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高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22:26:29

点击下载

作者:武荣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学(高职)

中药学(高职)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83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护理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上篇中药基本理论知识导言【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及中药学的概念。

2.熟悉各历史时期代表性本草著作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了解中药的起源。

3.树立继承发扬中医药信心和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特点。

中药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植物,其次是动物、矿物及部分化学、人工制品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自古相沿把我国传统药物及记载药物的典籍称为本草。此外有草药一词,指广泛流传于民间,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则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可见,中药与本草、草药、中草药没有质的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中。

近代把研究本草的学科始称中药学。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主干核心课,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扫一扫,看课件

原始社会 中药的起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的发明和应用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的结果。生活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氏族社会后,弓箭的发明使人们进入了渔猎时代,

也相应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药用功能,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随着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需求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植物、动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

知识链接

神农即神农氏,是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品尝、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五谷。神农氏为了给人治病,四处奔波寻找药材。他尝尽百草,哪些是苦,哪些是甜,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哪些有毒,一一辨认区别记录下来。

夏商周时代 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促进作用。酒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用酒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从单纯用酒治病发展到制造药酒,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夏代已有精致的陶碗、陶罐等,殷商时期陶器更是得到广泛使用,同时对食品加工的知识也不断丰富和提高。这些都为汤液的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创制汤液。汤液的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西周时代的《诗经》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的书籍。书中收录了100多种药用植物、动物名称,如苍耳、芍药、枸杞子等。《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名山大川及物产的一部史地书,也记载了更多的药物,并明确指出了药物的产地、效用和性能。

秦汉时期 生产力的发展,内外交通的日益发达,特别是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西域的番红花、胡桃等药材不断输入内地;边远地区的犀角、琥珀、麝香、龙眼等已逐渐为医家所采用,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属《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全书载药365种,按药物效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书中还简要论述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及中药的产地、采集、加工等中药的基本理论。书中药物至今仍然习用,如常山抗疟、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等。它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第一次大总结,为中药学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对后世本草学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 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药物品种逐渐增多,对原有药物功效也有了新认识,梁·陶弘景在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又增加汉魏以来名医的用药经验撰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全书七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并强调药物的产地采制和其疗效具有密切的关系。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等,便于医生临证处方用药。南朝刘宋时代雷敩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隋唐时期 此时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印度、西域药品输入日益增多。唐显庆四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绩、苏敬编修撰写的《新修本草》(即《唐本草》)。全书收药844种,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很快流传到国外,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余年。

此后,唐开元年间陈藏器深入实际,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编写成《本草拾遗》。仅矿物药就增加了110多种,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

宋金元时期 嘉祐六年由苏颂将国家向各郡县收集所产药材实图及采收时间、药物功效的说明资料,以及进口药的样品汇总编辑成册,名曰《本草图经》。

公元1082年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全书33卷,载药1558种,较前增加476种,附方3000余首。方例是药物功能的直接例证,每味药物附有图谱,方药兼收,图文并重。本书集前人著作之大成,为后世保存了大量古代方药,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元代忽思慧于1330年编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书中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高营养物的烹调法、营养疗法、食物中毒都有论述。

另外,本时期研究药性理论的著名医籍有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及《珍珠囊》等。

明代 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考查研究,历时27年,完成了中医药科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本书按自然属性分为16部62类,纲目清晰。本书还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先后被译成朝、日、拉丁、英、俄等多种文字,成为不朽的科学巨著,在世界科技史上永放光辉。

地方本草方面,兰茂编著的《滇南本草》,是一部专门记载云南地区药物知识的地方本草。

清代 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全书共十卷,载药921种,在《本草纲目》之外新增药物716种。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详加补充,且对其中的错误加以订正,创造性发展了本草学,他是继李时珍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汪昂的《本草备要》,全书8卷,从《本草纲目》选录478种临床常用药,概述性味、主治功用,附图400余幅,卷帙不繁,内容精炼。吴仪洛的《本草从新》,载药721种,除介绍性味、主治外,对辨伪、修治也有论述,内容更加完善。黄宫绣的《本草求真》,载药520种,也是切合临床实际的本草著作。张璐的《本经逢原》,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载药700余种,阐述药物的性味、效用、真伪优劣等,论述中选用诸家治法及本人治验心得,是部侧重实用、宜于临床参考的著作。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书中每种植物均详记形态、产地、栽培、用途、药用部位、效用治验等内容,并附有插图,为我们研究药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中医药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依然继续向前发展。其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当推陈存仁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全书约200万字,收录词目4300条,既广罗古籍,又博采新说,不失为近代第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药学丛书。

中医药院校的出现,涌现了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适用的中药学讲义。如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山雷编撰的《本草正义》。该书对药物功效根据临证的具体疗效加以阐述。另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的《药物学》、天津国医函授学校张锡纯的《药物讲义》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许多先进技术被引进到医药学中,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作为中药生产、供应、检验和使用的依据,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了中药在当代医药卫生事业中的地位,也为中药材及中药制剂质量的提高,标准的确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药大辞典》(1977年版)由江苏新医学院编写,共收载中药5767种,包括植物药4773种,动物药740种,矿物药82种,加工制成品172种,如升药、神曲等,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全面的中药巨型工具书之一。《中药志》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编写,1959年出版。其特点是采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中草药质量的真伪优劣进行鉴别和比较,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全国中草药汇编》于1975年9月和1986年7月两次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分文字与图谱两部分。本书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全国中草药关于认、采、种、养、制、用等方面的经验与有关国内外科研技术资料,是对建国20多年中药研究应用的一次大总结。《中华本草》(1999年)涵盖了当今中药学的几乎全部内容,学科涉猎众多,分类先进,项目齐全,载药8980种,增加了化学成分、药理制剂、药材鉴定和临床报道等内容,可以说该书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本草巨著。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三次进行了全国性的药源普查。基本上摸清了天然药物的种类、产区分布、生态环境、野生资源、蕴藏量、收购量和社会需要量等。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编著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药志及一大批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区性的中药志,少数民族药也得到科学整理。通过全国普查,使目前的中药总数达到12800余种。

目标检测

A1型题(每道试题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是

A.《开宝本草》 B.《嘉祐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拾遗》2.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3.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是

A.《雷公炮炙论》 B.《本草拾遗》 C.《炮炙大法》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4.我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神农本草经》5.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拾遗》 B.《本草纲目》 C.《证类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拾遗》

B1型题(每组试题前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

A.1746种 B.1892种 C.730种

D.844种 E.921种1.《新修本草》的载药数是2.《本草纲目》的载药数是3.《本草纲目拾遗》新增的药物种数是

A.原产于中国的药物

B.中医应用的药物

C.民间医生所习用加工欠规范的药物

D.来自天然的药物

E.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4.关于中药概念准确的是5.草药指的是扫一扫,知答案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地道药材、炮制概念及常用炮制方法。

2.熟悉中药炮制目的;了解中药采集。

3.正确理解中药产地、采集和炮制对药效的影响,能综合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并在临床中合理用药。

中药除部分化学、人工制品外,绝大部分都来自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是否合宜及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药物的产地、采集时节和炮制方法,对于保证和提高中药的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我国疆域辽阔,地貌复杂,水土、日照、气候等各地不尽相同,各种药材的品种、产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地域性。《本草衍义》云:“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强调气候水土对药材的生产、气味的形成、疗效的高低都有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对药效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历代医药学家非常重视“地道药材”。所谓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它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又称道地药材。

众多本草文献都记载了沿用至今各地的地道药材,如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当归,青海的大黄,内蒙古的黄芪,山东的阿胶,江苏的薄荷,广东的陈皮、砂仁,云南的三七、茯苓等。地道药材的书写一般多在药名前冠以地域名,如怀牛膝、辽细辛、云茯苓、川黄连等。

知识链接

著名的地道药材有:

河南“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浙江“浙八味”:杭白术、杭白芍、杭麦冬、杭菊花、浙玄参、浙贝母、延胡索、温郁金。

四川:川黄连、川芎、川贝母、川乌头、川楝子等。

当前,从地道药材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调查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驯养工作也在进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短缺药材的需求。为了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的地道药材生产,国家正在实施按国际科学规范管理标准(GAP)建立新的药材生产基地,深信必为推动我国地道药材生产发展,为中药早日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植物、动物在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药用部分所含有效成分各不相同,因此药物的疗效也往往有较大差异,故药材的采收必须在适当的时节采集。孙思邈《千金方》云:“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时已歇。”强调了药物适时采收的重要性。一般来讲,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依据,也就是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按药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全草 大多数在植物枝叶茂盛、花初开时采集,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荆芥、紫苏、薄荷等;如连根入药的则可拔起全株,如小蓟、蒲公英等;特殊的如茵陈在幼苗期采收。

2.叶类 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盛开的时候采集,此时叶片茂盛、药力雄厚,最适于采收,如枇杷叶、荷叶、大青叶、艾叶等。有特殊的如桑叶,需在深秋经霜后采集。

3.花、花粉 花类药材,一般采收刚开放的花朵,如月季花、旋覆花等;有的要采摘未开放的花蕾,如金银花、辛夷等;而红花宜在花充分展开呈金黄色时采收。至于蒲黄以花粉入药者,则在花朵盛开时采取。

4.果实、种子 果实类药物一般都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马兜铃等。以种子入药的,通常在完全成熟后采集,如莲子、白果、沙苑子、菟丝子等。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则应在刚成熟时采集,如小茴香、牵牛子、豆蔻等。容易变质的浆果最好在刚成熟时于清晨或傍晚时分采收,如枸杞子等。特殊的如青皮、枳实、乌梅等少数药材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果皮或果实。

5.根、根茎 一般以秋末或春初即二月、八月采收为佳,且“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本草纲目》),此时采集则产量和质量都较高,如天麻、葛根、玉竹、大黄、桔梗、苍术等。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半夏、延胡索等则要在夏天采收。

6.树皮、根皮 通常在春、夏时节植物生产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则药性较强,并容易剥离,如黄柏、杜仲、厚朴等。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牡丹皮、地骨皮等。

动物昆虫类药材,为保证药效也必须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如在夏末秋初捕捉全蝎、土鳖虫、地龙等虫类药材;在秋季卵鞘、蜂巢形成后采集桑螵蛸、蜂房,并用开水煮烫以杀死虫卵;蛇蜕因其反复蜕皮,故全年可以采收,唯3~4月最多;驴皮在冬至后剥去,皮厚质佳;鹿茸必须在春季清明节前后雄鹿所生幼角尚未骨化时采质量最好。

矿物药材全年可随时采收,不拘时间。/ 第三节/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同时有毒之品必须经过炮制后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本草蒙筌》谓:“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中药药效高低,除药材本身的质量外,与炮制适当与否密切相关。一、炮制的目的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 一般中药原药材,多附着泥土、沙石及非药用部分,必须经过挑拣修治,水洗清洁,才能使药物纯净,保证质量。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黄柏刮净粗皮、远志抽心等等。

2.便于调剂制剂贮藏 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增加药材与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等,经烧、淬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有效成分易于煎出。药材经晒干、烘干、炒制等炮制处理,使之干燥,便于保存。药材经酒制、醋制后均有防腐作用。

3.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经过麸炒、酒制、醋制后,能起到矫味和矫臭的作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滑石烫刺猬皮等,以便临床服用。

4.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一些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后,可以明显降低药物毒性及其副作用,确保安全用药,如巴豆去油取霜,酒炒常山,甘草、金银花水煮川乌、草乌,姜矾水制南星、半夏等,均能降低毒副作用。

5.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如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延胡索醋制后能增强活血止痛功效,侧柏叶炒炭能增强止血功能等。

6.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药物经炮制后,可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如地黄甘寒凉血,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甘温,能滋阴补血、生精填髓;再如天南星药性辛温燥烈,功能燥湿化痰、祛风解痉,而经牛胆汁制后称胆南星,药性凉润,清化热痰、息风定惊。二、炮制的方法

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步发展和充实起来的。传统炮制方法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以下五类:(一)修治

1.纯净药材 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如挑、筛、簸、刷、刮、挖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刷除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挖掉海蛤壳、石决明肉留外壳。

2.粉碎药材 以捣、碾、研、磨、锉等方法,使药材粉碎达到一定粉碎度,以便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利用。如琥珀研末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等镑成薄片或碎屑,便于制剂或服用。

3.切制药材 用切、铡的方法将药切成片、段、丝、块等一定的规格,便于进行炒、炙等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如槟榔宜切薄片,白术宜切厚片,黄芪宜切斜片,茯苓、葛根宜切块,麻黄、白茅根宜切段等。(二)水制

1.漂洗 反复地换水,以除去杂质、盐分及腥味。如将海藻、昆布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2.浸泡 药物置于水中浸湿立即取出,称为“浸”;而将药物置于清水或辅料药液中,使水分渗入,药材软化,便于切制,或用以除去药物的毒质,称为“泡”。如用白矾水浸泡半夏、天南星等。

3.润 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徐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至内外的湿度均匀,便于切制饮片。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

4.水飞 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球磨机等容器内,加水共研,然后再加入多量的水搅拌,粗粉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随水倾出,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将水除净,干燥后即成极细粉末。剩余之粗粉再如此反复操作,至全部成为悬浮液。常用于矿物类、甲壳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滑石等。(三)火制

1.炒 将药物置锅中加热,炒至一定程度取出。可分为:(1)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紫苏子。(2)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麦芽等。(3)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焦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等。

炒黄、炒焦使药材宜于粉碎,并缓和药性。种子类药材经炒后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而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2.炙 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方法称炙法。如蜜炙百部、款冬花、枇杷叶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当归、牛膝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柴胡可增强疏肝止痛功效;醋制芫花、京大戟可降低毒性;盐炙杜仲、黄柏可增强补肾或引药入肾作用;姜炙半夏可增强止呕作用。

3.烫 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等),用以烫制药物,使其受热均匀,膨胀松脆,烫毕,筛去中间物体即得。如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等。

4.煅 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直接煅烧用于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以煅至透红为度,如龙骨、牡蛎。间接煅是将药物置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度,如棕榈炭、血余炭等。

5.煨 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炭火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加热的方法称为煨法。其目的是缓和药性,降低副作用,增强疗效。如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等。(四)水火共制

1.煮法 是将药物与水或辅料溶液置锅内共煮一定时间后把药物捞出。它可减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增强药物的疗效。如醋煮芫花、姜矾水煮半夏。

2.蒸法 是以水蒸气或附加成分将药物蒸熟的加工方法。如清蒸玄参、酒蒸山茱萸、酒蒸大黄等。如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补肝肾益精血;黄精经蒸制后可增强其补脾益气、滋阴润肺之功。

3.炖法 是将药物置于钢罐中或搪瓷器皿中,同时加入一定的液体辅料,盖严后,放入水锅中炖一定时间。其优点是不致使药效走失,如炖制熟地黄。

4.淬法 是将药物煅烧后,趁热迅速投入醋或其他液体辅料中,使之充分吸收并更加酥脆的方法。如醋淬自然铜、黄连煮汁淬炉甘石等。药物淬后不仅易于粉碎,且辅料被其吸收增强其疗效。

5.法 是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方法。常用于种子类药物的去皮及肉质多汁类药物的干燥处理。前者如杏仁;后者如马齿苋、天门冬。(五)其他制法

制霜法是将药物榨去油质取之残渣,如巴豆霜;还有多种成分药液渗出的结晶,如将皮硝纳入西瓜中渗出的结晶,即西瓜霜。发酵法可改变原来药物的性质,增强和胃消食的作用,如神曲、半夏曲等。发芽法如麦芽、谷芽的制备等。

目标检测

A1型题(每道试题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传统被称为

A.特产药材 B.名牌药材 C.地道药材

D.稀有药材 E.贵重药材2.“春宁宜早,秋宁宜晚”是指哪类药材的采集时节

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D.果实类 E.根及根茎3.哪味药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A.大青叶 B.枇杷叶 C.艾叶

D.紫苏叶 E.桑叶4.天花粉的药用部分是

A.花粉 B.花蕾 C.根

D.茎 E.果实5.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将不溶于水的药物入水中研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炮制方法为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6.醋炙香附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减低毒性 C.改变药性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7.生首乌制熟的目的是

A.减低毒性 B.改变药性 C.增强疗效

D.便于服用 E.有利贮藏8.将药物快速放入沸水中短暂潦过,立即取出的炮制方法,称为

A.煮法 B.蒸法 C.炖法

D.法 E.淬法

B1型题(每组试题前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

A.地黄 B.黄芩 C.三七

D.乌头 E.茯苓1.四川产的地道药材有2.河南产的地道药材有

A.蜜炙 B.酒炙 C.醋炙

D.姜汁炙 E.盐水炙3.可增强药物活血祛瘀功效的炮制方法是4.为增强药物润肺止咳的作用,宜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 B.炙 C.煅

D.煨 E.淬5.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之酥脆的炮制方法称为6.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的炮制方法称为扫一扫,知答案第三章中药的性能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概念及四气的作用、五味各自作用;熟悉四气、归经、毒性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2.能运用中药性能理论解释中药治疗疾病的原理;并能以后在临床正确应用中药性能理论合理用药。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它是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其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是学习、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节/四气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四气之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从四性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两性的区分。此外还有平性药,它是指寒热界限不很明显、药性平和的一类药。虽称平性但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如甘草性平,生用性微凉,蜜炙用则性偏微温,未超出四性的范围,它不是绝对的平性,因此仍称四气。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清心开窍、滋阴降火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等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的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风寒痹证、血寒经闭、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则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癍、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热证,温热药用治阴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

由于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具有程度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伤其阳。一般是指在寒冬时无实热证,不宜使用寒药,以免损伤阳气,又在炎热夏季无寒证者不宜使用热药,以免伤津化燥。掌握四气理论,可根据季节不同来指导临床用药的规律。/ 第二节/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的还具有淡味或涩味。但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称五味。

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古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从而总结归纳出五味的理论。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将五味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1.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解表发散、行气活血、辟秽去浊、悦脾化湿、通窍止痛、开窍醒神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血阻滞证、湿浊中阻证、邪蒙心窍神昏证。如紫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藿香、佩兰宣化湿浊,麝香、冰片芳香开窍。

2.甘 “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于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黄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等。

3.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作用。多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4.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降泄气逆、通泄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多用于治疗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苦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降逆止呕,大黄泻热通便,龙胆、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5.咸 “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

6.淡 “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茯苓、猪苓、泽泻等。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

7.涩 涩味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海螵蛸收涩止血等。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要性味合参,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同一类药物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相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味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性温以助阳。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苦杏仁、大枣、乌梅同属温性,则麻黄辛温散寒解表、苦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至于一药兼有数味,则标明味越多功效越多,如当归辛甘温,味甘以补血、味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寒凝所引起的多种疾病。因此要熟悉四气五味的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第三节/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表明药物作用的趋向,也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向内收敛。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症的药物,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1.升降浮沉与气味的关系 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等。

2.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的关系 一般来讲,花、叶、皮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紫苏叶、菊花、蝉蜕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紫苏子、枳实、牡蛎、赭石等。某些药也有特殊性,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3.升降浮沉与炮制的影响有关 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

4.升降浮沉与配伍的影响 有关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如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温热,属味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疏肝散结、温通经脉、通闭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一般沉降药,其性寒凉,属味酸、苦、咸,质地多为沉重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逆、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散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散,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第四节/归经

归经指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即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也就是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是阐明药物作用机理,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性理论基本内容之一。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进行归纳,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由于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则各不相同。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临床用朱砂、远志能治愈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用桔梗、紫苏子能治愈喘咳胸闷,说明它们归肺经;而选用白芍、钩藤能治愈胁痛抽搐则说明它们能归经。归经越多其治疗范围也越广。如麻黄归肺与膀胱经,它既能治疗外感风寒及咳喘之证,又能治疗风水水肿之证。可见归经理论是通过脏腑辨证用药,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此外,还有依据药物自身的特性,如磁石、代赭石重镇入肝;桑叶、菊花质轻入肺则是以药物的质地轻重作归经的依据。

临床上根据疾病的症状,通过辨证审因,诊断出病变所在脏腑经络部位,按照归经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如根据肺热、心火、胃火、肝火等的不同,治疗时若肺热咳喘,当用桑白皮、地骨皮等入肺经药来泻肺平喘;若胃火牙痛当用石膏、黄连等入胃经药来清泻胃火;若心火亢盛心悸失眠,当用朱砂、丹参等入心经药以清心安神;若肝热目赤,当用夏枯草、龙胆等入肝经药以清肝明目。可见归经理论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方便。

掌握归经理论还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如羌活、葛根、柴胡、吴茱萸、细辛同为治头痛之药,但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因此,掌握药物的归经对相似药物的鉴别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经理论能把药物的治疗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事实证明,掌握好归经理论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很大。

在运用归经理论指导药物临床应用时,还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学说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如同归肺经的药物,由于有四气的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异。如紫苏发散肺经风寒、薄荷发散肺经风热、干姜性热温肺化饮、黄芩性寒清肺泻火。同归肺经的药物,由于五味的不同,作用亦殊。如乌梅酸收固涩、敛肺止咳,麻黄味辛以发表、宣肺平喘,党参味甘以补虚、补肺益气,陈皮味苦以下气、止咳化痰,蛤蚧味咸以补肾、益肺平喘。同归肺经的药物,因其升降浮沉之性不同,作用迥异。如桔梗、麻黄药性升散,故能开宣肺气、止咳平喘;苦杏仁、紫苏子药性沉降,故能降肺气止咳平喘。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时必须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用药。

知识链接

归经理论依据是用药后机体所发生的药效反应,而不单纯是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不能把中医的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两者的认知方法、涵义各不相同。/ 第五节/毒性一、毒性的含义

古代常常把药物毒性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是药物的偏性。故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药物的偏性,是广义的毒性。

现代药物的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损害性。毒性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可产生严重或不可逆的后果。所谓毒药一般系指能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剧毒药系指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比较接近,或某些治疗量已达到中毒剂量的范围,因此治疗用药时安全系数小。现代药物的毒性是狭义的毒性,在中药学中强调狭义的毒性,表明少数药物为有毒之品,这对用药安全极为重要。

知识链接

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都属于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如临床常见服用某些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胃痛腹泻或皮肤瘙痒等不适反应。用药副作用的产生与药物自身特性、炮制、配伍、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

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如《本草纲目》将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类。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

临床应用有毒中药要慎重,不可掉以轻心。既要尊重文献记载,更要注视临床经验,才能全面深刻准确地理解掌握中药的毒性,对保证安全用药是十分必要的。二、产生中药毒性的主要原因

除药物本身的毒性外,还与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有关。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三、临床应用毒性药物注意事项

1.剂量适宜 在应用有毒药物时要针对患者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还要注意个体差异,适当增减用量,患者不可自行服药。

2.合理用药 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雄黄治疗疔疮恶肿,轻粉治疗疥癣梅毒,砒霜治疗白血病等。但应杜绝乱用滥投,避免盲目使用毒性药物。

3.合理配伍 要注意配伍禁忌,凡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毒副作用的禁止配伍应用。

4.炮制适宜 严格毒药的炮制工艺,以降低毒性。半夏有毒用姜汁炒制,其毒性可减弱或消失。

5.剂型适宜 对某些毒药要采用适当的制剂形式给药。雄黄有毒只入丸散剂服用,不入汤剂。

6.有效救治 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诊断中毒原因,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手段,对做好中药中毒抢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要做好药物鉴别,防止伪品混用;注意保管好剧毒中药,确保用药安全,以避免中毒的发生。

目标检测

A1型题(每道试题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确定药物四气的依据是

A.人体的感官感觉 B.神农氏尝百草 C.季节的不同变化

D.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

E.《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2.寒凉药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泻火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3.下列哪项属于辛味药的作用

A.燥湿降泄 B.软坚散结 C.收敛固涩

D.行气活血 E.利水渗湿4.苦味药的作用是

A.能和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能涩 E.能行能散5.下列哪项属于甘味药的作用

A.补益缓急 B.收敛固涩 C.软坚散结

D.活血祛瘀 E.行气止痛6.药物对于某些脏腑经络的选择性属中药的性能中哪项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7.杏仁能治咳嗽气喘,有止咳平喘功效,其归经是

A.归肝经 B.归心经 C.归肾经

D.归胃经 E.归肺经8.反映药物作用安全程度的中药性能是哪项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B1型题(每组试题前有A、B、C、D、E五个供选择的备选答案,从中为每一道试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密切的答案)

A.辛、甘、淡 B.酸、苦、咸 C.辛、甘、苦

D.甘、淡、苦 E.辛、苦、咸1.五味中阴阳属性属阳的是2.五味中阴阳属性属阴的是

A.味辛、升浮类 B.味酸、升浮类 C.味辛、沉降类

D.味甘、升浮类 E.味苦、沉降类3.患者,女,50岁。体弱多病,形体消瘦,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头晕心慌,嗳气腹胀应选

4.患者,男,33岁。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面色红赤,小便黄赤,舌红脉数应选。扫一扫,知答案第四章中药的应用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配伍及配伍形式的含义、配伍禁忌及药物特殊煎服法;熟悉妊娠用药禁忌、剂量含义及确定剂量的依据、煎药方法。

2.能运用中药应用知识正确开出处方、确定药量、煎煮中药等。

3.具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第一节/配伍

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称配伍。

初期治疗疾病一般都是采用单味药物的形式,后来由于药物品种日趋增多,对药性特点不断明确,对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化,因而用药也就出现了多种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配伍用药的规律,从而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神农本草经·序例》将各种药物的配伍关系归纳为“七情”,除单行者外,都是药物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1.单行 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对病情比较单纯的病证,往往选择一种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如独参汤单用一味人参,治疗大失血所引起元气虚脱的危重病证;再如夏枯草膏消瘿瘤;益母草膏调经止痛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2.相须 就是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附子、干姜配合应用,以增强温阳守中,回阳救逆的功效。是中药配伍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3.相使 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配茯苓治脾虚水肿,茯苓淡渗利湿,可增强黄芪益气利尿的作用;又石膏配牛膝治胃火牙痛,牛膝引火下行,可增强石膏清火止痛的作用。可见相使配伍药不必同类。一主一辅,相辅相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