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拒绝的老好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06:48:25

点击下载

作者:(美)布莱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试读:

前言

1999年6月,我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了一场讨论“不懂拒绝的老好人”的“奥普拉脱口秀”。奥普拉向观众们介绍说,她本人也长期受到这种行为的困扰,尽管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这种“毛病”却很难克服。而且,她和我一样相信,还有非常多的人被这种自我强加的压力折磨,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来换取别人的满意。

我从很多年以前就开始关注这一主题了。我曾经做了二十五年左右的临床心理学者,在这期间,我治疗过数百位有这样困扰的来访者,他们总是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从来不会对别人说“不”,始终在争取周围每个人的认可,努力想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每个人都高兴,这种强迫症已经严重地扰乱了他们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取悦症”。

我的第一本书《E型女性》(The Type E Woman:How to Overcome the Stress of being Everything to Everybody)强调指出,想要使每个人都满意是造成女性紧张的一个根源。自那以后,就相关的主题我又写了一些书籍和论文。

但是,在上这个节目之前,我并没有打算写本书,可以说,是奥普拉直接促使我做出了这个决定。在录制节目的过程中,奥普拉先后两次转向我说:“哈丽雅特,你的下一本书应该以此为主题。”我要感谢她的建议和鼓励。

本书关心的不是那些偶尔才会竭力想让别人满意的人。事实上,为了讨好别人而不懂得拒绝是一种让人衰弱的心理疾病,会造成影响深远的严重后果。

在我从事临床实践的25年里,我的来访者一直在给我带来知识和灵感。他们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都促使我对这种疾病给受害者的健康、人际关系以及生活质量造成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些来访者让我始终坚信,通过有针对性的努力,凭着对改变的渴望,人的心灵一定能克服取悦症以及很多其他的障碍,重新拥抱快乐。

本书中的案例分析都来自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当然,出于保密和隐私的考虑,案例没有使用真实姓名,细节也做了改动。我相信,这种只有真实生活才能提供的色彩和深度,一定会让本书变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怎样从本书中得到最大收获

本书基于很多小的步骤,将帮助你逐步摆脱恼人的取悦症。你可以这样开始:

首先,你不用从头到尾地阅读本书。如果你像我所知道的大多数习惯于取悦别人的“好人”一样,那么我想你目前可能非常忙。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读者时间紧张的问题。

你可以先阅读第1章,然后再完成真相小测验:你有“好人情结”吗?这个测验将帮助你分析自己,准确地找出最重要的根源,揭示你是哪种类型的“好人”,是认知型、习惯型还是对消极情感的逃避型。(跟大多数“好人”们一样,你多半同时受到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的一种可能是主导因素。)

在知道了自己所属的类型之后,如果你眼下没时间读完全书,可以直接跳到跟你关系最大的部分:认知型“好人”、习惯型“好人”或者情感逃避型“好人”。然后,如果你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可以直接进入治愈取悦症的21天行动计划。要实施行动计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一个步骤,连续21天完成。请记住:积跬步才能至千里——不要急于求成。

阅读本书你最好准备一支荧光笔,用来标出那些让你深有感触或者对你意义重大的章节、段落、故事、语句和领悟。请尽管在书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想法和“但愿如此”。在你最需要安慰、指引和安全感的时候,请合上你的书。

本书从头到尾有很多小箭头(▶),表示你应该特别注意那些内容。当你发现还有其他内容对你特别重要时,可以自己画上箭头或星号加以标记。

当你已经开始康复,而且也有了空闲时,请回过头去翻阅那些最初略过的部分,并重新阅读那些对你最有帮助的章节。

请记住,你并不孤独,这个世界上还有成百上千万和你一样的取悦者。你可以考虑在自己的社区内成立互助小组,以便你和其他同病相怜的人可以互相帮助。

在本书出版的同时,我也在着手创建www.diseasetoplease.com这个网站,希望借此平台提供更多信息,帮助当地社区成立互助小组,并为大家提供一个发布消息和提出问题的场所。如果你也关心这个主题,欢迎你访问这个网站,跟其他已经克服此困扰或者正在为此而努力的人一道,相互交流和学习。

我期待你通过这个网站提出你的任何问题,分享你有关为了使别人满意而无法说“不”的经历,我热切地希望本书能带给你帮助,这也是我的写作初衷。哈丽雅特·布莱克(Harriet B.Braiker)加州洛杉矶

第1章 取悦症三角形:讨好他人的代价

你是个“滥”好人吗?

如果你跟大多数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样,那么你可能已经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而且,如果你正遭受这种“好人情结”的折磨,那么你会更关心有没有方法改变,而不是“好人”这个标签儿本身。

但是,千万别急着跳过本章。你会发现下面的小测验很有帮助:不仅能帮你判断你的“好人情结”的严重程度,而且还能帮你确定你是哪种问题类型的“好人”。

你很快就会知道,这些根源可以分成三类:认知型、习惯型以及情感逃避型。弄清楚自己的病根在哪里,这将有助于你有的放矢,以便你的改善和恢复能尽快达到最大效果。

下面的小测验共有24项,可以测试你的取悦倾向,以及找出那些让你的取悦症越发严重的根本原因。请仔细阅读每一项,确定其中的描述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符合或基本上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上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不要想得太多,也不要费力气分析每个问题。你的回答只需反映读完每项描述之后的直觉判断。

测验:你有“好人情结”吗?1.让我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我,这对我极为重要。符合/不符合2.我认为发生冲突一点儿好处都没有。符合/不符合3.我应该始终把自己喜欢的人摆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二位。符合/不符合4.我希望自己能避开冲突和对抗。符合/不符合5.我常常为他人做得太多,甚至听任自己被别人利用,就为了能让别人不以其他原因拒绝我。符合/不符合6.我需要别人的认可。符合/不符合7.对我来说,接受有关自己的消极情感,这要比表达对于他人的消极情感容易得多了。符合/不符合8.我相信,如果我为别人所做的一切能让他们需要我,那么我就不会被孤立。符合/不符合9.我痴迷于帮助和取悦他人。符合/不符合10.我竭尽全力避免跟家人、朋友或同事发生冲突或对抗。符合/不符合11.在我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多半会尽我所能地先让他人满意。符合/不符合12.我几乎从来不会为了保护自己而跟他人对抗,因为我非常害怕激起愤怒或冲突。符合/不符合13.如果我不再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那么我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大家就不会再喜欢我了。符合/不符合14.不管跟谁正面对抗或冲突,这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甚至会令我生病。符合/不符合15.对我来说,即使是表达建设性的批评也非常困难,因为我不想让任何人生我的气。符合/不符合16.我必须始终让别人高兴,哪怕不考虑自己的感受。符合/不符合17.为了让自己值得别人喜欢,我必须随时付出我的全部。符合/不符合18.我相信好人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喜爱和友善。符合/不符合19.我必须满足他人对我的所有期望,绝不让他们失望,即使我知道他们的某些要求是过分的、无理的。符合/不符合20.有的时候我感到,我为别人做那么多好事,似乎就是为了讨好他们,以“换取”他们的喜爱和友好。符合/不符合21.任何有可能会让别人生气的言行,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符合/不符合22.我很少把工作派给别人。符合/不符合23.当我对别人的请求或需求说“不”时,我会感到内疚。符合/不符合24.要是我没能做到随时付出我的全部,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你的“好人情结”有多严重?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你测试的总分。统计一下你选择“符合”的个数,那就是你的总分。请参照下面给出的分数范围来解释你的取悦症程度:◆ 总分在16~24分之间:如果你的分数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的好人情结根深蒂固,已经非常严重了。你可能已经感受到,取悦症在严重损害你的情感和生理健康,以及你的人际关系。幸运的是,你目前的痛苦可以成为康复计划中强大的动力,不过,你必须马上行动,治愈顽疾,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总分在10~15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已经有较严重的好人情结了。要打破这种有害的模式,你必须要在它进一步恶化之前,专注、努力地做出改变。◆ 总分在5~9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有不太严重的好人情结,你已经对自我亏待倾向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然而,你取悦于人的习惯仍然有可能威胁你的健康和幸福。你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争取完全摆脱它。◆ 总分低于4分:如果你的总分低于4分,那么目前来看,你可能只有轻微的好人情结,甚至完全没有。然而,应该警惕的是,取悦症是自我强化的循环,能够迅速地发展,并突然摧垮你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你可能希望事先了解它。

你是哪种类型?

为了确定你的好人情结的主要根源,你需要按照三类根源把上述测验项目分成三组,看看自己每组各得多少分。1.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更多地受取悦于人的思维(或者说心态)控制,请把1、3、5、8、13、17、18和24这8个题作为一组,然后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2.想知道自己是否主要受取悦于人的习惯(或者说行为)支配,请把6、9、11、16、19、20、22和23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3.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主要受制于取悦于人的情感(或者说感受),请把2、4、7、10、12、14、15和21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得分最高的那个组别,就是给你造成取悦问题的主要根源:·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思维或心态,那么你就是一个认知型的“好人”;·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习惯或行为,那么你就是一个习惯型的“好人”;·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情感或感受,那么你就是一个情感逃避型的“好人”。

如果你有两个或三个组别的得分并列最高,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取悦症没有唯一的主要根源。对你的取悦问题而言,并列的两类甚至所有三类原因都同等重要。

取悦症三角形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行为、思维和情感是三条边,而且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见图1-1)。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同样,焦虑情绪可以引发逃避行为,而逃避行为反过来又跟有缺陷的或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图1-1 取悦症三角形

▶取悦症三角形可以说明,为什么你在思维、行为或情感上做出小改变,就能让你的取悦症康复过程取得大的进展。因为这三条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任何一条边上的小改变,都将引起整个三角形的改变。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你的取悦症三角形,你就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改变过程,确定改变的主次先后。

认知型“好人”

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型“好人”,那么你就会陷入沉重的自我亏待心态中,使得自身的取悦症问题一直持续。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驱使你取悦于人的动力就是这种思维定式:你需要并且必须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你坚持认为,他人的需求必须高于你自己的需求,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

当你有取悦于人的心态时,你相信讨好能让你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而且,在把苛求的规则、严厉的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同时,你还渴望普遍的认可。总之,你因思维而陷入了这种定势,如今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思维康复。因此,你的努力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

习惯型“好人”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型“好人”,那么你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你就会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会变得无力招架、疲于应付。这些自我亏待、导致压力的模式,既损害你的健康和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牢牢控制你的行为,因为它们的驱动力是你过度的需求——你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那你最好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

情感逃避型“好人”

对这一类型来说,取悦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导致的。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你会发现,别说真的跟他人发生有火药味儿的对抗和冲突了,仅仅是有这样的预感都会让你非常焦虑。

你的取悦综合症主要是作为一种逃避策略,意在保护你自己,让你不再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但是,正如你可能已经知道的,这种策略有缺陷。由于逃避模式会持续存在,所以你的畏惧非但不能减弱,反而会增强。

因为你逃避难以应付的情感,所以你从不给自己机会学习怎样有效地处理冲突,或者怎样恰当地应对愤怒。结果,你非常轻易地把控制权交了出去,交给了那些通过恐吓和操纵来支配你的人。

因此,如果你的取悦症的主要根源是情感逃避,那么你的改变过程最好先以取悦于人的情感为重点。你应该努力克服畏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愤怒及冲突;你的这些努力将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最后,也可能在你的取悦症中,没有哪一个根源或者说哪一条边更突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你的病症而言,取悦于人的心态、习惯和情感就起着大致等同的作用。因此,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改变过程,效果是一样的。

尽管大多数好人们能在自己的困境中找到一个突出的因果特征,但是你要记住,取悦症三角形有三条边。你渴望并且也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要想有个主次先后地开始你的改变过程,找到最主要的根源是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最终,为了彻底、永久地康复,你需要在思维、行为和情感这三个方面全面解决自己的问题。为此,本书给出了治愈取悦症的21天行动计划,旨在帮助你纠正错误思维,打破不良习惯,克服畏惧情感,从而彻底根治这种难以对付、令人沮丧的取悦症。

取悦于人的隐藏代价

取悦于人是个古怪的问题。乍看起来,它可能根本不像问题。事实上,“好人”这个字眼儿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恭维话,或者像是讨人喜欢的自我描述,你可能巴不得像荣誉勋章一样戴着它呢。

不管怎么说,想办法让别人高兴,这有什么不对的呢?我们不是都应该努力让自己所爱的人,甚至还有自己非常喜欢的人高兴吗?要是能有更多的好人,我们的世界肯定会更美好,是不是?

▶“取悦于人”对很多人来说是个动听的词,但其实质却是严重的心理疾病。

取悦症是一种强迫的甚至成瘾的行为模式。作为一个“好人”,你会感到你被取悦他人的需求控制了,你对他人的认可上瘾了。与此同时,你还会感到你无法控制这些需求给你的生活造成的紧张和压力。

如果你有这些麻烦,你的取悦需求就不仅限于对他人真实的请求、邀请或要求说“行”,而是毫无原则地照单全收。你的情感定在了你认为他人想要或期待的频率上。仅仅是认为另一个人可能需要你的帮助,就足以使你忙得应接不暇。

你面临的困境是:在对他人真实或假想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的同时,你往往还要对自己内心的声音置若罔闻。你内心的声音可能是想保护你,让你不要做出过多的承诺,总跟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如果你是一个这样的“好人”,你的自尊就完全同你为别人做多少事、你为此有多卖力、对方有多满意联系在一起了。在你看来,满足他人的需求就是妙方,它能给你换来爱和自尊,能让你免遭抛弃和拒绝。但是实际上,这个妙方根本不奏效。

为了赢得每一个人的认可,这样的“好人”几乎会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但是,这种认可瘾能麻痹行动。例如,当你要满足几个人的需求时,你会感到分身乏术,并且害怕遭到否定。这种害怕能让你动弹不得,不知所措:你该满足谁呢?你该怎样选择呢?要是到头来谁都对你不满意,该怎么办呢?

如果当好人代价太高

取悦者会执迷不悟地把自己看成是好人,而且认定别人也是这么看的。他们的身份就源于这种好人形象。而且,尽管他们可能相信,当好人能让他们避免跟朋友和家人发生不快,但是实际上,他们因此付出的代价还是太高了。

首先,由于你为人太好,所以别人可能会利用你的好心好意。你的与人为善可能会蒙蔽你的眼睛,让你看不到别人正在利用你。此外,为了始终保持好人形象,你就不能表现出愤怒和不悦,不管这样的情感表露多么正当。

其次,你会避免批评别人,以免被别人批评。为了避免对抗,人们太容易采取阻力最小的途径了;心理学家把这叫做“冲突避免”(conflict avoidance)。就像批评一样,对抗和愤怒也是危险的情感体验,是你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被自己的畏惧驱使

▶你的好实质上是对消极情感深深的畏惧。

事实上,取悦于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畏惧驱使:畏惧拒绝,畏惧抛弃,畏惧冲突或对抗,畏惧批评,畏惧孤独,畏惧愤怒。你坚信只要当好人,总是替别人着想,你就能避免这些消极情感。这种防御信念的影响是双向的:首先,你利用自己的“好”来防止和躲避他人针对你的消极情感——只要你为人非常好,总是努力让他人满意,他们干吗要生你的气?干吗要拒绝或批评你?其次,为了竭尽全力地经营和表现自己的“好”,你不允许自己对他人有消极情感。

▶你越是认定自己应该当好人,而不是当个真实的人,你就越是会遭受怀疑、不安以及畏惧的纠缠和折磨。

他人的接受和认可似乎总是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就算你令他们满意了,你还是会发现,你对拒绝、抛弃、愤怒或对抗的畏惧并不会因此减轻。事实上,你的畏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

取悦症会造成心理障碍,阻止你发出和接受这些消极情感。因此,它会严重损害你极力想要满足和保护的人际关系。如果你不能表达消极情感,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不再真实。你会被看成是平面的纸板人像,而不是立体的、丰满的、多侧面的血肉之躯。

在任何人际关系中,如果你的好不让你表达自己的不快、生气、心烦或失望,或者不让你听到他人的抱怨,那么你就没有什么机会解决双方关系出现的问题。冲突避免不是成功人际关系的要素,而是不良人际关系的严重症状。你应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消极情感是不可避免的,你必须学会有效地应对,而不是一味逃避。

消极情感是人类的血肉所固有的部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必定会感受到恐惧和愤怒,而当别人想要伤害我们或者是我们所爱的人时,我们也一定会做出防御反应。如果冲突得到建设性的处理,愤怒得到恰当的表达,那么消极情感也能成为强有力的沟通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维护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中的问题,增添其中的快乐。

事实上,忽视这些消极情感是非常危险的。有很多人会发现,表面上我们否认了对他人的愤怒和怨恨,但是在内心里,我们会感到焦虑、恐慌和沮丧。

受到压抑的消极情感可能会表现为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背痛、胃痛、高血压等与紧张相关的症状。在平静的表面之下,怨恨和沮丧在翻腾,威胁着要喷涌而出,变成公开的敌视和失控的愤怒。最终,这些生理和情感问题会损害你的健康以及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人不止你一个。跟你一样受取悦症折磨的男女数以百万计,他们都能证明这种疾病对他们的情感、生理以及人际关系的健康造成的影响。不由自主地牺牲自己,竭力满足他人的需求,这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紧张、虚弱和疲倦。为了撑大自己的承受极限,好替别人做更多的事情,“好人”们很可能会求助于酒精、毒品或食物,用这些东西来安慰和麻醉自己。在慢性疲劳综合症、酒精和毒品滥用、饮食失调以及体重失控等问题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取悦症所起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好人,尽管你一直在努力让每一个人高兴,但是你很少会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意。你会不断地扩大取悦对象的范围。这种压力以及不可避免的精力消耗,会让你产生深深的内疚和无能感,而为了压制这样的感受,你会更加努力地取悦别人。

▶除非你采取行动,打破牺牲自己以取悦别人的恶性循环,否则到了最后,你就会撞上众所周知的那堵墙。你的精力会耗尽,你可能会有一种彻底放弃的感觉。

你不必让事情发展到这种绝望的地步。你不希望自己极力避免的失望、拒绝和愤怒,一下子涌上来,变成公开的敌视;你也不希望把自己的愤怒憋在肚子里,造成令人麻痹的沮丧。

如果你任由取悦症的恶性循环发展下去,无能感、内疚感和失败感就会滋长。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压抑的愤怒和怨恨会变成毒素,侵蚀甚至毁掉你所珍视的人际关系。最终,你试图避免的抛弃(“好人”们最害怕的东西)可能会变成可怕的现实。“我已经为别人做了一切,但是没有人给我回报,”我的一个来访者痛苦地说。“我对每个人都那么好,可他们把那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取悦于人显然是很严重的问题。你再也不能认为自己不过是个热衷于让别人开心、为别人做事的好人而已。

但是,听起来如此单纯甚至与人为善的一件事,怎么就变得疑问重重而又如此危险了呢?取悦于人怎么会变成了病态的取悦症?

如你所知,取悦症有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一套有关自己和他人的错误的思维和信念,强迫行为,对消极情感的逃避。这三者的结合导致了取悦症,构成了取悦症三角形。

好消息是,你能够阻止取悦症的发展,让你能够马上就改变。为此,你只需要从行为、思维或情感方面的小改变开始。因为每个改变都必然会促成下一个,所以你很快就会看到,就像码成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取悦于人的习惯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你在情感、思维或行为上更多的改变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吗?这是肯定的。但是,你应该保持自己的节奏,以小的步骤开始。

第一部分 认知型“好人”

前面讲过,认知型“好人”的根源问题在于:取悦于人的心态。这些心态构成你个人“思维设备”的一部分,就是你考虑取悦时用到的那部分。快速地检查一下这个设备,我们会发现很多种心理工具:思维方式、信念、自我强加的规则、有关自我和他人的预期、对自我和自尊的评价以及所有思维信息至关重要的处理方式。

▶取悦于人的心态存在逻辑上的缺陷和错误。它们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危险的,因为它们会导致沮丧、焦虑、自责和内疚等消极情感,让你陷在适得其反的紧张循环中难以自拔。

你的思维方式会对你的情感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而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你依靠自己的思维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取悦于人的心态是危险的,因为它们唆使你为自己取悦于人的习惯找理由,从而任这些习惯变得根深蒂固。它们还纵容你继续逃避消极及可怕的情感,而后果就是你从来没有学过克服或控制这些情感。

正如你将会看到的,在你的孩提时代,有些取悦于人的心态可能是恰当的,甚至是有益的。但如今你是成年人了,大多数这样的心态对你不利。你需要修复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因为你目前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你了。正相反,它们把你牢牢地困在了取悦症的陷阱中。

说得形象点儿,你的头脑被自己有缺陷的、错误的思维方式毒化了,至少是被污染了。用如今的网络语言说,你的头脑中了取悦于人的病毒,它在破坏你硬盘上的大部分数据,其中包括你跟他人相处时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取悦于人的心态牢牢地根植于强制的当好人的自我概念中。你不仅期望别人普遍认可你无与伦比的好,而且还期望自己的内心能始终感到愉快。“好”是取悦者的心理盔甲。在你心灵深处,你相信当好人能让你赢得别人的喜爱,能保护你免受刻薄、拒绝、愤怒、冲突、批评以及反对的伤害。但是,当你跟另一个人有了消极的相处经历(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你的思维方式会让你感到自责。这是因为在取悦于人的心态中,如果你遭到了拒绝或受到了伤害,你会认为原因是你不够好。这种想法跟于己不利的沮丧只有一线之隔。

你会理解孩提时代留下来的这种魔幻思维。在那时,你所接受的灌输可以保护你。作为一个小孩,你的魔幻思维是正常的,可爱的,而且很可能是无害的。但现在你是大人了,这种魔幻思维是幼稚的,不恰当的,因此已经不再适合你了。

包括你自己在内,没有谁认为你是一个自私的人,这一点对取悦于人的心态也至关重要。但是,你对“自私”的界定过于广泛,而且有些重要的方面存在本质上的错误。维护自身利益跟为人自私有着重大区别。你可以选择做圣人,牺牲自己来满足家人和朋友的需要。但是,这样做并不能证明你不自私,而只能证明你喜欢伤害自己。

只要重新定义和纠正你对“自私”或“好”等词语的解释,你就迈出了从取悦症陷阱中脱身的第一步。

你可能对这些取悦于人的想法和信念忍受得太久了,以至于觉得它们就是正确的。但是,在进入下一章之前,你需要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取悦于人的心态是错误的。

在阅读这部分内容时,你的目标应该是弄清楚为什么你的想法是错的。你要坚定地对自己说,你的思维能够并且也应该纠正。探讨心态的每一章都以“态度调整”结尾,为纠正和改变自我损害的思维模式提供了可靠、具体的指导。

当你读到很多取悦症的案例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跟他们同病相怜。有时候,我们能在别人身上看到我们在自己身上看不清的东西。当你思考这些案例以及研究我们的讨论时,请注意这些信息怎样才能直接应用在你自己身上。这些材料将帮助你形成一些重要的认识,让你更深刻地理解,用有缺陷的心理程序来处理人际关系这种重要的东西,你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当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时,你也将跟着改变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请记住,只要纠正你的思维,只要迈出一小步,你就开启了改变的连锁反应,最终让自己从取悦症中完全解脱。

第2章 有害的思维

作为一个老好人,可能自以为自己擅长让别人高兴,但是实际上,他们的真正特长在于让自己感到痛苦、可怜、力不从心。

读到这里,或许你刚刚意识到你是多么擅长让自己难受。作为一个取悦者,你让自己听任居高临下的命令摆布,苛求自己遵守严格的个人准则,并用一些不切实际的判断标准来衡量自己。而且,你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当个“好”人!

但是,你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儿呢?搞破坏的“应该”

▶原因就在于,你的思维被很多苛求的、错误的“应该”陈述污染了,扭曲了。

这种病毒会让很多“应该”和“必须”侵入你的思维,瘫痪你的头脑计算机,破坏你的情感能力,让你无法感到快乐、满足、自信或成功。

相反,由于你一直在给自己施加压力,在苛刻地评判自己,所以你成了这种独裁控制的受害者。当你未能丝毫不差地服从自己内心的命令时,你就会让自己感到内疚、自责、沮丧、消沉。当别人不能满足你的准则中隐含的期望时,你就会感到愤怒、挫折和失望,想要指责别人。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

或许,你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你对自己有多苛刻。那就请你看看下面列出的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吧。要想达到这些要求,有谁会感受不到持续不断的压力呢?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1.我应该总是满足他人对我的要求或期望。2.我应该照顾周围的每一个人,不管他们是否向我求助。3.我应该总是倾听每一个人的诉说,并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4.我应该始终当个老好人,永远不伤害任何人的感情。5.我应该总是先人后己。6.我应该永远不说“不”,不管是谁给我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或请求。7.我应该永远不让任何人失望,不管以什么方式。8.我应该始终保持愉快和乐观,永远不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任何消极情感。9.我应该总是尽力让别人满意和高兴。10.我应该尝试永远不拿自己的需要或问题去麻烦别人。

实际上,还有一条隐藏的戒律:我应该彻底、完美地满足自己的所有这些“应该以及不应该”的期望。7个致命的应该

取悦于人的思维还涉及很多对他人的期望:你对别人非常好,尽力让别人高兴,因此你对别人“应该”怎样对待你也有所期望。

这些有关他人的期望,很多都属于“隐藏的应该”;也就是说,它们隐含在上述更明确的戒律中,或者是那些戒律的必然结果。然而,有关他人的“7个致命的应该”是非常强烈的要求,当他人未能充分地满足它们时,你就会因此产生消极情感。

但是,对他人的消极情感,比如愤怒、怨恨或失望等等,其表达无疑会被取悦于人的第8条戒律所禁止:你应该始终保持愉快和乐观,永远不在他人面前表现出任何消极情感。最终,这种自我强加的困境造成的结果是:(1)你会因为对他人的消极情感而内疚;(2)你会怪自己没能很好地让别人满意,因此没能让别人一直善待你。下面是有关他人应该怎样做的取悦规则:1.他人应该感激我、喜欢我,毕竟我为他们做了那么多。2.他人应该永远喜欢我、认可我,因为我一直在很努力地讨他们欢心。3.他人应该永远也不拒绝我或批评我,因为我始终在努力满足他们的愿望和期望。4.他人应该善待我、关心我,毕竟我对他们一向那么好。5.他人应该永远也不伤害我或亏待我,因为我对他们非常好。6.他人应该永远也不抛弃我,因为我一直很努力地让他们离不开我。7.他人应该永远不生我的气,因为我在竭尽全力地避免跟他们冲突、争执或对抗。

这些有关他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规则,揭示了取悦于人的防御特征。几乎毫无疑问的是,满足或者帮助满足他人的需要,这会给你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不过,取悦于人的防御准则是要防止你送上的“热脸”换来他人的“冷屁股”,这似乎是一个更强烈的动机。

然而,这个准则是错误的。别再用“应该”和“必须”强求自己

这7个致命的“应该”都很容易重新表述为偏好。例如,我更希望他人不拒绝我和禁止他人拒绝你的警告相比,要更加现实得多,而且还给对方留下了余地,允许对方出于个人成见而不是因为你的缺点而拒绝你。

同样,如果说别人不能离开你,这实质上是禁止他人离开。相比之下,如果你说“我更希望他人,尤其是我爱的那些人,不抛弃或者不拒绝我”,这会更加合情合理。前面的禁令暗示着你完全控制着别人能做什么,而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相反,后面的偏好表述包含着一种默认:他人有做出选择的自由,即使他们可能会辜负甚至伤害你。

认知疗法1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疗法,旨在改变有缺陷的思维,消除由此导致的消极情绪和情感。作为这种疗法的实践者,戴维·伯恩斯等人发现,苛求的“应该”表述是思维中的一个典型缺陷,会导致沮丧、焦虑以及其他情绪问题出现。(这里的“应该表述”是一个总称,其中包括所有以“应该”、“应当”、“必须”或“一定要”开头的命令短语,以及它们的否定形式,比如“不应该”或者“不得”等。)要学着使用更灵活且更准确的偏好、接受和容忍表述,取代你原来僵硬的命令。

认为过度使用应该表述会损害情感健康和幸福,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要比认知疗法早了大约30年。作为精神分析的伟大先驱之一,卡伦·霍尼2首先提出了“应该的暴行”(tyranny of the should),用来强调个人规则的奴役暴力。

作为理性情绪行为疗法3(现代认知行为疗法的前身)的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玩儿了个文字游戏,使用了动词形式的“应该”(should-ing)和“必须”(must-urbating)来传达个人要求的刺激性、破坏性影响。

按照埃利斯的观点,“友好神经质者”(包括几乎所有受焦虑、沮丧以及其他消极的情绪状态折磨的人)是“自寻苦恼的生物”,会因相信三类主要的“必须”或“应该”而让自己痛苦。4这三类“必须”或“应该”是:1.“我必须把事情做好,必须让别人满意或者让某些重要的人喜欢,否则我将毫无价值。”(这种强求会导致沮丧和焦虑。)2.“你必须友好、温和或认可地对待我,否则你就是错误的、刻薄的。”(这种强求会引发愤怒、责怪和失望。你可能会怪自己不够友好或者取悦努力不够,因此没能博得他人的认可或善意。)3.“生活状态必须或者应该是我想的那样,否则生活就是糟糕的、不幸的或者悲惨的。”(这种强求会导致挫折、恐惧、迷茫、埋怨、愤怒、焦虑和沮丧。)

因为这些“必须”和“应该”基于强烈的需求和愿望,所以埃利斯坚持认为相信它们是人的天性。因此,问题不在于愿望或需求本身,而在于把愿望或需求表述为强制性的或苛刻的要求。

埃利斯以及其他一些认知疗法治疗师建议,应该用反映你的渴望或愿望的矫正表述来取代应该表述,就像前面我刚刚说过的,“7个致命的应该”很容易重新表述为偏好,而不使用“应该”。这样,因现实不符合错误的期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也会缓和,甚至会彻底消除。

例如,你没有理由要求他人必须喜欢你或欣赏你,即使你竭尽全力地讨他们欢心。当然,能得到他人的喜欢是值得高兴的事;如果他人喜欢你是因为你的为人(包括你在待人接物中表现出的善意),而不是因为你被迫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就更值得高兴了。

同样,你可能希望成为他人可以依赖的朋友。然而,考虑到生活中会有很多意外的事件和困境,强求自己永远不说“不”,永远不令他人失望,这样的要求实在过于苛刻,你根本无法保证。不过,你可以跟朋友表达你的意愿和偏好,为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有时候,由于某些你无法控制的因素,或者出于纯粹的自我保护,你可能必须对他们说“不”。

▶尽管你可能会去努力,但你不能把你的意愿强加给世界。

当你要求他人、世界或生活总体上应该什么样,如果你坚持苛刻僵硬的期望,那么这只会给你带来困惑、沮丧、失望甚至更糟糕的心理状态。

如果你强求他人、世界或生活以某种方式对待你,那么当他们没有或不能顺从你的意愿时(这是不可避免的),你就必然会因此感到愤怒、失望和沮丧。如果你对自己强求特定的行为或感觉,尤其是你的要求还不切实际或无法达到,那么你就注定会因此感到内疚和无能。

结论就是,唯一一件你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地把那些“应该”从你的思维中清除。当你抛弃那些苛求的“应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述你的请求、愿望或偏好时,你就会在情感上获益。你是在忠告,还是在把你的“应该”强加给别人?

你可能有点儿意识到了你强加给自己的苛刻准则,然而,你或许不认为自己对别人挑剔或吹毛求疵。但是,当你以忠告的形式跟别人分享你那些严格的准则,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时,你好心好意的帮助就很容易被误解为自鸣得意的反对、优越的傲慢、刺耳的批评甚至是指责。琼已经48岁了,有两个已婚的儿子和一个读大学的女儿。平生第一次,她决定寻求心理治疗,因为去年过节期间缠上她的沮丧一直折磨着她。琼说自己的情绪问题是从圣诞节时开始的,起因是家人在一年一次的节日聚餐上的谈话。“我的家人都回来过节了,”琼解释说。“大家一起分享着我准备好的晚餐。我、我丈夫、两个儿子、儿媳妇、小孙女还有我的女儿都在。”“吃饭时,我说了一些话,大意就是我认为自己是个大度、宽容的好人。全家人都笑了起来,只有我不明白他们笑什么。”“我要他们一定得告诉我究竟有什么好笑的。我的儿子和女儿说,我是他们认识的最挑剔、最固执、控制欲最强的人!他们说,我的脑袋里总是装满了谁都不想听的‘免费建议’。我的女儿说我就是一部‘应该复读机’。她居然学我,说‘你应该做这个做那个’。看起来,这让每个人都觉得很好笑,除了我。那真是太让我伤心了!”“两个儿媳妇更温和一些,但是就连她们也同意我儿子和女儿的说法。她们说,她们知道我的本意是好的,知道我只是想尽力帮助家人解决问题而已。但是她们俩也说,我让她们觉得好像她们达不到我的高标准,我的方式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而且,让她们俩感到不快的是,我时常跟她们唠叨怎样才能让她们的丈夫——我的儿子——开心。”“我崩溃了,”琼说。“我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帮助’会给别人造成消极影响。我爱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丈夫一直说我为别人做得太多了。有时,我会意识到我的某个孩子或朋友似乎烦我或者生我的气了,但我始终不明白那是为什么。我过去一直以为,那是因为我给他们的帮助和支持还不够,或者有可能是因为我给出的意见太诚恳了。现在看起来,似乎我的所有努力都是事与愿违。这太让我难受了,我几乎连床都爬不起来了。”通过治疗琼的病情好转了,她也明白了她的意图是好的,但她的方法是有缺陷的。她还意识到,她的“应该”准则源自她的母亲。她承认,在她和姐妹们年少的时候,母亲也同样没完没了地给她们“善意的忠告和建设性的批评”,结果也是让她们感到不满,觉得自己无能。琼在治疗结束时说:“尽管真相令我非常痛苦,但我还是认为,那个晚上家人给了我最好的圣诞礼物。他们让我知道了,我是在硬把自己的准则灌进他们每个人的喉咙,而那绝不是我的本意,因为我爱他们。”

你可能也像琼一样,一心想帮助和支持遇到困难的亲人和朋友。但是,让你意想不到的是,把你的“应该”强加给别人,这可能会让他们沮丧和愤怒;他们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差劲,因为那不是“你的”方式。

你还可能过于急切和热心:别人只需要你当一个同情的倾听者,你却过早地催促别人采取你的解决办法。通常,最有效的支持就是当好共鸣板,把你听到的反射回去,为你的朋友和家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方便他们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准确思维的力量

除了包含苛刻、不恰当的命令之外,“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和“7个致命的应该”还包含其他的错误思维,这也会导致消极情感。“应该”这种表述往往含有夸张的意味,比如“永远”、“永不”或者“每一个人”等,使得原本就不切实际的命令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绝对的词语和夸张的语言是思维扭曲的标志,而思维扭曲是导致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但思维却有准确与不准确之别。只要尽可能地保持思维的理性、缜密和准确,你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情感的不适和消极的情绪。

如果你对自身和他人的看法是准确的,它们就可以给你的内心和社交生活绘制一张有效的路线图。有了正确的路线图,你就知道你在哪里、你在往哪儿去,尤其是在跟别人打交道时。相反,当你的看法不准确时,你理解自身和他人的能力就会削弱,就像一张不准确的路线图会让你失去方向感和地理方位一样。

当然,造成问题的根源是过度取悦。当你有能力控制自己取悦他人的努力时,你就已经踏上了取悦症的治愈之路。

只要把取悦思维中的“永远”和“永不”换成更和缓的语言,比如“大多数时候”、“有时候”或者“很少”等,你就会大大减轻绝对或夸张的时间要求给你造成的紧张和压力。

最后,“7个致命的应该”可以包含条件从句,把你对他人的期望(你觉得他人应该怎样对待你)跟你认为他人对你负有的义务(你相信这是你努力取悦他人的结果)联系起来。就你而言,这些有条件的准则透露出一种优越感,甚至有潜在的操纵意味。

比如,要是你直接命令一个人说“你必须喜欢我,因为我替你做了很多”,那么对方会怎样回应?当你大声说出来时,准则的强迫性就变得很明显了。

除非他人已明确表示,只要你让他们高兴,他们就会喜欢你或善待你,否则,你的条件就是单方面的,很可能注定要落空。让别人喜欢你、欣赏你,这可能是令人愉快的,但是,别人并没有这样的义务,不管你以往对他们有多好。

▶固执地以为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对你好,这只会让你对别人感到格外失望、愤怒和怨恨。

此外,条件思维是一个陷阱,会让你陷入自责和反唇相讥。如果你坚持“只要你对别人足够好,别人就会对你好”的虚假逻辑,那么当别人让你失望时,你就只能自责了。来自过去的声音

当你在自我思想或对话中听到居高临下的“应该”时,那其实是你的良知发出的声音。在那个声音中,有你的父母、老师、哥哥姐姐、辅导员或其他权威形象,正是他们,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给你制定了那些一直跟着你的准则。

成年后,作为一个好人,你的良知仍然会让你顺应他人的期望。你会向别人证明,你愿意先人后己;这其实就是继续把别人奉为高于你的权威。尽管你可能在像父母一样照顾别人,并且在履行你作为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你的良知仍会把你当成一个听话或不听话的孩子。

当你遵守自己苛求的“应该”准则时,你的良知会给你象征性的赞扬。但是,当你未能遵守它们时,你的良知就会自责,感到内疚。

作为一个好人,你的良知在给你双重惩罚。因为你衡量自我表现的标准是别人是否对你满意,而不仅仅是你是否对自己满意,所以你的内疚还会掺杂羞愧。对自己失望会导致内疚,而相信别人对自己失望了则会导致羞愧。

尽管作为一个好人,你既讨厌批评别人,也不想受到别人的批评,但是当你对自己尖刻起来时,你却可以非常野蛮粗暴。通常,除了更多的“应该”和“不应该”(“我本应该更努力”、“我不应该生气或怨恨”等)之外,你的自我批评独白很可能还充满了其他导致沮丧的语言和扭曲的思想。

你可能会用“自私”、“自我为中心”或“不讨人喜欢”等标签来斥责和侮辱自己,甚至更野蛮地骂自己“傻瓜”、“笨蛋”或“蠢货”。而且,就像一个放大或缩小的心理魔术一样,你倾向于放大或夸大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缩小或忽视他人的毛病或恶行。取悦于人的完美主义

做一位这样的好人很少会真正对自己满意,你渴望和需要每个人的认可,但却不肯认可你自己。

每当新的一天到来时,你仍然继续通过取悦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很显然,在你的心理账户中存不下做过的好事。不管你过去靠讨好和付出挣得了什么价值,你如今的反应仍像是你的价值永远很可疑,每当有新的请求或需求出现时,你的价值就要再次接受考验。这就仿佛是每天一睁眼你都觉得自己一文不名。

是什么驱使你不停地取悦他人呢?是如影随形的无能感?还是挥之不去的自我怀疑?你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努力不够、付出不够或者说得不够,没能让他人真正满意。

但是,这种令人不安的无能感,其真正的根源并不是你的取悦努力或取悦能力的不足,而是在你的“应该”准则字里行间潜藏着完美主义。

别忘了我后来补充的第十一条戒律:我应该彻底、完美地满足自己的所有这些“应该以及不应该”的期望。你强迫自己坚持的完美主义标准要在两个层面上衡量。

首先,你要求自己时刻取悦每一个人。其次,你要求自己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因此,即使取悦他人和拒绝自己已经让你精疲力竭了,你还是得表现出愉快、乐观的态度。万一你的情绪不小心变坏了,你也绝对不能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来。

▶让自己坚持这样的完美主义标准,这无异于自我强加的情感虐待。

如果那听起来太夸张或者太极端,请设想有一位母亲正在命令孩子满足这样的要求。“你必须总是让我满意,”母亲严厉地对年幼的孩子说。“我提出的每个要求,我给你的每个指示,你都得赶紧照着去做,不管你当时在干什么,也不管你舒不舒服。而且,你必须时刻面带笑容,保持愉快。要是我听见你抱怨,或者看见你脸上有一丝不快,你就等着受罚吧。只要你有一丁点儿做得不完美的地方,我就再也不爱你了。听明白了吗?”

这听起来像是童话中恶毒的继母精神错乱的呵斥。或者,用更黑暗、更现实的话说,这位母亲可能是自我陶醉的“最可爱的妈咪”,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情感和精神虐待。诚然,跟这位虚构的“母亲”比起来,你的自我对话可能不这么赤裸裸,但是你强加给自己的完美主义期望和评价标准,却绝对跟她不相上下。

▶在生活的不同领域给自己设定高标准,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然而,追求完美会令人沮丧,并且注定会失败。相反,追求卓越会给人以激励,因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态度调整:搞破坏的“应该”请集中精力用下面的纠正措施来对抗搞破坏的“应该”。在你这样做的过程中,请记住阿尔伯特·埃利斯的建议,尽量避免使用“应该”和“必须”来苛求自己和别人。★每当你的思维被“应该”、“应当”、“必须”和“一定要”所污染时,它就会变得刻板、僵硬、极端。灵活、适度、平衡的理性思维会更有利于你。★把你的“应该”强加给他人,这是胁迫和控制的做法。相反,你要试着使用“我更喜欢……”、“……可能会更好”或者“我希望你……”等说法,代替“你应该”、“你不应该”等操纵和强迫的说法。★“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以及“7个致命的应该”是苛刻的规则,想完全遵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那也不会让你开心。至于你喜欢怎样对待他人,以及你希望他人怎样对待你,遵循一些更现实的原则和准则会好得多。★做任何事情都不必强求完美,包括让别人高兴或者让自己心里舒服。强求完美会令人沮丧,而追求卓越则给人激励。

第3章 不当好人也没关系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取悦者的性格,那肯定是“人好”。但是,如果你患有取悦症,那么“人好”就不仅仅是性格描述了。为人好其实代表着一个成熟的信念系统,这个系统规定了你应该怎样对待他人,以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

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做法不一定行得通。你可能早就知道了,好人有时也会碰上不愉快,会遭到他人的拒绝、抛弃、鄙视、讨厌或伤害,尽管他们可能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而且,好人还时常被看似自我强加的情感负担所困扰,比如担忧、焦虑、沮丧甚至恐慌等。卡罗琳9岁那年,妈妈被诊断出了乳腺癌。她清楚地记得,爸爸和妈妈的医生告诉她,一定要让妈妈开心,别让她紧张生气,这样才有利于她的康复。卡罗琳非常害怕妈妈会永远离开自己;她相信,要是自己听话,当一个乖乖女,妈妈就不会死。在妈妈的乳房发现肿块的几个星期之前,卡罗琳被老师严厉地训斥了一顿,因为她在学校的操场上嘲笑和戏弄一个有残疾的孩子。老师还给卡罗琳的爸妈写了封信,措词严肃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并且要求他们到学校来讨论女儿的行为。收到这封信后,卡罗琳的父母非常生气。“我们一直教你要心地善良,要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妈妈流着泪说。“可今天我发现,你对那个坐轮椅的小姑娘非常残忍、刻薄。你太让我和你爸爸丢脸了!”父母惩罚了卡罗琳,一个星期不准她出去玩儿。她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反思自己的不友善给那个小姑娘造成了多大伤害。爸妈还吩咐她写三封道歉信:一封给那个残疾小姑娘,一封给小姑娘的父母,第三封给自己的父母,因为她太令他们失望了。卡罗琳在信中说,自己不应该刻薄地伤害那个小姑娘,她为自己的“不友善”感到后悔和羞愧。她跟父母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会对别人冷漠和刻薄了。卡罗琳记得,自己当时非常内疚和懊悔。年幼的卡罗琳相信,就是自己在操场上惹的那次麻烦让父母生气了,并且害得妈妈生了病。不是连医生都说了吗,要想完全康复,妈妈需要心情平静,不能生气。卡罗琳觉得,如果说没有紧张和压力有助于妈妈的康复,那么自己惹妈妈生气和紧张,肯定就是害妈妈生病的罪魁祸首。在妈妈生病的那几个月里,卡罗琳每天祈祷时都暗暗发誓说,只要妈妈不死,自己愿意永远做个乖乖女。她跟自己保证说,只要妈妈能活下来,自己以后就再也不会取笑或逗弄任何人,包括弟弟。幸运的是,卡罗琳的妈妈没有死。但是,卡罗琳却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甚至长大以后,卡罗琳依旧相信当好人能帮她避免坏事发生。反过来,当她偶尔不小心说了不友好的话,或者跟家人、朋友或员工发了脾气时,她就会非常害怕那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尽管卡罗琳的反应有点儿极端,但实际上,每个取悦者都会固执地坚信当好人的概念。不管别人对他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们本质上都会禁止自己做出消极的回应。通常,好心的他甚至不会承认自己对别人有消极的想法或情绪。

但是,当好人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大到你恐怕不愿意再付出了。当你能够认可“不当好人也没关系”这一看似简单的陈述时,你就在摆脱取悦症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不过先别急,你得先完成下面的小测验,看看在你目前的思想中,你对当好人的承诺有多坚定。

测验:你的好人指数有多高?

阅读下面的每项陈述,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陈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陈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1.我为自己是个好人而骄傲。符合/不符合2.对我来说,即使该拒绝别人,我也非常难以启齿。符合/不符合3.我可能过于替别人着想了。符合/不符合4.对我来说,承认有关自己的消极感受要比表达对他人的消极情感容易多了。符合/不符合5.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通常会觉得那是我的错。符合/不符合6.我相信自己应该始终当好人。符合/不符合7.我可能为别人做得太多了,为人太好了,甚至任由自己被人利用,为的就是不让别人以其他理由拒绝我。符合/不符合8.我真的相信好人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喜爱和友情。符合/不符合9.我认为跟别人发火很不好。符合/不符合10.我不应该跟我所爱的人生气。符合/不符合11.我害怕要是我对别人不好,我就会受到忽视、拒绝甚至惩罚。符合/不符合12.我相信自己应该始终当好人,即使那意味着任由别人利用我的敦厚。符合/不符合13.当好人,让别人高兴,这是我保护自己免遭拒绝、反对和抛弃的方式。符合/不符合14.如果我批评了别人,我就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了,即使他们就该遭到批评。符合/不符合15.我努力做个好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喜欢我。符合/不符合16.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需要讨好别人来“换取”爱和友情。符合/不符合17.当好人常会阻止我对别人的消极情感的表达。符合/不符合18.我相信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彬彬有礼、和蔼可爱的人。符合/不符合19.我认为我的朋友应该喜欢我,因为我为他们做了很多。符合/不符合20.我想让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好人。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了多少个“符合”,那就是你的总分。参照下面的分数范围来解释你的得分:◆ 总分在14~20分之间:你已经“好”过头了。实际上,你的好心好意很可能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你正在为当好人付出太高的代价。如果你把对自己不那么有害的品质放进自我概念的核心,取代当好人,你的改变速度就会加快。◆ 总分在8~13分之间:你的取悦症状跟你“宁可亏待自己也要对别人好”的极端需求强烈相关。放开你当好人的自我概念,这会让你的改善加速。◆ 总分在5~7分之间:你仍然很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你是好人,尽管不像大多数取悦者那么严重。你要发扬自己的很多优点,但是请记住,当好人不在其中。你离危险的心理地带仍然很近,所以你还是应该对宁肯亏待自己也要当好人的倾向保持警惕。◆ 总分在0~4分之间:你不怎么在乎当个好人。但是请检查一下,确定你没有掉进否认的陷阱。如果你真的已经克服了当好人的心理需求,那么你就已经在康复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讨人喜欢=好

作为一位做了25年临床心理的学者,我可以向你保证,性格通常有趣得多也复杂得多,远不是某个词语或描述(比如“好”)能够概括的。尽管如此,我的确知道,如果你的某种个性品质是在早年形成的,并且已经成为了自我概念的核心要素,那么这个标签就会对你一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强烈影响。“好”就是一个这样的标签,家长、老师以及其他大人常把它贴在听话的孩子身上。“你可真是个好姑娘啊!”或者“那真是个好孩子!”,这些是我们时常能听到的赞美之词。或许,你自己也常常这么说。“好”还约定俗成地被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所使用,比如说“你应该当好人”,因为它意味着有教养、有礼貌并且最终能被社会所接受。它还常常被用来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描述禁止性规定,尤其是用在少女身上,比如说“好女孩不去酒吧”或者“好女孩不跟男生鬼混”。

然而有趣的是,在用到成年人身上时,“好”这种品质经常会打折扣,甚至被贬低。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到“她人很好,但是……”或者“他是个好人,但是……”之类的话。让“好”打折扣的“但是”通常会引出某种消极的个性品质。

词典把“好”定义为讨人喜欢或令人愉快。一般来说,好人往往被看成是平面的、二维的,而不是立体的、三维的,缺乏深度和清晰度。他们确实不会讨人厌,但他们的性格没有清晰的棱角或轮廓。在群体或组织中,好人绝对不会兴风作浪。他们不会触怒别人,但也很少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女儿小时候曾经说过,她更喜欢迪士尼动画中的“坏蛋”,而不是“好人”,因为那些坏蛋“更有趣”。)

事实上,有些“好”人甚至恰恰因为顺从、逢迎和讨人喜欢而受到指责,而这些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好”的代名词。体现在一个女性人物身上,简·奥斯丁的描述准确地刻画了这种针对“好”的微妙但消极的反应:她不过是个好脾气、热心肠的年轻女人;我们很难讨厌她,因为我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既然“好”原本就有“讨人喜欢”的含义,那它成为取悦者自我概念的核心就很好理解了。然而在另一方面,既然“好”作为性格特征和自尊来源似乎最多只有模糊的价值,那取悦者为什么会觉得它是如此不可抗拒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与“好”相悖的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焦虑和苦恼呢?“好”是情感盔甲

要想找到答案,你得理解当好人在取悦者的信念系统中所起的保护作用。“好”作为人际关系保护层的价值,要比它作为性格特征的价值大多了。

▶确切地说,取悦者相信当好人能帮他们避免令人不快的经历,比如被别人拒绝、孤立、抛弃、反对和激怒。毕竟,如果你不兴风作浪或者不晃船,其他的乘客就不应该想要把你扔下船去。

但是,好人们通常会更进一步,以确保他们在别人眼中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好。为此,他们往往会过分努力地表现出他们的体贴和关心。在极端的“好”中存在着感知保护:毕竟,如果你对别人那么好,谁会想要伤害你呢?

想想你对本章前面的小测验的回答,尤其是第7、8、11、13、15、16和19项。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某些陈述,那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是在把“好”作为一种人际保护。如果你符合所有这7项陈述,那么你显然期望对别人好能帮你赢得他们的感激、喜爱和认可。接着,你相信(并且希望)你的好和友善能保护你,让你免遭拒绝、抛弃、反对或者其他的情感伤害。

表面上看,这种信念系统似乎很合理。实际上,作为现代紧张及紧张诱发疾病概念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汉斯·塞尔耶博士有保留地认可了这种信念。塞尔耶认为,人类要想避免人际压力的困扰,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人友好和付出。他相信,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因为他对人造成的压力是致命的。5(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名为《致命的爱人与恶毒的人们》,6其中就探讨了这些有毒的人际关系。)

塞尔耶把自己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这个有点儿拗口的名词,意在传达这样的含义:利用慷慨来赢得他人的友善,这其实是为了你自身的利益。塞尔耶认为,如果你对他人友好和付出,那么他人就会倾向于对你友好,因此就不大可能给你造成压力和紧张。

那么,用作保护层的“好”,跟塞尔耶博士利他的利己主义的明智建议有什么区别呢?塞尔耶博士明白,当好人不能时刻保护你免受每个人的伤害。他坚信,肯定有人能够并且将会在情感上伤害你——不管你对他们好不好。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对方本质上就可恶、有偏见或者心胸狭窄,也可能是因为他对你怀有积怨故而报复,或者只是因为他情感上不够健康或不够成熟,不懂得怎样爱与被爱。

相比之下,把当好人奉为信条,深信当好人具有一种魔力,可以帮你避免来自他人的刻薄或伤害,按照这样的逻辑,要是对别人好没能帮你避免别人的冷落或伤害,那一定是你对别人还不够好,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还记得你的“魔幻”思维吗

深信当好人会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伤害,这种不可抗拒但终归有缺陷的信念,根植于儿时的魔幻思维。“魔幻思维”是指思想和行为难以区分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此一来,思想将跟行为一样有力。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将会赋予几乎任何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以魔力。在孩子令人兴奋而又幼稚的思维中,一个简单的愿望就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孩子常常用天生的魔幻思维来击退恐惧。在孩子的头脑中,想象出有条件的协议是为了维持控制幻觉。例如,孩子可能会跟壁橱中想象出来的怪物达成协议:“如果我上床睡觉并让所有的灯都开着,你们就不能跑出来或伤害我。”

同样,为了逃避父母将要离婚的真实可能,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谈条件:“如果我很乖,什么都听爸妈的话,那他们就不会分开。”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做好孩子”会成为孩子赖以保护自己的魔幻条件之一。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到了大约七八岁时,孩子会认识到想与做、愿望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到了青春期,大多数魔幻思维已经变成了基于现实的计划和行动,或者是文化上可接受的形式,包括宗教信仰和祈祷。

然而,有些天真的思维方式(魔幻思维)直到你长大成人依旧可能存在。尤其是当这样的思想能帮你减轻恐惧和焦虑时,它们就更是有可能存在好几十年。当你用逻辑和成年人的现实来严格地检查它们时,你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占支配地位。然而,你仍旧坚信它们的保护承诺。

因此,相信当好人能给自己提供保护,这是儿时魔幻思维的延续。害怕遭到拒绝、抛弃、孤立或反对,害怕这样的经历可能造成沮丧和情感痛苦,这些恐惧就是你现在需要遏制的“怪物”。但是,跟孩子想象出来的衣橱中的怪物不同,对拒绝、疏远以及孤独的恐惧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基于幻想的。你是否仍有“魔幻”思想

对孩子来说,做好孩子与逃避坏结果之间的联系不仅是魔幻的,而且还有牢固的现实基础。大多数孩子会通过直接体验认识到,如果他们服从父母的规则和偏好,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是“好”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得到表扬或者免受惩罚。在另一方面,大人也会一再地向孩子们证明,如果他们“不好”,如果他们违反规则或者质疑父母或学校的命令,那么他们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因此,做好孩子至少可以防止某些坏事的发生,这是非常真实的。

小孩往往会在“好”的现实基础之上增加魔幻思维的无限能力,从而使“好”的保护力量变得复杂。这意味着做“好”孩子可能被赋予了虚幻的力量,孩子们认为,这样的力量能帮他们避免那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坏结果。例如,为了阻止父母离婚,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许诺说,自己一定会做个好孩子。

正如我们前面在卡罗琳的案例中看到的,如果特别有破坏性或特别痛苦的早年经历,跟个体对“好”的保护力量深信不疑的信念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经历就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在孩子的头脑里,“好”跟实际防止或改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或者反过来,“不好”的做法或想法跟痛苦经历的发生联系在一起,那么痛苦经历的影响就会更加持久。

在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当中,有很多人都能把他们渴望当好人的心理需求,追溯到他们儿时的特定痛苦经历。在有些案例中(比如卡罗琳),这样的经历是严重的病痛折磨着家庭成员,或者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另一些案例中,痛苦的经历可能是致死或致残的事故,也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早亡。

试图恢复没有失控的外表,这是对严重精神压力的正常心理反应,尤其是在关系重大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影响疾病或事故带来的后果,孩子可能会跟更高的神灵讨价还价,承诺自己会“做个好孩子”。

在咨询过程中,卡罗琳发现了做好孩子跟挽救妈妈生命之间的联系。而且她渐渐明白了,当她对别人不好时,儿时的“魔幻思维”就会立刻引发恐惧,使她担心坏事将因此发生。

卡罗琳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当好人的心理保护作用。在卡罗琳幼小的心里,她用自己永远做好孩子的承诺换来了妈妈的生存。因此,她一直坚信当好人是必要的手段,但最终却弄巧成拙。

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好人,卡罗琳几乎没有能力建设性地表达消极情感。她知道别人利用了她善良的天性,但她无法保护自己。当她在医生指点下来找我时,取悦症已经让她精疲力竭了,但她还是害怕说“不”,也不敢设定任何界限,因为这样做“不是好人”。

卡罗琳对当好人的依附连接着一个好结果:她妈妈的生存。但是在其他的案例中,痛苦经历的坏结果更为普遍。父母可能过早去世,一个兄弟姐妹可能因意外事故而永久残疾。父母可能离婚了,孩子们为此非常自责,他们的愿望和努力付诸东流。

尽管如此,很多取悦者保持了当好人的强迫冲动,即使他们儿时的痛苦经历结局很不幸。有些人能把自己的冲动追溯到这样的想法:当好人会防止更坏的事情发生。或者更可悲的是,有些取悦者把儿时的内疚发扬光大了:假如当初他们“更好”、更乖,那些坏事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长期、慢性的取悦症患者在忙于讨好别人时,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取悦症病毒是在儿时开始发展和扩散的。

从本质上说,迷信或魔幻的思维是不准确的。相信当好人应该或能够保护你,让你免受拒绝、孤立或其他消极生活经历的伤害,这会给你的情绪和行为强加沉重的负担。一直当好人,这种负担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而且也是不恰当的。

▶不总是当好人也没关系。当坏事发生在好人身上

表面上看来“相信当好人”的保护力量是无害的,但是实际上,这种信念是一个认知雷区。

▶坚信当好人具有无上的保护力量,这种想法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根本行不通。你可能是世上最好的人,但世上也一定会有人不喜欢你——也许恰恰是因为你太好了。

事实是,不管你为人多好,都不能保证你免遭他人的拒绝、冒犯、排斥、反对甚至抛弃。一个人可能因为你的种族、民族、性别或性取向而对你有偏见,进而很可能会荒谬、可恶地拒绝你。你的友好不会改变他的态度。或者,如果另一个人嫉妒你,那么她可能会故意反对你,不管你为她做了多少好事。这很不公平,但生活本就如此。

请再审视一下你有关生活是否公平或者是否应该公平的假定。相信当好人应该能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伤害,这种信念深深地根植于“生活是公平的”这一基本期望。

因此,像你这样的好人面对的难题是,当世界不像你想的那样运转时,当别人不管你对他们多好也要伤害你时,你就很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沮丧。你的反应还可能包括愤怒,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相信如果你对别人好,他们就应该善待你,而现在你的这种期望也破碎了。当然,你为人太好了,不会把怒气发到对你不公平的人身上。相反,你多半会把怒气向内发泄,怪罪自己为人还不够好,或者是出于别的原因而理应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在你的心里,生活就仍然是公平的。然而,你会为自责付出代价,代价就是沮丧。

请思考片刻。在公平的世界里,好人身上只会发生好事,因为他们理应过得幸福快乐。如果生活是公平的,坏事就只会发生在坏人身上,因为他们理应受到麻烦和不幸的惩罚。

可现实的问题是,坏事的确会发生在好人身上,哪怕是像你这样的好人。

如果你相信生活是公平的,当好人应该能帮你避免坏事,那么你就是在陷害自己,当坏事不可避免地发生在你身上时,你就会受到自责和沮丧的打击。

在认为当好人应该能保护你免受他人伤害的信念背后,暗藏着某些危险,如诱人的三段论或者错误的逻辑。这种错误推理会得出令人沮丧和内疚的结论:如果生活是公平的,人们就会得其所应得。一件坏事(比如拒绝、抛弃)发生在了我身上。因此,我就应该遭到这种对待。

或者如果我为人很好,那么谁都不会拒绝或伤害我。我刚刚遭到了拒绝和伤害。因此,我不像自己想的那么好,或者我还不够好。

这种情绪和思想上的螺旋下降会让你陷入消极和混乱中。此外,这种错误的逻辑会促使你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取悦和讨好别人,从而推动取悦症的恶性循环。

修改你认为生活公平的最初假定,这会让你在纠正错误思维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但是,如果你固执地坚信当好人能保护你,那么当生活让你受到痛苦的打击时,你就很可能会陷入自责、内疚和沮丧。请记住,只要纠正取悦症三角形中的一个边,你就能破坏恶性循环,最终让自己踏上康复之路。不要奖励虐待

你可能还把当好人作为奖牌,以为它能克服别人的冷遇和亏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好人其实是最弱的花色。

向一个正在从情感上伤害你的人示好,这是不恰当的回应。正相反,这只会奖励他对你的虐待。实际上,你对他的好就是容许甚至鼓励他的虐待。

总是当好人,不计代价地避免冲突或对抗,屈从于挑剔和强势的伙伴或上司的意志,这种倾向很有可能让你陷入不良的人际关系当中,使你的情感受到伤害和蹂躏。

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即使攻击是单方面的,讨好对方也等同于单方面的心理缴械。在受到攻击时还向对方示好,这等于是放弃防御,会让你非常容易受到伤害。

荒谬的是,如果你是言语和情感虐待的对象,那么你的示好不仅不能保护你,而且还会让伤害或虐待你的对方更加肆无忌惮。

这并不是说取悦最先促使别人虐待你。促使他们虐待你的那些原因,深藏在虐待者的性格和人生经历中。例如研究表明,受到虐待的儿童长大后会成为虐待者。

但是,尽管你受到的虐待不是由你引起的,可你的讨好和取悦肯定会纵容虐待者,让他变得更放肆。你可能会以为,你更努力地讨好某个对你不友好的人,这是在遏制和消减对方的虐待。但实际上,你这恰恰是在怂恿他变本加厉。

你可能满心希望你的好、你的爱和友善最终会占上风,会改变对方对你的态度和行为。然而不幸的是,尽管你好心好意,可这种做法几乎永远不会奏效。相反,你对虐待行为持续的参与和无心的奖励,只会让虐待者更加大胆地侵蚀你的自尊。最终,你甚至会渐渐地相信,不管怎样,别人的刻薄、敌视和侮辱就是你应该得到的对待。

当然,当你受到不友好和不恭敬的对待时,你必须学会恰当地捍卫自己的权利。然而首先,你必须改变错误的信念,别再相信讨好可以保护你,可以克服侮辱或刻薄的对待。讨好与“肥妞儿”苏珊是取悦于人的行家。她今年38岁,是3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家中的独女,她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她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五年级,她自己的孩子也在那里就读。她还是家长教师协会的骨干。另外,苏珊还为丈夫的小咨询公司记账。有时,她要自己下厨,准备丰盛的晚宴来招待丈夫的客户。苏珊还是一个活跃的志愿者,在一个慈善组织中负责募款委员会的大部分工作。苏珊承认,她不记得自己最后一次对别人说“不”是什么时候了。她意识到自己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可能不应该再这么劳碌了。她知道,自己的很多人际关系非常不平衡,她所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回报。从儿时起,体重就一直是让苏珊头疼的问题。她带着哭腔开玩笑说,她那多余的50磅体重,减掉后又长了回来,反反复复大概有100次了。她理解自己取悦于人的行为模式跟体重问题之间的联系。“我一向觉得我必须对别人格外好,尽可能地让别人高兴,不然他们就会因为我太胖而不喜欢我。看起来好像是,从我见到别人那一刻起,我就在努力地说服他们不要嫌弃我。我真的害怕如果我受到了嫌弃,有人就会叫我‘肥妞儿’。”“从儿时起,我的情感就时常受到伤害。其他的孩子都取笑我,管我叫‘矮胖子’或‘肥妞儿’之类的。我能做的就是努力让他们因为别的喜欢我。”“作为一个小姑娘,我乐意为别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只望他们不会因为我胖而嫌弃我。我真的任由别人利用我。我替他们做家庭作业,帮他们伪造家长给老师的便条,让他们照抄我的答卷——不管谁对我有任何要求,我都会照做。”“当我长成少女时,我的情感关系很混乱。我几乎乐意跟任何男孩发生性行为,就是为了避免遭人嫌弃。”“不用说,我还是经常遭到嫌弃和拒绝。但是长大以后,我仍然像小时候一样,对每个人都好得很过分。到了现在,我甚至等不及别人要求我做什么了。我会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然后满足他们。”

有很多人跟苏珊一样,因为害怕会遭到嫌弃而饱受取悦症的折磨。他们的外貌或性格有某个方面让他们感到不光彩,会伤害他们的自尊。

这种意识中的“缺陷”可以是生理上的,比如肥胖、明显的残疾或畸形、丑陋的相貌、枯黄的头发或者矮小的身材,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比如感到自己愚蠢、没知识或者没钱。

你可能也像苏珊一样,担心别人会因你真实存在或想象中的“缺陷”嫌弃你,于是你觉得自己不得不讨好别人。用心理学的话说,你在把有关自我的消极情感投射到别人身上。你还可能在用讨好进行防御,以补偿你所认为的自己外表或性格上存在的严重缺陷。

真正的缺陷在于这种策略,而不在于你的外表或性格。这种策略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因为它会不断地侵蚀你的自尊,从而让你进一步陷入取悦症的恶性循环。一方面,即使别人真的认可你,你的自尊仍会受到削弱,因为你会把他们的认可归功于你为他们做的那些事,而不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她之所以喜欢我,仅仅是因为我对她好,为她做了很多事)。与此同时,在你的其他取悦习惯的强化之下,你会更加坚信讨好既是有效的保护伞,又能补偿你意识中的“缺陷”。

另一方面,如果别人嫌弃你,你的错误信念就会得到印证,使你更加坚定地以为你根本就不配别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自尊伤口会加深。此外,你会觉得,为了避免再受到痛苦的拒绝和嫌弃,你以后必须更加努力地讨好别人。

▶解决之道在于你要认识到,你最需要得到你自己的认可。当你着手处理让你感到羞耻的实际问题,并把你作为人的本质价值跟你的外表或背景特征区分开来时,你的自尊伤口就会开始愈合,取悦症就会放松对你的控制。态度调整:不当好人也没关系你可以用下面的修正思维替换“你必须不计代价地当好人”的错误思想。仅仅用修正陈述代替一种错误思想,你就可以启动治愈取悦综合症的过程。★当好人不是总能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亏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幻想,那么当你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你就很可能会感到内疚和自责。★如果有人对你刻薄或不友好,不要讨好他们或者假装没事儿,那会纵容他们。★如果你不得不损害自己作为独特个体的价值、需求或身份认同,那么当好人的代价就太高了。★对你来说,与其心口不一地讨好别人,进而让自己变得沮丧、焦虑或不舒服,还不如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更好。★不当好人也没关系。

第4章 把别人摆在第一位

取悦症的核心是这样一个信念:必须把别人摆在第一位。作为一个好人,你几乎肯定认为应该先人后己,而且,你多半相信不那样就是自私。

然而,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信念的背后存在一幅令人不安的、消极的图像,描绘着他人的动机和性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取悦者的世界是危险之地,充满了强势、苛求、挑剔、奸猾和严厉的人。这些人的需求占据着必须优先满足的首要位置,哪怕是牺牲你自己的利益。

在我们揭示和研究这些暗藏的信念之前,请先完成下面的小测验,看看你对“必须先人后己”有多认同。阅读下面的各项陈述,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

测验:你把别人摆在第一位吗?1.我相当注意满足别人的需求,哪怕是牺牲我自己的需求或愿望。符合/不符合2.跟我所爱的人相比,我自己的需求应该总是摆在次要位置。符合/不符合3.为了真正值得别人喜欢,我必须随时付出自己的全部。符合/不符合4.在生活中,我首先关心的是让别人高兴。符合/不符合5.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更多的是替别人着想,而不是考虑我自己。符合/不符合6.当我生活中的其他人心烦时,我会认为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符合/不符合7.我应该总是满足他人对我的要求或期望。符合/不符合8.我最大的责任就是照顾我生活中的其他人。符合/不符合9.我通常会采纳跟我关系最密切的那些人的信念和看法。符合/不符合10.我在生活中努力遵循这样的信条:给予要远远高于获取。符合/不符合11.在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多半会尽力先让别人满意。符合/不符合12.对我来说,不管以什么方式向别人表达我的求助或需求,那都是非常难以启齿的。符合/不符合13.我觉得为了博得别人的喜爱,我必须让他们高兴。符合/不符合14.我很习惯为别人做事却不要求或不期待任何回报。符合/不符合15.如果我不再先人后己,那么我就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大家就不会喜欢我了。符合/不符合16.在人际关系中,我所希望的付出要远远多于我所期待的回报。符合/不符合17.我必须总是让别人高兴,哪怕牺牲我自己的情感或需求。符合/不符合18.我时常感到别人期望从我这里得到的东西有些太多,但我总是尽力不让他们失望。符合/不符合19.当我自己的需求跟别人的需求冲突时,我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符合/不符合20.如果我没有把别人的需求看得比自己的需求更重要,我就会感到非常内疚。符合/不符合21.有那么多人对我提要求或者需要我,这有时会让我愤愤不平,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符合/不符合22.有很多时候,我觉得别人理所当然地该来帮助我,然而事实却令我很失望。符合/不符合23.我的朋友和家人经常来找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符合/不符合24.因为要满足那么多人的需求,我常常感到紧张和疲惫不堪。符合/不符合25.我有时会担心,如果我对别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会遭到拒绝、忽视或指责。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符合”的个数,那就是你的总分。参照下面的分数范围对你的总分作解释:◆ 总分在17~25分之间:你的取悦症牢固地基于先人后己的信念。就这一点而言,你甚至只能看到跟照顾他人的需求。强调先人后己很可能让你感到非常紧张,使你的内心充满你甚至无法承认的怨恨和怒气。当你改变这种总是先人后己的思想时,你的康复过程就会取得重大突破。◆ 总分在10~16分之间:你的思想有典型的先人后己的取悦倾向。尽管你看起来对“必须把别人摆在第一位”的信念有所节制,但你最好警惕取悦症背后的这一核心假定。改变自己不利的先人后己的信念,这是治愈取悦症的一个关键。◆ 总分在0~9分之间:你只有很轻微的先人后己的思想倾向。然而,如果你患有取悦症,你的行为会恰恰相反。尽管你可能不是有意识地相信别人比自己更重要,但你的取悦习惯却反映了这种信念。你要更深刻地理解你的思想怎样跟迎合他人的倾向相一致,强化你的需求跟他人的需求一样重要的信念,从而加快你的康复。培养他人不照顾你40岁的萨拉有4个孩子,是个极端的老好人。因为她是个家庭主妇,挣钱养家全靠丈夫努力工作,所以她相信自己有责任从丈夫进门那一刻起就照顾好他,直到他上床睡觉。而且,她对孩子们也是百依百顺。因为萨拉自己小时候家境比较困难,父母分别上白班和夜班,所以萨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妈妈在家陪着,并拥有爸爸给他们创造的舒适生活。因此萨拉相信,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取得好成绩,过得开心,自己不应该让孩子帮忙做家务。但是,尽管萨拉好心好意,对丈夫和孩子百依百顺,可结果却事与愿违。多年来,萨拉努力地满足家中每个人的需求,从来没有要求过家人的帮助或支持。后来,她被诊断出得了急性风湿关节炎,必须住院治疗,然后还得卧床修养6周。萨拉的医生是她的好朋友,她要求萨拉“别再像个女仆一样尽心竭力地伺候家人”。出院回家之后,家人的反应让萨拉震惊,深深地伤了她的心。他们非但没有亲切而又高兴地报答萨拉这些年来的照顾和养育,相反却对萨拉生病所带来的麻烦表现出了相当大的恼怒和怨恨。起初,萨拉为自己生病拖累了家人而感到很内疚,但是很快她的心中就充满了怒火和怨气。为了应付眼前的困难,萨拉请自己的母亲来帮忙照顾自己和家人,直到自己恢复健康。然而等她恢复健康后,她鼓足勇气把家人叫到一起,跟他们讲了自己养病期间的一些反思。“我的孩子们自私而且调皮捣蛋,我的丈夫被惯坏了而且不懂感恩,这完全是我的过错,”她对惊愕的家人说。“但是从今天起,我们家的一切将变得完全不同。”萨拉进一步宣布,她要正式“罢工”了。她说,她不会再替他们做事了,直到他们每个人承担起照顾自己和照顾彼此的责任。“可悲的是,我非要病得这么厉害才能看清自己在犯错误,”萨拉说。“我以为我把家人照顾得这么周到,我就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了。在我生病之前,我一直让所有家人以为,我不需要他们的任何帮助。我使得他们忽视我,纵容他们只考虑自己。”当萨拉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努力克服取悦症时,她反思了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想给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树立榜样。“我本打算自己操持好家务,好让孩子们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和他们自己的活动上。我想让孩子们发挥出最大潜力,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我总是告诉他们要争取成功,要为了理想而努力。”“但是,当我想到我给他们树立的坏榜样时,我真的吓坏了。我一直在教我的女儿们,女人就该逆来顺受!甚至更糟糕的是,我一直在告诉我的儿子们,男人理应享受女人的百依百顺。我当然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养成这样的观念。”“现在我意识到,如果我不尊重自己,我的孩子们也就不可能学会尊重我或者尊重他们自己。”“当我妈妈来照顾我时,她帮我做了一次严肃的态度调整。她提醒我说,在我小的时候,尽管我们家经济相当困难,我们却彼此关爱和照顾。”“我意识到自己在培养一帮讨厌的家伙,因此,我立即决定改变这一切。他们的确在改变,但非常缓慢。偶尔我必须再次罢工,提醒大家履行他们各自的责任。”“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我真的相信因为我促使家人实现了自我改善,所以他们更尊重我也更爱我了。”她最后说。

在某种意义上,萨拉生病是幸运的。就因为生病,萨拉才能在治愈取悦症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萨拉的故事还很生动地说明了,因为好人们总是把别人摆在第一位,所以很容易忘了自己的需求。

作为一个好人,会训练自己否定自身需求,同时,他们还会在无意间告诉别人不要关心他们。

像很多其他为人父母的取悦者一样,萨拉把自己的孩子摆在第一位,努力想成为一个“超级妈妈”,而她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大量的文化和社会强化。周围的人赞扬她很能干,而她也喜欢履行她给自己规定的职责,直至她意识到了她在付出怎样的代价。

你很容易成为自身能力的受害者。你越是证明自己能干,别人就越是期待或要求你去干。然而最终,取悦于人和先人后己的恶性循环会让你变得紧张、疲惫和沮丧。到了这时,你的需求会发出绝望的尖叫,希望有人能听见。但是,就像萨拉一样,你的需求也可能是在无声地尖叫,没人听见也没人回应。照顾自己是自私吗

大多数好人都会非常扭曲地把照顾他人跟照顾自己对立起来考虑。在他们看来,这两者不能共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这两种选择看起来是:(1)要么你是完全无私的,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自身需求的前面;(2)要么你就是完全自私的,总是把自身需求摆在第一位,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很显然,作为一个好人,你选择了前者。毕竟,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哪怕牺牲自身利益,这恰恰是取悦症的本质。然而,要是你知道就因为你这么无私,你实际上是把别人的需求置于了你根本无法予以满足的危险之中,你还会坚持吗?

请思考这样一个类比:假设在一个月内,你要单独负责喂养7个蹒跚学步的小孩。你的任务是要确保这些孩子别挨饿。

为了达到目的,你每顿饭都让孩子们愿意吃多少就吃多少。而且,你决定把自己那份省下来不吃,以防下一顿饭没到孩子们又饿了。

因为总是把孩子们的饥饿摆在第一位,你渐渐变得非常迫不得已,以至于你忽视自己身体发出的饥饿信号。事实上,因为你把喂饱孩子们看成是你的首要需求,所以你决定彻底放弃吃饭。

然而最终,你因饥饿而变得非常虚弱,以至于再不能给孩子们准备饭食了,也不能喂他们吃饭了。于是,尽管你把孩子们的需求摆在第一位是出于好意和无私,你的做法却是失败的。很明显,你的策略存在缺陷。

也许你的首要需求是照顾别人。但是,因为你忽视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而你又是看护者,所以你也在让自己所照顾的那些人面临危险。

▶如果你牺牲自己来照顾他人,并因此让自己一直处于紧张和疲惫不堪的状态,那么你就是在自找疾病、沮丧、紧张以及其他严重的麻烦。尽管你是出于好意,但结果却只能是那些依赖你的人也会跟着受苦。

你还可以有对大家都好的第三种选择,那就是你要秉持开明的利己主义。这意味着你要照顾好自己,有时甚至要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你也要考虑他人的需求和福利。这样一来,你仍然在满足他人的需求,让他们能从你的自我照顾中受益。跟自私不同,开明的利己主义可以防止他人因你的自我牺牲而受苦。

看似矛盾的是,为了真正对那些跟你最亲近、对你最重要的人履行责任,你必须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但是,你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多年来的取悦已经让你几乎听不到内心需求的声音了。没有人喜欢过分的给予者

你必须记住的一个最重要的教训是,牺牲自己不是交朋友的办法。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很难喜欢他们中间自封的、自以为是的“圣人”。

作为一个好人,你可能会觉得给予远比获取的人际关系更可靠。你可能还认同这样的错误观念:即便是在朋友和家人中间,给予也总是远远胜过获取。

慈善和无私是值得肯定和赞美的,但问题在于,你不该把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用于你的个人关系中。当你一直向朋友和家人付出,却不允许他们给你回报时,你实际上是在拒绝他们,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你固执地坚守给予者的姿态,拒绝接受任何回报,这就等于不让别人享受给你回报的愉悦和快感,而那原本是他们应有的权利。

▶如果你一味付出,始终不愿接受任何回报,那么你的动机就会变得可疑。

尽管你的本意可能是想跟别人分享你的财富,但你可能会让接受者感到无法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因而在无意中贬低了对方。或者,你的好意可能会被误解为“收买”友谊的企图,在这种情况下,给予者和接受者都被贬低了。

过分无私或谦让的好人,可能会在无意中让别人觉得尴尬、不安甚至受到了蔑视。当你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以至于你的自我否定变得显而易见时,你的做法就有可能加倍让别人感到内疚。别人可能会说你是一个“真正的奉献者”,但他们可能也会希望你到别处去奉献。

最终,当你给别人帮忙但又不让别人给你回报时,你就会在无意中让别人觉得他们欠了你的。尽管你可能完全是出于好心,但接受者可能会对你感到怨恨和愤怒,因为是你操纵了他们,让他们处于了尴尬和不安的境地。

▶允许别人报答你的好意和付出,而不是让他们觉得欠了你的,这会让他们更加感激和喜欢你。迎合他人的隐藏代价

萨拉的故事以及像她一样的老好人有多普遍?实际上,这样的故事并不稀罕。看起来,不管取悦的动机可能是什么,只要他踏上了迎合别人需求的道路,结果就几乎必然是事与愿违。事实上,正如下面这个故事中体现的,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相当不幸的。然而最可悲的是,这样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35岁的米兰达想不明白,为什么她至今仍然单身。她看起来对男人挺有吸引力,有不少男人愿意跟她约会。事实上,大多数跟她约会的男人都对她颇感兴趣,至少有段时间是这样。但是,米兰达的恋爱关系总是难以长久。或迟或早,每一个跟她谈过的男人都跟她分手了。真正让米兰达困惑和苦恼的是,跟男人保持成功的恋爱关系是她这辈子最大的渴望。她就是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因为她是一个努力讨别人喜欢的人,尤其是对男人。讽刺的是,正因为米兰达总把男人摆在第一位,未能照顾到自己的需求,所以才造成了今天这种局面,而这原本是她极力想要避免的。尽管这么多年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分手,但米兰达仍然没有认识到,她不由自主地取悦别人,近乎盲目地迎合她的那些男朋友,其实是适得其反。“我必须把男人摆在第一位,尽我所能地取悦他们,”她固执地说。“要不然,他们不会爱我。”因此,米兰达一旦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某个男人,就马上把自己放在低声下气、唯命是从的位置上。她会毫无节制地关注、崇拜和赞美这个男人。她相信,要想赢得男人的爱,她必须证明自己会始终把对方的需要摆在第一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米兰达愿意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答应任何要求,只要能让对方高兴。她愿意看任何一部对方喜欢的电影,或者任何一档对方喜欢的电视节目,也愿意到对方所选的任何一家餐馆,吃对方所点的任何食物。只要对方喜欢,她还愿意为他下厨房,而如果对方不饿,那她也愿意跟着少吃一顿。当男友喜欢去健身房时,米兰达也会变成一个狂热的健身者。如果男友闲着没事,她也会整天泡在家里看电视。她的穿着打扮是为了让男友喜欢;为了迎合男友的品位,她愿意换发型、改化妆习惯或者改变自身外表的其他方面。米兰达的想法永远排在男友的后面。事实上,她“发现”自己几乎同意对方所相信的一切,为的就是告诉对方,在她眼里,他是多么聪明、多么迷人。一开始,米兰达的男友几乎个个都感到很受用、很高兴。米兰达有本事让每个男人都感到自己很特别;她会告诉对方,他在她的眼中是多么聪明、多有才华、多么迷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方最初的热情和兴趣就会逐渐消退。冷酷的现实是,男人们眼中的米兰达,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过不了多久男人们就发现,米兰达的逢迎和恭顺会让她变得讨厌透顶。因为没有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所以米兰达无法真正在思想层面上跟对方互动,只能像面镜子一样照出对方的想法。由于每换一个男友她的兴趣和活动都会跟着改变,所以她从未真正地培养出长久的爱好或才华,甚至除了想当男友的“另一半”之外,她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别的什么需求。即便是这个“另一半”,也不是独立、互补的另一半,而只是对方的摹本或复制品,只不过外表是女性。因此,她没有多少东西能帮男友丰富人生经历或扩大知识面。取悦于人最终让米兰达成了令对方讨厌的负担。她相信,她愿意把男人摆在第一位,愿意满足他的任何要求和愿望。但事实上,有一样东西是健康的男人最想要也最需要的,而她却无法给予,那就是在自知和自重的基础上与对方分享真我的能力。顺从他人的要求

作为一个好人,你的感觉天线要随着他人的需求、偏好、愿望、要求和期望转动。你把他人需求的心理“音量”开得很大,却把自身需求的“音量”开得很小,近乎无声。

有的时候,他人的需求或要求会说得很明确;有的时候,他人并未对你提出明确的要求,然而你仍然会觉得,你必须响应含蓄的要求。你的心理雷达一直在扫描人际空间,捕捉他人明确的或者含蓄的要求。这些微妙、暗示的要求叠加在那些持续不断、理直气壮的明确要求之上。

在理论上,来自他人的要求是无限的,而你用以响应的资源却是有限的。你只是一个人;你能利用的时间只有白天不睡觉时那么多,而且不管你多健壮,你的精力也不可能是无限的。然而,因为你首先考虑的是“先人后己”这个简单却不利于自己的原则,所以你不习惯或者不擅长把任务派给别人。你很少寻求帮助或支持,即使勉强开了口,你也担心会遭到惩罚或拒绝。而且,你几乎从不就别人的需求或要求谈条件,因为这样做你得把自己的需求摆在前面,因而很有可能会让你遭到反对,或者被贴上“自私”的标签。

因为没有能力说“不”,也不擅长分派任务、要求帮助、商谈条件或区分轻重缓急,所以他人的要求会不经过滤、不受控制、源源不断地涌来。而且,你想时刻取悦于所有的人,这种强迫性的尝试尽管多半是徒劳的,但却会让他人对你的要求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因为高度紧张或压力过大,你的响应能力会受到损害并大打折扣。

紧张的心理影响非同小可。首先,这么多要求所造成的高度紧张,会威胁你的情感和生理健康。其次,当你感到自己无力满足他人对你越来越多的要求时,你的自尊就会骤然跌落。尽管如此,你把别人摆在第一位的强迫行为还是不会停止。在危险的世界里赢得喜爱

面对这么高的心理和生理代价,为什么“先人后己”这个核心观念,还会如此深深地刻进你的心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研究心理学家所谓的“沉默假定”,或者说是“先人后己”信条背后的潜在观点。

在你“必须把别人摆在第一位”的信念中潜藏着一个威胁:如果你不把别人的需求摆在自身需求的前面,你就会遭到拒绝、反对或抛弃,被别人看成是自私的人,或者受到其他惩罚。再深一个层次,潜在的威胁来自“别人的世界本质上是危险之地”这种观点。根据你的沉默假定,那个地方住着多半会控制、苛求、拒绝、利用或惩罚你的人。你必须随时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常常得牺牲自己的需求。因此毫不奇怪,在满足别人的需求之前,联想到自己的需求都会让你的内心充满恐惧、焦虑和内疚。

要想揭示你的潜在观点和沉默假定,一个最有效的办法是问问自己,如果你不随时牺牲自己来取悦别人,那会怎样?如果你不把别人摆在第一位,如果你不竭尽所能地让别人高兴,那又会怎样?

如果你跟大多数取悦者一样,那么你就相信,假如不把别人摆在第一位,你就会被看成是自私的人。而且你还相信,假如你是自私的人,你就不值得别人喜爱。最终,自私、不招人喜爱的人会遭到抛弃,落个孤独凄惨的境地。因此,这一价值体系背后的沉默假定是:·别人的世界不是安全之地;如果你不满足别人的需求,你就会遭受消极的后果;·你必须一直奉献自己并取悦别人,这样才能赢得持续的喜爱和关心;·如果你不奉献自己,不把别人的需求看得比自身需求更重要,你就会被看成是自私的人;·自私的人会遭到抛弃,落到孤独凄惨的境地。

这些潜在假定把“他人至上”升格为信条。换句话说,在你这个取悦者的世界观里,他人以及他人的需求必然高于你自己的需求。

但是,如果你的世界观错了呢?它对消极后果的确有点儿言过其实,不是吗?态度调整:别再把别人摆在第一位

请用下面的纠正陈述来对抗“先人后己”的有毒思想。请记住,只要改变一个想法,就能启动治愈取悦症的整个过程。★如果你总是把别人的需求摆在前面,不能照顾好自己,那你就极有可能无法照顾好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既关心别人,也照顾好自己,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自私与开明的利己有巨大的差别。★你不必非得跟想要控制、惩罚、拒绝或利用你的人相处。你可以选择跟什么人交往。★只有当你用取悦于人、对己不利的信念和行为束缚自己时,你才会变成别人的奴隶。★给予并不总是高于获取;人际关系中的最佳平衡是既给予也获取。★你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想法跟别人的一样重要。对你来说,它们甚至有可能更重要。★如果你不能让大家明白你也有需求,而他们也有责任帮你满足需求,那你就是在自寻烦恼和失望。

第5章 事情多到做不完

如果你像大多数取悦者一样,你跟时间的关系就会很古怪。一方面,你的时间从来都不够,你没时间放松和娱乐,甚至完全没时间做点儿私事。而另一方面,你似乎又总能挤出时间来完成任务,尤其是当那些任务牵涉到他人提出的需求时。

你可能列了长长的“待做事项”清单,用来提醒自己注意那些暂时没时间做的事情。你很少为已完成的任务称赞自己,只知道拼命用“应该”、“必须”以及完美的自我评价标准来逼迫自己。

事实上,作为一个取悦者,你的认同感、你的自尊甚至是被爱的价值,都源于你为别人做的一切。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是什么人似乎全取决于你做了什么事。什么事都亲自做

过分地把自尊跟你为别人做事联系起来,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无法把任务分派给别人。这种后果的危险在于,你的个人生活和工作生活都会因此产生令你疲惫的紧张甚至带来压力。如果你什么事都亲自做,又没有足够的帮助和支持,那么最后你的时间和资源必然会耗尽。你会发现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为了补偿这种压力所造成的无能感,你会变本加厉地逼迫自己。

压力不仅会危及你自己的生理和情感健康,而且还会传染给你周围的那些人,殃及你的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每一个跟你有联系的人。另外,压力还会对你精心培养的“好人”品格产生扭曲、消极的影响,把你从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变成一个令人害怕、暴躁易怒的家伙。

你不肯把事情尤其是工作交给别人,原因可能很复杂。首先,你可能想牢牢地控制自己的工作或项目。不交给别人,你就有机会独享成功的功劳和赞扬,这是相当大的诱惑。但是,你要记住,如果项目搞砸了,你也要承担所有的责任。

你可能会辩解说,之所以不愿意把工作交给别人,是因为没人能像你那样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好。这或许是事实,但独自承担所有工作肯定会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同事或下属希望帮你一把的时候。

如果你把工作全盘控制在自己手里,从不分派责任和义务,你就会阻止别人从工作中学习,剥夺他们发展技能和事业的机会,或者不让他们像你一样从工作成就中增强自尊。你不愿意真正地把工作分派给下属,这会令他们产生怨恨和背叛之心,而你可能对此毫无准备。

不能有效地分派工作,这还会让你身陷管理琐事的泥潭。不管多小的事你都亲自过问,这也许能让你感到安全,甚至能缓解你的担忧,但是这样一来,你很可能会让高级管理层觉得,你只是个管理者,而从来不是个领导者。

这种坏印象会在你的头上形成众所周知的“玻璃天花板”。尽管你可能很难承认,但如今人们的确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初级管理者以及其他过分关注细节的人,不能着眼于长远的战略思考,而这恰恰是高级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企业组织中,高管负责在战略层面上思考和制订计划,而普通管理者负责在战术层面上执行高管的指示。你希望自己属于哪个群体?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能力和努力被认为是补偿特质。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让大家觉得能力高,那么人们也会认为,他不必像能力低的人那么努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能力低的人取得了成功,人们通常就会认为他肯定付出了不同寻常的努力。

现在,请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让大家觉得比谁都勤奋,那么这可能会产生一些适得其反的效果。可能你不会相信,但实际的影响的确是,在观察者的眼中,这个管理者的能力会因此打折扣,人们会认为他是为了弥补能力的不足,所以必须工作得如此勤奋。不幸的是,如果这个管理者是女性,那么这种倾向会尤其强烈。你认为勤奋工作是成功和晋升的保证?那你就错了。

所有工作都自己做,这还会造成另一个错觉。正是因为这个错觉,当很多中层管理者和副总裁的职位在合并中被撤销,或者用当代的公司语言来说,当他们的“职能被外包了”时,他们会感到惊愕,不敢相信那是真的。这个错觉就是,如果你靠勤奋和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可或缺,那么对你来说,晋升和职位安全就有了保障。这是一个危险的、完全错误的信念。

在任何商业环境中,允许谁(包括CEO)变得必不可少都意味着糟糕的管理。事实上,那就等于是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然后等着它爆发,就像下面的案例中那样。凯是特殊项目经理,在一家规模不大但很成功的公关公司工作。她的职责是为客户策划和协调所有特殊活动。凯对老板非常忠心,工作更是勤奋。老板在10年前雇用了42岁的凯,当时她的丈夫刚刚过世没几个月,因此她非常感激自己的老板。“在我需要从痛苦和忧伤中走出来时,我的老板给了我一个真正的机会,”凯说,“在我丈夫去世的时候,我根本不需要为了赚钱而工作;但是,这份工作让我找到了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不管什么工作,只要她认为“重要”,她就不肯交给别人去做,尽管她手下有两个全职助理。凯认为,项目的每一个细节都对结果至关重要。因为凯不愿意放弃对手上任何工作的掌控,所以她只能事必躬亲,除了那些最单调或最琐碎的杂活儿,比如装请柬、粘信封、把包裹或邮件送去收发室等。“这样,”凯为自己辩解说,“如果出了什么严重的差错,我就怪不到别人了。”但是凯的两个助理觉得他们被贬低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受到了阻挠。他们跟管理层抱怨说,他们看不出凯派给他们的那些杂活儿有什么意义。他们提醒老板,公司聘用他们,是想让他们学习特殊项目的运作,而不是为了让凯把他们变成“表面风光的职员、杂役和奴才”。总的来说,凯性情温和,令人愉快——除非她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每有特殊项目来临时,凯都会把自己以及公司的其他员工扔进高压锅里。在这期间,凯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再三地检查每一个细节。整个公司的员工都难逃脱这种紧张气氛的影响。因为凯在压力之下性情大变,所以其他员工背地里都叫她“炮筒子”或“女巫”。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她会冲着自动售货机尖叫,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大哭,高声咒骂,说粗话,厉声地下命令,甚至怪罪那两个助理,尽管她说过,如果出了差错,她只会怪自己。曾经有四次,凯当场就把助理骂跑了,结果随着特殊活动日益临近,她把自己弄得更加疲惫不堪。活动开幕之后,凯会为自己的“恶劣行为”感到懊悔。她会买来鲜花或其他礼物,送给同事和助理以示歉意。她乞求他们的谅解和宽恕,承诺自己下次“一定会保持冷静”。但是,这一切还是会反复重演。公司的总裁从来没有处罚过凯。他会替她向员工道歉,为她的不当行为找借口,同时也会提醒大家,“没有人能像凯一样尽职尽责”。凯负责的活动一般都非常成功,赢得了客户以及地产和商业媒体的赞扬。因为凯有能力让客户满意,所以过去老板一直愿意容忍她在压力之下的夸张行为。他认为,没有人能取代凯,所以哪怕凯的崩溃行为会把其他员工逼走,会令士气一落千丈,留下她也是值得的。然而现在,容忍的代价可能已经变得太高了。凯的6个现任和前任助理都对公司提起了诉讼,其中一条诉讼理由就是,凯对他们的“虐待”以及管理层对凯的“优待”,构成了对他们的骚扰和歧视。凯感到不幸、内疚和沮丧。公司让她无限期休假,直到她把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回去。在凯休假期间,公司把特殊活动的策划外包给了另一家公司。让凯感到惊慌和伤心的是,老板现在已经发现,凯也许并不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谁都不是。你靠做得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吗?

你的身份认同和自我价值取决于你为别人做了多少吗?你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吗?请完成下面的测验,找出答案。阅读测验的每项陈述,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陈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陈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

测验:你的价值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吗?1.我相信我的价值取决于我为别人做了什么。符合/不符合2.为了真正值得别人喜爱,我必须奉献自己,为他们做事。符合/不符合3.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分身乏术。符合/不符合4.我觉得我需要让别人满意,从而向他们证明我自己。符合/不符合5.要是我不能为别人做事,或者不能让他们满意,那我会觉得自己很没用。符合/不符合6.我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源于我为别人做了多少。符合/不符合7.要是我不随时向周围的人奉献自己,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个自私的家伙。符合/不符合8.我认为我必须替别人做事,讨好他们,这样才能赢得他们的喜爱。符合/不符合9.我相信,如果我不能为别人做事,那么他们就会质疑我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符合/不符合10.尽管我一直尽最大努力取悦别人,可我还是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符合/不符合11.我很少把任务分派给别人。符合/不符合12.尽管我相信自己基本上是个好人,但我还是会觉得,我必须每天都替别人做事以证明自己。符合/不符合13.我相信,朋友们之所以喜欢我,是因为我为他们做了很多事。符合/不符合14.我努力不让疲惫阻止我尽力为别人做事。符合/不符合15.这么多人对我提出要求,这有时会让我感到愤愤不平,但我绝不会把自己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来。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符合”的个数,那就是你的总分。请参照下面给出的分数范围对你的总分做出解释:◆ 总分在8~15分之间:你的身份认同和自尊严重依赖于你为他人做事的能力。这种心态会导致令人疲惫的紧张和压力,因而危及你的健康。◆ 总分在4~7分之间:你可能仍然处在危险的心理地带;如果你的自尊受到打击,你可能就会驱使自己为别人做更多的事,以求赢回你觉得失去了的东西。你要小心。◆ 总分在0~3分之间:你做得很好,没有高估自己对别人的不可或缺性。这是一个优点,你应该在康复过程中把它发扬光大。只工作,不娱乐

当你把自我价值跟你为别人做了什么等同起来时,你就很可能会变成那种“只工作,不娱乐”的人。你似乎总是有时间迎合他人的需求和要求,却总是没时间关心和照顾一下自己。

▶过分重视成绩和工作效率,这会让你轻视娱乐和放松的价值。

你甚至相信,娱乐一下,小憩一会儿,或者悠闲地散散步,这些都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这么想对你是不利的,因为娱乐和放松不仅有益于你的身体健康,而且也是保持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所必需的。

尽管如此,你可能还是会推迟、拖延放松和娱乐活动的时间,直到你完成了所有你认为必须完成的工作。这一原则的问题在于,你认为必须完成的工作几乎永远也做不完,因此,你很少能为自己抽出或挤出时间。

或者,即使你真的为自己抽出了一点儿时间,你可能也已经把本应帮你减轻压力的活动,变成了强制性的义务,反而会给你造成更大的压力。锻炼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锻炼是不是也已经变成了“待做事项”,为了避免让自己感到内疚,你必须要完成它?如果是这样,那么锻炼能给你的好处,很可能会比你想象的少得多。你可能在强壮肌肉,消耗脂肪或卡路里,但是就因为你把锻炼跟义务、压力和内疚联系了起来,所以你同时也在抵消锻炼的放松价值,而那也许是有规律的锻炼能带给人们的最重要的回报。

你对自己无疑会比对别人更严格。例如,大多数取悦者很少会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你可能不愿意赞美自己,或者不肯对自己感到满意,以免你会变得自满。你可能担心,如果没有了不满足的“优势”,你的工作表现就更会远远不及你心中的高标准了。

你可能还相信,对自己“严格”,不给自己娱乐和放松,这会让你在别人眼中显得更值得尊重。然而更有可能的是,你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很不快乐,甚至有点儿悲惨。

你对自己严格的一种表现,可能是忽视身体发出的信号,该休息时不休息。因为你善于取悦别人,所以你会关心和照顾另一个跟你诉说身体不适的人,但是在这同时,你很可能会误解或彻底忽视自己的身体发出的类似信息。

如果你是那个身体不适的人,那么为了继续替别人做事,你很可能会试着把那些症状当做弱点或缺点来克服。事实上,对有些取悦者来说,当病情加重使得他们无法正常工作时,哪怕只耽误几天时间,他们也会变得非常沮丧和焦虑。

如果你的自尊跟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联系得过于紧密,那么当你生病和需要照顾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是累赘,可有可无,并因此感到内疚。反过来,这些于己不利的消极思想只会加重你的病情,延误你的康复。揣摩心思的陷阱

当你生活中的其他人似乎不知道该怎样像你照顾他们那样照顾你时,你可能会感到怨恨和失望。如果你怀有这样的情感,那么你多半也会固执地相信,你应该不用告诉别人你需要什么,不用教他们怎样最恰当地关心你。他们就应该知道。马西娅和彼得结婚三年了。三年来,马西娅一直努力让丈夫高兴,这让她感到自豪。然而当她发现,如果她不说,彼得似乎就不知道她想要什么,不懂究竟该怎样回报她时,她开始心生怨恨了。事实上,马西娅甚至把这当成了爱的试金石。“我煮彼得爱吃的晚餐,睡前给他按摩后背,而在星期天的早上,我会把早餐和报纸一起给他送到床边,”马西娅自豪地说,“而且,请别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爱照顾他,那让我感到很幸福,甚至比他还幸福!”然而,婚后没几个月,马西娅就注意到,彼得弄不明白她究竟想要什么。因此,她感到很失望。另外,想到自己居然有丈夫无法满足的需求,这又让她感到很内疚。而且,她还错误地相信,如果夫妻两人真的想让彼此开心,那么谁都不必告诉对方自己想要和需要什么。例如,让马西娅感到苦恼的是,不管她用什么方式向彼得表达爱意,彼得似乎总是会把那理解为性爱的暗示。“你知道,有时候我只是想跟他拥抱一下,”她解释说。“但是,彼得却以为,如果我显得深情洋溢,那就是想和他亲热。有时我的确想,但是大多数时候,我根本没有这种想法。我觉得,即使我不明说,他也应该能分辨出来。”马西娅拒绝跟彼得谈论性与爱的问题。“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我告诉他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为什么他不能像我一样,自己努力弄清楚?如果他真的跟我的需求合拍儿,他就会知道我想要什么,并恰当地满足我。”马西娅愤怒地说。夫妻俩最终接受了心理治疗,因为马西娅已经变得抑郁和沮丧了。起初,尽管已在接受治疗,但马西娅还是不肯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彼得。她坚持认为,她心目中的“完美婚姻”应该是,夫妻双方根本不必告诉对方自己需要什么,因为双方“就是会知道”。然而,一旦他们开始坦诚地讨论双方的关系,马西娅就认识到了,彼得其实并不喜欢她为他做的某些事情。“我不想告诉她我不喜欢她烧的一些菜,或者她为我做的一些事,我怕那会伤感情,”彼得解释说,“我知道她很为‘了解’我而自豪,更为了解并能恰当地满足我的需求而感到骄傲。而且,她还很善良。但是,她也不是没有错的时候。”

马西娅和彼得在治疗中认识到,在最和谐的两性关系中,双方会让对方知道,怎样才能最恰当地给予爱和接受爱。令人满足的、成功的婚姻,其标志不是揣摩心思,而是相互沟通。

马西娅不理智、不现实地相信,如果彼得爱她,那他就能读懂她的想法。这让她设下了很多心理陷阱,并把自己和丈夫都困在了里面。当丈夫未能满足马西娅的期望时,她会感到愤怒和伤心,而当她只想着隐含的原则,坚信丈夫任何时候都应该知道她需要什么时,她就给自己的愤怒和伤心找到了“正当理由”。

现在,马西娅和彼得是更加幸福美满的一对儿。因为他们沟通彼此的需求,所以两人都觉得,在让对方感到幸福和满足这方面,他们比过去成功多了。态度调整:事情多到做不完

相信你是不可或缺的,你的身份认同感和自尊取决于你为别人做了多少,这会让你陷入取悦于人的老套路中。要允许自己把任务分派给别人,提高工作效率;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和需求,不要害怕会遭到反对或惩罚。这样一来,你就给取悦症打开了出口,开始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请用下面的纠正陈述来对抗“你是什么人全在于你做了什么事”的错误思想:★对你来说,有效地分派任务要比全盘掌控或者独享功劳(独担责任)更重要。★不分派工作,不要求帮助,不对别人说“不”,你这就是在自找苦吃,盼着自己被压力和紧张压垮。★如果你花点儿时间去娱乐、放松、做些愉悦的事,那么你完成的工作以及你为别人做的每一件事的质量都会提高。

第6章 好人可以说“不”

一个难解的谜题是,好人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他们必须要做的那些事情,也永远没有时间照顾自己。但是,如果有人请求他们再多做一件事,他们也从来不会说“不”。

请完成下面的测验,确定各项描述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你的情况。如果陈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陈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

测验:你可以说“不”吗?1.在完成所有必须要做的事情之前,我真的不能花时间去放松。符合/不符合2.对我来说,拒绝朋友、家人或同事的请求非常困难。符合/不符合3.我的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为别人做了什么。符合/不符合4.我极少对任何需要我帮助或想要我帮忙的人说“不”。符合/不符合5.我几乎从来没有真正对自己的工作成绩满足过。符合/不符合6.照顾别人常常把我累得精疲力竭,以至于我根本没有时间或精力去享受生活。符合/不符合7.如果我花时间去放松,或者只是做件令自己愉悦的事情,那么我会感到内疚。符合/不符合8.我相信,如果我不再像现在这样为别人做事了,那么以后谁都不会真正在乎我了。符合/不符合9.我几乎从不要求别人为我做什么。符合/不符合10.当我本想对别人的请求说“不”时,我说出来的却往往是“行”。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符合”的个数,得到你的总分,然后参照下面的分数范围加以解释:◆ 总分在7~10分之间:你把取悦别人看得比照顾自己更重要。你完全不能说“不”。◆ 总分在4~6分之间:你应该保持警惕,确保自己不会在“当好人”的陡坡上失足。对于别人的请求,你应该更多地说“不”,或者更有选择地接受。◆ 总分在0~3分之间:对于怎样从取悦症中康复,你已经想出了一些办法。要发挥你敢于说“不”的优点,保持自身需求与他人需求的平衡。说“不”难如说外语吗?

在好人的字典里,一般不会出现“不”这个字。如果你是一个这样的好人,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地断言,不管是谁,不管他对你提出怎样的请求、要求、需求、愿望或邀请,也不管他的表达是含蓄的还是明确的,你几乎都很难对他说“不”。

说“不”可能会让你感到内疚或自私,因为在你看来,说“不”就等于让别人失望。在说了多年的“行”之后,你已经帮别人养成了料定你会应允的惯性。现在你可能会觉得,说“行”实在是你唯一的选择。

或许,仅仅是动了说“不”的念头,或者想到了这种可能性,这就足以让你感到难受、紧张和焦虑。而且,每当你屈服于自己的恐惧说了“行”时,短时间的焦虑缓解只会强化你说“行”的习惯。但是,这种下意识的顺从会导致代价高昂的长期后果。

▶像大多数好人一样,你之所以对说“不”反感,或许也是因为你预料自己的拒绝可能引起消极、愤怒的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已经给“不”这个字赋予了太大的力量,以至于你现在都不敢使用它。

如果你总是说“行”,尤其是在你本想说“不”的时候,那么最终你会发现,你在不快乐地过完自己的每一天,使自己对宝贵的时间和资源的控制屈从于别人的意志。实际上,一直说“行”会让你成为别人的奴隶。为什么说“不”会让你感到那么焦虑和内疚

另外,你对说“不”的逃避,可能还因为你相信自尊要靠为别人做事来赢得。在这种意义上,对别人的请求说“不”,这就等于主动放弃多替别人做事或多帮别人一个忙的机会。因为你的自尊似乎取决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所以你不愿意拒绝多为别人做事的机会,这就可以理解了。

但从长期来看,你面临的困境在于,尽管到目前为止你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你的这种能力令人赞叹,然而终归会有那么一天,你的精力会耗尽。你想取悦别人,但你的好意和愿望会让你精疲力竭,最终达到极点。之后,你就再也不能为别人做所有的事情了,你的自我价值也就失去了近乎唯一的来源。

▶要想避免极点,保持对最重要的人说“行”的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说“不”,至少是在某些时候拒绝某些人。事实上,要想治愈你的取悦症,学会说“不”至关重要。

说“不”将要求你重构自尊的来源。作为一个好人,你已经习惯了把为别人做事当成自己良好感觉的来源,尽管事实上你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的控制。

如果想要改变,你必须学会让自己感觉良好,因为你已经重新掌控了自己的生活。这种掌控在部分上应归功于你的新能力——能够有意识地、慎重地选择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尽管事实上你难免会碰到不得不说“不”的时候。

但是,为什么现在说“不”会让你感到如此内疚、焦虑和难受呢?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多年来你压抑想要说“不”的冲动,这一直在给你制造沮丧。一旦有机会,那些沮丧就可能变成盛怒爆发出来。

因此,不足为怪的是,仅仅想到打破说“不”的禁忌也会让你满心焦虑。你对说“不”的恐惧,更多的是因为你长期压抑的怨恨和怒气,还有你最终可能说“不”的无礼方式,而不单纯是因为你说了“不”字。

说“不”意味着划定界限。打个比方说,如果有人踩了你的脚,那他就侵犯了你的身体界限。

如果你马上就跟他说的话,你也许能心平气和地告诉那个人他踩着你的脚了。然而,为了不伤害他的感受,你选择了保持沉默,尽管你是出于好心,却很不明智。如果他已经踩了好几回脚了,可你还是难以开口让他把脚挪开,你就很可能会达到忍耐的极限,而一旦超过了这个极限,你就再也无法保持礼貌。你越是忍着保持友好和顺从,任那个人踩着你的脚,你就越是逼近失控的边缘。

当“让你再也无法忍受的”最后一下落到你脚上时,他那样踩来踩去,已经把你的脚踩得疼痛难忍了,你很可能会气冲冲地提高了嗓门。你甚至会本能地一把推开那个人,大声地说他是个笨手笨脚的蠢货。

过后想想,要是你设定了清晰的界限,一旦有人侵犯你就发出警告,那么你就既顾及了对方的感受,又避免了脚被踩得疼痛难忍的可能。

因为你是一个好人,所以几乎对任何人说“不”你都会犹豫。由于你的个人界限老是被人侵犯,所以你的脚才被踩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因为你一直逃避说“不”,因为你没有给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设定清晰、严格的界限,所以你现在可能会发现,你的忍耐和克制已经逼近极限了。

但是,解决办法不在于抢先阻止以后说“不”的机会。正如上面的类比所表明的,你越是犹豫着不想说“不”,你心中累积的怨恨和沮丧突然爆发的危险就越大。

▶只要你允许自己说“不”,哪怕只是在某些时候拒绝某些人,你也已经朝着改善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态度调整:好人可以说“不”

允许自己说“不”,这将帮你卸下肩头的重负。下次当你本想说“不”,但冲到嘴边的却是“行”时,请想想下面这些纠正陈述。★为了保证你有能力向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人付出,你需要在某些时候对其他人说“不”。★你需要像你善待别人那样善待自己。★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感或生理健康你本该说“不”,但是你却说了“行”,你应该为这样的行为(而不是相反的行为)感到内疚。★作为一个人,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为别人做了什么。在某些时候对某些人说“不”,这绝不会减少你的价值或者你在他们眼中的价值,相反可能会增加你的价值。

第二部分 习惯型“好人”

实际上,“习惯”这个字眼是描述强迫行为循环的委婉说法。更确切地说,你的取悦习惯已经达到了上瘾的程度。取悦成瘾的“刺激”或奖赏是双重的。

首先,你之所以会对取悦于人上瘾,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其次,你之所以上瘾,还因为你已经“学会”相信你的取悦行为能帮你避免他人的反对。

事实上,取悦行为能从强迫习惯发展成真正的瘾,更大的动力是为了避免反对,而不是为了赢得认可。如果习惯行为的驱动力更多地是为了避免痛苦或消极的东西(比如反对),而不是为了赢得有益或积极的东西(比如认可),强迫习惯就会成瘾。

从行为的角度来说,取悦症必然会让你承担过多的责任,把你有限的资源摊得很薄,因为你很少说“不”,而且不能有效地分派任务。这些习惯的一个结果是,你试图取悦或避免得罪的那些人所形成的圈子会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你因压力过大而难以承受。

你的认可刺激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欣赏、赞美、认同或喜爱。你试图避免的反对也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拒绝、抛弃、批评或漠视。

跟其他的成瘾一样,取悦习惯得到的奖赏也是随机的、偶尔的,而不是连续的。就像一个玩老虎机的赌徒会因随机的、偶尔出现的累积奖金而上瘾一样,你也会因你的某些取悦努力给你赢得了赞美或帮你避免了批评而上瘾。因此,你会发现你不得不取悦越来越多的人,默许越来越多的请求和需求,以增加自己得到奖赏的频率。像越想翻本最终却输得越多的赌徒一样,你也会因极力想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认可你而变得精疲力竭。

这种强烈的认可需求会促使你放弃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控制权,以及你在亲密关系中的控制权。认可需求源于孩提时代,在那时,你学会了通过养成取悦习惯来争取父母的赞美,逃避他们的批评、反对和拒绝。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学习讨好重要的、有权力的成年人,这可能一向是实用而且有益的行为。但是,就像前面讨论的取悦心态一样,当你长大之后,寻求认可和逃避反对的强迫习惯就不再奏效了。

你可能仍然沉迷于寻求父母的认可,但是现在,对爱和认可的需求也很容易让你对既痛苦又甜蜜的浪漫关系成瘾。此外,你的取悦症还能让你不知不觉地成为恶意伴侣的同谋。接下来的章节将帮助你认识到,你的取悦习惯实际上会鼓励和纵容愤怒伴侣对你的虐待。

或者,为了避免你最害怕的抛弃,你可能会把取悦作为一种对伴侣的善意操纵。表现为这种形式时,你的取悦习惯会让你竭尽全力地满足伴侣的所有需求,以证明他绝对离不开你。你误以为,如果你让他非常需要你,那他就永远也不会抛弃你。不幸的是,这种逻辑往往是错误的。

跟第一部分一样,第二部分的各章也将以“行为调整”结尾,给你提供打破取悦症循环的具体措施。请记住,在取悦症三角形的任何一条边上,仅仅一个改变就能影响整个三角形,并引发康复过程的连锁反应。

第7章 学会取悦:认可瘾

玛里琳已经记不清她的取悦行为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了。更确切地说,她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不是取悦者了。“我一直都是这样,”玛里琳解释说。“我想我最早是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她不停地给我灌输,当个‘乖女孩’意味着你要照顾别人。事实上,每当妈妈想让我干活的时候,她就会说‘宝贝儿,你要乖啊,要听话,快去做什么什么’。”然而,玛里琳跟爸爸的关系更难相处。爸爸对她的行为和外貌非常不满,尤其是在她进入青春期之后。爸爸的脾气也很暴躁;当然,玛里琳也学乖了,从来不以任何方式挑战他的权威。玛里琳记得,她靠“保持低调、预测爸爸的需求、给爸爸帮忙”来躲避爸爸的愤怒。在家里,玛里琳努力提高自己的取悦本领,因为那既能让她免受爸爸的怒气和批评,又能帮她赢得爸爸条件苛刻的认可。像很多女人一样,玛里琳也是儿时就学会了取悦行为。因为她热爱并且同情自己的妈妈,所以她会心甘情愿地效仿妈妈。而且,她还很快就认识到了,当乖女孩,讨好别人,这会让她赢得妈妈的爱,如果赶上爸爸心情好的话,还能赢得他的认可。

我们喜欢得到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那些人的认可。但是,对取悦者来说,赢得他人的认可和避免他人的反对是首要驱动力。事实上,如果你是取悦者,那么在你心里,避免他人的反对很可能要比赢得他人的认可更重要。你对认可上瘾吗?

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取悦者都对赢得认可和避免反对上瘾。那么你呢?请完成下面的测验,确定你的取悦症在多大程度上受这些强迫习惯驱动。阅读测验中的每项陈述,确定它们是否符合你的情况。如果陈述符合或基本符合,就选择“符合”;如果陈述不符合或者基本不符合,就选择“不符合”。

测验:你对认可上瘾吗?1.如果有人反对我,我会觉得自己不值得大家喜欢。符合/不符合2.让我生活中的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我,这对我来说极为重要。符合/不符合3.我总是需要别人的认可。符合/不符合4.当有人批评我时,我通常会感到非常不安。符合/不符合5.我相信我比大多数人更需要他人的认可。符合/不符合6.为了真正让自己感到有价值,我需要别人认可我。符合/不符合7.我的自尊似乎非常依赖于别人怎么看我。符合/不符合8.得知有人不喜欢我,这会让我心烦意乱。符合/不符合9.他人对我的情感有很大影响。符合/不符合10.我希望人人都喜欢我。符合/不符合11.为了让自己感到幸福,我需要他人的认可。符合/不符合12.假如我必须在赢得认可与赢得尊重之间做出选择,那我只好选择认可。符合/不符合13.在做出重要决定之前,我似乎需要每个人的认可。符合/不符合14.对我来说,他人的赞美和认可是强大的动力。符合/不符合15.在我生活的各个方面,我总是非常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符合/不符合16.面对批评我会百般辩解。符合/不符合17.我需要让每个人都喜欢我,尽管我并不是真的喜欢每一个人。符合/不符合18.我会竭尽全力地让那些对我很重要的人不要反对我。符合/不符合19.在团队中,如果有一个人批评或反对我,那么即使其他人都称赞我,我还是会感到不安。符合/不符合20.只有他人认可我,我才会感到被爱。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首先,数数你选择“符合”的个数,那就是你的总分。然后,参照下面给出的分数范围解释你的总分:◆ 总分在15~20分之间:你对赢得认可和避免反对上瘾了。而且,由于你认为自己需要每个人的认可,所以你的渴求可能从来没被真正满足过。你的认可瘾是取悦症的主要病因,需要你马上努力改变。◆ 总分在10~14分之间:你可能还没有对认可上瘾,但你的确过于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对认可的渴望很容易发展成瘾;对于这个问题,你应该立刻重视起来,因为它在你的取悦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总分在5~9分之间:你的认可需求是适度的,没有成瘾……至少现在还没有。然而,即便是这种程度,你对认可的渴望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在意,仍旧容易让你患上取悦症。尽管你的认可需求不如其他原因那么重要,你还是应该保持警惕。◆ 总分在0~4分之间:对一个取悦者来说,你的认可需求低得有些异乎寻常。请检查你的答案,确保每个问题你都是谨慎、坦白地回答的。否认是自我意识的敌人。

除了解释你的总分之外,分析你对单项陈述的回答也很有帮助。总分反映你总体上对他人的认可有多渴望,对他人的反对或批评有多敏感。但是,你对单项陈述的回答也很重要,很有启发性。请再看看各项陈述,尤其是跟你的想法符合的那些。认可成瘾,如履薄冰

重视他人(尤其是你喜爱和尊重的那些人)的认可并没有什么不对或不好。渴望被他人喜欢,这种欲望是天生的,再自然不过。但是,如果你对被喜欢和被认可的偏爱到了强迫的程度,或者你觉得不被认可的后果非常严重,简直就是灾难,那么你就已经跨越了安全的心理界线,进入了冰面极薄的危险地带。

正如前面的测验陈述所表明的,如果你是一个对认可上瘾的人,那你就相信赢得他人的喜欢和认可对你的情感绝对不可或缺。你不仅仅是渴望被喜欢;你还需要被喜欢。对你来说,认可不仅是值得拥有的,还是不可缺少的,就像氧气一样。

跟其他的成瘾者一样,你似乎在迅速地消耗自己得到的一切认可和喜爱。在你的心理账户中没有对认可的储藏或储蓄。不管你今天赢得了多少认可和喜爱,它们就是剩不下;到了明天,你还是会渴望别人的认可。这种瘾只会让你的不安全感变得更加强烈,而正因为昨天你得到过大家的喜爱,所以你的不安全感会驱使你今天再一次赢得他们的尊重和认可。

因为你夸大了批评的严重性,所以批评才会让你非常不安。对认可成瘾者来说,批评总是非常针对个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取悦者(尤其是认可成瘾者)无法清楚地把“他们是什么人”跟“他们做了什么事”区分开来,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区分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

如果你是个认可成瘾者,那么当你的行为或工作成果受到批评时,你就会做出情绪化的反应,就好像你作为人的价值整个被贬低或否定了。因此,受到任何批评都会让你变得草木皆兵、忧心忡忡,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认可成瘾者要想感到快乐和有价值,别人的认可至关重要。正因如此,别人的反对几乎是无论如何也得避免。对大多数认可成瘾者来说,避免反对会成为强大的动力,因为别人的反对要比认可和喜爱发生得更频繁。

思考片刻你会发现,谁都不能连续不断地被喜爱、被认可。认可和尊重的公开表示只会偶尔发生,即使是对最受欢迎的人。

或许大多数时候,社会互动完全是中性的,或者稍微有些客气的。更加公开的认可时常得靠推断。如果有人老是要求别人一再保证他会得到喜爱和认可,那么他就会被人贴上“没自信”、“惹人烦”或者更糟糕的标签。

▶谁也不能随时得到每个人的认可:认可之所以这么容易让人上瘾,正是因为它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得到。先天行为与习得行为

要想为改变你的取悦习惯制定有效的策略,你首先需要理解支配所有行为的基本机制。

人类行为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的类别。第一类是与生俱来的先天行为,以遗传密码的形式存在。如果发育正常,那么不用任何人教,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先天行为。例如,即使没有人教,小孩儿也能慢慢变得会滚、会坐、会爬并最终会站、会走。因此,先天行为不需要学习。

第二类是习得行为。取悦是习得行为,在其形成过程中,其他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要么是你努力效仿的行为榜样,要么是给你提供重要奖赏的人。

▶没有谁生来就是取悦者。重要的是,既然取悦是一种习得行为,那你就能改掉它;或者更确切地说,你就能以更有效的、情感和生理上代价更小的方式重新学习它。取悦者怎样学习

第一种或者说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叫做“角色模仿”。这意味着你通过模仿自己周围那些关系密切的人来学习。像大多数取悦者一样,你的爸妈可能就是你的行为榜样,通过模仿,你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取悦习惯。重要的是你要认识到,你自己的孩子也在模仿你,他们可能也学到了不少取悦习惯。

第二种学习过程必然伴随行为学习,因为那会带来奖赏,或者是因为那可以避免或阻止不愉快的或痛苦的事情发生。如果在预期的行为发生之后立刻就给予,那么奖赏“正强化”就能增大同样的行为将来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大多数人都很熟悉用奖赏来强化学习的做法。如果我们的孩子或宠物表现得很乖,值得我们鼓励,我们就会本能地称赞或奖赏他们。

然而,大多数人一般都不太熟悉“负强化”的概念。尽管如此,通过负强化学到的习惯,甚至可能比通过直接奖赏学到的习惯更牢固。而且,每个取悦者都接受过负强化的训练,尽管他可能不认识这个名词。

行为之所以能通过负强化来学习,是因为行为的目的就是要避免或阻止不愉快的或痛苦的感觉或体验。负强化(或负奖赏)在于避免坏事,而不在于促成好事。然而,就像通过正强化学到的行为一样,通过负强化学到的行为将来也更有可能再次发生。

你的取悦习惯是通过正强化以及负强化学到的。当取悦行为赢得了赞美、欣赏、认同或喜爱等认可时,习惯就得到了正面的强化或奖赏。然而,当你的取悦行为帮你避免或阻止了批评、拒绝、漠视、惩罚或抛弃等反对时,你的习惯就得到了负面的强化。你是怎样对认可上瘾的

对每个人而言,重视他人的认可都是一个强大的奖赏来源。从婴儿期开始,我们的行为就高度地受到他人认可的影响。除了我们最深层的社交设计之外,我们的生物和基因布线也驱使我们寻求他人的认可,尤其是那些控制着奖赏(比如爱、社会地位、学习成绩、薪水等等)的重要人物的认可。

▶取悦者之所以会上瘾,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能为他们赢得他们所渴望的认可。

取悦他人会让你感觉良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取悦已经跟认可联系在一起了。如果有什么事能让你感觉良好,你就倾向于反复去做,以保持那些良好的感觉。

像玛里琳一样,几乎所有取悦者一开始学到的都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让他们高兴,这是赢得至关重要的认可的直接途径。认可是正强化的通用手段,可以最直接地奖赏和维持取悦。

如果想要取悦别人的愿望限制在预定范围内,那么它将是一种非常可取的个人品质。例如,预定范围可能包括把取悦对象限定为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能够非常有选择地对那些跟你关系较远的人说“行”或说“不”,等等。问题在于,因为取悦行为被认可所满足,所以取悦者强烈倾向于把取悦努力扩大到合理的范围和限制之外。对取悦者来说,认可的奖赏价值会让他们成为取悦成功的受害者。可以理解的是,取悦努力的受益者(比如满意的客户)会再来要求更多的利益。于是,他人要求的分量会越来越重。在这同时,取悦者会把越来越多的人变成自己努力取悦的对象。

▶取悦者之所以会受到取悦症的折磨,是因为他们不能也不会说“不”。

不管怎样,取悦者已经把说“行”(不管是口头上答应,还是行动上顺从)跟获得认可和奖赏联系了起来。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取悦症不仅仅是当好人当过头了的问题。有时候,取悦不再是选择的问题;相反,它具有根深蒂固的习惯特征,最终表现为强迫性的、上瘾的行为模式。瘾怎样起作用:两只鸽子的故事

作为认可成瘾者,你对自己想被每个人喜欢的需求认识过于笼统。而且,就像一条摇尾乞怜的小狗一样,你很乐意一直得到每个人的认可。然而实际上,认可成瘾者(像现实世界中的任何其他人一样)只会在某些时候从某些人那里得到他们非常热切地寻求的认可。讽刺的是,让你对认可欲罢不能的,恰恰是这种部分的或偶尔的强化。

与直觉相悖的是,实际上,行为只在偶尔而非一直得到奖赏的情况下才会成瘾。当奖赏随机而且不可预测时,瘾才会形成。这种类型的强化或奖赏被称为“赌博程序”,因为它跟老虎机给满怀希望的赌徒吐钱的方式很相似:随机、偶尔、间歇。

同样的,如果你是个认可成瘾者,那么让你上瘾的其实是机会或希望:尽管实际上你不是每次都能得到认可,但是每次你为别人做好事时,认可都有可能到来。正如下面的例子所表明的,奖赏的确定性、保障性和连贯性根本不是成瘾体验的要素。

关于随机的、部分的强化怎样起作用,最生动的示范是一个旨在研究成瘾本质的实验。这是一项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它会让你异常深入地了解你自己的认可瘾。

在这个实验中有两只鸽子,实验人员已经有段时间没给它们喂食了,目的是用饥饿刺激它们。1号鸽子放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笼子里,这个笼子叫做“斯金纳箱”(Skinner Box),得名于著名的行为心理学家B.F.斯金纳(B.F.Skinner)。斯金纳箱中有个控制杆,鸽子能用喙按下它。在控制杆的下方是个食槽,用来装粒状的鸽食。

1号鸽子在笼子里探索了一会儿,然后开始用喙啄控制杆。当控制杆被按下时,一粒鸽食出现在了食槽中,饥饿的鸽子立刻把它吃掉了。因为可以得到食物,鸽子再一次按下了控制杆,并且又得到了一粒食物。这种按一下就得到一粒食物的行为持续着,仅仅过了几分钟,1号鸽子就养成了心理学家所谓的“牢固的按压控制杆的习惯”。

1号鸽子按压控制杆的习惯是靠连续强化来保持的。这意味着每当鸽子按下控制杆时,它都能得到一粒食物。

现在,2号鸽子被放进了第二个笼子中。在开始的几分钟里,实验的进行跟1号鸽子完全一样。每次2号鸽子按下控制杆时,它就得到一粒食物。然而,一旦按压控制杆的习惯牢固地养成之后,2号鸽子的生活就发生了改变,而最终的结果很不幸。

实验人员不再每次都用食物奖赏2号鸽子,而是采用了随机的或部分的奖赏程序。这意味着2号鸽子可能按了5次控制杆都没有得到食物,直到第6次才得到了。然后,它可能又按了20次都没有得到奖赏,但第21次和第22次却都得到了。再接下来,它可能要按更多次才会得到下一粒食物。

就2号鸽子的处境来说,关键在于按下控制杆的奖赏偶尔才会出现。鸽子无法准确地预测下一粒食物什么时候到来,因为奖赏的给予是随机的。

实验的最后一步是看彻底取消奖赏后,两只鸽子按压控制杆的行为会持续多长时间。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没有任何强化的情况下,哪只鸽子按压控制杆的行为会更持久。对斯金纳箱中的鸽子来说,得不到任何强化仍然按压控制杆,这相当于成瘾行为。你认为哪只鸽子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