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8:06:43

点击下载

作者:曾明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研究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研究试读:

前言

传统民居建筑千姿百态,风采各异,是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设计灵活、功能合理、构造经济、外观朴实,并密切结合自然环境民居的建筑形式,表述着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传统思想和精神文化的深刻内涵,体现出各民族的心愿、信仰、风俗、崇拜和喜好,并荟萃了民间的传统工艺、装饰美学、艺术精华。

民居是我们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住宅建筑的数量和面积都在迅速扩张,有的传统民居建筑的面貌已被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与此同时,建筑装饰文化也面临着失真和消逝的危机。现代建筑装饰的形式一方面存在盲目引进、模仿、滥用外来文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又存在古今脱节、中西无章等流弊。此外,当今学术界对于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或偏守于一隅,仅为区域性的调查研究;或综合研究又多流于形式,对理论上的深层剖析甚为不足。因此,我们在加紧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研究之时,整理、研究、探索、应用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亦不可忽视。基于此,本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源流的演变以及现存传统民居的掠影和建筑装饰艺术,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理论研究有所补遗,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本书着眼于历史角度,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历史的追根溯源,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构成与特征方面做了系统的探讨。着重选取了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项目,以地域和民族为依据进行划分,在满足地理气候与功能需要的条件下,选择在空间布局、室内外空间组合上有特色的典型民居建筑形式,或在结构上和使用地方材料上有特色的,以及在反映社会和民族生活方面特别是一些在总体布局、土地利用、结合自然环境有特点的典型实例,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及其研究情况、民居类型的区分,以及现代建筑设计可以参考学习、效法应用的有益因素。

作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艺术造型、独特的表现手法显示出强烈的民族传统韵味,展示了东方艺术对哲理、形式和精神的巨大包容性,传承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理想追求和精神诉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统文化传承的结果。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情感价值,仍需我们去认识和发掘,本书中也对其进行了由浅入深的论述。

本书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包括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既是一个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课题,也是一个紧密结合实际的课题。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查、整理、研究与分析,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努力从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丰富的建筑装饰遗产中汲取养分。

全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文献和网站资料,未能一一列出,望诸位谅解,在此一并致谢。作者2019年11月第一章理论初识:民居艺术概述中国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生存智慧与创造才能的展现,从一个侧面相当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可以说,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生产力的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以朴素的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和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的建造能够结合自然、气候因地制宜,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第一节 从“住”说到民居建筑一、民居建筑的定义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衣可以遮体,食可以果腹,住得以休息,行得以移动,因此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穿衣、吃饭、休息、移动。要“住”,就要有居住设施和居住建筑,就要有“家”。当然,“家”的含义是多层次的,但从物质方面来说,“家”是一种供家庭使用的居住设施和居住建筑。因此,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发现有居住建筑,因为人人都要“住”,人人都要有个“家”。本书介绍的民居建筑,就属于居住建筑。当然,民居建筑不是居住建筑的全部。

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一个构造由简单到复杂,质量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今天人们所见到的建筑,并不是同一天建造起来的,而是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产物。一般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建筑被称为现代建筑,1840年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建筑被称为近代建筑,而1840年以前的建筑则被称为古代建筑、历史建筑或传统建筑。无论什么时代的建筑,功能都是多种多样的,规模又是千差万别的,形态也是千姿百态的。就中国的传统建筑而言,按其功能和用途,可分为宫殿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城市建筑、公共工程建筑、居住建筑,等等。所谓民居建筑,就属于传统建筑中的居住建筑,但又不是传统居住建筑的全部。因为,自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历代帝王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虽然也要居住,也有家,但他们的住居是在豪华壮丽的宫殿建筑之中,与他们的臣民所居的建筑截然不同,两者不可相比。这就涉及中国传统建筑的体系问题。一般说来,我国的传统建筑有官式建筑和民间建筑两大体系,像宫殿、坛庙、陵寝等属于前者,而民居建筑则属于后者。但民居建筑只是民间建筑的一部分,民间建筑还包括会馆、祠堂、店肆、作坊、戏场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筑。那么,民居建筑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

严格地说,所谓民居建筑,即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以及自古延续下来的民间的住宅建筑。换句话说,民居建筑就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民间居住建筑,往往简称为传统民居建筑,或传统民居,或民居建筑,或民居。当然,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民居建筑的称谓是有所变化的。先秦时期,帝居和民舍都被称为宫室。到秦汉时,“宫室”一词才专指帝王所居,而“第宅”则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还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而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宋代,“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宋史·舆服志》)近代以来,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被称之为民居。至于民居建筑的时间范围则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建筑。近百年来,民间建造住宅房屋仍多沿用传统方法,甚至现在不少农村修建宅院还在采用传统形式,居住建筑不论是其建筑材料、建造方法,还是布局、结构乃至装饰,依然保留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因此,具有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近现代住宅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和发展,自然也在民居建筑之列。所以,我们所说的民居建筑,实际上包括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民间居住建筑,以及近现代建筑中沿用传统方法、采用传统形式、具有传统特点的民间居住建筑。

需要说明的是,房屋居室是民居建筑的核心和主体,但又不是民居建筑的全部。住,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其含义相当广,内容丰富多彩。就生活空间而言,包含有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室内活动离不开家具及室内陈设;室外活动,就需要有院落及其他辅助设施。因此,家具及陈设、院落及其相关设施等也是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人们的活动都是社会活动,而社会生活的需要使若干住居聚集于一地,于是形成了村落、城镇乃至城市,而且住居的结构直接影响到村镇及城市的选址及布局,村镇的规划同样也制约着住居的发展,两者互为影响、互为依存。因此,了解和认识民居建筑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着眼于院落、房屋及家具等民居建筑本身,而且还要考虑到村镇及城市的布局结构等因素。二、民居建筑的特点

中国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能够反映出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它们绝大部分是因地而建、因势而成,很多民居是就地取材而建的,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现代中国的民居正向着环保节能型、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结合型和中西相融型方向发展。(一)类型

中国民居有许多种。刘敦桢先生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土窑洞,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除此之外,还有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民居建筑形式。(二)民族风格

中国民居所表现的多样的形式和各异的特点,显示了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地民居明显的差异是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材料和传统的构造技术与方法的不同、环境的不同、防御要求带来的不同、经济条件的差别、宗教差异等而导致的。比如,在中国民居中可以看到多民族的特征,蒙古族的蒙古包以及藏族的碉房、朝鲜族的矮房、西南少数民族和福建、广东的客家民居……都强烈地表现出各民族的传统风格和风俗习惯。此外,宗教信仰也影响着住宅的平面形式空间安排和方位。(三)结构布局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明确的流线、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建筑组合体和渐进的层次。(1)明确的流线好似画在人们心间的一幅导游画,自然而然地引导人们到要去的地方。例如,北京这样的历史名城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如东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单和西单,每个区又有大街、中街、小街,街道再通过胡同小巷,胡同中才是住家门户,有明确的流线层次。(2)格局是组织建筑群体构图的关系。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单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纵横轴线形成前后左右对称的布局;单看庭院空间,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单看建筑群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也是自成格局的。因此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能组成严谨清晰的格局。(3)主体建筑在城市中控制着道路网和其他从属建筑,居民都希望自己居住的街坊有个明显的标志。把一组建筑或一座建筑中的一部分作为主体处理时,就形成了村镇、建筑群或家庭住宅中的核心部分。例如中国传统村镇中的佛塔、庙宇或戏台,住宅中的起居室或堂屋,要精心选择建筑组合中人们生活或活动的中心部分作为主体建筑,把它布置在最重要的轴线部分,安排高大的房顶,显眼的外行体量。例如,在西藏民居中,把经堂放在房顶上;在河北民居中,正房和堂屋在全组院落中体量最大;在福建土楼中,正房堂屋的部位有显眼的层层下跌式重檐房顶,主体建筑是非常明确突出的。(4)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注重组合体自身的布局变化,更注重街、坊、院落相互之间的划分与联系,成组成区的布置具有社会生活内容的建筑社区组合。这些组合可以体现出组织邻里生活社会化的思想。在低密度地区,建筑组合可以用小型房子以回廊、小路、小桥、花架、围墙等互相联结组成。在高密度地区,单幢建筑本身应作为组合体对待。即使是一幢小型住宅,宅地内部关系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多种房间的相互关系的组合体。(5)建筑的安排要其使用的公共性的程度,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布局,按人们的亲疏关系布置宅院。在住宅中需要这种由公共性逐渐过渡到私人性的渐进的层次布局。如果不考虑渐进的层次,把许多房间混杂地罗列在一起,就不能反映社会与家庭生活中的交往关系。因此,在规划布置一幢宅院时,要创造一个这样的渐进层次,从入口公共性的部分引进至半公共性的部分,最后达到最私人性质的部分。第二节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环境一、传统民居建筑与气候环境(一)降水量的影响

各地降水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传统民居的形态,而反映最明显的就是主要用于排水的建筑屋顶的形式。

由于当时屋面材料和技术的限制,传统民居屋顶多采用以疏导为主的自然排水方式,所以降水量因素对屋顶形式的影响直接表现在屋顶的坡度上。一般来说,分布在降水量较多地区的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反之则屋顶坡度小,这在大量的传统民居实例中可得以验证。

倘若将我国按降水量多少划分为几个区域,便可明显看出降水量因素对屋顶形式的影响。在湿润地区,如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年均降水量都在1000mm以上,故这里的建筑屋顶坡度一般都很陡;在半干旱地区,如河北西部、辽西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年均降水量都在600mm以下,房屋出现了略呈圆弧形、单坡和缓坡顶的屋顶形式;而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干旱地区,那里降水量极少,房屋多数是用土坯砌筑的平顶住宅。其次,各地降水量的多少对外围护墙的构筑与防护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在墙体材料的选择上,在干旱地区或半干旱地区出现大量的以防水性差的土构筑外墙的传统民居形态,并不需加设墙体防雨构件;而在南方多雨地区,民居多采用防水性较好的材料,如砖石等做外围护墙,即使有时采用土墙等也都会做一定的抹面处理,并将土墙筑得比较低矮,同时用探出檐的屋顶加以防护。多雨地区外墙防护常采用的构件形式有深挑檐、悬挑、腰檐和重檐等,以防雨淋湿墙面,保证墙体的坚固耐久,这些不同的处理方法,也形成了多雨地区传统民居所特有的一些形态(表1-1)。表1-1 传统民居建筑与降水量的关系(二)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我国各地气温、湿度的差异也会反映到传统民居的形态上,见表1-2。表1-2 传统民居建筑与气温湿度的关系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寒冷,虽然各地的寒冷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同,但防寒、保暖都是这些地区传统民居需具备的一个主要功能。为了满足防寒、保暖的需要,建筑物多向院内开窗,其中南窗宽大,以便接收更多的阳光。住宅封闭性较好,房屋进深较小,高度也不大,以紧缩室内空间。室内普遍设有火炕、火墙,屋顶厚度可达20cm,有吊顶顶棚,形成空气防寒层。寒冷地区风劲、雪大,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寒风,保持屋内暖和。高耸的屋顶不易积雪,利于保护建筑物。

而我国南方地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气候湿热,四季都无极端寒冷的天气,故这里的传统民居主要是考虑夏季气候条件进行构筑的。湿热地区的夏季气候特征表现为雨量大、湿度高、气温高、太阳辐射强,在这里建造民居需要最大限度地遮阳和最小限度地吸热。在温度日差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贮存热量是无意义的,而且厚重的墙体也妨碍通风,所以湿热地区建筑的建造要求是保障遮阳、隔热和通风。

在传统民居中,遮阳和防雨构件常常是结合起来设置的,如前面所述的出檐、悬挑等防雨构件形式同时也起到遮阳的作用。隔热的原则与保暖方式相类似,只是热源在室外,而非室内,想要切断的热流方向也正好相反。传统民居解决隔热的方法也有很多,如采用双层屋面或空斗墙利用,两层间夹的空气起到隔热的效果,阁楼本身也是利用屋面与顶棚间的空气层进行隔热的一种方法。另外,还可以通过减少开窗的数目和开高窗的方法避免地面热辐射进入室内。将建筑粉刷成白色或其他浅色以最大量反射掉辐射热,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风是南方地区传统民居散热、降温的基本方法,它要求建筑开敞。在南方湿热地区的传统民居积累了许多通风的经验,如南方传统民居厅堂一般都力求高大和宽敞,前后留有活动门扇或做无门扇的敞厅,尽量设置天井以便形成穿堂风。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可增加建筑的开敞程度,如屋面开气窗、设风兜,山尖、檐下留通风口,做双层屋面和通风屋脊,屋内设楼井、活动门窗等,处处争取有顺畅的通风。如江浙和广州地区,夏季闷热潮湿,对换气通风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些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门窗几乎都采用低的槛窗或形状长的格扇窗,且开窗面积较大;朝向庭院一面的开间往往都是由可完全开启的门扇围合而成,可根据采光或通风的需要任意开启,使天井内新鲜的自然空气和室内空气频繁交换,起到换气降温的作用。此外,将底层架空也是加强建筑通风的一种方法,如傣族竹楼和侗族的干栏建筑。(三)风速的影响

在湿热地区,风是很受欢迎的有利因素,它可以增加空气对流,促进人体表面与空气的热交换,并加速人体的蒸发散热,所以南方传统民居中会采用许多通风的方法,如广州传统民居有架空屋面的做法,即上下两层瓦之间形成架空层,起到隔热和通风的作用。云南“一颗印”由于地处高原地区,日照好且多风,传统民居常外围高墙且多不开窗或开窗面积很小,用厚实的土坯砖或夯土筑成,或采用外砖内土的形式,俗称“金包银”,形成紧凑、封闭的外观,厚而高的院墙既抵御了冷风的侵袭又阻挡了夏季强烈的日照,院内光照充足且空气流通也很好,因此建筑内侧通透,均向庭院内采光通风。而在寒冷地区,为了避免西北风的直吹,北方传统民居经常采用一些方法阻隔风的影响,如北京四合院内设立的影壁。

我国传统民居的防风区域分布及其防风对象,主要是沿海地区的台风袭击和北方地区冬季西伯利亚的寒潮侵袭。北方地区因为气候寒冷,主要考虑冬季防寒和防风问题,对空气流通要求不高,故开窗为“三封一敞”,即东、北、西三面不开窗,只在南面开窗和开门。

在沿海地区,台风对建筑具有破坏性。因此沿海地区的传统民居从结构与构造上都要考虑防风的问题。沿海传统民居建筑形态一般为:屋顶坡度较小,屋面少出檐甚至不出檐或密封檐口等;屋面用砖、石加压或用特制厚瓦,瓦下和瓦间填入灰浆黏固;而墙体多采用厚墙、实墙等。风对各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见下表(表1-3)。表1-3 传统民居建筑与风速的关系(四)日照的影响

日照通常是和建筑朝向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在建筑方位上讲求坐北朝南,主要是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阳光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南向北照射,尤其在冬天,太阳辐射热更有价值,故以坐北朝南为最佳选择。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太阳辐射热是备受欢迎的。故北方传统民居坐北朝南布置时,宽敞的院落可吸纳充足的太阳辐射热,同时建筑的南侧开窗极大,尽管这样的开窗方式会造成一定的热损失,但这部分热损的总量小于吸收的热量。由于太阳高度角小,为了吸纳更多太阳辐射热,避免院墙过高而遮挡阳光,北方传统民居院墙高度不超过屋脊高度。利用太阳高度角的这一特点,仅在北方地区出现,如北京四合院建筑结构布局在冬季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采暖和抵御北风侵袭,同时屋顶设计也避免了夏季室内过热。而贵州等山地传统民居建筑则沿山地等高线布置,以适应地形环境为主,并不十分注重朝向,这是因为当地多雾,阳光辐射的影响较小。

关中地区夏季西晒严重,民居屋面半边盖,房屋后墙不开窗,高高的后墙刚好作为院落的围墙,屋脊高度即院墙高度,一般可达6~7m,既可防止冬天寒风的吹入,也可遮挡夏季强烈的西晒。

在炎热地区,人们一般是不喜欢辐射热的,因此要力求避免太阳的直接辐射。由于南方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且夏季日照辐射强烈,一般民居院墙皆高出屋脊,这样对夏季防热起到一定作用,如浙江传统民居布局一般较为紧凑,且为了避免夏季阳光直晒,建筑外墙上的窗户距离地面较高且开窗面积较小,而建筑内部的门窗尺度则较大。建筑注重遮阳及隔热,多采用出挑很深的檐部。此外,民居外墙多采用空斗墙,既能减少阳光辐射,又可隔绝空气热量。

各气候分区的民居建筑与日照关系见表1-4。表1-4 传统民居建筑与日照的关系二、传统民居建筑与地形环境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地貌繁复,有起伏的山脉、广阔的高原,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以及极目千里的平原和水网密布的河湖地带。由于地形的不同,相应的传统民居构筑方式与形式也不同。传统民居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适应各种地形的建筑经验,对传统民居的构筑形态影响较大的地形条件可以归为三类,即平原区、水域区和山丘区。下面仅就临水和山地传统民居的一些构筑形态做一些总结。(一)临水民居建筑

沿河的区域,特别是在河道密布、溪流纵横的江南水乡,如何结合水体获取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传统民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而生活在临水的环境,居民用水很方便,许多村落都是沿河发展起来的,因此,沿河的区域往往是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尽管临水环境会受到被洪水淹没的威胁,但采取一些特有的建筑构筑方式可以有效地适应这种环境。南方一些丰水地区的传统民居,在结合水体设计建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归纳出6种类型。

1.沿河而建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大多沿河岸而建,故有“家家尽枕河”的特有城镇风貌。由于居民都希望沿河岸盖房子,所以有时一户只能占有较短的河岸线,于是便形成了纵向发展的建筑构筑方式。此类建筑一般楼下为起居室,楼上做卧室,建筑布局十分紧凑。

另外,有些沿河民居为了与河岸线统一协调,将建筑外墙顺河岸做成锯齿形或曲线形,如鄞州保存较完整的凤岙村古建筑群,其沿溪而建的两条凤岙老街,呈现出丁字形,并出现双街临河、前街后河的建筑风貌,其中清代或明代建造的以木结构为主的老房子沿凤岙溪及其支流呈丁字形伸向远方。

2.入水修建

传统民居建筑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以争取更大的使用空间以及取得良好的通风效果。这种与水面结合的具体构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出挑。临河民居向水面出挑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挑出一个平台或几步踏步;也有的是挑出靠背栏杆,以便夏季乘凉、冬季晒太阳,有时整栋房屋向河面挑出一段,挑出方式多数是用大型条石悬臂挑出。出挑较大者可以成为房屋空间的一部分,出挑小者则可以作为阳台或檐廊使用。另一种是采用吊脚楼。这种临水建筑的做法是利用木梁向河谷水平挑出,挑出大时再加以直柱或斜木支撑,可以节省房屋基地面积,且凌空架设通风也特别好。一般吊脚楼层高较低,外墙用竹笆抹灰或席子等较轻型的材料用细木支架在水中。由于支柱截面小且呈圆形,同时承受上部屋宇荷载,因此不易被水冲毁。吊脚楼与出挑形式相仿,也是房屋的一小部分悬于水面之上,只不过后者悬伸而出的部分,下面用木或石柱等附属物件支撑。

3.跨河而建

此类传统民居建筑的构筑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建筑横跨在河的两岸之上,水从建筑下方流过;而另一种则是将底部架空或使用一部分,而让溪流从建筑中穿过。这种民居有时和桥结合在一起,也具有通行的功能。

4.水上建筑

这是在水中用木柱支撑的一种简易房屋,可以说是临河建筑的一种特殊类型,俗称水棚。水上民居多设在江河内湾或小溪侧边,用木板架成80~150cm宽的水上街道,街道由岸边向水面伸出,长可达200~300m,渔民小船可直达住宅门口。

5.退让修建

以退让式布置临水房屋时不求规整,不求紧凑,而应因势赋形、随宜而治、宜方则方、宜曲则曲、宜进则进、宜退则退,不过分改造地形原状。所谓“后退一步天地宽”“以歪就歪”,即对自然环境条件采取灵活变通的处理方法,让出背山面水、向阳开阔一面作为院坝或道路,为求得环境和谐而采用的一种相互避让的设计原则。

6.倚桥而建

桥作为联系水乡两岸的纽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大型船只的桥一般建造成大孔拱券桥,桥身较两岸高,通过台阶上下。许多靠近桥头的民居把桥也加以因借利用,利用桥身台阶来解决倚桥民居楼层的垂直交通。有的民居直接从桥面一定高度上架设台阶通向楼层,而有的民居则直接从桥面上搭石块进入房屋楼层。另外就是倚桥建房,桥身也就成了房屋的墙基。例如,浙江鄞州区鄞江镇光溪桥畔陈宅,就是利用石桥与桥旁饭馆之间两米多宽的街道通往河边码头石桥的上空,悬空搭建而成。民居按照这个特定的地形环境而设计修建,其空间利用非常巧妙:宅分上下二层,上层为一间小阁楼,作为卧室之用;下层分前后两间,前间供营业及起居,后面小间面河作为厨房;楼梯休息平台处,添一小储藏间,因此它比一层地坪高,恰好让出通往河边石阶的通路。在利用室内空间方面,一层的货架正是板墙上凸出的一部分,储藏间向桥挑出很宽的窗台作为售货柜台,同时增加了储藏面积。阁楼间向储藏间顶部悬挑出放物架,充分利用了屋顶空间。该民居室内空间的利用别具匠心,其形态更是显示出水乡民居的独特风貌。(二)山地民居建筑

我国有许多山区和丘陵地带,复杂的地形地貌给传统民居的营建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地段、地形的变换中,最大限度地结合地形、开拓场地、利用空间和改善环境,是传统山地民居与平原水浜地带传统民居具有不同特征的一个基本原因。

我国传统民居在结合山地地形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立足点一般不是偏重于改造,而是因借。无论是岗、阜、谷、脊、坎、坡、壁等都是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顺其自然而建,产生了许多与各种复杂地形相适应的形态。

1.依坡而建

在缓坡地上建房,尽量不动天然地表,建筑顺着自然坡度而建,通过在室内地坪上调整高低,或利用层层相套的院落来调整高低,使建筑的外观与坡地协调。

2.屋面延伸

当坡度较大时,建筑基地可采取分级处理法,屋面则顺坡而下。在长坡屋上用气窗、天井和明瓦来解决通风和采光问题。

3.拖檐建筑

厢房较长时可以分几段顺坡筑台,一间一台或几间一台,好似一段拖着一段,每段屋顶和地坪都在不同标高上,有的层层下拖若干间。也可以保持各间地坪标高相同,而前段屋顶高度逐间降低,这种拖法叫“牛喝水”,也称为拖厢。有的房屋将后檐随进深拉长,甚至顺坡延展覆盖到紧邻的附属建筑上,此种屋面做法称为拖檐。

4.沿坡筑台

筑台是对天然地表进行开挖和筑填,使其成为平整台地。这样的方法适合于坡度较平缓、地段较开阔的地形环境中。通过稍加挖填,形成台地,然后在平整的台地上布置房屋,是较为简便的一种处理手法。传统民居中采用此种方法也较为普遍,即将山坡沿等高线整理成不同高度的台地,视山坡的陡缓确定分层筑台的疏密,可以一进院一层台,也可以两进院一层台。虽然由“筑台”产生的民居形态类似于平地建房的民居形态,然而坡地环境中的分层筑台,可以形成髙低错落有致、参差变化的建筑形态,平台高度上也符合中国民居院落前低后高的空间环境要求。

5.错层修建

错层是为了尽量适应地形坡度的变化,使建筑底面与地形表面尽量吻合,同时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土石方量。传统民居采用在同一建筑内部形成不同标高的地面,形成错层,适合于地形较复杂的坡地环境。在地形较陡的山地环境中,建筑能依山就势,山坡台地与建筑楼层相互之间错半层,在房屋进深方向形成两个不等高的楼面,不同高度的错层靠室内台阶和楼梯来连接,房屋屋顶参差错落,与山地地形环境融为一体。对于坡度较缓的地形环境,若房屋屋脊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则用屋顶等高而地面不等高的手法,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天平地不平”。若房屋屋脊平行于等高线位置,则往往顺着自然坡度而建,屋面随地势延伸,只在室内地坪上调整高低。例如杭州法云弄的一组民居,建在溪旁的坡地上,屋顶顺坡延续到九檩之多,室内地坪高低有变化,相差太多的地方设台阶踏步相连,表现出传统民居对不同地形地貌具有很大的适应性。

6.支吊修建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陡坡或岩壁等一些复杂的地形上,建筑出挑很大,下面用木柱支撑着伸出的楼面。如重庆山地民居就常用吊脚楼的形式,在陡坡地,甚至能在几乎垂直的陡坡上架立房屋,形成独特的风格。桂北山区民居也有类似的方法,采用底层架空,或利用一面崖做成“半面楼”的形式。这种下部架空的山地民居,不仅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同时也与当地的气候特点相协调,西南地区气候湿热,住宅下部架空可避潮、加强通风,逢有山洪也有利疏溢。依靠崖壁的住宅,不仅省去一堵墙壁,还可利用崖壁的地温在夏季对室内温度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7.附崖而建

在断崖或地势高差较大的地形位置上建房时,为了充分利用建筑地段,常将房屋附在崖壁上修建,一般也将崖壁组织到建筑中去。这样以崖壁作为房间的墙壁可省工、省料。同时,为了防潮和防止塌落,采取加砌挡土墙、加支撑或遮上木板等措施,在建筑形态上也别具一格。建筑层层依附于山体岩石,与地形的结合非常紧密。建筑物从正面看是楼房,从背面或侧面看又成了单层,可以从楼层直接走到室外的高地上去。

8.干栏民居

干栏式民居源远流长。传说在上古时代,为了避免野兽虫蛇侵袭,有巢氏教民筑木为巢,干栏式民居就是由原始巢居发展而来的。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大批木构干栏式建筑的遗址和构件来看,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就广泛采用这种建筑形式。至今,干栏式建筑仍然被许多少数民族所采用。在我国亚热带崎岖的山林中,干栏式民居随地势自然错落。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支柱与地面连接,使整个建筑的底面架空于地面之上,因此也就可以完全避免对基地地形的挖填,完整地保留了原有地形形态,维护了生态环境,有利于通风和防潮。例如傣族的竹楼、傈僳族的竹篾房、哈尼族的蘑菇房、黎族的船形屋、景颇族和独龙族的矮脚楼房等,都是干栏式民居在不同的地形气候条件下表现的不同形态,大多造型轻巧、通透,和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第三节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

中国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凝聚了中华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从一个侧面相当直观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可以说,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鉴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之前,简要地分析和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和基本精神,显得十分必要。一、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哲理观

关于中国传统民居所反映的哲理观,首推阴阳、五行、八卦思想。它们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三种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极高明的智慧表现。阴阳、五行、八卦思想早在远古时代就萌芽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便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以气本体为基础的阴阳五行思想和阴阳八卦思想。

这种以气本体为基础的阴阳五行、阴阳八卦思想对中国传统民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四合院(北方汉族民居的典型代表),其空间组织的核心——庭院和厅堂的组合就体现了阴阳互动的思想观念。南方汉族民居中司空见惯的祖堂与天井,成为民居空间的核心,住宅总是以祖堂和天井为中心展开布置。而祖堂和天井就是阴和阳的互动关系思想的很好体现。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基础以及受“择中而居”“居中为大”的思想观念的影响,阴阳五行、八卦思想往往与之相糅合,进而影响到中国传统民居的单(阳)数开间,影响到传统民居村落的规划布局,如浙东南永嘉的苍坡村、被宋代大儒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的徽州古村落呈坎。后者以八卦式的特殊格局和“左祖右社”的典型模式表达出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前者之所以经过近两百年自然成长构成一个经规划而略带不正的形态,就是因为受到了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

阴阳、五行、八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实用理性精神。天人合一和实用理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总体特征。因此,天人合一和实用理性不仅内化为中国传统民居的哲理观,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民居的宗法观、环境观、思维观和审美观等各个方面。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天人合一和实用理性是以人本思想或人本主义为内核的。民居是最具实用性的建筑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满足民众(主要是平民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从民居的选址到布局,从民居的营造到造型,乃至民居的装饰装修,始终一贯的指导原则即满足主人的现实生活之需,努力实现民居建筑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人文的内在的综合适应性要求。二、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宗法观

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影响是深刻而又广泛的。无论是传统民居聚落景观的构成,还是传统民居的建筑布局,抑或是营造规格、建筑装饰,无不透射出宗法伦理观念和礼制等级思想的气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农业社会的长时期延续,农耕生活基础和宗族文化心理根深蒂固,这也就决定了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自始至终的。所以说,有人称中国传统民居是传统中国社会宗法制度的活化石,也就不无道理。(一)传统民居建筑突出等级观念

千百年来,建筑被视为标示等级名分、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分贵贱、辨尊卑成了中国传统民居被突出强调的社会功能。等级制度在传统建筑中是十分严谨的,单就宗庙来说,由于天子、诸侯到庶人的等级差别,其宗庙组群、家庙开间、家庙数量、宗庙门堂、梁柱用色以及刻桷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僭越。

作为宗法制度的一部分,建筑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现象。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宏观意义而言,建筑等级制度的影响在于它不仅导致了传统建筑类型的型制化,建筑的等级型制较之于功能特色更显突出,而且也促成了传统建筑的高度程式化。严密的等级制度把建筑布局、规模组成、间架、屋顶做法,以至细部装饰都纳入了等级的限定,形成固定的型制,汉族传统民居尤其如此。(二)传统民居建筑重视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纽带,家族观念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础,传统民居所秉持的宗法制度的影响也表现在维持和强调血缘家族的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民居的调查结果表明,聚族而居是宋以后封建家族制度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其建筑组合方式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以单元组合为特征的“合院群聚落”;一类是以向心式围合为特征的客家聚居建筑。

在聚族而居的传统民居村落中,祭祀祖先的祠堂总是处于最重要、最突出的地位,在整个村落的布局里,不是居于村落的中心,就是处于主轴线的端点。民居院落和居住用房都是围绕祠堂或以祠堂为控制点来延伸分布和递进布置的。在很多村落中不仅有整个家族的总祠堂,有的还有家族中每一个分支的支堂,成为民居建筑分布的多个中心。三、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环境观(一)传统民居的环境理想追求

中国传统民居的环境理想可概括为“天人合一”。其落脚点在主体性和道德性上,注重建筑环境的人伦道德与审美文化内涵的表达,环境理想追求则表现为强化和突出建筑与环境的整一和合,以及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组织结构的群体性、集中性、秩序性和教化性。透过中国传统民居主要是汉族民居的村落布局和建筑空间组织,可以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威严崇高的集中性、井然鲜明的秩序性、礼乐相济的教化性。就是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和细部处理,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为题材,常用人们熟知的人物图案,借此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

道家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同样深刻地影响到古代中国的建筑意匠。它一方面表现为追求一种模拟自然的淡雅质朴之美;另一方面表现为注重对自然的直接因借,与山水环境契合无间。(二)传统民居的环境表现模式

中国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多是通过风水理论由风水术加以实践的,这种实践的结果便是五位四灵的环境模式。“五位”主要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四灵”指道教信奉的四方神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思想背景和思维模式而言,风水理论根植于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天地人是统一的整体。

大量的古建筑与传统民居对村落的水系结构与水系处理是十分重视的。但由于民间风水活动的故弄玄虚和迷信做法,往往又使之具有神秘色彩。如认为最佳的水流方向是由西北而来,向东南而去。来水的地方称为天门,要求通畅,而水流走的地称为地户,要求通而有转折,否则财源尽失,不利主人。若是自然条件不够,则用人工的方法来补救,如在水流走的地方建亭或植林,以对水流加以约束。这在客观上便营造出一处别致的景观,从而改善了居住环境。民间风水活动在决定民居的朝向时,常常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和八卦方位吉凶的关系来进行。(三)传统民居的环境意向反映

传统聚落和民居村舍总是与环境合为一体的。或临河沿路,或依山傍水;小桥曲径,阡陌纵横;荷塘溪池,家禽成群;宅前屋后,林木成荫。可以说,民居建筑是最早的一种强调人与环境和谐一致的建筑类型。中国传统民居所追求的环境意向以崇尚自然和追求真趣为最高目标,以得体合宜为根本原则,以巧于因借为创造至法。这在大量的园记和游记文学中得到丰富而生动的体现。四、传统民居建筑中的思维观

中国传统民居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主义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制思想和宗族观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立足于农耕基础之上的宇宙观、环境观。而且,中国传统民居作为中华民族技术智慧和艺术才能相结合的产物,还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那乐观向上的崇生心理以及重体悟的整体思维方式。

首先,中国传统民居的思维观具有人本主义的整体和合特征。中国传统民居在类型和造型特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反映了传统民居以人为本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实用理性精神。

其次,中国传统民居思维观具有重体悟的特征。传统民居通过共生——生态关联的自然性,共存——环境容量的合理性,共荣——构成要素的协同性,共乐——景观审美的和谐性,共雅——文脉经[1]营的乘续性,让人感受和体悟人与自然、人与人相融相谐的“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

最后,中国传统民居的思维观具有象征性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民居的象征性思维就直接广泛地影响到传统民居的装饰装修。传统民居装饰总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广大的民居建筑,多以福禄喜庆、长寿安康、戏文故事、花草纹样为题材,往往通过某种自然现象的比喻关联、寓意双关、谐音取意、传说附会等形式,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谚语古语、历史典故、民间习俗等内容,从而抒发求吉祥、消灾患的愿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平安吉祥的向往。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图案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吉祥符号,具有广泛的通识性,因而在使用上较为普遍,象征意义也较为一致。第二章历史寻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官式建筑相比,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民间建筑分布广、数量多,与各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形制更为灵活多变,更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直观或婉转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在我国,形态千变万化的民居并非一蹴而就,它紧随中国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开始,我国的民居就渐现雏形,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才形成如今丰富多彩的传统民居建筑。第一节 原始起源时期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大量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勾画出了中国史前住居的发展轮廓。以黄河流域为代表的干燥寒冷地区,住居由地下上升到地面,经历了地穴—半地穴—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为中国传统建筑土木混合结构以及抬梁式屋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长江中下游为代表的水网湖沼地区,住居由树上降至地面,走过了巢居—干栏式建筑—地面建筑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南方民居穿斗式屋架的主要渊源。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为遮蔽风雨,利用天然的工具,开凿洞穴,创造了山洞和横穴的原始穴居形式;南方一部分先民,为躲避湿热天气和蛇虫野兽等灾害,仿照鸟巢创造了在单株树木上搭设树屋的巢居形式。这两种简单的居住方式陪伴人们度过了漫长的时期。一、原始住宅

在“人迹罕见而禽兽遍地”的远古时代,原始人类和野生动物一样,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繁衍生息,不断在大自然里寻找安身庇护的地方,并为此展开了一场驱豺狼虎豹、赶猩猿猛禽的斗争,从而出现了先民们最早的居住形式。(一)地穴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最初,先民们寄居在山洞或择树筑巢而居。《周易·系辞》中就说到远古的原始人类白天在野外劳动,晚上居住在洞穴里。受运用技术和工具的能力限制,原始人很难为自己创造出高水平的生活条件。这种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洞穴,正好提供了便利的栖息场所,可以直接为先民们所利用,不需要人工建造。住在这种洞穴里,不仅相对于野外来说更为安全,而且冬暖夏凉更为舒适,所以,穴居成为了当时比较普遍的居住形式。《周易·系辞下》中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的说法,由此可知,穴居野处是远古人类居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人类建筑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二)巢居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在距今数万年前,由于恶劣环境的逼迫,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后,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居住并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以求安全。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不过湿热的气候使南方多雨,山高林密,水域众多,洪灾盛行,地面经常潮湿,瘴气弥漫,先民们没法安身,就模仿鸟、蚂蚁、蜜蜂筑巢造窝,或用结实的树枝和坚韧的茅草在树上架屋。有的甚至横贯几棵大树来营造自己的栖息之所,这种居住形式《礼记》上所载为“橧巢”。巢居还有相关的传说,相传有一人受飞禽昆虫筑巢所启,发明了巢居这种居住形式,鉴于此,人们尊称他为有巢氏,还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

有巢氏在树上筑巢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方人在没有合适的山洞可寄居时能够巧妙地利用地方资源来为自己的生存服务,特别是为自己营造适宜的居所。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始先民建造民居的艰辛过程,也体现了原始先民的智慧。二、南巢北穴的形成

大致来说,北方先民以洞穴为居,南方先民则选择住巢。当然原始人类也不是见洞就住,他们通常会择优而选,更青睐于一些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便利的洞穴,如朝南或朝东向阳的位置,进出方便,空气流通;洞内有较大的空间,能容纳相当数量的人口;洞土不太潮湿,洞穴坚实,不会轻易坍塌;洞前开阔,最好靠近水源和食物资源,便于生活,又能防范野兽侵袭。人类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发挥出了天生的适应本能,从而能发展至今。

巢居在适应南方气候环境特点上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远离湿地,远离虫蛇野兽侵袭,有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就地取材、因地建造等。可以说“巢居”是我们祖先在适应环境上的又一创造。

不过,《礼记·礼运》记载的“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橧巢”并不是绝对的,巢穴住居的建筑形式也根据季节情况不同而灵活变动。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经验的积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进步、获取生存资源的渠道和方式的不断扩大,人类建造房屋的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华夏民居的建筑也得到了发展。第二节 新石器时期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新石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逐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形式。但农业需要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雨量和阳光,以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条件。于是先民们就大量移居于平原、河谷与滨湖地带。根据今日的考古发掘资料我们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我国先民,不但陆续创建了形形色色的各式民居,还创造出了为人们生活与生产所必需的窖穴、畜栏、水井、陶窑、室内外祭祀场所、墓地等。这些构筑物的组合的群体又形成了聚落,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衍生物,有序的农业的出现使劳动需要定居,加上氏族人口的繁衍,有血亲关系的人们便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群体的普遍生活模式。一、总体发展态势

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熊、豹、狼等猛兽众多,为对付凶猛野兽,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人们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群体,以氏族为单位组成聚落。他们生活起居都在同一个地方,互相合作,一起从事生产,并有明确的分工,如男人负责出外打猎、挖穴、筑巢等,女人则负责采集食物。在聚落里,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所有家族成员的密切关系。

新石器时代,穴居和巢居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近代发掘的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研究表明,新石器时代建筑的发展大致有两大类型:黄河流域的半地穴式的木骨泥墙建筑和长江流域的干栏式建筑。(一)半地穴建筑

半地穴民居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原始先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半地穴的居住面位于地下50~80cm。地面和居住面之间由斜坡道连接。在半坡遗址中,半地穴建筑的地面和壁面为铺平压实的草泥土,少数木骨泥墙上的草泥灰还经过火烤。父系社会时期的半地下住宅,火塘在房子中央。屋顶上的小窗口,除了采光通风,还能排烟(图2-1)。到龙山文化时期,为了美化居住环境,人们还开始在室内用白石灰来涂抹居住面和壁面。图2-1 半穴居复原图

半坡遗址中发掘出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的房屋遗址中的住房都是半穴居的方式,平面多呈方形或圆形。方形房屋多是直接在地面上挖出半米多的浅穴,墙壁用草泥抹平,室内地面也是用草泥或土抹平,墙壁上修有台阶通到地面。墙壁内有排列整齐的木柱,用来支撑屋顶,屋顶有用槐木构成的人字形屋顶,顶上用草泥或树叶混在泥中进行覆盖。圆形房屋一般建在地面上,柱与柱之间排列紧密,构成壁体,房屋中间或接近门口的地方有一个弧形的灶坑,用来煮食物或取暖,墙壁和地面用草泥抹平。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600~4000年)建筑的平面布置和构造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龙山文化遗址内,早期的建筑有方形半地穴式房屋、圆形半地穴式房屋,也有袋状半地穴式房屋。穴内有柱,以撑起屋顶。稍晚时期的遗址内,房屋多为圆形平面的半地穴式,面积比之前的房屋小,以适应小家庭生活的需要。室内地面稍低,屋子正中设有一个圆形的灶,也有的房屋在灶南面设一段白灰抹地,应是进门时的走道。(二)地面建筑

地面建筑广泛存在于仰韶、龙山文化的众多遗址中,它标志着中国建筑已经开始脱离原始穴居、半穴居阶段;而多室地面建筑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以室内空间的细分来适应社会关系,发生了如私有财产的分配等种种变化。

前文提到,居住在长江流域的先民们为了防潮和避开野兽虫蛇,最先采用了巢居形式。在建筑方式上,它通常用木柱将建筑的居住面架空,形成脱离地面的平台,平台以上才是建筑的墙身。河姆渡遗址2中有一座面积达160m的干栏式建筑遗址,是当时河姆渡氏族的大房子。在技术上,它是靠榫卯连接木构件,以梁柱承重,用芦席充当墙壁,并铺于地面作为地板,其外观和现在云南等地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很相似。与同时期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建筑相比,其形象和技术渊源与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更为接近。榫卯技术的出现,充分体现了我国先民卓越的创造力,是日后成熟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体系的关键技术,也是这一体系区别于世界其他古代建筑体系的重要特点所在。二、初现形制的民居——姜寨原始村落遗址

公元前5000年的陕西临潼姜寨原始村落遗址,生动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村落遗址。

姜寨遗址位于骊山北麓,这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既适宜“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又便于采集和狩猎,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好地方。姜寨遗址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居住区近2万平方米。村西南临河为天然屏障,其余三面为2m宽的壕沟所围绕;村东面通道路;村内为居住区,内部分为五组建筑群体,每组群体以一座大房屋为主体,附近簇拥着一两座中房子及若干小房子,据说是根据宗族人口多少而定的(图2-2)。2

遗址里有约80~100m的大房子,房内入口两边有土台,是氏族2的公房和氏族会议及成年男子的群居之处。中房子约30~40m,是氏族女性长辈带着未成年的子孙居住并进行家族聚会和进餐的地方。2小房子约20m,用于婚龄妇女与配偶的生活居住。由于当时氏族内不允许通婚,外氏族的男子就来走婚或配婚,住这种小房子比较适合。图2-2 姜寨遗址模型

五组房屋的中心是一个大广场,所有房屋的入口皆朝向广场,广场上建一间大房子,也许是姜寨先民们公用的“大礼堂”,平时作为村寨首领召集氏族成员聚会和活动的场所。它既是宗族维系血缘和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群体抵御外界危险和天敌的需要。古人认为,营造宫室时首先要考虑把敬奉先辈、纪念祖宗发源地的宗庙放在中心位置。后世宗祠成为村镇的中心所在,大约就是这种“大房子”建筑格局的遗风。

房子旁边分布有牲畜栏、储藏室、制陶的窑场和制作工具的作坊。这和当时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方式相符合。祭祀活动的室内场所或露天坛台也集中在里面,为先民们进行原始的宗教拜祭活动之用。祭拜天地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幸福平安。先民们所崇拜的原始宗教从祭祀的房子上点滴可见。

聚落遗址的房屋大都用四根高大立柱为支撑,围护壁是木骨泥墙,即以木棍藤条编成栅栏,两边抹上泥浆,与屋面的做法相同。地面则用细沙、礓石和泥土的混合物铺设。房屋形态主要有方形或圆形的地穴式、半穴式、地面建筑式三类,穴身凹入地下约1m,便于避风取暖,没有梯步入口,门道周围无墙或仅有矮墙。虽然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已掩盖了原始的技术水平,但仍能体现仰韶文化时期聚落群体的智慧。

姜寨遗址的形成,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土层深厚,容易挖掘,背风保暖、抵御风沙和严寒的效果特别好,所以十分适宜挖穴居住。原始先民由横穴开始,过渡至袋状竖穴,再至半穴居,最后进化到地面建筑,一步步构建成姜寨村落的原始面貌。据专家考证,这座村寨遗址出土发现的遗物经与有关文献记载对照,可以证实,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与黄河中下游新石器时期考古发现相吻合,神话传说虽属虚构,但往往也是以一定的事实为根据的。三、原始社会民居的技术成就和影响

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虽然缓滞而漫长,技术也相当低下,但它却为以后几千年建筑的繁荣与演绎,奠定了最为重要与根本的基础。

首先是在基址的选择方面,不论是建造单体建筑还是群体聚落,先民对所在地点的地质、水文、日照、风向等都做过周详的考虑,再综合考虑生产、交通、防御等因素,因此,遗留下来的基址大多背风、向阳而近水,符合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些通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后又被后人沿袭运用直到今日。而曾盛极一时的风水堪舆学说,其最早渊源亦出于此。

早期的聚落建设已出现了一些相当完善的规划思想。例如,将墓葬、窑场与聚落分离,就是非常显明的事例。而聚落内部再划分为容纳若干家族的小区,其中各家庭住屋围绕小广场与“大房子”,虽都是出于血缘关系考虑,但在建筑上则表现为规划的问题。这些经验的积累与发展,为以后出现的更大建筑组群——城市,带来了久经实践的良好借鉴。

至少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已几乎遍布于今日的祖国大地,在不同地理与气候条件下,使用木材、泥土和石料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居住建筑。通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应用,特别是在地面建筑已被广泛应用以后,人们就逐渐认识到,以木架为主要承重体系的房屋建筑,能够适应我国绝大多数地域的生活居住要求。这就使得木构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最终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