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1:04:23

点击下载

作者:《国学常识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试读:

1.从什么时候起只有皇帝能穿黄色衣服

黄色在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所以,古人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历史上第一个将黄色作为朝服之色的皇帝是汉文帝刘恒。

在唐朝以前,黄色并不是皇帝的专用色,普通人也可以使用。例如,隋朝士卒的服装就为黄色。到了唐朝,人们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唐朝对黄色进行了细分,赤黄(赭黄)被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色,而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其他黄色的衣服,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因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又规定官民的服装一律不得使用黄色。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专用色,一直持续到清朝。

2.清朝的黄马褂有几类

“马褂”,亦称为“行褂”,是清朝官员外出时所穿的一种制服。为方便骑射,马褂的身长只及股,袖长至肘。

清朝的黄马褂有三类:

第一类黄马褂叫“行职褂子”。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图案,是皇帝出行时,随行大臣及侍卫为给皇帝壮行色而穿,其他时候不得使用。

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围猎、校射时所赏赐的,所以被称为“行围褂子”。清朝皇帝每年都会举行狩猎活动,在皇帝围猎、校射时表现出色的随从,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这种褂子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着。

最后一类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的奖赏。这种褂子又被称为“武功褂子”,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着。这样的马褂才是我们所熟知的“赐穿黄马褂”。

3.为什么古代把争夺天下称为“逐鹿”或“问鼎”

“逐鹿”一词最早见于兵书《六韬》。文中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的语句,所以“逐鹿”就成了争夺天下的代名词。

传说禹铸有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所以九鼎就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率军来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劳军。楚庄王有一统天下之心,便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看出了楚庄王的野心,便说:“政德清明,鼎虽小而重;国君无道,鼎就算大,分量也轻。周王朝执鼎中原,权力天赐,其余诸侯不应当询问鼎的轻重。”后人遂将图谋篡夺王位称为“问鼎”。

现在,“逐鹿”和“问鼎”通常比喻通过竞争赢得某一荣誉或利益。

4.在古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称臣纳贡的现象

第一种情况是小国向大国称臣纳贡。小国称臣纳贡是为了表示对大国的臣服与敬畏,从而保证领土的安全和政权的合法性。大国出于国防安全、经济利益或文化差异的考虑,宁与小国保持附属关系,而不愿接纳小国为自己的疆域。

这种形式的称臣纳贡,小国不存在经济上被剥削的情况,因为小国从大国那里得到的赏赐通常高于自己对大国的进贡。

第二种是以称臣纳贡为手段达到通商的目的。历史上不少游牧民族和外国商人,为了获得必需的物资或增加贸易量,往往会以进贡为手段,换取中原王朝的赏赐、免税特权或进出口的特许证。

之所以要采用称臣纳贡的形式,是因为正常的贸易经常被禁止或者得不到合法的保护。称臣进贡不仅迎合了中原统治者的自大心理,而且有厚利可图。这种称臣纳贡不一定是国家行为,更不能说明这些国家都成了中原王朝的属国。

还有一种情况则纯粹是中原统治者的一相情愿:对方完全是以平等身份派来的外交使节或贸易代表,中原王朝却非要称之为朝贡。如鸦片战争前来中国的西方使节几乎没有不被称为“进贡”、“朝贡”、“请封”的,但实际上当时的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国都是以平等甚至更高一等的身份来面见清朝皇帝的。

5.古代哪些职位相当于宰相

“宰”即主宰。商朝时,宰相为管理天子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意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尽管现代人通常用宰相称呼古代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只有辽代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最高行政长官的官名五花八门,而职权大小也有很大差异。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直到汉献帝时,才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元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明成祖朱棣因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时期,习惯上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分。

6.公章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公章,古称官印,是官员行使权力的信物,故又被称为“印信”。

史载设官授印的制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号令》有“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可见当时已经有授印尊官的做法。

较完备的官印制度形成于秦朝。当时从丞相、太尉至郡守、县令,都由国君在任命时授予官印。为方便受命者将官印佩戴在身上,配发官印的同时,还要配发穿在印纽上的丝带,这种丝带被称为“绶”。

之所以要让官印须臾不离身,是因为古时凭印绶当官,认印不认人。比如,秦末,会稽郡守殷通招项梁、项羽叔侄议事。席间,项梁授意项羽拔剑砍下殷通的首级,将其印绶佩戴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封为郡守,居然能行令各县,“得精兵八千”。又如汉武帝时,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到四十多岁还是一贫如洗,因机缘巧合,被汉武帝任命为会稽郡守。当他带着印绶回到会稽郡驻京办事处时,吏员们根本不予理睬,及至发现他怀里揣着印绶,才“坐中惊骇”,立即起立,并排队跪拜。

这种设官授印的制度使得后世把“掌大印”、“拿印把子”视为当官掌权的代名词。

7.怎么从官印上区分官员的品级

官印主要通过尺度、印面形制和材质来区分官员的品级。

两汉时期,官员的品级越高,官印越小。在唐朝以前,印面形制没有统一规定,不仅形状五花八门,行文格式也各不相同,毫无章法可循。直到唐朝,印章规格才趋向周密,所有官印一律用铜铸,印体为正方形。宋承唐制,中书门下的印大小为两寸一分,其余机构按级别依次递减(《宋史·舆服志》)。这个以印面大小区分级别高低的办法,又为元朝所继承,如“一品衙门用三台金印,二品衙门用两台银印”(《续文献通考》)等。

在两汉时期,丞相、太尉一级用金印紫绶,御史大夫及两千石以上官员用银印青绶。西晋以后,印绶制改为印囊制,即以印囊上的绣缕材质来区别官阶,如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政权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印囊用金缕,三品、四品官员的印囊用银缕,等等。

此外,不管哪个朝代,印绶或印囊只授予治事官吏佩带,像光禄大夫、大夫、博士等散官或加官,尽管品级不低,但都没有印绶。刘邦起义前,虽为乡亭小吏,因属于有具体职务的官吏,所以也有“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的一方小印。

8.“金马玉堂”是什么意思

“金马”是指汉朝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是玉堂殿,是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金马玉堂”原意是指汉时学士待诏之处,如西汉学者扬雄在《解嘲》一文中说:“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其意思就是:如今您有幸生逢开明盛世,处于没有忌讳的朝堂,和众多贤人共事,过金马门、进玉堂殿也有很长时间了,却不曾谋划一计一策……

金马玉堂也可用来称呼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如北宋欧阳修《会老堂致语》:“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又如明方孝孺《代董学士表》:“苍颜白发,越万里而来归;金马玉堂,想十年之如昨。”清梅曾亮《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而苏文忠直禁内,读书夜分,老兵皆倦卧,彼其视金马玉堂之中,波涛尘堁之内,皆学舍也。”

金马玉堂也可引申为进朝廷做官,如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论》:“今岁荜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

9.为什么说“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元帅是我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有一次在会见他时,口述了一句诗相赠:“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①毛泽东将叶剑英比喻为北宋时期的吕端,赞扬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果断坚定,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吕端(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出自《宋史·吕端传》。吕端因处理政事才华出众,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宋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公元995年,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有人以吕端“为人糊涂”为由加以反对,宋太宗回答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几天之后,宋太宗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让吕端当了宰相。吕端在任上果然为官持重、明识大体,并屡屡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自己的主张,真应了宋太宗“端大事不糊涂”的评语。

10.甘罗为什么被称为“红领巾宰相”

毛泽东在评价甘罗时说:“战国时期,秦国有个甘罗,是甘茂的孙子,他十二岁为丞相,他才是个‘红领巾’!当时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但没有主意,甘罗却有主意,他到赵国解决了一个问题。”①

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甘罗是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在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十二岁时到秦国宰相吕不韦那儿当了家臣。吕不韦企图进攻赵国,以扩大燕国献给他的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的封地。甘罗主动请求出使赵国,游说赵王割了五座城池给秦国。此后,赵王又将攻取的部分燕国领地分给了秦国。回到秦国后,甘罗因为功劳卓著被秦王拜为上卿。当时上卿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十二岁为宰相”的说法。

11.为什么说荀灌娘有大本领

毛泽东曾经评价荀灌娘说:“南北朝时的荀灌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河南临颍人,顶多不过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她和父亲被围在襄阳的时候,带领了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你看她有多大的本领!”①

毛泽东称赞荀灌娘,意在鼓励青少年敢想敢干,发挥更大作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荀灌娘“搬兵救围”的故事,发生在晋朝而不是南北朝,其父被围困之地是宛城而不是襄阳。

荀灌娘生于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是一位比花木兰早许多年的少年女英雄。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荀灌娘的父亲荀崧由襄阳太守调升平南将军,镇守宛城。不久,时任南蛮司马的杜曾拥兵自立,包围了宛城。在城中粮食即将耗尽、无力抵挡杜曾的情况下,13岁的荀灌娘主动向父亲请缨,率领数十勇士突围成功,去向襄城太守石览和南中郎将周访求救。周访派遣儿子周抚率领3000将士会同石览共同救援荀崧。杜曾得知救兵到来,担心寡不敌众,于是撤离,宛城之围得以解除,荀灌娘因此立了大功。荀灌娘的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京剧,受到人们的喜爱。

12.兰陵王为什么被称为“少年将军”

毛泽东曾经评价说:“南北朝的兰陵也是个少年将军,他很会打仗。兰陵王是北齐人。高欢的孙子,名高涛灌。他很勇敢,有一个专门歌颂他的曲子,叫《兰陵入阵曲》,据说这个曲子现在日本。”②

毛泽东所说的“兰陵王”名叫高肃(541—573),字长恭,又名高孝瓘,是北齐时的名将。兰陵王打仗以骁勇善战著称,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吓敌人,每次打仗他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公元564年,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面具,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当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为庆祝胜利,将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后被广为流传。战后,兰陵王因功升任尚书令。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出于疑忌,于公元573年毒杀了兰陵王。兰陵王死时年仅33岁。

13.“商鞅徙木立信”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名满三湘的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市一中)就读。毛泽东在校期间写了《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他在文中感叹道:“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丧之惨也。”①“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准备在秦国实施变法图强的改革。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立即公布。为了测试人们对变法的态度,更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命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围观的老百姓很多,但都抱怀疑的态度,并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百姓疑虑更重,因为秦国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奖赏。有个人抱着试探的态度将木头搬到北门,结果商鞅如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令出必行,没有欺诈。新法颁布后,立刻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14.为什么说“刘表虚有其表”

毛泽东在读《三国志集解》时,曾经对刘表批语道“虚有其表”。②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刘表的一生。

刘表(142—208),字景升,东汉末期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是汉朝远支皇族。刘表年少时已经很有名气,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友”。东汉末期任镇南将军、荆州牧,被世人称为“刘荆州”。曹操与袁绍相持于河北时,二人争相结纳刘表为外援。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喜欢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于是两不相助。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刘表厚待刘备,然而不能加以任用。后刘表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人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立刘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于是被曹操吞并。

15.为什么说“贾谊才调世无伦”

西汉时期的贾谊是一位毛泽东非常喜爱的古代文学家,毛泽东曾经写了一首诗哀悼他:“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①

贾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年少时即有才名,经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又破格升至太中大夫。不久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不久就忧伤而死,时年33岁。贾谊留世的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名篇,辞赋以《吊屈原赋》、《鸟赋》最著名。

16.自称“高阳酒徒”的郦食其结局如何

毛泽东在《续李白〈梁甫吟〉断句》中写道:“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不料韩信不听话,十万大军下历城。齐王火冒三千丈,抓了酒徒付鼎烹。”②文中所说的“高阳酒徒”就是郦食其。

郦食(yì)其(jī)(?—前203),秦汉时期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郦食其少年时嗜好饮酒,常混迹于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

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他献策攻下陈留,使刘邦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刘邦的后顾之忧,郦食其因此被封为“广野君”。在楚汉相争时,郦食其自荐去说服齐王田广。郦食其到了齐地,向齐王晓以利害,齐王欣然同意,于是罢兵守城,天天和郦食其纵酒谈心。这时,由于韩信乘机攻齐,齐王误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他,于是将郦食其烹杀。行刑前,齐王对他说:“你能阻止汉军,我就放了你。”郦食其说:“能干大事的人都不拘于细节,有高尚道德的人做事从不推托不前。我不会再替你游说了!”齐王于是烹了郦食其。

1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谁说的

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提到“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本义是指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引申为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该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刚到鄯善国时,鄯善王把班超奉为上宾,后来态度却冷淡下来,甚至派兵监视班超。班超揣测是匈奴派来了使臣从中作梗,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后来经过打听,果然如此。于是班超召集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人喝酒。趁大家酒劲正浓,班超激动地说:“诸位与我都身处边地异域,期望立功来求得富贵荣华。但现在北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鄯善王就对不我们以礼相待了。如果鄯善王把我们绑送到北匈奴去,我们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们看怎么办呢?”大家都齐声说道:“我们现在已处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司马决定吧。”班超便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趁今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了。”于是众将士在班超的带领下一举拿下匈奴军营,胜利完成了与鄯善王和盟的出使任务。

18.凌烟阁是什么样的地方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致蒋介石的信中写道:“是则先生一念之转,一心之发,而国仇可报,国土可保,失地可复,先生亦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先生果何故而不出此耶?”①信中提到的“凌烟”指的就是凌烟阁。

凌烟阁是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据《大唐新语·褒锡》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徵、尉迟敬德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唐太宗做赞,褚遂良题阁。唐太宗时常前往此处怀旧凭吊。

19.“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何处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毛泽东同志曾教导我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②

昏昏意为模糊、糊涂;昭昭意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道理,比喻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该句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大意是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20.株连九族是哪九族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文化大革命’中,一人当官,鸡犬升天,一人倒霉,株连九族,这类情况曾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①“株连九族”是古代刑罚的一种,是一人犯死罪,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一体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具体来讲,“九族”包括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和妻族两代。“父族四代”指自己一家、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儿及外孙一家;“母族三代”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一家;“妻族两代”是指岳父的一家及岳母的娘家。在古代,株连九族往往被用于重大政治犯罪,只要是与犯人沾亲带故,都将受到无辜株连。

21.“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是古代哪位皇帝说的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会上作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读点历史。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道理是很深刻的。”②“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出自《旧唐书·魏徵传》。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大臣魏徵直言敢谏,唐太宗非常重视并信任他。唐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去世,唐太宗非常悲伤,流着眼泪对群臣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意思是: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

22.“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体现了哪位古人的爱民思想

1996年9月23日,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作了《为实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而奋斗》的讲话,讲话中提到:“古代有的政治家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作为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寝不安席、食不甘味!”①“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出自《晏子春秋·问下》。叔向问晏子曰:“意执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思是说,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明的想法,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做法。晏子的这种重民、爱民的思想跟孔子的仁政、孟子的民本思想非常接近。

2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什么意思

2000年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会上作了《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讲话,讲话中提到:“唐代的韩愈在《原毁》中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②“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的意思是,古代的君子,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宽容而简单。该句是唐朝文学家韩愈所著《原毁》的开篇。《原毁》主要论述和探究毁谤产生的原因,全篇行文严肃而恳切,语言生动而形象,刻画当时士风,可谓入木三分。

24.“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出自哪里

1998年6月2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第二期中共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上,江泽民作了《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建设中作出表率》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成都的武侯祠里有一副对联,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善于审时度势、果断决策。”①

这副对联位于成都武侯祠内,为清朝人赵藩书写,其上联为“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1902年11月,时任四川盐茶使的赵藩游览武侯祠,有感于诸葛亮治军理政的成绩,又想到当时四川总督岑春煊备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情况,遂书写此联。他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又肯定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最后告诫后人在治理蜀地乃至国家时,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2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哪一首诗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德新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讲道:“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那么我会不顾生死去做,怎么会考虑有祸害而逃避、有利益就追逐呢?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到投降派诬陷,结果被道光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时,林则徐写了这首诗,抒发了他高尚的爱国情操。

26.“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什么意思

2004年3月4日,温家宝在看望政协经济界、农业界委员时,引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句,表达了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东汉政论家王充著作《论衡》。该句的意思是,知道屋子漏雨的人,必定是住在屋里的人;知道政策有失的人,必定是市井之中的人。

2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何处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第三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写《离骚》中的诗句,意思是,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的航道、百姓的生活充满了艰辛。

28.“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是清朝哪位诗人的名句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第四句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出自清朝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一诗,意思是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这首诗是郑板桥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之情。

29.“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是哪位皇帝说的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提到:“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①“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出自《明太祖宝训》卷六之“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故一代之兴衰,必有一代之史以载之”。

明太祖朱元璋攻克元大都之后,得到元十三朝实录,于是召集文臣和逸士,准备修《元史》。朱元璋分析了元朝统治的兴亡原因,提出当世人行事由后人评价的观点,并嘱咐群臣修史要客观,不刻意贬低和赞扬,以供后人借鉴。

30.“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何处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凤凰卫视记者提问时提到:“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②表明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坚持发展经济的决心。“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出自《宋史·王安石列传》,意思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效法,人们的议论也不需要担心。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主张,他强调要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们的守旧心理。这句话表明了王安石变法的巨大决心和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31.“一心中国梦,万古下全诗”是谁的诗句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台湾《工商时报》记者提问时提到:“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将继续扩大同台湾经贸交流的范围,包括投资、贸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层次。”①“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出自南宋诗人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中的第一首诗,意思是一心梦想着祖国统一、国治民安的太平盛世,希望有个贤明的君主,顺应人民的意志,统一全国,把国家治理好。

32.“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什么意思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提到:“我一直很欣赏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我们周国虽然是很古老的国邦,历史悠久、地位卓然,但其使命却在革新。只有革新,才能前进,才能长存,才能生生不息。这句诗蕴涵丰富的哲理,历来被儒家经典所推崇。

33.在纸张成为公文的载体之前,官员如何在公文上盖印

先秦时期,公文书于竹简之上,无法直接在上面盖印,所以,当时的人先用熟牛皮条将一件公文的简册按顺序编串起来,装进特制的布袋子里。袋子开口在中间,用两根绳子捆紧,再用一团胶状的紫泥按在绳子打结处。当泥将干未干时,用官印在上面揿压,便能刻出一个清晰的官印,这就是所谓“封泥”。封泥一方面起到密封文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表明签发者的身份。

在纸张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内,因技术尚未完善,纸张还没有用作公文的载体。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刘备去世后,吴蜀重建同盟,凡孙权签发送往蜀汉的外交文书,在送达之前都要送给驻守荆州的大都督陆逊过目。陆逊认为有不妥当的,“便令改以封行之”,为此而“并刻孙权印,以置其所”。可见当时官印的用法还是“封之以泥,抑之以印”。

从魏晋开始,纸质公文成为主流。纸张的使用不仅给公文制度带来划时代的转折,同时引发了官印制作和使用方法的重大变革。在此之前,官印的印文多为阴文,钤于紫泥上后呈阳文,宜于辨识。使用纸质公文后,印章便直接用朱红印泥盖于纸上,印文也相应地转变为阳文了。

34.古代的当差和现在的上班一样吗

在古代,当差是指在衙门内服徭役。徭役在唐朝被称为“色役”,在宋朝被称为“职役”,在元、明、清三朝被称为“差役”。在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前,徭役都是无偿的,与现代意义上的上班是不同的。

秦汉时期,官府中的日常巡逻、缉拿罪犯等工作由贫民出身的士卒担任。魏晋至隋唐时期,衙门的司法、勤杂工作由征发的当地农民来承担。隋唐以后,官府的吏、役一律改由百姓,尤其是有一定家产的平民无偿承担。

北宋王安石变法后,逐步改由州县官府出钱招募人应役,其费用由辖区内住户按照户等高下分别摊纳,纳税户不用当差。明朝实行“一条鞭法”后,正式取消征发实役而全部采用募役。

35.古代官员怎样休假

古代官员的休假包括休息日和节假日。

西汉时期,官员休假被称为“沐休”。因为当时官员在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朝中官员每五日返家沐休,所以休假又被称为“五日休”。到了东汉,休假制度有所更改。据《史记·百万君传》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也就是说,官员不但可以洗澡更衣,还可以回家看望老小、夫妇团聚。

为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朝规定官员不再有固定的休假,而代之以“急假”,以便官员处置紧急家事。急假一年以60天为限,不得超过。唐朝时,官员的休假改为旬休,即每十日可以休息一天。五代十国的后晋,家居外地的吏官探亲时,国家还会给路程假。

宋朝的官员休息日比以前任何朝代的官员都多,一年可达98天。明朝的休假制度较之宋朝有所改变,月假只有3天。清朝前期沿袭明朝的休假制度,但到了晚清,随着西方文明的入侵,每星期休假一天的习惯逐渐被国人接受。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在上层基本上实行了星期天为公休日的制度。

古代官员除平日的休息日外,还有节假日。比如,在唐朝,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节、清明节放假4天。明朝时,冬至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

对于官吏的休假,历代均要求严格。唐德宗曾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一个月的俸禄,甚至还有因假满未到任而被罢免官职的情况发生。

36.古代的“符”、“节”是什么东西

“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金、玉、铜、竹、木制成,人主和人臣各执一半,以后政令的行使以合符为验。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即偷符而发晋鄙之军,就是明显的例子。“节”是臣下受君主的委托或特殊的任命,居官守职的一种凭证和象征。节最早见于史书,《左传》有“司马握节以死”的记载。在《后汉书·李恂传》中也有“持节使幽州,宣布思泽,慰抚北狄”之说。可见,节是臣下受君主特殊委托的一种凭证。

因为节是如此重要的凭证,所以,对于持节的臣下来说,节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例如,《西汉会要》中有“少帝令谒者持节劳刘章,章欲夺节,谒者不肯”的记载,而苏武出使匈奴19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的事迹更是被世人认为是守节的典型。后来,守节也被用于称呼封建时代妇女为死去的丈夫守寡。

37.古人为什么特别重视冠冕

周以前,冠可以“正名”,是身份、地位的代表。周时,冠和礼更是紧密地联合起来,并按等级规定冠制。在《礼记·玉藻》中有“玄冠未组缨,天子之冠也;缁布冠绘,诸侯之冠也”“玄冠丹组缨,诸侯之齐冠也;玄冠綦组缨,士之齐冠也”的记载,可见当时对于天子、诸侯、士大夫等统治阶层,规定了不同的冠制。这些规定是不可违背的,否则便是违礼乱教。平民百姓是没有带冠的资格的,他们只能用布巾扎束头发或披散着头发,所以,在古代,平民百姓也被称为“苍头”或“黔首”。

冠不仅是地位的标志,还是古代男子已成年的标志。《礼记·玉藻》中说:“二十而冠,始学礼。”因而加冠又成为学礼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古人来说,行冠礼是一生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行冠礼之前,不但要占卜举行冠礼的日子,就连请来的宾客也得占卜一番。

38.古代皇帝的冠冕有何讲究

依据古代帝王冠冕的礼制,天子的冕冠上垂下的冕旒是前后各十二串,每一串十二颗五色玉,每颗玉石之间还要打两个结固定,两结之间称之为“就”。这些冕旒垂在冕冠前,正好挡住了戴冠者的视线,表示君主目不视邪,不视不正之物,即使看到也当没看到,谓之“视而不见”。从冠上的玉笄两端垂下来挡在耳朵两旁的装饰物被称为“充耳”。“充耳”象征着天子不轻信谗言。成语“充耳不闻”就是由此衍生出来的。“充耳”又被称为“瑱”或“黈纩”,《大戴礼·子张问入官篇》所载“黈纩塞耳,所以弇听也”中的“黈纩”就是充耳。《汉书·东方朔传》也有“冕而前施,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的记载,说的是古代帝王的冠冕需要有冕旒遮蔽视线,同时还需要有黈纩充耳以阻隔声音。

39.为什么称坐牢为坐班房

班房是“三班六房”的简称。“三班”是皂班、壮班和快班的合称。皂班职掌站堂行刑。皂班的“皂”即马厩。在古代,奴隶与马同寝,毫无人身自由,地位最低贱。又因“皂”为黑色,古人用“皂”借指穿黑衣的养马官,后来就用皂隶泛指州县衙门里的差役。壮班的“壮”乃身体强壮、孔武有力之意。壮班专司看管和解押囚犯之职。快班的“快”是行动迅速、头脑灵活的意思,分马快、步快两类,专掌缉拿和追捕罪犯之职,又称“捕快”。“六房”是指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工房、邢房,与中央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相对应,为六部的下设机构。每房配有胥吏——在县衙中办理文书的小吏。“六房”分管当地的民政、财政、教育、水利、建设等事务。“三班六房”始于明清。因为“三班六房”都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也是统治者欺压普通百姓的工具,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要一沾上和“三班六房”有牵连的事,轻则锒铛入狱,重则送掉性命,甚至祸连九族。因此,人们便把三班六房合起来简称“班房”,借代监狱,坐班房也就成了坐牢的代称。

40.古代“将军”一职的由来

在春秋之前,并没有将军一职,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他们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为“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又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军队。

到了两汉,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被分成若干级别。

41.太监有哪些别称

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他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而这些阉人就是宦官。

在唐之前,史书上对宦官有多种称呼,如《周礼》有“天官冢宰所属有寺人”,“寺人”即宫中侍御之宦官,春秋时各国都有设置。《汉书·高后纪》有“诸中官、宦者令丞,皆赐爵关内侯,食邑”的记载。当中所说“中官”、“宦者”也都是指宦官。此外,如内官、内臣、内寺、内竖、公公、内监等,都是宦官的别称。

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宦官始有“太监”的称呼。到了明朝,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成为宦官的代名词。

42.司马、司徒、司空是官名还是姓氏

司马、司徒、司空最初都是指官名,司就是主持的意思。司空掌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司马是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掌管军队;司徒主管教育民众和行政事务,职位相当于宰相。

在周朝,三公有两说:一说为司马、司徒、司空,一说为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将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时将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又称“三司”,为中央政府的最高长官。唐宋以后,虽历代都设有三公,但已是虚职。

在隋唐之前,官职是可以世袭的,所以,司马、司徒、司空的后代就以官职为姓,于是就有了司马、司徒、司空等姓氏。

所以司马、司徒、司空不仅是官职,同时也是姓氏。

43.刺史是干什么的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置部刺史一职,巡查各州郡守。“部”就是州,“刺”是检举不法的意思,“史”是皇帝所使的意思。后来,部刺史通称刺史。

当时的刺史并不处理地方政务,主要负责督察郡守。刺史掌管六件事:①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或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②郡守是否奉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私、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奸;③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是否致力于消除辖区内的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飞语;④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⑤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⑥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

44.什么是“下马威”

“下马威”一语出自《汉书·叙传》。班固在为祖先作传记时,记叙伯祖父班伯因定襄时局混乱,自请担任定襄太守。定襄豪门大户“畏其下车作威,吏民竦息”。意思是说,他们担心班伯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所以有所收敛。这里的下车,并非指从车上下来的动作,而是指官员初到任。古人有用下马、下车表示官员到任的习惯,所以后来“下车作威”便被“下马威”代替。加上下马威读来顺口,意思简约明白,便广为流传。

随着词语意思的转变,下马威从初到任时要对下属显示威风,到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例如清朝人李渔在《蜃中楼·抗姻》中就说:“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

45.为什么称官员上任为“下车”

下马最初是指从马上下来的动作,发展成官员到任的意思要从古代的车说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黄帝时人们已能造车。车在夏朝时已相当普遍,夏还专设“车正”之职,专管车辆制造、车旅交通。到了汉朝,车子种类繁多,也按职位分为不同的等级:一般老百姓只能坐牛拉车,官员和富户才可以坐马车,中、高级官吏出行时乘坐的是轻快马车。为体现等级差别,汉朝还规定六百石至一千石的官吏只准“朱左”,即将车左边染成红色。二千石的官吏方允许“朱其两”,即车前多驾二马。至此,车就成了官员身份的象征。所以,古人便用“下车”表示官员到任。

46.尚书是什么职务

尚书在战国时也作掌书,齐国、秦国都有设置。秦朝时,尚书隶属少府,是低级官员,职责为在殿中发布文书。

到汉武帝时,因尚书是皇帝的近臣,所以地位渐高。据《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汉宣帝时,担任卫司马一职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对自己进行了不合理的差遣,尚书便责成卫尉改正。汉朝时卫尉是中二千石,是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却依然要受尚书节制,可见尚书一职在当时已经很有实权了。汉成帝时,设置尚书五人,品秩为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都是一些实权职务。曹,是当时的行政级别,处于台之下。

东汉政事全归尚书台掌管,尚书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最初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

魏设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来尚书台改名为尚书省,而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都成为了高官。

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隋唐时,尚书为正三品;明朝尚书为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1911年),才把尚书改名为大臣。

47.县一级行政单位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官员。

秦国商鞅变法时,小乡被合并为县,县令就是县的长官。秦汉法令规定:人口超过万户以上的县为大县,不足万户的县为小县。从秦起直至南北朝,对县行政长官的称呼依其辖区大小而有所不同,大县称令,小县称长。唐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则经常派遣朝廷官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亦称“知县事”,简称知县。如果当地驻有戍兵,知县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明清两代,知县成为一县的正式长官。

48.惊堂木产生于何时

惊堂木的正式名称叫“气拍”,也称“界方”或“抚尺”。惊堂木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有棱,取“规矩”之意,具有严肃法堂、壮官威、震慑受审者的作用。

惊堂木因使用人的级别不同,名称也不一样。皇帝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龙胆”,亦称“震山河”,意思是皇帝一拍四海皆闻,以显示其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妃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凤翥”,也称“凤霞”;丞相使用的惊堂木被称为“运筹”,亦称“佐朝纲”,用以显示身份;将帅使用的被称为“虎威”,还被称为“惊虎胆”,用以震军威;只有普通官员手中的那个小木块才叫惊堂木。

惊堂木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国语·越语》中记载:“惊堂木,长六寸,阔五寸,厚二寸又八。添堂威是也……”唐朝以前,惊堂木并无图案,只是为方便起见,将其顶面做成弧形而已。唐太宗时期,开始在惊堂木上雕刻动物图案,有龙、虎、狮等。

除了官员外,其他行业也有类似惊堂木的物品:和尚们用的醒木,说书人持的止语,现代拍卖师用的拍卖锤,教师使用的呼尺,等等。

49.尧制定的历法是怎样的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①

尧是古代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号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据《尚书·尧典》记载,尧曾经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以“敬授民时”。

50.传说中大禹治水花了多长时间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②

禹是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也被称为大禹、夏禹、戎禹。禹原来是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的命令治理洪水。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在治水十三年中,禹三过家门不入,后因治水有功,被舜选为继承人。舜死后,禹任部落联盟领袖。

51.汤武革命是怎么回事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①

文中提到的“汤”是指商朝的开创者成汤,“武”是指西周王朝开创者周武王姬发。《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中国古代把朝代更迭说成是天命的变革,称为“革命”。夏末时,统治者夏桀残暴无道,成汤领导部族和其他诸侯一起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朝。商朝末年,统治者商纣荒淫残暴,周武王姬发率大军伐商,推翻了商的统治,建立了西周。成汤和周武王的经历类似,都是因为统治者昏庸残暴而起兵夺取天下,所以历史上常常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称为“汤武革命”。

52.周公姓周吗

1943年春,周恩来在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干部学习会上作了《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年党对国民党的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他(戴季陶)大讲道统,说孙中山的道统是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②

文中提到的周公并不姓周,而是指西周初年的政治家姬旦,亦称叔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曾经辅助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的统治。因为姬旦的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被称为周公或周公旦。

53.古代的官员审案子时,衙役们为何要喊“威武”

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规定,审案时要喝堂威、拍惊堂木、树“回避”和“肃静”牌来传达法律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衙役们喊威武就是堂威之一。

衙役们喊威武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做了亏心事的人来说,“威武”的声音和用棍子有节奏地敲击地面会造成很强烈的压迫感;二是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也就是要求好人不能因权势、武力而屈服,做出违背道德与法律的事情。另外,衙役们同时喊“威武”还有整肃公堂的作用,表示公堂之上禁止大声喧哗、争吵,应当肃静以待,表示对法律的尊重。

54.“回避”、“肃静”的牌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在一些古装电影中,人们有时可以看到县官出门时打着“回避”、“肃静”的牌子,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县官是要跟百姓打交道的,所以县官出行只有“肃静”牌,没有“回避”牌。

只有县官以上的官员出行时才有“回避”牌,因为官员分为治民之官和治官之官两种,县官以下是治民之官,以上则是治官之官。治官之官只接受下级呈送上来的公务,不直接御民。如果百姓拦轿告状,他们不但不受理,还要对拦轿告状的人加以惩罚。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靠的就是以官来制官。皇帝就是通过对官员的层层节制,最终达到以一人之力掌控天下亿兆之民的目的。

55.古代的鸣锣开道有什么讲究

在古代,官员出行时,为了体现威严,不仅会打出“回避”、“肃静”的牌子,还会鸣锣开道。

其实,鸣锣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比如县官上街出行时,就鸣锣七下,意思是“军民人等齐闪开”;道、府一级的官员出行则鸣锣九下,表示“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而提督、巡抚一级的官员出行时要鸣锣十一下,意思是“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若是都统以上的官员出行,则要打十三棒锣,意思是“大小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所以,鸣锣开道除了表示威严以外,还有表明官员等级的意思。

56.古代的举报箱是什么样子的

最早的举报箱出现在战国时期,名为“蔽竹”。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他首先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并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在李悝的《法经》里,就详细记载了他设立蔽竹的经验。

公元684年,武则天执政时,在宫中设立了铜匦,这就是唐朝宫内盛行的举报箱。匦,音“轨”。铜匦,即铜制匣子。对于铜匦的设立,武则天曾下了一道专门圣谕,说她设立铜匦,是为了能听到人民的声音,使正义得到伸张。

按照武则天的旨意,铜匦分设在宫廷东、西、南、北四个对称的方位,以取“四德卫央”之意。据说,武则天经常让太平公主在暗处监视铜匦,以期得到真实的情报,避免出现执法者违法的现象。武则天设铜匦本意在加强皇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反腐败的作用。

57.古代的公堂之上为什么要悬挂“明镜高悬”的匾额

在古代,很多公堂都会悬挂“明镜高悬”的匾额。关于这个匾额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据东晋学者葛洪所著《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秦都咸阳。他在巡视秦王室存放珍宝的仓库时,发现了一面长四尺、高五尺九寸的镜子。这面镜子“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据说秦始皇常常用这面镜子照后宫女子,如有人“胆张心动”,就把她杀了。

这面镜子因出于秦地,故又被称为“秦镜”。人们以“秦镜高悬”来比喻当官的人明察是非、断狱清明。后来,许多当官的人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明,都在公堂上挂起“秦镜高悬”的匾额。但秦字容易让人联想到秦朝的暴政,于是“秦镜”逐渐演变成了“明镜”,“秦镜高悬”也就变成了“明镜高悬”。

58.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戚身份专权的人是谁

历史上第一个以外戚身份专权的人是西汉的吕后。

吕后(前241—前180),名吕雉,字娥姁,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皇后,又称汉高后、吕后、吕太后。其父早年为避仇人迁居沛县,将其嫁与当时还只是亭长的刘邦。

刘邦称帝后,吕雉被封为皇后,生子刘盈、女鲁元公主。吕雉身为皇后时,积极帮助刘邦铲除异己,杀掉韩信等朝中重臣。刘邦驾崩后,吕后立刘盈为帝,把持朝政。她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行使皇帝权力的女性,也开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后掌权16年,虽然对刘氏皇族来说是一个威胁,但她在掌政期间能重用人才,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后来的“文景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尽管历史对吕雉的评价多为负面,但也有人能客观地认识她对国家所作的贡献。如司马迁对她的评价就很高,说在她统治时期,“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59.历史上第一个干政的宦官是谁

宦官,又称为宦寺、舍人,俗称太监,是经过阉割后进宫服侍皇帝及其后宫的男子。宦官本无大权,且多不识字,但因其特殊的身份,成为离最高权力中心最近的人。尽管历代皇帝对宦官干政都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但宦官干政之事仍时有发生,甚至会左右政局。

宦官干政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秦国的嫪毐叛乱,是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宦官干政事件。

嫪毐(?—前238),战国末年秦国宦官,因得太后宠幸,权势很大,门下有食客千余人。公元前239年,嫪毐被封为长信侯,以山阳、河西、太原作为封地。次年,秦王政举行冠礼,准备亲理政务,嫪毐起兵叛乱,被捕处死。

60.历史上最早垂帘听政的人是谁

几千年以来,由于封建传统观念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女性都是隔窗、幔或屏与家庭之外的异性谈话。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更要遵守这一规定。但她们处理朝政就免不了要与大臣频繁接触,而隔着窗、幔、屏或由侍女传话很不方便,所以便有了垂帘。史家将女性执政称为“临朝称制”,民间则称其为“垂帘听政”。

中国最早实行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宣太后系春秋时期楚国王室贵族之女,后嫁秦惠文王。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四年后武王死,武王诸弟争夺王位,秦国岌岌可危。在此情况下,宣太后在其异父兄弟魏冉的协助下,终使宣太后之子秦昭王得以继承王位。

由于秦昭王继位时年纪太小,宣太后成为秦国实际的统治者。她任命魏冉为相,又封其同父之弟为华阳君,她的两个儿子为洛阳君和高陵君。一时间秦国的大权均被宣氏家族所控制。

宣太后控制秦政长达36年,开创了后宫干政的先河。

61.历史上的“铁面御史”是指谁

史上所说的“铁面御史”是指北宋仁宗时期的赵抃。

赵抃(1008—1084),北宋衢州西安(今衢州市)人,字阅道,号知非子,景佑元年(1034年)进士,累官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宋史·赵抃传》有云:“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

在宋史中,赵抃与包拯同传,被誉为“千古官守第一、千古治行第一”。后来,人们就用铁面御史指代那些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的官员。

62.尚方宝剑是怎样成为皇帝权力的象征的

尚方宝剑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的象征,最早见于《汉书·朱云传》。西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受成帝的宠幸,占有大量土地和财物,私生活极其淫奢。敢于直谏的槐里令朱云上书说:“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成帝大怒,认为朱云以下犯上,其罪当死。朱云紧抱殿前栏杆,据理力争,以至栏杆折断。最后,左将军辛庆忌为其求情,朱云才幸免一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折槛朱云。

朱云说的尚方斩马剑,还只是对皇帝权力的比喻,没有实体,直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时,才有了真正象征皇帝权力的尚方宝剑。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对于官吏贪赃枉法深恶痛绝。开国之初,他就设立都察院衙门。在都察院供职的数十位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七品官员,却有代天子巡视各地的职责。朱元璋还常赐他们尚方宝剑,表示它如朕亲临,用它可斩杀不法的地方官吏。

63.圣旨是什么样子的

圣旨是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时颁发的诰命或敕命。

圣旨均为卷轴形式,其轴柄质地按接受圣旨官员的品级,有严格的区分: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书写材料也十分考究,均为上好的绫锦织品。圣旨上的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对于圣旨的长度,历代都没有硬性规定:长的可达500厘米,短的约为200厘米;宽度一般约33厘米。

为了达到防伪的目的,有的圣旨两端会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有的圣旨印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尽管样式有所不同,但所有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写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

明清两代的圣旨都是由翰林院中的庶吉士撰拟的,所以,圣旨的文字端庄秀丽、圆润飘逸。圣旨的行文极为洗练,几乎达到无可增删的程度,其内容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64.清朝皇帝如何吃饭

皇帝怎么吃饭,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吃法。饭菜的丰盛程度和搭配方法,也因皇帝们口味和喜好不同而有异。目前知道比较多的是明清皇帝的吃法。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三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因为皇帝贵为天子,吃饭也有一套专业术语: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皇帝的吃饭时间不固定,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

清朝皇帝吃饭时要摆谱。所谓摆谱,就是摆菜谱。因为按照标准,清朝皇帝一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大桌。摆谱不仅是显示皇帝的威仪,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把每道菜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都在盘子边标得一清二楚。这样做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示掌勺厨师的手艺;二是如果饭菜出了质量问题,追究起来也方便。

皇帝吃饭时都是自己一个人吃,旁边会有侍膳太监。皇帝不用自己夹菜,太监会送到嘴边。皇帝吃饭时,除了太监在场,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等。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就会把吃不完的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就站在另设的桌子旁吃。即使不饿,但因为是皇帝赏的,也必须得吃,还要表现得吃得很香。

65.除了三宫六院,还有多少女人为皇帝服务

对于皇帝的后妃,民间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提法。其实,皇帝后宫的编制历朝历代虽大略近似,但在名目和数量上却并不相同。“三宫”最早是指诸侯夫人所居之处,而天子后妃居所则叫“六宫”。如《礼记》中有“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的说法,《周礼·天宫内宰》中也有“王后帅六宫之人”的记载。明清以后,所谓的“三宫”一般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

六宫为皇后居所,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到了唐朝,六宫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所言“六宫”就泛指后妃,而不是专指皇后,明以下遂泛称后妃为“三宫六院”。

所谓“七十二嫔妃”,不过是泛指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多于此。《管子·小匡》即言“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记·昏仪》在说到周朝后妃制时,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后世皇帝参照这个说法,后宫人数多至数千。

66.皇帝是怎样迎娶皇后的

皇帝和皇后结婚与民间百姓结婚在程序上大体相同,一般也要遵守《礼记》中约定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不同的是,皇家的大婚仪式更为隆重和讲究,且皇帝绝不会亲自去迎亲,而是让皇后的娘家人将皇后隆重地送上门。

在“六礼”的每一个环节,皇帝都要给皇后娘家送彩礼。皇帝的彩礼对皇后的娘家来说是一份真正的厚礼。例如在汉朝,仅黄金就要送万斤以上。所以,皇帝即便想多结几次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花大价钱的。

皇后与皇帝结婚时也要进洞房,但与民间洞房习俗不同的是,洞房并不在皇帝自己原来的寝宫内,一般都是把举行仪式的地方当做皇帝大婚之夜的洞房。

67.皇帝为何称皇后为“梓童”

“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见于《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书中记载“妲己乃问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进宝,近日进得何宝?将来与子童随喜看之。’”这里的妲己在纣王面前就以子童自称。“子童”一词应由小童衍变而来。《论语·季氏》有“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的记载。可见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

南宋时,程朱理学大盛,认为小童的“小”字用在皇后身上有不敬之嫌,便用子取代小,小童便衍化为子童。

由于子与梓声韵相同,且梓为木中之贵者,古人又将梓视为有子的象征,如《尚书大传》中有“梓者,子道也”的说法。所以,子童逐渐被梓童所替代。例如《西游记》中有“那国王急睁眼睛,见皇后的头光,他连忙爬来道:‘梓童,你如何这等。’”

68.公主的丈夫为何被称为“驸马”

唐初经学家颜师古在《汉书注》中说:“驸,副马也,非正驾车,皆副马。”“驸马”全称是“驸马都尉”,为汉武帝所设,其职责是为皇帝外出时掌管驾驭副车的马匹,多由皇室及外戚、诸公主的子孙充任,是一种近侍官。

三国时魏国的美男子何晏娶了魏文帝的女儿金乡公主,文帝任命他做驸马都尉。西晋的杜预娶司马懿之女高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之女常山公主后,都被授予驸马都尉。

在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通常都会获得“驸马都尉”称号,简称为“驸马”,但这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

69.“黎民”就是“百姓”吗

在现代,黎民百姓泛指普通百姓,但在古代,“黎民”和“百姓”指的是不一样的人群。

在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被统称为“蛮族”,九黎族是其中的一支。九黎族是由九个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每个部落又包含九个兄弟氏族,加上族内以黎族人和苗族人居多,故该部落联盟被称为“九黎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在他的带领下,九黎族是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

为了应对蚩尤的进攻,中原地区的黄、炎、夷三族结成联盟。黄、炎、夷三族联盟由一百个氏族组合而成,所以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这就是“百姓”一词的来历。蚩尤率领的九黎族被黄、炎、夷三族打败后,俘虏被称为黎民,这便是“黎民”一词的来历。

黎民被俘后就成了百姓的奴隶。据载,舜命契教化百姓,而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上是用刑法强迫苗民和黎民耕种来养活百姓。所以,在古代,“百姓”与“黎民”实际上就是奴隶主与奴隶的代名词。

70.郡主、公主、县主有什么不同

“公主”这个名词是春秋战国时代才开始有的。周朝的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当时各诸侯国的诸侯一般称“公”,“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由于是诸侯主婚,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

在西汉,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被称为“公主”,诸侯的女儿被称为“翁主”。唐初经学大师颜师古在《汉书·高帝纪下》“女子公主”条下解释说:“天子不亲主婚,或谓公主;诸侯王即自主婚,故其主曰翁主,翁者,父也,言父自主其婚也。亦曰王主,言王为其主婚也。”

东汉时的公主一般称“县公主”,如光武帝的女儿舞阳公主、涅阳公主,舞阳和涅阳都是县名;晋朝的公主则是“郡公主”,因为公主封号之前是郡名,如晋武帝的女儿平阳公主。这样的“县公主”和“郡公主”也可以简称为“县主”和“郡主”,所以从东汉到晋朝,县主和郡主都是皇帝的女儿。

到了隋唐时期,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

71.古代官员夫人的品级是怎么划分的

夫人的品级从夫,一品称夫人,二品也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称孺人,八品称八品孺人,九品称九品孺人。其中,一品诰命夫人是最高的封号。

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诰命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在明清时期,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上的诰命。

清朝诰命用五色丝织品精制,书满汉文,皇上钤以印鉴。

72.谁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

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将军。

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据专家推测,妇好在嫁给武丁之前应该是商朝下属或周边部落的母系部族首领或公主,有着显赫的地位和非凡的见识。妇好嫁给武丁后,展示了自己惊人的作战能力。据甲骨文记载,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叛乱,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去镇压,结果大胜。于是,武丁让她担任军队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独立的小国,帮助武丁拓展了疆土。因为她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武丁赐予了她大量的封地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被人们尊称为“妇好”或“后妇好”。妇好死后,武丁追其谥号为“辛”,后人又尊称她为“母辛”、“妣辛”、“后母辛”等。

在所有现存于世的甲骨文献中,“妇好”出现频繁。在已发现的商朝文物中,有一件重达九公斤的大铜钺,上面饰有双虎噬人纹、铭刻“妇好”两字。这说明妇好的确是一位领兵作战的女将军。

73.古代的“三军”指哪三军

在古代,“三军”指步、车、骑三军。《六韬·战车》中说:“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三军”的说法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春秋时,大国通常都设三军,但各国称谓有所区别,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称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

随着时代演进,上军、中军、下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到了唐宋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

74.为什么把战败称为“败北”

“北”是“背”的最初写法。《说文解字》中说:“北,背也,二人相背。”所以“北”可以引申为人的背部。

古时两军作战,打了败仗的一方在向后逃跑时,总是以背对敌的,所以“北”就增加了“失败”这一义项。例如,《孙子兵法·军争篇》中说:“佯北勿从,锐卒勿攻。”这里的“北”就是败或败逃的意思。

秦汉以后,败北成为一个双音节的常用词。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75.“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中的君王指的是谁

2000年12月26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作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晚唐诗人罗隐曾作诗嘲讽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①“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一句中的君王指隋炀帝杨广,该句出自晚唐诗人罗隐的《炀帝陵》。其意思是隋炀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夺取的江山大业丢掉,只换取了几亩埋葬尸身的雷塘荒田。

法 律 典 章

76.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南面称孤

南面就是面朝南,孤是皇帝、王侯的谦称。南面称孤就是面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7.古代帝王是如何祭天的

周朝祭天的正祭于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

随后在乐声中“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座后,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祭献者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为“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最后,天子还要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78.封禅仪式是什么样的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改朝换代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为“祭天”,指皇帝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为“祭地”,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战国时齐鲁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史记·封禅书》有“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管子·封禅篇》则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可见,封禅之仪在“三皇五帝”时便已有之。后世从秦始皇开始至宋真宗为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封号,此后,明清两朝将原来的封禅改为了祭祀。

79.只有皇帝能称自己为“朕”吗

在秦始皇称“朕”之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但这时“朕”的意思不同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而是“我的”的意思。比如,《尚书·舜典》中有“汝作朕虞。”其意思就是“你做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

从秦始皇开始,“朕”成为皇帝的专用词,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中国帝制终结。但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也曾有不是皇帝的人自称“朕”。比如,《后汉书·和殇帝纪》中有“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的记载,这位在诏书上自称“朕”的太后就是东汉殇帝、安帝时期的邓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为“朕”的太后。《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也有“太后曰:‘朕辅先帝逾三十年,忧劳天下。爵位富贵,朕所与也;天下安佚,朕所养也。’”当时,武则天还没有称帝,但也能称自己为“朕”。

80.古代皇帝的年号是怎么回事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他的这一创举深刻影响了后世皇朝的纪年方式。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年号制度才被废除。

新君即位一般都会改换年号,称为改元。年号一般都含有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寓意,但也有例外,某些皇帝的年号得名于一些特殊事件。如公元前134年,因彗星出现,汉武帝就改年号为“元光”;又如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带领群臣在郊外狩猎时,捕到一只原来从未见过的角兽,因此改年号为“元狩”。还有的年号纯粹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如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8个年号,其中有“天授”、“如意”、“长寿”、“万岁通天”等。武则天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还有的年号附会一些荒诞无稽的现象,以体现所谓的天意。比如宋真宗第三个年号为“大中祥符”,说是这一年的正月,“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被号称“天书”。宋真宗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吉祥,于是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由于年号太多难免有导致纪年混乱之弊,所以,自明朝开始,皇帝从登基到驾崩,基本上只使用一个年号。

81.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皇帝或有地位的人死后,都会获得谥号。谥号选取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皇帝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再由即位皇帝宣布,而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传统观点认为,谥号的使用始于西周早期。当时的谥号为统治者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谥号的主要作用是“劝善戒恶”。皇帝的谥号大致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和贬的恶谥三种。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对皇帝的赞美,怀、悼、哀、闵、殇表达了对皇帝的同情,而厉、灵、炀就属于恶谥。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用“太祖”或“高祖”,后继君主用“宗”。

在称呼已死帝王时,通常将庙号放在谥号之前以此构成全称。但由于唐朝以前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所以,人们习惯上对唐朝以前过世的皇帝呼其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且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82.古代皇帝的尊号是怎么回事

皇帝的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如唐垂拱四年(688年),为配合武则天称帝,武承嗣伪造瑞石,上有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因此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武则天做了大周皇帝后,加尊号为“圣神皇帝”,三年后又加为“金轮圣神皇帝”,次年又在“金轮”前加“越古”两字。

唐宋时,帝王为自己加尊号的做法成为惯例,但是,唐朝加称并不形成定制,而宋朝则确定在每年大祀之后,“群臣诣上东阁门,拜表请上尊号”。如宋太祖于乾德元年(963年)受尊号“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的谥号。

83.为何很多朝代都有文帝和武帝

文帝、武帝中的“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谥法的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的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经天纬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桓、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被谥为“文”,称为“文帝”。“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又明智的可谥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文帝”,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但到后来谥号完全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84.唯一由皇后做主祭人的国家祀典是什么

农耕与养蚕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植桑养蚕业也有自己的神灵,即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西陵氏嫘祖,她被尊称为“先蚕”。

按照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自周朝始,在国家祀典中,就已确立了“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格局。

亲蚕祭祀程序繁缛,除了一般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献祭品外,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为“躬桑”的皇后采桑礼。此礼行于祭先蚕次日。行礼时,皇后手持金钩与金筐,在诸多随员陪同下,至蚕坛内的桑林采桑。桑林旁彩旗招展,太监鸣金鼓,唱采桑歌。此礼虽名为皇后躬桑,实际上皇后仅采桑叶三片,便上观桑台观看妃嫔、宫女等人采桑。

祭祀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蚕母将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喂蚕。皇后通过亲蚕祭祀,表明自己已为天下织妇做出榜样。

85.“命”和“令”有什么不同

“命”和“令”都是我国最古老的公文文种。命始于《尧典》,是命官之辞,宋毛晃增注“礼部”韵略谓:“大曰命,小曰令,上出曰命,下禀曰令”。王言称命,可以用以命官,如《尚书·说命》就是一篇任命傅说为相的“命相之辞”;命也可以用于封爵,如《尚书·微子之命》;命还可以用于赏赐,如《尚书·文候之命》。可见“命”是最高统治者使用的文种,是属于制定律法时使用的公文。秦改命为制,“命”的名称废止。“令”始见于《尚书·冏命篇》:“发号施令”。据宋毛晃注释:令小于命,是古代皇帝下达指示的下行文文种。战国时期,令形成正式公文文种,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战国时将‘命、誓、诰’以令行之。”令指发布的命令文书。秦始皇改令为诏,而令成为皇后、皇太子发号施令的专用文书;汉以后恢复君臣同用令文书,如西汉萧何有《令诸大夫》。南北朝时,太后、太子使用的令改称“令书”,如《南史·王规传》载有“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信书”。隋唐以后,皇后、太子使用的令书又被重新改为令,一直沿用到清朝。

86.五刑是指哪五刑

在古代,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作为中国奴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始于夏,发达于商、周,影响及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延续达数千年之久。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其中除了大辟是死刑外,其他四种只会对犯人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又叫肉刑。

墨刑也叫做黥(音“晴”)刑,被判墨刑的犯人先被割破面部,然后涂墨。犯人伤好后,面部会留下深色的伤痕。墨刑是五刑当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意在使受刑人蒙受耻辱。汉文帝时,墨刑曾被废除,但在五代十国又被重新恢复。直到清光绪末期,墨刑才被彻底废除。

劓即割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与人的尊严密切相关,因此劓刑较墨刑为重。汉文帝曾废除劓刑,用笞三百来代替。

剕刑,也作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砍足曰剕,砍手曰刖。另外,与砍去手足相类似的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

宫刑,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作为死罪减等刑。隋朝时,宫刑被正式废除。

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凌迟等。

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指笞、杖、徒、流、死。这五种刑罚在隋唐以前已经存在,到了隋唐正式成为法定刑罚。

笞,其刑具用小荆条拧成,到了清朝则用竹板做成。这种刑一般用刑具击打犯人的臀部。

杖,其刑具用粗荆条拧成,击打部位是犯人的背、臀和腿。

徒,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篇》解释说:“徒者,奴也。”

流,就是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

死,隋唐之后死刑一般只有绞和斩两种,宋、元、明、清还加上了凌迟,明、清加了枭首。

87.什么叫“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这里的刑是指奴隶制五刑,即墨、劓、剕、宫和大辟。“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士大夫即使犯法,也不要对他们使用刑罚,是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

但“刑不上大夫”绝不是说士大夫犯了法不给予惩处。正如《周礼》所言:“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对此,孔子的解释是“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古者刑不上大夫,乃以励廉耻也”。大意是说,对于君子,要通过“廉耻”之心去约束他,而不要用肉刑这种侮辱人格、挫伤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罚。同时,孔子认为士大夫既然是读书明理的人,犯轻罪则应自请处罚,不待有司来缉拿;犯重罪则应自寻了断,不待有司来动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以不勉励也”。它就是指对于一个有节操的士大夫而言,是宁死也不可受腐刑之辱的。

可见,“刑不上大夫”主要是在勉励有节操的君子要有廉耻之心,宁可死也不要受到五刑之辱,与其受刑,不如“引决自裁”。

88.铁券真能免死罪吗

汉初,刘邦为了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当时的铁券还没有免罪和免死的功能,仅是封侯的凭证。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铁券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开始有免死、免罪的功用。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都赐给铁券,宠臣、宦官也可获得铁券。

唐朝以后,铁券上不仅刻有受封人的爵衔、官职及功绩等,还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之类的字样。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本人或后世犯罪时可以此为证推念其功予以赦减。

宋朝以后,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明朝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级,各依等级颁发铁券,不得逾越。明朝铁券依照唐制,除谋反、谋大逆,一切死刑皆免,但免后要革爵革薪。

汉时铁券上的文字是用丹砂填字,因而称为“丹书铁券”。梁时用银填字,称为“银券”。隋时用金填字,因而也叫“金券”或“金书铁券”。由于铁券可以世代相传,也被称为“世券”。不过,无论铁券的形制如何演变,内容如何丰富,都是皇帝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其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率世历俗”的范畴,与现代的勋章、奖章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吻合。

89.作奸犯科中的“科”是指什么

“作奸犯科”一词出自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出师表》。“作奸”是做坏事,“科”指法规、法令。

在汉朝,针对某种事类的单行科罪条文叫“科”,比如有处罚藏匿罪犯的“首匿之科”,惩罚逃亡人的“亡逃之科”,惩罚投寄匿名信的“投书弃市之科”等。《后汉书·陈宠传》载:“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科条,即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令条文。“科”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对犯罪者处以刑罚。所以,作奸犯科的意思就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90.在古代为什么一般要在秋后处斩犯死罪的人

在古代,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到冬至以前才能执行。这一做法始于西周,到了汉朝成了制度。

之所以要秋后问斩,与古人的自然神权观念有关。古人认为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是树木凋零的季节,象征肃杀。所以,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要顺应天时,否则要受到上天的惩罚。皇帝作为上天的儿子,更要遵守天意,按照天时行事。

此外,在秋冬季节,农民没有繁重的劳作任务,比较清闲,这个时候行刑,更能起到教育、警世作用。

91.在古代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中国古代一直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纠缠与处死自己有关系的人员。所以,古人要选在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这样可以让鬼魂不敢出现。“时”和“刻”实际上是两套计时系统单位。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午时”大致是中午十一点至十三点之间,“刻”是指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桶上划有一百刻,滴漏桶一昼夜滴完,所以换算的话,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所以午时三刻应该是将近正午十二点,这个时候太阳正好在天空中央。在古人看来,此时应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古人要在午时三刻开刀问斩。

92.监狱的名称怎么来的

“狱”字最早出现在商朝末期。古代用两犬相争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争讼,并以“狱”这个字来表示“相告以罪名”,可见,狱最初含有判定有罪的意思。由于一旦判定有罪必定被监禁,所以,狱逐渐演化出牢狱的意思。

在西周之前,收押并监禁犯人的场所并没有通用的称呼,如夏有“圜土”、“夏台”、“牗里”、“念室”等土牢;殷商的监狱叫“羑里”,还设有“冰圉”、“艾圉”、“戈”、“旁方”、“东对”等监狱。

西周时期以“囹圄”作为囚禁罪犯并强制进行教育使之改过的通常之狱,而关押有罪但够不上肉刑的轻犯的监狱仍叫“圜土”。战国沿用周制称监狱为“囹圄”,宫中所设狱名为“永巷”。秦时监狱也称“囹圄”,中央设有廷尉狱(也叫咸阳狱)。

从汉朝开始,监狱始通称为“狱”,并一直使用到元朝。到明朝时,始称狱为“监”,取其监察之意。清朝以后,“监狱”成为一个固定的名词,用以关押犯人。

93.古代有拆迁补偿法规吗

北宋王安石的一个追随者曾起草了中国第一部拆迁补偿条例,并经宋神宗御批通行全国。根据该条例规定,朝廷有责任对拆迁户进行实物安置或货币补偿。如果是实物安置,就由主管官员测量待拆住宅,由户部拨款,在别处建造同等面积的住所,供拆迁户居住;如果是货币补偿,由主管官员对待拆住宅进行估价,取房契上的原价和房屋的时值,折中进行补偿。

94.古代有“钉子户”吗

在古代,土地买卖已经普遍采用契约形式。这种契约虽属于民间契约,但是必须向官府申请并得到官府许可的凭证。如果没有经过这一程序就擅自进行土地买卖,则“财没不追,地还本主”。

土地买卖双方订立契约都要出于自愿,不能强买强卖。为了保证双方都是自愿的,在签订契约后,买卖双方都要在契约上画押。

被誉为“清朝第一红顶商人”的胡雪岩在杭州建造房屋时就遇到一个“钉子户”——他家旁边有个剃头匠死活不肯搬家,即便胡雪岩出的价码为当时市面价格的6倍,但剃头匠仍坚持不走。无独有偶,据说蒋介石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以后,想把位于浙江奉化武陵镇上的旧房子拆掉扩建一下,于是出高价让周围的邻居拆迁。别人都搬了,就有一个卖千层饼的小店不给面子,如今这个叫“周顺房”的千层饼店还像个楔子一样嵌在蒋家大院的一角。

95.古人如何保护版权

早在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初步的版权意识。《礼记·曲礼上》中所说的“剿说”就是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意在告诫人们不能剽窃他人作品。但在北宋以前,剽窃者只会受到道义上的谴责,并不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唐朝之前,书籍大都是手抄本,数量有限,所以侵犯版权的问题并不严重。但自从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书籍的盗版问题就愈演愈烈。宋朝的每一个皇帝几乎都颁布过“禁止擅镌”的诏令,也就是禁止擅自翻印书籍。此外,各级政府都设有专门针对盗版的审查、查禁机构。当版权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他可以到官府检举、控告。官府则会缉拿盗版人,并将盗版书籍销毁。

元朝开创了书籍印刷、出版前的审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杜绝剽窃、防止盗版有一定的作用,但明朝取消了这一制度。到了清朝,连北宋那样保护版权的立法也没有了。

直到晚清,在西方列强的威胁下,清政府于1910年颁布了《大清著作权律》。这是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在中国版权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6.古代有律师这个职业吗

古代帮人办理诉讼事务的人被称为讼师。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讼师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邓析是郑国的大夫,精通法律,他凭借这一优势经常帮别人打官司。他还制定了收费标准,重大案件收上衣一件,小案则收短衣一件。邓析的这种做法与现代的职业律师颇为类似,可说是中国律师的鼻祖。

在古代,讼师往往被视为添乱者与麻烦制造者。在古人看来,讼师手中的笔就像刀一样能取人性命,因此又称他们为“刀笔吏”。历朝统治者视讼师如洪水猛兽,认为他们蛊惑人心、败坏社会的淳朴风俗,所以千方百计打压讼师,限制讼师的活动。唐朝还专门立法对讼师的行为进行限制。如《唐律疏议·斗讼》规定:讼师挑唆亲属相告(如子告父,父告子)或奴婢告主人,则按所告之罪减一等处罚。即使讼师为亲属之间的诉讼提供帮助,也被认为是挑唆亲属相告。唐以后各朝都沿袭了这一做法。

97.什么叫“打官司”

“打官司”用现代法律术语表示就叫“诉讼”。在古代,“官”和“司”都指“官方”、“官府”、“官吏”、“掌管”等意思。发生利害冲突的双方到官府或官员那里请求裁决是非,官府或官员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裁断的活动,民间就称之为“官司”。发生利害冲突的双方到官府或官员那里告状,请求其裁决是非,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的活动则被称为“打官司”。有些地方甚至还把受到处罚说成是“吃官司”。

98.古人打官司需要缴纳哪些钱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民刑合一的体制,诉讼费用在各朝律典中并没有专门规定。然而,古代老百姓打官司并非是免费的,一旦案子得到受理,告状之人需要交纳许多费用。比如,仅仅诉讼过程中,衙役就可以向当事人索要鞋袜钱、酒饭钱、车船钱、招结费、解锁钱、带堂费,等等;书吏可以向当事人索要纸笔费、挂号费、传呈费、买批费、出票费、到案费、铺堂费、踏勘费、结案费、和息费,等等。任何官员对此都不能不默许(顶多稍加约束而已),因为这的确是解决手下薪水不足的方法。

99.古人是如何进行庭外调解的

中国古代崇尚无讼,认为没有诉讼的社会才是理想的。所以,早在西周时就有庭外调解制度,以便在诉讼之前解决争端。古代历朝都设有专门负责处理纠纷的官员,他们的工作就是调解百姓之间的仇怨。虽然在不同时期,他们的工作范围与调解方式大不一样,但他们的目标都是希望通过调解阻止诉讼的发生。

为了达到大是化小,小事化了,实现无讼,历朝历代的调解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如汉朝时,一旦出现诉讼,地方官员要出面不断自责,让当事人内疚到主动撤诉。明朝规定,不经过调解直接起诉,原告要被杖打六十,再发回去进行调解。

最特别的调解方式要数西周。西周时负责调解民众争端的人叫“调人”,他们并不管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只调解人命官司。而他们调解的方式也很特别——劝说凶手逃跑。如凶手杀了别人父亲必须跑到海外,杀了别人的兄弟,则必须逃到千里之外……如果凶手不逃,他们就在受害人家里放块叫“瑞节”的玉,表示调解失败,受害人家属就可以将凶手捉拿送官。

100.古代的状纸是怎样写的

在古代,很多人都不识字,打官司时就需要请人写状纸。比如宋朝时,就有许多以诉讼为生的代笔人及写状钞书的铺户,官方还对其进行资格认证,并发给牌照登记注册。据北宋李元弼所著《作邑自箴》记载,当时如要开一个写状钞书的铺户,要召三个身家清白且和本县官吏没有亲戚关系的当地人作保,经检验核实后,连同保人资料同时注册。铺面门口要求挂木牌写明诉状的格式及其应遵守的规则,然后才发放一个小木印,用来给铺户代写的状纸画押。

状纸要求用红笔将所告事项写在最前面,中间不能有随意涂改的痕迹,要仔细询问事主事情的经过,不能添油加醋地评论。70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及残疾人不能做原告,因为宋朝的法律规定,原告如果败诉的话是要受“杖责”的。所以,朝廷屡发诏令,除重大事项外,禁止这些人到官府论诉,而应该让他们的家人陈状。

南宋的黄震之在《词诉约束》中还列举了十种官员不得受理民讼的情况,即“不经书铺不受,状无保识不受,状过二百字不受,一状诉两事不受,事不干己不受,告讦不受,经县未及月不受,年月姓名不实的不受,披纸枷、布枷、自毁咆哮、故为张皇不受,非单独无子孙孤孀、辄以妇女出名不受。”

101.“杀威棒”指的是什么

在封建社会里,犯人收监前或被发配充军的犯人初到边镇时,为使其慑服,常先施以棒打,这就是所谓的“杀威棒”。如元关汉卿所著《蝴蝶梦》第三折有“别过枷梢来,打三下杀威棒”。李致远的《还牢末》第二折有“旧规犯人入牢,先吃三十杀威棒”。《水浒传》第九回:“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此一顿杀威棒下来,即便是身体强壮之人也非养个一两个月才能痊愈。不过,这杀威棒算是额外之刑,可打可不打,倘通融得好,自然可免,便是手下留情也很不错。不过,要是通融不好,犯人则要遭殃。所以沈从文在《新与旧》里写道:“尤其是那四十下杀威棍,对于一个刽子手似乎更有意义。”

102.画押是怎么回事

押印起源于商周亚形图徽。亚形除了装饰作用,可能还具有凭信的功能,故“亚”字假借为“押”字。一般的契约用“指押”,就是将签押人的食指按在合约上用笔记下食指指端和下面两个指节的位置(画3个道)。而比较重大的合约,例如买卖人口等则用“掌押”(也称“箕斗押”),即将整个手掌沾满墨迹画押。古代对犯人进行转移关押或流配时,为了防止掉包,要求犯人在交换文件上押拇指押,即将大拇指沾上墨迹签押。后来,官方逐渐将此法向民间推行,但有的百姓由于忌讳(以前是犯人的专用),则采取了在画押的位置画个圈代表拇指押。十字押出现后很快替代了指押,所谓十字押就是在合约上用笔画个十字。

春秋末期,封建社会政权成分复杂了,表明身份、履行职能、上下沟通都需要凭证。由于指押识别功能不高,笔迹容易被别人模仿,于是逐渐被印章所代替。后来,随着文人治印的兴起,印章的防伪功能也在不断弱化。到了宋朝,出现一种花押签。这种手写的花押签是文人们笔走龙蛇的鬼画符一样的东西,将几个字连在一起写成一个字,使人难以辨别是什么字。由于其难以模仿,于是反而成了一种验证身份的手段。由此,花押签逐渐被广大文人阶层以至官僚体系所接受。为此,我国从宋朝起就有了专门设计花押签名的签名馆。凡考中进士的人,都要到京城的签名馆买签名,俗称买花押。然后,闭门练习几天,把练好的花押交到吏部备案,换回官印。此后,无论这个人到哪里做官,在其呈送给朝廷的文件上都要有自己的花押,以验明正身。

103.古代案件的审判程序是什么样的

明清时,对案件实行逐级复审制。徒刑案件要经过州县、府、省按察使司三级审理,才由按察使司结案终审;流刑案件要经过州县、府、省按察使司及朝廷刑部四级复审才能结案终审;至于死刑案件则更要经过朝廷三法司会审或朝廷各部门长官会同审理的“朝审”或“秋审”,再报皇帝勾决,才算是终审。

州县长官对于杖一百以上的案件虽然没有结案权,但仍须侦查破案、反复审理,以搞清事实,并提出判决意见,然后将案犯、卷宗一起解送上级衙门。这一步骤叫做“解审”,上报的卷宗文件叫做“申详”。

申详一般又分为据报、勘检、叙供、审勘四个部分。据报是案件起诉或报案情况的简要回顾,如有诉状,要附上诉状抄件。勘检是对现场勘查和尸伤检验情况、侦查破案情况的说明。叙供是审讯记录。审勘是州县长官对于自己不能审结的案件提出的判决意见,也称“拟律”。又因为这一段文字的起首一般都是“卑职看得”、“卑职勘得”,所以,审勘习惯上又被称为“看语”或“勘语”。

如果州县长官的申详都能一路通行无阻,就会显得各级上司太无能了。所以,上司总会找点毛病来驳诘。为此,州县长官在写申详时要特意留出一点破绽来让上司驳诘,再以“禀帖”或“议帖”进行“顶复”、“顶详”。

104.什么是笞杖刑

笞杖俗称“打板子”,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刑罚。“笞”的本意是用竹条或木条对人进行抽打,“杖”的本意是拐杖。古时候,儿子不孝,父亲可以用拐杖打他。后来,笞杖就演变成一种刑罚。

中国古代从隋朝始以笞、杖、徒、流、死为五刑,后世称为封建制五刑,一直延续至明清。以清朝为例,审讯级别分为县、府、按察司、总督或巡抚四级。州县一级只能决定笞杖刑的案件,且县官只有处杖一百的权力。而当时笞杖刑标准是:笞刑,分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共五个等级;杖刑,分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同样也是五个等级。

105.公堂上打板子有什么讲究

笞杖刑所用的笞被称为“小竹板”,重不过一斤半;杖被称为“大竹板”,重不过二斤,笞和杖均为五尺五寸长。

较为常见的笞杖之刑是杖臀,即打屁股。宋元两代都有“去衣受杖”的规定。明清两代沿袭旧制,即使妇女犯了奸罪需要接受笞杖时,也必须脱了裤子受杖。对于妇女来说,笞杖要受皮肉之苦,也是难堪的精神之辱。

笞杖刑是五刑中的基本刑罚,也常用于刑讯逼供。虽然古时对刑讯逼供在法律上做了一些限制,比如有囚犯因刑讯致死,则要处主审官杖一百至流刑三千里的刑罚。但实际上,主审官往往随意使用笞杖,公堂上打死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106.十恶不赦是指哪十恶

十恶是指谋反、大逆、反叛、大不敬、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不道、不义等十项古人认为最严重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十恶最初为佛教用语,指十种会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我国封建时代刑罚制度也有“十恶”之罪,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北齐时,《齐律》列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这是“十恶”的雏形。隋朝时,随着佛教的兴盛,佛教的“十恶”之名被引入律法,以之代替了《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十恶”之罪名遂正式出现。

到了唐朝,《唐律疏议》对“十恶”作了具体的解释:“谋反”是颠覆国家的行为;“谋大逆”是怀着不满的心情破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及宫阙的行为;“谋叛”是背离本国、里通外国的行为;“恶逆”是殴打、谋杀祖父母、父母及叔伯等长辈;“不道”是指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肢解人体等无视人道的行为;“大不敬”是偷盗天子用来祭神的东西和天子的车、衣、物的行为;“不孝”是向官府告父母的状,对祖父母、父母等进行诅咒、谩骂等行为;“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不义”是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等顶头上司和受业老师等违背义理的行为;“内乱”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行为。“十恶”触犯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或者违反了儒家的伦理纲常,威胁了国家的统治基础和秩序,历代封建法典皆将之作为不赦之重罪。

107.古代对妇女行刑时有哪些手段

明朝规定妇女犯了奸罪需要笞杖的,必须脱了裤子裸体受杖。于是民众之间有仇怨的,一方就寻找事端,指控对方家中妇女有奸情,然后贿赂官府,让官府逮捕被告妇女裸体受杖。到执行刑罚那天,原告一方事先约集亲友,一齐来到公堂,名曰“看打”。他们又花钱买通行刑的衙役,让他们在行刑时对受刑女子百般凌辱。衙役干这种事有很多名目,其中一项是“晾臀”,就是在县官还未升堂时,衙役就会先把被告妇女的裤子脱掉以示众。有时行刑完毕,衙役仍不让妇女穿上裤子,而把她们拉到门前大街上让众人参观,名曰“卖肉”。

还有一种惯例是让被告妇女光着脚过堂。未过堂之前,先在衙前戴着刑具暂押。这时,仇家就趁机闹事,怂恿无赖子弟把这妇女的鞋子脱掉,裤子褪下,有的人还会顺手把鞋子拾去,让满街人随意传看。如果这天县官不出堂,第二天照样闹一番。在过堂之后,还要将该妇女监押在衙门前示众一天,无赖子弟又来终日围观,抚摸挑逗,嬉笑取乐,让妇女羞辱难耐,有的甚至当场自尽。

108.幽闭是一种什么样的刑罚

幽闭是古代针对犯罪妇女的一种刑罚,始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最早见于《尚书·名刑》。

至于如何实行幽闭,历史上说法不一。北周经学家孔颖达认为幽闭就是“闭于宫,使不得出也”。意思是说把女子幽禁于宫室之内,不让其出门。这和现代的关禁闭有点相似。

明朝秀才徐树丕认为幽闭是“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意思是说像阉割雌性的马和猪等牲畜一样,将犯罪妇女的生殖器“剔去其筋”,使其性欲彻底灭绝。据说,明朝初年常用这种刑罚,但由于危险很大,受刑的妇女多半被弄死,所以后来不再使用。

另一明朝人王兆云在其所著《碣石剩谈》中记载幽闭之刑是“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至于什么器官坠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子宫,有人认为是阴道前壁。清朝人吴芗对此解释说,妇女阴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其坠下来,就会像闸门一样闸封阴道,无法人道,从而达到惩处女子的目的。

王兆云自称这一解释得自“刑部员外许公”,大概是可信的。由此可见,“幽闭”就是人为造成的子宫脱垂,对人体的伤害仅次于死刑。

109.凌迟是怎样行刑的

凌迟也称“陵迟”或“剐刑”,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本意为缓缓的山丘,但作为一种刑罚,则是指将犯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使其痛苦地死去。

凌迟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因非国家法典允许,算是私刑。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代,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其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

在清朝以前,凌迟主要惩治犯有谋反、大逆等危害皇帝权威的人。但到了清朝乾隆时期,犯有打骂父母或公婆、儿子杀父亲、妻子杀丈夫等触犯伦理道德的罪犯也要处以凌迟。此外,在清朝中前期,为了镇压农民反抗,对于不按时缴纳赋税的也要处以凌迟。

凌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刑罚。一般是将人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再是枭首,最后肢解。明朝时期,大多数遭受凌迟之刑的犯人都要被割上上千刀。太监刘瑾被处以凌迟时,被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一共用了三天时间。

到了清朝,凌迟的刀数大致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之分。1905年,凌迟终于得以正式废除。

110.太监制度始于何时

太监是指被阉割了生殖器的男性,在宫闱中服侍皇帝及皇后妃子等女性,操作宫中杂物的人。辽时设有太监府,最高级别的太监授以官职,名为“太府监长”。元朝沿用此制,称为“尚侍佩监”。明朝时正式开始用太监这一称呼,并确定了太监的等级,最高等级同四品官职。

据考古学家研究,中国古代早在商朝时期就有使用“去势”的俘虏作为祭品的记载,而最早关于太监的记载则是《周礼》:“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寺人”就是太监的别称。可见,早在周朝时,就已经有太监的存在。此后,各朝各代太监的名称虽然不同,但性质却从未改变。因为太监身居皇宫,是最接近皇帝的一群人,所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有太监的影子,如秦朝赵高伪造遗书立秦二世,汉朝的十常侍之乱等。

111.中国古代的外交礼节是什么样的

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怀方氏”、“训方氏”等职,专门负责接待周朝各邦国的诸侯、使臣与边远蛮夷小国的首领、使者,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

据文献记载,周朝时外交礼仪如下:当外国使臣到达王畿(我国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的边境时,周天子派官员前去迎接,互赠礼品(玉帛),表示尊重和友好,称为“郊劳”。随即有关官员出面设宴款待来宾,了解来客的要求,并安排来宾下榻休息,称“赐舍”。接下来由周天子确定接见日期。

来宾得到周王的接见称朝觐。接见时,来宾进入门右,向周王献上圭玉(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下方),同时行跪拜拱手低头礼,名为“享献”。如果是诸侯或藩主觐见,在享献后,诸侯或藩主要露出右臂,表示“有罪”。最后,周王派人向来宾赠送车马、服装和食品等礼物。

朝觐后,继续由官员出面宴请来宾,直至送出境外。直到清朝,藩国朝觐及外藩遣使来聘之礼的程序大体上延续此制。

112.最早的和亲外交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历史上最早的和亲外交发生在西汉初期。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记载,当汉高祖刘邦兵败白登,逃回长安后,问大臣刘敬有什么办法对抗匈奴。刘敬劝刘邦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王,再送上丰厚的嫁妆。这样匈奴人必定让公主当“阏氏”(相当于皇后),公主生的儿子必为太子,然后再派能说会道的辩士去教他礼节。这样,匈奴王冒顿在世的时候,是刘邦的女婿;他死后,刘邦的外孙就会成为新的匈奴王。汉高祖听从了刘敬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舍不得送自己的亲生女儿去和亲,而是从民间找了个女子冒充自己的女儿。

从此,中原政权开始了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和亲外交。

113.八旗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从女真氏族公社末期的狩猎组织演变而来。氏族成员出猎时,各随族党屯寨而行。每人出箭一支,以10人为一单位,称“牛录”,其首领称“牛录额真”。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努尔哈赤对牛录制度进行了改革。每一牛录扩大到300人,分别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统治区域的扩大,兵力增加,努尔哈赤又决定以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分别由甲喇额真、固山额真统领。此外,将每牛录一旗改为每固山一旗。除原来的黄、白、红、蓝四色旗外,另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为八旗。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

八旗制度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的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兵士“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八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他们既是军事统帅又是政治首领。八旗制度是后金政权的统治基础,不仅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也对女真族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14.举孝廉是怎么回事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举孝廉是汉朝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其创立者为汉武帝。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后来,又规定全国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朝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

孝廉举至中央后﹐按制度并不立即授以实职﹐而是入郎署为郎官或承担宫廷宿卫﹐目的是使之“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朝廷根据考察结果,给予孝廉不同的职位,如地方的县令﹑长﹑相或中央的有关官职。一般情况下,孝廉都能被授予大小不一的官职。

公元132年﹐汉顺帝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必须年满四十岁,对儒生出身的孝廉﹐中央要考其经术﹐文吏出身的则考试笺奏。从此以后﹐举孝廉就出现了正规的考试之法﹐孝廉科因而也由一种地方长官的推荐制度开始向中央考试制度过渡。

115.古代官员也需要考勤吗

古代官员的上下班时间和现代相似,但与现代人早九晚五的工作时间相比多少有些不同。《诗经·齐风·鸡鸣》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的说法,可见,自春秋时代,古人就有在鸡打鸣时就起床准备上班的传统。

历朝历代都要求官员“清、慎、勤”。“勤”最起码的标准是按时上下班。历代典章制度对官员的出勤多有规定。如《唐律疏议·职制篇》规定,内外官吏应点名检查实到人数,有时一天几次。官员每缺一次点名,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点名不到,按无故不上班的罪名议处。官员无故不上班,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在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

清初,对官员的考勤非常严格。为了防止官员无故不上班,各机构还设置了“画到簿”,以备查验。为了防止官员早退,皇帝还特派太监管门,对各中央机构的出勤情况逐日登记。官员若事需早些下班,必须将早退的缘由告知管门太监,并备案。

116.古代有退休制度吗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自西周起,官员到了一定年龄就退休的做法就已经存在了。《礼记·曲礼上》云:“大夫七十而致事。”唐朝时,《大唐令》明文规定“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将官员退休年龄法律化。

明朝时,文官退休年龄为六十岁,武官有些出入,官位越小退得越早。

清朝时,文官到了六十岁应上书请求退休,是否允许需等待皇帝批准;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但这条规定对提督、总兵之类的高级武将并不适用。

除了到年龄要退休以外,官员若身体不好也可以提前退休。当然,古代官员也不是说到了年龄或者身体不好就一定要退休,这还要看皇帝的意思。

117.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怎样

夏、商、周时期,卿大夫以上高级官员退休后为“国老”,大夫以下称“庶老”,他们可到各级学校做老师。秦汉时期,公卿退休后,退休金为原俸的三分之一,功勋极其卓著的少数官员甚至可以享受原俸。另外,他们在退休时还能获得皇帝的一次性赏赐,如钱、黄金、粮食、房屋、车马等。

魏晋南北朝时,高级官员退休后可以得到顾问之类的闲职,由国家供养起来。唐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后,国家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

宋朝对退休官员最为优待,尤其是宋神宗以后,允许官员带职退休。官员致仕时,皆晋升一级;致仕后,仍可加衔晋级,参与朝政。与在职官员比,他们只是少了一点儿实权。宋朝还设置大量宫观安置退休官员。

明朝官员退休后一般是回乡养老,其返乡交通工具和途中费用由政府提供。退休官员回乡后仍列名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地方官府还要派人为其服役。除此之外,明朝还规定:三品以上官员按现职退休,四品以下、任现职满三年且无大过者,可升一级致仕。明中期改为业绩突出者可升两级致仕。退休金方面,明初曾规定致仕官员食原俸,但很快取消。后来又规定退休官员一般情况下不发放退休金,但“若家贫不能自存者,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

清朝官员退休后官员仍名列官籍,享有免税、免役特权,并有向皇帝陈诉地方政务情况的权力。退休官员一般均回乡养老,仅有少数高级官员可留住京城,应得之各种物品由政府派人送到其家中。退休官员俸禄一般按原俸禄减半发放,但对那些有特殊功绩的官员,如打仗负伤者,则全数发放。

118.古代如何进行户籍管理

古代统治者按照人口征收赋税和摊派劳役,所以对户口的登记和管理十分重视。

户籍管理制度起源很早。春秋时,齐、鲁、卫、越、楚等国先后建立书社制度来管理户籍。当时规定每25家为一社,将社中民户的姓名书于户籍簿中进行管理。

战国时,大国的地方长官每年要将境内户口登记状况和赋税收入预算呈报国君。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又将之与军事编组相结合,五家为保,十家为连,行“什伍连坐法”。

秦统一全国后,将户籍与土地联系起来。汉朝定《户律》,各地八月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作为征收人口税和分派兵役、力役的依据。汉户籍三年一造,并三年上计一次;每年征赋前,对户籍还要校核。

唐朝也是三年一造户籍。由民户自己申报户口、田地,记入“手实”,里正据“手实”造籍。官员按各户资产多寡、丁口强弱量定户等(户分九等),据以征收户税。上计一年一次,两次造籍中间年份按各年呈报的“手实”注于籍册,相当于异动登记。为防止低报丁龄、伪报病老,官员须检阅人丁形貌,称“团貌”(三百家为一团)。到此,户籍制度趋于完备。

到了宋朝,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征收赋税渐以田亩为主,户籍遂按有无土地分为主户、客户,并按土地多少分别户等(农村分五等)。同时,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账册图簿,地籍逐渐从户籍中分离出去。宋朝虽取消了人口税,但仍征丁口之赋,差役也按丁抽派,因又有丁账、丁口簿、五等丁产簿等单行户籍,均只计男丁。王安石主政时行保甲、完税诸法,许多地方又取消了丁账等单行户籍,改设甲册,并作抽练兵勇之用,亦常作为催科、征赋之据,但亦限于男丁。

由于元朝户籍管理混乱,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民户、匠户等)、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明朝又在户帖的基础上建立黄册,除记录户帖项目外,还列有徭役、税粮等项。黄册十年编造一次,十年内的变动也登录,借以调整赋役。地籍则另有鱼鳞册,与黄册并行。明中叶实行一条鞭法后,大部分赋税都按田亩征课,鱼鳞册更为重要。黄册改以户籍为主,但这时仍有部分税银按人丁征收。

清初,户籍散失。顺治初期,为征收丁银,行户籍人丁编审制度,即将户籍分为军、民、灶、匠四类,以户为单位核登丁口,三年(后改五年)一造丁册,其他人口不备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以后滋生人丁不再加征丁银,其后逐步实行摊丁入地,丁银全部并入田赋,人丁编审作用消失。乾隆六年(1751年)政府规定通过保甲系统统计男女老少全部人口,保甲成为户籍管理的基础,一直沿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119.“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法家的思想吗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危害国家、君主,还是在家庭内部以下犯上,都会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儒家思想认为:国和家都是众多成员组成的,成员都应当遵守“礼”这一行为规范。作为国民应当对君主“忠”,作为君主应当对臣民“仁”;作为家庭成员应当服从家长,家长应当爱惜家庭成员。对于违反这一儒家思想的行为,国家有法(其实就等于刑)来惩罚,家庭有家规(也是具有强制性的)来惩戒。

所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是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具体体现。

120.为何古人把帝位称为“九五至尊”

将帝位视为“九五至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周易》的首卦为乾卦,象征天,因此乾卦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在易学中常用“九”指代阳,用“六”指代阴,乾卦的第五爻为阳爻,所以乾卦第五爻被称为“九五”。《周易·乾》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在古代龙往往用来代指皇帝,飞龙在天则足可说明该爻是乾卦中最好的爻,而乾卦又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有帝王之相。所以,后世就把“九五”当成帝位的象征。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社 会 经 济

121.海禁是怎么回事

海禁又称洋禁,是中国古代政府为了整顿沿海治安、清理走私、保障社会安定,采取的一种禁阻民间人士未经过官方许可,私自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中国海禁虽始于元朝,但并非国策,实施时间也很短。把海禁当成既定国策来实施,始于明朝。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此后,朱元璋又分别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洪武三十年(1397年)多次发布命令,禁止国人下海通番。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如有人擅自建造三桅以上大船、带违禁货物前往外国进行交易、为海盗做向导劫掠人口,要处以死刑,并枭首示众,全家发配边卫充军;如有人打造海船卖与外国人的,为首者处以斩刑,从者发配边卫充军;对敢于买卖外国商品的人,则施以重法,货物必须在三个月内销毁。

清初并不禁海,后来为了防止沿海民众通过海上活动接济反清、抗清势力,才实行海禁,而且较明代更为严厉。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清政府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告平,清政府方开海禁。但仅仅过了三十多年,面对日益严重的海盗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政府再次实行海禁。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废除禁海令,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江、浙、闽三处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做了种种限制。这一海禁政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此后闭关政策更加严厉,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列强以武力逼迫清政府实行开放政策,海禁才被迫终结。

122.“十三行”指的是什么

“十三行”指的是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十三家。

十三行对清政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和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作为回报,十三行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闭情形出现。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岸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日趋没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123.“点卯”是怎么回事

我国古代通常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这种计时方式是从夜间十一时起开始算,从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是子时,凌晨一点至三点是丑时,以此类推,卯时就是凌晨五点至七点。

古代官署规定卯时(晨五时至七时)开始办公,吏役按时到位,官员按名册查点人数,此例行就叫“点卯”,其名册叫“卯册”。吏役每晨卯时到衙署听候点名,叫做“应卯”;若需签到,则称为“画卯”。

古人较重视的是按时上班,何时下班则并不严格。如元代的《至元新格》谓:“诸官府皆须平明治事,凡当日合行商议发遣之事,了则方散。”也就是说,只要当天该办的公事了结了,就可以下班。许多京朝机关都在午饭后仅留一两个官员值班,其余的人则回家,甚至有的人为应付差事,“点卯”后即走开,所以,后来人们通常将上班、报到或循例到场、敷衍了事称为“点卯”。

124.古代怎么计算时间

《诗经·齐风·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这描写的是夫妻间一段有趣的对话:“鸡已经打鸣了,赶快起床吧,太阳快要出来啦!”“不是鸡鸣,是苍蝇的声音,让我再睡一会儿。”“东方已经很亮啦,快起床吧,太阳已经很亮啦!”“不是太阳出来了,那是月亮的光,我接着睡。”

这段话很形象地再现古人依据太阳运行的情况来确定时间的情景。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阶段,依次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入定。这十二个阶段又分别对应了十二个时辰,夜半为子时,即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鸡鸣为丑时,凌晨一点至三点,以此类推。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寂入定初”,这里的“黄昏”、“入定”则分别指戌时即十九时至二十一时、亥时即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

125.古人的履历表怎么填

履历指人的资格、职位和经历。古代把履历叫做“脚色”。据《资治通鉴》记载,隋炀帝时,大臣虞世基执掌考核铨选官吏大权。对于贿赂多的官员,他就给予提拔,而无贿赂的,他只在其名册表格上“注色”作记号,履历表因而得名“脚色”。

填写履历书或履历表则源于唐宋。履历表要详细叙述祖籍、年龄、形体、相貌、个人经历和社会关系等。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证明身份,防止假冒;二是朝廷可以根据官员履历,做升迁任用。

北宋人钱易在所著《南部新书》中说,唐朝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在履历上填写本人的身高、体形、皮肤颜色以及胡须多少。可见,古人填写履历更重形体、外貌。

宋朝的履历表所要填报的项目和内容系国家统一规定。履历表首先要填写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有乡贯、户头、三代名衔(即祖宗三代的功名官衔)、家口、年齿、出身履历等项目;其次是填写本人的社会关系;再次是表明对近期发生的某一政治事件的立场。若政治立场不对,则不予录取。

126.乌纱帽因何成为官位的代名词

乌纱帽是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

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

北宋初年,有人将幞头改装为纱帽,很得皇帝的赏识,因此便规定朝中官员都要戴这种纱帽,连皇帝自己都不例外。北宋的纱帽两旁各有一根细长翅,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路时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

到了明朝,官员们仍沿袭宋制戴纱帽,但皇帝已不再戴了。明世宗时,人们开始将纱帽称为乌纱帽,对其双翅也作了一些变动:不但翅的长度缩短了,而且其宽窄也不相同——官阶越大,纱帽的双翅越窄,反之亦然。由于戴乌纱帽的人就是当官的人,久而久之,乌纱帽便成为官位的代称了。

127.洞房花烛为什么总是和金榜题名连在一起

明朝官员谢肇浙在其所著《五杂俎》中描写唐朝科考放榜后,天子赐宴的盛况时写道:“唐时进士,榜出名,便往期集院,醵金宴赏……至曲江大会,先碟教坊,奏请天子,御紫云楼以观,长安士女,倾都纵观,车马填咽,公卿之家率以是日择焉婿。”

可见,当时的公卿之家都在这些新科进士中选择女婿,甚至连皇帝也会在其中挑选驸马。正是由于新科进士非常吃香,只要尚未婚配,总是有机会被人选为女婿,而且很多都是当即成婚,所以人们就常把“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联系在一起。

128.古代官员的工资水平是怎样的

古代官员的工资被称为“俸禄”。西汉时,官吏的俸禄实行年薪制,全发粮食,每年领取粮食的重量就是他们的品秩,于是就有万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种种名目。从东汉开始,俸禄依旧是年薪制,但发放形式改为发一部分粮食,发一部分现钱。从晋朝开始,政府又推行品官占田制,即官员可根据品级高低,向国家领取一块田地,所有权属国家,田里的收获归个人,简称占田。可见,占田所得粮食也算是工资的一部分。这种田地、粮食、现钱三位一体的俸禄制度一直持续到唐朝。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帝将官俸从年薪制改为月薪制。自唐朝起,地方官员职务收入中的谷物部分又从月薪制改回到年薪制,而在中央供职的官员仍然按月领俸;基本工资依官品分等,还有一些其他名目的补贴则与职务挂钩。

从北宋起,由于职分田取消,不再存在计算田地收入之类的麻烦,实行了多年的年薪制也改回到月薪制。北宋时期,官员的俸禄普遍不高,除了发放现钱,还要搭配茶叶、盐、酒等食物。宋室南渡后,官员俸禄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明朝官员的俸禄远低于宋元时期,并且是米、钞(纸币)搭配。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俸和薪两项发给,俸是禄米,薪是白银。光看品级官俸,清朝官员的薪水并不高,但雍正实行“养廉银”制度后,清朝官员的实际工资水平达到甚至超过了南宋。

129.古代官员的工资是如何发放的

官员俸禄是古代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之一,所以,无论是现金还是实物,官员的工资都由中央财政根据编制和定额,做出严格的预算。

据《宋会要辑稿·职官》记载,每月定期由三司(最高财政机关)度支部(预算部)钱帛案(出纳科)、百官案(人事科)等科室向在京各单位发放表式统一的“空名文历”,即空白的机关工资报表,然后各机构财会人员将本机构在编官吏、工役的姓名、级别、职务等一一填入。已经填写好的工资报表被称为“立名文历”。经本机构领导审核签署后,送还三司。“立名文历”经三司户部衣料案、勾院(三司审计局)等部门审核无误后,由勾院批转给隶属三司的粮料院。

粮料院中专管京师文官俸禄支付事务的诸司粮料院根据审核后的“立名文历”和“俸禄格”——官吏分级分职工资标准,制出更详细的支付报表,如某人某级某职或某差使,给钱若干,给粮若干,给券若干,等等。这种支付报表通称“请受文历”。请受文历再经审核后,才能给官员发放各种领取俸钱和实物的凭证。这些凭证被称为“券历”。官员凭借券历去指定仓库领取俸禄。

130.古代怎样解决官员的住房问题

在中国古代,官吏的住所简称“官舍”。自秦汉起,由于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官员大多存在住房需求。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制度。

地方官连同随任家属免费享用机关住房的传统,一直维持到清朝覆灭。相反,随着国家中央集权管理职能的日趋完善甚至繁复化,京朝机构及供职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京朝官的住房问题经历了较多的变化。

两汉时,官员及其家属多居官舍。从唐朝开始,政府不再为官员及其家人提供官舍,官员们的住宅和办公的衙署也逐渐分开。为了解决住房问题,从外地进京为官的官员要么买地建房,要么购置现成的“二手房”。但皇帝也会特赐一部分高级官员携眷入住产业属国有的宅第,一旦居者调任、贬谪或告老还乡,再收回。

宋朝时,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官员要住房,便得向主管国有房产和邸店的行政部门——楼店务租房。元朝大体沿袭了宋朝的做法。

明朝沿袭了前代的做法,但也有一些部门通过筹募资金自建房或购置房产,以供本部门的官员居住。

到了清朝,官员住房实际上采取近似于“福利分房”的制度,原则上依照级别分配房屋。虽然不同时期,具体做法稍有不同,但大致上的分房原则是一品官给住房20间,二品官给住房15间,三品官给住房12间,四品官给住房10间,五品官给住房7间,六品官给住房5间,七品官给住房4间,八品、九品官给住房3间。

131.古代怎么处置违建房

古代政府对老百姓的住房限制政策比较少。因此,如果老百姓手头有钱,造间房子也不算很难。胆子大的人,还常常占用公家的土地造房子,未经审批就公然入住了。可见违建房的现象古已有之。

为解决违建现象,唐明宗曾颁布了一道诏令,对于京城闲置的空地,老百姓可以公开竞标购买,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至于百姓已经盖好的违建房,哪些该拆,哪些可以留,当时政府也给出了处置标准:“诸坊巷道两边,当须通得车牛,如有小街巷,亦须通得车马来往,此外并不得辄有侵占。”对于需要拆迁的民居,政府也会估价买来。百姓则可以拿着卖房子的钱,另行购买土地和房屋。

政府虽然要为一部分人的拆迁安置买单,但是通过出让闲置土地,获得的收益远大于损失。而且,百姓原本不合法的违章建筑,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也就合法了。这种怀柔政策在当时不失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良策。

132.古代有针对老百姓的福利房吗

在宋朝,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做了许多实际工作,而且政策兼顾到了社会最底层的人。例如,北宋政府在京城开封设了四家福田院,每家福田院都有几百间住房。凡是逃荒入京的流民、赤贫破家的市民、无人奉养的老人,都可以在里面免费居住,而且提供免费伙食和免费医疗。

到了南宋,福田院改成了分工更加明确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其中安济坊的功能是慈善医疗,漏泽园的功能是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居养院的功能则是住房保障。这个措施一直延续到南宋中叶。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解决普通百姓的住房问题,曾下旨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人居住。在当年年底,他又给中央的官员下旨,在全国范围内,给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房住的人提供食物、衣服和房子。但因财力所限,朱元璋的这一理想没有实现。

清朝时,针对普通旗人,国家分给每人两间房。但随着人口的增多,房子不够分了,于是,国家不再给旗人免费分房,但旗人可以用很少的钱从国家那里买公房,变成自己的私产。可以说,这是经济适用房的雏形。

133.中国第一枚完全意义上的商标什么时候出现的

商标在我国俗称“牌子”、“牌”、“货牌”、“商牌”等。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国人就有了商标意识的萌芽。当时,一些生产精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在产品上刻上铭文,以显示其产品品质精湛、技术高超。还有一些产品则因其产地不同和特殊用途而刻铭文。这些铭文,基本上可以视作商标的雏形。

就现存实物来查考,我国古代最接近现代意义的商标是北宋时期山东济南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设计的商标。

刘家针铺设计、制作了一枚以白兔为商品标志的专门印刷商标的铜板。这枚白兔商标既有文字,又有图形,近于正方形,上方阴文横刻“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店号,中间阳刻白兔图形,两侧还竖刻着阳文“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两边平分四字,下方刻有较长阳文附记。它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防伪商标,也是第一次使用动物形象取代姓氏的店铺商标。这一设计即使与现代的商标相比,仍然相当规范。

134.古代如何对商品质量进行监督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以印章和印记作为凭信的监管机制。《礼记·月令》中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以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说法。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对此注释为“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功不当者,取美材而器不坚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实施了手工业产品和建材、建筑等一系列规格、规范,明确了产品分等、分级规定,成立了官府的质量监督机构,并制定了对劣质产品的处罚办法。

为了明确制造及监制者的责任,秦在器物上不仅勒有工名,还勒有督造者和主造者的官吏名,以便追查质量责任事故。

秦朝颁布的《工律》规定:“如器同物者,共大小、长短、广亦必等。”这不仅是对器物规格尺寸的规定,也是衡量质量优劣的准绳。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秦律杂抄》也给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考评时产品评为下等,罚工师一甲,丞和曹长一盾,徒(工人)络组二十根,三年连续评为下等,罚工师二甲,丞和曹长一甲,徒络组五十根……”

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在质量体系、质量法规和监督检验办法上,仍承袭秦制。

135.古代的九州是指哪九州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九州”一词最早见于《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九州”原是虚指,到春秋战国时期,“九州”开始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如《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

据《尚书·禹贡》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吕氏春秋》认为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和幽州。《尔雅》则认为九州是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幽州和营州。

虽然各种说法有所不同,但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统治范围。

136.在古代,“百姓”一直指的是普通老百姓吗

姓指姓名,在战国以前,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所以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被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逐渐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战国以后百姓泛指平民。

在战国之前,对普通民众的称呼则带有很强的等级观念:或因其被虏获而被称为“黎”、“隶”,或因其众多而称其为“庶”,或因其衣食住行简陋而名之曰“白”、“黔”、“褐”,或因其劳役而称其为“野”、“丁”。伴随着封建制彻底取代奴隶制,“百姓”逐渐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通称。

137.古代为什么把普通百姓叫做“黎民”、“黔首”、“布衣”、“白丁”

“黎民”是古代称呼普通老百姓最常用的词。相传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也被称为“黎庶”、“黎氓”、“黎苗”、“黎甿”、“黎烝”、“黎首”、“黎庶”、“黎元”等,后这一名词逐渐演化为对社会最底层人员的称呼。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老百姓的称呼更改为“黔首”。从此,黔首也用来指代普通百姓。之所以用黔首称呼普通百姓,据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普通百姓不能戴冠,只能让黑黑的头发露在外面;另一种说法是普通百姓只能用黑色头巾。“布衣”也指普通百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普通人只能穿着麻织的布衣,所以“布衣”也成了普通百姓的代称。“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在古代,有无功名是区分官与民的重要标志,所以,用白丁指代普通老百姓。

138.古代的“奴”和“隶”指的是同一类人吗

“隶”最初是个动词,是捕获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奴隶最初来源于战俘和战争中抢掠的人口。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依附于主人,主人对其掌有生杀大权,所以,这种被役使的人就被叫做“隶”。

汉朝以后,奴隶的来源由战俘变为罪犯及其家属,人们开始用“奴”来称呼他们。“奴”本没有性别之分,但因“奴”和“婢”常常一起使用,“奴”就专指男性奴隶,而“婢”就专指女性奴隶了。后来,“奴隶”两个字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专指没有人身自由供人役使的人。

春秋时期,人身完全为主人(包括公家)所占有的服役者,通称“臣妾”,男为臣,女为妾(不包括与君主、贵族有臣属或婚姻关系的臣、妾)。大约在战国晚期,出现了“仆妾”、“奴妾”等与“臣妾”同义的名称。汉朝时,“奴婢”取代“臣妾”而成为奴隶的通称。虽然“奴”和“隶”这两种奴隶名称在先秦时代都已存在,“奴隶”一词却是在汉朝之后的著作里才出现的。

139.在古代,什么人被称为“市井小人”

市井是市场的别称。之所以称市场为市井,唐朝人张守节在其所著《史记正义》中说:“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卖,因成市,故曰‘市井’。”

在古代,市井既是交易商品的场所,也是行刑之地,人员鱼龙混杂。所以,为了尊卑有别,历朝历代都不允许达官贵人随便进入,否则,会给以惩罚。如《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就有“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帟;命夫过市,罚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的记载。

由于市井是没有身份的人的活动场所,所以,后人就将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称为“市井小人”。

140.西周时的市场是什么样的

西周时,市场集中在一个封闭的区域,设有门。商人进入市门交易,叫“市入”。市入之时,有小吏执鞭守于门口,以维护市入秩序。西周的市场分朝市、大市和夕市三种。中间的大市日中进行交易,东边的朝市早晨进行交易,西边的夕市傍晚进行交易。

市场的各个贸易地点叫做“肆”。同一市场中,按照不同的经营品种,设若干个肆。市内设有存储货物的屋舍,叫“廛”,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栈房。廛都是由官府建造,所以商人存入商品必须纳税,叫“廛布”(布,货币)。商人贸易时用的券契叫“质剂”,其中的长券叫“质”,用来购买牛、马等商品;短券叫“剂”,用以购置兵器及珍异之物。大市使用“质”,小市则用“剂”。在市中心还设有市楼,开市时楼上升旗,所以,市楼又被称为“旗亭”。

141.“商”和“贾”有何不同

“商”有做买卖的意思,商人指做买卖的人;“贾”,本意是买卖,后泛指做买卖的人。“商贾”一词最初出现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

虽然商和贾都指做买卖的人,但经商方式有所不同。正如清末经学大师孙诒让所云:“行曰商,处曰贾者。”具体说来,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做贩运贸易的叫做“商”,他们进行的是“服牛辂马,以周四方”的交易;在固定地点买卖,坐售货物的叫做“贾”,职责为“居肆列货,以待民来,以求其利”。

142.为什么把生意人称为“商人”

称生意人为商人与商朝有关。早在夏朝时,商人的手工业就十分发达,经常用手工制品换取夏的粮食。商朝建立后,商人虽然也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但其手工业依然十分发达,经常与周边部落进行交易。到了商朝后期,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商朝数位君王都修驰道,以便利天下物通。

周朝建立后,商人失去了政治权力和土地,为了生存下去,他们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认为商人就是做买卖的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商人就变成对从事商品买卖的人的专称了。

143.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之所以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有多种说法。

说法一:古人认为木、火、金、水、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由于水、土和火是最常见的物质或现象,因而被古人忽视,而木(植物)和金(金属矿物)最受人们的重视,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物质。于是,人们就把代表“木”和“金”的两个方向联在一起,组成一个词——“东西”,用它代表世界上的所有物体。

说法二:南宋理学家朱熹一次造访其友盛温如,适逢其正挎着篮子准备上街。朱熹问他:“你这是去哪里?”盛答道:“上街买东西。”朱熹又问:“那么南北也可以买吗?”盛说:“不可,我这篮子只装得金类、木类,水类、火类是装不得的。”后来,人们就把购买物品称之为“买东西”,沿袭至今。

说法三:我国的河流多是东西走向,而大路则多是南北向。古人经常是在路边交易,而且习惯把粮食摆放在道路的东边,而其他物品放在西边。所以人们在买粮食时,就说买东,而买其他物品时,则说买西。这样,连起来就是买东西。

说法四:在唐朝时,长安商业非常繁华,城内有两个大市场,分别位于长安的东边和西边,俗称“东市”、“西市”。人们经常先去东市,再去西市,所以,后来就简称“买东西”。

说法五:东汉有东西两京,到东京购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144.古代的纸币如何防伪

中国纸币进入流通领域始于北宋。为了防止伪币的制造与流通,我国历代均在制造钱币时采取了一定的防伪措施。古代纸币的防伪手段历代虽侧重点不同,但归纳起来大约有7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①采用特殊材料制造纸币。如北宋的交子采用楮皮制造,故交子又有“楮皮”之称。元朝制钞主要取用桑树内一层极薄的内皮,采用一定的工艺做成。

②统一书写字迹。纸币上的文字均由名家手书或皇帝亲自书写,且文字较多。文字一多,造假者难以字字模仿,只要鉴别出其“败笔”,伪钞即现“庐山真面目”。

③在纸币上印上复杂的图案以为私记。由于图案复杂,作伪者不易临摹。

④层层钤记签押。最早由私人发行的交子在质对后,要将收到的钞数记在交子上,经签押后,方可作现钞使用。清朝中期,新钞发于各省布政司要钤印记,各府、县也要签押印证,然后发于钱庄。钱庄钤私记,再行之流通领域。此法虽手续复杂,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防伪的有效措施。

⑤重典惩处制售伪钞者。南宋法律规定:“制造伪钞者,依律处斩。”并将这一酷刑印在纸钞票面。元朝“至元宝钞”上印有“伪造者处死,首告者赏银伍定(锭),仍给犯人财产”的字样。清朝对制售假钞者严惩不贷,轻者处以斩监候并会殃及族人。

⑥重赏揭发之人。南宋伪造会子法中规定:“首告者赏钱千贯,不愿受者可得官,初授校尉衔。”

⑦建立辨识伪钞的组织。政府聘请民间善于辨别伪钞的人,发给律条和司职凭证。遇有伪钞行世,即可当场辨识,并可酌量取资。

145.古人用名片吗

名片的使用始于战国,早期被称为“谒”。所谓“谒”,就是拜访者把姓名、官职等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

到了东汉末期,“谒”被改称为“刺”,又叫“名刺”。后来东汉蔡伦发明了纸张,于是“刺”由竹木片改成了更便于携带的纸张,叫“名纸”。

唐初科举制度开始实行。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的考生都要四处拜访位高权重者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门状也就是以前的名刺。

到了明朝,“名帖”替代门状。明朝的名帖与现代的名片已经有了相似之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所以,递帖给长者或上司时,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的称呼。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高贵。

146.“东道主”一词是怎么来的

“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包围了弱小的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请求老臣烛之武设法解围。

烛之武深知秦晋两个大国的矛盾,便面见秦穆公,对他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并无一点儿好处。因为晋国在你我两国之间,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我国,恐怕很难做到。所以,郑国灭亡了,得到好处的只有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意味着贵国的实力削弱一分啊!”见秦穆公沉默不语,烛之武又说:“要是把我国留下,让我国作为你们通向东方道路的主人。贵国的使者经过郑国时,如果缺少点什么就由郑国供应,这不挺好?”秦穆公于是单方面跟郑国签订了和约。晋文公无奈,也只得退兵了。

147.走西口的“西口”在哪里

“发离汉地根先白,泪过秦山色变红”,清诗人徐兰在《归化城杂咏》悲叹的对象,就是出外艰难谋生的走西口者。走西口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清朝征讨反叛的准噶尔部,为就地解决粮草供应问题,调精通耕作的汉人进入蒙古。西征凯旋后,康熙皇帝给山西巡抚下了一道手谕,允许汉人进入蒙古地界垦荒种地,于是大量山西人开始向蒙古移民。由山西入蒙古,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大致路线有两条: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杀虎口就是走西口中的“西口”,因为走出这个杀虎口,就出了山西进入蒙古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地区。

走西口的移民潮持续了三百多年,除了上述康熙年间西征前后的两次外,清咸丰年间,因山西遭遇连年大旱,大批晋北农民背井离乡,进入蒙古,这是历史上第三次“西口潮”。最后一次则是清末民初时,由于军阀混战,山西人为躲避战乱再次走西口,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有不少山西人走出口外。

14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说的是谁

1958年10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写道:“你的勇气,看来比过去大有增加。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了。”①

俗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吕蒙起初不喜欢读书,孙权劝诫他说:“你如今身居要职,应当多读书。”吕蒙以事务繁多为由予以推脱。孙权耐心劝勉他说:“我难道要你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让你多浏览史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说谁的事务有我多呢?但我仍经常挤出时间来读书,自己觉得大有收获。”吕蒙从此开始专心读书。不久,鲁肃路过吕蒙驻地,两人在酒宴上纵论天下事时,吕蒙时有真知灼见,鲁肃很受震惊。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下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就应当刮目相看。兄长怎么才知道这一点呢?”

149.你知道“三皇五帝”都是谁吗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一词中有这样一句:“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天涯过客。”①“三皇五帝”是上古传说中的帝王。“三皇”说法不一,通常是指伏羲、燧人和神农,也可指天皇、地皇和人皇。“五帝”出现在“三皇”之后,夏朝以前。最早关于“五帝”的记载见于《荀子·非相篇》。“五帝”有五种说法:①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大戴礼·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②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③少皞、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帝王世纪》);④黄帝、少皞、帝喾、帝挚、帝尧(《道藏·洞经部·谱录类·混元圣纪》引梁武帝说》);⑤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五方之天帝,即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炎帝、神农)、白帝(少皞)、黑帝(颛顼)。

150.历史上真的有人“挂羊头,卖狗肉”吗

1940年2月,毛泽东在《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一文中斥责国民党反动派说:“这是阴谋,这是借统一之名,行专制之实,挂了统一这个羊头,卖他们的一党专制的狗肉……”①“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表里不符,狡诈欺骗。该成语最早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春秋时期,齐灵公喜欢女子穿着男子服饰,宫内女子都如此装束。后来,这种风气流传到宫外,民间女子也都喜欢穿着男装,这给齐国的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齐灵公虽下令禁止,然而民间这种现象丝毫没有得到改变。为此,齐灵公求教于晏婴。晏婴说:“您让宫内妇女穿着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应当下令禁止宫内女人穿着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齐灵公恍然大悟,下令禁止宫内女子再着男装。过了一个月,民间女子穿着男装的风气也随之消失了。后来,“挂牛头,卖马肉”渐渐演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

151.“为虎作伥”一词是怎么来的

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提到:“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布满城乡。”②

为虎作伥中的“伥”指“伥鬼”,古时传说人被老虎咬死后,鬼魂为老虎服务,成为老虎的帮凶,故叫伥鬼。老虎外出捕食时,伥鬼走在老虎的前头,路上遇到猎人布下的陷阱机关,就会带领老虎绕道避开。如果行人遇到老虎,伥鬼就将行人衣服和腰带解开,让老虎吃起来更方便。后来,人们就用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

15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出自何处

1948年2月,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①“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本义是宽严相结合,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在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该典故出自《礼记·杂记下》。孔子的学生子贡随孔子去看祭礼,孔子问子贡:“你觉得高兴吗?”子贡答道:“一国的人都快乐得如同癫狂,我不知道有什么值得那么高兴的。”孔子告诉子贡:“百姓成年累月在田间劳作,让他们放松一下,这是你所不知道的。一直把弓弦拉得很紧而不松弛一下,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也无法办到的;相反,一直松弛而不紧张,那是周文王、周武王不愿做的;只有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劳有逸,宽严相济,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办法。”

153.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胡服骑射

1945年10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平汉战役,在马头镇誓师大会上,时任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对战士进行了战前动员,邓小平指着附近古代战国赵武灵王修建的宏伟壮观的丛台说:“两千五百年前,赵武灵王都知道要胡服骑射,进行适应战事的军事改革。我们是共产党人,更应懂得实施战略转变的重要意义。”②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春秋至战国前期,华夏传统服装是长袍宽袖,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战斗时,十分不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易服令,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裤子,足上穿靴。赵武灵王又带头骑马射箭并露宿草原,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并推广养马、制革,设置兽医和筹办草料等事业,很快培训出一万名装备精良且射术高超的骑兵,使赵国的军力显著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六国中唯一能与强秦抗衡的国家。

胡服骑射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故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

154.中国的别称“中华”是怎么来的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谈到:“我们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作出贡献。”①

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中”即居四方之中;“华”即具有文化之民族。后来,随着各个朝代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的领域都被称为“中华”,中华就成为中国的别称。

155.“常平仓”是一种什么样的粮仓

1992年12月25日,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了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在会上作了《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储粮备荒的传统。汉代以后,历代兴盛之时都设有‘常平仓’,进行丰歉调节。”②

常平仓是古时各个朝代统治者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而设置的粮仓。战国时,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平籴,就是常平仓的雏形。汉武帝时,桑弘羊在平籴基础上创立平准法。汉以后,常平仓被废弃。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又重立常平仓。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置常平监于京都,建常平仓于陕州。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政府命州县都设置义仓。宋初除边境外,各地设常平仓和惠民仓。清朝规定州县都设常平仓,但是清中叶以后,弊端日甚,各地常平仓多数钱、谷两虚,起不到平抑粮价和备荒的作用。

156.茶马古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

川藏茶马古道始于唐朝,它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四千余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连接古代西藏和内地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商品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

157.徽商为什么被叫做“徽骆驼”

“徽骆驼”是旧时对徽商的一种美称。徽商之所以获得这个名号,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外人称富可敌国的徽商为“老大”,在徽州方言中,“老大”的发音与骆驼极为相似,因此,徽商得名“徽骆驼”。

说法二:明朝灭亡后,明朝大臣金声率领部下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金声被俘前曾告诫部下:“要做徽骆驼,不降异族。”金声余部谨遵其遗愿,坚持抵抗达百余年。这股宁死不屈的劲头与骆驼颇有相似之处。后来,绩溪人胡适曾多次用“努力做徽骆驼”来激励绩溪同乡,“徽骆驼”之名遂远播海内外。

说法三:由于徽州地理环境恶劣,人多地少,徽州人大多出外经商。徽州商人多半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坚守诚信,足迹遍布全国。他们与骆驼温顺、执拗、任劳任怨的性格颇为相似。所以,人们就把徽商比喻为“徽骆驼”。

158.亦商亦盗的是哪个商帮

闽商帮亦商亦盗。福建东面临海,山多地少,所以,当地人早就有从事海上贸易的传统。明清时期,由于实行海禁,他们就走私进行商业贸易,不能贸易时就进行抢劫,逐渐形成了一个亦商亦盗的集团。这一集团包含不同阶层的人,上至官宦、富豪,下至普通百姓、流氓无产者,而且成员来去自由,形成实质上的自由雇佣关系。为了加强内部凝聚力,闽商集团以乡族势力为核心,同时进行军事化管理。

中国有海盗特征的商帮还有粤商。粤商早期以海盗起家且粤商中一直有以走私鸦片为主的走私集团,但势力远远不如闽商。

159.明清时期,哪个商帮是后起之秀

在明清崛起的商帮中,宁波商帮是后起之秀,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

宁波商人外出经商历史悠久,但大规模经商并且结成商帮则为时较晚。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民国时期,宁波商帮中新一代商业资本家脱颖而出,把商业与金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宁波商帮以新兴的近代商人群体的姿态跻身于全国著名商帮之列。

宁波商帮对中国商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第一家近代意义的中资银行、第一家中资轮船航运公司、第一家中资机器厂,等等,都是宁波商人创办的。宁波商帮对清末大上海的崛起和二战后香港的繁荣都作出了贡献。

160.洞庭商帮为什么被称为“钻天洞庭”

明朝万历年间,在太湖湖畔,一个新的商帮正在形成,这就是洞庭商帮。

洞庭商帮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商机。他们避开了被晋商、徽商掌控的盐业、典当业,而是利用太湖得天独厚的经商条件贩运米粮、丝绸和布匹。

鸦片战争后,洞庭商人又在上海开办了买办业、银行业、钱庄业等金融实体和丝绸、棉纱等实业,走上了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的道路。

洞庭商人非常注意搜集市场信息,时常预测行情。在经商过程中,洞庭商人会根据市场行情与商品交换的情况变更经营策略,所以有“钻天洞庭”之名。

161.历史上,谁被誉为“中国商战鼻祖”

历史上素有“商圣”之称的是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虽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因不满楚国政治黑暗,与好友文仲一起投奔越国,并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

功成名就后,范蠡放弃高官厚禄,移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在那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经商才能,没出几年,成为巨富,遂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开创了弃政从商的先例和个人致富的典范,成为中国历史上商贾富豪第一人,被誉为“中国商战之鼻祖”。

162.子贡为什么被称为“儒商鼻祖”

子贡(前520—前456),春秋时卫国人,本姓端木,名赐,亦称卫赐,又名子赣。子贡18岁拜于孔子门下求学。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贡是其中的佼佼者,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

子贡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子贡曾“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竟至“家累千金”,因此他经常“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甚至越王勾践还曾“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可见子贡是当时非常成功的商人。

由于子贡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经商的第一人,又是孔门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因此,子贡被后世人尊奉为“儒商鼻祖”。

163.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进行国际贸易的商人是谁

沈万三,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在元末明初,沈万三不仅是江南第一富家,也是全国首富。

沈万三靠躬耕起家,后得到了汾湖陆氏巨资,使其财富的积累更上了一个层次。他一方面继续开辟田宅,另一方面把周庄作为商品贸易和流通的基地,利用白砚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珠宝、象牙、犀角、香料和药材运到中国,开始了“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很快使自己成为江南第一富豪。

据《吴江县志》记载,“沈万三有宅在吴江二十九都周庄,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一豪之所以发财,是由于做海外贸易。”由此得知,沈万三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靠海外贸易发家致富的中国商人。

164.在清朝被称为“天下第一富翁”的是谁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于“十三行”垄断了对外贸易,所以这一群体迅速暴富,其中的伍秉鉴被当时的西方人称为“天下第一富翁”。

伍秉鉴(1769—1843),字成之,号平湖,别名敦元、忠诚、庆昌,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创立怡和洋行,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801年,32岁的伍秉鉴接手了怡和洋行的业务。

伍秉鉴是个商业奇才,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欧美各国的重要客户都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在1834年以前,伍家与英商、美商每年贸易额达数百万两白银。伍秉鉴还是东印度公司的“银行家”和最大债权人。正因为如此,伍秉鉴在当时的西方商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165.历史上最有名的“红顶商人”是谁

“红顶商人”既是政府的官员,又是商人,亦即“官商”。之所以有红顶一说,源自清朝朝官的帽顶一般是红色的。胡雪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字雪岩,徽州绩溪县人。胡雪岩出身贫寒,幼时帮人放牛,稍长就被人推荐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因其勤劳、机灵,颇得庄主赏识。庄主无后,死时将钱庄赠给了他。

胡雪岩凭借这一资本开设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交往密切。1861年,胡雪岩在军火、粮草上援助清军,得到左宗棠的赏识。左宗棠任浙江巡抚期间,委托胡雪岩主持全省的钱粮、军饷,阜康钱庄因此获利颇丰。胡雪岩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

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左宗棠亲自向朝廷保荐胡雪岩,赏穿黄马褂、赐红顶戴。戴红顶又穿黄马褂者,历史上仅有胡雪岩一人,故他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

中法战争爆发后,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加上官僚压榨,胡雪岩最终破产,客死杭州。

166.什么叫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此法起于康熙年间,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

摊丁入亩的具体做法是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这一赋税改革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它抑制了土地兼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

其次,农民的赋役负担普遍均衡起来,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

最后,取消人头税,助长了人口的繁殖,客观上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67.元宝的由来

在中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称为“元宝”始于元朝。元宝即元朝之宝,黄金叫金元宝,银锭叫银元宝。

1276年,元朝大军灭掉南宋,回至扬州后,丞相颜伯以将士掠夺无度为由,下令搜检部队行李,将所得银子统统铸成银锭。银锭长约14.5厘米,厚3厘米,形似马鞍,两端圆弧,中间束腰,在形制上与南宋和金的银铤十分相近,只是每个银锭背部都镌有“元宝”两个阴文大字。每个元宝重五十两。

现在,我们常见的像山峰状的元宝源于戏剧道具,意为金山、银山。

168.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

最初的交子不是货币,而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被称为“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立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也越来越多地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货币向市场发行。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仿照民间私交,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后又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宋神宗时,官交子的面额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且每三年(实为二年)以旧换新一次。

交子作为货币,其流通范围也基本限于四川境内,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169.火药的发明为什么会与炼丹术有关

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提到:“在长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我国古代科技先驱们……贡献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举世闻名的伟大发明……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①

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朝初期,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制“仙丹”。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炼丹家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唐朝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把硫黄、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碳素)炼制火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他们又创设了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含碳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炼制,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170.活字印刷术的操作过程是什么样的

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提到:“在长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我国古代科技先驱们……贡献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举世闻名的伟大发明……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①

北宋毕昇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利用胶泥制字,将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就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171.“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出自何处

2009年3月13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提到:“但是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就是说你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因此,我希望全体中国人都要以自己的暖心来暖中国的经济。”②“乞火莫若取燧,寄汲莫若凿井”出自《淮南子·览冥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全书内容庞杂,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172.“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是什么意思

2008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提到:“我一直很欣赏两句话:一句话来自《诗经》,一句话来自《诗品》,就是‘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①“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出自唐朝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纤侬》:“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其意思是你愈是深邃地体察自然美景,就愈能领略诗境的澄明。那诗情也将源源汩汩,泉涌不已,与历代的名篇一样,意境常新。即使古人写过的题材,也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意境。

173.“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出自何处

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提到:“中国古代《大学》一文说,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抒。现在在农村倒过来了,‘食之者众,生之者寡’。”②“生财有道”一句出自《大学》第十章。整句的大意是发财致富有良方:国家没有无业游民,进行生产的人便增多;朝廷中没有不切实际的官位,靠政府吃饭的人一定会减少;不耽误农事生产的各阶段,农民生产自然会勤快;量入为出,理财者就可以从容不迫。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儒家的政治理想。

174.“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描述 的是历史上的什么故事

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时提到:“中国有一句古话:‘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同胞兄弟何不容?’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希望全体台湾同胞能够理解我们的立法用意,也希望关心台海局势和平与稳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理解和支持这部法律。”①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西汉时,高祖刘邦的第六子刘长被封为淮南王,刘长依仗自己皇子的地位,异常骄横。汉文帝即位以后,他更是有恃无恐,作为兄长的汉文帝对他也十分放纵。刘长不遵守朝廷的法令,在淮南为所欲为。他乱杀无辜,乱送爵位,把自己的车马装饰得跟皇帝的一样。后来,他竟派人南约闽越,北结匈奴,准备起兵谋反。后来,刘长谋反的事情败露,汉文帝免了刘长的死罪,废除了他的王号,将其遣往蜀地。在遣送途中,刘长绝食自杀。当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汉文帝逼死了自己的亲弟弟,便编了这首歌谣来讽刺他。

哲 学 宗 教

175.三教九流中的“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

所谓“三教九流”,是指旧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划分的等级。“三教”是指儒教、道教和佛教。“三教”最早出自《北史·周高祖记》:“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把官员、和尚和道士集到一起来辩论“三教”,这“三教”自然就是儒教、佛教和道教了。九流之名出自《汉书·艺文志》,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和农家。

在民间,“九流”又可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天,三流皇上四流官,五流阁老六宰相,七进(进士)八举(举人)九解元。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青(画家)四流皮(皮影),五流弹唱六流金(卜卦算命),七僧八道九棋琴。下九流:一流高台二流吹,三流马戏四流推,五流池子六搓背,七修八配九娼妓。

176.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佛

在汉明帝时期,佛教渐渐传入我国。传说汉明帝有一次睡觉,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头顶上放射白光,降临在宫殿的中央。汉明帝正要开口诘问,那金人又呼地一声腾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飞去。梦醒后,汉明帝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朝会时,汉明帝向群臣详述梦中所见,大多数人都不知其由。博士傅毅进言:“臣闻西方有神,传名为佛,佛有佛经,即有佛都。从前武帝元狩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曾缴获休屠王供奉的金人12座,安置在甘泉宫中,焚香致礼。久经战乱,那12座金人早已不知去向。今天陛下所梦见的,也许就是佛的幻影呢!”他的一席话引起了汉明帝的猎奇思想,于是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经。

蔡愔一路风尘,尝尽千辛万苦,到了大月氏,与大月氏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一起,用白马驮着佛教经典回到了洛阳。汉明帝就命令工匠在洛阳城中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用以储藏佛经,讲授佛教经典。

177.菩萨的本义是什么

1979年11月2日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邓小平作了《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现在的庙很多,每个庙里的菩萨也很多,老同志盖住了,年轻人上不来。所以,我们要改革现行的干部工作制度,建立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制度。”①“菩萨”是梵文Bodhi-sattva(菩提萨埵)音译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是指自己已经觉悟,同时又使众生得到解脱,达到自觉、觉他两个层次的人,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又称为“大士”。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神,后来被人们广泛用来称呼大乘佛教思想的实行者。

178.佛教中的“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波罗蜜”,完整的发音音节是波罗蜜多,梵音“波罗”汉译“彼岸”,“蜜”译为“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为“了”。波罗蜜多的中文意思就是“到彼岸了”。由于汉语常省掉尾音,波罗蜜多就成了“波罗蜜”。

小乘佛教有十个波罗蜜;大乘佛教比较常说的是“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亦称为“六度”,这种翻译含有六种度众人到彼岸的方法、道路的意思。它们是布施波罗蜜度悭贪、持戒波罗蜜度毁犯、忍辱波罗蜜度嗔恚、精进波罗蜜度懈怠、禅定波罗蜜度散乱和智慧波罗蜜度愚痴。

179.佛教中的“四大金刚”都是谁

“四大金刚”是佛家“四大天王”的一种俗称,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和六欲天。欲界包括人类社会、地狱、饿鬼;六欲天是超于人鬼以上的天界,为天神所居。

六欲天分为六重,第一重便为“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各护天下。四大天王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执鞘;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戴胄,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穿甲戴胄,左手执鞘,右手把赤索;北方多闻天王,身金色,金甲胄,左手执宝塔,右手执三叉乾,脚踏三夜叉鬼。

佛教的四大天王汉化后便形成中国罗汉堂中的“四大金刚”:持国天王魔礼寿,穿紫金龙花狐貂,职顺;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广目天王魔礼红,掌碧玉琵琶一把,职调;多闻天王魔礼海,掌混元米伞一面,职雨。“四大金刚”合在一起,便是“风调雨顺”。

180.十八罗汉都是些什么人

十八罗汉(罗汉即“阿罗汉”的简称)是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据经典说,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嘱咐,不入涅槃。公元2世纪时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著的《法住记》中更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他们所住的地区。他们分别是:宾头卢突罗奢(“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说法主要流行于唐朝。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朝时,十八罗汉的说法已盛行。

在中国,最早记录十八罗汉的是苏轼。他在《自南海归过清远峡宝林寺敬赞禅月所画十八大罗汉》中新增补两位罗汉,第十七位是庆友尊者,即《法住记》的作者;第十八位是宾头卢尊者,他与第一位其实是同一人,只不过一个用全称,一个用尊称。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应是降龙罗汉,即迦叶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