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3:48:11

点击下载

作者:钱爱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护理基础

中医护理基础试读:

前言

中医药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多样化人才、传承中医药技术技能、促进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职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32号)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发〔2016〕15号)(简称《纲要》)等文件精神,尤其是实现《纲要》中“到2030年,基本形成一支由百名国医大师、万名中医名师、百万中医师、千万职业技能人员组成的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突出新时代中医药职业教育的特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的经验,组织完成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建设工作。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是全国中医药行业规划教材唯一出版基地,为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实践技能指导用书、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和细则唯一授权出版单位,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建立了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本套教材规划过程中,教材办认真听取了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专家的意见,结合职业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于2016年启动了教材建设工作。通过广泛调研、全国范围遴选主编,又先后经过主编会议、编写会议、定稿会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在千余位编者的共同努力下,历时1年多时间,完成了50种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本套教材由50余所开展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专家及相关医院、医药企业等单位联合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供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中医(针灸推拿)、中药、护理、农村医学、康复技术、中医康复保健6个专业使用。

本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以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贴近新时代实际

注重体现新时代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育部新的教学指导意见为纲领,注重针对性、适用性以及实用性,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符合中医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

2.突出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

注重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设计、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具备“精品教材”特质,满足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

3.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标准的原则,按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写,教材内容涵盖资格考试全部内容及所有考试要求的知识点,满足学生获得“双证书”及相关工作岗位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

4.注重数字化融合创新,力求呈现形式多样化

努力按照融合教材编写的思路和要求,创新教材呈现形式,版式设计突出结构模块化,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并注重配套多种数字化素材,以期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院校教育平台“医开讲-医教在线”数字化平台上获取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符合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及特点,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套教材的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齐心协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代表了全国中医药行业为“十三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所做的共同努力,谨此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所有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本套教材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敬请各教学单位、教学人员及广大学生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年1月

编写说明

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基础》是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旨在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助产专业教学使用编写的规划教材。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把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必需、够用”的尺度,突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指导下,将常见体质的调护、四季护理药膳和体质护理药膳融入其中,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使学生具有必要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和全民健康服务。

本教材的编写分工如下:模块一绪论、模块二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由钱爱云编写;模块二中的藏象由余丽编写;模块二中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腧穴由杨扬编写;模块三病因病机和模块五中医防治与护理原则由田园编写;模块四中医护理诊断程序由孔杰编写;模块六中医一般护理由王世勋编写;模块七方药基本知识与用药护理由杨清编写;模块八常见体质与常见病证护理由梅莉编写;模块九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由王东梅编写。

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各位编者努力工作,但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院校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中医护理基础》编委会2018年5月模块一绪论扫一扫,看课件【学习目标】

1.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不同时期的中医护理成就。

中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中医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一直是医、护不分的状态。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内容不断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远古至春秋时期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学会了用草茎、泥土、树叶对伤口进行涂裹包扎,这是最早的外科包扎止血法;对跌仆损伤部位进行抚摸揉按,可起到消肿散瘀止痛的作用,形成了最原始的按摩术。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他们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如《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从而出现了药物的内服、外敷,以及动物内脏、骨骼、甲壳的运用。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五十二病方》中分别记载了热熨和针刺,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医护理技术。《周礼》中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来养护身体和治疗疾病,在周朝的医事制度中就有了食医。周人凿井而饮,并制定护井公约以加强饮食护理,还采取除虫灭鼠等防病措施,在卫生保健制度方面也有记载。并认识到“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启示人们顺应气候变化,做好生活起居的护理,避免疾病。(二)战国至东汉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医理论逐步形成的时期,中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相继问世。《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其系统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灵枢·五味》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强调了饮食护理的重要性。该书还提出了“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和“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情志护理方法。该书在生活起居护理方面指出:“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并在预防养生方面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此外,针灸、推拿、刮痧、敷贴、热熨等护理技术均有详细的记载。《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它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医护理辨证施护开了先河。张仲景极为重视药物的煎法、服法、给药途径和服药时的注意事项,如在服用桂枝汤后应“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应“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并应“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并记载了灌肠法、熏洗法、烟熏法、坐浴法、含咽法等不同的给药途径。书中还详细记载了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按压,抢救自缢、溺死患者的具体操作过程,从而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展急诊复苏护理的典范。在饮食宜忌上提出脏病食忌、四时食忌、冷热食忌、妊娠食忌等,明确指出了饮食也应辨证。《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并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分为上、中、下三品;系统地阐述了君臣佐使、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在用药时间上提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护理方法。

东汉名医华佗倡导“五禽戏”,在古代导引方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五种动物的姿态动作,将医疗、护理、体育三位一体化,从而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护理及康复保健方法,被后世誉为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三)魏晋隋唐时期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腹水患者的饮食应“勿食盐,常食小豆饭,饮小豆汁,鲤鱼佳也”;并用海藻治疗瘿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在骨伤科方面,首次记载下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并发明用竹片作为夹板的外固定法。葛洪在《抱朴子》中指出:“欲得长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无屎。”这对现代养生仍有深远的影响。

晋代《刘涓子鬼遗方》中指出,术后“十日之内不可饱食,频食而宜少,勿使患者惊”,强调了饮食护理和精神护理的重要性。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为“肥美之所发,此人必数食甘美则多肥也”。对外科肠吻合术后患者的饮食,强调“当作研末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饱食者,令人肠痛决漏”。巢元方还认为乳痈多因婴儿吮吸不力,使乳汁郁积所致,护理时可用“手助捻去其汁,并令旁人助嗍引”,以使郁积的乳汁排出,而使乳痈消散。这些护理方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强调“每食讫以手摩腹”“饥忌浴,饱忌沐”“食毕当漱口”的预防思想;妊娠妇女应“居处简静”“禁酒及冰浆”以养胎。对消渴病的调护指出:“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室,三咸食及面。”并强调“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孙思邈首创用细葱管进行导尿,还发明了蜡疗和热熨法,丰富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内容。并在《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提出,禁止带菌人进入产房和“不得令家有死丧或污秽之人来探”等护理探视制度,列举了新生儿沐浴、包裹、哺乳等护理内容。对病情的观察颇有创见,如对黄疸病的观察,应以“每夜小便里浸少许白帛片,各书记日,色渐退白则差”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进退,成为现代实验诊断和病情观察的先驱。

唐代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和营养学专著,对中医饮食护理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四)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中医处于百家争鸣、各抒医理的时期。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论述了妊娠随月数服药及将息法、产前将护法、产后将护法、食忌、孕妇药忌等,内容丰富,这些护理措施,至今对妇产科护理仍有临床指导意义。

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高度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和护理,认为“内伤脾胃,百病乃生”,后人称其为“补土派”。李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的原因主要有饮食不节、劳役过度和精神刺激,其中尤为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中的先导作用,强调精神调护的重要性。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用坐浴治疗脱肛的具体方法,还记载了他“以形逗乐解妇愁”的医案,突出了他的“非言语情志护理”法。

朱丹溪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之剂,被后人称为“滋阴派”。朱丹溪提出青年当晚婚,以待阴气长成;婚后当节制房事,以摄护阴精,把摄护阴精作为防止相火妄动和养生保健的主要原则。并在饮食上提倡茹淡节食,反对肥甘厚味,如:“纵口固快一时,积久必为灾害。”《丹溪心法》中还记载有完整的情志治疗的医案。

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当时营养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提出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食避忌等内容,制定了一套饮食卫生法则。提倡“先饥后食,勿令过饱”“勿食不洁或变质之物”;饮酒适量,“不可大醉”;注意口腔卫生,“食毕宜用温水漱口,睡前刷牙”等。这些养生保健方法流传至今。(五)明清时期

明清医家总结并发展了前人关于护理方面的知识。明代张介宾、赵献可等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认为温补肾阳和滋养肾阴对养生康复和防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疠气”学说,并指出疠气具有传染性,在“论食”“论饮”及“调理法”三篇专论中,详细论述了温疫病的护理要求。如“有愈后数日微热不思食,此微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等,对传染病的饮食护理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由于传染病的流行,在预防交叉感染、消毒灭菌和预防接种方面也有突破性的进展,如用蒸汽消毒法处理传染病患者的衣服;用焚烧檀香、沉香之类的药物,驱除室内异味,对空气进行消毒。明代万历年间已有不少有关种痘的记载,通过种痘法以预防天花。

清代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与施护纲领,总结出察舌、验齿、辨斑疹白㾦等诊病经验,为临证护理的病情观察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在饮食护理方面,叶天士主张温病后期宜用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人乳、海参等,能滋补精血。在老年病的防护方面,强调饮食当“薄味”,力戒“酒肉厚味”“务宜怡悦开怀”“戒嗔怒”。人们尝试用井水、冷水、雪水等进行擦浴,同时也发展和完善了刮痧这一护理治疗技术。

汪绮石所著的《理虚元鉴》详细介绍了疗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及四季防病知识。钱襄所著的《侍疾要语》是最早较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其阐述了对患者的精神、生活、饮食、疾病、用药等方面的护理要点。(六)近代与现代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在我国开始广泛流传。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乃至消灭中医的措施,致使中医的发展步履维艰。各西方国家教会、政府,甚至个人在中国设立的医院、护士学校日益增多,其中由各国教会合办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齐鲁大学医学院(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所附设的护士学校在全国颇有影响。中医药学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积极吸收西方的医学经验,一些有志之士大力推进中医教育,相继创办了许多中医学校、中医院,对中医护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医药事业得以复兴和迅猛发展,开办了许多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中医有了严格的医护分工。1997年7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并颁布了具有中医特点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使中医护理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合法化。中医护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为人类的健康和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认识,称为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个脏腑、形体、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形体、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的。机体整体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实现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来了解体内脏腑的病变,从而确立辨证施护的原则和措施。

2.人与环境密切联系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自然界的变化超过了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疾病。所以,我们在辨证施护时必须注意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进行有效的护理。(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所谓辨证,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而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施护是辨证的目的,也是检验辨证是否正确的手段。辨证与施护是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指导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症”“证”“病”是中医学中三个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头痛等。“证”即证候,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疾病的部位、病因、病机和性质,因而比症状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病理全过程,如感冒、中风等。根据不同的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即证同护也同,证异护也异。一病可以有数证,而一证又可见于多病之中,就有了“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这也正是辨证施护的精髓。

复习思考

1.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什么是整体观念?扫一扫,知答案模块二中医基础理论扫一扫,看课件项目一阴阳学说【学习目标】

1.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熟悉阴阳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3.了解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该学说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代表事物的属性,不是指具体事物。《灵枢·阴阳系日月》中指出:“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阴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正如《类经·阴阳类》云:“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的概念起源于《周易》。阴阳的最初含义是很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概念从朴素的认识逐步深化,将天地、日月、活动与静止、功能与物质等抽象出“阴”和“阳”两个基本范畴,形成了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观。《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古人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都属于阴。例如,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进、温煦、兴奋、上升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等。见表2-1。表2-1 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归类

阴阳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但阴阳的划分,应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对立双方,就不能用阴阳来说明。如天与女,上与地,这种划分就毫无意义。

事物的阴阳属性,是根据事物或现象不同的运动趋势、不同的功能属性、不同的空间和时间等,通过相互比较而归纳出来的。因此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人体气化过程中,精属阴,气属阳,精代谢为能量(气),为阴转化为阳,消耗能量而获得营养物质(精)的产生,为阳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白昼为阳,黑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一)对立制约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彼此相互斗争、制约。阴阳的对立,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客观上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相对的、矛盾的。阴阳的制约,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特性,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

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正是由于阴阳的这种不断对立和制约,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并维持着事物发展的动态平衡。如寒凉与温热,水与火相互对立;同时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寒凉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蒸化水液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凉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兴奋为阳,抑制为阴,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阴阳对立双方在相互制约的过程中,阴阳的任何一方过于强盛,可抑制对方,使之衰弱;或任何一方过分的不足,可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这种动态平衡一旦被打破,疾病就会产生。(二)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双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兴奋属阳,抑制属阴,无兴奋就无所谓抑制,无抑制也就无所谓兴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就是对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高度概括。

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阴和阳之间的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三)消长平衡“消”是指消弱、减少;“长”是指增强、增长。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

事物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由春到夏,温度逐渐增加,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秋到冬,天气渐凉,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季的更替正是阴阳消长平衡的结果。再从人体的功能活动和物质代谢关系来看:人体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产生,又必定损耗脏腑的功能活动(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如果致病因素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失调,疾病就因此发生。(四)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疾病过程中寒证、热证的相互转化都是阴阳转化的实例。阴阳转化有渐变、突变两种形式。如一年四季中寒暑交替,一天之中昼夜的转化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天极热天气的骤冷或下冰雹,属于突变形式。

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重”或“极”,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成转化的条件。如急性热病中,由于热毒极重,正气大伤,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量变,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人体脏腑组织,就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五脏之中又可分阴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心肺之中,心为阳,肺为阴;肝脾肾之间,肝为阳,脾肾为阴。而且每一脏之中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

依据经络循行的部位,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行于人体四肢外侧及背部者属阳(如手足三阳经),属于腑;而循行于人体四肢内侧及腹部者属阴(如手足三阴经),属于脏。奇经八脉中的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阴跷、阴维;行于身之外侧者,称阳跷、阳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可概括为物质(阴精)和功能(阳气)的矛盾运动。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物质是产生功能的基础,而功能活动又不断地促进物质新陈代谢。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消长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果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被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其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不外乎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

盛,指邪气盛。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偏盛所形成的是实证,阳偏盛则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则导致实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

衰,指衰弱或不足。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调经论》中提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阴阳互损是指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一方虚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和阴阳互损的情况。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可导致“阴阳两虚”。(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如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语声高亢洪亮者属阳,语声低微无力者属阴;呼吸有力者多属阳,呼吸微弱者多属阴;躁动不安者属阳,蜷卧静默者属阴;身热恶热者属阳,身寒喜暖者属阴;脉象浮、数、洪、滑者属阳,沉、迟、细、涩者属阴;病位在表者属阳,在里者属阴。

在临床辨证中,阴阳学说用阴阳来概括分析错综复杂的证候。如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五)指导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盛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所以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如阳胜则热,宜用寒药制其阳,即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即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导致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如阴虚不能制阳所产生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潜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阳虚不能制阴所产生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由阳损及阴导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以补阳为主,兼以补阴;由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以补阴为主,兼以补阳。从而使阴阳偏胜偏衰的异常现象回归于平衡的正常状态。在护理方面,阳盛发热患者所处环境宜清凉,阴盛畏寒患者所处环境宜温热。

阴阳也可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如四气中寒凉药物为阴,温热药物为阳。五味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收涩、泻下、重镇的特点,故属阴。

复习思考

1.简述阴阳的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项目二五行学说【学习目标】

1.掌握五行学说的概念。

2.熟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于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哲学思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领域,主要用以阐述人体脏腑生理、病理及与外在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特性(一)五行的概念“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即运动变化。五行,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最初的含义与“五材”相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尚书正义》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后来,人们把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用来说明整个物质世界,并认为这五种物质具有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是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尚书·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即是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即焚烧、炎热、光明之意;“上”即上升。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土。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顺从;“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归属于水。(三)事物或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学说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对事物进行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取象比类法:是指从事物的形象(性质、作用、形态等)中找出能反映其本质的特有征象,然后与五行各自的抽象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类的方法。事物或现象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如以方位配五行为例:旭日东升,似木性升发,故东方属木;南方气候炎热,似火性炎上,故南方属火;日落西方,似金性沉降,故西方属金;北方气候寒冷,似水性寒凉,故北方属水;中原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似土性生化,故中央属土。

推演络绎法:是根据已知某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之五行属性的方法。自然界的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谷,以及人体的五体、五官、五志等的五行属性,大多以此法推演而定。以自然界的五气配五行为例:春季属木,风为春之主气,故风亦属木;长夏属土,湿为长夏之主气,故湿亦属土;秋季属金,燥为秋季之主气,故燥亦属金;冬季属水,寒为冬季之主气,故寒亦属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抽象特性为依据,运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各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划分为五类,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同时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中医学以五行为中心,将人体的生命结构与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学说,用以说明人体的统一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见表2-2。表2-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一)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相生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木为例,水生木,故“生我”者为水;木生火,故“我生”者为火;即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克制、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黄帝内经》中称为“所不胜”和“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金为例,金克木,则木为金之“所胜”;火克金,则火为金之“所不胜”。

五行中的任何一行皆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的关系(图2-1)。图2-1 五行生克关系图

五行相生和相克,是事物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为制化。(二)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

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克制反应。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太过导致的相乘,是五行中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对其所胜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协调关系失常。如木过于强盛,则克土太过,造成土的不足,称为“木旺乘土”。

不及导致的相乘,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于抵御其所不胜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仍以木克土为例,当木处于正常水平,但土本身不足时,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虚弱,称为“土虚木乘”。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或“反侮”。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相侮的原因也有“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

太过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本受金克,当木过度亢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称为“木反侮金”。

不及所致的相侮,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的一行,反而受其所胜行的“反克”。如由于金本身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受木的反侮,称为“金虚木侮”。

相乘与相侮均是相克关系异常的现象。前者是按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的过度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但两者均可同时发生。即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就会乘其所胜而侮其所不胜;任何“一行”不足就会被所不胜相乘,被所胜相侮。故《素问·五运行大论》云:“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见图2-2。图2-2 五行乘侮关系图(三)母子相及

五行的母子相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水不足不能生木,则水竭木枯而母子皆衰。其发生次序与相生次序一致。

子病及母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母的一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如木生火,木为母,火为子,火过旺,耗木过多致木不足,生火无力,结果母子皆不足。其发生次序与相生次序相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将五脏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属木,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火性温热,其性炎上,心属火,故心阳有温煦之功能;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属土,故脾有消化水谷,运化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肃,收敛,肺属金,故肺具清肃之性,肺气有肃降功能;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属水,故肾主闭藏,有藏精、主水等功能。

五行学说用五行相生的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关系。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的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能。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除了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结构分别归属于五行外,同时也将自然界的有关事物和现象进行了归属,反映出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整体观念。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相应,从而把人与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这种归类方法,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出人体与外界的协调统一。(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发生病变时,可以发生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指疾病由母脏传于子脏,如先有肾精不足,不能滋养肝阴,导致肝肾阴虚,又叫“水不涵木”,这就是“母病及子”的表现。

子病及母,指疾病由子脏传于母脏,如先有心血不足,累及肝脏,导致肝血不足而致心肝血虚,就属“子病及母”,或称“子盗母气”。

相克关系影响五脏病变时,也可出现“相乘”和“相侮”的现象。如肝气亢盛,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叫“木乘土”。肝火上亢,灼伤肺金,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称为“木火刑金”或“木火侮金”。(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相应的体表组织,出现色泽、声音、气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脏腑组织器官的五行归属及其生克乘侮规律,综合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病理资料来推断病情,做出诊断。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多为肝病;面见赤色,口苦,心烦,脉洪,多为心火亢盛;面见黄色,多为脾虚;面见白色,多为肺病;面见黑色,多为肾病。(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学说在治疗上的应用,主要体现于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和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病的治疗等。

1.指导脏腑用药 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按五行学说加以归类,这种归类是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如青色、酸味入肝,选用白芍、山茱萸等;赤色、苦味入心,选用黄连、丹参等;黄色、甘味入脾,选用甘草、白术等;白色、辛味入肺,选用石膏、麻黄等;黑色、咸味入肾,选用玄参、熟地黄等。这种归类是脏腑选择用药的参考依据。

2.控制疾病的传变 运用五行子母相及和乘侮规律,可以判断五脏疾病的发展趋势,在治疗时,除对所病之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有关脏腑的传变关系。《难经·七十七难》云:“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指肝气太过,木旺必克土,此时应先健脾胃以防其传变,脾胃不伤则病不传,治疗肝病则易于痊愈。应用五行生克乘侮理论阐述疾病的传变规律,从而确定预防性治疗措施,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3.确定治则和治法 在确定治疗原则时,根据相生规律采取补母和泻子的方法。如滋水涵木法,即补益肝肾法,是通过滋补肾阴来养肝阴,适用于肝肾阴虚或肝阳偏亢之证;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是通过补益脾气来补肺气,适用于脾肺气虚证。也可以根据相克规律采取“抑强”和“扶弱”的方法,“抑强”主要用于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弱”主要用于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如抑木扶土法,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如用于木旺乘土,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如用于土虚木乘之证,则应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4.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上,针灸医学将手足十二经四肢末端的穴位分属于五行,即井、荥、输、经、合五种穴位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临床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5.指导情志病的治疗 情志属于五脏,五脏有生克关系,情志也有生克关系,临床上利用情志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即所谓以情胜情的治疗方法。

复习思考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五行相生的次序是什么?

3.五行相克的次序是什么?项目三藏象【学习目标】

1.掌握藏象的概念,脏、腑及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2.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3.掌握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4.熟悉五脏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5.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的关系。“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通脏,有隐藏、贮藏之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六腑和奇恒之腑可分别统归五脏的功能范畴,故“藏”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象,有形象和征象、现象之意。其含义有二:一是指内脏的外现形象,即内脏的解剖形态,如心“如倒垂未开之莲蕊”等;二是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等。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藏象”把“藏”和“象”统一起来,集中反映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的独特认识方法,即通过“以象测藏”(或称司外揣内、以表知里)来认识和把握内脏的功能状态。

依据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内脏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五脏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储藏精气。《黄帝内经》有“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实”的记载。所谓“满而不实”是强调五脏精气宜充满,且精气应流通布散。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六腑多呈中空的囊状或管腔形态,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黄帝内经》有“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满”的记载。所谓“实而不满”是指六腑水谷宜充实,然水谷应不断传输变化以保证虚实更替的状态。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功能上储藏精气似脏,形态上中空有腔类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异于常态,故以“奇恒之腑”名之。一、五脏

五脏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过程。(一)心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护卫,内有孔窍相通。其形圆而下尖,如倒垂未开之莲蕊。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由于心主宰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夏气相通应。心与小肠由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相互络属而成表里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在五脏中起着主宰作用。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心主脉两个方面,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主宰着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发挥滋润和濡养作用。

1)心主血: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使其流注全身,以输送营养物质,滋润和濡养各脏腑形体官窍。人体各脏腑组织以及心脉自身,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均有赖于血液的濡养。血液的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心的搏动作用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心气中含有心阴、心阳,心阳能激发心脏的搏动,心阴能抑制心脏的搏动。心阴和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频率适中,节律均匀,血液正常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功能。若心气不足,心脏搏动无力,或心阴不足,或心阳不足,均可导致血液运行失常。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的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经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于心,须经心阳的“化赤”作用化生为血液。可见,心有总司一身血液的运行及参与血液生成的作用。

2)心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脉为血之府”,是容纳和运输血液的通道。心气充沛,心阴和心阳协调,心脏有节律的搏动,脉管有规律的舒缩,则脉道通利,血流顺畅。

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位居主导地位,故《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生理状态下,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运周身,脏腑得养而见面色红润,舌色淡红而有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胸部舒畅、无不适感。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则有多种病理类型,外在征象各有不同。如心血亏虚,可见面色与舌瘀斑,脉涩或结、代,胸部憋闷或疼痛等。(2)心主藏神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性格倾向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狭义之神。

心主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一切生理活动和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并协调统一,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神能驭气控精,并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脏腑之中而为脏腑之精,脏腑之精所化之气为脏腑之气,脏腑之气则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精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的目的。故心神正常,各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则身心健康。同时,心为神明之脏,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做出反应,进行心理活动的脏器。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是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刺激而做出应答反应的结果,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来完成的。心藏神的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情绪稳定,睡眠安稳,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正常而协调。反之,则可表现为心神衰弱,或心神不宁,或心神错乱的病症,或表现为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失调的病症。由于心为藏神之脏,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伤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心藏神,神能驭气,从而可以调控心血的运行。病理状态下,两者也常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致心神异常,而见精神恍惚、心悸失眠等症。心神异常,亦可影响心主血脉的功能。

2.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脉为血液运行的通道,即所谓“脉为血之府”,而脉中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因此,心的功能正常,则血脉流畅;心的功能异常,则血行障碍。人体全身气血皆上注于面,故面部的色泽,可以反映心血、心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如心气不足,可见面色淡白、晦滞;心血瘀阻,则见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见面色红赤。(2)开窍于舌 心的经络上系于舌,心的气血通过经脉上通于舌,所以,舌的味觉和语言表达功能正常,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藏神的功能。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味觉灵敏。如心血不足,则舌体瘦薄,舌色淡;心火上炎,则舌色红;心血瘀阻,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如心藏神的功能失常,则可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3)在志为喜 喜是心之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而产生的良性情绪反应。心血、心气充沛,心阴、心阳协调,是产生喜乐情绪的内在基础。喜乐愉悦有益于心主血脉的机能,但喜乐过度可使心神受伤而涣散,注意力不集中。(4)在液为汗 汗,是津液经阳气蒸发,由汗孔排于体表的液体。心主血脉,心血充盈,血中津液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充足,化汗有源。血液和津液同源互化,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故称心在液为汗,又有“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之说。如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必然耗伤心精、心血,可见心慌、心悸之症。另外,汗液的生成和排泄还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故情绪激动、劳动、运动及天气炎热时均可见汗出现象。如精神紧张则冷汗淋漓。

汗由津液所化,津液是气的载体,大量汗出耗津可使气随津脱,出现心气脱失或心阳暴脱等危候。(5)与夏气相通应 夏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自然界一派炎热之象,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心为火脏,阳气最盛,同气相求,故与夏季相通应。人体的阳气有着随自然界阴阳升降而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规律。一般来说,心脏疾患,尤其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