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9:07:2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

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5套名校考研真题】试读:

第一章 人类需要和贫穷

1.1 复习笔记

一、人类需要的基本内容

1.普通需要的内涵及其不同视角(1)普通需要的内涵

①社会工作辞典认为,需要是为了生存、幸福和完善而体现的生理、心理、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

②马可罗夫指出:“社会工作中的需要至少有五个角度,即冲动、短缺、要求、资源和问题。”由于需要的概念比较多元,判定何谓需要就较困难。如,领取低保的母亲要求另增补助,并准备花大部分收入购买新衣服。(2)普通需要的不同视角

①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其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如,衣食住行属于生理需要;法制完善、社会稳定归于安全需要;拥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有了归属和爱;具有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就满足了尊重需要;获得提升就感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

其二,某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本。上述需要组成由生理需要依次到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需要的金字塔。

其三,人们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只有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可以满足。

需要层次说对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社会工作实务大多是围绕低层次需要展开的。但是,该理论不能说明需要满足中的某些现象。弱势人士不愿享受福利以免被贴上标签,就是尊重需要高于生理需要的具体事例;危机时安全至上也说明了安全需要在特定时刻的重要性。

可见,在某些情况下,不同需要不一定按层次高低顺序,多个层面需要也可能同时发生。整合马斯洛需要层次说和现实中诸多案例,可以认为,需要层次说其实描述的是最大多数人、极大部分场景中的需要状况,特殊人物、特殊场景下可能并不遵循上述法则。

②整体需要说

佩尔曼的整体需要说认为,人类需要是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组合。详而言之,人类需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作为生理和生物的人,人会根据过去体验、现在状况和将来预期,借助人际联系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模式寻求需要满足。

如,人们希望所得岗位离家不远(生理上不辛苦)、压力不大(心理上放松)和有地位(社会上有发展));由于几者往往矛盾,求职者就可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求职和发展经验,选择离家较远、压力较大但未来有发展的职位。

③阶段性需求说

托尔认为,普通需要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需要,如身体健康、个人发展、情感成熟、智力发展、与他人联系和精神需求等。在不同年龄段,人类的普遍需要有所不同。

如在婴儿及儿童阶段,感到安全、得到爱和关心、有学习机会是其普遍需要,需要未满足就会产生情感混乱;在青少年阶段,自我依靠、身份认同、体现多重角色是普遍需要,如对自己究竟是孩子还是成人把握不定,就会有失落感从而渴求保护;在成年阶段,工作准备和参加社会生产是普遍需要;在老年阶段,经济和情感需要特别重要。

④任务和危机说

埃里克森认为,人类需要与人生任务紧密相关,如果任务没有完成,他们就会面临危机。

根据该理论,可以将人生任务分为以下八个:

a.人生任务之一是获得基本信任,如果没有获得这种信任,人就会有一种怀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就体现了该原理。

b.人生任务之二是自主,如果没有实现自主,人就会感到害羞和疑虑,因此,较独立自主的人士就较有自信和自尊。

c.人生任务之三是融入社会,如果没有完成该任务,人就可能犯罪,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化不佳的青少年有较多偏差行为就是该原理的体现。

d.人生任务之四是进行工作,如果没有工作或失去工作,人就可能有自卑感,不少失业人士就会悲观地看待人生和未来。

e.人生任务之五是获得身份,如果身份不明就会出现角色混乱,如,青少年逐步独立但对自己是谁、是成人还是孩子、应该做什么、自己的性别角色等产生混乱,因此比较迷茫。

f.人生任务之六是发展亲密关系,如果没有要好的同性朋友或异性伴侣,人就会觉得孤独。

g.人生任务之七是生育,涉及是否结婚、何时结婚、是否要孩子等议题,如果不能生育就成为一个危机。

h.人生任务之八是自我完善,如果经努力仍不能自我实现,人就会感到绝望。

2.人际差异与特殊需要的基本内涵(1)人际差异的基本内涵

不同个人之间存在人际差异。费德力可认为,人际差异指个人的生物、生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会影响到人类需求的表达和满足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人际差异是性别、年龄、宗教、种族、生理和心理能力、性倾向、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指标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服务对象的特性。(2)特殊需要的基本内涵

由于人际差异的存在,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就表示为特殊需要。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中,婴儿的安全感来自母亲的呵护和抚摸;成人的安全感可能来自法制完善、就业保障等;强势人士的自我满足可通过不断获得重大成绩予以体现;弱势群体的自我实现也许就是基本生活的稳定。

与此同时,不同人士需求满足顺序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如,成功人士可能会暂时牺牲生理、安全等需要,因为自我实现是他的最基本需要;普通人士则首先注重基本的衣食住行、安全、归属等需要的满足。再如,在青少年前期(性成熟到l7岁)与青少年后期(18—20岁)阶段,需求也不同。

就本质而言,特殊需要是人类普遍需要和个体差异的整合结果。

3.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基本内涵及其与市场需求的差异(1)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与市场需求的差异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与市场需求不同。市场需求是经济学的概念,是消费者通过市场机能的运作而获取特定的服务或商品;这种需求会随着消费偏好的市场效果或外在干预的非市场效果而有所改变。社会工作视角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特性。有学者指出:“人们在所处环境中,经由客观比较或者主观感受,察觉在某一方面有所匮乏而产生危机感,但又缺乏通过市场经济解决的能力,因而要求或极度期盼某些团体或组织采取特定的行动干预,提供必要的物质或者服务以解决困境,恢复或增进其福祉。”(2)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内涵

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中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体,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

4.需要测量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1)需要测量的表现形式

①规范性需要:由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现存规则,制定在特定环境下人类所需的标准。如,中国城市的最低社会保障线就是研究人员根据人类的热量要求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而提出的。由于各地物价水平不同,上海的最低社会保障线与贵州就存在差异。

②感受性需要:当个人被问到对某种特定服务是否有需求时,其反应就是感受性需要。该需要可以通过调查获得,是个人主观的感觉。需要的产生不是来自我们缺乏的,而是来自于邻居拥有的,如人们相互攀比的具体对象就是一种感受性需要。

③表达性需要:该需要可以来自个人或团体,感受性需要如通过行动或表现来明示,就成为表达性需要。如,高中生积极迎接高考,进入大学就成为其表达性需要;医院候诊室人满为患,候诊室扩大就成为医院的表达性需要。

④比较性需要:该需要是根据某种特征所作比较后发现的不足。如,当事人具有与已接受服务者的相同特征,但是没有获得同样服务,他们就有了比较性需要。这种需要通常在选择服务提供时出现。(2)需要测量表现形式的特征

①规范性需要适用于规范共同的最低标准,可以克服潜在需求者不知如何获得福利的不足,但是该模式难以脱离父权意识,具有相对性和多变性,忽略了个性差异,从而人性化不足。

②感受性需要假定个人之间的需求因主客观原因而有所差异,可以使个人避免不知道如何申请服务及受限于规范性需要等问题,但是其所感受的可能并非是真正的和根本的需要,从而容易产生偏误,降低服务效果。

③表达性需要小于感受性需要,适合于比较差异性条件。但是,该需要可能随不同场景而有所变化,主客观差异、缺乏信息、限于心理制约等都会影响个人、团体乃至机构全面表达需要的意愿和行为,从而资源分配计划的推行效果就受影响。

④比较性需要存在于因相对剥夺而引起的个人、团体、区域之间,具体特征是其比较的基础;但是,上述特征的界定会有所困难,因为比较的基础及其价值认定具有相对性。

二、贫穷

1.贫穷的定义(1)汤森认为,贫穷就是人们缺乏获得食物、参与活动、拥有生活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源。(2)联合国的文件(1995)指出,贫穷包括非常少的收入和其他状况。后者如缺少获得基本服务的途径,缺少保障,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歧视和社会不平等)等。

2.贫穷的模型(1)生存模型,指维持生活和健康必需的食物不足和没有住处,较严重的生理需求不足、饮食营养不佳、疾病,缺衣少药等。生存模型针对的是绝对贫穷状况。由于不同人士的需要水平不一,该模型也就体现出一定弹性。(2)营养标准模型,即按照最低的热量需求计算食物的最低成本。如,人一般每天需要2400卡热量,按照该模型,如果无法满足这种热量要求,则被视为处于贫穷状态。其实,该模型仅从食物角度讨论贫穷,非食物支出(如衣服、住宿)被排除在外,关注的领域少于生存模型,对某些现象(如减肥)导致的营养不良现象无法解释。由于不同人士、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及食物组合模式存在差异,该模式的标准就存在较大变异性,从而不利于具体政策的推行。(3)收入不公平模型,涉及个体在收入群体的相对位置,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其常用手段。洛伦茨曲线以累积人口的百分比为横坐标、收入累积的百分比为纵坐标,记录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的交叉点,根据所得的曲线与对角线的关系说明收入不公平状况。曲线和对角线之间面积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反之则越公平。曲线与对角线间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面积的结果称为基尼系数,处于0到1之间,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数0.4是国际公认的警戒线。(4)相对剥夺模型,指由于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当,某些人所享资源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被剥夺了获得福利和参与社会一般活动的机会,从而被社会一般的生活模式、习惯和活动所排斥。这些人就有了“剥夺感”,可以视为穷人。根据该模式,残疾人、失业人士可以视为一种穷人。

3.贫穷的类型(1)相对贫穷,是指依赖于主观标准,某人是否感到贫穷或被剥夺,或是否感到他人被剥夺。生活标准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便会感到相对贫穷,而处于收入最低的几个群体会感到相对贫穷。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收入在中位数的50%以下就属于贫穷,40%以下属于严重贫穷。(2)标准性贫穷。某些群体无论其物质状况和收入如何,都被界定为贫穷人士。失业者、老人、慈善机构居民、精神病人、残疾者、移民尤其非法移民等可以视为穷人。(3)绝对贫穷。这主要依食物消费划分,标准最难确定。如,有些国家以每天2400卡热量为标准,有些国家则以食物支出在总支出占l/3为标准。

上述三种贫穷中,相对贫穷界定最主观,标准性贫穷界定最客观,绝对贫穷界定则居于两者之间。

4.贫困线(1)贫困线的定义及其作用

①定义:贫困线是界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资金或资源的标准线,旨在以资产调查为基础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的人士或家庭可以视为贫穷。

②作用:贫困线的制定可以作为政府扶贫政策的依据,可以协助估计社会保障支出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还可以进行不同地区和时期的比较。制订最低生活保障线以舒缓贫困是负责任政府的义务,其建立和发展是适应当时当地社会背景的产物。(2)贫困线的常用制订方法

①市场菜篮法

该方法就是列出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再计算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必需品和服务所要支付的金额。根据前述的几种贫穷划定标准,市场菜篮法是根据标准性贫穷或绝对贫穷状态而制订的,对象基本上是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市民。

该方法一般由专家或高级行政人员制订,其不足在于需要专门调查、行政费用高、人性化不足,人们只有按照专家或高级行政人员设计的食物消费标准,才能保证最低营养。与此同时,特殊需要者(如荤食者)就不能保证其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尽管如此,由于利于比较、简明易解、可保证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该方法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得到过运用。

②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法)

该方法以食物支出占整体生活消费金额的百分比为基础,计算现时受助人的基本食物开支状况,然后代入中下层群体的恩格尔系数的分子来计算整体生活的基本开支金额。其原理是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开支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食物开支比例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差。食费对比法往往与家庭的消费模式有关,因而指标弹性较大,不易操作;而且,它需要专门调查,行政费用高。因此,实际应用时需足够小心。

③生活形态法

本方法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眼光确定哪些生活形态属于贫穷,再以调查方式找出哪些人处于这些形态,然后找出他们的收入边际线,而这边际线便成为当地的贫困线。由于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难以准确把握,而生活形态法能更好地反映民众生活水平,也较少规范受助者的生活形态,便于进行不同地区的标准比较。因此,该方法较优于以收入为基础的贫困线。(3)国际贫困线的内容、优缺点及选取原则

①内容:于单身人士而言,贫困线相当于平均工资的l/3;于两人家庭而言,贫困线相当于平均工资;于三人家庭而言,贫困线相当于三人家庭平均工资的一半;依此模式类推。由于收入平均数易受极端数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以收入中位数替代平均数作为国际贫困线的依据。

②优缺点:优点在于简单易行、节省行政费用、方便纵横比较、受助者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又不限制其生活方式;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准确把握民众的收入水平,而这在一个收入分配不透明、金融制度不完善的社会中有一定难度。

③选取原则

a.是否公平。该贫困线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平相关,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世界银行标准2400卡/天),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贫困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用通胀率调整较消极),应该较少规范受助人的生活形态。

b.是否有效率。该贫困线不需要专门调查(可由二手资料获取数据),容易制作和操作,从而节约行政费用,基本逻辑和方法避免矛盾(即合理并被政府接受)。

c.是否让公众参与。该贫困线的定义容易让公众理解和参与,得到不同利益团体的支持,从而反映目标的共识性。莫泰基认为前述几种方法具有如表1-1所示的特性。(4)四种常用贫困线制定方法的比较表1-1 四种制订贫困线的方法比较市场食费生活国际菜篮对比形态贫困法法法线(中(高(高(低)))(1)公平)中高高与一般民众生活相关低低中低保证基本生活需要高中高高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低中中高较少规范市民生活形态低(低(低(高(2)效率(中))))不需要专门调查低低高低容易制作和操作低低高高合理并被政府接受低中高低(3)公众参与(中(中(高高)))浅易,能让公众理解参与高低低高客观,以得到利益团体支持中中高高(5)贫困线的选择原则

贫困线的选择要体现几个原则:

①公平和参与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而效率原则有管理主义的意识。

②不同原则可能存在矛盾。如,要“较少规范市民生活形态”以体现公平,就可能“需要专门调查”,从而影响效率;要“合理并被政府接受”,就可能与“得到不同利益团体的支持”存在矛盾。

③贫困线选择应该是理性的,需要政府、利益团体和领取者等多个视角的整合,要注意领取者享受水平与就业者最低收入之间的合理差距,要注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可行性的平衡。在实践中,贫困线选取可能是依托某个标准或某些标准的结果,是在当时当地场景中对公平与效率的整合。

5.贫穷的理论及其理论之间的比较(1)有关贫穷的理论

①贫穷文化论

代表人物刘易斯。该理论认为,穷人并非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道德而成为异类;低下阶层人士往往被视为由于自身行为而沦为穷人的一部分。刘易斯根据约70项社会经济心理特征表述贫穷文化,认为贫穷并非单独由环境造成,也有其内在价值、表象和人际关系。这些特性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依然不变。由于其价值观,穷人抗拒求变而只采用符合其文化的行为。

罗赛和布卢进一步认为,穷人有如下特征:在劳动参与方面,他们长期失业,公共援助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婚姻不稳定率高,以女性领导为主,非法婚姻居多;在社区特征方面,他们的居住区域志愿组织极差,低层次参与;在社会联系方面,他们对社会及社会事件无兴趣,知之甚少,受到社会排斥;在价值导向方面,他们需要帮助,自我效能感弱,独行,要求服从;在宗教倾向上,他们带有强烈的、虚幻的追求,低需求和对自我的低期望。因此,贫穷文化论认为,应该在这部分人内部对某些群体施加影响。

②社会达尔文主义

代表人物凯慈。该理论运用进化论的“适者生存”原理解释贫穷现象,强调贫穷源于个人而非社会,认为贫穷与个人自身有关且多源于懒惰,贫穷人士也往往被称为依赖者。治疗贫穷就应该激励贫穷人士,使他们对自己负责。

③社会结构论

该理论认为,影响整个社会或由于社会的短缺和困难而出现的需要可称为社会引发的需要,这种需要有时可视为一种剥夺,并在物质资源、精神或情感、认知、人际、机会、人权、生理等方面得以体现。如,经济转型中的行业调整使许多人失去工作,城市农村的二元体制使农村民众缺乏平等的机会。社会引发的需要与前述的普遍需要和特殊需要不同。

④人环两因论“人在环境”是社会工作的专门术语。该术语认为,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是两者追求的目标;人的困境可能在于个人,也可能在于环境。因此,贫穷可以从个人和环境两个视角予以剖析。

a.贫穷的个人原因:一是“不能”,由于某些特征使得人们陷入困境,从而不能自我供养或至少不能完全自我供养,如年老和技能不足;二是“不为”无参与冲动,指有能力但不参与社会生活,如懒惰而缺乏行动;三是无准备,指有能力参与但未预料到,如意外事件和失业;四是不守规矩,指有能力、有准备、也没有受到灾难但破坏社会规矩,如犯罪。

b.贫穷的环境原因:

经济原因:非正式资源和正式资源的短缺,经济转型打破原有市场和社会结构等。这些都能导致失业、就业不足、低收入、无家可归等问题。

社会原因:在于社会变迁,涉及人口(如老龄化)、家庭(如独生子女)、技术(如基因技术),也可能在于偏见、歧视和剥夺、机会缺乏、遗传性贫穷等。

政治原因:在于政治变化,如不同总统的福利政策导致贫穷的增减;也可能在于不公平及不恰当的社会政策,如缺少最低工资政策。

自然或人为灾难也是贫穷的原因,前者如地震和环境污染,后者如市民骚动和失去重要人物。在诸多原因中,负面经济因素对贫穷的推动作用最大。(2)贫穷理论之间的比较

①贫穷文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别从个人的内在价值、表象、人际关系以及懒惰与否等视角剖析贫穷或需求不足的缘由,这在社会环境相同时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同个人的差异,但是在诸多个人同时沦入贫穷时缺乏说服力。

②社会结构论则认为社会的短缺和困难引发了需要,而这种需要表现为社会人士普遍的需要不足或贫穷。但是,这种理论对于同处恶劣环境中的不同人士之间差异缺乏说服力。

③人环两因论似乎合上述两者之长,认为或是个人原因或是环境原因导致了贫穷。鉴于社会工作认为人环失衡是两者不当互动的结果,贫穷就是个人原因与环境原因整合的产物,它可能单独源于个人,可能单独源于社会结构,也可能是某个社会场景中个人根据自身状况积极或消极应变的产物。科学合理地剖析贫穷成因显然是舒缓和消除贫穷的前提。

三、关于需要和贫穷的社会工作思考

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其办法显然与如何界定需要不足或贫穷以及如何看待其原因有关。就人和环境平衡视角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或进行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税收)改变环境,也可以协助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改变。就过程视角而言,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可以针对其原因采用治疗性对策,可以针对其后果采用舒缓性对策,也可以针对未来事件采用预防性对策。改变环境、改变个人、治疗性对策、舒缓性对策和预防性对策正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元素。

1.2 课后习题详解

1.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

其主要观点如下:(1)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如,衣食住行属于生理需要;法制完善、社会稳定归于安全需要;拥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就有了归属和爱;具有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就满足了尊重需要;获得提升就感受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2)某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本。上述需要组成由生理需要依次到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层次需要的金字塔。(3)人们按特定次序满足需要,只有当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可以满足。

2.联系实际,探讨佩尔曼的整体需要说。

答:佩尔曼的整体需要说认为,人类需要是过去—现在—将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组合。详而言之,人类需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角度;作为生理和生物的人,人会根据过去体验、现在状况和将来预期,借助人际联系和社会环境中的生活模式寻求需要满足。如,人们希望所得岗位离家不远(生理上不辛苦)、压力不大(心理上放松)和有地位(社会上有发展);由于几者往往矛盾,求职者就可能根据自己和他人的求职和发展经验,选择离家较远、压力较大但未来有发展的职位。可见,人类需要并非单一的,多种需要往往混合在一起,人类行为是整合诸多需要的结果。

3.托尔的阶段性需要说的主要观点。

答:托尔认为,普通需要就是所有人都具有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的需要,如身体健康、个人发展、情感成熟、智力发展、与他人联系和精神需求等。在不同年龄段,人类的普遍需要有所不同。(1)婴儿及儿童阶段,感到安全、得到爱和关心、有学习机会是其普遍需要,需要未满足就会产生情感混乱。婴儿获得母爱,可使他产生愉快的情绪,促进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身心健康,人格健康。(2)青少年阶段,自我依靠、身份认同、体现多重角色是普遍需要,如对自己究竟是孩子还是成人把握不定,就会有失落感从而渴求保护。(3)成年阶段,工作准备和参加社会生产是普遍需要。(4)老年阶段,经济和情感需要特别重要。

4.埃里克森的任务和危机说。

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类需要与人生任务紧密相关,如果任务没有完成,他们就会面临危机。根据该理论,可以将人生任务分为8个:(1)人生任务之一是获得基本信任,如果没有获得这种信任,人就会有一种怀疑;疑人不用和用人不疑就体现了该原理。(2)人生任务之二是自主,如果没有实现自主,人就会感到害羞和疑虑;因此,较独立自主的人士就较有自信和自尊。(3)人生任务之三是融入社会,如果没有完成该任务,人就可能犯罪;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化不佳的青少年有较多偏差行为就是该原理的体现。(4)人生任务之四是进行工作,如果没有工作或失去工作,人就可能有自卑感;不少失业人士就会悲观地看待人生和未来。(5)人生任务之五是获得身份,如果身份不明就会出现角色混乱,如,青少年逐步独立但对自己是谁、是成人还是孩子、应该做什么、自己的性别角色等产生混乱,因此比较迷茫。(6)人生任务之六是发展亲密关系,如果没有要好的同性朋友或异性伴侣,人就会觉得孤独。(7)人生任务之七是生育,涉及是否结婚、何时结婚、是否要孩子等议题,如果不能生育就成为一个危机。(8)人生任务之八是自我完善,如果经努力仍不能自我实现,人就会感到绝望。

5.如何理解特殊需要?社会工作中人类需要的本质是什么?

答:(1)特殊需要

特殊需要是指由于人际差异的存在而使得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化的特点而形成的需要。费德力可认为,人际差异指个人的生物、生理、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不同,会影响到人类需求的表达和满足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人际差异是性别、年龄、宗教、种族、生理和心理能力、性倾向、社会经济地位等,这些指标都是社会工作者必须关注的服务对象的特性。

特殊需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①由于人际差异的存在,普遍需要在不同个体身上就表示为特殊需要。如,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中,婴儿的安全感来自母亲的呵护和抚摸;成人的安全感可能来自法制完善、就业保障等;强势人士的自我满足可通过不断获得重大成绩予以体现;弱势群体的自我实现也许就是基本生活的稳定。

②不同人士需求满足顺序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如,成功人士可能会暂时牺牲生理、安全等需要,因为自我实现是他的最基本需要;普通人士则首先注重基本的衣食住行、安全、归属等需要的满足。

再如,在青少年前期(性成熟到17岁),他们会面临健康、生理、学业、友情、发展等问题,并拥有想象能力,好争辩,期望不受权威人士管制,能在所处社会系统中处理好相关关系;在青少年后期(18-20岁),他们比较关注个人外表、学习成绩、升学、职业、经济状况、异性朋友等人生议题。(2)社会工作中的人类需要的本质

其本质旨在弥补弱势人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短缺,提供经济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社会工作视角中的人类需要具有“基本”、“必要”或“紧急”的特性。人类需求及其满足界定了社会工作的目标和主体,是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研究社会行政、福利服务、计划和资源分配的基础。

6.常用的需要测量方式有哪些?

答:判断人类需要是否满足,就要对需要进行测量。布拉德肖认为,需要测量表现为四种方式:(1)规范性需要

由专业人员、专家学者或行政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现存规则,制定在特定环境下人类所需的标准。如,中国城市的最低社会保障线就是研究人员根据人类的热量要求及当地人的生活习惯而提出的。(2)感受性需要

当个人被问到对某种特定服务是否有需求时,其反应就是感受性需要。该需要可以通过调查获得,是个人主观的感觉。需要的产生不是来自我们缺乏的,而是来自于邻居拥有的,如人们相互攀比的具体对象就是一种感受性需要。(3)表达性需要

该需要可以来自个人或团体,感受性需要如通过行动或表现来明示,就成为表达性需要。如,高中生积极迎接高考,进入大学就成为其表达性需要;医院候诊室人满为患,候诊室扩大就成为医院的表达性需要。(4)比较性需要

该需要是根据某种特征所作比较后发现的不足。如,当事人具有与已接受服务者的相同特征,但是没有获得同样服务,他们就有了比较性需要。这种需要通常在选择服务提供时出现。

7.贫穷的定义、模型及其本质。

答:(1)贫穷的定义

①汤森认为,贫穷就是人们缺乏获得食物、参与活动、拥有生活条件和环境等方面的资源。

②联合国的文件(1995)指出,贫穷包括非常少的收入和其他状况,后者如缺少获得基本服务的途径,缺少保障,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歧视和社会不平等)等。

这些定义虽比较简单,但已涉及生存(缺乏食物)、安全(缺少保障)、归属(被排除参与社区生活))、尊重(歧视)等多个需要层面。(2)贫穷的模型

①生存模型

指维持生活和健康必需的食物不足和没有住处,较严重的生理需求不足、饮食营养不佳、疾病,缺衣少药等。生存模型针对的是绝对贫穷状况。由于不同人士的需要水平不一,该模型也就体现出一定弹性。

②营养标准模型

即按照最低的热量需求计算食物的最低成本。该模型仅从食物角度讨论贫穷,非食物支出(如衣服、住宿)被排除在外,关注的领域少于生存模型,对某些现象(如减肥)导致的营养不良现象无法解释。由于不同人士、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及食物组合模式存在差异,该模式的标准就存在较大变异性,从而不利于具体政策的推行。

③收入不公平模型

涉及个体在收入群体的相对位置,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其常用手段。洛伦茨曲线以累积人口的百分比为横坐标、收入累积的百分比为纵坐标,记录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积百分比的交叉点,根据所得的曲线与对角线的关系说明收入不公平状况。曲线和对角线之间面积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公平,反之则越公平。曲线与对角线间面积除以对角线以下面积的结果称为基尼系数,处于0到1之间,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公平。基尼系数0.4是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④相对剥夺模型

指由于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当,某些人所享资源大大低于平均水平,被剥夺了获得福利和参与社会一般活动的机会,从而被社会一般的生活模式、习惯和活动所排斥。这些人就有了“剥夺感”,可以视为穷人。根据该模式,残疾人、失业人士可以视为一种穷人。(3)贫穷的本质

贫穷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概念;其层次与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相呼应,即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足都可带来相应层次的贫穷问题;贫穷可以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依靠主观感觉;复合贫穷是最强烈的贫穷。

8.常用的制订贫困线方法有哪些?

答:贫困线是界定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资金或资源的标准线,旨在以资产调查(means-test)为基础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Gilbert & Specht,1976)。

常用的制订贫困线的方法包括:(1)市场菜篮法

该方法就是列出一系列生活必需品和服务,再计算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必需品和服务所要支付的金额;市场菜篮法是根据标准性贫穷或绝对贫穷状态而制订的,对象基本上是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市民(2)食费对比法(恩格尔系数法)

该方法以食物支出占整体生活消费金额的百分比为基础,计算现时受助人的基本食物开支状况,然后代入中下层群体的恩格尔系数分子来计算整体生活的基本开支金额。其原理是低收入家庭的食物开支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食物开支比例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差。(3)生活形态法

本方法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眼光确定哪些生活形态属于贫穷,再以调查方式找出哪些人处于这些形态,然后找出他们的收入边际线,而这边际线便成为当地的贫困线。

9.结合本地情况,探讨哪种贫困线的制订方式最合适?

答:贫困线的选择和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贫困线。

贫困线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是否公平;(2)是否有效率 ;(3)是否让公众参与。

四种制订贫困线的方法比较,如表1-1所示:(可结合当地实际展开进行分析)表1-1 四种制订贫困线的方法比较市场食费生活国际菜篮对比形态贫困法法法线(中(高(高(低)))(1)公平)中高高与一般民众生活相关低低中低保证基本生活需要高中高高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低中中高较少规范市民生活形态低(低(低(高(2)效率(中))))不需要专门调查低低高低容易制作和操作低低高高合理并被政府接受低中高低(3)公众参与(中(中(高高)))浅易,能让公众理解参与高低低高客观,以得到利益团体支持中中高高

10.举例说明贫困的原因?

答: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理论角度得出不同的原因。(1)贫穷文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分别从个人的内在价值、表象、人际关系以及懒惰与否等视角剖析贫穷或需求不足的缘由,强调个人和群体的特征因素,如贫困者对公共援助的依赖性。(2)社会结构论则认为社会的短缺和困难引发了需要,而这种需要有时可视为一种剥夺,表现为社会人士普遍的需要不足或贫穷;如,经济转型中的行业调整使很多人失去工作,城市农村的二元体制使农村民众缺乏平等的机会。(3)人环两因论似乎合上述两者之长,认为或是个人原因或是环境原因导致了贫穷。鉴于社会工作认为人环失衡是两者不当互动的结果,贫穷就是个人原因与环境原因整合的产物,它可能单独源于个人,可能单独源于社会结构,也可能是某个社会场景中个人根据自身状况积极或消极应变的产物。如意外事件导致的失业,继而导致贫困。

11.结合实际,探讨如何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

答: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其办法显然与如何界定需要不足或贫穷以及如何看待其原因有关。(1)就人和环境平衡视角而言,可以通过增加投资或进行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税收)改变环境,也可以协助个人或个人所在群体改变;(2)就过程视角而言,满足需要和舒缓贫穷可以针对其原因采用治疗性对策,可以针对其后果采用舒缓性对策,也可以针对未来事件采用预防性对策。改变环境、改变个人、治疗性对策、舒缓性对策和预防性对策正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元素。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架构

2.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工作定义、定位和类型

1.定义(1)沃纳:社会工作是通过注重人与环境互动中的社会联系,寻求其个体层面或群体层面社会功能的提升,从而恢复受损的能力(治疗和康复)、提供个人和社会资源(发展和教育)、预防社会负功能(早期的发现、控制和消除)。(2)王思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的助人服务活动。(3)佩尔曼:社会工作其实就表现为“4P”,即:人(person)、问题(problem)、机构(place)和过程(process)。

社会工作是指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

2.社会工作定义包含的要素(1)工作对象(服务对象、案主或当事人):社会工作的对象包含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2)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一般由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团体)实施,社会工作者是其关键力量。(3)目标:社会工作旨在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①基础目标是发挥治疗性功能,帮助解决人环互动不当引发的问题。

②中间目标是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③最终目标是消减不公平,维护社会公正。(4)手段:实现目标的手段就可以是助人自助从而帮助当事人提高能力,可以是推动社会环境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上述两者的综合运用。

二、理论架构

社会工作有自身的理论架构,该架构体现在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系统中的逻辑地位以及社会工作本身的内容结构等方面。

1.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系统中的逻辑地位

就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而言,人类需要是其出发点。人类需要没有满足就会产生需要不足,进而导致贫穷问题。福利动机、社会资源、福利历史和主流意识形态等共同决定了舒缓和解决贫穷问题的对策,社会工作正是其对策之一。

2.社会工作的学术体系

就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学术体系而言,其主要内容涉及哲学基础、伦理、历史、理论、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哲学基础是社会工作存在的客观前提,伦理指对可以和不可以进行某些行为的规定,历史描述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基础理论说明为什么,实务理论说明怎样做,研究方法说明如何搜集和分析资料以促进专业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简而言之,社会工作是由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干预项目组成的系统。其中,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指导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执行干预项目,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又从干预过程中获得经验反馈到知识和价值体系中,验证或修正社会工作的知识和价值。理论、实践和价值的互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是社会工作旋进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的逻辑过程。

3.斯波林专业社会工作实务模型

根据该模型,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执行社会功能和社会任务,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和需要,社会工作者应该根据专业哲学基础、意识形态、知识基础和相关技能,选用合适的实务理论。根据该实务理论的基本助人模式、实务伦理指引和相关技术,确定针对上述问题和需要的特殊理论和方法。然后,制订具体干预项目,并对上述相关内容及如何进行预估、策划、干预和评估进行详细说明。可见,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多个步骤诸多技术构成的服务过程。

三、类型架构

1.三种常用分类(1)按照工作手法,社会工作可以划分为个案工作(case work)、小组工作(group work)、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社会工作行政管理(social work administration)、社会政策(social policy)和社会工作研究(social work research)等。(2)按照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划分为分别针对贫穷的社会工作、针对失业的社会工作、针对疾病、婚姻家庭、残障、吸毒、酗酒、犯罪、劳工、种族歧视等方面的社会工作,等等;这些通常被称为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3)按照工作对象,社会工作既可以划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贫民社会工作、残障者社会工作、劳工社会工作等,也可以划分为院舍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问题、方法、对象不可分离,单纯针对服务对象、单纯解决问题都不能算社会工作,只有当三者整合在一起时,才能算社会工作。其中,方法是核心。以上三种分类,可以组成多维社会工作类型架构。以上三种分类,可以组成多维社会工作类型架构。

2.社会工作方法的多元视角(1)按照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接触程度,社会工作就被划分为直接社会工作(direct social work)和间接社会工作(indirect social work)两种。

直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直接面对当事人或受益人展开服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主要属于该范畴。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的一部分也都属于直接社会工作。

间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并不直接面对当事人或受益人展开服务。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的一部分都可以归到间接社会工作的范畴。(2)按照服务对象范围大小,社会工作可分为微观社会工作(micro social work)和宏观社会工作(macro social work)。前者包括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后者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三种。(3)根据工作目的,社会工作方法又可以划分为实务性社会工作和理论性社会工作。前者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和社会政策,旨在解决和舒缓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要。后者包括社会工作研究,可以为实务性社会工作提供指南。

3.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是社会工作发展中较受关注的工作模型。整合社会工作就是针对问题的所有因素,结合各种知识基础,利用多种技术在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四、过程架构

1.一般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一般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和跟进等阶段。具体实务中,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一定严格按照上述次序进行。如,在紧急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进入介入阶段,先行舒缓和解决紧急问题,然后在把握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其他工作。(1)接案

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案主沟通信息,并初步达成工作协议。接案需要设立专门接待人员,一般而言时间约为l小时,要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动机、主要问题、原因及其对问题的看法,也要了解其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及个人特质,并采用适当方式做好记录。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所了解的初步资料及本机构特点进行筛选,决定接受或转介。(2)预估

预估是指整合已搜集的初步资料和工作者搜集的进一步资料,决定问题的性质、原因、程度及牵涉于其中的个性和情形的过程,预估为提出介入思路提供参考。(3)计划

计划是指根据对案主问题和需要的综合把握,设立工作目标,发现候选方案和决定实施方案,并与案主达成工作协议。(4)介入

介入是指运用专业知识、技巧和方法,推进工作计划和适时适地修正工作方向,从而达成工作目标。(5)评估

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包含于整个服务过程,后者是在服务开始后对服务执行情况和最终结果进行评价。服务执行情况的评估涉及诸多方面,最好由社会工作者自己执行。最终结果的评价需要比较服务前后服务对象的变化,判断目标达成和案主改进程度,并将这些变化与服务投入进行比较。(6)结案和跟进

结案和跟进是专业服务的最后工作。

①结案就是双方根据工作协议和工作计划逐步结束其工作关系。结案任务包括进行回顾、整理和评估,检查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双方彼此回馈,讨论案主未来适应方式,处理分离情绪和未终事宜,运用仪式结束工作,说明可能进行的跟进服务安排,必要时进行转介等。

②跟进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结案后对案主进行后续跟踪和联络,了解其进展情况及服务需要,以评价服务的真正效果。

2.社会工作者的角色(1)皮兰里对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划分

社会工作者可以是家庭社会工作者、临床社会工作者、团体社会工作者、社区和组织社会工作者、个案管理和协调者、研究学者和评估分析师、发起者、调停者、倡导者、实现者、教育者、经纪人、充权者等。(2)讨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应把握的原则

①多功能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成功的重要前提。社会工作面对的案主问题和案主需要众多,其原因机制和对策机制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同时体现多个角色和发挥多项功能。

②社会工作者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全面的功能。理想的社会工作者应该恰当把握专业活动的实际需要,成为“角色补充者”或“液体角色”。社会工作者也可以成为“项目经理”,策划整个实务过程,但也可以依托对内外资源的整合,发挥不同参与人员或机构的角色功能。

③不同模型和不同服务阶段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各不相同。只有在不同模型、不同服务阶段中根据工作计划和专业关系的要求体现必要和恰当角色的社会工作者才是高明的社会工作者。

五、本质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1.社会工作的本质(1)社会工作有自己的特性

社会工作特性的本质表现是整体视角和尊重差异。

①社会工作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在于其关注人与环境的互动,认为互动不当是人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②社会工作以人是独立个体为出发点。具体方案的制订、服务的执行等往往需要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信息和当时当地情况度身定做,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及时应变。(2)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①社会工作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需要广泛教育和严格实习。

②社会工作有其专业伦理守则。

③社会工作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3)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制度应该执行一定社会功能、得到社会认可、分配社会资源、指导个人行为、规范社会角色和资源提供。

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人们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发挥功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正。

②社会工作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③社会工作可以通过货币、实物和服务的形式,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舒缓和解决弱势人士面临的困境,并成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部分。

④社会工作依托其价值和伦理为从业人员提供行为指引,并对服务提供详细的标准和指南。

⑤社会工作协助服务对象直面现实,在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改变,推进环境的完善,从而促使两者适应性平衡。

2.社会工作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作为并不十分悠久并不断完善的学科和专业,社会工作的知识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哲学和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等都与社会工作有一定关系。(1)社会工作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可以解释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人生目标提供指导、对个人对他人和社会规划提供准则,因而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理念和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工具。(2)社会工作与伦理的关系

伦理是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社会工作发展史表明,人道主义、宗教伦理、民主公平理念、社会达尔文主义等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也对其由慈善到制度的转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人和社会的偏好、对社会工作工具价值的认识,使得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学科和专业。(3)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发展受心理学影响极大。心理学是微观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发展心理学、变异心理学、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理论都指导了社会工作的实务。不过,与心理学主要采用疾病和医疗视角不同,社会工作认为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导致了困境,因此改变人和改变环境都是其常用手法。(4)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极其密切。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等都是宏观社会工作的基础。社会学和社会工作都研究社会问题,都剖析社会问题的原因机制,都提出相应对策。但是,两者的侧重有所不同。社会学重在探讨原因,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社会工作则在把握原因的基础上重点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因此社会工作也被某些学者视为应用社会学的有机组成部分。(5)社会工作与人类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工作注重工作对象的个别化和人性化,客观、全面、深入地掌握信息是社会工作成功推行的前提,这些正是人类学方法的特长。社会工作需要进行项目管理和机构管理,社会工作也因与利益和资源分配有关而与政治及其政治组织发生联系,这些都是政治学中公共行政知识技术的具体应用。社会工作目标最终都要通过机构或政府层面的政策予以实现,它涉及权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的诸多议题,需要制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社会工作需要整合和分配社会资源,以使得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而资源开发、资源分配、边际效用等正是经济学的特长。

2.2 课后习题详解

1.什么是社会工作?

答:社会工作是指福利部门和服务机构针对个人、团体(家庭或小组)、社区、组织、社会等与其外在环境的不当互动而形成的弱势情况,利用专门的方法和技术,协助当事人改变或推动环境的改变,促进两者的适应性平衡。

2.社会工作在福利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人类需要是其出发点。人类需要没有满足就会产生需要不足,进而导致贫穷问题。福利动机、社会资源、福利历史和主流意识形态等共同决定了舒缓和解决贫穷问题的对策,社会工作正是其对策之一。

其中,福利动机体现在政治(如,获得权力、减少社会不稳定)、经济(如,减少社会成本、促进生产和消费)、宗教等方面。社会资源有个人、家庭和非正式支持网络、社区、志愿机构、企业、政府等多个类型。福利历史体现为过去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发展惯性。主流意识形态指政府对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相互关系的定位,它决定了政府对剩余性福利、制度性福利还是混合福利模式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工作的特性。

3.社会工作学术体系的组成如何?

答: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学术体系,其主要内容涉及哲学基础、伦理、历史、理论、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1)哲学基础是社会工作存在的客观前提,如人权、公平、利他主义、人文主义等。(2)伦理指对可以和不可以进行某些行为的规定,如保密、自我决定、生命至高等。(3)历史描述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4)理论包括基础理论和实务理论两部分。前者说明为什么,如,冲突理论就是社会行动模式的基础;后者说明怎样做,如,认知疗法就说明进行认知层面干预的技术。(5)研究方法说明如何搜集和分析资料以促进专业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简而言之,社会工作是由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干预项目组成的系统。其中,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指导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执行干预项目,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又从干预过程中获得经验。这些经验又反馈到知识和价值体系中,验证或修正社会工作的知识和价值。理论、实践和价值的互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是社会工作旋迸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的逻辑过程。

4.社会工作的常用分类方法有哪些?如何理解具体社会工作是不同分类方法的整合?

答:(1)三种常用分类

①按照工作手法,社会工作可以划分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②按照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划分为分别针对贫穷的社会工作、针对失业的社会工作、针对疾病、婚姻家庭、残障、吸毒、酗酒、犯罪、劳工、种族歧视等方面的社会工作,等等;这些通常被称为社会工作的实务领域。

③按照工作对象,社会工作既可以划分为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贫民社会工作、残障者社会工作、劳工社会工作等,也可以划分为院舍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2)理解具体社会工作是不同分类方法的整合

①仅仅针对或解决社会问题并不一定需要采用社会工作手法,仅仅旨在解决某类对象面临的问题和需要也不一定运用社会工作,只有当解题策略中应用了社会工作技术,这些手法才属于社会工作范畴。因此,社会工作技巧和方法是社会工作的核心,社会工作干预总是针对某些对象的具体问题而采用工作技术的过程。

②针对同一对象的同一问题可采用多种社会工作技术。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策略运用取决于其知识背景、个人经历、案主特性、社会资源和实践智慧。

5.结合具体案例,谈谈整合社会工作的原理和具体运用。

答:(1)整合社会工作的原理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可能并非面临单一问题,“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整体视角把握服务对象比单一视角更有利于解决或舒缓问题。因此,整合社会工作就是针对问题的所有因素,结合各种知识基础,利用多种技术在多个层面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工作目标。(2)具体运用

案例:癌症康复者的整合干预

具体情况:阿伟,男,48岁,高中文化。2001年,阿伟发现患有癌症并进行了手术。为全心照顾阿伟,妻子(44岁,初中文化)也辞工回家。阿伟有一个女儿,18岁,今年中专毕业,且正在某公司实习。

案例分析:

①案主面临的困境:

a.手术后元气大伤,每天吃药,不得不承受精神、肉体的痛苦,经济负担也很重。

b.阿伟生病后失去工作,妻子辞工全心照顾丈夫,女儿也时届毕业而尚未正式就业。

c.由于工作需要未得到满足,全家都依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