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22:58:54

点击下载

作者:《深度军事》编委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

坦克与装甲车鉴赏指南(珍藏版)试读:

前言

PREFACE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一战”)中,重机枪的使用、堑壕战的产生,使得坦克这种掩护步兵突进的装甲战斗车辆应运而生。它们在战场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统称“二战”)战场上出尽了风头,被称为“陆战之王”。坦克根据其重量,可以划分为:小型坦克(10吨以下)、轻型坦克(20吨以下)、中型坦克(20~40吨)、重型坦克(40~70吨)、超重型坦克(70吨以上)。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中型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已经达到或超过了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差的弱点,从而改进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单一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成为各国装甲部队的主力。“二战”中,由于坦克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所以出现了很多针对它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的用途不仅仅是反坦克,还可以在己后方为前线士兵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这种情况又促使另一种战车的大力发展,它就是装甲车,大多数装甲车可以在水上行驶,执行运输、侦察、指挥、救护、伴随坦克及步兵作战等多种任务,还有执行专门任务的装甲车辆,如装甲回收车、装甲指挥车、装甲扫雷车和装甲架桥车等。

本书从“一战”至今选取了数百种装甲战斗车辆(这里为便于阐述,将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统称为装甲战斗车辆),其中有的装甲战斗车辆性能不佳,但为其后同类武器的设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的如昙花一现,没有任何作为,但却极具历史意义;有的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论是哪一种装甲车,本书都对其诞生历史、作战性能进行了详细、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并且配有直观、能反映某种装甲战斗车辆特征的图片,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鉴赏和识别这些装甲战斗车辆。

本书由《深度军事》编委会创作,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黄成、阳晓瑜、陈利华、高丽秋、龚川、何海涛、贺强、胡姝婷、黄启华、黎安芝、黎琪、黎绍文、卢刚、罗于华等。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在内容上进行了去伪存真的甄别,让内容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同时全书内容经过多位军事专家严格的筛选和审校,力求尽可能准确与客观,便于读者阅读参考。由于时间和编者经验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第1章坦克与装甲车漫谈

装甲战斗车辆(这里为便于阐述,将坦克和其他类装甲车统称为装甲战斗车辆)是指装有装甲及武器的军用或警用车辆,主要用于陆上战斗。在现代战场上,它是步兵的忠实伴侣,哪里有步兵,哪里就有装甲战斗车辆。装甲战斗车辆的性能指标火力

火力是指装甲战斗车辆对目标构成的破坏能力。装甲战斗车辆的火力主要体现在主炮上面,由主炮的口径、射击精度、穿甲能力、射速等组成。

以坦克为例,目前世界上主要军事大国的坦克都采用105毫米、120毫米和125毫米3种口径的主炮;主炮的射击精度取决于火控系统的好坏,好的火控系统能够让坦克射击精度大大提高;主炮穿甲能力的重要性甚至高过坦克炮的射击精度,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T-72坦克由于无法洞穿美国M1A1坦克的正面装甲,只能任由美国坦克宰割。

射速也是衡量主炮火力的一大指标,现在很多坦克都采用了自动装填机,例如T-90、ZTZ-99等,大大提高了射速。美国M1A2坦克并没有装备自动装弹机,在射速上稍慢,但人工装弹在可靠性上更高。

除了主炮之外,装甲战斗车辆通常还装有其他辅助武器,例如以色列的梅卡瓦4主战坦克,在坦克上面不仅安装有1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还安装了1门60毫米口径内置迫击炮,用来攻击躲藏在障碍物后面的敌方目标。防护性能

装甲战斗车辆的防护力和火力一样重要。由于装甲战斗车辆的主要任务是冲锋陷阵,因此极容易遭到对方各种武器的重点打击。如果没有强大的防护力,在现代战争的超强火力网中,装甲战斗车辆也只是移动靶子而已,很容易被敌人的炮弹摧毁。

一般情况下,装甲战斗车辆正面装甲的防护力最强,侧面次之,后部和顶部、腹部最差,还有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的履带,也算是其弱点之一。

现代的大威力反装甲战斗车辆地雷通常能炸断履带,甚至贯穿装甲战斗车辆腹部。重型反装甲战斗车辆导弹往往也可以穿透装甲战斗车辆正面装甲,即便是威力稍差的反装甲战斗车辆火箭筒和轻型的反装甲战斗车辆导弹,也可以采取攻击侧面和后部的方式来击毁装甲战斗车辆。

另外,如155毫米榴弹炮之类的重型火炮,在直接命中装甲战斗车辆或者近距离上爆炸,也可能会摧毁装甲战斗车辆或利用爆炸产生的剧烈震动杀伤车内人员和破坏设备。T-72的倾斜装甲机动性能

机动能力是衡量装甲战斗车辆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装甲运兵车这类以运输为主要任务的装甲战斗车辆。装甲战斗车辆的机动能力不仅直接影响装甲战斗车辆的战斗力,而且还影响其生存力。在战争中,装甲战斗车辆的机动能力将直接决定战时部署速度和进攻推进速度。

装甲战斗车辆一般都被用于野战。这就要求装甲战斗车辆具备很强的越野能力,包括越野速度、垂直越高、越壕宽度、涉水深度等。越野速度作为评价装甲战斗车辆越野能力的重要数据之一,当然是越快越好。装甲战斗车辆通过水障

现代的装甲战斗车辆在机动能力上都非常强劲,不仅在战壕的通过能力、矮墙攀越能力上非常出色,而且还能够通过水深较大的地区,这在战时是非常有用的。未来装甲战斗车辆发展遥想三大传统要素的不断强化

未来装甲战斗车辆的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将主要依赖于高技术条件下的新材料及能量发生、控制、运用技术。例如,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研究高性能的炮钢、穿甲弹芯、轻重量的穿甲弹丸弹托将对改进装甲战斗车辆的武器性能有很大的潜力;在坦克动力、传动装置研制中应用耐高温的结构材料、高温润滑剂、高性能的电磁材料,为发展高功率(衡量汽车动力的一个综合指标,具体指发动机最大功率与汽车总质量之比)的发动机、电传动推进装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此外,先进的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隐形材料为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强

未来地面战场的信息化已是明确的、不容置疑的趋势。在高技术战场上,缺乏现代化信息处理、交换、显示、控制功能的坦克战斗力将会被严重削弱,甚至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随着陆军与地面战场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除火力、机动、防护以外的坦克战斗力的第四大要素。未来装甲战斗车辆构思图轻型、多用途的装甲车辆大量出现

轻型、多用途的装甲车辆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它们能较广泛地适合各种强度的未来局部战争的需要,从低强度冲突到高强度局部战争,都离不开它们的重要作用;二是它们比主战坦克更便于变形为一系列的战斗、战斗支援、工程与后勤支援的装甲车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及性能价格比。

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下,作战区域、冲突强度将有明显的多重性与复杂性,而轻型、多用途的装甲车辆对此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发展乘员和部队的训练设施与技术

未来战场武器的高技术化发展,突出了人—武器全系统优化的重要性。武器越现代化,对人员的训练保障要求也越高。未来坦克装甲车辆采用的复杂的设备及在高技术条件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复杂性,这些都增大了乘员和部队的训练作用及训练难度。

此外,在和平时期,大量兵员都处在预备役状态,如何经常性地训练他们掌握和熟悉复杂的兵器是各国军队都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战斗力系统工程观点来看,训练设施技术是坦克装甲车辆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章坦克

坦克主要由武器系统、火控系统、动力系统、通信系统和装甲车体等系统组成,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的任务,也可以用于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等。它诞生于“一战”,在“二战”中凸显威力,至今仍是各国陆军部队地面突击力量的主要装甲战斗车辆之一。美国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M1“艾布拉姆斯”(M1 Abrams)主战坦克由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部门研制,目前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主要的主战坦克。基本参数长度9.78米宽度3.64米高度2.43米重量63吨最大速度7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65千米研发历史

M1主战坦克的研制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联邦德国的MBT-70坦克研制计划。MBT-70计划流产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和通用公司便用MBT-70计划积累的技术继续进行研发,之后于1976年制造完成M1,在经过3年的测试后开始量产。M1于1980年装备美国陆军,之后逐渐对该坦克进行改进,诞生了M1A1、M1A2等型号。火力配置

M1主战坦克的初期型号使用的是105毫米口径线膛炮,但从M1A1开始,改用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即M256主炮。该炮可发射多种弹药,包括M829A2尾翼稳定贫铀合金脱壳穿甲弹和M830破甲弹。M829A2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780毫米装甲,3000米距离上的穿甲厚度约为750毫米。

M1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机枪和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其中12.7毫米机枪安装于电动旋转平台上,既可手动操作也可电动操作,但M1A2之后的型号则只能手动操作。此外,炮塔两侧还装有八联装L8A1烟幕榴弹发射器。装甲防护

M1主战坦克的车体和炮塔都使用了性能先进的钢装甲包裹贫铀装甲的复合式装甲,可有效对付反坦克武器。此外,该坦克还安装了集体式三防系统,具备核生化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M1A1主战坦克可在对方目视范围内与伊拉克坦克交火,即便被伊拉克坦克击中一般也不容易被摧毁,甚至没有一辆美军坦克被伊拉克正面火力所击穿。机动性能

M1主战坦克的发动机为AGT-1500燃气轮机,输出功率为1103千瓦。该发动机在工作时非常安静,相比其他普通发动机具备更好的隐蔽性。该发动机主要使用柴油和煤油作为燃料,也可使用汽油。发动机进气口在车体顶部,排气口在车体尾部。传动装置为底特律柴油机公司的X-1100-2B全自动传动装置,由行星变速装置、液力变矩器、液压马达、液压泵和液压制动器等部件组成。该传动装置有4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可进行连续转向和空挡原位转向。美国M4“谢尔曼”中型坦克

M4“谢尔曼”(M4 Sherman)是美国在“二战”时研制的中型坦克,尽管火力和防护力与同时期的德国坦克相比逊色不少,但在机动性和数量上占有较大优势。基本参数长度5.85米宽度2.62米高度2.74米重量30.3吨最大速度4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研发历史

M4“谢尔曼”中型坦克于1940年8月开始研制,1941年9月定型并命名。“谢尔曼”之名为英军所取,来源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的将军威廉·特库赛·谢尔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在“二战”中,美国研制坦克的厂家主要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利—福特倡导的生产线原理,因此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火力配置

M4“谢尔曼”中型坦克装备1门M3型75毫米L/40加农炮,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62毫米钢板。改进型M4A3换装1门75毫米53倍身管火炮,1000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增强到89毫米。该坦克的炮塔转动装置是“二战”时期最快的,转动一周的时间不到10秒。“谢尔曼”还是“二战”时唯一装备了垂直稳定器的坦克,能够在行进中瞄准目标开炮。即使如此,该坦克的火力依然比不上德国“虎”式和“豹”式坦克。装甲防护

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厚50毫米,正面有47度斜角,防护效果相当于70毫米,侧面则没有斜角。炮塔正面装甲厚88毫米。德军四号坦克在1000米以外、“虎”式和“豹”式坦克在2000米以外,就能击穿“谢尔曼”的正面装甲。

雪上加霜的是,“谢尔曼”坦克外形线条瘦高,早期型号高2.8米,改进型号高达3.4米,行进在战场上如同招摇过市,是德军坦克的最佳目标。美军第3装甲师在诺曼底战役中共有648辆“谢尔曼”被击毁报废,另有700辆被击伤,修复以后重上战场,战损率高达58%。机动性能

从大量的德军“虎”式和“豹”式坦克被M4“谢尔曼”中型坦克从侧翼击毁可以看出,“谢尔曼”的机动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谢尔曼”的500匹马力汽油发动机是“二战”中最优秀的坦克引擎之一,这使“谢尔曼”具有47千米/小时的最高公路时速,十分有利于机动作战。“谢尔曼”的动力系统坚固耐用,只要定期进行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即可,无须返厂大修。该坦克性能可靠,故障极少,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谢尔曼”的缺点在于汽油发动机非常容易起火爆炸。这个弊病使“谢尔曼”坦克获得了“朗森打火机”的绰号,因为这个打火机的广告词是“一打就着,每打必着”。美国M26“潘兴”重型坦克

M26“潘兴”(M26 Pershing)坦克是美国专为对付德国“虎”式重型坦克而设计的,于“二战”末期装备美国陆军。基本参数长度8.65米宽度3.51米高度2.78米重量41.9吨最大速度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研发历史

在“二战”期间,美国曾以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数量优势来对付德国坦克的质量优势。但美国人并不甘心坦克技术上的劣势,于是设计出了T26坦克。该坦克在欧洲通过了实战的考验,于19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重型坦克,以美国名将“铁锤将军”约翰•潘兴将军命名。火力配置“潘兴”装备的90毫米M3坦克炮穿透力极强,能在1000米穿透147毫米厚的装甲,虽然比起德军“虎王”坦克和苏军IS系列坦克等重型坦克仍有一定差距,但已足够击穿当时大多数坦克的装甲。该炮可使用曳光被帽穿甲弹、曳光高速穿甲弹、曳光穿甲弹和曳光榴弹,弹药基数为70发。火炮的方向射界为360度,炮塔旋转360度需17秒,高低射界为-10°~+20°。该坦克的辅助武器是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弹药基数分别为550发和5000发。装甲防护“潘兴”的车体为焊接结构,其侧面、顶部和底部都是轧制钢板的,而前面、后面及炮塔则是铸造的。车体前上装甲板厚120毫米,前下装甲板厚76毫米。侧装甲板前部厚76毫米,后部厚51毫米。后面上装甲板厚51毫米,下装甲板厚19毫米。炮塔前装甲板厚102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板厚76毫米,防盾厚114毫米。车内设有专用加温器,供驾驶室和战斗室的乘员取暖。机动性能“潘兴”装载的发动机是由福特公司开发的GAF型V形8缸液冷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68千瓦,在转速为2600转/分钟,功率为373千瓦。该发动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高评价,被认为是装甲车的标准发动机。发动机因采用一种新型双室汽化器而降低了高度。“潘兴”的机动能力较德国“虎王”强很多,其公路速度为48.3千米/小时,越野速度也达到20千米/小时以上,公路行程达到200千米。美/英T14突击坦克

T14突击坦克(Assault Tank T14)是美国和英国联合研发的一款装甲坦克,由于是“二战”末期才设计完成的,所以并没有参与实战,只有制造了2辆(一辆在美国,一辆在英国)。基本参数长度6.19米宽度3.17米高度2.99米重量41吨最大速度2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研发历史

1941年年初,美军开始计划着研发一款性能超越当时所有装甲机械的坦克。但这个计划仅凭美军一己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美军立马拉拢英军,想与之共同打造其心中的“完美”坦克。于是,研发T14突击坦克这一计划便悄然启动。性能解析

1942年,英国最初预订了8500架T14突击坦克,但直至1944年这种坦克仍未完善,而且在样车的测验中存在实际使用时重量显得过于庞大。另外,早在1941年6月,英军已大量装备“丘吉尔”步兵坦克及其他坦克,所以英军对于美军提出的T14突击坦克并不“感冒”。随着“二战”的结束,T14的开发项目也随之被终止。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

M60“巴顿”(M60 Patton)坦克是美国陆军第四代也是最后一代的巴顿系列坦克,一直服役到20世纪90年代初才从美国退役。目前仍有大量M60在其他国家服役。基本参数长度6.94米宽度3.6米高度3.2米重量46吨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0千米研发历史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生产的装备有100毫米火炮的T-54中型坦克陆续进入原华约国家陆军服役。为了对抗这些坦克,美国于1956年开始以M48A2坦克为基础研制新一代坦克,代号为XM60。1957年夏季,因在M48A2E1坦克上安装AVDS-1790-2柴油机而产生的3辆XM60原型车开始测试。随后美军于1958年10~11月进行了坦克武器选型试验。

试验中,英国研制的L7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的表现令美军十分满意。随后,由L7A1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身管和美国T254EI炮尾组合而成的M68式105毫米线膛坦克炮被选中成为XM60的主要武器。XM60原型车在尤马试验场、丘吉尔堡、诺克斯堡和埃尔金空军基地进行全面测试后,于1959年3月正式定型为M60“巴顿”主战坦克。火力配置

M60主战坦克采用1门105毫米线膛炮,该炮采用液压操纵,并配有炮管抽气装置,最大射速可达6~8发/分。可使用脱壳穿甲弹、榴弹、破甲弹、碎甲弹和发烟弹在内的多重弹药,全车载弹63发。其中脱壳穿甲弹的型号为M392A2,炮口初速1478米/秒。M60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为1挺12.7毫米防空机枪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分别备弹900发和5950发。此外,在该坦克炮塔的两侧还各安装有1组六联装烟幕弹/榴弹发射器。装甲防护

M60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防护厚度约为150毫米,并配有个人三防装置,每个乘员均有防护面具。此外,在该坦克的动力舱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机动性能

M60主战坦克的初级型号安装的是AVDS-1790-2 V12气冷式双涡轮柴油发动机,可用多种燃料,并使用CD-850-6十字驱动传动装置,扭杆悬挂,最大行驶速度为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0千米。美国M46“巴顿”主战坦克

M46“巴顿”(M46 Patton)主战坦克是“二战”后美国研制的第一种坦克,也是第一代“巴顿”系列坦克之一。基本参数长度8.48米宽度3.51米高度3.18米重量44吨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30千米研发历史

1948年1月开始,美国以大陆机械的AV1790-3引擎与艾利逊(Allison)公司的CD-850-1变速系统更换M26“潘兴”坦克原本使用的引擎与变速箱,并将更换了新式引擎的车辆称作M26E2。

由于后续的改良工程不断增加,美国军械局决定采用一个新的战车编号来称呼这种改良后的坦克。当1949年11月正式开始M26的翻新工作时,升级版的M26不但配有全新的动力系统与装有排烟器的主炮,还更名为M46“巴顿”。火力配置

M46“巴顿”主战坦克和M26“潘兴”坦克的主要区别是火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不同。火炮是1门M3A1型90毫米加农炮,带有引射排烟装置,但取消了火炮稳定器。发动机为“大陆”AV-1790-5型V形12缸风冷汽油机,在转速2600转/分时功率为595千瓦。由于该发动机两排气缸的夹角为90度,因而高度降低,给风扇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保障了冷却的可靠性。此外,发动机还采用了两套独立的点火与供给系统,从而保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机动性能

M46“巴顿”主战坦克的传动装置为艾利逊CD-850-4型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由于采用了液力变矩器和双功率流转向机构,使坦克起步平稳,加速性能好,操纵轻便。操纵装置是单杆式的,无论变速或转向,均使用1根操纵杆;同时,操纵装置也是复式的,驾驶员或其助手均可操纵。行动装置与M26坦克的基本相同,在主动轮和后负重轮之间装有1个履带张紧轮。另外,在前负重轮处增加了两个减振器。美国M48“巴顿”主战坦克

M48“巴顿”(M48 Patton)主战坦克是美国陆军第三代的巴顿系列坦克,在“冷战”时期主要被当作中型坦克使用。基本参数长度9.3米宽度3.65米高度3.1米重量49.6吨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63千米研发历史

在生产M47“巴顿”主战坦克的同时,底特律坦克厂于1950年10月开始研制新的搭载90毫米火炮的坦克,同年12月美国陆军正式要求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新型T48坦克并制造6辆样车,翌年12月完成首辆样车。因有苏制T-34坦克的威胁经历,1951年3月美国陆军在6辆样车测试评估工作未完成之前就签订了总数超过1300辆的T48生产合同。第一辆批量生产坦克于1952年4月在克莱斯勒公司的特拉华坦克厂制成,并正式命名为M48“巴顿”主战坦克。火力配置

M48坦克的主要武器都是1门M41式90毫米坦克炮,俯仰范围为-9°~+19°,炮管前端有一圆筒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导流反射式制退器,炮闩为立楔式,有电击式击发机构,炮管寿命为700发。M48A3坦克装有炮弹62发,其中驾驶员左侧19发,右侧11发,炮塔底板水平放置8发,炮塔座圈周围竖立16发,炮塔内另有8发待用弹。主炮左侧安装1挺7.62毫米M73式并列机枪,车长指挥塔上安装有1挺12.7毫米M2式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10°~+60°,并且能在指挥塔内瞄准射击。装甲防护

M48坦克的车头和车底均采用船身的圆弧形,炮塔是圆形的,不同部位的装甲厚度从25毫米到120毫米不等,因此具有相当好的装甲防护力。M48A2、M48A3和M48A5坦克采用制式三防装置。机动性能

M48坦克采用AV-1790-5B、7、7B、7C几种汽油发动机和CD-850-4、4A、4B几种传动装置,燃料储备均为757升,M48、M48A1坦克的最大行程仅为113千米。为提高最大行程,M48A2(M48改进型)坦克改用AV-1790-8发动机和CD-850-4D传动装置。该发动机的特点是用新的燃料喷射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汽化器,提高了燃油经济性。M48无须准备即可涉水1.2米深,装潜渡装置潜深达4.5米。潜渡前所有开口均要密封,潜渡时需要打开排水泵。美国M41“华克猛犬”轻型坦克

M41“华克猛犬”(M41 Walker Bulldog)坦克是美国在“二战”后不久开始研制、1953年列入美军装备的轻型坦克。基本参数长度5.82米宽度3.2米高度2.71米重量23.5吨最大速度7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研发历史“二战”后由于美苏关系日益紧张,面对苏军强大的装甲力量,美国在1949年决定研制T41轻型坦克、T42中型坦克和T43重型坦克(即后来的M103重型坦克)3种新型坦克。其中,T41是准备用来取代M24“霞飞”坦克的一种轻型坦克,1951年投入生产并正式命名为M41“华克猛犬”坦克,其名源于在韩战期间因意外身亡的美国名将沃尔顿·华克。火力配置

M41“华克猛犬”装有76毫米M32火炮,该炮采用立式滑动炮闩、液压同心式反后坐装置、惯性撞击射击机构,可发射榴弹、破甲弹、穿甲弹、榴霰弹、黄磷发烟弹等多种弹药,弹药基数57发。火炮左侧有1挺7.62毫米M1919A4E1并列机枪,炮塔顶的机枪架上还装有1挺12.7毫米M2HB高射机枪,其俯仰范围为-10°~+65°。装甲防护

M41“华克猛犬”的车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前上甲板倾角60°、厚25.4毫米,火炮防盾厚38毫米,炮塔正前面厚25.4毫米。车内无三防装置。该坦克的制式设备包括加温器、涉深水装置、电动排水泵。基型车未装夜视设备,但最后一批生产的车辆在火炮上方安装了红外探照灯。机动性能

M41、M41A1(M41改进型)轻型坦克采用大陆公司的AOS-895-3型6缸风冷汽油机,功率为368千瓦。发动机气缸水平布置,气阀为顶置式,每排3个气缸。AOS-895-3汽油机装有2个汽化器,每个汽化器与一排气缸相通。传动装置采用艾利逊公司的CD-500-3十字形液力传动装置。行动部分每侧5个负重轮,独立式扭杆悬挂,并在第一、二、五负重轮位置安装液压减振器。履带是配有可拆卸橡胶衬垫的钢制履带板。美国M47“巴顿”主战坦克

M47“巴顿”(M47 Patton)主战坦克是美国陆军第二代的“巴顿”系列坦克之一,它是根据M46从一些局部战争中的实战经验而发展出的改良型。基本参数长度8.51米宽度3.51米高度3.35米重量44.1吨最大速度6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0千米研发历史

由于M46“巴顿”主战坦克在一些战争中不能有效地对付苏制T-34/85中型坦克和IS-2重型坦克,美军便推出了更具威力的90毫米M36坦克炮。为了容纳这种坦克炮,美军将M46坦克的车体前部装甲进行了改进,改善了前装甲倾角,取消了驾驶员和机枪手之间的风扇壳体,从而产生了M47“巴顿”主战坦克。性能解析

M47“巴顿”主战坦克是传统的炮塔型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个部分组成。车体由装甲钢板和铸造装甲部件焊接而成,并带有加强筋,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战斗舱,后部是动力舱(发动机和传动装置)。驾驶员位于坦克左前方,其舱口盖上装有1个M13潜望镜,机枪手在驾驶员右侧,两人共用1个安全门和1个出入舱口。

铸造炮塔位于车体中央,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火炮右侧,装填手在左侧,炮塔内后顶部装有带圆顶罩的通气风扇,装填手舱盖前部装有1个M13潜望镜。部分M47坦克装有M6推土铲。

M47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M36式90毫米火炮。该炮采用立楔式炮闩,炮口装有T形或圆筒形消焰器,有炮管抽气装置,M78型炮架由防盾和液压同心式反后坐装置组成。炮塔可360度旋转,火炮俯仰范围是-5度~+19度,有效反坦克射程是2000米,能发射如穿甲弹、榴弹、教练弹和烟幕弹等多种炮弹,炮管寿命是700发。

车载71发炮弹,其中11发装在炮塔尾舱内待用。该坦克装甲厚度最大为115毫米,车内无三防装置。车身两侧各有6个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在第六负重轮和主动轮间有一可调式履带张紧轮。第一、二、五、六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振器。美国M24“霞飞”轻型坦克

M24“霞飞”(M24 Chaffee)主战坦克是美国在“二战”中期开始使用的一种轻型坦克,主要用于取代M3/M5“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基本参数长度5.56米宽度3米高度2.77米重量18.4吨最大速度5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研发历史

为了取代在“二战”爆发时配备的M3与M5轻型坦克,美国陆军决定以M5坦克的动力系统,加上改良的悬吊系统与75毫米火炮、25.4毫米厚度装甲,以及重量不超过16吨作为新式轻型坦克的设计标准。

遗憾的是,M5A1轻型坦克的炮塔空间过小,无法安装75毫米炮,而其他型号的坦克也无法达到标准。于是,通用汽车的凯迪拉克汽车部门便展开了名为T-24的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研制计划。1943年10月15日,新一代轻型坦克定型并命名为M24“霞飞”。火力配置

M24轻型坦克的主炮为75毫米M6火炮,具备击毁德国四号坦克的能力。此外,该坦克还配有2挺7.62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机枪作为辅助武器。装甲防护

M24作为轻型坦克,其装甲较为薄弱,车身装甲厚度为13~25毫米,炮塔为13~38毫米。德国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可以较轻松地将其摧毁,甚至单兵反坦克武器也可将其击穿。机动性能

M24轻型坦克采用2台凯迪拉克44T24 V8水冷4冲程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164千瓦。采用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和独立扭杆式悬挂装置,最大行驶速度5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1千米。美国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

M551“谢里登”(M551 Sheridan)轻型坦克是美军专为空降部队研发的一种空降坦克,曾参加过越战、海湾战争等。基本参数长度6.3米宽度2.8米高度2.3米重量15.2吨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60千米研发历史

20世纪60年代,苏联大力发展装甲武器,其中就包括空降部队使用的BMD-1伞兵战车等。为了能与苏联相抗衡,美国也不甘示弱,也为本国空降部队研制新型装甲武器,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性能解析

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的动力为通用汽车公司的6V-53T二冲程柴油发动机,车身两侧看似垂直,但其实是一层垂直的强化塑胶。其主炮为152毫米M81,此炮能发射多用途强压弹HESH、榴弹、黄磷发烟弹和曳光弹,还能发射MGM-51A橡树棍式反坦克导弹,辅助武器是M73同轴机枪和M2重机枪。M551其中一个重要设计是可以用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运和空投。美国M2轻型坦克

M2轻型坦克(M2 Light Tank)是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使用的轻型坦克。虽然只有少数M2参加战斗,但却是“二战”期间美国轻型坦克发展路线的重要一步。基本参数长度4.43米宽度2.47米高度2.65米重量11.6吨最大速度5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320千米研发历史

1935年,美国根据英国维克斯MK.E坦克研制了M2轻型坦克,其主要武器是1挺安装在单人炮塔里的12.7毫米机枪。在交付了10辆样车之后,美军认为单一的机枪威力和射击范围有限,于是决定改用双炮塔型,也就是独立的2个小机枪塔,各自安装1门7.62毫米机枪。西班牙内战之后,美国认识到自己的装甲部队需要更先进的坦克,于是将M2轻型坦克的双机枪塔换成了一个安装37毫米炮的炮塔,同时将装甲增强到25毫米,并改善了车体悬挂、动力传输和发动机冷却装置。

1940年法国被德国迅速占领,这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坦克项目。美军开始在1940年7月组建独立的装甲部队,而M2轻型坦克的各种改良型就是新装甲部队的主要武器。1940年7月后,在M2轻型坦克的基础上,M3轻型坦克被制造出来。1941年3月,M2轻型坦克正式宣布停止生产,让位于M3轻型坦克。1941年12月前,M2轻型坦克已经退出作战序列,成为训练坦克。即使这样,还是有几辆M2A4型坦克参加了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直到194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还一直使用这些坦克与日军进行岛屿争夺战。性能解析

M2轻型坦克主要有M2A1(1935年,10辆)、M2A2(1935年,239辆)、M2A3(1938年,72辆)和M2A4(1940年,375辆)4种型号。M2A1仅有1个装备12.7毫米机枪的单人炮塔,M2A2装有2个各自安装1门7.62毫米机枪的双人炮塔,M2A3主要加厚了装甲并提高了底盘,M2A4改换装有37毫米炮的单人炮塔。该坦克通常有4名乘员,即指挥官、炮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美国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

在“二战”中,美国生产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有着极大的名声。但在M4坦克诞生前,还有一种过渡性坦克也曾在战场上辉煌一时,这就是M4坦克的前身——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基本参数长度6.12米宽度2.72米高度3.12米重量27.9吨最大速度34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93千米研发历史

1939年的欧洲战争经验已经使得美国军方发现自己当时装备的M2中型坦克的37毫米主炮威力不足了。于是在1940年开始对M2中型坦克进行改进,加厚装甲防护,同时还将1门M1987式75毫米炮安装在车体一侧的突出炮座内。这种坦克于1940年7月11日由军械委员会定名为M3中型坦克。

M3中型坦克在英国使用时,被后者称作“格兰特将军”式(简称“格兰特”式),源自美国内战时北军中的著名将领——尤利塞斯·S.格兰特。在M3坦克经过稍微改良,采用新式炮塔后,改称作“李将军”式(简称“李”式),源自美国内战时南方军将军——罗伯特·李。

M3中型坦克从1941年8月开始投产,直到1942年12月结束。美国一共生产了M3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共6258辆。其中M3A1中型坦克采用了美国机车车辆公司制造的铸造车体,鉴于强度要求,车体侧面没有开舱门。而M3A2型坦克采用了比铆接车体强度更高的焊接车体,并减轻了车重。M3中型坦克的变型车较多,如T1扫雷车、T2坦克抢救牵引车、T6火炮运载车和T16重型牵引车等。性能解析

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的车体比较高,炮塔呈不对称布置,有2门主炮,车体的侧面开有舱门,3层武器配置,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前置和车体上突出的炮座。该坦克最大的特点是有两门主炮:一门是75毫米榴弹炮,装在车体右侧的突出炮座内;另一门是37毫米加农炮装在炮塔上。美国M22“蝉”式空降坦克

M22是美国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空降坦克,英国曾根据租借法案接收该坦克,并将其命名为“蝉”式(Locust)。基本参数长度3.94米宽度2.25米高度1.84米重量7.4吨最大速度56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76千米研发历史

1941年2月27日,美国装甲兵委员会、美国陆军航空队和军械局的代表开会商讨空降坦克及运载飞机的可行性设计,并引起了英国坦克采购委员会的浓厚兴趣。1941年5月,军械局第16747号文件将空降坦克正式立项,并命名为T9轻型坦克。当年8月,玛蒙·哈宁顿(Marmon Herrington)公司提交了自己的设计方案,最终被军方认可,并于1942年4月接收了首辆样车。

与此同时,道格拉斯(Douglas)航空工业公司也开始了运载飞机的设计工作,其方案是将坦克的炮塔去掉后设法悬吊在C54型4发大型运输机的机腹上。而美军的使用方案是,坦克炮塔由车组乘员携带置于飞机内,利用降落伞着陆后再将炮塔安装在坦克车身上投入战斗。

1943年4月,T9E1型在玛蒙·哈宁顿工厂投入量产,直到1944年2月共有830辆出厂。当年9月,该坦克被划分为限制标准型,并重新命名为M22空降坦克。英国根据租借法案接收了260辆M22,命名为“蝉”式,并投入了横跨莱茵河的空降作战。性能解析

由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和英国方面严格要求将坦克重量控制在7.1吨以内,因此M22原型所安装的射击稳定器、炮塔旋转动力装置、双航向机枪都被拆除,同时坦克也应用了很多新式组件,如M6型炮塔潜望镜、车长和炮手的独立舱门,改善了前部车体的防弹外形,并在悬挂装置处加装了加固横梁。

M22采用莱康明(Lycoming)航空发动机和玛蒙·哈宁顿悬挂装置,坦克全重7.4吨,采用119千瓦的莱康明O-435T气冷式汽油发动机,最大时速56千米,前部大角度倾斜装甲厚13毫米。坦克载油量57加仑,最大行程176千米。该坦克的主要武器包括1门M6型37毫米炮和1挺7.62毫米同轴机枪,车前安装2挺7.62毫米航向机枪,标准乘员3人。

英军为M22安装了烟雾发射装置,并在37毫米炮上试制安装了小约翰锥膛增压装置,使用钨芯穿甲弹,利用炮膛从37~30.3毫米的管径变化,炮弹的炮口初速可以达到1200米/秒,(M6型37毫米炮管进行了相应的缩短)。美国M8-AGS装甲火炮系统

M8装甲火炮系统(M8 Armored Gun System)是由美国联合防务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轻型坦克,原计划是用于取代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不过并没有实现。基本参数长度8.9米宽度2.69米高度2.55米重量19.25吨最大速度7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1千米研发历史

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军用于侦察营和空降部队的主要轻型坦克之一,70年代初期,在越南战场上,面对灌木横生、橡胶树一棵接一棵的丛林地形,该坦克并没有多大的作为。为此,美军打算研发一款新型坦克以取而代之。20世纪80年代,美国联合防务公司根据美军需求推出了M8-AGS装甲火炮系统。美军原计划是用此来取代M551,但后来被斯特赖克(Stryker)装甲车“篡位”。性能解析

M8-AGS装甲火炮系统基本车体由铝合金焊接而成,具有独特的模块化铠甲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配备在车辆上,其中包括Ⅰ级装甲防护,用于快速部署,这时的M8可由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投;Ⅱ级装甲防护,此状态下的M8仍然可以经由C-130“大力神”运输机空运,但不能伞降,必须降落在地面上,它是为处于较严重威胁环境下的轻装部队而设计的。美国“黄貂鱼”轻型坦克“黄貂鱼”(Stingray)坦克是美国凯迪拉克盖集汽车公司设计的一款轻型坦克,原本是将其作为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的后继,但美国军方未采用,反而成功外销106辆给泰国。基本参数长度9.3米宽度3米高度2.7米重量22.6吨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80千米研发历史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其各方面性能都很突出,在美军服役的数量也较多。但是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作为军事强国——美国也不例外。20世纪80年代,美军开始寻求新型的坦克,之后美国凯迪拉克盖集汽车公司开始帮助美军设计研发新型坦克。1983年新型坦克的研发正式开始,命名为“黄貂鱼”轻型坦克。性能解析“黄貂鱼”轻型坦克的设计重量非常轻巧,可以用C-130运输机空运和空投,但拥有主战坦克的火力;车身和炮塔用薄钢板焊接,车身有6对车轮和3对托带轮,托带轮来自M41轻型坦克而承载系统来自M109自行火炮。该坦克的弱点是装甲防护薄弱,车前只能抵挡14.5毫米口径重机枪弹,而车侧只能抵挡7.62毫米口径步枪弹。美国/韩国K1主战坦克

K1坦克由美国通用公司和韩国现代公司联合研制,是韩国陆军目前的主要装备之一。基本参数长度9.67米宽度3.6米高度2.25米重量51.1吨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研发历史

1979年,韩国向美国发出帮助发展坦克的提议,并得到数家美国公司的响应。1980年,韩国选定克莱斯勒的子公司——克莱斯勒防务公司,该公司于1982年并入美国通用公司。1983年,克莱斯勒防务公司以美国M1“艾布拉姆斯”坦克为基础,根据韩国需求改造,推出了K1主战坦克。火力配置

K1坦克使用105毫米主炮,外形酷似美军M1主战坦克。但2001年发布的改进型K1A1则使用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且升级了火控系统。该坦克的辅助武器包括两挺7.62毫米同轴机枪和1挺12.7毫米防空机枪,并在炮塔前部的两侧各装有1组六联装烟幕弹发射器。装甲防护

K1坦克采用复合装甲,具备一定的动能弹和化学能弹防护能力。其外形尺寸也尽量紧凑,以降低中弹率。机动性能

K1坦克使用德国MTU公司的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883千瓦,采用吊杆与气动混合式悬挂,最大行驶速度为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该坦克的悬挂系统可以让车轮做出“坐、站、跪”3种坦克专业术语中的姿势。

坐姿可以让坦克有较小轮廓外形,战场上容易掌握道路控制权。站姿可让坦克有较高越野性能。前后跪姿可加大坦克炮管仰角或俯角,以便命中低洼地的目标或向上打位置较高的据点,甚至是低空飞机。K1坦克还能攀爬仰角60度以下的陡坡。美国/以色列“萨布拉”Mk-1主战坦克“萨布拉”Mk-1(Sabra Mk-1)坦克是由以色列军事工业(IMI)以美国M60“巴顿”主战坦克改装升级而成的一款主战坦克。基本参数长度6.95米宽度3.63米高度3.27米重量55吨最大速度4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0千米研发历史

美军的M60“巴顿”主战坦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退役,但它在其他国家的军队中仍有大量服役,其中就包括以色列。进入21世纪后,以色列对M60“巴顿”主战坦克进行了大刀阔斧式的改装升级,同时更名为“萨布拉”Mk-1主战坦克。性能解析“萨布拉”Mk-1主战坦克配备IMI公司的120毫米主炮、改良的附加装甲,艾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 Systems)的“骑士”火控系统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烟幕弹发射器。其行驶能力和越野机动性也在原M60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在无涉水装备下能潜行2.4米深。美国/以色列“萨布拉”Mk-2主战坦克“萨布拉”Mk-2(Sabra Mk-2)坦克是M60“巴顿”主战坦克另一种改进型,其在土耳其被称为M60T。基本参数长度6.95米宽度3.63米高度3.27米重量59吨最大速度5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0千米研发历史“萨布拉”Mk-2主战坦克由土耳其第二维修中心与以色列合作对M60“巴顿”主战坦克改装升级而成的。除了装甲外,以色列将与该车所有相关的技术全都转给了土耳其,但该计划因为发现火控系统和发动机的问题而导致推延,延误了6个月,直到2009年才完成。性能解析“萨布拉”Mk-2保留在土耳其服役的M60“巴顿”主战坦克的M19指挥塔,空间大且配有12.7毫米机枪,而且还节省了制造成本。Mk-2还加装了车长独立热观察仪,安装了更强劲的MTUKA-501发动机和304S变速器,拥有4个前进挡和2个倒车挡。配有1000匹马力引擎的Mk-2还能以优于Mk-1型的55千米/小时速度行驶。此外,Mk-2还配有爆炸反应装甲。俄罗斯KV-1重型坦克

KV-1坦克是苏联KV系列重型坦克的第一种型号,以装甲厚重而闻名,是苏联红军在“二战”初期的重要装备。基本参数长度6.75米宽度3.32米高度2.71米重量45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