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平民的修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0:54:15

点击下载

作者:刘强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平民的修养

大学:平民的修养试读:

《大学》,关于人和人生的大学问

《大学》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提出了人的修养的三大层次:最基础的修养底线——明明德,修养个人的品德;较高的修养——亲民,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服务社会,为民众的事奔走,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躬行引导和影响民众向着道德的方向前进,即自新而新民,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至高的境界——止于至善,达到德化的极致,实现人生终极的最美好的“尽善尽美”的道德至境。《大学》以人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养,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业。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从现实的人、道德的人、理想的人三个层面,关注人的心灵建设,净化人的思想,纯洁人的灵魂。《大学》始终以人为主体,对人的终极性问题予以关注,关注人的现时现世行为,由此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养历程和道德目标,实现理想人格。《大学》论述的主题是“道德”,曾子把它更加条理化、人格化、具体化,重在关照人和人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修德的“三纲要”、“八条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命题,使之更贴近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作为平民百姓,修养道德则可使自己的言行规范,堂堂正正地做人,心正、身修、家齐,实现生活的幸福,体味人生的美好快乐,从而达到国治、天下平的德化社会状态。对于承担着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来说,修养道德,则可以使其品质高尚,行为端正,具备正心、修身、齐家的基本素养,进而担负起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最终建立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正心修身”的思想,自古至今,始终闪耀着璀璨的光辉,深刻地固化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中。无论人们此前有没有读过《大学》,那种深深潜流在我们心灵之中的道德意识和人生信念,早已融流在我们的血液中。无论是否承认,它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科学是发展的,人类是进化的,世界是多变的,生活是变化的,但是,总有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陪伴我们一生的道德。良好的道德情操令我们受益终生,卑劣的恶行则会使人堕落。因此,重视道德修养,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意义重大。

对于《大学》的注析解读,我们旨在从平民的视角出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作为指导平民增强修养的书籍,由于解读者自身修养的局限,识见孤陋稚拙,寡闻薄德,因而对于原文的理解难免失于偏谬,内心深怀惶恐,误导好德者其罪已经非浅,愧对祖先更感内心难安。因此深怀向德砺学之忱,诚怀仰望迫切之心,祈求方家教诲,以助我进德修身,共抵至境。

陈亮先生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了西兰公司于军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并致感谢。刘强2006年10月21日于西峰

(一)经 总论“三纲领”和“八条目”

综述 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方法:“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个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心灵:“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1.德行,引领我们抵达美好人生的至境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指人格修养、济世安民的学问。在传统文化中,“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指博学;二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等小学内容而言的“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方法等,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也指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

[明明德]弘扬伟大的德泽。明:发扬、弘扬。明德:光明磊落的品德。

[亲民]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程子曰:“亲,当作新。”【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历代论引】

朱熹说:“所谓大学,就是养成宏大气度的修养之道。所谓明德,是说人的修养所达到的高度,人的德性秉承天意,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砥励,以及人情的练达,通达仪礼规范,从而在言行与处世中,中规中矩,为人称述。但是因为气质禀赋的局限,人欲的扰乱与蒙蔽,则有时而昏庸;然而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从来都没有停滞。”

又说:“既要能够自我弘扬高尚的德行,又应当推广影响德化他人,使得人人都有良好的修养,以剔除先前所浸染的污迹,以求自新。”

王阳明说:“德,即一体之仁,即使是小人之心也一定拥有的。是根植于天命的秉性,自然灵昭不能掩蔽其光芒的。因此称做‘明德’。……之所以称为‘大人之学’,也只是指去除其私欲的掩盖,使自己能够明彻了解自己美好的‘天性’,从而恢复天地万物一体之自然天性。……天命之性,纯粹且最为美好完善,‘灵昭不昧’者,这是其‘至善’的体现,是明德的本体,就是所谓的良知。”

孔颖达疏:“彰显推广自己光明的品德。”【札记】大学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德,做人的根本。《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在古代,贤人志士崇尚德行,以道德感化、教化民众,从而使社会和谐,达到一种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生命问题的思考,其功用不在于增加外界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大学》开章明义,为人之道,在于“明明德”。其修养的过程,《论语》记载,“曾子三省吾身”,“反躬求诸己”,每天拷问自己的良知,以生命付诸道德的实践。《左传》中有“蘧伯玉之寡过知非”的记载。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二十岁的时候,他的个人修养就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每天都会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不迷失方向。“逐日如是,日日自检”。天天反省,天天检点。于是每天都能发现在从前的时日里自己的失误,总会发现在过去的行为中,自己本应该做得更好。

世间没有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作为人谁都会出错,不怕做错,知错能改就好。怕的是不能自省,自己不知道,还不愿意别人批评指出。尤其不可救药的是,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够充分认识,自以为是,还强求他人认同自己。蘧伯玉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在自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改过迁善,常见前非,至五十岁时,犹追咎四十九年之非”。可见,德行的修养,在于坚持,在于诚笃。不做一件坏事,是容易做到的;每天不做不合规范的事,也是容易做到的;但是一生不做一件违心的事,则是令人敬佩的。人生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只要活着,“克己复礼”的功夫就要做。这是一种良好行为的积累。“明德”的功用表现在外的,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造就新的高素质的民众,其最终的目的在于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现和谐。

人类是推动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主体因素,但是个人于历史长河又是微乎其微的。从人的心理上来讲,人们都想出人头地,争做先锋。这是人的欲望决定的。可事实上呢,由于个人性情,受教育程度,环境机会等因素的影响,结局总是不那么让人乐观。少数人出类拔萃,叱咤风云;个别人自甘堕落,作奸犯科;绝大多数人则表现平庸,安于现状。这是规律,谁都无法改变。然而,无论如何,从自己做起,淡泊明志,洁身自好,静心修身,提高素养,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这是历史前进所呼唤的,更是人类文明进步所要求的。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讲,应该不难,因为,它取决于我们的心灵。【史例阐释】我心有主,岂可轻易玷污

许衡,元朝著名学者。字仲平,号鲁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历任国子祭酒、中书左丞、集贤殿大学士、领太使院等职。为官敢于直言,一生致力于教育,亲自编写了《中庸直解》《大学要略》。有《鲁斋遗书》传世。谥文正,封魏国公,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

许衡青少年时即聪敏勤学,立志学以致用。他不但学识渊博,还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留下了“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的千古佳话,成为人们效仿的楷模。《元史·许衡传》说:宋朝末年,天下大乱,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天兴二年(1233年),蒙古兵逼临许衡的家乡新郑县。许衡从河阳经过,当时正值酷暑时节,由于长途奔波,天气又热,大家都喉干口渴。这时,同行者发现路边有一棵梨树,上面结满了鲜嫩的梨子,众人争相摘梨解渴。

人们吃着摘来的梨子,坐在树下乘凉,感到十分惬意。回头却看到许衡独自忍受着干渴,端坐着一动不动。同行的人觉得很不理解,便问他:“老先生,路途遥远,也摘个梨吃吧,权且解渴。”

许衡回答说:“那梨树不是我的,怎么能随便去摘取别人的果实呢?”

那人说:“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大家都各自逃难,这棵梨树的主人恐怕早已逃走了,何必固执己见呢?”

许衡说:“虽然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我心有主”,后来成了一句铮铮名言,一条不可逾越的做人底线。“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能够在外在诱惑的境况下,坚守着道德的操守,恪守着做人的准则,固守着廉耻与尊严,守护着心灵的洁净,不被利诱,这是人格的至高境界,也是道德的完美体现。

古人说:“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人生活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上,随时都会面临取舍的选择,物欲的满足,美色的引诱,令人难以自守。很多时候,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自我。能够恪守“我心有主”,实为不易,是十分值得敬佩的。

2.回归心灵的纯净透明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注释】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译文】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使心灵安静;心灵静了就会感到安适;内心安宁才能够周详地思考问题,确定事情发展的方向;深思熟虑后制定的举措必然能够有所收获。【历代论引】

朱子云:“止,就是应当停止的地方,即至善之所在。知止,则志有定向。静,指心不妄动。安,即所处而安。虑,是处事精详。得,即得其所止。”【札记】人生的静悟

动与静是生命的基调。动是进取的姿势,是积极奔赴的承担;静是心灵的常态,是回归心灵的栖居。动是行为的实践与择取,使我们求证、拥有;静给我们以休憩与颖悟,让我们思考、品味。动是不甘固守而打破庸常的奋然前行,静是休养德行的必由之路。

在喧哗而又忙碌的尘世,很难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原。于是,喧闹、甚至于碌碌无为渐渐占据了我们所有静谧的空间!于是,常常有一种疲惫、焦虑,袭向我们的心灵深处,让人茫然不知所措。

静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当你闲居独处于静雅陋室,抛却一切世事纷扰,品一杯香茗,任思绪袅袅飞舞,这是一种淡淡而惬意的静。如果还能够有一曲喜欢的旋律陪伴,抑或敲出一段心情文字,自是“小静”有所“小得”了。

真正的静,是一种境界。诸葛亮有“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睿智哲言。意思大概是,保持心灵的宁静,不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渐渐走近人性的本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说,人们在树立了要达到的善的最高境界的志向时,应心怀宁静,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不让过多的杂念干扰到我们。这种静的境界,应该是贯穿人生修行的始终,让我们不断地返观自己的内心,在纷纷攘攘的尘世中,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中之一粟。然而就是这一粒粟,装点着精彩纷呈的世界,使得世界如此神奇微妙。那么,就让我们的心灵从蓝天白云,从幽谷山林般的安逸中获取一份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走过,然后静静地离去。【史例阐释】让思想在心灵的纯净天空中自由飞翔

徐彦伯,名洪,兖州瑕丘(今属山东兖州)人。七岁能文。结庐于太行山下。薛元超安抚河北,表彰其贤德。以对策高第。授薄州(今山西境)司马参军。当时司户韦嵩擅长审定文字,司事李巨擅长书法,而彦伯长于词章,人称“河东三绝”。武后诏考天下文士,彦伯试居首位,被授予“宗正卿”之职。彦伯文章典缛,语言清丽沉凝,功力深厚。参与撰修《武后实录》。两次出任州刺史,颇有政绩。后官至太子宾客。年老辞归,善待其寡嫂和孤侄,受到乡邻的赞誉。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去世。

徐彦伯任太子宾客时,正值则天皇帝清除异己,冤狱大兴。朝野上下不少王公大臣、达官显贵都因为语言不慎而遭到迫害,治罪,甚至处死、充军。泱泱一国,人心惶惶。徐彦伯为此写了《枢机论》一书,阐述“多言”的危害,告诫世人“慎言”谨行。他认为言论是道德的手柄,行为的主宰,志向的端绪,立身的表现。它就像一个人的枢机,只要发动,外物就会随之有所感应,得失就会体现出来。语言可以帮助自己成功,也可以毁灭自己。它同个人的灾祸、幸福、光荣、耻辱密切相关。如果能深思熟虑以后再说,反复推敲之后再表达,看准对象以后再谈论、行动,那么后悔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怨恨仇隙也不会到来。只有做到了“慎思”,而后才可“谨言”。

3.深隐于事物内部的“道”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注释】

[本末]指树根和树梢。【译文】

天地万物都有根本、有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其中本末始终的奥妙,那么就接近“道”的真谛了。【历代论引】

朱子云:“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札记】万物有理,四时有序

常言道:“万物有理,四时有序。”这里的“序”,乃顺序、次序、程序之意,也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和步骤。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展开的。以农民种地为例,就可以分解为松土、播种、施肥、灌溉、收割、打碾等多个环节。如果不在一定的时间播种,或者混淆了收获和施肥的次序,那么粮食种植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社会角度看,科学、严谨、规范的程序有利于实现并维护国家、集体及个人的利益,反之则会带来损害。我们的身边不乏不讲程序、不重程序的事情。为政者,如果能时时处处记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的道理,凡事遵循自然规律,严格遵照程序,那么,加快发展,为民造福“则近道矣”。【史例阐释】只是向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前进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出身于官宦家。西晋著名军事家。博通典籍,姿容修美,只是不拘小节,不为乡邻所称。及至年长,幡然悔悟,毅然改变原来的性格志节,严格要求自己,变得通达事理,志向远大,胸怀开阔。官至抚军大将军。

历史之所以引人入胜,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人物有着非同寻常的言行和经历。王浚在还未得到任用而僻处家乡之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远大的志向。据《晋书·王浚传》记载,他“开门前路广数十步”(在宅院门前开辟了一条数十步宽的路),乡人不解,问:“你在家门口修这么宽的路有什么用?不是过分了吗?”王浚说:“以后成就事业了,仪仗扈从出入方便啊。”人们听后冷笑而去。

王浚对乡人的嘲笑并未表示出不快,他只是引述了《史记》中的话:“陈胜不是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话吗?”重申了自己的志向。

王浚的婚姻也颇有传奇色彩。凉州刺史徐邈的女儿才貌俱佳,娴淑有主见,一直没有遇到如意郎君,待字闺中。一次,徐邈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他的女儿在内室观察,她指着一个人对母亲说:“就是他。”她千挑万选的夫君就是王浚。他当时还只是一名地位低微的小吏。

王浚初为河东郡从事,为羊祜所赏识,转巴郡太守、广汉太守,有“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谋攻东吴,经羊祜推荐,授王浚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州军事。奉诏修建战舰,训练水师,做战争准备。按史书的说法,其练兵声势浩大“舟楫之盛,自古未有”。公元280年,王浚率军沿长江东下,开始伐吴之战。当年三月,王浚大军开进吴国都城建业(今南京),东吴政权宣告结束。王浚在平吴之役中立了大功,升为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说的就是王浚攻陷吴国都城的事。“大行不顾细谨”,从王浚的经历可以看出,甚至可以说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大事之人,不拘小节,不去浪费精力和时间,不在意别人的讥嘲与评价。尤其是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风言风语,更不必理会,尽管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就行了。

4.正心修身,格物致知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注释】

[格物]认识、研究天地万物。【译文】

古代那些在天下广施德泽的圣哲,所奉行的法则是:首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格;修养自身的品格,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必须先获得知识,提高自己的智慧;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历代论引】

朱子云:“明明德于天下,使天下的人都能够明其明德。心,身体的主宰。推广我们已有的知识,使自己所知达到无限。穷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至理,以达到极致。”【札记】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历史在不断前进,人类也在不断进步,这是不可抗拒的主流。但是,在前进的潮流下,也会产生不和谐的噪音。比如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人们,急于聚敛财富,一切唯钱是举,越出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欺诈造假、见利忘义、损人利己,这是诚信的缺失。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我们感同身受。这不仅是一种倒退,更是人性的堕落。《程氏遗书》中记载:“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值得我们深加体味,愿我们共勉,共建道德之新境。【史例阐释】从正身开始

封轨,字广度。北魏时人,长于渤海。沉谨好学,博通经传。性格方直,为时论推重。官至征虏将军。

封轨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志同道合,相互敬重,引为挚友。惠蔚经常赞叹封轨:“封先生对于经义,不只在章句解说中有独特的见解,尤其能够把握宏旨脉络,统括思想,在这方面我不如他,差距很大啊。”

封轨自律严谨,节操高尚,仪容整洁,威仪堂堂。于是就有人说:“有知识的人大多不修边幅,您这个贤达之士为什么不同呢?”封轨听了笑着说:“修养高尚的人使自己的衣服帽子整洁端庄,目不斜视,行为庄重,这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做出蓬头垢面的样子,才认为是贤德呢?”非议他的人听了之后,非常惭愧。

当初,封轨深为郭祚所了解。郭祚常对儿子郭景尚说:“封轨、高绰二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将来必然会被重用。我平生不轻易推荐人,而多次推荐这二位,不只是为国进贤,也是为你们兄弟的将来找寻榜样和依靠。”封轨以方直立业,高绰也以风概立名。尚书令高肇官拜司徒,高绰送迎往来,而封轨竟从不往见。高绰四顾不见封轨,回到家中,自叹道:“我一生自认为没有违背修养的原则,今日举措,照封先生差远了啊。”封轨以“务德慎言”作为修身之本;认为“奸回谗佞”是世间最大的祸患,因此写下《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篇戒铭,可惜未能传载于典籍。

太和年间,封轨官拜著作佐郎,很快又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奉命出使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借口卧病不愿亲自接受诏令。封轨正色诘责,喻以大义。高丽王云于是北面拜受诏书。此前,契丹虏掠边境居民六十多人,又被高丽拥掠东归。封轨发出公文声讨,高丽王云当即全部给以资费送回。有司奏称封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应予以奖励抚慰,且使边境居民归来恢复生产,更宜加爵封赏。世宗于是下诏官升一级,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调任吏部郎官,以其兄政绩考核之事请托封轨。封轨说:“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旧交亲情使之蒙受不平。”崔休叹服其正直和坚持原则的精神。封轨任职台阁中丞时,人们更是赞叹其举止儒雅,从容大度。

5.从思考开始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译文】

研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形态,认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就可获得新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智慧。在智慧的引领下,反观自身,我们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自己,于是建立我们心灵的赤诚。内心怀着对万物的感念与诚笃,从而使我们对待客观事物时,能够树立并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心态。内心固守中正诚敬,就有了修养品行的基础。有了自身高尚的品德修养,家庭和家族就会受其影响而变得和睦。和睦的家庭是家风建设的根本,建立了良好的家风,就为治理好国家奠定了基础,国家就会得到很好的治理。能够安邦治家,使民众安居乐业,自然天下太平。【札记】正人必先正己“格物致知”在儒家的道德观中,物是指“天下事物之理”;格的意思是穷尽。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探求一切事物的规律,这叫格物。致知是指更深地发展我们的知识学问。对外界事物进行深入的认识,使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能够明了,这叫格物致知。“穷尽天下事物之理”,是任何个人都无法做到的。其实,“格”是“格除”之意,唯有格除物欲,才能使我们的心灵回归宁静。

修己安人或修齐治平,是儒家治国哲学的基本条件。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道德的存在,参与天地化育、社会改造,就需要孜孜不倦地自我省察及努力。那么如何去做?从哪里做起?从“格物”做起,从“致知”做起。【史例阐释】心正病不侵,正心则国治

杨云翼,字之美。祖籍赞皇檀山村(今属河北)人。自杨忠起迁居乐平(今昔阳),至云翼已六世。生于世宦之家,其天资颖悟,初学语辄画地作字,日诵数千言。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甲寅科状元。授官承务郎,应奉翰林文字。累官礼部尚书,兼侍读。杨云翼天性雅重,自律极严。交友义气,死生祸福在所不辞。国家之事,知无不言,极富远见。博学多才,对历法、医药、经学均有研究,著作除文集外,尚有《续通鉴》《周礼辨》等。是金朝杰出的人物之一,与赵秉文被金史誉为“金士巨擘”。正大五年(1228年)去世,谥号“文献”。

杨云翼为官期间,金朝已由盛世转趋衰退,内外交困。外与西夏对峙,由攻转守,受到侵吞的威胁;东部边界有蒙古族虎视眈眈,随时有被进攻虏掠的危险;又与南宋时和时战。内部则吏治腐败,权臣专擅,矛盾重重,党争纷纷;横征暴敛,国力亏损,民不聊生,灾乱迭起。面对艰险的时局,杨云翼忧心忡忡,勉力支撑,直言劝谏,不避权势。以刚正不阿享誉内外。同代人赞其“宏衍博大”、“中朝第一”,正直节气之士敬其为师长。

泰和年间,金兵频繁用兵南方。对于这种穷兵黩武、不顾大局的祸国之举,他极力反对,并从天时、地利、人和及历史发展的轨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利害得失:“国家之虑,不在于未得淮南之前,而在于即得淮南之后……”对于用兵南宋的战事结果洞若观火。后来,金兵南伐大败,几至全军覆没,宣宗愧言无面目见云翼。

杨云翼为官正派,办案理事依据律令,不受上司甚至皇帝干扰、阻挠。一次,河朔边境百姓因被蒙古骑兵追杀,被迫泅渡黄河,进入南宋。后来这些百姓回到了金国,朝廷欲依法处决,云翼极力谏止。他说:“法所重私渡者,在于防止奸细混入,今贫民百姓为兵所迫,奔入于河,只为逃生。如果使民不死于敌,而死于法,那么以后就只有屈从敌人一条路了。”宣宗幡然醒悟,百姓得以生还。

哀宗即位后,杨云翼升任礼部尚书兼侍读。在讲授《尚书》时,对皇上说:“帝王的学问不必拘泥于章句之义,只要把握治理国家的要点和关键就行了。例如任贤去邪,如果处理得好,天下就会大治;处理得不好,天下就会大乱。有的人虽然说话不顺你的心,但却是深含哲理的忠言;有的人说的话,虽然听起来很舒服,却损害了你的志气。诸如此类,关键在于使自己的心正、意诚,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杨云翼患有风湿病,遇到风雨阴湿天气就疼痛难忍。皇上很关心他的病情,亲自询问治病的药方。杨云翼于是借医寓理,回答说:“只是先把心治好而已。心中没有病,邪气自然平息。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君王先把自己的心放正,行为正派,那么正气就树立起来了,朝廷百官就没有人敢不正派了,天下百姓也就自然安居乐业了。”皇上豁然开朗。

杨云翼不仅政声卓著,练达吏事,直言敢谏,且文名大盛,与文人名士交往甚广,推荐贤才,鼓励后进。元好问盛称:“惟其视千古而不愧,是以首一代而绝出。”

6.修身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注释】

[庶人]平民百姓。

[壹是]都是,全部。【译文】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札记】贵与贱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实,人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都是平等的,个体之间没有任何物欲的差别。后来随着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教育等诸多外因的影响,人就有了差距,甚至天壤之别。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贫穷潦倒;有的人名位显赫,有的人平庸无常;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身无分文。这是一种社会形态,一种客观存在。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我们不必怨天尤人,也不必自叹凄凉。既然已经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应该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凭借自身的努力去追求,去奋斗。即使我们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也会因此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地活着,我们的行为合乎社会的规范,我们的人格是能够站立的,我们没有做愧对于天地良心的事情。【史例阐释】主敬正心,德化自成

程颐,字正叔,宋代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出生于仕宦世家,十四五岁时即同胞兄程颢一起就学于周敦颐。元祐初年,经司马光引荐,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崇政殿说书。后被放归田里。徽宗即位,赦还洛阳。与兄程颢世称“二程”,为理学奠基人。生前门人很多,世称“伊川先生”。著有《二程全书》。其学说经后来南宋朱熹等理学家继承发展成为“程朱”学派。

皇祐二年(1050年),十八岁的程颐上书宋仁宗,提出了“勿徇众言,以王道为心,以生民为念,黜世俗之论,期非常之功”的“应时而作”的变革主张(参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五《上仁宗皇帝书》)。当时,著名学者胡瑗主持太学,程颐所作的《颜子所好何学论》,深为胡瑗赏识,委以学职。

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程颐二十七岁,科举廷试落第,此后就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自谓“自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未有意于仕也”。青年时期的程颐即以学识、品行蜚声海内,不少朝廷大臣多次举荐,他都以“学之不足”为由而“不愿仕”。四方之士慕名求教,于是在洛阳收徒讲学。

元丰八年(1085年)王安石集团失势,53岁的程颐在司马光、吕公著的力荐之下,出任汝州团练推官,并任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年),被委以崇政殿说书。他向皇上上书说:“见解与知识一起增长,品德与思想同时养成。现在,普通老百姓都聘请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名士做家庭教师,教育子女,熏陶培养他们的习惯。何况陛下现在还很年轻,即使天资聪明,也应力学不倦,名师教诲的作用是从来也不能忽视的呀。希望陛下挑选一批名儒到宫中讲学。让他们轮流值班,以备陛下问难解疑。日积月累地坚持下去,高尚的品德一定会养成。”

当他听说皇上曾在洗脸时,躲开蚂蚁,不让水沫冲淹它们,就询问皇上:“有这样的事吗?”皇上回答说:“我只是怕伤害他们而已。”程颐说:“陛下,您如果能推广这种仁爱之心来爱护百姓,用之处理天下大事,那么您就得到治理天下的要领了。”

程颐主张“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修养方法。他认为,人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修养,主要依赖“敬”,即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心,使心志专一,始终保持敬畏的心态。同时,通过学习,即“格物穷理”具体研究天下万事万物所寓含的道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思想合乎理义。他提出“格物致知说”。认为格物即是穷理,穷究事物之理最终达到豁然贯通,体悟天理。穷理的主要方法是读书、论古今人物、应事接物恪守礼仪等。注重知、行结合,主张以知为本,先知后行,能知即能行,行是知的结果。曾经有这样一件事,早春的宫廷内杨柳初发,年幼的皇帝童心大发,折柳枝玩耍,程颐看见了,当即严辞制止。

程颐的哲学思想对宋明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人评价说:“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朝康熙皇帝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的匾额。

7.立大本

【原文】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注释】

[末]枝末,枝节。【译文】

如果修身的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同样也是从来没有的事!【历代论引】

程子云:“《大学》,孔门遗书,是初学修德的进阶门径。于今可见古人为学的次序先后,惟一依赖这篇文章的存在导引,而《论语》《孟子》《中庸》依次研读。则修治学问的人必然由此而得真知,这是不容疑虑的。”【札记】树立人生的根本

古语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坚与赤,性之有也。性也者,所受于天也,非择取而为之也。”(见《吕氏春秋》)石头可以被打碎,但不能夺取他坚硬的本性;丹砂可以磨碎,但不能夺取他红色的本色。坚硬与红色,是其本性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本性,是自然生成的,不是通过选择才形成的。

坚守自己的本分。每个人的才能都不相同,难以用一个标准衡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行业中的优秀人才未必是另一个领域内的行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重用有较高德行修养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史例阐释】德修而本立

陈师锡,字伯修,宋代建州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县)人。时称“闲乐先生”。历监察御史。元祐中为秘书省校书郎。徽宗即位,升殿中侍御史。后坐党论,削官。

陈师锡年轻时就有很好的声誉。神宗皇帝也对他的才华有所耳闻。熙宁九年(1076年),陈师锡参加廷试,奏请名次在甲乙之间。皇帝随意抽取一篇策对文章阅读,边读边叹赏,回头对侍臣说:“这必定是陈师锡的文章啊。”开启密封,果然不错,于是定名为进士第三名。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对他很器重,倚以为政。

陈师锡与陈了翁友善。一日,同游园圃中,天空中有雁阵飞过,二人互相指雁阵戏言:“明年科试中魁的,当射中头雁。”师锡引弓射之,射中第三只,了翁没有射中。过了一会儿,又有雁阵飞过,了翁也射中第三只雁。师锡笑着说:“你可能是在我之后中榜吧!”了翁曰:理当为公所代。”到了第二年,师锡果然以第三名登第。三年后,了翁也以第三名登第。而且初授官职都是昭庆军节度掌书记,亦果真相互接任。因此巧合,当初同射的院落被尊为“射雁堂”。

元祐初年,苏轼多次上书,荐举师锡的学术造诣,师承渊源。称赞其品行高洁质朴,议论刚正,器识精深,德行追慕古人,文章冠绝当世。于是升任秘书省校书郎。在“乌台诗案”中,苏轼被诬获罪,身陷牢狱,亲朋多畏避不见,只有陈师锡独自设酒筵饯别。又安抚其家。

陈师道任监察御史。皇上下诏,命令进士研读法律。陈师锡上书进谏说:“陛下正在大兴学校,推行德化,利用经典所阐扬的道德礼义、仁恕思想来开启读书人的天性,意在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不应该用刑名之学扰乱他们的心智。道德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刑名之学只是次要的东西,只能起辅助作用。以道德教化人们,人们尚且流于末流,争趋财利而犯科,何况下诏让他们学习这些枝节知识呢?希望陛下追回前诏,使天下读书人都能注重修养自己的品德。”

宣和三年(1121年),陈师锡居南徐。一日午间休息,梦中到达一处深宅,其殿宇巍然,中有人冠服如天帝,端坐正中,侍卫环列。司仪引导他拜礼殿下,然后奉命升殿,安抚慰问,并让他写下平生政论进呈诗文。天帝高兴地说:“已安排卿第六等官。”于是醒来。叫来儿子,引他的手抚按在头顶,温热如火,然后告诉他梦中的情境,又再次睡了过去。过了一会儿醒来,又对他的儿子说:“刚才又梦见进入黑漆屋三间,这是棺椁的征兆,我将死去,这是肯定的了。”于是,他与亲戚家人互为敬酒告别。当夜人静之时,静坐而终。

(二)传 统论纲领旨趣,细论条目功夫

综述 修己治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强调了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弘扬德行,做新型公民,达到教化天下的极致。“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实现“三纲领”的方法和途径。“反躬求诸己,”从个人做起,从正心入手,以修身为本,提高个人品德的修养。修身、修己的目的则是经世致用,治国平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由有德者教而化之。

第一章 明明德

【题记】修养自己美好的品德

所谓“明明德”,就是从自知之明做起,修养自己的美好品德,将人与生俱来的美好良知和光明道德发扬光大。

1.道德是公众的认同

【原文】《康诰》曰:“克明德。”【注释】

[《康诰》]指《尚书·康诰》篇。【译文】《尚书·康诰》说:“弘扬光明的品德。”【札记】先立德,后为政“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这是说为官者的道德水平,反映了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为官者可以没有专业技能,但是不能没有道德,而且必须具有崇高的道德境界。为“官”者有“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达到治国安邦之目的。

何为“官德”?狭义上说:是指为官者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和道德规范。从广义上说,是讲领导集团、领导体制和为官者所代表的政治集团,在公共事务活动中所遵循的政治道德与公共管理道德。

为官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官德”建设对道德建设的影响和导向,即“官”为民之表率,“官风”决定着民风,有什么样的“官德”就会有什么样的民风。

纵观古今,为官者若事事身体力行,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民众。那么,在民众面前,为官者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会成为民众效仿的楷模;相反,如果为官者对自身要求不严,不以身作则,言行不一,贪污腐败不以为耻,就不能成为民众表率,对民众的道德教育就成了空洞乏力的说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自身的道德水平不高,还会使民众产生失望情绪,从而降低对自身的道德要求,进而导致整个社会风尚趋于式微。

树立良好的“官德”,首先是立德,其次是守德,最后是律德。具本来说,就是始终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言必行,行必果。在办理政务的过程中,公正廉洁、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勤于学习、精通业务。同时强化对为官者的监督,制约权力滥用,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效力。【史例阐释】为政在于推行德义

王蕴,字叔仁,东晋时人,孝武定皇后的父亲,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初为吴兴太守,累迁尚书吏部郎、光禄大夫,后改都督京畿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在任时施德政,颇得百姓爱戴。性情平和,任人大度,不压制出身寒微的平民处士,只以才德为选任的标准。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王蕴辅政,由于他对治内的情况十分熟悉,所以经常推荐各类人才。他经常说,某人有才,某人在哪里。举荐人才不遗余力。凡是经他举荐的人,在得到任用后,都能尽心尽力,努力发挥各自的长处,即使没被录用,也毫无怨言。

王蕴任吴兴太守的时候,境内发生灾荒,百姓缺粮,生活无着。于是,王蕴下令打开粮仓,进行赈济。主簿劝阻说:“这样做是违反朝廷规定的,要承担擅权的责任。”主簿坚决请王蕴按照程序,先列出报表上报,在得到朝廷批准后再行实施。

王蕴说:“现在百姓急难,嗷嗷待哺。民以食为天,人是要吃饭的,路上逃荒的人中已经有不少都饿死了。如果按部就班地履行程序,列出报表,再逐级上报请示,等到朝廷批准,已经不知有多少人魂归西天了。专任擅权的罪过由太守一个人承担,饥荒流离一直威胁着百姓的生存。我想只要所作所为合乎仁义,能够救百姓度过灾难,即使被追责免职,我也是坦然的,心里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于是,开仓救民。很多百姓因此保住了性命,约有十之七八。

后来,朝廷以违犯法律为由,免去了王蕴的职务。这种不公平的责处,激起了百姓的义愤,很多人为其不平。皇上再次颁布诏令,仅给予王蕴降职处分,改任他为晋阳太守。

只以民生疾苦为重,不以个人的官位为意,这样的官不论身处哪个朝代,都会得到百姓的拥戴,都会被百姓记在心里,必然流芳后世。反之,那种只为了个人升迁或为了保全乌纱帽而漠视民众生死,惯于弄虚作假的人,只能被百姓所唾弃。

2.高尚的品质与生俱来

【原文】《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注释】

[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太甲》篇。大:通“太”。

[顾]顾念。

[諟]此。諟:古“是”字。

[明命]光明的禀性。【译文】《尚书·太甲》说:“念念不忘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历代论引】

朱子云:“上天的明命,就是天所以成就我,而我之所以成为有德的人。能够长久注意修养自己,那么就无时不明达天命。”【札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古人把人分为两类,一是君子,二是小人。乍一看似乎笼统至极,对人的评判过于简单直白,然而细细品味,你就会发现古人智慧的闪光点。当今社会,各色人等地位不同,学历不等,职业不同,但按照人的道德标线划分,还不外乎就是这两类人,即道德高尚者和品德低下者。所以,成功的做人方式就是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方面,而不是浪费在无谓的虚名上。要学苍竹到老虚心留劲节,敬松柏久经风雨不知寒。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正己而不求于人。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修其本而末自应。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高行微言,所以修身。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个人的最大胜利就是战胜自己。寡欲的人身心是健康的,微笑的人是自信的!海纳百川,成汪洋之势,只是因为它位置最低。金子珍贵,为世界货币,也只是因为其品质纯粹,而并非因为它有美丽的色泽。【史例阐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陆绩,字公纪。三国时吴国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自幼聪慧伶俐,人称“神童”。博学多识,以孝行著称。作浑天图,注易释玄。有《周易注》十五卷,《太玄注》十卷。

陆绩经鲁肃保荐,任郁林(今广西除桂林、梧州外的大部分地区)太守。在任期间,陆绩正直无私,为政清廉,深得百姓拥戴。任期届满返还家乡时,因为家资微薄,船轻不稳,难以渡海,只得将岸边的一块巨石装上船以助航行。返归故里后,巨石被置于门前,后来人们称之为“郁林石”、“廉石”。

陆绩的父亲在东汉灵帝时官居郡守。陆绩六岁时,跟随父亲去九江拜访世家大族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觉得味道鲜美,就想让母亲也尝尝,于是就拿了几个揣在怀里。

拜访结束,陆绩起身告辞行礼时,怀中的柑橘掉了出来。

袁术取笑说:“陆少爷是我家贵客,为什么把橘子藏在怀中呢?”

陆绩从容地回答说:“世伯大人赠予我的橘子,我只吃掉一只,味道特别甜美,我想带回家,请母亲品尝新鲜。”袁术和在坐的人听了都很感动,也很惊奇,觉得陆绩小小年纪就如此孝顺,不是一般人所比的。

袁术感叹道:“陆郎有如此品德,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

从此,“陆绩怀橘”传为美谈,还被元代郭居敬编入《二十四孝》,广为流传。

陆绩故居乍浦刘家埭因此被称为“怀桔里”,深受到后人的景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人文传承源远流长,其中的孝敬父母一项为人生的必备美德。韩愈说:“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母亲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一生,那么我们能为母亲做点什么?

孝敬父母不只是伦理道德,更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请呵护、养育上天赋予我们的美好善良的天性。

3.远古的昭示

【原文】《帝典》曰:“克明峻德。”【注释】

[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尧典》篇。

[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美好。与“峻”相通,指高大、崇高。【译文】《尧典》说:“能够弘扬美好崇高的品德。”【札记】修养我们美好的德行“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行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治理天下和国家,严刑峻法虽可收效于一时,却会引起潜在的忧患,不如修养道德、推行仁义、广布德泽。如此,则山不可挡,水不可阻。【史例阐释】义之所在,不避刀斧

李固,字子坚。东汉汉中南郑(陕西省南郑县)人。《后汉书》称李固“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书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与江夏黄琼等知名于世。以对策指斥时政,要求“权去外戚、政归国家”。初官议郎,历任荆州刺史、太山太守、大司农等职。冲帝即位后,任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参录尚书事。

冲帝死,建策立清河王,不附梁冀,为其所忌,梁冀先说服太后,下诏免去李固的职务,拥立桓帝继位,接着诬陷李固谋反,逮捕治罪。李固在狱中死后,梁冀又下令将他的尸体暴露在四通八达的路口,说:“谁敢前去探望哭吊,就以同谋加重治罪。”

李固的学生,汝南人郭亮,时年十五,恰在洛阳游学,就带着刑具上书朝廷,要求皇上准许收敛老师的尸首。遭到拒绝后就到老师的尸体旁痛哭吊祭,申述冤状,日夜守候,不肯离开。李固的另一个学生,南阳人董班,也冒着生命危险前来哭吊李固。

监守尸体的官吏被他们的师生情谊深深感动,叹息着对郭、董二人说:“生在衰靡离乱的时代,苍天虽高,然而有雷霆又怎么敢不弯腰呢?大地虽然宽厚辽阔,也有沦落的陷阱,也不敢迈开步伐前进。耳朵只能挑选适当的内容去听;眼睛也只挑选那些允许看的去看;舌头则不敢说一句不该说的话。”

太后也被他们的真情打动,允许他们收殓李固的尸体。他们便将老师的尸体运回故里安葬。

李固主张“以仁义治天下,实现社会和谐”。针对东汉后期腐败混浊的官场,他尖锐地指出:“古代提拔人,有德才的人方能授予官职;现在用人,只看重谁有钱有势……古代施政务求宽大博爱;现在当官,多以严酷出名;那些天性正直心存宽厚温和而没有派系支持的人,总是受到排挤贬斥……这样,即使增多刑律条文,也没有作用。”接着,又指出:“政令教化稍有不慎而出现差错,那是一百年也挽救不了的损失。争利之门一开,则求仁义的路就被堵塞了。”

李固的这些言论穿透千年时空,至今仍闪耀着睿智的光辉。

李固说:“阳关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伟人毛泽东常引用这句话告诫党员干部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足见其影响。

一个能够被世人称颂为有仁德的人,他的抱负必然是以天下为己任,他的修养必然是恢宏大度,他的器识也必然是超出常人的,他的言行决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声名和苟全自身。他们注重的是确立价值取舍的标准,意在树立和端正天下的风气,意在以自己的努力,唤醒天下人的良知,愿为维护真理而生,愿为坚持真理而死。因此,他们生为天下承担,死为天下楷模。

4.道德的人

【原文】

皆自明也。【注释】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译文】

这都是说要自己修养光明正大的品德。【札记】构建道德的和谐境界

不管你愿不愿意,人总是站在历史的一个点上,是历史链条中的一环,负有道德的义务,负有继往开来的使命,这是与生俱来的。历史的长河川流不息,不断地从古走到今,又匆匆奔向未来。从而令人生发“人世匆匆”的感叹,一些目标还没有实现,一些目的还没有达到,一些事情还没有去做,一切都还没有来得及……

在人生个体短暂的旅途中,我们总是盲目地沉溺于物欲的外在诱惑中,失去了对自己心灵的眷顾,以至于对天空、大地乃至所有可见的大自然的运动视而不见,对于天地万物的道德意义缺乏体味,只是空泛地说着“厚德载物”,而找不到德行修养的路途。要么简单粗暴地将自然加以人格化,予以无奈的崇拜和祭祀;要么无视道义,肆意践踏道德的戒律;要么麻木地苟活,置德行修养于功利的冷漠。

人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可是,什么是做人呢?

做人,就在我们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里。

以诚立德。古人说:“不信不立,不诚不信。”就是指为人诚实、守信、正直、坦荡,这是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以才辅德。有句话说得极好:“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辅。”在现代社会,才能是生存的基本技能,没有才能、学识,生存就必然面临着层出不穷的危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做基础,才能就有可能偏离方向。一个想成就事业的人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在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重视道德的修养,在履行职责中体现它。才能是德行的依据,道德是才艺的升华。

以微积德。一个人应当把做大事、树大德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而不应以此为借口对小事小节弃之不管不问,否则可能会因小失大。没有做小事的耐心,没有做小事的点滴积累,做大事就会成为空谈。立德要善于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做起,不辞小流方能成大河,不辞小善方终成大德。【史例阐释】华屋美宅,唯有德者安居

阳固,字敬安,北魏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人。少年时倜傥任侠,二十多岁始发愤读书,长于谋略,有文才。历任北平太守、步兵校尉、汝南王郎中令等职。为人刚正不阿,清廉奉公,家无余财。《北史·阳固传》称,“固以讥切聚敛,为王显所嫉,免固官。”世宗末年,阳固晋升为侍御史。中尉王显建造了一座新宅,装修豪华,亭台楼阁,水榭回廊,雕梁画栋,极尽工巧之能。新宅落成后,王显宴请各级官员及其僚属宴饮,赏景吟诗。

欢饮之中,中尉王显喝得尽兴,就问阳固说:“这座宅第怎么样?”阳固回答说:“我听说,从前晏婴的住宅虽然又小又低,潮湿狭窄,蜗居在简陋的小巷内,但是他的德绩功勋,勤俭谦让的美德,至今传颂。《周易》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豪华住宅不吉利,必生灾祸。’这些诫勉与史实您是知道的,相信也还没有忘记吧。现在,您的这座房子确实美奂绝伦,但是如此精美,我想恐怕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配居住,也才能够长久地保有。因此,希望您努力修养自己的品德,使自己的德行与华丽的住宅相配。”王显听了之后,默然不语,举座不欢。

第二章 新民

【题记】建立美好的人格魅力

所谓“在亲民”,意谓拥有美好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个为人称道的新型公民,并以自己的美好德行影响、同化周围的人,形成美好的人格魅力,使民众亲附,共同达到新的修养境界,“在家必达,在国必达。”

1.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注释】

[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盘:指商汤沐浴用的盆。铭:镌刻在器具上的箴言。

[汤]即成汤(生卒年不详),又称武汤。契的后裔,子姓,名履。商朝的创建者,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灭夏,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译文】

商汤在洗澡盆上镌刻的箴言是:“如果能够一天有一点创新,就应保持天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从而走向更新的境界。”【历代论引】

朱子云:“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札记】苟日新,日日新“明明德”是人在静处时的道德修养境界,要求弘扬天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是从积极的角度强调德行的修养必须要不断革新,一天天向新的目标趋进,日积月累,渐成大德。商汤王在生活用具上铭刻警戒,以时刻警醒诫惕自己,在德行的修养中一天天都取得新的成绩,就像洗去身上的尘垢一样,每天都荡涤之,使身躯保持洁净,从而让自己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就如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改过自新。今日改掉一点过失,明日又改正一个错误,以内心的至诚砥砺自己,以修养成就自己美好的德行为最高境界,从而保持精神的纯粹与高洁,固守人格的完美与高贵。人可以在肉体上被打倒,但是精神是永远站立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革新进取的姿态,是自觉弃旧图新的道德升华。

洗礼精神,修炼品德,改造思想,铸造人格,不正应如此吗?【史例阐释】学行识见,在于日积月累的勤谨修持

甄琛,字思伯,北魏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孝文时,举秀才。官至车骑将军、侍中。谥“孝穆”。

甄琛年轻时聪慧机敏,不拘礼法。遍读经史群籍。考中秀才后入京候考,常以博弈为娱,每天下棋,通宵达旦,意志消沉。责令仆人执烛照明,偶尔仆人瞌睡困盹,即以棍杖体罚。天长日久,仆人苦不堪言,其中一个人实在受不了了,就与甄琛讲论道理:“少爷您辞别父母来到京城,是为了谋求功名,服待你读书我们执烛照明,实在不敢懈怠。然而你却日夜沉溺棋阵,为了下棋令我们夜间执烛,稍不合意便随意殴打,这是进京的本意吗?而且这样严厉的责罚似乎也不合情理吧?”甄琛听后非常感动,心中惭愧不已。于是不再下棋,转而借书攻读,日夜不辍。由于其天资过人,加之勤奋,学问日益丰富,识见超群。太和初年,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陈述时政,切要中肯,常被采纳,颇为皇帝赏识。

景明元年(500年),甄琛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依附赵修。赵修奢暴,侵公害私,后来赵修失势,甄琛因与其同党被劾免职,回归原籍。

甄琛曾经以父母老迈为由,请求解官服侍。及至显贵通达,便不再请归。至此终得回乡供养父老。几年后,母亲离世。

甄琛的母亲曹氏是钜鹿人,有孝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佳酿,必先奉敬公婆。

甄琛还乡后不久母亲过世,服孝未满,父亲亦亡故。

甄琛就在双亲坟周种植松柏,发誓终生守候,专心从事农圃,不再为官。

正光五年(524年)冬,甄琛弃世,谥号“文穆”。孝明帝亲临祭奠,抚其亲属,身穿孝服扶舆出殡。

甄琛性情幽默,治事干练,才华横溢,为官清白,操守廉洁,朝野上下无不赞颂。“行成于己,名生于人。”不论做人还是为官,惟在于致力躬行。那种“坐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的夸夸其谈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更谈不上成就丰功伟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