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之美——经典诗词品读128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7:31:58

点击下载

作者:黄玉峰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吟咏之美——经典诗词品读128首

吟咏之美——经典诗词品读128首试读:

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 编 黄玉峰

副主编(按姓名笔画排序)

王巨汪 汪天云 夏江南 张林德 陈国栋 过传忠 谢家骝

编 委(按姓名笔画排序)

王一川 王巨汪 王心平 王 玉 王幸华 毛国伦 朱震岳刘 谋 孙光萱 杨先国 杨 杰 吴莉莉 张芝兰 张 廉张德胜 周唯信 周 粤 赵志伟 姜乃振 姜克勤 姚子明骆玉明 顾明怀 倪正明 徐 丹 殷振邦 曹志苑 彭超美喻石生 薛金福序黄玉峰《吟咏之美》《无字之诗》《说话之道》这三本书要重版了,正值我失去爱子之际,心神难平,几度执笔,皆泣不成声。我的家教是从诗画开始的,儿子自小读诗画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七八岁能背诵上百首,我至今还保存着儿子幼年时的诗词条幅和国画扇面。其中最早的是他四岁时抄的杜牧的两首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和“折戟沉沙铁未销”,写的是隶书,用笔自然,姿态灵动,富于天趣。他写完后我表扬了他,并要他诵读一遍,他那清亮稚嫩的童声还在我耳畔萦绕,却先我成了古人!

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但是由于种种压力,现代人的生活中已经很少有“诗”了,没有诗的生活是乏味的。不过,中国本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诗的国度”,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中国古代第一本诗歌总集就是孔夫子亲自编纂的。到了唐宋,诗词创作几乎成了每个读书人必备的基本素养。

吾儿在世时,虽然不写诗,却颇有诗人的气质,热情,旷达,谈吐风雅,豪爽不羁,这大概与他幼年的积累有关。他有很多很多朋友,朋友们都喜欢与他聊天。他去世后,前来吊唁的朋友有几百人之多。有从美国飞来的,有从英国飞来的,有从香港、深圳飞来的,有从北京飞来的,有从温州、重庆飞来的,他们与我谈起吾儿生前的好处,为失去这样一个好朋友而失声痛哭!我想这除了他对朋友真诚外,也许因为他读了点诗,又喜欢画画,语言较有魅力吧。孔夫子曾说,学了诗,才会说话。这在吾儿身上,也得到了验证。

这三本书最早是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一档电视节目。二十多年前,有感于电视节目的匮乏和人们对诗歌绘画艺术的疏远,我与新成立的上海教育电视台领导商量,开辟一档介绍和欣赏古代诗画的栏目。由我担任总撰稿、总策划,聚集了沪上大中小学的优秀学者教师,并得到了我的好友陶惠民先生的一笔资金相助,便启动了。栏目取名为《诗情画意》,是一档对话式的节目,由时任复旦附中校长的特级教师过传忠和今任上海宝山区文广影视局局长的王一川老师主播。每周两档,做了五年多。如今还有很多人提起来,说给他们很多得益,尤其是让孩子聆听,至今难忘。

这三本书在播出期间就由复旦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且连着出了四五版。后来又被香港万里出版社相中,在香港台湾畅销。十多年过去了,回想当年的盛况,不禁感慨系之。如今的电视节目多为庸俗搞笑,甚至成了明星的私生活的展览,偶尔有一二具有文化含量的,能续播一两年的已属凤毛麟角,更别说能坚持五六百期了。现在,此套书由中华书局重新整理出版,也是希望能够给孩子的童年成长带去有益的启蒙。《吟咏之美》《无字之诗》《说话之道》分别讲的是诗歌、绘画和书信,每一卷的编辑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吟咏之美》精选了从先秦到清代末期的诗歌百余首,跨度有两三千年之大,编辑为“情感诗”“山水诗”“哲理诗”“述怀诗”“志向诗”五个部分。之所以这样编排,是想请读者看看几千年之隔的古人对人生的感受,这些作品本身就是心灵的真实写照,人心大抵是不会变的,千年以前古人感动过的东西,今人照样会被感动。“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的喜怒哀乐是相同的,今人古人的心是相通的。

这百余首诗,几乎都是很短的,朗朗上口,易背易记,无论孩子还是大人,细细品读这些诗,感受编者的解读,一定会有深刻的领悟,从而起到“陶冶性灵,变化气质”的作用!《无字之诗》则是精选了从古代到近代的作品,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编辑。读者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轨迹,对我们的祖先在形象艺术方面的追求,有一个鸟瞰式的了解,从而提高读者的理解欣赏能力。读懂绘画,欣赏绘画,对于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是十分需要的。《说话之道》分为十一篇,分别是“说服”“拒绝”“指示”“劝勉”“安慰”“感谢”“应酬”“自荐”“批评”“自辩”“述怀”。这是从写信的目的出发进行编辑的。给某人写信,总有一个目的,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场合,写信的口气用词乃至结构也大相径庭。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很重视人际交往,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的得体和礼仪。过去有“一言兴邦,一言亡国”的说法,可见人们对于人际交往的重视。我们在选编时尽可能把历史上人际关系最精彩的“对话”勾提出来,为了使本书更简洁,我们删掉了书信中的客套话,以及当时叙述情景、交代前因后果的文字,单独把书信中最核心的段落呈现在读者面前,以便读者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的收获。所以正文都很短,有的甚至只有一二十个字,多的也不过几百字。为了了解写信人在写信时的背景,我们作了必要的介绍,还在引文后面撰写了“交际与做人”这个栏目。通过这个栏目,发表我们对这封书信以及写信人的或臧或否的意见。因为在我看来任何表达,不仅是技巧,更与表达者的人格气质分不开。至于我们的看法是否正确,那么读者自有评论。

这三本书虽说在十几年前畅销,但经过增删、修订、重新梳理、编排、美化,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新版编排的特色,还有两点:一是诗歌、绘画在原版的基础上,重新整理了文字,将原来的对话体删减枝叶,改为单独的鉴赏。这样使得鉴赏的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更紧凑了。二是重排并修订了原稿中的错误,使之更具可读性与收藏价值。

巧得很,在撰写这篇序言的时候,看到教育部关于要加重语文在中小学学科中的比重的报道,报道还说,在高考中还要加大语文的分值。本人理解,提高分值只是一个形式和表象,真正提高下一代的人文素养才是根本的宗旨。为此,我感到非常高兴。本人从教五十年,最近一年又做了一所民办实验学校的校长,去年暑假在规划初中四年的整本书阅读计划。加强人文教育,造就仁爱忠信、情趣高雅、充满诗情画意,说话得体,彬彬有礼而又具有独立精神的君子人格,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素质,这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但愿这三本书的出版,能为推动中小学人文教育起一点微薄的作用。2017年10月第一章

情 感 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感情与理智的冲突将仲子《诗经·郑风》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首诗讲一个女子爱上一名青年,但又怕父母、兄弟的反对,怕邻居的闲话,不敢与之相见。可那个男子却很大胆,要翻过墙来同她幽会,于是女子就说了这段动人的话。“将仲子”的“将”就是“请求”的意思;“仲”是老二,可能那个男子排行第二,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请求你——小二哥”。“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逾”就是超过、越过、翻过的意思。“里”有点像现在的“里弄”,与第二节“无逾我墙”的“墙”,第三节“无逾我园”的“园”,意思相似。不过圈子一点点缩小,先是超过里,接着翻过墙,最后进入园子。

把整首诗翻译一下: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里弄,不要折断我家的杞树。不是我小气啊,是怕我父母。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父母的话我不能不有所顾忌。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的墙,不要折断我家的桑树。不是我小气啊,是怕我的兄长。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兄长的话也是要听的。求求你,小二哥啊,不要越过我家的园子,不要折断我家的檀树。不是我吝啬啊,是怕众人多言。二哥啊,我多么爱你,可众人的话是那么可怕。

这样一翻译,再读回原诗,就显得有趣多了。当然这里面还反映出了人的自然欲望与社会理性之间的矛盾。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的人,也就是动物的人,有很多欲望,他希望随心所欲;但作为社会的人,他必须约束自己,要受理性制约,这里的“爱”就有了社会属性。女子虽然爱这个小伙子,却不敢让他来找自己,因为人言可畏。“人言”就是社会理性的象征。人类的本能欲望、情绪、活动无不受到各种“人言”的制约。“人言”的力量是强大的、可怕的。人就是生活在“人言”的制约中,“不怕”也得“怕”。《将仲子》所表现的正是这种人类内心世界情与理的冲突、灵与肉的交战。正是这种理性,使人由自然的人变成社会的人。也正是因为这种理性,人类常常陷入各种困扰和苦恼之中。◆ 大胆热烈的爱情诗野有死麇《诗经·召南》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野有死麇》是一首爱情诗,而且表达爱情相当大胆。它是《召南》里的一篇,召南地处南方的荒蛮之地,不像北方、中原地带受过教化的熏陶,自然比较大胆,表达爱情赤裸裸,不加掩饰。“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在野外打死了一只獐子,我剥下了獐子的皮,又割下了白茅草,把它包好,想送给那心上人。有位美丽的姑娘满怀春心,那男子再三再四向她献殷勤。“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森林里灌木丛生,有一头皮毛漂亮的小鹿掉到了陷阱里,小伙子割下了白茅草,把它包上。这位姑娘真像美玉般温润动人。这两节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用鹿皮作为礼物去引诱她。有一次,他们又相遇了,那个男子见四周无人,终于大胆地上前拉拉扯扯。“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这几句是当时的方言。“舒”,慢慢地;“脱”是方言,也有缓慢之意;“感”通“撼”;“帨”(shui)就是佩巾;“尨”(ming)是多毛而凶猛的狗。这是女孩子的话,说你不要那么性急,不要拉我的衣服,别惊动了狗。钱玄同曾把它译成苏州话:“耐勿要过来,耐勿要拉我个衣裳,耐看惹得狗也叫哉。”

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但使我们看到了两三千年前男女恋爱的方式和心理,而且还保留了当时的方言。这样一首小诗很值得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好好琢磨一阵,也值得语言学家研究一阵子。可见《诗经》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观察角度,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它,可以获得不同的收获。所以有人说《诗经》是一本活的档案,是最古老的文物库。◆ 热烈的誓言 奇特的想象上邪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是汉乐府中一首采自民间的情诗,这是一个女子向她的心上人表达爱情的誓言。男女相爱最深挚、最炽热的时刻,往往会互相海誓山盟,是很自然的。开头三句,主人公迫不及待地直抒胸臆:苍天啊,我愿意与你相爱,直到永远。“长命无绝衰”,就是永远不变,永相恋,爱情之花永不败。

开头讲“长命无绝衰”,可是结尾却说“乃敢与君绝”,就是说“才敢和你断绝”。这一首一尾,意思好像全然相反,一个“无绝”,一个“要绝”。但结尾的这个“要绝”,是有条件的。

第一、二个条件是“山无陵,江水为竭”——山也没有了,江水也干了。第三、四个条件是“冬雷震震,夏雨雪”——冬天打雷,夏天下雪。(“雨”作动词用,是“下”的意思。)季节混乱了,颠倒了。第五个条件,“天地合”——天地再度成了混沌一片。这五个条件,其实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自然界的变异,是完全不可能的。

可这女子好像在层层递进地发挥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出奇,一件比一件不可思议,直到“天地合”,她的想象力似乎是漫无涯际地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都不存在了。而这恰恰是“乃敢与君绝”的条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成了“与君绝”的条件,“与君绝”当然也就不可能了。

现在再看,这个“与君绝”与“无绝衰”不但不矛盾,而且更坚决、更强化了。如果没有这几个假设条件,整首诗就会显得平铺直叙,未免太平淡、太简单了,她的情感力度也要减弱许多。

这种方法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借鉴。不直说,兜个圈子,设置一些条件,然后再把意思表达出来,会显得更生动、更鲜明、更有力度,这就叫欲擒故纵。◆ 一曲离别的交响乐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其主题多是表现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不得志,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行行重行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是一曲离别的交响乐,全诗共十六句,可以分成一个序曲四个乐章。序曲忆别,第一乐章远别,第二乐章久别,第三乐章疑虑,第四乐章祝愿。序曲为开首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回想当年离别的情景:妻子送丈夫远游,送了一程又一程,难分难舍,仿佛这就是永别了。丈夫远去的身影永远铭记在妻子心中,不论时间多长,一想起来便历历在目。屈原《九歌》有“悲莫悲兮生别离”,表达的也是同一种情感。“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这是第一乐章——远别,写夫妻分别两地相距之遥。“万余里”并非实指,说出了一个“远”字。面对这“各在天一涯”的现实,主人公喊出了无可奈何的哀怨:“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路不仅远,而且中间有阻碍。一个“长”字,一个“阻”字,再次把主人公的哀怨之情倾吐了出来。

接下来,作者又写了“胡马”“越鸟”,“胡马”是指北方的马,“越鸟”是指南方的鸟。这个比喻隐含着不忘本、不忘家乡之意。这就等于在说:动物尚有思念家乡的感情,人为什么还不知回归呢?至此可以揣摩一下女主人公的身份,她也许是一个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妇女,丈夫为了求学求官而背井离乡,可是在动乱的年代,前途充满危机,主人公的思念也因此越来越深切。所以下面便奏出“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这第二乐章——久别。

长期的思念使主人公一天一天消瘦了,可她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情愿“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在思念中,有时也难免产生种种疑虑、猜测。丈夫为什么久不归?是不是变了心,被“浮云”遮住了?这就是第三乐章——疑虑。

她到底是个善良、单纯、宽厚的妇女,总相信丈夫不会是“薄情郎”,他的久久不归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她想,即使自己被抛弃了,也祝愿丈夫能平平安安,努力加餐,盼望再有相见之日,这就是全曲的高潮——祝愿。

不过,这最后一句,还有一种解释,是说主人公因被抛弃而茶饭不思,于是只好自我安慰,努力加餐。不管哪一种理解,都深深地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哀伤。“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首诗虽然只是写一个女子的哀怨,却折射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对人们感情的摧残,又真实地反映出人们的痛苦和追求,所以千百年来,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情怀激越 笔力雄劲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的《从军行》描写了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烽火”是古人报警用的烟火,头两句写了主人公听闻边疆警报,军情紧急,心中不能平静。他再也不能坐在这书房里了,立志要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这“牙璋”是皇帝调兵遣将用的符信,分凹凸两半,分别掌握在皇帝和将官手中。“凤阙”是雕着龙凤的门墙,这里代指皇宫。这句意思是说将士们奉命雄赳赳地整队出城。“龙城”是匈奴的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铁骑绕龙城”就是说,我军冲上去一下子包围了敌人。刚出城就获得大胜,真是势如破竹。“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这两句写得有声有色。战场上下起了大雪,战旗在昏暗中,连颜色也分辨不清了,只听得呼呼的北风中夹着战鼓声,昏天黑地,短兵相接。

面对着这悲壮的场面,主人公没有丝毫畏缩,反而十分向往。最后两句写道:“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我宁可做一个率领一百人的小队长,也胜过现在关在书斋里,做一个没用的读书人。这就把他决心投笔从戎,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爱国之情充分地展示出来。

这首诗共八句,有六句是一一对仗,显得整齐雄壮,让人仿佛是在听激昂的军歌、战鼓,不能不为之震撼。就是在这雄壮的节奏中,形势的紧急、将士的风貌、主人公的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平淡之中见深挚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我国古代有一批田园诗人,比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都写过不少优美动人的田园诗。优秀的田园诗作品,不光展现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更蕴含着淳朴自然的人际关系。孟浩然的五言律诗《过故人庄》就是这方面的杰作。

有很多五言律诗往往字斟句酌,紧凑严密,这首《过故人庄》却很自然平淡,写的是眼前景,用的是口头语,正体现了孟浩然诗歌平淡中见韵味,自然中含深挚的特殊风格和追求。要达到这样的风格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它并非诗人不进行锤炼和推敲所得,而是锤炼和推敲得不露痕迹,臻于化境。用这样自然平淡的语言去表现田园风光和人际关系正好相得益彰,最恰当不过了。

先看前两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所谓“鸡黍”就是杀鸡做菜,煮黍为饭,这是田家待客的方式,没有什么排场和客套,所以诗人也就一“邀”即“至”,显得既亲切又舒畅。

诗人并没有写吃饭时的各种情形,因为诗人也好,邀请诗人的主人也好,主要的目的并不在于吃饭,而是为了叙旧聊天,重温友谊,所以主人准备的饭菜尽管说不上丰盛,但在这前后所展现的友谊和人情美,却要比最醇厚的美酒还要来得醉人。

诗的中间两联写得很有层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诗人进村前后的所见所感:诗人信步走来,只见绿树环抱着整个村庄,显得别有天地,异常宁静;进到村里,向远处一瞥,却又看到青山在城外逶迤而过,增加了一抹动人的背景和色彩。总之,诗人所到的这个村庄坐落在田野间而又遥接青山,既宁静而又开阔,毫无孤僻逼仄的感觉。

前两句是写进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就是写诗人到了主人家里,登堂入室后的情景和气氛了。“开轩”就是打开窗户,这里自然是主人亲切地招待诗人坐在窗边,并把窗户打开,让诗人留意窗前的那片开阔的打谷场和碧绿的菜圃,处处显得生机盎然。

接着主人和诗人临窗喝酒,频频举杯,无拘无束地聊天,而聊天的中心则是“桑麻”之类的农事,仿佛主人有意要让诗人分享即将到来的丰收,这种场景多么温馨,彼此关系多么和谐!难怪诗人最后要主动向主人表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到重阳佳节来临,我还要来欣赏菊花呢!

今天农村的环境虽然和唐代大不一样了,但是这首《过故人庄》所展示的那种亲切和谐、不讲究客套做作的人际关系却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情景交融话送别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名诗,另外有一个题目叫《渭城曲》。这是作者在送朋友远行时写的。一二两句是写景,清晨时分,细密如丝的春雨洗去了路边的轻尘,浸润了掩映在客舍边的杨柳,在这新鲜而湿润的春天气息中,古都咸阳驿道边的客舍显得更清新可爱,连路上柔嫩的柳枝也显得更青翠。这两句不但交代了送别的时间——早晨,送别的地点——渭城客舍前,送别的时令特点——春雨,而且反映出诗人内心涌动的思绪和情怀,细雨绵绵,杨柳依依,突出了惜别之意。

在这样惜别的氛围中,自然引发出后两句著名的抒情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请你再饮一杯酒吧,向西走出了阳关以后,在人烟稀少的途中,再也见不到亲朋好友了。此时此刻,思乡、怀旧、畏途、叹远,亲朋故友之恋,边塞寂寞之感,这一切的一切都一齐涌上离别人的心头。而这恰恰从送别人的口中吐出,这包含着诗人对友人的多少深情啊!

在唐代,虽说边塞动荡、交通艰难,只能凭双脚、马匹做交通工具,跋山涉水,羁旅茫茫,但毕竟不是生离死别,王维为什么要写得这么凄楚悲凉呢?同样写送别,高适的《别董大》就写得豪爽乐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其实这与他们的经历和主观感受有关。

王维出身于仕宦家庭,诗、画、乐兼擅,才华非凡,出入于王公贵族门庭,又靠权贵引荐科举成名,可称少年得志,一帆风顺。所以他的感情特别脆弱,中年以后一旦遭到不幸、打击,就难以承受,即使在友人离别时,也会发出这样惆怅的哀怨叹息声。高适就不同,他幼年丧父,深知世路艰辛,靠自己努力,四十六岁方得科举成功,所以在遇到挫折时能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笑脸相迎,在离别时当然不会凄凄切切,相反发出了豪迈的“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勉励之词。◆ 脱口而出 幽思深远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很多人儿时读过的第一首古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首好诗,可是要说具体哪里好,又说不出来了。要想知道这首诗的精妙之处,我们可以先从题目看起。“静夜”是万籁俱寂的深夜。设想一下,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白天为生活或别的原因在奔忙,没有闲暇想念家乡和亲人,到了晚上,一身的疲乏在客舍嘈杂声中随酣甜的小睡而消除了。夜深人静,忽然从梦中醒来。看着孤寂清冷的客房,望着异乡皎洁的明月,寂寞凄清,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第一句“床前明月光”,正是写作者在睡梦中醒来看到清朗月光洒落客房的情景。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一个“疑”字用得特别准确,抓住了游子在静夜明月下的特殊感受,“疑”是一个错觉。造成这种错觉有两个条件:一是月色确实清白,对他的视觉刺激;一是寒气浸入,对他的感官刺激。这样一句话就把月色的清朗、游子的凄凉写了出来。游子定神之后,明白这原来不是霜,而是异乡的月光,孤寂凄凉的感觉更加重了,又怎会不怀念自己温馨的故乡呢?

到了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顺理成章了。“思”是全诗的主题,是诗眼所在。他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许在思念自己的童年时代,思念旧时的朋友、同学,也许还会思索今后的前程。还会思念年华易逝、人生易老,还会想到宇宙人生……这“低头思故乡”,不同的读者完全可以找到各自特定的思念对象。无论孩子、青年、老人,这“思”字说出了人们心里想说而没说出的话。

可见这首诗好就好在脱口而出,朴素自然,不工而自工。有人说这首诗没有说出的比说出的多得多,比刻意求工的诗写得更工,我是很赞同的。◆ 一“惊”一“忆”见真情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我们读小说,常常为小说中逼真的细节描写所感动。抒情诗就不一定了,它重在抒情,不一定要有细节描写。但是,有时诗人们为了要把自己的爱憎喜怒表达出来,就难免要交代一下背景,捕捉一两个动人的细节。

李益的这首五言律诗就捕捉到了很感人的细节。开头两句先交代了这样两点:诗人和外弟(即表弟)分手之前都还是孩子,这次重逢是在经过十年的离乱之后。这里的“离乱”指的就是震动大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乱中,广大人民颠沛流离,音信阻隔,诗人和表弟一样吃尽了苦头,现在总算重逢在一起了。

表现重逢的场景时,作者写到“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个“惊”字用得颇有些戏剧性,说明当时诗人和他的表弟已不相识了。诗人的表弟此番是专程来访,当然有思想准备,而诗人因为事先不知道表弟来访,看到一个陌生的客人,对客人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劲儿大约还会感到奇怪呢,这大约就是诗中“惊”字的由来吧。“忆”字也用得很好,诗人和表弟分别已久,印象本已模糊,如今一旦知道来访者是表弟之后,就一边称呼表弟的名字,细细端详表弟的容貌,一边努力在脑海中搜索往日对表弟的印象,如此越回忆越感到温暖和亲切。

遗憾的是这次重逢时间不长,明日表弟就要向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一带出发,彼此之间又会隔着几重秋山几道秋水了。这真是一次极难得的重逢又极匆忙的分手。在以人生离合聚散为题材的诗歌中,李益此诗是相当出色的一首。看来这是和诗人善于交代背景、捕捉细节分不开的,这一“惊”一“忆”多么生动传神!◆ 不可复得的美好事物题都城南庄〔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清明节这一天,崔护因落了榜,一个人到郊外游玩散心。来到一个小村庄,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门敲了好久,才有一个少女开了一点门缝,问:“是谁啊?”崔护说:“我是来游春踏青的,口渴了讨点水喝。”那女子就开了门,招待他。作者见她在桃花丛中妩媚多姿的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第二年清明节,他又特地到了这郊外人家,门却紧闭着,再没见到那个女子,他十分惆怅,就在墙上题了这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少女美丽的脸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把春天写活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现在这美丽善良的少女不知哪里去了,桃花却依旧在春风中飘荡。这个“笑”字写得很传神,把桃花在春风中可爱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首诗有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踏青遇美”,第二个是“重寻不遇”。短短的四句诗,叙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美好感情的向往,同时也写出了他失落的情绪。去年今日伫立在桃树下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微笑,脉脉含情,而今,人面杳然,桃花依旧,怎不令人伤感!

这里面不仅包含着一种好景不长的人生哲理,还有一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当你刻意去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得了。◆ 真挚的友谊 凄凉的景色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中国人十分重视友谊,自古以来流传着不少关于友谊的故事和佳话。锺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就拿唐代诗人来说,杜甫和李白,白居易和元稹,柳宗元和刘禹锡,都有怀念对方的动人诗篇。元稹的这首绝句就是其中一首。

诗题中交代了作者怀念友人的原因。“闻”是听说;“乐天”就是元稹的好朋友白乐天——白居易;“授江州司马”就是到江州担任司马。白居易有首著名诗篇《琵琶行》,最后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提到了自己的官职。“江州”就是今天的九江市,“司马”的官职不大,在地方上不负主要责任。白居易在815年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迫离开京都长安,被贬到又潮湿又遥远的江州当司马。

在几个月以前,元稹也因为得罪了权贵和宦官,被贬到通州当司马,通州即今天四川省达县,在当时也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而且元稹在通州还染上了疟疾,病了很久,《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就是他在生病期间写的。

白居易和元稹都关心人民疾苦,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有着共同的遭遇和命运,由此而结成的友谊自然格外深厚。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一句“残灯无焰影幢幢”,说明已是深夜了,灯火将灭,风摇烛光,影影幢幢,一派凄凉的景象。第二句“此夕闻君谪九江”起了交代背景的作用,意思是今天晚上我听到你被贬到九江的不幸消息。第三句“垂死病中惊坐起”叙述了一个强烈的反应:自己病得要死,忽然听到友人的不幸消息,大吃一惊,赶快挣扎着坐起来。

一首好诗不能平铺直叙,一览无余。从表面上看,此诗第二句只是平实的交代,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如果没有这个交代,读者就不懂得发生了什么事,何况紧接着第三句既有“受惊”的表情,又有“坐起”的动作,两者合在一起,语气由平实到突兀,就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了。

开头“残灯无焰影幢幢”是“以景起情”,结尾“暗风吹雨入寒窗”可说是“以景结情”。此诗第三句写作者忽然挣扎着坐了起来,按理说,接着应该写诗人担心受惊的具体内容,但这又如何用三言两语写得清呢?所以诗人刻画了一个“风雨入窗”的画面,和诗人动荡的内心互为表里。“风”无所谓明暗,诗人却说“暗风”;“窗”无所谓冷暖,诗人却说“寒窗”。这显然是诗人倾注了感情的结果,也是和当夜残灯黑影、凄风苦雨的特定场景相吻合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两位诗人的感情之深了。◆ 无声的特写 有声的画面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古代诗人在怀念亲友时常常采取一种“从对方写起”的表现手法,明明是自己在怀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却故意少写或不写自己这方,偏偏从对方写起,说亲人和朋友在想念自己。这首诗就用了这种表现手法。

诗的题目交代了地点邯郸,时间是冬至的晚上,还交代了诗人在怀念家中的亲人。这里所交代的地点和时间有着特殊的意义。邯郸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在唐代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城市,而冬至在唐代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不像现在这样不大为人们所重视。当时到了冬至这一天,朝廷里要放假,老百姓要穿上新衣服,互相赠送饮食,以表示祝贺。按照这个习俗,诗人应该出去串门访友,好好热闹一番才对。可他却独自一人住在外地,远离家乡和亲人,所以外面越是热闹欢乐,自己就越是感到孤单寂寞,特别是到了晚上,那就更不好受了。

诗人对着室内的一盏孤灯,感到又寒冷又寂寞,只好用双手抱着自己的膝盖,久久地枯坐。室内没有其他人,只有墙上映照出诗人的影子和诗人默默相对,这种气氛真是凄凉极了。

问题是接下来该怎样写呢?倘若照直写凄凉、难受,就难免一般化、概念化了。这首诗好就好在诗人忽然宕开一笔,写下了这么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诗人想到家里的亲人此时正坐在一起,互相谈论着远行到外地的自己。这种写法就是开头所说的“从对方写起”了。

如果说此诗前两句刻画了一个无声的特写,那么后面两句就展示了一个有声的画面,这两者合在一起,显示了一种明显的反差。家里的亲人团聚在一起,而诗人却没有可以倾诉感情的对象和地方,只能看着墙壁上的影子发愁。这么一对照,思家的感情就格外强烈了。当然,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那就是家中的亲人也好,在外地的自己也好,都在深切地怀念着对方,所以说这首诗先写自己,再写对方的写法,取得了有同有异、同中见异的艺术效果。◆ 在比较中展现感情的变化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人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生活的,人的感情的变化也离不开地域的变迁,要读懂刘皂的这首诗,就得先弄清楚诗中的地名。先看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并州”是今天山西省太原市。诗人说他离开家乡,寄居在并州已经有十年了。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咸阳”就是今天陕西省咸阳市,在西安市附近。诗人在说这十年间他日日夜夜都想回到家乡咸阳去。诗人离开家乡已有十年之久,更何况在并州只不过是一个客居的游子,在事业上并没有多大的进展,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不留恋并州。

可是没有想到诗人的生活又发生了一个新的转折——“无端更渡桑干水”。陕西咸阳在山西太原的西南,而桑干河则在太原的东北方,古时属于“塞上”。诗人要回故乡,理应从太原往西南方向去才对,结果诗人却是被命运所捉弄,渡过北边的桑干河,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去。

此时诗人对并州的感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却望并州是故乡”。竟然强烈地怀念起并州来,觉得那里的一草一木,对于自己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亲切,把并州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诵读整首诗,读者仿佛跟着诗人经历了几个来回,先从咸阳到太原,又从太原到桑干河,再从桑干河频频回首向太原遥望……

诗人在结尾处只提了并州,而真正的家乡咸阳却未再说到。可见诗人对于返回家乡已经不抱幻想,完全绝望了。正是在绝望的前提下,他把太原和桑干河这两个地方放在自己感情的天平上进行比较,越比较越觉得并州亲切可爱。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平时我们对某些东西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往往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譬如说,人们喜欢甲,不喜欢乙,但相对于丙来说,却又觉得乙要好多了。此诗正是将这种比较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生动细腻地展现了这种心理变化。◆ 一首表现人们普遍心态的好诗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扬起,百花凋零,树叶黄落,眼看一年很快就要过去,这时候最容易激发起人对家乡的怀念,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题《秋思》点明了诗作的时间与主题,诗作的情感就顺理成章地表现出来了。“洛阳城里见秋风”,按理说,秋风是只能直接听到,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是秋风过后,那满地的落叶,光秃秃的树干,冷清清的山水,无时无刻不呈现于诗人的眼前,进而震撼着诗人的心灵,这一个“见”字,就把诗人感情的分量显示出来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要说的话很多,可一旦拿起笔来,却又千头万绪涌上心中,不知从何处下笔了。这里一个“欲”字,富于动态,很传神地表达了作者不知从何处着笔而踌躇的心情。

更为细腻微妙的是下面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知道这次托人带信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所以不管怎么写,总觉得有点不放心,唯恐漏掉点什么,即使到了送信人快要动身的时刻,还是忍不住把信封拆开来再看一遍。倒也不一定是诗人真的漏掉了什么,而是突出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深,唯恐信中有所遗漏。

其实这种心态是古今相通的,虽然现在人们通信的手段更丰富也更快捷了,但是对长久不曾联系的家人或者朋友,因为心里重视而经常不知从何说起。这首诗作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它的知音,就因为它用朴实真切的语言表达了人们的普遍心态。◆ 羁旅之人 先闻秋声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经常在道路上奔波,形成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大景观。知识分子是读书人,所谓“学而优则仕” ,读书当然想要做官。没做官的,为了功名,要去县城、省城、京城赶考;做了官的,又要去赴任,或者被贬。所以在通衢大道上,常常有他们的身影,这就是所谓的游子。既然是游子,就会有羁旅之思、游子之情。所以古人写思念家乡、抒发羁旅之苦的诗特别多。

那时交通不发达,路上一走就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思乡的念头自然特别强烈了,不过一般都是直接写思乡之情的。刘禹锡的这首《秋风引》,从字面上看一点都没有写思乡,却把思乡之情写得十分强烈,入木三分。“何处秋风至”,突如其来地发问:秋风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去?秋风来到你身边,你却不知它在哪里。下面一句就自己作了回答:“萧萧送雁群。”秋风来的时候,发出萧萧之声,它是随那南归的雁群来到的。紧接着,作者写道:“朝来入庭树。”一大清早秋风就吹到了庭院里,在庭院间徘徊,秋风一来,黄叶飘落,一年又要过去了。第二、三句,从天上写到地面,使读者渐渐地感到秋风来到了。

然而,首先感到萧瑟秋风的,是诗人,是天涯游子。所以作者最后一句写道:“孤客最先闻。”为什么孤客最先听到秋风的消息呢?因为他们对秋的到来特别敏感。他们时时在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时在计算着日子,想早日回家,所以秋风一起,就首先感觉到了。

可见此诗表面上写秋风,骨子里却是每一句都在曲折地写思乡之情。◆ 来回反复 情深意切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这首诗时,李商隐客居在四川的巴山之畔,他的友人留在京都长安,长安在四川之北,标题就用“北”字代替友人。友人问诗人何时回去,诗人回道“君问归期未有期”。绝句字数很少,一般来说应避免字面重复,这里却连用了两个“期”。朋友来信当然说了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询问“归期”,诗人回信也会说上很多,不过最要紧的仍是“归期”。这个“期”字的重复出现,正好说明“归期”对于友人和诗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句却又荡开一笔,写到了巴山一带秋雨绵绵,池塘涨水。实际上,它表面上是写景,其实仍是抒情,夜深人静的巴山之畔,那连绵不断的秋雨不正像诗人对友人绵绵不断的思念?池水在涨,诗人怀念朋友的心潮不也在涨?

更妙的是这幅“巴山夜雨图”并没有一晃而过,它在诗的后半部分又出现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能够回去,和你同坐在西窗之下,剪烛夜谈,把现在的巴山夜雨当作话题,那才有意思呢!从现在预想将来,又站在将来的角度回想现在。在空间上也经过了从巴山到长安,再从长安到巴山这么一个来回。所以说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就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来回反复,表达真挚的怀念之情。

最后要补充一点,也有人考证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即妻子。是诗人为想念留在家中的妻子而作的,倘是这样,这就是一首表现夫妻之情的动人诗篇了。◆ 深宫女子的怨情和渴望题红叶〔唐〕韩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的宫女韩氏所作。关于此诗有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据说在唐宣宗时,宫女韩氏在红叶上题了首诗,红叶被从宫中与外界相通的流水带到了宫外。有个叫卢渥的应考举子正好路过,捡起了这片题诗的红叶珍藏了起来。若干年后,韩氏有幸被遣出宫外,嫁给了一名士子。新婚的时候,她在夫君的巾箱中发现了那片题了诗的红叶,原来当年捡到红叶的应考举子卢渥,就是她日后的夫君。本来只是排遣寂寞而题诗的红叶,却成全了这段美妙的姻缘。

从诗的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宫怨诗”。唐代出现了大量的宫怨诗,但几乎都是宫外之人所作,虽然也能代抒怨情,但终究不如这首诗能让读者直接体会到当事人的想法。“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深宫里的人终日闲闷无聊,使她们感到“御沟”里的水却是流得过于快了。一个少女,长年被幽禁在宫中,难免会有深宫无事、岁月难遣、度日如年之苦。一动一静,互为映衬,怨恨包含其中。“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情真意切地感谢红叶,希望它能带着作者的题句回到人间。言下之意,宫里不是人间,外界被隔绝。“殷勤”,道出了诗人急切的心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身受幽禁的愤懑、对自由生活的憧憬和她渴望冲破樊笼的强烈愿望。虽然题诗的宫女成就了美妙的姻缘,可是,在当时千万个宫女中,又有几个会有她的幸运呢?◆ 芳草含情 白云有意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唐〕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澹烟乔木隔绵州。

诗人都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如果缺乏感情,对任何事情都很冷漠,又缺乏想象力,对任何客观对象只能就事论事,不能生发开去,这样的人是很难成为诗人的。诗人就不同了,他们情之所至,放眼望去,连花草鸟兽也会带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这也是诗歌创作中的“拟人”手法。

拟人就是将物比作人,这里所说的“物”,既包括动物、植物,也包括没有生命的山川河流等。罗隐的这首《绵谷回寄蔡氏昆仲》,就运用了诗歌的拟人手法。诗人曾经和蔡氏两兄弟两次游览锦江,一次在东风拂面的春天,一次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都是适合游览的季节,所以诗的开头说:“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锦江”在四川成都市南面;“绵州”即今天四川绵阳市,约在成都东北二百里;“绵谷”在绵阳东北约三百里,即今广元市,离成都就更远了。诗人在成都锦江和蔡家两兄弟共同游览,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如今离开成都向东北走去,越走越远。此诗就是诗人到达绵谷后回忆往事,回寄给成都蔡氏兄弟的抒情佳作。

诗的中间两联是诗人回忆同蔡氏兄弟从游览到分手的情景。“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诗人妙在不说自己和友人一起骑马缓行,流连忘返,而偏说“芳草有情”,似乎芳草有意绊着诗人和蔡家兄弟的马蹄,好让他们多留一会儿。诗中也不说远处楼台耸立,赢得游人驻足观望,而偏说白云舒卷,似乎白云理解诗人们的心情,特意在那里美化楼台,使得楼台看上去格外掩映多姿。将物比作人,正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觉得芳草、白云特别可爱,和人们特别亲近。

同是运用拟人手法,其中也有高下之分。倘若作者水平不高,想象力不够丰富,就不会让芳草去绊住马蹄,让白云去遮掩楼台,而写上“芳草含情”“白云有意”之类的话就完了。虽然这也是运用拟人手法,但由于缺乏鲜明的动态的表现,效果就一般了。“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诗人要和蔡家兄弟分手了,在他眼里锦江的山峰好像因此而牵绕着别恨,锦江的水也似乎带着离情,一直流到自己梦中。明明是诗人和蔡氏兄弟充满了感情,到了难舍难分的程度,却不直接道出,而把这份感情让给了锦江山水,这样拟人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很巧妙的。

读完全诗,只觉得绿的芳草、白的云朵、高耸的山脉、弯曲的河流一起迎面扑来,它们有声有色,形神兼备,正在散发着无限的情意。◆ 小松自有凌云志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诗,作者在借松树而写人,托物讽喻,寓情于物。第一句“自小刺头深草里”,“刺头”是指长满小松树的松针,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面冲刺。这句话的意思是:小松树刚破土而出,非常弱小,路边的野草都比它高。这个“刺”字真是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树的外形特点,而且还刻画出了它坚强不屈的性格,显示了小松树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要长大长高,脱颖而出。“而今渐觉出蓬蒿”,“出”就是超出,这个“出”字不但和前面的“刺”字前后呼应,而且是后面“凌云”的前奏。“渐觉”是渐渐觉得它长高了,长高的过程是看不出的,可是有人“渐觉”了。只有关心小松、爱护小松的人,才能“渐觉”,至于那些对小松漠不关心的人,是谈不上“渐觉”的。所以作者接着就发出深深感叹:“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一般的人没有看到这是一株将要凌云的小松树,只是等到它高耸入云时,才称赞这松树的高大。

作者通过对松树在幼小时不为人识的感叹,揭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才华、有个性的人,当他幼小时常不被一般人所看重,甚至还不如路边的野草,遭到摧残、砍伐,因此有多少栋梁之材,有多少“千里马”,遭到怀才不遇的悲惨命运。作者杜荀鹤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却无人提拔,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成了埋没在深草里的“小松”,这也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作者正是通过这首诗告诉人们,识见是何等重要,埋没人才是多大的损失。◆ 一曲亡国君主的哀歌相见欢〔五代〕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金陵城被宋兵攻陷,李煜请罪而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里,过起了亡国之君的生活。

幽禁他的庭院幽深,月牙儿照着院内的小楼和梧桐。但在一个失去了自由,整日屈辱地生活着的亡国之君看来,这景色不仅不美,而且有点可怕。这里的一景一物,他的一举一动,都染上了他浓重的感情色彩——亡国之愁。“无言独上西楼”,独自一人默默无语地上了西楼。他是囚徒,独自幽禁在这里,亡国之痛能向谁诉说?自然是“无言”了。“无言”与“独上”勾勒出他形单影只的身影。“月如钩”,那是有月光的晚上,他睡不着,怀着满腹的愁绪登上了西楼。月牙是“缺”的月,正象征了诗人满心的缺憾,正适合表露他的亡国之情。“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站在小楼上,向深院望去,只见重门深锁,梧桐树影斑驳,院里一片清冷死寂。“锁”字用得极好,字面上看,是说深院内锁住的是清冷的秋景,实则锁住的是他这个亡国之君。作者“无言”“独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锁清秋”更是寂寞。上段所写都是亡国之君眼中之景,这景冷落凄清而寂寥,正是他亡国心境的写照。

李煜自从做了亡国奴之后,常靠追忆往事打发时日,真是越想越痛,越想越愁。过去的欢乐已一去不返,他不想再回首了,想一刀斩断愁丝,但愁是千丝万缕,哪里剪得断?那么索性想个透,把它理出个头绪来,但离愁别恨像一团乱麻,岂有头绪可理,真是“理还乱”。“离愁”跟所有的情感一样,是一种极其抽象的东西,然而在下段里被他写活了,写得可以想象,可以捉摸了。

那夜的李煜最感悲苦不过了,他的亡国之悲苦在这特定的月夜、特定的环境里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这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这种涌上心头的滋味就连他自己都是可意会而难以言说的。◆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的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西夏人称他“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他的词却写得如此缠绵悱恻,情真意切。

这篇词由着力描绘秋景展开。“碧云天,黄叶地”,秋高气爽,落叶纷纷盖住了大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碧色的天空、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秋江,江波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寒烟”指深秋时江上弥漫的烟霭,本来它是白色的,因上接碧天下接绿水,所以成为翠色的。

作为铺垫,作者继续写道:“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夕阳照远山,水天相接,萋萋芳草一直向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不到的天边。而从“芳草无情”开始,则是进入主题了。古人往往以芳草萋萋来写离情别绪,例如王维有诗云:“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范仲淹当时镇守在陕西一带,属宋代的西北边境,为防止西夏入侵,所以离家多年。深秋时看到芳草碧连天,自然禁不住思念家乡了。“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承着“芳草”,开始展开抒情。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他乡的愁思重重叠叠缠绕心头。夜里除非有偶然的好梦使我得到点安慰,否则长夜难眠。“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夕阳西下,明月高挂,本来正可以倚楼远眺,但在明月下独倚高楼,会更加愁绪万种,所以不要“独倚”。夜不能寐,只好借酒消愁,但酒一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之泪。写到这里,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的触发下更加浓厚,词也在这种难以为怀的情绪中结束了。◆ 残花中酒 隔墙送影青门引〔宋〕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初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与范仲淹带有悲凉慷慨之气的词相比,宋代还有另一类风格的词,就是婉约词,比如张先的这首《青门引》。“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初定”,“乍暖”,天气忽然回暖;“轻冷”,微微感到有凉意。天刚暖又冷下来了,因为有风雨忽然袭来,到了晚上才停下来,这是春季。李清照《声声慢》词里有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写的就是春天,大概是受了张先的影响。“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庭轩”,庭院、走廊;“中酒”的“中”(zhòng),是指喝酒太多而身体不适。这三句是说:时近清明,庭院里寂寞,词人悼惜花残春暮,喝酒过量,又犯去年之病。这病是心头之病,是对美好事物无情逝去的落寞之情酿成的感情之病,甚至是相思之病,因此无法医治。词人眼见“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举杯消愁愁更愁”,所以会“中酒”。

再看下阕,“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楼头”,城门上登高望远的戍楼,古代用以观察军情;“画角”,军中的号角,涂了色彩所以称“画角”;“重门”,一重重深闭的院门。这两句写那动人心魄的号角声、微微带有寒意的晚风,使酒醉之人醒了过来。然而,他孤独徘徊在院落中,夜幕降临了,重重深闭的院门更增添了幽静的感觉。正在百般愁绪无法排遣时,“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溶溶月光把隔墙那秋千的影子送了过来,更令他心中一片惘然。后人称这最后一句为“神来之笔”。

作者没有说破这荡秋千的到底是谁,让人产生了朦胧美妙的联想。词中描写的主人公可以认为是一名男子,而荡秋千是当时贵族少女们的活动。可见荡秋千的可能是某个宅院里的贵族少女,给诗带去了另外一层意境。

当时有人称张先为“张三中”,因为他善于写年轻人的“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张先却回答说为何不称我为“张三影”?这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中有几句名句都带有“影”字:“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如果加上“隔墙送过秋千影”,可以算是“张四影”了。◆ 借水言情 深婉含蓄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词,明白如话。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出色,但此词倘若仅“明白”得“如话”,而无深婉含蓄的另一面,也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只有将每一句都联系起来吟咏,透过平实的字面,才能发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意。“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写出了有情双方的空间距离——隔了千山万水,这就含蓄地写出了相思之情的悠长。那个多情的女子说,我每天思念着你,却又见不到你。紧接着“共饮长江水”的含意更深更妙。它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日日思君而不得见,我们却共饮着一江之水。每天共饮着一江之水的人却不得相见,这已不只称之为憾事,简直是一桩无情的恨事,道出了离隔之恨、相思之苦。也可以理解为尽管我不能见着你,好在我还能与你共饮长江水,这给了我少许慰藉。总之,上阕中词人道出了“不见”与“共饮”的事实,到底作哪一种讲,由读者去想象,去选择。

整首词借水言情,下阕就更显现了这一点。“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悠悠东去的长江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息,我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完。作者以上句喻下句,希望长江水停息是为了言明心中的离恨赶快停止。滚滚滔滔的长江,它会有停息之日吗?当然,她的思恋、她的离恨也无终结的一天了。这是用客观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来强化主观上不可抑止的情感,词的深婉含蓄可见一斑。“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我对你的思恋已似长江水一般不可停息,那么我渴望你能像我一样,一定不要辜负了我们的相思情。江头江尾的自然阻隔纵使不能逾越,但“共饮长江水”的一脉之情应永远相通。整首词到此形成高潮,情感得到升华,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整首词以水为线索,水,成了多情女子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词既写了悠悠长江水,又写了悠悠相思情,不失为一篇咏物言情的上乘之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