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报告——2014,电商都在做什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0:00:47

点击下载

作者:彭龙

出版社: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报告——2014,电商都在做什么

中国电商市场发展报告——2014,电商都在做什么试读:

前言| preface

2014年秋,阿里巴巴登陆美国纽交所,刷新美国资本市场IPO规模的历史纪录。不过,在庞然大物般的阿里系所散发出的夺目光芒下,淘宝店的店主和消费者们却较往日愈发显得微不足道。曾几何时,淘宝一度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代名词,现如今,其热度无疑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淘宝店模式电子商务的先发红利期基本耗尽; 另一方面,乘着奔涌的互联网技术洪流,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已经呈现出多入口、多场景、全渠道、国际化、大数据化的纵深发展走势。

2014年,中国的 IT 科技企业以“互联网 +”的方式,与大消费(以食品饮料等为代表)、大健康(以医疗、养老、保健为核心)、教育、金融等重点消费领域进一步深度融合,沿供应链而上,不断牵动着制造业大国的工业神经,在新一届政府领导推动的政治经济改革转型阵痛中,互联网经济俨然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动力之一。

与此同时,全球互联网新技术迭代迅速、层出不穷,即使是专业出身的人员也常感到应接不暇,大部分来自传统领域的企业家更是感觉“时间顺流而下,革新逆流而上”。拥抱新的变革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针对这个难题,我们尝试着以如下问题作为分析电商产业的整体思路:如何从思想上逐步培养把握与商务相关的IT技术趋势的能力?如何从宏观和行业层面看清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给各类品牌企业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时下风险投资家们到底把资本投向了哪些存在潜在超额回报的领域? 在微观实践操作层面,到底有哪些有价值的技巧和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在本书中为快速发展变化中的电商产业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截图。在这幅动态变化图中,我们关注到了SoLoMo和跨境电商的兴起,关注到了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大“巨兽”构建各自产业生态圈的动作和战略意图,关注到了传统企业对于进入电商行业的欲望与行动,更关注到了一些刺客级的精英创业团队对新型电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们在本书的附录中汇总整理了超过600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和融资过程,这些企业都是在2013年和2014年初创并成功融资(至少完成了A轮)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未来的大公司都是来自现在的某个小家伙。因此,关注这些生机勃勃的小公司,就是关注电商产业的未来。

本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持续研究计划的一部分,随着整个电商产业的进化与发展,我们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入和扩展。但我们的目标和宗旨不会改变——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协助电商领域的企业家、投资人和创业者更全面、清晰地看到整个行业的现状,洞察电商产业发展的未来。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软件和程序定义一切,书籍不再只是泛着油墨香味的纸质产品,只有把一本书作为从未开始也从未结束的信息流的一部分,它才不会因为割裂联系而过时。作为信息的载体,文字、报告、书籍经过数字化的存储和传播后,成为了流动的数据的一部分,我们对电子商务的研究也不会止步于书面的文字,而是将以丰富的线下活动和线上媒体形式,以全球的视野,围绕着“什么是中国电子商务”及“如何在中国做好电子商务”这两个大问题,在变幻的未来市场中去探寻答案,并与我们的读者互动交流。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的彭龙、丁晓松、张晨昊、周芳伊主导本次研究; 其次,感谢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给予倾力支持的、来自爱力数字服务中心的武金鑫、陆琼、David Atnip、车英杰、石佳旎、单鑫波、许大虎、刘阳、徐竞、张展等研究人员,他们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和数据分析支持; 最后,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刘运鑫、范中军、张洁琼、乐乐、马帅、郭一凡同学,他们积极参与、全心投入,在资料搜集、数据统计及初稿撰写方面,做出了的巨大贡献; 此外还要感谢何超、郑桀莹、郑蓉裳、马仲夏、朱淼、董志强、翁翔、陆霞、乔学健、李东旭、简颍敏等对于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分享。本书由彭龙、张晨昊、丁晓松等统撰定稿。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能力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望各位读者指正。第一章中国电子商务的现状及发展

第一节 2014年电子商务的全产业链图谱

第二节 移动、社交、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商务SoLoMo

第三节 全球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亮点第一节2014年电子商务的全产业链图谱

我们有幸经历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革命:信息产业革命。在这样一个宏大进程中,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20年前,我们也许很难想象自己足不出户就可以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不需要忍受各类金融网点的排队等候就可以完成转账、汇款、理财等各类交易,轻轻扫一个小小的黑白“条码”就可以买到热乎乎的盒饭……是的,从选购、支付到物流,电子商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如美国管理学权威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的:“信息革命的真正革命性影响才刚刚开始被人们感觉到,那就是电子商务。它正深刻改变着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 改变着产品、服务及其流动; 改变着消费者的价值和行为; 并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比尔·盖茨也曾说过:“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我国电子商务规模与结构特征

在中国,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赶超世界发达经济体的良好契机。国际金融危机后,传统“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受到冲击,但以小额交易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却发展迅速,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突破10[1]万亿元,同比增长22.6%; 预计到2017年,交易规模将达到20 万亿元 (如图1-1所示)。除了拉动全社会消费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及促进就业之外,电子商务还通过影响国内需求结构、贸易结构、区域需求结构等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生重大的作用。图1-1 2011—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2014年,电子商务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状态,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规模达2.82 万亿元,同[2]比增长19.7%,环比增长6.9%,增速较第一季度有所提升。 其中,包含中小企业B2B和规模以上企业B2B的企业间电子商务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占比超过七成; 网络购物占比明显提升,成为拉动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增长的重要因素(如图1-2所示)。图1-2 2012Q1—2014Q2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构成

2014年第二季度,中小企业B2B市场规模为56.4 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8家核心企业(阿里巴巴、我的钢铁网、慧聪网、环球资源、敦煌网、中国制造网、网盛生意宝、环球市场)占比65.8%,整体营收格局保持稳定。

此外,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6287.6亿元,网络购物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3]达 10.1%,首次单季度突破10%。 从网络购物市场交易结构来看,B2C市场交易规模为2845亿元,占网络市场交易规模的45.2%。虽然C2C市场交易规模仍高于B2C市场,但占比逐渐在缩小,增速也远低于B2C市场。由于在信誉和质量保障方面更能满足网购用户的消费诉求,B2C市场将成为未来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2014年第二季度,从市场份额来看,天猫和京东依然领跑中国B2C购物网站; 在以自主销售为主的B2C购物网站中,京东的市场份额过半,达到54.3%(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 2014Q2 中国B2C 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图1-4 2014Q2 中国自主销售为主的B2C 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我国网购用户规模及特征

中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互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庞大的网民数量。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4]点。 2013年12月,我国网购网民数量达到3.02亿,网购渗透率约为[5]48.9%。

我国网购用户的主要特点如下。

从性别层面看,男性用户在网购市场中占比较大,根据艾瑞咨询iUserTracker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在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中,54.5%的用户为男性,45.5%的用户为女性。

从年龄层面看,2013年,19~35岁用户是网络购物的主体人群,占比超过60%,同时整体网络购物用户年龄分布更加均衡。

从地域层面看,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与浙江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其中广东是网络购物用户分布最多的省份,占比为11.4%,而西北地区网络购物用户分布最少(如图1-5所示)。

从用户行为方面看,根据2013年12月iClick社区第十三届艾瑞网民网络习惯及消费行为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网络购物频次在“40次以上”的网络购物用户居多,网络购物频次在3次到30次之间的用户占比过半。

从消费金额来看,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累计购物金额集中在3001~20000元,在此区间的网民合计占比超过50%; 而累计购物金额在20000元以上的网络购物用户占比达到13.8%,其中20000~50000 元的用户比例为8.3%。此外,女性支出整体高于男性(如图1-6所示)。 [6]图1-5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区域分布情况图1-6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网络购物累计购物金额分布

此外,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最喜欢的打折优惠方式依次是“订单整体打折”、“订单满额减价”、“订单金额超过一定金额后免运费”(如图1-7所示)。图1-7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最喜欢的打折优惠方式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在选择购物网站或旗舰店时最常考虑的问题是“商品价格”,其次,“商家信誉”、“商品质量”也是网络购物用户比较购物网站或旗舰店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如图1-8所示)。图1-8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网购考虑的问题分布

在进行支付时,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最常使用的支付方式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支付”,如支付宝,占比为 47.1%; 其次,常用“网上银行直接支付”,占比为20.0%; 而常用“第三方快捷支付”的占比为16.1%(如图1-9所示)。

交易结束后,63.9%的网络购物用户一般会写商品评论,主要是为了“分享购物经验,帮助他人选购”; 30.4%的用户“一般不写,只是单纯表示是否满意”等; 而另外有23.0%的用户只有商家给积分和优惠券时才写评论。在对之前退换货服务的满意情况方面,65.0%的网络购物用户对退换货服务均较满意,其中,近15.0%的用户非常满意。图1-9 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支付方式分布2014年电子商务行业新看点

2014年,在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移动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大数据等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新看点。

移动电子商务

与传统互联网电子商务相比,移动互联网无疑具有用户基础更庞大、更贴近市场和终端客户的显著优势。近年来,我国上网环境持续改善,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普及,移动网民规模增速显著,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移动电商的飞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1060.3亿元,同比增长82.1%,预计到2017年,[7]市场规模将接近5000亿元。

移动网民规模在2013年达到5.0亿,增速为19.1%,预计到2017年,移动网民将赶超PC网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用户群体,移动端将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渠道。移动网民中,男性用户占比更高,主要用户群体较为年轻,随着以手机为主的智能终端逐渐渗透到年龄偏大的人群中,移动网民构成趋于成熟化。此外,高学历及白领阶层占据移动网民的大多数,是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艾瑞咨询集团的研究结果,移动互联网使用场景多分布于下班后家里、等车无聊时以及上班休息时等,上网时间碎片化特征明显。因此,让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充分的产品信息和极佳的购物体验对电商企业至关重要。

移动电商得以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近年来多家手机生厂商推出中低端智能机,且配置迅速提升,很多过去在PC端才能完成的需求可以在移动端实现。加之移动端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私人性强等优势,导致PC端流量逐渐向移动端转移。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8亿台,同比增长64.1%,[8]平板电脑出货量达2278万台。 在用户使用方面,智能手机仍为移动网民最常使用的主要便携设备,使用占比高达95.2%; 苹果公司的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受到热捧后,一些国内厂商相继推出价格相对较低的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自此平板电脑作为中屏幕移动终端开始逐渐渗[9]入到网民生活中,2013年使用占比为53.1%。

随着手机网民基数的不断扩大以及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网民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在我国,移动上网速度是制约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2009年1月7日,三大电信运营商获得3G牌照,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在3G服务市场的争夺中,中国联通由于使用了全球最成熟、覆盖最广泛的WCDMA技术而领跑3 G市场,而拥有最大用户规模的中国移动却黯然失色。虽然3G网络比较早的2G网络速度大幅提升,但一些网民普遍反映,国内的3G网络有“放水”嫌疑,速度远达不到国际3G标准。工信部在2013年12月4日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4 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获得LTE牌照。业内普遍认为,即将到来的4 G时代或将重塑电信产业的竞争格局,在长期内会逐步为移动互联网提供更好的基础环境。同时,Wi-Fi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流量计费的2G/3G/4G网络的性价比不足,将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移动电商细分领域中,传统的移动购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013年移动购物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中占比为38.9%,居于首位,并且依然有扩大之势,预计到2017年占比将达46.3%。同时,移动端独有的定位功能催生出许多带有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功能的移动App,为电商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商机。

首先,一些带有定位功能的生活服务类应用,如大众点评、美团等为电商企业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打开了入口。当可以获取地理位置时,消费者便可随时通过此类移动应用查看周围有哪些餐厅、影院、KTV,哪些商家有折扣活动,消费者对这些商家的评价是怎样的等,得到相关信息后,部分消费者会在线下单支付,然后去线下体验,完成O2O的整个过程。

其次,LBS功能与移动社交应用的结合为商家提供了新的宣传与促销方式。目前,无论是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交友应用,还是各类可以上传位置签到信息的兴趣图谱类社交应用,或者传统的社交网络等移动应用,大多数移动应用都配备有LBS功能,该功能主要用于标示用户自身的地理位置以及发现在周围的用户,如新浪微博等移动应用都可以直接在附近用户列表界面直接查看签到信息。从长期来看,生活服务类应用与社交性相结合,能够为用户提供新的功能,如选择消费场所等,也为商家提供了利用口碑营销的机会,好友推荐的商家对于用户来说是更可靠的选择。所以,将社交(Social)、本地(Local)、移动(Mobile)相结合的SoLoMo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新的热点(如图1-10所示)。图1-10 移动社交应用于本地生活服务的电商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

如今,我国劳动力成本高企,人民币逐渐升值,而跨境电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中间环节少等优势,于是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将目光转向跨境电子商务。中国浙江省一家外贸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张秉耀认为,外贸竞争已从商品层面转向供应链层面,网络的支撑必不可少,他说:“20年前外商来洽谈,问的是报价,后来问的是有没有工厂,现在问的是有没有网络。”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2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5%。而过去5年间,中国出口年均增速不到10%。据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贸出口同比下降6.1%。3 月单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外贸出口、进口分别下降了9.2%和13.8%,这是继2013年6月之后,再次出现双降。而在传统进出口面临困难时,跨境电子商务却高歌猛进,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复合增长在40%以上。

同时,中国政府也对跨机构电商寄予厚望,2013年10月商务部印发的《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到2015年,应用电子商务完成进出口贸易额力争达到我国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0%以上。特别是在2013年中国以超过4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额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后,这一年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元年,大量传统外贸工厂、企业和本土品牌正在向跨境电商进军,多地建成了跨境电商园区与平台。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贸易链条重塑都具有重大意义。

过去30年,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逐渐成长为世界工厂,但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为主,在高增值环节竞争力不足,出口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等核心竞争力较弱。中国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商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足10%。相反,中国进口的产品多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跨境零售的商品大都附加值较高、体积较小,同时,为了满足境外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跨境电商相继推出一系列创新性较强的订制化与个性化产品。比如天津蒲尚科技有限公司从2012年开始做眼镜产品的跨境电商,在品牌积累期他们选择了市场成熟度更高的欧美市场。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蒲尚科技采取“去中国化”的品牌路线,即所有产品从中国到国外后,不惜高成本由当地员工重新策划、设计、包装,真正贴合了当地顾客的需要。此外,一些高科技类的服务产品如开发软件、法律服务等也在政策支持下快速发展。可见,跨境电商可推动产品创新,并以此为动力促进中国外贸的转型升级。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跨境电商有效地减少了贸易环节,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省13去了传统贸易的进口商、批发商等环节,这些环节中的利润在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让企业和消费者都获益。

2014年8月1日起,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正式施行,根据新政策,今后不管是电子商务企业还是个人,都要向通关平台传送交易、支付、仓储和物流数据; 将采取“清单核放”方式,办理电子商务进出境物品报关手续。新政策明确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和海关对我国电商的监管思路,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灰色代购”,对规模性的正规跨境物流电商是利好的。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在购买境外商品时要办理较为复杂的申报手续,这也许会催生一些服务公司,做代消费者申报的工作。

农村电子商务

随着电子商务热浪的来袭,农村这个巨大的市场也开始跃跃欲试。一直以来,我国的二元城乡结构不仅存在于传统经济领域,也深刻影响互联网领域的新型经济方式。由于大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居民收入较低等原因,电子商务的前期发展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并没有过多关注农村市场。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扩大的网民规模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自2012年以来,农村网民的增速超越了城镇网民,截至2014年6月底,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底增加169万人。同时,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进一步缩减,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5%,较上年提升了[10]近4个百分点。 此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幅也超过了城镇居民,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较2012年实际增长9.3%。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农村网民呈现如下特点:从性别结构来看,农村网民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但差距在逐步缩小; 从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农村网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30~39岁,60岁及以上所占比重最小; 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网民学历水平明显低于城镇网民,初中学历群体占比最高; 从职业结构来看,农村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个体经营者/自由职业者; 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村网民中收入2001~3000 元的群体所占比重最大,收入相对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影响了农村网民的上网行为。

因为购置PC端需要更高的成本,而手机性价比相对较高且便于操作和携带,故而成为农村网民接入互联网主要终端,截至2013年12月,农村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6.4%。而且随着3 G网络的推进以及资费逐步下调,手机在农村网民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加大,移动电商成为未来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相较于交流沟通类应用和网络娱乐类应用,农村网民对商务交易类应用的使用率较低。在所有的商务类交易应用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网络购物,之后依次为网上支付、网上银行、旅行预订、团购、网上炒股或炒基金。其中,团购增速最大,这是因为在2013年,一些服务类团购如娱乐、餐饮等与手机端进一步融合,而手机是农村网民上网的主要设备,所以农村网民的团购使用率有了较高增长。

看中了农村市场的巨大潜力,诸多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农村市场,纷纷将“渠道下沉”定位为重大战略之一,一场争夺农村市场的电商大战愈演愈烈。多个省份村镇的土墙上出现了电商企业的广告语:“生活想要好,赶紧上淘宝”、“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要销路,找百度”,等等。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都在用刷墙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和口号亲近农村消费者。

然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普遍落后,无法满足外部商品“送进去”和农产品“走出来”的需求,电商的最后一公里仍是难题。在农村很多地方,物流费用较高,且快递还无法提供送货到家的服务,村民网购的物品需要到县城网点自提,这使得网购的高性价比和便捷性大打折扣,甚至打击了村民网购的积极性。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分散,配送不便,农村快递市场主要被中国邮政占据,民营快递企业鲜有涉足,很多快递企业考虑到运营成本高、路途远、件少、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等风险,业务覆盖面仅止步于主要的县镇,没有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布点,一些快递公司甚至明确声明“村、组一律不送”。2014年1 月,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村物流服务,相关部门号召快递下乡,但很多快递企业对此仍持观望态度。

同时,电商巨头已经开始转向自建物流。阿里借助于布局多年的菜鸟网络,对包括大型家用电器在内的多种物品,都已实现送货入户全国2600多个区县、38000多个城镇、50多万个村; 京东自营物流网的配送站已覆盖全国495 个城市的1700 多个县区,已具备深入农村的能力。

农村网民在通过网络购买外面的东西的同时,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家乡产品。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原生态商品的追求,以产地直采、直供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农特产品的电商也备受青睐,而农村恰是这些商品的主要来源。

目前,农产品电商物流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模式:一是农民通过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上开店获得订单,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 二是许多县域政府搭建物流和电商平台,同第三方物流合作发货给消费者; 三是农产品通过供销社物流体系整合后,再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四是县域网店协[11]会搭建物流平台,提供统一的仓储和物流等。

虽然政府和民间对农村电商物流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受制于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落后的条件,大多数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成本和流通损耗率都较高,所配送的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如果物流能够实现双向打通,同时满足“送进去”和“走出来”,将不仅是电商的变革,更意味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大数据和智能物流

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物流系统都将是电商企业竞争的重点领域。2014年,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智能化物流系统将会是各电商巨头们的布局重点,京东已在物流、配送上大手笔投入,推出了夜间配、极速达等多种服务; 阿里也在浙江、天津、四川、广东等八个节点城市积极完善菜鸟网络,力争用5~8年的时间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骨干网络。“大数据”是2013年电商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之一,其在产品推荐、洞察和挖掘用户需求、分析购买行为等环节对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电商企业在后台可以对海量用户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针对不同用户推荐最佳商品,提升用户体验。从“京东618”到“淘宝双十一”,两大网购热潮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影子。2014年大数据依旧是电商竞争的重要指标,它将成为电商运营的主引擎,并在电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第二节移动、社交、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商务SoLoMoSoLoMo

SoLoMo是著名风投机构、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合伙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在2011年2月第一次提出的概念,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 动)。随后,SoLoMo概念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社交”的作用在于保持朋友之间和活动的联系;“本地化”能够联系现实位置与实时活动;“移动”具有无处不在、随时可用的特点。具体应用如图1-11所示。图1-11 SoLoMo 的应用实例

Social(社交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移动互联网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强。由于各种移动设备包含了用户的兴趣、爱好、性格等信息,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情感和情绪的终端,是用户个性和价值观的体现。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建立自己的兴趣圈、关系网,通过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实现与其他用户的互动,从而达到对自己价值观的认同感。

Local(本地的)

移动互联网是以Local为基础的,因此,要说到Local这个词,就必须提到LBS。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意为基于位置服务,是根据 GPS 定位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位置服务。

Local可以理解为:位置关系,即人们可以依靠地理位置建立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不是单纯的地理位置关系,它还是基于网民依据价值观、兴趣、爱好等建立的兴趣圈、关系网。基于用户兴趣爱好的地理位置关系,对于更加精确地定位用户需求、实现用户需求有很大帮助,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Mobile(移动的)

移动的特性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增长。PC端的互联网承担的主要是工作职责,而移动端更多承担的是娱乐休闲的功能,因为移动互联网具有随时、随地、即兴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就是人们生活中的场景化、空间化和生活化。人的消费和传播行为要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之中。在特定的场景中,如果人们的兴趣和爱好被激发出来,消费和传播行为也就会发生。移动互联网正好符合人们利用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获取越来越碎片化的信息的需求,这主要是基于网民的价值观、兴趣以及对信息获取和社交的需求。移动互联网让这种需求变得更加随时、随地、即兴。SoLoMo盈利模式

广告

广告费收入包括线上推广收入和线下展板收入两个部分。

线上推广收入:基于SoLoMo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向商家提供广告投放服务。当用户在某一地点通过移动客户端登录该平台,就可以看到周围商家的有关信息。运营商可以向在该平台上做广告的企业收取一定的费用。对于部分商家,尤其是在经营规模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又希望在市场同类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的中小商家,可以选择支付比一般商户高的费用,成为超级商户,享受该平台置顶推荐的服务。

线下展板收入:运营商不但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商家提供一些投放广告的机会,采取线下展板的方式也是运营商为商家做广告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商家通过运营商提供的展板做广告宣传,同时发布一些优惠信息,用户将带有NFC(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靠近展板,便可以获取商家的优惠信息,然后到店消费。对通过展板投放广告的商家进行收费,也是运营商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流量分析

SoLoMo电商该平台还可以作为一种流量分析工具,帮助一些高级商户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例如,汇总每日签到数与签到人数、最近签到的顾客(他们可能正在店里)、最常来签到的顾客(多种时间维度)、签到用户签到附言以及同步到SNS的信息、签到时间分布图以及其他更多统计信息。我们熟知的Foursquare网站签到次数已经超过10亿次,基于海量位置信息,Foursquare可以针对地区商家推出顾客购物习惯分析工具,以便商家了解消费者购物习惯,帮企业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

团购

基于SoLoMo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与各大团购网站进行合作,将团购网站上的一些信息进行地理位置的分类,将同一区域的团购信息整合在一起,吸引消费者在该区域参与团购。对于团购的很多项目,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很有效地促成消费者的购买,例如餐饮团购服务,用户更愿意选择在附近的饭店就餐。这样,运营商可以向合作的团购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O2O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线上线下交流更为方便快捷,这给线上的电商企业和线下的传统企业互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O2O 应运而生。O2O 即 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或 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或者更为复杂的 Online To Offline To Online(线上到线下再到线上)和 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线下到线上再到线下)。总之,它是指将线上线下的商业机会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将营销、引流、支付、消费体验、消费互动等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O2O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成为许多行业新的增长点。同时各大商业巨头也纷纷发力,争相占领O2O行业制高点。因此,一场场围绕 O2O 的争夺战纷纷上演,各大商业巨头也是各显其能、竞相角力。

BAT的O2O入口之争

不管是Online To Offline还是Offline To Online,关键点在于“To”,如何做好线上线下的引流与互动,是O2O成败的关键。为此,各大巨头在O2O“入口”上争相出招、频频交战,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O2O入口争夺大战。接下来,我们将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例,通过讨论BAT在O2O入口方面的布局和争夺(如表1-1所示),来分析O2O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能够提出有益的建议。表1-1 BAT 的入口布局(续表)

以支付为主要手段,展开用户争夺

支付对于消费行为来说是完成交易的重要一环,消费者进入购物场景,通过支付价款完成交易、与商家建立起买卖关系,卖方收到交易金额后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支付都是消费实现的关键。因此,各大互联网公司和电子商务公司频频出招,在各个领域纷纷布局,力图抢占支付入口,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上演了一场用户争夺战。

移动支付

阿里的支付宝注册用户超过8亿,其中手机支付宝用户也已经超过1亿。在BAT三家中,阿里是目前最有“钱”景的企业,旗下淘宝、天猫每年承载着超万亿的交易额。去年“余额宝”的推出几乎震惊了整个互联网界和金融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也迅速走红。

腾讯的财付通一直不温不火,在与支付宝的竞争中一直萎靡不振,但微信的出现提升了腾讯的底气,微信支付的春节红包功能被马云形容为“珍珠港偷袭”。

2013年年底百度钱包(原名百付宝)重新推出,重新定位后的百度钱包实现了将百度旗下产品及商户与广大消费者连接的功能,提供了全面的O2O消费领域,同时推出“百度理财”等增值产品,重新将百度拉回了支付阵营中。

按理说,进行移动支付的前提是消费场景的存在,然而并非每一位商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支付体系。因为建立支付体系所需要的巨大成本是很多商家无法承担的,另外,即便是每位商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支付体系,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难以保证的,这也是移动支付受消费者怀疑和诟病的很重要原因。并且,商家通过介入相关的服务即可实现交易所需要的支付,这就是易宝支付、快钱等企业存在的原因。因此,并非每一个商家都要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统。但是,对于BAT来说,搭建支付平台、吸引用户、培养用户支付习惯、打造O2O生态闭环,则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BAT不遗余力地抢占移动支付入口的原因所在。

理财产品

余额宝自从2013年6月13日正式上线以来,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资金规模超过6000亿,用户规模在2014年3月份就突破1亿,成为全球第三大基金公司和全球第一大互联网金融公司。余额宝走红以后,腾讯和百度也不甘落后,纷纷推出微信理财通、百度百发、百赚、百赚利滚利、百度理财B等,一时间神州大地出现了各种“宝宝”类理财产品。

巨头们推出各式支付方式以及理财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积累客户。当然,理财产品本身能给客户和巨头们带来收益,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全线服务,最终在消费者心里建立消费习惯和品牌印象,最终绑定消费者。支付对于消费者来说,既是消费决策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交易的最后一步。只有建立起完整的O2O生态闭环,才能在这个闭环当中实现更多的商业转化,进而在未来的商业布局中更加从容。

抢车大战

灼人眼球的“烧钱”竞赛令“滴滴打车”(腾讯)和“快的打车”(阿里)在短短一年中声名鹊起。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抢车大战中,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们在享受金钱雨“洗礼”的同时,真真切切地体验了一把高科技带来的生活模式变革。

2013年上半年,阿里巴巴投资快的打车,而腾讯也开始投资滴滴打车。两大打车软件为抢夺用户不断“烧钱”,这才有了全国范围内“打车免费”的狂潮。经过几轮淘汰战,打车应用市场已经从最初的数十家群雄逐鹿,转变为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双雄争霸”的格局。而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发展迅猛的背后,则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的暗战。

现在打车软件仍然无盈利模式,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司机收费,也不对出租车公司收费,而软件本身也并未加入广告等盈利模式,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全靠阿里巴巴、腾讯的投资活着。看着阿里和腾讯的血拼,人们不禁纳闷:阿里和腾讯为何同时盯上默默无闻的出租车行业呢? 事实上,移动互联网时代,打车软件是最容易被市场接受的移动服务之一,也被业界视为移动互联网时代LBS以及O2O领域的重要入口。在打车软件领域占据先机,意味着在互联网金融和移动支付方面的领先。阿里和腾讯不遗余力地推动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无非是想通过打车软件推销各自的支付工具——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从而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占据在O2O支付入口的优势。

除了抢占支付手段,三巨头在其他领域也相互攻城略地,积极抢占用户。如在地图搜索上,从去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巨头为争取移动互联网新入口,在地图方面大做文章,其中百度地图与高德地图竞争最为激烈,被成为“高百大战”。腾讯地图在此时并未发声,偏安一隅,而在其后开始缓慢发力,从推出“路宝”应用到打出“路宝盒子”,再到入股四维图新公司,腾讯对于地图的布局在一年内出招不少。一时间各大巨头在争夺地图入口上,可谓是你来我往、刀光剑影。

在餐饮团购上,三大巨头纷纷与团购网站合作,都想在这一市场上分一杯羹。

在线旅游(OTA)是O2O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无论是打车应用,还是租车,或者是机票、酒店、周边游、出境游……它们都天然跟移动、地图、位置相关,消费频次高、金额大,有良好的在线支付习惯。因此,在线旅游也是BAT极力争夺的领域。

此外,在移动社交、移动搜索领域,包括音乐、游戏、视频在内的文化娱乐领域,以及线下的商场和便利店领域,各巨头都积极布局、争抢用户。

手机二维码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二维码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迅速和直接,作为O2O线上和线下的关键入口,它带给消费者便捷和快速的消费体验,成为电商平台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一个重要通路。

1.前途光明

支付平台是巨头们玩的游戏,它的搭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是普通的O2O企业无法染指的。与支付平台相比,二维码却以成本低、应用场景广泛等特点备受普通O2O企业的青睐,得到迅速普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可谓前途光明。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首先,二维码的迅速发展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当归功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国产中低端手机的普及,为3G、4G的应用输送了大量的终端客户。智能操作系统的推广,为层出不穷的App应用提供了开发创新平台。

其次,二维码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了其迅速的发展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二维码编码容量大,除了可以容纳字符信息外,还可以将图片、声音、指纹等信息数字化处理后编入二维码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制作成本非常低廉,用起来也十分方便。只要手机安装了识别软件和芯片,用摄像头对准二维码拍一拍或扫一扫,就能立即获得产品信息及网站链接,一点击就能上网,省去了输入网址的过程,更加快速便捷。而且用户可以轻松地分享专属二维码,在多种场景推广自己的商品。并且,二维码在提供信息方面的移动性、便捷性以及全面性,是目前其他软件无法比拟的,二维码能够实现跨媒介间的信息传递。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着二维码扫描,就可以进入商品的购买页面,填下订单,就可以实现送货上门,既省时省力又方便快捷。

此外,众多互联网巨头的争夺和布局,培养了用户习惯,促进了二维码的迅速发展,也为二维码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作为O2O最为便捷的入口之一,二维码成为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力争夺的对象。搜狗输入法、大众点评网等众多互联网企业先后开通了二维码功能。而腾讯凭借微信,阿里巴巴凭借淘宝本地生活,百度凭借百度地图,三大巨头合力将二维码电子商务引向了高潮。

2.道路曲折

智能手机加二维码的O2O入口方式发展迅速,看起来风光无限,然而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隐忧。

首先是二维码的安全隐患问题。这是消费者使用二维码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二维码的手机应用,需要扫码和解码的软件,软件下载不仅会加重客户的手机流量的负担,而且用户扫码后点击网址链接、下载App等都可能引起病毒感染。一些不法网站可能利用流氓插件,使用户扫码后可能会泄露手机上存储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私隐信息,甚至损失高昂话费,消耗更多的流量。据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数据统计,2014年第一季度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共计41199款,同比增长63.9%; 感染智能手机共计1784万部,同比增长71.5%。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二维码目前已成为增长最快的染毒渠道,通过其传播的病毒传播比例已达到9%。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也因二维码支付所存在的问题,发出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财付通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了二维码支付。

其次,二维码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盈利模式不清晰。通过二维码,商品销售方将线下的需求转移到线上,或者通过网络推送更多的内容,用户看好商品后,在任何一个地方拍摄二维码,便可下单,通过扫描商户广告上印制的二维码,就能在微博或微信中关注商家,接收商家的打折、优惠等促销信息,这种便捷性大大刺激了冲动型消费者的购物欲望。问题在于,目前那些专注于二维码的创业公司,仍尚无成功的盈利模式,它们的日子并没有随二维码春天的到来而变得好过。作为一项开源技术,二维码没有技术壁垒、没有盈利模式,二维码仅仅是一个通道,虽然有几十种应用场景,但每一种碎片化、工具化的特征都比较明显。印在各种商品上的二维码,只是一个附属品,它可以与任何App整合。中国用户没有付费用软件的消费习惯,用户不愿意单独为二维码软件埋单,因此二维码软件公司只能和第三方支付、线下商家的合作,在防伪溯源、移动营销和扫码购物三个方面尝试增值服务,力争在行业纵深实现盈利。

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任何可以与人进行有效交互的场景和手段,都可以作为O2O的入口。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是O2O的理想入口,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共识性入口。在 Google Glass(谷歌眼镜)、Jawbone Up(卓棒智能手环)、Fitbit Flex(无线智能手环)以及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明星效应”下,智能穿戴设备于2014年一夜成名,可穿戴设备成为各大企业竞相争夺的入口。

其次,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目前还处于前期市场。由于该领域目前还不成熟,大多数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都还处于概念和初始阶段,还没有在用户中进行大规模普及。并且无论是在硬件设备还是在软件应用上,还没有哪家企业形成明显的优势。对于企业来说,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暗藏着巨大的机会与潜力。

此外,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是传统制造企业进行升级换代的机会。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自主研发能力差、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水平较差,一直以来是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最大的困扰。国内制造企业如能抓住机会,积极投入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产业,进行产品的更新和升级换代,将很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第三节全球电子商务的现状和发展亮点全球电子商务版图

2013—2014年,电子商务产业在全球继续上演增长神话。受中国电商市场的推动,亚太地区的在线购物规模首次超过欧洲,2013年亚太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速超过欧洲达到33%,规模达到4012亿美元; 欧洲电子商务协会指出,2013年欧洲市场增速为19%,规模为3631亿欧元,2014年将达到4255亿欧元。北美地区,以前是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但如今电子商务在该地区已经相当发达和成熟,因此相较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增长空间较少。2013年,北美电子商务交易额仅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长10%至4312亿美元。中东和北非是电子商务规模增长最快的地区,2013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5%至164亿美元。其次是拉美[12]地区,增幅为24.6%至379亿欧元。 移动支付发展迅速,同时面临严峻挑战

据Gartner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移动支付金额2013年年底达到2350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年增长率为44%。2014年,这一数字有望同比增长38%,至3250 亿美元。2017年底,全球移动支付预计将上升至7210亿美元。移动支付之所以迅速发展,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自从2007年有了第一台iPhone,智能手机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首次超过了功能手机的出货量。预计到2016年,智能手机在美国的普及率将从2013年底的57%上升到75%。

其次是移动支付技术为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支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进军移动支付市场,为了减少人们更换终端的成本,类似 NFC 支付、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蓝牙支付、贴屏支付等新型的移动支付技术开始兴起并不断成熟。

此外,电商巨头之间的用户争夺也促进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如阿里巴巴和腾讯在打车软件上的争夺。他们对用户进行补贴,从而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增加用户的黏度。

然而,移动支付业务的迅速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风险。移动支付行业的主要风险在于身份信息盗窃及其基础设施的匮乏。黑客可以发送欺骗短信和电子邮件,诱使银行客户向黑客提供安全信息细节,如登录凭证或账户信息。手机查询存款方便了消费者,但黑客也使用先进技术“两头捞钱”,他们将支票图像扫描到一个账户,并在不同的位置兑取现金。由美国政府在2012年主导的一项移动支付研究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安全问题”是人们回避移动支付的主要原因。全球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

从2009年到2012年,智能手机一直是电子行业的标杆,但在2013年,智能穿戴设备已经取而代之,并引领着电子行业新的潮流。在智能手机的创新空间逐步收窄和市场增量接近饱和的情况下,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智能终端产业下一个热点已被市场广泛认同。业界普遍认为,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使用计算设备将人类的双眼和双手都解放出来的颠覆性技术。全球即将进入可穿戴设备时代。

自2013年开始,各大巨头纷纷进军可穿戴设备领域。Google Glass推出以后,可穿戴设备概念逐渐深入人心,随后其他厂商纷纷有所动作。微软推出智能眼镜,索尼推出Smart Watch 系列智能手表,三星发布智能手表 Galaxy Gear,苹果也刚刚发布了名为iWatch 的智能手表。百度与咕咚网、木木健康等第三方厂商合作,聚焦运动、健康和安全主题。2013年10 月,百度云可穿戴设备网悄然上线。百度还特别成立“百度云创新实验室”。

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涵盖硬件、行业应用、社交平台、运营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环节。不同的创业公司可以从不同的切入口进驻掘金。市场研究公司 Juniper 发表的报告预测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 倍于2013年; 与此同时,速途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765 万台,增长232.61%,市场规模达到24.5 亿元,同比增长301.64%。注释

[1].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监测数据[R]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4.

[2].http://report.iresearch.cn/html/20140731/235667.shtml

[3].http://news.iresearch.cn/zt/235917.shtml

[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5].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6].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4.

[7].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R]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4.

[8].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年度研究报告[R]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4.

[9].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 .艾瑞咨询(iResearch),2014.

[10].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R]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11].史云峰.下好整合这着“棋”——“如何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N] .现代物流报,2014.5.13(A3).

[12].数据来源:艾瑞咨询集团。第二章跨境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

第一节 规模及增速——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图谱

第二节 食品、健康行业的跨境电子商务的爆发式增长

第三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典型案例以及商业模式

第四节 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以及创新方向第一节规模及增速——2014年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图谱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兴起、特征及与传统国际贸易的比较

谈到跨境电子商务,可能人们首先会想到什么是电子商务。从实用的目的出发,我们把电子商务狭义地定义为:各种具有贸易活动能力的实体(生产企业、商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个人等)利用计[1]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各项商业贸易活动。 我们把跨境电子商务定义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以邮件或者快递等形式通[2]关的,数额小、次数多、速度快的新国际贸易模式。

另一个与跨境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词语是全球化。全球化对于中国的含义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欧等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经济发展放缓,前景不容乐观; 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开始崛起,渐渐成为主导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力量,整个经济的发展有从西潮向东风转变的趋势。这给新兴经济体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其次,2008年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发生了转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凭借着廉价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世界各地的商品上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的字样。但这种以出口为导向、依靠制造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显示出其不可持续性,新一届政府在十八大前后开始着力实施经济转型。而转型后的经济要以消费为导向、以技术化市场为导向。简单点说就是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从“出口商品”到“出口技术”转变。因此,此时的全球化含义,已经不再是中国利用其廉价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向全世界出口中低端制造品的能力,而是中国企业在全球布局品牌的能力,以及让更多外国品牌、资源进入中国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由制造全球化转向品牌全球化。而这一过程的实施就需要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去,更多的外国品牌走进来,需要的是更大、更广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支持。

最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的低迷,给国际贸易也带来重创。长期以来的“集装箱”式的大额国际贸易逐渐被数额小、次数多、速度快的小额订单所取代,导致一些传统的、靠制造业起家的贸易企业纷纷倒闭破产。许多企业开始大力发展这种小而精的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纷纷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者入驻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来扩展国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