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本可以:一张逆转人生的魔力支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00:59:55

点击下载

作者:杨洋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的人生本可以:一张逆转人生的魔力支票

我的人生本可以:一张逆转人生的魔力支票试读:

内容摘要

本书引导读者认识到自我内心力量的重要意义和强大潜力,帮助读者学习如何积极表达自我、树立自信、正视自我、提升自我、挑战自我、选择自我和付出自我。在了解上述知识并完成相应训练之后,读者将会逐步建立真正强大的内心,获得独立、积极坚定的人格,以及更加美好的生活视角和践行轨迹。本书属于大众类心理读物,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角色的读者阅读。

推荐序

我供职于青岛市艺术研究院,与剧院、剧团里的众多人接触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杨洋。她亭亭玉立,眉清目秀,一笑如芙蓉绽放,声音似银铃过耳,恬静到令人心颤的地步。

杨洋不卑不亢、平平静静地面对喧嚣的社会、大起大落的娱乐市场,读自己想读的书,思考自己关心的话题,与自认为在一个层次的人交往。在一次青岛书城的签售会上,她结识了我这位70多岁的退了休的编剧。

我们认可杨洋,是对一种美好的承认,是对一种能力的认可,是遵从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社会发展规律。我们知道,即便名声大振,粉丝如潮,杨洋也不会忘乎所以。

杨洋很漂亮,也很纯粹,这不仅指形象,她的所作所为,也无不如此。豁达、大度的杨洋,柔软的身躯里有着博大的襟怀,令人刮目相看。我把她的点点滴滴记录于心。我预感到这些材料将来会用到写作上。没想到,这次真用上了,这是多么真实、贴切、感人的细节。

到了该谈谈杨洋作品的时候了。其实,她写过很多散文、小说、杂记等,还加入了青岛作家协会(作协)。青岛作协的加入标准很高,杨洋能加入作协,作品是硬件。她的作品有大电影剧本《幸福的距离》、儿童品格剧《动物的名义》、微小说《女性成长录》、第一部长篇小说《燕妮传奇》、百集爱情短剧《爱不设防》等。如今她的第一本纸质书问世了,真心为她感到高兴。看到她发给我的目录,了解了本书的详情后,我不得不为杨洋叹服,赞赏她的文笔流畅。

在这本书中,杨洋完成了一个重大的命题:逆袭人生。读完此书,任何人都有可能实现人生的逆袭。这是文本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一次精神异化,这是作品大于作者的真切说明。要把枯躁转为生动,没有点儿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本书凝聚了杨洋的心血和汗水,也反映出杨洋的刻苦和努力。

当我捧着厚厚的书稿时,我被杨洋那颗滚烫滚烫的心灼热了。于是,我为她写出以上的字。是为推荐序。国家一级编剧、著名话剧导演钱涂

自序

“我的人生本可以”,这是书名,也是我想给自己说的一句励志的话。“本”这个字,可以组成的词语有根本、本身、本来、本事、本领等。仔细体会,你会发现“本”有很美好的情节,因为有根本的“本”在,所以一切自然而然。这本书在此时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不迟也不晚。我选择以励志为主线写了人生的第一本纸质书,是为了纪念我个人改变了原本的既定人生路线。我经过30多年对自己的了解和对社会的观察,重新为自己定位,借此鼓励自己也想鼓励通过此书结缘的各位读者。

我之前因“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困惑了很多年,也时时因学生时代选错了专业而悔恨。如果我在高中时代听进班主任的话,选择文科,或许我就会参加新概念作文,或许我会考法律专业或者电视编导专业,而那时我偏偏选择了理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我为了追求别人的认可,证明自己的智商,走歪了命运路线。

当我慢慢发觉自己活得不够淋漓尽致时,我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从2011年开始,我每天坚持写作,从每天写500字,到一小时写2000字,再到一天写10000字,就这样,我发现我这个理科生搞点文学创作也是可以的。

在大学里学过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术语——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例如,被舍弃的选项的喜爱程度或价值发生改变时,得到的价值是不会令机会成本改变的。而如果在选择时放弃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首选),那么其机会成本将会是首选。我们做出选择时,应该选择最高价值的选项(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即失去越少越明智。

机会成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使用他人资源的成本,即付给资源拥有者的货币,也被称为显性成本;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其他可能性中得到最大回报的那个代价,也被称为隐性成本。

我一度以为我的机会成本就是我浪费了的青春。我一直自卑——自卑自己不会画油画,自卑自己不会弹琴,自卑自己不会跳舞,因为我的最初选择就是错的,我没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专业。人们意识形态里的学业、职业、事业,让我统统搞混乱了,非但没有有效组合,而且很肯定地以为学业注定了职业,职业会影响事业。直到有一天我醒了过来,所谓专业无法左右一辈子的知识界限。我没有放弃自己,而是热爱生活与哲学,积极思考生命与创造、理想与渴望、永恒与必然,我把最普通的日子活出艺术感,这是我总结的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为了保护自己的天性,不被重复再重复的日子毁掉。《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著名作品,也是对我个人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之一。

盖茨比的故事本身是一个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盖茨比从年轻时就喜欢上了一位叫黛西的姑娘,他的一生都把与黛西共结连理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盖茨比拼命奋斗,终于成为一个富豪。盖茨比感到自己的目标马上就要实现了,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虽然自己的目标从没改变过,但黛西早已和当年不一样了。最后盖茨为了保护黛西而死,但是黛西只是将他当成一个笑话。

在小说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盖茨比信奉的那盏绿灯,是年复一年在我们眼前渐渐消失的极乐未来。我们始终追不上它,但没有关系——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把手伸得更长……等到某个美好的早晨——“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最终,盖茨比也没有实现和黛西在一起的愿望。虽然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如果盖茨比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黛西走在了一起,那么这样的结局则是一个更大的悲剧。因为盖茨比在实现愿望之后便会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不是这样的”,自己想象中的黛西不是这样的,自己的愿望也不是这样的。

盖茨比在年少时就想获得永恒、真挚的爱情,而当他选择追逐黛西时,这个梦想就注定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么我们都有可能成为盖茨比。有的人幸运一点,成为功成名就却怅然若失的盖茨比;但大多数人,一生都在追逐错误的东西。如同以前的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追逐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找到你真正的人生目标。

人们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因为被眼前的生活遮住了双眼,没有时间想“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种高于现实的问题,也没有精力静静地和自己独处,寻找内心的答案。

我相信正在阅读此书的人大多是幸运的,我们还有时间阅读,还有精力可以用来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

也许这会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也许这个过程会让我们感到厌烦,会怀疑“这有什么用”?但是,这将成为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纠缠我们多年、马上要有答案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我们知道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是什么样就可以实现,因为很多人在追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我的父母不支持我过这样的生活”;“我的朋友不支持我过这样的生活;”“我的亲戚不支持我过这样的生活;”“社会主流意识不支持我过这样的生活”……

很多人到这里就选择了放弃。

通常只有确定了自己与他人生活的界限、明确了自己的独立性并且高度自我认同的人才会大声说出“我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过很多人并不一定能走到这一步。

在这里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是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是要追求别人想要你过的生活?

这里,才是我们探索和抉择真正的起点。1 Part  世界上最大的秘密:你的人生本可以第1章为什么你的人生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不是这样的”,因为你从未真正知道自己想要的样子

我爱谁像爱你那样,迷人的幻影!

我把你招到我身旁,藏在我心中——此后

俨然我成了幻影,你有了血肉。

但因为我的眼睛桀骜不驯,

只习于观看身外之物:

于是你始终是它永恒的“异己者”。

唉,这眼睛把我置于我自己之外!——《致理想》/尼采[德]

理想是理想,你不是你在理想里的样子,不要被目标左右了自身的存在。存在是何等的珍贵,人生难得今已得。我们讨论的是以存在为前提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状态才让自己更满意,而不是每天说着不,不要,真正给你机会说出你的看法,却又哑口无言。只会否定的人生,到生命结束也会苦恼。

——“我的人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的!”

——“我的人生真的太糟糕了……你能够帮助我改变吗?”

听到这种声音,一方面我会理解他们的渴望:当他们对现状不满意时,就会想要改变。

另一方面我很诧异他们竟然把改变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仿佛真的有人可以帮助他们逆转人生。

我曾经向身边的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吗?”

大部分人在思考片刻之后给出否定的答案。

每个人都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梦里自己的样子那么美好,幼时憧憬的生活却越来越模糊。

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样子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寻找到真正属于我们的人生目标

我们或多或少地看过一些励志故事,这些故事的主角大多强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没有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并且应该做的事情。这让我们很多时候以为“制定计划,完成计划,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在这里我可以分享一个非常简单,同时又十分有用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个方法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并且这一个小时必须完全属于你,你是不被打扰的。建议你放下手头的所有事情,关掉手机。

在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时间后,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在纸上写下一句话:“我这一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通常此时我们想到的答案不止一个。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一一写下来。答案可以很简单,只有短短几个字,也可以很长,一直写到再也想不出来答案为止。

这个方法可能听上去既简单又有些无聊,但是它确实非常有效。如果我们想要找到正确的人生目标,就必须先将头脑中那些“伪目标”去除,而这些“伪目标”就在我们写下的众多答案之中。

可能有人现在会问:“真正的人生目标在写下的答案中,伪目标也在写下的答案中,应该如何区分?”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龙,但是当真正的龙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知道它是龙。”

在我们思考“我这一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时,最先出现的答案通常都是受到主流思想影响的答案,如成为有钱人、有权人等。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只是欲望,并不是真正的人生目标。当真正的人生目标被我们写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这个答案来自内心深处。

假如我们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也能够从头脑中的众多答案中寻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标,但是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要更多一些。也许当我们写到第二十个答案时就开始厌烦,想要放弃。因为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写下来的哪个答案来自内心深处,所以就认为这个方法没有任何作用。这其实是正常现象,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坚持下去,因为这关乎我们后半生的幸福。

这是一个方法论,当你写着写着,把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都写出来的时候,也清空了伪目标,这时你想要的答案便会水落石出。

也许在我们写到第三十个答案的时候,突然内心有了一种空灵的感觉,让自己无意识地徜徉在四维空间,忘记了之前的所思所写,甚至不知道自己当下在写什么,但是这个答案也许真正来自我们内心深处。虽然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它已经非常接近了,或者和真正的答案相关联。因为我们的人生目标,可能是由几个答案组合起来的。

每个人都想完成自己的人生逆转,大部分人会开玩笑地把它总结为有钱有闲,有健康有爱,有可以并肩作战的伙伴,也有心照不宣的伴侣,有基本目标也有高级目标。

但是,要逆转自己的人生,改变原本的常态,可不是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

如果世界上有且仅有一张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人生逆转的支票,它一定在你自己身上,就是你勇于打破常态的心。踮起脚尖伸手触摸自己可以够到的高度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抬头向上看;另一个是踮起脚尖。所以找到目标是第一步。我不是复制人“今天的我复制昨天的我,昨天的我复制前天的我,最可怕的是——明天的我还要复制今天的我!”——我的闺密这样说“我真的好羡慕这个女主角啊。”闺密认真地对我说。

我调侃着说:“为什么?她可是个重度失忆者呢。”

闺密想了想说:“可能是因为她不用过我们这样的生活。”

此时此刻,我刚刚和闺密看完一部美国爱情喜剧电影《初恋五十次》,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非常老套的情节,老套到看到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男女主角从相识到相恋如同爱情程序一般进行,和无数的爱情电影模式一样。但是这部电影的剧情有一个特点就是女主角患有短暂失忆症,第二天就会将前一天的所有事情忘记。女主角是幸福的,她每天看到自己的恋人都是初次相见的感觉,对她来说每天都是崭新的,每天她的男朋友都要重新追求她一次,而随着每天夜晚的到来她会失去这一天的记忆。

闺密说:“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不是很幸福吗?因为对她来说,每天都是崭新的,每天都是新的开始,她不用像大多数人一样每天都过着重复的生活。”

闺密掐着指头给我数:“你看,我们每天上班、下班,周末在家或者逛街,年纪轻一点儿的谈着恋爱,年纪大一点儿的呢,每天要送孩子接孩子。这些年我常常怀念自己上学的时候,不过仔细想想,我上学的时候每天和每天过得也是一模一样呢——简直是复制人的生活!今天的我复制昨天的我,昨天的我复制前天的我,最可怕的是——明天的我还要复制今天的我!”

我说:“但是你换个角度想想,这个女主角是被动每天失忆的,虽然每天都在过新鲜的生活,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失控呢?至少,我们是掌握自己生活主动权的。”

闺密怀疑地说:“真的是这样吗?”

是啊,我猜很多每天像复制人一样不断重复昨天生活的人,一定也想患上电影中女主角所患的那种失忆症,充满好奇同时又充满希望地迎接每天的到来。

想要改变这一切并不需要患上失忆症,我们只需要做出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忘了,主动权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打破“我的复制生活”

史蒂夫·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们的生命非常有限,所以,不要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不要被他人喧嚣的声音掩盖你的内心;你要有勇气,听从你的心灵和直觉的指示,你的内心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是的,除了时间之外,在这个世界上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东西能够比它更加公平了。你在春天播下种子,就会在秋天收获果实。你在时间里的努力,岁月会给你一个结果,它对于每个人都一样。如果按照人的平均寿命来讲,人这一辈子只不过短短2万多天而已,却没有人觉得这是个稀缺资源,而且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资源。懒癌后期综合征、各种借口拖延症,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当你聚焦手机里的各种娱乐新闻小视频,浏览别人的朋友圈的时候,一个小时如白驹过隙。时光如梭,10分钟、20分钟,在你一低头一抬头之间,稍纵即逝,之后你发现什么也没有做。眼睛看到的太多无用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的大脑中,真正该做的事情却被束之高阁,一天天地搁浅推迟,最终没有结局的结局在一场推杯换盏、莺歌燕舞中,化解了失败的痛楚。放弃很容易,坚持却不是说说而已,是需要时间作为铺垫的,没有投入时间的事情,称不上大事情。无论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文学巨匠,无不是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才有了独一无二的经历和成就。人生有限,不要浪费时间。

几天前,我在微博上无意间看到一条新闻:

有一个叫赵慕鹤的老人,这位老人出生于1912年,今年已经106岁了。然而年龄对于这个老人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意义。他74岁时一人游英国、德国、法国,87岁时和自己的孙子一起考大学,91岁时从大学毕业,98岁获得了硕士学位,如今已经106岁的老人又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变成了“考取博士”。

这条新闻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因为这位如今106岁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他已经完全挣脱了世俗观念的束缚。挣脱了年龄束缚,人生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和这位106岁的老人相比,很多年轻人却更像是迟暮的老人一般,人生如同复制人一般,过着一眼可以望到头的生活。

我们的生命太珍贵了,我们没有机会把自己搞得特别狼狈、特别压抑,还能翻盘再来。轻者自轻,不负自己,而不是不负岁月,因为岁月都在,而有一天,你却不在。

我们经常说人生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既会有痛苦,又会有快乐。一旦我们走上了“复制人”的生活,生活就会失去其他的味道,剩下的只有麻木。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早已习惯了重复自己的生活。他们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吃饭、睡觉、打游戏,上班只是敷衍,甚至谈恋爱也毫无责任感可言。对自己的时间,对自己的生命漠不关心的人谈何责任?对自己极度不负责,在我看来和虚度光阴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却不自知,很是享受自在。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他们的生活就像是电脑程序一般,没有任何变化,一切都在重复过去,唯一发生变化的就是他们不断衰老的身躯。这让我想起了周星驰说过的一句话,人若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才是真正用爽朗的大笑掩饰内心的凄凉,而后用行动打破常规和枷锁,实现内心自己真实的模样。“复制人”的生活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没有任何弯道和障碍物的道路,从起点直接可以看到终点。我们可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人之初的版本,如我们的生身父母、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无法左右的性别和相貌,这些绕不过去的路是必经之路,但是毕业后工作、婚恋,甚至在生育之后,你依然被动接受,无法找到方向,活不出自己的样子,是因为你所谓好的样子或许是父母及友人等他人期待的样子罢了。

我认识一位妇人,在家听长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婚后听老公的话,有了女儿完全听女儿的话。她其实很有天赋,特别喜欢音乐,她在养育女儿长大之后,就在家做饭收拾家务,伺候一家老少。我鼓励她去老年大学学钢琴,她却说家里有人会弹就可以了,她把精力和赌注都押在了自己的女儿身上。她这辈子确实辛苦,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全是付出再付出。后来女儿幸福地结婚了,而后又离婚了。她几乎抑郁了,寝食难安,食之无味。我发短信给她,告诉她,你应该知道你的女儿是为了自己而活的,她虽然离婚了但是她的生活质量很高,她很快乐,因为你培养了一位优秀的音乐老师。而你一直把自己交给女儿,女儿开心你就开心,女儿离婚就像你离婚一样,你把女儿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生活,而女儿根本不需要你过度牵挂,但是你就是这样在有了女儿之后丢了自己,以至于女儿没有活出你希望的样子,你便伤心欲绝,像你的人生灰暗了一样。

在我的劝导下,这位大姐走出了这些年来由“女儿”笼罩的阴影:用女儿绑架自己,把女儿凌驾于自己之上,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续,把自己的命运与女儿重叠在一起。大姐在老年大学开始了声乐与钢琴的学习。目前,女儿很开心妈妈终于做回了自己,妈妈也很理解女儿的决定。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你,你放过自己,其实没有人能够禁锢你。

这位妈妈终于走出了围着洗衣机、锅台,看着钟表等女儿下班,看着女儿脸色聊天的生活。她通过突破“女儿”这个词语对自己的禁锢,活出了自己梦里的样子。这才是对一成不变的生活say no(说不)的权力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对复制生活say no ,当然你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我不是受害者“幸运之神从来没有眷顾过我。”——受害者最喜欢说的话之一

在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底特律,有这样一对兄弟:从小家庭贫困,并且生活在单亲家庭。

这对兄弟从小生长在贫民窟中,妈妈每天沉溺于毒品中,根本没有时间管教他们,唯一对他们的管教就是告诉他们天黑之后不要出门,因为在这里天黑之后就是帮派分子的天下。

但是弟弟经常在晚上出门,因为他选择加入帮派,开始街头生活。虽然哥哥一再劝诫弟弟,但是弟弟依然我行我素,不为所动。最后哥哥只得放弃弟弟,并且他发誓要走出这里——他不想让自己未来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

于是哥哥发奋读书,上了大学,进入了华尔街,成了非常有名的股票经纪人。而弟弟已经在监狱服刑多年。

当哥哥在华尔街成名之后,很快就有人对他的成长经历产生兴趣。一个出生于底特律贫民窟的孩子居然成了华尔街有名的股票经纪人,这样的励志故事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当记者深挖这个人的成长故事之后,惊奇地发现他居然有一个混迹街头的弟弟,甚至现在还在监狱。于是就有记者分别去采访这两个人生轨迹截然相反的兄弟,想要从中找到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面对记者的镜头,哥哥坦然地说:“我小时候生长在一个非常糟糕的环境中,并且还有一个混迹街头的弟弟。虽然我试图改变他的人生,但是失败了,这也是我最痛心的事情。虽然我改变不了弟弟的人生,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环境无法阻挡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我努力读书,考上了大学,拼命工作,真的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而在监狱中面对记者的镜头,弟弟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说:“我从小生长在一个你们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中。大多数人有妈妈的关心,而我的妈妈只关心她的毒品。我就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还指望我能怎样?是的,我知道你们会想我有一个现在混得很不错的哥哥,那是因为上帝给了他一个聪明的脑子,而没有给我。因此他适合上学,我只适合参加帮派;他适合成为股票经纪人,我只适合蹲在监狱。这一切不是我能选择的,幸运之神从来没有眷顾过我,他只眷顾我的哥哥,所以我才有今天的下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兄弟二人出生在同一个环境中,却对环境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在哥哥看来既然自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必须凭借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最后他做到了。而弟弟却在不断抱怨,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妈妈,抱怨周围有太多糟糕的事情,抱怨上帝没有给自己一个适合学习的脑子,抱怨幸运之神从没有眷顾过他。在他看来自己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幸运之神从来没有眷顾过我。”这是“受害者”常说的话之一。此外,要鉴别的受害者的话还有:“都是别人的错”。(所以才导致了“我”的现在!)“我是无辜的。”(任何时候都是!)“我可是受害者!”(虽然直白到显得有些蠢,但这真的是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为什么我的运气如此坏?别人的运气都那么好?”(受害者喜欢把别人的好归结于运气,把自己的好归结于努力,同时把别人的坏归结于“活该”,把自己的坏归结于“运气不好”。)

此外还有“我能怎么办?”

一年前有一位姑娘在网上找到了我,这位姑娘讲了很长的一段话,用来告诉我她不愉快的人生经历,最后提出了她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不愉快的经历过去了那么久,我却无法克制自己去憎恨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为什么我都远离了过去的那种生活,我依然还是没办法过上很好的生活?”

这个姑娘的人生经历确实非常曲折,她经历了很多磨难,有许多人在她绝望的时候对她落井下石。如今那些伤害过她的人已经远离了她,而她憎恨的根源并不是曾经受到的伤害,而是在伤害过去之后,她的生活还是非常糟糕。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受过伤害,无论这个伤害来源是谁,如果我们总是对过去的伤害耿耿于怀,对伤害过我们的人充满了憎恨,用憎恨和怨气把自己包围,那么所有的恨只源于我们自己的无能为力,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立场。其实,专注于事件本身,而非情感、情绪和道德绑架,你会创造出真正让你重视的生活,这是走出伤害,不再被自己辜负的唯一可靠路径。

当我们现在生活得足够好时,虽然也会时常回忆过去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但是我们有可能只会感到厌恶,而不是憎恨。因为当下的生活是无辜的,明天更是空白的,等待你享用今天、祈祷明天的选择对话框里,可以是幸福的,也可以是悲哀的,你不会用憎恨来影响选择幸福,因为你是趋利避害的。

当我们感觉受伤之后,不要让自己沉溺在受害者心态中,不要让憎恨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需要告诉自己,无论过去遭遇过什么事情,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认真生活,告诉自己放下,放下之后思考该拿起什么。人人都喊着放下的年代,你该思索的是放下一切,而一切又不能都放下,毕竟那是你经历的路。

人生如一趟目的地明确、路径不明朗的行驶中的列车,你或许选择一直在车上,或许选择换乘车辆,但是同行的熟悉又陌生的人,你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下车、什么时候上车。你连自己什么时候下车都不确定,杞人忧天地担心同行人的行踪是不是有点可笑?他们的决定对你的伤害,是你自己强加于自己身上的,没有人会为你的遭遇埋单。

有一种爱情叫我爱你不是因为你多好,而是因为我看到了你眼中我的样子,我好喜欢。

有一种友谊叫我和你在一起才可以听自己的心跳,一呼一吸之间都有被理解的味道。

有一种亲情叫我做的事他们都懂,不用解释不用汇报,默默支持,成则欢喜举杯豪饮,败则回家一起吃饭。

我在你们眼里看得到自己本该有的样子,所以幸运只不过是成功者的谦辞。只有不言弃、不活在受害者阴影里、选择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人,才能遇到本我,遇见本可以的人生。

你的,他的,你们的,他们的,过去的,将来的,都是无关联的吗?还是本应该的存在?而我自己,在哪里,我的当下在哪里?伤害、恐惧、光明、积极这些都是困扰自己的矛盾,而矛盾是个中性词,我个人感觉有矛盾才是正常人,如果思维里、生活中没有矛盾,全是对的或全是错的,全是白天抑或全是黑夜,就无从谈起花开的美好和日出的希望。“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为了你生命的整体因缘而来。成就自己,就是要从内心把对立、冲突、嫉妒、怨恨统统去掉。要内求,莫他求。

我们要认真体悟这个被很多人忽视的客观事实——时间,没有现在,永远只有过去和未来。所以,如果能够放下过去,不幻想未来,就是真实地活在当下——天堂只在当下,不在死后!所以,我们要礼赞一切,恭敬一切,不着迷、不崇拜、不羡慕,瓦解对过去的执着,放弃幻想。因为,当下即是天堂。

有人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总能泰然处之,用一颗平和的心面对困境,因为他们知道人生本就如此,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谋”是“人”的事情,是做事的过程,“成”是“天”的事情,是幸运指数。眼睛盯着“谋”的人,他的成功会一个接着一个。眼睛盯着“天”的人,会遇到失败。因为他把注意力,用错了地方,违背了客观规律。

在事情发生之前极力而为,在事情发生之后抱怨、愤怒无法解决问题,因此迁怒亲人,影响正常生活,怀疑人生更要不得。总是将自己置于负面情绪之中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自己不停地在被他人连累、迫害、牵绊、束缚,从而让自己的阳光躲避到乌云之后,失去了晴朗的天空,每天的日子只剩下一片阴霾。

为什么“受害者”总是将自己遭遇的一切不幸归咎于他人?这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从来不思考自己是否可以改变这一切。实际上他们遭遇的很多不幸都是可想而知的,团队里最害怕有这种人存在。

如“受害者”上班迟到,他们会将责任归咎于交通拥堵,却没有想过自己只要早一些出门就可以避免迟到;当“受害者”得了某种疾病,他们会将责任归咎于运气太差、上天不公,却没有想过自己多加锻炼或者多注意饮食可以降低得病概率。

一位朋友对我说过她的经历:有一段时间这位朋友非常浮躁,当她看到身边有比自己优秀的人时,除了羡慕之外,更多的是感叹命运不公。因为在她看来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只是因为运气比自己好而已,这也是唯一自己不如他们的原因。

不过当她认识了一位比自己优秀很多的人之后,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通过近距离接触,她发现在对方的优秀光环下是少有人知的付出和努力,这些都是她不具备的。她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意识到了过去的想法只是为了给自己的不负责任寻找借口。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寻找借口,只会让你更像一个失败者。只有勇于承担责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才能不断成长。“受害者”还总是认为所有和自己相关的行为都是针对自己的,这也是“受害者”心态的核心所在。

正因如此,在“受害者”眼中这个世界充满了恶意,到处是敌对的眼神和伤害自己的陷阱。因此“受害者”很可能做出一些他们自己看起来是正当防卫的举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也是很多“受害者”在面对外界环境时总是有戒备心理,并且时刻处于防卫状态的原因。

在没有对“受害者”心态有所了解之前,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受害者”,并且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因为具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对周围的一切总是充满了敌意,充满了负能量。

我们需要明白一件事情: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创造的。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总在推卸责任。

推卸责任能够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但是别人不会为我们的人生负责。所以,责怪本身没有任何意义。这种行为也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

从现在起不要再抱怨上天的不公,不要再对周围的人愤怒,微笑地面对人生中发生的一切。不要抱怨命运给了自己太多磨难,不要抱怨人生总是充满了曲折,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生必须经历的过程。

当你不再把自己定位为受害者时,人生的主动权也就回到了你手上。

拿回主动权的感觉不错吧?我不被设限也不被指定,突破恶性循环的锁链“最可怕的是,我的生活其实和我无关。”——病房里的朋友哭着说

我有一个朋友C,今年27岁,已经结婚。她的丈夫是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事业上也算是略有小成,看上去她的生活是幸福和美满的,堪称完美人生。

然而在一年前,突然有一天有人打电话告诉我她吃药自杀了,不过所幸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无比震惊,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情会让她选择自杀。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我去医院看望她,当时病房里还有她的父母和丈夫。当我走进病房和她的目光接触的时候,我看到了她满眼的绝望。之后她把自己的亲人全部支走,对我放声大哭。在我的劝说下,她终于告诉我她自杀的原因:“我活了20多年,但是从来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总是别人告诉我应该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即使有时这会让我感到痛苦,但是我也一直默默地忍受。我总是想着以后就好了,但是后来才发现:忍受久了,我已经没有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今我看自己的生活,就像是站在局外看其他人的生活一样!最可怕的是:我的生活其实和我无关。”

就在那一天的黄昏,我那个拥有完美生活的朋友这样对我总结她范本一般的人生:“上学时父母告诉我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听话的孩子都是这样,于是我选择努力学习;“工作后父母告诉我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稳定的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于是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一年后父母告诉我应该找个男朋友了,同龄的姑娘都快结婚了,于是我找了男朋友;“和男朋友只相处了3个月父母就催促我结婚,因为周围的好多同龄姑娘都已经有孩子了,于是我们选择了结婚……“但实际上我的婚姻和爱情无关,我只是听从父母的话,只是不愿意让自己显得非常特殊。最近几年每天晚上我都会失眠,我感觉自己现在的生活毫无意义,没有理想、没有爱情、没有自我、没有未来。因为我只像是一部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样,按照程序员的设计一步步地运行。当我想到未来自己的人生道路都会是这样的时候,我实在是无法忍受了。我的人生不是范本,而是模板,我是一个设定好了的模板。”

我非常理解这个朋友的痛苦。因为我也曾经差点像她一样,过着别人为我指定好的、安排好的人生,让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无关。

几天后C出院了,选择了离婚,离婚后的她火速办了出国手续,去她一直想要去的国家打工、游学去了。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周围的人都感到不理解,联想到她之前的自杀行为,都认为她是患上了抑郁症,才有了这一系列让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然而,我却明白:她确实患上了抑郁症,但那些他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才是治疗抑郁症的良药。

如今的C恢复了单身,去往异国,开始了新的生活。虽然看上去生活要比之前辛苦不少,再也和“完美”无关,但是C每天过得十分快乐,原因只有一个:她不喜欢被设定好的人生,而现在才是她想要的人生。

我想所有人小时候都被老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干什么?这时,我们的回答是“多姿多彩”的,充满了特殊性,充满了自己的想法和对未来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地长大了,心智也随之变得更加成熟了,能力也越来越强了,但是很多人与小时候的梦想渐行渐远。

长大之后的我们,再也不敢随意对周围的人说出豪言壮语,因为此时的我们已经“懂事”,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自己想做就可以做的。我们的父母、老师、朋友等相关的人都会给我们的未来做出指点,让我们明白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不过是年少无知罢了,人活着要现实一些。

人生应该是小时候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之后找一份既能赚钱又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养家……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模式。

曾经有人给我制定了类似的人生模式,告诉我照着走就对了。当时我突然感觉自己如果过上这样的生活那就像是在玩电子游戏似的,并且还是一款自由度很低的游戏。

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游戏既定的框架内不断前行,跨过各种设定好的障碍,一路奔向通关……难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玩一场被提前设定好的游戏吗?

这个问题使我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幸运的是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意识到人生当中有时难免会让他人左右我们的方向,但是最终路是需要自己走的。当我们的人生被他人左右的时候,其实我们并不是在为自己而活,只是在为他人而活。

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味地听从他人的意见,过上他人为我们设定好的人生,那人生就不再有乐趣可言,也不再有意义可言,有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因为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人生。★赐予我成为“非主流”的勇气

著名演员徐静蕾一直没有结婚,无数人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有人揣测徐静蕾是不是曾经受过什么伤害,才一直没有结婚。

而徐静蕾对此的回应则充满了伤感,她说:“每次别人结婚我都会祝福他们,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而我不结婚不是因为我受过什么伤害,也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不婚主义者,只是因为这样我觉得过得非常幸福,为什么大家不能像我祝福他人结婚那样祝福我呢?”

一些出身传统家庭的女孩大多接受过类似的说教:女孩子没有必要有太高的学历,也不用太吃苦,只要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安稳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找一个好丈夫就可以了。这种教育也许包含了父母的好意,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太过辛苦,但是同时这种教育也限制了女儿。这种教育是在告诉女儿自己并不需要奋斗,要把一切都寄托在未来的爱情和婚姻上。然而,这些都是现在无法预测和控制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爱情和婚姻是靠不住的,但是在它们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我不否认有人本性追求平稳,喜欢过着父母为自己指定的那种生活,然而我也相信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过这种生活,她们选择这样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是听从父母的教导。

上学、毕业、平淡地过日子、匆忙地结婚、匆忙地生子……这样的人生真是我们想要的吗?当然不是。

我们的生活理想是什么?无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都表达了一个意思:让自己过好。

不需要重复上一代的生活模式,不让自己的生活依赖于任何人的施舍,按照自己的理想不断做出改进,减少家庭、社会现实对自己的影响,让生活进入喜欢的模式。

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不忘初心。”然而,我们有时候不自觉地就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过上了别人为我们设定好的人生。有人一生都是如此,按照既定的人生道路前行,索然无味地走过了一生,当他身处暮年回首往事之时显得异常茫然,唯一留下深印象的也许就是童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有的人虽然在前行道路上慢慢遗忘了自己的初心,但是在途中,他们会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本不应该如此,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像C一样,决定走出他人设定好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此,我突然想起唐伯虎在《桃花庵歌》中的诗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第2章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做自己人生的导师“未来,我一定要开上自己的保时捷!”——北野武“跟着前面那辆保时捷。”客人上车后对出租车司机说。

司机毫不诧异地启动了汽车,做司机的,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人,什么要求没见过……跟着前面的豪车,多半是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吧。司机默默地想。“这车蛮贵的,开这个车的人还真让人羡慕啊。”司机又想。

突然,身边的客人仿佛听到了他心里的话似的,说:“那辆保时捷,是我的哦!”

司机诧异地望了下身边的客人,发现这个拥有昂贵跑车的客人看起来并没有很开心,反而有几分落寞。

很多年之后,也许是在看电视的时候,也许是在翻阅女儿买的杂志的时候,这个司机突然想起来自己多年前载的那个客人,正是日本大导演北野武。

也是很多年以后,他才知道为什么北野武要他跟着自己的豪华跑车。

北野武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跑车,或者因为他非常喜欢跑车,于是立下宏愿:有一天我一定要开上保时捷!

他的愿望实现了,可是,当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真的开着自己的保时捷在路上穿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完全没有想象中开心。

他就想:“肯定是因为我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

于是他请自己的朋友替自己开车,自己乘出租车跟在爱车后面,还对身边的司机说:“那辆车是我的哦!”

幸运的是北野武终于实现了自己开保时捷的梦想,即使开跑车本身不再令他快乐,但是追逐跑车的过程是无比快乐的。而他也在追逐跑车梦想的过程中,从电梯里的服务员变成了被无数影迷追捧的导演,人们尊称他为“日本电影新天皇”,给他无限的爱与崇拜。

他一切的辉煌,都是从他拥有“未来的我要开保时捷”这个梦想开始的。在北野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他很好地充当了自己的导师。

那么如何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呢?这需要我们在人生中担任好三种关键角色:镜子、指南针和鞭策者。人生导师的第一个角色:镜子

镜子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了解真实的自己。

1972年,北野武在牛肉场FRANCE座当电梯人员,但是他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未来要向演艺界发展。北野武出生于1947年,1972年他已经25岁,虽然看起来进入演艺界好像有点晚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未来的方向,也未曾怀疑自己的能力。这种笃定正是建立在对“真实的自我”的了解之上,不以现有的条件为限制和转移。

也许有人会说我当然了解自己了,根本不需要镜子,但是真的如此吗?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我知道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吗?

我知道自己的心智与行为模式有哪些缺陷吗?

我最大的人生欲望是什么?

我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是什么?

当我们向自己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就会发现我们对自己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出门前不照镜子,能够发现自己穿着打扮上出现的问题吗?答案是不能。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抽离自己,用第三方视角重新审视自己,从而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镜子。

托马斯·纳斯特是19世纪著名的政治漫画家。一次,他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在聚会进行到一半时为了活跃现场气氛,有人邀请他随机为现场的人画肖像,大家猜画的是谁。纳斯特听到邀请后欣然接受,开始快速地给现场的人画漫画肖像,因为时间关系,纳斯特每幅画只用了寥寥几笔就完成了,为了留下更多线索,纳斯特在每幅画上还写下了肖像主人的一些特点,如性格温和、喜欢安静、脾气暴躁等。

当纳斯特画完数张漫画肖像后游戏开始了,虽然肖像画得都非常简单,但是一方面纳斯特是一个相当出色的漫画家,另一方面每幅肖像上还留有文字线索,因此所有的肖像画很快就被指认了出来。当所有漫画肖像被指认完之后,纳斯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给出正确答案的人都是在指认其他人的肖像,没有一个人认出自己的漫画肖像。

没有一个人认出自己的肖像画,这是一个巧合吗?当然不是。和托马斯·纳斯特同一时期的著名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一部经典著作《梦的解析》。在这本书中弗洛伊德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人很难认识自己。在弗洛伊德之后又有无数的西方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研究,也得出和他同样的结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真正了解他人的人都是有智慧的,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胜一筹。事实也正是如此,想要了解一个人是非常难的,这需要足够的智慧,而想要了解自己则更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拥有足够的智慧,而且需要有足够的自知。现实中很多人都难以做到自知,难以看清自己,这或许是中国古代经典名句“人贵有自知之明”出现的原因。

成为自己的镜子,帮助我们观察自己,深刻地觉察自己,洞悉自己的状态,了解那些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不为人知,同时无时无刻不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想的心智模式,找到自己的欲望与弱点所在。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自己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呢?一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烦琐的过程,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其实并不是如此。我不想给大家推荐一些晦涩难懂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并不是所有人能够理解的,其实了解自己,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方式——找出一张纸,拿笔在纸上写下3个问题:

我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我最深的渴望是什么?

我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把我们想到的答案一一写在纸上。每个问题的答案不限于1个,可以写无数个。

最大的弱点可以是软弱不愿承担责任、瞻前顾后、骄傲……

最深的渴望可以是渴望获得金钱、渴望获得健康、渴望获得很多人的尊敬和喜爱……

理想中的自己可以是拥有健康的身体、做着喜欢做的事情……越具体越好。越具体,就越具有激励作用,如北野武的理想是“开上自己的保时捷”。

只要是这3个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写上去。不断地写,不断地思考,直到你再也写不出来,纸上的这些答案就是我们认识自己的最好方式。

写有答案的这张纸,就是我们最好的镜子,通过它,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最大的弱点是什么,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当你真的找到自己最大的弱点和最深的渴望之后,你才能实现人生的逆转与蜕变。人生导师的第二个角色:指南针“真正的世界不在你的书里和地图上,而是在外面。”——《霍比特人》

哈佛大学心理系的一群学生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随机在大街上寻找三组志愿者,每组有10个人,让他们依次朝着10千米外的一个目的地徒步前行。

这三组志愿者先后走的是同样的一条道路,天气情况也相差不多,区别就是每组志愿者对目的地的了解有所不同。

实验的组织者没有告诉第一组志愿者目的地在哪里、有多远,只是告诉他们跟着一名实验助手走就可以了,于是这组人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前进。

当这组志愿者走到4千米时就已经有人开始抱怨,认为这个实验简直是太无聊了,完全是浪费时间。在抱怨中这群人又走了2千米,此时已经有人开始愤怒了,直接离开了队伍,不想再参与实验。当走到8千米时,志愿者队伍中只剩下了3个人,而当走完10千米到达终点时,实验组织者发现队伍中只剩下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带路的实验助手。

接下来轮到了第二组志愿者。实验者告诉了他们目的地的大概位置,但是没有说清楚具体走多少千米,这组志愿者跟随实验助手开始前行。

虽然志愿者知道目的地的大概位置,但是并不知道具体要走多远,而且他们也无法测量自己究竟走了多远,一切只能估算。当队伍走到4千米时,有人开始向实验助手提出问题,询问具体还要走多远。实验助手拒绝回答。

走到6千米的时候,有人开始抱怨,但是有其他志愿者说:“根据我的估算应该没有多远了。”这些抱怨的人又重新恢复安静。走到8千米的时候,整个队伍陷入了焦躁的气氛中,不过这时又有志愿者出来说:“我们已经走了很远,目的地肯定就在这附近了。”于是队伍再次恢复安静,继续向前走。

终于第二组志愿者走完了10千米,全部到达了目的地。不过当他们到达之后每个人都显得异常疲惫,同时抱怨不断,觉得参加这个实验实在是太后悔了。

最后轮到了第三组志愿者。这次实验者将目的地以及具体的路程都告诉了他们,并且让对环境比较熟悉的实验助手每走2千米就对志愿者通报一次。结果,第三组志愿者愉快地踏上了旅程,一路上边聊天边看风景,最后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除了体力上略显不足外,每个人的精神都非常不错。

三组志愿者走相同的一段路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原因就是一、二组志愿者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不知道自己距离终点还有多远,所以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很容易产生放弃的想法。而第三组志愿者有着明确的目标,同时知道自己和终点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们的行动动机更加明显,最终怀着愉快的心情完成了实验。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人生目标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这就像是一句电影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未来的目标是什么,这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它关乎我们的一生是否具有意义和价值。

我们提到过人生道路是如此复杂,看起来有许多道路供我们选择,但并不是每个道路都通往我们梦想的方向。这时我们就需要成为自己的指南针,帮助自己找到人生目标。

当我们成为自己的指南针之后,就可以找到自己最大的弱点和最深的渴望,而当这个渴望继续延伸,就会成为人生目标。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拥有目标的人,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人生导师的第三个角色:鞭策者“我每救一个人之后,就会对自己说:上帝啊,我要再多救一个!然后我继续努力,下一次我又对自己说:上帝啊,再让我多救一个……”——戴斯蒙德·道斯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部队军医,在一场战役中部队突然宣布撤退,但是在阵地上还有很多因为受伤无法撤退的战友,你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出你的战友。现在仅靠你自己的力量,没有大部队的支援,你能够在敌人眼前救出多少个战友?

2个?5个?10个?

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境,它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和日本在冲绳岛上的战役中。而那位一心想要救出受伤的战友的美国军医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共救出了75个人。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能,但是这位军医做到了。这位军医的名字是戴斯蒙德·道斯,他的事迹在2016年被导演梅尔·吉布森拍成了电影,电影的名字叫《血战钢锯岭》。

事后曾经有人问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道斯回答说:“我每救一个人之后,就会对自己说:上帝啊,我要再多救一个!然后我继续努力,下一次我又对自己说:上帝啊,再让我多救一个……”“就是这一次次的祈祷,让我成功地救出了那么多人。”

让他救出那么多人的并不是上帝,而是他自己。他每次祈祷,都是一次对自己的鞭策。

正是这一次次的鞭策,使他单枪匹马地救出了75个人,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奇迹,也是人类潜能的一次惊人发挥。

维吉尼亚·萨提亚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她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冰山理论:每个人的“自我”就像是冰山一样,能够被外界所看到的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其余更大的部分隐藏在水下,不被外界了解。

冰山理论同时也体现在人类的能力发挥上,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是其全部能力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能力隐藏在表面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潜能。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但是如何将我们的潜能挖掘出来呢?想要激发出我们的潜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就是自我鞭策。

时刻自我鞭策,不要让我们对未来有所懈怠、动摇,努力让我们做到最好。

人生中的鞭策者有很多,小时候父母的教导是一种鞭策,上学后老师的教育是一种鞭策,步入社会后领导的训话也是一种鞭策。

但是这些鞭策都来自外界,是他人强行灌输给我们的,大多数人对这种外界强加给我们的东西会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这是人的本能或者天性,即使它们来自我们最亲近的人。因此,最佳的鞭策者只能是我们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有效地鞭策自己;只有自己才能随时随地鞭策自己;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按照要求鞭策自己。我们只有成为自己的鞭策者,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1945年,一名职业运动员用了4分1秒的时间跑完了1英里(约1.6千米),同时也创造出了当时1英里的世界纪录,而纪录产生之后一部分人认为4分1秒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不可能再有突破了。在后来的10年里,这个纪录确实一直没有被打破,大多数人也认可了4分1秒是人类极限的说法。

不过在1954年5月的一个傍晚,英国牛津大学的一名医科学生在1000名观众面前开始挑战这个纪录,并且以3分59秒的成绩成功突破了之前大多数人认为的人类极限。这名医科学生的名字就是罗杰·班尼斯特。

在班尼斯特打破了保持10年的1英里世界纪录之后,他马上就成了体育界乃至医学界的红人,无数人抱着不同的目的采访他。体育界人士希望知道他是通过怎样的训练打破了原有的纪录,医学界的人士希望研究他的身体,看他在身体方面是否有超乎常人的地方,因而才能够突破那个在医学界看来是人类身体极限的纪录。

但是这些人在采访过他之后都略感失望,因为他们既没有发现班尼斯特有什么训练秘诀,又没有发现他的身体有超越常人的地方,但是只有班尼斯特自己知道他为了打破这个纪录付出了什么。

在打破纪录的8年前班尼斯特就已经有了想法,他认为虽然从现有的医学知识上来看,人类确实无法突破1英里4分钟的极限,但是他相信人的身体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只要一个人愿意打破这个纪录,就一定能够利用自己的双脚,战胜所有的困难,实现目标。

此后班尼斯特就一直用这个想法鞭策自己,并且无数次尝试冲击纪录,但也失败了无数次,最终在1954年5月的一天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功打破了1英里4分钟的纪录。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在班尼斯特打破这一纪录之后的几年里,又有数位运动员打破了他的纪录。1999年,一位摩洛哥运动员甚至将这一纪录提高到了3分43秒,但是班尼斯特依然认为这并不是人类的极限,他相信在未来的数十年里一定会有人去打破这一纪录。

人的身体具有巨大的潜能,那些一次次超越极限的人就是在一次次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他们相信潜能会让自己突破所谓的极限,潜能能够让自己做到一些常人看来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断鞭策自己、不断鼓励自己前行,实现既定目标。

从班尼斯特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长跑运动员无法打破1英里4分钟的纪录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潜能打破这一纪录,没有鞭策自己挖掘潜能。

班尼斯特破纪录让其他运动员意识到,原来这一纪录并非是不可能打破的,人的身体并没有医学界所认定的极限。所以在班尼斯特之后又有数名运动员打破了这一纪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