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0:06:55

点击下载

作者:肖文键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能行

你能行试读:

前言

时代变迁,在高等教育逐渐普遍的今天,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即使有些毕业生很幸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他们没有社会经验,更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们意气风发,却不知天高地厚,结果,在职场中处处碰壁。为此,他们感到迷茫不已,没有人生目标,整天萎靡不振,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盲目地航行。

基于年轻人的职业现景,着眼于未来,结合现实状况,策划了此书。

说到微软,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家公司——一个雄霸世界的IT帝国,一个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一个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这是微软那些仁人志士凝聚的心血,是微软那些智者所取得的赫赫战绩,是微软那些勇敢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开拓出的一片疆土。

因为有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的高瞻远瞩,微软诞生了;因为有微软管理者们的辛勤浇灌,微软壮大了;因为有微软全体员工的呵护,微软腾飞了……可以说,微软的成功其实是这群微软精英的成功。

所谓“成功有方法,失败有原因”,微软精英的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所养成的职业素养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更像一盏明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他们非凡的才华更值得我们去思考。

本书立足于微软精英驰骋职场的成功经验,从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等三大方面展开阐述,详细地介绍了比尔·盖茨、史蒂夫·鲍尔默、李开复、张亚勤、可会明、吴士宏、杜家滨、魏小勇等十多位微软精英的职场成功经验。

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群体的读者,本书还力求做到内容知识全面,涉及到职场中的方方面面,语言朴实,故事短小而有趣。更针对现在年轻人的一些心理迷惑进行阐述,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从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出十分富有人生哲理的职场小故事,用这些小故事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去选择,如何去处理职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去完成工作等。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学会了这些,就离成功近了一些,迷茫就会少一些,将更容易开创成功的职业生涯。

如何行走职场?像微软精英一样做最好的职业人。这是每一位刚走进职场的年轻人的必修课。微软精英的职场人生辉煌而又灿烂,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令大家羡慕不已,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因此,大家应该学习他们的职场经验,以成就辉煌的自己。

最后,衷心希望微软精英的每一条职场忠告都能渗进读者的心里,能真正地为读者解开一些职场中的迷惑,帮助读者开创成功的职场生涯。

上篇 驰骋职场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第一章 成功的职业生涯源于积极心态

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乐观豁达地面对职场沉浮;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勇往直前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一个人拥有积极的心态,就能坦然面对职场中的得与失……总之,成功的职业生涯源于积极的心态。

忠告1.职场中你输的不是能力,而是积极主动的心态

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李开复李开复于1998年加盟微软,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是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

积极主动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在狱中提出的思维准则,这正是每一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应具备的人生态度。

一些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统计,每一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就能富有创造性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变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拥有消极的态度,那么就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与阻力。

同样的道理,我们面对工作也需要积极主动的态度。如果我们能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工作就会给我们回报。相反,如果我们消极怠慢地工作,那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甚至还可能被解雇。

然而,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如意,消极地对待工作。上班时,常常聊QQ、逛淘宝网、玩游戏、看电影等,对领导交待的任务从不认真完成,整天抱怨工资低,还总想换工作,甚至时不时地旷工,有意跟公司过不去。

微软精英李开复针对年轻人这种现象,劝导他们:“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便是他成功的秘诀之一。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开复是怎么积极主动地工作的:微软公司规定,全球各研究院每年都有4次向比尔·盖茨汇报工作的机会。大家非常重视这4次机会。全球各研究院在汇报的几个月前就开始提早排队,报上最得意的成果。微软中国研究院刚成立的那一年,在几个研究项目还没有得到最终结果时,李开复就冒险争取了6个月后向比尔汇报两个研究成果的机会。因为李开复很清楚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国研究院,如果能在比尔面前成功地演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就会对中国研究院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当时,很多人都为李开复的做法感到担忧,但李开复初步评测了当时的4个项目,认为它们可能在6个月后会得到好的结果,但它们各自的成功概率也只有60%。尽管如此,李开复不可能等到100%确定后再去申请,那样就可能错失机遇。于是,李开复用两个措辞含糊的报告题目预订了位置。果然不出李开复所料,6个月后,两个项目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因此,李开复修改了报告题目,10多个人一起飞到美国向比尔做了现场演示。演示非常成功,比尔高度评价了他们的项目。在汇报的第二天,比尔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比尔这句话在微软公司建立了中国研究院的信誉。

比尔赞赏的不只是李开复他们所带去的项目,还有他们积极主动地争取汇报成果的机会的这种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李开复之所以能够在工作中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拥有积极主动工作的态度。假如他像其他人那样,消极地等待机遇,散漫地工作,毫无疑问,他肯定会错过这次机会,那么中国研究院也不会拥有如此高的声誉。

微软精英华宏伟说:“人是可以做成主动的。在业务来之前就主动地做一些事情。在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就主动地做一些事情,在问题很小的时候就解决掉,而不是等问题到了很大的时候才来解决。”

积极主动不仅是一种行为美德,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能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做事,那么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喜欢。那么如何远离被动习惯,培养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呢?李开复给年轻人提供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面对他人言,冷静辨析、积极求证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不要立即去问别人,可以去书里或者网上找答案,实在无法解决,再向他人求助。假如你听到了什么,也不要盲目地信从,自己应该去网上验证一下,再作出判断。

二、不要让事情找你,应主动对事情施加影响

每一件发生在你身上的事都应该是由你的决定而发展、变化的,不应该是因为你无所作为才变成现实。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每一件事情。

三、不要习惯性地同意或追随别人,要有主见

年轻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千万不能随波逐流。否则,时间久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每一件小事上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学会对自己的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

四、不要说“我办不到”,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每一个问题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而应该静下心来努力地寻找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冷静一段时间再来解决这个难题。

五、多说“我要……”等积极语言

语言会下意识地引导我们的思想,也会真切地反映一个人对环境的态度。因此,我们要学会在言语中赋予自己决定的权利,经常说一些积极主动的话语,比如“我选择……”“我要……”“我决定……”等。

职场忠告在职场中,工作积极主动一些,机会就多一些,薪水就高一些。因此,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工作。这样,更容易获得领导与同事的喜欢,更容易获得机会,工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忠告2.自信是号角,鼓励你奋勇前进

只要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并且请到优秀的人来帮我做事,我一定会成功!——比尔·盖茨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在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萧伯纳也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由此可知,自信对我们是多么重要,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学习中,我们都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

信心是一汪山泉,不断滋润你追逐梦想的心灵;信心是一种坚定的信仰,使你坚持不懈地向梦想前进;信心是你心中的太阳,能照亮你前进的方向;信心是一根柱子,能撑起你精神世界里那片广漠的天空……我们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我们的潜能,才能摆脱平庸,才能取得一番突出的成就。

然而,有一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也缺乏自信。他们对社会充满了恐惧,总觉得社会黑暗、人心险恶。因此,当他们步入社会时,总是前怕虎后怕狼,唯唯诺诺,不敢前进。在职场中的具体表现便是:找工作时,看到世界500强的公司时,便不敢投简历;在面试时,不敢抬头看面试官的眼睛,唯唯诺诺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在工作时,不敢向领导表达自己的见解,听之任之……

比尔·盖茨深知: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对自身能力的正面评估,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个人品质。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回顾自己的成长岁月,比尔·盖茨发现自己最初正是因为坚信自己能取得成功,所以,他才成功地创办了微软。在这里,比尔·盖茨愿意把他青少年时的那份自信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天晚上,正上中学的比尔将几张有点皱巴巴的活页纸递给爸爸,并说道:“前几天,校长乔治·瑞尔先生在班上讲了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并交待每个学生下周都要交一份有关投资的报告。由于我对这个投资很感兴趣,所以,我早早地拟了一份草稿,请你帮我看一下。”比尔父亲接过一看,题目是“盖氏家族的投资计划”。“我想请你做我的法律顾问。”比尔·盖茨说道。比尔父亲问道:“那我先考考你,什么叫做‘投资’?”比尔·盖茨想了想回答道:“简单地说,‘投资’就是一种用钱的方式。用钱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投资’就是要把钱用在最有机会变出更多钱的地方。”“不错,观点很清楚。”比尔父亲赞赏道。比尔·盖茨得到了父亲的赞赏,更加活跃地说道:“我敢打赌姐姐克丽丝汀一定不敢投资,她一定宁可把钱存在银行里,她是一个胆小鬼。”比尔父亲有些不悦地说道:“别这样说你姐姐。现在,我先来研究一下你的这份报告,然后再决定要不要接受当你的法律顾问。”比尔父亲仔细地查看这份报告,比尔·盖茨将自己当做一个发明家,拥有一套全新的医疗设备,并大量生产这个产品,行销到整个西雅图,再用赚来的钱照顾那些孤苦无依的病人……比尔的父亲看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然而,更让他高兴不已的是,比尔报告中的最后一句话:“只要能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并且请到优秀的人来帮我做事,我一定会成功!”因为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比尔·盖茨相当自信。当父亲看完报告后,比尔·盖茨就迫不急待地问道:“怎么样?你觉得如何?”“简直是太好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这真的是你自己一个人写的?”父亲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喜笑颜开地说道。“当然!”比尔并没有失言,他成功地创办了微软。

如果比尔·盖茨年少时没有那份自信,那么他绝对不敢从哈佛大学退学,自然不可能踏上创办微软公司的道路。正是因为他拥有这份自信,他才成功地创办了微软。

比尔·盖茨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如果想有作为,就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自信是号角,它鼓励你勇敢地尝试新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从而摘取成功的桂冠。

无独有偶,微软精英李开复也深有同感,他在《做最好的自己》中说道:“所谓自信,就是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在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时候,将自己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相信自己可以在理想和兴趣的引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呢?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中建议大家采用以下6个步骤培养自信心。

一、尊重自己,鼓励自己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尚未发掘出来的潜力与特质。只要努力发挥出这些潜质,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因此,自信的第一秘诀就是永远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潜能,并因此尊重和鼓励自己。

二、赞美自己,从潜意识做起

用具体的事例反复“训练”你的大脑,经过潜意识的每一次思维,告诉自己你是最值得信任的,你应当为自己自豪,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拉拉队。

三、用言行激发自信

1.多用“我认为”“我希望”等语词来激发自己。

2.学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获得他人的认可,信心将倍增。

四、从成功里获得自信,从失败里增强自觉

不管获得多么小的成功,都要为自己感到自豪,鼓励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如果失败了,便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鼓励自己继续前进。

五、制定具体目标,由自觉达到自信

在培养自信时,既要基于自觉的态度,又要设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根据目标一步一步地前进。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信也随之增强。

六、发挥优势,放飞自我

培养自信的关键在于认识并发掘自身的优势,让自己有更大的机会取得更优秀的结果,从而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职场忠告只要不给我们自己设限,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樊篱。年轻人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才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

忠告3.抱怨工作、自叹怀才不遇的人都没有才

一般来说,怀才不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而周遭的林林总总却阻碍了自己的发挥,于是开始消极厌世,把自己与众人划分开来,慨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醉”,于是飘飘然几欲归隐了。——老可老可,本名可会明,供职于微软MSN中文网。

古往今来,我国有众多怀才不遇之士。他们虽然有非凡的才能,却怀才不遇,以致抱恨终生。比如,屈原、韩愈等有识之士。然而,时过境迁,不管是国家,还是职场,都在努力为广大有才之士提供发挥潜力的平台。

尽管如此,依然有很多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自叹怀才不遇,抱怨命运不公平。2009年,一封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的辞职信”迅速蹿红网络。据了解,这封辞职信出自湖州某物业的一名保安之手,不仅全文用文言文写,而且近400字的文中运用了近20个典故。

在网上看过这篇辞职信的朋友不得不承认此作者颇有一些古文功底,他开篇首先作了自我介绍:“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浪迹江南,栖滞湖州。”接着便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冯唐亦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今才大难为用。”

另起一段便自我表扬:“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可叹屈身于湖州某某物业,为一小小秧护员。诚如伏枥之骥,纵有千里之志,而奈缚手缚脚,无所可为,混迹于碌碌无为中矣!鉴于此,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

读完这封辞职信,我们发现文中虽然有几个错别字,比如,临(凌)等,个别典故引用不当,但如语文老师评价的那样“瑕不掩瑜”。可是,如此有识之士,为什么没有得到公司的重用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仔细阅读这封辞职信,我们不难看出此作者的“清高与孤傲”。当他不耻与“俗流共舞”时,他就已经将自己孤立了起来。

从现代“团队精神”的常识来看,此作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合群”之人,其“唯我独尊”的思想也是现代企业文化所不容的,也许这就是他“引咎辞职”的原因吧!

辞职事件给我们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敲响了警钟,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尤其是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毕业生,他们进入公司以后往往会比较失落。因为当他们发现现实中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于是便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我们一起来看看微软精英邢志新是如何对待“怀才不遇”的:1998年11月2日,邢志新跨进了美罗大厦,去微软公司面试。经过8关面试,邢志新已初步被Office技术支持部录用。就在微软要求他进行第9次面试签合同时,心高气傲的邢志新认为自己已经是软件开发的部门主管了,还去做技术服务简直是大材小用。因此,他断然地拒绝签合同。然而,邢志新后来受到女友的点拨后,又想进微软,于是,便给唐总打了一个电话。他确实是一个有才之人,经过面试,他被录用了。可是,刚入微软时,邢志新依然心高气傲,更不把公司的领导看在眼里。同理,公司领导自然也不看好他。因此,邢志新便像很多人那样,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慢慢地调整了心态,认为自己只有做出了业绩,才可能得到领导的重视,于是便收起心浮气傲的心理,开始静静地等待展现自己的时机。有一次,邢志新做一个case。他意识到这是一次机会,于是,便立即动手做了起来。然而,由于这家客户基于微软Office和后台服务器的集成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做了二次开发。可是,开发的这套方案不能正常运行,随机出现数据不能保存的问题。邢志新没有技术支持的经验,而遇到的又是技术十分复杂的问题。他虽然先找出了问题的线索,基本上给了一个预备方案,但是,客户不满意,还要求找出原因。在万般无奈之下,邢志新不断地重复再现对方的问题,最后才发现这种病因不应该出在Office软件,很可能在二次开发的应用方案上。找到问题后,他喜出望外地给出了一套解决方案。终于,客户依据这一解决方案解决了问题,微软产品的声誉得到了维护。这段时间,领导也将邢志新的努力看在眼里。因此,没过几天,邢志新就得到了提升。

供职于微软MSN中文网的微软精英老可对此深有感触,他曾说:“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往往没有才。”如果你坚信自己是一个人才,却又自叹怀才不遇,总是抱怨公司没有给你发挥潜能的机会,或者赌气离开公司。你在这样想时,就应该明白一点: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公司也一样,可以说,一家公司有你不多,无你不少,你的离开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多大的损夫。

所以,老可告诫大家:怀才就像怀孕,久了总能看出来。如果你真的坚信自己有才,那么不妨给自己证明自己能力的时间,等待机遇,甚至创造机遇,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自然就能得到领导的认可与重视。

那么,当今的大学生如何做才能避免走进“怀才不遇”的心理误区呢?下面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着眼现实,不盲目攀高、好高骛远

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对职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误区。由于理论知识与实践总有一段距离,没有工作经验的他们刚入职场后常常碰壁。因此,建议大学毕业生着眼现实,从基层做起,多积累工作经验。

二、不心存不满、怨天尤人,学会把握机会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自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从而,丧失了良好的机会。因此,大学生应尽早做好择业准备,适当掌握一些必要的择业知识和技巧。

三、勇于正视自我,不互相攀比、忌贤妒能

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视自我,喜欢互相攀比、忌贤妒能,丧失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所以,大学毕业生应该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多向他人请教、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四、相信自己,要有主见

自信心不足、缺乏主见是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另一种心理误区。所以,大学毕业生首先应该确定自己的择业取向,主动推荐自己,一旦拿定了主意就不要再受他人干扰。

职场忠告“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这句话值得每个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反思。

忠告4.职场中遇到困境是你人生中的大幸

问任何一个在市场崩溃之前收购了什么的CEO……感谢上帝,先不说别的,市场崩溃,有时候你很幸运。——史蒂夫·鲍尔默史蒂夫·鲍尔默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了数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是全球领先的个人及商务软件开发商——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可以说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世间的幸与不幸。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在失去一件东西时,却得到了另一件东西。其实,得与失、祸与福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上帝是公平的,他没有给你美貌,却让你懂得美丽灵魂的价值;没有给你爱情,却让你懂爱情;没有给你一个单纯的世界,却让你懂得分辨是非。有一天,农民把一个稻草人插在田埂上。稻草人头上顶着一顶破草帽,身上套件宽大的青布衣裳,孤独地守护着一片麦田。稻草人望着孤寂的麦田,想起那些成群结队的鸟儿时,就自言自语道:“我的身躯来自这片原野,我的心依然是那颗朴素的稻草心,可你们为什么要怕我呢?仅仅是因为我披上了人的衣裳吗?”稻草人见没有人理会它,叹着气自语道:“这里曾经草长莺飞,也许是我的到来打乱了这和谐的场景……”稻草人的话还没说完,一只停在它肩头的云雁就打断它的话,大声说道:“不,你错了。我们曾经在这片田野上肆无忌惮,我们的兄弟姐妹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你的到来却警醒了我们,让我们心存畏惧,用警惕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才得以险中求活。相反地,假如没有我们的侵扰,你也不会站在田边。”稻草人恍然大悟。

这虽然是一个寓言故事,但故事中小鸟的回答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祸与福是能相互转化的。小鸟因为稻草人的到来不能再肆无忌惮,却也因为稻草人的到来让它们心存畏惧,才得以险中求活,从而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

凡事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它。在创业面前,假如你以消极的态度去面对,那么毫无疑问,你最终还是会走向失败;假如你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那么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最终会走向成功。

在这个物质条件不断得到提升的年代,很多人是父母的独生子女,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从来没有吃过苦。当他们大学毕业进入职场后,便无法忍受一点点劳累与辛苦。2010年6月,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虽然与公司的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但也充分说明刚入职场的这些年轻人的心理素质不足以承受职场中的种种挫折。

据一项调查表明,在职场中,近六成的年轻人无法承受职场中的挫折。其实,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一些困难并不是坏事。有时候你所遇到的困难反而是你人生中的一大幸事。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深有感触,当记者采访他未能收购雅虎这件事时,史蒂夫·鲍尔默坦言道:“问任何一个在市场崩溃之前收购了什么的CEO……感谢上帝,先不说别的,市场崩溃,有时候你很幸运。”2008年初,谷歌公司在搜索广告与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的份额远远超过微软和雅虎。微软首席官鲍尔默对此作出预计,网络广告市场总价值将增至近800亿美元。然而,微软和雅虎在这一领域的份额却不断遭到谷歌的侵蚀。因此,微软经过商讨决定,只有与雅虎联手才有可能利用雅虎的网络优势来抗衡谷歌。因此,2月1日,微软公司宣布以446亿美元收购雅虎公司,这一举动引起IT界“地震”。然而,雅虎摇摆不定,使收购陷入了“拉锯战”。鲍尔默完全没想到自己会遭到雅虎的拒绝。4月5日,他便向雅虎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雅虎在3个星期内就微软的收购提议作出回应,否则将直接将此事交由雅虎的股东决定。但是,雅虎丝毫不受鲍尔默的影响,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鲍尔默的要求。5月3日,鲍尔默发表声明称,由于在收购价格上无法达成一致,微软公司已撤回收购雅虎公司的提议。后来在旧金山WEB2.0峰会上,记者采访道:“鲍尔默先生,请问你怎么看待未能收购雅虎这件事?”史蒂夫·鲍尔默坦然道:“问任何一个在市场崩溃之前收购了什么的CEO……感谢上帝,先不说别的,市场崩溃,有时候你很幸运。”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史蒂夫·鲍尔默最后一句话道出了困境中幸与不幸相互转化的关系。当微软公司在搜索广告与整个网络广告市场的份额远远低于谷歌时,鲍尔默意识到了市场危机。当他想收购雅虎以化解危机时,却不想受到了雅虎的拒绝。这对于鲍尔默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在这种情况下,鲍尔默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看到了幸运的一面。

其实,不幸的背面就是幸运。是的,在职场中,当我们受到领导的批评时,我们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当我们与同事出现矛盾时,我们学会了怎么跟同事相处;在我们辛苦工作时,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还锻炼了我们的毅力……

所以,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困境时,不要悲观失望。因为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将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也许他多给你一分美貌,就会少给你一分智慧;他多给你一分经验,就会让你多经历磨难;他多给你一分财富,就可能让你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职场忠告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多少都会遇到一些困境,职场中更是如此。不过,困境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当我们成功地战胜困境后,我们就学会了反思与坚强。最大的学习机会不是来自成功,而是来自困境。

忠告5.消除狭隘心态,培养宽广胸怀

人生在世,我们要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李开复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有一个老人为了让儿子们多些人生阅历,为了促进他们成长,于是就对他的3个儿子说:“你们三人出门去,3个月后回来,把旅途中最得意的一件事告诉我。我要看你们哪一个所做的事最让人敬佩。”儿子们听从老人的安排,什么也没说,就动身出发了。3个月很快就到了,他们3个都回来了。老人便一一询问他们所做的最得意的事情。长子首先说道:“有一个人把一袋珠宝存放在我这里,他并不知道有多少颗宝石。假如我从中拿几个,他也不知道。等到后来他向我要时,我原封不动地归还他。”老人听了之后,说道:“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如果你暗中拿几颗,那么你想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长子听了,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便退下了。次子接着说道:“有一天,我看见一个小孩落入水里,我立即把他救了起来,他的家人要送我厚礼,我没有接受。”老人听了,说道:“这也是你应该做的事,假如你见死不救,那么你心里过得去吗?”次子听了,什么话也没说,就退下了。最小的儿子便上来说道:“有一天,我看见一个病人晕倒在危险的山路上,只要一个翻身就可能摔死。我走向前一看,竟然是我的仇敌。在那以前,我几次都想报复他,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如果我要弄死他,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我不愿意暗地里害他,我把他叫醒,并且送他回家……”最小的儿子还没说完,老人就拍着手,十分赞赏地说道:“你两个哥哥做的也是符合良心的事,不过,你所做的却是以德报怨,那就更难了。因为以德报怨更能彰显人性的光芒。”

一般来说,一个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是无法去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而要做到以德报怨,那就更难了。

故事中最小的儿子不仅不愿暗地里害自己的仇敌,而且还救了他一命。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实属难得,不仅仅彰显出人性的光芒,更显示出他宽广的胸怀。

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舞台就有多大。”李开复对此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认为,一个人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成就。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李开复的胸怀让许多人都感到震惊,然而,正是他这种宽广的胸怀才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

胸怀是人生的志向与抱负,是一个人对待世界万物的气量与风度,是一个人人格的品位与质量。胸怀能使弱者攀上别人难以到达的高峰,能使人包容他人的过错,能使人在不懈的探索实践中揭示人生真理……

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业兴……有胸怀才能成功,有多大的胸怀才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当你一旦拥有胸怀,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人并不像原来那样不怀好意,那样难以相处。只有拥有了宽广的胸怀,你就能在成功的路上体会到更多的快乐与惬意。那么如何消除狭隘的心胸,培养宽广的胸怀呢?

一、确定一个积极的目标

确定一个长远的、积极的目标,那么就能看得很远,自然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

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结交和自己意见相左或强于自己的人,那么他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徘徊。因为只有心胸开阔,坦诚交友,才能促使自己进步。

三、自我暗示,厌恶猜疑

当你怀疑别人在背后说你坏话时,你可以暗示自己“猜疑是有害的”“我不该怀疑他”等。反复强调,慢慢就能克服多疑的毛病。

四、学会袒露心底想法

假如某个人对你有意见,那么不妨坦诚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诚恳地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心平气和地和对方交谈。一旦解开疑团,自己便会豁然开朗。

职场忠告在职场中,宽广的胸怀使你能够接受、支持或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能够让你不计较成败得失,不会因为一时一地的利益或一人一事的欲求而自乱方寸。从而有助于你与同事和睦相处,有助于你包容下属的失误……进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第二章 梦想是成功职业生涯的指南针

理想是指引成功的指南针,是通向成功的垫脚石,是你处于黑暗时期的指明灯,是你人生路上的航船……拥有理想,你的世界因为梦想而精彩;拥有理想,你的人生因为理想而辉煌;拥有理想,你的未来因为理想而光彩夺目;拥有理想,你的生活因为理想而丰富多彩;拥有理想,你的工作因为理想而充满活力……

忠告6.理想成就你璀璨的人生

怒放的生命往往来自于追随自己内心的梦想,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你,能行!——张亚勤张亚勤,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余勋坦

当代诗人余勋坦在《理想》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的宏伟蓝图,阐述了理想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是的,如余勋坦老先生所说,理想是指引成功的指南针,是通向成功的垫脚石,是你处于黑暗时期的指明灯,是你人生路上的航船……只有拥有了理想,我们的世界才会因为理想而精彩;只有拥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才会因为理想而辉煌;只有拥有理想,我们的未来才会因为理想而光彩夺目;只有拥有了理想,我们的生活才会因为理想而丰富多彩;只有拥有了理想,我们的工作才会因为理想而充满活力……总之,理想将成就你璀璨的人生。

微软精英张亚勤对理想有深刻的体会,他曾说:“怒放的生命往往来自于追随自己内心的梦想,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你,能行!”是的,因为有理想,我们才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因为渴望实现理想,内心便产生了前进的动力;因为知道不可能轻易实现理想,遇到困难时我们才产生了坚持不懈的毅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张亚勤是怎么实现理想的。小时候的张亚勤特别喜欢学习,刻苦钻研。但当时正值文化断层时期,学校教育被荒废了。尽管如此,张亚勤在母亲的引导下,依然勤学苦读。在11岁时,他直接参加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并且还考了所有考生中的最高分。也在这一年,山西美术学校招生。张亚勤当时迷茫不已,本想进入这所中专学校学习,但思来想去,总觉得这是一种志向屈服于现实的妥协。考虑再三,他和母亲都决定放弃。1978年,高考恢复,百废待兴。依然迷茫不已的张亚勤却突闻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13岁的宁铂。“13岁上大学”的消息在张亚勤脑海里轰然炸响,令他豁然开朗。也在那一刻,他树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理想:一定要上中国科技大学。然而,张亚勤当时正上高一,这意味着他马上就要进入高二,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中的所有课程。张亚勤没有被困难压倒。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每天都要系统地学习各科知识,每天差不多学习20个小时。除此以外,在上学的路上、课间活动等点滴时间里,他也要见缝插针地背几个外语单词,解答一道数学题。这段时间,不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他都埋头苦读。母亲见他如此刻苦,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便规定每晚10点之后,张亚勤必须马上睡觉。然而,“中国科技大学”是张亚勤心中的火焰。每天晚上即使躺在床上,他还会闭上眼睛回想一些英语单词、一些解题原理……然而,命运仿佛有意考验张亚勤一样,在距离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正在家里看书的张亚勤右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冷汗直流。经过诊断,才发现是劳累过度所引起的急性肝炎,必须进行住院治疗。母亲劝他放弃高考,然而他却坚决地说道:“不行,不考就是等于彻底失败,一定要考。”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张亚勤在医院的病床上,一边输液一边学习,准备着高考。好在有惊无险,张亚勤走进了考场。然而,命运再一次跟张亚勤开了一个玩笑,尽管他的成绩十分出色,但比当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山西省的录取线还是低了10分。就在他以为自己要与中科大失之交臂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联合倡导在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因此,少年班有一个独立于高考之外的招生考试。张亚勤又看到了希望,他再次走进了考场。“皇天不负有心人”,7月的一天,张亚勤领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为张亚勤后来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读完上面的故事,也许很多年轻人不由得提出自己的疑问:是什么促使张亚勤能够日夜苦读,是什么使他在生病时,依然捧着书本读?答案是理想的力量。这种力量给了他奋发图强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的潜力,促使他不分日夜地勤学苦读,更迫使他迎难而上,不畏惧困难,不向困难低头……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张亚勤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年轻人:从小就要树立理想,用理想引领我们的一生。每一位成功人士都有着对理想的责任感和对人生的使命感,这就是他们能够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因之一。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职场中,我们都必须为自己树立理想,然后朝着理想一步一步地前进。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职场忠告职业理想是我们职场生崖发展的指路灯、方向标、力量源泉。它不仅使我们产生积极进取的动力,还使我们坚持不懈地朝着理想努力、奋斗。

忠告7.理想来自于不满足现状的心态

理想源于自我,理想源于个性,理想应当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李开复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年轻人缺乏理想,甘于平庸,每天都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有些年轻人染上懒惰、懈怠等坏习惯,浪费光阴;有一些年轻人误入歧途,进行偷盗、抢劫,最终走上不归路;还有一些年轻人丧失了人格尊严,以乞讨为生……

一些没有理想的年轻人在职场中的表现是:他们对待工作总是敷衍了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整天懒懒散散,浑浑噩噩。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没有理想、缺乏上进心的年轻人绝不可能迈进成功的大门,更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因为想要实现理想,必须先拥有理想,拥有理想才拥有成功的希望。下面这个经典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有一天,一个哲学家无意中遇到3个正在砌墙的砌墙工人。一时好奇,哲学家问其中的一个工人:“你在做什么?”这个工人十分不耐烦地回答道:“没看见我在砌墙吗!”哲学家转过身去,又问第二个工人:“你在做什么呢?”第二个工人抬起头来,望着正在兴建的大厦,充满憧憬地说道:“我正在建一幢漂亮的大楼!”哲学家又去问第三个工人,第三个工人嘴里哼着小曲,十分欢快地说:“我正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10年之后,第一个工人仍在工地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这个工地的建筑师,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了他们的老板。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故事中的3个砌墙工人虽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他们的理想不一样,10年后,他们取得的成就也完全不一样,这就是理想的力量。故事中的第一个工人安于现状,所以,10年后,他依然是一个工人,而其他两个人不满足于现状,并树立了理想。通过10年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了。

理想是指引你成功的指南针,是你处于迷茫时期的指明灯,是你不断前进的动力。如果你没有理想,就像失去了领航舵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泊。

爱因斯坦曾说:“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点燃理想的种子,让这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反而会留下一些对世界有价值、对他人有帮助的东西。

点燃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生活因为理想而多姿多彩;点燃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未来因为理想而光彩夺目;点燃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人生因为为理想而辉煌;点燃理想的种子,让我们的世界因为理想而精彩万分……

李开复之所以能得到年轻大学生的支持与敬仰,是因为他在年轻时就点燃了心中那颗理想的种子——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李开复在上大二的某堂哲学课堂中受益匪浅。有一天,哲学老师在与学生们讨论人生意义时,用了很简单的3个英文单词——“Make a difference”。在李开复看来,这3个单词就正好对应了自己心中那3个掷地有声的汉字——“影响力”。在李开复心中,“影响力”并不是代表个人的势力与权力,而是指一个人应该对社会作出一些贡献,不管这种贡献是老师教育了学生、医生救治了病人,还是清洁工美化了城市环境,只要对他人有帮助,那么都对他人产生了影响,都可以称为“影响力”。李开复的父亲出生在四川,后来定居在台湾,他因此深深地怀念家乡,并寄希望于他的孩子能够回大陆工作,为祖国作贡献。李开复最初的理想就来源于父亲的期望。2009年9月,李开复辞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并创办创新工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帮助中国青年远离困惑、步入卓越。这就源于他心中的“影响力”。然而,很多年轻人对此感到十分不解。有一次,一位网友与李开复在新浪网的聊天室里聊天时,无意中问道:“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李开复毫不犹豫地回答:“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我希望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

李开复能够摒弃令人羡慕的工作,能够不辞辛劳地为我国青年排忧解难,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一股力量在不断地促使他奋勇前进。倘若他的脑海中不曾浮现过“影响力”这个词语,也许他就不会回到中国,更不会为那些正处于迷茫的年轻人指明前进的道路,当然也不会在年轻人心中产生任何影响力。

理想来自于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不满足于现状是向上的车轮,它能够载着那些不甘于平庸的人前进,从而到达目的地。总之,只有点燃理想的种子,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相信每一个人都不想虚度此生,而不想虚度此生就要点燃梦的种子。理想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呢?李开复给我们提出了4点建议。

一、理想要有价值

一个好的理想应该是对世界有价值的,即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留下一些对世界有价值、值得他人回味的东西。

二、理想要尽量摆脱名利羁绊

名利往往会蒙蔽一个人的良知,如果追求名利,那么就会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我们追求的理想应该摆脱名利羁绊。

三、理想能够成为自己的智囊

好的理想不但可以激励你奋勇前行,还可以引导你做出重要的决定,就此而言,它也是你最好的智囊。

四、理想能够让自己从心底感动

理想是一生的导航,所以,只有让自己内心无比感动的理想才是你真正的理想。因此,大家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崇高”,或单纯地为了模仿他人而随便制定人生目标。

职场忠告理想来源于不满足于现状的心态,如果你想点燃理想的种子,就要不断地激发自己去超越自己。如此一来,你才会不满足于现状,才能拥有理想。

忠告8.理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一生去实现

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这个梦想并不是说要挣多少钱,建立多么伟大的一家公司,我只是梦想有这么一个非常出色的工具。实现这一个目标已经走完一半的历程,当然这是要做一生的工作。我希望我最终结束工作的时候能够完全实现这个梦想。——比尔·盖茨有一个英国教师叫布罗迪。有一天,他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作文簿。他努力地搜索记忆,发现这是自己20多年前所教过的一个班31个学生的作文,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当时,世界各国人民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布罗迪本来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国空袭伦敦时被炸飞了,出乎他意料的是,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25年。看到这些作文簿时,布罗迪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随手翻了几本,很快就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梦想迷住了。其中有一个叫彼得的学生说,他长大后要当海军大臣,因为他擅长游泳;另一个学生说,他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法国25个城市的名字;还有一个叫戴维的盲学生,他认为自己将来一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总之,31个学生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五彩缤纷的未来。布罗迪再一次认真地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把这些作文重新发到那些学生们的手中,让他们看看自己是否实现了25年前的梦想。于是,他找到当地的一家报社,请求报社为他发一则启事。报社人员很快就答应了他的请求,立即发了一则启事。没过几天,书信从四面八方来到布罗迪的手里。他们中间有学者、有商人、有政府官员,但更多的是普通人,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自己当年写的作文簿。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过了一段时间后,布罗迪意外地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那个叫戴维的学生就是我,我很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我写下自己的梦想的那一刻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从来没有放弃过,并且一直为实现那个梦想而努力。25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当初的那个梦想。现在,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其他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实现你的梦想。”

其他30位同学都将自己儿时的梦想丢弃在了某个角落,而布伦克特却始终牢记着自己的梦想,并一直向着梦想而努力,25年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内阁教育大臣。然而,我们更多的人像那30位同学,儿时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梦想,比如,长大后一定要当作家,长大后一定要当画家,长大后一定要当空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梦想却被时间冲刷得支离破碎。

很多人之所以一生碌碌无为,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梦想丢弃在年少时。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遗忘是梦想最大的天敌。不管儿时的梦想有多么绚丽多彩,如果你不将它牢记在心里,那么时间也会褪去它原来的颜色。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梦想,等到垂垂老矣时才突然发现,梦想已被自己丢在青春年少时。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创办微软公司,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曾说:“我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使用。这个梦想并不是说要挣多少钱,建立多么伟大的一家公司,我只是梦想有这么一个非常出色的工具。实现这一个目标已经走完一半的历程,当然这是要做一生的工作。我希望我最终结束工作的时候能够完全实现这个梦想。”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尔·盖茨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在湖滨中学上学时,比尔·盖茨第一次见到计算机。见到计算机的第一眼起,比尔就对它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后来,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比尔·盖茨对计算机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对实际应用程序大感兴趣。因此,比尔·盖茨只要一有机会就想办法接近计算机。然而,当时的计算机太稀少了,比尔·盖茨想尽办法也只能偶尔接触一下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比尔·盖茨便暗自下定决心:“我以后一定要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用上电脑。”在梦想的驱使下,比尔·盖茨为了能接触到计算机,便和保罗·艾伦一起去一家公司打工。比尔·盖茨由于捣蛋,破坏了计算机的安全系统,给公司带来了损失。结果,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受尽委屈的比尔·盖茨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继续朝着梦想勇敢前进。在他们的努力下,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研制的软件使计算机进入了全新的实用领域,计算机得到了迅速而普遍的推广,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由美国西北部蔓延到了全美国。人们争相购买这种计算机。没过多久,计算机热潮席卷了全世界。比尔·盖茨在兴奋之余,看到了计算机的前景。于是便作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哈佛退学,创办一家自己的软件公司。然而,比尔·盖茨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不管他们怎么反对,比尔·盖茨依然坚信自己的选择。就这样,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公司。创办微软公司只是实现自己理想的一个开始,比尔·盖茨深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为了使公司能够发展壮大,比尔·盖茨带领员工不分昼夜地工作。“皇天不负有心人”,截今为止,比尔·盖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这个高科技时代,计算机已得到普遍推广。

比尔·盖茨儿时的梦想——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用上电脑,在某些人看来,也许认为比尔·盖茨的想法荒谬可笑,然而,正是这样一个荒谬可笑的想法促使比尔·盖茨奋勇前进,即使遇到挫折,也勇往直前。更难能可贵的是,比尔·盖茨几乎花费了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实现这个梦想。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

比尔·盖茨告诫年轻人:理想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一生去实现,别把梦想丢在年少时。微软精英李开复也曾说:“‘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过一生)’,也就是说,不要只是‘过一生’,而是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一生。”

所以,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一定要记住自己最初的目标,不要等到垂垂老矣时才突然发现,梦想已被自己丢在青春年少时。

职场忠告年轻人一旦有了理想,应该时刻将理想牢记在心中,并用它时刻提醒自己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用理想引领你的一生,你的职场生崖才会因理想而变得意义非凡,你的生活才会因为理想而变得丰富多彩。

忠告9.从实际出发,理想具有可实现性

理想既富有挑战又不脱离实际,既放眼未来又明确具体。——李开复

很多人都认为理想是完美的,而现实是残酷的,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事实确实如此,理想来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并不容易实现。

理想虽然不容易实现,但并不代表就不能实现。假如我们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从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树立崇高的理想,使理想具有可实现性。这样,只要我们付出行动,那么就有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然而,现实中的很多年轻人却给自己树立了过高的理想,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见没有取得任何成效,就放弃了。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整天做着白日梦,梦想着上天眷顾他,一大堆钱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当然,这样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出现。不切实际的追求只会毁了自己,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有一只青蛙久居河边,非常羡慕人类能用两条腿走路。它认为,人类用两条腿直立行走,非常高级而且很潇洒,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而它们青蛙只能靠四条腿一起用力,才能前进,而且一蹦一跳难看极了,因此,它的最大愿望就是用两条腿直立行走。为了实现直立行走的愿望,青蛙不停地到河边寺庙中去拜佛许愿,希望有朝一日佛祖能圆了它的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蛙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寺庙里的佛祖,佛祖帮它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青蛙终于站了起来,开始效仿人类的走路方式,迈开两条后腿,高傲地走了起来。可是,青蛙越走,离河边越远,想往回走却是力不从心。由于常年生活在河里,它已经习惯了在河中觅食,如今,它根本走不到河里去,结果饥渴难耐丢掉了性命。原来青蛙站起来时,眼睛只能看到身后的景物,根本看不到眼前的事情。所以,腿往前走,眼往后看,这种奇怪的生活方式根本无法在世上生存。

世界万物皆有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违背自然规律,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那么最终会像故事中的青蛙一样,不仅不能实现理想,还会毁了自己。不切实际的追求就像做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发挥自己的特长,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实现理想。

那么一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目标呢?李开复对此为我们作了精辟的论断。李开复说:“既富有挑战又不脱离实际,既放眼未来又明确具体。”是的,人生目标既不能定得太高,也不能定得太低。因为目标太高,不容易实现,慢慢地就会丧失前进的勇气,而太低、太容易实现的目标又没有什么意义。既然是人生目标,就应该具有挑战性,这样,我们才有努力的方向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来看看李开复是怎么给自己树立人生目标的。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后半生虽然在台湾度过,但他从没有忘记过祖国大陆。有一天早上,父亲醒来后,告诉李开复,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在水面捡到一张纸,纸上面写着4个字——“中华之恋”。李开复很清楚父亲一直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写一本名叫《中国人未来的希望》的书,因此,李开复在病床前,向父亲发誓:“我会完成您的愿望,早日将那本书出版,您放心吧!”也正因为父亲的这个愿望,李开复总想回到大陆工作。在接触众多的大学生后,他发现许多大学生内心充满了困惑。想起父亲的愿望,他内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毅然决定去寻找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帮助中国年轻人成长。这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好心人还担心他会被别人指责为“多管闲事”和“好为人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李开复并没有因为他人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理想。2009年9月,李开复辞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建立了“我学网”,一封一封地给中国大学生写信,并出版了3本针对大学生的书籍,希望通过这些形式带给学生以及教育界一些启示。如今,中国大学生正在逐渐成长,让李开复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而他们也亲切地称李开复为“开复老师”。

李开复把“寻找中国人未来的希望,帮助中国年轻人成长”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一般人看来,这种人生目标并没有什么可实现性,然而,李开复却实现了。当然,这也离不开李开复自身的条件,他从小接受美国教育,后来又在苹果、微软、谷歌等大型公司工作,他所积累的职场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与借鉴。对他来说,这样的人生目标确实具有可实现性。

人生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只喊口号,并且要把目标定义为清晰的方向。只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更有效地引领你前进。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当你奋斗的结果超出了你的期望值,那么就应该把期望值提高一些;假如离你的期望值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就应该把期望值降低一些。“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我们最终能不能实现目标,我们都应该为之努力。实现目标时,我们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而失败了,就坦然接受,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我们就能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职场忠告年轻人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人生目标,使目标具有可实现性,切忌好高骛远,违背自然规律。目标定得太高,不但不能实现目标,反而还会毁了自己。因此,我们一定要制定出明确、具体的人生目标。

第三章 兴趣是积极工作的不竭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还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且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忠告10.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

我所从事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每天都去工作,总是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和新的东西可学。如果你能这样热爱你的工作,你永远都不会感觉懈怠。——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比尔·盖茨这句话所描述的感觉就是兴趣所产生的愉快情绪和体验。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求知、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动力,也是一个人树立人生目标,在职场上走得更远的基石。比尔·盖茨正是靠着这种对工作的激情创造了微软的奇迹,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我们一起来看看比尔·盖茨的故事。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读书时,就疯狂地迷上了计算机。从那以后,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研究计算机编程上。只要一进入计算机房里,比尔·盖茨就像着了魔一样扑在那庞然大物上面,不愿意离开。在编程的过程中,比尔·盖茨的脑细胞仿佛与计算机里的线路、元件是相通的,他体会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慢慢地,计算机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当时,计算机的使用费用非常昂贵,而湖滨中学的计算机又被停止使用了。比尔·盖茨热爱计算机,他一天都离不开计算机,而学校有限的上机时间根本就无法满足比尔·盖茨的需求,因此,他只好另觅上机渠道。就在这时候,一家计算机中心准备聘请一些编程高手,在公司下班后查找软件程序的错误,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得知此消息后,便自告奋勇地要求承担这项工作。为了能够争取到免费使用计算机的大好时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愿意为这家公司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整整6个月,他们每天都坚持去计算机中心“捉虫”,最后他们的记录册厚达300多页。

读完上面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比尔·盖茨对计算机的兴趣爱好已经远远超出了对其他东西的喜好。正是这种兴趣爱好调动了他的全部精力,促发了他工作的动力,使他努力而又执著地向目标前进。最后,他将兴趣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并由此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帝国——微软。如果比尔·盖茨不是兴趣使然,那么他不可能创造出一个如此宏伟的事业。

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假如我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像比尔·盖茨一样,很容易找到工作的动力,而且工作起来会感到很轻松。相反,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丝毫没有兴趣,那么工作起来就全无激情,并逐渐出现厌倦情绪,离自己的理想也会越来越远。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了兴趣。他曾说:“我所从事的事情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我喜欢每天都去工作,总是会有新的挑战、新的机会和新的东西可学。如果你能这样热爱你的工作,你永远都不会感觉懈怠。”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对此也作了深刻的描述,他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因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种境界,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

是的,不管是比尔·盖茨,还是杨振宁,他们都阐明了兴趣对一个人工作的重要作用。那么兴趣到底有哪些作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兴趣是一个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

兴趣上的差异构成年轻人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么他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地获取自己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兴趣能提高一个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么再枯燥的工作在他看来也是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因为喜欢做,自然就肯钻研,工作效率也相应地得到提高。

三、兴趣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

据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那么就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而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会感到疲劳。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并且逐渐出现厌倦情绪。

兴趣不仅是引发一个人去创造的火花,还是一个人成材的起点。它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成为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能够培养其探索精神,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们的职明才智。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兴趣爱好带领我们迈出开创新领域的第一步。

职场忠告兴趣是工作动力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愿意努力去钻研,才能取得一番成就。兴趣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高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们,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联系起来吧,你会发现工作竟然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

忠告11.不断尝试,发现兴趣之所在

找到兴趣的最佳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尽可能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有机会去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发现你的最爱。——李开复

很多年轻人在知道兴趣是事业有成的前提条件后,又陷入了另一种苦恼中,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所迷惑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最难认清自己了,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那么如何才能得知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呢?唯有尝试才能让你找到你的最爱。

微软精英李开复曾收到一位大学生的来信,大学生在信中诉说道:“在学校无所事事,找不到学习的兴趣。”李开复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心理回道:“找到兴趣的最佳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尽可能接触众多的领域。唯有接触你才有机会去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发现你的最爱,这正是大学可以提供的独一无二的机遇。”

李开复的这句话真可谓是经验之谈,他也是通过不断尝试才发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一直以来,李开复都认为自己对法律感兴趣,并希望将来做一名律师。因此,大一在选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填了“政治科学”,并把“数学”专业作为备选。然而,很不幸的是,李开复学了一段时间以后,竟然发现法律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神圣。慢慢地,他对法律感到了疲倦。不过,很庆幸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灵活的转系制度给了李开复一个寻找自己兴趣的机会。李开复利用大一这年时间一边学习基础学科,一边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之所在。在美国,学生打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哥伦比亚大学里有很多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都通过贷款和“自力更生”来完成学业。进入大学不久,李开复也加入了自力更生这一行列。不过,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李开复打工除了挣一些学费之外,还为了寻找自己的兴趣。大学一年级时,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李开复只能找一些家教方面的工作。不料,李开复被学校分配到黑人区去教一些墨西哥裔或黑人青少年,而教书的地方却是纽约最危险的地区之一。李开复在那里心惊胆颤地教了一段时间后,再也不愿去那里教书了。当然,他对教书没有任何兴趣。大二时,李开复开始在计算机中心打工。在这段工作时间里,李开复在计算机方面的表现不仅给了他强烈的自信,还给了他对这个专业的向往与热情。这种热情更加激发了他对计算机方面的兴趣,使他自发地阅读计算机方面的书籍。大二的下学期,李开复找到自己的兴趣后,毅然决定放弃“政治科学”,转入“计算机科学”。有一句话说,一个人的兴趣能够激发出一个人最大的学习热情。李开复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证明了他确实对计算机感兴趣。转入“计算机”专业后,李开复如鱼得水,他每天都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每天晚上都盼望着去电脑室。只要一去电脑室,他就过得特别开心,稍不注意就是一个通宵。李开复真可谓是废寝忘食地钻研着计算机。除此之外,李开复还与同学们一起做编程,当同学们还在做流程图时,他就完成了所有的题目。每次考试,他几乎都比别人早交试卷。让大家都想不到的是,他不用特别准备,就能够得高分。同学们因此称他为“计算机天才”。兹维·郭历理教授的“可计算性和形式语言”的课,被大家公认为是计算机专业最难通过的一门课。然而,让大家想不到的是,如此难的一门课,李开复居然考了100分,创造了该系的一个纪录。许多人都为此感到惊讶不已。

毫无疑问,李开复确实对计算机感兴趣,正是这种兴趣为他后来在计算机行业所取得的成就奠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知道李开复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兴趣之所在,而是进入大学后经过一系列的尝试后才发现。在大学里,尝试学政治科学、数学、教书后,他才发现自己原来对计算机有着强烈的兴趣。

基于自己的成功经验,李开复因此建议大学生把握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尽可能地接触众多的领域,并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

然而,有些年轻人在接触众多领域后,不禁又提出了疑问:“我发现我对每一行都感兴趣。”很多年轻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他们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乐于接触、尝试不同的领域,确实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可是,他们却忽视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下面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康泰乐是一位非常出名的画家。他曾经举办过十几次个人画展,刚开始时,不管来多少参观的人,康泰乐脸上总是微笑着。有一次,来参观画展的人寥寥无几。有一个人见到康泰乐的微笑后感到十分不解,便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呢?”康泰乐笑着回答道:“我先给你讲一个故事。小时候,我的兴趣非常广泛,很要强。不管是画画、游泳,还是拉手风琴、打篮球,我都争第一。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达到目标时,我感到心灰意冷,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有一天,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便找来一个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让我把双手放在漏斗下面接着,而他捡起一粒种子投进漏斗里面,种子便顺着漏斗滑到了我的手里。父亲一共投了十几次,我的手中便接到了十几粒种子。”“过了一会儿,父亲突然一下抓起满满的一把玉米粒放在漏斗里面。漏斗里面的玉米粒相互挤着,竟然一粒也没有掉下来。”“我领悟了父亲的做法。就在我想说什么时,父亲却说道‘这个漏斗就像你一样,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你每天都会因为收获了一粒种子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时,这样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会因此而苦闷’。”上面的故事虽然讲的是种子的故事,但是它所阐述的道理跟兴趣一样。

如果我们对什么都感兴趣,那兴趣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对什么都是浅尝辄止,略知皮毛,如此一来,肯定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李开复认为,年轻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该注意寻找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兴趣,然后重点培养,坚持不懈地“钻进去”,尽可能精通这一方面,使兴趣变成特长。这样,兴趣才有可能点燃激情,才能拥抱成功。当然,不停地改变兴趣也难以取得成功,因为不停地改变兴趣跟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并没有什么区别。

职场忠告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从中发掘自己的兴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在发掘出众多的兴趣后,一定要着重培养某个兴趣。只有这样,你才能将兴趣转化为特长,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忠告12.好奇心是兴趣的源头

对公司或小组的产品一定要抱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唯有好奇心才能让你乐此不疲地持续努力。——比尔·盖茨

什么是好奇心?心理学家解释说,好奇心是人本身的一种天性,是一个人遇到新奇事物或者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更是兴趣的源头,不仅能激发一个人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还能发挥一个人创造开发新产品的潜能。

面对一种新事物,一个人只有受到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才会产生一探究竟的念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内心产生了一种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于是慢慢地就对这种新鲜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人类历史上很多新发现、新发明和新产品,就是人们强烈好奇心探索的结果。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

同理,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对哪一行的工作充满好奇心,是否想要了解公司以及公司的产品。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将来就会对这行的工作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妨大胆地去选择。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优秀的员工,首先应该对自己所在公司或部门的产品具有起码的好奇心。”因此,比尔·盖茨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员工的好奇心,并将好奇心列为微软公司优秀员工准则之首。因为他认为好奇心是兴趣的源头,是产品研发的驱动力,更是新型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下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微软公司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好奇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次,微软召开招聘会。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男孩拿着求职简历到微软求职。当时,史蒂夫·鲍尔默在看过男孩的简历后,见他在编程方面没有丝毫的经验,便拒绝了男孩。然而,让鲍尔默没想到的是,这个男孩并没有放弃,而是当即表示,即使自己不能胜任编程工作,也愿意做文员,甚至保安。鲍尔默感到非常意外,忍不住问道:“年轻人,你虽然不能在微软任编程一职,但是依你目前的条件,在其他公司找份工作绝对没有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微软做一个边缘人物呢?”那个男孩很镇静地回答道:“我觉得编程这项工作非常巧妙,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总想一探究竟。我知道我还没有胜任这方面工作的能力,但我想如果我能在微软工作,在微软的气氛中,不管做什么工作,我相信自己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请您给我一次机会。”鲍尔默听到男孩这一番话,便决定让他留下来做3个月的保安。3个月后,鲍尔默再给男孩一次面试编程的机会。如果合格,他将留下,否则就得离开。男孩虽然只是做保安,但听到这个消息后依然欣喜若狂。在这3个月时间里,他凭着对编程的满腔好奇与热情,通过各种途径学到了很多编程知识。不到3个月时间,男孩就提出希望能够得到第二次面试的机会。这次面试,男孩成功了,并成为微软“WindowsNT”组的一员。这个男孩就是W.雷德曼。

故事中的雷德曼为什么宁愿成为微软公司的保安,也不愿去其他公司工作呢?是因为他对编程充满好奇。虽然他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有极强的求知欲。因此,面试官鲍尔默破格给了他第二次面试的机会。雷德曼没有让鲍尔默失望,在这3个月的时间里,他通过各种途径学到了很多编程知识,第二次面试时,便成功进入微软。雷德曼没有让鲍尔默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编程充满好奇,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他努力学习编程知识,并虚心请教他人。由此可知,好奇心成就优秀员工。

比尔·盖茨说:“对公司或小组的产品一定要抱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要迎头赶上并非易事,唯有好奇心才能让你乐此不疲地持续努力。”

所以,我们要想取得一番成就,首先就要拥有一颗好奇心,必须对产品、新技术、新事物都保持足够的好奇和敏感。在此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工作兴趣,乐此不疲地去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好奇心需要保鲜。很多员工刚进入公司时,对公司里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总想更多地了解公司以及公司产品,因此,工作时激情四射。然而,随着工作的熟练,他们的新奇感慢慢地消失了,工作激情也随之湮灭,最后变成了毫无创新意识的员工。那么如何时刻保持好奇心呢?

首先要经常思考。比如,这款产品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公司产品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款产品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等。这些问题会不断激发你去探索这款产品。慢慢地,你就能提出更有价值的见解来,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工作了。

职场忠告兴趣来源于好奇心,如何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关键在于弄清自己对什么感到好奇,尤其是在选择工作时。对什么充满好奇是前提,保持这种足够的好奇心才是取得突出成绩的根本。对你所在的公司和产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你会做得更好。

忠告13.选择自己所爱的工作,爱自己所选择的工作

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李开复

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职场并不了解,他们凭一时的兴趣走进了一家公司工作。然而,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神圣,于是,便整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工作也枯燥、乏味,薪水仅仅够维持生活。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都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终于忍无可忍时,他们便三天两头地换工作,理由当然是“我不喜欢,干得没劲”。

如今,大学生频繁换工作这一现象非常普遍。虽然每个毕业生都想找自己喜欢且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可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受到机遇的青睐等因素限制,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很多年轻人为了养活自己,凭着一时的冲动便去上班了。如此一来,抱怨就再所难免了。其实,抱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于事无补,不如从这份工作中找到乐趣,爱自己所选的工作。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萨姆尔·沃克莱从事旋车工作,他很讨厌这份工作。每天只要一望见那满满的一车螺丝钉,他的眉头就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忧伤地想道:“螺丝钉!螺丝钉!螺丝钉……自己的这一生是否都要消磨在旋钉子这件琐事上?哎!凭我的能力,我什么工作不能做,为什么偏偏要做旋钉子的工作呢?就算我努力地把这一车螺丝钉旋完,但旋完后,马上又会有同样的一堆钉子出现在我眼前,我又要不停地旋,旋啊!旋啊……每天都这样重复地旋,何时才是一个头啊!”不管怎么想,萨姆尔·沃克莱都想不通。然而,荷维德在第二架旋车上工作,他见到萨姆尔·沃克莱那忧郁的神情后,深有同感,他也很厌倦这份工作,于是,便说道:“我跟你一样十分讨厌这份工作,可是,能怎么办呢?去找领导说让我们做这种简单机械的体力工作简直就是大材小用,申请得到另外一份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不用想就知道领导听到些话,一定会看不起我们。或者,我们索性辞职不干了,重新去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可是,这毕竟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的工作啊!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呢?”萨姆尔·沃克莱听了很苦恼地问道:“难道我们就找不出别的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讨厌的工作吗?不,肯定不可能,一定会有办法的,只要我们肯动脑子去思考。”就在这时,萨姆尔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个很好的方法:如果把这种单调无味的工作转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把它变成一种游戏,那么工作起来就会感到很快乐了。于是,他立即说道:“荷维德,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你在你的旋机上磨钉子。然后,我再把它们旋成一定的尺寸。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快。过一会儿,如果你磨钉子磨烦了,那么我们再换着做。”荷维德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他也觉得这样做肯定很有趣,于是,便同意了。因此,两个人的比赛便开始了。果然,工作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烦闷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也明显得到提高。没过多久,领导便给他们调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后来,年轻的萨姆尔·沃克莱便成了鲍尔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面对自己讨厌的工作,萨姆尔·沃克莱与现在年轻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他并没有紧紧地咬着牙根,如受酷刑一样去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没有选择放弃这份枯燥乏味的工作,而是巧妙地把工作当成了一种游戏,并且饶有兴趣地做了起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后来成为鲍尔文火车制造厂的厂长。

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上面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在职场中,当我们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得不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时,其实,我们可以像萨姆尔·沃克莱一样,在工作中寻找“罗曼蒂克”。

微软精英李开复说:“除了‘选你所爱’,大家也不妨试试‘爱你所选’。”毫无疑问,李开复的观点与上面的故事所阐述的道理不谋而合。而“爱你所选”则来自于李开复的成长经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上大学时,李开复是一个内向、羞涩、恐惧的学生,他不喜欢跟人沟通,更不喜欢进行任何演讲。在一次暑假打工中,李开复为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教授计算机课程。他一直认为自己教得非常成功,可是,在暑假结束时,他意外地发现许多学生都认为他的课程太枯燥了,学生们一点儿学习兴趣也没有。那一刻,李开复才发现自己的演讲力与沟通力是如此的差,同时,他也明白自己根本不适合当老师。可是,可以不当老师,但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与人沟通啊。就在这时,李开复想起了哲学家伯里克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有思想,但是不能表达的人,如同自己没有思想。”刹那间,李开复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他忍无可忍,终于决定突破自己的瓶颈,直击软肋。于是,李开复便向系里一些知名的教授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者。有的劝道:“不要做你没有兴趣的演讲。”有的有针对性地建议:“如果你害怕,就看坐在最远处的观众的头顶,因为他们分不清你在看哪里。”李开复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便立即实行起来。然而,理论与实践总有很长的距离。尽管如此,他不怕困难,仍然争取各种演讲的机会,努力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当他反复练习一段时间后,他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慢慢地,李开复喜欢上了演讲。如今,他常常去各大高校演讲,每年至少25场。面对那一双热切的眼神时,李开复热情洋溢地为他们解惑。那一刻,他知道当年那个羞涩的自己已不复存在。

李开复能够在大学生中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离不开他的演讲口才。倘若他不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他肯定不能为我国大学生解惑,不能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更不能赢得他们的信服。而他演讲成功是因为他战胜了自己,成功地培养了演讲兴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你们无法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不妨认清现实,爱自己所选。假如我们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而频繁地换工作,那么我们就会在频繁跳槽中荒废大好时光。所以,就现实而论,我们应该理智一些,努力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慢慢去适应它,并认清这份工作的优点,最终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乐此不疲地进行工作,从而在工作中取得突出的成就。

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兴趣,而去生硬地衡量工作。“爱你所选,努力地去培养兴趣”。这样,我们就很可能从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中找到乐趣的。

职场忠告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有的人“爱一行,干一行”,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有的人坚持“干一行,爱一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实,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在不能找到自己所爱的工作时,不妨认清现实,爱自己所选的工作。

第四章 良好的工作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工作是一种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如果你拥有积极的工作态度,那么就能主动学习知识、不断提高技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将取得良好的工作业绩;如果你对待工作消极怠慢,那么你的工作将无比乏味,你工作起来也会疲惫不堪。

忠告14.正确的工作态度是你驰骋职场的前提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无论是对普通人,还是对成功人士来说,都是一样。我相信,即使今天将我放在百事可乐或是通用电气公司,我依然会是一个成功者。因为我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我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我带去了自己的态度。——李开复老王一手创办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了。一位朋友见老王失业后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十分真诚地对他说道:“哦,老王,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你真是一个不幸的人啊!”老王微笑着说道:“不,我从不认为我是不幸的,相反,我认为我很幸运!”朋友十分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老王仍然微笑着说道:“因为我只是暂时失业了,但我并没有失去勇气。瞧!我现在正准备去重新找工作呢。”过了一段时间后,幸运之神并没有降临在他身上,他不仅没找到工作,而且他儿子在考大学时,考得很不好,只考上了一所职业学校。朋友知道这个消息后,纷纷来安慰道:“老王,你的命也真够苦的,自己失业了不说,好不容易供儿子上完高中,可他却没有考上大学,你以后的日子更难了。”老王仍然面带微笑地回答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关心!不过,我自己却不这样想,儿子能考上大学固然好,可没考上,上职业学校也不一定是坏事。你想啊,别人的孩子毕业时只有一张文凭,而我儿子毕业时却有一项技术。古人不是说‘百艺好藏身’吗?只要有一门技术,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相应的工作。可是,光凭一张文凭,只有理论知识,不一定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啊!”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不管生活是什么样子,只要我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它,那么我们就能看到生活中充满阳光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能看到星星仍在闪烁。

生活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积极主动地工作,那么工作就会给我们回报。相反,如果我们消极怠慢地工作,那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甚至还可能被解雇。

积极主动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它的反面是消极被动。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成功者做事都积极主动,因而也赢得了比那些被动等待者更多的机会。

这也是李开复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李开复曾经说:“年轻人要拥有一颗积极、主动的心,要善于规划和管理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最为重要的抉择。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你自己的事业,没有什么东西像积极主动的态度一样更能体现你自己的独立人格。”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开复是怎么积极主动地工作的。李开复受邀进入苹果公司研究产品时,由于他在学校作了太久的研究,因此,他当时对如何做真正的产品感到无所适从。值得庆幸的是,李开复拥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并且在那里遇到许多优秀的人。当他不懂时,他总是谦虚地向他们请教,而他们也乐于帮助他,为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慢慢地,李开复就从学术界的故步自封里解脱了出来。如此一来,他也跟同事们建立起了极其和睦融洽的关系。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李开复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突破,Mac的语音识别速度加快了40倍,而且实现了不错的识别率。他做出的成就与良好的工作态度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重视。然而,就在李开复等人沉浸在愉悦声中时,危机却悄悄地降临在苹果公司中。为了渡过危机,苹果进行了大改组。在改组的浪潮中,语音识别小组被取消了。有一天,戴夫·耐格尔微笑着对李开复说:“开复,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呢?”李开复心里一惊,想了想回答道:“还是先听坏消息吧!”戴夫有些难为情地说:“你们做的项目被叫停了,也就是说你们的MacⅢ小组被取消了。”李开复心里沮丧极了,强打起精神问道:“那好消息呢?”“好消息是,你被提升为ATC研发集团语音小组的经理了。”李开复大吃一惊:“什么,我可是一点儿管理经验也没有啊!”戴夫笑着说:“你的为人得到了大家的信任,你周围的人都说很喜欢与你共事,所以,我相信你有管理的潜力。而且,我帮你找了一个新老板谢恩·罗宾逊,他是我们最卓越的管理者,你不会的,他都可以教你。”

成就大业之人与凡事得过且过之人的最根本区别就是他们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与责任,并永远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我们要像那些成就大业之人一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可是,如何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呢?以下3点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对待老板或上司吩咐的每一份工作

只要是老板吩咐的工作,不管是大事,还是一些打杂的事,都应该认认真真地完成,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二、别让自己的小毛病影响工作

有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由于在大学期间养成了贪玩的习惯,因此,工作时也贪玩,寄希望于晚上或周末加班,或者常常因为一些小问题而请假,比如,头疼感冒等。这种工作态度很糟糕,会影响公司的进程。

三、要知难而进不能知难而退

在工作中,当你遇到一些困难而不能按时按质地完成工作任务时,不要马上放弃,而应该多向同事请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职场忠告正确的工作态度是你驰骋职场的前提条件。刚入职场的年轻人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正确看待工作的意义,珍惜工作机会,体会工作乐趣,在工作中得到满足,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忠告15.诚信乃为人之本,并非愚忠

有些人认为诚信就是忠诚,就是说我在这个公司里面做,永远不离开。这在中国的三国时代还是很重要的一种素质。关公很忠诚,但是在今天这个竞争力非常强的社会里是要靠人才的流动才能推进技术。所以,对公司来说,它和你签的合约很可能是你随时可以辞职,它也可以随时辞掉你,那么你对公司的诚信应该就是说保密,应该做你尽责的事情,或者说该做的事情要做到。我觉得这几点是最重要的。那么这种长期不离开公司,我不认为是诚信的一种表达,这是一个误解。——李开复

何为诚信?诚信即诚实与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行优劣的标准。在秦末时期,我国有一个名叫季布的人。季布性情耿直,好行侠仗义,特别讲诚信,只要自己说过的话都会做到,从未失言过,因此,在朋友间树立起了很高的信誉,结交了很多朋友。当时,季布声名远播,人们非常推崇他。民间因此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也许季布自己也没想到,正是他的诚信帮他躲过了一劫。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多次为项羽出谋划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后来,项羽兵败,刘邦当上了皇帝。在闲暇之余,刘邦只要一想到季布,就气愤不已,于是就下令通缉季布。在如此危难的关头,季布的朋友不但没有被重金所诱惑,而且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尽全力使他免遭祸殃。

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诺千金的由来,季布正是因为对朋友讲诚信,所以才赢得了朋友的尊重与友谊。“失道寡助,得道多助”。一个人的声誉比物质重要得多,失信于朋友,无异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是得不偿失的。

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发现了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的,诚信是为人之本。假如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更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年轻人的道德意识越来越薄弱。他们早已把诚信丢弃在某个角落里,有些人甚至还认为诚信就是愚忠。

在美国有这样一种现象:美国各名校的教授很看中中国学生的勤奋与优秀,因此,中国留学生曾一度受美国各大名校欢迎。然而,没过多久,一些学校和教授都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学生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学生不讲诚信。原来有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马上申请离开学校,而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不仅如此,有些中国学生的推荐信还出于自己之手。

李开复虽然在美国长大,接受美国文化,可是,他很清楚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因此,他时刻告诫自己要诚实守信。在与中国大学生交流后,他也发现许多学生都不讲诚信。因此,他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信中着重地强调了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而李开复对诚信有深刻的理解来源于他的一次打工经历。大二暑假期间,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李开复去一家投资银行面试。面试的过程非常有趣,企业里有一些很敏感的信息,这家公司因此对员工的品质要求特别高。他们用测谎仪对面试者进行测试。李开复从没见过测谎仪,尽管没做什么坏事,但仍然感到紧张。面试官刚开始直接问道:“你有没有酗酒?”“没有。”“有没有吸毒?”面试官不露声色地问道。“没有。”“有没有盗用过公款?”李开复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有没有赌博?”李开复有些心虚,因为他曾玩过桥牌,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没有。”面试官看了他一眼,又问道:“确定没有吗?为什么你的心跳加速了?”李开复不知道玩桥牌算不算赌博,正思考这问题时,面试官又继续追问道:“你为什么心跳这么快?你一个星期输多少钱?1000还是500?”李开复急忙解释道:“我只是打桥牌时和同学玩玩。”面试官有些不相信,用十分严厉的口气继续问道:“真的吗?请讲实话。”当李开复讲完他玩桥牌的故事后,面试官笑着说:“你的人品非常优秀,准备来上班吧!”经过这次面试,李开复对诚信的理解又加深了一些。

一个人是否讲诚信直接决定了他对社会的价值。不管是社会,还是企业,都强烈要求一个人讲诚信。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诚信乃为人之本,而不是愚忠。然而,有些年轻人却错误地认为对企业讲诚信就是忠诚于企业,就是永远效力于这家公司。

针对年轻人的这种思想,李开复在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曾这样说:“有些人认为诚信就是忠诚,就是说我在这个公司里面做,永远不离开。这在中国的三国时代还是很重要的一种素质。关公很忠诚,但是在今天这个竞争力非常强的社会里是要靠人才的流动才能推进技术。所以,对公司来说,它和你签的合约很可能是你随时可以辞职,它也可以随时辞掉你,那么你对公司的诚信应该就是说保密,应该做你尽责的事情,或者说该做的事情要做到。我觉得这几点是最重要的。那么这种长期不离开公司,我不认为是诚信的一种表达,这是一个误解。”

李开复对诚信解释得很清楚,对公司的诚信可以说是保密,做自己尽责的事,或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指长期为一家公司服务。员工与公司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公司有权辞掉员工,员工也有权辞职。所以,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应该弄清诚信的深刻含义,从而对公司讲诚信。

职场忠告诚信是一个人的为人之本。不管是社会,还是企业,都强烈要求员工讲诚信。在职场中,只有讲诚信的员工才能得到老板的认可与重视,才能取得同事的信任,才能在职场中生存发展。

忠告16.责任心是立足职场的根本

一个员工可以不伟大,但是不能没有责任心。——比尔·盖茨里根11岁那一年,在一次课间玩耍时,跟几个同学一起踢足球。不料,只听见“碰”的一声,足球打碎了一位老师家里的窗户。那位老师非常生气,便要求里根赔偿12.5美元。一个小学生哪有这么多钱。因此,里根只好哭丧着脸,回到家中,寻求父亲的帮助。父亲听了,很慈祥地说道:“你打碎了老师家的玻璃,是应该赔偿人家。”“可是,我没钱怎么赔偿啊?”里根快哭出声来。父亲说道:“这没关系,你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不过,你必须在短时间内把这些钱还给我!你自己做的事必须自己负责。”就这样,里根借父亲的钱赔偿了老师家里的窗户。后来,为了还清借父亲的12.5美元债务,他利用业余时间去餐厅打工,在回家的路上,他还捡一些废品来卖。通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凑够了12.5美元。对于一个11岁的男孩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里根依然通过自己的双手弥补了自己的过错。在攒钱的这个过程中,里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责任心。

里根长大后能成为总统,有很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责任感。假如里根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那么谁也不放心将一个泱泱大国交给他打理。而他的这种责任感正是源于父亲小时候对他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比尔·盖茨深有同感,他经常对微软员工说:“一个员工可以不伟大,但是不能没有责任心。”这也是微软之所以能称霸全球的核心理念。所以,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非常注重员工的责任心。有一次,微软公司招聘一位高级管理人员,破格采取了另一种面试方法。前来应聘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有的管理经验丰富,有的精明干练,有的足智多谋。可是,他们一个也没有面试成功。其实,微软公司这次招聘只有一道面试题,那就是要求面试者谈谈对责任的理解。然而,如此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一批又一批面试者,一个也没有被录取。面试者都疑惑不解,便问面试官鲍尔默:“这是为什么?”鲍尔默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也很遗憾,我们虽然非常欣赏各位的才华,你们分析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语言简洁畅达,令我们感到很满意。但是,我们这次面试不是一道题,而是两道题。遗憾的是,另外的一道你们都没有回答。”所有面试者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道:“还有一道题?”“对,还有一道题。你们看到躺在门边的那个笤帚了吗?你们有的人从上面跨过去,有的往旁边踢了一下,有的甚至还踩了它一脚,但没有一个人将它扶起来。”大家听了鲍尔默的话,齐刷刷地望向门边的那个笤帚。过了一会儿,鲍尔默又说道:“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远不如做一件有责任的小事,后者更能显现出你的责任感。”

一个人的责任感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体现在每一件小事中。如果你一个人连小事都不愿负责任,那么又怎么能担当大事呢?上面的面试题正是以小见大,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对小事负责的态度来测试他的责任感。

微软公司正是将责任感作为核心理念,所以,微软的每一位员工才能将“让人人用上最优秀的软件”作为自己的责任,并深信自己一定能肩负这个崇高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微软的每一位员工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最大限度地付出自己的心血与热情。

其实,任何一家公司都十分注重员工是否拥有责任心,因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是不会成为优秀员工的,更不可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责任心是一个员工立足职场的根本,每一位员工都有责任与义务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即使你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职员,但只要你努力地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尽职尽责,那么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员工,最终会得到老板的重视。

然而,现在的职场真可谓是鱼龙混杂,总是存在一些对工作不负责的人。他们抱怨工作乏味、老板苛刻、任务过重等,对工作也只是敷衍了事。毫无疑问,这群员工也有一些能力出众者,但是由于他们不具备责任心,工作中常常出现差错,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也使他们自己越变越平庸。

因此,比尔·盖茨告诫那些刚入职场的年轻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笑傲职场。

职场忠告在职场中,你只有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你才能得到企业和老板的认可与重视,才能够立足职场。如果你没有责任心,那么你将无法在职场中立足。

第五章 敬业是一种精神信仰,爱岗敬业才能成就非凡

敬业是一种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敬业是人生辉煌与实现人生价值的秘密武器;敬业是一个人成功的第一大要素;敬业是人的天职,荣誉的象征;敬业是责任的延伸和升华;敬业是完成工作的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

忠告17.敬业是成功的希望之灯

如果你不想浪费每一秒钟,因为你热爱你的工作,因为你觉得你工作时就像在享受人生一样,因为你觉得这个工作让你得到快乐,那我觉得其实可能你不需要那么多休闲,你就拼命去做就可以了。——李开复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更是一个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对那些爱岗敬业的人来说,他们尊重自己的工作就如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因为他们懂得工作也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始终如一地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他们乐于平凡,甘于寂寞;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成为本行业的行家……对那些没有爱岗敬业精神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对工作不负责,懒于工作,不能完成工作,还总是给自己找诸多的借口……

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工作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假如一个人想实现其梦想,想实现其人生价值,那么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达到最终目标,而努力工作就要求我们爱岗敬业。

敬业是成功的希望之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迈出校园、踏进社会的大门时,就应该深深地认识到敬业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意识。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有爱岗敬业,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只有做好了工作,才能通过工作取得一番卓越的成就,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下面有这样一个敬业故事。弗雷德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邮差,但他的事迹却远近闻名。弗雷德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负责为小区的所有住户收、送邮件。有一次,弗雷德给一位名叫桑布恩的职业演说家送邮件,可是,去了好几次都扑空了。后来,他听说这位职业演说家一年有160~200天在外出差,于是便决定向桑先生要一份全年行程表。有一天,弗雷德去给桑布恩送邮件时,正好遇到桑先生在家,于是便对桑先生说:“请您给我一份您的全年行程表。”桑先生感到很奇怪,于是便问道:“您要这有什么用?”弗雷德回答说:“以便您不在家时,我暂时替您保管信件,等您回来时,再给您送过来。”弗雷德的说法让桑先生十分吃惊,因为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邮差。桑先生于是就回答道:“没必要这么麻烦,把信放进邮箱就可以了,我回来再取也是一样。”然而,弗雷德却非常着急地说道:“那些窃贼会经常窥探住户的邮箱,如果他发现邮箱是满的,那么就表明主人不在家,那住户就可能身受其害了。”弗雷德担心这样还是不能说服桑先生,又接着说道:“那这样吧,只要邮箱的盖子还能盖上,那我就把信放到里面。如果邮箱不能再塞邮件了,那么就搁在房门和屏栅之间。假如那里也放满了,我只好把其他的信件留着,等您回来后再给您送过来。”弗雷德的建议让桑先生无可挑剔,就欣然同意了。两周后,桑布恩先生出差回来,发现门口的擦鞋垫竟跑到门廊的角落里,并且下面好像还盖着一个什么东西。原来,在桑布恩先生出差期间,美国联合递送公司竟然把他的包裹送到了别人家。弗雷德见桑先生的包裹送错了地方,于是就把它捡了起来,并送回桑先生的住处,为了避人耳目,用擦鞋垫把它遮住,还在包裹上面留了一张纸条,解释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桑布恩先生非常感激地拾起地上的包裹,并立即给美国联合递送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高度赞扬了弗雷德的敬业精神。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要有一种敬业精神。敬业是一种习惯,虽然刚开始未必能给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但如果你没有敬业精神,那么永远也不可能做出一番成就。

故事中的弗雷德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却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就源于他的敬业精神。他的爱岗敬业给百姓带来了切实的利益,让百姓感受到了真诚至上的服务。因此,弗雷德深得百姓的敬爱。

无独有偶,李开复之所以能在工作中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因为他也拥有像弗雷德一样的敬业精神。我们一起来看看李开复的故事。2005年7月20日,李开复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在回到中国之前,李开复还是一个“光杆司令”。因此,一回到中国,他立即开始进行所有的招聘事项,其中包括联络、宣讲以及制作PPT、复印考卷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很快,全国规模的招聘马上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了,而李开复也开始他人生当中最密集飞行的日子,每一天或者每两天飞一个城市,下午先做有关Google的宣讲,晚上再进行题为《选择的智慧》的演讲。在那段日子里,李开复每天5点起床,6点出门,8点坐飞机,11点到达校园,跟学校领导和一些学生见面,下午演讲,晚上继续演讲,23点到酒店登记入住。毫无疑问,招聘工作是辛苦的。因此,每当一些年轻的同事看到李开复疲惫不堪地下飞机时,就担心他作演讲的时候不能进入状态。然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李开复总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去酒店洗个澡,换身衣服,马上就恢复到精神焕发的状态。当时,一直跟随李开复作高校演讲并进行实时采访的《大学生》杂志社编辑王肇辉情不自禁地对李开复说:“开复,你是我见过的最能扛的人。”后来,他便把MSN签名改成“见识了铁人”。招聘团队知道后,觉得这个称号很适合李开复,于是就全管他叫“铁人”了。招聘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李开复每天的工作尽管很辛苦,但他为他自己喜欢的公司招聘,为他热爱的学生们做“人生导师”,为他们答疑解惑,为他们指点迷津感到幸福不已。

李开复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我们年轻人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同时也告诉我们:只有勤奋、踏实工作,才能成就卓越。倘若你见异思迁,做事散漫、马虎、不负责任,不管做什么都随意而为之,那么你不但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损失。自然,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锋曾在日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

因此,年轻人在工作时,务必要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只有勤勤恳恳地工作,你才能通过工作实现你的人生价值。

职场忠告敬业是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一个人不敬业,那么他就不会乐业,不会勤业,更不会精业。如果你想实现你的梦想,那么就请认真地对待你的工作,以“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来工作。只有这样,你才能放飞梦想的翅膀,才可能梦想成真。

忠告18.敬业是发展的关键

一个员工在公司里发展,关键的一点是看他能不能认真地对待工作。能力不是主要的。能力差一点,只要有敬业精神,能力会提高的。——比尔·盖茨

如今,人们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升,很多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吃过一点苦,从小过惯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因此,从小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大学毕业后,他们进入了职场,自然就将这种懒散的习惯带进了工作中。他们对工作不负责任,常常偷懒,认为工作就是为老板,多干了点活就认为自己吃亏了,便常常抱怨不公平……

上述现象在职场中常常出现,令许多领导感到头疼不已。因此,他们在招聘启示上特别要求应聘者要有敬业精神。如今,敬业精神在今天受到的重视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是的,敬业是发展的关键。那些头脑里没有敬业精神的员工,不会认真对待工作,更不会把敬业看做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像这种不具备敬业精神的员工是很难成就一番事业的。而那些爱岗敬业的员工,他们认真做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这样的员工终有一天会出人头地的。下面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公司要裁员,内勤部办公室的张晓与王杨被列入裁员名单里,并规定她们一个月之后离岗。张晓与王杨知道这个消息后,眼圈红红的。同事们看到她俩这样,跟她们说话都小心翼翼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