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财务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9:07:22

点击下载

作者:李丹丹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财务管理

新编财务管理试读:

前言

PREFACE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情况与认知能力和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本着“理论够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原则,整合“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衔接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考试的内容,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编写思路,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针对性,着重以培养学生基本的经济头脑、理财能力和企业管理技能为目的而编写的。

本书广泛吸收了高职高专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教材建设的经验和课程教学的成果,由从事多年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精心编写而成。

本书突出以下特点:

1.整合课程,突出重点

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门课程从教学内容到方法体系既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又存在着交叉重复、衔接性差等问题。因此,本书将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和短期经营决策四部分重点知识整合纳入了本书的编写内容,设计为9个项目,具体是:认知财务管理、成本性态与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编制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这样,既更好地保持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知识的衔接,又体现了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2.突出案例教学

为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及实践技能的可操作性,本书选择了大量典型、实用的企业管理案例,案例精彩,突出应用性、操作性和趣味性,降低了理论难度,注重企业管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简明易懂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每个项目设定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任务导航、案例导入、任务分述、项目小结、知识测试与能力训练。其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教学案例图文并茂,语言表述通俗易懂,易教易学。

本书由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李丹丹任主编,肖宏华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李丹丹编写项目二~项目七、项目九;肖宏华编写项目八;危英编写项目一。全书由李丹丹统稿、修改并最终定稿。

此外,本书在编写中参考了同行专家的有关著作、教材及案例,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是编写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我们力求完美,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难免出现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16年5月项目一认知财务管理

知识目标(1)掌握资金运动、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概念及具体内容。(2)熟悉财务管理的内容及功能。(3)掌握财务管理的目标,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4)熟悉财务管理环境及具体内容。

技能目标(1)能够描述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环节和重点。(2)能准确界定和评价财务管理目标。(3)能正确分析财务管理环境及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任务导航

任务一 财务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任务二 财务管理的目标

任务三 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任务四 财务管理的环境

案例导入

古时有一大户人家,主人姓马,人人都叫他马老爷。

马老爷以前在镇上只是做点小买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红红火火,赚了不少银子。马家前有大院,后有花园,还雇佣了不少仆人。马老爷对这些仆人奖惩都很分明,做得好会有所奖励;做得不好,不但没有奖励,甚至还会被赶出家门。

有一天,马老爷决定出门远游,他想趁这个机会看看家里的仆人们除了会干活之外,还会不会利用银子来赚取银子,于是他给三个仆人每人一笔银子谋生。

三年后马老爷归来,甲仆说用主人给的银子经商赚了两倍,乙仆说用这些银子放利赚了一倍,丙仆说为防丢失将银子埋进了地里。

主人对甲、乙的做法都很满意,分别交还他们拿出的银子。而对丙则收回了原来给的银子。

甲和乙不但保住原有的银子,还赚取了更多的银子,而丙并没有使原有的银子增多。对于他们三人的谋生之道,主人对甲、乙两人称赞有加,对丙则是原银收回。这是理所当然的。作为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是永恒的主题,使财富增值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如果把故事中的主人当作是企业的股东,而仆人是经营者的话,显然,甲和乙都明白主人给他们银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保值,还要增值。不仅要生存,还要发展,要获利。【讨论】

你是如何理解“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理财目标的?任务一财务管理的对象与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财务关系所进行的管理。要了解财务管理的对象,必须对资金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企业的资金运动与财务管理对象的关系。(一)企业的资金运动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资不断地运动,其价值形态也不断发生变化,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外一种形态,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形成了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循环和资金周转。从生产经营企业来看,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通过供应过程,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材料物资并验收入库,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随着材料的领用,生产工人对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发生人工和其他管理费用,储备资金也随之转化为生产资金;随着产品的完工并验收入库,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通过产品的销售,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资金由货币资金开始,依次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称为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地循环,称为资金周转。企业的资金运动如图1.1所示。

图1.1 企业的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过程的各阶段总是与一定的财务活动相对应的,或者说,资金运动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这些活动都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二)财务活动

财务活动又称理财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的经济行为。对生产经营企业而言,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筹集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也是资金运动的起点。在筹资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确定筹资的总规模,以保证投资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筹资渠道、筹资方式或工具的选择,合理确定筹资结构,以降低筹资成本和风险。

整体上看,任何企业都可以从两方面筹资并形成两种性质的资金来源:(1)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企业通过向投资者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企业内部留存收益等方式取得。(2)债务资金。债务资金是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取得。

企业筹集资金,表现为资金流入;企业偿还借款、支付利息、股利以及付出各种筹资费用等,表现为资金流出。这种因为资金筹集而产生的资金收支,便是由企业筹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2.投资活动

企业取得资金后,必须将资金投入使用,以谋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筹资就失去了目的和效用。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广义的投资和狭义的投资两种。狭义的投资仅指对外投资,如投资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债券或与其他企业联营等;广义的投资包括企业内部使用资金的过程(如购置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和对外投资。这种因企业投资而产生的资金收付,便是由投资而引起的财务活动。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考虑投资的规模,也就是在怎样的投资规模下,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佳。而且,企业也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所有这些投资活动都是财务管理的内容。

3.资金营运活动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付活动。首先,企业要采购材料或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当企业把产品或商品出售后,便可取得收入,收回资金。上述各项活动都会产生资金收付,因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称为资金营运活动。

4.分配活动

企业对通过投资(或资金营运活动)取得的营业收入、投资收益等各项收入,必须依据现行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做出分配。广义的分配是指对企业各项收入进行分割和分派的过程;而狭义的分配仅指对净利润的分配。资金分配既是一次资金运动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次资金运动过程开始的前奏。

上述财务活动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们共同构成企业的财务活动,形成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和资金周转。(三)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其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最根本的财务关系。企业的投资者主要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外商等。投资者即企业的所有者,他们需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金。企业利用资本金进行经营,实现利润后,应按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分配利润。因此,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风险共担和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剩余权益分配关系,体现了一种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它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债务债权关系。

3.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将其闲置资金以购买股票、直接或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并依其出资份额参与受资者的利润分配。这种财务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关系。

4.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这种财务关系体现的是一种债权与债务关系。

5.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担负着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等任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和公共设施等条件。为此,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采用向企业征税的形式,无偿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企业及时照章纳税是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的是依法征税和依法纳税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现为一种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在内部实现责任预算、责任考核与评价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相互提供产品与劳务应以内部转移价格进行核算,这种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职工向企业提供服务,企业以职工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为主要依据,向职工支付工资、津贴、奖金等职工薪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这种财务关系体现了职工和企业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构成了完整的企业财务活动。因此,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亦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一)筹资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设立、生存和发展的财务保障,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基本前提。任何一个企业为了形成生产经营能力、保证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筹资活动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是企业投资活动的基础。

筹资管理要求解决企业为什么要筹资、需要筹集多少资金、从什么渠道以什么方式筹集,以及如何协调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合理安排资本结构等问题。因此,科学预计资金需要量,合理安排筹资渠道、选择筹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是筹资管理的主要内容。(二)投资管理

投资是企业为获取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放活动。在投资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企业还必须通过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的选择,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投资管理是指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投资方向、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等,并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管理。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投资决策的成败对企业未来经营成败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三)资金营运管理

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营运资金是企业资本结构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其构成要素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这些要素的周转速度及资金占有额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效益,制约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营运资金管理的实质是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在考虑风险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四)收益分配管理

利润是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也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经营成果如何分配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收益分配管理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筹资和投资决策,而且涉及国家、企业、投资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企业的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关系的处理与协调。因此,收益分配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应当遵循依法分配、分配与积累并重、兼顾各方利益、投资与收益对等等原则。

三、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是以其功能为基础的。具体而言,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监督三大基本功能。(一)资金管理功能

资金如同血液和生命,企业的各项经济运行活动,实质就是资金的运行活动,资金的活跃程度和运行的合理化程度反馈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质和量。企业要改善资金困难,就要从资金运用入手,强化资金管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合理调度,用活、用好资金,使企业资金进入良性循环,使企业经营有较为宽松的资金环境。

财务管理具备资金管理这一最为基本的功能,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基于对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分析,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数据,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二)成本控制功能

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原材料成本的变动,员工工资的变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等,但是成本因素则是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财务管理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企业不合理的支出,包括控制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研发费用以及职工薪酬、福利、保险和劳动保护等,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三)管理监督功能

企业的正常运转需要一整套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财务管理中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步步为营,确保企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不仅如此,在完善的监督体系下,企业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产能,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能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任务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企业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管理目标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我国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积极探讨了能具体应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对财务活动的管理,不断增加企业的利润,使利润达到最大。它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和评价企业行为和业绩的微观经济基础。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欲取得最大化利润,就必须讲究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开拓市场、扩大销售。但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以下缺陷。(1)未考虑资金时间价值。这里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它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例1.1】 甲、乙两个企业,初始投资额都是200万元,甲企业用一年的时间获得了80万元的利润总额,乙企业却用三年的时间获得了80万元的利润总额,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若考虑时间价值,你认为哪一个企业的收益更高?

解:从初始投资额和利润总额的数字看,甲、乙两个企业的收益是相等的。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获得相同利润额的前提下,用时一年肯定好于三年。所以甲企业的收益更高。(2)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关系。利润最大化中的利润额是一个绝对数,没有反映所得利润额与投入资本额之间的关系,不便于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例1.2】 A公司投资总额为100万元,当年盈利150万元;B公司与A公司同年投资,其投资总额为150万元,当年盈利200万元。A、B公司相比较,哪一家公司的投资效益好?

解:若比较利润额的大小,B公司的利润(200万元)>A公司(150万元)。但由于两家公司投入的资本额不相同,因此,不能直接按两家公司利润额的多少来比较分析其投资效益的高低,需比较投资利润率,A公司的投资利润率为150%,B公司的投资利润率为133.33%,可见A公司的投资效益要好于B公司。(3)容易导致财务决策的短期行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决策的短期行为,如忽视产品开发、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履行社会责任等。利润最大化会诱使企业只顾眼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如以减少产品开发、人员培训和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的支出来提高当年的利润。(4)没有考虑风险。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决策与控制一味追求最大利润而不顾风险大小,不考虑利润及现金流量的风险,忽视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按照现代委托代理学说,企业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为股东或委托人谋取利益,股东或委托人的利益是提高资本报酬、增加股东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决定的。在股票数量一定,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还可表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要优点是:(1)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股票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3)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也存在以下缺点。(1)很难普遍运用。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于应用,因为非上市公司无法像上市公司那样随时准确获得公司的股价。(2)股票价格与股东财富不完全一致。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票价格受众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因素,有些还可能是非正常因素,这些因素并非都是上市公司所能控制的,因此,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另外,股价并不总能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但由于可能存在某些机会,其股票市价可能还在走高。(3)只强调股东的利益,对其他相关者的利益重视不够。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是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普遍公认的财务管理目标,此观点认为企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和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及面临的风险。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以下优点。(1)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这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定股利政策等。(2)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企业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结果可促使资产保值或增值。(3)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将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持续的获利能力放在首位,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增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4)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但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以下问题。(1)企业价值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尽管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股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的价值。(2)企业价值难以确定。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估计很难做到客观和准确。

尽管如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所以,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任务三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财务管理的环节是指财务管理工作的步骤和程序,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工作循环,构成了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一、财务预测

财务预测是指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的资料,结合企业现在面临和即将面临的各种变化因素,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财务预测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是财务决策的依据,是编制财务计划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一)财务预测的主要内容

财务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销售预测、资金预测、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四个方面。(二)财务预测的基本程序

财务预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明确预测对象和目的

预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则对预测资料的搜集、模型的建立、方法的选择、预测结果的表现形式等都有不同的要求。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根据管理决策的需要,明确预测的对象和目的,从而确定预测的范围。

2.搜集和整理资料

资料搜集是预测的基础。公司应根据预测对象和目的,明确搜集资料的内容、方式和途径。对搜集到的资料要检查其可靠性、完整性和典型性,分析其可用程度及偶然事件的影响,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根据需要对资料进行归类和汇总,使资料满足预测的需要。

3.选择预测模型

根据影响预测对象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选择相应的财务预测模型。常见的财务预测模型有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因果关系预测模型等。

4.实施财务预测

将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研究,代入财务预测模型,并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预测结果。

二、财务决策

财务决策是指按照财务管理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决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一)财务决策的主要内容

财务决策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成本费用决策、收入决策和利润决策等。(二)财务决策的基本程序

财务决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确定决策目标

确定决策目标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财务决策要解决的问题,如设备更新决策、发行债券决策等。

2.提出备选方案

针对财务决策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性的备选方案。所谓“可行性”,必须是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合理,这是决策分析的重要环节,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基础。

3.评价选择最优方案

提出各种备选方案后,要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定各方案的优劣,进行综合平衡,从中选择一个预期效果最佳的财务决策方案。

三、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又称财务计划,是指以货币形式,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学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定和协调各项主要计划指标,进行具体规划,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及其来源、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及其分配的计划。财务预算既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所确定的经营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又是进行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主要依据,其量化指标可作为日常控制和业绩考核所依据的标准。(一)财务预算的主要内容

1.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也称现金收支预算或现金收支计划,是预测企业现金来源及其去向,规划预算期内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资金融通的一种财务预算。现金预算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现金余缺、现金筹措与运用四个部分,它是根据销售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等有关现金收支部分汇总编制的。

2.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亦称资本支出预算或投资预算,是指企业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报酬而做出的资本支出计划。

3.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是综合反映预算期内企业预计经营成果的一种财务预算,编制预计利润表的依据是各日常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现金预算。

4.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预算期内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财务预算,它是以期初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根据销售生产资本等预算的有关数据加以调整编制的。(二)财务预算的基本程序

财务预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分析财务环境,确定预算指标

根据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微观状况,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与经营目标有关的各种因素,按照总体经济效益的要求,确定出主要的预算指标。

2.协调财务能力,组织综合平衡

企业应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使它们与经营目标的要求相适应,资金运用同资金来源平衡,财务收入同财务支出平衡;应充分挖掘企业潜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企业各方面的经营活动提出要求制定好各单位的预算指标。

3.选择预算方法,编制财务预算

以经营目标为核心,以平均先进定额为基础,编制企业的财务预算,并检查各项有关的预算指标是否密切衔接、协调平衡。

四、财务控制

财务控制是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财务活动所施加的影响和进行的调节。实行财务控制是落实财务预算、保证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也是责任绩效考评与奖惩的重要依据。(一)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

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1.组织规划

组织规划是指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实现合理的组织分工。例如企业的授权、签发、核准、执行、记录工作不能由一个人担任,以便遏制、预防、减少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财务控制作用的发挥。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概括而言,即经济业务的授权者与执行者要分离,执行者与记录者、监督者要分离,财产物资的保管者与使用者、记录者要分离。

2.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是指对企业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进行控制。企业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的基本要求是:(1)要明确一般授权与特定授权的界限和责任。(2)要明确每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3)要建立必要的检查制度,以保证经授权后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3.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4.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限制接近控制是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存货等,除出纳人员和仓库保管人员外,其他人员则限制接触,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定期清查控制是指定期进行实物资产清查,保证实物资产实有数量与账面记载相符,如账实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5.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分粗放型成本控制和集约型成本控制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所进行的控制,具体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材料使用成本控制和产品销售成本控制三个方面。集约型成本控制一是通过改善生产技术来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产品工艺的改善来降低成本。

6.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尽可能地防止和避免出现不利于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而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进行各种决策时,必须尽力规避这两种风险。如企业举债经营,尽管可以缓解企业运转资金短缺的困难,但由于借入的资金需还本付息,到期一旦无力偿还债务,必然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7.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它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内部审计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和内部经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不仅是财务控制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主要措施。(二)财务控制的基本程序

财务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分解落实责任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预算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分厂、车间、科室、班组以至个人。通过预算指标的分解,可以把预算任务变成各单位和个人的指标,形成一个由下至上的经济指标体系,这样企业内部各部门、个人都有明确的工作要求,便于落实责任,检查考核。

2.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

应详细记录预算指标的执行情况,将实际与预算进行比较,确定差异的程度和性质。同时,要经常检查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变动趋势,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要及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确定造成差异的责任归属,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

3.分析执行差异,实施考核奖惩

在一定时期终了,企业应对各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各项预算指标的执行结果,实行激励机制,奖优罚劣。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以核算资料为依据,运用特定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项工作。财务分析既是本期财务活动的总结,也是下期财务预测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企业财务预算的完成情况,评价财务状况,研究和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改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和控制工作,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有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二)财务分析的一般程序

财务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程序:

1.收集资料,掌握信息

财务分析需要充分的资料和信息,因此,要收集财务预算等计划资料、本期财务报表等实际资料、财务历史资料及市场调查资料。

2.指标对比揭露发现问题

对比分析是揭露、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应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数量指标的对比,以评价企业业绩,发现问题,找出差异。

3.分析原因,明确责任

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差距,揭示问题。但为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还应进行因素分析,通过对影响财务指标各项因素的分析,查清影响财务指标完成的主要因素,分清责任,抓住关键。

4.提出措施,改进财务工作

对掌握的大量资料进行整理,找出各财务活动之间以及财务活动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各方面的力量,确定负责人,规定实施的期限,认真贯彻执行。要通过改进措施的落实来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三)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任务四财务管理的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条件。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企业资金的取得、运用和收益的分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资金的配置和利用效率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成本的高低、利润的多少、资金需求量的大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的兼并、破产与重整与环境的变化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企业财务管理要获得成功,必须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理财环境。

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各种环境要素纵横交错、相互制约,从不同侧面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虽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但主要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几个方面。

一、经济环境

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最为重要。经济环境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

1.经济体制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筹企业资本、统一投资、统负盈亏,企业利润统一上缴、亏损全部由国家补贴,企业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但无独立的理财权利。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财务管理方法比较简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有独立的经营权,同时也有独立的理财权。企业可以从自身需要出发,合理确定资金需要量,然后到市场上去筹集资金,再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高效益的项目上获取更大的收益,最后将收益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分配,保证企业财务活动自始至终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财务决策并组织实施。因此,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容比较丰富,方法也复杂多样。

2.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运行带有一定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大体上经历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几个阶段的循环,这种循环叫作经济周期。西方财务学者曾探索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理财策略,其要点见表1.1。

表1.1 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理财策略

3.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并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务管理水平也越高。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会给企业扩大规模、调整方向、打开市场以及拓宽财务活动的领域带来机遇。同时,在高速发展中,资金紧张将是长期存在的矛盾,这又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严峻的挑战。而国民经济的低速发展会给企业扩大规模、拓展市场带来限制,这虽然会降低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但业务规模扩大、受限制甚至缩小又会影响资金的供应。因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策略。

4.宏观经济政策

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不同。金融政策中的货币发行量、信贷规模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的预期收益;财税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投资项目的选择;价格政策会影响资金的投向和投资回收期及预期收益;会计制度的改革会影响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而对企业财务活动的事前预测、决策及事后的评价产生影响。

5.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是指持续的物价上涨而引起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现象。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3)引起利润上升,加大企业的权益资金成本。(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膨胀初期,企业应进行投资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应与客户签订长期的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而造成的损失;应取得长期负债,以保持资金成本的稳定。在通货膨胀持续期,企业应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以减少企业的债权;应调整财务政策,以防止和减少企业的资本流失等。

二、金融环境

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金融环境主要有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一)金融机构

社会资金从资金供应者手中转移到资金需求者手中,大多要通过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1.银行

银行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储蓄等金融业务,承担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提供信用工具,充当投资手段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工具的金融机构。我国的银行主要包括三类:(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包括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其他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3)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二)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融通资金的双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转让的工具,借助金融工具,资金从供给方转移到需求方。金融工具分为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两大类。常见的基本金融工具有货币、票据、债券、股票等;衍生金融工具又称派生金融工具,如各种远期合约、互换、掉期、资产支持证券、期货等。(三)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需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场所,是实现货币借贷与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1.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和其他市场相比,金融市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1)金融市场以资金为交易对象。(2)金融市场交易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3)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市场(如银行、证券交易所),也可以是无形市场(利用计算机、传真、电话等设备)。

2.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资金供求双方、金融工具、交易价格、组织形式等。(1)资金供求双方。资金供求双方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居民、外商等。既能向金融市场提供资金,也能从金融市场筹措资金,这是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项基本因素。(2)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融通资金的双方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资金交易、转让的工具。金融工具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如各种债券、股票、票据、可转让存单、借款合同、抵押契约等,它们是金融市场上实现投资、融资活动必须依赖的标的。在众多的金融工具中,债券和股票是两种重要的金融工具。(3)交易价格。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所形成的价格称为金融产品的价格,如利率、汇率、保险费率、股价等。在商品经济中,市场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交易价格之一,以利率形成为例,当借款者多而放款者少、货币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会上升;反之,当放款者多而借款者少、货币资金供过于求时,则利率下降。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是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附加率

①纯利率。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平均利率。在没有通货膨胀时,可以将国库券的利率视为纯利率。纯利率的高低受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关系和国家调节的影响。

②通货膨胀补偿率。通货膨胀补偿率是由于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弥补其购买力损失而在纯利率的基础上加上通货膨胀补偿率。

③风险附加率。风险附加率是由于存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风险而要求在纯利率和通货膨胀补偿率之外附加的利率。(4)组织形式。组织形式是指进行金融交易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

②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

③场外交易方式是指既没有固定的场所,也不直接接触,而主要是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

3.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可以按交易期限、交易性质、交易标的物、交割期限等标准进行分类。(1)按交易期限分类,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①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承兑与贴现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交易者主要是资金的临时闲置者和资金的临时需求者。货币市场的特点是偿还期限短、流动性高、风险小。

②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主要用来满足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其特点是期限长、风险比较大、收益较高。(2)按交易性质分类,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①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是指金融资产首次出售给公众所形成的交易市场。在发行过程中,发行者一般不直接同持币购买者进行交易,这需要有中间机构办理,即证券经纪人,所以一级市场往往也是证券经纪人市场。

②流通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是指金融资产发行后在不同投资者之间买卖流通所形成的市场,股票、债券的持有者可以在这一市场上出售变现。

流通市场与发行市场关系密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发行市场所提供的证券及其发行的种类、数量与方式决定着流通市场上流通证券的规模、结构与速度;而流通市场作为证券买卖的场所,对发行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组织完善、经营有方、服务良好的流通市场将发行市场上所发行的证券快速有效地分配与转让,使其流通到其他更需要、更适当的投资者手中,并为证券的变现提供现实的可能。此外,流通市场上的证券供求状况与价格水平等都将有力地影响着发行市场上证券的发行。因此,没有流通市场,证券发行不可能顺利进行,发行市场也难以为继,扩大发行则更不可能。(3)按交易标的物分类,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及其他投资品市场。(4)按交割期限分类。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现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当场或几天之内买方付款、卖方交出证券的交易市场;期货市场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不是立即交割,而是在双方约定的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按约定的交易数量、交易价格进行交割的交易市场。

4.金融市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1)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筹资的场所。金融市场能够为资金所有者提供多种投资渠道,为资金筹集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筹资方式。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到金融市场上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筹资方式。企业有了剩余的资金,也可以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出路。(2)促进企业资金的灵活转换。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将长期资金,如将股票、债券变现为短期资金;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将短期资金转换为长期资金,如购进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为企业的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提供了方便。(3)金融市场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有价证券市场的行情反映投资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这些都是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技术环境

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是指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前,我国进行财务管理所依据的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系统所提供的,占企业经济信息总量的60%~70%。随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全面推进,必将促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技术环境进一步地完善和优化。

四、法律环境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与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应遵守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税法》《企业财务通则》《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的一些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范内进行的。法律既约束企业的非法经济行为,也为企业从事各种合法经济活动提供保护。(一)法律环境的分类

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1.企业组织法规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适用不同的法律。如《公司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这些法律不仅规定了不同类型企业的设立条件、设立程序、组织机构、组织变更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而且还对企业法定资本的最低限额、资本筹集方式等提出了要求。它们既是企业的组织法,又是企业的行为法。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这些法律法规也会进行重大调整。如,改革开放早期制定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简称外资三法),奠定了我国利用外资的法律基础,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现行“外资三法”已难以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因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国务院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商务部已启动了对现行“外资三法”的修改工作,拟合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以进一步减少外资准入限制性措施,积极引导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补齐我国部分领域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

2.税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增值税法》《营业税法》《消费税法》等。税收导致企业的资金流出,会对企业财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国家对税种的设置、税率的调整既影响企业的资金供应和税收负担,又具有调节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企业应根据国家税收政策的导向进行财务决策,合理组织财务活动。

3.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法规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法令文件。我国目前企业财务法规制度有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等三个层次。它们对建立资本金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的开支范围、利润的分配等作出了规定。

4.其他法规

如《证券交易法》《金融法》《票据法》《银行法》等。(二)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影响企业筹资

影响企业筹资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经济合同法》等。这些法规可以从不同方面规范或制约企业的筹资活动。如,《公司法》规定了筹资的前提条件和基本程序,对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的条件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2.影响企业投资

影响企业投资的法律法规主要有《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等。这些法规从不同角度规范企业的投资活动,规定投资的方式和条件。如《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还规定了投资的基本程序、投资方向和投资者的出资期限及违约责任,如企业进行证券投资必须按照《证券法》所规定的程序来进行,企业投资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

3.影响企业收益分配

影响企业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税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等,它们从不同方面规定了企业成本开支的范围和标准,企业应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利润分配的前提条件、利润分配的去向、一般程序及重大比例。这些法律法规会引起企业财务安排的变动,因此,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必须予以考虑。项目小结

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循环和资金周转。资金运动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财务活动来实现的。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分配活动;企业的财务关系包括企业与投资人、与债权人、与受资者、与债务人、与国家、与企业内部各单位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具有资金管理、成本控制和管理监督三大基本功能。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财务理论界和实务界主张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多种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各有优缺点。

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工作循环,构成了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条件,主要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几个方面。在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其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及社会通货膨胀水平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