太仓长(管理仓库的官员),负责管理都城的仓库,当地人都习惯地称他为“仓公”。添女当官,人生的喜事不断。

淳于缇萦出生后,刚刚一岁多点,就在父亲的教导下,读诗文背经典,摇头晃脑,完全是一副小大人模样,真让父母乐不可支。她聪慧过人,好多字句一点就透,上苍赐予自己这么一个好女儿让淳于意很是得意。

天伦之乐,和善人家,淳于意享受着儿女绕膝的幸福。

仓公淳于意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一直坚持业余行医。平常的小毛病,经过他的调理后,大多都能痊愈。但好多急病、难病,他却一筹莫展,面对死亡、面对病痛折磨,他苦无对策。一声声的叹息,他那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叹息声,总能惊动夜晚入睡的淳于缇萦。为学到更精湛的医术,淳于意遍访名医。

对于有心人来说,机会总是如影随形。

恰好临淄地区有个公乘阳庆,是著名的医学家。此人精通经典,重视实践,医术精湛,还亲自写了《黄帝扁鹊脉书》。这本书,一度成为中医脉案的经典著作。而公乘阳庆,也是淄博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名医。

淳于意找到公乘阳庆的时候,老人家已经七十多岁,一头白发,长髯飘逸,仙风道骨,淳于意一见,急忙跪倒拜师。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淳于意向这位医学界前辈表达了自己真心学医的诚恳心愿。阳庆见他一身正气,态度诚恳,且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并且通过交谈,得知他怀有悲悯之心,就同意他跟着自己学医。

由于妻子要到田里劳作,淳于意学医的时候,就带着自己最小的女儿淳于缇萦。他潜心学习医学,两岁的小女儿就在边上读书写字、写写画画。父女二人一起进步。天长日久,淳于缇萦的心胸也渐渐变得开朗,视野越来越开阔。

公乘阳庆的教授方法非常独特,他让淳于意把先前所学的医方全部抛开,脑子保持一片真空。

淳于意疑惑不解地问:“难道说,我以前所学竟都是错误的?”

公乘阳庆微微颔首,说:“你以前学的,并不一定全错,但都不是绝妙好药方。如果你脑子里被这些药方占用了有限的地方,就没地方留我这些精妙良方了。”

听他这么说,淳于意陡然明白,这个老师确实不同寻常。于是很快将平常积攒的药方全部抛掉,仔仔细细地和老师从头学习新的药方和药理。

公乘阳庆见淳于意学习认真,悟性极高,也颇为得意收了这么个弟子,不仅将自己掌握的秘方全教给了他,还特别传授给了黄帝、扁鹊的脉书,教给了淳于意通过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能够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判断能否治疗,还教授了他大量的关于药剂的理论。

对精辟医理的系统学习,让淳于意的医学水平迅速得到提高。每天学习归来,最小的闺女淳于缇萦就跟在他后面,也像个学习归来的学子。回到家中,淳于缇萦便在他身后跑来跑去,做一些调皮的动作和鬼脸,让淳于意十分高兴。

三年之后,淳于意为人治病,多能预测死生。一经用药,往往应验,名声远扬,遐迩闻名。

一家人忙忙碌碌,女儿听话,父亲慈祥,安定无忧。二、好父亲

家是一个普通的“五裹三”四合院。房顶堆积着厚厚的稻草,墙是宽厚的土坯墙,院落是篱笆扎就的围墙。这是淳于意祖辈留给他的家产。还有几亩薄田。如果生活就如此安定下去,倒也相安无事。

虽然并不富裕,但淳于意觉得,“国家无空地,世上无闲人。”只要凭着自己的辛勤,这个家会越来越好的。等女儿们都长大了,一个个成亲了,五个女儿,五个女婿,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怕再好不过了。

淳于缇萦一天天地长大,见父亲每日里不是忙碌粮仓的事情就是奔走于患者家中,忙得连轴转,特别心疼父亲。六七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学着做一些磨药的轻活儿,帮父亲减轻工作量。

见小女儿这么懂事,淳于意特别欣慰。

偶有闲暇,父女俩就坐在清亮的月光下,父亲抱着女儿,泡一壶清茶,优哉游哉地聊天,星星高挂天宇,静静地聆听着父女对话。

淳于意问她:“你长大了,可愿意跟为父学医?”

小小的淳于缇萦拍着胖乎乎的手掌,高兴地说:“愿意愿意。我也要像爹爹一样给人治病。”“为什么学医?”“父亲这么辛苦,我替你分忧啊。”“真懂事”,淳于意见女儿这么懂事,就抚摸着她的头,不无遗憾地说:“你要是个男孩儿就好了。”

淳于缇萦反问父亲:“女儿就不能学医吗?不都是一个脑袋两只眼睛?”

淳于意撇开这个话题,又说:“你说,我们治病救人,该如何收钱?”“不收钱。有病就看。”“呵呵,难得你有这么善良的心。“闺女,咱家并不富裕,为父这么辛苦,当这个仓公,就是想多积攒下些钱粮,免得将来给无钱买药的人看病时,无力接济他们。要是平日不攒些财物,只怕急迫时有心无力。”“父亲,我懂了。”淳于缇萦懂事地点点头,“我现在读书,也是为了将来为国出力,为父分忧。”

淳于意呷了一口茶,又倒出一小杯来,看着女儿喝下。他觉得,虽然没有儿子,但这个小女儿特别聪慧,或许是上苍赐予自己的最好的礼物,也当好好珍惜,就有心调教调教她。

于是淳于意对她说:“女儿,你记住,‘栽树要栽松柏,结交要结君子。’与人交往,心要诚,但万不可与小人交往。”

淳于缇萦说:“父亲,你刚才不是说,女儿家不能继承你的医学,我以后怕也只能在家种地缝补,哪里会有什么交往的机会。”

女儿这么一说,倒把淳于意给问住了。他觉得这个闺女不简单,就顺着她的话考她,说:“好好,那为父就跟你聊些相夫教子的话。你要记住,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勤劳是最大的法宝。勤俭持家,才能换来衣食无忧。你要牢记:‘男人不耕田,全家就会挨饿’。”

淳于缇萦急忙接口道:“父亲,我知道,‘女人不织布,全家就会受寒。’”“好闺女,你如何懂得这个的?”“这个天下人谁人不知?”

淳于意心生慰藉。自己虽说是个粮仓的保管,但他懒于同官场上的人打交道,看厌了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所以平日里除了看病诊断,就是钟爱读书。让他高兴的是,淳于缇萦也特别爱看书,这让淳于意很是欣慰。所以他就用心教授她做人的道理和处世之道,没想到她的理解能力这么高。做父亲的,看着女儿这么出息,自然心里十分喜爱。淳于意甚至想:要是她是个男儿,只怕将来是入仕的好材料。可惜了可惜了。但这样的遗憾他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淳于意常常有意培养淳于缇萦的志气。于是,这个小女儿,读书越来越用功,常常同父亲探讨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候两人辩论得不可开交,父亲都理论不过女儿。

日子一天天过去,父女俩沟通起来也越来越默契。可谁也没有意识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一场横祸,正在悄然间降临这个家庭。三、突降横祸

淳于意因为厌倦官场,寡言少走动,自然不乐意巴结上司。五个女儿也都在他的这种教育观下一一长大。而且,随着他的医术越来越精湛,传说也越来越神奇。

仓公淳于意切脉几乎到了神乎其神的程度。如齐侍御史“成”自述头痛,仓公为他诊脉,诊断为“疽症”,说病因内发于肠胃之间,贪酒所致,五日当肿胀,八日时便呕脓而死。果然,“成”真的就于第八天因呕脓而死。

而且,由于求医者越来越多,作为一名好医生,他自然不可能常常在家,所以很多患者常失望而归。对于普通患者,淳于缇萦就好言相劝,说明道理。解释父亲分身乏术的苦恼,希望大家能够谅解、体谅。天长日久,有些权富之家的求医者便开始愤懑、愤恨。

可父亲因为痴迷医术,最后竟然辞掉了太仓长的官职,做起了专职医生。

淳于缇萦曾劝父亲不要辞去官职,但父亲根本不听她的劝告。

每天望着父亲早出晚归,淳于缇萦心里暗暗着急,她恨自己不懂医术,不能为父亲解忧,只好多做些晒草药、捡草药、碾草药的工作。

求医问药的人依旧不断涌上门来,作为女儿,她觉得父亲太累了。但作为医生的女儿,她又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自豪。她就尽自己所能,帮父亲整理家中的药材,分门别类,一一作出标记。

淳于意长期游走于民间行医,封建王侯自然有点不高兴。他们专门请他到府中行医。王侯们觉得,这样一来可以让淳于意过上富足的生活,二来可以专门为王家贵族的健康服务。但耿直的淳于意先后拒绝了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等王侯的召唤,不愿意到宫廷当医生。

亲近草根,远离贵族,这就种下了祸根。

渐渐地,有些人开始散布流言,说淳于意虽然可以预测死亡,医术精湛,但他人品不好,总是见死不救。淳于缇萦听到有人说父亲的坏话,就反驳道:“父亲这么辛苦,忙得不亦乐乎,一直在为人看病。绝不是你们猜的那样。”

有人守候在院子里不走,说:“他恐怕是只顾着给有权有势的人看病,仗着医术好,瞧人下菜碟。”

淳于缇萦给来人端上一杯茶,和风细雨地解释:“我父亲真的不是那样的人,是你们误会他了。他对患者是一视同仁。”

但无论她如何解释,毕竟来的人渐聚渐多。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些人不肯理解,积攒的怨气也越来越重。淳于缇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觉得这样下去,迟早要出问题。

果然,找麻烦的人来了。

公元前167年,本村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去医治。尽管他的妻子已经病入膏肓,但他却硬要淳于意医治。结果很明显,商人的老婆吃药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没过几天就死了。这下,大商人将平日里积攒的怨气一下子爆发出来,仗着有钱到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庸医误人,治错了病。给商人撑腰的,正是平日里恨淳于意的那些王侯贵族。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当地的官吏因为早已听说淳于意的一些传闻,也觉得他不通人情世故,对他早有微词,于是盲目听信一方之言,硬说是医疗事故,将他判处“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多种)。

按照西汉初年的律令,被判处“肉刑”的人,必须要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乍听此讯,淳于缇萦悲愤难耐,要到官府理论个青红皂白。她气愤不过地说:“这真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父亲好心帮他们治病,却遭此毒手,大老爷判案不公。”

父亲在狱中见到了淳于缇萦,看到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哭得眼睛红肿,他劝解道:“官清难逃猾吏手,衙门少有念佛人!看开些吧。你可千万别引火上身。”

但倔强的淳于缇萦不服输,她还是坚持要为父申冤。

淳于意说:“衙门深似海,你一个弱女子又能奈何?”

淳于缇萦说:“我不能让父亲遭受不白之冤。一定要为父亲讨回公道。”她联合平日里被父亲医治好的乡民,希望能扭转官府的决定。

但官吏好不容易才揪到了淳于意的小辫子,岂肯轻易放过。淳于缇萦尽管有理有据,无奈人微言轻,还是没能改变肉刑裁决。

在这样的态势下,淳于意只能服从官府的刑罚,进京受刑。

奔走多日,毫无结果。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淳于缇萦思想起平日里父亲风里来雨里去的情景:他不图名不图利,一心要做个好医生,最后却落得这么个下场……越想心里越愤愤不平,她决心要想尽一切办法,救父亲于水火之中,免受皮肉之苦和精神上的折磨。

一想到父亲此去京城,从山东到长安,迢迢千里路上,受伤的脚要和坚硬的路面一次次地摩擦,产生出令人痛彻肺腑的疼,淳于缇萦的心都碎了。再加上,必然发生的公差大人的打骂,沉重刑具的压迫,一关一关的隘口,那是何等的遭罪啊。伴随着皎洁的月光,她想了半夜。窗外的杨树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深思熟虑后,她觉得不能轻易就放弃。她没有多言语,默默地收拾好东西,决心跟随父亲进长安,上长安告状。退一万步,实在不行,哪怕用自己的命换父亲的命,也要救出父亲来。毕竟,那么多村民还需要父亲这样的好医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邪恶势力得逞,不能让这么多乡民无缘无故地陷入无医可求的地步。

眼见进京的日子一天天的临近,淳于缇萦的心一点一点的破碎着。四、随父入京

仓公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送行的时候,女儿和妻子来到路口等他。

临行这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

淳于缇萦和姐姐、母亲站在雨中,默默地承受着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

见淳于意在公差的押解下,背负着刑具一步步走近,一家人急不可耐地跑过去,不顾雨水的浇淋,抱头痛哭。

那些被淳于意医治好的人家也自发地来到街口,一声声地呼喊着淳于意的名字,大声地诉说着他的恩德。老幼搀扶着互相走上前跟淳于医生道声别。年轻的人走上前去,递上一碗临行酒,祝他一路上平平安安;有个婆婆提着一篮子白菜,颤颤巍巍地走上去,挎到淳于意的肩头,叮咛他:“仓公啊,你这一去,几千里地,要保重身体。家乡的人等着你回来。”

押解他的两位公人,此时也被感动了,扭回头去,无声地流下了眼泪。大街上,一时间哭声震天。人们在送别好医生。

淳于缇萦抬起头,仰望苍天,大喊:“谁能救救我父亲。天下还有没有公道!”质问多声,声音沿着街道飘扬了很远很远,无声扩散……所有人都缄默不语,强压着心中的悲愤。

远远地,临街的几个房间里,有几个人正在朝这边张望。他们是那些陷害淳于意的人,此刻正得意洋洋地喝着酒,发泄着心头的恨意。

仓公淳于意看着妻子和五个女儿,遥望北方的天空,想到千里迢迢的长途苦累,不禁仰天喟然长叹道:“生女不生男。遇到急难,却没有一个有用的。”听完父亲的哀叹,十五岁的淳于缇萦立刻说:“谁说女子没有用!爹爹,我这就随你进长安,一路上好照顾你的日常起居。”

她的一番话,让街头的众人大吃一惊。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竟然如此深明大义、胆识过人,纷纷赞叹不绝。说仓公生了个孝顺女儿。

淳于缇萦这才擦一把泪水,转身从一个门楼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衣物,朝着父亲走来。

淳于意坚定地摇头说:“你不行,前途凶险,你根本受不了这些苦,还是在家好好照顾你母亲吧,赶紧找个人家嫁了。”

淳于缇萦挺一挺身板,说:“不,我已经长大了。而且,我是父亲的女儿,就应该陪着父亲一起受苦,不能让您老孤孤单单地上路,无人照料。”

母亲见女儿这么小就要进长安,急忙劝解缇萦说:“娘和你爹爹知道你的孝心就行了。此去长安几千里,可不是闹着玩的。你父亲已经出事了,你可不能再有什么闪失啊。”

淳于缇萦不顾母亲的劝告,还是坚决要去。她对母亲说:“父母养育儿女,就是为了让儿女替老人分忧。如今我父亲被人陷害,我如果不能替父分忧,要我有什么用?”

四个姐姐也轮番上阵劝说她,要她别一时冲动。毕竟,十五岁的女孩子,又没有出过远门,一路上长途跋涉不说,更不知道会有多少想不到的艰难险阻在等着她。

淳于缇萦说:“正是因为路上不好走,父亲才需要人照顾。再说,我不光是照顾父亲,我还要瞅准机会替父申冤。如果不能替父申冤,就是舍弃性命,我也要保住父亲少受伤害。他是好医生,大家需要他。我死不足惜。”

姐姐和母亲见劝不住她,只好将一腔担心化为泪水,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水,将浓浓的骨肉亲情演绎得动人心魄,轮番对她一一叮咛、嘱咐。

一家人悲悲切切,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不舍地望着淳于缇萦替父亲背过包袱昂首阔步的背影,忽然间觉得她长大了。

淳于缇萦望着母亲和四个姐姐,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大声说:“母亲就托付给你们了,一定要好好的等我们回来。放心吧,我和父亲会回来的。”一转身,步伐坚定地踏上了去往长安的道路。

转身的一瞬间,淳于缇萦更坚定了那个信念:不能救父亲出苦海,绝不回故乡,即使命丧他乡也在所不惜。五、一路好辛苦

一路上,走走停停,好不漫长。尽管沿途绿柳成阴、鸟儿高翔,小荷青青、溪流潺潺,牛羊成群、男耕女织,辽阔的原野舒展着雄浑的臂膀,迎接着每一个过路人。但淳于缇萦只顾着照料父亲,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诱人的景观。

这天,父亲穿的鞋磨破了,一个脚趾头露在外头,不知不觉间就磨出了血泡。淳于缇萦劝父亲脱下来,淳于意说:“还能再坚持坚持。我们是去受刑,又不是上长安做官。受点罪就受点罪吧。”淳于缇萦坚持要父亲脱下来,可公差却不干了,硬逼迫着两个人继续前行。

头顶上烈日当空,阳光肆虐,毒辣辣地直射大地,土地被晒得焦渴、冒烟。

淳于缇萦恳求道:“两位大人,歇歇脚再走吧。我爹爹的脚都流血了,换双鞋再走总可以吧。”

公差本来已经难以抵挡头顶的酷热,此刻哪里有什么好心情,就急躁地喊:“到驿站再换也不迟。快走,赶路要紧。”

淳于缇萦又请求说:“二位官爷行行好,就一会儿工夫。”“滚开,”公差大叫,“老子儿哪有这闲工夫陪你,早到长安城早交差。”说完抬脚就踢了淳于意一下。淳于意哆哆嗦嗦一瘸一拐地朝前踉踉跄跄地走着。淳于缇萦见商量不通,就跑上前去,从背上的包袱里拿出一个破布来,三下五下便缠在父亲的鞋上。父亲看着她,头发被风吹得凌乱不堪,面容黑瘦,忍不住伤心落泪,说:“可怜你一个女儿家,跟为父受这么大的苦,是爹对不起你呀。”

淳于缇萦抬起头,宽慰父亲说:“只要爹爹少受些苦,女儿就比什么都高兴。”淳于意走路虽然还是一瘸一拐,但毕竟脚趾头不再出血了,淳于缇萦这才挤出一丝心酸的笑容来。

一天,遇上个大风天。狂风卷起尘土、垃圾、小石头,劈头盖脸袭来。瞬间,天昏地暗,遮天蔽日的狂风似乎要将这个世界刮走。淳于缇萦将一个布条缠在父亲头上,只露出两只眼睛,自己则什么也顾不上蒙。眼见着一截树枝猛然被风吹起,朝父亲头上直直地砸去。淳于缇萦几步蹿上去,慌乱地死死抓住树枝。拖拽中,尖利的树枝划开了她的手臂,鲜红的血顺着手臂流淌下来。淳于意见了,急忙喊:“别管我,女儿,先包扎你的伤口。”淳于缇萦装作没事,对父亲说:“吃这么多饭,长这么长的手臂,保不住父亲,要它何用?”

父亲见女儿如此体贴,不禁大声喊道:“上苍待我不薄啊。给了我这么好的女儿,比个男儿都有用。”

两个公差见淳于缇萦这么勇敢,也大声赞叹说:“没想到你这姑娘好胆量,我们走这一路都累了,没想到你却始终精神头十足。你真是个孝顺孩子。”

淳于缇萦说:“这是应该做的。谁人不是父母生,谁人不是父母养。父母有难儿女不担当,白来世上走一遭。”

公差更是佩服:“谁说女儿没有用?仓公,你这个女儿比起个男儿也不差。”经过这件事,公差对父女俩的态度也相对好了些。

晚上,淳于缇萦乘机讨好公差,在客栈里给他们买了一壶酒,让二位喝了个饱。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一个公差突发急病,在床上翻来覆去,捂着肚子疼得直打滚。淳于缇萦急忙喊来父亲,给公差诊断。开出药方后,她不顾疲劳,又到距离这个村庄五里地的镇上药铺买了药,亲自烧火煎药,端给公差,伺候他喝下。然后利落地到街上买了几个软乎乎的热烧饼。回到客栈,又亲自打来开水,一片一片地撕开烧饼,精心泡软,喂公差吃下。

休息一日,公差的病全好了,对父女俩更是感激不尽。

自此后,一行四人,淳于缇萦似乎成了总管家。哪个人的衣服破了,她就悄悄地乘着晚上昏黄的灯光缝补好;谁的头发脏了,她就端水洗头,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她早早就给三人打来洗脚水;清晨,天刚蒙蒙亮,她就已经打好了饭菜……

眼看着长安城越来越近,淳于缇萦的心也越来越紧张。她开始盘算着,到了长安城后,如何找人托关系,如何与他人交涉,说明父亲是被冤枉的。她还一路走一路打听,当今的清官都是哪几位,研究当今皇上施行的政策,希望从中寻找到一丝希望。

尽管希望非常渺茫,但她一点也不气馁。她觉得,凭自己的真诚善良,一定能感动长安城里的某个官员,给父亲减刑。

当然,这一切都是默默地在做,并没有与父亲商量。她知道,平白无故蒙受这么大的冤屈,豁达的父亲早已看透了,已经认了不公正的裁定。可淳于缇萦绝不认,她不想让父亲受这么大的苦,父亲刚过不惑之年,却已经有了许多白发,心中更是隐隐作痛。

临近长安城的前一晚,住在一家小客栈里,淳于意在女儿的伺候下烫完脚,看着女儿销瘦、黢黑的面庞,心疼不已,说:“缇萦啊,为父连累你了。没想到让你受这么大的苦。明天就要到长安城了,你也好好歇一歇,为父受完刑,歇息个一天半日,咱们就往回赶。”

闻听此言,淳于缇萦心中泛起万千感慨,父亲真是一个善良的人,她悲戚戚地对父亲说:“爹爹啊,你想过会是什么刑吗?要是去掉你一只脚或者割掉你的鼻子,你还如何给百姓们看病?我还会有那个慈祥可敬的父亲吗?你不能就这么放弃啊。”

但父亲显然觉得事情已经无可逆转,早已安心接受,无可奈何地说了一句:“有什么办法呢。国家法律,谁都不能违背呀。你总不能让你爹我反抗朝廷的法律吧?”

一想到血淋淋的场面,淳于缇萦就感到一阵阵地锥心般的疼痛。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随意地被砍去肢体和器官,这简直太血腥了。她决心阻止这种悲惨局面的发生。

于是她说:“明天我一定要找个当官的,跟他说说这肉刑,简直惨不忍睹。”

父亲见她意志坚定,不再拦她,心想,随她去吧。

看着日渐销瘦的女儿为了自己,面容尽是憔悴,身体早已骨瘦如柴,淳于意心中万般煎熬。低下头看看自己,一路上,由于有女儿的照料,他倒没有过多地受累。

一夜无语。六、改国家法律

常言道:“河狭水紧,人急智生。”临近天亮的时候,淳于缇萦冒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她要给皇上写封信,阐述一下肉刑的诸多弊病,希望引起皇上的重视。

平民给皇上写信,这简直是痴人说梦。

信可以写,但递给谁呢?谁又肯冒这么大的风险,为她送这封信呢?

到达长安后,父亲被暂时押入大牢,父女俩再不能相见。

但此时此刻,淳于缇萦知道,短暂的相见不如为父亲争取机会,她焦急地奔忙着。游走于街巷、衙门等地方,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机会。

尽管困难重重,但对于一个意志如磐石般坚定、一心要拯救父亲出离水火的淳于缇萦来说,没有什么障碍会让她放弃。她觉得,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放弃,自己一路千里送父进长安就成了多此一举。当初自己坚持要来送父亲,就是为了寻找机会让父亲解脱残酷的刑罚。事情迫在眉睫,该如何办?

她想到一句话:“不因渔夫引,怎能见波涛?”怀揣着写好的信,她想寻找到一个可靠的人送给皇上。

于是,她千方百计地打听消息,终于找到一个负责看守宫门的老乡。见了面,她把写好的信掏出来,泪眼婆娑地将父亲的遭遇讲给这个守门人听,一再恳求:“拜托您,千万要转交给皇上,或许我父亲还有救。我救父亲不仅为了他一人,还为了还给当地百姓一个好医生。也为了让以后更多的人能够免除痛苦。”

守门人被她的孝心孝行感动,答应帮她做好这件事。

想起来,从临淄到长安,两千余里路,风餐露宿,尝尽辛酸,如今终于能够将自己的想法直接递交给皇上,淳于缇萦心潮起伏。给这个老乡“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报答他的好心、善行。

淳于缇萦,以一个十五岁小女孩的勇气,超人的胆略,做出了绝不平常的举动,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肯帮助她。

当然,机遇难得,还要皇帝肯看才行。

恰好当时在位的皇帝,正是开创历史上少有的“文景之治”盛世的汉文帝刘恒。史书记载,汉文帝治天下,恭俭仁厚,以德化民,海内安宁,百姓安居,人民乐足。

这样的一位好皇帝,听说有个小女孩给自己上书,感到很新奇,反而特别重视,亲自拆开信来看。

捏着淳于缇萦的信,汉文帝越读越感佩。

淳于缇萦在信中写道:“我叫淳于缇萦,是临淄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现在他因为陷入医疗事故被判处肉刑。我听说后,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试想,一个人被砍去了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就不能再安上去。即使以后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弥补了。所以,我情愿放弃自由,主动到官府当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此信的历史原文为:“妾父为吏,齐中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切痛死者不可复生而刑者不可复续,虽欲改过自新,其道莫由,终不可得。妾愿入身为官奴婢,以赎父刑罪,使得改行自新也。”

要说这个汉文帝刘恒,以仁治国是有原因的。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很低微,汉高祖在世的时候只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因为害怕住在深宫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住在代郡的这些日子,肯定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但正是在代郡的岁月,娘儿俩无形中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为日后汉文帝执政施行仁政奠定了基础。

汉文帝即位后不久,就曾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治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个好办法。”

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

所以,刘恒在母亲的劝导下,靠着仁慈治理天下。

今天,他竟看到了一位勇于拯救父亲的小女孩的信,钦佩之于更十分同情她的遭遇,心情就有些激动。同时,刘恒想到了整个天下,想到了毁人面、断人肢的肉刑,不知道会给多少家庭带来不幸。他马上召集大臣们,对大家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同时,汉文帝刘恒被淳于缇萦的孝心所感动,力主免除了对仓公淳于意的刑罚。

不久,丞相张苍等人根据皇帝的意图修改了肉刑:把脸上刺字的刑罚改为去掉头发、颈脖系铁圈服苦役五年;割鼻子的刑罚修改成了打板子三百;砍左脚的刑罚改为打板子五百;砍右脚的刑罚修改为弃市死刑。

汉文帝看后,批准同意颁布。就这样,皇帝正式下令废除了肉刑。

为了这件事,汉文帝曾专门下了诏书。诏书中说:“制诏御史: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带犯,何治之至也!今法有肉刑三(孟康注曰:‘黥,劓二,则左右趾含一,凡三也。’)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肉刑己加焉,虽欲改行为善,而道亡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汉书·刑罚志》)

大意是说:“我听说在古代圣王虞舜的年代,采用在罪犯衣帽上画一种图像,或者给罪犯穿上与常人不同样式和颜色的衣服,这样区别出来表示处以某种刑罚,可老百姓却很少有犯罪的,这是何等崇高的境界政治清明啊。现在法律虽然有黥(qíng)、劓(yì)、斩左右趾三种肉刑,但是犯罪率却居高不下,这罪过的责任在哪里?难道不是因为我的恩德浅薄,而且教化不明吗?我自己深感惭愧。正是教化不明而使无知的百姓陷于法网。《诗经》中说:‘和乐而平易近人的国君,百姓把他当成父母。’当今百姓有过错,可我们还没有对他进行教化就滥施刑罚;即使罪犯以后想改过自新、积德行善,却没有重新做人的机会,我非常怜悯他们。刑罚重到截断人肢体、深刻入肌肤、终身不能消除的地步,这是多么惨痛而不道德的行为啊!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意思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律条来代替它;下令规定以罪行轻重判刑,在服刑期内不逃亡的,期满后释放为平民。把这些意思具体拟订为法令。”

淳于缇萦孝义感动汉文帝废除肉刑的事件,被《汉书·刑罚志》全文收录,可见此事在中国法律史上所处的显著位置。

一个普通的15岁的小姑娘,为尽孝道,拯救父亲,勇敢地直言上书皇上,阐明利弊。其精神和勇气可嘉,其胆略可谓千古一奇。她的故事,不仅在当时被传为佳话,更是在此后的无数个朝代里,也被传颂不已,广为流传。她的行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崇尚孝道,尊敬父母,堪称孝道典范。七、赞美

正是小小女子缇萦以至孝之心而上书救父的行为,促使了肉刑在汉代的废除。这么巨大的功绩,当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震动。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就曾专门作诗称赞淳于缇萦的行为: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此后,宋朝有人也作诗词颂扬淳于缇萦的孝道行为:鹧鸪天象榻香篝冷宝猊。虺蛇吉梦寤惊时。缇萦生下虽无益,谢女他年或解围。花骨脉,雪肤肌。飞琼抱送下瑶池。弄璋错写何妨事,爱女从来甚爱儿。

清朝著名学者蔡东藩也专门作诗歌颂淳于缇萦的行为:欲报亲恩入汉关,奉书一阙拜天颜,世间不少男儿汉,可似缇萦救父还。

这么多人的肯定,都充分说明了一件事,大家都对淳于缇萦这个小姑娘的行为感佩不已。都觉得她这个巾帼红颜,远远胜过大男儿。尽孝道,倡道义,从来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她的光辉形象,世代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淳于缇萦大无畏的行为,为后人树立了孝道榜样,事情载入史册,永放光芒。八、史载《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月,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僇,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痛楚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超级晋商聂翁壹“马邑之谋”的总设计师

总有些人为历史谱写出最悲壮的乐曲。总有些人注定为自己的理想而存在。当某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他们为了这件事,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尽管有些人并没有为此献身,却谱写出一曲悲凉豪气的壮歌,让我们总能在千年之后,依旧能聆听到事情发生时的响亮轰鸣。

他就这么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用无奈、用难以挽回的遗憾,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设计好的“局”,一步步远离自己而去。或许孤独,或许揪心,或许更多的是握紧拳头转过三百六十度却无处下手的郁愤。

骨节被捏得一阵一阵响动,却再也无力扭转……

转身的那一瞬,他或许没有落泪,但他分明疼痛了,以至于后来,他甚至都羞于暴露自己的“姓”。一个男人,没有了名姓,无异于自己为自己挖掘了坟墓。

而历史又总是诡异多变,那么神秘不可预测,总是给予那些有抱负的人再次闪耀的机遇。多年以后,他的后代,再次成为历史舞台上挥动长刀的盖世英雄。

这个人就是聂翁壹,“马邑之谋”的总设计师。

而在投身这场大汉王朝与匈奴战争之前,聂翁壹曾经是一个成功的晋商。是什么让他放弃发财的机会,不惜以身报国?又是什么原因让他舍生忘死,走上这条改变两国关系的道路?

随着谜底一步步揭开,一个胆略超人的血性男儿,为传奇的晋商镀上了又一层金色的外饰。一、刀刃上的舞蹈

苍茫的草原上,他远远走来了。蓝天上,白云在悠闲地散步。绿绸缎一样的草原上,成群的羊自由地啃食着青草。鸟儿高翔云端,发出阵阵清脆的啼鸣……

聂翁壹带领着他的运输队,行走在匈奴部落聚居的地方。车上装着的是匈奴人钟爱的粮食、盐、上等白酒、高级地毯……这些东西都是汉朝明文规定禁止买卖的。多年来,聂翁壹正是靠着运输和倒卖这些物品,聚拢了不小的财富。他有着非常敏锐的商业头脑,和官府也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以,靠走通关系,官府对他的走私行为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他发财。

这个出身于雁门郡马邑城(山西朔州)的聂翁壹,已经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组织运输队给匈奴送货了。

一路上,他和马队的人放开嗓子唱歌,愉快地驱使着马儿,不停地赶路。“嘚嘚嘚”,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一瞬间,从草原深处,冒出一支匈奴军队来。这些人手持弯刀,肆意地狂叫着,挥舞着一件件战利品,得意地炫耀。

马队的人急忙朝聂翁壹聚拢,掩饰不住心底的恐惧。

匈奴人靠近了,团团围住这伙儿人,不停地呐喊、高呼。一个士兵朝一匹马抽了一鞭子,那马顿时嘶鸣不已,昂首欲跑。聂翁壹急忙下车将马缰绳死死拉住。这时,有个小头目认出了聂翁壹,高声说道:“聂先生,这次又要发财了吧?”

聂翁壹在这条路线上已经奔走了很多年,早已和这些人非常熟悉,就拱手微笑着说:“还不是托您的福,挣点小钱养家。”

头目哈哈大笑:“聂掌柜真会开玩笑,你的大名谁人不知。我们单于都经常提起你的大名呢。祝你多多发财。”

聂翁壹乘机拿出一嘟噜玉石葡萄递给头目,说:“您这是又去哪里辛苦?”“嗨,都是一帮饥民闹的。”说话间,他用手指一指身后拖拖拉拉捆绑着的汉族民众。只见这班人,有年老的妇人,早已头发花白,步履蹒跚;年幼的小孩,留着光头、鼻孔下挂着一条清鼻涕;壮年汉子,胸膛处还在淌着血,衣衫被鞭子抽成了一道道的布条;一个妇人大着肚子,手臂被绳子捆得发紫……匈奴兵有的挑着半只羊,有的将抢来的毯子披在身上。

聂翁壹乘头目心情好,便上前去赔个笑脸,说:“我看这娘儿们还不错,要不给我留下吧。”说着指了指那怀孕妇女。

头目看一眼那女人,又看一眼聂翁壹,诡异地笑着道:“聂掌柜,你是想讨便宜吧?省得将来收学徒了!”说完恣意地朝天大笑,一帮匈奴兵也呼呼地尖叫不停。

头目摆摆手,怀孕妇女从绳子上被解救下来,眼神呆滞地望着聂翁壹。

匈奴头目一个手势,匈奴兵们压着一帮汉人,朝着前方绝尘而去,只留下头目的一句话:“聂掌柜的,给我留一块绸子。我女人要做衣服……”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聂翁壹赶紧让伙计端来水,递给怀孕的妇女。女人感激地痛哭流涕,一个劲儿感谢恩人。

聂翁壹无奈地抬头望着远方,暗暗咬了咬牙——总有一天,我要让这帮吃人的家伙通通滚蛋!

可眼下,他还不得不带着货物去和匈奴人做生意,赚取银两。这种刀尖上的舞蹈,让他既屈辱又无奈。为了生意不得不选择与匈奴人交往,违心地恭维。

这时,正是公元前135年。匈奴单于(头领)再次按照惯例要求和亲。汉武帝刘彻建国已经五年,他也21岁了。听到匈奴的要求,十分气愤,就召集群臣商议。

大行令(官名,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王恢认为:“匈奴每次和亲,不过数年即违背约定,这一次估计也不可能长久,应该拒绝和亲,举兵抗击匈奴。”年轻皇帝刘彻一听这话,顿时豪气大增,给予肯定。可御史大夫韩安国却坚决反对。他认为:“匈奴骑兵神出鬼没,汉军千里出击,匈奴正好以逸待劳。何况夺取匈奴的土地,对汉朝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不如答应和亲。”

皇帝一听御史这样说,不禁皱眉,问道:“难道我们大汉就任由匈奴折腾?他们说和亲就和亲,丢不丢人?”

韩安国说:“倒也不是。只是目下不是时候。臣以为,反正现在朝廷有的是钱。不是说府库里串钱的绳子都烂了吗?仓库里的粮食吃不完,也都变质了吗?偶尔几个匈奴人在边境抓几千个汉朝百姓去当奴隶、抢些散碎的财产,皇上不必太放在心上,社稷安危为上。”

听他说完,汉武帝真想狠狠抽他个嘴巴。可刘彻也知道,自己刚刚当上皇帝不久,好多事情还来不及调理,不能因为一时之勇坏了大事,无奈地听从了韩安国的建议。

按说都是提建议,为什么韩安国的话皇帝就特别看重呢?因为韩安国在当时号称“长者”。“长者”当时是对年纪大、威望高的人的尊称。汉高祖刘邦也是被乡里称为“长者”的人。所以,长者韩安国话一出口,绝大多数朝臣一边倒地赞同。因此,汉武帝只好放弃攻打匈奴的决定,暂时同意和亲。

在这种大环境下,聂翁壹只好将仇恨匈奴人的怨气掩藏起来,继续做他的生意。虽然时时有危险存在,但聂翁壹因为生意越做越大,匈奴人倒没有为难过他。但凡事总有个变数,随着大汉朝国力越来越强盛,边疆的局势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但影响到聂翁壹的生意,更让他来到了生死关头。二、时局变化

这些天,马邑城内来来往往的汉朝兵将逐渐多了起来。把守城门的兵勇仔细检查每一辆过往车辆和每一个可疑的人。

江湖上行走多年的聂翁壹敏锐地感觉到,朝廷可能要加强边疆的守护。果不其然,很快,汉武帝刘彻就将李广、程不识等著名将领调动到边疆要塞负责镇守城池。

出城入城的检查越来越仔细,边境贸易管理越来越严格,聂翁壹的走私生意自然越来越不好做了。而且,政府也开始搜捕一些从事走私生意的商家。

聂翁壹名气这么大,自然也在调查之中。虽然他的关系比较硬,但风声这么紧,即使关系再硬,他也不敢再冒险了。

但调查团还在四处搜集情报,聂翁壹开始有点坐立不安,不但生意做不成了,恐怕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给家族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时候,聂翁壹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匈奴人平日里虐待和骚扰汉族民众的种种情景。他清楚地知道,所有的汉族人都对匈奴人心生怨恨。自己与他们关系那么熟,很可能被愤怒的民众当做“汉奸”而仇恨。

很少有人知道,尽管聂翁壹一直从匈奴部落赚取银子,但他骨子里也非常痛恨这些人。

有一天他和几个朋友谈起这件事,愁眉不展。聊着聊着,他忽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能找到一个办法,为朝廷立下功劳,或许政府就不会追究他走私的事情了。

可如何实施呢?靠自己抓几个匈奴兵,交给朝廷?这不但不现实,而且政府也不可能因为你抓了几个匈奴兵就放过你。如果能够把匈奴军的情报交给政府,当然再好不过。可平日里自己也只是与他们做生意,对他们的军事行动根本就不了解,主要就是怕惹上嫌疑,妨碍自己做生意或者引火上身。

经过整理自己的思绪后,聂翁壹想出了一个绝好的主意:如果利用自己与匈奴人关系甚好的优势,为大汉朝打赢匈奴出力流汗,绝对可以将功补过。

由于聂翁壹与大行令王恢关系很好,想到这个主意后,他立刻就向王恢提出了这个建议。

聂翁壹说:“我和匈奴人这几年做生意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如果能利用我的关系,将他们骗入我大汉的领地里予以歼灭,可保我边疆不再受侵扰。”

王恢听后,击掌称好,说:“这是绝妙的方法。皇上对和亲已经非常厌恶了。这些匈奴人简直得寸进尺。我立刻将你的这个办法写个折子,上奏给朝廷,看来,是该给他们一点颜色看了。”

聂翁壹说:“大人能重视我的意见,我太高兴了。这是我已经写好的详细行动方案,请大人过目。”

王恢接过聂翁壹写好的建议书,仔细看后,呵呵一笑,说:“聂翁啊,你这次可是要立大功了。你的功劳我先替朝廷给你记着。”

当然,聂翁壹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夹带着一点私念,那就是为了免除或者减轻自己走私的罪责。在他写这个建议书时,经过了一番深度思考。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主意拿定,哪怕为此付出生命,他也在所不惜。因为,作为汉族人,他也不想再看到那些手持弯刀的匈奴人视自己的同胞生命如草芥。有多少人沦落为匈奴人的奴隶,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多少家庭因为匈奴的洗劫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每每在匈奴地区做生意,遇到那些低着头的汉族奴隶流露出的渴望自由的眼神时,他的心就在滴血。尽管他也凭借自己的财力和关系,尽力帮助了一些人逃出魔掌,买回了很多人的自由,但比起匈奴人掳掠去的数量,犹如九牛一毛。

所以,提出利用自己的关系吸引匈奴人入瓮的建议时,聂翁壹也是豁出去了。可他不会料到,就是自己这么一个被人轻视的商人,会从此改变了汉匈关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小人物”。三、商讨论证计划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再次召集群臣开会,商议大行令王恢转交的雁门马邑城富商聂翁壹提出的建议:匈奴刚刚在两年前与汉朝和亲,此时应该缺乏防备。如果将足够的诱惑给予他们,诱使匈奴深入侵掠,然后我们埋伏兵力,必定会大获全胜。

汉武帝刚刚让大家听完聂翁壹的建议,朝堂上立刻就乱成了一锅粥。

汉匈和亲,是先皇刘邦定下的规矩。如果贸然对匈奴发动战争,首先就意味着推翻了先帝的制度。还有更加凶险的,一旦开战,无论胜负,汉匈关系将彻底决裂。匈奴人将不再像以往一样乖顺,他们乘机大肆进攻汉朝边境,不知道多少百姓将卷入战争的浩劫中。

韩安国旧事重提,大声地说:“臣以为,我朝应该以体恤民情、休养百姓为主。”

大行令王恢因为身处边疆,对匈奴人恨之入骨,慷慨陈词道:“战国时赵国虽小,并且局势动荡,又连年战争,可君臣尚能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如今我大汉朝国力强盛,海内一统,却被小小匈奴侵略不止,边境百姓、士卒死伤无数,哪里还有大汉朝一点威严。臣以为,正是因为缺少君臣坚决抗击的缘故!”

韩安国反驳说:“难道我们比高祖考虑得还深远吗?大行令恐怕是为了建功立业的一己之私吧?”

王恢针锋相对:“此时已经不是高祖当时的国力。高祖时,国家刚刚建立,各方面都需要安定的局面,百废待兴。可现今我大汉早已安定多年,国力大增,如果还任由宵小番邦侵略,恐怕被世人耻笑。”

听着他们激烈的争辩,汉武帝刘彻陷入了沉思:实行六十余年的和亲政策,虽然不能彻底遏止匈奴的贪婪,甚至更激起了匈奴对汉朝财富的欲望,但总的来说,和亲政策对缓和汉匈之间的紧张关系,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战与不战,似乎都有道理。不战,任由匈奴兵肆意所为,他这个青年皇帝确实难以咽下这口气。如果开战,最坏的结果是,以前的安定局面将不复存在……

说起来这个让汉武帝气恼和感觉无比屈辱的和亲政策,还是在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之后,采用娄敬(刘敬)的建议,短时间内麻痹匈奴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求得了暂时的安宁。为此,汉朝不仅与匈奴缔结和亲盟约,还每年给匈奴大量财物。这种施以财物和拉近关系的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匈奴不再侵犯大汉疆域。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同样因国力不足,继续实行和亲政策,后来的文帝、景帝也都如此。和亲政策使得汉朝获得了暂时的稳定,经济也由此得到复苏。

汉武帝当政后,有心征服匈奴,但在召开廷议时,主和派总是占据上风,因此才决定依旧沿用和亲的政策。

可随着大汉经济得以复苏,国力渐渐强盛,继续保持这种屈辱国策,是每个皇帝都不愿意接受的。尤其是像刘彻这样怀有雄才大略的帝王,更是难以接受。

在听完韩安国与王恢的辩论,尤其是王恢的话后,刘彻被深深地刺痛了,同时也激发了他的雄心:作为大汉朝的皇帝,难道就永远要臣服于匈奴番邦吗?自己的公主就要被迫远离祖国到匈奴地居住,忍受风沙侵扰,忍受亲人离别的痛苦吗?

不!绝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汉武帝刘彻做出了一个决定:为洗刷曾祖父刘邦昔日的屈辱,他采用聂翁壹的建议,决定向匈奴开战!

当然,既然决定要开战,就必须筹划得当,首战就要取得胜利。而聂翁壹的“马邑之谋”正好可以起到麻痹对方、一举歼敌的作用,所以,聂翁壹被派到了历史的最前沿,担当点燃这次战争导火索的人。四、设计骗匈奴

公元前133年,一天,聂翁壹乘着皎洁的月色,骑快马奔向了匈奴大营,直接拜见匈奴单于军臣。

这个叫“军臣”的单于,两年前刚刚迎娶了汉朝的公主。此刻听说老朋友聂翁壹前来拜访,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好酒好菜招待聂翁壹。

聂翁壹像往日一样先是赞美了一番军臣单于的功绩,然后又送上了几件珍贵的美玉饰品,军臣单于说:“聂掌柜这么客气,本单于没有什么好赠送的,你自己看看这周围有你看上的什么好东西,就随便拿去吧。”

聂翁壹端着酒壶和酒杯,走到单于身边,高高举起酒壶,说:“我最近官司缠身,只怕是将来没有机会孝敬单于您了,所以,特乘晚上来和单于告别。”

军臣一听,颇为疑惑,问:“谁敢动你聂掌柜?”“大王有所不知。最近汉朝往边关派出了好多守军,还开始调查与你们做生意的这些商人的行动。我往日里送了一些货给单于,这不,他们开始揪着不放,说是等调查清楚了,要将我治罪呢。因此最近我愁眉不展。”

军臣单于说:“嗨,我当多大的事儿呢。这好办,聂先生只管在我们这里长期住下,我看谁敢来这里抓你。”

聂翁壹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感激地说:“多谢大王的好意。不过单于有所不知。我一个人可以躲到你们这里,可我的家人呢?即使我的家人能够一起过来,我的亲戚朋友呢?一旦我躲藏起来,这些朋友就要遭殃了。”

军臣单于说:“你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要不我帮你说和说和去?”

聂翁壹将头摇得像拨浪鼓,坚决反对,说:“本来就说你们与我走私的事情,只怕单于去说更说不清楚了。况且,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小事让单于卷入其中,那我就太不够朋友了。”“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聂先生就这样听任他们发落?”军臣显得有点不耐烦。

聂翁壹见铺垫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装作支支吾吾地说:“倒有一个办法……只怕,只怕……”他看看军臣左右的人。

军臣单于见他吞吞吐吐,像是有难言之隐,就对身边的人一挥手,说:“你们都退下吧,我与先生说几句话。”

见众人散去,聂翁壹突然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如果我杀了马邑长,奉送单于一个完好的马邑城池,您敢笑纳吗?”

军臣听了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突然,他哈哈大笑,说:“不简单!聂掌柜的胆识果然过人,平日里见你做生意机灵,这次你的生意可是做大了!”

聂翁壹说:“既然大汉朝不让我活,我也就顾不得这么多礼数了。”

单于说:“如果先生能够杀死马邑长,我当亲率十万大军征讨,一举夺下这座城池,给先生一个安稳的家。”

聂翁壹感激不尽地说:“单于武功盖世,英勇无敌,早该攻下马邑,将那些汉朝的金银纳入怀中。”

军臣单于忽然有点担忧,说:“汉匈和亲,本来是一家人,我这样做,会不会失信于大汉皇帝?”

聂翁壹撺掇他说:“单于多虑了。你想想,所谓的和亲,无非是惧怕你们,汉朝才不得不这么做。当年,汉高祖刘邦,差点被你们的单于斩杀。本来这些地域就是你们匈奴的地盘,现在却被汉朝牢牢掌控,还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不许与你们来往,这不是欺负你们软弱吗?单于你自己说,我与你们做点生意,有什么错?凭什么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拦?这是真正的和亲吗?是一家人的作为吗?汉朝只是在积蓄力量,好伺机消灭你们。”

他的一番挑拨,让军臣单于怒气冲冲,对汉朝咬牙切齿。本来,平日里他就觉得地盘太小,但碍于面子,不想撕破脸面,这次聂翁壹被逼无奈,主动杀守城官员,真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况且在这大西北,谅汉朝也派不过来什么大部队。于是,军臣单于对聂翁壹大大地赞赏一番,双方约定于十五日夜里,单于派十万大军守候在城外,单等聂翁壹将马邑长的人头挂在城头,开门迎接匈奴大军。

商量妥当之后,军臣单于和聂翁壹举杯畅饮。聂翁壹喝了几杯后,匆匆辞别,说是怕临机出什么乱,他回去稳住马邑长,以免走露风声。

接下来,一场汉匈大战,开战在即。五、坏事的叛徒

从匈奴部落匆匆返回马邑城后,聂翁壹与王恢等重要官员始终保持着联系。但为了避免引起匈奴人的注意和怀疑,他们的联系一般都靠中间人传达,保持着高度地警惕。

果然,匈奴人并没有产生猜忌。他们秘密集结了军队,等待着聂翁壹率先发出的信号。这充分说明,狡猾凶残的匈奴人并没有把大汉朝放在眼里,他们早就对汉朝的城池觊觎已久,只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罢了。

汉朝军队在汉武帝的调遣下,集结了三十二万大军,组成庞大的战斗军团,企图靠这次难得的机会将匈奴一网打尽。部队由韩安国任总司令,李广、公孙贺等统帅大军埋伏在马邑城附近,静待出击;同时,安排王恢、李息率三万人从后面截断匈奴退路,以防匈奴发现不妙后逃窜回部落。

可以说,这是一个设计好的绝妙好局,像一个大大的布袋,已经敞开了口子,只等傻乎乎的匈奴来钻,然后扎紧布袋口,即可将其牢牢掌控在合围之中。

汉武帝甚至做好了大摆庆功酒的宴会。

十五这天傍晚,西天最后一片红霞落尽,马邑城此刻变得静悄悄的,恢复了夜晚的宁静。聂翁壹在与匈奴侦察兵取得联系后,到马邑监牢里提出一名死囚犯,将他杀掉,然后,提着血淋淋的人头,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办法,将人头高高悬挂在马邑城门的正上方。

匈奴的侦察兵看到城门上的那颗新鲜的人头挂好后,立刻返回将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军臣单于。

早已等候在距离城池五里外的匈奴部队,在听到聂翁壹已经杀死马邑长的消息后,发出阵阵兴奋的高呼声。单于也十分高兴,对身边的人说:“大军快速前进。”恰在这时,“咔嚓咔嚓”几个闪电划破了黑色夜幕,紧接着,“轰隆轰隆”数个炸雷震耳欲聋,匈奴的战马们被吓得发出声声嘶鸣。单于的战马两只前蹄猛然抬起,差点将军臣单于掀下马背。

这阵惊雷,让十分迷信的军臣单于心生疑窦,立刻下令:“停止前进!”大军瞬间停止了脚步。漆黑的夜幕,在辽阔的草原映衬下显得更为深邃、神秘。单于朝四周望去,一片苍苍莽莽,空旷的原野此刻变得无边无际,死一般的沉寂,宁静得有些令人生疑。他愈发觉得自己宛如走入一片丛林中,说不定那棵大树背后正隐藏着虎视眈眈的猛兽。

少数民族的人虽然作战勇敢,但十分迷信,于是单于急忙派出侦察兵四处打探,找遍四下却未发现一个人。他当即怀疑这是个圈套。产生怀疑后,他派出小股精锐骑兵,突袭汉朝一个边防哨所。哨所里的士兵全都战死,但一个贪生怕死的尉史不仅胆小,而且十分贪婪,在单于许以重金后,他竟然做了汉奸,将汉朝精心制定的“马邑之围”和盘托出。

闻听此言,军臣单于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不是自己产生怀疑、战马受惊,差点就被汉朝军队全歼。他觉得这是上天在保佑匈奴,于是封这个尉史为“天王”。急速下令部队调转方向,火速撤兵。

匈奴十万大军,朝着来时的方向,快速前进。

如果此时汉朝军队突然冒出来给予迎头痛击,匈奴兵必定大乱,溃不成军。在不足五里的地方,就埋伏着王恢和李息指挥的三万军队,但权衡形势后,他们选择了沉默。觉得三万人对付十万人没有足够的把握,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匈奴人安全地撤离出境。

得知匈奴主力部队扭头返回的消息,埋伏在马邑城附近的汉军主力立即全速追赶,但为时已晚。追到汉朝边塞时,早已望不见匈奴人的影子,只留下践踏过的草地和杂乱的脚印、骡马粪便。错失良好战机,汉朝军队只好长叹不已。

堂堂大汉朝动用三十二万军队精心布置的口袋阵,就这样流产了。所有人都愤恨不已,唯独那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尉史,得到了匈奴的保护和推崇。大行令王恢,因为不敢出击、贻误战机,被逮捕下狱,最后悲凉地在狱中自杀。

我们的英雄聂翁壹本来兴奋地等待在马邑城头,期盼着能够与匈奴血战一场,捍卫自己的祖国,却最后在凄清的夜风中等来了匈奴退兵的消息。他无限沮丧地从城楼下返回,藏在家中,一连三天不肯出门。他觉得自己愧对一城百姓,被愚弄的感觉让他再也没脸待在马邑城中。于是,又一个漆黑的夜晚,在吱吱呀呀的土路上,聂翁壹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少数几个家人,悄然离开了马邑城。等人们第二天发现时,那个富裕的晋商聂翁壹,早已了无踪迹。六、战略大转向

多年以后,战乱纷争的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出了一位威震四海的猛将张辽,智勇双全,勇猛无敌。他扬名四海之后,大家开始追溯他的家世,却惊讶地发现,张辽竟然是聂翁壹的后代。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尽管“马邑之谋”未能成功,归隐之后,改姓为“张”的聂翁壹,胸中那一团干大事的火焰并没有熄灭,而是在默默地积蓄着力量,等待东山再起的那一刻。

在聂翁壹的叹息声中,“马邑之谋”久久萦绕在他胸中。尽管这场战斗最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但马邑合围却点燃了匈奴和汉军此后几十年大战的导火索。从这个意义上说,聂翁壹以小人物的身份,却改变了历史走向。

马邑撤军之后不久,暴躁的军臣单于开始报复,全面入侵汉朝。而“马邑之围”的失利,也激发了汉武帝刘彻的征战豪情。汉武帝开始痛下决心、破釜沉舟,毅然撇开汉王朝实行了近七十年的和亲国策,从被动地在国土内迎击匈奴,改变为主动深入大漠攻击匈奴。这种战略上的大转向,也是因聂翁壹而为汉朝掀开的。

不惜生命,替汉朝做间谍。

聂翁壹另一个让人学习的地方,就是他能够利用自身条件、自我的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出最切合实际的行动策略。这恐怕也是他这个小人物能干大事情的前提条件吧。七、史载《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其明年,则元光元年,雁门马邑豪聂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阴使聂翁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吏,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之,以为然,许聂翁壹。聂翁壹乃还,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余万骑,入武州塞。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护军。约单于入马邑而汉兵纵发。王恢、李息、李广别从代主击其辎重。于是单于入汉长城武州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行掠卤,徒见畜牧于野,不见一人。单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问尉史。尉史曰:“汉兵数十万伏马邑下。”单于顾谓左右曰:“几为汉所卖!”乃引兵还。出塞,曰:“吾得尉史,乃天也。”命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已引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罢。王恢等兵三万,闻单于不与汉合,度往击辎重,必与单于精兵战,汉兵势必败,则以便宜罢兵,皆无功。天子怒王恢不出击单于辎重,擅引兵罢也。恢曰:“始约虏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闻,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禔取辱耳。臣固知还而斩,然得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私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造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丞相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也,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之,乃自杀。三国魔方与曹操相关的那些人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此后一段时期内,东汉、三国、两晋相继上演朝代争夺战,中国大地狼烟四起,百姓在战火中煎熬。就在这一场场朝代更迭的进程洪流中,许许多多的小人物,用或诡谲的思维、或无知的行为、或跌宕的经历,继续演绎着传奇经历。

这些人中,有叛国奸臣,也有忠魂烈骨,个个都扮演着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这些小人物,有令人无法言说的曹操的“恩人”;也有文弱书生许攸一计定胜负;更有为主人报仇刺杀孙策的三门客……这些人办的事虽小,却让历史高速列车轨迹发生了改变,不得不转过一个又一个弯道。“我”,是河南中牟县的县长助理。参加工作以来,在自己的岗位上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不酗酒不扰民,努力做一个好公务员。本来历史上我是不值得一提的,可我办过一件大事,让我也露了露脸。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我们县收到了国家颁发的通缉令,全国范围内缉拿曹操。说起来这件事还颇有来头。原来,董卓想拉曹操入伙,把曹操变成手中的棋子,就主动向曹操示好,推荐曹操做骁骑校尉。曹操却觉得自己是正义之士,不肯与董卓这种人同流合污。但董卓是当朝掌权派,于是就下令灭曹操九族。曹操为保性命,只好仓皇出逃。曹操一路上隐姓埋名,没命地逃跑。天下这么大,谁知道曹操会朝哪个方向逃。所以,我接到文件后,把文件内容下发到了各乡各村,压根就没重视这件事。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我快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我县某派出所所长(亭长)押送来了一个人。那位所长说:“我领着兄弟们正在巡逻,发现此人形迹可疑,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毫不犹豫地逮捕了他,请首长发落。”县长中午喝了酒,我一看抓住的人,却大吃一惊:此人正是曹操!我想,既然乱世已经到来,恐怕只有英雄能结束战乱开辟一个崭新的时代才能让百姓安生。曹操是个人物,将来一定了不起,或许他能拯救天下苍生!于是,我出于厌恶董卓的原因,就寄希望于曹操,把他放了。当时我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随手释放的这个人在将来造就了一段伟大而辉煌的历史。如果我不救他,历史上就不会有曹操这个人了,也就不会有所谓的三国了,可惜,我连名字都没留下。

还有一个小小的谋士许攸,地位卑微,却改变了一场大战争的走向。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爆发了争夺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战。一番较量后,曹操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弹尽粮绝了,屡次向留守许都(今河南许昌)的荀彧(yù)写信告急,荀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回信给曹操,告诉他“坚持就是胜利”。曹操暂无妙计,只好死等。机会还真来了。袁绍手下有个叫许攸的谋士,经常喋喋不休地给袁绍出谋划策。不过袁绍是个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的主儿,许攸的主意又恰好不合他的口味,于是袁绍就对许攸表现出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许攸得不到重用,便投降了曹操,向曹操提供了袁军乌巢粮仓的详细虚实。曹操听了后喜出望外,急忙派军队夜袭乌巢,把袁绍辛辛苦苦积攒的粮食连烧带拿,折腾了个精光,从而一举扭转了战略上的被动局面。

而杀死孙策的三门客,三个普普通通的奴才,却让江东更换了“皇帝”,最终改变了历史。有时候真的不能不说,大人物如果不注意提防身边的小人物,会耽误大事。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趁天气晴好,带着一帮人到郊外打猎。他骑着一匹宝马,驰驱逐鹿。一行人前呼后拥,尘土飞扬。正当他快如疾风地奔驰时,突然从草丛中跃出三人,挽弓搭箭,向他射来。孙策仓猝间来不及躲避,面颊中箭。这时,后面的扈从骑兵已经赶到,将三个人乱刀砍死。原来,孙策曾杀死了吴郡太守许贡。《江表传》记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绞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如果孙策不死,江东大权在他手中,三国的事情还真说不准。可历史是条单行道,从无回头的可能。而一个丑陋、低矮、皮肤粗糙黝黑的女人贾南风,掀起的历史风波,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男人;还有那个投降的军官朱序,延迟了历史的进程。

也许许攸、三门客等人在浩大的中国历史上都是无关痛痒之辈。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扭转了历史的方向。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历史的竹简上,帝王将相们固然举足轻重,驾驶历史马车在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车辙,但小人物们的所作所为,却戳痛了历史软肋,留下令人无限的感慨和久久的叹息。贾南风与朱序揭开三百年大乱序幕的女人和男人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小人物们纷纷登场,许多人都成了大人物。最终,天下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得,于公元265年建立晋国,史称西晋。国家重新统一了,人们希望获得安宁,然而天下再次动荡了三百年,这一切全因一个女人改变。她的名字叫贾南风。公元272年冬天,贾南风,这位身高只有一米四且皮肤极黑、相貌丑陋的女人,却被晋武帝司马炎立为太子妃。此事有缘由。政治上的婚姻往往是很复杂的。司马炎之子(也就是太子)司马衷十分愚钝,他是否能够继承大统,成了司马炎最大的一块心病。为了防止自己死后生出祸端,给自己的傻儿子留下一个稳固的江山,与朝中权臣联姻成了他最佳的选择。而贾充这个开国元勋自然成为不二人选,可是他女儿的相貌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司马炎觉得如此相貌别说是嫁给太子为妃了,就连做一个宫女的资格都不够,可是他不得不为大晋的江山考虑。正当司马炎犹豫不决时,贾充夫妇重金收买皇后和皇上身边的人,大臣们的话和皇后的枕边风让司马炎逐渐放弃了顾虑。公元272年农历二月的一天,整个洛阳城张灯结彩,全国上下一片喜庆,年方十五岁的贾南风与司马衷成亲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女人就这样顺利地当上了太子妃。当上太子妃后的贾南风刚开始还对太子礼貌有加,后来慢慢发现太子软弱愚钝,便不再把太子放在眼里。每当太子做了什么她不满意的事情时,她便动不动就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太子司马衷在皇宫里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遇见过敢对自己这么无礼的女人,于是特别害怕贾南风。贾南风初入后宫,处事却极为老辣。她不断收买宫女太监,皇宫里的一切动静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被册立为皇后。司马衷即位后,软弱无能,国家、政事都由贾南风在背后操纵。贾南风为了掌控朝政大权,对朝中那些不服从她的大臣大肆捕杀,诛灭异己。牢牢掌握朝中大权的贾南风,视江山社稷为儿戏。她在政治上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积极培养自己的家族势力。那时贾家权倾朝野。贾家的贵族生活更是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朝廷日益腐败,官员贪污受贿成风,百姓怨声载道。在生活上,她极度纵欲,视纲常礼教为无物;在宫中,她可以自由出入并与太医等人风流,又大肆收罗美貌少年供其享用,不中意者或秘密被杀或者被阉割。整个大晋王朝被她搞得乌烟瘴气。终于,愤怒决堤了,火山爆发了。惠帝永康元年(300年)五月,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彤会同司马颙(yóng)一起发动政变,皇后贾南风被贬为庶民,五天后,赐毒酒而亡。贾南风死后,贾家的势力被一网打尽,她的亲信多被严刑拷打而死。然而,她给后世带来的灾难并没有随着她的死亡而结束。由于她的祸国乱政,终于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大一统的中国,从此陷入了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八王之乱”后,已经内迁的诸民族乘机起兵,公元316年西晋被前赵所灭。司马氏南逃建立了东晋。北方各民族的权贵们互相杀戮前前后后建立了十六国。其间也有过一次统一的机会。公元383年,已经一统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一口气征调了90万大军南下,把矛头指向了偏居江南的东晋,打算消灭这个苟延残喘的政权,成就自己的旷世伟业。苻坚跟随着前秦军的先锋部队到达了寿阳(今安徽寿县),和晋军隔淝水相望。他派出东晋的降将朱序去劝说晋军统帅谢石和谢玄,放弃无谓的抵抗。没想到朱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一到晋营,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二谢建议,应该趁前秦军还没集结完毕,速战速决,歼灭其先头部队。晋军采纳了朱序的建议,谢玄派人对苻坚说,前秦军应该后撤,以便晋军过河后能腾出一块排列军队的场地。苻坚答应了谢玄的请求,命令前秦军后撤。前秦军人多,突然接到了后撤的命令,立即阵势大乱,这时朱序又在后方煽风点火,高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样一来,后撤的秦军变成了逃命,全军大溃。志在必得的苻坚败在了朱序的手中,他建立的强盛的前秦帝国也因遭受重创而迅速土崩瓦解,北方又重新回到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之中,中国统一的良机,被朱序的一次转身大大地推迟了。此战即为著名的淝水之战。此战后北方再次陷入混战。到五世纪二十年代南北方才先后出现了相对统一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时期,相对之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已经大为稳定,因此出现了大批为我们熟知的名人志士。但同时,也有许多在史书上一闪而过的名字,他们像一闪即逝的萤火,消逝在历史的天空中。而恰恰就是这些小人物,在某一特定时期,往往也能擦出耀眼的光芒。陈宪,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公元450年春,北魏皇帝拓跋焘亲率十万大军南下攻宋,沿途刘宋的各级官员纷纷望风而逃,北魏大军几乎未遇到什么抵抗就到达了悬瓠(hù)(今河南汝南)城下。悬瓠为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城内守城的将领是豫州刺史手下的一名参军陈宪,陈宪仓促之间来到悬瓠,发现城中只有不到一千的守军,但是他没有害怕,而是整顿军备,修葺工事,准备与北魏大军血战到底。北魏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安营扎寨后将悬瓠城团团围住,开始攻城。但令这些百战雄兵想不到的是,他们遭到了守军的拼死抵抗。魏军在城池四周修建高楼,然后乱箭朝城内射去,陈宪就让城中所有的士兵背着木板,以抵御魏军的乱箭。魏军后来让骑兵踩着地上堆积如山的死尸冲城,陈宪身先士卒,拿起武器冲上去死命砍杀,自他以下的士兵无不拼死杀敌,终于将魏军阻于悬瓠城下。整整坚守了42天,北魏军伤亡过万,城中守军也损失大半。北魏军由于粮草日益减少,城池又久攻不下,军队士气衰退,而刘宋的援军又很快就要到来,魏主拓跋焘思虑再三,决定撤军北归。这场为期四十二天、千人抗十万的攻防战堪称奇迹,由此载入史册。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南北朝的南北对立正式固定下来。魏主统一全国的雄心被浇灭了。

还有很多人,他们最初也只是个小人物,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却最终在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史上,留下了最闪亮的符号。我们熟知的科学家祖冲之,就是这么一位。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他提出约率22/7和密率355/113的时间,比欧洲早1100年。早在青年时期,他就有了博学多才的名声,并且被政府派到当时的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去做研究工作。后来他又担任过地方官职。公元461年,他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464年,宋朝政府调他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东北)当县令。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研究学术的态度非常严谨。他十分重视古人研究的成果,但又决不迷信古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决不“虚推(盲目崇拜)古人”,而要“搜拣古今(从大量的古今著作中吸取精华)”。一方面,他对于古代科学家刘歆(xīn欣)、张衡、阚(kǎn)泽、刘徽、刘洪等人的著述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充分吸取其中有用的部分。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大胆怀疑前人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结论,并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加以修正补充,从而取得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所编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精密的历法。

我们还能看到很多人物,依次朝我们走来。像北朝农学家贾思勰(xié),写了《齐民要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出了著名的《水经注》;还有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书写出千古名帖《兰亭序》等等。这些人,用勤奋和坚韧书写出不朽。

在动乱的南北朝时期,我们没有记录那些帝王将相,也没有记录这些卓有成效的学者,而是选取了一位厨师,他用自己出格的行为,一下子便让历史的路径发生了倾斜。怒杀“皇帝”的兰京逼急了的厨子

三国和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整个中国都比较混乱,朝代更迭此起彼伏,国家走马灯般地更换,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速度比较快。

东魏朝(公元534年—公元550年,534年高欢立元善为帝,535年宇文泰杀北魏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由此,北魏分为东西二魏。其后,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建北齐,立国16年)的建立,主要是依靠权臣高欢(公元496年—公元547年)背后的极力撺掇,皇帝不过十几岁,充当傀儡。因此,实际上,朝政是捏在高欢手中。

南朝的梁国(420年,刘裕废东晋建宋国;479年萧道成废宋建齐;502年萧衍废齐建梁;557年陈霸先废梁建陈。梁国立国55年)在与东魏交战中,战败了。战争失败,自然就会诞生无数俘虏。兰京,就是被东魏俘虏的梁国人。

兰京,又名兰固成,是梁国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兰钦是南方著名的大将。

兰京被俘后,被分配到高澄的府中当了一名厨子。

高澄,高欢的长子,是一个很有才能但却脾气很暴烈的人。

既然高欢实际上掌握着东魏的政权,所以高澄几乎就充当着太子的角色。而且,这个雄心勃勃的高澄,本来计划在父亲高欢死后篡权,举行个“禅让”仪式,一屁股坐上皇帝的宝座。可结果是,高澄还未来得及登基,就死在了兰京的刀下。

兰京,又是个小人物!非常小的一个人物。高澄家的一个厨子。如果他不出手杀死高澄,北齐的开国皇帝就是高澄。但就是这个小人物,将中国历史完全改写了。于是,我们的故事就围绕着这个厨子与皇帝展开。一、突然跌入低谷

547年冬天,东魏权臣高澄为了追剿逃跑到南梁的叛将侯景,来到了进攻南梁的作战前线,准备攻占徐州城。

南梁皇帝派出自己的侄子担任总指挥准备死守徐州。

鏖战的结果是,在徐州城外,强大的东魏军队几乎全歼了梁朝守卫徐州外城的军队。侯景见形势不妙,逃窜到了安徽蒙城。

兰京就是在徐州战役中被擒获的。兰京的父亲徐州刺史兰钦,随大部队征战在他处,并不在徐州。

高澄率东魏部队占领徐州后,将俘虏逐级分类之后分配给各功臣。

刺史兰钦的儿子兰京和兰改,自然成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于是,为了扬威,希望长期让敌人活在屈辱中,并达到侮辱敌人、瓦解军心的目的。高澄将兰京,这位曾经的公子收为自己的奴隶。高澄的弟弟高洋也将兰京的弟弟兰改收编到自己身边,当了随从奴隶。

这种处理方式,高澄等人是十分受用的。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既然兰京的国家打败了,所有的俘虏就毫无地位可言。包括兰京这位曾经很有地位的人,如今也只能沦为奴隶。

因战争成为俘虏后,当事人肯定是十分憎恨战争、讨厌杀戮的。为了折磨兰京,增加对他心理上的蹂躏,高澄故意安排兰京到他的府中当了一名厨子。

兰京擅长厨艺?当然不是。那么高澄为什么要安排他当厨子呢?不外乎几个原因:通过每日里低眉顺眼、端茶送水伺候高澄,高澄可以时时提醒兰京——现在,你是奴隶,我的仆人,战败者!通过日常的精神蹂躏,不仅自己心里滋润,而且会让敌人更加清楚一件事——战败了,身份没选择。既然战败者都讨厌杀戮,我偏偏安排你当厨子,每天面对鸡鸭鱼等活物,每天让你动刀子,让你尝尝被宰割的滋味。厨子是下人,地位极低。尽管兰京以前是刺史的儿子,可现在你是奴隶,绝对不可能安排你当什么府里的班组长之类的职位,必须灭掉你的任何优越感。除了上述两个因素外,也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高澄可以随时给客人介绍——这位厨子,曾经是徐州刺史的儿子,如今怎么样?不也是给我当个厨子?还要不断打击兰京的父亲。兰京的父亲兰钦,是一位著名的战将,骁勇善战,非常著名,东魏曾数次败于他手。高澄通过这个公开的秘密等于向整个天下宣布:谁是胜利者?我,高澄!你兰钦再能作战,儿子不也成了我的俘虏了吗?

诸如以上种种原因,兰京便到了东魏著名权臣高澄府中当了一名厨子。

出身并不低贱的兰京,从小接受的教育,肯定不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做厨子。他父亲肯定希望他将来有所成就,为国争光。兰京也是青年才俊,自然不肯甘于做厨子。于是,为了免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兰钦就多次托人,从远方捎书信给高澄,希望他放了自己的儿子。

对于敌人的讨饶,高澄当然十分高兴。但如果对方一求饶,他就同意,未免显得太过于草率,所以,高澄没有答应。

作战的指挥官兰钦,忍受着被人嘲笑、唾弃的煎熬,为了儿子能回到自己身边,再次恳求高澄,并同时许诺如果放了他的两个儿子,他将给予重金酬谢。

高澄缺金子吗?不缺。他现在在东魏朝中的角色,几乎就是“皇帝”。身兼大将军、宰相等多种职务,会在乎你兰钦区区的金银许诺?所以,高澄非但没有同意兰钦的请求,反而更加坚定了让兰京当厨子的信念。他觉得这个决定简直太爽了,直戳敌人心窝。

男人的求饶,是一把持有者刺向自己身体的无影刀,简直是自虐。

更为不幸的是,兰钦不久后在广州任上,被前任下毒杀害了。

父亲死后,兰京见没有了依靠,自己手无寸铁,并且被牢牢围困在高澄府中,逃出去的几率几乎为零,只能屈服。

于是,他选择了示弱,再次向高澄求饶,希望高澄放过自己,甚至他说得很明白:“我父亲已经死了,不会再与大人为敌。我在这里已经毫无意义,求大人放过我。”

高澄哈哈大笑:“谁说你没用处?当个厨子,不是很舒服嘛。能学做好多菜呢,饱享口福,我想做都做不成。”高澄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兰京那颗高贵的心,但他只能表现得毫无感觉,还傻呵呵地回敬主人一个微笑。

但执著的兰京并没有放弃,瞅机会就哀求高澄放了自己。尽管他装出一副孙子样儿,但丝毫换不来高澄的同情心,让之回心转意。

这天,兰京乘送粥的间歇,再次向“主人”恳求:“尊贵的主人,请你放了我吧。我做菜真的不在行……”

高澄已经烦了,听到兰京喋喋不休的唠叨声,恼怒地对监厨薛丰洛说:“你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府里的规矩吗?让一个下人不停地唠叨。我看你是不想干了。”

监厨薛丰洛二话没说,将兰京拖出去,就用了杖刑。无情的棍子雨点般落在兰京的背上,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兰京气若游丝,却看到高澄站在自己面前,放出狠话,大骂:“你个奴才,今后你如果再啰唆,我就杀掉你!”

虽然不敢仰头看高澄,但兰京仿佛看到了高澄咬牙切齿的模样。他从此不敢再提此事。

多次请求无果的情况下,为了保全性命,兰京只好无声无息、卑躬屈膝地待在高澄的府中,当了一名低级厨子。

白天的日子还好熬,每到夜晚,揉着疲惫的手臂,望着自己国家的方向,兰京暗暗落泪。树枝摇晃,夜幕低垂,风儿呜咽,兰京在心里默默思忖: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啊!一想到这些,眼前就浮现出家乡的温暖:花园里绿荫葱茏、假山中穿行捉迷藏、下人们百般呵护、父母的贴心疼爱……

一切都远去了,或许一辈子都不复存在了,他无限感慨地叹着气。自己的人生跌入了最低谷,沮丧、冰冷、孤独、一钱不值……

兰京当时正值青年,热血沸腾的青年却被囚禁在敌人的府中当厨子,发怒不得、装孙子也不行,难道就这样混一辈子!多次反复拷问了自己的灵魂后,兰京最后下定决心: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能总是当这个卑微的厨子。于是,他就在平日里和其他的人暗暗串联,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准备逃出牢笼,不再受这个高澄的管制。

心里有了目标后,兰京暂时装作顺从的样子,渐渐地还赢得了高澄的喜爱。高澄有时候高兴了,忍不住还赞赏他几句。

但这些赞赏,并没有让兰京动摇与高澄决斗的信心。并且,很快,高澄做的另外一件“大事”,引起了兰京的警觉,也让兰京最终起了杀心。二、聪明的高澄

先来认识一下高澄。

高澄(公元521年—公元549年),字子惠,小字阿惠。权臣高欢的长子。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县),在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出生。他的母亲是高欢的正妻娄氏。

对于封建社会的官僚家族来说,正妻和庶出(偏房所生)身份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使是庶出长子,在嫡出的兄弟面前也并不尊贵。因此说,高澄的嫡出长子的地位是很显赫、很正宗的。一出生就意味着要继承高欢的政治事业。

高澄小的时候就显露出了过人的机智和聪慧,很多人说他有天赋。十岁时,高澄曾独自出马为高欢招降高敖曹,深得父亲赏识;十一岁时,高澄就以高欢特使的身份两次去洛阳朝觐皇上,毫不怯场;十二岁时,高澄迎娶了东魏孝静帝的妹妹冯翊长公主,奠定了皇亲身份。史书上描述他:“神情俊爽,便若成人。”

远远不止这些。高澄还经常被高欢叫去谈论时事、政务,每次高澄都对答如流,并且剖析得丝丝入扣,入情入理,这点让作为父亲的高欢极有面子,于是就特批小小年纪的高澄,参与到军国要务的制定和实施中。天平三年(536年),高澄年仅十五岁,就入朝辅政,加领左右、京畿大都督等职务,声名显赫。

十五岁就入朝当了高官,几乎所有的大臣们都心中不服。觉得他无非是依靠父亲的权势才得以进入朝廷高层。但时间不长,大家就被他驾驭全局的胆略和气魄,以及处理问题的及时妥帖所震慑进而心悦诚服。因此,在元象元年(538年),高澄不仅没有被削职,反而兼任吏部尚书,成为东魏朝最年轻的少年宰相。

如果这么有作为的少年宰相,能够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好品质的话,就再好不过了。可惜高澄不是那样的性格,他常常搞出些大动作来,让那些为官多年的大臣都惊栗于他的雷霆手段。

兴和二年(540年),高澄再度高升,被封赐大将军衔、领中书监,仍代理吏部尚书。

有人以为高澄毕竟年纪轻轻,不可能有多大的动静。

错了。大错特错!

高澄入朝为官后,看透了东魏政权官场的贪贿之风,在任职吏部尚书之后,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改革,并且不拘一格收集选用人才,给东魏的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当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他身边也集聚了好多为自己效命的亲信,为他日后更大的活动担当智囊团。

有个最大的行为,曾经震惊了朝野内外。当时,高欢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晋阳,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四人是高欢的亲信党羽,朝中的政务高欢就交给他们管理,邺城的人称他们为“四贵”。这四个人,因为把握朝政大权,自然是朝廷内外炙手可热的人物。他们骄纵贪婪,横行不法,无恶不作,无所顾忌。高欢看到这种情况后,就有心治理一下这几个人,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就委任高澄为大将军、领中书监,将原来属于门下省处理的机要大事全部移交给中书省。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大事小情还是对文武百官进行奖赏与惩罚,这几个人也必须事先向高澄禀报。“四贵”哪肯把毛头小子高澄放在眼里,仗着与高欢的情谊,对高澄不屑一顾,因此就吃了亏。孙腾见高澄时,傲慢不敬,以长者自居,高澄见了怒从心头起,命令左右把孙腾从床上拉下来,用刀环抽打他,让他站在门外。

太原公高洋(高澄的弟弟),当着高澄的面,竟然向高隆之跪拜,并称他为“叔父”。高澄见自己的弟弟竟然如此害怕高隆之,丢尽了父亲和他这个哥哥的颜面,于是当面怒骂高洋,让高隆之尴尬无比。

尚书令司马子如与咸阳王元坦一道大肆贪污,高澄将司马子如投入监狱。仅仅一个晚上,恐惧和郁闷使司马子如的头发全白了。

看到高澄有如此严厉的手段,高欢欣喜地对王公大臣们说:“我这个儿子渐渐长大了,你们应该避免与他冲突。”有了高欢这句话,从此后,公卿以下的官员见了高澄,无不惧怕畏服。高澄的姑父库狄干从定州到邺城来拜谒他,在门外站了三天才被召见。

经过一系列行动,高澄的威望已经初步树立起来。大家也都知道了这个杀伐决断毫不手软的高澄不了得!

通过高澄为政期间的作为,我们可以看清楚以下几点:高澄是非常聪明的,少年有为,能言善辩。作为高欢长子,为高欢长了脸,高欢很高兴。作为父亲的高欢不仅觉得自己保持朝政得心应手,更因为有了儿子的助威而得意。高澄不是软柿子。从他治理“四贵”到痛斥弟弟高洋,就显示出他觉得自己父子是高于其他人的权贵,所有人都应该听命于他们父子。改革力度大,绝不姑息手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高澄敢于动任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