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忙人的趣味博弈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0:33:30

点击下载

作者:饶朝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忙人的趣味博弈论

大忙人的趣味博弈论试读:

前言

在一个大学的酒吧里,4个男生正商量着如何去追求一位漂亮女生,旁边一个男生却在喃喃自语:“如果他们4个人全部去追求那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睬。然后他们再去追其他女孩子,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有人愿意当‘次品’。但如果他们先去追其他女生,那么漂亮女生就会感到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会容易得多。”

在那个男生的眼里,追求女生就是一场“博弈”。这是影片《美丽心灵》中的一个情节。

爱情、婚姻问题,就像一场游戏、一场竞赛,在这场游戏和竞赛中,男人和女人都想彼此“征服”或“打败”对方。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产生爱的火花的时候,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博弈就开始了。

但人生的博弈开始得更早。当你出生时,就开始了和自己、和别人的博弈。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都可以用博弈论来巧妙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的,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人生就是一场内容丰富的博弈,考试是博弈,事业中的决断是博弈,人生的选择也是博弈。在和别人的对决中,你只能使自己的招式没有弊病,尽量完美。但你是无法猜到对手的每一步棋的。人生的命运,你不知道下一步等待你的将会是什么。但你可以通过制订完美的策略,来应对每一场困境。

在博弈中,最重要的是策略的选择。博弈论是通过“玩游戏”而获得的人生竞争知识的理论。如何在游戏中拔得头筹,成为最大的或是最后的赢家,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博弈中,那些微妙的可能性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改变。生活中同样如此,生意场中一些无意的言辞也许就会泄露你的机密,在刑侦案件中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也会让刑警洞悉你的心理,所谓心理战术无非是检测你的博弈水平。

我们博,就是博那个我们所期待的结果;我们弈,也是期望能够推动对手往我们期待的方向前进。我们学习博弈,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顺利地朝着我们期望的目标行进。

研究博弈理论以及其中的各种均衡,是博弈论专家们的事。但是,把博弈论中的精髓拿来为我所用,争取获得每一次竞争和选择的胜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关注的事情。艰涩的经济术语和数学计算也许会让你头疼,但其中蕴含的道理绝对可以让你获益匪浅。

我们精心挑选了10个重要的博弈理论,为了让你阅读起来更轻松,尽量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博弈模型,然后用丰富、生动的故事或案例,向你介绍它给人生带来的启示。衷心希望博弈论的智慧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影响,让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更加理性而睿智,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而顺遂。

最后我要感谢以下朋友为本书提供了许多优秀的资料和案例:刘芳、刘璐、潘友琪、黄琴、哈毓春、蔡振、王芬、钱国剑、汪水芳、刘露、邱丽琴、严丽华、胡晓玲、罗丽静、肖磊、唐悦、肖冉。

01 囚徒困境,选择决定胜败

001 坚持还是背叛?

囚徒的困境

甲、乙两人一起携枪准备作案,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警方怀疑他们还犯有其他重罪,于是分别进行审讯。为分化瓦解对方,警方告诉他们,若主动坦白,可减轻处罚;若顽抗到底,一旦同伙招供,就要受严惩。若两人都坦白,那么都要受到严惩,只是比一人顽抗到底要轻。此时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而不是与警察合作。具体的假设

这样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给每种情况设定具体刑期):如果两人都不坦白,警察会以非法携带枪支罪而将二人各判刑1年;如果其中一人招供而另一人不招,坦白者作为证人将不会被起诉,另一人将会被重判15年;如果两人都招供,则两人都会因罪名各判10年。坚持还是背叛?

从表面上看,甲乙应该互相合作,因为这样他们俩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只判刑1年。但他们要考虑对方可能采取什么选择。甲会这样推理:假如乙不招,我只要一招供,马上可以获得自由,而不招却要坐牢1年,显然招比不招好;假如乙招了,我若不招,则要坐牢15年,招了只坐10年,显然招认为好。无论乙招与不招,我的最佳选择都是招认。自然,乙也同样精明,也会如此推理。最好的选择

两人都做出招供的选择,这对他们个人来说都是最佳的,即最符合他们个体理性的选择。照博弈论的说法,这是本问题的唯一平衡点。只有在这一点上,任何一人单方面改变选择,他只会得到较差的结果。这意味着,无论对方如何行动,如果你认为对方将合作,你背叛能得到更多;如果你认为对方将背叛,你背叛也能得到更多。你背叛总是好的。这是一个有些让人寒心的结论。坚持还是背叛?

为什么聪明的囚犯,却无法得到最好的结果?两个人都招供,对两个人而言并不是集体最优的选择。无论对哪个人来说,两个人都不招供,要比两个人都招供好得多。“囚徒困境”这个问题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产生不良结局的原因是因为囚犯二人都基于自私的角度开始考虑,这最终导致合作没有产生。两个启示

启示1:在“囚徒困境”中表现最好的策略直接取决于对方采用的策略,特别是取决于这个策略为发展双方合作留出多大的余地。独立于对方所用策略之外的最好决策规则是不存在的。

启示2:“囚徒困境”是一些非常普遍而有趣的情形的简单抽象。在这些情形中,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背叛是最好的选择,但双方背叛会导致不甚理想的结果出现。读故事,学博弈——碰破的花瓶两个旅行者麦克和约翰,从一个以出产瓷器的著名旅游胜地回来时各买了一个瓷花瓶。提取行李时,发现花瓶被碰破了。于是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航空公司估计花瓶的价格在80~90元左右,但不知道这两位旅客购买的准确价格。航空公司要求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价格。若两人写得相同,说明他们说了真话,就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得不一样,那就认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但是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钱,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如果两人都写100元,他们都会获得100元。但是,假定约翰写100元,麦克改写99元,则麦克会获得101元。约翰想,若麦克写99元,他自己写98元,比写100元好,因为这样他获100元,而自己写100元麦克写99元时自己却只获97元。而假定约翰写98元,麦克又会写97元……这样,最后落得两个人只能写1元的境地。双输,往往就是囚徒困境带来的结果。从心理上讲,如果你认为对方合作,那么你背叛将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反过来,如果你认为对方将背叛,那么你也有两个选择,你选择合作,那么你就是“笨蛋”;你选择背叛,就会得到“对双方背叛的惩罚”。因此,对方背叛,你也背叛将会更好些。这就是说,无论对方如何行动,你背叛总是好的。到现在为止,你似乎知道该怎样做;但是,要知道相同的逻辑对另一个人也同样适用。

002 游戏规则至上

合作“流产”之因“囚徒困境”这个问题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产生不良结局的原因是因为囚犯二人都基于自私的角度开始考虑,这最终导致合作没有产生。“纳什均衡”

个体的理性导致双方得到的比可能得到的少,这就是“困境”。当个体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理性”选择时,结果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当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每个人都以利己的目的为出发点,结果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纳什均衡”,对双方都不利。摆脱囚徒困境的几个条件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探索了摆脱囚徒困境、获得成功的几个必要条件:一是友善,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二是报复。虽然要求友善,但成功者必须不是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始终报复。三是宽恕,对手不继续背叛,就可以选择合作。这阻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进行,最大化了利益。四是不嫉妒,即不去争取得到高于对手的利益。“双赢”的游戏规则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到这种困境。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对大家最合理和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遵守游戏规则

如果你选择背叛而对方选择合作,表面上是你得到了最大利益。但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而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欺骗的动机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所以,与其被迫在得到惩罚之后才选择合作,不如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囚徒困境中,为了不两败俱伤,就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保持一种和谐信任的氛围,达到双赢的结果。

当然,现实生活的复杂程度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不能也不敢单纯地信任别人。但要玩游戏,就得遵守游戏规则。这是不变的道理,否则早晚会被开除出局。读故事,学博弈——困境中的和谐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木屋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正在这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同样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火见证了或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尔后扭过头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在上面这个故事中,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可以说是战争中的死敌,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共同陷入了困境。庆幸的是,他们和女主人一起建立了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并最终一同走出了困境,令人称奇。因为我们总是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不那么友善。但是很多时候,在困境中,人们会摒弃自私的心理,共同合作,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003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两害之中取其小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让自己抱有这样的幻想:肯定会有万全之策可以使你摆脱困境。万全之策往往是很难找到的,或者说你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思考。谨慎之道,在于知道如何分辩不同行为的结果,从而选取一个危害较小的方法。这也就是“两害之中取其小”的道理。司马光聪明砸缸

就拿大家熟知的“司马光砸缸”来说,撇开急中生智不谈,孩子们玩耍闯了祸,大人知道了肯定是要打骂的。但淹死人是大祸,砸坏缸是小祸,权衡一下,当然应该破缸而救人。两害相权取其轻,是极简单明白的道理。两种不同的人

人的头脑经常是不够清醒的,舍近而求远,舍大而求小,趋害而避利,狐疑而不定……都是经常发生的事。还有一种人,爱极力求全,人也要救,缸也舍不得砸,一点儿损失也不想有。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结果是不利的。聪明的学生遇上高明的老师

两位交往甚密的学生在杜克大学修化学课,成绩一直是A。期末考前,去参加一场聚会,结果来不及准备隔天的考试。他们向教授撒了个谎,说途中轮胎爆了,请求隔天补考。教授通过制造困境,检验他们的真假。隔天补考的题目是:“请问破的是那只轮胎?”结果两个学生同时在卷子上坦诚地向教授承认撒谎并检讨。与其冒着继续撒谎被拆穿的危险,还不如老实承认错误。“熊和朋友”如何选择

假如有一天你和几个朋友在山顶玩,就在你们玩得正投入的时候,突然山下的树林里窜出来一只大灰熊。这只狗熊看着你们,不怀好意地向山顶走来。面对朋友和熊,你会怎么选择?能够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毕竟不多,在危险面前人们总是会本能地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做出选择。不过人们面对这种生死抉择的机会也不多。更多的时候,是面对自己的失误时,我们该怎么做。自作聪明自作孽

很多时候,失败往往不是因为人们太傻,而是因为自认为很聪明。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精明而坏事。当你自认为谎话说得滴水不漏时,不要忽略了警察这个角色。事实上,在一个比自己高明的人面前,自作聪明是讨不到半点好处的,还不如老实交代,这样至少不会得到最糟的结果。读故事,学博弈——态度决定结局斯汀和戴维是速递公司的两名职员,他们俩是工作搭档,工作一直很认真,也很卖力。上司对这两名员工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命运。一次,斯汀和戴维负责把一件很贵重的古董送到码头,上司反复叮嘱他们路上要小心。没想到货车开到半路却坏了。如果不按规定时间送到,他们要被扣掉一部分奖金。于是,斯汀凭着自己的力气大,背起古董箱,一路小跑,终于在规定的时间赶到了码头。这时,戴维说:“我来背吧,你去叫货主。”他心里暗想,如果客户看到我背着邮件,把这件事告诉老板,说不定会给我加薪呢。他只顾想,当斯汀把邮件递给他的时候,一下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哗啦”一声,古董碎了。老板对他俩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老板,不是我的错,是斯汀不小心弄坏了。”戴维趁着斯汀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的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戴维,我知道了。”斯汀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说:“这件事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另外,戴维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责任我愿意承担。我一定会弥补我们所造成的损失。”一天,老板对他们说:“公司一直对你俩很器重,想从你们两个当中选择一个人担任客户部经理,没想到出了这样一件事,不过也好,这会让我们更清楚哪一个人是合适的人选。我们决定请斯汀担任公司的客户部经理。因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戴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用来上班了。”“老板,为什么?”戴维问。“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们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看见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老板最后说。在这个故事中,戴维和斯汀都不知道老板已经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一个自以为是地去责怪别人;另一个则主动承担责任。或许斯汀并没有过多地分析和计算,但是他坦白地承认错误,避免了出现更糟糕的结局。

004 自行车赛的启示

“大队伍”前进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世界著名环法自行车赛中每年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选手们在到达终点前的大部分路程常以大队伍方式前进。他们采取这种策略是为了令自己不至于太落后,又出力适中。而最前方的选手在迎风时是最费力的,所以选择在前方是最差的策略。合作与背叛交替

比赛过程中还通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家起先都不愿意向前(共同背叛),这使得全体速度很慢,而后通常会有二位或多位选手在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最前方位置,即领骑,以分担风的阻力(共同合作),使得全体的速度有所提升,而这时如果前方的其中一人试图一直保持前方位置(背叛),其他选手以及大队伍就会赶上(共同背叛)。囚徒困境解析

通常的情况是,领骑时间最长的选手(合作)通常会到最后被落后的选手赶上(背叛),因为后面的选手骑在前面选手的冲流之中,比较不费力。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自行车赛事的比赛策略也是一种博弈,完全可以用囚徒困境的道理来解释。隋炀帝的疑心

隋末,因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他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李渊的聪明

李渊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时机不成熟,所以那时候他不敢背叛。如果当初李渊听了隋炀帝的话,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一旦失败,就永远没有机会从头再来了。而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启示录

在现实生活中,自行车赛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冲在最前面的人,受到的阻力无疑是最大的,最后还往往会被后面的人超越。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时,可以选择共同合作走在前面或者是暂时退后,总之不要在前方厮杀;当自己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抵御外来阻力时,就可以选择卓然出众(背叛)。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可能就决定了你的成败。读故事,学博弈——并购之争2007年底,国美电器成功地并购了大中电器,在并购战中彻底战胜了老对手苏宁电器,或许这次博弈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本来苏宁以30亿元收购大中的计划似乎逐渐明朗:苏宁接管了大中电器北京以外的门店,苏宁人员开始进入大中电器北京主要门店,并开始安装苏宁独有的销售终端POS机和监视器。大中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已向员工传达收购后不会有裁员和降薪之举。一切显示,收购似乎指日可待。然而,事情起了变化。12月12日下午,苏宁突然将已安装在大中电器门店的POS机和监视器拆除卸走,苏宁人员同时撤出。晚上9点,苏宁发布公告宣布退出大中并购。第二天,12月13日,国美即发布公告参与并购大中。12月14日22时58分,国美发布公告宣布借助第三方曲线收购大中,并在当天就划拨出36亿元人民币。苏宁在公告中解释,之所以退出对大中的收购,是由于与大中“在核心条款上未达成共识”。苏宁已经与大中进行了近一年的接触,苏宁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已经对大中内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双方虽然一直没有签订收购合同,但也基本上达成了口头的“君子协定”:在面对多方买家时,倘若第三方的出价高于苏宁2亿~3亿元之内,苏宁都具有优先购买权;但倘若第三方出价超出这个范围,大中自然也有选择新的买家的权力。有人质疑,为何苏宁与大中谈了一年多却迟迟没签协议,最终让国美抢了先机,也许这正是苏宁缺乏并购经验的表现。对此,知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苏宁与大中接触了一年多,对大中的家底有足够的了解,才会在价格上患得患失,甚至认为在收购价格上还有再商量的余地。这就是一场囚徒的博弈。虽然多花了些钱,但国美的收获远大于付出。而苏宁为什么会在这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一方面在于它没有正确评估对手,另一方面在于它违背了囚徒困境的原则,放弃了竞争。并购就是一场博弈,国美和苏宁就像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匪徒,坚持下去对任何一方都是占优的策略,放弃者将会失去主动,而强悍的那方终将获得胜利。

005 向聪明的警察学习

向“警察”学习

在“囚徒困境”中,有两类角色,囚徒和警察。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某件具体的事情,你处于主动地位,那么你完全可以向故事中的警察学习,通过利用这个博弈理论,让竞争的双方陷入困境,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你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公开招标

有一个政府项目,是公开招标选择网络公司建立政府网,某公司是投标者之一。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根据过去的经验能够预算出接手这个项目的真实成本是100万元人民币,然而这个公司并不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真实成本。该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推断,其他公司的真实成本在50万~150万元之间。从概率的角度去看,在50万~150万元之间的任何一个价格都有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基本假设

我们简化这个问题,假设每个公司的成本只能是50万~60万元、60万~70万元……120万~130万元、130万~140万元、140万~150万元这样的整数,总共有10种可能,因此最终获得胜利的公司落在这10种价格区间中的任何一个的概率是1/10。优势策略

开出一个较高的价码是该公司的优势策略。每一个投标公司都这么考虑的话,所有公司的报价都会高于实际成本,结果就是所有的开价都被人为抬高。怎样才能让公司投标报价接近于真实成本呢?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某种激励机制来驱动投标者不说谎。“两难困境”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具体分析招投标行为我们还可以发现:就像博弈的参加者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那样,投标各方也如同分别隔离审问,不准串供,他们相当于处在“两难困境”中的“囚徒”,各家只能依据自身实力、期望利润和所掌握的市场信息,自主报价,独自承担风险。“两个制度安排”

机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每个公司的报价有利于集体选择,并最终达到“纳什均衡”。这里其实靠的是两个制度安排:1.阻止公司之间的合作;2.制订一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赏罚规则。通过博弈竞争使中标价接近成本价,达到均衡合理,为招标人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优胜劣汰,让有实力的投标人脱颖而出,使资源达到均衡配置,市场秩序得以规范。读故事,学博弈——伍子胥的突围你一定知道,春秋时楚国杰出的军事家伍子胥,有过一段逃亡生涯。因为政治原因,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王杀害了,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在逃亡中,伍子胥在边境上被守关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对他说:“你是逃犯,我必须将你抓去面见楚王!”伍子胥说:“楚王确实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斥候冷冷说:“我没必要知道,你是逃犯,我就可以抓你去领功取赏。”伍子胥从容自若地说:“不,你需要知道。因为有人跟楚王告密,说我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宝珠,可我的宝珠已经丢失了。楚王不相信,以为我在欺骗他。我没有办法了,只好逃跑。”斥候冷笑说:“宝珠丢了,至少我还抓住了人,我想楚王还是有打赏的。”伍子胥摇头说:“这,你又错了,现在你抓住了我,还要把我交给楚王,那我将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去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楚王为了得到宝珠就一定会先把你杀掉,并且还会剖开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一寸一寸地剪断来寻找宝珠。这样我活不成,而你会死得更惨。”斥候信以为真,非常恐惧,觉得没必要以命相搏去换取那一丁点的打赏,于是赶紧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终于脱险,逃出了楚国。这个故事可以算是囚徒博弈的一个精彩注解,面对可能出现的潜在的危机,人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以保证自己能够免于陷入困境。由此,伍子胥三言两语就改变了自己的困境。他编造出一个故事,利用不在场的楚王,应用囚徒困境,成功地帮助他解决了逃跑中的难题。

006 商战中的真假囚徒

规则往往被打破“囚徒困境”的内涵在于,对大家最合理和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在商业交往中,如果一家企业不遵守游戏规则,那么与它合作的企业依然遵守规则的话,自然就会蒙受损失。权衡利害,后者最后也会选择违反规则。“零和博弈”的结局

商家双方都选择了非理性的完全竞争模式,这种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成为“纳什均衡”,一种“零和博弈”。结果如何呢?当然是你耍了我,我也得骗你,我不好,你也别想好。结果大家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形成“双输”的结果。现实写照

我们经常见到的恶性价格竞争,便是“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均衡”的现实写照。恶性价格竞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低价倾销;第二种是低价混战。处于价格战中的各个商家,当然是真的囚徒。如果要解开这个困境,需要所有的参与者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积极参与行业自律,那样才能出现“共赢”的局面。低价倾销

低价倾销,即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长期独占市场,阶段性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在“囚徒困境”中,一旦某方选择了“非合作”而恶性降价,其他方再以同等程度甚至更为凌厉的降价攻势加以应对,各方均陷入持续的“非合作”僵局,恶性价格战不断升级,我们就会看到,硝烟过后其实并无赢家。低价混战

低价混战,即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不一定具有规模经济或技术上的优势,但却具有成本与经营上的优势,通过降低产品质量以迎合低消费的需求,或利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易鉴别的特点,以次充好,进行低价销售,其他同类企业为了生存也只好加入价格大战,使价格一降再降,陷入怪圈。困境囚徒辨真假

面对这个棘手的两难困境,有的聪明人竟然可以制造出囚徒困境的假象,让自己成为“囚徒”,从而解决自己商品销售的难题。在光怪陆离的商业社会中,在其中摸爬滚打的各个商家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如果你是消费者,面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困境时,就应该想一想到底是真还是假。读故事,学博弈——“囚徒”假象在美国,有兄弟俩开了个服装店,哥哥在店的外间推销衣服,弟弟在店的里间负责结账。有一个顾客买衣服的时候讨价还价,最后哥哥对顾客说,“你去结账吧!”于是顾客就拿着衣服到弟弟那边,这时候弟弟看看衣服的标签说:“等等!我问问这衣服最后多少钱卖的。”于是弟弟就大声对哥哥喊着问衣服价钱,哥哥就在外面喊着告诉他。顾客不解,便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地喊。弟弟说,因为他的耳朵听力不好,所以需要大声问哥哥好几遍。这位顾客最后发现弟弟结账收的钱要比哥哥告诉他的要少一些,这位顾客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于是赶快拿出钱付完款,卷起衣服就走了,生怕弟弟再问。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兄弟俩耳背卖衣服的事就传开了。好多顾客都到这家店来买衣服,发现还真是这样,每次弟弟结账的时候,和哥哥传递的消息总是发生错误,每次结账的价格都比原来听到的低,于是到这个店里买衣服的人是越来越多。这个经典的假借囚徒困境打开销路的案例,后来被复制和改良,催生出了另外一个经典的案例——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如果你处于主动地位,可以设置困境,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但是如果你并非处于支配地位,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当然不是的,你同样可以利用这个博弈理论为自己带来好处。聪明人总是有办法的。面对这个棘手的两难困境,有的聪明人竟然可以制造出囚徒困境的假象,让自己成为“囚徒”,从而解决自己商品销售的难题。

007 囚徒:每个人的牢笼

电影《囚徒》

美国影片《囚徒》第一次吸引我是因为他的阵容——“狼叔”休·杰克曼加上杰克·吉伦哈尔,这样的阵容不用上映就让人充满期待。对于影片本身要表达的思想,其实正如影片名一样:囚徒。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囚徒,他们都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人生在世,皆是囚徒。人生一遭,皆是迷途。影片中的囚徒

狼叔的角色,被困在自己的爱里,一方面他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自己不应该折磨那个年轻人;但是另一方面,他别无选择,他的女儿面临生命危险,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是一个迷宫。警察的角色,被困在法律和人情中,一方面,他知道有些人不能放,但是因为制度他别无选择,只能妥协;另一方面,他又愿意去伸张正义,他也不愿意看见无辜的孩子死去。纵容还是面对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时刻,我们面临着选择,我们将面临人性中最肮脏的自己,是去面对,还是去纵容,这成为一道选择题,也成为所有人解不开的迷宫。整部电影仍然透露出了中国思维:善恶到头终有报。再加上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迷宫中的我们

我们和电影里的人都一样,我们也在迷宫里。我们在迷宫的中央,四处是高高的围墙,我们爬不出去,我们只能往前走,头破血流。我们无法在犯错后乞求原谅,我们只能一往无前。每个人都是囚徒

生活中每个人都被无形和有形的枷锁和牢笼所禁锢。无法逃脱无法摆脱。教师有他们的牢笼,一辈子被束缚在讲台上,只能把自己的理想通过教书传递给下一代。医生有他们的牢笼,一直在医治别人,但是永远医治不了自己。法官有他们的牢笼,必须秉公执法不能徇私舞弊。军人有他们的牢笼,必须服从命令,不能质疑,只能执行。学生有他们的牢笼,学习和很多不能染指的禁忌。心境决定牢笼大小

这些牢笼是由我们的综合环境和自己的心境制造的,我们心境的大小决定我们牢笼的大小。如果你胸怀天下就能拥有天下,小人只有自己所以永远都被自己的小聪明所愚弄。读故事,学博弈——囚徒的心境有人可能说上帝总没有牢笼吧,其实我认为上帝也是有的,他永远不能被看见,不能被听到,所说的话永远只能被代传,这不也是他的牢笼吗。其实这个牢笼也是种界限,限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所以当你想要提升自身的地位,改变自己的职责之时,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心境,让心灵先接受,你的身体自然就会接受,如果从一开始心里就抗拒,你的思想你的身体也会排斥。但是如果你的心境不够,即使得到了也会搞得一团糟,甚至失去。当判断一件事适合与不适合的时候,用你的心去体会,去倾听,你会得到答案。当我们触碰到这个监牢墙壁的时候,我们会变得痛苦,因为你渴望监牢的外面。但是你无法自由,不管你的监牢有多大,多宽广,它始终有区域的限制。人是不可能绝对自由的,任何的自由只是相对的。当你看到或者认为他/她比你自由的时候,其实只是人家的心境比你宽广,而且懂得不去触壁,懂得利用好自己的空间去生活。所以,当你想要自由的时候,想要更广阔的空间的时候,先扩大你的心境,然后追随你的心去做。这样你就会快乐而不痛苦。扩展心境,开拓心灵,这样你的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而不是让烦恼与忧愁占据全部。

008 气候变暖的“囚徒报告”

变暖在“流行”

十多年来,世界各地的气候灾害让“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排放”、“京都议定书”等词条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变暖”的后果并不像字面上那么和风细雨,如果说北方连年春天的沙尘暴还只是慢性病,那2008年初的南方大雪灾,则足以令国人见识到气候之神的躁狂。“皮球”踢来踢去

气候变暖和其他牵涉重大利益关系的国际问题一样,在公共领域也是颇多迷障。美国、澳大利亚等排污大国和中东石油出口大国在阻挠《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和施行上可谓煞费苦心。这一集团财大气粗、不择手段,使得那些用所谓“科学证据”来否定全球变暖,甚至为变暖说好话的“科学家们”显得更可疑。世界大国在限制污染的问题上都没有了“大国气度”,皮球踢来踢去。真的是“自然灾害”吗

不少媒体依然有意无意地把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问题简单归结成“自然灾害”:一会儿说拉尼娜和厄尔尼诺是一对“坏孩子”,一会儿说北京高温“热岛效应是元凶”。两年前有媒体对加拿大环保人士示威游行的报道标题更让人忍俊不禁——“游行抗议全球气候变暖”。好像无知小孩摔了一跤,还没爬起来就指着地板骂骂咧咧。铁证如山

不管能源财团手下有多少公共关系精英、新闻发言名嘴,全球气候状况的恶劣却是铁证如山的事实。美国资深气候问题专家马克·利纳斯走访世界各国气候受灾前线,在《聚焦:来自一个正在变暖的世界的讯息》中提供了这一问题的全球性视角:被海水侵占了国土的太平洋小岛,被沙漠吞噬的中国西北沃土,神圣的高山冰川融化消失的秘鲁……还有上演《京都议定书》的国际闹剧。“生存权”恐成特权

空调散发的热量、净化海水带来的污染、飞机排出的温室气体,留给社会底层的人消受。环境问题经过阶层的筛子,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商业极权势不可挡,在不远的将来,好的生存环境也将成为商品,“生存权”恐怕就成为“阶级特权”了。“囚室”里的人们

地球大温室成了一个大“囚室”,气候变暖让几十亿人陷入一个超级“囚徒困境”,更糟的是这些囚徒分居世界各地,根本不知道我在这里心旷神怡飙大马力的汽车于笔直的公路上,和你在那里愁眉苦脸对着烂在海水里的农作物有何联系。读故事,学博弈——“同呼吸共命运”大气层不分国界,气候变暖,是对各国政治家良心的考验。政治动乱可以不闻不问,种族屠杀可以视而不见,再强的军事力量,却不能把气流拒之门外。而消费主义主导的时代,能源消耗又直接与所谓的“生活质量”挂钩。所谓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对公民个人道德的考验。让新富起来的一代人不要买私车、改乘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让惜时如金的商人们出门坐火车而不坐飞机,那真是要了他们的命。正像马克·利纳斯所拜访的阿拉斯加居民一样,虽然气候变暖使得当地冻土融化,房屋倾斜,野生动物数量锐减,居民们却从每年大量的石油出口中获得巨额利润和就业机会。世代居住的环境面临崩溃时,他们仍然支持加大石油开采,数着钞票踏上毁灭之路。自然,钞票可以让人在毁灭之路上慢慢地走,甚至舒适地走。天气热了可以开空调,淡水用光了可以净化海水,大不了一架专机举家迁到高山风景区去。但是地球是一个整体,风是交融的,水是联通流淌着的,一时的获利也是同时在消耗着生存环境,互相影响,终归是走在“囚徒困境”的路上。清醒吧,“囚徒们”。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和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009 从重复囚徒困境看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境的公共性

环境的公共性是环境问题的要害。市场没有办法解决,政府恐怕也不能避免失灵。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思和沃福德说过,政府政策或干预的效率可能比允许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的效率更低,而其低效率的干预可以是补贴、价格控制、产量指标、交换控制、所有权控制,等等。谋求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同样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行为。重复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局中人只对抗了一次,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最有可能的却是多次对抗、重复博弈。这样,每个局中人都会面临新的策略可能性。如果某个局中人在某一局中做了背叛的选择,那么他将在下一局中受到惩罚——他的同伴的“背叛”。在一个重复的对策中,每个局中人都有机会树立起合作的信誉,并以此鼓励对方也树立起合作的信誉。这就是“重复囚徒困境”。策略是否可行“重复囚徒困境”这种策略是否可行,取决于这种策略重复的次数是固定的还是无限的这一事实。如果是固定的,并且是已知的,局中人就会在每一局中都选择背叛同伴,合作的解只能从最后一局来阐明;但,如果是无限的,局中人就确有办法影响他的对手。只要对方充分关心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将来的支付),那么将来不合作的威胁就足以说服他们采取帕累托的有效的策略。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实验

著名的博弈专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曾在其实验中令人信服地证明了这一点——取胜的策略,具有最高总支付的策略,称之为“针锋相对”的策略,实行起来就像它的名称一样(你的对手在上一局对你采取什么策略,你就在下一局对他采取什么策略),最终被证明是最简单有效的策略。该策略的确非常令人满意。合作和惩罚都不能少

如果有一个局中人开始采取合作策略,另一局中人会马上效法,“针锋相对”就会变成相互间的合作和报答。它鼓励合作,因为由回报所得的很可能会大于因合作所失去的。由此可知,针锋相对策略构成的是一种“纳什均衡”。当然,极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主张合作,但必须要有惩罚,也就是说要利用惩罚的威慑力来使事情更好办一些。现实启示“囚徒困境”及其重复解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要想“囚徒”的选择达到帕累托有效的境界,我们必须要增大关于未来的影响力。未来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未来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代表着生命的延续、经济的发展、生活的美好、自我的挑战、宇宙的揭秘……合作不成问题,环境不再“不堪回首”。读故事,学博弈——合作共赢《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需要各国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协调合作的行动。应该承认,当前阻碍可持续发展的贫困现象和全球环境问题是长期以来国际上特别是南北之间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贸易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将摆脱贫困、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经贸合作一起考虑。”环境合作的一大障碍恐怕就是日益加剧的贫富悬殊问题。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最富人群和最穷人群的收入比扩大了29倍之多,更有资料说明集世界十大首富之财产不只是富可敌国的问题而是足以敌数国了。一方面,贫富与环境有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国各打小算盘,“囚徒困境”将一直困扰人类。为此,各方面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生态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各个国家必须制订它自己的具体政策。然而,尽管有这些差异,但可持续发展应当被认为是一个全球目标。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同其他国家隔离的状态下求得发展。因而,执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需要在国际关系中有一个新的方针。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加国际合作,但其方式,各部门间和各机构间是不相同的。但是,基本的一点是,向可持续发展转化要有所有国家联合的行动。人类需求的一致性,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多边系统。毛泽东说过,让环球同此凉热。也许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终极状态。总而言之,环境博弈没有局外人,我们都是参与者,我们对全球环境有着共同责任,为此我们必须针对现实、照顾特殊、关注全局,以公正、公平、公开、有效的程序和机制进行国际合作,做大蛋糕,兼得鱼和熊掌,走出困境,挑战未来。

010 化困境为优势——巧用“囚徒困境”

决策真的最理想吗

囚徒们不能彼此相信,而且缺少荣誉感和诚信意识,于是都选择了揭发而不是沉默,结果两个人都被判刑10年。这种博弈中的选择告诉我们,个人看似最理想的选择未必是整体最理想的选择,也未必是个人最好的选择,人们通常都输在自私与怀疑中。“囚徒困境”的日常现象

囚徒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非常普遍。比如说一个小镇上有两家生产饮料的公司,如果他们两个都不做广告,那么他们平分市场,都会赚到一大笔利润。可是因为每家公司都会认为,做广告吸引客户是自己的最优选择,所以两家公司都会做广告。最后他们还是平分市场,但利润都交给了广告商,谁也没赚到钱。摆脱“囚徒困境”

当我们遇到相似的情形时,还是有可能从囚徒困境中摆脱出来的。签协议就是最好的摆脱囚徒困境的方法。比如说两个小朋友干了坏事,被老师叫去之前通常会约定好,谁都不许出卖对方。这样老师就调查不出他们更多的问题,对两个人的惩罚都会比较轻。做有素质的“囚徒”

由于囚徒困境的存在,导致了“公用品悲剧”,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财产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但是在新西兰,报亭既无管理员也不上锁,买报纸的人自行放下钱后拿走报纸。当然某些人可能取走报纸却不付钱(背叛),但由于大家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偷窃报纸(共同背叛)会造成以后不方便的有害结果,这种情形很少发生。在这个例子中,人们守规则是为了避免共同背叛带来的恶果。如果大家都能像他们一样,就可以避免囚徒困境了。制造重复的囚徒困境

在无限重复的囚徒困境博弈中,由于选择背叛,在下一次博弈中会有机会遭到报复。所以,只要双方不知道最后一次合作是什么时候,双方就会继续合作下去。所以,假如我们不得不做那个“囚徒”,就可以尽量让这个“困境”重复持续下去,并且让最后一次合作时间不确定,这样就可以促成合作而不是背叛。制造“囚徒困境”

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经理,手下有七八个业务员。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拼命干活呢?对此,你一定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他们陷入囚徒困境。一旦每个员工都觉得存在竞争,就会拼命工作,无条件地加班加点是自己的最优选择,老板的日子就舒心了。读故事,学博弈——制定薪水的策略以销售人员为例,一个业务部有那么七八个工作时间差不多的销售人员,如何给他们定工资呢?所有人工资全一样显然是不行的,咱们国家以前就这样。《经济学原理》第四条就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没有了浮动的薪水做激励,大多数人都不会认真工作,企业的销售业绩也就不可能好到哪去。以相对业绩决定工资也不行。因为员工一旦达成默契,就会使这种薪金方案失去激励作用。那就只剩下工资与绝对业绩相关的策略上了。理想状况当然是薪水与业绩百分之百挂钩,比如薪水就是你销售额的10%。你卖了1块钱,工资就是1角;卖了100万,工资就是10万。这种策略也有缺点,就是员工的风险太大,人总是尽量回避风险的。如果有两家公司,一家说每月给你1万元,另一家说工资不定,可能1角都没有,也可能一个月有10万。你会选择哪一家?想想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还要在这里看老板脸色,不去自己开公司就知道答案了。主要原因不是我们的水平比老板差,而是我们不愿意承担风险。尽管自己开公司收入可能会多几十上百倍,但是只要还存在开不了张的风险,就足以吓退我们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做销售的新人,他是不会轻易接受薪水与业绩百分之百挂钩这种方案的。所以大多公司可能还是运用这种方案:有一个基本工资,在基本工资之外,还有与销售额相关的提成。不过,对于有自信不会效益太差的老员工,薪水与业绩百分之百挂钩对他们的激励会更有效。这和开公司只要挺过一段时间,就不会愿意去给别人打工了,原因是相同的。巧用“囚徒困境”,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可以更高效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这不仅对员工个人改善收入有益,而且对公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2 智猪博弈,少劳也能多得

011 小猪不劳动更好

智猪博弈模型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即搭便车。“搭便车”的缘由

选择“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选择在槽边等待的话,小猪先到食槽可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大猪从按钮回到食槽之后只能得到剩下的6个单位,实得4个单位;而小猪和大猪同时行动的话,则它们分别得到1个单位和5个单位的纯收益;小猪按按钮的话,大猪先到槽边,则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大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现实冲击

智猪博弈挑战了我们的某些观念,也许你看这个结论的时候觉得不太能接受,但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从来都不乏这样的事情。而且,现实中的那些“小猪”还不如故事中的“小猪”。故事中的“小猪”之所以躺着不动是因为权衡利弊之后发现,它劳动的结果比不劳动更糟糕,而现实中的“小猪”不干活就没这么单纯而理性了。“三个和尚”

在我们的公司中,往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若干个人去做。这时,“三个和尚”的现象就出现了。那个辛辛苦苦工作的“大猪”,心理会不平衡,积极地去做事不能得到很多的好处,相反如果慢一点或者不干活却得到了好处。事实如果真的如此,你就需要运用智慧了。小猪坐享分红

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战友们,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如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而待之。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小猪策略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猪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猪的策略。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的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猪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而参与其中的每个人,也要好好思考。读故事,学博弈——龟兔赛跑这是个关于龟兔赛跑的故事,但不是你熟知的那个版本:乌龟和兔子在森林里面比赛,规则是到达目的地,拿到比赛规定的东西就算赢了。但是规则中还有一个就是给定了两条相反的路线,随便凭自己的感觉来挑选一条,而且错误的那条路上有一条河,先到达河的会掉下去,就算输了。只要知道一方赢了或者是输了就不用比赛了。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乌龟究竟要不要拼劲全力去和兔子赛跑呢?比赛规则知道了,那么兔子和乌龟就要开始思考了,它们的策略有哪些呢?一共就有四种选择,我们假设两个方向为A、B。1.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A方向;2.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B方向;3.兔子选择A方向,乌龟选择B方向;4.兔子选择B方向,乌龟选择A方向。那么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案。如果假设A方向为正确方向,那么第一种方案乌龟是输定了,所以对乌龟来说这个方案是绝对的劣势,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它都输了。对第二种方案来说,乌龟会赢,因为兔子跑得快,那么兔子就会首先到达河边而掉下水,这个时候兔子就输了,乌龟不管多慢都赢了。还有就是如果乌龟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而兔子选择了正确的方向,那么乌龟没有胜算了,这个时候只要等到兔子胜利了,乌龟就不用比赛了。如果乌龟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兔子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兔子就会很快地达到河边,当兔子掉下去之后兔子就输了。那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乌龟都赢了。我们来看刚才的四种方案,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理论,就是不管怎么样,对乌龟来说胜负只在选择的方向上,但是事先又不知道哪个方向的正确性,所以它还是选择慢慢地爬是最好的。总有兔子会在前面给自己探方向的。而兔子知道乌龟的这种想法之后怎么办呢,它没有选择,它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它就只能为自己的胜负而快速奔跑。这个故事和智猪博弈的结论异曲同工。小猪只需要舒舒服服躺着等待就行,乌龟只需要慢慢爬就可以。

012 做“大猪”还是“小猪”

故事上演

在“智猪博弈”中,小猪将安安心心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办公室里也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有人做“小猪”,舒舒服服地躲起来偷懒;有人做“大猪”,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大猪辛苦小猪不易

勤勤恳恳工作的“大猪”们都会愤愤不平,但值得安慰的是:做“大猪”固然辛苦,但“小猪”也并不轻松。虽然工作可以偷懒,但私下里,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编织、维护关系网,否则在公司的地位便会岌岌可危。“小猪”的代价

工作说到底还是凭本事、靠实力的,靠人缘、关系也许能风光一时,但也是脆弱的、经不住推敲的风光。“小猪”什么力都不出反而被提升了,看似混得很好,其实心里也会发虚:万一哪天露了馅……只有在团队工作中才有“小猪”存在的可能性,一旦要独立工作他们就不可能那么自在了。现实困境

世上的事不会总是这么简单。譬如股市,“小猪”特别多,都想让“大猪”来拉动股价去从中获利。而股市里的“大猪”往往是些“大鳄”,他们“踩动踏板”的同时会设置大量的陷阱,以提高“小猪”们的投机成本。但如此一来,又会引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来,稍有不慎,大的动荡随之而来。如何平衡“大小猪”之间的利益关系呢?这是经济学家们一直在苦苦思索的事。解决之策

撇开道德因素,仅从技术角度去谈,“小猪”的策略是对的。但一个群体之中,假如“小猪”的策略总是对的话,那么“大猪”就必将越来越少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个办法,其总体思路就是提高“小猪”的投机成本。扪心自问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们的任务是要想办法提高“小猪”们的投机成本,建立起约束“小猪”的制度,也就是让业绩考核更加透明、科学。但话又说回来,在建立起公平合理的考核机制之前,现在的生活中,你是“大猪”还是“小猪”?你愿意扮演哪个角色?读故事,学博弈——办公室的“大小猪”阿琪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电话,向周遭的好朋友大吐苦水:“我要发疯了!所有的工作都让我一个人做,当我是人还是机器?”阿琪所在的发展部是全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每天大小事不断,连个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但公司规模小,这么重要的部门,只配备了区区3个人。说来好笑,这3个人还分为三个级别:部门经理、经理助理、普通干事。很不幸,阿琪就是那个经理助理,不上不下,正好中间。“经理的任务就是发号施令,他是‘管理层’嘛!上面交给他的工作,他统统一句话打发:‘阿琪,把这件事办一办!’可是我接到活之后,却不能对下属阿冰也潇洒地来一句:‘你去办一办!’一来,阿冰比我年长,又是经理的‘老兵’;二来,他学历低,能力有限,怎么放心把事情交给他?”阿琪只能无奈地叹息,然后把自己当3个人用,加班加点完成上级的任务。于是形成这样的局面:阿琪一上班就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经理则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电话,美其名曰“联系客户”;而阿冰呢,打打纸牌游戏,顺便上网跟老婆谈情说爱,好不逍遥。到了年终,由于部门业绩出色,上级奖励了4万元,经理独得2万元,阿琪和阿冰各得1万元。想想自己辛劳整年,却和不劳而获的人所得一样,阿琪禁不住满心不平,但是又能如何呢?如果他也不做事了,不仅连这1万元也得不到,说不定还要下岗,想来想去,只能继续当“大猪”吧!大家是一个团队,就是有责罚,也是落在团队身上,所以总会有“大猪”悲壮地跳出来完成任务。想一想,你在办公室里扮演的角色,是“大猪”,还是“小猪”?

013 小猪带给你的启示

不合科学吗

你是不是经常为自己渊博的知识而自豪呢?或者你也经常为有些人仅有一技之长却比你拿了更高的薪水而郁郁寡欢呢?不要责怪自己,也不要怨天尤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不是谁的错,因为即使你觉得想不通的事也有它的科学性。幕后的总是获利

在企业内部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小团体,每一个团体都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这时,每个团体都会推选出各自的代言人。被推选为代言人的总是那些胸无城府,但又总是给人以积极形象的人。而群体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小猪则永远躲在幕后。活动成功了,他们可以优先分到一杯羹;如果失败了,他们也可以发表一通与我无关的议论,让大猪成为永远的牺牲者。“搭便车”的好处

为集体利益做事的人最终所得总少于“搭便车”的幕后者。天下是有免费午餐的,只要你足够聪明,做一个聪明的小猪,让他人心甘情愿为你提供午餐。比如投资理财的时候,我们不懂那么多的金融知识,但是还是要进行理财啊,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跟着别人了。抱团取暖

万科、绿地发展员工为事业合伙人只是房企解决内部矛盾的一种方式,面对愈加复杂的楼市现状,“孤军奋战难自保,单打独斗难为继”,这样的观点正在成为中国房企的共识。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选择合作,从当初的各自为战,到现在的合纵连横、抱团取暖,房企之间寻求强强联合已成为当下中国楼市具有代表性的现象。聪明的“小猪”

当庄家在底位买入大量股票后,因资金和时间成本,如果不等价格上升就撤退,就只有接受亏损。所以,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庄家一般都会抬高股价,以求实现手中股票的增值。这时在没有确定“大猪”真的把行情给发动起来之前,决不轻举妄动。一定不要忘记,在这次博弈中,小猪最好的策略是躺着不动。跟着“大猪”走

生活中的一些占有更多资源的人,必须要承担更多的义务,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谁先去按这个按钮,就会造福全体,但多劳却并不一定多得,小猪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可以消耗,所以最好不要做这个领跑者。所以,有时候,跟在大猪后面就是了,不要试图冲在最前面。读故事,学博弈——请谨慎“领跑”《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也。悄悄跟在别人后面走,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日本索尼公司在不久前曾向外界公布了一个秘密,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过去,索尼在研发上投入很大,但往往只开花不结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新产品推出之后,别的公司却每每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所以,索尼公司成了冤大头,为他人做嫁衣裳。为此,索尼公司改变了策略,紧跟市场,待别人推出新产品打开市场后,索尼马上研究其不足,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开发并迅速推出其第二代产品,在性能、价格、设计等方面都优于对方的第一代,结果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效果。在某种新产品刚上市,其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不仅是一家小企业,还有其他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更强的企业。那么,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头鸟,自己去投入大量广告做产品宣传,只要采用跟随战略即可。任何行业中,在前面领跑的,受到的阻力总是最大,而跟随其后者要省力很多。你看大雁迁徙的时候,经常会变换队形,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其中的一个原因的就是它们要更换头雁。头雁在最前面领飞,遇到的阻力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因而雁群中强壮有力的个体就要轮流做头雁。如果让一只大雁一直做头雁,再强壮的大雁也不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体力消耗。

014 树上开花,借鸡生蛋

借力飞翔

其实对于故事中的小猪来说,躺着不动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小猪的力量小,所以就要找到大猪,让大猪的实力给自己服务,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现实生活中,只要你头脑灵活,善于思考与行动,就能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翱翔。树上开花

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描述到:“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句意为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己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像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小猪”借力

当自己是“小猪”时,就要学会借力。佛雷是黑人化妆品市场的龙头老大,而后起之秀约翰逊化妆品公司推出了这样一则广告:黑人兄弟姐妹们,当你用过佛雷公司的化妆品之后,再擦上约翰逊的粉质膏,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则广告确实在推销佛雷的产品,但其实是在推销约翰逊的产品,这就是借助别人已有的声誉,自己什么都不干的策略。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约翰逊居然打败了佛雷,成为了黑人化妆品市场的新霸主。没钱能理财吗

在很多人一谈起投资理财,就以为是要先有了钱才可以开始的。其实不然。在我们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代,只要你有眼光和信誉,没有钱也是可以投资理财的。做投资理财不在乎你有多少钱,而在乎你能调动多少钱。你能调动的钱就可以假定是你的钱。借鸡生蛋要讲究“借鸡生蛋”一定要看对象,最好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和向那些只会将钱存到银行的人去借。如果向商人和企业家去借钱就不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那些人多数都是养“鸡”的高手,他们养的“鸡”比你养的“鸡”下的“蛋”还多,他们的“鸡”借给你就很难再增加更多的新财富了。当然,在你临时急用时向那些暂时有闲置资金的商人和企业家们借用几天还是可以的。现实启示

对于白手起家的创业“小猪”来说,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策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别人的资金,如通过向银行借贷或与他人合作等方式,来弥补自己资金方面的不足,走出困难的局面。从而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读故事,学博弈——江南春的商业奇迹1994年2月,在读大学三年级的江南春就开始了自主创业之路。同年7月,江南春自筹资金,注册创办永怡传播公司,并出任永怡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可是,几乎作为中国最早的一代大学生创业者,1994年时江南春何以获得百万余元的注册资金?其实机警而聪明的他使的正是“借鸡生蛋”的巧妙招数。1994年,凭借江南春的资金实力,他还不足以成立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传媒公司,但同一时候,港资永怡集团老板为了整合旗下公司品牌,出资100万让江南春组建永怡传播公司。这是一家以创意为主的广告代理公司。只不过,江南春仅仅只是拥有公司管理权,永怡传播公司不得不依附于当时的永怡集团,从严格意义上说,在法律制度上江南春没有“所有权”。为了实现从“管理权”到“所有权”的转变,江南春必须努力挣钱,之后通过“还款”或者“购买股份”的方式让永怡传播公司改姓“江”。而这个过程他又巧妙地使用了“借鸡生蛋”策略。公司成立之后,自己不是法人代表,但是为了能尽快将公司收归己有,大三学生江南春马不停蹄地为了自己的企业四处打拼,并凭借“让无锡亮起来”的策划方案拿下了无锡的灯光工程。“以上海市的‘灯光改造工程’游说无锡市政府在商业繁华地点建立灯箱广告,成本只有百万元,而收益却是六七百万。”江南春说。前期的制作费用是无锡市财政局作为市政工程给贷的款,所以江南春没有投入一分钱,就一鼓作气在无锡做了500个灯箱广告。借你的钱,然后做你需要的产品,产品做好之后,你再用我要求的价格买回去。我来的时候带着创意和能力,走的时候口袋里装满了钱。这就是“借鸡生蛋”策略的巧妙运用,也凭借着这样的不懈努力与干劲所挣得的这一笔笔的业务让江南春拥有了第一个50万元,从而真正意义上拥有了永怡公司的管理权和所有权。同时也让江南春创造了白手起家,空手套“永怡”的商业奇迹。

015 小猪大猪,各有对策

对症下药

小猪吃得少,力量小,吃食物抢不过大猪,所以只好开动脑筋,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生活中、工作中和商业活动中,很多时候我们不甘心做那只“小猪”。因为小猪只能吃到不多的粮食,会限制自身的发展,而且小猪总要长成大猪的。但是,作为小猪,不可能一下战胜大猪,将所有的粮食归为自己,怎么办呢?再次开动脑筋,寻找策略。自谋空间

日益发达的交通和通信设施,和正在成熟的网络经济时代,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也使得企业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对于“小猪”来说,生存是第一要务,然后要谋求发展。要在“大猪”的光环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自己成长为大猪。步步高打败万燕

万燕曾经高居VCD行业的第一,而最后钱却都被步步高和爱多挣去了。当年万燕投入了很多钱,向消费者宣传:VCD是好东西。当VCD有了市场之后,并且大家也接受VCD是好东西时,步步高和爱多及时抓住机会:他们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且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营销网络,最后把价格调低,结果他们成功了。而与此同时,也宣布了万燕的失败。小猪打败了大猪,自己长大了。发挥优势制胜

很多的时候,当同行业中的第一推出了一种新的产品后,虽然你并不是最先抢占时机的人,但是你却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同行中鹤立鸡群。十几年前,日本的打火机被一些从海外归来的温州人带回研究,很快就做出了中国的第一只打火机。凭着廉价的劳动力和快捷的仿造工艺,在保证具有相同质量的前提下,现在温州的打火机占领了国内市场的94%,在世界市场中也占了80%。能忍增本事

对于勤勤恳恳工作,却总被抢去功劳的“大猪”来说,在公司的用人制度不完善,或者说是不公平时,想在这样一家公司继续做下去,谁能保证能受到公正的待遇呢?还不如暂时忍下来,锻炼好自己的本事,等到时机成熟,再出去争取相应的待遇。再说了,有突出的业绩和工作能力,走到哪里会不受欢迎呢?牢记原则

小猪在变成大猪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的原则是不要冲在前面。但是跟在后面并不代表你只能亦步亦趋地追随别人,你同样可以选择暂时的忍让,以求“后发制人”。所以,在前行的路上,忍让利好,谨慎当“前锋”。读故事,学博弈——亚科卡的“忍”克莱斯勒的前任总裁亚科卡的经历就非常耐人寻味:亚科卡在20世纪70年代初担任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八年中为福特汽车公司挣了35亿美元的利润。正当他春风得意之时,由于嫉妒和猜忌,他被老板亨利·福特免去了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职务。面对精神的创伤和打击,54岁的亚科卡没有向命运投降,决心暂时忍让,寻找一个可以再展自己的才华、大干一番事业的地方,以成功的事实让亨利·福特永世难忘。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拒绝了一些条件优厚的企业的招聘,而接受了当时深陷危机、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聘请,担任总裁。上任后,他首先对公司组织机构大动手术,并在全体员工特别是主管人员中,实行以品质、生产力、市场占有率和营运利润等因素来决定红利的政策,主管人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将扣除25%的红利。还规定在公司尚没有起死回生之前,最高管理层各级人员减薪10%,而亚科卡本人的年薪只有象征性的一美元。他想以此表明,大家都在为走出困境而苦斗。为了争取政府贷款,他亲自出马向新闻界游说,不得不像个被告一样站在国会各个小组委员会面前接受质询。他由于劳累,导致眩晕症复发,差点儿晕倒在国会大厦的走廊里。经过几年励精图治,80年代初,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终于走出困境,开始扭亏为盈。1983年盈利9亿美元,1984年创利润达24亿美元,1985年首季获纯利5亿多美元。亚科卡也成为美国的传奇人物,数以万计的来信敦促他竞选美国总统,老布什也把他当做1988年竞选总统的“十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试想,亚科卡当初若没有选择暂时退让以积蓄力量、励精图治,还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在职场博弈中,忍也是成功的法宝,许多能忍之人,都获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回报。

016 平衡大小猪的收益

“不劳而获”

在智猪博弈里,利用他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智者是最大的受益人,因为他不必付出什么劳动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不劳而获”的一种现象,通过借力,利用忍让蓄力,有效促进自己去取得更大的进步。各扫自己门

实际生活中,作为一个有理性的人,谁都不愿意甘冒风险而为他人带来好处。如果是这种情况,智猪博弈便无法形成。“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结局必然是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深究其因

对于管理者来说,就要多思考一下了。在这场博弈中,小猪之所以不干活,原因何在?因为,小猪按按钮将一无所获,不按按钮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按按钮,不按按钮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按按钮的,自己亲自去按按钮总比不按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学会谦让

要摆脱大家都无法生存的困境,就要让双方的期望值不同,然后由一方做出现象上的让步。但他不是无原则无目的的让步,绝不像孔融让梨那样是出自道德心,而是出自自己理性的盘算和对期望值的估计。这样一来,别人看来你是让步了。因为表面上是如此的,而你在不违背自己意愿的基础上,打破了困境,实现了自己的期望。这看似愚蠢,实则智慧至极。规则的指标设定

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四个原则

我们说要平衡大小猪的收益,就是要设立公正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建立完备科学的薪酬体系。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至少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认可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竞争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至少遵循以上四个原则,才能设计出一个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赏罚机制。小猪有吃的,保证不会饿死,大猪有更多吃的,这样才能让你的团队得到更好的发展。读故事,学博弈——两个矿老板有两个矿区老板,一个老板很是大方,给工人的工资比哪儿的都要高。而另外一个老板就不这么想的,他觉得矿区是自己开发出来的,工人只给一些基本的工资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应该归自己所得。两个矿区的人就这样生活着,前一个地区的工人得到了除生活费以外的更多工资,他们除了自己的基本生活外,还能够做一些其他的消费,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逐渐地,这边的工人都活得很滋润,工人的后代都该上学的上学,平时大家该怎么娱乐就怎么娱乐。而这个矿区的老板又开始在附近的地方开办了很多的消费场所,赚取了更多的钱,发给工人的工资更多,大家干事也更卖力。良性循环进行着,矿区也在完善,安全措施之类的都做得很好。渐渐地,这个地方就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小城镇。而另外一个地方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个老板本来想要最大化地榨取工人,可是渐渐发现工人的劳动积极很低下,怎么惩罚都没有办法,大家好像都联合反对。慢慢地,这里越来越荒凉,矿里面还老是出事,医药费都花掉了不少,他自己就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分配出了问题,当你多劳了也得不到更多的时候就没有积极性了。作为一个管理者就要注意,如果不给“大猪”更多的收益,你的团体中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小猪”,一定要激励“大猪”,让大小猪之间的收益达到某种平衡,这样才能给自己的团队带来更多的利益。

017 人生如棋局,战术能取胜

人生如棋局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也就是博弈,就是较量。博弈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也不是一些特殊群体的游戏,而是人人都在参与、时刻都在进行着的日常事务。人生也是一场博弈,就像棋局一样,每一步的选择不同,最后的结果也不相同。只有时刻认真选择自己的战术,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棋局”不同,战术也不同

人生在世,时代在变迁,时势在变化,境况时刻都在改变,只有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研判形势,根据不同的棋局,选择不同的战术,才能无往不胜,成为人生博弈的赢家。坚持正确的战术

即便是作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他的人生也没有一帆风顺,也有挫折。但是他对自己的人生采取了正确的战术,那就是以失败为积累,向成功迈进。也正因为他不气馁的精神,才赢得了最后的成功。对症下药

与高手对招,常一步失策,满盘皆输;但是高手下棋,眼见的残局,却可能峰回路转,起死回生。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有错;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长考太多,弄得后来时间不够,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些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博弈战术不可失

当今,那些不会博弈的人无疑会是这个时代的落伍者,只有善用博弈,懂得运用战术,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且维护自己的地位。人之所以要进行博弈,就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多。只有巧妙地应用博弈战术的理论,才能让自己经受锻炼,成为善于博弈的人,获得生活额外的奖赏。“常胜将军”

人生是一场棋局,你选择了怎样的战术,你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乐观、坚持、勇敢,你就将拥有精彩的人生博弈。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博弈都要向着自己的利益出发,不管是做什么,都是要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措施的。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战术,才能成为常胜将军。读故事,学博弈——逃命的区寄区寄是个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放牛的时候,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强盗把他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眼睛,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地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一起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不一会儿绳子就断了,他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然后逃跑。可是,他刚逃出去没多远,去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又抓住了区寄。区寄非常惊恐,害怕强盗要杀掉他。便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好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幸亏杀掉了他,好极了!”到了半夜,待这个强盗睡了,区寄又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他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豪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在危险的境地下,聪明的区寄“扮猪吃象”,骗了两个强盗,然后各个击破,利用他们的利欲熏心和放松警惕,解救了自己。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只有对症下药,想出合适的方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018 找到支点,使你力量加倍

寻助“支点”

一个人一穷二白的时候,想要做一点事情是很不容易的。这时候你就要动动脑筋,为自己找个支点,将自己的力量放大。就像杠杆那样,发挥比本身更大的作用。而这个支点可以有很多,比如找个前辈指点,找个贵人关照,等等。“善借善用”

当自己是“小猪”时,就要善于借用别人的力量来给自己加分,这样你才能更强大,更容易获得成功。而这个找“力”去“借”的过程也是一场博弈,你需要说服对方,让对方觉得值得为你付出才行。该不该“借”

对于穷小子来说,说服对方帮助自己、提点自己,是很费功夫的,他需要向对方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有前途的;而对于这些实力派人物来说,找他们的人肯定不少,谁都信誓旦旦要做成一番事业,所以他们要练就火眼金睛,识别出真正值得帮助的人。如果选择正确的话,最后两方都是博弈的赢家了。有支点路也好走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个人的起点也有可能很低,这就需要开动脑筋为自己找一个新的支点。寻找生命中的贵人提携自己,寻找可以借助别人实现双赢,这样你就是一个善于博弈的高手,也是人生和财富的大赢家。找到支点才能跳得远

人,仅凭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还要选择“贵人”,并且一定要选择恰当的,选择最好的,选择顶尖的。他们一定要有影响力,他或他所代表的公司一定是有前景的,一定是有潜力的,而且是正当守法的。把这些人作为你的衣食父母,你在生活与事业中就占了博弈的上风,就有更大的希望获得胜利。现实启示

生活与工作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人博弈。其实有些时候没必要硬碰硬,只要你善于动脑,就可以发现很多以人制人、借力打力的捷径。这样的做法,会让你的生活轻松很多。找到合适的支点和方法,就可以展翅高飞,坐拥成功。读故事,学博弈——“穷”在哪里有个穷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在上帝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天天干活累得半死却挣不来几个钱。哭了半晌他突然开始埋怨道:“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应该天天吃苦受累?”上帝微笑地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穷人急忙说道:“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如果富人还是富人我就不再埋怨了。”上帝点头道:“好吧!”说完上帝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一家一座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当天可以卖掉买食物,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煤山。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穷人平常干惯了粗活,挖煤这活对他就是小菜一碟,很快他挖了一车煤,拉去集市上卖了钱,用这些钱他全买了好吃的,拿回家给老婆孩子解馋。富人平时没干过重活,挖一会停一会,还累的满头大汗。到了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拉到集市上卖,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硬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逛集市。不一会带回俩穷人来,这两个穷人膀大腰圆,他们二话没说就开始给富人挖煤,而富人站在一边指手画脚地监督着。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穷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一天下来,他除了给工人开工钱,剩下的钱还比穷人赚的钱多几倍。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结果可想而知,穷人再也不抱怨了。成功,不在于你能做多少事,而在于你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利用了多少他人的资源和力量去做多少事!懂得借力,借别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平台的力,借系统的力!由此,你便找到了杠杆的着力点,去撬动整个世界!

019 学会如何“搭便车”

占优策略

从智猪博弈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搭便车效应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由于利益集团的利益是由组成集团的每个成员的需求和动机决定的。因此,每个利益集团成员只有联手努力才能获得共同利益。如果有人没有为此而努力,而另外人付出了努力,那么这就会抑制集团成员为本利益集团努力的动力;如果利益集团内每个成员都共同努力,则个人成本就会相当小。为与不为应区别看待

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搭便车”的提出“搭便车”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中也广受学者们的讨论,“搭便车”的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在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中提出。“搭便车”是一种选择

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很少为小企业的经理人所熟识。“大盘蓝筹股搭台,小盘题材股唱戏”

仔细分析,小猪“搭便车”的现象是由于游戏规则所导致的,其核心指标有两个:一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数量;二是按钮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而股市“弃大从小”的单边主义行为,同样与两个核心指标有关:一是股市流动资金的数量;二是投资者结构的比例。读故事,学博弈——“搭便车”策略某农村近两年粮食收成不好,是因为缺乏灌溉水。灌溉农田用的水渠是60年代修建的,已经坏了。修复水渠需要一大笔资金,然而谁都不愿意出资去做这个事情。后来,村支书想了一个办法,他选择了一户家底殷实的张姓农户,这户人家人多田多。村支书要求老张进行耕地置换,将主水渠边的许多闲置耕地置换给张家的家族亲戚等。这时博弈的条件发生了改变,主水渠边以张家的耕地为主,张家经过内部协商,决定出钱出力修复灌溉水渠。虽然老张也知道,他一旦修复水渠,无法排斥其他农户“搭便车”免费享用水渠,但修复水渠后为他家带来的巨大收益使其仍然决定出资修复。在市场竞争中也是这样,许多品牌产品斥巨资进行密集广告宣传,而其相似产品则选择“搭便车”。2004年,“彼阳牦牛”斥巨资在各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其竞争者“神奇牦牛”却采用“搭便车”策略,在终端销售市场上凡是能够买到“彼阳牦牛”的地方一定有“神奇牦牛”产品销售,且“神奇牦牛”包装更大,价格也更低。这一搭便车策略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其实智猪博弈可以看做是一个“搭便车”问题,搭便车策略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内在机制正是智猪博弈的策略选择问题。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将可能产生外部性问题,“搭便车”企业正是利用了其他企业所产生的正外部性。

020 学会借力利更大

“借力打力”

人们常说,借力打力,不费力气。一个懂得借力打力的人,往往能够四两拨千斤,以小搏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懂得借助他人力量的人,取得的成就常常会超越他人。一个懂得借力的人,讲究的博弈策略是后发制人,敌动己不动,战胜对手,有时甚至可以在不利的条件下,使自己反败为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博弈的智慧

一个善于博弈的人,常常善于发现和懂得利用身边的有利资源,为自己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一个人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成就大事的,要想成功和发展,就要学会利用各种力量,借力打力。借力打力是博弈的智慧。创业须“借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借钱和借物,而是借力。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管理的能力,而是借助他人的力量逐渐成熟的。借力而行是人们为人处世需要达到的境界,是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人们做事的方法可以体现出他有没有智慧。“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成就个人的成功。一个善于博弈的人,常常善于发现他人身上的长处,并能够加以利用,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让他人为我所用,借助外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出人头地

现代社会,借力生力无疑是人们出人头地的途径之一。古人说过:“权势不可以借人,上失其一,臣以为百,故臣得借则力多,力多则内外为用,内外为用则人主壅。”人们想出人头地,除了敢想敢为之外,借助他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人们清楚地知道,发展事业离不开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不懈的努力。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社会大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力,有时甚至会与社会环境背道而驰,得到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一定要时刻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力量,把个人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会借助社会这个大环境的东风,登上云霄。读故事,学博弈——孙权的高超三国时期,孙权在他14岁时便随兄长孙策转战于平定江东的战役中。孙策在战争中身亡后,孙权便接管了江东。赤壁之战后,天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和孙权能屈能伸、以柔克刚,并懂得借力打力的博弈智慧是分不开的。当时,孙权手下的一名有谋之士鲁肃曾提议说,可以先与刘备结盟,共同抵抗曹操。而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也深知,只有结盟才能打败曹操,于是二人一同劝说孙权。孙权当时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没有曹操的强大,但是心怀犹豫,便向周瑜寻求意见。诸葛亮以曹操对周瑜之妻小乔心存非分之想为由,激怒了周瑜,坚定其抗击曹操的决心。终于,孙权和刘备结盟,下定了战胜曹操的决心。最终,吴国借助刘备和诸葛亮的谋略,在赤壁之战中战胜了曹操。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学会借力打力。只有站在高处,你才能看得更远。借力不仅是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更要借助他人的眼光、智慧和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辩证地认识自我,使自己的事业更好地发展。

03 斗鸡博弈,进与退的智慧

021 是后退,还是进攻?

斗鸡模型

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公鸡A和B发生遭遇战,它们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二是进攻。如果A退下来,而B没有退下来,B获得胜利,A很丢面子;如果AB都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A没退下来,而B退下来,A则胜利,B则失败;如果AB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两只公鸡的收益

假设两只公鸡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l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结果的不可预测性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博弈是可预测的,纳什均衡点就是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斗鸡博弈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过桥的斗鸡博弈“斗鸡博弈”是双方面对面争胜负。假设有两个人面对面过一座独木桥,必须有一个人先选择退让,两个人才能都过桥。但这两个人谁都不肯让,“斗鸡博弈”就开始了。如果两方实力悬殊,一个弱不禁风,一个虎背熊腰,弱者会选择退让。如果两人实力相当,则可能有一方会拿出不要命的架势逼退对方。如果另一方根本就不买账,你不要命,我比你更不要命,最后是谁也过不了桥。退一步海阔天空

婚姻中的双方也会产生“斗鸡博弈”,使整个家庭战火纷纷,硝烟弥漫。夫妻在斗鸡时,到关键时候,一般是讲理者向不讲理者让步,有时是弱者给强者让步,而大多数情况则是丈夫给妻子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是解决“斗鸡博弈”的良方,对待自己的另一半做出让步都是明智的选择,有话好好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停地斗下去,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敌退我不进,会坐失良机;敌进我不退,硬拼也不明智。打得赢不打,是不能敢于胜利的怯懦;而打不赢还不跑,革命的本钱都会赔进去了。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而且双方都是这样的选择。选择进攻还是后退,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的。怎样做对自己有利就怎样去做,这就是原则。读故事,学博弈——熊与老虎捕鹿在山林中老虎和熊同时发现了一只在山坡上吃草的小鹿,它们各自都蠢蠢欲动,暗中盘算着据为己有,但表面却相互商量要合作捕捉,熊告诉老虎绕到小鹿背后前后夹攻。虽然机警的小鹿在听到后面老虎的响声后逃脱了,但它却正好与熊撞了个满怀,被熊一掌击昏在地。然后熊叼着小鹿就要离开,老虎赶过来生气地说:“这只鹿也有我的一份,你为什么要据为己有?”熊傲慢地说:“小鹿是我一巴掌拍昏的,不然它早就逃走了,当然应该归我所有了。”老虎自然也不甘示弱,理直气壮地说:“但鹿是我先发现的呀,如果不是我从后面将它赶到这里,你又怎能抓到它?”两个家伙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便扭打在了一起,最后谁也没讨到便宜,不但都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均身负重伤,而昏倒在一旁的小鹿醒来后撒腿便跑,当老虎和熊反应过来时却为时已晚,因为它们再也没有力气去追赶小鹿了。这个小故事便是斗鸡博弈中两败俱伤的典型事例。在斗鸡博弈的模型中,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两个武林顶尖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是难分难解,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所以,此时把形势看清,加之以周全的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22 鸽子与雄鹰的博弈

雄鹰与鸽子的博弈

雄鹰搏斗是凶悍霸道,孤注一掷的。而鸽子往往委曲求全。鹰同鸽搏斗,鸽就会迅即逃跑,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是雄鹰跟雄鹰进行搏斗,就会一直打到其中一只受重伤或者死亡才罢休;如果是鸽同鸽相遇,那就谁也不会受伤。我们可以看到,在斗鸡博弈中,极有可能出现的是第二种情况。作为有理智的人,我们要避免的也恰恰是这种情况。“鹰策略”还是“鸽策略”

每只动物在搏斗中都会选择两种策略之一,即“鹰策略”或是“鸽策略”。对于为生存竞争的每只动物而言,如果“赢”相当于“+5”,“输”相当于“–5”,“重伤”相当于“–10”的话,最好的结局就是对方选择鸽而自己选择鹰策略(自己+5,对手–5),最坏的就是双方都选择鹰策略(双方各–10)。鹰鸽共生演进策略

鹰鸽演进博弈的的稳定演进策略共有三种:一种是鹰的世界,即霍布斯的原始丛林;一种是鸽的天堂,即各种乌托邦;还有一种是鹰鸽共生演进的策略,这要求混合采取强硬或者合作的策略。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第三种情况才最像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上,鹰和鸽子并存,大家相互妥协达到某种平衡。Tit for Tat

现实中,在这个充满竞争与侵略的世界,和平型的鸽子好像很难在与鹰的战斗中获得便宜。而最优策略就是Tit for Tat,也就是“针锋相对”。第一次碰见对方时采取和平态度,然后采取对方上一次采取的策略。显然不可能有总是胜利的策略,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总是侵略,你就有被打败的可能。真诚对人

人和人的交往本来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你对人真诚,别人也会真诚相待,然而不同的人究竟还是不同,天下什么样的人都有,你只能根据对方的反应来调整对他的态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你的整体策略是简单,真诚,一致的。人心难测,我们都怕受伤害。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一片真心对人,也会换来别人的真诚。从“针锋相对”中可以学到,一开始要友好,否则别人自然也不会对你好。报复必须及时

对于侵略必须报复,否则他会继续侵略。而报复必须及时。那些推迟报复的策略会使人反受其害。而且必须让自己的行为是可预测的。如果是一个完全随机的策略,或者太复杂,别人无法估计你的行为,他不得不按最坏的打算来考虑,这样对双方都不利,所以那些想偷空占便宜的策略实际并没有占到便宜。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一开始你真诚待人,然后他怎么对你,你也怎么对他。读故事,学博弈——丘吉尔与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弗莱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上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莱明的儿子从外面回来了。绅士问到:“他是你的儿子吗?”农民不无自豪的回答:“是。”绅士说:“我们订立一个协议,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这个孩子能像你一样真诚,那他将来一定会成为让你自豪的人。”弗莱明答应签下这个协议。数年后,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发明了抗菌药物盘尼西林,一举成为天下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有一年,绅士的儿子,也就是被弗莱明从深沟里救起来的那个孩子,很不幸染上了肺炎,但是后来他被人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是谁将他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的呢?是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正是弗莱明发明的盘尼西林救了绅士的儿子。那个气质高雅的绅士是谁呢?他是二战前英国上议院议员老丘吉尔,绅士的儿子是谁呢?他是英国著名首相丘吉尔。富兰克林曾说过,一个人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我们如果真诚地待人,别人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我们真诚地对待别人,哪怕他负我们,我们最多也就吃一次亏罢了,不会再次跌倒。这就是这场博弈告诉我们的道理: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开始要真诚对待所有人,再根据他们的表现选择以后的策略。我们不可能在别人一再伤害我们的时候还友善地对他,我们也不能在一开始就对所有人横眉冷对。

023 打肿脸充胖子不可取

美苏间的斗鸡博弈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斗争也是一种斗鸡博弈。为了能精确的知道对方是真的强硬还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互相间就要派出大量间谍,为的就是能精确估算对方强硬立场的尽可能准确的概率,以免擦枪走火,大打出手,两败俱伤。在没有足够的情报作基础时,双方都会选择纯策略的斗鸡博弈,就是对方强硬,咱就让步,你让步了,我就强硬。顾忌面子不退让,何苦呢?

面子有时很要命的,从纯策略的斗鸡博弈中是不会出现两败俱伤的最差的结果的。但很多人就是死要面子,非要带着侥幸心理,自己心里瞎算对方会做出让步的可能性,最后没有算准,弄巧成拙,就两败俱伤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可以在对方强硬的时候做出让步,何况是你我呢?为什么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呢?就是因为双方都顾忌面子,宁死也不肯退让。打肿脸充胖子

爱面子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行为反映了中国人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有些人为了不丢面子,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人都会有很强的自尊心,都会爱惜自己的面子,谁也不愿意自己脸上无光。现实生活中,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面子不是自尊,完全没有必要死要面子活受罪。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们在面子与利益的权衡上,采取一种务虚而不务实的态度,把面子放在第一的绝对不可动摇的位置,人们往往遵循“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的原则,这口气如果不顺畅的话,就会感觉自尊心遭受打击,面子受到损坏,甚至不惜伤害自己以争面子,比如“不蒸馒头蒸(争)口气”、“宁可伤身体而不肯伤感情”等,都是损害自己以争面子的做法。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不是“和睦”的意思,而是要求人们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节制欲望冲动,量力而行,不可过度讲排场、撑脸面。面子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自身各方面做得都很好的话,别人都会由衷地佩服你,会向你投出欣赏的眼光。自身做得不好,自然也就没有多少面子可言了。有没有面子是自己挣来的,完全没有必要和别人争抢。忍让是心胸豁达

我们在遇到矛盾时死要面子,认为忍让就是失了面子尊严,最终使矛盾不断激化。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一时退让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避免矛盾的加深。社会就像一张网,错综复杂,我们难免与别人有误会或摩擦,善待恩怨,学会尊重你不喜欢的人,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才会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乐,才会赢得更多的尊重。读故事,学博弈——爱面子的老海龟有一只老海龟已经100岁了,是大海中的老寿星,大家都很尊敬他。老海龟喜欢和小海龟们海阔天空地谈他的遇险记,说自己遇到危险时是如何斗智斗勇安然脱险的。小海龟们听了老海龟的话,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尊称他是“智勇双全的老爷爷!”老海龟平时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一举一动都很小心谨慎,处处表现出长者的风度。一天,老海龟来到沙滩上,它见几只小海龟在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上玩,就爬了过去。老海龟想爬到大石头上去,给小海龟们再讲讲他的历险记。大石头并不高,以前老海龟经常爬上去玩,这一次,他却每次爬上去就滑了下来,怎么也爬不上去。小海龟们对老海龟说:“你年纪大了,动作不灵活了,让我们拉你一把吧!”老海龟想,自己是大名鼎鼎的百岁老海龟,如果让小海龟帮忙,岂不大失面子,他故意笑着说:“谁说我爬不上去,再高的石头我都爬过,刚才我只不过是先活动活动四肢,等会再爬上去。”老海龟在沙滩上稍稍休息了一会,深吸一口气,使出浑身的劲向大石头上猛冲。哪知他用力过猛,身体失去重心,四脚朝天跌倒在沙滩上。小海龟们见了,都大吃一惊,关心地问老海龟是否受伤,要去帮它把身体翻转过来。老海龟摆摆手,故作轻松地对小海龟们说:“你们别大惊小怪,我是故意仰面朝天躺着的,这样我的胸部就可以晒到温暖的阳光,多么舒服啊!”过了一会,小海龟们一齐跳入大海,游到别处去了。老海龟这才舞动四肢并且伸长脖子,想把身体翻转过来,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翻不过来。几个渔民正好经过海滩,轻而易举就抓住了这只百岁老海龟,高高兴兴地把它抬了回去。如果老海龟刚才不是为了顾及面子,让小海龟们帮助把身体翻转过来的话,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爱面子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民族心理,面子行为反映了人的尊重与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丢面子就意味着否定自己的才能,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面子不是自尊,完全没有必要死要面子活受罪。

024 用气势压倒对方

狭路相逢勇者胜“斗鸡博弈”中的“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到底是谁进攻谁撤退呢?就要使用“威慑战略”了,为了更为有效地在气势上压倒对方,选择“威慑”的一方要表现出义无反顾、势不可挡的样子,以大无畏的气势震住对方。“狭路相逢勇者胜”,当然“威慑战略”也是平等的,双方都可以采用,若对方表现得比你还勇猛,你就要“识时务者为俊杰”了,与“愣头青”去拼命是不值得的。不需要真正的较量

在战争年代,一场血腥战役之后,敌我双方的两个士兵狭路相逢了。他们都已身心疲惫,但双方都勉力对峙,枪口对着枪口,目光对着目光。终于,国民党士兵的信心崩溃了,扑通一下跪地求饶。当战士吃力地夺过对方枪支,发现里面根本没有子弹时,他也一下子瘫倒在地,因为他早就弹尽粮绝。可见,勇还是不勇,有时并不需要真正的较量,而只需将“勇”的信息传递到对方即可。黑暗中的驯兽师与老虎

某马戏团表演,驯兽师与老虎同关在一只铁笼中演出,突然停电了。黑暗中的老虎视线不受影响虎视眈眈,而驯兽师却什么也看不见,形势暗含凶险。驯兽师突然意识到,老虎并不知道人看不见它,他镇定自若的挥舞道具,像平时那样表现出降伏猛兽的勇气。老虎在他的指挥下,仍然是一只温驯的“猫”。在很多情况下,博弈就是比拼谁比谁更有威慑力。横的还是怕不要命的

有一句话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一个面带菜色衣着简朴的农民乘坐长途汽车,车行半路,司机被凶狠的歹徒用刀顶住脖子,一场面对全体乘客的抢劫就要发生。农民写了一张纸条递了过去。几个歹徒竟然迅速下车逃跑了。农民在纸条上写的是:“快滚蛋!我是一个持枪在逃犯,惹火了我就杀了你们。”所以横的还是怕不要命的,“威慑战略”真管用。谁才是孩子的母亲

古代有两个妇女争要一个孩子,智慧的所罗门王假意说,既然你们都说自己是孩子的母亲,那就把孩子一劈为二,一人一半。A说,这样最好。而B说,宁可给对方,也不愿将孩子劈死。所罗门王据此明断:A是假的母亲,B才是真的母亲。所罗门王的这个“威慑”是个不可置信的假威慑,他不会真的那么做,即不忍心将婴孩劈死,所以所罗门王的计谋是不能成功的。孤注一掷的决心“威慑战略”可能只是一种“虚张声势”,它不一定会真正地实施。如何识破对方的“虚张声势”呢?这就要看对方的威慑是否可以置信。当父亲威慑顽皮的孩子,“你再吵,我就把你从窗外扔下去”,这种大而不当的威慑就不用置信。总之,狭路相逢之时,要让自己的威慑更加有效,需要做出断绝后路的行为,表达出你孤注一掷的决心,对方才会有所忌惮。读故事,学博弈——中国将军的尊严冯玉祥任职陕西督军时,得知有两个外国人私自到终南山打猎打死了两头珍贵的野牛,冯玉祥把他们召到西安,没有一般的寒暄,劈头就问:“你们到终南山行猎,和谁打过招呼!领到许可证没有!”对方答:“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用不着通报任何人。”冯玉祥听了,带着怒气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是中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呢?你们不经批准私自行猎,就是违法。”两个外国人狡辩说:“这次到陕西,在贵国发给的护照上,不是准许带枪的吗?可见我们打猎已经获得了贵国政府的许可,怎么是私自打猎呢?”冯玉祥反驳说:“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打猎吗?若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难道就表示你们可以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吗?”其中一个外国人不服气,继续说:“我在中国十五年,所到的地方没有不准打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在境内打猎。”冯玉祥冷笑着说:“的确是没有规定外国人不准打猎的条文,但是,难道就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你十五年没遇到官府的禁止,那是他们的昏庸。现在我身为陕西的地方官,我没有昏庸,我负有国家人民交托的保家卫国之责,就非禁止不可。”至此,这两个外国人也只能承认错误。那时候因为大多数军阀、官僚对外国人卑躬屈膝,所以有些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气焰十分嚣张。冯玉祥用昂扬的气势捍卫了一个中国将军的尊严,在面对强敌时,首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优势自然就落到了他这一边。假如你是正义的那方,即便对方力量强大,终会有所忌惮,这时候你更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

025 暂时退却,是为达到成功

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

世界著名滑稽演员胡珀在表演时说:“我住的旅馆,房间又小又矮,连老鼠都是驼背的。”旅馆老板认为胡珀诋毁了旅馆的声誉,要控告他。于是胡珀发表了歉意声明:“我曾说过,我住的旅馆房间里的老鼠都是驼背的,这句话说错了。我现在郑重更正:那里的老鼠没有一只是驼背的。”胡珀的道歉,明是更正,实是批评旅馆的卫生情况,讽刺程度更深刻有力。“退”是策略,“进”是目的

兵法中有一招是“以退为进”,作战如治水一样,须避开强敌的锋芒,就如疏导水流;对弱敌进攻其弱点,就如筑堤堵流。“退”是策略,“进”才是目的,在生活中运用很广。与人有分歧时,先退一步承认对方说得对,而后抓住机遇进攻驳斥对方不对,这种说话的方法就是以退为进。以退为进,是大智慧

以退为进,这是一种大智慧。在这方面如果运用得好,更能受益匪浅。对没有的事情不置可否,事情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那时候你不是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吗?有什么小错就承认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人家反而会觉得你人格高尚,勇于承认错误更易得到大家的谅解,而且一个光明磊落的人即使错又能错到哪里去呢?以退为进的“牺牲商法”

掌握了以退为进的法则,在生意场上也会取得丰厚的利润。秉承同样理念的日本人松本清创造了“牺牲商法”,他将当年售价为200日元的膏药以80日元的低价卖出。膏药卖得越多,亏损就越大,但整个药店的经营却有了很大起色。因为,买膏药的顾客大都还要买其他药品,而其他药品却是不让利的。松本清的做法使消费者对药店产生了一种信赖感,于是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精明的商人“牺牲商法”以抓住顾客贪小便宜的心理来“套牢”顾客,通过部分商品的低价赔本销售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从而达到招徕顾客、留住回头客的经营目的。他们未赚先“赔”,未盈先“亏”,适当付出了一点代价,牺牲了一点利益,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后,经营效果会更好。他们也想赚钱,但他们却先做赔钱的事情。这才是精明的商人。以退为进,让出部分利益

精明的商人往往有长远的眼光,他们为了赚钱,可以以退为进,让出部分利益。如今,晓得“以退为进”的推销员已经很多了,什么“试销产品不要钱”啦,什么“商场开展赠送活动”啦……然而他们太心急了,还没有让人感到他们后退的诚意就急于转身朝前(钱)走,故而不能达到“以退为进”的真正目的。读故事,学博弈——原价销售法被誉为“日本绳索大王”的岛村宁次在几年前还是一个穷光蛋,他的成功也是有赖于以退为进的“原价销售法”。其主要原则就是开始时吃亏,而后便占大便宜。首先,他在麻的产地将5角钱一条长45厘米的麻绳大量买进来后,又照原价一条5角钱卖给东京一带的纸袋工厂。完全无利润反而赔本的生意做了一年之后,“岛村的绳索确实便宜”的名声扬四方,订货单从各地像雪片般地源源而来。于是,岛村又按部就班地采取了第二步行动,他拿着购物收据前去与订货客户说;“到现在为止,我是1分钱也没赚你们的,但如若长此下去,我只有破产的一条路了。”他的诚实感动了客户,客户心甘情愿地把货价提高到了5角5分钱。与此同时,他又与供货商说:“您卖给我5角钱一条的麻绳,我是原价卖出的,照此才有了这么多的订货。这种无利而赔本的生意,我是不能再做下去了。”厂商看到他给客户开的收据发票,便大吃一惊,头一次遇到这种甘愿不赚钱的生意人。厂商感动不已,于是一口答应以后每条绳索以4角5分的价格供应。这样两头一交涉,一条绳索就赚了1角钱。他当时一年有1000份订货单,利润就相当可观。九年后岛村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日本绳索大王。经商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其要旨则为用最短的时间赚到最多的钱。然而岛村却反其道而行之,以赔钱的“原价销售法”开始他的绳索经营事业,从他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功来看,这一经营战略确实奏效。

026 对手让你更加强大

竞争才有活力

在自然界中,到处都存在着一种竞争的法则,在这种竞争法则的作用下,这个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如果一个物种失去了竞争,这一物种就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而陷入灭种的边缘。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生活在河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且奔跑能力也不一样,东岸羚羊的附近生活着一个狼群,它们为生存,越活越有战斗力;西岸的羚羊缺少天敌,无生存压力,故而弱小。感谢竞争对手

雅典奥运会跳水男子三米板冠军彭勃,赛后接受采访时说:“我特别感谢两个人,一个是队友王克楠,一个是对手萨乌丁。如果今天没有王克楠到场给我的鼓舞,我的金牌就不会拿得这么顺利。我之所以要感谢萨乌丁,是因为没想到他今天发挥得这么出色。他这么大的年龄还那样拼搏,这刺激了我更努力地去比赛。”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出现竞争对手是一件好事,能使你充满活力而富有朝气。对手是压力,也是动力

对手是自己的压力,也是自己的动力,而且往往是对手给自己的压力越大,由此而激发出的动力就越强。一位教练曾经这样说:“对手是每个运动员的最好的教科书,谁要想战胜对手,谁就得向对手学习。”对手之所以能够成为对手,就说明在他的身上,一定有其高超和独特的东西,与这样的对手比赛,不仅能找到竞争的舞台,而且会带来竞争的乐趣。蚌病才能生珠

生活中出现几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是对手让我们非常努力,让我们成长得更为强大。一份研究资料说,一年中不患一次感冒的人,得癌症的概率是经常患感冒的6倍。至于俗语“蚌病生珠”,则更说明问题。一粒沙子嵌入蚌的体内后,它将分泌出一种物质来疗伤,时间长了,便会逐渐形成了一颗晶莹的珍珠。没有危机则是最大的危机

人生中没有危机则是最大的危机。环顾周围,许多行业因为没有了对手,安于现状而无所适从、以至于逐步走向衰亡。没有了一个水平相当、恰到好处的对手,就会缺少危机感,就激发不了进取的意志;有了对手,才会有竞争力,才能不断奋发图强,不断锐意进取。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等着被吞并、被替代、被淘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有时候反倒是一种福分、一种造化。对手激起斗志

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更要巧用斗鸡智慧,给员工引入对手和压力。因为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不变,就会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容易养成惰性,缺乏竞争力。只有外有压力,内有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有活力。要知道正是强劲的对手,才让我们有种危机四伏的感觉,从而激起我们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读故事,学博弈——一只叫“蔡斯”的马蝇一般人面对对手的时候,往往会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变成一只红眼的斗鸡,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手。其实,很多聪明的人并不会这样做,因为对手是自己的前进动力,并且可以鞭策自己获得改善和提高。保留对手,对自己的成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林肯顺利地在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当选为总统。就任后,他任命参议员萨蒙·蔡斯为财政部长。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这一任命,因为蔡斯虽然能干,但为人狂妄自大,十分不讨人喜欢。他本来是想竞选总统的,却在大选中输给了林肯,但是蔡斯始终认为自己比林肯要强得多,不是很顺从林肯的领导。当朋友不解地问起这件事时,林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想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一个吆马,一个扶犁。刚开始马很懒,总也不愿意动;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腿都跟不上。等跑到了地头,我才发现,原来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我不忍心看着这匹马被咬得生疼,随手就把马蝇打落了。我兄弟却埋怨我,并告诉我正是有了马蝇的叮咬,才使马跑得快。”然后,林肯解释道:“如果现在有一只叫‘蔡斯’的强有力的马蝇正在叮咬我们的阵营,我们不仅不应该打落他,更应该感谢他,因为正是有了他的威胁,我们才会努力地跑。”对手之间,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压制,又相互刺激。在逆境中,在对手的重重包围中,当对手在背后紧追不舍的时候,坚强的人会像非洲奥兰治河东岸的羚羊一样,将具备更快的奔跑速度,保持最佳的竞争状态。在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体会。假如身边有了竞争的对手,就会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一是格外紧张,头脑中的弦一刻也不敢放松;二是格外小心,生怕一时疏忽让对方战胜自己;三是格外努力,而且经常会出现超水平的发挥。

027 巧妙示弱,掌握主动的“灵丹妙药”

示弱是种智慧

示弱,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示弱的人越来越鲜见。其实示弱是一种大智慧。它展露的是宽广胸怀和谦虚态度,体现的是理智风度及务实精神,收获的是团结和谐与长久胜利。在具有博弈性质的交往中最好不要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服输称臣,而应知道在即将遭遇恶战或需付出沉重代价前就主动退避三舍,尔后再另外寻找获胜机会,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做真正的强者

在斗鸡的过程中,锋芒是强者额上的角,一不小心就会伤人伤己。要使另一只鸡放松警惕,对自己怀有亲近之感,就要很巧妙地在对方面前暴露些无关痛痒的缺点,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你本身实力比较强,但你在面对实力较弱的对手时,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自我显示,不知韬光养晦,那你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保持“低调”行事

在这种斗鸡博弈中,保持“低调”行事,只有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担当重任的力量。以弱者的姿态行事,能让对方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示弱能够消除隔膜,增进交流,促进团结。“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示弱不是真正软弱,而是权宜变通之计,是为了更有效地进步。适时示弱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示弱利于与人交往

故意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他人的不满或嫉妒。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这就是故意示弱给人看。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与人交往时掌握主动。示弱须选择内容

示弱,必须善于选择适宜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应表明自己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要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诉说自己的苦衷,让对方感到你“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对于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示弱是“灵丹妙药”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有意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自己在事业上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应当让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示弱是收而不是放,是守而不是攻,因此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说,为人处世中,懂得示弱是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的“灵丹妙药”,也是谦逊为人、低调处世的制胜法宝。读故事,学博弈——“不完美”的企业家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企业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企业家就首先说:“时间还早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企业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不多时,保姆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保姆收拾好后,企业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倒回来,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在商场中趾高气扬的企业家出了一连串的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完全消失了,甚至对对方产生了一种同情。这就是企业家想要得到的效果。这整个的过程,其实是企业家一手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由于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发生某种程度的亲切感。一堆石子压在草地上,小草压在了下面,小草为了呼吸清新空气,享受温暖的阳光,改变了直长方向,沿着石间的缝隙,弯弯曲曲地探出了头,冲出了乱石的阻隔。对于人类来说,面对压力不低头的是有个性的人,而适当地选择示弱、认输、放弃的人则是聪明的人。示弱是一种灵性的觉醒,是一种智慧的显现。示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理智的忍让。示弱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人生是一种艰难的运行,绝不会风平浪静,既要拿得起,也得放得下,才能走得远。所以,做人处世如果适时示弱,有时也能成为赢家。其实,人生最大的幸运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掌握了不停变通的生存智慧。

028 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小失而得大利

在斗鸡博弈中,双方都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选择前进,结局自然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最糟糕的。此时,为了不使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出现,就需要退而求其次,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而要立足于长远的目标,在最大利益不能得到的时候,就要考虑次优目标,其他的可以先妥协。这也就人们常说的“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就是忍小失而得大利。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孙子兵法》指出:“主不可以怒以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武认为国君不可以因一时的愤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因为一个人愤怒过后可以转变为高兴,怨愤过后可以转变为喜悦,但国家灭亡了就再也难以恢复了,人死了就再也无法复活了。一切都要以是否有利为转移,合于利则动,不利则止,这才是理智的行为。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

压制住自己的怒火,忍辱负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暂时的忍辱负重是必要的。对于做大事者来说,忍辱负重是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忍受屈辱是一种能力,而能在忍受屈辱中负重拼搏更是一种本领。小不忍则乱大谋,凡成就大业者莫非如此。“忍”字心上一把刀“忍”字乃“心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祸自消”。勾践忍不得会稽之耻,怎能兴越灭吴?韩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拜将封侯?凡事都要容忍,能够有包容心。你要做大事业,你就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但归海的溪流免不了污泥浊水,你不能有所选择。你一旦有所选择,就成就不了大海的浩渺。成大器者往往能权衡利弊,决不会因小而失大。忍是赢不可缺少的条件。忍让者,谦让也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忍”有助于成就大事。事有全局与局部、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分。当眼前冲突有碍大局和长远利益时,“忍”的态度就成为顾大局的最佳选择。忍耐可以说是保全人生的一种谋略,是一种弹性的前进策略,有时“以退为进”也可以是一种很好的攻击,就像战争中的防御和后退就是迎取胜利的一种必要准备。学会隐忍,学会退后

在生活中,为了不使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出现,就需要退而求其次,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要立足于长远的目标,在最大利益不能得到的时候,就要考虑次优目标,其他的可以先妥协。修身养性,退一步海阔天空,便于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容人之量,使之保持自己的高远志向。学会隐忍,学会暂时地退后,往往会帮助你在今后的生活挑战中一鸣惊人。读故事,学博弈——“忍”成就霸业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当时,西汉皇族刘玄投入绿林军,后被绿林军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刘玄成为更始帝。在昆阳大战后,其族兄刘演和刘秀的名声越来越大。刘玄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借口刘演违抗命令将其治罪杀死。刘秀听说哥哥被杀,知道此时还不是刘玄的对手,他不但不为哥哥戴孝,而且表现出完全没有一点伤心的样子,他照常吃饭喝酒,有说有笑,还在这期间成了亲,一点也没有流露出他的忧伤之情。他还为哥哥的罪特意赶到宛城(今河南南阳)向更始帝赔不是。当有人问起昆阳大战的情形时,他一点也不居功,把功劳全都推到将士们身上。刘秀的表现令更始帝以为他不但不记自己的仇,还对自己很忠心,于是就非常过意不去,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后来,攻下长安,杀了王莽,更始帝到了洛阳,就给了刘秀少数兵马,让他到河北去招降各个郡县。此时,各地的豪强都开始涌动,以图天下,甚至有的已经占据一方自立为皇帝。更始帝让刘秀到河北,可以说是给了刘秀一个扩大势力的机会。一方面,他废除新朝一些苛刻法令,释放囚犯,并消灭了一些割据势力,逐渐占领了整个河北。另一方面,他招兵买马。到公元25年,时机已成熟,他才在鄗(今河北柏乡县北)自立为皇帝,建立了东汉。从刘秀的忍辱一直到成就帝王霸业,在这场博弈中,刘秀是最终的获胜者。在博弈中,刘秀不给他哥哥戴孝,并不是他不为哥哥的死而痛心,而是迫于当时的局面。为了大局,为了最终的胜利,他只能忍。如果他当时就选择为哥哥报仇,或者是表现出自己的忧伤,更始帝肯定会对他不利。“小不忍则乱大谋”,刘秀选择了忍,因为他知道忍是赢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忍一时,才能够在以后成为最终的赢家。事实也正是如此,正是因为他忍住了一时的悲伤,才有了后来在河北称帝的机会。

029 洞悉先机,把握成功

洞察先机,抢占先机

在博弈中,只有先下手才可能为强,只有洞察先机,才能有充分的把握。做人要有洞察先机、先发制人的能力。我们必须要洞悉未来。这意味着我们要在生活各个方面计划明天,考虑未来,为一切可能出现的结果做好准备。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洞悉未来不仅仅是要预测未来,还意味着塑造未来、创造历史、应对突发事件、抢占先机。洞察先机,把握先机

把握先机,简而言之,就是掌握住你对于对方的一切了解以及你在他面前所刻意制造的印象,并利用这些资料来扭转客观的形势,进而取得优势地位;这是一种靠直觉来取胜的方法。要想掌握先机,先得做好准备工作。必须知己知彼,洞悉这场竞争各方面的情势,然后你便能找出适当的打败对手的方法。逻辑推理,预知未来

洞察力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用心理学的原理和视角来归纳总结人的行为表现。洞察力和一个人天生的能力及其后天积累的知识有密切关系。我们经常说“一叶知秋”,是指通过树林里一片飘落的树叶,便知秋之寒意。这就是洞察先机的人通过逻辑推理,预知未来。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人更容易成功,他们往往能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们能通过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准确地推测未来。洞察先机,审时度势

斗鸡博弈其实就是洞察先机,审时度势,也就是指审察时机、明悉事理、忖度形势。具有审时度势能力的人,不会感情用事,在博弈中把握得住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这些人做事往往是先想到事情的结局,然后着手去做。“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准确地把握客观形势,依据主观具体条件制订相应的对策,对决策的各种方案要进行比较,择优而从。洞察先机,未雨绸缪

在斗鸡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者,洞察先机后,可以先防患于未然,对突发危机的预先准备,对未来各种情况的预测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中国有句成语,未雨绸缪,说得就是这个道理。还没有下雨,就先补好屋顶,这样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就能在温暖的房中躲避风雨的袭击。防患于未然,可以避免突发的灾难,可以使得未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未雨绸缪,获取胜利

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在斗鸡博弈中,也是如此。在斗鸡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先下手抢占先机,而且要学会巧妙洞悉先机,只有如此,才可以步步走在对手的前面,从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中,只要你能够把握先机,便能够先对手一步,做到未雨绸缪,从而获取胜利。读故事,学博弈——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大唐,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次子李世民的功劳是众所周知的,他在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等地方割据势力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手下更是人才辈出。因此,作为太子的李建成一直以来都把李世民当成心腹大患。李渊自然是支持自己册封的太子,因而处处遏制李世民,并且采取压制李世民的政策。北方的突厥南下侵犯河套地区时,他命四儿子李元吉带兵出征。大儿子李建成便趁机请求征调李世民手下的精锐士兵和将领尉迟恭、程咬金等人随军作战,其目的就在于削弱李世民的势力,并乘机把他手下的精兵强将一网打尽。而李世民早有防备,他知道其兄李建成此举不善,早就洞悉了先机。于是,他就在了解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动机后,便与手下的谋臣商议对策。长孙无忌建议先发制人,不能坐以待毙,任人摆布。李建成只想着除掉李世民,却没有觉察到李世民的举动。因此,当李世民与手下的谋臣经过周密部署后并且把守卫玄武门的官员换成自己的心腹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等还一无所知。然后,李世民假传圣旨,命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凌晨进宫议事。当他们走至玄武门时发现气氛不对,欲调转马头离去,事先埋伏好的李世民的手下乘机杀出,李世民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然后又派手下人到宫内告知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意图谋反,已经被李世民诛杀。李渊听后惊恐不已,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如何死的,但这个也是他的儿子,他在失去两个儿子后不得不封李世民为太子,并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自己做了有名无权的太上皇。在博弈中,只有先下手才可能为强,当然也要像李世民一样能够洞察先机,审时度势,并且有充分的把握,先发制人,才没有被李建成杀害,并且夺得了皇位。在博弈中,要先下手就一定要洞悉先机,如果不能洞悉先机,先下手就不一定为强,还可能遭殃。想先下手,就一定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先发制人需要有必胜的把握。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不然就可能会遭受伤害。

030 见好就收,制胜法宝

弓满易折,月盈则亏

斗鸡场上逼使对手让步,可能会给人带来无比的愉悦和刺激,但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千万别把这一招当做永久的法宝。古语有云:“弓满易折,月盈则亏”。在斗鸡过程中,如果看到自己的形势已经足够良好,那么见好就收也不失为一种制胜法宝。一个明智的博弈者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对手,在开始行动之前必须牢牢记住这样一个原则——见好就收。见好就收,保存实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一个领域中打败别人,并不代表你就是这个领域的领头人;相反,我们往往会被更加有实力的人比下去。所以,如果看到自己的形势在一定情况下已经不错,那么见好就收不失为一种妙计。

一个既明智又老到的博弈者事先必须顾及到最坏的博弈结果,既要不断地警戒自己,更要遵循遇败即退的原则,以保存实力。见好就收,规避风险

面对胜利,人们往往难以保持冷静的头脑,以至于错估了形势,一失足成千古恨。大汉初立,张良懂得见好就收,功成身退,留得生前身后名,而韩信却只知乘胜追击,自矜功伐,最后不得善终。日本零售业曾经的商业巨头八佰伴公司,由于一味扩张,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在金融风暴中瞬间倒塌。见好就收并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冷静下来,审时度势,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见好就收,给他人机会

见好就收是一种贤者的姿态,能够给予他人展现自我的机会。没有人能够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带领团队不断攀登,给予他人机会,就是为这个团队注入新生力量,从而使其更好地发展。1998年郎平因意识到自己能做的只是把中国女排带出低谷,要达到新的巅峰,还需更有能力的人带领而辞去中国主教练一职。见好就收不是逃避,不是退缩,反而是一种对他人、对社会更大的负责任。见好就收,等待时机

人贵在自知,见好就收是一种认清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知足者常乐,收的过程给予一个人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看清现在的局势,从而更好地发展。见好就收不是临阵退缩,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沃伦·巴菲特说过:“要想在金融海啸来临、股市低迷时期握有大量现金,以便想买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那么平时就应该懂得注重保持现金实力,见好就收。”枪打出头鸟

没完没了地乘胜追击,早晚会有一天会被大风浪所淹没。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可过分追求,更不可过于执着。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必然会招致祸患,乘胜追击恐会惹上自大的毛病,应该见好就收。我们不仅要学会放弃,还要学会放下,放下虚荣和城府,多一分清醒和坦诚,放下狭獈和偏见,多一分豁达和公正。只有放弃和放下,我们才会拥有一份成熟,生活才会更充实、坦然和轻松。读故事,学博弈——适时而止,适可而止《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故事,曹操挥师进攻被蜀汉军占领的汉中,初战告捷,正在思考下一步部署,此时大将司马懿进言道:“应立即加紧进攻,乘胜追击,否则,就会延误歼灭刘备的时机。”司马懿想要乘势扩大战果,将大军推进到蜀地,消灭刘备蜀汉政权。然而曹操却说:“人最苦于不足,既已得陇右,何须再贪蜀焉?”他的这句话是说:不要冒险攻蜀了,应见好就收吧。适时而止,不仅是战略,更是低调做人的智慧。在数年后,刘备又攻入汉中,来势汹汹。这次曹操又亲自领兵来战。刘备采取“以逸待劳”“釜底抽薪”战术,切断了曹军的粮草补给线。精于战略战术的曹操对此深感不安。他深知劳师远征、没有粮草,必然陷于苦战,战则不利,因此而有退兵之意。晚上,巡夜官前来听取当晚的口令,他的目光突然落到碗里的鸡肋上,信口说了声“鸡肋”,诸将不解其意。当这句话传到书记官杨修的耳朵里的时候,他立刻察觉到曹操的心思,便悄悄吩咐士兵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有人问杨修何以知之,杨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汉中犹如鸡肋,居之无益,不若弃之,是以知之。”后来曹操虽以蛊惑军心杀杨治罪,但退兵还是照常进行了。此次虽劳而无功,却也保全了曹军元气。曹操遇事“适时而止,适可而止”,所以,得以维持住了政治军事的优势,最终奠定了曹魏得胜的基础。但其子孙们后来不“知止”,才导致了司马氏的篡权。见好就收不是简单的退缩,而是另谋出路,是一种大智慧的谋略。见好就收是需要勇气的。既然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就,积攒了经验,这时候选择退出,我们要经得起名利的诱惑,同时也要有挑战新领域的勇气,这绝对不比乘胜追击容易,相反要难得多。不必过分追求,那样只会带来疲惫与不安。珍惜现有的,见好就收,把握当前,不打持久战,才是关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