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就医指南(您还在为不知道如何看病就医感到不知所措吗?《看病就医指南》为您一一解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2:58:34

点击下载

作者:严忠浩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看病就医指南(您还在为不知道如何看病就医感到不知所措吗?《看病就医指南》为您一一解答)

看病就医指南(您还在为不知道如何看病就医感到不知所措吗?《看病就医指南》为您一一解答)试读:

前言

生病、看病是生活中的常事,但看病、治病也是老百姓的一件难事。“看病难”的原因很复杂,不仅有社会、医院层面上的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出在医生与病人之间了解和沟通的不足,病人对看病就医缺乏基本了解,往往造成看病就医费心、费时、费力、费钱,甚至上当受骗,贻误病情,耽误治疗……这已成为目前医疗管理上的“软肋”。

调查数据显示,在三级医院的门诊中,医生分摊给每位病人的时间平均只有382秒,医生与病人之间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医疗工作实践中,作为临床医生的我深深体会到,病人若能掌握一些看病就医的常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能便于病人与医生之间良好的沟通;能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能使检查、药物和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能使病人早日康复。《看病就医指南》编写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病人及家属提供一些值得信赖的看病就医的各种实用医学知识,介绍一些现代的急症、门诊、健康体检、化验、检查、服药、治疗、手术、护理、住院、病人权益、医疗保险、医疗纠纷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力争做到全面、简明、通俗、易查、易懂,并体现现代医学和诊疗技术的发展。

虽然病人的层次不同,需求不同,但是作为病人这个“角色”是相同的,了解这些看病就医基本知识的愿望是相同的、必需的。但愿此书能成为病人看病就医的良师益友。

需要说明的是,医学科学还在不断发展,医疗保险制度还在不断完善,看病的内容也将不断更新。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严忠浩于上海第一篇 看急诊须知

急诊是指紧急救治和抢救。急诊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发疾病、受意外伤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1 看急诊什么情况要看急诊

急诊有一定范围,不然的话,急需抢救的、急症的、不急的病人都去挂急诊,那么就会引起急诊科内的工作混乱,影响对真正急症病人的抢救和诊治。一般来说,当发生下列突然病变或紧急情况时,应该到就近医院去看急诊:(1)病人发热体温在38.5℃以上,尤其是幼儿和老人,应尽快就诊。(2)凡病人有意识不清、昏厥、昏迷、抽搐或梅尼埃病(内耳眩晕症)发作。急性肢体瘫痪,血压高达180/110毫米汞柱(24.0/14.7千帕)以上者。(3)病人有急性心力衰竭(如静息时感到气急、心悸、左胸痛等)或者心律失常(如有明显心悸、频率过快、过慢或有严重节律紊乱,不规则等)。(4)心前区突然疼痛、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疼痛反复发作,并涉及肩部。(5)病人有严重哮喘、呼吸困难、窒息、颜面青紫,及咽喉部、食管、气管或支气管有异物者。(6)急性食物中毒,严重的呕吐、腹泻者。(7)各种急性中毒者(包括服药、服毒自杀)。(8)急性腹痛、腹肌紧张、腹痛拒按等。(9)急性尿闭、尿潴留等。(10)严重尿路感染(如有尿痛、尿急、尿频,伴发热等)。(11)大出血:包括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外伤、自伤自杀、阴道流血、五官出血和腹腔内出血等。(12)急性损伤、交通事故以及各种创伤导致急性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及外伤(24小时内未作处理的病人)、冻伤、灼伤或毒蛇咬伤、犬咬伤等。(13)意外伤害,如电击、触电、坠落伤、溺水、烧伤、塌方挤压伤、工业外伤等。(14)各种急性炎症及急性感染,如痈、丹毒、乳腺炎、中耳炎等,伴发热。(15)急性青光眼、急性视力障碍、电光性眼炎、眼部异物等。(16)突然出现皮疹,皮肤瘙痒伴胸闷气急、腹痛、腹泻者。(17)急产、难产、流产、子痫等。(18)各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病情突然恶化者。(19)经医生认为需按急症处理的病人。急诊病人病情分级

近年来,国内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将急诊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按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急症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且应分流病人,使病人都在最适合时间去适合区域,及时得到最恰当的诊疗,从而提高了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及时抢救和医疗安全。

病人病情由急诊科接诊医务人员评估,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

病情一级:濒危病人是指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要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如气管插管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等。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病情二级:危重病人是指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一级,或可导致严重致残者,应立即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如急性意识模糊或复合伤、心绞痛、严重疼痛等。

病情三级: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明确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致严重致残的征象。若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心跳、呼吸、血压等)异常者,病情分级应上调。

病情四级:非急症病人是指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

有的大医院急诊科还将急诊的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诊疗。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来院时间顺序诊疗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由急诊科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就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即病情四级病人的诊疗区。看急诊的注意事项

急症病人看急诊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经值班护士鉴别了解情况,内容包括询问病情、测量体温、必要化验(如大小便等),以确定是否属于急症及区别急症的科别。(2)严重或行动不便的病人,可向急诊科护士借取推床、推椅、担架,便于移送病人。(3)急症病人的处方、检验单、检查单、手术申请单、入院通知单等,一般都加盖红色“急诊”两字。病人家属可以直接到急诊服务的专用窗口,办理各种手续。(4)急症病人经医生检查治疗后,应该听从医生的处理,不要强求住院或留院观察。(5)病人家属要向医生问清楚,病人回家后治疗和休息的注意事项。(6)急诊治疗的目的是抢救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的病情,并做出初步诊断,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所以,对病人来说,并不是看过急诊就等于疾病已经痊愈。不论是什么急症,看过急诊后,还需要到门诊或专科门诊去作系统的检查,进行有计划的完整治疗。在复诊时,别忘记带上病人的急症病历卡,包括急诊化验单和各种检查报告。急诊科的抢救室、留观室和注射室

一般医院的急诊科内都设有急诊抢救室、急诊观察室(简称留观室)和注射室。那么,究竟什么情况需要进抢救室或留观室呢?通常有下列几种情况:(1)病情危重,虽经抢救但搬动时仍可能发生危险,不宜立即转入病房治疗,可在急诊科抢救室继续抢救观察。(2)经特殊检查治疗后(如造影、药物注射等)有较剧烈的疼痛或过敏反应,经处理后需要继续观察反应的变化者。(3)病情较重,但一下子诊断还不能确定,回去后有可能会出现病情变化者,可作短期留观以争取确诊或病情稳定。(4)符合住院条件,但一时病房无床位,可根据条件暂住留观室处理。(5)严重脱水,高热等需要补充些液体或作短时间治疗者。

是否进留观室留观,应由急诊科医生根据病情及各方面情况来考虑决定。病人及家属有要求可与医生沟通,但不能坚持己见,以致影响医院急诊科正常工作进行。

目前,一般医院的留观室条件比较简陋,有时病人又较多,因此,进急诊科留观室留观诊疗的病人及家属应注意以下几点:(1)有家属或亲友轮流陪伴病人,密切配合医务人员,观察病情,做好有关留观病人的护理、卫生及膳食等。(2)如发现病人病情有变化时,应及时报告值班医务人员。(3)在留观室内要保持安静,切勿高声谈笑;保持清洁卫生,勿乱丢纸屑果壳。(4)随身携带必要生活用品,如毛巾、牙刷、牙膏、杯子、脸盆、碗、筷、热水瓶、卫生纸等。(5)家属及陪伴人员要熟悉留观室周围环境,以便及时送化验标本,购取针药,处理病人大小便等。(6)出留观室时,要向医生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怎样复诊?勿遗忘带回病人病历卡、药品和随身携带物品等。

大部分医院急诊科还设有注射室,专为急诊病人做药物皮试、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治疗服务。一般情况下,做完治疗后,护士会叮嘱病人在治疗室内最好观察3分钟后才离开。2 叫救护车什么情况该叫救护车

每当风驰电掣的救护车,发出急促的“呜!呜”声,在你身旁疾驶而过时,你可曾想过,究竟在什么情况下该叫救护车呢?毫无疑问,一定在遇上急症病人时。那么,究竟有哪些急病该叫救护车呢?(1)意外灾害:触电、电击、溺水、交通事故以及各种创伤、工业外伤、土建塌方挤压伤等。(2)各种急性中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农药中毒和服毒等。(3)严重中暑、冻伤、烧伤。(4)意识丧失等昏迷状态或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情况。(5)心脏病突然发作:如严重心绞痛、心律失常,病人出现严重气急、心悸、左胸疼痛等急性心力衰竭时。(6)严重的呼吸困难:窒息、呼吸道异物阻塞等。(7)大咯血、大呕血。(8)在路途中或半夜就要分娩的急产。

出现以上情况,要立即打电话“120”,向医疗救护中心叫救护车。拨打“120”

怎么拨打“120”?这个问题看似太简单了,但如果不注意一些事项,救护车不能及时赶到,会耽误抢救时间。这些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遇到危重病人,首先要冷静,不要慌张而影响语言表达。(2)“120”电话拨通后,要用普通话,吐字清晰,简明说:病人姓名、地址(要求准确、明了,××区××路××号××小区××楼号××室)、简要病情(如突然胸痛、昏迷、出血等)。报告地址要详细,附近有否标志性建筑物,如超市、加油站、地铁站×号出口、宾馆、学校等。介绍病情要扼要。留下联系电话,并要确保联系畅通。(3)有条件的家属,可在小区门口或路口接应救护车。(4)及时移除楼梯、过道上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等障碍。救护车未到之前

当救护车尚未到达之前,作为病人的家属、亲友或邻居决不能坐等,更不能惊慌失措扰乱病人,如哭叫病人名字等,乱摇病人的身体。这样做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往往就因为错失宝贵的这几分钟,而失去抢救的时机。因此,我们平时就应该熟悉一些现场急救知识,例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包扎止血、骨折固定等。在救护车未到之前,必要的现场急救对抢救病人的生命是十分有益的。目前仍有很多急症病人都因为错过了急诊抢救的“黄金六分钟”,而面临预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

在自行抢救时,操作要准确有力,必须沉着、大胆、细心、耐心,不能轻易放弃或中断急救。特别是对于生命垂危的病人,应随时注意他的神志、心跳、呼吸。在转运时,仍要密切观察,必要时继续做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如遇事故时,还必须注意保护现场。先打“120”还是先心肺复苏

可能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拨打“120”急救电话和进行心肺复苏,哪个更重要?回答是同样重要。最好现场有两个人,一人打电话叫救护车,另一人现场施救。

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时,那么到底是先打“120”电话,还是先救人呢?这要视情况而异,对那些失去知觉、呼吸停止的成年人,要先拨打120再进行自救。而对出现溺水、电击、急性上呼吸道异物阻塞等情况的人员,则要先进行2分钟的心肺复苏,再拨打“120”急救电话。3 黄金六分钟——常用家庭或现场急救知识人工呼吸术

心跳、呼吸是生命的体征。当病人呼吸、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采取人工呼吸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一秒也不能耽搁,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不能放弃。

人工呼吸术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时的一种急救方法。通过徒手急救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的大脑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如果中断供氧6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性的神经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抢救措施就是迅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或者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保持有效通气和血液循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

在进行心肺复苏之前,首先将病人仰卧位放到硬质的板上或地上,松开领口、腰带(如为女病人还有胸罩),再将病人头部后仰,用一手的示指(食指)和中指置于病人的下颌骨下方,将颈部向前抬起,以开放气道。如病人气道内有异物或呕吐物时应及时清理。可用手指缠纱布或手帕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清除固体异物时一手按压开病人下颌,另一只手用示指将固体异物钩出。

人工呼吸具体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在病人头部一侧,用一手捏住病人鼻子,并要用嘴封住病人嘴巴,如图1。图1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正常吸气(非深吸气)后吹气,如果病人胸廓没有抬起,应再次使病人仰头抬额,开放气道,然后再吹第二次。一般每次吹入500~600毫升的空气就可见到病人胸廓抬起即可。呼气时仍让病人口部张开,同时放松捏紧鼻翼的手指,使口鼻通气,病人的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次人工呼吸宜时间超过1秒。避免以过快、过大压力通气或吹气量过大,已产生可见的胸廓抬起为宜。

2)呼吸停止者,常同时有心脏停搏,需同时进行心脏按压术,可在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次(30:2)。有心跳无呼吸(如某些药物中毒、窒息等),可每5秒吹气1次。

3)婴幼儿面部较小,可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即施救者的口同时包裹病儿的口鼻进行吹气。有的病人牙关紧闭而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而无法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向病人的鼻孔吹气。(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施救者跪跨在病人的大腿两侧,拇指向内,其余手指向外,向胸部上后方施压,将空气压出肺脏,然后放松,让胸廓自行弹回而吸入空气,如此重复,每分钟20次左右,如图2。(3)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此法适用于溺水者,方法与仰卧位的操作相似,压迫部位为两侧胸背下方,如图3。图2 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图3 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

如病人同时需要做心脏按压,或病人伴有胸部外伤者,均不宜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或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法,只宜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术是救护车来到前,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建立人工呼吸循环的极重要急救措施,与人工呼吸术有着同样重要性。

当病人心跳停止后,脉搏即消失,呼之不应,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应立即进行现场的胸外心脏按压术。

具体方法是:(1)置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以保证按压胸骨时起到心脏受按压后应有的效果。(2)准确按压部位,在胸骨中1/3与下1/3交界处,如图4。(3)施救者双臂应绷直,用右手的掌面压在病人胸骨下部,另一只手放在右手背上帮助用力,如图5、图6。施救者双肩应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图4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图5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图6 胸外心脏按压法

在胸外心脏按压时,应注意:

1)施救者要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按压,不应冲击式向下猛压。

2)按压应平稳而有节律地进行,不应间断,每分钟100次左右。

3)按压至最低处,胸骨下陷至5厘米左右,然后放松,但施救者的手掌不要离开病人胸骨的按压点。

4)若有多名施救者在场时,可每2分钟轮换胸外按压,换人应在5秒内完成。

5)如遇幼儿,可用单手挤压,或用两个手指按压,用力不可太猛,按压时使胸骨下陷4厘米即可。按压频率为每分钟大约100次。

6)心搏骤停的起初几分钟内,人工呼吸的重要性不及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应及早开始,至少完成第一个胸外按压周期后(至少2分钟),才考虑人工呼吸。

现场急救有两个人时,可以一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现场只有一人时,则可以先吸一口气再做15次胸外心脏按压,反复如此按比例进行。止血

在刀割伤、刺伤、枪弹伤和辗擦伤等时,血液从伤口流向体外称为外出血。成人全身血容量为4000~5000毫升,一次外出血量达全身血容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会有危险。因此,抢救止血要分秒必争,沉着果断,设法立即止血,以抢救病人生命。动脉出血色鲜红、量多速度快、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色暗红,血缓慢不断从伤口流出,危险性相对小些。不论动脉或静脉出血,均需采用止血术,现场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局部压迫止血、动脉压迫止血和止血带止血。(1)局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纱布、绷带、手帕或毛巾填塞伤口,外用绷带或布条、毛巾加压包扎。在对肢体伤口的加压包扎过程中,加压力量达到止血目的即可,不宜过大,防止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包扎后,若仍有血液渗出,不要将放在伤口上的敷料拿去,在敷料上加盖多层后,然后再扎紧。(2)指压止血法:即在伤口上方,近心脏一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在出血动脉的近端,用拇指或其余手指压向骨头就可以止血,如图7。图7 指压止血法包扎伤口

包扎是外伤急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具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及减轻疼痛等作用。包扎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或三角巾。在紧急情况下,如缺乏上述材料,可用干净的毛巾、衣服、被单、手帕等代替。包扎方法较多,但无论何种方法,包扎不宜过松,以免滑脱;也不宜过紧,以免压迫组织影响血液循环。包扎方向为自下而上,自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肘部时要弯着包扎,而腿部要伸直包扎,以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骨折固定

在摔倒或者外伤后,某个部位发生剧烈的疼痛,有畸形或活动受限,就应该估计到骨折的可能。

为了使骨折病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安全、舒适,伤部不致因颠簸震荡使得断骨刺伤血管和神经,增加伤害程度和伤员的痛苦,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到的条件,如用躯干、健肢、木板、竹竿、手杖、雨伞、树枝等,及时、正确地对病人的骨折施行急救固定,即临时固定,如图8、图9。图8 骨折固定法图9 骨折固定法

在施行骨折临时固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如有伤口和出血时,先止血,后包扎伤口,再进行骨折固定。(2)对颈椎损伤或者不能除外颈椎损伤者,应保持头颈部与躯干呈直线位置。(3)不要把刺出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以免增加污染和刺伤附近的血管、神经。(4)大腿、小腿、脊柱骨折时,不要无故移动伤肢,以免加重伤情,增加伤病员的痛苦。(5)夹板或就便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避免造成压迫性溃疡。夹板要扶托整个伤肢,除固定骨折的上、下两端外,还应把上、下两关节固定好,才能保证骨折部位得到固定。对有明显外伤畸形的伤肢(弯曲、旋转等),只进行大体纠正后固定,不必整复,以免加重对骨折周围组织的损伤。(6)固定不可过松或过紧。四肢骨折固定应先固定骨折上端,后固定骨折下端,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腹壁开放性创伤导致肠壁外露时,可以使用干净的碗、盆扣外露的肠管,达到保护的目的,严禁在现场将流出的肠管还纳。断肢(指)的急救

当发生断肢(指)事故后,正确、及时地将病人和断离的肢(指)体尽快、安全地护送到医院,可使断肢(指)再植的成功率提高。

发生断肢(指)的现场,若肢(指)体仍在机器中,千万不能强行将肢(指)体位拉出,或将机器倒转,以免加重损伤。应立即停止机器转动,拆开机器,取出断肢(指)。

一般说断肢(指)完全离断的血管回缩后可自行闭塞,采用加压就能止血。对于大部离断的肢体,在运送前应用夹板固定伤肢,以免在送往医院时引起再度损伤。肢体如有多段骨折,也应固定好患肢,防止造成进一步损伤。

断肢(指)应干燥冷藏保存,气温高的季节尤为重要,将断肢(指)用清洁的敷料包扎好,放入塑料袋内,直接将塑料袋放入加盖的容器内,外围放冰块。不要让断肢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也不要使断肢浸泡在任何液体中。

一般在室温20℃的情况下,完全缺血6~10小时后,断离的肢(指)体将发生不可逆的组织变性。在寒冷季节或经过冷藏,断肢(指)的组织变性较慢,即使缺血超过6~10小时,只要经过良好的急救处理和再植手术,仍可能获得成功。由此,争取时间,迅速运送到附近有条件的医院非常重要。小儿高热抽筋

小儿抽筋医学上称为“惊厥”。惊厥可发生于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也是小儿常见的危急重症,由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高热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其发病率为2%~8%,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主要原因是婴幼儿时脑发育尚未完善,分析鉴别及抑制能力较差,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因而发生惊厥。感染时病菌毒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脑细胞,促使惊厥发生。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3岁小儿,6岁后罕见发生。病儿一般体质较好,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惊厥一般呈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几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可恢复正常。

惊厥表情多种多样,可有眼珠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刚出生的婴儿发生惊厥症状有时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稍有抽动,口唇周围发紫;也有的惊厥同时伴有头痛、烦躁、呕吐、大小便失禁等。

遇到小儿高热惊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保持患儿安静,不要惊慌失措无故呼唤、摆弄或刺激患儿。(2)用手帕或纱布包裹筷子插入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但不要用硬东西去撬开咬紧的牙关。(3)把患儿头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及分泌物顺口流出,避免吸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4)用30%~50%乙醇或白酒擦身或用冰袋、凉水毛巾敷于头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降温。(5)用针灸针(或缝衣针)消毒后,刺人中穴(上唇正中)或涌泉穴(脚底正中)。(6)手脚及全身抽动时,要当心碰伤发生骨折。4 自行护送急症病人

考虑到农村及山区,遇到急症病人万一没有救护车,需要自行护送急症病人去医院急诊时,该怎么办呢?临时担架

伤病员经现场急救后,就要搬动转送至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处理。搬运的基本原则是迅速、及时和安全。搬运方法应因人因地制宜。如病情危重而急需转送的,一时又缺乏合适的器材,可就地取材。如用门板或其他木板都可作为临时担架;也可用两件上衣做成担架,将衣袖翻在里面,各插入一根长棍子,扣好衣扣,就成一副担架;也可用一条宽毯子或被单,固定在两根长棍子上做成担架使用(图10)。不宜用过厚的褥子和弹性大的软床,以免受伤处过多活动。图10 用被单或毯子做临时担架搬运急症病人

病人从发病或受伤地点搬运送往医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若用推车搬运时,应检查担架在车身上是否放稳,推车不宜过快以防病人倾跌,上坡时头宜在前,下坡时头宜在后;推车时要注意尽量避免地面不平处,不要碰撞和震动病人。(2)昏迷、休克、内出血、内脏损伤、颅脑外伤和脊柱损伤病人,均需用担架运送。昏迷病人应头部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如果伤者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发生窒息。(3)呼吸困难的病人宜取半卧位;腹部受伤者应取平卧位,在双膝后部用衣物垫高,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图11 双人搬运法(4)若已骨折或怀疑有骨折时应先用木板或硬物把局部固定后再送,以免在搬运和运送途中增加病人痛苦或加重损伤。(5)颈部受伤(如颈椎骨折)的病人,要在颈部两侧各置枕头予以固定,不使头部左右摇动。(6)搬运背部受伤的病人时,不能屈曲躯干,万一有脊柱骨折移位,会造成脊髓损伤,而致半身瘫痪。在移动病人时,应采用两人抬伤病人上担架的方法,要步调一致,同时抬起,不要使病人腰臂部下垂或弯曲,然后轻轻放下(图11)。(7)冬季应注意保暖,用棉被或毛毯盖上后,四周塞紧,露出头部。途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护送病人

在护送病人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运载工具的选择:在平路上,宜借用汽车和平板车;如用拖拉机,应注意速度及避震。在道路高低不平的地方,宜人力抬送。病人应被安置于结实的硬板或竹床上,尤其是疑有骨折的病人。担架两旁应有人保护,以防止倾跌。(2)病员体位的选择:一般以仰卧位宜,注意保暖,暴露面部,以便观察面色、呼吸及神智变化,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休克病人宜取头略低、脚略高的体位;对疑有脑出血者,宜取用头高脚低位;对心力衰竭或呼吸困难者,宜取半卧位;对昏迷病人,应使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时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对大咯血或大呕血病人,应劝其保持镇静,切勿将已涌至喉头或口腔的血液强忍不吐甚至咽下,以防止因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3)转运途中的护理:应尽量减少搬运病人的次数。长途转送者在中转时,应连同卧具(床板、竹担架等)一并搬动,动作宜轻,尽量减少震动,并注意防寒防暑。用止血带的病人,应遵守医嘱按时放松止血带,然后再按原样扎好。对骨折病人,要定时检查病人与固定物的包扎,是否过松或过紧,在搬动时注意保护患处。对失血而又神智清醒者,途中除注意其出血情况外,可适量喂以温热的糖盐水。(4)对怀疑中毒的病人,应将其呕吐物、排泄物、剩余药品及可能的盛药容器一并带到医院,以备化验检查。第二篇 看门诊须知

门诊通常接诊的是病情较轻的病人,经过门诊医生一整套的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给病人得出初步诊断。门诊医生能够对症治疗解决的即给予病人进行治疗,如果门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有疑问或诊断为病情较重较急,则将病人收入住院病房,在医院进一步检查或进行手术等治疗。

现在医院门诊部还设有健康检查、婚前检查、婴幼儿保健检查和预防接种,孕妇的产前检查,出院病人的随访等部门。1 选医院

由于我国国情及不同人群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的具体需要,我国医院除了医治对象广泛的各类综合性医院、教学医院、中医医院、民族特色医院(如藏医医院、蒙医医院)外,还有妇幼保健院、精神病医院、老年医院、康复医院、职业病医院等。医院的等级

近年来,借鉴国际医院管理体制,医院分级管理在我国全面实施。根据医院的规模、功能以及设备条件、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等,将医院分为不同级别和等次。由基层医院往上逐级分为一、二、三级医院,每级医院又根据其服务质量、医疗技术、管理水平等情况分为甲、乙、丙三级。明白了医院等级相应的医疗服务范围和技术水平,对于根据不同病情正确选择医院,合理开支医疗费用是大有益处的。

一级医院大部分是乡、镇卫生院和城市街道医院,其功能是向社区的公众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基本医疗服务,它能提供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一般说来,病情较轻,病势较缓,比较单纯的普通病种或者已经在上一级医院确诊、病情稳定的疾病,适合到一级医院就近就诊。如普通感冒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泻、便秘、胃病、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关节扭伤、皮肤裂伤、一般眼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等。

二级医院是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大多数常见病和多发病,只要病情不复杂,诊断能明确,不是急、危重症就诊者,就可以选择地区级、区县级医院等二级医院。

三级医院是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除中央级的医院为三级医院外,一般来说,三级医院是处在中国医院顶端的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省人民医院,还有解放军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各大军区总医院。在一般中小城市,一般而言是该市的人民医院(或中医院)及驻军的解放军医院。

医院级别越高,其医疗水平越高,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越全面,看病所开支的费用相对也较高。小病首选社区医院

合理地选择医院,是早看病,看好病,少花钱,降低风险的第一重要步骤,主要是根据就诊者的病情、地理位置、经济情况来合理选择。科学地选择医院应该遵循“小病就近及时医、大病选择专业性强的大型医院就医”的基本原则。

所谓小病,是指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热、咳嗽等疾病,表现出来的是一般的症状,病痛程度较轻。最好先到一级医院(社区医院)就诊,您将接受全科医生的诊治,解决不了的会由全科医生推荐到上级医院就诊。其实,这种医疗模式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而且是目前中国医疗改革的方向之一。一方面可以节省小病到大医院排队等候、手续繁杂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也相应地降低就医的成本。同时,就近就医更加方便您及时快捷地得到治疗。

有的人生病后,习惯直接去大医院,认为大医院医疗技术高,医疗设备好,看病放心。病人及家属有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很多初发病的病人不管病情轻重缓急,都直接到大医院看病,就不可取了。有时病人反而费时、费钱,又不一定能及时得到处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大医院的专科分工越来越细。不少三级甲等医院的一些特色专科确实非常有名,许多病人慕名而去。但是,专家固然临床经验丰富,但他的专长技能往往聚集在某一专科疾病的诊治上。如果病人盲目求医,看病只看医生的年资和名气,而没有找对医生,则往往陷入费钱费力的误区。大医院的功能应该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病人。

在全科医学发展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90%以上的疾病在社区中由全科医生解决。我国的大多数民众对全科医生不甚了解,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万金油”,没有专长,所以不愿意找全科医生看病。其实,全科医生身秉医生、教育者、咨询者、健康监护者、卫生服务协调者、家庭康复指导者和医疗保险体系“守门人”等数种角色。他们具备特殊的专业素质,不仅能有病治病,而且能无病防病。因此,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及时有效处理,使病人得以最大程度康复,就是全科医生最具优势的专长。理智的病人如果得的是一般性疾病,或者已经确诊兼病情稳定的慢性疾病,应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全科医生诊治。小病就可直接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既省时又省钱,同时还解决了问题。对于较复杂的疾病经全科医生初诊,再转诊到大医院,这样病人可以少走弯路。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的看病方法,对于那些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就地治疗比到上级医院求医要方便得多,现实得多。目前,我国已有大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他们能诊治各科常见病,并关注疾病的预防、病后康复,关注病人健康相关心理问题,实施“以人为本”的亲情服务。当然遇有疑难杂症,也会及时帮助病人转诊。什么情况去大医院

对于大病重病,首先是一个确诊的过程,如何得知您得的是大病呢?首先是症状反应严重,其次是通过化验检查得出了初步结论,三是在附近社区门诊或小型医院确诊但无治疗办法或无法确诊,就需要及时地选择大型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在根据小病就近医,大病选专业大型医院的原则下,还会有一些特殊的需求,会面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选择,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选择,建议您采用相对合理的选择方式。首先要确定准备就医的医院为合法正规的医院,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再根据自身的时间、经济、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对服务的要求等来进行选择。

95%以上的病症都是常见病,且不需要上大医院,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只有5%左右的病症确实需要去大医院做比较全面、详细的检查。通常以下病症建议去大医院:(1)持续高热或低热,经抗感染治疗仍不能退热的。(2)不明原因的头晕,且频繁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呕吐,不明原因的消瘦。(3)大便有血。(4)尿血或小便困难、少尿、无尿。(5)全身出现面积较大的紫癜。(6)左胸闷痛或呼吸急促。(7)婴幼儿及妇女妊娠期内疾病。(8)有黄疸症状,如眼白黄染,小便颜色如茶等。(9)妇女非经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10)身上发现包块,或以前一直不变的疙瘩、囊肿或痣疣突然发生变化或快速增长的。(11)性器官病症。(12)眼红、眼痛、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等。(13)各种外伤。(14)社区医院医生建议转诊的病症。当心看病“陷阱”

有阳光就会有阴影。当改革的春风柔柔地吹过,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也“千树万树梨花开”了。花多当然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医疗机构多了,就诊是方便了,但未必梨花朵朵白,各种杂色的医疗机构也同时粉墨登场了。以下几种情况病人及家属都要勤思考、慎抉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贻误病情,甚至危害健康。(1)“李逵”和“李鬼”:有些医院有意将自己医院名称与国内知名大医院雷同或相似,让人不知虚实。乍一看是“李逵”,进去了才发现是“李鬼”。还有一些,也不能说是“李鬼”,但确实又不是病人想找的“李逵”。例如,著名的协和医院、中山医院,随便在互联网上查一下,至少也有几十家,它们都和大家慕名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没有任何关系。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打电话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问一问,他们在此处有没有分院,你所要去的医院和他们有没有关系。在核实和查询时,一定要报医院全称,地址和名称越详细越稳妥。(2)“大旗”和“虎皮”:有的医院本身实力有限,却拉出大旗做虎皮,将自己冠名为“全国”“中国”“中华”某某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临床基地或分支机构,不仅如此,广告做得大气磅礴,路边广告牌、电线杆上广告旗、公共汽车车身、本地广播电台乃至电视台,都可看到它们的身影。除了医院牌子大得吓人,还要打上某某大医院某专家坐诊或顾问云云。对于这种广告,你只要认真想一想,国内著名的大医院本身名气就很大,病人很饱和了,病人为了挂上号和等上床位还在那里翘首以待,哪里还需要无孔不入地去做广告拉病人呢?(3)认清“院中院”:当下,有的医院出租科室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很多病人搞不懂,自己明明去的是正规医院,怎么进了个人承包的科室呢?这些“院中院”科室一般多集中在皮肤性病、美容、泌尿科、不孕不育和肝病等边缘科目,或者是中医看风湿、类风湿、糖尿病、银屑病之类的。这些病或本身难以根治,或病人有难言之隐,往往又是慢性病,是“院中院”赚钱的好科目。(4)慎防“医托”:所谓“医托”就是某些医疗骗子,专门到正规医院附近或挂号处哄骗不明真相的就医群众到那些所谓专家门诊去看病,骗取钱财后坐地分赃。医托基本上都是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或者无业游民,常有组织地守候在大医院门口的公共汽车站、医院门口、医院大厅挂号处,一旦有合适的目标病人出现时,他们就会主动上去搭讪,攀老乡、套交情,旁敲侧击地摸清病人患何病后,再有意现身说法,摆出一副同病相怜或为老乡冲天热情,声称自己也是这个病,就是在某医院或某专家看好的,那里收费低,疗效好等。很多原本打算在大医院就诊的外地病人或老年人、妇女;或因为远道而来没挂上专家号的;或者挂号排队等候太久不耐烦的;或本来是在大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慢性病;或者有难言之隐本来不愿意在大医院露面的,经不住他们忽悠,常常上当受骗。

现在很多医托也逐渐“专业”化了,他们通过多年忽悠积累了一定的医学常识,只要你透露疾病的名称,他就能准确地说出相应的症状,并能把自己当初如何得病深受其苦,后来某专家妙手回春,药到病除说得神乎其神,让你不得不信。因此,病人必须提高警惕,慎防上医托的当。医托是医药行业的公害,不但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而且还使病人蒙受钱财损失,轻者延误疾病治疗,重者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冷眼看“另类医疗”

医学是非常特殊、复杂的学科。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需要望、闻、问、切,有时还要借助化验、B超、心电图、影像学诊断等辅助手段,才能诊断、治疗。现在社会上出现“网上看病”“电话看病”“邮购药品”“信函看病”等五花八门的“另类医疗”。

首先,这些“信函”“电话”“网上”所谓医生或专家,是否具有医疗资质?无法查证。其次,这些“另类医疗”的纠纷、事故,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是不受理的。第三,这些邮购药品的安全性无法保证,你花的钱可能是买“教训”了。因此希望广大病员及家属要慎重对待这些另类医疗,千万不能贪方便,图省钱,而对自己不负责任,拿自己健康甚至生命去冒险。

看病,还是与医生面对面的好。2 对症挂号

什么病挂什么科的号,似乎是很简单的问题,但也是容易出错的问题。尤其是大型医院,不但科室设置齐全、治疗专业分工精细,而且大科分小科、科中再分小专业。如内科可分为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心内科等。有的心内科又再细分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科室。

现代医学各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不能简单地讲某一种病属于哪一科,很多疾病既是属于内科,又可属于外科。例如,胃溃疡呕血,如做非手术治疗是属于内科,而胃溃疡需做手术治疗时就属外科。又如肺结核,一般属于内科或肺科,但是肺结核空洞或者结核球需要手术时就属于胸外科。

现在的医院在门诊部的进口处,一般都设有预检处或导医服务台,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另外,许多医院施行了“首诊负责制”,即使挂错了号,问题也不大,第一个接诊的医生有责任将你介绍到最合适的科室去。

目前,国内有的大城市已开通多种挂号方式,如北京市就有:(1)现场挂号:就诊当日到医院排队挂号。(2)网络预约挂号:可登录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www.biguahao.gov.cn)进行预约挂号。(3)电话预约挂号:拨打010-114或者就诊医院预约电话。(4)医院预约窗口预约挂号。挂对就诊科室

为了方便病人看病时与治疗科室“对号入座”,现将看病时的症状表现与应该选择的科室介绍如下:(1)口腔疾病,包括牙齿、牙周组织、口腔黏膜、颌骨、口底、唾液腺、颌关节、舌、唇等组织器官的疾病应该挂口腔科。(2)各种皮肤及头发、指(趾)甲疾病(不包括皮肤外伤)及各种性病,应挂皮肤性病科。(3)眼睛疾病包括上、下眼皮,应挂眼科。(4)耳郭、外耳、中耳、内耳、鼻腔、鼻窦、咽喉部的疾病,应挂耳、鼻、咽喉科。(5)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外阴、子宫、卵巢、盆腔的疾病以及月经病、女性不孕等可挂妇科。(6)女性围生期保健、生育的检查和分娩、产前、产后的疾病属产科。(7)在设有小儿科的医院,凡12足岁以下儿童的内科疾病,应看小儿科。如没有小儿外科,则小儿的外科疾病仍应挂外科。小儿的眼、耳、鼻、咽、喉、皮肤、口腔等疾病则仍应挂眼、耳、鼻、咽喉、皮肤、口腔科各科。如没有专门小儿科的医院,小儿科通常包括在内科里面。(8)内科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包括发热、疼痛、水肿、眩晕,非外伤性引起的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神经、泌尿系统的各科疾病。大医院把内科又分为:

1)呼吸内科:有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哮喘、呃逆、胸痛等症状。

2)消化内科:治疗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吞咽困难、食欲异常、胃肠胀气、呕血、便血(便血呈柏油样看消化内科、呈鲜红色看肛肠外科)、黄疸等。

3)心血管科:治疗心悸、发绀、胸闷、气短、前胸疼痛、低血压、脉搏异常等。

4)肾内科:主要治疗尿痛、尿频、尿急、尿量异常、尿色异常、血尿、水肿、肾区不适等。

5)神经内科:治疗头痛、失眠、面瘫、瘫痪、眩晕、肌无力、肌肉萎缩、痴呆、步态障碍、不自主运动等。

6)内分泌科:肥胖、消瘦、生长发育异常、血糖尿糖升高、甲状腺肿、突眼、情绪易激动、不明原因怕冷怕热、疲劳乏力等。

7)血液科:有出血(指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出血,如口腔、牙龈出血等)、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引发的贫血)、紫癜、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身软乏力等。(9)肿瘤的非手术治疗,如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等,该挂肿瘤科。(10)一般损伤、烧灼伤、炎症、肿瘤、乳房、四肢、脊柱、骨骼、肌肉以及肛门的疾病都属外科。胸、腹、内脏、神经、血管需要手术的也属于外科,通常应该先看内科,经确诊需要手术再转诊到外科。大医院又把外科分为:

1)普外科:腹痛、腹胀、黑便、腹部包块、下肢静脉曲张等。

2)乳腺外科:乳腺红肿、痛,乳腺肿块等病症。

3)肛肠外科:直肠、肛门疾病。

4)胸外科:咯血、胸部肿瘤、食管疾病和肿瘤、肋骨骨折、纵隔肿瘤、肋间神经痛等。

5)心血管外科:主要治疗心脏及主动脉、静脉血管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引发的心瓣膜改变、大血管畸形等疾病。

6)泌尿外科:有肾、输尿管、膀胱、外生殖器的畸形、损伤、结石、肿瘤,男性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等。

7)骨科:腰腿痛、骨外伤、四肢疾病、关节疾病、颈椎病、骨骼炎症、肿瘤、畸形等病变。

8)烧伤科:各种物理、化学烧伤及皮肤整形等。

9)神经外科:有脑卒中、脑肿瘤、头颅外伤、周围神经损伤、颈椎病等病症。

10)男性病科:可以治疗男性生殖系统器质性、感染性及功能性疾病(如外生殖器畸形、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男性不育症等疾病。在未设置男性病科的医院,此类疾病可看泌尿外科。

11)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伟大宝库,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中医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针灸科、推拿科、正骨科等。

12)普通医院不设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一般在每个地区都设有精神卫生的专科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门诊(专科)是医学发展的产物。心理门诊是针对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诊治。心理问题是指有心理反应紊乱,如幼稚、嫉妒、性困惑等;心理障碍是指心理反应比较强烈,持续时间较久的心理异常,如强迫症、抑郁症等。

精神病科是诊治精神障碍疾病的专科,如病人有幻觉、妄想、离奇行为、无自理能力等症状。

13)其他:为了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些医院设有专科门诊。如冠心病门诊、腰痛门诊、疼痛门诊、肝炎门诊、关节炎门诊等。一般这些专科门诊需先看内科或外科,或者在其他医院已经确诊后,再转到专科门诊。

在夏秋季节,如就诊的医院设有肠道门诊,凡是有腹泻、呕吐的病人都应该到肠道门诊看病(一般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开诊)。有的医院在某传染病流行季节,可能设有发热门诊,凡是有发热的病人都应该先到发热门诊看病。

14)在社区医院开设儿童计划免疫科,负责所管辖社区儿童的预防接种,由国家免费提供服务。挂专家号

医院里的医生也讲技术职称、分等级,职称是对于每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教学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但并不能完全代表该医生医疗技术水平的高低。

临床医生按职称由低到高依次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在一些承担医学教学任务的医院里的职称序列,由低到高依次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只有在高校承担教学任务,才有教学职称;如果某个专家不在学校授课,那他可能就只是副主任或主任医师,而不能称为教授。一般副高以上职称(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都习惯称为专家。

在医院,普通号一般由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出诊;专家号一般由副主任(副教授)以上医生出诊。特需门诊由国内知名专家出诊,时间、挂号数有严格限制,必须提前预约、收费高,挂特需门诊前应搞清楚该专家的专长是否与自己的疾病符合。

选择专家门诊,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经济条件和专家的特长来决定。有些病人一到医院,不论是看病、检查、手术或用药,要求都较高,找名医看病,请专家手术,用高精尖设备检查,用进口的药物治疗。但是,从对病人负责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主要是看他能否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找医生看病也要实事求是,当自己患了疑难重症时应该早日请有权威的专家诊治。如果是一般小伤小病就不必去看专家门诊了。另外,必须知道,药物的应用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宜的。

以下情况可选择挂专家门诊号:(1)诊断不明的疾病。(2)久治不愈的“顽症”。(3)病因(病情)复杂的疾病。(4)对已明确诊断又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在服药期间可在普通门诊随访,一旦病情发生变化,或者服药控制不住时根据普通门诊医生意见再挂专家门诊。

在具体选择专家门诊,挂专家号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详看挂号大厅上的专家介绍栏,应选择与自己所患疾病对应的专家。(2)要选择挂号,即使同一专科的专家,也各有所长。例如,同是口腔科专家,有的擅长补牙,有的擅长镶牙,有的擅长颌面部手术,有的擅长牙列不齐矫正等。(3)相对定人诊治。如果你患有慢性病,且长期在这个医院诊治,最好能固定与某位专家建立联系,有利于了解你的病情,掌握治疗的规律。正确填写病历卡

病历卡是每个病人的看病记录,也是健康的历史档案,又是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它记载着病程演变、治疗效果等。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病历卡,有“诊籍”“医案”之称。有些疑难病症正是在病历中逐步给医生提供了有益的线索;有些现在发生的疾病正是与过去的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每个人都要认真保管好自己的病历卡,不要看一次,丢一次。

病人挂号时,就要正确填写病历卡中以下每个项目:(1)姓名:姓名不对就会引起看病、配药时张冠李戴,而发生差错。(2)性别:要写明男、女。(3)年龄:年龄要填写具体,不要笼统写一个“成人”或空着不写,年龄的大小不仅关系到疾病的诊断,特别和用药的剂量有密切关系。最好填写出生年月。(4)籍贯:籍贯也很重要,是某些传染病、流行病的重要参考线索。(5)地址及电话:工作单位或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更要填写清楚,它是医院和病人单位、家庭联系的必要保证。(6)过敏史:过去有用药过敏史的病人,应该把过敏药物的名称和过敏发生的时间都要在病历卡封页上填写清楚,可避免事故发生。(7)婚姻:已婚、未婚要填写明白,供医生参考。(8)血型:有的病历卡上有“血型”一项,如知道自己的血型,最好填上。

病人每次看病的化验单、影像学检查单、特种检查单或住院后的出院记录等必须粘贴在病历卡的专门部位,以备医生查阅。

每位病人在一个医院或者在一个城市应该只有一份病历卡,一个门诊号。再次门诊时,不论挂哪个科室,均不应该重新立卡,避免重号。3 看病须知

怎样看病?有许多讲究,了解这些知识,对病人的诊治是十分必要的,有时考虑不周或准备不够,都可能会导致看病多花时间、多花钱、多跑路,甚至影响最终的治疗结果。科学的就诊理念

作为一个病人花钱去医院看病,的确是“购买”一种特殊的“服务”,但看病不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为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不是用金钱可以来衡量的。另外,医生不是神,不是万能的,医学的能力在疾病面前是芝麻和西瓜的关系,人类可以登上月球,但一次伤风感冒的并发症却可以是致命的。因此,病人看病首先要有科学的理念。(1)正确的看病态度: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看病就像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是病人的同盟军,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不同的责任,只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才能打败共同的敌人——疾病。若把看病只认为是一种“买卖”关系,花钱买服务,花钱买健康,那么病人和医生之间就会产生互不信任的种种矛盾,而耽误“战机”,与疾病的战争也肯定没有胜利的把握。(2)疾病转归是一个过程:有的病人错误认为,疾病的转归过程长短与花钱多少呈平行关系,钱花得越多,用药越贵,病就好得越快。其实,疾病的转归需要一个过程,很多疾病是依靠病人自己增强自愈力而痊愈的,提高自愈力需要过程和时间,医生的治疗只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愈力,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痊愈的关键还是在病人自身。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病人要理性认识到自己才是主力军,医生只是同盟军。(3)理解医学的无奈:虽然现代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研究疾病,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这些成就与疾病的未知和人体的复杂相比,是有限面对无限。所以,病人千万别误认为花了钱,医生就得看好病,看不好病就是医生的责任。疾病的未知东西太多,人体的机制太复杂,医学的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和无能。医生不是神,医学面对疾病不是万能的,目前医学有太多太多的无奈。因此,病人在看病时要降低对医学的期望值,否则期望越高,也许失望就越大。病人不能忽视医学的社会性和科学性。看病前的准备

看病要做什么准备吗?事实上,有准备与无准备大不一样。到医院就诊时,应随身携带身份证、医保卡、病历本、以往的病历、检查结果等,其中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需要带上片子。此外,在就诊后,医生可能会给您开药,请您自备购物袋,以备取药时用。(1)看病前要把自己的病情在头脑里,按前后主次整理一下。如果是复诊,还应该把上次就诊后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做一番归纳,以便向医生叙述。准备以往所做过的检查结果及病历资料,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发病史,也避免重复检查。(2)看内科的病人如有发热、畏寒情况,在看病前可在门诊护士处先测量体温。腹泻或尿急、尿频、水肿的病人,可由医生或门诊护士填写化验单,先去检查大便或小便。(3)看骨科、胸外科、呼吸内科、消化道门诊摄过X线片的病人要看病前准备好X线片。(4)看儿科前需要测试患儿的体温。有腹泻的患儿可先告诉门诊护士检查大便。有水肿、尿频、尿急的患儿,可以先化验小便,然后再看病。(5)看口腔科的病人,在家应该把口漱好,途中不能再吃东西,包括饮料,以保持口腔清洁。(6)眼科病人在看病前要先在护士处检查视力。(7)看五官科咽、喉部疾病的病人要把口漱干净;看鼻腔的病人要清除鼻腔中的分泌物;看耳朵的病人最好先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棉签把外耳洗抹干净。(8)看妇产科的病人应该在家洗净外阴部,看病前候诊时需排空小便,记清楚自己末次月经日期。(9)酒后或大量吸烟后就诊,可引起脉搏显著加快,血压波动,容易产生某些假象,给诊断造成影响。(10)就诊前切勿化妆,尤其是不能浓妆艳抹。因为化妆品会掩盖本来的肤色,对诊断贫血、黄疸、斑疹、丘疹、血管痣等疾病不利。(11)就诊前不宜用药,除非病情紧急需用的抢救药之外。一般就诊前不宜用药,因为有些药物可以掩饰症状。看病前如果已经吃了药,特别是降血压药、镇痛药、解热药等,应在看病时向医生说明。(12)在医院看病时,需要上下检查床,露出需要检查的部位,接受特定的检查。因此,去看病时,应该穿易穿脱的宽松衣服,选择一双舒适易穿脱的平跟鞋。女性病人就诊时,最好不要穿连衣裙,穿分身的上下装,也不穿连裤袜为宜。(13)就诊前一天可以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不用有意安排素食。但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不吃过于油、高蛋白的食品,不要大量饮酒。如果到医院就诊需要化验检查,最好保持6小时以上空腹,也就是早晨不要吃东西及喝水。(14)就诊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免影响检查结果。(15)心理方面应做好就诊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情绪,不要随意猜测自己的病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建议您可以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