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8:56:41

点击下载

作者:邓沂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解密试读:

引言——《黄帝内经》是怎样一本书

“虽无刘阮逢仙术,只效岐黄济世心”,这是国医馆、中医坐堂药店常贴的楹联。其中包含两个典故,前一句是说东汉刘晨和阮肇同上天台山成仙,求仙长寿的传说。后一句是说远古岐伯等名医与黄帝讨论医术,始有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的故事。岐黄、岐黄之术讲的就是中医。联语表示不信“仙术”,要信“岐黄”医术,说的是医学济世的事情。

所谓“岐黄”,源于我国第一部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这是以明君黄帝和岐伯等名医通过对话形式写成的一本医学经典之作。当然这本书并非黄帝所作,据考证它是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著作汇编,作者不明。为了便于传世,同时因为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所以假托“黄帝”之名来命名这本书。《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各有81篇。《素问》的“素”是根本的意思;“问”即问答,作探讨理解。《素问》是黄帝和岐伯等名医探讨天人相应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等根本问题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等内容的书籍。《灵枢》的“灵”是灵验的意思;“枢”是枢纽,即关键的意思。《灵枢》是黄帝和医生们探讨针刺和灸法防病治病效果灵验相关关键问题的书籍。

首先,《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内经》不仅最早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使得中医学的发展具备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被后世尊称为“医家之宗”。同时《内经》阐述的理论是指导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的重要武器,记载的多种病证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因此《内经》位列中医诸多经典著作之首。

其次,《内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内经》的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门学科,还广泛吸收了当时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世界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是医学典籍,而且还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为人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第三,《内经》是我国首部系统的养生宝典 《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了怎样不得病,怎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内经》中涉及养生内容的篇章有40余篇,养生理论与养生方法是《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完整、内容广泛、方法具体。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教授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中甚至认为,《内经》就是一部养生的专书。因此,《内经》被称为“养生宝典”。

第四,《内经》的养生保健原则 “养生”一词在《内经》中多次出现,如《灵枢·本神》在论述养生时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灵兰秘典论》在提到养生与协调脏腑功能的关系时提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养生就是卫生防病、抗老延年的意思,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以自我调摄为手段,达到增进健康、少生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内经》养生保健的原则,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天人相应,整体调摄:《内经》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互相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人体内部也是一个整体。所以,在把握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部整体的基础上进行养生,即“天人相应,整体调摄”,就成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具体包括顺应天时、调和阴阳与形神兼养等内容。“顺应天时”即“因时养生”;“调和阴阳”是说保持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养生保健的总则;“形神兼养”要求要做到形神兼养,不可偏废某一方面。

二是协调脏腑,畅通经络:《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的由五脏、六腑、形体和官窍共同组成的结构严密、分工有序的整体。所以养生保健必须注意协调脏腑、畅通经络。“协调脏腑”是说脏腑功能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因此协调脏腑有重要的意义。“畅通经络”要求既要保持经络的通畅,使气血周流;又要设法促其畅通,从而维护机体健康。

三是积精全神,保养真气:积精,是指护养精气,使之充实,不致妄泄而耗伤。全神,即通过养神使精神活动保持正常状态。真气即肾气、元气,必须很好地加以保养。《内经》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根本因素,只有精气充盈,神气旺盛,身体才能健康无病,延年益寿才有希望。因此“积精全神、保养真气”即成为养生的基本原则。

四是动静相宜,形劳不倦:“动静相宜,形劳不倦”的养生原则贯穿在《内经》养神和养形两个方面,同时《内经》还认为也应注意形劳不倦。养神方面,认为只有在动静相宜的原则指导下,既清静养神,又适度用神,积极思维,努力进取,才能使精神内守而又旺盛。养形方面,提出通过适度的体力劳动和形体锻炼可以促进脏腑功能强健,使气机流畅,精神旺盛,气血周流。“形劳不倦”,要求既要劳动和锻炼,又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形体活动的“动静相宜”。

五是三因制宜,持之以恒:“三因制宜”,是指根据不同个体人群、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而进行养生的原则。“持之以恒”,是说养生的目的不是靠一时一事的功夫就能达到的,而需要在一生之中坚持不懈地进行,需要把养生的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使养生成为经常化的事情。

第五,《内经》的养生保健方法 《内经》养生保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情志养生:情志养生,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自我的努力净化精神世界,清除贪欲,改变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不良情志,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此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内经》认为,精神情志是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人体生理活动的表现之一,正常的精神情志可促进人体的健康,而精神情志失调则直接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损害健康,引起疾病,减损寿命。因此,《内经》养生保健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其也因此成为《内经》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二是饮食养生: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的理论,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地摄取食物,以达到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目的的养生方法。《内经》认为,脾胃是人体运化饮食水谷、吸收精微营养的重要脏腑,食物是供给人体营养、维持生命活动、健康长寿的源泉。因此,养生保健既要调理饮食,又要顾护脾胃。如果饮食不当,就会损伤脾胃,导致疾病,甚至减损寿命。

三是起居养生:起居养生,是指遵循中医的养生原则,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和生活居所等日常生活,从而达到祛邪强身、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起居养生,《内经》包含的内容很多,衣食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的养生措施,皆属其中。本书所言,主要指生活作息和生活居所等的养生方法。

四是房事养生:房事,又称房室、房中、房帏,指性生活。房事养生,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的规律,采取有节制的健康性行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内经》的房事养生,主要包括“节欲保精”与“房事禁忌”等内容。

五是祛避外邪:祛避外邪养生,是指对于自然界的异常气候变化及传染病等外来邪气,要适时躲避,以此预防外感与疫疠等疾病的养生方法。由于祛避外邪养生,常常是通过日常起居的合理安排来实现。因此,本书将《内经》“祛避外邪养生”并入“起居养生”介绍。

六是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指通过刺激、锻炼人体经络与穴位,使得经络畅通,气血顺畅,阴阳平衡,脏腑强健,从而达到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目的的养生方法。中医学独具特色的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推拿、穴位贴敷,以及包括养生气功在内的传统健身功法等方法和措施,都属于经络养生的范畴。《内经》的经络养生,主要有针灸养生、按摩养生与气功养生等方法。

一、养生法则

(一)养生之道,法则有五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释义】

知道:“道”,即养生之道,主要指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知道”,懂得并践行养生之道,就是知道、了解了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跟着、顺着天道去做的意思。

法于阴阳:“法”,效法、取法,做遵守理解。“阴阳”,指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

和于数术:“和”,即调和,有适当运用的意思。“术数”,即养生保健、锻炼身体的方法。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注释说:“术数,修身养性之法。”清代医学家张志聪说:“术数者,调养精气之法也。”

节:有节制、节律等意思。

常:与度同义,做规律、法度解释。

本条原文是说,那些懂得、践行养生之道的人,由于他们能够效法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恰当运用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饮食既有节制又有节律,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规律,劳逸结合,不违背常规地适度劳作,所以生命既有质量亦有数量,能够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会去世。

养生指导《内经》在这里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五项养生保健法则,对我们日常的养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介绍《内经》的五项养生保健法则:

1.法于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因此每天清晨、中午、傍晚、黑夜的运转,每月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交替,每年春、夏、秋、冬与二十四节气的轮回往复,每甲子六十年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等等,这些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人们都必须效法、顺应,这就是“法于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季养生法、《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养生法等即是“法于阴阳”的具体体现。如一年之内以春夏为生长之季,人体气血也以生长为应,此时应该保养阳气,修养生机;秋冬为收藏之期,人体气血亦以收藏应之,此时应该保益精气,养精蓄锐。具体来说,像四季饮茶方面,春季养生宜养“发生之气”、疏肝补血,应喝桂花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夏季养生宜养“长养之气”、清心补津,应喝龙井、毛峰、碧螺春等绿茶;秋季养生宜养“收敛之气”、润肺补气,应喝半发酵的青茶即铁观音茶、乌龙茶;冬季养生宜养“闭藏之气”、补肾温阳,应喝红茶、黑茶、普洱茶等发酵茶。又如,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是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工作压力大,很多事情都放在夜间完成,因此,很容易出现肢困、疲乏、易怒等不适,甚至出现早衰、失眠、焦虑等疾患,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出现月经紊乱、闭止等疾病,对健康长寿均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这是违背了一日养生“法于阴阳”原则造成的后果。

2.和于术数

中医养生注重养生者自身保养的主动性,而中医养生种类繁多,方法独特,所以不同的个体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之术,这就是“和于术数”。“术数”,具体如针刺、艾灸、药物、气功导引、按摩、刮痧、足疗、洗浴、健身术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其中药物具体又包括内服药物与外敷药物,这些都是能够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方法。譬如艾灸养生,《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脏寒……其治宜灸焫”、《灵枢·经脉》之“灸则强食生肉”,灸焫即灸法,强食是增强食欲的意思,生肉是生肌长肉的意思,实开保健灸之先河,如艾灸足三里穴,该穴属于胃经,位于膝盖骨下三寸外一寸的位置,有调理人体上中下三焦、强壮脾胃功能、补中益气等作用,经常艾灸或按摩该穴位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与肌力、消除或改善疲劳、减少疾病、预防衰老。

养生保健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各种养生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和针对性,要根据这些养生术的原理、特点和要求,结合个人情况,如身体素质、文化基础、环境与经济条件等,因人、因时、因地地选择为宜。以药补为例,很多人喜欢用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来补养,而这些药材属温补之药,适用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大便稀溏等阳气不足之人,性情急躁、低热失眠、口干便结等阴津亏乏之人则不适用,阳虚体质者宜之,阴虚体质者禁之。二是各种养生术都有特定的方法和要求,掌握其技巧和要领至关重要。以气功锻炼为例,意守丹田要求若有若无,若存若亡,掌握不好,极易出偏,甚至走火入魔,尤其在初期和关键期更要注意,一定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锻炼,并能够定期得到辅导。

3.食饮有节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条件之一,《内经》讲养生保健要“食饮有节”,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适当节制饮食是最为简便易行的养生之道。“节”,有节制、节律、节度的意思。因此“食饮有节”,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食饮有节制,不可过饱过饥,即饮食定量;二是食饮有节律,按时进餐,即饮食定时;三是食饮有节度,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谨和气味,即膳食平衡。

首先,食饮有节制,即饮食定量 饮食既不可过饥又不可过饱,根据现今社会的实际情况,尤其要注意不可过饱。这样就不至损伤脾胃,近则可保脾胃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使食物精微、气血营养化生旺盛;远则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即使到了中老年,也可减少肥胖乃至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另外,古人强调晚餐和患病之后应少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人们活动较少,晚餐理应少食;患病之后人的脾胃消化功能较差,应适度减少饮食。

其次,食饮有节律,即饮食定时 我国传统的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要按照固定的时间有规律的进食。这样即可保证脾胃消化、吸收作用有节律地进行。而脾胃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在体内才能有条不紊地得到消化、吸收并输布于全身。

第三,食饮有节度,种类齐全,比例恰当,谨和气味,即膳食平衡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明确指出粮食、蔬菜、肉类、果品等为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种类齐全;其中又以粮食为主食,肉类为副食,蔬菜、果品为补充,这是比例恰当。谨和气味,指膳食需要谨慎地调和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与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以使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确保身体健康。

4.起居有常

人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寝卧之中度过的,因此人们的生活起居、作息时间要有常规,应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即“起居有常”。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养生以及由其衍生的十二时辰养生、子午觉养生等即为作息有常。作息有常,其基本要求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气通天论》中有具体要求。由于一年四季自然界、人体的阴阳盛衰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作息有常”也应随着四时季节不同做相应的调整。据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亦有相应的要求,即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是。

5.不妄作劳

“不妄作劳”,即不违背常规地、适度地劳作,也就是劳逸结合。“作劳”,即“劳作”,指劳动、工作和身体锻炼,是形体的劳作,广义还包括劳心与房劳。

生命在于运动,适度地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可以畅通气血,强壮筋骨,增强脏腑功能,对健康有益。适度地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健康也很有价值。《内经》既主张劳动和锻炼,又反对过度劳累,而“不妄作劳”“形劳而不倦”则是对劳作和身体锻炼养生的原则要求。如《素问·宣明五气》的“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和“久坐伤肉、久卧伤气”等即是。又如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健身术就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理。

(二)淳德全道,积精全神

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素问·上古天真论》)【释义】

淳德全道: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注释说:“淳,厚也……其德厚,其道全也。”是说人能够做到道德高尚,并且能够接近、符合天道即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

八达:原指四面相通的道路,后用以形容交通的便利,此处言生命活力健旺,耳聪目明,能够远及八方。

本条原文是说,因为这样的人,道德高尚,同时能够做到接近、符合天道,即让自己所有的思想行为都接近、符合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也就是能够全面践行养生之道,譬如要调适于四时阴阳、气候寒热的递迁,要远离、摈弃世俗不正常的生活,要积蓄精气、保全精神。所以,这样的人悠游于天地之间,由于积精全神,他的精气充足,精神充沛,因此不仅神明、生命活力健旺,耳聪目明,五官敏锐,同时精气、物质基础雄厚,能够活得很长,生命绵长。

养生指导

本条原文,既讲了《内经》对“健康”的认识,又讲了“和于阴阳,调于四时”适应自然与“去世离俗,积精全神”调养精神的养生方法。

以下介绍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与调养精神的养生方法:

1.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首先,西医对健康的认识 西医的健康观已由“无病即健康”转向了整体健康,也就是说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没有疾病。

1928年,WHO对健康提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说明人是社会的人,医生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人的身体情况,还要考虑社会、心理、精神、情绪等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有生理和心理皆健全,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只有坚持身心共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1990年,WHO对健康又做出了最新定义:“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才算健康。”也就是说在1928年健康观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

其次,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中医学尤其是《内经》对健康状态的认识就是“形与神俱”,其健康观更注重精神的修养、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认为人们品德高尚、精神安定、天人合一,身体更易于健康。具体来说,中医的健康观体现出的是“四维健康观”:

一是形体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人的健康首先是形体的健康,只有形体强健,精神才能充沛。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的对立与统一。《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也就是说,人体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是由于阴阳双方保持着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是人体健康的保证。这种平衡如果被破坏,阴阳失去平衡,人体便会发生疾病。具体来说,“阴平阳秘”表现为构成人体的各个脏腑、经络、官窍等组织器官发育良好、功能正常;维持生命活动的精、气、血、津液等生命物质来源充足、生化无穷、运行调畅。

二是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方面:古代养生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在所有的精神心理活动中,情志对健康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也最常见。适度的情志活动反映出脏腑的良好功能,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但是当情志变化超越了人自身的调节范围,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就形成了“七情内伤”。《灵枢·本脏》就强调“志意和”,认为人的精神情志应保持整体和谐的健康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也提出七情应以“恬愉为务”,《灵枢·本神》说“和喜怒而安居处”,《上古天真论》说“恬惔虚无,真气从生,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三是适应社会是健康的更高要求:中医学非常重视个人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身心潜能,并获得满足感,从而保持情绪稳定、感觉愉快的良好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于名于利,若存若亡,于非名非利,亦若存若亡。”中医养生学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淡泊名利,与人交往要谦逊诚恳,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复杂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相处。

四是道德健康是健康的最高境界:个体处于社会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够使自己的衣、食、住、行及精神情志方面合理适度,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本段原文提出的“淳德全道”,以及孔子提出的“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仁者不忧”等观点,均说明道德高尚的人能自然保持正常的心理,从而促进健康长寿这一观点。

2.调养精神的养生方法

首先,调养精神的概念 调养精神,即精神情志养生,是在养生学基本观念和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的调摄,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达到形神和谐统一、提高健康水平的养生方法。

其次,调养精神的意义 中医认为,精神情志是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人体生理活动的表现之一,正常的精神情志可促进人体的健康,而精神情志失调则直接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损害健康,引起疾病,减损寿命。目前,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当代社会中人类普遍存在的多发病,由于中医养生保健非常重视精神情志的调摄,因此,精神情志养生亦成为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第三,调养精神的方法 调养精神,包括精神意志的调养与不良情志的调摄,具体方法约有以下四种:

一是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是调养精神的第一要务,其主要内容是注重养生者的思想、道德、情操等精神情志的调养和优雅的兴趣爱好的培养。汉代哲学家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孔子亦说“大德必得其寿”。有人调查了数十位百岁寿星,发现用“修身养性”作为主要养生方式的百岁寿星大有人在,其共同特征是身怀爱心、乐善好施、积极奉献、助人为乐。现代研究也表明,这种俯仰无隗、心地坦荡的心境,可加速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畅通无阻,从而使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二是少私寡欲:老子《道德经》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竞争普遍存在,若想无欲无求地“恬惔虚无”,则无异于与世隔绝,必将被社会所淘汰。那么应当怎样对待各种需求才有利于养生保健呢? 简单一句话,就是“少私寡欲”。少私,即减少私心杂念;寡欲,就是节制、降低对名、利、色、物等的欲念。少私寡欲之所以有利于养生保健,有助于健康长寿,是因为减少私心、降低欲念可使心地坦然、心情舒畅,进而心神宁静、气血调和。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是故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

三是情绪乐观:情绪与人的健康有直接联系,不良的情绪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有人做过统计,各种重大疾病的发病70%左右与恼怒有关,而如果能够抑制恼怒,安定情绪,情绪乐观,则疾病即会减少,寿命亦会增长。美国人寿保险公司调查后得出了“脾气好的人可以长寿”的结论,我国24所医学院校组成的老年医学综合考察队对号称“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考察报告也证实了此观点。情绪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使身心健康。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荣(营)卫通利,则气缓(气机缓和)。”法国医生乔治·桑说:“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上的最佳卫生法。”

四是情志制约:情志制约即“以情胜情”,又可分为“五脏情志制约法”和“阴阳情志制约法”。五脏情志制约法,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以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情志,达到调治这种不良情志的养生方法。“阴阳情志制约法”,是根据情志活动两极性的原理而进行“以情胜情”的调治方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即为“以情胜情”的精神养生方法。

(三)养生保健,求于中和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素问·上古天真论》)【释义】

和:淳和的意思。

八风:指从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所来之风,顺之则不病,逆之则成为病因,可引起外感疾病。

恚嗔:“恚”,huì音,指怨恨、仇恨;“嗔”,chēn音,指恼怒、生气。

恬愉:“恬”,静也;“愉”,悦也。“恬愉”,即安静、乐观。

本条原文是说,这样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自然的淳和之中,以保养自身的正气,顺合于自然界八风的活动规律,以祛避外界的病邪,即人与自然保持和谐;让自己的嗜欲喜好安适于世俗的习惯,没有怨恨恼怒的不良情绪,行为不脱离世俗的习惯,举动没有显耀世俗的地方,即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在外不使形体因为事务而过度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既注意劳形,更重要的是养神,同时讲究的是劳作适度、形神共养;能够始终保持思想的安静专一,务求精神的安逸愉悦,追求生活的自由自在而悠然自得,即心态良好、乐观知足。因此他的生命既有质量,亦有数量,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可活到百岁左右。

养生指导“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讲的是适应天地、八风,即人与自然需保持和谐的养生保健原则;“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讲的是适应嗜欲、行举,即人与社会需保持和谐的养生保健原则;“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讲的是形体、精神保养,即劳作适度、形神共养的养生保健原则;“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讲的是追求恬愉、自得,即心态良好、乐观知足的养生保健原则。蕴含着《内经》养生的“中和”原则。

以下介绍人与社会需保持和谐以及“劳作适度,形神共养”养生保健的原则与方法:

1.人与社会需保持和谐

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使生活充满快乐和幸福,同时也会对人体的生命运动产生良好的影响。相反,紧张的人际关系,将会成为心理应激源,进而导致苦恼、焦虑、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本段原文“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即说明人们在日常养生实践中要重视适应嗜欲、行举,融入人群,同社会保持和谐的关系。具体来说,宜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少私寡欲,善于克制自我 人总难免有种种私心和欲望,如果这种私心和欲望影响甚至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就会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老子《道德经》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圣人讲究“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就是指他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善于克制自己。尊重他人的利益,才会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

其次,随和理智,乐于和人相处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随和的态度,理智的处事方式,既不傲慢粗暴,又不感情用事,是十分重要的。在待人接物中,能做到“无恚嗔之心”,即不但从不发脾气,而且压根儿就没有产生烦恼、责怪他人的思想活动。要从心底里尊重、敬爱他人,于是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爱。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与他人友好共处,并从相互关怀、相互支持中获得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行不欲离于世”,表示不需要离世脱俗,因此也不会让自己处于孤立闭锁的生活状态。

第三,举止低调,和谐人际关系 一个人生活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人群中,如果做事张扬,作风浮夸,好自我表现,那就容易招惹是非,甚至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举不欲观于众”,讲的就是举止低调、踏实的表现。这里的“观”是显示给人看的意思,既不在众人面前自我炫耀,也不受世俗的牵制,始终保持低调、踏实的为人风格,便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支持和欢迎,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2.劳作适度,形神共养

正常、适度地劳动工作与运动锻炼,可以通过活动四肢筋骨,促使气血周流,经络畅通,脏腑调和,以保身健无病;正常、适度地用神,不仅能增强思维,保持旺盛的精力,维持心神生机勃勃的状态,而且能促进气血畅达,有助于脏腑功能协调,健康长寿。但是,如果劳作过度,无论是形劳还是神劳,都会使形体、精神感到疲倦,气血受到损伤,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受到损害,以至积劳成疾。因此,“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是保养形神的重要的养生法则。下面分“外不劳形于事”与“内无思想之患”两方面介绍:

首先,外不劳形于事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劳作适度,劳逸结合,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不论是劳作或运动,均应有一个符合健康的“度”,绝不能过劳。《素问·经脉别论》指出“生病起于过用”。由于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和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负荷的劳作,会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失常,出现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正气虚衰等情况,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内经》一再强调“形劳而不倦”,要“不妄作劳”。就是不要过劳,包括劳作强度、时间的控制,劳作内容的选择和合理安排,以及适当的、及时的休息。休息,有利于机体、脏腑功能的恢复。

其次,内无思想之患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中医认为,精神与形体协调一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形体与神志、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健康和疾病都是生理功能与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整天心事重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同样会对生理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灵枢·天年》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明代胡文焕《养生导引秘籍》说“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寿延矣”,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出的“十二少”摄生原则中,前三少就是“少思”“少念”和“少欲”。要想做到“内无思想之患”,就要志向淡泊,胸襟开阔,一切都能放得下,就要正常、适度地用神,正常、适度地休息,任何时候都不能用神过度。此外,还要经常让内心保持一片清静。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养,形健神旺。《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恬惔虚无,真气从生,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法则天地,合同于道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素问·上古天真论》)【释义】

象似:“象”,形象,引申为仿来理解;“象似”,仿效的意思。

辨列:“辨”,辨别;“列”,别也;“辨列”,区别的意思。

逆从:偏义副词,取“从”义。

将从上古:“将”,随也;“将从”,做追随理解;“上古”,指上古真人,是本篇提到的“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养生家中,养生水平与养生效果最好的一种人。

极:尽也,竭尽的意思。

本条原文是说,这样的人能够根据天道、地理的变化,即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制定出人的行为规则、法则,仿效日月盈亏、升降,取类比象人体的生理功能,区别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推演判定人体的变化改变,顺从、适应自然阴阳的消长、盛衰变化,分别春夏秋冬四时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的养生行为,了解了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同时能够顺着天道去做,行为基本符合养生之道的要求,因此也能增益寿命,但生命有竭尽的时候。

养生指导

本段原文与《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知道者,法于阴阳”有同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四季养生法、《素问·生气通天论》的一日养生法等又是“法于阴阳”“法则天地”养生原则指导下的具体养生方法。

以下介绍《内经》的四季养生法:《内经》的四季养生法,主要反映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之中,以下做一简要介绍:

1.春季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自然界阳气生发之时,顺应天地生发之气而养生是春季养生的重要法则。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人体的肝脏,情志的愉悦、舒畅,能够促进人们肝气的正常生发和调畅;而悲伤、恼怒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肝气抑郁,引发疾病。

春天自然界和人体都是阳气刚刚生发而尚未旺盛,属于“少阳”。因此,人们在春季的日常生活中,既要注意“春捂”防寒,又要适当运动,以助于人体“少阳”之气的生发。春季“人气始发”,起居上要做到“早起”,是顺应阳气的生发之性;而“早卧”,则是防止初春阴寒之气伤害“少阳之气”。

肝脏具有“体阴而用阳”的属性,即肝脏是藏血的脏器,功能上主管疏泄,因此,饮食上适度食用属阳的“辛”味,如韭菜、洋葱、香椿等辛香蔬菜,可使肝气生发,改善“春困”不适;而“酸”味属阴,少量食“酸”,像西红柿、橙子、山楂、柠檬、石榴、橄榄等酸性食物,也有助于保护肝体,防止肝气生发太过,损伤肝阴。

2.夏季的养生方法

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对应人体之心脏,故夏季保养人体的“长养”之气,有助于心气的长旺与心脏温煦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精神情志养生上,要“使志无怒”,就是情志舒畅,防止阳气运行受到阻碍。“若所爱在外”,即使人体的阳气输布在外,情志上保持欢快、舒畅,做到神清气和,胸怀宽阔,尽量避免急躁、恼怒的情绪,以防阻碍心气的宣发之性。

夏季“天地气交”,适当做一些运动锻炼,有助于“华英成秀”,即有助于人体“精气”的化生。但夏季气候炎热,必须注意防暑,以防阳气偏盛损伤阴液。既要有“若所爱在外”的宽阔胸襟,又要做到“心静自然凉”的平和心境。

夏季人体的阳气疏散于外,相对而言,在内之阳气相对较弱,因此饮食上既要吃西瓜、绿豆等寒性食物,起到清热解暑、养阴生津的作用,还要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凉菜、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之阳气,所以自古就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谚语。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

3.秋季的养生方法

秋季自然界阳气收敛,阴气渐长,对应人体的肺脏,顺应秋季内敛之性,有助于人体精气的收藏。因此秋季养生即应保养此“收敛”之气。

肺脏在志为悲,阳气收敛太过,容易导致人的情绪低落,故常有“悲秋”的现象。所以在秋季,既要淡泊宁静,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还要保持乐观开朗、宽容豁达的性格。

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早卧”,有助于阴气的生长,保证阳气的敛藏,也要“早起”,适当运动,以防“悲秋”。做到动以强身,静以养神,动静结合,以达心身康健的养生功效。古有“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习俗,也有“白露不露”的养生格言。“秋冻”固然有益于身体的健康,但仍要把握尺寸,进入深秋则应注意保暖,防止“过寒伤精”。

秋季天气干燥,饮食上应该少食辣椒、韭菜、大葱、生姜等辛温发散的食物,避免过燥伤阴,从而预防秋燥病的发生。宜多食梨子、甘蔗、百合、山药、桑葚等甘凉养阴的食物或药食两用物品,起到养阴润肺的功效。秋季人体阳气内敛,过食寒凉,容易导致寒气敛藏于内,造成“脏寒生胀满”之类的疾病,如民间素有“秋瓜坏肚”“立秋不食瓜”等养生谚语,因此,应尽量少吃过于寒凉的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

4.冬季的养生方法

冬季是自然界阳气内藏之时,对应人体的肾脏,人体的阳气也顺时敛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主要是保养人体的“闭藏”之气。

冬季严寒,生活起居上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一方面早卧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阴精的积蓄,另一方面晚起以防天寒之阴气损伤人体之阳气。所以要躲避严寒,保持身体温暖,防止“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但也不要取暖过度或运动过度,使皮肤过度疏泄出汗,导致人体阳气频繁夺失,从而避免“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情况发生。天寒则人体气血运行滞涩,所以冬季也需要适当的运动,以保证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俗语云:“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但不宜运动过度,特别不宜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霾中锻炼,避免阳气、阴精的损耗。

冬季或冬至被认为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一是顺应“冬藏”之性,以养阴精,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豆制品、核桃、栗子、桂圆、红枣等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二是冬至一阳生,就是说阳气从此开始生发了,乘此进补,有利于补品的有效成分发挥其最佳效能。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

冬季人们若取暖无度,食用牛肉、羊肉、狗肉等温热食物,或鹿茸、肉苁蓉、冬虫夏草等补阳药物,致使补益太过,阳热偏盛,损伤阴液,甚至纵欲损伤阴精等状况,都容易引起阴精虚损而出现口干舌燥、心烦上火、大便干结等不适或病证。故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内经》则指出要“秋冬养阴”。

(五)圣人行道,愚者佩之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释义】

道:指养生之道。

圣人、愚者:两者相对,“圣人”是指珍爱生命、知晓并且践行养生之道的人;“愚者”则指轻视生命、没有践行甚至违背养生之道的人。

行之、佩之:历代医学家、养生家解释不一,各有千秋。“行之”与“佩之” 的对应解释:“行之”即践行养生之道。“佩”,悖也,古通用,据此做违背、背离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即作“背”“违背”解释。“行之”与“佩之”的其他解释:“行之”,还有身体力行、长期坚持的意思,像《素问·刺法论》就强调“道贵长存”,故此即为《内经》“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养生原则。“佩之”,“佩”,唐代医家王冰注释说:“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佩服而已。”隋唐时期医家杨上善注释说:“圣人得道之言,行之于身,宝之于心府也。愚者得道之章,佩之于衣裳,宝之于名利也。”两者观点相似,王注“佩”作“佩服”解,杨注“佩”作“佩戴”解,是说“愚者”只是嘴上说说、口头标榜养生之道,却没能践行养生之道。

本条原文是说,圣人珍爱生命,知晓养生之道,能够践行养生之道,同时还能做到持之以恒;愚蠢的人轻视生命,常常把养生之道作为口头标榜,不仅不践行养生之道,甚至还有可能违背养生之道。

养生指导

本条原文讲的是《内经》“身体力行、持之以恒”的养生原则。

以下介绍《内经》的道法术器与养生之道:

1.《内经》的道法术器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内经》在谈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的规律时的一段原文,其不仅讲了养生之道、养生法则,同时还提到了“道法术器”的问题。

由于《内经》的产生与道教有关,所以此处的“道法术器”即与道教密切相关。“道”,指天道,简单地说就是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法”,即“则”,又是人立的法,是人们根据天道、地理的变化,制定出人的行为法则、规则;“术”,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器”,是有形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

上古时代的人,“其知道者”指那些知道自然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的人,首先他知道、了解了这个阴阳的变化规律,他怎么去做呢?跟着天道去做,顺着天道去做,这是方法,至于术与器,就各行其便了,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即是。也就是说,要想健康长寿,生命既有质量,也有数量,首先是要通晓自然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个人的身体条件、客观条件,选择适宜的几种养生方法和措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地践行养生之道。

2.《内经》的养生之道

以下从养生的概念与特点,介绍《内经》养生之道的基本情况:

首先,养生的概念 养生即保养生命,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古人亦称为摄生、道生、卫生,其中多称为养生、摄生,现在则常称为养生。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摄生一词最早见于《道德经·五十》。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摄则有摄养、调摄、保养等含义。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各种保健活动,它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健康长寿所进行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保健,作为医学专用术语,是近代西医学传入中国以后才有的,它是指集体和个人所采取的医疗预防和卫生防疫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养生与保健,就个体保健角度而言,两词的含义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当代中医一般称其为“中医养生”或“中医养生保健”。

其次,养生的特点 《内经》的养生之道,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丰富多彩的方法以及突出明确的效果而闻名于世,其特点约有以下四点:

一是独特完善的养生理论体系:《内经》的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生理与心理的协调一致,讲究体内气化升降,并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三大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诸种原则,提出养生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神并养”,自成独特完善的养生理论体系。

二是和谐中和的养生保健宗旨: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社会要和谐,人体内部也要和谐,同时还要中和适度,其根本宗旨就是和谐、中和,务使体内阴阳平衡,中正冲和,则可健康长寿。如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七情过极以及节制饮食、节欲保精、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提出“惟无多无少者,几于道矣”。养生的关键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达到和谐中和。

三是多法综合的辨证养生方法:《内经》理论指导下的养生方法众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太极拳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已经风靡国内外;药酒、药茶、膏方、菜肴等药膳,以及针灸、中药、气功等调养身体的方法,已经受到国内外养生爱好者的高度重视和普遍采用。然而,养生保健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功一法、一招一式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状况,采取多种调养方法,进行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辨证地施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因此,养生的方法包括生活起居养生、饮食药膳养生、精神情志养生、运动健身养生、药物养生、针灸养生、按摩养生、气功养生、文化娱乐养生以及因时养生、因地养生、因人养生、脏腑养生等方面。切忌千人一法、四时一食,而是针对养生者各自的不同体质类型、亚健康状态或疾病证候特点,有的放矢,多法联用,综合调养。

四是贯穿一生的全面养生实践:人的健康长寿,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养生不仅仅是中老年的事,而是要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要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同时必须勤而行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养生保健强调养生保健是全寿命周期的事情,要伴随人的一生一世、一言一行。养生必须“居安思危”。在未病之时,亚健康时期,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要根据不同体质类型、亚健康状态或疾病证候特点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孙思邈早就强调养生知识“必须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全面普及养生知识,提高全民养生保健的自觉性,把养生保健活动作为人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经》养生之道的一个基本特点。

(六)未病先防,预防疾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释义】

圣人:这里的圣人是指高明的医生。

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释说:“锥,锐器也。”此处锥指兵器、武器。

自古以来,中医学就把“治未病”当作一项高超的医疗保健行为,非高明的医生而不能为之。只有懂得“治未病”的医生,才是良医,才是真正的好医生。《内经》以至后世,就将能否“治未病”作为检验医生水平的标杆,并将其作为区分医生等级的标志。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即有“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等记载,后世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清代医学家程国彭《医学心悟》也说:“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清代吴谦等编纂的《医宗金鉴》明确指出:“上工,良医也;中工,常医也。”

名医扁鹊拜见魏文王,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仨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仲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自家的人才知道。我仲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因为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我们本乡本土。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贴,以为我医术非常高明,因此我名气最大,全国都知道我是名医。”

本条原文是说,疾病的关键是预防重于治疗,所以高明的医生“上工”“上医”“良医”他们不主张治疗已病,却非常重视预防未病,这就如同治理国家一样,不要等到出了动乱再去治理,而是在动乱之前就考虑防备,预防重于治理。所以,假如疾病已经形成才去治疗,动乱之后才去平定,这就好像是口渴了才去掘井,发生战争之后才去铸造兵器,那就太晚,太迟了!

养生指导“治未病”是《内经》提出的防病养生谋略,后世多有发挥,其既是养生保健的原则,亦是治疗疾病的原则。

以下介绍“治未病”的内涵与应用:

1.“治未病”的内涵

《内经》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后世对此多有发挥,目前一般认为“治未病”应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与“瘥后防复”三个方面,其中“未病先防”更接近养生保健的真谛。

首先,“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未患病之前采用预防的方法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适用于未病的健康人群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包括祛除影响健康的因素和主动养生、锻炼身体。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包括环境因素、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或社会负担等,内因包括自身抗病能力、健康意识、不良生活方式、感情挫折等。增强健康意识,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

其次,“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是指当机体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时,要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防止疾病转变殃及其他未病脏腑或危及生命。《黄帝八十一难经》即《难经》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脾,故先实其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未病早防为上策,已病早治为中策,以败为戒为下策。因此,东汉史学家荀悦《申鉴杂言》说:“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第三,“瘥后防复” 瘥,指病愈。瘥后防复,是指疾病的“愈后”阶段,此时正气尚虚,邪气留恋机体,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机体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此时状态与正常健康状态尚有差别,与原先疾病状态更有不同,因此要加强生活调摄,巩固治疗,防止疾病复发。如临床上有些病人在感冒痊愈后一段时间内仍有轻度头痛、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对此可运用中医四诊之法,给出证候的定位、定性诊断,采用适宜的中医干预方法,以防疾病再次复发。

2.“治未病”的应用

2006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讲话中指出:“治未病在保持人的身心健康、改善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方面非常重要。”同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座谈会”和“‘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干预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讨论会”。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我国各级中医医院逐渐成立了中医治未病中心,社会上养生保健、亚健康调理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其所开展的体质与亚健康辨识体检、健康调养咨询,以及传统疗法养生与其亚健康调理等“治未病”服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为提高国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体质辨识与不良体质调理,是“治未病”之“未病先防”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医大多按照“体质九分法”来分类,约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临床上常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相兼出现。

以下介绍气虚质、阳虚质与血瘀质三种常见不良体质的辨识与调理:

(1)气虚质

辨识:即疲乏派,属元气虚衰、机能不足。以疲乏、气短、汗多,易患感冒,以及病后康复缓慢等为主要特征。

调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