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经济合作:原理、模式与政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8 18:44:18

点击下载

作者:王赞信 魏巍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跨境经济合作:原理、模式与政策

跨境经济合作:原理、模式与政策试读:

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重心放在沿海地区,这是战略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与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符。边疆地区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重要陆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国的边疆地区多数是多民族聚居区,虽然这些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增长,但由于这些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且民族与宗教关系复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背景下,如何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缩小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央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10年1月,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满10周年。回顾这10年,西部地区的GDP、基础设施、生态恢复、农村发展、区域合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比西部地区的高,经济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从倍数上看,相较于2000年的水平,2010年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略有减小;但是从绝对数值看,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以东西部地区间人均GDP差距为例,1990年为995元,2000年为7687元,2010年增加到26734元,2015年则增加到32815元。

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增大需要政府制定政策进一步促进西部的发展。显然,仅仅延续西部大开发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新的政策来促进西部的进一步发展。尽管中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000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但是中国与这些邻国的贸易额仅占中国总贸易额的5%左右。因此,通过沿边开放、增加边境贸易、鼓励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来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将是进一步促进西部发展的重点。201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发布,着重强调了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机制背景下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提高边疆地区的开放水平对促进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针对云南、西藏、甘肃、新疆等9个省区的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市、市辖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个边境团场,中央政府于2012年5月发布了《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规划》),提出了明显提高边民生活质量,明显减少贫困人口,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发展目标。其中,重要的措施包括实施沿边开放和促进跨境经济合作。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一种有利于提升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模式。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特别强调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程中,将推进与周边国家的跨境经济合作。显然,构建跨境经济合作区将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大程度上缘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到经济特区投资。与沿海经济特区作用相类似,边境经济区或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沿边开放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第一,我国西南边疆省份,与周边国家长期保持和睦关系,且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第二,西南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自然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南省份的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四,我国西南边疆地区与GMS的其他国家在发展条件、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市场消费水平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与互补性。

促进我国西南沿边开放在与邻国的国际合作上具有深厚的基础,其中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的建立。

边境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这些地区同时又是联系国内沿海和东部发达地区与周边国家乃至更大区域之间的纽带。本研究将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探索新的路径,将在理论上为促进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

对西南边疆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研究始于2009年的亚洲开发银行金边计划,由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主持申报,由老挝国立大学和河内农业大学学者参与的“Policies for Investment in China-GMS Cross-border Economic Zones:Incentive Effectives and Redesign”(编号:R-CDTA 6407)项目中标立项。通过多次参与调研和国际研究会,笔者深感跨境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为相关的学术问题所深深吸引。2011年项目结束后,笔者从不同渠道申请了项目,对相关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整理成本书。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如下。

国家边疆地区多为经济不发达区域,且地理、民族和政治环境比内地经济区域更为复杂,已有的产业集群、制度经济学和不平衡增长理论不足以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提供指导,跨境经济合作理论及相关研究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在本书之始,首先概述已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并对跨境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

其次,边疆地区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占据一定主导优势;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聚落较多,他们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推进跨境经济合作,有必要了解边疆区域的产业现状和边疆民族地区农户的生活水平。因此,本书将用两个章节来研究这两个问题:第二章主要分析我国西南边疆及邻国的产业发展概况,第三章则借助实证的方法分析边疆民族地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跨境经济合作主要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来推进,在第四章首先梳理现行的边界两边投资和贸易政策,并比较中国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在这两类政策上的异同。然后,基于引力模型量化近20年跨境贸易的边界效应阻力值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为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提供指导。最后,基于非参数分析和参数分析两种工具,结合调研数据研究影响边境经济区吸引投资的因素,研究结论可为边境经济区吸引外来投资提供政策启示。同时,投资与区域内主导产业、融资环境密不可分,本书将以两个章节来探讨它们:第八章借助灰色关联度、显性比较优势等方法研究中国与老、缅、越三国在不同产业上的关联关系;第九章旨在分析融资环境对边境企业投资动机和绩效的影响。

推进跨境经济合作,有助于双边国家边境区域的经济发展。这种影响究竟什么样?在第十章中,利用情景模拟方法和云南省42部门的投入产出法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对边境区域的居民收入、总产出和增加值的影响。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跨境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模式,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关系。第十一章,对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概念、原理以及发展历程进行说明,并讨论了影响合作区成功的因素。在第十二章中,从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探讨跨境经济合作区所需的制度体系。

最后,本书从如何促进沿边地区的对外合作、如何促进跨境贸易和如何吸引外来投资等六个方面对前述研究进行概述。同时,结合目前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现状和所需条件,对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

本书是作者所承担的多个研究项目的成果,其中包括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金边计划发展管理(Phnom Penh Plan for Development Management)”项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项目“民族地区对外合作平台建设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与机制”(项目批准号:2015-GM-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环境下我国沿边经济区的企业行为与企业集聚研究”(项目编号:71362026),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和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项目。

完成这些项目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在此特别感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Aradhna Aggarwal教授、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区域合作专家Alfredo Perdiguero、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杨先明教授,他们为项目的构思、研究方法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指导与建议。同时,也感谢云南大学罗美娟教授、陈瑛副研究员和袁帆博士,他们参与了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的实施,为第六、七章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感谢Aradhna Aggarwal教授和亚洲开发银行专家Dinyar Lalkaka先生为第十一章的撰写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及相关参考资料。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多名研究生也参与了部分研究工作,其中杨静丽参与了第一章撰写,李婕菲参与了第三、四、十章的研究,吴鹏参与了第八章的研究,黎晓旖参与了第九章的研究,在此对他们为本书所做的一切努力和奉献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研究成果得以最终出版,感谢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项目为本书提供了出版资助。几年来,尽管为本研究费尽了心思,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本人的学识局限,书中的纰漏甚至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不加掩饰地批评指正。您的批评不但能使本研究进一步完善,而且也是我的学术追求的动力之一。在此,我提前向您表示感谢。王赞信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Foreword

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recent develop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current wave of regionalization is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CBEC)as an effective policy tool with a dual impact.On the one hand,it serves as a fertile ground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hence is firmly rooted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initiatives.On the other hand,it can be a potential too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which are generally marginalise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Yet to date,there has been far too little serious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border areas,and their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form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uring countries.This book fills that gap.It focuses on cross border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RC and its neighbouring countries in the Mekong region under the broad framework of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GMS)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me.

The GMS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gram launched in 1992 by six countries that share the Mekong River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set out to create a harmonious,integrated,and prosperous subregion through a“3Cs”strategy of enhancing connectivity,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and promoting a greater sense of community.In the initial phases,the programme focused on linking the GMS countrie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corridors,and reducing nonphysical barriers to movement.Subsequently,in 1998,a need was felt to broaden the scope of transport corridors by evolving them into economic corridors with the objective of attracting investment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ubregion,promoting synergy and enhancing the impact of GMS activities.In June 2008,the GMS members set up an Economic Corridors Forum to enhance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countries in developing industrial nodes along these corridors.The choice of border areas and/or towns selected as potential node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is programme which aims at bringing ab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order areas.The PRC integrated these initiatives on cross border cooperation with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Western China in 2000.It set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as the central pillar of its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increasing border trade and investment,and encouraging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uring countries as the key objectives.

Border regions are typically the least efficient locations in terms of transport routes,markets and socio-political factors.This raises some pertinent ques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motion of cross border trade and investment,two key elements of CBEC.What is the rationale of promoting these geographical peripheries as development nodes?What is the economics of border areas?How can these zones attract investment and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What types of industries can be promoted in these areas?Can they bring about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This book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drawing on both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It provides compelling evidence using the secondary and primary databases on the factors driving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charts the roadmap for policy makers for a successful strategy for its promotion.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While the key analysis covers Mekong Region with a focus on the PRC,the study has a much wider implication for such initiatives in general.

The first two fronts of the book set the tone for an ambitio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at follows,by offering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rationale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o CBEC.It explores the benefits of such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border areas and delves into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border areas in detail in term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dustrial development,trade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and industrial linkage.

A major highlight of the book is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tools to assess various aspects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meticulously organised in the rest of the book.It begins by identifying the poverty-reducing factors in the border areas.The findings reveal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in achieving the goal of poverty reduction in these areas,and thereby establish the need to promote cross-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which fosters income generation,people-to-people contacts as well as networks between communities.This facilitates the generation of human capital on the one hand and social capital,trust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local commun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rder,on the other.

In what follows,the study focuses on cross border trade and investment as two key forms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them.It draws on both the relevant secondary databases and a primary survey database,and uses relevant econometric techniques to produce evidence based wealth of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Cross border trade is found be constrained by distinct border effects,the barriers being most constraining in Vietnam,followed by Laos and Myanmar in that order.It reveals that removal of linguistic barriers,reduction in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regional integration of currency,and improvement in macroeconomic control can help reduce the border effect and thus promote cross-border trade.

While dealing with investment,it turns its focus on the existing border economic zones on the PRC side and explores the potential,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nd performance of these zones.The target under the GMS programme is to evolve them into cross border economic zones by integrating them with border economic zon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rders.The study is optimistic about the prospects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zones.It finds that private investors can leverage the abundance of resource and market potential in these areas by investing in resource intensive industries with market potential.However,they need to be made attractive for private investors by offering a package of incentives and services.One of the most contentious issues in the debate on SEZs is the role of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attracting investment.Most studies however focus only on tax incentives.The study defines incentives broadly to include preferential tax policy,land use policy,financial support service policy,labour use policy,and investment facilitation.It provides evidence that preferential tax polic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influencing firms’ investment decisions.In general,financial support and land use policies are also found to be important.But it finds heterogeneity in their effectiveness across regions.Overall,the analysis arrives a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BEZs would require better fiscal and financial services.It is desirable to introduce some strategic financial corporations and establish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pecialized in providing financing,insurance,and currency clearing exclusively to these zones.It also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reconciliation of customs policies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costs of multi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Overall,it emphasises how improved incentive packages and a favorable investment climate are indispensable for the promotion of border and cross border zones.

The asessment of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s of cross border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scenarios using an Input-output model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study.The impacts are assessed in terms of output,GDP,household income,employment.It is discovered that cross-border trade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regional economy,followed by private investment and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that order.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dilemma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ross border investors.It is carried out at four levels:the embedded social background(informal institution),the form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law,regulation and policies),governance,and resource allocation;and is concluded with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Overall,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criticality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points out that effective policies are needed to promote cross border trade and investment to encourage economic cooperation.It produces a set of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to help policy makers further improve and scale the programmes to fully capture their potential.This book is a valu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on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I congratulate the author and welcome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I believe that this evidence-based analysis would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for policy makers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complex policy of cross border economic cooperation.Aradhna AggarwalProfessor,Asia Research Centre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Denmark第一章边境经济区的相关理论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引入不同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对经济特区的建立、集聚的产生和由此导致的新空间模式以及相应的发展政策与战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经济特区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支持。一 产业集群理论

一般来说,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等人的集聚经济理论以及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19世纪末,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对产业集群的形成进行了论述。而后,1909年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1937年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以及1991年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理论,1998年波特的新竞争理论等学说,从不同的侧面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建立边境经济区具有将边境区转变成大尺度区域共同市场的中心区的倾向——至少是在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通过企业有效的前向、后向关联,使得边界两侧市场区整合、边境区市场潜力大大提高,也使国家间跨边境贸易增多,吸引更多的企业、人口向边境区集聚。边境经济区的建立促进整个西南边疆地区在合作开发过程中实现整体上的集聚规模经济,企业向边境区移动的可能性增大,加快吸收效益高且与邻国相比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等集聚。这些都可以借鉴产业集群经济规律及其思路与方法。(一)韦伯的集聚理论

韦伯认为,集聚的经济效益可通过两种类型来实现:一是生产或技术集聚——由工业集聚的内部原因引起的,又可分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企业间协作的加强两种方式;二是社会集聚——由集聚的外部原因引起的(如集中布局共享有关设施获得的成本节约等)。集聚将引起三种地域集聚类型,即地方性集聚(有限地区同类生产单位组成的整体)、城市性经济(如城市形成后对企业成本下降而带来的利益等)和中心区工业(企业高度集中区域的工业整体)。韦伯所讨论的工业区位集聚问题,已经被后来的经济和地理学者发展和应用。(二)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在1890年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将“产业区”界定为“一种历史和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内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于融合”。马歇尔更多的是从聚集性经济角度进行论述的,也就是从外部经济性等静态效率优势方面来解读这种企业空间集聚形态。马歇尔提出了外部性/聚集性经济的概念,他认为,区域专业化包括了偶然的因素;聚集性经济一旦建立起来,这些区域就受到外部规模经济的支撑。另外马歇尔提出一个有助于成员企业间的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包括“产业氛围”、外部性和社会文化问题等要素在内的分析框架。这里的“产业氛围”指“商业秘密”和“思考和行动习惯”,外部性指外在于个体企业同时又限于集群边界内的影响,社会文化问题包括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度等。总之,马歇尔对产业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规模经济外部性和交易费用节约等静态效率角度对产业空间集聚进行了分析,强调地域集聚的经济主体间既定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对产业经济的发展凸显出特殊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关注。他们侧重于分析区域内部区域网络组织的经济意义,并由此引起了经济学界对产业集群这种形式的研究兴趣。新古典主义经济地理学家克鲁格曼秉承了部分马歇尔的思想,认为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的要素主要有三种:劳动力储备、专业供应商和技术知识溢出。但这与马歇尔产业区理论存在一定差异,而与新贸易理论有相似之处,克鲁格曼的研究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基础上的。他认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技术的快速变革导致了内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衰退。在此情况下,聚集性经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生产活动外包来实现交易成本节约,由此他认为聚集性经济更具有外部规模和范围经济优势。克鲁格曼在1991年发表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将地理因素重新纳入经济学的分析中,通过一个简单的两区域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规模经济而使运输成本最小化,从而使制造业企业区位选择于市场需求大的地点,反过来大的市场需求又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最终形成所谓中心-边缘模式。所以,中心-边缘模式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制造业份额。也就是说,企业和产业一般倾向于在特定的空间集聚,而不同的产业又倾向于集聚在不同地方,之所以大量相关或相同产业愿意集聚在某一特定区域,与产业专业化和市场需求有关,而事实上产业专业化与该产业的市场需求互相促进,呈正反馈效应。企业和产业在特定区域集聚,就能因节约运输和通信费用而获得要素报酬递增。(四)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而展开的。他主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做具体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波特把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关系总结如下。

第一,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该聚集体内部存在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联系和竞争企业与互补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其中纵向生产链联系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专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比如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服务的供应商,专用性基础设施的供应商等。集群往往向下游拓展到销售渠道和客户,而横向联系扩展到互补产品地制造商和在技术、技能上相关或有着共同投入品的企业。同时还有集群外围支撑机构:政府、大学、标准化机构、智库、职业培训机构及商会等,这些机构提供专门化的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

第二,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群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集群中的企业更容易招募到合适的雇员和选择各种供应商。集群内部往往积累了广泛的市场、技术和竞争信息,这些信息的迁移异常活跃,集群内部的企业容易获得专门的信息。集群还能提供互补优势,比如不同产品在满足顾客需求上的互补,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的集体生产率协调。二是集群可以推动创新,为将来的生产率提高做好准备。集群不仅使创新的机会更为可视化,同时增强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集群中的企业往往能够从当地获得它实施快速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当地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能够紧密地参与创新过程,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是集群促进新企业和新商业的形成。集群内部创业的进入障碍较小,其中的资产、技术、投入品和人力资源都是直接具备的,并可以方便地被组合到新企业中去。当地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对集群都是比较熟悉的,因此愿意索取较低的投资风险报酬。集群往往能够提供一个巨大的当地市场,企业家能够从业已建立的关系网中开拓业务而获益。所有这些因素都降低了新企业的进入风险,同样,如果企业经营不成功,退出障碍也不大。集群能够强化自身的发展活力,集群使得其成员在丝毫不削弱它们原有的灵活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只有大企业或者正式联盟才拥有的规模优势。二 制度经济学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产业集聚经济规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新概念与新理论,比如交易费用节约、创新网络、学习型区域与企业联盟等。(一)集群交易成本论

从交易成本节约角度对集群进行分析的主要代表性学者有斯格特和斯多普,他们在早期的研究中借用高斯和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概念来分析企业的垂直分离和本地化聚集过程和现象。他们认为企业集群作为介于层级制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形式两者之间的特殊形态,通过企业的地理集中和企业网络的形成,在市场和技术高速变动的情况下,企业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生产协作网络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并保护合作因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灵活适应性。本地企业间的频繁相互联系所产生的交易成本比那些在地理上分散分布的企业更低,这主要是由于当地很高的信息密集度和传输频率使得信息的提供和识别较为昂贵,而且在地理距离接近的情况下相互之间频繁合作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来实现契约。他们认为交易费用是与地理距离有关的生产费用中最重要的费用,因此企业集聚可以使交易费用最小化。同时为了减少“技术锁定效应”和退出壁垒过高的问题,企业也必须进行外部化和垂直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单个企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产业综合体(产业集群)整体的灵活性——“弹性专精”的生产模式和生产网络。

他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分析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批评。斯多普等学者对此做出了回应,并且开始注意到知识和学习在集群创新和发展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斯多普在交易费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非交易性相互依赖”的概念。他们认为众多企业集聚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产业社区,而且区内成员企业间存在着较强的非交易性相互依赖关系。主要包括在市场和技术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间相互协助来制定战略计划的习惯、规则、实践和制度等,从而为本地生产系统提供有关新产品市场、生产方式以及资源获取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相互协助关系常常发生在传统的交易市场之外,而且这种知识大多具有缄默性和较强的本地植根性,从而促进了本地生产系统或“知识社区”的建立,其中企业是“知识社区”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参与知识的创造和扩散过程。而知识之于国家作用在“学习型经济”和“学习型区域”等概念中也进行了描述——知识是塑造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资源,而当地特殊的制度安排对此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产业集群当地学习行为和制度安排的培养对建立地方生产系统作用最为关键。斯多普等认为,在聚集性经济中,企业/组织和技术学习之间首先是区域化的投入-产出关系,或者说是交易性关系,从而构成用户-生产者关系网络,这样的网络对信息流动、扩散起着关键性作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间非交易性关系的重要作用(如劳务市场、区域惯例、标准以及价值观、公共或者半公共性质的机构)。(二)社会网络关系理论

社会网络关系学派基本上是运用社会网络关系理论对产业集群进行分析,提出了“本地根植性”和“机构稠密性”等观点,他们提出“社会关系网络不同程度且无规律地渗入了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根植性”观点,将其应用于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强调企业是以不同的方式嵌入集群中并与各个不同的部分建立联系。格兰特维特强调新信息是通过“弱纽带”实现传递。格兰特维特提出新信息通过偶然交际(弱纽带联系)得到,而不是通过紧密的个人友好关系(强纽带)得到;“弱纽带的力量”观点是基于这样的前提:集群成员之间的频繁联系则是强纽带,由于内部联系频繁而产生的大量信息的总和是冗余的。相反弱联系是与群体内部不同变动的成员沟通联系,而非与中心企业联系。弱联系更能够发现机会,因为弱联系提供了接触新的不同信息中介的机会。因而集群内部成员企业如果可以通过保持这样的密集但无重叠的关系网络,就可以增加获取新的思想和知识以及与竞争力相关信息的机会。

因此,社会网络关系理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集群创新和内部的关系结构进行揭示的。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分析,强调产业区内的紧密互动关系是以企业间高水平的信任为标志,这样可以促进这些不同知识的载体之间的共享,在这些社区中企业间的网络关系典型地表现为一张密集的网络或者层叠关系网,而知识可以通过这样的网络在地理集群中迅速扩散和共享。(三)区域创新理论

以麦莱特为代表的欧洲GREMI(European Research Group on Innovative Milieu)小组从创新环境理论角度对成员集群进行研究,结合对欧洲多个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区域创新环境理论(local innovative milieu);从而将“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的概念延伸运用到成员集群层面,他们指出区域创新环境的核心机理和标志特征就是“群体学习行为”(collective learning)。

广义地讲,创新环境指的是产业集群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一般特指在集群中当地促进创新的各种制度、法规、实践等所构成的总和系统。麦莱特根据创新环境方法对本地生产系统、创新环境和城市系统的关系——本地经济内生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指出,区域内生性发展由三个过程构成:创新过程、文化整合过程、再生产过程。创新过程最终取决于当地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文化整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集群内部的协调和防止本地资源的瓦解,再生产过程就是对昔日构成要素的复制(代理人、资源、诀窍、规则、关系资本等)。正如巴卡蒂尼强调:“生产不仅仅意味着通过给定的技术过程和时间间隔来将投入转变成产成品,而且意味着从生产过程的开始就对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复制。”

GREMI的创新环境理论展示了创新环境如何为本地生产系统掌舵,如何促进、激活和引导创新过程,文化整合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的孵化、捕捉和扩散行为。因此创新环境并不是地方生产系统的一个特殊种类而是地方组织系统发展多依赖的认知框架,是作为一种认知基础作用于地方技术和关系等要素。他们认为,这种创新环境是面向外部的开放性生产综合体,也就是说,这种生产综合体是面向技术环境和市场环境开放的,对诀窍、规则、关系资本等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和运用,因此创新环境构成了集群当地生产系统的基础结构。创新环境是不断调整和转变过程的综合体。这些过程主要由内部互动机制和学习机制所驱动,其中内部互动机制取决于集群内部创新主体——企业的合作能力和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在创新网络中,则是依靠其在发展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资本。由于通过群体学习可以促进新诀窍和技术的创造,促进企业间竞争和合作关系的平衡,并且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等,因此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影响和改变集群成员企业在技术和市场环境中行为方式来达到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资源的目的。三 不均衡增长理论

针对区域的发展问题,一些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则提出了区域不均衡增长理论。不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总的发展水平低,市场力量的自然作用在任何时候都将增加国内和国际不平等”,要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依赖于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和周密的经济政策,如在落后地区建立“增长极”和“增长中心”以启动这些地区的发展,培养其自我发展的能力,然后利用市场力量实现这些地区的积累增长。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的西南边疆跨国区域的合作开发过程中,中国在GMS建立经济特区就是建立边境地区增长极的组织,通过经济特区的建立,发挥增长极的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经济的增长。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取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却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的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这种国家或区域之间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的现实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呈收敛之势,反而趋向于扩大。为了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同时也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的依据,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均衡增长理论。主要有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adal)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A.O.Hirschman)的核心-边缘理论等。(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与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相反,佩鲁主张区域发展中不均衡的存在。他认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集中于特定的区域,形成一种吸引力和排斥力交汇的增长极。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存在靠自身增长和创新的优势经济单元。由于这类“经济单元”能够在技术上创新并对外牵动、在资本要素上集聚并对外扩散,使企业和行业走上规模化、集中化轨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边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

在增长极理论中,佩鲁把一些经济单元支配另一些经济单元的过程称为“支配效应”(dominance),把那些由于自身的成长与创新会诱导其他经济单元成长的优势经济单元称为“推进型产业”(propulsive industry)。通过推进型产业的成长,使前向、后向以及旁侧联系的产业从中受益,并且以推进型产业为中心进行集聚,形成产业综合体(industry complex),产业综合体的成长与创新速度要比其外界快得多。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熊彼特(J.A.Schumpeter)的创新与长波作用理论的影响。在他看来,企业家创新是经济进步最主要的因素,而最具创新性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大的经济单元中,这种经济单元往往也是推进型产业。经济成长并不会同时在所有地方出现,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并借助产业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依存,以不同的途径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二)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是不均衡发展理论中的区域发展模型,认为社会系统某些变量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与之相抗衡的力量来使之恢复均衡,反而会使系统越来越偏离原始的均衡状态。因此,社会系统并不是以自动均衡为特征,而是遵循累积、循环因果的规律。

在繁荣地区,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会提高生产效率,因而市场力量将促使经济活动更加集聚,导致报酬递增。由于经济集聚,繁荣地区将会持续累积而快速成长,同时又带来两种效应: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和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扩散效应指繁荣地区向落后地区购买原材料及农产品,促使落后地区收入水准提高、经济开始发达,再对其增加投资,输出技术而使落后地区受益,即资金和技术由中心向外围移动;回流效应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遵循价格定律中生产要素向收入高的地方移动的规律,由增长缓慢地区流向增长迅速地区,即资金和劳动力由外围向中心移动。

在缪尔达尔看来,“回流效应”直接导致不同地区的“累积循环”发生,而这样循环往复的结果,就导致了发达地区的财富不断累积。此时,“扩散效应”就会发生,从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